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三伏天艾灸最佳时间表(几点比较好)

2023三伏天艾灸最佳时间表(几点比较好)

2023三伏天艾灸最佳时间表(几点比较好)

2023三伏天艾灸最佳时间表(几点比较好)

2023三伏天艾灸最佳时间表是什么时候呢?夏季是我们人体很适合疗养的时候,人们喜欢在三伏天活动艾灸,这就是三伏灸。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3三伏天艾灸最佳时间表(几点比较好),希望大家喜欢!

2023三伏天艾灸最佳时间表

2023三伏灸时间表参考如下:

1、伏前预热灸时间: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2、初伏灸时间:2023年7月21日-2023年7月30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3、中伏灸时间:2023年7月31日-2023年8月9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4、末伏灸时间: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5、伏后加强灸时间:2023年8月20日-2023年9月1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三伏天哪个伏天更热些

中伏。

虽说三伏天已经很热了,但三伏天又分为初伏、中伏以及末伏三伏,其中中伏是三伏天中最热的时候,三伏天期间表面湿度在第一伏期间增加,因此每天吸收更多的热量,释放更少的热量,并且表面层的热量累积,到了中伏的时候,地面的累积热量在中伏期间达到峰值,

释放出来的热气也最多,因此三伏天中最热的是中伏。

三伏灸几点做效果比较好

按照中医的理论,人体的一天时间被分成了12个时辰,每个时辰各有不同的气质。在三伏天艾灸时,最佳的时段为当天的15点至17点。这个时段属于“火时”,符合艾灸的“热”性质,可以更好地发挥艾灸的效果。不过,也有些人在早上进行艾灸,因为早上气血充足、人体处于清醒状态,容易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伏天吃羊肉的注意事项

1.不宜在气温过低的地方吃羊肉。这是因为羊肉或羊肉汤具有散热、温经通络的作用。“夏日”气温普遍较高,人的身体急需散热排汗。如果空调房内温度过低,汗液排不出去,无法散热,甚至可能带来其他疾病。

2.“吃羊”也要控制一定的量。以冬天手脚冰凉的人为例。建议每个三伏天吃一到一斤半羊肉。一般在三伏天前三天到三伏天,这三天是进补的好时机。

3.肝病患者不能吃羊肉。

肝病患者不宜吃羊肉。比如乙肝患者不能吃羊肉,因为羊肉性温,性热,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肝炎加重。此外,由于羊肉的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大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并可能导致发病。

4.热性体质和炎症患者不能吃羊肉。

有些性病,如痰火、湿热及传染病初期、水肿,以及患有外感、牙病、疔疮、痤疮、痔疮者,不宜吃羊肉。

三伏天的习俗

1、头伏饺子:

在和面的时候稍微放一点黄豆粉(十分之一即可),既能让面团弹性更好,又能避免粘连,还能提高饺子皮的营养质量。饺子馅千万不要做成大肉丸子,肥肉要少,可以考虑加入各种海鲜、菌类、鸡蛋和蔬菜,减少猪肉的比例。这样做出来的饺子,口味清淡鲜美,营养价值也更高。因为饺子当中蔬菜的数量还是不够,建议再加一两盘凉拌菜佐餐,加点蒜泥和醋,杀菌又爽口。

2、二伏面:

不要做成调味汁拌凉面,而要丰富面码和卤汁的内容。卤子里面一定要放鸡蛋或肉,素食者可以放豆腐干丝替代,以增加蛋白质的供应。吃凉面的.时候,要多放点芝麻酱。面码不要永远是黄瓜丝,记得加入B族维生素更为丰富的焯青菜、嫩豆角和嫩豌豆、嫩毛豆等。这样口感又丰富,又能帮助提供营养。面条本身呢,也不必总是精白面粉做的,不妨换成荞麦面、绿豆面、杂豆面等,口感更丰富,营养价值也更高。

3、三伏烙饼卷鸡蛋:

饼和鸡蛋固然不错,但缺乏膳食纤维,钾元素和维生素C也不足,要再加凉拌蔬菜来搭配,营养才平衡。烙饼这东西很实在,卷了鸡蛋吃,容易吃过量,不利于控制体重,所以一定要注意,炒鸡蛋时少放点儿油,饼也要做薄一点儿。如果嫌烙饼麻烦厚重,其实做一碗杂粮面糊,烙成软煎饼也不错,卷鸡蛋吃是一样的。

2023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_三伏天艾灸的好处

2023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_三伏天艾灸 的好处 2023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 1、伏前预热灸时间:7月6日-7月15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 2、初伏灸时间:7月16日-7月25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 3、中伏灸时间:7月26日-8月14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 三伏灸 4、末伏灸时间:8月15日-8月24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 5、伏后加强灸时间:8月25日-9月3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 三伏灸的好处有哪些 1、温补阳气:通过辛温通阳的药物,温热刺激的药物,能刺激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疏通气血等。 2、预防疾病:辨证选择不同穴位,发挥穴位本身的治疗作用,通过刺激经络调整脏腑,来调整人体阴阳,从而产生补益效果,清除人体的阴寒、寒湿等症状,预防疾病。 3、治疗疾病:三伏灸对消化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三伏天艾灸哪些部位 1、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剑突和肚脐连线的中点,艾灸中脘穴具有良好的温中散寒、止痛的效果。三伏天气温较高,患者可能会因过食寒凉的食物而引起胃痛、恶寒、食欲减退等症状,此时艾灸中脘穴,可以有效缓解上述不适症状。 2、关元穴 关元穴是任脉经上比较重要的腧穴,在脐下三寸,正中线上,艾灸关元穴具有补肾、壮阳固元、温中散寒、健脾胃、滋阴养血等作用,在三伏天进行此穴位的艾灸,对阳气虚、体质虚弱、畏冷困乏、腹泻、早泄等症状均有预防和改善功效。 3、神阙穴

2023年三伏天艾灸时间表

2023年三伏天艾灸时间表 2023年三伏天艾灸时间表 1、引伏灸 (1)时间:2023年7月1日-2023年7月10日 (2)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3)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2、初伏灸 (1)时间: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 (2)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3)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三伏灸 3、中伏灸 (1)时间: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 (2)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3)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4)闰中伏加强:可在7月31日-8月2日闰中伏加强连灸3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4、末伏灸

(1)时间: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20日 (2)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3)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5、伏后加强灸 (1)时间:2023年8月21日-2023年8月30日 (2)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3)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三伏灸适应症 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病症在冬季发作。三伏灸是广受好评的传统中医疗法,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三伏灸几点做效果比较好 按照中医的理论,人体的一天时间被分成了12个时辰,每个时辰各有不同的气质。在三伏天艾灸时,最佳的时段为当天的15点至17点。这个时段属于“火时”,符合艾灸的“热”性质,可以更好地发挥艾灸的效果。不过,也有些人在早上进行艾灸,因为早上气血充足、人体处于清醒状态,容易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伏天晒背的注意事项 1、最佳时间是每个度二天的第一天,其他时间次之。

2023年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

2023年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 2023年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很多人都知道三伏天是一年当中的养生好时机,因此会选择在三伏天的时候给自己进补或者进行一些养生的活动,比如艾灸,那么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三伏天艾灸一般选择上午11点左右的时间,为最佳时间。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选择每伏的前3天来进行艾灸,这个时候效果最好,然后再选择11点左右的时间,因为在一天中11点是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自身的阳气加上自然界的阳气,天人合一达到最佳的补阳效果。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看,艾灸是属于热性的治疗方法,而下午是人体阳气下降、阴气上涨的时候,此时艾灸的话不仅起不到很好的作用,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精神振奋,从而会影响到晚上的睡眠质量,所以一般来说不建议在下午三点以后艾灸。 中医认为,人体符合天道,一天当中,太阳在清晨升起,我们的阳气便与之一道,从早上开始升发,至午时达到最旺,后逐渐减退,夜晚时阳气蛰伏,阴气活跃,此消彼长,这是人体阴阳一个基本的循环。 三伏灸有温阳补气,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等好处。通过辛温通阳的药物,温热刺激的药物,能刺激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疏通气血等。辨证选择不同穴位,发挥穴位本身的治疗作用,通过刺激经络调整脏腑,来调整人体阴阳,从而产生补益效果,清除人体的阴寒、寒湿等症状,预防疾病。三伏灸对消化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三伏天最热是哪伏

三伏天最热的当然是中伏了,从事物发展关系就可以看得出来,首先刚开始是刚开始蓄力,然后在中期的时候就火热的高峰期,然后到后面的时候随着冷空气来了,慢慢下降就变成了开始没有这么热,所以这是从事物发展规律来说,也可以知道中伏是最热的。 所以三伏天最热的是中伏天,因为到中伏天的时候太阳直射直射北回归线,然后这样的时候,这段时间太阳直射时间最长也是最热的时候。 初伏的时候太阳逐渐的往北回归线靠拢,越来越热,逐渐加强,当它蓄力够久的时候,就到了中伏期就直接直射北回归线,也就是下至日这个时候是最热的时候,会好热很久,热完这一段时间后太阳向南移动,这样的话热力就开始减弱,然后慢慢的到了末伏就没有这么热了,因此中伏天是最热的。 三伏天基本介绍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伏天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造成三伏天湿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气潮湿,海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三伏天”高温、高湿”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北方地区“高温、干燥”。 三伏天的气候特点 三伏天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这是因为,夏季的白天比黑夜长,白天时间长,阳光照射的时间也长,地表吸收的热量远大于支出,这就使地面一天天聚集的热量增加,温度持续增高,在

2023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是几点

2023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是几点 2023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是几点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10-11点。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是在早上的10-11点之间,这个时候艾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不错的疗效。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阳气最为强盛的时候,而中午的时候也是阳气最为强盛的时候,这个时候艾灸起到的效果则有一定的辅助功效,是非常适合的。 三伏灸几点做效果比较好 按照中医的理论,人体的一天时间被分成了12个时辰,每个时辰各有不同的气质。在三伏天艾灸时,最佳的时段为当天的15点至17点。这个时段属于“火时”,符合艾灸的“热”性质,可以更好地发挥艾灸的效果。不过,也有些人在早上进行艾灸,因为早上气血充足、人体处于清醒状态,容易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伏天的由来是什么? 三伏天是按照中国古代“干部支部记法”确定的。每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指干制时期有“庚”字的日子)为第一伏,第四个庚日为中间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最后一伏,合称三伏。根据阳历,它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俗话说“三月冷三月热”。七月七日节气有点暑,古书《群芳谱》说:“这不是夏末。”因为夏季炎热过后,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就到了。这是一年中雨水集中的最热的一天,也是阴晴圆缺的时候。《韩曙·郊祀志注》说:“如果你倒了,你的意思是殷琦会崛起,但你是被孙中山逼得不能崛起。因此,它是隐藏的,因

为名字。”夏至白天漫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因为此时地表附近的热量持续累积,没有达到最大值。夏至后,日照时间越来越短,但气温却一天天持续上升,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下沉。俗话说“小热与大热紧密相连,气温升高,炎热”。这个时间叫做好几天。 几伏的电压要一个多月才能经受住。古人称这个时期为“三伏”,由第一伏、中间伏和最后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秋的第一天,10天后的第四个庚日叫仲秋。如果第五个庚日是在立秋之前,那么中秋节需要20天,俗称两个中秋节。如果是立秋之后,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耿日叫墨夫。例如,20XX 年初的第一天是庚子日,即7月15日、中秋节庚申日、7月25日、深秋陈赓日和8月14日。8月23日是去年秋天的第十天,然后就掉出来了。随着日照时间的缩短,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 三伏天是什么时候 1.三伏天:介于酷暑和秋分之间。 2.三伏天出现在酷暑和酷暑,这是一年中最热、最潮湿、最闷热的一天。所谓“三伏天”,是指农历的“三伏天”,即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可以这样理解:“v”的意思是天气太热,不如v,不如动。但三伏天之所以被称为“伏”,是因为也有很多冷的因素。三伏是中原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按阴历计算,即阳历中七月中下旬至八月中下旬。 三伏天如何减肥快 1.每天坚持快走。快走可以帮助你燃烧更多的脂肪,长时间快走是快速减肥的好方法。快走是一种有氧运动,也是最有效的减肥运动之一。只要每天坚持步行30分钟,也能享受快速减肥的乐趣。 2.适当运动。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游泳是夏季最好的健身项目。游泳不仅可以达到全身锻炼的目的,还可以起到减少夏季热量的作用。其他如温泉洗浴、健美操、瑜伽、机械运动等都是不错的室内运动健身项目。在早晚日照不是很强

2023年三伏灸时间表

2023年三伏灸时间表 2023年三伏灸时间表 引伏灸 时间:2023年7月1日-2023年7月10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初伏灸 时间: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中伏灸 时间: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闰中伏加强:可在7月31日-8月2日闰中伏加强连灸3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末伏灸 时间: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20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伏后加强灸 时间:2023年8月21日-2023年8月30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2023三伏天防暑降温小妙招 1、定时饮水 夏天防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水,多喝热水,要保持体内有足够的水分可以消耗,但是一定要少吃冰淇淋,少喝饮料,可乐,雪碧等,因为饮料含有大量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肠胃产生不良影响。 2、多吃含水量高的蔬菜水果 含水量高的蔬菜有:冬瓜、黄瓜、西红柿、丝瓜、苦瓜 含水量高的水果有:西瓜、柠檬、橙子、梨。 夏季正好也是水果大丰收的季节,多吃些水果可以补充营养成分和维生素,对身体,皮肤都是有很多好处的。夏天我们身体抵抗力是比较弱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来及时地补充营养和维生素。 3、不要剧烈运动 夏天天气那么热,就不要剧烈运动了,很容易中暑的。早上可以进行短时间的晨跑,回到家后,洗个热水澡,多喝点水。但千万不要在大中午的时候跑出去,这时候高温环境下,身体会透支得很快的。

三伏天2023时间表(艾灸可用)

三伏天2023时间表(艾灸可用) 三伏天2023时间表(艾灸可用) 三伏灸艾灸一般指三伏灸,有消暑排湿、健脾胃、温补肾阳等好处与功效。三伏天2023时间表艾灸可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伏天2023时间表艾灸可用,欢迎大家的分享收藏哟! 三伏天2023时间表艾灸可用 2023年三伏艾灸10天1次,具体时间: 伏前解毒:2023年7月01日-7月10日,共10天 初伏祛寒:2023年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中伏清养:2023年7月21日-8月09日,共20天 末伏化瘀:2023年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伏后固本:2023年8月20日-8月29日,共10天 三伏天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三伏灸艾灸一般指三伏灸,有消暑排湿、健脾胃、温补肾阳等好处与功效。三伏灸是一种在三伏天进行治疗的方法,一般是在每个伏的第一天进行治疗,它是中医实践医学、针灸学和中药外治法相结合的一种疗法。三伏灸的好处与功效具体分析如下: 一、消暑排湿:三伏灸可以将淤积在身体里的湿寒之气给排出体外,对于各类炎症都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同时清除人在夏季的暑热,因此有消暑排湿的养生作用。 二、健脾胃:部分脾胃虚弱者,容易出现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如果合理的使用三伏灸,有着很好的健脾和胃、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功效。 三、温补肾阳:三伏天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身体阳气大盛,三伏灸可以增强体质,帮助体质不佳的人提高抵抗力,尤其适用于阳气不足、肾气不足的人群,效果更是直接,可以温阳补肾,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三伏天艾灸哪些部位? 三伏灸有很多不同的操作方式,常用的三伏灸操作方式包括艾条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表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表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表(2023)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表是什么?三伏天是暑气正旺时节,受暑湿邪热,体湿气虚等容易引起一些不良症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2023三伏天祛湿气适合吃什么,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表 1、伏前预热灸时间:7月6日-7月15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 2、初伏灸时间:7月16日-7月25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 3、中伏灸时间:7月26日-8月14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 三伏灸 4、末伏灸时间:8月15日-8月24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 5、伏后加强灸时间:8月25日-9月3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 三伏天简介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按农历计算,三伏天大致处于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持续时间大约30~40天,分为初伏、中伏、末伏。 三伏天为什么这么热 进入三伏天后,地面的.湿度变得更高,每天吸收的热量更多,分

布的热量更少。表层的累积热量使它一天比一天热。进入第三伏特后,地面的累积热量达到峰值,因此此时的天气也是最热的。 此外,在夏天,有很多雨水和高空气湿度。水的热容比干燥空气的热容大得多,容易引起闷热的天气。七月和八月,副热带高压增强。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晴朗,多云少,有利于阳光的照射。随着地面辐射的增加,天气更加炎热。 三伏天晒太阳的好处 清代养生家曹庭栋特别推崇晒太阳的养生方法,指出这样有助于补充人体阳气。他的老年养生专著《老老恒言》中有云:“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 三伏这段时间做足日光浴,不但能补充身体阳气,还能祛除陈年痼疾。 三伏天千万注意事项 1、西瓜解暑不宜多吃 预防中暑,是大家首先想到的问题。夏季瓜果众多,特别是西瓜,确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些红糖姜茶以平衡其寒性。可以喝一些西洋参茶。西洋参是夏天最好的补气药之一,是参中唯一一个不上火、不伤阴。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很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 2、不吃冰饮、雪糕,冷粥祛湿挺好 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白开水。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亲,记住了哦! 3、“冷粥不冰,过伏天” 夏天不宜吃生冷的,但是冷粥来上一碗还是可以的。这个冷粥,不是说加了沙冰的那种,而是经过冷藏之后,恢复到室温稍带凉意的粥。 4、吹干头发再睡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可以不吹干、擦干头发就睡,但实际上

2023三伏灸和三九灸时间表

2023三伏灸和三九灸时间表 2023三伏灸和三九灸时间表 “三九灸”是依据中医“治未病”的理论,顺应四时气候特点,内病外治的一种特色灸疗法。 具体时间是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顺应天象进行“三九灸”。其中又以白天进行调理,效果最佳,因为白天人体穴位处于开放状态,气血通畅,有利于药物吸收,提高疗效。 三九灸的理论是“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调,阴阳调衡,疗效相得益彰”。 冬至、三九做艾灸是补阳的黄金期 中医养生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一年中冬至和三九是艾灸补阳的黄金期。 此时艾灸可以将节气、艾灸和穴位三者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温阳补气、温经散寒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抗寒和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力和对气候的适应力。 冬至艾灸的时间选择为冬至前后4天,一共持续9天。三九天艾灸的时间选择为冬至后的第19-27天。 三九灸是什么意思 三九灸是一种中医理疗方式。三九灸专指在三九天的时候进行艾灸,是我国中医理疗的一种形式之一,“三九灸”是冬治“三九”中的一种独特治疗技术,与夏治“三伏”中的“三伏灸”一样,属于中医治疗学中的“天灸”,三九天的

时候进行三九灸可以起到温中驱寒、调养体质的作用,有利于身体健康,若有需求的话,可以在三九天的时候进行三九灸来调养身体。 三九灸的好处与功效 有以下益处: 在三九天期间进行的一种艾灸方式就是三九灸。将辛温、助阳的药物外部置于人体指定的穴位上。利用穴位法来加强机体免疫功能,以温肺逐痰、促进脾补肾。冬养作用不仅可以有效驱寒暖身、排毒泄寒、促进经络通畅,而且还可以增强体质。三九灸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虚弱体质、感冒和咳嗽。 三九灸对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痛经,以及小儿反复长期咳嗽、呼吸道感染、虚弱多病、体质偏寒,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和预防效果。 三九灸适用哪些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性呼吸道感染等症; 消化系统疾病: 中焦虚寒、虚寒型胃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等症; 儿科疾病: 反复咳嗽、呼吸道感染、身体虚弱、体质差等症; 妇科疾病: 宫寒、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附件炎、白带过多、卵巢功能萎缩等各种虚寒性妇科疾病;

2023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表(完整)

2023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表(完整) 2023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表(完整) 三伏天“灸疗”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表,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2023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表 2023年的三伏天时间如下: 第一伏天:2023年7月12日-7月16日 第二伏天:2023年7月22日-7月26日 第三伏天:2023年8月11日-8月15日 在这三个时间段中,当天的15点至17点是最佳的艾灸时段。 三伏天注意事项 艾灸时不能空腹或过饱,最好在饭后1-2小时之间进行。 不能在饮酒和劳累之后进行艾灸。 注意防晒,避免艾灸后直接暴晒太阳。 在进行艾灸前需要先进行全身放松,保持良好的心态。 如果您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或怀孕期间,需要先咨询医生是否适合进行艾灸。 三伏天艾灸的四大好处 帮助气血运行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阶段,此时人体体表的毛孔大多都属于舒张状态。此时进行艾灸的话能够更好的帮助体内气血运行,起到更好的温经通络的作用。 温补肾阳 三伏天进行艾灸不仅可以帮助气血更好的运行,还可以起到温补肾阳的作用,对于那些肾气不足的人来说,三伏天可以适当做一下艾灸。 促进消化 夏天天气太热,人们通常这个时候的食欲也不会太好,而艾灸能

够通过相应的穴位刺激消化系统,从而起到增加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 延年益寿 对于那些机体免疫力开始减弱的老年人来说,三伏天做一下艾灸有助于增加免疫力,从而起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2023年三伏天时间表 2023年初伏: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2023年中伏: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2023年末伏: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中暑怎么办 1、中暑头晕喝淡盐水 长时间在高温情况下,如果出现手脚乏力、头痛头晕的情况属于中暑症状,这时候应该立即转移到阴凉的通风处,可饮用淡盐水,建议少量都次饮用,能帮助补充钾、钠等无机盐分和水分的补充,从而缓解电解质丢失引起的无力症状。 2、中暑呕吐喝淡盐糖水 如果中暑后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下,建议给患者饮用一些淡糖盐水,帮助体内补充所缺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同时还能补充能量。

2023年三伏天最全时间表_艾灸最佳时间表

2023年三伏天最全时间表 2023年三伏天最全时间表_艾灸最佳时间表 2023年三伏天时间表出炉啦!一个完整的三伏天,包括初伏、中伏、末伏。那么三伏天艾灸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3年三伏天最全时间表_艾灸最佳时间表,希望大家喜欢! 2023年三伏天最全时间表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10天) 2023三伏天艾灸时间表 立夏:2023年5月5日 小满:2023年5月21日 大暑:2023年7月23日 第一伏天:2023年7月12日-7月16日 第二伏天:2023年7月22日-7月26日 第三伏天:2023年8月11日-8月15日 在这三个时间段中,当天的15点至17点是最佳的艾灸时段。 三伏天“冬病夏治”之三伏灸 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病症在冬季发作。三伏灸是广受好评的传统中医疗法,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三伏天养生小知识 “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再加上持续高温,极易发生“中暑”现象。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

2023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表

2023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表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 三伏天艾灸一般选择上午11点左右的时间,为最佳时间。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选择每伏的前3天来进行艾灸,这个时候效果最好,然后再选择11点左右的时间,因为在一天中11点是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自身的阳气加上自然界的阳气,天人合一达到最佳的补阳效果。 三伏天艾灸是基于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选择在三伏天阳气最充盛的时候,治疗在冬季容易出现或容易加重的疾病,常见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以及受凉后关节疼痛加重的疾病,像膝关节炎、肩周炎等。此外,还可以调理消化系统疾患,像受凉后出现的胃痛、泄泻等,以及妇科疾病,如原发性痛经、月经不调,容易感冒、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也适合三伏天艾灸。 对于体内寒湿较厉害的人群,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患者,还可以在三伏天进行督灸,督脉为阳脉之海,全身阳气汇聚于此,能够调节全身阳气、通达一身气血,同时艾绒又发挥温热与特殊的香味,能够较快的刺激经络,共同发挥温阳补肾的功效,同时还可以配合针灸和穴位贴敷等方法。 三伏天去湿气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三伏天去湿气最佳时间是大暑这一天,正处于中伏。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处于三伏里面的中伏,中医认为天人合一,大暑不仅自然阳气最旺盛,而且人体阳气也比较活跃。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温阳散寒、健脾祛湿的药物,比如参苓白术散、复方风湿

胶囊等,或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结合饮食、运动、泡脚等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祛寒祛湿效果。 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不要熬夜,同时注意健康饮食,避免进行生冷寒凉的食物,以免加重湿气的症状。 三伏天的习俗 1、饺子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2、鲤鱼 夏季气候温热潮湿,适当喝些鲤鱼汤,有助于祛湿开胃、利水消肿。而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鲤鱼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极易被消化吸收,包括儿童、孕妇、老人在内的各类人群都适合吃。 3、黄鳝 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最近一段时间鳝鱼最为滋补,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 4、河蚌 中医认为蚌肉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功效,河蚌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B1、B2,对人体有保健功效。 5、姜 盛夏来临,不少人会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夏日人们好贪凉,喜爱电扇空调,很容易引起伤风感冒。这时及时喝点姜糖水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

2023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表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表 2023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表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3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表,欢迎大家收藏和阅读。 2023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表 1、引伏灸 (1)时间:2023年7月1日-2023年7月10日 (2)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3)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2、初伏灸 (1)时间: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 (2)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3)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三伏灸 3、中伏灸 (1)时间: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 (2)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3)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4)闰中伏加强:可在7月31日-8月2日闰中伏加强连灸3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4、末伏灸 (1)时间: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20日 (2)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3)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5、伏后加强灸 (1)时间:2023年8月21日-2023年8月30日 (2)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3)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三伏灸注意事项 三伏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药有些为有毒之品,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妇、年老体弱、2岁以下的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以及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敷贴期间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如牛肉、鸭肉、鹅肉、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禁食海鲜、虾等易发物。 还须注意的是,贴药10个小时内不宜冲凉洗浴;若皮肤长有疱疖或破损,或患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等疾病,都不宜用三伏灸贴敷治疗。 三伏天艾灸和平时艾灸有什么区别 三伏天艾灸和平时艾灸的区别,包括三伏天艾灸比平时艾灸更加温补阳气、祛病愈病速度更快、更能促进温通经脉等功效。 1、更加温补阳气: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也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艾灸本身具有补充阳气的功效,三伏天进行艾灸的效果更佳。阳气虚弱、体质寒凉的患者,在三伏天艾灸,可以使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气排出后,在炎热的环境里是不闷热、不烦躁。 2、祛病愈病速度更快:艾灸可以治疗由寒气引起的胃痛、腹泻、关节炎等疾病,而在阳气最旺的三伏天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可以更加有效地祛除寒湿,使疾病更快得到治疗。 3、更能促进温通经脉:艾灸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等功效,而在三伏天艾灸,能有效促进经络畅通、气血运行顺畅,可以达到预防疾病和辅助治疗等功效。 总之,三伏天艾灸要比平时艾灸效果更显著,具体还是建议在就医后,给予针对性的诊断与操作。 三伏天怎么祛湿气 1、贴三伏贴 三伏贴是三伏天常见的外治法。三伏天,三伏贴能温经络,散寒除湿。具体方法是将一些辛辣温热的中药粉末放入穴位贴片中,通过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中午几点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中午几点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中午几点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中午几点:午时(中午11—1点) 具体分析: 1、日中是人精气神最旺的时候,能战胜病邪。因此这也是一天中最适合艾灸的时间,在午时(中午11—1点)前后。 2、这段时间人体与自然的阳气逐渐转旺,并在正午的时候达到顶点,此时通过艾灸调理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就如同夏季三伏天做艾灸一样,补益的效果最佳。 不过中医也指出,艾灸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因人而异的,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调理的症状的不同而定。比如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点做;调理心脏功能,养心的话最好在中午11—1点做。 温馨提示: 1、古人养生艾灸时间是非常有讲究的,顺应自然规律,每天:一天当中,早上人和大自然的阳气升发,到中午午时最旺,而后逐渐减退。 2、因此,需要补益阳气的人群可以在上午时段进行艾灸,如果在晚上补益阳气进行艾灸,可能造成夜晚阳不入阴而引起失眠。 什么季节最适合艾灸:夏季 具体分析:

1、中医专家指出,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季。因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脱了衣服施灸容易受凉。 2、而且天气热,人体对温度就比较敏感,不容易被烫伤。 3、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针灸疗法。 4、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 5、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 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为什么说三伏天会很热 为什么说三伏天会很常说“热在三伏”,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时候。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 我们知道太阳是地球上热和光的****,如果没有了太阳光的照射,地球上就没有了温暖也就没有了四季的变化,一切生物也就无法生长了。 夏季太阳高高挂在天顶上,每年的夏天那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时北半球获得的阳光最多,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时分,阳光近似于直射地面。这时太阳光穿过的大气层厚度最小,太阳的光和热被大气层吸收、散射和反射的小,到达地面的就多,有利于地面的温度升高。其次,夏季的白天比黑夜长,白天时间长,阳光照射的时间也长,地表吸收的热量远大于支出,这就使地面一天天聚集的热量增加,温度持续增高,在盛夏,也就是在三伏天期间地表热量的积累达到高峰。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

2023三伏灸最佳时间表

2023三伏灸最佳时间表 2023三伏灸最佳时间表 2023三伏灸时间表参考如下: 1、伏前预热灸时间: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2、初伏灸时间:2023年7月21日-2023年7月30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3、中伏灸时间:2023年7月31日-2023年8月9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4、末伏灸时间: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5、伏后加强灸时间:2023年8月20日-2023年9月1日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三伏天艾灸的概念与作用 三伏天艾灸是一种针对人体虚弱、亚健康状态的中医保健方法。其原理是:人体的“三焦”在三伏天时最为虚弱,此时使用艾灸刺激人体穴位,可以调节气血、消除疲劳、提高免疫力。 三伏灸几点做效果比较好 按照中医的理论,人体的一天时间被分成了12个时辰,每个时辰各有不同的气质。在三伏天艾灸时,最佳的时段为当天的15点至17点。这个时段属于“火时”,符合艾灸的“热”性质,可以更好地发挥艾灸的效果。不过,也有些人在早上进行艾灸,因为早上气血充足、人体处于清醒状态,容易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伏天哪个伏天更热些 中伏。 虽说三伏天已经很热了,但三伏天又分为初伏、中伏以及末伏三伏,其中中伏是三伏天中最热的时候,三伏天期间表面湿度在第一伏期间增加,因此每天吸收更多的热量,释放更少的热量,并且表面层的热量累积,到了中伏的时候,地面的累积热量在中伏期间达到峰值,释放出来的热气也最多,因此三伏天中最热的是中伏。 三伏天需要注意些什么 1、忌过量吃肉 很多人喜欢吃肉,甚至每顿饭都要肉,没有肉就吃不下。虽然说适当吃肉是可以帮助身体补充蛋白质等物质,但是吃多了可不好,尤其是油腻腻的肥肉。

2023年入伏时间和出伏时间_艾灸三伏天时间表

2023年入伏时间和出伏时间 2023年入伏时间和出伏时间_艾灸三伏天时间表 2023年三伏天快到了,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3年入伏时间和出伏时间_艾灸三伏天时间表,希望大家喜欢! 2023年入伏时间和出伏时间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10天) 2023三伏天艾灸最佳时间表 2023年初伏时间为6月22日,中伏时间为7月12日,末伏时间为7月22日。 三伏天艾灸和平时艾灸有什么区别 三伏天艾灸和平时艾灸的区别,包括三伏天艾灸比平时艾灸更加温补阳气、祛病愈病速度更快、更能促进温通经脉等功效。 1、更加温补阳气: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也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艾灸本身具有补充阳气的功效,三伏天进行艾灸的效果更佳。阳气虚弱、体质寒凉的患者,在三伏天艾灸,可以使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气排出后,在炎热的环境里是不闷热、不烦躁。 2、祛病愈病速度更快:艾灸可以治疗由寒气引起的胃痛、腹泻、关节炎等疾病,而在阳气最旺的三伏天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可以更加有效地祛除寒湿,使疾病更快得到治疗。 3、更能促进温通经脉:艾灸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等功效,而在三伏天艾灸,能有效促进经络畅通、气血运行顺畅,可以达到预防疾病和辅助治疗等功效。 总之,三伏天艾灸要比平时艾灸效果更显著,具体还是建议在就医后,给予针对性的诊断与操作。

艾灸的最佳时间和顺序,讲的很透彻(经典收藏)

艾灸的最佳时间和顺序,讲的很透彻(经典收藏) 艾灸之所以成为现代人追捧的养生之法,是因其绿色、天然、安全、无副作用。一般针对不同的病症,中医总会给出多个穴位,这么多穴位,究竟先灸哪一个? 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这就跟吃西药分饭前、饭后吃一样,时间不对,多少都会影响到药效的吸收。同样,艾灸穴位的先后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对艾灸的疗效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艾灸的顺序吧! 01 艾灸的穴位顺序 “药王”的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清楚的记载着:艾灸应当遵循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向上后下的原则。 那人体各部位又是如何分阴阳的呢? 作为农耕大国,古代先民一般都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因此,中医将背部、上身归之于阳,腹部、下身归之于阴。在阴阳学说中,头为阳、足为阴;左为阳、右为阴。 所以,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施行灸疗的顺序,一般都是: 先灸上部,后灸下部 先灸背部,后灸腹部 先灸头身,后灸四肢 先灸左侧,后灸右侧 在日常保健艾灸时,按照以上方法艾灸,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当然,中医讲究辩证施治,很多病症调理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一般是以先缓解症状为先,如先灸阿是穴和其他重点穴位等。 02 艾灸的最佳时间 据《内经·灵柩》记载:古人又将一天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时期,早晨为春、日中为夏、日落为秋、半夜为冬。 按照具体时间来分便是: 凌晨3点到上午9点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

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 下午3点到晚上9点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 晚上9点到凌晨3点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 上午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开始升发,借助这个时间艾灸可以事半功倍,特别是针对阳虚、气虚质的人,如怕冷,手足不温,免疫力低、大便不成形等。 当然根据不同体质和病症,艾灸的时间也不一样,如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点灸,养肾在下午5-7点灸,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 一般艾灸养生保健一般为:上午10-11点;下午2—4点为宜。 03从年来说,节气灸、冬夏灸最好 一、以季节来说,夏季、冬季艾灸疗效最好。 夏季尤其是三伏天,为一年中阳气最旺之时,此时人体阳气最旺,新陈代谢旺盛。天阳下济,地热上腾,天地之气上下交汇,此时人体最应该顺应天序,养好阳。 此时艾灸不仅可以抵抗夏季的暑、湿不生病,还可以为秋冬储备阳气,让冬天有足够的阳气对抗阴寒之气,提高抗病能力,一整年都少生病。 冬天、尤其是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在此时进行艾灸,能温阳益气,提高抵抗力。 因此,每年冬天、尤其是三九天时进行艾灸,可以加强和巩固夏季的艾灸疗效。 二、以一年来说,节气艾灸效果最好。 人感天地之气而生,必然受天地之气影响。节气时天地气机变化剧烈。 春夏属阳,春温而夏热,温热为同类,从春变为夏即从升变为浮,升已自然浮;秋冬皆属阴,秋凉而冬寒,凉寒为同类,从秋变为冬即从敛变为藏,敛已自然藏。 但从夏变为秋却不同,夏属阳秋属阴,从阳变为阴需要一个枢机。

最佳艾灸顺序、时间,从年、月到日,彻底说个清楚!

最佳艾灸顺序、时间,从年、月到日,彻底说个清楚! 腰腿疼找祥哥 大医至简倪海厦 2021-11-22 艾灸之所以成为现代人追捧的养生之法,是因其绿色、天然、安全、无副作用。一般针对不同的病症,中医总会给出多个穴位,这么多穴位,究竟先灸哪一个? 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这就跟吃西药分饭前、饭后吃一样,时间不对,多少都会影响到药效的吸收。同样,艾灸穴位的先后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对艾灸的疗效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艾灸的顺序吧! 1 艾灸穴位顺序 “药王”的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清楚的记载着:艾灸应当遵循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向上后下的原则。 那人体各部位又是如何分阴阳的呢? 作为农耕大国,古代先民一般都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因

此,中医将背部、上身归之于阳,腹部、下身归之于阴。在阴阳学说中,头为阳、足为阴;左为阳、右为阴。 所以,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施行灸疗的顺序,一般都是: 先灸上部,后灸下部 先灸背部,后灸腹部 先灸头身,后灸四肢 先灸左侧,后灸右侧 在日常保健艾灸时,按照以上方法艾灸,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当然,中医讲究辩证施治,很多病症调理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一般是以先缓解症状为先,如先灸阿是穴和其他重点穴位等。 2 艾灸最佳时间 据《内经·灵柩》记载:古人又将一天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时期,早晨为春、日中为夏、日落为秋、半夜为冬。 按照具体时间来分便是: 凌晨3点到上午9点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 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 下午3点到晚上9点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 晚上9点到凌晨3点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 上午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开始升发,借助这个时间艾灸可以事半功倍,特别是针对阳虚、气虚质的人,如怕冷,手足不温,免疫力低、大便不成形等。 当然根据不同体质和病症,艾灸的时间也不一样,如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点灸,养肾在下午5-7点灸,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 一般艾灸养生保健一般为:上午10-11点;下午2—4点为宜。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