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基础第一章重点知识归纳

会计基础第一章重点知识归纳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职能与对象

一、会计的概念

1、会计的含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企业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①会计本质: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②会计对象: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

③会计基本职能:反映和监督

④主要计量单位,货币是主要的计量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2、会计的分类:会计证

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1)财务会计

①侧重向企业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②侧重过去信息,提供的信息是对过去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反映.

(2)管理会计:

①侧重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②侧重提供未来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

【单选】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财务会计又称为()

A 盈利会计

B 外部会计

C 内部会计

D 决策会计

答案:B

解析:财务会计又称为外部会计;管理会计又称为内部会计

【多选】财务会计侧重向企业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的信息

A 财务状况 B经营成果 C现金流量 D预测决策

答案:ABC

【判断】财务会计侧重提供未来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 )

答案:错误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

除了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

(一)会计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1、会计核算职能的定义(以什么为计量单位,通过4个环节,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进行3项工作,目的是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4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3)3项工作:

2、会计核算的职能不仅仅是事后核算还包括事前核算、事中核算。

(1)事前核算主要形式是进行预测、参与决策

(2)事中核算的主要形式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核算和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经营活动过程按照计划或预期的目标进行。

(二)会计监督

1.会计监督职能定义: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1)真实性审查:强调“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事项为依据”

(2)合法性审查:强调“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3)合理性审查:强调“符合特定对象的财政收支计划”。

2。会计监督分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1)事前监督,是在过程之初,对原始凭证、计划、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所作的审查.

(2)事中监督,是在过程之中对计划、预算执行等所做的控制。

(3)时候监督,是在过程之后,对会计资料所做的分析检查。

(三)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职能的关系.

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障。

【多选】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

A会计核算 B会计监督 C 参与经济决策 D 进行财务预测

答案:AB

【多选】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A 报告

B 计量

C 记录

D 确认

答案:ABCD

【判断】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质量保障。( )

答案:错误

三、会计的对象

1、会计对象概念: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对象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但要注意:不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全部内容都是会计核算的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2、工业企业资金运动过程.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用和资金的退出三部分

(1)资金的投入:

(2)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①在供应过程中,企业要购买原材料等劳动对象,发生材料买价、运输费、装卸费等材料采购成本,与供应单位发生货款的结算关系。

②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借助于劳动手段将劳动对象加工成特定的产品,发生原材料消耗的材料费、固定资产磨损的折旧费、生产工人劳动耗费的人工费等,构成产品使用价值与

价值的统一体,同时,还将发生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工资结算关系、与有关单位之间的劳务结算关系等。

③在销售过程中,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发生有关销售费用、收回货款、交纳税金等业务活动,并同购货单位发生货款结算关系、同税务机关发生税务结算关系等。企业获得的销售收入,扣除各项费用成本后的利润,还要提取盈余公积并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3)资金的退出:

资金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使得这部分资金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多选】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阶段

A 资金投入

B 资金退出

C 资金耗用

D 资金循环与周转

答案:ABD

【多选】下列业务中,属于资金退出的有( )。

A 购买材料

B 缴纳税金

C 分配利润

D 银行借款

答案:BC

解析:BC是资金退出。A是供应过程,属于资金周转和循环过程,D是资金的筹集,属于资金的投入

【单选】投资人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投入企业后,形成企业的( )

A 成本

B 费用

C 资产

D 负债

答案:C

解析:不管是投资人投入的资金还是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只要投入企业后就会形成企业的资产。

【判断】企业经营过程的全部内容都是会计核算的对象()

答案:错

解析:只有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核算的内容,才是会计对象。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为谁服务)。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例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财务会计系统,独立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如企业集团编制合并报表所依据的便是合并主体而非法律主体。

【例1】某母公司拥有10家子公司,母子公司均属于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控制权,为了全面反映由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需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例2】某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了10只证券投资基金。对于该公司来讲,一方面公司本身既是法律主体,又是会计主体,需要以公司为主体核算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反映整个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另一方面各只基金尽管不属于法律主体,但需要单独核算,并向基金持有人定期披露基金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因此,每只基金也属于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时间范围)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进行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营为前提。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例3】某企业购入一条生产线,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考虑到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因此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产会在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即不断地为企业生产产品,直至生产线使用寿命结束.为此固定资产就应当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折旧的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预计使用寿命期间所生产的相关产品成本中。

三、会计分期(时间范围)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月、季、半年。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有缺陷,有时需通过非财务信息来弥补.

第四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1、会计要素含义: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企业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2、《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我国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的表现,属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收入、费用和利润是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单选】()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

A.会计科目B。会计账户C。会计要素D。资金运动

答案:C

【多选】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 )

A。收入 B.资产 C.负债D。所有者权益

答案:BCD

【判断】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相对静止状态的资金运动,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错 )

(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资产

(1)概念: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特征:

①资产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②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拥有:是指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或者处置。

控制:是指不拥有所有权,却实际控制,如:融资租赁固定产。

③资产是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也就是现实的资产,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者其他交易或事项。

如:企业在未来某一时点将要购买的设备,此设备就不是企业现有的资产。

(3)分类

资产按流动性可以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4)确认:一项资源在符合资产定义的情况下,并不一定能够作为资产确认,该资源要确认为资产,还应该满足两个条件,即

①与该资源的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

【判断】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错)

2、负债

(1)概念: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特征:

①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负债的基本特征)

②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本质特征)

③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如:企业将在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等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负债。

(3)分类

负债按照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4)确认:一项义务要确认为企业负债,除满足负债定义外,还应具备两个条件:

①与该义务的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②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的估计

【多选】负债的特征是()

A企业拥有或控制的B企业将来要清偿的义务

C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引起的D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答案:BC 解析:AD是资产的特征。

3。所有者权益

(1)含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2)特征:

①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②企业清算时,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可还给所有者。

③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分配。

(3)来源:

①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金额(称为“实收资本”或“股本"),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股本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计入“资本公积").

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计入“资本公积",利得导致资本公积增加;损失到导致“资本公积”减少)

利得: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

损失: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③留存收益: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

在我国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确认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单选】所有者权益在金额上等于()

A企业流动负债减去长期负债后的差额B企业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

C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差额D企业长期负债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

答案:C

【多选】在我国,留存收益主要包括( )

A资本公积B实收资本C盈余公积D未分配利润

答案:CD

解析: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多选】所有者权益包括()等。

A。长期投资B。实收资本 C.资本公积 D.未分配利润

答案:BCD

(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收入

(1)含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点:

①收入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偶发活动其流入的经济利益是利得而不是收入,例如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的收益

②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增加不应当确认收入,应当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

③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收入可能表现为增加资产、减少负债,从而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3)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①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③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够可靠的计量。

【单选】下列哪些不构成企业的收入( )。

A。销售商品一批,价款80万元B。出租包装物,租金收入1000元

C.接受所有者投资100000元

D.销售低值易耗品收入500元

答案:C

解析:ABD均符合收入的定义.

2。费用

(1)含义: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特征

①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损失。)

②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③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3)确认

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3。利润

(1)含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构成:

①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日常活动的业绩

②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3)确认计量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1。会计计量的含义: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2.会计计量的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1)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为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3)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正常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4)现值:

现值是指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5)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注意:

(1)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资产或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

(2)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单选】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 ).

A、现值

B、重置成本

C、历史成本

D、公允价值

答案:C

【单选】在( )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的金额计量

A重置成本 B 历史成本 C 可变现净值 D 现值

答案:B

解析: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的金额计量

【多选】会计计量属性包括( )等

A 权责发生制

B 历史成本

C 现值

D 公允价值

答案:BCD

解析: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三、企业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是制定各项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1.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

该等式表明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基本关系。

资产表明的是资源在企业存在、分布的形态。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表明了资源取得和形成的渠道。

注意:企业经济活动的发生,只是表现在数量上影响企业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同时增减变化,并不会破坏这一基本的恒等关系。

2. 收入—费用=利润会计从业考试

注意:实际工作中,收入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固定资产盘盈、出售无形资产收益,费用不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自然灾害损失等,所以,收入减去费用,并经过调整后即考虑利得和损失,才等于利润。

3.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该等式表明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关系。

【单选】某企业资产总额为100万元,负债为20万元,在以银行存款30万元购进材料,并以银行存款10万元偿还借款后,资产总额为( )。

A。60万元B。90万元C。50万元D。40万元

答案:B

解析:以银行存款30万元购进材料,不影响资产总额,以银行存款10万元偿还借款,导致资产减少10万元,负债增加10万元,所以资产总额为90万元(100—10)

【多选】企业向银行借款10万元,存入银行,这项业务引起()的增减变化。

A。资产B。负债 C.所有者权益D。收入

答案:AB

解析:向银行借款10万元,存入银行,导致银行存款增加10万元,银行借款增加10万元,即资产增加10万元,负债增加10万元。

【多选】能够引起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的经济业务有( )。

A。投资者追加投入机器设备一台B。用银行存款支付应付账款

C.向银行借入一笔款项存入银行

D.预收客户定金存入银行

答案:ACD

解析:投资者追加投入机器设备一台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符合题目要求。用银行存款支付应付账款导致资产减少,负债减少。向银行借款导致资产增加,负债增加,符合题目要求。预收客户定金存入银行,导致资产增加,负债增加,符合题目要求。

【判断】经济业务的发生,可能对会计等式的平衡产生影响。()

答案:错

解析:企业经济活动的发生,只是表现在数量上影响企业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同时增减变化,并不会破坏这一基本的恒等关系.

会计基础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 (一)定义: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二)四个特点: 1.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本质; 会计一直被理解为对经济活动的反映(核算)和监督,是一种管理工具。 实质上会计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它要对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综合、全面的计算和计量,进行微观管理。(1)连续是指按照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记录和核算每一项经济业务。 (2)系统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汇总、加工处理,以生成管理所需要的信息。 (3)综合是指借助统一的货币计量,将大量、分散的数据进行集中的反映。 (4)全面是指将所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全部记录下来。 会计只有连续、系统、综合、全面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才能为管理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支持。 2.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利用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数量上的记录、计算来反映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信息资料,这是核算职能(反映职能)。 利用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这是监督职能。

3.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是说明会计的主要特点;(判断)会计反映的是企业单位经济活动中的价值方面,在经济活动中,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减及供产销的变化,若用实物度量不能加总,只能用货币度量来综合反映。 以货币度量为主,并不排除同时用实物度量、用劳动度量反映。 凡是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都不是会计所反映的内容。 4.会计具有一整套科学实用的专门方法。 这种专门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偿、编制会计报表,这是会计管理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会计的产生 大脑记忆、“绘图记事”、“结绳记事”、“刻契记事”等记事方法都是一些原始简单的计量、记录行为,它是会计的起源。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当社会有了剩余产品,私人占有财产的现象出现之后,会计才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专职人员从事的工作。 2会计的发展

会计基础第一章应掌握的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1.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2.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3.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1)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对外、过去的信息需数据,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信息; (2)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对内、未来的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 (二)基本特征 (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但货币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对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个职能 (一)会计的核算(反映)职能 1.会计的核算(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2.特点 (1)会计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综合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2)会计核算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3)会计核算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完整性:全部;连续性:时间顺序依次;系统性:科学的方法。 (二)会计的监督(控制)职能 1.概念 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2.特点 (1)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核算职能所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进行的货币监督。 (2)会计监督不仅体现在过去的业务,还体现在业务发生过程中和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a.事前监督: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可行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 b.事中监督:对已发生的问题提出建议; c.事后监督: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考核和评价。 (三)两者关系

《基础会计》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古代会计阶段: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封建社会末期(结绳记事,堆石记事) 近代会计阶段:1949——20世纪40年代末(复式记账理论的确立与发展) 现代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分离;会计电算化;会计法规体完善) 一.会计含义: 1.会计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对经济活动核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3)采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等; 2.会计主体: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等。 3.会计对象: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或称资金运动。 4.会计职能:核算、监督。 5.会计目的: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6.会计本质: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职能: 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职责和能力。(基本职能,扩展职能)(一)基本职能: 1.核算职能: (1)核算职能含义: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用会计专门方法,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提供全面,系统,可靠,相关会计信息。 (2)核算职能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核算方法。依据已发生的经济活动资料,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 2.监督职能: (1)含义: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依据有关法规对会计核算的过程和结果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控制和指导 (2)特点:利用核算职能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进行货币监督。对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必须以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为依据。 (两者关系:核算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核算的保证。) (二)会计扩展职能: 1.“六职能”论 2.会计核算职能,会计监督职能 3.会计控制,分析,预测,决策职能 三.会计目标:会计工作所达到的终极目标 (一)一般目标: 1.受托责任观:通过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解释受托人的受托责任。 2.决策有用观:为决策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 (二)我国会计目标: 1:决策有用:满足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满足企业内部管理。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 3.受托责任: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四.会计对象: 1.一般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本质: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或称资金运动。 2.具体对象:制造企业的会计对象。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对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完整版)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 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 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 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7、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8、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开设依据;账户是会计科 目载体和具体运用。无科目,账户无依据,无自由式户,科目无作用;科目无结构,账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实际工作中,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相互通用。 第四章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借贷哪方登记增加与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及结构。 3、资产、成本、损益(费用)增加为借,减少为贷,负债、所有都权益、损益(收入)增加为贷,减少为借。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第一章-至-第五章)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本章主要讲述了六部分内容: 1.会计的概念;2。会计的基本职能;3。会计的对象;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5.会计要素;6.会计等式。 一、会计的概念 (一)定义(属于新大纲中修改的内容,重点掌握):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要点: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反映和监督; 3。会计的对象是特定的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而不是多个单位的经济活动; 4.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而不是一般的管理活动. 〔例1〕下列关于会计的概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会计是以货币为惟一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B.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C。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D.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

经济活动的一种管理工作 答案:ABCD 解析: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货币是会计计量的主要单位,但并不是惟一单位。例如:对于库存商品的核算,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数量。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重点掌握)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一)进行会计核算 1.定义: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对象(或称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会计核算职能也称反映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其它会计工作的基础。 具体说明如下: (1)会计核算的环节: 会计核算包括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其中: 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或者方法来确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 计量:是指以货币为单位对已确认为可以进行会计处理

会计基础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节: 知识点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了解]: 1.会计的概念 会计以货币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的基本特征 ⑴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⑵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⑶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⑷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⑸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3.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知识点二、会计对象与目标[了解]: 1.会计对象概念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2.企业的资金运动 资金的投入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

资金的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包括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等。 3.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信息主要应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需要: 1.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2.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关的信息 第二节: 知识点一、基本职能[了解]: 1.会计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基本内涵 ⑴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计算、分析,定期编制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一系列内部管理所需要的会计资料,为有关各方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⑵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⑶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会计核算的内容

会计基础知识点(总结版)

会计基础总结版 王泽林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 第一节、会计概念与会计目标 ...........................................................................................- 1 - 一、会计的概念 ...........................................................................................................- 1 - 二、会计对象与会计目标 ...........................................................................................- 1 - 1、会计对象 .........................................................................................................................- 1 - 2、 会计目标 ...................................................................................................................- 1 -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 2 - 一、 会计的职能 ...........................................................................................................- 2 - 二、 会计的核算方法 ...................................................................................................- 2 - 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 2 - 一、 会计的基本假设 ...........................................................................................- 2 - 二、 会计基础 .......................................................................................................- 2 - 1。 权责发生制 ...................................................................................................................- 2 - 2. 收付实现制 ...................................................................................................................- 2 - 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 2 - 1、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 2 - 2、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 3 - 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 3 -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 3 - 第一节、 会计要素 .......................................................................................................- 3 - 1、 会计要素的含义与分类 ...................................................................................- 3 - 2、 会计要素的计量 ...............................................................................................- 3 - 第二节 会计等式 ...............................................................................................................- 4 - 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 .....................................................................................................- 4 - 第一节 会计科目 ...........................................................................................................- 4 - 1、 会计科目的分类 ...............................................................................................- 4 - 第二节 账户 ...................................................................................................................- 4 - 1、 账户的概念 .......................................................................................................- 4 - 2、 账户的分类 .......................................................................................................- 4 - 3、 账户的结构与功能【公式】 ...........................................................................- 4 - 第四章 会计的记账方法 ...........................................................................................................- 5 - 第三节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 5 - 2016—7—20 会计事务所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今天特为大家准备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助力大家一次通关会计考试,一举拿下会计证。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 ,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 、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

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7、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8、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开设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载体和具体运用。无科目,账户无依据,无自由式户,科目无作用;科目无结构,账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实际工作中,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相互通用。 第四章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

会计基础各章节知识点整理

会计基础各章节知识点整理 会计基础各章节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 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 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 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 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 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 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 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 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 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 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 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 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 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 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 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 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 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 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 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7、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 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会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会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 会计是以货币为重要计量单位,反应和监督一种单位经济活动旳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按汇报对象不一样,分为财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会计旳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会计尚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会计旳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会计核算旳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旳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旳理论根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应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根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应经营成果,编制利润表根据)

获得收入体现为资产增长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体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长。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规定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旳资产。款项重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收入是指平常活动中所形成旳经济利益旳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旳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平常活动所发生旳经济利益旳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旳多种花费,是按一定旳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旳费用,是对象化了旳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旳重要根据。 会计记录旳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步使用当地通用旳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旳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旳会计记录,可以同步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大学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大学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应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猜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判经营事迹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条件是会计主体(空间范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连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根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应财务状态,编制资产负债表根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应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根据)获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产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活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誉卡存款、信誉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产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本钱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本钱是判定经营成果及盈亏状态的主要根据。 3、财务成果的运算和处理一样包括:利润的运算、所得税的运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补偿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获取更多免费会计资料信息加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干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应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本钱、损益。

会计基础内容第一章知识点:会计概述

会计基础内容第一章知识点:会计概述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补充知识点) A、古代会计阶段 (1)在西周奴隶社会就出现了“会计”一词。 (2)在宋代,官府中的官吏报销钱粮或办理移交,要编造“四柱清册”,实行“四柱结算法”。所谓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项数字,比喻支撑物体的四根柱子,缺一不可。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期初余额+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余额”。 B、近代会计阶段 (1)一般认为,从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是近代会计的形成标志,即l5世纪末期,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有关复式记账论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的问世,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端。《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中专门用一个章节阐述了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这被会计界公认为会计发展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2)我国会计从单式记账向复式记账的过渡一般认为在明代。明末清初,山西帮商人傅山在“四柱清册”记账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适合于民间商业的会计核算方法——“龙门账”,将全部账目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进”指全部收入;“缴”指全部支出;“存”指资产并包括债权;“该”指负债并包括业主投资。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进-缴=存-该。“龙门账”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复式记账的开始。 C、现代会计阶段 成本会计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管理会计的形成并与财务会计相分离,是现代会计的开端。管理会计主要是为内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服务;财务会计主要是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服务。一般认为,现代会计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更确切地讲是从1939年第一份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的“会计研究公报”的出现为起点。

会计基础第一章知识点

会计基础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会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1. 会计的定义和目标 会计是一门记录、分析和报告企业财务活动的学科,其目标是 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业绩的信息,以便经营者、投资者、债权 人和其他用户做出决策。 2. 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基于一些假设,其中最重要的是会计主体假设,即公司是 一个独立于其所有者的实体,具有自己的资产、负债和所有权权益。 3.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资产是公司拥有的经济资源,负债是公司对外债务,所有者权 益是公司对所有者的经济利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 会计恒等式和会计等式的变形 会计恒等式表达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变形后的会计等式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5. 会计的基本原则 会计有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实体概念、货币计量概念、会计周期概念、收入确认原则、费用匹配原则和价值变动原则。这些原则指导着会计师进行信息记录和报告。 6. 实体概念 实体概念表明企业是一个独立于其所有者的实体,独立于他们的个人财务状况。 7. 货币计量概念 货币计量概念要求会计师将所有经济事项都以货币单位计量,以便能够记录和报告。 8. 会计周期概念 会计周期概念指出,企业的财务活动应该根据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记录和报告,常见的会计周期包括年度、季度和月度。 9. 收入确认原则

收入确认原则规定收入应在实现或可以实现时记录,无论款项是否实际到手。 10. 费用匹配原则 费用匹配原则要求会计师将费用与相应的收入匹配,以便反映出费用的实际发生。 11. 价值变动原则 价值变动原则说明会计师应根据实际价值的变动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 12. 资产和负债的分类 资产和负债可以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和负债指的是预计在一年内到期的资产和负债,非流动资产和负债指预计在一年后到期的资产和负债。 13. 成本概念 成本概念要求将资产和负债以其购得或形成时的成本计量。 14. 会计的基本要素

会计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一章知识点

会计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一章知识点 2017年会计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一章知识点 会计基础第一章讲的是会计的基本概念,为了方便考生更好的复习会计基础第一章的知识。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会计基础第一章知识。欢迎阅读。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确认、计量、报告和监督,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的会计信息,并进行必要的经济预测、分析、参与决策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非唯一)。(会计最基本的特征)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的方法。会计方法由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分析方法构成。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的基本方法。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种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它属于管理的范畴。 会计核算方法主要由以下七种方法构成: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第二章)。 (2)复式记账(第三章)。 (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第四章)。 (4)登记账簿(第五章)。 (5)成本计算(第十章有部分内容)。 (6)财产清查(第七章)。 (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第八章)。 各种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会计的职能主要有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效绩等。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一)、会计核算是最基本的会计职能。 会计核算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算、记录和报告(即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报告”是最终环节)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即会计核算的三项工作),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 会计核算职能的基本特点: 1,会计核算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核算要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事前、事中、事后)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真实性审查,即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确认、计量和报告 合法性审查,即经济业务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合理性审查,即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及企业内部有关规定,如是否超支等。 会计监督的特点: 1,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了解) 2,会计监督要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所以会计监督职能也称为控制职能) 3,会计监督的依据是合法性及合理性。 (三)、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关系 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事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证。 三、会计的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一)、会计对象

会计基础简答题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 考点一会计的概念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考点二会计的职能 1.基本职能:会计核算(首要职能)和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 1)定义: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四环节:确认;记录;计算;报告; 记账、算账、报账; 2)特点:货币量度为主;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监督 1)定义: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依据:真实、合法性和合理性、效益性 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2)特点:价值指标;全过程监督 考点三会计对象 1.会计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2.过程: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 (1)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 (2)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3)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费(如所得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提取盈余公积不是资金退出企业。 考点四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区分款项和有价证券)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区分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各属于债权还是债务)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区分理解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概念)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考点一会计主体 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2.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考点二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2、对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分期计提折旧费用是持续经营的体现; 考点三会计分期 1、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持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分期的前提是持续经营、时间范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