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训练(二)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训练(二)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训练(二)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训练(二)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训练(二)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

3.如需画图作答,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Cl-35.5 O-16 H-1 Mg-24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个数为()

A.3 B.4 C.5 D.6

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CO气体

B.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有可能不是金属单质

C.铝不易被腐蚀,是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弱

D.生石灰和氢氧化钠都能与水反应,所以都能用作干燥剂

3. 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能初步消化糖类 B.②分泌的胆汁含有消化脂肪的酶C.③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利于消化 D.④只有消化功能,没有吸收功能

4. 以下关于营养素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蛋白质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是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的原料

B. 水分主要在小肠被吸收,水是人体内各种营养物质和废物的良好溶剂

C. 脂肪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D. 无机盐既不参与构成组织,也不提供能量,主要起调节作用

5.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实例,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A.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给蓄电池充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6.小张得了肠炎,医生将药物与生理盐水从他的前臂静脉输入,当药物运于小肠时,经过的途径依次是:①肺动脉②肺静脉③上腔静脉④左心房⑤小肠毛细血管⑥肺部毛细血管⑦主动脉⑧右心房⑨右心室⑩左心室,正确的顺序是()

A.③→⑧→⑨→①→⑥→②→④→⑩→⑦→⑤

B.③→⑧→⑨→②→⑥→①→④→⑩→⑦→⑤

C.③→④→⑩→⑦→⑥→②→⑧→⑨→①→⑤

D.③→④→⑩→①→②→⑥→⑧→⑨→⑦→⑤

7.为得到薄而均匀且不损伤血细胞的血膜,下图所示的几种推片方法中,正确的是()

8.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某同学利用动物肝脏研究酶的某些特点,实验记录如下表:

分析实验结果,无法得出过氧化氢酶的是()

试管实验材料及处理产生气泡快慢

1 5毫升5%H2O2溶液+2滴蒸馏水,常温最慢

2 5毫升5%H2O2溶液+2滴3.5%FeCl3溶液,常温较快

3 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常温最快

4 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70℃水浴加热较慢

A.具有专一性 B.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C.具有高效性 D.活性受温度影响

9.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热量也有可能从内能小的物体向内能大的物体转移

D.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10.在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生成氢气的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

B.A表示镁和稀硫酸发生反应

C.反应结束后消耗的两种金属质量相等

D.反应结束后一定镁剩余

11.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把重物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重物的重力为G物,

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表达式

不能表示工人所用拉力的大小是()

A.B.

C.D.

12.如图所示,是某辆汽车工作的时候的能量流向图,仔细分析该汽车

的能量流向以及你所学的内燃机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汽车最终用于车辆克服空气阻力的能量占到燃料完全燃烧

释放能量的42%

B.内燃机工作的时候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随着技术的进步,该汽车的能量利用率可以达到100%,因此,只要

发展科技,就可以解决所有的能源问题

D.由图可知,发动机输出的有用功并没有完全用于车辆的行驶

13.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铜粉,无气泡冒出;用导管向稀

硫酸中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测得溶液质量与实验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段说明Cu不能转换出硫酸中的氢

B.从b点到c点,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从c点到d点,溶液中的溶质只可能有一种

D.bc段发生的反应为2Cu+2H2SO4+O22CuSO4+2H2O

14.将皮球从离地某一高度O点处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它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皮球表面涂黑,则会在地面M、N两点留下两个大小相等的

黑色圆斑

B.皮球第一次反弹后到达最高点P点时速度为零

C.皮球在D点时的机械能小于在C点时的机械能

D.皮球经过同一高度的A、B两点时动能相等

15.一均匀木板AB,B端固定在墙壁的转轴上,木板可在竖直面内转动,木板下垫了物块C,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如图所示。现用水平力F将C向B匀速推动过程中,下列相关说法中()

①物块C对木板AB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②木板AB仅受重力和物块C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

③物块C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推力F将逐渐变大

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

16.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①BaCl2、CuSO4、NaOH、NH4NO3 ②Ba(NO3)2、NaCl、Na2SO4、H2SO4

③NaOH、FeCl3、MgSO4、KCl ④AgNO3、HCl、K2CO3、BaCl2.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④

17. 某人将一个重物沿斜面往上拉,结果发现拉力大小比重力要大,其

原因可能是()

A.斜面太陡,不省力 B.只有推物体时,斜面才能省力

C.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可能太大 D.斜面太高了

18. 如图所示,用18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B受到的摩擦力为4N,方向水平向左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2m/s

C.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到2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4N

D.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3.6W

1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碳酸钠加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后过滤

B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碳酸钙加适量的稀盐酸

C 除去氯化钾中的碳酸钾加适量的稀盐酸

D 除去稀盐酸中的氯化钠溶液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后过滤

20. 如图所示,在电梯里,一名背书包的学生在随着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B.学生的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

C.学生所受到的重力和她对电梯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学生对书包做了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分)

21.(4分)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字母表示心腔,数字表示血

管,试用字母和数字回答:

(1)含动脉血的心腔是。

(2)小明摄入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该成分的消化产物进入血液循

环后先后经过心腔的顺序是。

(3)心肌壁最厚的心腔是,这与它

的功能相适应。

22.(4分)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涂片,试回答:

(1)视野中最多的血细胞是(填字母),内含铁的蛋白质称

为。

(2)当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数量会增多的血细胞是(填字

母),它与另两种血细胞在结构上明显不同的是。

23.(4分)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

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_____,有沉淀

生成的试管是_____;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

方程式。

24.(4分)请根据下列假设,分析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并进行物质的推断:

(1)假设CuSO4溶液与Ba(NO3)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与溶液B,过滤后,溶液B再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和溶液D,则溶液D中溶质的组成为_____;(填化学式,多填、少填、错填均不给分,下同)

(2)假设CuSO4溶液与一定量Ba(NO3)2溶液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与溶液B,过滤后,溶液B再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和溶液D。

①溶液D中溶质可能有_____种组成(填数字);

②溶液D的几种组成中有两种组成所含溶质种类最多,所含溶质分别是_____,_____;

25.(3分)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5分钟,汽车的质量为1500kg,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2倍,则牵引力为N,这段时间内汽车所做的功为 J ,重力做的功为J。(取

g=10N/kg)

26.(6分)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甲乙是两个演

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

的两个冲程示意图。与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演示

实验图,汽油机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是

图。若某型号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活塞面积S=3.0

×10-3m2,活塞冲程长度为L=0.06m,某种工作状态下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p=1.0×106pa,活塞以n=1380次/分钟作往复运动,汽油机在此工作状态下的功率是瓦。

三、实验探究题(共44分)

27.(8分)如图A、B、C、D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检验唾液淀粉酶作用的系列试验装置.

请仔细分析后回答:

(1)图A中1、2号试管内的浆糊是用加水煮沸后制成的.

(2)图B的2号试管内加入2ml唾液,则1号试管内加入清水的量应该是 ml,1号试管在实验中起到作用.

(3)图C是将两只试管同时放入烧杯中水浴保温,为使实验现象明显,则应该让水温保持在

℃,理由是.

(4)图中D表示向1、2号试管都加入 ,如果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完全分解,则1、2号试管的现象分别是。

28.(6分)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

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 测定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依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2)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有 .

(3)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沉淀的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

.

29.(8分)某同学为了证明白色晶体是(NH4)2SO4,他设计了两步程序:

第一步:为了证明铵根离子的存在(具体操作),

,当观察到现象时,证明有铵根离子存在。

第二步:为了证明硫酸根离子存在,该学生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①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稀硫酸:②先加过量的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你认为上述两种方案中最合理的是,简述理由是。

30.(8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

验时,将总重为 G=100N的钩码挂在铁质杠杆上,弹簧测力计作用于P

点,现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0.2m,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50N,其移动的距离为s=0.5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

η=.

(1)若增加钩码的重量,重复实验,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变大/变小/不变)

(2)若不计转轴O处的摩擦,若钩码的重量不变,将弹簧测力计移动到Q点,仍将钩码匀速提升h的高度,设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则:F' F (填“>”、“=”或“<”,下同)η' η.

31.(6分)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速度、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B,如图。

(1)将小球A 放在同一斜面上 (填“相同”或“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目的是使小球在撞击木块B

时速度不同,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物体, ,动能越大。

(2)通过观察木块B 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利用的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若不计空气阻力,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实验中若小球A 释放高度一定,为了防止木块滑出木板,你的措施是 (增大/减小)木块B 的质量。

(4)小明同学联想到以前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时,也用到了斜面,让小车从同一高度下滑,在不同的表面,看滑行的距离远近,最终停下来后,忽略空气阻力不计,小车在三个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是否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2.(8分)如图所示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B 代表某结构,A 、C 代表与其相

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B 表示腿部肌肉处的毛细血管,则慢跑过后血管C 内的 含量(填“二氧化碳”或“氧气”)明显升高。 (2)若B 代表的器官是小肠,人进食淀粉后血管C 内的 含量明显升高。 (3)若B 表示全身毛细血管,则A 代表的血液是 。 (4)若A 代表静脉,C 代表动脉,则B 代表的器官是 。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2分)

33.(6分)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盘山公路近似处理为斜面。如图所示,一辆客车在盘山

公路上匀速行驶,客车质量为7000kg ,向上行驶过程中牵引力保持2×104

N 不变,以1.2×105

W 的功率行驶5km 到了高为500m 的山顶,求: (1)汽车的行驶速度; (2)盘山公路的“机械”效率;

(3)已知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转化为汽车牵引力做功的效率为25%,汽

油热值q =4.6×107

J/kg ,客车从山脚到山顶消耗了多少kg 的汽油?(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表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摩擦力 最大 较大 最小 小车运动距离

最近

较远

最远

34.(6分)如图甲所示,在水面上方匀速提升密度为3×103kg/m3的物体时,绳端所用的拉力为3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如果将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匀速提升该物体,在绳端所用的拉力为240N,求:

(1)物体的重力是多少?

(2)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3)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g取10N/kg)

35.(6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货物,已知动滑轮重60N,货物重360N货物

上升速度是0.3m/s,拉力F的功率是180W(不计绳重)。求:

(1)拉力F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3)货物上升2m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36.(5分)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0.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反应时间(秒)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滴入稀盐酸体积(毫升)0 4 8 12 16 20 24 28 32 pH 13.2 13.0 12.7 12.4 12.1 7.0 2.0 1.6 1.3 温度(℃)36.9 37.5 38.0 38.5 38.8 39.2 39.0 38.8 38.6 (1)观察上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秒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中和;

(2)分析上表数据发现,在逐渐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请分析原因。

(3)结合上表中滴入稀盐酸体积与pH的变化数据,试计算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盐酸的密度取l.0克/毫升)

37.(8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就能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在密闭的大棚内放置碳酸氢铵和稀盐酸,两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而生成的氯化铵又可以作为氮肥再次使用。

(1)植物叶色淡黄,生长不茂盛,(填“需要”或“不需要”)使用碳酸氢铵。(2)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写一条即可)。(3)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气体可以用来检验。

(4)下列关于使用碳酸氢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受潮时易分解

B、碳酸氢铵在保存时,应该注意防潮防晒

C、碳酸氢铵分解生成的氨气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

参考答案(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B B A B A C C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C C A A C C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分)

21.(4分)(1)A、D (2)C、B、D、A (3)A,能将血液泵向全身

22.(4分)(1)A 血红蛋白(2)C A有细胞核,另两种无

23.(4分)(1)BD GH;

(2)

24.(4分)(1)NaOH、NaNO3

(2)①3 ②Na2SO4、NaNO3;Ba(NO3)2、 NaNO3

25.(3分)3×103;1.8x107;0

26.(6分)乙丙 2070W

三、实验探究题(共44分)

27.(8分)(1)淀粉 (2)2;对照

(3)37;唾液淀粉酶在该温度下活性最强 (4)碘液;变蓝色;不变蓝色

28.(6分)(1)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使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氢氧化钡溶液吸收

(3)氢氧化钡溶液吸收了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

29.(8分)取少量的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②;排除了Ag+ 的干扰

30.(8分)80% (1)变大(2) > =

31.(6分)(1)不同;物体的速度越大(2)转换法不能

(3)增大(4)相等

32.(8分)(1)二氧化碳(2)葡萄糖(3)动脉血(4)心脏

五、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2分)

33.(6分)

解:(1)根据P=FV,汽车的行驶速度:v=P/F=1.2×105W÷2×104N=6m/s (2)从山脚到山顶牵引力做的总功:W总=Fs=2×104N×5000m=1×108J 有用功:W有=Gh=mgh=7000kg×10N/kg×500m=3.5×107J

盘山公路的“机械”效率:η==3.5×107J÷1×108J×100%=35%;(3)由热机效率公式η′=可得,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1×108J÷25%=4×108J

由Q放=mq可得,消耗汽油的质量:

m′==4×108J÷4.6×107J/kg≈8.7kg。

答:(1)汽车的行驶速度是6m/s;(2)盘山公路的“机械”效率35%;

(3)客车从山脚到山顶消耗了8.7kg的汽油。

34.(6分)解:(1)物体在水面上方时η===60%

则,物体的体积:V物===2.4×10﹣2m3

由ρ=可得,物体质量:m=ρ物V物=3×103kg/m3×2.4×10﹣2m3=72kg

物体重力G=mg=72kg×10N/kg=720N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2.4×10﹣2m3 =240N (3)物体浸没在水中时

F拉=G﹣F浮=720N﹣240N=480N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50%

答:(1)物体的重力是480N (2)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240N (3)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

35.(6分)解:(1)由图知,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

所以手拉绳子的速度为v2=3v1=3×0.3m/s=0.9m/s

由P=Fv得,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P总/v2=180W÷0.9m/s=200N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100%=P有/P总×100%=Gv1/Fv2×100%=360N×

0.3m/s÷180W×100%=60%

(3)绳子自由端拉下的长度为s=3h=3×2m=6m

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s=200N×6m=1200J

滑轮组克服物重、动滑轮重做的功为W G=G总h=(360N+60N)×2m=840J

滑轮组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f=W总﹣W G=1200J﹣840J=360J

答:(1)绳子的拉力为200N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为60%

(3)货物上升2m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360J

36.(5分)(1)125

(2)由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盐酸量增加,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增大,溶液温度上升;

过量盐酸起冷却降温作用,反应停止热量散失,所以温度又会下降

(3)我们发现当恰好反应时,用去盐酸的体积为20mL

解:HCl的质量=20mL×l.0g/mL×0.73%=0.146g

NaOH+HCl=NaCl+H2O

40 36.5

x 0.146g

解得x=0.16g

答: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0.16g。

37.(8分)(1)需要(2)白色晶体,易溶于水(任填一条)

(3)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4)AB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 第一节感觉世界 一、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主要感官和感受器的功能。 2、学会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探究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的特点。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觉的形成及功能特点。 难点:皮肤觉、嗅觉、味觉的相同性,互补性。 三、课程资源开发 相关的课堂实验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感觉到了什么? 【问】你现在坐在教室里面感觉到了什么呢?是用什么来感觉的? 【答】声音、光线、温度、呼吸、空间位置…… 走近一个学生,做要打他的姿势,他躲避了。 自然环境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我们要不停地感觉这个世界,然后做出反应,以至于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感知温度,增减衣服。 【读图P2】图中的人感觉到了什么? 1、音乐 2、花香 3、光线 4、温度 5、味道 学生还会说出很多,但只要理由正确都对。 【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对环境做出反应以更好生存的例子? 炒菜…… 【讨论P2】 1、你最喜欢和最讨厌的环境刺激有哪些?大家的结论都相同吗?分小组讨 论,小组代表发言回答:…… 说明每个人对外界环境的感觉都不一样,各有所好! 2、小明为什么要戴着耳机欣赏音乐? 个人喜好不同,不戴耳机可能会影响别人,你有影响过吗?或者其他方式?不同的人感觉不一样,所以,要确立一个标准,如测量等。 (二)皮肤的感觉功能 【问】对外界的感觉,皮肤是比较敏感的一个,拿你通过皮肤能感觉到外界哪些信息呢? 【答】形状,大小,冷热,软硬,光滑还是粗糙…… 【实验P3】 1、两个人一组,随便找一样东西让对方去感觉(闭上眼睛) 那对于同一样物体,我们感觉到的是不是一样的呢? 对于同一个人,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呢? 【做实验】 2、注意:用笔的后面点,轻轻的,然后交换。 如果用前面扎呢?触觉不等于痛觉 3、各种感觉几种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用什么实验来证明呢? 触觉比较:打麻将,用手指摸,手背不行。盲人用触觉“阅读盲文”

最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化学部分知识点

九上第一章基础知识归纳 一、概念: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 解反应。AB+CD=AD+CB 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 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 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 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 负三价:磷酸根(PO4); 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3、铁跟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4、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FeSO4 + H2↑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 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 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二)碱的性质:(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多数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3)碱+酸=盐+水 (4)碱+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1、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2NaOH + SO2 = Na2SO3 +H2O

九年级上科学(浙教版)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九上科学期中试卷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Fe:56 Ag:108 N:14 S:32 Cu:64 Mg:24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我们每天都要喝水,都要用水,纯净的水是一种( A ) A 、氧化物B、非金属C、元素D、混合物 2、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D ) A.水银Ag B.纯碱NaHCO3C.胆矾 CuSO4D.烧碱NaOH 3、下列生活用品中,哪个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 ) A、铁锅 B、塑料盆 C、玻璃杯 D、砖块 4、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反应领域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下面是他们研究烯烃 反应的示意图: 该反应属于四种反应类型中的( D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市面上出售一种装有太阳能电扇的帽子(如图所示)。在阳光的照射下,小电扇快速转动,能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一 丝凉意。该装置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A ) A.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B.太阳能→机械能→电能 C.电能→太阳能→机械能 D.机械能→太阳能→电能 6、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和稀硫酸反应,当把y放入x的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 的活动性顺序为( C ) A.x>z>y B.y>x>z C.z>y>x D.y>z>x 7、下列两种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增加的是(B) A.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B. 锌和硫酸铜溶液 C. 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D. 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8、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小 C、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9、将混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铁粉,放入盛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有部分铁剩余,过滤,滤液中含有溶质的是 ( B ) A、只有FeSO4 B、有CuSO4和FeSO4 C、有H2SO4和FeSO4 D、有H2SO4 10、在下图所示的实例中,其中没有做功的是() 11、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①NaOH、②CuSO4、③MgCl2、④Na2SO4,不用其他任何试剂而要将它们一一检验出 来的正确顺序是(C ) A、③①②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12、下列化学知识运用错误的是( B ) A、施加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B、用氢氧化钠溶液清除餐具上的油污 C、用活性炭可除去冰箱异味 D、被雨淋湿的自行车应立即擦干以防生锈 13、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Ba2+ 、Cl-、SO42- 、CO32-。现取200ml溶液 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得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对混合物的水溶液说法正确的是(B ), A、一定含SO42-和Na+,一定不含Ba2+和CO32-,可能含Cl- B、一定含CO32-和SO42-,一定不含Ba2+和Na+,可能含Cl- C、一定含CO32- 、SO42-和Na+,一定不含Ba2+,可能含Cl-

浙教版科学七下光和颜色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所以月亮钻石包括桌子、椅子也不是光源,我们却能看到它,因为 它能反射光,光再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就看到了。 你可以帮它们分类吗?(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展示几幅有关光现象的图片,让学生感觉一些有趣的光现象:彩虹、日 食、影子、海市蜃楼、筷子为什么在水中会折断等。 问:你知道这些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吗? 课 题 1、4 光和颜色(1) 日 期 2004.2.9 总课时 6 教学 目标 1、能从几个物体中找出哪些是光源 2、理解光传播和声音传播的区别:光在同一种透明物体中沿直线传播。 3、记住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 4、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 5、知道不透明物体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 重点 难点 分析 1、 重点:认识在同一种物体中光以直线传播,并能解释某些现象 2、 难点:太阳光的组成;透明物体与不透明物体颜色的成因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教师准备:图片,幻灯,激光手电筒、全反射器、太阳镜、微机、投影机、 学生准备:太阳镜、激光手电筒、太阳底下树荫下的光斑实验探究、蜡烛、水槽、烧杯、带孔的纸板、厚的玻璃砖、果冻、水、蚊香、可乐瓶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准备引入] 利用媒体展示有关光的一些图片,在学生欣赏时提问:你为什么 能看到这些图片?(因为有光进入了人的眼睛)请你闭上眼睛,你还能看见这些图片吗?(不能)为什么?(光没有进入我们的眼睛。) [课题揭示] 我们能看见物体就必须有光从这个物体上射入我们的眼睛。 [新课展开] 一、光源 问:那么光从哪里来?(学生举例) 你能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吗?(能够自身发光) 我们把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观看媒体上播放出的一些物体, 判断是否是光源) 我们经常说皎洁的月光,月亮是不是光源?光彩夺目的钻石是不是? 为什么? 可我们明明看到了月亮钻石了,我们不是说看见物体必须有光从这个 物体上射入我们的眼睛吗?(能反射光)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 物理化学 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新物质的产生 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 沸点;晶体的熔点 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酸碱性;可燃性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 变化、状态变化等。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寻找未知物质、建立物质变化模型等。 第二节物质的酸碱性 一、一些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 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 H+;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酸根离子。 二、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 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 三、酸碱指示剂 1) 定义: 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作酸碱指示剂. 2)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3) 作用: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4) 指示剂酸性溶液(PH<7) 碱性溶液(PH>7) 石蕊试液(紫色)红色蓝色 酚酞试液(无色)无色红色 蓝色石蕊试纸红色不变色 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蓝色

3 3 4 3 4 4 结论:①pH 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 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四、酸的共性(通性). ①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酸+金属=盐+氢气 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④酸+碱= 盐+水 ⑤酸+盐 =新盐+新酸 五、CO 2-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Ca(OH)2 + CO 2 = CaCO 3 ↓ + H 2O 六、SO 42-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Ba(NO 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钡(BaSO 4), 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Cl -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银 AgNO 3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氯化银 AgCl ,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检验 Cl -和 SO 2-时,要加几滴稀硝酸,目的是除去 CO 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因为CO 2—与 AgNO 3 或 BaCl 2 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 Ag 2CO 3、BaCO 3 生成,但这些沉淀都溶于稀硝酸。 七、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 Cl -和 SO 2-时,应该先检验 SO 2-,而且用 Ba (NO 3)2 溶液和 稀硝酸代替 BaCl 2 溶液和盐酸作试剂。且需将 BaSO 4 沉淀滤去,再往滤液中加AgNO 3 溶液和稀硝酸检验 Cl -。 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 SO 42-浓度较大, 先检验 Cl -,加入 AgNO 3 溶液时,会生成 Ag 2SO 4(微溶)沉淀,而干扰 Cl -的检验。 八、盐酸(氯化氢溶液) ①重要的物理性质:a. 纯净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盐酸由于混有 Fe 3+而呈黄色), 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 b. 易挥发,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 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的小液滴)。 九、硫酸 H 2SO 4 ①物理性质:无色、油状、粘稠液体、不易挥发。 ②稀 H 2SO 4 有类似稀 HCl 的化学性质。 ③浓 H 2SO 4 的特性 a . 吸水性:可吸收气体含有的水分。常用作不与它反应气体的干燥剂,如 CO 2 等 b . 脱水性:能把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 2:1 的比例从上述化合物中夺取出来,使之发生碳化现象。 c . 氧化性:浓 H 2SO 4 的氧化性很强,它与金属起反应时,一般生成水。 d . 浓 H 2SO 4 稀释要放出大量的热。 注意实验操作: 把浓 H 2SO 4 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进浓 H 2SO 4 里(危险!)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第四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太阳和月球 1、太阳概况: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2、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避免紫外线过强照射损伤皮肤 月球 3、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等地陷地点,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4、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主要原因)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 5、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无空气);没有空气和水,表面只 有岩石和碎屑。 6、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7、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 ①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安放;②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a.先在镜筒外沿镜筒延伸方向用眼睛瞄准目 标星体。b.用调节手柄做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的搜索。C.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③用主镜观察目标星体。a.调节目镜的焦距使主镜内的影像清晰。b. 用调节手柄缓慢调节,直至在主镜内找到目标星体。c. 瞄准目标后再次调节目镜焦距,使目标星体的像清晰。(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 顺时针方向旋转。(南顺北逆)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24小时 4、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出现昼夜现象 1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一个圆圈),它由晨线(半圆)和昏线(半圆)构成。 ①晨线:太阳升起的地方(由黑夜进入白天);②昏线:太阳落下的地方(由白天进入黑夜) 16、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①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②昼夜交替;③星星的视运动照片 注:①晨昏线与太阳光垂直;②东边先过晨线,故东边先天亮(如:杭州天亮了,拉萨天黑还在睡觉)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32、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66.5°夹角)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周期为365.2422天,即一年 33、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①一天中太阳高度早中晚:先变大再变小,杆影先变短再变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转) 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杆影短(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 杆影长(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由于地球公转) ③同一时间,中高纬度地区,纬度越大,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 ④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向两边递减,即: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 19、太阳直射点:太阳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为90°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20、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②北半球其他地区: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昼长夜短(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以内发生极昼现象(夏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昼);从秋分日到来年春分日(太 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发生极夜现象(冬至日北极圈 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夜);南半球正好相反 ③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南北极圈内无极昼极夜现象 ④太阳直射点北上: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点南下: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 ⑤纬度越高,昼夜变化越大 第四节、月相 2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一、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合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实验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是一门综合理科课程。科学课程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养成学生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和(14)班的科学教学工作。上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及多次的考试成绩来看(1)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这个班的男生多虽然很聪明,但是很爱偷懒,学习科学也有较浓厚的兴趣上课纪律也较好。所以总体表现还不错,但是个别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些问题,需要特别关注,督促其认真学习。(14)班的学生对基本的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掌握,但对于部分知识点少数同学理解不透。往往对具体的问题束手无策,有待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有男孩强于女孩的现象。女生动手操作能力待进一步提高。且学生的的基础参差较大。 学生学习态度及习惯分析,大部分同学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发言积极,课后能即使反馈课堂中不能弄清的问题。

学习自觉性教强,但也有个别同学的依赖性较强。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作业敷衍之事时有发生,对科学缺乏兴趣。基于这班学生的这种学习状况,我想我的教学仍然以基础知识为主,加强引导和注意鼓励相结合,努力鞭策和有效疏通相结合。而这个学期的科学知识较上个学期相比又明显困难了一些要想让我的教学效果更好。我想我必须做到提高学生动手意识地同时,提高学生等的动手能力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实际化、生活化。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概貌九年级上共4 4章以“转化和平衡”这一统一的科学概念进行整合。第1、2两章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它们与八年级下教科书中的“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是在八年级下册基本掌握了分子和原子的构成、元素与元素符号、化学式、相对分子量的计算、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 学习物质分类打下基础。 第2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呈蝌蚪形 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 (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 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 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 其他废物。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 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 9个多月(约 280 天,38周), 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阻断一些传染病,但 有些药物仍有影响(如酒精,毒品,烟,孕妇禁用药) 10、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具有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温暖、安全、营养和氧有保障,是胎生的优越性。 11、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12、分娩几秒钟后婴儿就会哭或咳嗽,去除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促进呼吸系统工作 13、初生婴儿主要靠母乳,母乳营养全面,含有抗病物质,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14、试管婴儿: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只是受精在试管中完成。体外受精, 体内发育) 第二节、走向成熟 15、人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婴幼儿期:出生的前三年,会出现生理协调和大脑发育等巨大变化;人生第一次快速生长期 青春期:儿童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人生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第一性征)的发育和成熟 成年期:体重身高逐渐停止增长,各个器官发育成熟,体能高峰期 16、女孩青春期一般11岁至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左右; 17、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出生就有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青春期才出现(依靠性激素才能维持,阉割后消失) 男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长出胡须,喉结增大,声音低沉;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 识点总结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科学七年级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凸透镜:发散作用,有两个焦点(远视) 凹透镜:会聚作用,有两个虚焦点(近视) 虚像都是正立的: 作图技巧1):利用对称性找到像点,任何一条反射光线必经像点

2)利用反射定律,随意在同一点作两条入射光线,作对应的两条反射光线(刺入人眼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得像点,虚像只可用眼睛看到 枢(大脑)==传出神经==效应器 第二章

3.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mg,g=kg 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 属性大小仅由质量决定,质量大惯性大。 第三章 1. 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发育、生殖、死亡的生长时期,这些周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 2.变态发育:两栖类(青蛙)& 昆虫 受精:精子和卵子(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受精卵(新生命的起点)的过程 受精卵发育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卵黄) 4.母体和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营养物质和氧气)交换 人体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胎盘

假胎生(卵胎生) 7.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和胚。 胚(新植物的幼体): 胚芽(发育成茎叶),胚轴(根和茎的结合部位),胚根(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充足的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10.花的结构:主要结构:雄蕊,和雌蕊 11.传粉:花药上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自花传粉;异花传粉(虫媒花、风媒花);人工授粉 12.无性生殖:无需经过精子和卵子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草履虫,变形虫),出芽生殖(水螅),孢子生殖 营养生殖(主要):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叶、茎)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分根、压条、扦插、嫁接 第四章 线)。 3.太阳高度(角):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 (直射纬度的太阳高度为900,并向两侧逐渐减小) 日变化:正午最高,晨昏最低----地球自转 季节变化:夏季高,冬季低----地球公转 关系:杆影随太阳高度的改变而改变(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

2017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版

2017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呈蝌蚪形 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 (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 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 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 其他废物。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 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 9个多月(约 280 天,38周), 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阻断一些传染病,但 有些药物仍有影响(如酒精,毒品,烟,孕妇禁用药) 10、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具有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温暖、安全、营养和氧有保障,是胎生的优越性。 11、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12、分娩几秒钟后婴儿就会哭或咳嗽,去除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促进呼吸系统工作 13、初生婴儿主要靠母乳,母乳营养全面,含有抗病物质,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14、试管婴儿: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只是受精在试管中完成。体外受精, 体内发育) 第二节、走向成熟 15、人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婴幼儿期:出生的前三年,会出现生理协调和大脑发育等巨大变化;人生第一次快速生长期 青春期:儿童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人生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第一性征)的发育和成熟 成年期:体重身高逐渐停止增长,各个器官发育成熟,体能高峰期 16、女孩青春期一般11岁至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左右; 17、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出生就有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青春期才出现(依靠性激素才能维持,阉割后消失) 男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长出胡须,喉结增大,声音低沉;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期末试卷答案

九年级(上)科学试卷 满分:200分时间:12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一1 C一12 O一16 Ca—40 Na一23 卷一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均在酶的参与下才能完成。以下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 C.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温度、pH的影响 D.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 2.下列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3. 核电站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 ) A.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机械能→核能→内能→电能 D.核能→电能→内能→机械能 4. 科学课本上“食物与能量”的教学内容中,为了比较体内不同种类的有机物在呼吸作用中释放 的能量多少,通过分别燃烧等量的花生仁、大米、牛肉干来加热试管中的水,并比较水的温度 变化的实验来推测三种食物所含能量的高低。下列选项与这个实验的科学原理、方法无直接关 ....系.的( ▲) A.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B.变量控制C.氧化反应程度D.同化作用 5. 食盐、食醋、纯碱、鸡蛋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小明同学欲利用这些物质进行下列实 验,你能完成的实验是( ▲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 ③制取少量二氧化碳④制取少量氢气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6. 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下图所示), 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 ) A.该实验的没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 B.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 C.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术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 D.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 7.下列各组气体中均混有水蒸气,其中可以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 、H2、HCl 、CO2、HCl 、O2、N2、H2、CO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对环境的察觉 舌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凸点,内藏了味蕾,它里面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都可以做声源;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科学上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声波是传递声音的形式;15摄氏度时的空气,声音每秒传播340米; 耳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声波通过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脑的传导路线,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 具体过程:耳廓能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声波进入外耳道后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听小骨的振动,听小骨吧声音放大后传入耳蜗,耳蜗里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耳蜗内的液体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听觉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 耳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为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感受器过于灵敏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即晕车,晕船; 物体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次声。一般人是听不到超声和次声的。 声音的响度跟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人们通常用分贝来计量声音的大小。 声音的第三个特征就是音色。 我们看到物体的原因是眼睛接受到来自物体发射出来的光。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照在它表米的光,眼睛接受不到来自它的反射光,所以感觉“黑色”;红色物体只反射(或透过)红色光,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 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外一种物质的表面时,光会改变传播方向;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虚像,像和物体等大,像和物体以镜面对称; 我的眼睛能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光照在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后进入我们的眼睛; 我们利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驾驶室两侧的反光镜:利用凹面镜可以聚光,制成太阳灶; 透镜一般使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发生偏折; 从实验研究中可以的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u>2f时,在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f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与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寻找未知物质、建立物质变化模型等。 第二节探索酸的性质 一、一些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 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H+;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酸根离子。 二、酸:酸就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就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 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 三、酸碱指示剂 1)定义: 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作酸碱指示剂、 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 紫色石蕊试液与无色酚酞试液、 3)作用: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4) 结论:①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就是否显酸性。 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四、酸的共性(通性)、①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酸+金属=盐+氢气 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④酸+碱=盐+水 ⑤酸+盐=新盐+新酸 五、CO32-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Ca(OH)2+ CO2=CaCO3↓+H2O 六、SO42-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钡(BaSO4), 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Cl-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银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氯化银AgCl,再滴入稀 硝酸,沉淀不溶解。 检验Cl-与SO42-时,要加几滴稀硝酸,目的就是除去CO3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因为CO32—与AgNO3或BaCl2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Ag2CO3、BaCO3生成,但这 些沉淀都溶于稀硝酸。 七、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Cl-与SO42-时,应该先检验SO42-,而且用Ba(NO3)2溶液 与稀硝酸代替BaCl2溶液与盐酸作试剂。且需将BaSO4沉淀滤去,再往滤液中加 AgNO3溶液与稀硝酸检验Cl-。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SO42-浓度较大, 先检验Cl-,加入AgNO3溶液时,会生成Ag2SO4(微溶)沉淀,而干扰Cl-的检验。 八、盐酸(氯化氢溶液) ①重要的物理性质:a、纯净盐酸就是无色液体(工业盐酸由于混有Fe3+而呈黄色), 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 b、易挥发,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原因就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的小液滴)。 九、硫酸H2SO4 ①物理性质:无色、油状、粘稠液体、不易挥发。 ②稀H2SO4有类似稀HCl的化学性质。 ③浓H2SO4的特性 a、吸水性:可吸收气体含有的水分。常用作不与它反应气体的干燥剂,如CO2等 b、脱水性:能把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2:1的比例 从上述化合物中夺取出来,使之发生碳化现象。 c、氧化性:浓H2SO4的氧化性很强,它与金属起反应时,一般生成水。 d、浓H2SO4稀释要放出大量的热。 注意实验操作: 把浓H2SO4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进浓H2SO4里(危险!) 十、硝酸HNO3 ①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易挥发;能在空气中形成硝酸小液滴而成 白雾。 ②硝酸也有类似盐酸的化学性质。 ③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产生H2,而就是水,能强烈腐蚀衣服与皮肤,使用时小心。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1-1物质的变化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而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 变化、状态变化等。 演示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1、 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形状、颜色。___蓝色固体 2、 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3、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 形成蓝色絮状沉淀 2NaOH +CuSO 4= Na 2SO 4 +Cu(OH)2↓ 4、 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写出 化学方程式)蓝色固体逐渐变白 CuSO 4·5H 2O = CuSO 4 + 5H 2O 5、 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 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白色固体逐渐变蓝 CuSO 4 + 5H 2O = CuSO 4·5H 2O 根据现象,进行分析: 有颜色变化的实验是2、3、 4 、5,原因是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有沉淀产生的实验是3,原因是发生化学变化; 有状态变化的实验是2、3、4、5,原因是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并总结出硫酸铜晶体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小结: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软硬 物质的溶解性 液体的沸点 晶体的熔点 酸碱性可燃性 化学性质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酸的通性 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 碱--- 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AlCl3+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H2SO4 === CuSO4+ 2H2O。 3、金属氧化物+酸---- 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6HCl === 2FeCl3+ 3H2O 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CuSO4+ H2O 4、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 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FeSO4+ H2↑ 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ZnSO4+ H2↑ 5、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AgCl↓+ HNO3 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BaCl2==== BaSO4↓+ 2HCl 二、碱的通性 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酸+ 碱-----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3、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 水 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H2O 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2NaOH + SO2== Na2SO3+ H2O 4、碱+ 盐----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Ca(OH)2+ CuSO4==== Cu(OH)2↓+ CaSO4 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3NaOH + FeCl3==== Fe(OH)3↓+ 3NaCl 三、金属的性质 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七年级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人的感觉: 2.声音

3.光的传播 4.凸透镜&凹透镜 凸透镜:发散作用,有两个焦点(远视) 凹透镜:会聚作用,有两个虚焦点(近视) 实像都是倒立的 虚像都是正立的: 作图技巧1):利用对称性找到像点,任何一条反射光线必经像点 2)利用反射定律,随意在同一点作两条入射光线,作对应的两条反射光线(刺入人眼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得像点,虚像只可用眼睛看到

5.眼球的结构 脑)==传出神经==效应器 第二章 1. 运动 2.力 3.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mg,g=9.8N/kg 4.摩擦力: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物体会产生摩擦力。

5.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 属性大小仅由质量决定,质量大惯性大。 7.二力平衡 第三章 1. 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发育、生殖、死亡的生长时期,这些周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 2.变态发育:两栖类(青蛙)& 昆虫 昆虫 3.受精:精子和卵子(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受精卵(新生命的起点)的过程 受精卵发育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卵黄) 4.母体和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营养物质和氧气)交换 人体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胎盘 5.

胎发育场所)、阴道 第一性征 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青春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标志: 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 第二性征 除生殖器官以外的男女差异 男:声调较低、喉结突出、长胡须 女;声调较高、盆骨宽大、乳房发达 青春期特点 1)出现第二性征 2)生殖器官发育并成熟 3)内脏功能日渐健全 6.胚胎发育方式:胎生(哺乳类);卵生(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假胎生(卵胎生) 7.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和胚。 胚(新植物的幼体): 胚芽(发育成茎叶),胚轴(根和茎的结合部位),胚根(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8.种子的分类 有无胚乳 有胚乳种子营养在胚乳内 无胚乳种子营养在子叶内 子叶数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9.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充足的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