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前处理基础知识

前处理基础知识

前处理基础知识
前处理基础知识

前处理基础知识

前言

汽车的前处理是表面处理的关键步骤。车身车间拼装好的车身送到涂装车间,首先就是进行前处理,然后电泳、喷中途漆、面漆等;合适的前处理为漆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进而使喷漆后车身具有优良的耐蚀性。

下面将系统介绍前处理工艺,内容包括前处理的目的、各步骤的功能,如何控制工艺过程使前处理效果最好等。

前处理概述

前处理典型流程:

预处理(清除污垢,锈痕)---脱脂---水洗---表调---磷化---水洗---DI水洗---电泳

前处理的作用

。除油

。形成转化膜

。封孔

前处理的好处

。增强漆层与底材的结合力。这是因为金属的表面和因有磷化结晶而增大,且与漆层互相咬合。。提供一个耐蚀保护膜,增强耐蚀性。

。万一漆膜损坏,锈蚀的扩展被抑制。

金属底材

汽车本身常用的材料有

。冷轧板

。电镀锌板

。热镀锌板

。合金化电镀锌板

。铝板

选择底材会考虑到的因素

。焊接性

。冲压成型性能

。价格

。重量、强度

。应用、设计

。耐蚀性

。与磷化的匹配

(可见汽车厂采购车身材料时并不特别重视板材的可磷化性)

板材的制造过程和环境对其可磷化性也会有影响,可能的影响因素有辗压比,退火温度、油污种类、数量、氧化物等。

另外某些为远洋运输而使用的防锈油不易除净,会导致磷化膜出现条纹,镀锌板微小缺陷会令随

后电泳漆膜出现小孔。

当汽车厂的板材来源改变,或改变了设计,冲压油等都要注意是否与现有的前处理相匹配。

油污种类和来源

进入前处理线的车身表面会有各种油污、尘土等,它们包括:

来自轧钢厂:

。辗压、酸洗过程(金属盐类、铁屑)

。轧钢油(脂肪酸、腊)

。金属氧化物

。碳(退火过程产生)

来自环境、运输:

。凝结物、金属氧化物

。防锈油(专用于远洋运输)

来自冲压、装配过程:

。坯料清洗

。冲压油、拉伸油(剂)

。人手接触

。焊接、铜焊

。打磨、布擦(金属屑)

。胶粘剂、密封胶

。字迹

2.不能形成磷化膜的表面

。电镀锌表面有一层较厚的透明铬钝化膜

。工件表面的重铬酸锌膜

。铜焊焊缝

。焊渣、焊接高温影响区

。有机涂层

。塑料

。冷轧板表面的碳化物

3.不能形成磷化膜且电泳也会出问题的表面

。铰链处的油脂

。卷边

。密封胶、胶粘剂

。粉沫金属衬套

。不配套的预清洗剂和Hili材料

。某些(或老化的)润滑油

。氧化物或锈蚀

。指纹

(上述问题可采用预清洗解决或减轻影响)

4.磷化正常但电泳可能不正常的表面

。镀锌层下钢板搭接皱皮

。镀锌层内残存气体

。经过砂纸打磨的铁、锌

。焊渣、铁屑

。冲压模具不良造成的表面缺陷

前处理的预处理

预处理有几种,其作用包括除去顽油、老年残油、轻度氧化物,防止金属

缺陷影响漆膜外现,防止车身表面的焊渣等杂物污染漆膜。以下介绍几种

预处理。

预脱脂

当车身表面的油污特别难除去时,预脱脂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工序能除去焊渣,把顽油污溶胀。

预脱脂剂还有几个特点:

。施用后不必立即洗去,有一定的防锈效果

。与随后的除油剂相容

。且很容易被除油剂除去

。不会对金属表面和随后的除油液产生不良影响

预脱脂剂的施用和控制:

有几种施用方法:专用预脱脂机,专用喷淋,人工涮涂等。如采用喷淋,浓度为10-25%,如手工涮涂,可用100%浓度,液温为室温-50摄氏度。

预脱脂液如循环使用,其浓度可用碱度控制。

预脱脂产品有脱脂剂RS102(浸泡)、脱脂剂RS108(喷淋)等。

P3-HILITE

涂上HILITE产品于车身后,车身的缺陷很易发现,及时得到纠正,如果这些缺陷最后才发现,则造成很大损失。HILITE产品的施用可用机械方法,也可人工涮涂,使用原液。

防焊渣剂

此剂也是使用原液,可用机械喷涂或人工涮涂,其使用地点是车身焊接前,作用是防止焊接时溅射的焊渣对车身表面造成缺陷。

除锈

通常用人工涮涂于有锈部位。

主要用于钢铁,但把除锈剂稀释也可用于镀锌板。除锈剂是一个例外,不能让其残留在车身表面太长时间。除锈剂的使用浓度一般为5-50%,可用水或某些清洗剂稀释。我们现用的除油除锈剂RS225等。

溶剂类预脱脂剂

用于除去拉伸剂、笔迹、顽油等,使用浓度100%,我们现用牌号RS231等。

前处理剂施用方法

可分为喷、浸、喷+浸三种。

浸的优点是溶液能够接触所用内腔;

喷的优点是冲击力大,节省空间;

汽车处理以浸为主。

每一处理步骤的作用

除油

除去各种油污并防止油污重新附着于车身表面。

水洗

洗去残留除油剂,以免这些除油剂被带去后面工序。

表调

为随后的磷化提供一个适宜结晶的表面。

磷化

把金属表面转化为磷化膜。

水洗

洗去残留磷化液。

钝化

把磷化膜的微观“孔隙”封闭。

DI水洗

洗去钝化剂。

新鲜DI水洗

洗去各种盐类,保证电泳漆不受污染。

除油

除油是前处理第一步,除油不彻底可能导致随后磷化膜不良。

前处理用的除油剂通常由两部分组成,碱性盐类和表面活性剂。

碱性盐类主要有两个作用:

。提供碱度

。把水软化

碱度的强弱通常用总碱度和游离碱度来确定,碱度的另一指标是PH值,一般为10-12。

下面介绍有关除油的理论

碱性的重要性

。在强碱性溶液中,乳化的油污倾向于脱离工件;

。中等碱性溶液对金属无侵蚀作用;

。碱本身能溶解及皂化油污。

水的软化

水中的钙、镁、铁等离子会与除油剂形成垢,并降低除油效率,具体影响为:

。使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沉淀析出

。降低油污与工件的静电斥力

。使污物附着在工件上

而碱性盐能与上述金属离子螯合而清除硬水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按其主要特点有时也称乳化剂、润湿剂等,表面活性剂通常是一种能降低表面张力的大分子有机物,该分子的一端为亲水基,另一端为亲油基。

。润湿:润湿是除油的第一步,表面活性剂能增强润湿效果;

。乳化:润湿后就使活性剂能接触进而包围油污并使油污脱离工件成为活性剂包围的微粒,这就是乳化。

机械力对除油的影响

机械力(溶液搅动,喷淋)使油污更易接脱离工件,另外

。不断搅动的溶液使乳化液稳定

。可以过滤槽液

。新加入的材料能迅速溶解

温度的影响

提高液温对去除油污有三个好处

。降低油污粘度

。降低界面张力

。增强除油剂与油污的作用

但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

。活性剂有最佳使用温度,高于此温度就会析出

。温度太高会引起工件出槽后自干

因此应根据工艺说明书的指示选择液温。

除油时间

要有一个最起码的时间,但通常时间不能随便变,只能调整其他参数。

水洗

洗去残除油液,以防带去后面工序。

除油效果检验

不挂水珠为合格,除油不良(挂水珠)的部位往往导致磷化膜不良。

漂洗水的控制

通常漂洗水应不断溢流,以防过度污染,可测水的碱度来确定其干净程度。

漂洗水应维持微碱性,这有助于防止金属生锈。

碱度的数值可用一个经验工式计算,即应小于除油槽液的3%。

对于有几个水洗的生产线,可设计成后面池的漂洗水回流至前面池,这可节省用水。

TPB和除油槽液的控制

。TPB是最基本的工艺说明书,有关人员应熟读;

。有些除油剂分为两组分,一是碱性盐(如RS102),另一个是活性剂

(如RS104)活性剂的浓度没法用碱度表示,通常是按另一组份的一定比例添加。此比例可由12比1至3比1等。

。槽液分析的频度视产量等因素而定,通常为每2-4小时一次。

。最好用计量泵把除油剂连续加入槽内。

表调

电泳的出现和对表面处理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导致了对磷化膜微观结晶的

高要求;含钛的表调剂通过提供结晶中心,使磷化结晶变得细密。

表调剂特点

表调剂是钛的磷酸盐,表调槽液为水溶液(严格说是胶体),实际上表调剂并不溶于水,只是以胶体形式分散于水中,所以槽液呈白色,胶体粒子是带电的微粒,

表调槽液的控制管理很重要,如果管理不好,胶体微粒聚合成大颗粒就会失去活性。

表调槽液的控制参数有三个:总钛量、游离钛、PH游离钛量就是活性胶体微粒的量度,合适的PH使表调槽液稳定并最有效。

TPB及槽液控制

正如除油工艺,表调也有TPB,这也是最基本的工艺资料,有关人员必须

熟读。

钛的检验用专门的比色计。

测总钛时直接取槽液,加入专用试剂,即可在比色计读取总钛值(PPM)。

测游离钛则需先把槽液用42号试纸过滤,该试纸的孔经为2.5微米。

总钛与游离钛的比值越大表示槽液越旧,或越脏。

表调槽液寿命

粉沫的表调剂应先溶于少量水中,再把此液加入槽内,实际上,此浓缩液

最好加入表调槽出口的一圈喷淋管内。

表调槽液应维持一定量的溢流,溢流速度应达到相当于每5天把槽液全换一次。

表调槽液每1-8周要排放一次。

加料

粉沫表调剂与水配成胶体液(浓度不要超过5%)。

此液置于有搅拌装置的加料罐,用计量泵把此浓缩液打入表调槽内,使槽液含钛量恒定。

表调槽液的PH要控制在微碱性,控制方法是必要时加入少量Na2CO3或NaOH,应直接加入槽内而不是加料罐内。

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指一些金属离子如Ca、Mg等的浓度,如果Ca小于20PPM、Mg小于15PPM或总硬度小于100PPM,表调剂液可正常使用,如水的硬度超过上述值,就要考虑用部分DI水。

但太软的水也可能降低表调剂的活性(胶体颗粒太小)。

磷化

磷化是整个前处理的核心工序,前处理的目的就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理想的磷化膜;现在的趋势是设法在锌系磷化膜中加入Mn、Ni等,但因环保等原因,也出现了其他系列的磷化剂。

我公司牌号:常温磷化剂RS306,低温磷化剂RS309,

电泳磷化剂RS309,RS310,镀锌板磷化剂RS318

不管什么类型的磷化,其作用都可概括为:

*磷化膜取代复盖了易腐蚀的金属表面,而磷化膜的组成可认为是一种矿物,很稳定。

磷化剂成分

磷化槽液通常含磷酸、硝酸、锌离子和其他二价金属离子、氧化剂

*磷酸盐

磷化膜的主要成膜物质是来自槽液的几种金属的磷酸盐;这些成份的多少用总酸度表示。这些磷酸盐正常情况下并不析出。

*磷酸

磷化液中的磷酸的作用

维持槽液恒定的PH值。

能与一些金属离子形成盐。

利用磷酸根的结构和与金属的结合力。

磷酸浓度的量度为游离酸度,或者说磷酸是总酸中没有与金属离子

结合的部分。

游离酸是磷化反应的第一步(腐蚀)必不可少的。

游离酸度一般调至槽液接近析出沉淀的临界值。

*其他成份

促进剂是氧化剂、能加速钢铁表面磷化成膜反应,目前有两类促进剂:亚硝酸钠和有机促进剂。促进剂加速反应的机理:

金属界面去极化作用。

防止槽液中二价铁离子积聚。

电镀锌表面一般能接受磷化膜,而热镀锌因含有少量铝而对磷化成膜不利。这就要求磷化剂内含氟,这也是一种促进剂。铝将与F形成沉淀NaAlF6或K2NaF6。

磷化膜

*磷化膜的主要成份为两种磷酸盐。

Zn3(PO4)2.4H2O简称H晶体和Zn2Fe(PO4)2.4H2O简称P晶体

而在冷轧钢板表面的磷化膜组成不同于锌板表面的膜,见下表:

锌镍锰铁磷酸根

CRS(%)25-35 1-3 2-4 7-15 35-40

GNS(%)30-40 1-3 2-4 ≦1 35-40

*磷化膜重为1.6-5.4g/m

*P比

P比是上述两晶体的一个比值P/(P+H)。只对冷轧板有意义。测量方法是X射线衍射,其值与晶体大小等有关,不很精确,通常认为P比越大越好,一般为0.85。浸渍磷化的成膜P比高些。*晶体

越细密的磷化结晶越好。

结晶大小为5-15微米

结晶厚度为1-5微米

*磷化膜质量检验

常用的加速试验有GM95409,盐雾、水浸。

磷化槽液管理

有关人员应先熟读磷化的工艺说明书(TPB),说明书介绍如何开槽,如何控制有关参数等重要技术。

*磷化渣

磷化渣是锌系磷化付产物,经分析发现渣内含的锌与铁之比为1:3

磷化渣应控制在300PPM以内。

磷化渣必须定期或连续除去。可用高位槽、压滤机等。

*磷化后的水洗

这一步水洗极重要,水越干越好,可测总酸度

*磷化槽管理小结

游离酸

总酸

促进剂

液温

氟(只适用于铝)

槽液循环(主循环、表面搅拌)

过滤

漂洗水

钝化

以前通常用三价铬或六价铬的钝化,现逐渐转向无铬钝化。

钝化能增强冷轧钢板的耐蚀性,增强镀锌板的耐水浸性。

下面以RS401为例介绍钝化知识。

用RS401进行钝化的作用

。确保除去金属表面的残留磷化液

。使金属表面呈微酸性

。封孔

应用(同样应熟悉RS401和TPB)

RS401钝化液可喷可浸,15-30秒。

控制参数有浓度和PH。

去离子水洗

钝化后,电泳前去离子水洗。

来自硬水的盐类会透过漆膜吸收水分,而产生电化学反应,进而使漆膜产生水泡。

一般有两步去离子水洗,第一步循环去离子水,第二步新鲜去离子水。去离子水的质量指标是电导率。

要注意去离子水中是否有微生物,可定期杀菌。

另外,SiO3并不能用电导率测出来,又不易除去,当其含量大于5PPM时,

可能使工件外观出现斑点,因此必要时要用其他方法分析SiO3的含量

前处理槽液管理要点

把槽液参数调至要求值

分析(检查)每步的参数

记录主要参数

检查主要设备有关读数(压力、温度等)

检查循环系统、喷淋系统、加料系统等

检查阀门(该关的关、该开的开)

检查各种液位、溢流

实验室用品

自动控制(加料)装置

前处理剂库存

喷嘴调整

工件在处理前和后的外观(有无突然的变化)

滤渣机

挂具、传送链

各槽液寿命

喷淋除油槽液每一至两周排一次,然后开新槽或用后面的浸渍槽液。

浸渍除油槽液每四到六周转移去其他槽而把设备清洗一次。

浸渍除油每半年或一年排一次。

全部漂洗水每周起码排一次,DI水槽应进行杀菌处理。

喷淋表调槽液每周排一次。

浸渍表调槽液每1-8周排一次。

喷淋磷化系统每4-6周清洗一次

浸渍磷化系统每8-10周清洗一次。

钝化槽液每4-12周排一次。

图像处理基础知识点

图像处理基础知识点 1、Ps的作用:调色、修复图片、艺术创作等等 2、Ps的启动:开始>>所有程序>>ps 3、Ps的退出:关闭按钮、文件>>退出、ctrl+q 4、图像间的显示关系:窗口>>排列(层叠、水平平铺、垂直平铺、排列图标) 5、Ps:标题栏、菜单栏、属性栏、工具条(左侧可移、过去单列工具条,现在ps3单双列)、图像编辑窗口、面板组合窗口(右侧可移)、状态栏 6、1)位图图像:图像由一个一个带有颜色值的小点组成的。称这些小点为像素。图像由像素组成横向*纵向 2)矢量图像:不是由像素点组成的,例如:flash等等 7、新建文件: 1)快捷键——ctrl+n>>名称(保存的默认名称)、预设(可以将设置保存为日后使用:存储预设)、宽度(单位:像素(图像最小单位)、高度、分辨率(单位面积上像素的多少,像素越多图像越精细)、颜色模式、背景内容(背景颜色:白色、背景色、透明))>>确定2)文件>>新建 3)Ctrl并在空白处双击 8、打开文件: (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右键资源管理器寻找素材)1)将图像往PS中拖(可以拖动多张)2)文件>>打开 3)在空白位置双击4)ctrl+o 9、存储:文件>>存储ctrl+s 文件>>另存储为ctrl+shit+s 10、关闭图像文件:文件>>关闭Ctrl+w或ctrl+F4 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窗口>>文档>>关闭全部:可关闭全部打开的图像 11、工具箱按Tab可以打开和关闭(右下角有黑三角证明为一个工具组):第一组:选择、移动、裁切等第二组:修复、绘画、模糊、加深、减淡等第三组:路径的设置、文字的操作等第四组:附注工具等 12、Alt+delete:用前景色填充Ctrl+delete:用背景色填充 13、Ctrl+d:取消选区选择>>取消选区右键>>取消选区

《公文写作与处理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与处理基础知识》 一、公文的概念 1、公文:公文是公司和二级单位在履行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传达、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公司规定,请示和报告问题,批复和部署工作,商洽和交流情况的重要工具。 2、公文处理: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公文处理必须严格执行《保密工作管理规定》,做到准确、及时、安全。 在公文处理中:公司总经理(党委)办公室是公文处理的管理部门,主管公司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二级单位综合办公室负责本单位公文处理工作。 二、公文的作用 1、领导和指导作用。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公文,都具有领导和指导作用。上级机关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决定和规定等公文,必然要对下属机关产生领导作用。而批复等公文,则对具体工作产生指导作用。 2、行为规范作用。通过公文发布的一些法律和法规等,对所辖成员起着规范和准绳作用。 3、宣传教育作用。公文在传达某一方针政策,规定人们应该怎么做的同时,还要讲清道理,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就增强了它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4、联系知照作用。机关之间的许多工作是通过公文进行联系、协调的,许多具体问题也是因此而得到及时处理的,还有许多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资料也是这样获得的。因此,公文在保证各机关正常而有秩序地开展工作上,起着极大的作用。 5、依据凭证作用。各种公文都反映了制发机关的意图,都具有法定的效力,受文机关则以此作为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的依据。公文不仅仅传达了发文机关的意图,同时也是证实这一意图的最好凭证。 三、公文特点 1、作者的法定性。公文作者是法定的,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和承担义务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文起草者,只是组织的代笔人。 2、读者的特定性。公文读者具有特定性。有的公文的读者是特指的受文机关,有的公文的读者是社会全体成员。 3、作用的权威性。公文具有代行法定职权的功能,对受文机关在法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有强制性。 4、效用的现实性。公文主要在现行工作中使用,效用具有一定的时间性。 5、体式的规范性。公文的体式,必须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体式,即规范体式。

音频基础知识

音频,英文是AUDIO,也许你会在录像机或VCD的背板上看到过AUDIO输出或输入口。这样我们可以很通俗地解释音频,只要是我们听得见的声音,就可以作为音频信号进行传输。有关音频的物理属性由于过于专业,请大家参考其他资料。自然界中的声音非常复杂,波形极其复杂,通常我们采用的是脉冲代码调制编码,即PCM编码。PCM通过采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编码。 一、音频基本概念 1、什么是采样率和采样大小(位/bit)。 声音其实是一种能量波,因此也有频率和振幅的特征,频率对应于时间轴线,振幅对应于电平轴线。波是无限光滑的,弦线可以看成由无数点组成,由于存储空间是相对有限的,数字编码过程中,必须对弦线的点进行采样。采样的过程就是抽取某点的频率值,很显然,在一秒中内抽取的点越多,获取得频率信息更丰富,为了复原波形,一次振动中,必须有2个点的采样,人耳能够感觉到的最高频率为20kHz,因此要满足人耳的听觉要求,则需要至少每秒进行40k次采样,用40kHz表达,这个40kHz就是采样率。我们常见的CD,采样率为44.1kHz。光有频率信息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获得该频率的能量值并量化,用于表示信号强度。量化电平数为2的整数次幂,我们常见的CD位16bit的采样大小,即2的16次方。采样大小相对采样率更难理解,因为要显得抽象点,举个简单例子:假设对一个波进行8次采样,采样点分别对应的能量值分别为A1-A8,但我们只使用2bit的采样大小,结果我们只能保留A1-A8中4个点的值而舍弃另外4个。如果我们进行3bit的采样大小,则刚好记录下8个点的所有信息。采样率和采样大小的值越大,记录的波形更接近原始信号。 2、有损和无损 根据采样率和采样大小可以得知,相对自然界的信号,音频编码最多只能做到无限接近,至少目前的技术只能这样了,相对自然界的信号,任何数字音频编码方案都是有损的,因为无法完全还原。在计算机应用中,能够达到最高保真水平的就是PCM编码,被广泛用于素材保存及音乐欣赏,CD、DVD以及我们常见的WAV文件中均有应用。因此,PCM约定俗成了无损编码,因为PCM代表了数字音频中最佳的保真水准,并不意味着PCM就能够确保信号绝对保真,PCM也只能做到最大程度的无限接近。我们而习惯性的把MP3列入有损音频编码范畴,是相对PCM编码的。强调编码的相对性的有损和无损,是为了告诉大家,要做到真正的无损是困难的,就像用数字去表达圆周率,不管精度多高,也只是无限接近,而不是真正等于圆周率的值。 3、为什么要使用音频压缩技术 要算一个PCM音频流的码率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采样率值×采样大小值×声道数bps。一个采样率为44.1KHz,采样大小为16bit,双声道的PCM编码的WAV文件,它的数据速率则为44.1K×16×2 =1411.2 Kbps。我们常说128K的MP3,对应的WAV的参数,就是这个1411.2 Kbps,这个参数也被称为数据带宽,它和ADSL中的带宽是一个概念。将码率除以8,就可以得到这个WAV的数据速率,即176.4KB/s。这表示存储一秒钟采样率为44.1KHz,采样大小为16bit,双声道的PCM编码的音频信号,需要176.4KB的空间,1分钟则约为10.34M,这对大部分用户是不可接受的,尤其是喜欢在电脑上听音乐的朋友,要降低磁盘占用,只有

公文处理基础知识

公文处理基础知识 第一节公文处理概述 一、公文的定义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处理公务时所形成的现行公用、法定效力和特定体式的文字材料。《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的公文,是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部署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工具。”《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二、公文办理程序 收文办理:包括签收(含拆封、清点、分类)、登记、拟办、送批、批办、分发、传阅、承办、催办、办复、立卷、归档等12个程序。 注意:1.要有规范收文登记本、阅文处理笺;2.各单位办公室人员要及时向有关人员收取(指通过会议发的文件)文件;3.需清退的文件必须要放在保密柜,由专人保管;4.复制上级秘密文件,须经发文机关批准或授权。复印件应加盖复印机关印章。复制的公文应与正式印发的公文同样管理。5.借阅文件要登记。 发文办理:包括起草(含修改、协调)、校核、会签、签发、复核、

登记(编号)、印制(含排版、校对、装订)、缮印、分发、立卷、归档11个程序。 注意:1.要有规范的发文登记本、发文签批单;2.校核、复核、登记、印制等程序必须由文秘人员和办公室主任把关;3.要有会签程序,由办公室文秘拟定会签人、签发人。4、发文要严守程序,坚决杜绝“倒行文”。 第二节公文种类 按照《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公文种类主要有14种: 1.决议。用于发布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2.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做出决策和安排。 3.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4.意见。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5.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周知的事项。 6.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7.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8.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9.请示。用于请上级机关给予指示、批准要求。 10.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word文字处理

单选题: 1、在Word 2010的编辑状态下,连续进行了两次“插入”操作,当单击一次“撤消”按钮后______。 A.将两次插入的内容全部取消 B.将第一次插入的内容全部取消 C.将第二次插入的内容全部取消 D.两次插入的内容都不被取消 答案:C 2、在Word 2010中,删除刚输入文字的按键是______。 A.Shift B.Insert C.Home D.Backspace 答案:D 3、在Word 2010编辑状态下,使插入点快速移动到文档尾部的快捷键是______。 A.PgUp B.Alt+End C.Ctrl+End D.PgDn 答案:C 4、在Word 2010编辑状态下,若要进行选定文本行间距的设置,则可操作的顺序是______。 A.插入→文本→文本框 B.开始→段落→行和段落间距 C.页面布局→页面设置→页面设置对话框 D.视图→窗口→拆分 答案:B 5、在Word 2010的编辑状态,打开了一个文档,进行“保存”操作后,该文档______。 A.被保存在原文件夹下 B.可以保存在已有的其他文件夹下 C.可以保存在新建文件夹下 D.保存后文档被关闭 答案:A 6、在Word 2010文档的编辑中,删除插入点右边的文字内容应按的键是______。 A.〈BackSpace〉 B.〈Delete〉 C.〈Insert〉 D.〈Tab〉

答案:B 7、Word 2010在默认状态下,页面设置中的纸型设置为______。 A.B4 B.A4 C.A3 D.未定义 答案:B 8、如果目前打开了多个Word文档,下列方法中,能退出Word的是______。 A.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B.选择“文件”选项卡中的“退出”命令 C.用鼠标单击标题栏最左端的窗口标识,从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关闭”命令 D.选择“文件”选项卡中的“关闭”命令 答案:B 9、在Word中,要显示“表格工具”选项卡时需要选中的目标是______。 A.文档中的文字 B.文档中的剪贴画 C.文档中的符号 D.文档中的表格 答案:D 10、在Word的文档中,选定文档某行内容后,使用鼠标拖动方法将其移动时,配合的键盘操作是______。 A.按住Esc键 B.按住Ctrl键 C.按住Alt键 D.不做操作 答案:D 11、页眉和页脚的建立方法相似,都要使用“页眉”或“页脚”命令进行设置。均应首先打开______。 A.“开始”选项卡 B.“文件”选项卡 C.“页面布局”选项卡 D.“插入”选项卡 答案:D 12、在Word中,当多个已命名的文档打开时,关于保存这些文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用“文件”选项卡中的“保存”命令,只能保存活动文档 B.用“文件”选项卡中的“保存”命令,可以重命名保存所有文档 C.用“文件”选项卡中的“保存”命令,可一次性保存所有打开的文档

音频基本知识

音频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 模拟声音-数字声音原理 第二部分 音频压缩编码 第三部分 和弦铃声格式 第四部分 单声道、立体声和环绕声 第五部分 3D环绕声技术 第六部分数字音频格式和数字音频接口 第一部分 模拟声音-数字声音原理 一、模拟声音数字化原理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一种连续的波,叫声波。声音的强弱体现在声波压力的大小上,音调的高低体现在声音的频率上。声音用电表示时,声音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连续的模拟信号。 图1 模拟声音数字化的过程 声音进入计算机的第一步就是数字化,数字化实际上就是采样和量化。连续时间的离散

化通过采样来实现。 声音数字化需要回答两个问题:①每秒钟需要采集多少个声音样本,也就是采样频率(f s)是多少,②每个声音样本的位数(bit per sample,bps)应该是多少,也就是量化精度。 ?采样频率 采样频率的高低是根据奈奎斯特理论(Nyquist theory)和声音信号本身的最高频率决定的。奈奎斯特理论指出,采样频率不应低于声音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这样才能把以数字表达的声音还原成原来的声音。采样的过程就是抽取某点的频率值,很显然,在一秒中内抽取的点越多,获取得频率信息更丰富,为了复原波形,一次振动中,必须有2个点的采样,人耳能够感觉到的最高频率为20kHz,因此要满足人耳的听觉要求,则需要至少每秒进行40k 次采样,用40kHz表达,这个40kHz就是采样率。我们常见的CD,采样率为44.1kHz。电话话音的信号频率约为3.4 kHz,采样频率就选为8 kHz。 ?量化精度 光有频率信息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纪录声音的幅度。量化位数越高,能表示的幅度的等级数越多。例如,每个声音样本用3bit表示,测得的声音样本值是在0~8的范围里。我们常见的CD位16bit的采样精度,即音量等级有2的16次方个。样本位数的大小影响到声音的质量,位数越多,声音的质量越高,而需要的存储空间也越多。 ?压缩编码 经过采样、量化得到的PCM数据就是数字音频信号了,可直接在计算机中传输和存储。但是这些数据的体积太庞大了!为了便于存储和传输,就需要进一步压缩,就出现了各种压缩算法,将PCM转换为MP3,AAC,WMA等格式。 常见的用于语音(Voice)的编码有:EVRC (Enhanced Variable Rate Coder) 增强型可变速率编码,AMR、ADPCM、G.723.1、G.729等。常见的用于音频(Audio)的编码有:MP3、AAC、AAC+、WMA等 二、问题 1、为什么要使用音频压缩技术? 我们可以拿一个未压缩的CD文件(PCM音频流)和一个MP3文件作一下对比: PCM音频:一个采样率为44.1KHz,采样大小为16bit,双声道的PCM编码CD文件,它的数据速率则为 44.1K×16×2 =1411.2 Kbps,这个参数也被称为数据带宽。将码率除以8 bit,就可以得到这个CD的数据速率,即176.4KB/s。这表示存储一秒钟PCM编码的音频信号,需要176.4KB的空间。 MP3音频:将这个WAV文件压缩成普通的MP3,44.1KHz,128Kbps的码率,它的数据速率为128Kbps/8=16KB/s。如下表所示: 比特率 存1秒音频数据所占空间 CD(线性PCM) 1411.2 Kbps 176.4KB MP3 128Kbps 16KB AAC 96Kbps 12KB mp3PRO 64Kbps 8KB 表1 相同音质下各种音乐大小对比 2、频率与采样率的关系 采样率表示了每秒对原始信号采样的次数,我们常见到的音频文件采样率多为44.1KHz,这意味着什么呢?假设我们有2段正弦波信号,分别为20Hz和20KHz,长度均为一秒钟,以对应我们能听到的最低频和最高频,分别对这两段信号进行40KHz的采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结果是:20Hz的信号每次振动被采样了40K/20=2000次,而20K的信号每次振动只有2次采样。显然,在相同的采样率下,记录低频的信息远比高频

WORD文字处理

打开当前试题目录下的"TEST244.DOC"文件,并完成下面操作: (1)将其中的第一句内容改为楷体_GB2312三号、下划线单线格式; (2)将文章的第二句内容改为黑体四号、下划线单细波浪线格式; (3)保存当前文件,并以"STEST244.DOC"为文件名另存文件到当前试题目录(考生文件夹)下。操作提示: 1、选择第一句内容,点击“格式”中的“字体”,选择楷体_GB2312三号、下划线单线; 2、选中第二句内容,“字体”中设置黑体四号、下划线单细波浪线; 3、点击“文件”中的“另存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名称,选择路径为考生文件夹。 打开当前试题目录下的"TEST234.DOC"文件,并完成下面操作: (1)在"... A4"后添加"(21.6×30cm)"文字段; (2)将文档中的所有中文改为黑体小四号,英文/数字为Arial粗体小四号。 操作提示: 1、光标点击在"... A4"后,输入文字"(21.6×30cm)"; 2、现在文档中的中文,点击“格式”“字体”,设置黑体小四号,选择文档中的英文和数 字,在“格式”的“字体”中,设置为Arial粗体小四号; 3、保存文档。 请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Word文件"59B.doc",完成以下操作: (1)将正文内容设置为四号、楷体_GB2312; (2)将标题居中; (3)将全文的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5磅; (4)纸张设置为A4(21×29.7 厘米)。 操作提示: (1)鼠标左键拖动以选中正文,点击工具栏的字体下拉框,选择楷体_GB2312,四号; (2)选中标题,点击工具栏的居中按钮; (3)选中正文,点击“格式”菜单——“段落”——“行距”下拉框中选择“固定值”,“设置值”下拉框中输入25磅; (4)点击“文件”菜单——“页面设置”——“纸张”选项卡——“纸张”下拉框中选择“A4”,点击工具栏的“保存”按钮。 请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Word文件test481.doc,完成以下操作: (1)将正文内容设置为隶书小四号、蓝色、加粗; (2)将标题左对齐; (3)将正文第一段的段前间距设置为0.8行; (4)纸型设置为大32开(14×20.3厘米)。 操作提示: (1)鼠标左键拖动选中正文,在工具栏中设置隶书、加粗、小四号、蓝色; (2)选中标题,“格式”菜单——“段落”——“缩进和间距”选项卡——设置“对齐方式”为左对齐; (3)选中正文第一段,“格式”菜单——“段落”——“缩进和间距”选项卡——设置“段前间距”为0.8行; (4)“文件”菜单——“页面设置”——“纸张”选项卡——设置“纸张大小”为“32开”,点击“保存”按钮。 请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Word文件"57B.doc",完成以下操作: (1)将正文内容设置为加粗、鲜绿色; (2)设置第二段对齐方式为:居中; (3)将第一段的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5磅; (4)纸张设置为A4(21×29.7 厘米)。 操作提示: (1)鼠标拖选正文,利用工具栏按钮设置为加粗、鲜绿色;

音频基础知识

一般认为20Hz-20kHz是人耳听觉频带,称为“声频”。这个频段的声音称为“可闻声”,高于20kHz的称为“超声”,低于20Hz的称为“次声“。(《广播播控与电声技术》p3) 所谓声音的质量,是指经传输、处理后音频信号的保真度。目前,业界公认的声音质量标准分为4级,即数字激光唱盘CD-DA质量,其信号带宽为10Hz~20kHz;调频广播FM质量,其信号带宽为20Hz~15kHz;调幅广播AM质量,其信号带宽为50Hz~7kHz;电话的话音质量,其信号带宽为200Hz~3400Hz。可见,数字激光唱盘的声音质量最高,电话的话音质量最低。除了频率范围外,人们往往还用其它方法和指标来进一步描述不同用途的音质标准。由于电子平衡与变压器平衡的区别,所以二者的接线方法是不一样的,应引起注意。 声学的基本概念音频频率范围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频段,即低频段(30 ̄150Hz);中低频段(30 ̄150Hz);中低频(150 ̄500Hz);中高频段(500 ̄5000Hz);高频段(5000 ̄20000Hz)。30 ̄150Hz频段:能够表现音乐的低频成分,使欣赏者感受到强劲有力的动感。150 ̄500Hz频段:能够表现单个打击乐器在音乐中的表现力,是低频中表达力度的部分。500 ̄5000Hz频段:主要表达演唱者或语言的清淅度及弦乐的表现力。5000 ̄20000Hz频段:主要表达音乐的明亮度,但过多会使声音发破。音频频率范围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频段,即低频段(30 ̄150Hz);中低频段(30 ̄150Hz);中低频(150 ̄500Hz);中高频段(500 ̄5000Hz);高频段(5000 ̄20000Hz)。30 ̄150Hz频段:能够表现音乐的低频成分,使欣赏者感受到强劲有力的动感。150 ̄500Hz频段:能够表现单个打击乐器在音乐中的表现力,是低频中表达力度的部分。500 ̄5000Hz频段:主要表达演唱者或语言的清淅度及弦乐的表现力。5000 ̄20000Hz频段:主要表达音乐的明亮度,但过多会使声音发破。所谓声音的质量,是指经传输、处理后音频信号的保真度。目前,业界公认的声音质量标准分为4级,即数字激光唱盘CD-DA质量,其信号带宽为10Hz~20kHz;调频广播FM质量,其信号带宽为20Hz~15kHz;调幅广播AM质量,其信号带宽为50Hz~7kHz;电话的话音质量,其信号带宽为200Hz~3400Hz。可见,数字激光唱盘的声音质量最高,电话的话音质量最低。除了频率范围外,人们往往还用其它方法和指标来进一步描述不同用途的音质标准。音质评价方法评价再现声音的质量有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方法。例如: 1.语音音质评定语音编码质量的方法为主观评定和客观评定。目前常用的是主观评定,即以主观打分(MOS)来度量,它分为以下五级:5(优),不察觉失真;4(良),刚察觉失真,但不讨厌;3(中),察觉失真,稍微讨厌;2(差),讨厌,但不令人反感;

图像处理基础知识

网络域名及其管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教材内容分图像的几个基本概念和图像的编辑加工两部分。基本概念有:像素、分辨率、位图和矢量图、颜色、图形与图像、文件格式。其中“像素和分辨率”旨在让学生了解描述数字图像的基本概念;“位图和矢量图,图形和图像”重在要求学生分清这两组概念;“颜色”阐述了用计算机三原色描述和存储数字图像颜色的原理,学生应该学会计算一幅图像的存储空间。“文件格式和图像的编辑加工”旨在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及简单的图像编辑加工。因此不作为教学的重点。由此可见,本节课内容重在概念原理和技术深层思想的探析,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像的编辑加工奠定了基础。同时,这部分知识也是对第一章“信息的编码”学习的一个承接,在内容上强化了多媒体信息的编码与二进制编码的对应关系。当然,在这些概念的学习中都体现了“由简单到复杂”这一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和“逐步细化”这一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都体现了问题解决与“技术更好地为人服务”的基本思想。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为高一学生。通过第一章的学习,他们已经能够掌握信息的编码及二进制的相关知识。但调查发现,对于具体的图像在计算机市如何表示的,学生还只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是用二进制表示的。作为必修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信息技术不仅要“知其然”,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也即要理解相关技术原理,技术思想以及研究问题的方法。而理解的目的则是为了更好联系日常生活,更好的的应用。基于上述分析,引领他们探究数字图像的基础知识、训练解决信息技术问题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像素掌握图像分辨率的概念。 2.掌握数字图像颜色的表示方法及存储空间的大小。 3. 了解位图和矢量图,图像和图形的不同。 4. 了解图像文件的文件格式。 5. 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像素及颜色的表示。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和操作实践,掌握像素、分辨率、数字图像的颜色的表示方式,进而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ps图像的讲解训练,培养灌输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 【教学重点】 分辨率的定义及现实生活中的分辨率的使用;。 【教学难点】 数字图像颜色的表示及存储方法 【教学策略】

信息处理技术员文字处理基础知识

[模拟] 信息处理技术员文字处理基础知识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国标码采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每个字节使用了______位。 A.5 B.6 C.7 D.8 参考答案:C 本题考查应试者汉字机内码方面的基本概念。国标码采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每个字节只使用了低7位,这样使得汉字与英文完全兼容。 第2题: 用户打开名为“个人简历”的word文件,通常是指______。 A.显示并打印该文件的内容 B.为该文件开设一个新的、空的文档窗口 C.将该文件内容从磁盘调入内存并显示 D.将该文件内容从内存中读出并显示 参考答案:C 本题考查应试者文档方面的基本概念。在计算机系统中,文件保存在永久性存储器中,用户打开一个word文件通常是指把该文件内容从磁盘调入内存并显示。 在Word的编辑状态中,不可以插入(3) 。若对当前内容进行了误删除,可立即使用(4) 命令进行恢复。 第3题: A.图片 B.可执行文件 C.表格 D.文本 参考答案:B 第4题: A.粘贴

B.撤消 C.复制 D.剪切 参考答案:B 本题考查应试者文档操作基础知识。在Word的编辑状态中,可以插入文本、图片和表格等,但不可以插入可执行文件。若对当前内容进行了误删除,可立即使用撤消命令或单击撤消按钮进行恢复。 第5题: 单击F.DOC文档窗口的“最小化”按钮后,则______。 A.不显示F.DOC文档内容,F.DOC文档并未关闭 B.显示F.DOC文档内容,F.DOC文档并未关闭 C.不显示F.DOC文档内容,F.DOC文档被关闭 D.显示F.DOC文档内容,F.DOC文档被关闭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应试者文档操作基础知识。单击F.DOC文档窗口的“最小化”按钮后,系统仅将F.DOC文档最小化到屏幕底端,但F.DOC文档并未关闭。 第6题: 在Word的编辑状态下,文档窗口显示水平标尺,则当前的视图方式______。 A.一定是普通视图或页面视图方式 B.一定是页而视图或大纲视图方式 C.一定是阅读版式 D.一定是全屏显示视图或大纲视图方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应试者视图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选项A是正确的。在Word的编辑状态下,只有普通视图或页面视图才会显示水平标尺,其他视图方式均不显示水平标尺。 第7题: 在Word中,能够显示图形、图片的视图是______。 A.普通视图 B.页面视图 C.大纲视图 D.阅读版式视图 参考答案:B

音频基础知识

一. 音频基础知识 1. 音频编解码原理 数字音频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复制、存储、传输的需求,音频信号的数据量对于进行传输或存储形成巨大的压力,音频信号的压缩是在保证一定声音质量的条件下,尽可能以最小的数据率来表达和传送声音信息。信号压缩过程是对采样、量化后的原始数字音频信号流运用适,当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信号数据的处理,将音频信号中去除对人们感受信息影响可以忽略的成分,仅仅对有用的那部分音频信号,进行编排,从而降低了参与编码的数据量。 数字音频信号中包含的对人们感受信息影响可以忽略的成分称为冗余,包括时域冗余、频域冗余和听觉冗余。 1.1时域冗余 A.幅度分布的非均匀性:信号的量化比特分布是针对信号的整个动态范围而设定的,对于小幅度信号而言,大量的比特数据位被闲置。 B.样值间的相关性:声音信号是一个连续表达过程,通过采样之后,相邻的信号具有极强的相似性,信号差值与信号本身相比,数据量要小的多。 C.信号周期的相关性:声音信息在整个可闻域的范围内,每个瞬间只有部分频率成分在起作用,即特征频率,这些特征频率会以一定的周期反复出现,周 期之间具有相关关系。 D.长时自我相关性:声音信息序列的样值、周期相关性,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间隔也会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稳定关系具有很高的相关系数。 E.静音:声音信息中的停顿间歇,无论是采样还是量化都会形成冗余,找出停顿间歇并将其样值数据去除,可以减少数据量。 1.2 频域冗余 A.长时功率谱密度的非均匀性:任何一种声音信息,在相当长的时间间隔内,功率分布在低频部分大于高频部分,功率谱具有明显的非平坦性,对于给定 的频段而言,存在相应的冗余。 B.语言特有的短时功率谱密度:语音信号在某些频率上会出现峰值,而在另一些频率上出现谷值,这些共振峰频率具有较大的能量,由它们决定了不同的语 音特征,整个语言的功率谱以基音频率为基础,形成了向高次谐波递减的结 构。 1.3 听觉冗余 根据分析人耳对信号频率、时间等方面具有有限分辨能力而设计的心理声学模型,将通过听觉领悟信息的复杂过程,包括接受信息,识别判断和理解信号内容等 几个层次的心理活动,形成相应的连觉和意境,由此构成声音信息集合中的所以数 据,并非对人耳辨别声音的强度、音调、方位都产生作用,形成听觉冗余,由听觉 冗余引出了降低数据率,实现更高效率的数字音频传输的可能。 2. 常见音频编解码标准 2.1 AAC(Advanced Audio Codin) AAC于1997年形成国际标准ISO 13818-7。先进音频编码AAC开发成功, 成为继MPEG-2音频标准(ISO/IEC13818-3)之后的新一代音频压缩标准。 在MPEG-2制订的早期,本来是想将其音频编码部分保持与MPEG-1兼容的。但后来为了适应演播电视的要求而将其定义成为一个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多 声道音频标准。理所当然地,这个标准是不兼容MPEG-1的,因此被称为MPEG-2 AAC。换句话说,从表面上看,要制作和播放AAC,都需要使用与MP3完全不

数字图像处理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数字图像处理概论 *图像是对客观存在对象的一种相似性的、生动性的描述或写真。 *模拟图像 空间坐标和明暗程度都是连续变化的、计算机无法直接处理的图像 *数字图像 空间坐标和灰度均不连续的、用离散的数字(一般整数)表示的图像(计算机能处理)。是图像的数字表示,像素是其最小的单位。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增强、复原、分割、特征提取、识别等)系列操作,从而获得某种预期的结果的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的特点(优势) (1)处理精度高,再现性好。(2)易于控制处理效果。(3)处理的多样性。(4)图像数据量庞大。(5)图像处理技术综合性强。 *数字图像处理的目的 (1)提高图像的视感质量,以达到赏心悦目的目的 a.去除图像中的噪声; b.改变图像的亮度、颜色; c.增强图像中的某些成份、抑制某些成份; d.对图像进行几何变换等,达到艺术效果; (2)提取图像中所包含的某些特征或特殊信息。 a.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的预处理 (3)对图像数据进行变换、编码和压缩,以便于图像的存储和传输。 **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1)图像的数字化 a.如何将一幅光学图像表示成一组数字,既不失真又便于计算机分析处理 b.主要包括的是图像的采样与量化 (2*)图像的增强 a.加强图像的有用信息,消弱干扰和噪声 (3)图像的恢复 a.把退化、模糊了的图像复原。模糊的原因有许多种,最常见的有运动模糊,散焦模糊等(4*)图像的编码 a.简化图像的表示,压缩表示图像的数据,以便于存储和传输。 (5)图像的重建 a.由二维图像重建三维图像(如CT) (6)图像的分析 a.对图像中的不同对象进行分割、分类、识别和描述、解释。 (7)图像分割与特征提取 a.图像分割是指将一幅图像的区域根据分析对象进行分割。 b.图像的特征提取包括了形状特征、纹理特征、颜色特征等。 (8)图像隐藏 a.是指媒体信息的相互隐藏。 b.数字水印。 c.图像的信息伪装。 (9)图像通信

文件管理基础知识

文件管理 一、文件基础知识 1.文件的定义:一般是指由法定机关、单位印发、用来处理公务活动,并具有特定格式的书面文字材料。 根据文件的适用范围,可分为:通用文件和专用文件。 GMP对文件的解释是指:“一切涉及生产、经营管理的书面标准和实施标准的结果。” 2.制定文件的目的: ◆明确责任 ◆规范操作程序 ◆可追踪性 ◆利于员工的培训 3.制定文件的意义: ◆文件是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件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与作业活动中使用的书面标准,以及其管理与作业活动过程和产生结果的记录; ◆建立GMP文件系统是从“人治”到“法制”的变革,其核心是确保药品的生产作业活动“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可以追踪”。从而避免混淆,污染和差错。 4.文件的分类: 1)文件分标准及记录两部分: 标准是指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预先制定的书面要求; 记录是指反映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执行标准的情况及结果。 2)标准分类 技术标准(TS):是以“物”为主要对象。 标准管理标准(SMP):是以“事”为主要对象。 操作标准(SOP):是以“人”的工作为对象,也叫工作标准。 技术标准:指生产技术活动中,由国家、地方、行业及企业颁布和制定的技术性规范、准则、办法、标准、规程和程序等书面要求; 可分为工艺规程、质量标准、其他规程。

管理标准:指为了行使管理职能而使管理过程标准化、规范化而制订的制度、规程、规定、标准、办法等书面要求; 操作标准:指对工作范围、职责、权限、工作及内容所制订的规定、规程、标准、办法和程序等书面要求。 好的SOP应具有“5W1H”: Why---什么原因(目的);Who---谁人干;When---在什么时候; What---干什么、如何干、如何监控;How---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要求。 5.记录分类: 按记载方式分类: 表格式文件(台帐、编码表、定额表等),如:工作服清洗记录。 记录记录表格(过程记录),如:批生产记录、批检验记录。 标记(卡、标签、凭证、标志等),如:货位卡、清场合格证。 二、文件的编制与管理 1.文件编制的原则: ◆根据GMP的要求,用文件控制生产、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 ◆明确全体员工的职责,使企业各项工作有人负责,责、权分明; ◆严格管理,有效地防止生产过程的交叉污染与混淆; ◆为每个产品建立完整、明确的技术标准,为各类管理及操作人员提供一套详细的管理、 操作标准,统一全体员工的行为,减少人为差错,建立井然有序的生产秩序; ◆每项工作均有完整、真实的记录,并有可追踪性; ◆文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更应具有可操作性,简单、清晰、实用。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写应该做的(即GMP要求的),做你所写的,记你所做的。2.文件编制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文件编制应具备的几个前提条件: ——硬件设施基本定型; ——组织机构已确定,并有划分明确的职责范围; ——文件系统管理标准应首先制定,使各种文件的编制有章可循; ——制订文件编制计划,将编制任务落实到人头并限期完成。 3.文件管理要求

word文字处理基础部分考试知识点整理

模块二 一、 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文字处理的软件很多,如:写字板、记事本、WPS、Word等 一)Word 的主要功能:word 是一个文字处理软件,它能够处理文字、表格、图片等。文字处理的一般过程:1、确定主题内容2 收集素材、3、规划文档版面4 、文档制作,5、展示交流评价。 二)WORD 操作有一个重要的原则:“ 先选中,后操 作

Word 文件菜单底部显示的是“最近编辑保存过的文档的名” 三、认识文字处理软件 1、启动word 窗口:双击桌面快捷图标或者“ 开 始/ 程序/microsoftoffice/word2003 ”。 2、退出word :单击关闭按钮、“文件/退出”、快捷键 “ Alt+f4 ”,或者双击控制菜单按钮,Word 的窗口: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滚动条、光标、工作区、状态栏。 3、工具栏的显示和关闭:视图/工具栏 4、新建文档:文件/ 新建;打开word 文档:文件/打开;保存文 档:文件/保存,或者是单击“保存”按钮,如果单击保存按钮 时,没有出现对话框说明文件被保存过,如果单击保存按钮时,出现另存为对话框,证明文件还没有被保存过。第一次保存文件会出现另存为对话框。 5、Word 文档的扩展名(后缀名)是:“ .doc”。 文字的输入和编辑: 一)文字的输入

1、常见的输入法:智能ABC 、五笔、搜狗拼音输入法等、全拼。 2、切换汉字输入法:ctrl+shift :多种输入法之间转换;ctrl+ 空格:中英文之间切换。 3、全角半角的切换:点击全角半角符号。中英文标点符号的输入, 点击标点符号按钮,或者快捷键:ctrl+ 句号键。 4、文字的输入:先选择输入法,输入拼音后按对应的数字键选择或 用鼠标选择。 5、文字的插入:单击文字插入的位置,再输入要插入的文字; 6、默认的字体字号颜色:宋体、五号、黑色 (二)文字的编辑: 1、“文件/打开”命令可以打开一个word 文档。 2、选定一行或几行文本:把鼠标指针放在要选定的行的左端文本窗口与文本之间的空白处,鼠标变为空心箭头时单击左键可以选定一行文本,按着鼠标左键不放,往下拖动可以选定多行文本;鼠标变成空心箭头时双击左键可以选定一段文本;三击鼠标左键可以选定全篇文章。 3、全选:编辑/全选 4、复制文本:选中要复制的文本,“编辑/复制”,粘贴:“编辑/粘贴” 移动:选中要移动的文本,然后按住鼠标左键进行拖动到要移动到得位置;或者进行“剪切与粘贴”操作。 5、查找和替换文本:编辑/查找/输入要查找和替换的内容/替换 6、撤销和恢复操作:。撤销:返回到上一步的操作;恢复,被撤消后,恢复到下一步的操作。

Photoshop图像处理基础知识

(一)Photoshop图像处理基础知识 1)位图与矢量图 根据存储方式的不同,电脑中的图像通常被分为位图图像和矢量图形。了解和掌握两类图形间的差异,对于创建、编辑和导入图片都有很大的帮助。 ●什么是位图? 位图图像又叫栅格图像(像素图)。它是由很多色块(像素、点)组成的图像,一个像素点是图像中最小的图像元素。位图的大小和质量取决于图像中像素点的多少(单位面积)。对于位图图像来说,组成图像的色块越少,图像就会越模糊;组成图像的色块越多,图像越清晰,但存储文件时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也会比较大。 一般用Photoshop制作的图像都是位图图像,比较适合制作细腻、轻柔飘渺的特殊效果,更容易模拟照片的真实效果,就像是用画笔在画布上作画一样。(Painter) ●什么是矢量图? 矢量图又称为向量图形(面向对象绘图),是用数学方式描述的线条和色块组成的图像,它们在计算机内部表示成一系列的数值而不是像素点。 这种保存图形信息的方法与分辨率无关,当对矢量图进行缩放时,图形仍能保持原有的清晰度,且色彩不失真。矢量图形的大小与图形的复杂程度有关,即简单的图形所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小,复杂的图形所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大。如Corel DRAW、Illustrator绘图软件创建的图形都是矢量图,适用于编辑色彩较为单纯的色块或文字,如标志设计、图案设计、文字设计、版式设计等。 ●位图与矢量图的区别与联系 基于位图处理的软件也不是说它就只能处理位图,同样基于矢量图处理的软件也不是只能处理矢量图。

基于矢量图的软件原创性比较强,主要长处在于原始创作;而基于位图的处理软件,后期处理比较强,主要长处在于图片的处理。 2)分辨率(主要以图像分辨率为主) 分辨率是用来描述图像文件信息的术语,表述为单位长度内点的数量,通常用“像素/英寸”(ppi)来表示。分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图像的效果,使用太低的分辨率会导致图像粗糙,而使用较高的分辨率则会增加文件的大小。 图像分辨率设置原则 在Photoshop新建文件时,默认的分辨率为72像素/英寸,满足普通显示器显示图像的分辨率要求。(图像仅用于屏幕显示时与显示器分辨率相同,96像素/英寸)在广告设计中,不同用途的广告对分辨率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印刷彩色图像(高档彩色印刷)时分辨率一般为300像素/英寸(300像素/英寸以上的图像可以满足任何输出要求);设计报纸广告(报纸插图)时分辨率一般为150像素/英寸;大型灯箱喷绘图像一般不低于30像素/英寸。 3)图像的色彩模式及特点 色彩模式是指同一属性下不同颜色的集合,它使用户在使用不同颜色进行显示、印刷或打印时,不必重新调配颜色而直接进行转换和应用(图像/模式)。电脑软件为用户提供的色彩模式主要有:位图模式、灰度模式、RGB模式、CMYK模式、索引颜色模式、Lab模式、双色调模式和多通道模式等。每一种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①位图模式:该模式下的图像是由黑白两种颜色组成的,图形不能使用编辑工具编辑(例如,“图层”、“滤镜”)。只有在图像文件的颜色模式为灰度模式时,才能转换成位图模式。 ②灰度模式:该模式下的图像文件中只存在颜色的明(白色)暗(黑色)度,而没有色相、饱和度等色彩信息(颜色三要素)。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成本相对低廉的黑白印刷中

图像处理基础知识——教案

图像处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图像信息的采样、量化、编码的基本原理。 →知道屏幕分辨率、显示器分辨率及图像分辨率的概念。 →掌握图形和图像的概念与特点。 2.能力目标: →学会查看显示器分辨率。 →学会调整屏幕分辨率。 →学会分辨数字图像的类型(矢量图或是位图)。 3.情感目标: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图像处理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图像信息数字化原理 →分辨率的概念 →图形、图像的概念及应用特性 教学难点 →对图像数字化过程的理解 →图像存储容量的计算 教学内容 1.图像信息数字化 1.1采样 空间上连续的图像用许多等距的水平线与竖直线分割开来,转换成离散点的过程。 1.2量化 量化:将采样点(像素)的灰度(亮度)离散化,使之由连续量转换为离散的整数值即灰度值、灰度级(gray level)的过程。 量化位数:表示量化后各像素的色彩值所需要占用的二进制位数。

灰度图像:可以用8位,256个级数来表示从白到黑的灰度变化。 彩色图像:数据不仅包含亮度信息,还要包含颜色信息。彩色的表示方法是多样化的。可由红、绿、蓝三基色图像叠加而成。 1.3存储容量的计算 图像存储容量=图像水平方向的像素数×竖直方向的像素数×每个像素占用的色彩位数2.分辨率 2.1现实器分辨率 显示器分辨率:计算机显示器本身的物理特性。 2.2屏幕分辨率 屏幕分辨率:实际显示图像时计算机所采用的分辨率。 2.3图像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在计算机中保存和显示一幅数字图像所具有的分辨率。 如:一张640*480像素的图片,分辨率为640*480=307200像素。 3.图形和图像 3.1图形(矢量图) 图形也称矢量图,它用计算机绘图工具绘制的画面,图形是以数学方法描述的,通过计算机指令来表示的图形。 3.2图像(位图) 图像也称位图,它是由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图像采集设备扑捉的实际画面而转化而来的数字图像。 3.3矢量图与位图的对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