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大学2015年(1099)《物理化学》大作业A答案

西南大学2015年(1099)《物理化学》大作业A答案

西南大学2015年(1099)《物理化学》大作业A答案
西南大学2015年(1099)《物理化学》大作业A答案

大学物理答案第八章 西南交大版

大学物理答案第八章西南交大版 第八章相对论 8-1 选择题 v(1)一火箭的固有长度为L,相对于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火箭上有一个1 v人从火箭的后端向火箭前端上的一个靶子发射一颗相对于火箭的速度为的子弹。在火箭2上测得子弹从射出到击中靶的时间间隔是: LL(A) (B) v,vv122 LL(C) (D) [B] 2v,v21,,v1,v/c11 v解:在火箭参考系中,子弹以速率,匀速通过距离L,所需的时间 2 L ,t,v2 (2)关于同时性有人提出以下一些结论,其中哪个是正确的, (A)在一惯性系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一定不同时发生。 (B)在一惯性系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一定同时发生。 (C)在一惯性系同一地点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一定同时发生。 (D)在一惯性系不同地点不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一定不同时发生。 [C] u,,,解:由洛仑兹变换,可知: ,t,,t,,x,,2c,, ,,t,0,,x,0,t,0当时,即在一个惯性系中同时同地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中一定同时发生; ,,t,0,,x,0,t,0当时即 在一个惯性系中的同时异地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中必然不同时。

,,x,0,,t,0,t当时的大小有各种可能性,不是必然不为零的。 (3)一宇宙飞船相对地球以0.8c(c表示真空中光速)的速度飞行,一光脉冲从船尾传到船头,飞船上的观察者测得飞船长为90m,地球上的观察者测得脉冲从船尾发出和到达船头两个事件的空间间隔为 65 (A)90m (B)54m (C)270m (D)150m [C] ,,ss系,飞船系为系。系相对于系沿x轴方向以飞行,解:设地球系为 u,0.8css 1,, 21,0.8 90,,,s,x,90m系中, ,t,c ,,,,x,,x,ut由洛仑兹坐标变换得 ,,,,,x,,,x,u,t 190,,,90,0.8c,,,2 c,,1,0.8 ,270m 163.6,10J(4)某核电站年发电量为100亿度,它等于的能量,如果这是由核材料的 全部静止能转化产生的,则需要消耗的核材料的质量为 (A)0.4kg (B)0.8kg 77(C) (D) [A] ,,12,10kg1/12,10kg 2解:由质能关系 E,mc00 16E3.6,100 m,,,0.4kg0228c,,3,10 (5)设某微观粒子的总能量是它的静止能量的K倍,则其运动速度的大小 cc2(A) (B) 1,KK,1K cc2(C) (D) [C] ,,K,1KK,2K,1K 22解:由质能关系 E,mc,E,mc00

西南交大大学物理CII作业 参考答案

?物理系_2015_09 《大学物理CII》作业No.7 热力学第二定律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判断题:(用“T”和“F”表示) [ F ] 1.在任意的绝热过程中,只要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系统的温度就不 会发生变化。 此说法不对. 在绝热过程中,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Q=0.但不一定系统与外界无作功,只要系 统与外界之间有作功的表现,由热力学第一定律Q=E+W,可知,E=-W,即对应有内能的改 变.而由E=νC,T可知,有E,一定有T,即有温度的变化. [ F ] 2.在循坏过程中系统对外做的净功在数值上等于p-V图中封闭曲线所包围的面 积,因此封闭曲线包围的面积越大,循坏效率就越高。 有人说,因为在循环过程中系统对外做的净功在数值等于p-V图中封闭曲线所包围的面积,所以封闭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越大,循环效率就越高,对吗? 答:不正确,因为循环效率取决于系统对外做的净功和系统由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只 有在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一定的情况下,封闭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越大,即系统对外所 做的净功越多,循环效率越高,如果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不确定,则循环效率不一定 越高 [ F ] 3.系统经历一正循坏后,系统与外界都没有变化。 系统经历一正循环后,系统的状态没有变化;(2)系统经历一正循环后,系统与 外界都没有变化; (3)系统经历一正循环后,接着再经历一逆循环,系统与外界亦均无变化。 解说法(1)正确,系统经历一正循环后,描述系统状态的内能是单值函数,其内能 不变,系统的状态没有变化。 说法(2)错误,系统经过一正循环,系统内能不变,它从外界吸收热量,对外作功,由 热力学第二定律知,必定要引起外界的变化。 说法(3)错误,在正逆过程中所引起外界的变化是不能消除的。 [ F ] 4.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解:第二类永动机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它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 F ] 5.一热力学系统经历的两个绝热过程和一个等温过程,可以构成一个循环过程解:循环构成了一个单热源机,这违反了开尔文表述。

大学物理(西南交大)作业参考答案1

NO.1 质点运动学和牛顿定律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 1. 对于沿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中哪种是正确的: [ B ] (A) 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B) 法向加速度必不为零(拐点处除外). (C) 由于速度沿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必为零,因此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D) 若物体作匀速率运动,其总加速度必为零. (E) 若物体的加速度a 为恒矢量,它一定作匀变速率运动. 2.一质点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V ,瞬时速率为V ,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它门之间的关系为:[ D ] (A )∣V ∣=V ,∣V ∣=V ; (B )∣V ∣≠V ,∣V ∣=V ; (C )∣V ∣≠V ,∣V ∣≠V ; (D )∣V ∣=V ,∣V ∣≠V . 3.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v 表示速度,a 表示加速度,S 表示路程,a τ表示切向加速度,下列表达式中, [ D ] (1) d /d t a τ=v , (2) v =t r d /d , (3) v =t S d /d , (4) d /d t a τ= v .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1)、(3)是对的.(备注:经过讨论认为(1)是对的) 4.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t k t 2 d /d v v -=,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量.当0=t 时,初速为0v ,则速度v 与时 间t 的函数关系是 [ C ] (A) 0221v v += kt , (B) 0221 v v +-=kt , (C) 02121v v +=kt , (D) 0 2121v v + -=kt 5.质点作半径为R 的变速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v 表示任一时刻质点的速率) [ D ] (A) t d d v .(B) 2 v R . (C) R t 2 d d v v +.(D) 2 /1242d d ??? ????????? ??+??? ??R t v v . 6.质点沿x 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位置的变化关系为:a=3 1 +3x 2. 如在x=0处,速度v 0=5m.s -1,则在x=3m 处的速度为:[ A ] (A )9 m.s -1; (B )8 m.s -1; (C )7.8 m.s -1; (D )7.2 m.s -1 . 7.如图所示,假设物体沿着竖直面上圆弧形轨道下滑,轨道是光滑的,在从A 至C 的下滑过程中,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E ] (A) 它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永远指向圆心. (B) 它的速率均匀增加. (C) 它的合外力大小变化,方向永远指向圆心. (D) 它的合外力大小不变. (E) 轨道支持力的大小不断增加. 8.物体作圆周运动时,正确的说法是:[ C ] (A )加速度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B )匀速率圆周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恒定不变; (C )必定有加速度,且法向分量一定不为零; (D )速度方向一定在轨道的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为零,所以法向加速度一定为零; 9.以下五种运动形式,a 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 E ] A

大学物理(西南交大)作业参考答案5

NO.5 电势、导体与※电介质中的静电场 (参考答案)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 选择题 1.真空中一半径为R 的球面均匀带电Q ,在球心O 处有一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如图所示,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在球内离球心O 距离为r 的P 点处的电势为: (A )r q 04πε; (B )(041 R Q r q +πε; (C )r Q q 04πε+; (D ))(0 41 R q Q r q -+ πε; 参考:电势叠加原理。 [ B ] 2.在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A 的静电场中,将另一 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B 从a 点移动到b ,a 、b 两点距离点电荷A 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如图,则移动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 (A )(2 101 1Q --; (B )(2 101 14r r qQ -πε; (C ) )(2 1 114r r qQ --πε; (D ) ) (4120r r qQ --πε。 参考:电场力做功=势能的减小量。A=W a -W b =q(U a -U b ) 。 [ C ] 3.某电场的电力线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一负电荷从M 点移到N 点,有人根据这个图做出以下几点结论,其中哪点是正确的? (A )电场强度E M <E N ; (B )电势U M <U N ; (C )电势能W M <W N ; (D )电场力的功A >0。 [ C ] 4.一个未带电的空腔导体球壳内半径为R ,在腔内离球心距离为d (d <R )处,固定一电量为+q 的点电荷,用导线把球壳接地后,再把地线撤去,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球心O 处的点势为: (A )0; (B )d q 4πε; (C )-R q 04πε; (D ))(1 1 40 R d q - πε。 参考:如图,先用高斯定理可知导体内表面电荷为-q ,外表面无电荷(可分析)。虽然内表面电荷分布不均,但到O 点的距离相同,故由电势叠加原理可得。 [ D ] ※5.在半径为R 的球的介质球心处有电荷+Q ,在球面上均匀分布电荷-Q ,则在球内外处的电势分别为: (A )内r Q πε4+,外r Q 04πε-; (B )内r Q πε4+,0; 参考:电势叠加原理。注:原题中ε为ε0 (C )R Q r Q πεπε44-+内 ,0; (D )0,0 。 [ C ] r 2 (-Q)A b r 1 B a (q )

西南交通大学大物A1-01作业解析

《大学物理AI 》作业 No.01运动的描述 班级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判断题 【 F 】1、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运动的速度也越大。 反例:如果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 【 F 】2、匀加速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反例:抛体运动。 【 F 】3、在圆周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反例:变速率的圆周运动。 【T 】4、以恒定速率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仍有可能变化。 比如:匀速率圆周运动。 【 T 】5、速度方向变化的运动物体,其加速度可以保持不变。 比如:抛体运动。 二、选择题 1. B 2、B 3、C 4、D 5、C 6、C 4.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y x r ,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 D ] (A) t r d d (B) t r d d (C) t r d d (D) 22d d d d ?? ? ??+??? ??t y t x 解:由速度定义t r v d d = 及其直角坐标系表示j t y i t x j v i v v y x d d d d +=+=可得速度大小为 2 2d d d d ?? ? ??+??? ??=t y t x v 选D 6.一飞机相对空气的速度大小为1h km 200-?,风速为1 h km 56-?,方向从西向东。地面雷达测得飞机速度大小为1 h km 192-?,方向是 [ C ] (A) 南偏西16.3° (B) 北偏东16.3° (C) 向正南或向正北 (D) 西偏北16.3° (E) 东偏南16.3° 解:风速的大小和方向已知,飞机相对于空气的速度和飞机对地的 速度只知大 小,不知方向。由相对速度公式 地空气空气机地机→→→+=v v v 空气 机→v 地 机→v 地 空气→v 200 19256

2016西南交大大学物理A1第八次作业答案

《大学物理AI 》作业No.08导体介质中的静电场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判断题:(用“T ”和“F ”表示)[ F ] 1.达到静电平衡的导体,电场强度处处为零。 解:达到静电平衡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0,表面场强处处垂直于表面。 [ F ] 2.负电荷沿导体表面运动时,电场力做正功。 解:达到静电平衡的导体,表面场强与表面处处垂直,所以电场力做功为 0。 也可以这样理解:达到静电平衡的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个等势面,那么当电荷在导体表面运动时,电场力不做功(因为电场力做功数值上等于电势能增量的负值)。 [ F ] 3. 导体接地时,导体上的电荷为零。 解:导体接地,仅意味着导体同大地等电势。导体上的电荷是全部入地还是部分入地就要据实际情况而定了。[ F ] 4.电介质中的电场是由极化电荷产生的。 解:电介质中的电场是总场,是自由电荷和极化电荷共同产生的。[ T ] 5.将电介质从已断开电源的电容器极板之间拉出来时,电场力做负功。 解:拔出电介质,电容器的电容减少,而电容器已与电源断开,那么极板上的电量不变,电源不做功。此时,电容器储能变化为: 0222 ' 2 C Q C Q W ,即电容器储能是增加的, 而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增量的负值,那么电场力应该做负功。 二、选择题: 1.把A ,B 两块不带电的导体放在一带正电导体的电场中,如图所示。设无限远处为电 势零点,A 的电势为U A ,B 的电势为U B ,则[ D ] (A) U B > U A ≠0(B) U B > U A = 0 (C)U B =U A (D) U B < U A 解:电力线如图所示,电力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所以U B < U A 。 2.半径分别为R 和r 的两个金属球,相距很远。用一根细长导线将两球连接在一起并使它们带电。在忽略导线的影响下,两球表面的电荷面密度之比为[ D ] (A) R/r (B)R 2 /r 2 (C) r 2/ R 2 (D) r/R 解:两个金属球用导线相接意味着它们的电势相等, 设它们各自带电为 21q q 、,选无穷远处为电势 0点,那么有: r q R q 0 2 14 4 ,我们对这个等式变下形

西南交通大学大物A作业解析

?西南交大物理系_2013_02 《大学物理AI 》作业 No.03角动量 角动量守恒定律 班级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判断题:(用“T ”和“F ”表示) [ F ] 1.如果一个刚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其合力矩一定为零。 [ F ] 2.一个系统的动量守恒,角动量一定守恒。 [ T ] 3.一个质点的角动量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 [ F ] 4.刚体的转动惯量反映了刚体转动的惯性大小,对确定的刚体,其转动惯量是一定值。 [ F ] 5.如果作用于质点的合力矩垂直于质点的角动量,则质点的角动量将不发生变化。 二、选择题: 1.有两个半径相同、质量相等的细圆环A 和B 。A 环的质量分布均匀,B 环的质量分布不均匀。它们对通过环心并与环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A J 和B J [ C ] (A) A J >B J (B) A J

2020年西南大学春季[0304]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学期:2020年春季 课程名称【编号】:学前卫生学【0304】 A卷 考试类别:大作业满分:100 分 答题要求: 1.第一、二、三、四题选做三题,第五题必做。 2.认真审题,按要求回答。 3.表明要点、阐明理由;每个要点要用番号标明。 一、什么是健康和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的目标是什么?(20分) 答:1.健康教育的含义 健康教育是通过健康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或群体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着眼点是促进个体或群体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的养成或改变需要相应态度和理念的建立,态度和理念的建立需要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健康教育是一个传播知识—-建立态度—形成行为的过程模式,即KAP模式。 2.健康的含义 健康是卫生学的核心概念,因此,对于健康的了解和认识是研究和学习学前卫生学的基础和核心,关于健康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有不同的认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逐步深入。健康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是一个动态、具有相对性和发展性的概念。长期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才能判断个体是否健康。不能根据偶尔出现的健康或者不健康表现来认定个体的健康状况。同时,健康也是动态的变化的。美国健康教育专家科纳千叶和尼克森曾与上世纪90年代就指出:“健康乃是有机体从良好健康至不良健康或从完好至疾病连续谱上所呈现的状态”。人在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维度往往是健康与疾病的成分共存的,健康与疾病之间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 3.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目标 我国教育部2001年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幼儿园健康领域的目标是:(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2012年10月由教育部引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又进一步明确指出了3-6岁儿童的健康发展目标:身心状况(1)具有健康的体态;(2)情绪安定愉快;(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动作发展;(4)具有一定的平衡力,动作协调、灵敏(5)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6)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7)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8)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9)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什么是体育锻炼?学前儿童体锻炼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20分) 1.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身体需要进行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2.学前儿童体锻炼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适宜性原则 学前期是儿童基本运动技能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体育锻炼应充分考虑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因此,适宜性原则是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一项基本原则。一方面要适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学前儿童的体育锻炼,应与其年龄所对应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不超出预期承受量。另一方面,要照顾儿童的个体差异。儿童个体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各有差异,承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在开展体育锻炼时,教师应针对学前儿童体质、健康状况、运动水平等方面的发展差异情况,合理安排不同难度的动作和运动项目,并引导儿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特别是对特殊儿童、肥胖儿童,以及有疾病、体质差等体弱儿童,应在体育锻炼中给予重点保护和指导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锻炼原则是指运用多种多样锻炼材料、组织形式和项目选择来促进学前儿童身体的各个部位、器官、系统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可采取多种锻炼途径和活动类型,对于各类体育活动安排要考虑多样化和对称性。 (3)一贯性原则 由于学前儿童动作的习得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建立起条件反射,形成动力定型,体育锻炼对机体生理机能的良好影响,也是通过逐步适应经常变化的外界环境来实现的。因此,组织学前儿童进行体育锻炼,必须坚持一贯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运动过程的循序渐进。在组织学前儿童进行体育锻炼时,首先应组织一些身体准备活动,帮助他们放松身体,消除肌肉和关节的僵硬状态,防止体育锻炼过程的运动伤害。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负荷也应适度,避免产生过度疲劳或造成运动创伤。在锻炼结束之前,放松身体,逐步减少运动量,促使身体能量和心率的逐渐恢复。第二,运动内容的循序渐进。学前儿童如突然从事高难度动作,易因神经系统或其他器官的过度紧张而发生运动创伤。所以,在选择运动内容时,应注意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熟悉到陌生,逐步提高练习难度,使其机体能够逐步适应,从而提高运动技能。第三,运动量的循序渐进。在确定儿童运动量时,不能一开始定的很高,应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提高运动负荷量后,也应给予一段时间适应再提高,再适应,从而确保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 二、根据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谈谈如何应对幼儿的偏食挑食行为。(20分) 答:(1)首先孩子吃饭的地方要固定,吃饭前,父母尽量不要安排孩子进行看电视、听广播、看书、玩玩具等活动,应将电视等关掉,玩具、书籍收起来放好。 (2)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吃饭,研究表明,经常没有父母等亲人陪伴吃饭的孩子会滋生出孤独和被遗弃的感觉,以

西南大学[0729]结构力学》-大作业答案

1、结构的刚度是指 1. C. 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 2、 图7中图A~图所示结构均可作为图7(a)所示结构的力法基本结构,使得力法计算最为简便的基 C 3、图5所示梁受外力偶作用,其正确的弯矩图形状应为()C 4、对结构进行强度计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结构 1. A. 既经济又安全 5、改变荷载值的大小,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不变。 1. A.√ 6、多余约束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 1. B.×

7、结构发生了变形必然会引起位移,结构有位移必然有变形发生。 1. B.× 8、如果梁的截面刚度是截面位置的函数,则它的位移不能用图乘法计算。 1. A.√ 9、一根连杆相当于一个约束。 1. A.√ 10、单铰是联接两个刚片的铰。 1. A.√ 11、虚功原理中的力状态和位移状态都是虚设的。 1. B.× 12、带拉杆三铰拱中拉杆的拉力等于无拉杆三铰拱的水平推力。 1. A.√ 13、瞬变体系在很小的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内力,所以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1. A.√ 14、虚位移原理中的虚功方程等价于静力平衡方程,虚力原理中虚功方程等价于变形协调方程。 1. A.√ 15、体系的多余约束对体系的计算自由度、自由度及受力状态都没有影响,故称多余约束。 1. B.× 16、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1. A.√ 17、当上部体系只用不交于一点也不全平行的三根链杆与大地相连时,只需分析上部体系的几何组成,就能确定1. A.√ 18、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是未知结点位移。

B.× 19、静定结构在非荷载外因(支座移动、温度改变、制造误差)作用下,不产生内力,但产生位移。 1. A.√ 20、力法和位移法既能用于求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又能用于求静定结构的内力。() 1. B.× 21、静定结构在非荷载外因(支座移动、温度改变、制造误差)作用下,不产生内力,但产生位移。(1. A.√ 22、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只能用于求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不能用于求静定结构的内力。( ) 1. B.× 23、 图2所示体系是一个静定结构。() 1. B.× 24、力矩分配法中的分配系数、传递系数与外来因素(荷载、温度变化等)有关。 1. B.× 25、三铰拱的水平推力不仅与三铰的位置有关,还与拱轴线的形状有关。 1. B.× 26、三铰拱的主要受力特点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水平反力。 1. A.√ 27、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铰。 B.× 28、不能用图乘法求三铰拱的位移。

西南交大 大学物理 2014版NO.6详细解答

?物理系_2014_09 《大学物理AII 》作业 No.6 光的衍射 班级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判断题:(用“T ”和“F ”表示) [ F ] 1.无线电波能绕过建筑物,而可见光波不能绕过建筑物。这是因为光是沿直 线传播的。 解:无线电波能绕过建筑物,是因为它的波长长,而可见光不能绕过,是由于其波长同障碍物比起来,数量级差太多,衍射现象不明显。 [ F ] 2.光的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图样的特点是各级亮条纹亮度相同。 解:单缝夫琅和费衍射条纹的亮度是非均匀的,中央亮纹最亮,其余明纹随着级次增加亮度减弱。 [ T ] 3.光学仪器的分辨率与仪器的通光孔径成正比,与入射光的波长成反比。 解:光学仪器的分辨率为:λ ?D 22.111=Δ,从上式知道题目所述正确。 [ F ] 4.用半波带法处理单缝夫琅禾费衍射时,就是将单缝分成若干个缝宽为2λ的半 波带。 解:用半波带法处理单缝夫琅禾费衍射时,是将衍射角为?的一束平行光的在缝外的最大光程差用2λ 去分,这样,对应的单缝也被分成若干个半波带,并不是说每个半波带的缝宽是2λ,而是只相邻的两个半波带的对应光线在缝外引起的光程差是2λ 。 [ F ] 5.光栅的分辨率与其光栅常数成正比。 解:教材P.140,光栅的分辨率为:kN R =,即:光栅的分辨率与谱线的级次k 和光栅的总缝数N 成正比,与光栅常数d 无关。 二、选择题: 1.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若已知光在某时刻的波阵面为S , 则S 的前方某点P 的光强度取决于波阵面S 上所有面积元发出的子波各自传到P 点的 [ D ] (A) 振动振幅之和 (B) 振动振幅之和的平方 (C) 光强之和 (D) 振动的相干叠加 解:教材126页。

西南交大大学物理练习题(附参考解答)

NO.1 质点运动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 1. 对于沿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中哪种是正确的: [ B ] (A) 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反例:匀速圆周运动) (B) 法向加速度必不为零(拐点处除外). (C) 由于速度沿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必为零,因此法向加速度必为零.(反例:匀速圆周运动) (D) 若物体作匀速率运动,其总加速度必为零.(反例:匀速圆周运动) (E) 若物体的加速度a 为恒矢量,它一定作匀变速率运动. 2.一质点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V ,瞬时速率为V ,某一段时间内的平 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D ] (A )∣V ∣=V ,∣V ∣=V ; (B )∣V ∣≠V ,∣V ∣=V ; (C )∣V ∣≠V ,∣V ∣≠V ; (D )∣V ∣=V ,∣V ∣≠V . 解:dr ds V V dt dt =?=, r s V V t t ??≠?≠??. 3.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v 表示速度,a 表示加速度,S 表示路程,a τ表示切向加速度,下列表达式中, [ D ] (1) d /d t a τ=v , (2) v =t r d /d , (3) v =t S d /d , (4) d /d t a τ=v .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1)、(3)是对的. 解:d /d t a τ=v ,v =t S d /d , a t v =d /d 4.质点作半径为R 的变速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v 表示任一时刻质点的速率) [ D ] (A) t d d v .(B) 2 v R . (C) R t 2 d d v v +.(D) 2 /1242d d ??? ????????? ??+??? ??R t v v .

2018年12月西南大学大学物理基础 【1030】大作业答案

;..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 专业: 工程造价 2018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 大学物理基础 【1030】 A 卷 大作业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共8个题,选择其中4个题目作答,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平衡态? 2、温度的微观本质是什么? 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4、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其开尔文表述是什么? 5、什么是简谐振动?描述简谐振动的三个特征量是什么? 6、什么是驻波? 7、什么是光程? 8、什么是光的衍射? 二、计算题:(共5个题,选择其中2个题目作答,每题30分,共60分) 1、某容器储有氧气,其压强为1.013×105Pa ,温度为300K ,求: (1)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2)分子的p υ,υ及2υ;(3)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k ε。 2、64克氧气从00C 加热至500C ,(1)保持体积不变;(2)保持压强不变。在这两个过程中氧气各吸收多少热量?各增加了多少内能?各对外做了多少功?(8.31/.R J mol K =) 3、 波源的振动方程为t y 5 π cos 100.62-?=(m ),它所激起的波以2.0m/s 的速度在一直线上传播,求:(1)距波源6.0m 处一点的振动方程; (2)该点与波源的相位差。 4、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一块薄的玻璃片将上缝盖住,结果使中央明纹中心移到 原来是第5明纹中心所占的位置上。设光线垂直射入薄片,薄片的折射率n =1.60,波长λ=660nm ,求薄片的厚度。 5、为了测量金属细丝的直径,把金属丝夹在两块平玻璃之间,使空气层形成劈尖(如 图所示)。如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就得到等厚干涉条纹。测出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就可以算出金属丝的直径。某次的测量结果为:单色光的波长λ=589.3nm ,金属丝与劈尖顶点间的距离L =28.880mm ,30条纹间的距离为4.295mm ,求金属丝的直径D 。 (题二、5图)

2012 西南交通大学 大学物理 AII 作业答案 No.6 光的衍射

?物理系_2012_09 《大学物理AII 》作业 No.6 光的衍射 一、判断题:(用“T ”和“F ”表示) [ F ] 1.无线电波能绕过建筑物,而可见光波不能绕过建筑物。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无线电波能绕过建筑物,是因为它的波长长,而可见光不能绕过,是由于其波长同障碍物比起来,数量级差太多,衍射现象不明显。 [ T ] 2.若衍射光栅单位长度上的刻痕数越多,则光栅的光栅常数越小。 解:根据N l d =,可知上面的叙述正确。 [ F ] 3.光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图样的特点是各级亮条纹亮度相同。 解:单缝夫琅和费衍射条纹的亮度是非均匀的,中央亮纹最亮,其余明纹随着级次增加亮度减弱。 [ T ] 4.光学仪器的分辨率与仪器的通光孔径成正比,与入射光的波长成反比。 解:光学仪器的分辨率为:λ ?D 22.111=?,从上式知道题目所述正确。 [ F ] 5.衍射角就是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 解:衍射角是衍射光线与缝面法线的夹角。 二、选择题: 1.衍射情况将发生,在当光通过 [ E ] (A) 针孔 (B) 狭缝 (C) 宽缝 (D) 尖锐的边缘 (E) 以上答案都对 解:只要有障碍物,就会发生衍射。 2.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告诉我们,狭缝或圆孔处的波阵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发射球面波的子波源。这个原理适用于 [ A ] (A) 传播路径中任何位置处的任何点 (B) 传播路径中有物质存在的任何点 (C) 仅仅是狭缝或圆孔处 解:教材P.126页。 screen 3.根据屏幕上的图样可以判断狭缝是 [ B ] (A) 水平的 (B) 垂直的 解:单缝夫琅和费衍射的条纹是平行于单缝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因而根据条纹可以判定狭缝是垂直放置的。 4.波长为λ的蓝光通过一个宽度为a 的单缝,在屏幕上形成一个衍射图样。如果用波长为λ2的红光代替蓝光,要想再现原先的衍射图样,单缝的宽度要变成 [ D ] (A) a /4 (B) a /2 (C) 没必要改变 (D) 2a (E) 4a (F) 无法通过改变缝宽来重现原先的图样 解:单缝夫琅和费衍射中央条纹的角宽度为:a λ?2=?,其余明纹的角宽度为a λ?=?, 还想再现原先的衍射图样,那么角宽度不能变。由于波长变成了原来的2倍,单缝的宽度就要变成原来的2倍。

西南交通大学2016大物作业09

?西南交大物理系_2016_02 《大学物理AI 》作业 No. 09 磁感应强度 班级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判断题:(用“T ”和“F ”表示) [ F ] 1.穿过一个封闭面的磁感应强度的通量与面内包围的电流有关。 解:穿过一个封闭面的磁感应强度的通量为0。 [ F ] 2.载流闭合线圈在磁场中只能转动,不会平动。 解:载流线圈在均匀磁场中只能转动,不会平动。但在非均匀磁场中,除了转动,还会平动。 [T] 3. 做圆周运动的电荷的磁场可以等效为一个载流圆线圈的磁场。 解:做圆周运动的电荷可以等效为一个圆电流,所以其产生的磁场可以等效为圆线圈产生的磁场。 [ F ] 4.无限长载流螺线管内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由导线中电流的大小决定。 解:无限长载流螺线管内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nI B 0μ=,除了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还与单位上的匝数有关。 [ T ] 5.在外磁场中,载流线圈受到的磁力矩总是使其磁矩转向外场方向。 解:根据B P M m ?=,可知上述叙述正确。 二、选择题: 1.载流的圆形线圈(半径a 1)与正方形线圈(边长a 2)通有相同电流I 。若两个线圈的中心O 1 、O 2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则半径a 1与边长a 2之比a 1∶a 2为 [ D ] (A) 11: (B) 12:π (C) 42:π (D) 82:π 解:圆电流在其中心产生的磁感应强度1 01 2a I B μ= 正方形线圈在其中心产生的磁感应强度

2 02022 2)135cos 45(cos 2 44a I a I B πμπμ=-? ?= 磁感强度的大小相等,8:2:2 22212 01 021 ππμμ=?=? =a a a I a I B B 所以选D 。 2.在一平面内,有两条垂直交叉但相互绝缘的导线,流过每条导线的 电流i 的大小相等,其方向如图所示.问哪些区域中有某些点的磁感 强度B 可能为零? (A) 仅在象限Ⅰ. (B) 仅在象限Ⅱ. (C) 仅在象限Ⅰ,Ⅲ. (D) 仅在象限Ⅰ,Ⅳ. (E) 仅在象限Ⅱ,Ⅳ. [ E ] 解:根据电流流向与磁场方向成右手螺旋,可以判定答案为E 。 3.一个载流圆线圈通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放在如图所示的均匀磁场中,则作用在该线圈上的磁力矩的方向 [ D ] (A) 垂直纸面向里 (B) 垂直纸面向外 (C) 向上 (D) 向下 (E) 合力矩为零 解:m P 方向垂直于纸面朝里,即?,而B 向右,根据B P M m ?=,判断出磁力矩M 的方向向下。 4.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作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S ,S 边线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单位矢量n 与B 的夹角为α,则通过 半球面S 的磁通量为 [ B ] (A) απsin 2B r -; (B) απcos 2B r -; (C) B r 2π ; (D) B r 22π。 解:半球面S 与S 边线所在平面构成封闭高斯面,由磁场的高斯定理: 0d d d =?+?=?????平S B S B S B S 所以通过半球面S 的磁通量为 απαπcos cos 0d d d 22r B r B S B S B S B S -=-=?-?=?? ???平 B

2014级西南交大大物答案10

?西南交大物理系_2015_02 《大学物理AI 》作业 No.10安培环路定律 磁力 磁介质 班级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判断题:(用“T ”和“F ”表示) [ F ] 1.在稳恒电流的磁场中,任意选取的闭合积分回路,安培环路定理∑??=i L I l H d 都能成立,因此利用安培环路定理可以求出任何电流回路在空间任一处产生 的磁场强度。 解:安培环路定理的成立条件是:稳恒磁场,即稳恒电流产生的磁场。但是想用它来求 解磁场,必须是磁场分布具有某种对称性,这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安培环路,才能将 ∑??=i L I l H d 中的积分简单地积出来。才能算出磁场强度矢量的分布。 [ F ] 2.通有电流的线圈在磁场中受磁力矩作用,但不受磁力作用。 解:也要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如果是均匀磁场,那么闭合线圈所受的合力为零,如果是 非均匀场,那么合力不为零。 [ F ] 3.带电粒子匀速穿过某空间而不偏转,则该区域内无磁场。 解:根据B v q f ?=,如果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那么它受力为0,一样不偏转,做匀速直线运动。 [ F ] 4.真空中电流元11d l I 与电流元22d l I 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直接进行的,且服从牛 顿第三定律。 解:两个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进行的,不服从牛顿第三定律。 [ T ] 5.在右图中,小磁针位于环形电流的中心。当小磁针的N 极指向纸 内时,则环形电流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解:当小磁针的N 极指向纸内时,说明环形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是指向纸内, 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电流的方向是顺时针的。 二、选择题: 1.如图,在一圆形电流I 所在的平面内,选取一个同心圆形闭合回路L ,则由安培环路定理可知: [ B ] (A) ? =?L l B 0d ,且环路上任意一点0=B (B) ?=?L l B 0d ,且环路上任意一点0≠B (C) ?≠?L l B 0d ,且环路上任意一点0≠B

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物理作业答案

N0.1 运动的描述 一、选择题: 1.B 解:小球运动速度2312d d t t s v -==。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v =0,即03122=-t ,t =2(s )。 2.B 解:质点作圆周运动时,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分别为R v a t v a n t 2 ,d d ==,所以加速度大小为:2 12222 2d d ??? ? ???????? ??+??? ??=+=R v t v a a a n t 。 3.A 解:根据定义,瞬时速度为dt d r v =,瞬时速率为t s v d d =,由于s r d d = ,所以v v = 。 平均速度t r v ??= ,平均速率t s v ??=,由于一般情况下s r ?≠? ,所以v v ≠ 。 4.D 解:将 t kv t v 2d d -=分离变量积分,??=-t v v t k t v v 02d d 0 可得 0 2201 211,2111v kt v kt v v + ==-。 5.B 解:由题意,A 船相对于地的速度i v A 2=-地,B 船相对于地的速度j v B 2=-地,根据相对运动速度公式,B 船相对于A 船的速度为 j i v v v v v A B A B A B 22+-=-=+=-----地地地地。

二、填空题: 1.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180 m ,在t 由0到4 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走过的路程为 191 m 。 解:质点作直线运动,由运动方程可知,t =0及t =6 s 时的坐标分别为 180666,0340-=-?==x x 所以质点在此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大小为 18004-=-=?x x x (m ) 质点的运动速度236d d t t x v -== ,可见质点做变速运动。2=t s 时,v =0;20,沿正向运动;2>t s 时,v <0,沿负向运动。质点走过的路程为 2 602 x x x x S -+-= ) m (191281802266662 26333 =+??? ??- ?--?+-?= 2.走过的路程是 0.047m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0.006m/s 。 解: 走过的路程为 m 047.024 3 01.0=?? ==πθr s 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m/s 006.0/2==??=v s r t r v po 3. =v 209 m/s 。 解:以河岸为x 轴,船离原点距离l =500 m ,探照灯光束照在岸上 的坐标为θtg ?=l x ,其中θ角为光束和船与原点连线之间的夹角。 光束沿岸边移动的速度大小为 θ ωθθ22cos d d cos 1d d l t l t x v =?== , l x O

西南交大大学物理A 第八次作业答案

《大学物理AI》作业导体介质中的静电场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判断题:(用“T”和“F”表示) [ F ] 1.达到静电平衡的导体,电场强度处处为零。 解:达到静电平衡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0,表面场强处处垂直于表面。 [ F ] 2.负电荷沿导体表面运动时,电场力做正功。 解:达到静电平衡的导体,表面场强与表面处处垂直,所以电场力做功为0。 也可以这样理解:达到静电平衡的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个等势面,那么当电荷在导体表面运动时,电场力不做功(因为电场力做功数值上等于电势能增量的负值)。 [ F ] 3. 导体接地时,导体上的电荷为零。 解:导体接地,仅意味着导体同大地等电势。导体上的电荷是全部入地还是部分入地就要据实际情况而定了。

[ F ] 4.电介质中的电场是由极化电荷产生的。 解:电介质中的电场是总场,是自由电荷和极化电荷共同产生的。 [ T ] 5.将电介质从已断开电源的电容器极板之间拉出来时,电场力做负功。 解:拔出电介质,电容器的电容减少,而电容器已与电源断开,那么极板上的电量不变,电源不做功。此时,电容器储能变化为: 0222 ' 2>-=?C Q C Q W ,即电容器储能是增加的,而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增量的负值,那么电场力应该做负功。 二、选择题: 1.把A ,B 两块不带电的导体放在一带正电导体的电场中,如图所示。 设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A 的电势为U A , B 的电势为U B ,则 [ D ] (A) U B > U A ≠0 (B) U B > U A = 0 (C) U B = U A (D) U B < U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