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席许苛 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

席许苛 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

席许苛  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
席许苛  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

论文评分教师签名

浅析新课改下的中学地理教学评价

姓名:席许苛

学号:104754140136

专业:学科教学(地理)

方向:地理教育

课程名称: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

任课教师:刘玉振

上课时间:2014.09—2015.01(周日1-2节)

浅谈新课改下的中学地理教学评价

席许苛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

摘要:地理新课程改革不仅教学方法需要改革,配套的教学评价也需要改革。地理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它贯穿于整个地理教学过程。为了充分发挥地理教学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地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地理教学能力,保证地理新课程目标的实现,新课程提出了全新的评价理念,倡导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教学评价;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

长期以来,地理教学评价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而忽视了改进和激励的功能。评价的内容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新的课程改革给教学评价以高度的关注,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思想,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根本变革。

1中学地理教学评价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1传统的教学评价存在诸多问题

1.1.1教学评价理念陈旧

传统的教学评价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评价指标,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强调对地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对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够重视,更谈不上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素质教育进程的全面推进。

1.1.2教学评价内容片面

受升学率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行地理教学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知识,轻能力,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不能真正从教师是否因才施教、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等方面去考查。

1.1.3教学评价主体单一

目前,大多数学校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基本上没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只是形式,学生根本没有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达不到真正的平等、互动,难以收集全面有效的评价信息,来做出公平、客观的评价结果。

1.1.4教学评价方法单一

传统的地理教学评价强调纸笔测试,将成绩量化,忽略了很多其他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例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作业法等。很多学校只采用考试的形式来判断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这不利于开展素质教育。

1.1.5教学评价标准混乱

一直以来,教学评价指标的制定就缺乏统一的标准,指标体系的建立也主要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教务主管部门制定,教师、学生、家长极少有机会参与进来。这使得这样的评价标准难以被被评价对象认同与接受,教学评价的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1.2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地理教学评价的要求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面对新的地理教学,教学评价应该评什么,怎样评,谁来评,评价谁,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1.2.1关注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

一般认为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主要包括地理知识、地理学科能力、地理观点、地理方法等[1]。地理素养与公民思维品格的养成、环境伦理观的形成、国家意识的养成、全球意识的养成、生活质量的提升息息相关。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明确中学地理素养教育的目标,强调地理技术素养的培养,提高地理教师的素养教育能力。

1.2.2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目前占主导的地理学习方式仍然是接受学习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接受学习方式过于被动,而且只看重知识的传授。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运用生活经验、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运用地域文化来学习地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来,

积极探究,注重和其他同学的合作交流。

1.2.3关注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突出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这就对教师教学方式提出了转变要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者、课程的解释者,按照自己长期教学形成的教学模式去给学生灌输知识。在新课程中,教师要尽快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设计教学,发展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1.2.4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很在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将学生划分为某一个等级。新课程所追求的,是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存在,并及时给予反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以激励为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积极评价。2中学地理教学评价改革的理论基础与原则

2.1中学地理教学评价改革的理论支撑

2.1.1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理论

教师专业成长理论包括以下三个层面:职业道德修养发展;教师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知识素养;教师业务技能的发展[2]。

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教师开展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教师根据教学评价反馈的信息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进行中学地理课程改革一定要重视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地理教师的质量。

2.1.2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是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学生观,它对于了解不同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提供了新的视野,智力有不同领域之分,不同学生在具体领域的智力表现有着巨大的差别,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潜力发展的具体领域。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中学地理教学评价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要多角度

多层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从多层次多方面加以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注重研究学生的优秀智力领域,促进其优秀品质向其它智力领域的迁移。

2.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3]。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由于个体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地理教学评价要关注课堂学习环境的建构、师生和生生之间的相互协作,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有序。

2.2中学地理教学评价原则

2.2.1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当前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教学评价应当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中学地理教学评价改革要着眼于提高教师、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教学互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2.2关注个体差异性

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评价不同个体间的差异性,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互通。在教学评价中要注重各主体的主人翁精神,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明确各方在教学评价中作为评价客体的差异性,注重信息的交流。

2.2.3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主要评价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考察学生的发展潜力,终结性评价指向对过去阶段的总结概括[4]。终结性评价直接指向结论的正确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忽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变化过程,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养成。因此,教学评价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4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通常指釆用数学的处理方式,搜集、整理并分析资料,对评价客体以量化形式得出结论。定性评价就是采用非数学的方式,根据对评价客体行为表现的观察分析,以描述

性语的方式作出的评价[5]。定量评价以量化的形式客观地显示地理教学活动的效果,评价学生将地理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表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则需要定性评价。

2.2.5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自身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的评价,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总结都是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失真性较低,有利于促进评价工作的准确性。他人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及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评价,评价的客观性较强[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多元化评价,教师与学生要主动参与评价,通过双向的互动沟通,促进教学评价的互动、民主化。

3中学地理教学评价方法

3.1收集中学地理教学评价信息的方法

3.1.1书面测验

书面测验可以测试学生在地理基础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在限定的时间内以诊断性试题的形式进行测试,试题的编制要体现与知识的关联性和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3.1.2观察法

主要针对学生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体验进行观察记录,并比照评价标准进行一一评价。

3.1.3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表现、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此外还可以建立教学评价自我评价的成长档案袋,在其中收集学习的收获、疑惑、情感体验、作品等。

3.1.4师生互相评价

注重将师评、学生自评与互评结合在一起,客观把握学生学业状况,并反思教学中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交集点。

3.1.5发展评价法

教学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系统化,关注学

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情感的变化。

3.1.6教师即时评价

教师要转变角色,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成为课堂教学有力的组织者。

3.2中学地理教学评价维度设计

3.2.1对地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评价学生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状况。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与规划纲要》及《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一般从两个方面对地理知识进行评价:理解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在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时,主要看学生对地理基础概念原理表述的准确性。知识迁移能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能否灵活提取相关原理概念,抓住其本质的规律,并运用到具体情境中。按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的划分,评价内容及目标包括:准确表述地理核心原理;识别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功能特征;分析地理数据、图表、文字,并提取出地理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综合多种地理原始背景材料,归纳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运用比较法,了解区域差异,区域发展的困境及应对策略[7]。

地理技能形成与运用的评价地理技能包括:地图、地理图表的阅读技能;地图的填绘技能;地理观测技能;地理计算技能;地理信息搜集、整理与分析的技能;地理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技能。根据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评价内容包括:能够准确地阅读、分析地图、地理图表;准确填绘地图、地理图表;熟练运用地理计算技巧;掌握地理调查的原则和方法;利于已知地理信息提取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地理信息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能够清晰完整地表达地理观点[7]。

3.2.2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过程与方法”不仅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形式与手段,也是学生提取有效地理信息的策略性知识。对于“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调查、制定计划、实施、整理地理信息的探究过程,而且还要评价学生从地理图表、地图、地理原始资料中提取有效地理信息,找出地理问题,并分析地理问题的的能力以及运用准确的地理语言恰当地表述地理成果的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规划纲要》在课程实施方面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过

于强调识记、填鸭学习的教学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伴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提出有效地理问题,分析整理地理图表数据资料,合理表述地理研究成果,在学习过程学习态度表现,都将成为中学地理教学评价的组成部分。

3.2.3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对学生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宏观上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评价:对地理学科框架结构的汄识、基本的地理原理、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主要观察由情感控制下的学生外在行为,搜集整理并作为评价的依据。其次,还可以设计综合性地理问题,通过学生外在的学习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学生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参考文献

[1]俞立中.对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地理教学,2012(5):4-5.

[2]齐军.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加点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2(3):36-37.

[3]刘萍.中学地理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际效果分析[J].新课程,2012(4):25-27.

[4]何冬胜.对中学地理教学评价体系的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2):15-16.

[5]郝清芬.谈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的改革[J].学周刊,2014(6):31-33.

[6]卢伟.地理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教学研究,2013(7):29-31.

[7]王磊.地理新课程教学评价及改革研究[J].地理教育,2013(4):16-18.

教育测量与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教育测量与评价》习题(一)填空题 1. _桑代克_的论着《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一书标志着教育测量理论的诞生,泰勒领导了着名的八年研究并提出“行为目标评价模式”,最早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被称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 2. 按照测量的精确程度,教育测量量表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称名量表、顺序量表、区间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 3. 某道论述题满分12分,所有考生在这道题上的平均得分为分,则此题的难度为。 4.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科学研究以及教育发展理论研究已成为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 5. 教学工作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命题考试等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的评价。 (二)判断题 (√)1. 测验的信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讲,增加测验的长度,可以提高试题取样的代表性,因而有助于提高测验的信度。 (√)2. 标准分数本身是关于原始分数的一种线性变换,因此,标准分数不改变原始分数的分布形态。 (×)3. 假如某学生在期中语文统考中卷面分数为85分,又知该学生所在年级中有60%的学生成绩低于85分,则该学生的百分等级为51。 (×)4. 等距变量具有等级变量的特征,要求连续数量之间的差距相等,亦即具有相等的单位。因此,等距变量可以作加减乘除运算。

(×)5. 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就是甄别和选拔,通过各个层次的教育评价可以监督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6. 测验试题的难度影响着测验分数的分布。 (×)7. 现代测量理论是在经典测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修正了经典测量理论的不足,所以现代测量理论可以完全代替经典测量理论。 (√)8. 发展性教学评价认为面面俱到的课不是好课,只是“教教材”,没有“用教材教”的课也不是好课。 (三)简答题 1. 常见的指标权重分配方法有哪几种 【答题要点】:常见的指标权重分配方法包括:(1)关键特征调查法;(2)两两比较法;(3)专家评判平均法;(4)倍数比较法;(5)Q分类法。答题时一是要阐述清楚这五种方法各自的内涵是什么,二是简单说明这五种方法的操作步骤。 相关内容可参考第七章“制定教育评价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中第二节“教育评价表的构成及编制”。 2. 衡量测验质量的四个指标分别是什么 【答题要点】:(1)衡量测量质量的四个指标分别是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2)在答案中需阐述清楚这四个指标分别的定义是什么。(3)一个良好的测验应该具备恰当的难度和区分度,具备较高的信度和效度。(4)指出这四个指标对于测量质量的意义,即前两个指标主要是对整个测验而言,后来两个指标主要是对测量的项目而言。 相关内容可参考第三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 3. 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健康人格的学生具有哪些特征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这一概念是(A ) A. 测量 B. 评价 C. 测验 D. 统计 2、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这一概念是(B ) A. 测量 B. 评价 C. 测验 D. 统计 3、被称为教育评价的催生剂的是美国的一项著名研究,它是(D ) A. 教育研究 B. 教育测量理论研究 C. 心理测验研究 D. 八年研究 4、于1975年成立的在开展教育评价的国际交流与协作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协会是(B ) A.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 B. 国际教育评估协会 C. 国际教育评价协会 D.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 5、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指(C ) A. 效度 B. 稳定性 C. 信度 D. 可信度 6、用同一个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一概念是(B ) A.复本信度 B. 重测信度 C. 同质性信度 D. 分半信度 7、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这一概念是(A ) A. 效度 B. 稳定性 C. 信度 D. 可信度 8、一个测验对于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这一概念是(C ) A.同质性信度 B.复本信度 C.效标关联效度 D.重测信度 9、衡量测量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B ) A.信度与区分度 B.效度与信度 C.难度与效度 D.难度与区分度 10、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一概念是(D) A.评价指标 B.评价标准 C.指标权数 D.指标权重 11、在评价指标拟定过程中,经常会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C )

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_试题答案

1.请谈一谈你对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学科)评价目标中“获取和解读 地理信息能力”的理解(15 分)。 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可从三个方面理解: 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 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在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对这些地理信息进行提炼,以明确哪些是重要的、关键的信息,哪些是次重要、无关紧要的信息。把提炼的重要地理信息逐条分析,以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由这些重要地理信息所构成的线索,实现地理信息的整合. 2.能够图、表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 载的信息。 包括地图、原理示意图、统计图、联系图等类型。以地图为例,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地物分布状况、符号及注记、经纬网、比例尺、图例等。 表格信息是指以表格形式呈现的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单位等信息。 地理图、表的判读与应用是高考命题的常见方式和重要内容。对地图的考查形式不断创新,从中可以考查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的综合思维方法等,其中侧重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核. 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在审题中,需要对题目提供的地理信息进行概括和综合,以获取地理信息的空间、属性、时间等特征。空间特征如点、线、面、地点、区

域、全球、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属性特征如地形地貌、岩石、天气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农业、工业、城市、人口等;时间特征如某一时刻、某天、某月、某年或某一时间段等。此外还要注意地理信息的数量、质量等特征。 ?要理解题目的要求以及考查意图。试题的要求如:是定性描述还是定量分析,是判断还是推理,是演绎还是归纳,是比较还是综合等,进而明确考查什么概念和原理、什么能力和方法、什么主题和观念等意图。 2试分析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功能(15 分)。 1. 定向功能 ?教育测评以教育目标为依据,判断教育系统的功能 是否实现。 2. 鉴定功能 ?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就作出鉴定 ?能够对教师的教育水平作出鉴定 3. 诊断功能 ?调查了解或验证教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诊断问题存在的原因。 调节功能 ?教育测评所获得的大量信息可以用于对影响教育系统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协调: –教师、学生、教育管理部门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第一章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数学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发展历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及对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要求,认识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要性。 [重点与难点]重点:数学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难点:数学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数]讲授2课时,课堂讨论、学生自主学习1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第一节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 一、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含义 二、教育评价的基本问题 三、教育评价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 一、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 二、中国科举制度的世界地位 三、数学教育测量学科的诞生 四、数学教育测量运动的蓬勃开展 五、美国的“八年研究”是教育评价的催生剂 六、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 一、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 二、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教育改革呼唤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更加科学化 四、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3]在学科专业分类中,“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放在哪一个类别中比较合适? [4]试分析一下,狭义、中义与广义的教育评价概念有何区别? [5]怎样使用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这个概念? [6]为什么说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测量与评价》第01章在线测试

《教育测量与评价》第01章在线测试 《教育测量与评价》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3: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有大小关系和相等的单位,可进行加减运算,不能乘除运算的量表属于(A ) A、A 等距量表 B、B顺序量表 C、C等比量表 D、D命名量表 2、运动会体育比赛排除前八名,这种排名属于(B ) A、A 等距量表 B、B顺序量表 C、C等比量表 D、D 命名量表 3、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目标,应用科学手段通过系统收集资料信息、分析解释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从而为不断优化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是(A ) A、A 教育评价 B、B 评价 C、C价值 D、D教育价值 4、通过评价掌握教育的各种情况,发现问题,监控任务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属于教育评价的( A) A、A 监督检查功能 B、B 激励功能 C、C 诊断改进功能 D、D 导向功能 5、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量表的提者(D ) 、A 桑代克、B 西蒙 C 莱斯、 D 比纳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测量的要素包括(BCD ) A、A 信度 B、B 数字 C、C 法则

D、D 事物 2、下列属于量表的是(ABCD ) A、A数学试卷 B、B水表 C、C温度计 D、D调查问卷 3、根据教育评价的性质可分为(ABC ) A、A 需要性评价 B、B 可行性评价 C、C 配置性评价 D、D相对评价 4、教育评价大发展时期系统分析模式的特点(ABCD AB ABC ABD BC都错) A、A 强调科学实证的方法 B、B 强调教育测量的方法 C、C 强调使用定量的资料和数学技术 D、D 强调评价的方法 5、下列哪些属于教育测量的先驱人物(ABC) A、A 莱斯 B、B 泰勒 C、C 桑代克 D、D斯克里芬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绝对评价又叫目标参照评价 正确错误2、在桑代克的《精神与社会测验学导论》中第一次提出教育评价的概念

2015教育测量与评价网络作业1

一、什么是教育测量?什么是教育评价? 答: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评价: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二、分别按教学运用的时机和解释结果的参照点,测量和评价可分为哪几个类别?分别是什么? 答:(1)按测评在教学中运用的时机分类:形成性测量与评价、诊断性测量与评价、终结性测量与评价。 (2)按解释测评结果时的参照点分类: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潜力参照测量与评价。 三、某次高考模拟试卷高一的5名学生做所用时间分别为170、120、110、160、130分钟;高三的5名学生做所用时间分别为50、70、90、55、45分钟;问高一和高三哪一组离散程度大? 答:答:高一用时平均值:x1=(170+120+110+160+130)÷5=138 高三用时平均值:x2=(50+70+90+55+45)÷5=62 高一用时离差平方和:∑1 =(170-138)2+(120-138)2+(110-138) 2+(160-138) 2+(130-138)2= 1024+324+784+484+64=2680 高三用时离差平方和:∑2 =(50-62)2+(70-62)2+(90-62) 2+(55-62) 2+(45-62)2 =144+64+784+49+289=1330 高一用时标准差:S1=Sqrt(2680÷5) =23.15167 高三用时标准差:S2=Sqrt(1330÷5)=16.30950 两者对比,高三标准差比高一用时标准差差距较小所以高一用时离散程度较大。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整理版,DOC

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 课程的性质:《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测量学与教育评价学内容的整合并侧重于教育测量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它着力探讨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价的原理和方法,是一门带有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的应用性学科,是实现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科学化所必须借助的一门科学,也是教育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类标准化的教育测验、会作测验质量分析、能正确解释分数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做出比较正确与合理的判断和评价,以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研究科学化。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 1.测量的定义 史蒂文斯曾对测量作出以下定义:“就其广义来说,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测量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方式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的过程”。

本书的观点:从广义上讲,测量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从以上对测量所下的各种定义可以看出,这种对事物进行区分的过程,必须是按照一定法则的,区分的结果必须能够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描述的。 2.测量的要素 (1)测量的量具 测量的量具是指依据某些科学原理和法则,发展出合适的量具或制定出科学的测量方案。(2)测量的单位 不同的测量所采用的单位是不同的。 理想的测量单位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要有确定的意义;②要有相等的价值。教育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3)测量的参照点 量的参照点系测量的起点。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测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参照点有两种类型:①绝对参照点(绝对零点);②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理想的参照点是绝对参照点,但教育测量中很难找到绝对零点,多采用人为指定的相对零点。 3.教育测量的定义与特点 教育测量的定义 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试卷A试题-(1989)

▆■■■■■■■■■■■■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 A 卷 姓名:陈燕梅专业:小学教育 学号: 181201803464874 学习中心:广东汕头澄海奥鹏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表格中,60 分) 1 2 3 45 6 78 910 C C C C C C A A A D 11 1213 141516 1718 1920 B C A B C C B A D C 21 2223 242526 2728 2930 D A D B A A B D D A 1.科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解释、考验。 A. 思考 B. 观察 C. 探索 D. 表达 2.科学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相结合。 A. 科学精神 B. 科学知识 C. 日常生活 D. 科学方法 3.科学教育具有客观性、()、实践性、准确性、进取性几个基本特征。 A. 可行性 B. 挑战性 C. 理智性 D. 适应性 4.左脑具有()功能,主要分管思考、语言、书写、计算、判断、推理。 A. 形象思维 B. 线性思维 C. 逻辑思维 D. 非线性思维 5.人的认知结构的主观部分可分为知识结构、()、价值规范结构三个方 面。 A. 方法结构 B. 技术结构 C. 能力结构 D. 系统结构 6.STS教育是以突出()、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 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 ▆《小学科学教育》试卷共 2 页(第 1 页)育。 A. 科学态度 B. 科学精神 C. 科学探究 D A. 科学精神 B. 技术 C. 科学 D. 工程17. 教学目标编制要把握四个基本的要素:行 7. 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A. 全体学生 B. 社会大众 C. 对科学有兴趣的学生 D. 未 A. 课程标准 B. 行为动词 C. 学生特点 D 来科学家18. 美国教学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根据课堂学习8. 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和学生习过程的性质,将学习划分为“()”和“发现双方面的发展。学习”和“意义学习”。 A. 社会 B. 教师 C. 家长 D. 教育者 A. 接受学习 B. 探究学习 C. 合作学习 D 9.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19. 探究研讨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由“()” A. 科学素养 B. 科学精神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 未来本环节构成。 科学家 A. 机械学习 B. 观察 C. 思考 D. 探究10. 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20. 实验探索法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在实验进行探索、质疑和()。形式或()。 A. 分析 B. 思考 C. 总结 D. 研究 A. 探究研讨 B. 情景模拟 C. 独立实验形式 11. 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一是指向具体的、未知的某个问题或21. 教育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某类问题;二是指向(),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探索科学的奥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因秘。质是一种()。 A. 科学精神 B. 科学的本质 C. 科学方法 D. 科学内容 A. 教育测量 B. 主观感受 C. 客观分数 D 12. 科学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科学事物的最基本看法,包括()22. 科学课程资源按科学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和价值取向,它往往以科学精神为载体,决定着这个人的思维活件性资源两大类。 动和外在表现。 A. 素材性资源 B. 非条件性资源 C. 电子版 A. 核心素养 B. 科学素养 C. 基本信念 D. 科学态度资源 13. 科学知识与技能是中性的,既可以对人类产生(),也可以23. 科学课程资源按科学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产生消极作用,关键是看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的人具有什么样的课程资源、()和社区课程资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科普读物 B. 电视媒体 C. 课外书籍 D. 家 A. 积极作用 B. 经济效益 C. 社会影响 D. 伦理道德问题24. 酸奶主要由()发酵而成。由于乳酸菌是 14. 科学教育在强调科学精神的同时,必须重视()的教育,关保证一个厌氧环境,比如密闭容器。 注科学能力的培养。 A. 大肠杆菌 B. 乳酸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A. 科学态度 B. 科学方法 C. 核心素养 D. 科学知识25 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 15. 小学科学知识内容包括:()、物质世界及地球与宇宙三个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部分。26. 身高和体重是青少年()的重要指标,是 A. 科学与技术 B. 化学 C. 生命世界 D. 地理规项目。 16. 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科学知识、情感 A. 生长发育 B. 生理疾病预防 C. 心理行为态度与价值观。育 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超出黑色边框区域的答案无效!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第一章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数学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发展历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及对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要求,认识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要性。 [重点与难点]重点:数学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难点:数学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数]讲授2课时,课堂讨论、学生自主学习1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第一节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 一、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含义 二、教育评价的基本问题 三、教育评价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 一、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 二、中国科举制度的世界地位 三、数学教育测量学科的诞生 四、数学教育测量运动的蓬勃开展 五、美国的“八年研究”是教育评价的催生剂 六、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 一、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 二、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教育改革呼唤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更加科学化 四、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3]在学科专业分类中,“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放在哪一个类别中比较合适? [4]试分析一下,狭义、中义与广义的教育评价概念有何区别? [5]怎样使用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这个概念? [6]为什么说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 [7]为什么说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必备的知识技能修养?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提出哪些要求? 第二章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不同标准的分类,了解形成性、诊断性和总结性测验(评价)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初步了解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第一章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数学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发展历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及对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要求,认识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要性。 [重点与难点]重点:数学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难点:数学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数]讲授2课时,课堂讨论、学生自主学习1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第一节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 一、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含义 二、教育评价的基本问题 三、教育评价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 一、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 二、中国科举制度的世界地位 三、数学教育测量学科的诞生 四、数学教育测量运动的蓬勃开展 五、美国的“八年研究”是教育评价的催生剂 六、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 一、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 二、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教育改革呼唤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更加科学化 四、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地理科学专业学习资料

地理科学专业(免费师范)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地理科学专业(免费师范)隶属于地理科学,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办学经验。1950年开始招生,2007年成为教育部师范生免费教育专业,2009年被评为重庆市市级特色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以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为支撑,依托重庆市级实验(实习)教学中心和完善的3G实验实践教学体系、金佛山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基地等10余实验实习基地,以培养理论素养深厚、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技能突出、乐教适教的地理学基础教育高级专门人才为特色。毕业生主要到基础教育部门、教育管理部门从事地理教学、地理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等领域的工作,也能从事资源、环境等相关领域的教育、研究和管理工作。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要求,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宽广国际视野,扎实的地理科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地理教学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地理教育优秀师资、地理研究和管理领域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现代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深入了解国内外地理科学发展及地理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关键问题和新成果;了解相关领域学科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知道基础的科学方法论,具备基本的地理思维,富有创新精神;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3.具有扎实的教师基本技能和教学研究能力,能熟练运用多媒体与新媒体进行地理教学,具备应用GIS、ARS和地图分析的基本能力,形成良好的地理专业素养和教师职业修养,具有从事基础教育地理教学及教育管理的能力。 4.树立终生学习观念,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效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钻研精神和一定的地理教学研究能力;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地理教学和研究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具备完整人格、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体魄、积极的人际交往意识;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备教育管理的基本素质。

教育测量与评价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 教育测量与评价 一.教育测量 1、测量:根据法则给事物赋予数量。(史蒂文斯) 测量:客观事物及其属性;所依据的规则或方法;数量化的结果。 2、教育测量: 广义:对于教育领域内的事物或现象,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作缜密地考核,并依据一定的规则将考核的结果予以数量的描述。 狭义:是指对学生某些学科经过学习和训练之后,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测量。又称成就测量、学业成绩测量或学科测量。 3、教育测量的特点: 1.间接性和推断性 2.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 3.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4.测量目的的针对性 二.教育评价 评价:评:评定;价:价值——教育价值 教育评价:注重效果:美国的泰勒;注重资料的获得:美国的克龙巴赫、斯塔弗尔比姆; 注重评价方法、手段:中国的张秀理、日本的长谷川容 1、教育评价的概念: 教育评价是评价者对教育活动或行为主客体价值关系、价值实现过程、结果及其意义的一种认识活动过程,其核心内容是揭示教育活动或行为中的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目标的价值意义。 三.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关系 联系: 教育测量就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规则,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描述的过程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现象状态和价值的判断,这一判断是以对评价对象的客观描述为前提的,没有对评价对象的客观描述,就不会有对评价对象价值的客观判断 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育评价要在教育测量所获得的客观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教育测量的结果要通过评价才能获得实际意义.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区别: 第一,测量是对事物数量特征的获得。而教育评价则是对教育现象客体的价值进行判断。 第二,教育测量是一种纯客观的过程,其突出特点是客观性。而教育评价则具有两种属性,即客观性和主观性 第三,测量的任务是对事物的量的认识,而评价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是人的意识对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的综合反映,它反映的是活动的过程和终点,又是新的实践活动的起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一.教育测量的产生 1904年以前(教育测量的萌芽期) 中国的科举制(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 科举制的特征:逐级考核、制度完备、考场严格、命题规范

北师大网络教育2017年春季《教育测量与评价》在线作业

北师大网络教育2017年春季《教育测量与评价》在线作业 作业题目列表 单选 1.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这一概念是() A. 测量 B. 评价 C. 测验 D. 统计 参考答案:A.测量 2.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这一概念是() A. 测量 B. 评价 C. 测验 D. 统计 参考答案:B.评价 3.在现代测验理论的诸多模式中,最具有优越性的是() A. 经典测验理论 B. 题目反应理论 C. 心理测验理论 D. 智力测验理论 参考答案:B.题目反应理论 4.被称为教育评价的催生剂的是美国的一项著名研究,它是() A. 教育研究 B. 教育测量理论研究 C. 心理测验研究 D. 八年研究 参考答案:D.八年研究 5.于1975年成立的在开展教育评价的国际交流与协作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协会是() A.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 B. 国际教育评估协会 C. 国际教育评价协会 D.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 参考答案:B.国际教育评估协会 6.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指() A. 效度 B. 稳定性 C. 信度 D. 可信度 参考答案:C.信度 7.用同一个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一概念是() A. 复本信度

B. 重测信度 C. 同质性信度 D. 分半信度 参考答案:B.重测信度 8.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这一概念是() A. 效度 B. 稳定性 C. 信度 D. 可信度 参考答案:A.效度 9.一个测验对于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这一概念是() A. 同质性信度 B. 复本信度 C. 效标关联效度 D. 重测信度 参考答案:C.效标关联效度 10.衡量测量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A. 信度与区分度 B. 效度与信度 C. 难度与效度 D. 难度与区分度 参考答案:D.难度与区分度 11.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一概念是() A. 评价指标 B. 评价标准 C. 指标权数 D. 指标权重 参考答案:D.指标权重 12.在评价指标拟定过程中,经常会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 A. 头脑风暴法 B. 理论推演法 C. 因素分解法 D. 典型研究法 参考答案:C.因素分解法 13.一个与被试同类的团体在相同测验上得分的分布状况与结构模式,这一概念是() A. 模型 B. 常模 C. 量规 D. 参照物 参考答案:B.常模 14.我国高考标准分数采用了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是() A. 正态化转换方案 B. 对比参照方案

(完整版)教育测量与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复习题 一、简答 1.简述教育测量的基本要素及四种水平包括哪些? 答:(1)教育测量的基本要素包括:参照点和单位。 参照点:计算事物数量的起点,也叫零点。 绝对参照点: 绝对零点, ,如长度, , 重量。 相对参照点: 相对零点, ,如海拔高度、温度。 单位:计量事物标准量的名称。 理想的单位要符合两个条件: 同一个单位意义相同, 即确定的意义;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差别相等。 (2)教育测量的四种水平 四、教育测量的水平(第二章25页未找到准确答案) 从所使用的参照点来说,教育和心理测量的参照点均为相对参照点。 从所使用的单位来说,教育和心理测量所使用的单位意义不太明确, 单位常常不等值。 从本质上讲,教育和心理测量的量表属于等级量表。无论是对智力,还是对能力倾向或人格的测量,都只具有等级量表的特征。 由于多数心理特征具有常态分布的特征,无绝对零点,所以我们也可把测量后直接得到的原始分数转化为常态分布下的标准分数,把这些量表当作等距量表来处理。

2.简述教育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答: 一、确定编制测验的目标 二、制定编题计划 三、设计测验项目 四、预测与项目分析 五、合成测验 六、测验的标准化 七、搜集信度、效度资料 八、编写测验手册 3.简述实施教育测验应注意的问题。 答:第三节、测验的实施(第4章92页未找到准确答案) (一)测试开始前的准备 主试方面: ?首先,主试在测试前要熟悉测验的结构和内容以及使用方法。 ?其次,测验实施者要熟练测验指导语并能口语清楚而流利地说出来。 ?有时还要对施测者进行必要的训练。 训练的内容包括: 1 、熟悉测验内容; 2 、掌握施测步骤; 3 、掌握记分方法;

教育测量与评价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 填空 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就需要有一个测量或计算的起点,这个起点叫参照点。 量表,指的是确定了测量单位和参照点并具有取值系统的测量工具。 泰勒指出 英国剑桥大学直到1720年才开始使用笔试。20世纪初,在桑代克的影响下 名词解释 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事物或现象的价值进行系统的调查,在获取足够多的资料事实基础上,作出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 简答题 教育测量的特点 ①间接性和推断性 ②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 ③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八年研究”的基本原则 ①应当帮助学生学习什么,即在教育计划中,应当帮助学生发展哪些思维、感觉和行动 的方式。 ②为了帮助学生达到教育目标,应当提供什么学习经验,即怎样帮助学生学习预期的东 西。 ③怎样组织学习经验,以使这些经验的累计效果最大,即怎样的学习顺序和学习经验的 整体计划会有助于学生内化他们所学之物,并将其应用于适当的环境。 ④怎样评价方案效果,即随后采取什么步骤,以不断检查期望的学习活动所发生的变化。美国的“八年研究”对传统的教育测验提出的一些批评 ①传统测验是片断的,不能全部了解知识之过程和人格之发展。 ②测验只是关注客观的信度,但对于质的妥当性已不足以说明。 ③测验是教科书主义,测验内容关注记诵教材中的知识,是片面的,不能反映学生的全 面发展。 ④对测量或考试的过分依赖必然养成个人主义与被动式的学习态度等等。 第二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 填空 教育测量评价可大致分成常模参照、标准参照和潜力参照。 教育测量与评价所指向的被试的行为表现,按其性质分成最佳行为和典型行为。 名词解释 1、形成性测量与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实施的,在性质上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单元测验。形成性测量与评价的目的,对教育而言是藉此获得教学过程中连续性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历程、学习特点、学习困难等信息,作为随时修正自己教学的参考。 2、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水平与测验常模相比较,以评价被试团体中的相对地位的一种测量与评价类型。也就是说,常模参照评价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解释,是采用了相对的观点。 3、标准化测验:是指由测量专家严格按照测验编制程序而编成的一种测验,通常标准化测

教育测量与评价1

卷一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 (A )1、有大小关系和相等的单位,可进行加减运算,不能乘除运算的量表属于 A 等距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比量表 D命名量表 ( B )2、教育评价大发展时期,实证化倾向占主要地位,其中典型的是 A 形成性评价 B 系统分析模式 C 比较性评价 D 目标本身的评价 ()3、如果D大于0表明 A 实际水平高的考生得了高分 B实际水平高的考生得了高分 C无法判断 D 该题也可能没有区分度 ()4、30人参加的测试,其中第8题主观题(满分20分)的总得分450分,该题的难度为 A 0.75 B 0.67 C 0.2 D 0.65 ()5、教学活动所预期达到的标准,进一步具体化的教育目标称作 A 课程目标 B 教学目标 C 行为目标 D 学习目标 ()6、在编制试题时,题型的分类中填空题、改错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都属于 A 提供型 B 选择型 C 开放式 D 常用题型 ()7、在《学习的条件》中将认知领域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是 A 布鲁姆 B 加涅 C 梶田叡一 D 罗杰斯 ()8、同一范围内同类评价对象,必须用同一标准;评价指标、标准、权数和分值的确定要合理合情,评价等级和打分时也要合情合理。是指 A 方向性原则 B 公平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科学性原则 ()9、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中不可忽略的部分,分为权数和分数两类,用来反映某一个体在整体中的相对地位的。叫做 A职责标准 B量化符号 C 科学标准 D 社会标准 ()10、将评价指标体系的末级指标分为若干因素,将每个因素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编制相应的期望评语称为 A积分评语式编写法 B 期望评语式编写法 C隶属度式编写法 D行为目标式编写法 ()11、在评价对象的集合内选择一个或若干基准,各个评价对象和基准进行比较,叫做 A 绝对评价法 B 相对评价法 C 教育评价方法 D 定量分析法 ()12、书面的量表进行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有7种分为两大类,其中观察、听汇报、访谈、座谈会、问卷法都属于 A定量分析法 B测量法 C定性分析法 D 调查法 ()13、以调查方式去访问有关人员,了解情况,从而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叫做 A 观察法 B 测量法 C调查访问 D 问卷法 ()14、各方面的测量结果合并求平均数,但各方面的重要程度不同,不能等量齐观。叫做 A 平均数 B 加权平均数 C 标准差 D 标准分数 ()15、教育测量数据的单位不等值,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大部分属于 A 类别变量 B 等级变量 C 等距变量 D 比率变量 ()16、下列选项中哪项在教育测量中较少见 A 类别变量 B 等级变量 C 等距变量 D 比率变量 ()17、较常用的一种导出分数,将原始分与其所在组的平均数之差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数,叫做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和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和答案 主观题: 1、简述难度及其计算方法2、论述几种常用的人格测量量表客观题:1、以题型为顺序,易到难、客观到主观、短答案题到长答案题,是什么的原则A 检核 B 测验顺序 C 表述合理 D 拼卷2、从评价对象所承担的责任和完成任务角度提出的标准叫做 A 效能标准B职责标准 C 素质标准 D 科学标准3、每个分测验的各项得分相加,称为分测验的 A 总分 B 量表分 C 原始分 D 标准分4、标准化考试的大样本团体的成绩的平均数,叫做 A 标准化成绩 B 常模 C 参照点 D 平均成绩 5、细致的观察,评价者对被评者的实际行动进行直接的观察和记录,然后把评价结果和意见反馈给被评价者,两者一起讨论改进措施的评价方法,叫做

A 定性分析方法 B 定量分析法 C 行为目标评价法 D 临床督导评价法6、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适用于什么样的人群 A 各种人群 B 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 C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 D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7、将原始分于平均分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分数称为A 平均数 B 加权平均数 C 标准差 D 标准分8、如果男生用“1”表示,女生用“2”表示,这种变量称为A 等级变量 B 类别变量 C 等距变量 D 等比变量9、教育测量数据的单位不等值,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大部分属于 A 类别变量 B 等级变量 C 等距变量 D 比率变量10、下列选项中哪项在教育测量中较少见 A 类别变量 B 等级变量 C 等距变量 D 比率变量11、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对评价现实的体验或反映,叫做 A 评价心理B 评价现实 C 评价活动 D 评

比较教育、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参考答案

比较教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C 5.D 6.A 7.C 8.A 9.A 10.D 11 B 12 C A D c 英国教育管理的特点有哪些? 英国教育管理的特色是中央和地方密切合作。英国式教育管理信念为最佳的教育管理则是充分授权于具体实施者,并依其风格处理教育事务以求实效;除非出现明显的偏差,否则不应予以干涉。2001年,作为英国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的“教育就业部”被改称为“教育技能部”。现在教育技能部与地方教育当局以一种协调合作的关系,通过沟通的方式来行使教育管理职能。教育技能部正在有意扩大其权限与职能,以有利于国家教育政策得到贯彻落实,而中央教育行政部门与地方教育行政当局应当彼此沟通与协调的精神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世界主要国家对教育督导人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结合实际,谈谈在比较教育管理研究中应如何避免常见的偏差 试分析美国教育管理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当今世界教育,无论是实行以中央集中管理为主的国家(如中国、俄罗斯、法国、新加坡等),还是实行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都在进行改革。各个国家教育管理改革的思路和重点虽然各不相同,采用的方法也互有区别,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是基本趋势。 教育实行以中央集中管理为主的国家,强调国家对教育的集中领导,政令统一,行政管理效率较高;强调统一的教育教学标准,教育质量相对均衡;教育制度规范,学校管理严格,教育教学秩序比较稳定;强调共性,强调全面发展,强调国家至上,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较浓;教学中强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学生学习的知识比较系统、扎实;重视定性分析和终结性评价,考试考核比较严格。但是,这类国家的教育也存在重大缺陷,例如地方的办学积极性和学校的办学主动权发挥不够;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很难得到充分自由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弱;考试压力大,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忽视发展性评价和定量分析,教育评价不够全面等。 针对以上状况,此类国家教育管理改革的重点是:下放中央教育行政权力,改变教育行政机关职能,适当淡化行政对教育业务的干预,强化社区、家长对学校的监督;体现以人为本,提升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注重教育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丰富学校生活内容;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提倡研究性学习,加强教学与生产的联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

教育测量与评价总结

学 后 心 得 学校: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电信0902

《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后心得 进入大学后学了很多有关教育的课程,今天的《教育测量与评价》让我对教育有的新的认识,了解到了许多新的方法。 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而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了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树立科学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理念,初步具备开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能力。该课程内容可以分为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具体应用两大部分,具体包括: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概念、目标、类型、原则等一般理论;教育测量与评价方案设计、实施以及教育测量与评价信息搜集与处理的方法与技术;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与方法在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评价等教育测量与评价实践中的应用;国内外最新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介绍与应用。 学习教育测量与评价还能完善我们的思维方式,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不了解实验设计的思想、不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数学模型和使用条件、亦步亦趋地死套公式。我们应该有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数学思维方式,吸收其严密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使科研和管理的思维更趋完善。 另外,我们学习到利用教育测量与评价,可以全面地掌握教育的各种情况,及时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教育教学任务完成的数量与质量进行控制,为促进,提高教育过程的有效性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该课还激励了我们的学习动机,帮助了我们的记忆和促进迁移,促进我们的自我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实现了教育判断的功能,包括:测量评定的功能、事实判断的功能、价值判断的功能、问题诊断的功能、区分选拔的功能。这使教育又迈向了新的一步,教学质量得以改善。 总之,《教育教育测量与评价》不仅让我们在学习上,能力上有所提高,而且在其他方面让我们得以改善。《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为教育学的一部分,发展了教育,《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为测量学的一部分,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