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励志的有关著名明星的故事

励志的有关著名明星的故事

那些励志的有关著名明星的故事总能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我们很多坚持奋斗的动力,那么励志的有关著名明星的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励志的有关著名明星的故事篇1:这孙子是干什么的
一个年轻人当了11年的职业记者,终于有机会站在灯光下,成为一名节目主持人。可是,第一次录节目的经历,却让他十分尴尬和沮丧。
在节目录制开始前,他做了充足的准备,精心挑选了西裤、衬衫、毛衣,并站在化妆间的镜子前,把衣服弄得整整齐齐。
眼瞅着现场录制就要正式进行了,这个年轻人再一次深吸一口气,信心满满地走进了演播厅,那个他一直憧憬的地方。
节目前奏响起,灯光师追着他的身影,令人着迷的灯光一路照着他出场,现场观众也很给力,一齐大声欢呼。这个年轻人上前和观众一一握手,并由衷地表示:“你好,你好,欢迎你。”
录制正式开始,年轻人心中早就准备好一套串词,对于接下来的环节,他胸有成竹。
一切都按他所预设的在进行。可是,他的耳朵里突然钻进一句话,观众席中有人随口说了一句:“这孙子是干什么的?”
尽管这声音不大,现场的嘈杂之音也掩盖了不少,但年轻人还是捕捉到了;而且,在他听来,这句话太刺耳了。
受这句话刺激,他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原来想好的串词,一下子全部乱了套,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可是,电视节目总得继续录制,他只好死马当活马医,糊里糊涂、毫无状态地撑到最后。
第一次上节目就遭此“不测”,年轻人的沮丧可想而知。可是,11年的记者经历告诉他,切不可因此对主持人这个新角色产生畏惧。
后来,他尝试着放弃传统的主持风格,以一个记者的姿态,虚心地采访别人,认真倾听别人的本真讲述。孰料,这样的形式和风格,很快就赢得大批忠实观众。相较于见得多、用得滥的那种中规中矩的传统主持,人们更喜欢这个年轻人自然、朴实中透露出的吸引力。
他就是被观众誉为“平民主持人”的崔永元。“这孙子是干什么的?”遭遇这句质疑时,我们会怎样应对?
励志的有关著名明星的故事篇2:林书豪不走寻常路
作者:汤伟陆毅
2010年7月21日,华裔天才、哈佛高材生林书豪成功登陆NBA。他与金州勇士队达成协议,双方签署了为期两年的底薪合同。至此,林书豪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个美籍华裔球员。从哈佛大学出来的人物,理应西装笔挺直奔华尔街,林书豪却是一个“异类”。
他简直就是传奇
哈佛大学,全球大学翘楚。哈佛大学的篮球水平?向来没有字号。实际上,这所美国最

权威的大学在篮球方面一无所获,从未在8所学校组成的常春藤联盟里拿过第一名。而这种状况,却因为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华裔球员而改变了。
来自台湾的林书豪,是个典型的ABC(在美国出生的华人)。上赛季作为一名大四球员,林书豪将哈佛大学带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取得了该校在NCAA(美国大学体育总会)历史上最多的胜利。去年12月,他在对康涅狄格大学的比赛中独得30分,几乎将这支NCAA六十四强战常客拉下马;三天后,他又拿下了25分,连续第二年击败波士顿学院。7胜2负的开局创下了哈佛大学男篮25年的最佳战绩。一个身高仅有1.91米的华裔后卫成为比赛的主宰,NCAA赛场上似乎还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当2009赛季的NCAA联赛结束时,林书豪获得了NCAA两个最高奖项——约翰·伍登奖和鲍勃·库西奖的提名。同时,ESPN(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把他评为“全美12位最全能的球员”之一。
从哈佛毕业后,林书豪参加了今年的NBA选秀,但名落孙山,因为NBA的球队基本不会对常春藤名校联盟出来的球员抱有什么希望。不放弃的林书豪选择了代表小牛队参加NBA夏季联赛,与奇才队状元约翰·沃尔的直接对话中,林书豪取下13分4个篮板,丝毫不落下风,这让人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湖人、小牛等球队立刻对这个来自哈佛的华裔球员来了兴趣,不过金州勇士队动作很快,率先出手签下了林书豪。NBA迎来了史上首位美籍华裔球员。而在哈佛大学的校队史上,上一个进入NBA的球员还要追溯到1953年。
父亲带他走进NBA
林书豪注定是要和篮球结缘的。他的父亲林杰明当年来美国有两个目的:攻读博士学位、看NBA。“我老爸,”林书豪曾笑着说,“是彻头彻尾的篮球迷。”
和大多数热爱篮球的父亲一样,林杰明喜欢带着他的儿子去篮球场,并不是希望有朝一日儿子能靠篮球成名,他只是单纯地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借篮球跻身美国的主流社会。从小,林杰明就带着他的三个儿子,每周进行三次篮球特训,所有的训练技巧全部是林杰明从NBA的转播中学来的,甚至包括让三个幼小的孩子学习贾巴尔的招牌“天钩”动作。
不过,当林书豪进入高中篮球队时,他身高只有160公分。但是到高三时,林书豪已经长到188公分,并且带领他的高中球队获得了州冠军。这也让林杰明开始期望更多:“一直以来,我从未幻想过有一天书豪会在大学或者职业篮坛亮相,我只是单纯地爱看他打球,但在那时我忽然发现他是我生命中的惊喜。我不止一次对他说,我年轻时的梦,已经成真了。”
阳光总在风雨后
林书豪成功登陆NBA后,荣誉纷至沓来:“哈佛篮球史上最牛的明星”,“首位进入NBA的美裔华人”

……可是,光环背后的成长道路却并非那么一帆风顺。在黑人当道的美国篮球圈里,黄皮肤的华裔球员生存空间非常狭隘。林书豪自己曾说过:“篮球是一项属于白人和黑人的运动。在美国,一名亚裔美国篮球运动员是不受人尊重的。”但就是在这样的排挤和艰难中,林书豪还是用自己的球技征服了队友和对手,最终跨进了NBA的门槛。
2007年的夏天,他参加旧金山的Pro-Am夏季联赛。当他走进球馆开始热身时,就有工作人员跑过来提醒他说:“这里举行的是篮球比赛而不是排球比赛。”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点点地回击着,直到迎来他的成名作——率领哈佛以82比70战胜波士顿学院。隔天林书豪的照片登上了美国各大主流篮球媒体的头条,随后林书豪一鼓作气,率领哈佛拿下了史无前例的20胜战绩。
可是,亚裔身份总是让林书豪的受欢迎程度打折扣。每次在客场作战,他都能听到球迷在叫他“中国人”,或者,有人会不怀好意地就亚裔的身份对他进行人身攻击。“在我的成长经历中,这当然让我举步维艰。”林书豪说,“我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根本没有人相信我能打球。”在那个艰难的时刻,他的父亲给了他最为重要的建议。父亲告诉他:“不论人们怎样喋喋不休,都必须保持冷静,只要能赢下比赛,人们自然而然就会尊重你。”从此以后,他不再在意别人的看法,而是全心全意地投入比赛。
庆幸的是,林书豪最终用成绩证明了自己。
励志的有关著名明星的故事篇3:莫文蔚做真实的自己
她天生为舞台而生。灯一亮,可以大胆出位到令人不敢正视,私底下,她也爱运动衣运动鞋。要不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双子座的她有时自己也迷惑,舞台上和舞台下,究竟哪个才是更真实的自己?
莫文蔚如果是个导演,一定会有演员怕她,因为她对灯光、服装,甚至发型都要求非常严格。她很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方式也很简单,就是直接表达出来。这是现实中最真实的一面,严格也好,挑剔也罢,莫文蔚是有主见的。
莫莫速写
莫文蔚是工作狂,她每天的行程就是睁眼开工,不在工作就在坐飞机去工作的路上。她说,工作是享受,她从来不嫌累。“我爱我的工作!”莫文蔚提高分贝说,“我3岁时就知道了,我属于舞台。”
莫文蔚是黄金剩女,她已经40岁,谈过几场著名的恋爱,始终对爱保持着信心,她对剩女的说法并不在乎。她说,不要去找爱情,要让爱情走过来找你。
莫文蔚是美女,她自信自己美丽性感,也证明自己美丽性感。曾有记者提问刚开头说“你长得不是很漂亮……”,她根本不给对方机会问下去那个“但是”,就直接打

断说:“对不起,我觉得我非常漂亮。”
莫文蔚是才女,香港十大杰出学生,伦敦大学主修意大利文学,精通英、法、意三国语言,民族舞、爵士舞、钢琴、古筝、双簧管都达到专业水平。出身名门的她,是因为热爱表演才命中注定般自我选择了演艺之路。
莫文蔚也是死硬环保分子。她从不穿皮衣,她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和亚洲动物基金会大使。她每年花费大量时间做公益。她爱猫,家中始终养着两只以上的猫猫。
莫文蔚不太在意年纪这回事,问到她最近的状态,她笑着回答说:“一直都维持得很好,尤其在工作的时候就完全来电了!”她说环游世界始终是她的梦想,但太多工作想去做,只好把这个梦想先放着。
这个工作狂女人对自己有信心,她曾说:“即使不进娱乐圈,无论在哪个领域里面,相信我都能够成为最拔尖的角色。”进入2011年,她更加相信自己:“以前可能还在摸索,就算我自己已经很认可一些想法,可我不确定我的想法是不是对的,可能我还会让别人主导,现在会比较有信心自己来主导这一切。”
音乐:爱最简单的歌
1996年,大部分人认识莫文蔚,是从周星驰的《食神》开始的。其实在那一年,她还干过一件轰动香港的事——全裸出镜。作为第一张粤语专辑《全身》,封套上的莫文蔚留着寸头,安然地卧在沙发上,撩动了全港人的心,但专辑只卖了3000张。以至于2001年终于站上香港红馆的舞台时,她感慨,如果走正常一点的路,可能早就站在这儿了……但她不会,也永远不要。
经历过无数的风格转换,这次,莫文蔚回到质朴。《宝贝》不玩性感,“唱了这么多年,让我觉得唱歌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情,就像你刚会一样,什么感觉、心情都可以直接用音乐表达出来,不一定需要多复杂的东西,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最能打动人”。
为了这个简单,她亲自挑选了去澳大利亚昆士兰拍摄MV。“这里的一切都很符合我对美的定义,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痕迹。”风景虽好,MV也美,但拍摄的过程却伴随惊险。其中一个场景选在大堡礁拍摄,那里有很多海中的礁石退潮的时候才会露出来,一涨潮就被海水吞噬了。她跟两名摄影师坐着直升机过去,直升机把她一人放到只有一百多米宽的沙丘上,她只有一部对讲机跟摄影师沟通。沙粒软软的,莫文蔚光着脚,似乎随时都可能陷入海底。
一向是看到动物就会发疯的她,特别在一处农场选景拍摄主打歌《宝贝》,就连MV的男主角也是农场里的一只小狗。“我很难想象没有音乐的世界会是怎样,因为音乐可以打动连我们都不会

注意到的情感状态。”或许,莫文蔚在打动我们之前,早已被自己的音乐打动过无数次。
电影:爱到深入骨髓
别看她这两年经典的电影作品不多,但一部百老汇音乐剧《吉屋出租》,已是震惊四座。其实从排练到上台,莫文蔚只花了三周时间,剧组的人一开始以为她肯定无法胜任,没想到她硬是背下大段大段的台词,表演令百老汇音乐制作人和男主角都连声称赞。
得到这样的肯定,比拿个最佳女主角奖还要令莫文蔚开心,“觉得自己原来‘还有货’,这种感觉真好”。很多时候,因为工作太多,不断接戏拍戏,不断发片巡演,莫文蔚也会不禁怀疑自己,究竟还有没有其他做戏的方法,究竟还可以怎样把歌唱到更好。“所以有时真需要休息一下,试试其他新事物。”
莫文蔚定义自己是工作狂,对于表演的热爱更是到了一种疯狂的程度。“无论是什么演出,只要有得做,我就会高兴得发疯。”读书时,每天早上都会有一名同学负责在全班同学面前念《圣经》,莫文蔚把这也当成是一种表演,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看得出,她是真心爱表演。
试想,为了追日光,必须三四点钟出门。坐船出海吐得人仰马翻,刚刚吐完,又必须在日光最美的那一刻摆POSE。真的不累,不辛苦?只是她从来不提。她说:“若非真的热爱,应该会受不了,或者过得很不开心,但真的热爱,你就会愿意为它付出一切。”她曾拍过一套专辑内页,里面的内衣都是自己的珍藏,多好,可以把这两个爱好结合起来!她甚至不介意在片场过生日、过圣诞,她提高分贝强调着:“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这是你的工作,又是你的爱好,还可以为你赚钱,多好啊。我非常享受。”
爱情:不好不如不要
工作中的莫文蔚,总是那样的较真,一切不做到最好决不罢休。为了保持体力,她甚至要求在房间里放置一台跑步机,不管工作到多晚,睡觉前依旧要用半小时来跑步。
只是,跑步可以掐秒表,而娱乐圈却没有定论。“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我的人生,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就已经可以向自己交代了。我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自己,我觉得我很漂亮,也知道必须坚持必须努力,我不是来玩一玩的,这是我终生要做的事情。”
就是这般自信,让她的美更加不可妥协。她甚至自信地给自己起了个外号——“黄金剩女”,她解释,那就是拥有智慧、漂亮和金钱。她始终相信,一个人如果自己都不爱自己,别人怎么来爱你?爱情和工作一样,开心最重要,不是一失恋就一定要哭,也不是谈恋爱就意味

着要结婚,凡事都不能勉强自己。对自己而言是这样,对他而言,仍然是这样,“最好两个人都有一样的心意、一样的投入”。
虽说绯闻不少,但莫文蔚真正承认的只有周星驰和冯德伦。2007年,她在演唱会上说:“《其实我一直都想对你说》这首歌是唱给他的,我们分手了。”曾经,她与冯德伦这段姐弟情,男才女貌,羡煞旁人,甚至一度传出结婚的计划。可惜到最后,总没有遂了看客的心愿。她也大方承认分手:“时间长了,感情自然就淡了,与旁人无关,我们还是朋友。”她不想勉强自己去守着什么,爱情如果不好,还不如不要。
短短时间,她的绯闻又来了,外籍男友?张亚东?旁人看花了眼,只有她自己才清楚。她不否认爱才子,也不否认会在工作中爱上合作伙伴,但爱分很多种,谈恋爱又是另外一回事儿。她坦言,父母专情一生的感情观对自己影响很深,她热爱表演,可以剃光头、全裸,但在感情上,绝不似外界所想的狂野。说白了,双子座的她,放在外面的是那样一个古灵精怪、大胆放纵,骨子里,一如她对古筝、旗袍的热爱,却是一个极度专情的女子。
在她眼中,相爱是一回事儿,关键要看怎么相处,而谈恋爱很看经验,双方都需要学习和耐心。“两个人走到一起,就是很珍贵的事情,应该好好去对待对方,珍惜这一段关系。年轻的时候,不合就分,以为会有大把选择。其实感情不能这样随便就扔掉。”看到圈中同龄人纷纷结婚,莫文蔚却笑言不着急,“一切随缘,我相信好男人还是很多的”。
只是,爱情从来不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该来就来,该去就去。莫文蔚就是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女子,恋爱不是为了分摊彼此的孤独,就像她最喜欢的《宝贝》专辑里的那首歌《完美孤独》所写的那种状态:“有时候我也会感受到这种孤独感,但其实无论是一个人,还是有伴侣,都有不一样的乐趣,当你一个人的时候,就好好享受这种一个人的乐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