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妆品功效评价现况

化妆品功效评价现况

化妆品功效评价现况
化妆品功效评价现况

化妆品功效评价现况

Sophie MAC-MARY, Cécile TARRIT. Société Skinexigence, Pavillon Ste Lucienne CHU Saint Jacques – 25 030 Besan?on Cedex, France

李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美容与化妆品评价中心

化妆品是以涂擦、喷洒或者其它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作用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但是随着化妆品相关科学的高速发展,化妆品的内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它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化学工业产品,由于施用的对象是人,是与人的健康紧密相关的产品,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前提下,赋予化妆品的特定功效已成为一种自然发展的趋势。尤其是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日趋成熟,他们已不满足化妆品一般意义的清洁护肤,而是追求产品的更深层次的皮肤功效。正是由于消费市场有需求,科技发展推动化妆品行业又有能力生产出满足功能定位的产品,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名词:“功效性化妆品”或“药物性化妆品”。正如它的英文名Cosmeceuticals一样,词头Cosme是源于化妆品的Cosmetics 的词根加上药品Pharmaceuticals的词尾构成的。尽管不同国家的法规对此有不同的定义或管理规范,此类产品已经在市场存在并为消费者接受,有的已经以“药妆”在药店销售。

尽管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高度关注化妆品的安全与功效,要验证产品的安全和功效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相对于化妆品的安全性评价,功效性评价有更多的技术上的困难。因为医学常用的血液标本难以反应浅表皮肤的真实情况,而创伤性面部皮肤活检不仅不能反应皮肤表面的生物学特征,实际上也很难为志愿者接受。随着现代生物物理学、光学、电子学、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近20年逐渐发展形成了一门交叉边缘学科:工程皮肤生物学(Engineering and Cutaneous Biology)。无创性评价是它的核心技术。它主要是应用工程物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开发出各种新型的无创性皮肤检查设备和仪器,对皮肤表面的各种特征进行客观、量化检测。这类检测技术的特征首先是对人体无创伤性,能够为志愿者接受;其次相对于肉眼评价,使用仪器设备检测的数据更为客观,较少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最后所得结果是定量数据,相对于肉眼观察的半定量数据更易进行不同产品间的统计和比较。这门学科的出现满足了化妆品功效性评价的临床需要。也可以说是化妆品功效性评价的需要催生了工程皮肤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尽管这些设备和技术的精确性和重复性尚有待完善和提高,目前基本满足化

妆品临床功效评价的要求:例如

通过角质水分仪(cornéométrie)测量产品的保湿效果;

通过水透皮蒸发或丢失的设备(tewamétrie 或 évaporimétrie)测量产品对皮肤的屏障功能的修复能力;

皮肤的弹性可通过扭力仪(torquemétrie),弹性仪(cutométrie)和伸展力仪(extensométrie)测定产品的嫩肤或/和紧肤作用;

皮肤颜色可通过色度仪(chromamétrie),色谱仪 (spectrocolorimétrie 或mexamétrie)测定,观察美白祛斑产品的功效和作用;

通过各种皮脂仪(sébumétrie)测定产品控制皮肤皮脂分泌的作用;

通过视频毛细血管仪(vidéocapillaroscopie)可测定活体皮肤微循环的动态变化,也可以回顾性地比较防晒产品抗晒伤的作用;

皮肤微透析系统(microdialysis)可动态地监测化妆品中的活性物质是否被吸收以及该物质在真皮细胞中的代谢动力学变化。

要获得对化妆品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仅仅有仪器设备还不够,还需要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评价系统。在欧洲如法国,有各种不同的评价方式和组织结构。首先,大型的化妆品企业一般都建立了自己的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机构。由于有强大的财力支撑,这些企业内部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力量以及仪器设备和设施堪称世界一流。也正是这些技术人才构成了工程皮肤生物学这个新兴专业的中坚力量,推动皮肤无创性评价的设备和仪器开发和创新。

但是由于是企业内部的产品,一方面,企业内部自己评价难免保证结果的客观、公正;另一方面,评价结果公正性也难免受到公众的质疑。因此,对于一些产品功能指向明确的产品,企业往往委托独立的化妆品功效评价机构。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财力的局限也常常委托独立的评价机构。这些独立的评价机构可以是建立在大学医学中心,在皮肤科专家的领导下。如法国倍桑松大学圣雅克医学中心皮肤科HUMBERT教授领导的工程皮肤生物学实验室(L ABORATOIRE D'INGENIERIE ET DE BIOLOGIE CUTANEES,SERVICE DE DERMATOLOGIE,CHU S AINT-J ACQUES,25030B ESANCON)长期接受法国际知名企业委托产品评价。还有众多的化妆品评价公司如本文作者单位之一(S OCIET S KINEXIGENCEE)。这些独立的评价机构,要求拥有经过训练的临床皮肤科医师,有优良的与人沟通的实践经验和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对志愿者的皮肤状况能进行精细地和可重复性地测量(水分、反应性、粗糙度、坚实性、松弛性和皱纹等),拥有前述皮肤水分、皮脂、皮肤弹性、皮肤颜色、

体温和皮肤纹理、皮肤P H 等特征进行客观量化评价的设备仪器。这些机构还同时拥有信息数据科学处理能力。通常由化妆品企业提出对要评价产品的要求。评价机构起草适合该产品的评价方案如选择试验对象、测量技术、时间段、使用产品的模式和测量的部位等。在开始临床试验前,企业必须提供产品无害的证明。方案设计应不含有侵入 性的方法,不得使用动物。要求参与试验的志愿者是成年人,需要接受皮肤科医师临床检查,没有对化妆品过敏史,能够方便随访观察联系,能够签署知情同意并参与了社会保险。试验开始前,每个参与的志愿者获得附有对方案详细说明的知情同意书并签字。还有一份由企业提供的保险证明,保险范围要求覆盖产品使用本身可能发生的风险。

欧共体(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EEC)在1993年化妆品的条例中,要求化妆品的标签必须包含安全性评价和有效性证据。一旦某些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经过独立评价机构的评价,产品的标签上可以印上“经皮肤科专家验证”。欧盟实施以企业自律为主的化妆品管理模式。尽管终产品的备案一般是非强制性的,政府部门并不对备案资料进行审核和评价。但在市场监察的时候,企业应在现场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供所要求的各种资料信息,尤其是产品安全性和功效评价资料。这些看似宽松而行之有效的规范及与之相配套的技术体系,为化妆品功能性评价提供了商业化的发展机会。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化妆品评价体系提升了产品的质量,推动了市场的良性竞争,更保障了消费者使用安全有效的产品。

中国实行的是政府监管为主的化妆品管理模式。产品上市则只要求生产企业获得政府部门的生产许可审批,产品仅通过一些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的检测后就可以直接上市。基本缺乏化妆品功效评价的概念和技术手段。更谈不上商业性质的功效评价机构的发展空间。标签和广告所宣称的功效作用,常常是源自于产品配方中的某些成份可能拥有的生化特性。但这些化合物在经过复配后是否保持原有的特性、是否被皮肤吸收并发挥了所期望的作用则不得而知。因此虚假广告、夸大的、缺少科学依据的概念炒作和功效宣传得以大行其道, 不仅客观上误导了消费者,也妨碍了企业努力提升产品质量,追求客观效果。

尽管中国早在2002年版《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了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性的人体检验项目,方法和要求。对用于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的九类特殊化妆品必须经过相应政府职能部门审查和指定的卫生机构评价。但企业内

部的功效评价技术力量还相当薄弱,这九类特殊产品仅仅占整个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市场的一部分。所幸的是中国大陆也开始出现了独立的化妆品功效评价机构如:北京中德联合化妆品研究所,本文作者单位之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美容与化妆品评价中心。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能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化妆品市场监管体系,将政府监管为主的化妆品管理模式逐步过度到以企业自律为主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家能主动自觉地强化化妆品功效评价的意识,同时也给商业性质的功效评价机构以生存土壤。只有这样,中国的化妆品才能提升质量和信誉,走出低端市场,与世界知名品牌站在同一线上。

化妆品的使用性能评价

化妆品的使用性能评价 好的化妆品应该使消费者能够长期安全地连续使用,并有好的感观质量。当消费者对产品的内在质量缺乏必要的检验手段和知识时,感官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外观新颖美观的包装和香气迷人的化妆品,消费者便乐于购买。外观好的化妆品,如果内在质量较差,消费者只能购买一次,而内在质量非常好的化妆品,虽然外包装差些,但消费者仍然乐于长期使用。化妆品的内在质量主要指产品的稳定性、使用性和有效性。 质量是化妆品稳定性最可信赖的依据,它包括设计质量和制造质量。 设计质量在研制时可通过对产品的稳定性试验(如耐热、耐寒试验或日光贮存,观察其颜色、香气、形体的变化和强化试验)来确定产品保质期内的稳定性。影响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微生物污染。 制造质量是实际的商品质量,也是设计质量的验证。 稳定性评价 从热力学的角度,膏霜类化妆品和乳液类化妆品均是不稳定的体系,产品的稳定性和货架寿命是产品的质量标志。 使用性评价 化妆品直接涂敷于皮肤、头发时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这种感官的使用效果只能靠人的感觉器官进行测试。使用感的评价对消费者来说是对产品使用时的直接感受。不同类型产品的使用性能评价将在接下来的几篇文章中具体阐述。 洁肤产品 (1)洁面乳、洗面奶等乳液型产品 ①产品必须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瓶装产品应易于倒出。且倒出的(或挤出的)乳液表面光滑、乳化均匀。用食指、中指和拇指拈取一些产品反复揉搓,应感觉细腻。 ②在手背皮肤上预先涂上一些彩妆化妆品,如粉底、粉饼或胭脂等,将乳液倒少许在手背上,按摩一会儿,用纸巾擦去乳液,应能有效卸妆。亦可水洗后观察。 ③质量好的洁肤乳液使用后不应有紧绷感,且有一定的护肤作用。

本规范规定了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评价的人体检验项目和

一、总则 General principle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评价的人体检验项目和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化妆品终产品的人体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 2化妆品人体检验的基本原则 2.1 选择适当的受试人群,并具有一定例数。 2.2 化妆品人体检验之前应先完成必要的毒理学检验并出具书面证明,毒理学试验不合格的样品不再进行人体检验。 2.3 化妆品人体斑贴试验适用于检验防晒类、祛斑类和除臭类化妆品。 2.4 化妆品人体试用试验适用于检验健美类、美乳类、育发类和脱毛类化妆品。 2.5 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SPF值)测定方法适用于检验防晒类化妆品。

二、人体斑贴试验 Human Patch Test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人体斑贴试验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检测化妆品终产品对人体皮肤的不良反应。 2引用标准 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GB 17149-1-1997)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7149-2-1997) 3 试验目的 检测受试物引起人体皮肤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4 试验基本原则 4.1 选择合格的志愿者作为试验对象。 4.2 应用特制的斑试材料进行人体斑贴试验。 4.3 根据化妆品的不同性质,斑贴试验时可选用化妆品终产品原物、或将其稀释成不同浓度 作为受试物,稀释方法参见《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GB 17149- 1-1997)附录A。 4.4 对除臭、祛斑、防晒类产品,要求先完成动物多次皮肤刺激试验试验并出具书面证明, 然后方可安排人体斑贴试验。 5 受试者的选择 5.1 选择18~60岁符合试验要求的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 5.2 不能选择有下列情况者作为受试者 5.2.1 近一周使用抗组胺药或近一个月内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5.2.2 近两个月内受试部位应用任何抗炎药物者; 5.2.3 受试者患有炎症性皮肤病临床未愈者; 5.2.4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 5.2.5 正在接受治疗的哮喘或其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5.2.6 在近6个月内接受抗癌化疗者; 5.2.7 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5.2.8 哺乳期或妊娠妇女; 5.2.9 双侧乳房切除及双侧腋下淋巴结切除者; 5.2.10 在皮肤待试部位由于瘢痕、色素、萎缩、鲜红斑痣或其它瑕疵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判定者; 5.2.11 参加其它的临床试验研究者; 5.2.12 体质高度敏感者; 5.2.13 非志愿参加者或不能按试验要求完成规定内容者。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指导原则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目的)为加强我国化妆品功效宣称管理,指导行业科学规范地开展功效宣称评价工作,保证化妆品功效宣称有科学、真实、客观和准确的依据,推动化妆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特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规定了需评价的功效宣称类别和要求,适用于在保证化妆品安全性的前提下,宣称特定功效的证实评价工作。 第三条(评价类别)原则上除能直接识别的功效(如美容修饰、清洁、香氛效果等)外的特定功效宣称均应经过相应的评价,包括但不限于:防晒、美白祛斑、育发、美乳、健美、除臭、抗皱、祛痘、控油、去屑、修复、保湿(>2小时)功效。 第四条(基本原则之一:评价主体)化妆品生产企业是功效宣称评价的主体,功效宣称应与其证据水平相一致,企业可以作为评价机构自行开展宣称功效的证实评价工作,也可以委托其他具备相关评价能力的机构。 第五条(基本原则之二:工作总则)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应以现有科学数据和相关信息为基础,通过一种或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并经过合理的统计分析,得出科学、公正的评价结论。整个过程应制定评价方案,严格执行,最终出具评价报告。

第六条(基本原则之三:方法选择)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方法应科学、合理,首选现行有效的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中推荐的方法。方法类别包括但不限于:体内试验,含人体试验和动物试验;体外试验;消费者调查。其他按《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验证的实验室自拟方法也可选用。 第七条(基本原则之四:证据分类)功效宣称证据一般有以下几类,第Ⅰ类:人体试验报告(随机、对照、盲法设计,样本量满足项目目标和统计学意义);第Ⅱ类:动物试验报告;第Ⅲ类:消费者调查报告(随机、对照、盲法设计,样本量满足调查目标和统计学意义);第Ⅳ类:体外替代试验报告;第V 类:除替代试验以外的其它体外试验报告;第VI类:相关文献或行业内普遍认同资料。 第八条(机构职责和要求)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机构应当遵循科学、客观、诚信的原则开展相关工作,并出具功效宣称评价报告。不得伪造、更改评价报告或者数据和结果,对评价报告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并具备以下与其开展的评价项目相适应的条件: (一)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应在能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质)内实施。 (二)机构内设有专门的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实验室,并有措施确保其工作的独立性。 (三)应当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软件产品评价 软件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260—1996 idt ISO/IEC9126:1991 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Information technology-software product evaluation-Qu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guidelines for their use ----------------------------------------------------------- 1.范围 本标准定义了六个特性,它们以最小的重迭描述了软件质量。这些特性可以作为进一步细化和描述软件质性的基线。本际准描述了如何使用质量特性来评价软件质量。 本标准正文不规定子特性和度量以及有关测量(masurement)、评级(rating)和评估(asscssment)的方法。本际准符合GB/T 6583-92的质量定义。 注:在附录A中提供了子特性定义的建议,供参考。 本标准的特性定义和相关的质量评价过程模型适用于对软件产品质量需求的确 定以及在软件生存期中对软件产品质量的评价。 这些特性运用于各种软件,包括固件中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本标准供获取(acquisition)、开发(development)、使用(use)、支持(support)、维护(maintenancen)或评审(audit)软件的那些人所使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583-92质量术语(idt ISO 84O2:1986) 部分:系统开发2O第词汇信息技术1990 :2O-ISO/IEC 2382. 3.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发评估assessment 为了确定一特定的软件模块、软件包或软件产品是验收合格还是发布,把特定的已成文的评估准则应用到该软件模块、软件包或软件产品上去的活动。 3.2特征features 特征是一软件产品的可识别的性质,该性质与质量特性相关。

化妆品人体美白性能功效性评价方法

化妆品美白性能的功效性评价 人体实验 Lab色度系统评价美白功效 【实验原理】 在Lab 色度系统中,以坐标L 、a 、b 之差ΔL 、Δa 、Δb来表示二种刺激之间的色差Δeab,即在色空间两颜色点之间的距离。 ΔEab = [ (ΔL) 2 + (Δa) 2 + (Δb) 2 ]1/ 2,式中ΔEab是L 、a 、b 的综合指数,代表了色度的立体变化,所以是评价肤色变化的较合适指标。 L = 116 ( Y/ Yn) 1/ 3 - 16 ;a = 500 [ (X/Xn) 1/ 3 - (Y/ Yn) 1/ 3 ] ;b= 200 [ ( Y/ Yn) 1/ 3 - ( Z/ Zn) 1/ 3 ] ;Cab = (a2 + b2) 1/ 2;hab = arctg(b/ a) ,式中:L、a 、b 为三维直角坐标系统的坐标值;X、Y、Z 为XYZ 表色系统的三刺激值;Xn 、Yn 、Zn 为完全漫反射面的三刺激值。L为亮度,值越大,颜色越偏向白色,反之,偏向黑色;a为红、绿色品,+ a为红色方向,- a为绿色方向;b为黄、蓝色品,+ b为黄色方向,- b为蓝色方向;c为饱和度,用以表示物体表面颜色的浓淡;h为色调角,表示彩色彼此相分的特性。 【实验仪器】Lab 色度系统光谱光度计(美能达光谱光度计CM- 2002), 受试对象:肤型属Ⅳ型,无光过敏史,无化妆品过敏史的年轻女性。 【实验方法】 测试对象连续使用某品牌美白化妆品90 d ,每天早晨、晚上睡前洗脸后在面部涂抹指定的化妆品,涂抹量以略见涂抹层即可。颈部不涂化妆品,作自身对照用。 测试时间:在使用化妆品前1 d、使用后第30 、60 、90 d 使用光谱光度计测量皮肤颜色的变化。连续测试3 次,取平均值。 测试部位:额部(颊部是美白化妆品人体试验合适的观察部位) 【结果】例表1 显示,使用该品牌美白化妆品30 、60 、90 d 后颊部的L 值和b 均升高,与使用前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 t = 21853 ,31998 ,41099 , P < 0105) 。a 值在使用化妆品60 、90 d 后均降低,与使用前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t=3123 ,51865 ,P<0101) 。c 值在使用化妆品30 d后有极显著变化( t = 41175 , P = 01002) 。而h 值在使用化妆品30 、60 、90 d 后变化均无显著性( t = 01486 ,01319 ,01419 , P > 0105) 。 指标0 d 30 d 60 d 90d L 63. 11 ±2. 54 64. 29 ±2. 77 66. 45 ±2. 74 66. 79 ±3. 05 a 10. 12 ±1. 73 10. 96 ±2. 16 8. 00 ±2. 14 8. 27 ±1. 49 b 19. 81 ±2. 08 23. 95 ±1. 51 21. 43 ±3. 36 23. 41 ±1. 56 c 22. 15 ±1. 60 23. 59 ±2. 11 22. 51 ±1. 37 22. 84 ±1. 49 h 62. 98 ±6. 49 61. 94 ±6. 28 62. 17 ±7. 42 64. 37 ±3. 29 与使用前比较,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using : *P <0.05;** P < 0.01

化妆品主要功效评价及其研究方法 1124

化妆品主要功效评价及其研究方法 摘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很早就开始使用化妆品让自己变得更加美丽,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妆品的功效变得越来越多,其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叙述了化妆品的美白、祛斑和保湿功效及其评价与研究方法。 关键词:化妆品;功效;评价;研究方法 1 化妆品的主要功效及评价方法 1.1 美白功效 皮肤的颜色主要由皮肤色素含量及分布决定,黑色素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黑色素颗粒通过黑色素细胞枝状突起向角质细胞转移,转移至角质细胞的黑色素颗粒随表皮细胞上行至角质层,从而影响皮肤的颜色或形成色斑,最终随角质层脱落而排泄。目前市场上的美白产品分为物理美白和生物化学美白2种。物理美白通常用钛白粉和氧化锌等粉体遮盖,以达到美白效果;生物化学美白机理概括来说,就是通过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阻断黑色素的运输,加快表皮细胞代谢速度,阻断黑色素生成过程中的信号通路等途径,达到美白肌肤的效果。 美白功能评价的最重要检测指标,就是细胞中黑素含量测定。化妆品美白功效体外评价方法有美白成分分析法、酪氨酸酶活性测定法、细胞中黑色素含量测定法等。传统的体外实验方法具有测定时间短、操作简便、所需费用低的特点,适用于对美白剂进行大通量筛选。但是,它不能全面地反映美白作用,从而在应用中受到限制。 通过化学仪器对美白化妆品中美白活性物质的种类与含量进行测定,以此推断美白效果。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液质联用以及气质联用等仪器进行分析检测,根据不同物质吸收峰的特点及高度,分析测定美白化妆品中有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以推测其美白效果。 1.2 祛斑功效 人类的皮肤颜色取决于表皮的色素细胞所产生的黑素数量以及在皮肤最外层的分布怙况。黑素受阳光或紫外线的长期照射会向表层细胞转移和增多。黑素的形成关键是控制其合成的酶,即醋氨酸酶,酪氨酸酶是位于黑素体膜表面的糖蛋白。根据黑素生成的机理得到两个主要怯斑途径:一是防止黑素的生成;二是促进生成的色素排泄至体外。目前市场中销售的祛斑美白产品大多是抑制酪氨酸酶从而实现功效的。而将皮肤色素排出体外有两种方式,一是黑色素、脂褐素和血红素在一定条件下会自行向角质层逐渐转移,最终随老化的角质细胞脱落而排出体外;二是色素在皮肤内被分解、溶解、吸收后在体内经过血液循环排出体外。 1.3 保湿功效 皮肤细嫩、丰满、亮丽与否的关键在于皮肤中的含水量。例如婴幼儿皮肤为什么如此细嫩、亮丽、富有弹性,就是因为皮肤中含水量高。老年人皮肤为什么干燥、粗糙、干瘪、脱屑无光泽就是皮肤中含水量少。使用保湿化妆品是保持皮肤水分的重要途径。所谓保湿化妆品,就是化妆品里面含有保湿成分,能保持皮肤角质层一定的含水量,能增加皮肤水分,湿度,以恢复皮肤的光泽和弹性。主要的是修复表皮屏障功能,增加表皮的含水量。确切地说主要还是增加角质细胞的含水量。保湿化妆品具有抗炎作,抗细胞分裂作用和止痒作用。所以保湿化妆品与其他化妆品有所区别,它可以用于健康皮肤;可以防止发生皮肤病;还可用

化妆品性能的评价

化妆品性能的评价 成秋桂1,汪小源2 (1 广州市欣浪生化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6) (2 广州美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简单介绍化妆品性能评价的重要性,阐述从安全性、功效性、温和性、感观指标、稳定性方向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评价;分析;安全;功效 怎样才是好的化妆品?美尔认为:化妆品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一款好的化妆品需要严格的分析和评价!化妆品不能只靠手感来评价,分析和评价是化妆品的眼睛,肤感只是简单表象,尤其是功效性化妆品。 1 安全性 不同于药品,化妆品是天天使用的护肤品,安全性是化妆品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此基础的化妆品不是美容,反而毁容而且危害身体。非法使用禁用原料和超量使用限用原料,都有安全隐患。《化妆品卫生规范》对禁用和限用原料有严格规定,以保证化妆品的安全性。 1)有些药物严格禁止用于化妆品,因为效果明显,经常被滥用: A被滥用于祛斑: 汞化合物、视黄酸及其盐类,、氢醌(对苯二酚), 4-甲氧基苯酚等 B 被滥用于祛痘:抗生素、甲硝唑、过氧化苯甲酰等 C 被滥用于丰胸:雌性激素(己烯雌酚、黄体酮等) D 被滥用于抗敏:糖皮质激素类(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

E 被滥用于美白面膜:丙酸氯倍他索、曲安奈德等,能使皮肤血管迅速收缩,供血减少,皮肤迅速变白,而产生白嫩的感觉。 2)防腐剂、化学防晒剂、色素等多类原料许多是限用的,其使用量有严格限制。 2 功效性 基础化妆品因为没有特殊的功能要求,达到基本的滋润、保湿等效果即可。功效化妆品必须有某种特殊功效,如:美白祛斑、抗衰老、防晒、祛痘、丰胸、减肥、抗敏、修复、祛异味、祛屑、染发、烫发、脱毛、生发等。效果是功效化妆品的灵魂。。 1)有些效果能比较容易达到:祛异味、防晒、祛痘、祛屑、染发、烫发、脱毛等,其效果很容易感知。 2)有些效果很难达到:美白祛斑、抗衰老、丰胸、减肥、生发等,这些特殊功能的化妆品因为短时间效果都不明显,需要严谨、科学的方法才能评价其效果. 目前普遍采用的评价效果的方式分两类: 1)临床评价:直接的临床统计,能直接感知 2)体外模型评价:借助模型间接反映效果,对于抗皱、美白等方面,体外模型评价显得更加重要。 3 温和性 温和性和安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许多禁用原料非常温和(如:皮质激素),有些安全原料温和性欠佳(如:果酸、杜鹃花酸等)。温和性主要分为两方面:过敏性和刺激性。 在安全性基础上,温和性同样重要,因为个体差异性,过敏性和刺激性的评价不但有临床试验,还要有体外评价:急性眼刺激性试验、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等。

康复评定量表的选择

康复评定量表的选择 来源:作者:点击:1525次时间:2013-04-07 康复评定量表的选择 目前有关的康复评定量表非常多,我作过统计,单单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就有二、三十种之多,而且有争议。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康复领域急需制订和应用统一的康复评定量表。但实际上很难协调统一。因此,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评定量表。 评定量表的选择标准 你需要什么功能水平的评定量表?(损伤、活动受限、社会参与局限水平); 关于什么类型的问题?(如,神经病学、骨骼肌肉、截肢等); 在什么环境中?(如,医院、社区等)。 我们应尽可能选择: 有效(应有效反映患者功能的差异); 可*(可重复性,误差小); 变化敏感性(能敏感地反映患者功能的变化); 临床实用性(操作、时间、设备); 在所处环境中的可行性; 其中一个容易判断的指标为该量表是否被广泛应用。 1 根据专科特点选择评定量表 小儿康复与成年人康复,中枢性损伤康复与周围性损伤康复,骨关节损伤康复与运动损伤康复,呼吸系统康复与循环系统康复等专科康复各有着不同的专科特点,应根椐各专科特点选择相应的评定量表。如骨伤需要选择肢体形态、肢体长度、肢体周径、关节活动度、肌力和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评定量表;而中枢性损伤一般不需要进行肌力、肢体长度、肢体形态方面的评定,而常选择肢体功能、认知、语言、感觉、步态等方面的评定量表。 某一障碍形式虽相同,但专科不同,所选择的评定量表则不同。如小儿脑瘫与成人偏瘫都同属中枢性瘫痪,应选择运动功能评定。但小儿脑瘫运动功能评定则选择以神经反射和运动发育为特点的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而与成人偏瘫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则有很大的不同。又如,小儿脑瘫与成人偏瘫都同属有生活自理障碍,应选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但小儿脑瘫则应选择具有小儿发育和生活特点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而与成人偏瘫等中枢性瘫痪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量表有很大的不同。再如,同为成人生活自理障碍,截肢、骨伤、烧伤者则选用可适用于多种伤病,以躯体能力为主的、修订的Barthel评定量表(MBI);而中枢神经损伤者则选用含有言语、认知和社会功能的独立功能评定量表(FI M)。 同一专科,同一障碍,但损伤的平面不同,选择的评定量表也应不同。如同为脊髓损伤引起的生活自理障碍,截瘫患者则应选用修订的Barthel(MBI)评定量表;而四肢瘫患者则应选用四肢瘫功能指数法(quadeiplegic index of function,QIF)评定量表。

软件产品评价软件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软件产品评价软件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260—1996 idt ISO,IEC9126:1991 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Information technology-software product evaluation,Qu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guidelines for their use ----------------------------------------------------------- 1. 范围 本标准定义了六个特性,它们以最小的重迭描述了软件质量。这些特性可以作为进一步细化和描述软件质性的基线。本际准描述了如何使用质量特性来评价软件质量。 本标准正文不规定子特性和度量以及有关测量(masurement)、评级(rating)和评估(asscssment)的方法。本际准符合GB,T 6583,92的质量定义。 注:在附录A中提供了子特性定义的建议,供参考。 本标准的特性定义和相关的质量评价过程模型适用于对软件产品质量需求的确定以及在软件生存期中对软件产品质量的评价。 这些特性运用于各种软件,包括固件中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本标准供获取(acquisition)、开发(development)、使用(use)、支持(support)、维护(maintenancen)或评审(audit)软件的那些人所使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583,92 质量术语(idt ISO 84O2:1986) ISO/IEC 2382,2O:1990 信息技术词汇第2O部分:系统开发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3. 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发评估assessment 为了确定一特定的软件模块、软件包或软件产品是验收合格还是发布,把特定的已成文的评估准则应用到该软件模块、软件包或软件产品上去的活动。 3.2 特征 features 特征是一软件产品的可识别的性质,该性质与质量特性相关。

拖拉机使用性能主要指标评价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214810420.html, 拖拉机使用性能主要指标评价分析 作者:刘凤杰 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2018年第03期 摘要:怎样评价拖拉机的好坏,减少购机的盲目性,本文从拖拉机的机械性能、动力性能、机动性能、制动性能、通过性能、经济性能等指标出发,为综合评价拖拉机提供指导。 关键词:评价;拖拉机;使用性能 中图分类号:S219.07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https://www.doczj.com/doc/7214810420.html,ki.njwx.2018.03.019 拖拉机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机械,是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自2004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优惠政策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置农用拖拉机的积极性。然而,市场上的拖拉机种类繁多,性能、价格和适宜作业项目有很大不同,让购买者眼花缭乱。为了减少购机的盲目性,了解拖拉机使用性能评价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拖拉机使用性能指标,包括机械性能、动力性能、机动性能、制动性能、通过性能、经济性能等。 1 拖拉机的机械性能 (1)可靠性指标。拖拉机的可靠性越高,其使用时间就越长,故障频度越低,维修时间越少,在农忙季节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拖拉机的牵引性能。是指拖拉机在不同速度下工作时,所发出的牵引力、牵引功率、牵引效率的变化情况。最大牵引力是指拖拉机受发动机最大转矩或地面附着条件限制所能发出的牵引力。理论速度是按驱动轮或履带无滑转计算的拖拉机行驶速度。实际速度是指在驱动轮或履带有滑转的实际工况下的拖拉机行驶速度。牵引功率是指拖拉机发出的用于牵引机具的功率。牵引效率是指拖拉机的牵引功率与相应的发动机功率的比值。常用拖拉机牵引特性曲线来表示,通常用牵引效率来衡量。 (3)拖拉机的附着性能。是指拖拉机行走装置(驱动轮或履带)对土壤的附着能力。附着性能好拖拉机的牵引效率就高。通常用附着系数、附着质量来衡量。 2 拖拉机的动力性能 (1)动力输出轴性能。一是动力输出轴最大功率;二是动力输出轴转矩储备率;三是动力输出轴最大转矩点与最大功率点转速比。

化妆品运输包装件性能检测项目及评价方法

化妆品运输包装件性能检测项目及评价方法 点击次数:161 发布时间:2009-9-21 17:42:25 化妆品作为一种时尚消费品,不但需要优质的包装材料,以提升其身价,同时也需要在运输中对内包装和产品实施最佳保护。本期“采购与检测”栏目请到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包装评估室主任曹晖工程师以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对化妆品运输包装件的检测和评价为案例,为我们介绍化妆品运输包装件的性能检测项目及评价方法。 曹晖工程师说:“化妆品的运输包装不能简简单单地认为只是几片瓦楞纸板而已,其中蕴含着很深的学问,我们用户企业已经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相应的我们对纸箱供应商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这些年对化妆品运输包装件的检测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在此,曹晖工程师与纸箱厂读者交流与讨论化妆品运输包装件的性能检测项目及评价方法。 时下,化妆产品的包装越来越多样化、新颖化,确保包装精美的产品完好无缺的到达消费者的手中,除了要保证内部产品以及灌装容器无破损外,还要保证外部的销售包装即花盒不因受挤压而变形。这就对我们的运输包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化妆品包装对运输包装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原因,国家对此也制定了相关的标准。 化妆品运输包装的特点 在化妆品行业中,因其流通环境及运输手段的特殊性,因此对运输包装的控制较为严格,故有些测试内容不再进行,况且化妆品运输包装有以下几个特点: 运输包装均以采用纸箱为主导; 包装主要为小尺寸纸箱,有别于电子、家电产品等包装物件; 内装物质量轻,一般具有可流动性的特点; 以公路运输、集装箱货运为主要运输方式。 因化妆品内包装材料的复杂性,包括塑料、玻璃、金属、纸等,所以运输包装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面对这些方面,我们的运输包装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冲击能量的吸收性能 2振动能量的吸收性能

我国化妆品功效评价技术

我国化妆品功效评价技术 如今,我国化妆品功效评价技术研究日益深入,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 目前,我国针对防晒、保湿类化妆品建立了一系列功效评价方法和标准。例如,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轻工行业标准《QB/T4256-2011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指南》,是现在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参考的基本标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收录了防晒类化妆品防晒指数(SPF值)测定方法、长波紫外线防护指数(PFA值)测定方法以及防水性能测定方法。2019年,海关总署发布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5150-2019防晒化妆品UVA光防护效果体外测定方法》,该标准等同引用ISO24443,于今年5月正式实施。该标准是我国对化妆品功效评价国际评价标准的重要转化和引用,其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防晒类化妆品功效评价体系在体外研究领域实现突破,将明显提高检测效率,为化妆品监管提供更有效的技术保障。 此外,牙膏被划归到化妆品体系监管后,卫生行业标准《WS/T326-2010牙膏功效评价》仍然适用。该标准规定了防龋、抑制牙菌斑和(或)减轻牙龈炎症、抗牙本质敏感等功效的评价方法。 在政府部门制定出台化妆品功效评价标准的同时,我国化妆品企业和相关团体组织也在积极建立功效评价标准和技术方法。浙江省保健品化妆品行业协会与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定了《T/ZHCA001-2018化妆品美白祛斑功效测试方法》《T/ ZHCA002-2018化妆品控油功效测试方法》《T/ZHCA003-2018化妆品影响经表皮水分流失测试方法》《T/ZHCA004-2018化妆品影响皮肤表面酸碱度测试方法》《T/ ZHCA005-2019化妆品影响皮肤弹性测试方法》《T/ZHCA006-2019化妆品抗皱功效测试方法》等团体标准;上海日用化学品行业协会组织制定了《T/SHRH018-2019化妆品改善眼角纹功效临床评价方法》。此类团体标准虽为自愿采用,不具有强制性,但可起引领市场导向、加强行业自律作用。 虽然我国在化妆品功效评价方面建立了一些方法标准,但仅限于防晒、保湿类产品,且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未来需要各方共同完善提升。

网络性能评价

河南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网络性能评价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作业题目:网络性能评价浅议姓名:康震 学号:311209040218 专业班级:网络1202 2015年5月15日

摘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性能评测是网络规划和网络管理的核心内容。基于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和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的功能分析,从复杂性和成本的角度来说,计算机网络性能评测的方法分为四种,即经验法则、分析方法、测量方法以及仿真方法。同时,着眼于评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性能指标,对可度量的性能指标与不可度量的性能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分析了影响计算机网络性能的因素。最后,基于SNMP协议对可度量的性能指标的获取进行了实现。 引言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信息集合系统,它是由众多的计算机和各种通信设备组成,并按一定的网络通信体系结构设计,是在网络软、硬件协同工作基础上构成的一种复杂有序的系统,许多大型网络应用系统还具有大系统的特征。 在评价网络系统性能之前,需要对网络的性能进行分析与评测,这个步骤也是对网络进行规划不可缺少的一步。要评估、鉴定和验收一个现有的网络,首先必须对该网络的性能进行分析与评测;而要建立一个新的网络,建设该网络的方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怎样分析和评价网络的性能随着网络的规模和应用复杂性的日益提高,对计算机网络的性能评测、量化网络质量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 1.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计算机网络是由计算机系统、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等组成的系统。从逻辑功能上来看,一个网络可以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个部分,通信子网指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负责信息的传输、转接、加工和变换。资源子网由计算机系统、终端、终端控制器、连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提供资源共享和网络服务功能。

康复评定表格

康复评定表格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齐鲁石化中心医院 中医、康复医学科康复评定表 患者姓名___性别___年龄___入院时间______评价时间___ 联系人姓名及联系方式_________ 临床诊断___________障碍学诊断__________ 1.ROM评价:上肢:迟缓□痉挛□联带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正常□ 肩___肘___腕___指关节___ 下肢:迟缓□痉挛□联带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正常□ 髋___膝___踝___ 手功能:□级综合手:废手□辅助手□好手□ 2.MMT评价:上肢:近端___远端___ 下肢:近端___远端___ 3.肌张力评价(见Ashworth)分级评定法:上肢:___下肢:___ 4.平衡功能______ 5.Barthel指数 极严重功能缺陷(0-20)□严重功能缺陷(25-45)□中度功能缺陷(50-70)□轻度功能缺陷(75-95)□ADL自理(100)□ 6.运动协调性:正常□稍差□极差□ 7.步态分析:_________ 8.Brunnstrom分级:上肢□级下肢□级手□级

9.认知:注意力:正常□稍差□极差□ 记忆力:正常□稍差□极差□ 理解力:正常□稍差□极差□ 10.感觉:浅感觉:正常□稍差□极差□ 深感觉:正常□稍差□极差□ 复合感觉:正常□稍差□极差□ 11.心肺功能:正常□稍差□极差□ 12.言语:失语症□构音障碍□ 13.治疗方案:运动疗法□电动起立床□上下肢主被动功能训练□蜡疗□ 作业疗法□减重步行训练□偏瘫肢体综合训练□中频□ 言语训练□轮椅功能训练□截瘫肢体综合训练□微波□ 吞咽训练□手功能训练□神经网络康复治疗□针灸□ 认知训练□关节松动术□高压氧治疗□红外线□ 构音训练□平衡训练□痉挛治疗□ 14.效果评价:效果明显□有效□无效□ 存在问题及并发症:__________________ 近期目标:__________________ 远期目标:__________________ 15.评价类型:初期评价□中期评价□出院前评价□ 签字:康复医师____________康复治疗师_________责任护士__ _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

附件3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目的)为规范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工作,保证功效宣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社会共治和化妆品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应当按照本规范进行功效宣称评价。 第三条(定义)本规范所称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是指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研究数据分析或者功效评价试验等手段,对化妆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功效宣称内容进行科学测试和合理评价,并作出相应评价结论的过程。 第四条(责任要求)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对化妆品的功效宣称的科学性、真实性负责,应当按照本规范要求编制产品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专门网站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条(信息公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建立化妆品功效宣称信息公开网站,供社会公众查询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公布的产品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等相关信息。 第六条(功效评价一般要求)化妆品的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功效宣称依据包括文献资料、研究数据

或者功效评价试验结果等。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的方法应当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并能够满足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的目的。 第七条(功效评价项目要求)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具备相应能力的评价机构,按照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项目要求(附件1),开展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根据评价结论编制并公布产品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 第八条(免予公布摘要的情形)能够通过视觉、嗅觉等感官直接识别(如清洁、卸妆、美容修饰、芳香、爽身、染发、烫发、发色护理、脱毛、除臭、辅助剃须剃毛等)的,或者通过简单物理遮盖、附着、摩擦等方式发生效果(如物理遮盖祛斑美白、物理方式去角质、物理方式去黑头等)且在标签上明确标识仅具物理作用的功效宣称,可免予公布产品的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 第九条(未限定功效评价方式的情形)仅具有保湿、护发功效的化妆品,可以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研究数据分析、或者功效评价试验等方式进行功效宣称评价,并公布产品的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 第十条(限定功效评价方式的情形)具有抗皱、紧致、舒缓、控油、去角质(非物理作用)、防断发、去屑功效,以及宣称温和(如无刺激)或量化指标(如功效保持时间、统计数据等)的化妆品,应当通过功效评价试验方式,可以同时结合文献资料或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功效宣称评价,并公布产品的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

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介绍

化妆品功效评价项目介绍 (制定日期:2010-4-14 黄敬平) 1.目的 (1)对我部化妆品功效评价目前可开展的评价项目进行规范化; (2)让产品试用申请部门了解我部目前可开展的评价项目,从而有助于其有方向性地进行产品试用申请。 2.范围 战略发展规划中心的产品与项目规划部目前可开展的化妆品功效评价项目。 3.责任 产品与项目规划部执行化妆品功效评价项目的实施;研制开发中心负责对化妆品功效评价项目的合理性、全面性进行监督指导和反馈。 4.内容 化妆品评价可分为感观评价、功效评价和安全评价。其中,感观评价又可对产品的外观、挑起、涂抹和涂后感这四个阶段进行评价;功效评价主要有保湿功效、防晒功效、美白功效、抗皱功效和祛痘功效评价5大领域;安全性评价有刺激性、抗刺激性、抗敏、抑制光损伤、抑制细胞DNA受损、屏障修复效果、祛红血丝效果检测和贴斑实验。目前我部可开展的评价项目如下: 4.1感观评价 4.1.1外观 可对产品的光泽度、白度和粘度进行评分。 4.1.2挑起阶段 可对产品的挑起性、拉丝感、硬度、粘腻感、附着感进行评分。 4.1.3涂抹阶段 可对产品的湿润度、铺展度、粘滞感、吸收性进行评分。 4.1.4涂后感 可对产品的光亮度、粘滞感、滑爽感、柔软感、有无残留进行评分。 以上评价阶段可概括为对产品的性状和肤感的评定,因是主观评价,因此无判断标准,评价结果因人而异。另,在样品制作时,尽量避免添加颜色和香气,以免影响评价者的主观意识,我部可对产品的香气和颜色另行进行评价。 产品的感官评价可于产品移交当天出示结果,但因需与功效评价结果一同发出,而功效评价耗时较长,因此,以功效评价的时长为准。因结果出示的时间受

化妆品防腐性能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

化妆品防腐性能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化妆品防腐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 投产前对产品防腐体系的可靠性做效能测试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国内外配方设计时普遍采用防腐挑战性试验评价防腐剂的有效性。防腐挑战性试验更接近实际应用,该方法能够模拟化妆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受到高强度的微生物污染的潜在可能性和自然界中微生物生长的最适宜条件,从而避免由微生物污染造成的损失和为消费者健康提供可靠的保证。 1.CTFA推荐的一次加菌防腐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 CTFA的方法初始的霉菌和细菌的接种量分别为10000cfu/g(ml)和 1000000cfu/g(ml)(CFU为菌落单位),要求在第7天时霉菌降低90%,细菌降低99.9%,并且在28天内菌数持续下降。美国在CTFA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更为严格的标准,即,若单菌接种的三个平行试验中任何一种微生物数量的平均值,在第七天时下降到100 cfu/g(ml)以下,28天全部为0,则视为效果优良通过挑战试验;若第七天时下降到1000 cfu/g(ml)以下,则视为勉强通过;若单菌接种的任何一种微生物,任何一个平行样达不到上述标准,也达不到CTFA的要求,防腐体系则评定为无效。 2.国内参照CTFA加菌防腐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 初始接种细菌量1000000 cfu/g(mL) (1)第28天时,样品中含细菌或霉菌,1000cfu/g(mL)该样品不能通过微生物攻击的挑战试验,表明样品的防腐体系不能有效地志到抑制微生物的作用,产品在生产、贮藏和使用中很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2)第28天时,样品中含细菌或霉菌在100 cfu/g-1000 cfu/g(mL),该样品有条件地通过挑战试验,即当产品中蛋白质或其他动植物材料成分不是特别高,同时

化妆品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化妆品应用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 1、前言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学习美容、美发、美体、美甲等操作的综合性入门课程。其功能在于让学生对化妆品的理化知识,包括主要成分及性能有本质的认识,能按不同需求正确选用各类化妆产品,为学习各专门化方向课程奠定基础。 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职业能力的需要组织设计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其职业能力。 项目的确定是以护肤岗位,化妆岗位,美发岗位上所用的化妆品为线索,导入化妆品的基础知识及正确选用。课程内容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递进,以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融合美容师或美发师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专门化妆品的选用作为活动的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实现学用一体化,并以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行业发展的需要,按中等职业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教师理论讲解、个案分析,多媒体信息资料等方式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使用中学习,培养学生能初步正确认识选用化妆品,具备本行业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力。 建议本课程总课时为72,计划在专业课前完成。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各个岗位上具有科学认识化妆品,正确选用化妆品的知识与技能,达到美容美发岗位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美容理念、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合作和富有爱心的思想品质,树立安全和服务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能掌握护肤类,发用类,化妆类化妆产品的质量、性能,使用对象,使用效果,使用时间,使用量 能正确判断不同皮肤、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合理选用化妆品 会正确介绍各种化妆品 3、课程内容和要求

嫩肤抗皱类化妆品的功效评价

嫩肤抗皱类化妆品的功效评价 《中国化妆品(行业版)->2007年第5期》 在使用化妆品的众多消费者中,保持年轻化几乎是每个人的愿望。在琳琅满目的化妆品中,有相当多的产品宣称具有使皮肤细腻光滑抗皱的作用。正是由于企业和消费者都有这样一致的目标,相对于化妆品其他临床功效的研究,嫩肤抗皱的功效评价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 一、半定量评分系统 1. 直接肉眼评分又称为描述性评价。先以语言描述皱纹的轻重程度,制定统一的评分标准,研究人员根据该标准直接对受试者面部皱纹进行等级评分。此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任何设备,适合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本文作者采用该方法调查1004名年龄18-68岁的汉族女性,发现面部皱纹开始出现年龄以眼角最早20-25岁,其次为额眉间皱26-30岁, 最晚是口周皱纹36-40岁。皱纹快速发展的年龄在以上3个部位分别为:25-40岁,30-45岁,40-55岁。 2. 照片等级评分这是将直接对面部评价改为对面部标准照片评分。常采用正面和左右两侧面45度拍摄,即每位受试者拍摄3张照片,对面部每个部位的皱纹进行等级评分。采用这一方法对年龄为20到60岁的中国和法国女性的皱纹进行了比较,发现中国女性皱纹的程度比法国女性晚大约5~10岁左右,即相同年龄中国女性显得更年轻。此方法便于研究人员对不同地区研究对象或同一个人治疗前后的状况进行对比研究。目前有关皱纹疗效评价如光子嫩肤、肉毒素治疗等文献报道多采用该方法。但易受拍片条件和技术的影响。 3. 显微镜皮肤硅模评分先制作皮肤皱纹硅模,用显微镜(×10)观察皮肤硅模表面纹理,按等级评分法对其皮纹的粗细和皮丘的大小进行半定量评分。本方法将面部的结构放大,使研究者能更细致地观察,但仍然是用肉眼测量,只能进行等级评分。 二、客观定量评价系统 肉眼的评价方法虽然经济简便,但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且主要用于观察粗大皱纹,难以分辨皮肤细腻度的变化。实际上,大多数的化妆品主要是针对皮肤细纹的变化,如果用肉眼观察,难以作出临床效果的判断。研究人员一方面对皮肤的表面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其平面结构和立体三维结构进行定义;同时采用机械、光学等原理开发出一系列能对皮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