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会计实操

成本会计实操

成本会计实操
成本会计实操

实操一品种法实操

一、实操目的

通过实操,了解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的特点、适用和范围,掌握在品种法下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以及相应的账务处理。

二、品种法的特点与程序

1、审核各种原始凭证,填制费用分配汇总表,并编制相应地记账凭证。

(1)根据审核过的领料凭证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2)根据工资结算表和规定的福利费比例编制“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实际耗电量编制“低值易耗品摊销表”,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4)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表编制“折旧费分配表”,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5)根据修理费预提表编制“固定资产修理费分配表”,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6)根据现金、银行存款付款凭证编制“其他费用汇总分配表”,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2、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根据辅助生产明细账及其他资料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3、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根据制造费用明细表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4、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根据有关资料编制“废品损失汇总表”和“废品损失计算表”,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5、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

(1)根据各项费用分配表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

(2)根据“成本计算单”编制“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三、实操要求

(1)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总账,按A、B、C产品设置成本计算单,按车间设置辅助生产明细账,并登记有关期初余额。

(2)根据实操资料编制各种费用要素分配表。

(3)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填制记账凭证。

(4)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总账及其明细账,并进行月末结账。

(5)填制A、B、C产品成本计算单。

(6)将“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总账怀其明细账的期末余额核对。

四、实操资料

1、企业的基本情况

振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间建筑材料公司,主要生产经营不同规格的建筑材料,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公司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C三种型号的建筑材料;设有辅助生产车间二个:修理车间和运输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提供修理和运输劳务。为简化,所有涉及货币资金业务均以银行存款收支,其结算凭证从略。

2、该企业2008年5月1日有关账户余额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余额为29700元;

“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无余额;

“制造费用”账户无余额。

3、“基本生产成本”本月初明细资料

账户名称数量

(件)

成本项目合计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总成本单位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基本生产成本-C产品300

200

150

3 000

1 600

3 000

4 500

2 000

4 500

6 000

2 400

2 700

13 500

6 000

10 200

45

30

68

合计7 600 11 000 11 100 29 700 - 4、有关产量、生产工时及定额耗用量

产品名称产量(件)单位产品生产工时

(小时)定额工时总额

(小时)

原材料单位消耗

定额(元)

A产品 5 000 60 300 000 10 B产品 2 000 40 80 000 8 C产品 1 000 50 50 000 20 合计430 000

5、2008年5月末发生有关经济业务

1-1-1

收料凭证汇总表2008年5月

材料名称批次数量单价

(元)

金额

(元)

期初余额

数量单价(元)金额(元)

甲材料(吨)一

三10

13

8

210

200

208

2 100

2 600

1 664

5 203 1 015

乙材料(公斤)一

二50

80

400

380

20 000

30 400

30 410 12 300

丙材料(吨)一40 2 000 80 000 10 2 100 21 000

丁材料(公斤)一

二190

100

320

350

60 800

35 000

包装物(个)一600 50 30 000 100 48 4 800 低值易耗品(件)一200 180 36 000 50 200 10 000 燃料(公斤)一600 40 24 000 120 42 5 040 提示: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各种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平均单价。

1-1-2

平均单价计算表

2008年5月

材料名称计量单位平均单价的计算平均单价甲材料吨

乙材料公斤

丙材料吨

丁材料公斤

包装物个

低值易耗品件

燃料公斤

合计

领料凭证汇总表

2008年5月

领料单位领用材料名称用途数量金额

甲材料制造A产品25吨

乙材料制造B产品90公斤

丙材料制造C产品30吨

基本生产车间丁材料制造A、B、C三种产品200公斤

丁材料一般性消耗5公斤

包装物包装A、B、C三种产品650个

低值易耗品一般性消耗180吨

辅助生产修理

车间

甲材料生产领用8吨

乙材料生产领用40公斤

低值易耗品一般耗用50件运输

车间

燃料营运领用680公斤低值易耗品一般耗用5件

企业管理部门丁材料修理房屋领用50公斤

低值易耗品一般耗用10件生产流水线

建造工程

甲材料一般耗用2吨

提示:1、用已计算的平均单价乘以耗用数量,计算耗用的材料成本。

2、制造A、B、C三种产品共同耗用的丁材料,按完工产品原材料定额成本分配,领用的包装物按产品产量分配

3、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

1-1-3

共同耗用材料分配表

2008年5月

材料名称:丁材料

产品名称原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分配金额A产品

B产品

C产品

合计

1-1-4

共同耗用包装物分配表

2008年5月

包装物名称:

产品名称产品数量分配率分配金额A产品

B产品

C产品

合计

1-1-5

耗用材料分配汇总表

2008年5月

单位:元应借记科目甲材料乙材料丙材料丁材料包装物低值易

燃料合计

耗品

基本生产成本

-A产品

-B产品

-C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

-修理车间

-运输车间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合计

1-1-6

在建工程领用生产用料进项税额转出计算表

2008年5月

单位:元部门领用甲材料成本税率(%)转出进项税额在建工程

合计

1-2-1

基本生产车间工人计件工资计算表

2008年5月

产品名称产量单位定额工时定额工时总计小时工资率计件工资A产品 5 000 60 0.5

B产品 2 000 40 0.8

C产品 1 000 50 0.6

合计

提示:计算各种产品生产工人计件工资,填入1-2-4中。

1-2-2

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缺勤病假工资计算表

2008年5月31日

职工姓名月工

资标

病假

(天)

事假

(天)

病假工资占工

资标准百分比

(%)

应扣缺

勤病假

工资

应扣缺

勤事假

工资

应付工

王丽洲880 2 1 90

李文斌640 1 2 80

合计

备注:1、该企业采用20.92日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扣月工资的办法。

2、本月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扣除缺勤病假、事假工资前的基本工资总额为13 000元,其津贴、奖金采用定额办法。

提示:计算应扣缺勤病假工资和应扣缺勤事假工资,并从基本工资总额中扣除后填入1-2-4中。

1-2-3

机修车间集体计件工资分配表

2008年5月31日

集体单位:机修车间

工人姓名等级工资标准

(日工资率)

出勤

日数

按日工资率和出勤日

数计算的工资额

分配率应分工资

王诒缘六30 23 陈伟然六30 23 赵隶五25 23 李明五25 23 黄强五25 23 何丽珍四20 23 张平三18 23

宋丽芳二15 23

合计

备注:机修车间除完成规定任务外,还承包一座锅炉的修理,采用集体计件工资计算办法。5月份集体工资4000元。

提示:计算各工人应分工资额,填入1-2-4中。

1-2-4

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

2008年5月31日

车间及部门应分配工资额(元)备注

基本工资各项津

贴计件工

奖金合计

基本生产车间

A产品工人62 000 10 000 -

B产品工人48 000 6 200 -

C产品工人27 000 4 900 -

车间管理人员 3 800 - 11 000

辅助生产车间机修车间8 900 4 200 3 000 运输车间9 200 4 800 - 5 000

管理部门18 000 9 000 - 13 000

医务福利

人员

6 600 120 - 3 800

生产流水

线工人

8 300 240 - 4 400

销售机构 3 240 890 - 4 100

合计-

1-3-1

职工福利费分配表

2008年5月单位:元借记科目成本或费用项目工资总额应付福利费

基本生产成

本A产品直接人工B产品直接人工C产品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福利费

辅助生产成

本机修车间福利费运输车间福利费小计

管理费用福利费销售费用福利费在建工程福利费合计

备注:提取福利费比例为14%。

提示:按医务福利人员工资计提的福利费应计入管理费用。

1-4-1

广东省增值税专用发票

开票日期:2008年5月15日发票联No:0542891

购货单位名称振华实业

公司

税务登

记号

4 4 0 1 0 4 1 0 6

5 4 3 9 8 8

地址、

电话

荔湾北

20号

开户银

及账号

工行荔湾路015-1045-8829061

商品或劳务名称计量

单位数

单价金额税率(%)税额

电力62 244 17 10 581.48

合计62 244 17 10 581.48

价税合计(大写)币柒万贰仟捌佰贰拾伍元肆角捌分¥72 825.48 备注

销货单位名称广州市供

电局

税务登

记号

4 4 0 1 0 4 2 6 8 4 2 8 6 8 8

地址、

电话

广州北场

路5号

开户银行

及账号

工行解放路办015-3881-6543764

收款人:开票单位(未盖章无效)

1-4-2

广东省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力附件

(此附件不作财务报销凭证)

编号用途电表行码倍率电表

电量补(退)

电量

线变

损电

计费

电量

电量电费

本月上月单价金额

(元)

生产照明73155

3100

0.8

1.2

58524

3720

合计62244 基本电费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抄表日期

计费容量单价金额(元) 功率因数调整率(%) 调整

金额

抄表员

操作员

复核员

1-4-3

基本生产车间外购动力费分配表

2008年5月

产品名称生产工时分配率动力用电数单价金额

A产品B产品C产品300 000 80 000 50 000

合计430 000

提示:分配后将分配结果填入1-4-4中。

1-4-4

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

2008年5月

应借科目成本或

费用项目生产

工时

动力用

电数

照明用

电数

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材料300 000

B产品直接材料80 000

C产品直接材料50 000

机修

车间

燃料及

动力

6 650

水电费850

运输

车间

水电费56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车间

水电费930

管理费用水电费760

合计430 000 73 155 3 100

备注: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度数为66 505度,机修车间动力用电度数为6 650度。

提示: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按生产工时分配,其余部门按实际用电计算。为简化,基本生产车间的外购燃料计入直接材料项目。

1-5-1

广东省增值税专用发票

开票日期:2008年5月15日发票联No:0542891

用电单位名称振华实业

公司

税务登

记号

4 4 0 1 0 4 1 0 6

5 4 3 9 8 8

地址、

电话

荔湾北

20号

开户银

及账号

工行荔湾路015-1045-8829061

商品或劳务名称

及其他

用水行度量计量

单位

单价金额税率

(%)

税额本月上月

水23 000 立方米0.7 16 100 17 2 737

合计16100 17 2737 价税合计(大写)币壹万捌仟捌佰叁拾柒元零角零分¥18837 备注

名称广州自来税务登 4 4 0 1 0 6 9 7 2 4 4 7 8 0 4

销货单位

水公司记号

地址、

电话

环市东路

104号

开户银行

及账号

工行环市东路办015-3294-4832388

抄表:收费:开票:开票单位(未盖章无效)(本发票手写无效)

1-5-2

水费分配表

2008年5月31日

用水部门、项目单位数量单价金额基本车间立方米13 000

机修车间立方米 2 800

运输车间立方米 1 000

管理部门立方米8 00

在建工程立方米 5 400

合计立方米23 000

1-5-3

在建工程耗水费进项税额转出计算表

部门耗水用量单价金额税率(%)转出进项税额在建工程

合计

1-6-1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2008年4月

部门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及其他运输设备合计折旧率3‰折旧率8‰折旧率4‰

原值折旧额原值折旧额原值折旧额基本

车间

800 000 2 400 1000 000 8 000 10 400

机修

车间

300 000 900 500 000 4 000 4 900

运输

车间

100 000 300 30 000 240 1938 560 7754.24 8294.24

管理

部门

200 000 600 200 000 1 600 200 000 800 3 000

销售

机构

100 000 300 70 000 560 860 合计1500 000 4 500 1800 000 14 400 2138 560 8554.24 27 454.24 备注:经查核,4月份基本生产车间购进2台全新设备,原值共30 000元,管理部门购进3台电脑,原值共50 000元。运输队报废4辆汽车,原值450 000元。

提示:在4月份计提折旧基础上按4月份增减的固定资产折旧进行调整。

1-6-2

折旧费用分配表

2008年5月

应借科目车间部门4月固定资产

折旧额

4月增加固定资

产折旧额

4月减少固定

资产折旧额

本月固定资

产折旧额

制造

费用

基本生产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运输车间

小计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

销售费用合计

1-7-1

中国人民邮政报刊费收据

2008年5月10日

订户羊城洒厂期间:2008年7月1日至12月31日邮截及收订

员号码订单号66108688 电脑号48746864

种类订单数金额投递费共计款额(元)

报纸杂志5

8

1 885

2 480

187

248

2 072

2 728

合计¥4 800

广州荔湾路邮局

1-8-1

待摊费用摊销表

2008年5月31日

应借科目财产保险费(元)报纸杂志费(元)

制造费用500 28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运输车间150

160

270

120

管理费用520 410

销售费用90 90

合计1420 1170

1-9-1

预提费用计算表

2008年5月

应借科目借款利息固定资产大修理费合计财务费用8 500 8 500 在建工程 2 300 2 300 制造费用 3 200 3 200 管理费用 2 800 2 800

合计10 800 6 000 16 800

1-10-1

办公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汇总表

2008年5月

应借科目金额总账科目明细科目成本或费用项目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办公费 3 200 培训费 1 800 其他600 小计 5 6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办公费 1 700

其他 1 080

小计 2 780 运输车间

办公费 2 500

其他 1 100

小计 3 600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办公费 6 000 差旅费 5 000 税金 1 000 其他 3 000 小计15 000

销售费用运输费8 000 广告费10 000 其他 2 000 小计20 000

在建工程X工程其他30 000

合计76 980

1-11-1

辅助生产提供劳务情况表

2008年5月31日

辅助生产车间

各受益部门耗用量

计量

单位

运输

车间

机修

车间

基本生

产车间

医务福

利部门

厂部管

理部门

销售

机构

以建

工程

合计

运输

车间

吨公里 1 200 23 000 500 467 10 000 6 000 41 167

机修

车间

工时150 1 400 80 300 400 170 2 500

1-11-2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交互分配法)

项目

机修车间运输车间

合计数量

单位成

本(费

用分配

率)

分配

金额

数量

单位成

本(费

用分配

率)

分配

金额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交互分配辅助生产-机修辅助生产-运输

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

对外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医务福利部门行政管理部门销售机构在建工程

备注:机修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中,有4000元为修理锅炉工资支出,就扣除后再进行交互分配。

提示:归集本月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后,先进行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分配,然后再对外分配。

1-12-1

财产清查报告单

2008年5月

清查对象:在产品

产品名称账存数量实存数量差异单位成本金额

A产品B产品C产品5 300

2 200

1 150

5 400

2 100

1 155

+100

-100

+5

45

30

68

+4 500

-3 000

+340

合计+1 840

要求:分别编制报告批复前和批复后的记账凭证。

1-13-1

制造费用分配表

2008年5月31日

部门:基本生产车间

应借科目生产工人工时分配率分配金额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B产品

-C产品

合计

提示:归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按生产定额工时进行分配。

1-14-1

基本生产车间不可修复废品损失报告表

2008年5月

产品名称投产数量(件)完工数量(件)废品回收残料(元)月初在产品本月投产合格品废品

A产品B产品C产品300

200

150

5 100

1 900

1 005

4 800

2 000

1 000

10

5

60

40

150

50

合计

备注:原材料为一次投入,表中本月投产数为实际数。

提示:废品的生产成本按废品的数量和各项费用定额计算。

1-14-2

基本生产车间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按定额成本计算)产品:A产品废品数量:10件

2008年5月

项目直接

材料定额

工时

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成本

合计

每件或每小时费用定额10 2.50 3.30 废品定额成本100 60 150 198 448 减:残料价值150 150 废品损失298

1-14-3

基本生产车间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按定额成本计算)产品:B产品废品数量:5件

2008年5月

项目直接

材料定额

工时

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成本

合计

每件或每小时费用定额8 1.25 1.50 废品定额成本40 40 50 60 150 减:残料价值50 50 废品损失100

1-15-1

本月产量记录

2008年5月31日

单位:元

产品名称月初

在产品本月

投产

本月完工(合

格品)

月末

在产品

在产品完工

程度(%)

A产品300 5 100 4 800 590 50 B产品200 1 900 2 000 95 60 C产品150 1 005 1 000 155 40

合计

备注:本月投产为实际数,原材料为一次投入,采用约当产量法。

1-15-2

产品成本计算表

2008年5月

产品名称:A产品

项目数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合计期初在产品成本300

本月生产费用 5 100

生产费用合计

约当产量

分配率

完工产品成本

期末在产品成本

提示:废品损失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月末在产品不负担废品损失。

1-15-3

产品成本计算表

2008年5月

产品名称:B产品

项目数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合计期初在产品成本200

本月生产费用 1 900

生产费用合计

约当产量

分配率

完工产品成本

期末在产品成本

提示:废品损失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月末在产品不负担废品损失。

1-15-4

产品成本计算表

2008年5月

产品名称:C产品

项目数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合计期初在产品成本150

本月生产费用 1 005

生产费用合计

约当产量

分配率

完工产品成本

期末在产品成本

提示:废品损失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月末在产品不负担废品损失。

1-15-5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计算表

2008年5月

成本项目A产品B产品C产品

总成本单位成本总成本单位成本总成本单位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废品损失

合计

实操二分步法实操

一、实操目的

通过实操,了解分步法的特点和适应范围,掌握分步法核算的程序和方法,掌握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运用。

二、分步法的特点与程序

分步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其成本计算对象为各种产品的成本及其所经过的各个生产步骤的成本。按是否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1、逐步结转分步法

它是为了计算半成品成本而采用的一种分步法,其特点是各步骤所耗用的上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要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从上一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转入下一步骤相同产品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以便计算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和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这种按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反映的方法,分为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综合结转法是指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以“直接材料”或“半成品”项目,综合记入各该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由于上一步骤转入的半成品,是由原材料和加工费用组成,而在综合结转时,却全部作为“直接材料”或“半成品”项目。为了考核和反映企业产品成本的结构,应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进行步骤分解,还原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

分项结转法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所以这种方法直接提供按原始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资料,而无需成本还原。

2、平行结转分步法

它适用于各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情况。这种方法也不结转所耗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本步骤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以及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然后将各步骤应计入同一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平行结转、汇总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判断题 1.实际工作中核算的产品成本,就是理论成本。() 2.工业企业的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总额。()3.在实际工作中,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也可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4.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 二、单项选择题 1.商业企业产品流通费用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采购费用、存储费用和管理费用 b.采购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c.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d.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2.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示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的()。 a、产品成本 b、生产费用 c、经营管理费用 d、制造费用 3.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是() a.短期借款利息 b.厂部管理人员的工资 c.购买固定资产的支出 d.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4.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生产耗费,称为()。a.成本会计对象 b.生产费用 c.产品成本 d.经营管理费用 5.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是()。 a.车间生产工人福利费

b.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费用 6.在企业已设置了“基本生产成本”总帐科目的情况下,不能再设置的总帐科目是()。 a.辅助生产成本 b.生产费用 c.制造费用 d.废品损失 7.成本核算和分析等方面工作由车间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分别进行,并在业务上受厂部成本会计机构指导的工作方式,是()。 a.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 b.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 c.集中工作方式 d.分散工作方式 三、多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的环节应包括()。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控制 d.成本分析 e.成本考核 2.在分散工作方式下,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进行的成本会计工作有( ?)a.成本核算 b.成本预测、决策 c.成本考核 d.成本分析 一、判断题 ××√× 二、单项选择题 c b c b c b d 三、多项选择题

成本会计试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 一、单项选择题 2、成本会计有狭义成本会计和广义成本会计之分,所谓狭义成本会计就是指(??A???)。 A、成本核算 B、成本预测 C、成本控制 D、成本考核和分析 4、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比较准确,但分配计算过程较复杂的分配方法是()。 A、计划成本分配法 B、顺序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交互分配法 5、可以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材料费用是()。 A、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机物料 B、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 C、生产过程中间接耗用的材料 D、直接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 6、企业生活福利部门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科目是()。 A、应付福利费 B、职工福利基金 C、管理费用 D、生产成本 7、将辅助生产的计划成本分配转出数与辅助生产的实际成本的差额,全部计入了管理费用的分配方法是()。 A、顺序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计划成本分配法 D、代数分配法 8、企业大量简单生产一种产品,所耗原料和加工工艺相同,但是质量不同,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等级。会计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9、如果某种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产品成本的确定可使用的方法是()。 A、约当产量法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法 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法 10、在实际工作中,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包括()。 A.废品损失 B.产品销售费用 C.行政管理费用 D.筹集资金费用 11、成本还原是指从()生产步骤起,将其耗用上一步骤的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的成本项目的比例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 A、最前一个 B、中间一个 C、最后一个 D、随意任选一个 12、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费应借记()。 A.“管理费用”科目 B.“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C.“制造费用”科目 D.“车间经费”科目 13、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应以()。 A、每种产品设置成本计算单 B、每批产品设置成本计算单 C、产品类别设置成本计算单 D、产品生产步骤设置成本计算单 14、产品成本计算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分类法 B、分步法 C、分批法 D、品种法 15、期末在产品数量较多、期初期末数量变化较大、各项成本项目所占比重较均衡,应选择哪一种划分生产费用的方法是()。 A、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定额比例法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判断题 1.实际工作中核算的产品成本,就是理论成本。() 2.工业企业的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总额。()3.在实际工作中,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也可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4.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 二、单项选择题 1.商业企业产品流通费用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采购费用、存储费用和管理费用 b.采购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c.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d.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2.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示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的()。 a、产品成本 b、生产费用 c、经营管理费用 d、制造费用 3.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是() a.短期借款利息 b.厂部管理人员的工资 c.购买固定资产的支出 d.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4.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生产耗费,称为()。a.成本会计对象 b.生产费用 c.产品成本 d.经营管理费用 5.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是()。 a.车间生产工人福利费

b.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费用 6.在企业已设置了“基本生产成本”总帐科目的情况下,不能再设置的总帐科目是()。 a.辅助生产成本 b.生产费用 c.制造费用 d.废品损失 7.成本核算和分析等方面工作由车间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分别进行,并在业务上受厂部成本会计机构指导的工作方式,是()。 a.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 b.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 c.集中工作方式 d.分散工作方式 三、多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的环节应包括()。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控制 d.成本分析 e.成本考核2.在分散工作方式下,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进行的成本会计工作有( ?)a.成本核算 b.成本预测、决策 c.成本考核 d.成本分析 一、判断题 ××√× 二、单项选择题 c b c b c b d 三、多项选择题 abcde bcd

成本会计答案 B卷

浙江财经大学2012~2013学年第1学期 《成本会计》课程期末考试试卷(B 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的标号填入括号内。本题共15分,每小题1分) 1.B 2.D 3.B 4.A 5.B 6.B 7.C 8.B 9.A 10.A 11.C 12.D 13.D 14.C 15.D 16. A 17. A 18. A 19. D 20.B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的标号填入括号内。本类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 AB 2.ABCD 3.ABCD 4.AB 5.BC 6. ABCD 7. BC 8. ABC 三、判断题(请将判断结果用“√”或“×”号填入每题后括号内。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 四、计算分析题(共32分,每小题8分。有除不尽的一律保留两位小数) (6分) (2)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4 400 ――乙产品 9 600 贷:制造费用 24 000 (2分) 2、(1)月末在产品成本= % 50*400100090000 6000++×400×50%=16 000(元) (2分) (2)本月末完工产品总成本=% 50*400100090000 6000++×1 000+20 000+4 000 =104 000(元) 或 120 000-16 000=104 000(元) (2分) 本月末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04 000÷1 000=104(元/件) (2分) (3)产成品完工入库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104 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04 000 (2分)

成本会计品种法习题

品种法习题 资料:某厂为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还设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运输车间。该厂200×年5月份有关产品成本核算资料如下: 1、产量资料见下表(单位:件): 2、月初在产品成本见下表: 3、该月发生生产费用: (1)材料费用。生产甲产品耗用材料4410元,生产乙产品耗用材料3704元,生产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材料9000元(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3000千克,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1500千克)。运输车间耗用材料900元,基本生产车间耗用消耗性材料1938元。 (2)工资费用。生产工人工资10000元,运输车间人员工资8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600元。 (3)其他费用。运输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为200元,水电费为160元,办公费为40元。基本生产车间厂房、机器设备折旧费为5800元,水电费为260元,办公费为402元。 4、工时记录。甲产品耗用实际工时为1800小时,乙产品耗用实际工时为2200小时。 5、本月运输车间共完成2100公里运输工作量,其中:基本生产车间耗用2000公里,企业管理部门耗用100公里。 6、该厂有关费用分配方法: (1)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材料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 (2)生产工人工资按甲乙产品工时比例分配; (3)辅助生产费用按运输公里比例分配; (4)制造费用按甲乙产品工时比例分配; (5)按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甲、乙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甲产品耗用的材料随加工程度陆续投入,乙产品耗用的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要求:采用品种法计算甲、乙产品成本。(附表) 答案如下: 材料费用分配表 单位: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0410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6704 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900 制造费用1938 贷:原材料19952 工资费用分配表 单位: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4500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5500 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800 制造费用1600

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1]

成本会计习题(包括第一、二章内容) (一)填空题(一)填空题 1.成本会计职能成本会计对象 2.成本核算 3.废品损失停工损失 4.核算和监督 5.反映监督 6.生产经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 7.集中工作分散工作 8.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9.经济内容经济用途 10.权责发生制待摊费用预提费用 1.企业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分工,既可以按分工,也可以按分工。 2.在成本会计的诸多职能中,是成本会计的基础职能。 3.为促使工业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减少生产损失,对某些不形成价值的损失,如、、 也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4.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和的内容。 5.成本会计具有和两大基本职能。 6.从现行行业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出发,可以把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和。 7.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和两种方式。 8. 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和。 9.生产费用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其中最基本的是按生产费用的和分类。 10.为了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应当贯彻原则,正确地核算 和。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 15.×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2.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理论依据。() 3.成本预测和计划是成本会计的最基本的任务。() 4.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的讲,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 5.以已经发生的各项费用为依据,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的、可以验证的成本信息资料,是成本会计反映职能的基本方面。() 6.制定和修订定额,只是为了进行成本审核,与成本计算没有关系。() 7.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也可能绝对正确地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8.“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期末应无余额。() 9.生产工人工资和福利费是产品成本项目。() 10.直接生产费用既可能是直接计入费用,也可能是间接计入费用。() 11.为了尽可能地符合实际情况,厂内价格应该在年度内经常变动。() 12.“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应该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明细分类账,账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13.企业生产经营的原始记录,是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核算的依据。() 14.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因此它属于间接生产费用。() 15.产品成本项目就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核算的项目。()

中南大学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产品的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是( ) A.C+V B.C+V+M C.V+M D.C+M 2.狭义的成本会计通常是指( ) A.成本预测B.成本核算C.成本决策D.成本分析 3.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 ) A.制造成本 B.理论成本 C.定额成本D.重置成本 二、判断题 1.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全部构成产品的成本。( ) 2.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核心职能。( ) 3.为了加强管理与考核,各个企业的成本核算制度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 ) 三、思考题 1.简要说明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联系与区别。 2.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第二章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 一、单向选择题 1、下列支出,不计入产品成本的有()。 A、产品生产用材料 B、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C、劳资部门的人员工资 D、车间生产设备的折旧费 2、应由本期负担尚未支付的费用,应当作为()计入本期有关费用和成本。 A、制造费用 B、待摊费用 C、管理费用 D、预提费用 3、应由本期负担的费用如果列佐待摊费用则()。 A、会虚增本期利润 B、会虚减本期利润 C、可以简化成本计算 D、可以节约成本费用 4、需要在各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的生产费用,是指()。 A、起初在产品成本 B、本期发生的费用 C、起初在产品成本加上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合计) D、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减去起初在产品成本 5、经营管理费用即期间费用,在发生时应记入()。 A、基本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当期损益 D、营业外支出 二、判断题 1、资本性支出应该记入本期产品成本。() 2、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3、正确计算期末在产品成本,是正确计算本期完工产品成本的关键。() 第三章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 1、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有()。 A、约当产量法 B、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C、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D、直接分配法 2、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中归集的材料费用是()。 A、生产产品领用的原材料 B、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的原材料 C、生产车间一般消耗的材料 D、辅助生产领用的原材料

成本会计习题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8) 资料:湘沙工厂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A、B两种产品,还设有供电、机 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该厂实行一级成本核算,由厂部财会部门集中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3、各项费用分配方法 (1)A、B两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按各产品直接耗用材料比例进行分配。 (2)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按A、B两产品本月实际生产工时分配。(3)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每度电计划成本为1元,机修车间每小时计划成本为4元,成本差异全部由管理费用列支。 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量与各车间耗用量如下: 、产品生产共同耗电按产品实际工时分配) (4)制造费用按A B产品实际工时分配。 (5)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A、B两产品原材料均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按50%十算。 (6)辅助生产车间的间接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 4、本期生产费用发生情况如下: (1 )根据本月份现金付款凭证,汇总各部门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

(2)根据本月份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汇总各部门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 (3)根据本月份工资结算汇总表,汇总各车间、部门工资及其他薪酬费用如下: 生产工人工资、其他薪酬费用分配表单位:元

⑷各车间、部门计提的折旧费如下: (5)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汇总各部门耗用材料如下:

(6)本月应摊销的费用

合计 会计分录: 基本生产成本一A 产品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制造费用

基本生产成本一B 产品 200件 期末在产品:60件 产品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完工:80件 B 30会计分录:

成本会计作业2答案

作业1、F企业生产C产品,分三道工序陆续加工制成。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单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400元,在各工序的定额分别为:一工序160元,二工序140元,三工序100元。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为200小时,在各工序的定额分别为:一工序100小时,二工序60小时,三工序40小时。月初在产品成本为:直接材料8910元,直接人工6860元,制造费用3100元;本月份发生的生产费用为:材料费用23 200元,工资费用12 000元,制造费用9 300元。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各工序的在产品分别为:一工序120件,二工序40件,三工序60件。 计算C产品的完工产品总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作业2、G企业生产E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月初在产品成本为:直接材料7850元,直接人工9090元,制造费用8012元。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材料费用98 000元,工资费用60 900元,制造费用20 420元;单位产品材料费用定额为220元;单位产品工时定额为40小时,在产品平均完工率为50%。每小时费用定额为:直接人工2.1元,制造费用1.8元。本月完工产品502件,月末在产品36件。 要求:计算E产品的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法)作业3.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B两种原材料。有关资料如下: 原材料计划单价为:A材料6元,B材料8元。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2)编制耗用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1答案: 原材料分配率=(8910+23200)/(200+138)=95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200*95=19000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38*95=13110 在产品约当量=120*100*50%/200+40*(100+60*50%)/200+60*(100+60+40*50%)/200=110 直接人工分配率=(6860+12000)/(200+110)=60.8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用=200*60.8=12160 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110*60.8=6700 制造费用分配率=(3100+9300)/(200+110)=40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00*40=8000 在产品制造费用=110*40=4400 完工产品总成本=39160 在产品=24210 2、答案;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36*220+36*40*50%*(2.1+1.8)=10728 完工产品成本=7850+9090+8012+98000+60900+20420-10728=193544 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200*5+100*4 =1400千克 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率 =1400/(200*5+100*4)=1 甲产品耗用A原材料实际数量 200*5*1=1000千克 甲产品耗用A原材料金额 1000*6=6000(元) 乙产品耗用A原材料实际数量 100*4*1=400千克 乙产品耗用A原材料金额 400*6=2400(元) 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B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200*10+100*2 =2200千克 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B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率

成本会计习题答案

第一、二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的经济内涵是(D )。 A 已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 B 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 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2、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A )。 A 是有一定差别的 B 是完全一致的 C 是完全不同的 D 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3、下列各项费用中,计入产品成本的是(B )。 A 管理费用 B 制造费用 C 销售费用 D 财务费用 4、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包括(D )。 A 设置会计机构 B 配备会计人员 C 制定会计制度 D 建立定额管理制度 5、成本会计的职能机构包括(C)。 A生产部门 B 销售部门 C 成本核算科 D 总务行政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 1、产品成本开支范围包括()。 A 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生产而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 B 为制造产品而消耗的材料费用 C为制造产品而消耗的动力费用 D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品损失 E 生产单位为管理组织生产而发生的费用 2、成本的作用是()。 A 成本是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 B 成本是制定价格的重要依据 C 成本是进行经营预测的重要依据 D 成本是进行经营决策的分析的重要依据 E 成本是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3、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主要有()。 A 建立和健全成本考核制度 B 建立和健全财产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制度 C 和健全各项原始记录制度 D 和健全成本分析制度 E建立厂内内部结算价格 4、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包括()。 A 成本会计制度 B 成本会计人员 C 成本会计机构 D 成本管理责任制 E 班组经济核算 5、成本会计制度应该包括的内容是()。 A 关于成本核算制度 B 关于成本分析制度 C 关于成本考核制度 D 关于成本岗位责任制度 E 企业内部结算制度 三、判断题 1、成本的经济内涵,就是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2、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支出。

成本会计作业1

成本会计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1.生产车间厂房扩建工程领用材料,应借记科目是()。 A.“基本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 C.“在建工程”D.“营业外支出” 2.月末进行工资费用分配时,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作应借记科目是()。 A.“应付工资”B.“应付福利费” C.“管理费用”D.“营业外支出” 3.按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和规定比例计提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科目是()。 A.“应付工资”B.“应付福利费” C.“管理费用”D.“营业外支出” 4.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是()。 A.车间生产工人计时工资B.车间生产工人福利费 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D.构成产品实体原材料费用 5.生产车间耗用机物料,应借记会计科目是()。 A.“基本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 C.“辅助生产成本D.“管理费用” 6.“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反映材料成本()。 A.超支差异B.节约差异

C.计划成本D.实际成本 7.产品生产领用低值易耗品,应计入()科目。 A.“基本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 C.“辅助生产成本D.“管理费用” 8.下列各项中,不计提折旧是()。 A.当月报废停用固定资产B.未使用房屋 C.当月开始使用设备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固定资产 9.下列各项中,应计提折旧是()。 A.月份内增加固定资产B.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 C.不需用设备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 10.下列科目中,不属于与“待摊费用”科目贷方对应科目是( )。 A.“废品损失”B.“制造费用” C.“辅助生产成本D.“管理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预提短期借款利息时,应()。 A.借记“预提费用”科目B.贷记“预提费用”科目

网上作业成本会计1

题号: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 内容: 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有()。 A、分步法 B、分批法 C、品种法 D、分类法 E、定额法 标准答案:ABC 学员答案:ABC 本题得分:5 题号:2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 内容: 选择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方法时,应考虑的条件是()。 A、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 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 C、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D、产品生产工序的多少 E、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 标准答案:ABCE 学员答案:BE 本题得分:0 题号:3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 内容: “废品损失”由以下哪些部分构成?() A、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费用 B、可修复废品的修理费用 C、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 D、降价损失 E、可修复废品返修以前的生产费用 标准答案:ABC 学员答案:ABC 本题得分:5 题号:4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

内容: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第二生产步骤的广义在产品包括() A、第一生产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B、第二生产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C、第二生产步骤完工入库的半成品 D、第三生产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标准答案:BCD 学员答案:BCD 本题得分:5 题号:5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 内容: 下列各项,属于工业企业制造费用核算内容的有()。 A、车间的机物料消耗 B、车间管理工具的摊销 C、车间辅助工人工资及福利费 D、车间厂房的折旧费 E、车间产品生产工人的工资 标准答案:ABCD 学员答案:BCD 本题得分:0 题号: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 内容: 制造费用() A、可能是间接计入费用 B、可能是直接计入费用 C、一定是间接计入费用 D、一定是直接计入费用 E、可能其中一部分是直接计入费用,另一部分是间接计入费用 标准答案:ABE 学员答案:ABE 本题得分:5 题号: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 内容: 采用简化分批法,要求() A、必须设立基本生产二级账

成本会计作业1-4答案

《成本会计》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作业一 (第1章至第5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四、简答题 1、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清哪些方面的费用界限。 答:(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以上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也是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2、请简要回答对辅助生产费用核算需要设置的账户以及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 答: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进行的。该账户一般按辅助生产车间、车间下按产品或劳务种类设置明细账,账户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发生应记入该账户借方进行归集。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程序有两种,相应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设置方式也有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归集程序不同。 在一般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账户进行单独归集,然后将其转入相应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从而计入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应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和“制造

费用—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核算。 在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小、制造费用少而且辅助生产又不对外提供商品情况下,为了简化核算工作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单独归集,而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这时将产品成本项目和制造费用项目结合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五、计算及分析题 1、某企业2002年6月份应付工资为135650元,其中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是123750 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是30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是8900元;本月生产的甲、乙、丙三种产品,实际生产工时分别为5000、9500和15500小时。本月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为14%。 要求:(1)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并填入下列表中;(2)根据上述资料及分配结果编制工资和福利费分配的会计分录。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表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表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人工) 20625

成本会计习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工资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全体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2.交互分配法是一种“亲兄弟、明算账,算账后,再对外”的分配方法,即所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先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计算出交互分配后的辅助生产费用再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3.直接分配法是一种“团结一致,共同对外”的分配方法,即所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只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4.不可修复废品是指在技术上无法修复,或修复成本过大,在经济上不合算而放弃修复的废品。 5.废品损失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因出现废品而发生的无价值的耗费。 6.品种法是以产品的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7.分批法是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8.分步法是以产品的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9.产品成本计算对象是指企业为了计算产品成本而确定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各个对象,即生产费用的承担者。 10.逐步结转分步法,又称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它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一个步骤算出完工产品成本的分步法。 11.平行结转分步法,又称不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它是各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而只归集各个步骤本身所发生的费用和计算各步骤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将各步骤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平行加以汇总,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12.脱离定额差异是指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的实际支出脱离现行定额或预算的数额。 13.定额变动差异是指因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 14.联产品是指使用同种原材料,经过同一加工过程而同时生产出来的具有同等地位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产品。

成本会计作业

成本会计(实验)作业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13会计学()号: 学生姓名:

作业1 ?、单选题 1.成本会计的最基本职能是( A .成本预测 B .成本决策 C .成本核算 D .成本分析 2.生产经营费用按费用的()分类形成要素费用。 A .经济内容 B .经济性质 C .经济用途 D .经济作用 3.下列项目中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A.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B .企业支付的动力费用 C.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 D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4.对大量大批生产的产品,应当以)作为产品成本计算对彖。 A .产品的品种 B .产品的批次 C .产品的生产步骤 D .产品的类别 5?甲、乙两种产品的重量不同、材料单位消耗量基本相同、企业没有制定材料单位消耗定 额、材料领用时未能区分每种材料的消耗量,则对甲、乙产品共同消耗的材料费用,可以用作为分配标准的是() A ?完工产品的重量B?完工产品的数量 C.每种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 D .每种产品的实际材料消耗量 6.某基本生产车间本月归集制造费用15000元,本月该车间生产了A、B两种产品,产量分别为200件和300件。本月该车间为生产A、B产品共耗用生产工时8000小时。其中A 产品3000小时,B产品5000小时。则该车间制造费用的分配率为( A. 30 B. 5 C. 3 D. 1. 875 21.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 A .产品类型 B .产品的品种 C.产品的批别D .产品的生产步骤 22?最基本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 A .分批法 B .分步法 C.品种法 D .分类法 23.不属于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的适用范围是( A.单步骤生产 B ?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C.大量生产大批生产 D .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24.下列企业中,适合运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的是(

成本会计品种法例题

【品种法练习题】 香梅厂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生产工艺过程属于单步骤生产。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设有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四个成本项目。该企业另设机修车间和运输部门两个辅助生产单位,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提供劳务。该厂20××年10月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1. 各种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1)原材料费用按各种产品分配。本月两种产品当月完工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 (2)燃料和动力费用按产品当月完工产量的比例分配。 (3)职工薪酬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4)辅助生产费用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 (5)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6)月末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 2. 20××年10月产量资料 本月入库产品产量如下:甲产品5000kg,乙产品3600kg。月末在产品产量为:甲产品1600kg,乙产品900kg。甲产品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50%,乙产品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60%,甲产品本月实际生产工时为8800小时,乙产品为8000小时。 3. 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 表1 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单位:元

4. 该厂10月份发生的生产费用资料 (1)材料费用:根据领退料凭证,汇总本月发出原材料,共计198700元,见表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请完成相关计算、编制分配表和编制会计分录。 表2 发料凭证汇总表 20××年10月单位:元

表3 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20××年10月单位:元

(2)煤气费、电费:月末,根据煤气表、电表和单位煤气价格、单位电价,本月 应付外部煤气费14000元,由甲产品和乙产品共同承担;电费29080元,其中甲产品、乙产品生产动力用电24500元,机修车间耗电1300元,运输车间耗电1080元,生产车间照明用电1350元,管理部门照明用电850元。请完成相关计算、编制分配表和编制会计分录(注:款项尚未支付)。 表4 燃料和动力费用分配表 20××年10月单位:元

成本会计作业(一)2017

成本会计作业(一) 2016-09-05 一、判断题 1.正确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有助于划分本期费用与非本期费用的界限。(对) 2.提供供电劳务的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在分配各收益对象后,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户应无余额。(对) 3.在产品数量的日常核算,可以通过设置“在产品台账”来进行。 (对) 4.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分次投入时,应当根据该工序在产品累计已投入的材料费用占完工产品应投入的材料费用的比重来计算在产品的投料率。 (错) 5.成本计算对象是区分产品计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对) 6.成本管理的要求直接影响成本计算方法。(对) 7.品种法的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一致。(错) 8.无论采用何种成本计算方法,月末都需将本月归集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错) 9.产品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依据,但产品的市场价格还要受产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对) 10.一般情况下,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与本期产品成本在量上基本相等。(错) 二、简答题 11、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有什么区别? 答:产品成本是计入产品的初始入账价值的,也就是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可以指一定时期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而发生的成本总额,也可以指一定时期生产产品单位成本。产品成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产品是企业在生产单位(车间、分厂)内为生产和管理而支出的各种耗费,主要有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生产工人资和各项制造费用。广义的产品成本除了生产发生的各项管理和销售费用等。可以作为产品成本列示的具体内容必须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企业不断随意乱挤和乱摊成本。简称(料、工、费)而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肯定是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广告费宣传费销售人员的工作等;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的区分:车间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车间管理用的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等。这里的管理费用,是指单位的后勤部门比如财务科、总务科等辅助科室的一些基本耗费计入此科目;财务费用最典型的就是单位向银行支付的银行利息。 12、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有什么用途? 答:成本核算是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生产经营费用发生总额和分别计算出每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其基本任务是正确、及时地核算产品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提供正确的成本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借以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产生重大影响。成本核算过程,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如实反映的过程,也是为更好地实施成本管理进行成本信息反馈的过程,因此,成本核算对企业成本计划的实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标成本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计算成本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建立并严格执行材料的计量、检验、领发料、盘点、退库等制度;建立健全原材料、燃料、动力、工时等消耗定额;严格遵守各项制度规定,并根据具体情况确 定成本核算的组织方式。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检查、监督和考核预算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反映成本水平,对成本控制的绩效以及成本管理水平进行检查和测量,评价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研究在何处可以降低成本,进行持续改进。 13、分批法计算有什么特点?它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成本会计作业练习

第10章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与降低率之间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成正比 C.同方向变动 D.无直接关系 2.企业成本报表()。 A.是对外报送的报表 B.是对内编报的报表 C.有关部门规定哪些指标对外公布,哪些指标不对外公布 D.根据债权人和投资人的要求,确定哪些指标指标对外公布,哪些指标不对外公布 3.经济技术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指标的影响。 A.产品总成本 B.产品单位成本 C.产品产量 D.产品总成本和产品产量 4.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计划完成情况分析,通常首先采用()进行分析。 A.对比分析法 B.趋势分析法 C.比率分析法 D.连环替代法 5.企业成本报表的种类、项目、格式和编制方法()。 A.由国家统一规定 B.由企业自行制定 C.由企业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D.由企业主管部门与 企业共同制定 6.采用连环替代法,可以揭示()。 A.产生差异的因素 B.实际数与计划数之间的差异 C.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D.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变动原因 7.可比产品是指( ) A. 企业过去曾经正式生产过,有完整的成本资料可以进行比较的产品 B. 企业过去曾经生产过的产品 C. 有完整的定额成本资料可以进行比较的产品 D. 在行业中正式生产过,有完整的成本资料可以进行比较的产品 8.下列关于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构成情况的报表 B.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应按主要产品分别编制 C.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对产品生产成本表的补充说明 D.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全部产品单位成本构成情况的报表 9.生产单一品种情况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仅是下

成本会计答案

成本会计答案 2.要素费用的分配 (1)分配材料费用。分配结果,见表9-4、表9-5。 表9-4 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材料分配表 表9-5 材料费用分配表 根据材料费用汇总表,编制发出材料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826 000 ——乙产品 616 000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 000 ——机修车间 1 2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 100 管理费用——修理费 1 600 贷:原材料 1 433 400 周转材料——包装物 14 000 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500 (2)分配应付职工薪酬。 表9-6 应付职工薪酬费用分配表

根据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编制工资及福利费分配业务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80 000 ——乙产品 140 000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8 000 ——机修车间 7 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0 000 管理费用——修理费 4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95 00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9 200 ——乙产品 19 600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 120 ——机修车间 98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 800 管理费用——修理费 5 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 69 300 (3)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及摊销长期待摊费用。分配结果见表9-7、表9-8。 表9-7 折旧费用计算表 根据折旧计算表,编制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10 000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2 000 ——机修车间 4 000 管理费用——折旧费 6 000 贷:累计折旧 22 000 表9-8 长期待摊费用分配表 根据长期待摊费用分配表,编制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1 195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800

浅谈作业成本会计的应用

浅谈作业成本会计的应用 : 「提要」本文从作业成本的主要特征来说明作业成本会计是一种集成 本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会计管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成本 计算系统。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提供的是一种动态信息。在此基础上,阐述和了作业成本会计在发达国家的现状,从而进一步 说明作业成本会计应用的价值和价值。因此,具体提出在我国推行作 业成本会计的基本思路,即根据我国技术和经济的现状提出在引进作 业成本会计时应做的基础工作和实施步骤。 「关键词」作业/作业链/作业成本会计/价值链 「正文」 一、作业成本会计的主要特征 作业成本会计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基础上的,按照詹姆斯。 A.布林逊在其《作业会计》一书中的解释,所谓作业是为提供一定量 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和环境等的集合体。作 业成本会计计算产品成本时,先将成本按各个作业进行归集,除了直 接材料、直接人工可直接归集于产品外,制造费用则按作业产生的原 因归集到不同的成本库中,然后按作业产生的原因采用不同的分配标准,将成本库中的制造费用向各种产品进行分配。成本计算体系不再 按各个生产部门进行,而是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分作业划分核算环节而 进行的成本计算。作业的设立是以满足顾客的需要为目的,由此而设 立的前后有序的作业集合体,又称为是“作业链”。例如,从产品的 研制开发到组织订货、安排生产、产品对外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就是 一个有序的作业集合。在“作业链”的连续经营和操作过程中,因为

产品的生产消耗了作业,而作业消耗了资源,即每完成一项作业就消 耗一定量的资源,同时又有一定价值量的产品被生产出来,作业的转 移实际上伴随着价值的转移,最终产品既是全部作业的集合,又是价 值量的集合。因此可以说,作业链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价值链的形成 过程。 毕业论文 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作业都能形成产品价值或称作业价值,所以, 一般又将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增值作业”, 反映作业消耗的有效性;而“不增值作业”则反映作业工作的无效性。作业成本会计,就是要力求消灭非增值作业的一种系统管理活动。它 所关注的是怎样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以便能在企业决策、控制的管 理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业成本会计是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系统,它不是就成本论成本,而 是把着眼点放在成本产生的原因和后果上,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提供的是一种动态信息。因为作业成本会计,是按具有代表性 的成本动因进行成本分配,从而使产品成本中有技术经济依据,能直 接归属于某种产品的成本比重大大增加,而按照人为标准分配于某种 产品的成本比重大大缩减,从而提高了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应该看到,作业成本会计是在传统成本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 对传统成本会计的一种超越。因为,传统成本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反映不同产品生产耗费的全貌,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往往使生 产量大、技术上不很复杂的产品成本偏高,而生产量较小。技术上比 较复杂的产品成本偏低,形成不同产品之间成本的严重歪曲。作业成 本会计则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之所以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是 因为作业成本会计能够打破间接费用的单一分配标准,是按成本产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