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歌德《论德意志建筑艺术》的美学精神

歌德《论德意志建筑艺术》的美学精神

歌德《论德意志建筑艺术》的美学精神
歌德《论德意志建筑艺术》的美学精神

东方论坛2013年第2期

早在1770年初,歌德就曾在斯特拉斯堡参观了由斯坦巴哈(Erwin von Steinbach, 1244-1318)等人设计建造的斯特拉斯堡大教堂。而在1771年认识赫尔德之后,受到狂飙突进精神的影响,他才开始写作论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建筑风格的《论德意志建筑艺术》,1772年完成,后被收录在由赫尔德编辑、1773年匿名出版的文集《德意志的风格与艺术》中。这部文集包括四篇文章,除歌德这篇文章外,赫尔德还收录了自己论莎士比亚和论莪相民歌的两篇文章,以及莫斯特(Justus M?ster, 1720-94)的《试论哥特式建筑》。赫尔德编辑出版这本文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阐明“德意志”这个概念到底具有怎样的精神内涵,其更远的目标是在精神层面强化德意志的自我身份认同,为德国未来在政治上的统一奠定基础。由是,《德意志的风格与艺术》侧重于从颂扬与塑造德意志民族精神的角度分析问题,因而带有极强的倾向性。

《论德意志建筑艺术》(1772)这篇文章在歌德的艺术观念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它也是欧洲艺术史上的一篇重要论文。关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歌德在《诗与真》中《关于德意志建筑的论文》这一节中有所总结:“我关于大教堂的建筑艺术的设想和描绘,曾拉杂写下来。就中我主张最力的,就是:第一,我们应当称这种建筑为德意志式,而不是哥特式,不是外来的,而是国粹的;第二,我们不应当把它来与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术相比较,因为它的形成是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原理为依据。如果这个大教堂是建筑在和风丽日的天空下,以圆柱来支持屋顶,那么它自身自会为有空隙的墙壁所围了。可是,我们北国的人,既必须到处绕以厚壁来御寒,所以,天才的建筑家设法把厚大的外壁弄到有种种花样,从外表看来象是有孔眼那样子,打破全体的单调,使观众对那巨大的平面产生优美之感,那是值得我们敬服的。这个道理也可应用到塔的方面。那个塔不是象圆顶阁那样,在内部作成穹窿之形,而是要在外部向着天际高插,并且要使设在它的底层的至圣所的存在,传达给远远的周围的地方知道。至于这个可贵的大建筑的内部,我只敢以诗的观点和敬虔的心情来谈论了。”[1] (P532-533)

歌德在文章中表现出的爱国情感受到了赫尔德的影响,赫尔德在《德意志的风格与艺术》论

歌德《论德意志建筑艺术》的美学精神

王 静1 张 典2

(1.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2.牛津大学 哲学系,英国 牛津)

摘 要:歌德的《论德意志建筑艺术》从三个方面引申了其美学理论:一、对德国新古典主义的批判;二、对德意志哥特式建筑精神的重新认识;三、从德意志民族精神的独特性角度提出特征论观点。但歌德理解的德意志哥特式精神实际上并不是中世纪的哥特式精神,而是一种明显具有新古典主义人性内涵的新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歌德;哥特式建筑;狂飙突进;赫尔德

中图分类号:B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 ( 2013 ) 02-0076-05

收稿日期: 2013-01-16

作者简介: 王静(1974-),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讲师,主要从事中外文学比较研究;张典(1970-),男,湖北天门人,牛津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方美学研究。

76

莪相民歌的文章中分析“德意志”这个名称的意义:“德意志”(deutsch)实际上接近“日耳曼人”(Germanic)或“北欧人”(Nordic),包括凯尔特人(Celtic);而“德意志民族”(deutsche V?lker)则意味着哥特人(Goths)、伦巴族人( Lombards )、汪达尔人( Vandals )、盎格鲁-撒克逊人( Anglo-Saxons )等。赫尔德从德意志民族独特的精神角度强化其与南方民族的不同,突出了风土(climate)概念在形成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意义,民族精神植根于一个民族活生生的风土之中,民歌可以反映一个民族活的精神;在农民那里、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那里才有民歌的精神,这是民族精神赖以生长的土壤。赫尔德之所以强调农民的重要性,因为当时的德国主要还是一个农业社会,农民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赫尔德倡导民歌,也是藉此反对德国贵族社会,希望新兴的中产阶级能为未来的德国在政治上的统一作好准备。[2] (P221-222)歌德的《论德意志建筑艺术》并是不从建筑史的角度分析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风格,而是延续赫尔德的思路,主要为强调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是德意志精神的集中表现,以及这种精神是独特的、有别于希腊罗马的建筑风格。从建筑史的角度,由斯坦巴哈斯等人设计建造的特拉斯堡大教堂的现存部分属于中世纪盛期到晚期的哥特式风格,其建筑元素与罗马建筑风格并没有一种本质的中断,哥特式建筑是在延续罗马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罗马以北的民族与东方伊斯兰建筑等风格形成的。歌德在这里的立论主要是基于当时对哥特式建筑的一般认识,以及自己的独特观感。对哥特式建筑的批判起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瓦萨里,瓦萨里在《意大利艺苑名人传》中将哥特式看作是北方原始、野蛮风格的一种表现,这种观点盛行于17至18世纪欧洲的新古典主义运动中。

歌德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精神取向和写作立场?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重申德意志精神的独特性,德意志精神是植根于德意志从中世纪以来的哥特式精神;其二、歌德在赫尔德的影响下,开始批判德国当时的新古典主义精神,而这正是歌德此前一直在尝试接受的精神。德国的新古典主义由温克尔曼开创,继由莱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美学派别;歌德在莱比锡大学求学时代(1765-1770)一直希望自己理解并接受新古典主义,但对新古典主义的态度却由于缺乏情感上的认同而一直处于矛盾心理;赫尔德促使了歌德对温克尔曼与莱辛所倡导的新古典主义的反动。不过仔细分析歌德的这篇文章,可以看到真实的情况比想象要复杂得多:歌德在反对新古典主义、强调德意志哥特式精神的独特意义时,其实已经接受了新古典主义精神的人性内涵,尽管他在理智上并不一定意识到这一点。歌德著名的诗歌《普罗米修斯》( Prometheus, 1772-1774 )是写于这一时期的作品,诗歌中表达的是人挑战神的权能的泰坦式的反叛行为,讴歌人性的高贵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同样,《论德意志建筑艺术》也是一种建立在对启蒙时代的人性理解之上的精神表达。

因此,歌德虽然在《论德意志建筑艺术》中歌颂德国哥特式的建筑精神,但此时的德意志精神已不是德意志中世纪的哥特式精神;哥特式建筑也不再是敬拜神的场所,而是在歌德笔下化作人性之树向上生长的形象。文章显然存在三个交互的视点:德国浮士德精神中的魔力、普罗米修斯的人性内涵,以及整体性的生命哲学。歌德在写作这篇论文时还非常年轻,尚未形成稳定的精神走向,而是处于一种比较朦胧的情感波动时期,渴望开拓一条自己的道路;他的精神世界存在着裂缝。直到1776年到魏玛之后,歌德才开始走向狂飙突进时期的反面,努力去克服自己身上存在着的过于强烈的魔力精神。

鲍桑葵在《美学史》中称歌德的《论德意志建筑艺术》为18世纪最深刻的美学论文之一。鲍桑葵认为《论德意志建筑艺术》有三个主要的理论创新:其一、对后期文艺复兴的伪古典主义的态度。其二、对哥特式建筑的同情以及对哥特式名称的贬义所提出的批评。其三、一种关于显示出特征的艺术理论的征兆。[3] (P392)鲍桑葵的分析与歌德自己在《诗与真》中的表白没有很大的区别;第一个与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涉及了德国新古典主义与德意志哥特式风格的对立,而最有价值的分析则在于第三个问题,即鲍桑葵认为歌德在文章中显示出一种特征论(Charakteristische)美学理论的迹象。这三个问题展现的是德国当时时代精神三个紧密相连的方面:德国新古典主义、德意志哥特式风格以及德意志性格特征;这三个方面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完全分开。

温克尔曼在他1755年发表的《在绘画与雕塑中对希腊模仿的思考》长文中有这样的宣言:“让我们变得伟大的唯一一条道路,或者说,如果可能

77

的话,无可比拟的就是模仿古人。”[4] (P5)这个倡导中的希腊中心主义观念造成了接下来的希腊对德国的专制,这个宣言为德国新古典主义奠定了基础。不过,德国新古典主义模仿的对象除了希腊、罗马古代艺术,还包括受到希腊、罗马古代艺术影响的意大利以及法国的文艺复兴、巴洛克等艺术。从德国新古典主义的角度,哥特式艺术是原始、落后的艺术。而在赫尔德看来,哥特式是本土的,新古典主义是外来的,外来的因子如果要扎根于本土,则必须首先在尊重本土精神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成功。歌德在赫尔德的影响下,重申德国哥特式艺术的内在价值;他在《论德意志建筑艺术》中比较了南方古典建筑与哥特式建筑的形式方面的不同,这种形式感的差异源于民族特性的不同;出于爱国精神,歌德呼吁大家改变对哥特式建筑的狭隘看法,而肯定哥特式建筑具有伟大的风格。

歌德在《论德意志建筑艺术》中,以这样的形式批判了新古典主义对哥特式建筑的态度:“1、对文艺复兴的态度。(对哥特式艺术)‘低级趣味’意大利人说着走开了,‘孩子气’法国人说。这样,你们就在给你们所需要的东西涂上一层真和美的外观。圆柱的光辉的效果给予你们很深的印象,你们也想造几个圆柱,于是,你们把圆柱造在墙壁里面,你们想要建立柱廊,你们就在圣彼得大教堂前院的周围建筑了一些没有出口的大理石通道,结果,大自然母亲既然嫌厌和鄙视无用的和不必要的东西,也就迫使你们的人民置于公共的阴沟中,以及你们要在这座世界奇迹面前避开你们的眼睛,捏住你们的鼻子。圆柱绝不是我们的房屋的一个要素;它同我们的一切建筑物的本质是抵触的。我们的房屋不是覆盖在四个角的四根圆柱之上的;它们是覆盖在四面四堵墙上的。墙壁代替了圆柱,排斥了圆柱。你要是再添四根圆柱,圆柱就显得累赘和多余。”[3] (P397)

歌德在这里多多少少比较武断地批判了南方建筑的廊柱、长廊、拱顶等这些古典元素,认为其不适于北方的气候,而哥特式建筑更适合北方人的生活环境。因此,他从新古典主义的偏见中走出,看到了哥特式建筑的伟大:“2、哥特式是一个贬义词。当我最初动身去参观那座大教堂的时候,我的头脑中充满了良好趣味的笼统观念。根据道听途说,我对部件的和谐和形式的纯粹表示尊敬,竭力反对混乱任性的哥特式装饰。我把朱红色印体‘哥特式’当做字典一个条目,把我所想到的一切不适当的同义词都归在这个字眼下面,‘不明确的,紊乱的,不自然的,一堆零碎,千疮百孔,负担过重。’我就象一个把全世界都叫做‘蛮族’的人一样不聪明,把一切不适合我的心意的东西都叫做哥特式的,包括我们的资产阶级贵族用来装饰他们的房屋的精致的玩偶和形象作品,直到德国古代建筑的坟墓遗迹。……当我站在那座建筑物面前,看到那令人惊叹的景象时,我的感受又是多么出乎意料之外。我的灵魂中充满了一种伟大而完备的印象。这个印象由于是无数和谐的细节所组成的,因而是我所能品味和欣赏的,但是,却完全不是我所能理解和解释的。我又多么经常回去享受那种宛若置身天堂的愉快,去从我们老大哥的作品中领会他们那种巨人式的精神啊!……因此,当德国艺术学者听了满怀嫉妒的邻人的话,把自己的长处加以抹杀,用不可理解的‘哥特式’一词来贬损这一作品时候,我真不该对他们生气。他们应该感谢上帝使他们能够大声宣布:‘这是德国的建筑,我们的建筑,同意大利人没有关系,同法国人更没有关系。’”[3] (P398-399)

在《诗与真》中,歌德对自己当时的写作心态有这样的表露:“我在非难哥特式的建筑术的人们中长大,养成了对于太过繁缛杂乱的藻饰的憎恶。这样的藻饰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使一种宗教的阴郁的特征讨厌到了极点;我因为从前只看见过这一派的没有生气的建筑物,尺寸大小的配合既不适宜,也不看见首尾一贯之处,所以我的厌恶更增强。但是,在这儿我相信获睹一种新的启示了,因为那种值得非难之处我绝感不到,而它的可赞美之处反逼人而来。我既发现这个建筑物是在古德国的基址上建立,并且在真正德意志的时代有那样的成就,连那朴素的基石上的建筑师的名字也是祖国的读者和来自祖国的语源。我为这个艺术品的价值所激励,我大胆地要将向来误呼的名称‘哥特式建筑’更改,而还给它我国的‘德意志式建筑术’的名字。此外,我却少不了先在口头上,继在一篇献给斯坦巴哈的论文中把我的爱国的思想披沥出来。”[5] (P394-395)

我们不难发现歌德在对哥特式建筑的了解方面存在着一些常识性误区,例如,哥特式建筑首先在12世纪的法国出现,斯坦巴赫也不是斯特拉斯堡教堂的唯一设计者,甚至不是最主要的设计者,把斯坦巴赫视作斯特拉斯堡教堂的主要设计者只是歌德的臆断。但这些问题并不影响歌德对哥特式建筑的思考价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歌德当时正受到赫尔德的一些误导:德国那时的贵族阶

78

层欣赏的主要是法国文化,因此流行的建筑也是巴洛克-洛可可风格;歌德在赫尔德的影响下,反对这种流行时尚,希望以哥特式建筑所显示出的整体生命力来重整德国精神。所以,歌德对于哥特式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最鲜明的感受就是这些建筑是从土壤中直接生长出来的,具有盛旺的生命力,而这正是狂飙突进时代精神所追求的东西。

歌德虽然在赫尔德的影响下,认为德国的新古典主义过于强调形式而缺少对德国本土精神的反思,不过他也并没有完全丢弃温克尔曼与莱辛的新古典主义,而是拓展了他们关于人性的理解,突出其德意志天才与魔力的精神,因此鲍桑葵以“特征的艺术理论的征兆”来定义歌德的这种精神。特征论指的就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性格,对歌德来说,最能明显体现德国民族性格的便是浮士德精神。莱辛从启蒙精神的角度刻画了理性清明的浮士德形象,而歌德将莱辛的启蒙理性对于人性的理解转化为对于整体生命的哲学理解,浮士德于是成为一位在酒神精神推动下不断提升的普罗米修斯形象。歌德与莱辛的区别就是一个注重理性反思,一个注重整体的生命哲学;歌德将浮士德精神内在化,所以,浮士德精神已不再是理性反思性的,而是行动式的,在行动中彰显出整体的人性。

鲍桑葵之所以提出歌德的“特征的艺术理论的征兆”,根据的是歌德在论文中的这样一段表述:“这种显出的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来对周围事物起作用,对不相干的东西毫不关心,甚至意识不到,那么,不管它是出于粗犷的野蛮人之手也好,还是出于有修养的敏感人之手也好,它都是完整的,有生命的。你可以在各个民族和各个个人身上,看到无数不同程度的这种情况。灵魂愈是能感受到那种唯一的美的和永恒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主要和弦可以表现出来;这种关系的秘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且只有在这种关系中,天神似的天才的生活才能迸发为愉快的曲调;这种美愈是渗透到心灵的存在中去,似乎和心灵具有同一起源,以致心灵再也不能容忍任何别的东西;愈是这样,艺术家也就愈幸福,……去认识在中世纪狭窄而阴郁的祭司场地上、从强悍粗犷的德国灵魂中产生出来的、对于关系中的真和美的最深刻的感受吧。……近代人好嘲笑富于男子气概的阿尔伯特·丢勒,比较起来,我还是喜欢你笔下的最拙笨的形式。”[3] (P400-401)鲍桑葵所谓歌德“特征的艺术理论的征兆”,主要包含这样一些内容:歌德的特征论就是强调有内容的形式;一个民族的性格是其特征,艺术家必须刻画出这种性格,才能达到艺术的典型性。特征是一种有内容的形式,人们能够通过这种形式洞观到艺术的精神;歌德倡导的整体生命也是这种有内容的形式,艺术犹如植物从土壤中生长起来,具有完整的生命——当人们看到德国的哥特式建筑时就会产生这样的感受。歌德的特征论无疑是由于赫尔德的原始生命力的观念所强化而产生出来的。歌德从整体性的和谐一体来理解哥特式建筑,建筑的主体构架与装饰性的藻饰是和谐的整体,繁复的装饰是哥特式建筑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歌德受路德、莱布尼兹一直到赫尔德的影响甚深,莱布尼兹的单子论是他们精神的哲学表达;单子论是德国的一种生命哲学,强调整体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来自自身内在的灵魂。歌德眼中的哥特式建筑就具有这样的特征,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作为整体生命力的表现是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

“有机生命力”观念是一种象征观念,是艺术特征论最重要的观念,歌德用“生命之树”来象征哥特式建筑的艺术精神。歌德在文章中写道:“很少有人的心灵里怀有建造巴比伦塔的理想,从完整、庄严、毋庸置疑的美直到最微不足道的部分,完整有如上帝之树。”“对于直耸云霄的高墙,装饰它并赋予它以生命,让它长成巍峨、茂密的上帝之树,有着一千枝树杈,百万条树枝和多得像海里的沙子一样的叶子,显示着主的荣光。”“为你欢呼,年轻人,你生来就有发现均衡的热切的眼睛,能准确地抓住任何事物的特征。当生活中的一桩桩欢乐把你唤醒,你感受到劳动、忧郁和希望之后的令人欣喜若狂的乐趣,就像酒商看到秋天的果实盛满他的酒桶后精力充沛的呼喊,也如割草人把空闲的镰刀插在房梁后轻快的舞蹈;当强有力的欲望冲动和苦恼以巨大的活力激励你的画笔;当你充分地体验了奋斗、痛苦和欢乐的滋味,你的心中就充满了人间的美,并且获得了在女神的手臂中休息的权利,你在她的怀抱中,体验了给予赫丘利的新生——于是你又接受了天国的美,成为神和人之间的调停人,因此,比起把神的福地带到人间的普罗米修斯,你更加伟大。”[6] (P285-290)

79

歌德以“庄严高耸、广袤的上帝之树”来形容哥特式建筑,他进入斯特拉斯堡教堂就如进入了原始森林,在一种自然的生态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歌德以植物来形容哥特式教堂可以在他与爱克曼的对话中看到,爱克曼记载下1823年10月21日歌德与他的谈话:“在早期德国的建筑艺术的作品里,你可以看到一种特殊情况的全盛期。谁要是直接看到这样的全盛期,就只会赞叹不已;可是,谁要是向内看植物的秘密的内在生活、力量的运动,以及怎样逐渐地开花,谁就会用完全不同的眼光看待这件事,因为他知道他在看什么。‘我愿设法让你在今年冬天了解一些有关早期德国建筑艺术的情况,以便你明年夏天到莱茵地区作一次放行,相信你看了斯特拉斯堡的大教堂和科隆大教堂之后,会从中得益不浅。’”[7] (P19)

在《论德意志建筑艺术》的结尾一段中,歌德将斯坦巴赫歌颂为创造斯特拉斯堡大教堂这个神奇世界的天才,这种天才具有神赐予的能力,而又经过自身的努力达到了理想的境地。歌德的神是异教的、但也带有基督教天国的色彩;人既是赫丘利、普罗米修斯,更是一种对他们精神的提升形象,他们经过不断的实践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但他们毕竟是有局限的,必须在神的呼召下才能看到天国的美。但歌德歌颂的美只是人间天国的美,他并没有期许另外一个天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歌德《浮士德》精神演化的一个模型,因此,《论德意志建筑艺术》可以被认为是歌德一生发展的一个起点与缩影。

——————

参考文献:

[1] 歌德. 诗与真 (下) [M]. 刘思慕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2] W ulf Koepke. What Is “German” Literature Supposed to Be? In:

A companion to the works of Johann Gottfried Herder. Edited by

Hans Adler and Wulf Koepke. Rochester: Camden House, 2009. .

[3] 鲍桑葵. 美学史 [M]. 张今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4] J 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 Reflections on the Imitation of

Greek Works in Painting and Sculpture. Trans. Elfriede Heyer and Roger C. Norton. La Salle, Ⅲ. : Open Court, 1987.

[5] 歌德. 诗与真 (上) [M]. 刘思慕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6] 迟柯编. 西方美术理论文选 (上) [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7] 爱克曼. 歌德谈话录 [M]. 洪天富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2.

责任编辑:冯济平

The Aesthetic Spirit in Goethe's On German Architecture Art 

WANG Jing1 ZHANG Dian2

( 1.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2. Faculty of Philosophy,

Oxford University, Oxford, UK )

Abstract: On German Architecture Art, completed by Goethe in 1772, was a paper about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of Strasbourg Cathedral. It was influenced by Herder's spirit of Storm and Stress. In this paper, Goethe expressed his aesthetic views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ly, he criticized the neoclassicism of Germany; secondly, he gav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Gothic architecture, and praised the greatness of the building; thirdly, he put forward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unique spirit of Germany. However, the German Gothic spirit as Goethe understood was not that of the Middle Age, but the epochal spirit including the humanistic connotation of neoclassicism.

Key words: Goethe; Gothic architecture; storm and stress; Herder

80

歌德《论德意志建筑艺术》的美学精神

作者:王静, 张典, WANG Jing, ZHANG Dian

作者单位:王静,WANG Jing(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张典,ZHANG Dian(牛津大学哲学系,英国牛津)刊名:

东方论坛

英文刊名:Oriental Forum

年,卷(期):2013(2)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7214271097.html,/Periodical_dflt201302014.aspx

浮士德与摩菲斯特的辩证关系

浮士德与摩菲斯特的辩证关系 浮士德是一个虚构的、同时又是一个有着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他不断地追求知识和真理,追求美好的事物,追求崇高的理想。他具有一种“浮士德精神”,即: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用不满足,积极向上的精神。但同时又有贪图享乐、安于现状的一面,这就够成了其内部的矛盾。浮士德的一生是一个矛盾的过程。他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他前进的内动力,而在于浮士德的赌约中,梅菲斯特利用他身上的弱点,诱使他堕落,他对浮士德所做的种种诱惑都是从恶的动机出发,企图使浮士德走向沉沦和毁灭,但却使浮士德从迷误和错误中接受教训,提高认识,不断地向更高的境界追求,更加接近所追求的“至善”的境地。使他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在辩证发展之中,浮士德日益高尚化、纯洁化,最后达到个性的完善。我认为浮士德与梅菲斯特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浮士德本身存在着“向善和作恶”两种矛盾的倾向。 浮士德曾经这样解剖自己,“我有两个灵魂,一个要卷入现世,另一个要脱离尘宿”。浮士德的内在灵魂矛盾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在浮士德身上的内化;另一方面也是人性的真实写照。是当时现实矛盾在浮士德身上的折射,如果说浮士德代表肯定精神和美,那么梅菲斯特则代表的否定精神和恶。梅菲斯特在出场时介绍自己说:“我是经常否定的精神!原本合理;一切事物有成,就终归有毁;所以倒不如一事无成。因此你们叫作罪孽、毁灭等一切,简单说,这个“恶”字便是我的本质。”他是一个反理性主义者,认为理性不能使人认识真理,反而使人变得比禽售还要禽兽,梅菲斯特是灵魂中消极的一面,依附于现实,追求物质感观的一面。是浮士德消极灵魂追求的外化,是浮士德追求现世享乐心灵的外化。梅菲斯特还充当歌德的代言人,在某些时候表达作者愤世忌俗的观点,因为梅菲斯特所代表的是恶,本身不受各种限制,对当时现实中世人愚昧、宗教伪善、机械论的嘲讽,是歌德借梅菲斯特之口。如果说浮士德的精神过程体现了浮士德对生命意义和人生目的的不断探索,是对自我的不断深入认识,那么梅菲斯特则是过于否定的本质与消极的内核。二者一个是“善”的代表,一个是“恶”的化身,其中肯定与否定,上升与沉沦,发展与滞后相生相克,相反相成。 B.梅菲斯特的作恶,不但没有阻碍浮士德的人生探索,反而推动了浮士德的不断前进,成了浮士德前进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动力。 梅菲斯特低估了浮士德的力量,浮士德虽然曾为欲望所迷,但他从根本上讲乃是一个主动创造的生命。而创造性恰是小我和小世界所缺乏的,在诗剧的第一部梅菲斯特几乎成为主角,因为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创造者,浮士德为自身的内在情欲所缚,沉陷于欲望,无所作为。特别是在因自己的情欲而导致葛丽卿的悲惨命运之后,浮士德痛定思痛,认识到自己被动性的根源不在别处,不在外在的靡非斯 特,就在自己的欲望和小我的本性之中。浮士德在自己一手导致的悲剧中看到了生命的狭隘和有限性,因此,他就从小我和小世界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开始进人一个大我的新世界。在与梅菲斯特这“一切的障碍之父”、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前途可谓危机四伏,随时皆有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但是,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而恶在这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正因为梅菲斯特的存在,浮士德的欲望才具有一定的目标,生命才有了意义和重生的依托。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

歌德学院德语初级A1试题.doc

I. Diktat (5 P)听写 II. H?rverstehen (5 P)听力 1.Was ist die Frau da? 2.Geht Peter heute ins Theater? 3.Wo findet dieses Gespr?ch statt? 4.Wann f?hrt der Bus ab? 5.Wann ist die Tochter geboren? III. Kreuzen Sie die richtige L?sung an! (10 P)选择题 1.–_____ ist Ihr Name bitte?–Mein Name ist Schmidt. a)Wie b) Was c) Wer d) Wen 2.Man nett das Velo auch __________. a)das Auto b) den Bus c) den Zug d) das Fahrrad 3.Die Mutter ist in der Küche und _________ das Essen ins Wohnzimmer. a)holt b) nimmt c) bringt d) leiht 4. Wir fahren nach Hamburg. Der Zug f?hrt nur bis Frankfurt. Da steigen wir ________ . a) ein b) aus c) um d) an 5. Fr üher _______ er viel Geld, aber ______ Zeit. a) hat, keine b) hatte, kein c) hatte, keine d) hat, kein 6. – K?nnen Sie mir den Kugelschreiber mitbringen? –Ja, ich kann ________ mitbringen. a) Sie, es b) Ihr, sie c) Ihr, es d) ihn, Ihnen 7. H?ngen Sie das Bild ________ die Wand! a) über b) um c) auf d) an 8. Wie lange m?chtest du _________ Schweiz bleiben? a) nach b) in der c) in die d) ins 9. Haben Sie heute zwei Stunden f ür mich? – Nein, so _________ habe ich nicht. a) viele Zeit b) viel Zeiten c) viel Zeit d) vielen Zeit 10. – M?chtest du keine Pause machen? - _________, aber nicht jetzt. a)Ja b) Nein c) Nicht d) Doch 11.Welcher ist falsch? a) Jetzt ist es Viertel vor Zw?lf. b) Jetzt ist es eine Uhr. c) Jetzt ist es drei Minuten nach halb eins. d) Jetzt ist es zwanzig nach drei.

歌德名言_1

歌德名言 本文是关于歌德名言,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生活是没有旁观者的。——歌德 2、对于某些人才,必须允许他们各有千秋。——歌德 3、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4、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人世间的材料进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并且为这较高的意旨服务——歌德 5、很少见到有人专心致志地去完成一件美好而正当的事。我们通常见到的,不是畏首畏尾的学究,就是急于求成的莽汉。——歌德 6、相熟的人表现出恭而敬之的样子总是叫人感到可笑。——歌德 7、真正的艺术品包含着自己的美学理论,并提出了让人们藉以判断其优劣的标准——歌德 8、编织桂冠要比找到它相称脑袋容易得多——歌德 9、听他说话,再观察他的眼神,就不会看错了人。只有在真诚中才找得出真知。——歌德 10、谁有用脑子去思考,到头来他除了感觉之外将一无所有。——歌德 11、即使青春是一种错误,也是一种迅速得到纠正的错误——歌德12、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歌德13、一个人想欺骗人类,首先必须化腐朽为神奇。——歌德 14、希望是不幸之人的第二灵魂。?——歌德 15、我们的生活就象施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歌德

16、人生一世不就是为了化短暂的事物为永久的吗?要做到这一步,就须懂得如何珍视这短暂和永久。——歌德 17、独立性是天才的基本特征。——歌德 18、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地宣传,并且不是有个别的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宣传。——歌德 19、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歌德 20、在蠢人感到人生困难的时候,贤人看起来容易;而当蠢人感到容易的时候,贤者就感到困难。——歌德 21、凡是有才能的人总会受到外在世界的压迫——歌德 22、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毅来完成它。 ——歌德 2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Goethe 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歌德 24、所谓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经被人思考过千百次;但要想使它们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一定要经过我闪自己再三思维,直至它们在我个人经验中生根为止。 ——歌德 25、世界是这样美好!这样美好!就看我们会不会享受这种美!有时候我会因为这种美,生这个世界的气,有时候又为自己的今天感到高兴,欢度自己的幸福时光……一■德 26、织布工的后代与帝王的后代一样,——歌德 27、只有伟大的人格,才有伟大的风格。——歌德 28、并非语言本身有多么正确,有力,或者优美,而在于它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的力量。——歌德

德国古典文论:歌德

第三节歌德 一生平及著作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德国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城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父亲是法学博士,做过法兰克福市议员,母亲是市议会议长的女儿。 1765-1768年,歌德遵从父愿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但他自己却喜爱艺术和自然科学。 1768年因病回家修养,病愈后1770-1771年就学于斯特拉斯堡大学,成为法学博士。 他早年接触了斯宾诺莎哲学,与“狂飙突进”运动作家、思想家相识,尤其受赫尔德影响,与赫尔德一起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 1771年8月,歌德回到故乡,10月14日发表演说《莎士比亚命名日》, 1772年写成历史剧《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旋即蜚声德国文坛。 1774年,他写成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以及一些抒情诗,并开始构思《浮士德》,其片断于1790年出版。 1775-1786年,歌德应邀担任魏玛宫廷枢密顾问和大臣,期间试图推行改革,但阻力重重。 由于政治上的不顺利,加上对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的牵挂,歌德

于1790年摆脱了宫廷生活,去意大利游历,潜心研究古希腊罗马雕塑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等,其思想由早期浪漫派倾向向古典主义转变。 从1794年7月开始,他同席勒亲密合作,自觉地走上了古典现实主义道路,共同为创立德国民族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直至1805年5月9日席勒去世。 经过10年的努力,两位德国的伟人将德国文学推向了古典现实主义的高峰。 他曾与席勒合写《警句》,在席勒的敦促和相互切磋下,于1796年完成了《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 1806年《浮士德》第一部脱稿,于1808年出版。 1809年歌德完成长篇小说《亲和力》, 1811年开始撰写自传体小说《诗与真》,1830年脱稿, 1823年起,爱克曼到魏玛拜访歌德,并担任歌德秘书,直至1832年歌德在魏玛逝世,写下了《歌德谈话录》。 1831年,《浮士德》第二部脱稿。 集中体现歌德文论思想的著作主要有:《论德国的建筑艺术》(1772)、《说不尽的莎士比亚》(1813)、《评述温克尔曼》(草稿,1805)《歌德格言和感想集》、《诗与真》(1831)、《歌德谈话录》(1823-1832)。他的这些文论著作与学究式的纯粹理论思辨不同,是一种直觉感受的抒发。

阅读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

阅读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 《浮士德》全书有个主题音响:追求。这是启蒙运动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莱辛就说过:人的可贵不在于拥有真理,而在于追求真理。浮士德博士就是一个永远追求的人物典型,是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即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的体现者。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阅读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希望你喜欢。 阅读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1 荣格以往这样评价“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浮士德》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与《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的四大名著。 《浮士德》是我看的晦涩难懂的几部书之一。经过读了三遍原文,查阅了一些解析,我才看明白了一些。《浮士德》是歌德根据16世纪一个民间传说写成的诗体杯具。它描述了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主人公经历了书斋生活、感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在这些经历中,我看到了一个为不满现实而不断探索人生真理、不断追求的人,他的形象是18世纪德国先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

的探索则象征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300年间欧洲资产阶级精神发展的历史。 主人公浮士德被塑造成有血有肉,善良与邪恶的矛盾体。他对学识十分热爱。“啊,我孜孜不倦,对哲学,法律连同医典,还有神学,全部都进行了彻底的钻研。”甚至,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寻找最高的欢畅。”他为了学,放弃了自我:“为此,我才向魔法屈服,借助精灵之口,鬼怪之力,看是否能明白一些玄机;这样我就不用再汗流浃背,去探自我不明白的东西……”他对未知的东西感到兴奋万分,对自我的知识感到不足,对学的热爱已经不可自拔。 “谁若不断努力进取,我们就把他救助。”歌德说过,浮士德得救的秘诀就在这几行诗里。他还不断行动、不断追求、不断克服迷误,所以他日益高尚化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他的精神是向上的,对学的追求和热爱还有期望,都是我们学生应当学习的,我们要和他一样,善学、乐学、爱学。 浮士德的肉体毁灭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一个行动的人,上进的人,不断自省并最终走上正途的人,最终会得到救助。这就是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不断追求人生真谛的探索精神。 浮士德的形象反映了歌德对人性、对人的精神内涵与境界的深刻洞察和把握。他塑造的浮士德性格中两重性使他处在上帝和

歌德学院德语A1考试心得和技巧

歌德学院德语A1考试心得和技巧 A1考试技巧之(一)写作 5月27北京歌德顺利拿下A1,写作满分。可在考前两周我还不会写一个完整句子,只能怪自己太懒了。最后两周疯狂的练习写作. 先说一些开头和结尾的技巧,这个技巧也是歌德考前培训班上讲的。 1.对于熟悉的朋友和家人称呼可用Liebe Freunde,或者Liebe XX(名字)(Mutter、V ater...) ,开头写完后是逗号“,”正文另起一行,开头小写,这点和中文的不一样。结尾的祝福可以用Liebe Grü?e! 或者V iele Grü?e! 2.对于不熟悉的人,或者别家公司或酒店开头可以用Sehr geehrte/r Dame/ Herr, ( oder: Sehr geehrte Damen und Herren ) ( 前者为单数,后者为复数)结尾是Mit freundlichen Grü?!或者Viele Grü?e! 写作是十分,开头结尾写对了,一分就到手了。接下来是根据题目要求写三句话,30到40个单词,不能少于25个,只要写明白要求就可以了,不好逞能,多写多错多扣分。你去上考前培训班老师也会这样说。接下来这个写作是我们一次模拟题上,我们班没几个明白的。老师一讲全明白了: Aufgabe:Sie m?chten ein Praktikum im Krankenhaus machen.1Warum 2 V on wann bis wann ? 3 die Bezahlung Sehr geehren Damen und Herren, ich moechte ein Praktikum im Krankenhaus machen.Ich habe Zeit von 01.8 bis 30.8 .Wie viel Geld verdiene ich ? Vielen Dank! Viele Grü?e!(Mit freundlichen Grü?e!) Y ue 一般情况下题目的原话可以变个形抄上,第三个要求die Bezahlung 的意思是付钱、支付、工资、可以直接问“我的工资是多少?”我们之前背的单词只有“付钱”的意思,所以遇到这个写作要求,有很多同学都认为是“怎么付钱”的意思。这个题目是关于“实习” Aufgabe:Sie m?chen am Wochenende einen Ausfulg mit dem Auto machen,zusammen mit Ihrer Freundin Sylvia .Schreiben Sie eine E-MAIL an Sylvia .1 Wohin wollen Sie fahren? 2 Was soll Sylvia mitbringen? 3 Wo wollen Sie sich treffen ? Liebe Sylvia, am Wochenende m?chte ich einen Ausflug mit dem Auto machen.Ich will nach münc hen fahren .Kannst du Obst und Gemüse mitbringen ? Wir wollen uns im park treffen . Liebe Grü?e ! Y ue 题目的话还是可以变形后照抄,这个题目是“见朋友” Aufgabe:Sie sind krank und k?nnen morgen und übermorgen nicht zum Sprachkurs kommen. Schreiben Sie Ihrer lehrerin/Ihrem Lehrer :1 Wie lange k?nnen Sie nicht kommen ? 2 Warum k?nnen Sie nicht kommen? 3 Fragen Sie nach den Hausaufgaben. Sehr geehrter Lehrer , ich bin krank und am morgen und übermorgen nicht zum Sprachkurs kommen.Ich kann 2 Tage

歌德名言200句

歌德名言200句 歌德名言精选(一): 1、人类嘛都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多数人为了生活,不得不忙忙碌碌,花去大部分时光;剩下一点点余暇却使他们犯起愁来,非想方设法打发掉不可。这就是人类的命运啊!--歌德 2、没有人事先了解自我到底有多大的力量,直到他试过以后才明白。--歌德 3、生活是没有旁观者的。--歌德 4、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5、许多思想是从必须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歌德 6、编织桂冠要比找到它相称脑袋容易得多--歌德 7、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 8、一个人想欺骗人类,首先必须化腐朽为神奇。--歌德 9、Hewhoseizetherightmoment,istherightman--Goethe 10、听他说话,再观察他的眼神,就不会看错了人。仅有在真诚中才找得出真知。--歌德

11、智慧只能在真理中发现--歌德 12、一个人如果能发现他的对手的长处,那就会给他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益处,因为这肯定会使他超过他的对手。--歌德 13、对于某些人才,必须允许他们各有千秋。--歌德 14、诗是成熟的理性--歌德 15、独立性是天才的基本特征。--歌德 16、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歌德 17、世界是这样完美!这样完美!就看我们会不会享受这种美!有时候我会因为这种美,生这个世界的气,有时候又为自我的今日感到高兴,欢度自我的幸福时光……--歌德 18、在今日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光;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歌德 19、并非语言本身有多么正确,有力,或者优美,而在于它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的力量。--歌德 20、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地宣传,并且不是有个别的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宣传。--歌德 21、世上最艰难的工作是什么思想。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没有不是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歌德 22、很少见到有人专心致志地去完成一件完美而正当的

歌德研究综述

中文系11级汉语言5班 学号:1102405024 姓名:李华峰 歌德研究综述 一、作家生平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一个富裕市民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对自然和社会知识都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剧作家,诗人,自然科学家,画家,是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但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写作上。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戏剧、散文、诗歌、自然科学、博物学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成就。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高峰,使其占据了欧洲第一流的位置,也为整个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未完成的诗句《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此外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1832年3月22日,歌德因病离开了人世。 二、创作情况 1775年以前是歌德的早年文学创作期。1770年歌德到斯特拉斯堡继续上学。在这里,他结识了“狂飙突进”运动精神领袖赫尔德和一批文学青年。在赫尔德的影响下,歌德开始学习莎士比亚的戏剧和

民间文学。莎士比亚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一扫成规旧习的清新风格,民歌中奔放不羁的情感和自由灵活的形式,给了年轻的歌德以深刻启迪。写出了《五月之歌》、《野玫瑰》等情感真挚、旋律优美、民歌色彩浓郁的诗歌,歌德也因之被称为德国近代抒情诗的真正创始者。 1772—1775年是他创作的第一个丰收期,写出了一批体现“狂飙突进”精神的文学作品。他的剧作《葛兹.冯.伯利欣根》(1773)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是歌德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小说,也是德国第一部引起广泛的国际反响的文学作品。它取材于歌德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描写主人公维特与绿蒂的爱情悲剧。深刻体现了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时代精神和德国资产阶级的特点。维特是18世纪德国进步知识分子青年的形象。他出生于市民家庭,才华出众,思维敏捷,情感丰富细腻。他虽没有改造现实社会的雄心壮志,却追求美好的理想,要求个性解放,幻想纯洁的爱情。他有能力有才华,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严酷的现实却不容许他越雷池半步。在令人窒息的环境中,处处受到压抑和侮辱。在与环境的冲突中,他深深体验到自己的软弱无力,维特看不到希望,爱情无望,事业上又走投无路,感觉不到任何的人生价值,最后选择的自杀。他的自杀在一定意义上表明了青年歌德对改变当时德国的一种绝望心情。揭露批判了现实生活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表明正是落后的社会制度和风俗扼杀了维特年轻的生命。维特的思想和命运,曾

浮士德

《浮士德》——德国人“世俗的《圣经》” 马克思:它是马克思“最喜爱的”一部德语文学著作,被他读的烂熟。 列宁:流亡国外时只带了两本文学图书,其中一本就是《浮士德》。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推崇《浮士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称它为德国人“世俗的《圣经》”,说“只要带着它,一个人即使终生独居在孤岛上,也不愁缺少精神寄托”。 《浮士德》第一部问世于1808年,第二部问世于1832年,为完成它,歌德前后总共花了六十年的时间。 内容简介: 诗剧开头为“天上序幕”,描写上帝与魔鬼靡菲斯特的打赌,为浮士德的追求和探索拉开序幕。浮士德追求知识、追求生活享受、从政、追求古典美、创造事业构成诗剧主要内容。浮士德博士躲在书斋里钻研各种知识,从占星学到炼金术,但年过半百仍一无所获,看不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是他的知识悲剧。这时魔鬼来访,他与浮士德订约,愿为浮士德服务效力,然而浮士德一旦满足就必须死,其灵魂归魔鬼所有。魔鬼首先把浮士德带到魔女处喝了魔汤,使他返老还童,引诱他追求生活享受。浮士德爱上了市民的女儿格蕾辛,然而他们的爱情不容于世俗,格蕾辛也因溺婴罪被处死。这是他的生活悲剧或爱情悲剧。浮士德走出个人爱情的世界,决心从政。他来到一个封建小邦,发行纸币解决了财政危机,封建宫廷更加荒淫享乐。这是他的政治悲剧。封建贵族们要观赏古代美人海伦,浮士德靠魔鬼的帮助,再现了海伦的形象。然而浮士德本人爱上了海伦,于是又在魔鬼的帮助下,靠一个只有灵魂没有肉体的人造人——何蒙古鲁士的引导来到古希腊,娶了美人海伦,生下了儿子欧福良。活泼好动的欧福良夭折了,海伦亦悲痛而逝。这是他的美的悲剧。浮士德从古典美的梦想中苏醒,决心为人民干一番事业:用围海造田的办法创造一片人间乐土。这时候,浮士德已是百岁老人,忧愁之风吹瞎了他的双眼,还以为死灵为他掘墓的声音是群众劳动的声音,于是浮士德终于满足了。当浮士德因满足而死时,他的灵魂并未归魔鬼占有,而是被天使们接到天国。因为只要是自强不息的,就能得到拯救。 人物分析 历史上确有浮士德其人,他死于1540年的炼金实验事故,于是他成为中世纪不能容忍的异端,成了民间传说中的热点人物。 首先,浮士德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形象。他是一个理想的探求者,一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道路。这个过程实际包括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到19世纪初期300年间欧洲和德国进步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道路。浮士德从中世纪的精神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了低级的官能享乐和迷离的情欲,否定了为封建王朝服务的妥协道路,也否定了向古代艺术美去寻求出路的幻想,然后追求更高的理想——以自由劳动开拓人人幸福的乐园。浮士德的形象成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知识分子的艺术概括,特别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艺术概括。 其次,在浮士德探求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断追求、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他在书斋中领悟到“泰初有为”,到他终生探索的最后结论“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天上序幕》中,天帝曾指出,“一个善人只要他努力向上就不会迷失正途“,到全诗的结尾部分,一位天使把他接上天堂是又说,”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来我辈均能救“,前后呼应,有意突出浮士德积极行动的精神。 第三,浮士德的性格充满矛盾,他的前进道路上贯穿着辨证的精神。浮士德曾解剖自己的内心说:有两种精神居住在我的心胸,一个要想同别一个分离!一个沉溺在迷离的爱欲之中,执拗地固执着这个尘世,别一个猛烈地要离去风尘,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驰。

德语歌德学院欧标B2施行规定

GOETHE-ZERTIFIKAT B2 DURCHFüHRUNGSBESTIMMUNGEN 施行规定 Stand: 1. Oktober 2014 2014年10月1日版 Zertifiziert durch 认证方

Durchführungsbestimmungen 施行规定 2 / 11 Durchführungsbestimmungen zur Prüfung GOETHE-ZERTIFIKAT B2 Stand: 1. Oktober 2014 GOETHE-ZERTIFIKAT B2 考试施行规定2014年10月1日版 Die Durchführungsbestimmungen zur Prüfung GOETHE-ZERTIFIKAT B2 sind Bestandteil der Prüfungsordnung des Goethe-Instituts in ihrer jeweils aktuellen Fassung. GOETHE-ZERTIFIKAT B2考试施行规定是最新版歌德学院考试规范的组成部分。 Die Prüfung GOETHE-ZERTIFIKAT B2 wird vom Goethe-Institut getragen. Sie wird an den in § 2 der Prüfungsord-nung genannten Prüfungszentren weltweit nach einheit-lichen Kriterien durchgeführt und bewertet. GOETHE-ZERTIFIKAT B2考试由歌德学院研发完成,在考试规范§ 2所述全球各考试中心,依照统一标准施行和评判。 Die Prüfung dokumentiert die vierte Stufe – B2 – der im Gemeinsamen europ?ischen Referenzrahmen für Sprachen (GER) beschriebenen sechsstufigen Kompetenzskala und damit die F?higkeit zur selbstst?ndigen Sprachverwendung. 此考试记录了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GER)六级语言能力中的第四级,B2,即独立使用语言能力。 § 1 Prüfungsbeschreibung § 1.1 Bestandteile der Prüfung Die Prüfung GOETHE-ZERTIFIKAT B2 besteht aus folgenden obligatorischen Teilprüfungen: ?schriftliche Gruppenprüfung, ?mündliche Paar- oder Einzelprüfung. § 1 考试描述 § 1.1 考试科目 GOETHE-ZERTIFIKAT B2考试由以下规定科目组成:?团体笔试, ?双人或单人口试。 § 1.2 Prüfungsmaterialien Die Prüfungsmaterialien bestehen aus Kandidatenbl?ttern mit Antwortb?gen (Lesen, H?ren, Schreiben), Prüferbl?ttern mit den B?gen Schreiben – Bewertung, Sprechen – Bewer-tung, Schreiben – Ergebnis, Sprechen – Ergebnis und dem Bogen Gesamtergebnis sowie Tontr?gern. § 1.2 考试材料 考试材料包括带有答题卷(阅读、听力、写作)的考生版试题、带有评分成绩表的考官版试题(写作评分表、口试评分表、写作成绩表、口试成绩表),成绩总表以及录音媒体。 Die Kandidatenbl?tter enthalten die Aufgaben für die Prüfungsteilnehmenden: ?Texte und Aufgaben zum Prüfungsteil LESEN (Aufgaben 1–4); ?Aufgaben zum Prüfungsteil H?REN (Aufgaben 1 und 2); ?Textvorlagen und Aufgaben zum Prüfungsteil SCHREIBEN (Aufgaben 1 und 2); ?Textvorlagen und Fotos mit Aufgaben zum Prüfungsteil SPRECHEN (Aufgaben 1 und 2). 考生版试题包括考生用题: ?阅读部分的文章及题目(第一至四大题); ?听力部分的题目(第一和第二大题); ?写作部分的文章及题目(第一和第二大题); ?口试部分的文章、附问题的照片(第一和第二大题)。

歌德经典名言

歌德经典名言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 学习迅速办事。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 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 奴隶。 · 关键在于要有一颗爱真理的心灵,随时随地碰见真理,就把它 吸收进来。 · 人们还往往把真理和错误混在一起去教人,而坚持的却是错误。——歌德名句 · 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地宣传,并且不是有个别的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宣传。 · 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裕的时间。 · 我的产业是这样美,这样广,这样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 田地是时间。 · 一个有真正大才能的人却在工作过程中感到度的快乐。 · 我这个生基本上仅仅辛苦工作,我能够说,我活了七十五岁, 没有那一个月过的是舒服生活,就好象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 滚下来又推上去。——歌德语录 · 我们全都要从前辈和同辈学习到一些东西。就连的天才,如果 想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 · 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

· 天才所要求的最先和最后的东西都是对真理的热爱。 ·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仅仅一瞬之间。 ·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语录 ·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很多高尚的人谈话。 ·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 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 · 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要达到十全十美的这种愿望,则是人类的尺度。 · 身体对创造力至少有极大的影响。过去有过一个时期,在德国人们常把天才想象为一个矮小瘦弱的驼子。但是我宁愿看到一个身体健壮的天才。——歌德名言 · 蠢人总是提出千百年前的聪明人已经回答了的问题。 · 如果一个聪明人干了一件蠢事,那就不会是一件小小的蠢事。 · 一个杰出人物受到一伙傻瓜的赏识,是可怕的事。 · 智者和愚人都没有害,最危险的倒是智愚参半。 ·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名言 · 大师首先体现在有所节制 · 自我心的深处,有鸟飞起,飞向天空。

论述浮士德的形象

论述浮士德的形象 浮士德是歌德诗剧故事《浮士德》中的人物。浮士德是具有高度概括的艺术典型,是一个人生理想的探寻者,是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知识分子精神发展过程过程的艺术总结。这不是某个人,而是整个资产阶级的高度概括。浮士德的精神探求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分别是学者生活阶段、爱情生活阶段、政治生活阶段、艺术生活阶段以及创造事业生活阶段。 第一阶段是学者生活阶段。浮士德的世界观中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作为学者,虽然是一个老学者,思想中有唯物主义所以在他的思想中有他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他认为要有激情人生或者是走向死亡。基于这种唯物主义观点,浮士德对人生、生活的态度也极有特点。祈求体验一种充满斗争和激情的人生:或者死在阵上头戴血染的荣冠,或者是狂舞之后抱在姑娘们的手腕!深夜浮士德在自己书斋中苦闷:浮士德是一个“成功者”。他已经把哲学、法律、神学、医学都读遍了,他博学多才,受人们尊敬,但他却一点也不满足,他去书本中找答案,但在书本中却没有找到答案,所以他极度的苦闷,所以他迫不及待的走向死亡。所以在这时候魔鬼靡菲斯特开始引诱浮士德,他说可以让浮士德感到满足,让浮士德有疯狂的热情,所以魔鬼成了浮士德追求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动力。在追求发展中,浮士德自身与客观现实产生矛盾,精神上也具有两重性。表现在“灵”与“肉”,“良心”与“情欲”,浮士德精神性格的基本特征及其复杂的心理状态。他不断克服掉自身的弱点,不断探索。而在他克服自身弱点,不断探索的时候,魔鬼靡非斯特正好起了推动作用。在浮士德探索的道路上,魔鬼靡非斯特总是企图把他引向堕落,但靡非斯特恰好帮助他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不断地前进。 第二阶段爱情生活阶段。浮士德与格蕾琴的恋爱其实是表现资产阶级与封建教会的较量斗争。从浮士德与格雷琴的爱情可以看出封建教会势力的顽强、资产阶级的软弱。与格雷琴的爱情是浮士德要求个性解放。在残存着陋习的中世纪一个小镇上,浮士德追求一个贫穷、善良带有宗教思想的女孩子格雷琴。这次恋爱是他出书斋后第一次情感经历,也是他同旧世界的宗法习俗的一次冲突。作为一个追求精神无限发展的青年贵族,浮士德与格雷琴是不可能在一起的。浮士德浮士德——有远大的理想,伟大的抱负;他要认识一切,从事各种活动。而格雷琴是一个平民心地纯洁,眼界狭窄,视野短浅,生活圈子很小。俩个人在很多反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最后俩人的爱情以失败和悲剧而告终。这是无论是浮士德自己还是魔

关于歌德的励志名人名言警句

关于歌德的励志名人名言警句 1、事业是一切,名号只是虚声。 2、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 3、知道危险而不说的人,是敌人。 4、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藉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 5、如果这是一株玫瑰--它总会开花的。 6、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 7、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的创造力相联系在一起的。 8、如果这是一株玫瑰它总会开花的。 9、没有一种礼貌会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养的不足,正确的教育在于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礼和人的高尚的教养同时表现出来。 10、一个人应当有良好的礼貌来突出他特有的天性。人人都喜欢出人头地,但这不应当引起别人的讨厌。 11、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当行动。 12、虚荣是追求个人荣耀的一种欲望,它并不是根据人世间的品质业绩和成就,而只是根据个人的存在就想博得别人的欣赏尊敬和仰慕的一种欲望。所以虚荣充其量不过等于一个轻浮的漂亮女人。 13、智慧只能在真理中发现。 14、真理属于人类,谬误属于时代。 15、一个人无论往哪里走,无论从事什么事业,他终将回到本性指给的路上。 16、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17、友谊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得到保持。 18、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当行动。 19、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地宣传,并且不是个别的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宣传。 20、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 21、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

手段。

歌德与席勒美学思想之比较

歌德与席勒美学思想之比较 在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狂飚突进”运动中一大批青年文学家在德国涌现,文学进入繁荣时期。歌德与席勒正是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所产生的杰出的领袖,他们将德国民族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共同奠定了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他们“各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黑格尔评价他们说,“席勒和歌德都不仅是他们时代的歌手,而且是范围更广泛、意义更深刻的诗人。”朱光潜也说,“由于两人合作,有意识地走古典主义的道路,不但把各自的文艺创作推进到高度的成熟,而且也替德国建立了一种辉煌的民族文学。 ”由于受德国现实阶级关系、社会政治状况以及哲学观点等方面的影响,歌德与席勒的创作和理论上则是既有联系又相区别。 歌德(1749—1832)深受德国启蒙主义者赫尔德的影响,他积极参加狂飚突进运动,并培养起对民间文学、荷马史诗和莎比亚作品的强烈兴趣。由于具有资产阶级的革命与妥协双重矛盾,歌德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脱离了狂飚运动,走向了追求古典文化、宁静和谐的道路。在文艺美学思想上,他接受了狄德罗、莱辛的影响,继承并发展了他们的唯物主义、现实主义观点。从总的方面来说,歌德的思想倾向是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并表现在他的许多文艺理论主张上。 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上,歌德认为艺术既服从自然,又超越自然。艺术家“应该遵循自然,研究自然,摹仿自然,并且应该创造出一种毕肖自然的作品。”但是,“摹仿自然”并不同于完全的再现自然,而应有所超越,对自然进行艺术加工、改造,发挥作家的主动性。所以,他提出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可见,歌德在处理文艺与现实关系的问题上,是持辩证的、现实主义的态度。 关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问题。这里所说的“古典主义”实际上指的是现实主义。对于歌德本人的创作实践来说,很难讲是现实主义的,还是浪漫主义的。在创作上,他从浪漫主义到古典主义,追求的是二者的结合,但他的主要思想倾向还是现实主义的。在《歌德谈话录》中,他谈到古典和浪漫的问题,并明确说

浮士德

《浮士德》 ——历史沧桑与时代精神的艺术缩影 20110211 25 何柳青摘要:歌德用浮士德这个虚构的人物象征了欧洲几个世纪的人们,反映了所有欧洲资产阶级对欧洲文明的思考和经历。作为一部灵魂的发展史,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浮士德》以百科全书式的多样性,向世人展现了它所张扬的自强不息精神和生命应在追求、超越中获得升华的理念,艺术地浓缩、再现了三百年的历史沧桑,生动、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 关键词:浮士德五幕悲剧时代精神浮士德精神 歌德是德国伟大的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在他漫长的创作道路之中,涵盖了他经历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对人生诸多问题的探索和实践,这两个方面水乳交融、有机结合。《浮士德》是他一生生活实践、精神探索和艺术追求之结晶的伟大作品。既是歌德个体思想历程的总结,也是对欧洲知识分子集体思想探索过程的总结。 《浮士德》创作于1772年,成书于1831年,历经了60个秋冬,这60余年恰恰是欧洲大动荡、大发展的时期。歌德开始创作时,他所处的德国还是一个充满了中世纪氛围的沉闷落后的社会,其间法国发生了震荡世界的资产阶级大革命,作品完成时整个欧洲已经进入了工业革命的大变动之中。主人公浮士德从他那孤独、封闭的小书屋开始,从一个人的梦想者式的世界到两个人的恋爱世界,再从官场生涯到美的精神世界,到广阔的发现自然的群体世界之中,他的一生是领尽全人类所赋有的精神,把全人类的苦乐都堆积在自己的“寸心”之中,在不断的否定中寻求新的思想,勇敢地探索,不停地行动,实现精神的攀升。贯穿其中的是当时欧洲最激荡人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一种充溢着心智和情感活力的不断突破、发展和创造的精神。歌德把自己一生对社会的认识都浓缩在了浮士德身上,体现了歌德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精神。 可以说《浮士德》是一部灵魂的发展史,是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它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五幕悲剧,一世追求,浮士德精神的产生,他内心的焦躁和不安是他行动的内因,有着广阔而深远的历史背景。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再到启蒙运动,这个历史时代是一个焦虑、思考、动荡、变革的时代,作为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思想发展的最高点——《浮士德》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它是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历史沧桑的艺术缩影,是资产阶级的精神发展史。

歌德说过的读书名言

歌德说过的读书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歌德说过的读书名言,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智慧只能在真理中发现。 2、教人者,成为之长,去人之短。 3、重要的是学会驾驭自己的能力。 4、保持人格不仅靠功劳,也要靠忠诚。 5、目标越接近,困难越增加。 6、凡是自强不息者,最终都会成功。 7、人在奋斗时,难免迷误。 8、勇敢里面有天才、力量和魔法。 9、哪里有意志存在,哪里就会有出路。 10、人只能学到他能学到的知识。 11、所谓独创的能力,就是经过深思的。 12、幻想是诗人的翅膀,假设是科学的天梯。 13、只有很少的人懂得去研究刚刚逝去的东西。 14、写历史,乃是脱却过去的一种方法。 15、相信生活,它给人的教益比任何一本书都好。 16、最值得高度珍惜的莫过于每一天的价值。 17、知识越少越准确,知识越多,疑惑也就越多。 18、一个杰出人物受到一伙傻瓜的赏识,是可怕的事。

19、蠢人总是提出千百年前的聪明人已经回答了的问题。 20、正当利用时间!你要理解什么,不要舍近求远。 21、天才形成于平静中,性格来自于生活的激流。 22、若要重视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23、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 24、幻想是诗人的翅膀,假设是科学家的天梯。 25、智者和愚人都没有害,最危险的倒是智愚参半。 26、劳动可以使我们摆脱三大灾祸:寂寞、恶习、贫困。 27、欲得到你喜欢的东西,应先学会喜欢你已有的东西。 28、思想会有反复;信念坚定不移;事实一去就不复返。 29、相信生活,它给人的教诲比任何一本书籍都好。 30、你若要为你的意义而欢喜,就必须给这个世界以意义。 31、把时间用得节省些,我很可能把最珍贵的金刚石拿到手。 32、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33、科学与艺术属于整个世界,在它们面前,民族的障碍都消失了。 34、谁有用脑子去思考,到头来他除了感觉之外将一无所有。 35、一本正经地对待消遣和刻板地追求学问,结果就会成为一个学究。 36、人们还往往把真理和错误混在一起去教人,而坚持的却是错误。 37、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决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