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方剂学笔记_完美打印版

方剂学笔记_完美打印版

方剂学笔记_完美打印版
方剂学笔记_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

1、《五十二病方》战国记载52病,药物247种意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2、《黄帝内经》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五十二病方》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二、汉代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便廉)

2、《小品方》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

四、唐朝

1、《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孙思邈著共载方7500余首

2、《外台秘要》王焘

五、宋代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2、《小儿药证直诀》钱乙·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六、金元时期

1、《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2、金元四大家-- 观点--

①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师从刘完素。“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④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倡导“相火论”

《丹溪心法》

主张滋阴降火之法

…………

七、明代

1、《普济方》朱棣载方61739首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2、《医方考》吴昆如:知柏地黄丸

八、清代

1、《医方集解》汪昂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

2、《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

3、温病学派

①叶天士(桂)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②吴鞠通(瑭)著有《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

③薛雪(生白)

④王七雄(孟英)

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

▍方剂与病证

▍方剂与治法

一、治法: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二、(与方剂)关系 1、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

2、方剂是体现并验证治法的手段

三、“八法”——临床常用的治疗大法(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

1、汗法: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以促进发汗,使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证:表证,麻疹初起,疮疡初起/痢疾初起有寒热表证者。

·分类:辛温,辛凉

·注意:适度发汗(通身微汗出) / 药常不宜久煎

2、吐法: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1

·注意:吐法易伤胃气,故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

3、下法: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淤血、结痰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适应证:邪在胃肠而致的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证俱实者

·分类: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

4、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作用,使少阳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

·适应证:邪犯少阳、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营卫失和等证

5、温法: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

·适应证:里寒证。或寒邪直中于里,或阳气受损,或素体阳气虚弱,以致寒从中生

·分类: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6、清法: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

·适应证:里热证。

·分类: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

7、消法: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等作用,消除体内因气、血、痰、水、虫、食等久积而成的有形之邪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范围: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8、补法: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

·适应证:气虚、血虚、阳虚、阴虚、脏腑虚弱

·分类: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并补

▍方剂与中药

第三章方剂的分类

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药物配伍

■配伍: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的将一味或二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使用。

常见形式:同类相须、异类相使、相反相成、制毒纠偏、引经报使。

配伍目的:(增效与减毒)

▍方剂的组成(“君臣佐使”概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特点:药味少、药量大。

■臣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 辅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涵义有三

①佐助药:用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②佐制药:消除或缓解君、臣药毒性或烈性的药物。

③反佐药:依病情需要选择与君药性味相反又能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涵义有二

引经药:能引导方中药物的药力直达病所。

调和药:能调和方中诸药的性能,协调诸药的相互作用或起到矫味作用。(味道)

▍方剂的变化

■药味的增损·前提:君药不变·方法:加减方中药物

■药量的加减·前提:组成方剂的药物不变·方法:增加或减少方中药物的用量

■剂型的变化·前提:组成方剂的药物及其配伍用量比例不变。

第五章方剂的使用方法

▍剂型: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的一定形态

■常用剂型:汤剂/散剂/丸剂/膏剂/丹剂/酒剂/茶剂/露剂/锭剂/条剂/线剂/栓剂//冲片剂/胶囊剂/糖浆剂/口服剂/注射剂

▍汤剂制备

■用具:沙锅、瓦罐、陶瓷器皿,忌用铁器、铜器。

■溶媒:水最常用,还见黄酒、米醋,童子便

■浸泡:根茎叶花……20-30min / 种子……1h

头煎加水高出药面3-5cm,第二、三煎可略少→保证煎得量100-200ml左右。

■火候:武火煮沸后,文火续煎

■特殊煎法:1、先煎①介类、金石②某些有毒药(eg:乌头、附子) 4、烊化主要为胶质类药材

2、后下①易挥发芳香药材②遇热不稳定的 5、包煎包括易成糊、易浑浊、含绒毛的、粉末状的(eg:细小种子)

3、另煎多为贵重细料 6、冲服①极难溶于水的(珍珠、琥珀) ②极易溶于水的(芒硝) ③贵重药材④某些芳香类药物(麝香) ▍服药方法服药是否得法,对疗效也有一定的影响 2-3次/日,一剂100-200ml

1、饭后服:对胃肠有刺激的方药 3、睡前服:安神药(睡前15-30min服)

2、空腹服:补益、泻下、驱虫剂 4、平旦服:十枣汤,鸡鸣散(←脚气:水停滞于脚,出现小腿肿胀溃烂等)。

第六章解表剂P39

含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疏达腠理,透邪外出等作用,主治表证的方剂。

适应症:1、表证2、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初起兼有之表证

分类: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

注意事项:1、方药多不宜久煎(多辛散轻扬之品组方,久煎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2、汗出程度以遍身微汗为佳(汗出不彻病邪不解/太过则耗气伤津);

2

3、表邪未尽又见里证,一般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当表里双解;

4、外邪已入里、麻疹已透、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

1、麻黄汤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君主治:风寒表实证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臣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杏仁→降利肺气,止咳平喘佐助头身疼痛,舌苔薄白

甘草→缓和药性,调和诸药佐使病机:风寒束表(寒邪为主),营卫郁滞,肺失宣降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2、桂枝汤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散寒(散,发汗) 相反相成君主治:风寒表虚证及营卫不和证

白芍→养血敛营, (收,敛汗) 调和营卫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紧

生姜→助桂枝解表散寒,和胃止呕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相对1而言)

大枣→滋脾生津病机:风寒袭表(风邪为主),营卫不和

甘草→益气和胃,调和诸药治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药后调理:①啜热稀粥②温覆

3、小青龙汤

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君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外寒内饮证)

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驱邪臣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薄,脉浮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痰饮咳喘,不得平卧/ 身体疼重,胸痞,干呕,头面四肢浮肿…

白芍→养血益阴病机:素有寒饮,复感风寒致肺失宣降(咳喘←水寒射肺,肺失宣降)五味子→收敛肺气(止咳) 治法:发汗解表,温肺化饮

甘草→调和诸药功效:发汗解表,温肺蠲饮(或温肺化饮).

4、银翘散

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君主治:温病初起

牛子、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发热,微恶风寒,口渴,咽痛,脉浮数

荆芥穗、淡豆鼓→辛散表邪,制约方中诸药过甚寒性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咳嗽,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

桔梗→宣肺止咳病机:风寒袭表,热郁肺卫

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治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鲜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止渴) 运用:本方为治疗风热表证之常用方剂

5、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宣肺平喘,开表散邪“去性取用”·君主治:肺热壅盛证

石膏→清(肺胃)热,生津止渴·身热不解,咳逆气急,舌苔薄黄,脉数

杏仁→降利肺气,止咳平喘臣有汗或无汗,鼻翼扇动,苔薄白,脉浮或滑

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病机:肺热壅盛(表邪未尽,入里化热致宣降失常)

运用:本方为清肺热之要方功效: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6、(人参)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

羌活/独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君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邪之证

川芎→祛风行气,活血止痛·臣憎寒壮热,无汗,肢体酸痛,脉浮重取而无力

柴胡→辛散外邪“先安未受邪之地”·头项强痛,鼻塞声重,胸膈痞满,咳有痰,苔白腻

枳壳/桔梗→宣降肺气,化痰止咳病机:正气不足,又感风寒湿邪(兼有痰阻气滞)

前胡/茯苓→祛湿化痰治法:散风除湿,益气扶正

人参→益气健脾功效:益气解表,散风除湿

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

第七章泻下剂P67

含义: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泻下积滞,攻逐水饮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

适应症:里实证(包括停痰、积饮、瘀血、宿食、燥屎、虫积等诸多有形之邪所引起的病证)

分类: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五类

注意事项:1、用于表证已解里实已成之时。若表证未解而里实已成,当权衡后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双解。

2、年老体虚、新产血亏、病后津伤者,虽有大便秘结,亦不可专事攻下—或先予攻下兼顾其虚,或攻补兼施虚实兼顾。

3、服药期间注意调理饮食,少食或忌食油腻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脾胃功能。

4、易伤胃气,得效即止,慎勿过剂。孕妇当慎用,以防堕胎。

7、大承气汤

大黄→泻下通便,荡涤积滞实君主治:Ⅰ、阳明腑实证Ⅱ、热结旁流证Ⅲ、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芒硝→泻热通便,润燥通便燥臣实(实热内结,腹痛拒按,按之硬,潮热谵语)

枳实→行气消痞痞燥(肠中燥屎干结不下)

厚朴→行气除满满痞(自觉胸脘闷塞不通,有压重感)

功效:峻下热结满(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

治法:泻下热结病机:邪热与有形燥屎结于胃肠,腑气闭阻不通

体现:Ⅰ(下胃肠实热积滞)→釜底抽薪,急下存阴Ⅱ→通因通用Ⅲ(热厥)→寒因寒用

8、大黄附子汤

3

附子→温里通阳,散寒止痛附子大热使寒性去·君主治:寒积实证(寒积内停证)

大黄→泻下通便,荡涤积滞“去性取用”·病机:病积内结,阳气郁闭,转导失司

细辛→散寒通阳治法:散寒止痛,泻下积滞

9、麻子仁丸(脾约丸)→脾约证

麻子仁(火麻仁) →润肠通便君主治:胃肠燥热之便秘

杏仁→润肠通便,降利肺气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少津

白芍→养血益阴,缓急病机:胃肠燥热,津血受伤,传导失司

大黄/枳实/厚朴→泻热通便,行气消痞(除满) 治法: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蜂蜜→润燥滑肠功效: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第八章和解剂P88

含义: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截疟等作用,治疗少阳证、肝脾不和证、肠胃不和证、疟疾的方剂。

适应证:少阳证。

分类:和解少阳(疟疾方)、调和肝脾、调和肠胃

10、小柴胡汤《伤寒论》

柴胡→舒透半里之邪,疏肝解郁(外透)·和解少阳君主治:Ⅰ、伤寒少阳证Ⅱ、妇人伤寒热入血室Ⅲ、疟疾/黄疸以及内科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黄芩→清泻半里之热 (内清)·臣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脉弦。或有目眩半夏/生姜→降逆和胃止呕病机:邪在少阳,正邪相争,胆胃不和

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健脾,鼓邪外出治法:和解少阳<调和\解除外邪>

注意:阴虚血少者禁用配伍特点:①舒透与清泄并用,以透为主②胆胃兼调③寓扶正于祛邪之中

11、逍遥散《和剂局方》

柴胡→舒肝解郁君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白芍/当归→养血活营,柔肝止痛臣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舌淡红,脉弦而虚

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头痛目眩,口燥咽干,或寒热往来,乳房胀痛

烧生姜→和胃降逆止呕病机:肝气郁结,肝血不足,脾胃虚弱

薄荷→助柴胡舒肝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12、半夏泻心汤

半夏→消痞散结,和胃降逆君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

干姜→温中散寒止呕心下痞满而不痛,呕吐,(肠鸣)下利,苔腻而微黄

黄芩/黄连→清热燥湿病机:脾胃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

人参/大枣/甘草→健脾益气& (调和诸药) 治法:健脾和胃,平调寒热

功效:寒热平调,消痞散结配伍特点:①辛开苦降②寒热并用(→和其阴阳) ③补泻兼施(→调其虚实)

第九章清热剂

含义: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以及滋阴透热等作用,主治里热证的方剂。

适应症:里热证

分类: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气血两清、清脏腑热、清虚热←六类

注意事项:①把握其适应证②辨热证虚实,邪热所在脏腑、阶段和程度③辨热证真假,若为真寒假热不可用④注意护胃保津⑤恰当使用反佐法(反佐药/服法反佐)

13、白虎汤《伤寒论》

石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君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病机:阳明气分热盛,津液耗伤

粳米/甘草→养胃护津& (调和诸药) 治法:清热生津

功效: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禁忌:①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②血虚发热或气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③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④脉见浮细或沉

14、清营汤《瘟病条辨》

犀角→清营解毒,活血散瘀君主治:热入营分证

玄参/生地/麦冬→滋阴清热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

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透热转气时有谵语,口渴或不渴

黄连/竹叶→清心泻火除烦病机:热入营分

丹参→清营凉血,活血散瘀治法: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功效:清营解毒,透热养阴配伍特点:清营解毒为主,活血散瘀、养阴生津、透热转气为辅。体现清营透热法。

15、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病机:热入血分迫血妄行,血溢脉外主治:Ⅰ热灼心营证Ⅱ热伤血络证Ⅲ蓄血瘀热证

治法: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各种出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烦燥,舌红绛

犀角→清热凉血解毒,散瘀君Ⅰ←身热谵语,舌绛起刺,脉数

生地→清热凉血以止血Ⅱ←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

赤芍/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Ⅲ←喜忘如狂,胸中烦痛,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16、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龙胆草→清肝胆实火,除肝经湿热君主治:Ⅰ、肝胆实火上炎证Ⅱ、肝经湿热下注证

黄芩/栀子→清热泻火又燥湿臣病机:肝胆实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

4

木通/车前子/泽泻→清热利湿,导湿热从小便而出治法:清泻肝胆实火,除肝经湿热

当归/生地→养血滋阴配伍特点:1、清利并行---既清肝经实火又利肝经湿热

柴胡→疏肝解郁,引药入(肝胆)经2、泻中有补---当归/生地以养血滋阴

甘草→益气和胃(矫味)调和诸药

17、清胃散《脾胃论》

黄连→清降胃火君主治:胃火上攻证

升麻→清热散火解(热)毒病机:胃中积热循经上攻

生地→清热凉血止血又养阴牙痛牵引头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

丹皮→清热凉血面颊发热,齿恶热喜冷,口干舌燥,甚或牙宣出血

当归→养血活血治法:清胃泻火

18、白头翁汤《伤寒论》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君主治:热毒痢疾(热毒血痢)

黄连/黄柏→清热解毒,燥湿厚肠下痢脓血,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

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病机:热毒之邪熏灼大肠致血溢脉外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第十章祛暑剂P142

第十一章温里剂P150

含义: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以祛除脏腑经络间寒邪,治疗里寒证的方剂。

适应证:里寒证

分类: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三类。

注意事项:1、辨寒热真假,真热假寒证禁用。3、阴寒太盛,服热药入口即吐,可少佐寒凉之品。

2、素体阴虚或失血之人,虽有寒象亦需慎用,以免重伤阴血。4、注意药物用量,当三因制宜。

19、理中丸《伤寒论》

干姜—温中散寒止呕君主治:中焦虚寒证←见[阳虚失血证]、[胸痹]、[小儿慢惊]…

人参—益气健脾臣腹痛喜温喜按,呕吐下利,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

白术—益气健脾燥湿腹满不食,畏寒肢冷

甘草—益气和胃,调和诸药病机:中焦虚寒,运化无力

药后调护:①啜热稀粥②温覆治法:温中祛寒,益气健脾

20、四逆汤《伤寒论》

生附子—温阴散寒,回阳救逆君主治:Ⅰ、少阴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证Ⅱ、太阳病汗过亡阳证&(主要是肾)

干姜—温中散寒臣手足厥冷,恶寒卷卧,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脉沉微细

甘草—益气和中,缓和药性,监制毒性,调和诸药病机:少阴阳气衰微,阴寒内盛

治法:回阳救逆

21、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当归—养血活血,温经散寒君主治:血虚而寒凝经脉证

白芍—养血益阴·臣手足厥冷,神衰欲寐,舌淡苔白,脉细

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病机:血虚脉道失充,寒凝经脉滞涩

细辛—温通经脉治法:养血通脉,温经散寒

木通—通利血脉,制约诸温药温性太过而耗血动血功效:

大枣/甘草—养血益气,调和诸药运用:

第十二章表里双解剂P169

第十三章补益剂P181

含义: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养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主治各种虚证的方剂。

适应证:虚证(主要表现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类)

分类: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六类

注意事项:1、注意气血阴阳及脏腑关系。(①直接补②间接补“虚则补其母”—A肺脾←气“培土生金”//B肝肾←阴“滋水涵木”//C脾胃←阳气“补火暖土”)

2、轻重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5、注意调理脾胃。

3、辨明虚证真假(“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6、慢火久煎\另煎\冲服\空腹或饭前服。

4、做到补中有行。7、反对滥用补益剂。

22、四君子汤《圣济总录》

人参—益气健脾(偏肺脾) 君主治:脾胃气虚证

白术—益气健脾,加强人参作用面色萎白,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茯苓—健脾渗湿病机:脾胃气虚,运化无力

甘草—益气健中,调和诸药治法:益气健脾

功效:益气健脾运用: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常用方,亦是补气的基本方

23、补中益气汤李杲《内外伤辨惑论》

黄芪—益气健脾,升阳举陷君主治:Ⅰ、脾不升清证Ⅱ、中气下陷证Ⅲ、气虚发热<下陷清阳之气郁遏于下焦,郁而化热>证人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体倦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面色萎黄,脉虚弱无力

陈皮—行气燥湿健脾,使补而不滞Ⅰ←头晕目眩,视物昏瞀,耳鸣耳聋,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面色萎黄,舌淡,脉弱

当归—养血活血Ⅱ←脏器下垂(eg: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伴气短乏力,便溏,舌淡,脉虚弱

5

柴胡/升麻—升举阳气Ⅲ←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而胖,脉大无力

配伍特点:1、补气结合升阳,体现“甘温除热”法病机:脾气虚弱,清阳下陷治法:益气健脾,升阳举陷

2、补气兼能调气和血运用:本方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

24、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熟地—滋阴养血·血中血药君主治:营血虚滞证

白芍—养血益阴,柔肝止痛·头晕心悸,面色无华,舌淡脉细

当归—养血和营活血·血中气药唇甲色淡,妇人月经不调(延后/期短质稀色淡量少),脉(细)弦或(细)涩

川芎—行气活血·病机:营血虚滞,脏腑形体失养

配伍特点:1、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治法:补血和血

2、温而不燥,滋而不腻运用:本方是补血的常用方,又是调经的基本方

25、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君主治:肾阴不足证

山茱萸—益肝补肾,涩精止遗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山药—补脾益肾,固精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牙齿动摇,足跟作痛,以及小儿囟门不合

泽泻—利水泄湿,泻肾火病机: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丹皮—清泄相火治法:滋阴补肾,清降虚火

茯苓—利水渗湿,助山药健脾以滋肾运用:本方是治疗肾阴虚证的基本方

配伍特点:三补三泻,以补为主;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

26、(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

附子/桂枝—补肾助阳君主治:肾阳不足证

干地黄—滋阴补肾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尺脉沉弱或沉细而迟

山茱萸/山药—益肝补脾滋肾,助干地黄补肾半身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入夜尤甚,阳痿早泄,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泽泻/茯苓—利水渗湿病机:肾阳不足,气化无能

丹皮—活血化瘀治法:补肾助阳

配伍特点:1、阴中求阳2、寓泻于补,以泻助补,使补而不滞。

第十四章固涩剂P231

含义:以收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涩固涩的作用,主治气、血、精、津耗散滑脱之证的方剂。

分类: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五类

注意事项:1、配伍相应的补益药物,标本兼治,以提高疗效

2、重在收涩固涩,若外邪未尽,不宜过早使用以免“闭门留寇”

3、不宜用于热病多汗、痰饮咳嗽、湿热或伤食泻痢、火扰精泄、血热或瘀阻崩漏等实邪所致之证

27、四神丸《内科摘要》

补骨脂—温肾暖脾以止泻君主治:脾肾虚寒之五更泄(肾泄)

肉豆蔻—温脾暖胃,涩肠止泄五更泄泻,不思饮食,肢冷神疲,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或食不消化,腹痛腰酸)

吴茱萸—温里散寒,助阳止泻病机:脾肾阳虚,肠道失固

五味子—涩肠止泄治法:温肾暖脾,涩肠止泄

(生姜/大枣—调理脾胃)

28、完带汤《傅青主女科》

白术/山药/人参—益气健脾,化湿止带(白术山药)君主治:肝郁脾虚温浊带下证

苍术/陈皮—燥湿健脾理气带下色白,清稀无臭量多,舌淡苔白(肢体倦怠,大便稀溏,脉缓或濡弱)

车前子—利水渗湿,引湿浊从小便而出病机:脾虚肝郁,湿浊下注

柴胡/白芍—疏肝养血& (养阴) 治法:健脾疏肝,化湿止带

黑芥穗—祛风祛湿,收涩止带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

第十五章安神剂P251

含义:以安神药为主而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主治神志不安疾患的方剂。

分类:重镇安神←心肝阳亢,热扰心神证

补养安神←阴血不足,心神失养证

注意事项:1、易伤胃气,不宜久服2、多金石类,宜打碎先煎

29、朱砂安神丸《内外伤辨惑论》重镇安神代表方

朱砂—(入心)镇心安神,清热君主治:心火偏亢,心血不足证

黄连—清心泻火除烦惊悸,失眠,舌红,脉细数(怔忡,多梦,心神烦乱)

生地/当归—滋阴养血病机:心火亢盛,心血不足,心神不安

甘草—益气护胃,调和猪药治法:镇心安神,泄火养阴

心悸(惊悸、怔忡):指自觉心中跳动、心慌不安的病证。因受惊而发,时作时止,病情较轻者,谓之惊悸;其发作无时,无所触动即发,病情较重者称怔忡。

30、天王补心丹《校注妇人良方》滋养安神代表方

生地—滋阴清热君主治:阴亏内热,心神不宁证

玄参/麦冬/天冬—滋阴清热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酸杏仁/柏子仁—养心安神怔忡,虚烦少寐,神疲健忘,梦遗,口舌生疮,大便干燥

6

远志/朱砂—宁心安神病机:心肾两虚,虚火上炎致心神不安

丹参/当归—养血和血治法:滋阴清热,养心安神

五味子—涩精止遗

人参/茯苓—健脾益气以充养先天

桔梗—载药上行

第十六章开窍剂P265

含义:以芳香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等作用,用以治疗神昏虚证(脱证)—目合口开手撒遗尿厥凉脉微欲绝适应证:闭证即神昏之实证神昏

分类:温开、凉开实证(闭证)热邪内陷心包→凉开

注意事项:1、只用于闭证,忌用于脱证3、于胎元有碍,孕妇慎用寒痰蒙蔽心窍→温开

33、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治:寒闭证用方要点: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或心腹卒痛,苔白,脉迟

病机:寒邪秽浊,闭阻机窍治法:芳香开窍,行气止痛

运用:温开剂的代表方,既是治疗寒闭的常用方,又是适用于心腹疼痛属于气滞寒凝的有效方剂。

第十七章理气剂P276

含义: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的作用,主治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

分类:行气→气滞证(主肝气郁滞、脾胃气滞)

降气→气逆证(主肺气上逆、胃气上逆)

注意事项:1、选用适当的方剂以行气或降气3、多辛温芳燥,易于耗气伤津→适可而止,慎勿过剂

2、审证析因,遣药制方4、有动血及动胎之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及经期妇女慎用,孕妇不宜用

34、越鞠丸《丹溪心法》

香附—行气解郁—(气郁)君主治:气郁所致之六郁证

川芎—行气活血—(血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饮食不消

苍术—燥湿运脾—(湿郁)病机:肝脾气郁而致六郁(气、血、痰、火、湿、食)

栀子—清热泻火—(火郁)治法:行气解郁

神曲—消食和胃—(食郁)

35、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半夏—化痰散结,降逆止呕·君主治:梅核气之痰气互结证

厚朴—行气解郁,助半夏燥湿·咽中如有物阻但饮食吞咽无碍,舌苔白腻,脉弦滑

茯苓—利水渗湿(助半夏祛痰)健脾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

苏叶—行气宽中宣通郁滞病机:痰气互结凝于咽喉

生姜—和胃化痰治法:祛痰行气散结

梅核气

36、苏子降气汤《备急千金要方》

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君主治:上实(主)下虚之喘咳证

半夏/厚朴/前胡—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咳喘气急,痰多稀白,胸膈满闷,舌苔白滑或白腻

肉桂—温肾纳气平喘呼多吸少,腰疼脚软,肢体倦怠或浮肿

当归—养血润燥通便有利于肺气肃降,止咳平喘病机:痰涎壅肺(上实)肾阳不足(下虚)

生姜—和胃化痰治法:降气化痰,温肾纳气

大枣/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

37、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麻黄—宣肺平喘,解表散寒·君主治:风寒束表,痰热内蕴之哮喘

白果—敛肺化痰平喘·咳喘气急,痰多稠黄,微恶风寒,苔黄腻,脉滑数

杏仁/款冬花/半夏/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病机:寒热内蕴,风寒束表,肺失宣降

黄芩/桑白皮—清泻肺热,化痰平喘治法: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生甘草—调和诸药,化痰止咳

38、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旋覆花—降气化痰止呕君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证

代赭石—重镇降逆止呕心下痞硬,噫气频作或呕呃,苔白滑,脉弦虚

半夏/生姜—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病机:胃虚痰阻,气逆不降

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健脾治法:健脾化痰,降逆止呕

第十八章理血剂P303

7

含义: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祛瘀或止血作用,主治瘀血或出血病证的方剂。

适应证:血瘀证或出血证

分类:活血祛瘀剂、止血剂

注意事项:1、辨清血瘀证或出血病证的病因,以便对因治疗5、收敛止血过猛过快有留瘀倾向辅以活血药

2、辨清血瘀证或出血病证轻重缓急6、上部出血忌升提药,下部出血忌沉降药

3、注意气血关系7、性多破泄,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及经期妇女慎用,孕妇忌用

4、多攻伐易伤正气时常辅以补益之品8、突然的大量出血—益气固脱

39、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桃仁—破血逐瘀君主治:胸中血瘀证

红花/赤勺/川芎—活血化瘀(头痛胸痛)痛有定处,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川牛膝—活血化瘀,引淤血下行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开宣肺气病机:血瘀胸中,气机不畅

柴胡—疏肝行气解瘀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当归/生地—滋阴养血

甘草—调和诸药

40、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生黄芪—大补元气,使气旺则血行君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

当归尾—活血养血,使活血不伤血舌淡苔白,脉缓无力,甚至小便失禁

桃仁/红花/赤勺/川芎—活血化瘀半身不遂,口眼呙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

地龙—活血通络病机:元气亏虚,瘀血内阻,筋脉失养

功效:治法:补气,活血,通络

41、温经汤《金匮要略》“调经的祖方”

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君主治:冲任虚寒,瘀血内阻证

当归/白芍/阿胶/麦冬—滋阴养血月经不调,而经来有块,色紫而淡,小腹冷痛,脉迟而细或女子不孕证

川芎/丹皮—活血化瘀漏下日久或通经,唇口干燥,傍晚发热,手心烦热

人参/甘草—益气健脾病机:冲任虚寒,瘀血内阻

半夏/生姜—和胃运脾,使补而不滞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养血

42、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当归—养血活血,祛瘀生新,温经散寒君主治:产后瘀血腹痛

桃仁/川芎—活血化瘀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脉迟细或弦

炮姜—温经散寒止痛病机:血虚寒凝,瘀血内阻

黄酒—温通血脉治法:祛瘀生新,温经散寒(养血)

童子便—化瘀血,引败血下行

炙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43、小蓟饮子《玉机微义》

小蓟/藕节/蒲黄—凉血止血,兼以祛瘀(小蓟)君主治:热结下焦之尿血、血淋

滑石/木通/淡竹叶—清热利尿通淋尿中带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 小便频数,赤涩热痛

栀子—清热泻火利湿,引湿热从小便而出病机:热结膀胱,迫血妄行

生地—清热凉血又养阴生津治法:凉血止血,利尿通淋

当归—养血活血,伍生地滋阴生津

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44、黄土汤《金匮要略》

灶心黄土—温脾收敛止血君主治: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

附子/白术—温阳健脾利摄血出血量多,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阿胶/干地黄—滋阴养血大便下血,或吐血、衄血,妇人崩漏,四肢不温,面色萎黄

黄芩—止血,制约方中诸药温燥之性病机:脾阳不足,中气亏虚,血失统摄

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治法:温脾摄血,养血(止血)

第十九章治风剂P331

含义:由辛散疏风或滋潜熄风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等作用,用以治疗风病的方剂。

分类:疏散外风剂、平熄内风剂

45、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川芎—祛风止痛君主治:外感风邪头痛

羌活/白芷—祛风止痛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头痛),鼻塞,舌苔薄白,脉浮

8

细辛—祛风散寒止痛目眩,恶寒发热;头风

荆芥/防风—疏散风邪病机:风邪外袭,上犯头目,阻遏清阳

薄荷—疏散风邪,清利头目治法:疏散风邪

茶叶—清上降下,制约方中诸药升散太过

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46、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怀牛膝—引气血下行主治:肝阳上亢,气血上逆之类中风

龙骨/牡蛎/代赭石—重镇平肝熄风头目眩晕,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

龟甲/天冬/玄参/白芍—滋补肝肾病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气血逆乱。

茵陈/川楝子—疏肝理气,清泄肝热治法: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生麦芽—疏肝和胃

甘草—益气和胃,调和诸药

第二十章治燥剂P352 内燥(上燥←肺阴不足 / 中燥←胃阴不足 / 下燥←肾阴不足)- - 滋阴润燥

含义:具有轻宣燥邪或滋阴润燥作用,以治疗燥证的方剂。燥证

外燥(温燥→清宣润肺 / 凉燥→轻宣温肺)- - - - - - - - - - - 轻宣外燥

47、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霜桑叶—清宣肺热,滋润肺燥主治:燥热伤肺重证

石膏—清泄肺热,生津身热,干咳少痰,气逆而喘,舌红少苔,脉虚大而数

麦冬/阿胶/胡麻仁—滋润肺燥头痛,咽喉干燥,鼻燥,心阴两伤,肺失清肃

杏仁/枇杷叶—清肺热降肺气病机:燥热结肺,气阴两伤

人参/甘草—益气补肺健脾(培土生金) 治法:清润肺燥,益气养阴

48、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麦门冬—滋阴润燥,益胃生津兼以清热主治:Ⅰ、肺胃阴虚知肺痿Ⅱ、胃阴不足

人参/大枣/粳米—益气健脾(培土生金) 咳唾涎沫,短气喘促或呕吐,咽喉干燥,舌红少苔,脉虚数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病机:肺胃阴虚,虚火上炎,气逆不降

甘草—益胃生津,调和诸药治法:滋阴清热

第二十一章祛湿剂P366

含义: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一类方剂。

分类:化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五类

注意:常配伍理气之品,以求气化则湿亦化

49、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苍术—燥湿运脾主治:湿滞脾胃证

厚朴—行气燥湿口淡无味,脘腹胀满,舌苔白腻

陈皮—行气燥湿,健脾和胃病机:湿困脾胃,运化无力,气机不畅

甘草—益气和胃,调和诸药治法: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生姜/大枣—调理脾胃

50、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湿,醒脾和胃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苏叶/白芷—解表散寒,芳香化湿恶寒发热,胸膈满闷,脘腹胀痛,呕恶泄泻,舌苔白腻

厚朴/大腹皮—行气祛湿病机: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治法:解表散寒,化湿和胃

桔梗—开宣肺气

半夏/陈皮—燥湿行气降逆和胃止呕

51、三仁汤《温病条辨》

杏仁—宣畅上焦,通利肺气(宣上) 主治:湿重于热之湿温病

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 头身疼痛,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薏苡仁—利水渗湿,畅导下焦(渗下) 病机:湿热阻滞上中下三焦,湿遏热伏

半夏/厚朴—燥湿行气,消痞散结治法:清热祛湿,宣畅气机

滑石/通草/竹叶—清热利湿,引湿热从小便出运用:“三忌”←忌汗、忌下、忌润

52、茵陈蒿汤《伤寒论》

茵陈蒿—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阳黄)

大黄—泻热逐瘀利湿-前后分消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皮,小便不利,苔黄腻,脉滑数

栀子—清热利湿,引湿热从小便出- 病机:湿热熏蒸胆汁外溢

运用: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53、五苓散《伤寒论》

泽泻/茯苓/猪苓—利水渗湿(泽泻)君主治:Ⅰ、(蓄水证)—太阳表邪未解,膀胱气化不利Ⅱ、水湿内停之水肿、泄泻、小便不利白术—燥湿益气健脾水肿或泄泻,小便不利,苔白

桂枝—温阳化气利水,兼以解表病机: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停,兼外邪未解

配伍特点:1、表里同治- 内利水湿,外散表邪治法:解表利水

9

2、二焦兼调–通利膀胱为主,又兼实脾制水

54、真武汤《伤寒论》

附子—温补脾肾(肾为主),散寒止痛主治:Ⅰ、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证(偏肾阳不足) Ⅱ、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水泛白术—燥湿益气健脾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腰下为甚),苔白不渴,脉沉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病机:脾肾阳虚,气化失司,水饮内停

生姜—(走表)发散水气治法:温阳利水

白芍—养阴(→以阴中求阳)舒筋,利水(→行水气)

第二十二章祛痰剂P402

含义: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祛除痰饮等作用,治疗各种疾病的方剂。

55、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主治:湿痰证

陈皮—理气燥湿化痰,和胃止呕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

茯苓—利水渗湿化痰病机:脾虚生痰,气机不畅

生姜—和胃化痰止呕治法:燥湿化痰行气

乌梅—敛肺,生津运用:本方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代表方。

56、清气化痰丸《医方考》

胆南星/瓜蒌(仁) —清热化痰(胆南星)君主治:热痰证

半夏—燥湿化痰咳吐黄痰,咯之不爽,苔黄腻,脉滑数

黄芩—清泻肺热病机:痰热阻肺,肺失宣降

杏仁—宣降肺气,化痰止咳治法:清热化痰,宣降肺气止咳

枳壳/陈皮—行气燥湿化痰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化痰

生姜汁—和胃化痰

57、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主治:风痰上扰证

天麻—平肝熄风止痛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化痰病机:肝虚生痞,肝风内动,风痰上扰

陈皮—理气燥湿化痰,健脾和胃治法:健脾化痰,平肝熄风

生姜/大枣—调理脾胃

甘草—益气和胃,调和诸药

第二十三章消导化积剂P423

含义:具有消食导滞,软坚散结,消癥化积,消瘿散等作用,治疗食积、癥积、瘰疬、瘿瘤等病证的一类方剂。

58、保和丸《丹溪心法》

山楂—消食导滞主治:食积证(偏于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

神曲/莱菔子—消食和胃,消胀除满脘腹胀满,嗳腐厌食,苔厚腻,脉滑/ 大便泄泻(臭如败卵,泻后痛减)

陈皮/半夏—理气燥湿,降逆和胃止呕病机:饮食内停,运化无力,气机不畅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治法:消食和胃行气消胀

连翘—清热散结运用:本方作用平和,制丸剂更有缓消之意,为和中消导之轻剂

第二十四章驱虫剂P436

含义:凡以驱虫药为主组成,具有驱虫或杀虫等作用,用以治疗人体寄生虫病的方剂。

59、乌梅丸《伤寒论》

乌梅—安蛔止痛主治:蛔厥证久泻久痢

细辛/川椒—散寒伏蛔杀蛔腹痛时止,烦闷呕吐,手足厥冷

黄连/黄柏—清热下蛔病机:寒热错杂(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正气虚弱又有寒热错杂

附子/干姜/桂枝—温里散寒止痛治法:安蛔止痛

人参/当归—益气养血“蛔得甘则动,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

第二十五章涌吐剂P444

含义:以涌吐药为主组成,具有涌吐痰涎、宿食、毒物等作用,治疗痰厥、食积、误食毒物类疾患的方剂。

第二十六章治疡剂P450

含义:具有散结消痈,解毒排脓,生肌敛疮等作用,用于治疗痈疽疮疡病证的一类方剂。

60、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

熟地—滋阴养血,填精益髓·君主治:阳虚血弱,寒凝痰滞之阴疽

鹿角胶—填精益髓,强壮筋骨/温肾助阳·局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面色皎白,口不渴,舌淡脉细

肉桂/姜炭—温补阳气,温通血脉病机:阳虚寒凝,营血不足,痰凝

麻黄—开腠散邪,发越阳气治法:温阳散寒,养血化痰

白芥子—化痰散结阳疽(红肿热痛)热毒所致–易肿易脓易溃易敛

生甘草—解毒,调药

10

方剂学笔记

00绪论 绪言 1、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2、方剂是在辩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及剂型,妥善配伍而成的药物组合 3、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五十二病方》。 4、《黄帝内经》载方13首。 5、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共收载方剂314首。“方书之祖” 6、晋唐时期,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前者载方5300余首,后者载方2 7 8、金元时期。 9、明清时期,明·朱橚《普济方》,载方61739首,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10、方论方面,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药方论》是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其后又有明吴昆的《医方考汪昂的《医方集解》。 方剂与治法 常用治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 汗法:通过开泄腠理,促进发汗,使外感六淫之邪由肌表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汗法不仅能发汗,尚能祛邪于外,透邪于表其血,调和营卫。“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 吐法:通过引起呕吐,使停留于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排出的治法。“其高者,因而越之” 下法:通过荡涤肠胃,泻下大便或积水,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痰结等从下而出的治法。“其下者,引而竭之” 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作用,以达到消除病邪的治法。“伤寒邪气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不内,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小柴胡汤为和解表里之剂也。” 温法:通过温阳、祛寒或回阳等作用,使寒祛阳复,用治里寒证的治法。“寒者热之”,“治寒以热” 清法:通过清解热邪的作用,以治疗里热证的方法。里热证有热在气分、营分、血分等。“热者寒之”,“治热以寒” 消法:通过消导和散结的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所成的有形之邪,使之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坚者削之”,“结者散之补法:针对人体气血阴阳,或某一脏腑之虚损,给以补养的治法。“虚则补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 方剂的分类 北齐徐之才的“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 后又有“十二剂”: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寒热。 方剂的组成 1、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不可缺少的药物。 2、臣药: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小于君药。 3、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二是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药的毒性和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的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佐药的药力小于当病人不拒药时就不必用反佐药。 4、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5、常见的引经药: 桔梗(载药上行)--肺经;心经(如天王补心丹) 羌活――太阳经 柴胡――少阳经 白芷――阳明经 川芎――厥阴经 细辛、附子――少阴经(细辛:性甚走窜,透表达里,搜剔筋骨而祛邪。) 牛膝――引药下行,引气血下行 6、在组方体例上,君药宜少,一般只用一味,若病情复杂可用二味,但君药药味不宜过多,多则药力分散。 7、方剂的组成变化:药味增减变化;药量增减变化;剂型更换变化。 01解表剂 总论 一、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治疗表证的方剂,同称为解表剂。 二、用途解表剂主要用于六淫病邪侵袭肌表、肺卫所致的表证。 三、分类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四、注意事项 1、解表剂多为辛散轻宣之品,煎煮不宜太久。 2、解表剂一般宜温服,服后取汗,以遍身微汗为佳,不可发汗太过,也不可发汗不彻。(因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 过,易耗气伤阴,甚则造成亡阴亡阳的危候。) 3、若表邪未尽,而又出现里证者,一般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俱急者,当表里双解。 4、如病邪已经入里,或麻疹以透,疮疡已溃,虚性水肿,吐泻伤津等,均不宜使用。 5、服解表剂后,应注意避风寒,或增加衣被,以助取汗。 6、服解表剂之同时,应注意禁生冷、油腻之品。 第一节辛温解表 麻黄汤 组成:麻黄(去节)9g桂枝6g 杏仁(去皮尖)6g 炙甘草3g 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功用:发汗解表(为主),宣肺平喘(为辅)。 主治:外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麻黄汤主要用治外感风寒表证。本方关键之处在于宣肺气。表实证的症状皆是由于肺气不宣所致。肺主气,合皮毛理。外感风寒之邪束表,导致毛窍闭塞,卫阳被遏,不能达外,故而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又由于毛窍不透,故不能宣通,则上逆而为咳喘。故治疗本病的最关键之处在于宣通肺气。 而本方之中,用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正可以治疗本病的主症;此外,由于本病卫强营弱卫气与邪气交争于

方剂学笔记总结(精心整理)

方剂学笔记 第一单元概述 常用治法——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方剂的组方原则 1.君药 针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药力居方中之首 2.臣药 ①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②针对兼证或兼病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药力小于君药。 3.佐药 ①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症; 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的药物; ③反佐药,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4.使药 ①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 ②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方剂的变化形式 1.药味加减的变化 药味的增减使方中药物间的配伍关系发生变化。 2.药量加减的变化 组成药物相同,用量不相同时,药物在方中的药力和地位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方剂的功用和主治。 3.剂型更变的变化 同一方剂其剂型不同,功效亦有所差异。 第二单元解表剂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六淫外邪侵袭人体肌表、肺卫所致的表证。 风寒外感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起而有表证者。 注意事项: 1.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2.若表邪未尽,又出现里证,一般应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双解;如病邪已经入里,或麻疹已透,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均不宜使用解表剂。 3.解表取汗,以遍身持续微汗为宜。汗出不彻,病邪不解;汗出过多,易耗伤气津,甚或

亡阴亡阳。 4.药后宜避风寒,或增加衣被,既助出汗,又防复感。 一、辛温解表 ①桂枝汤(5味药)——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 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②九味羌活汤(9味药)——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组成】羌活、防风、苍术各一两半,细辛五分,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各一两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 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③小青龙汤(8味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各三两,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 【主治】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咳喘,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 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二、辛凉解表 ①银翘散(10味药)——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组成】连翘、银花各一两,苦桔梗、薄荷、牛蒡子各六钱,竹叶、芥穗各四钱,淡豆豉、生甘草各五钱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2014中医方剂学笔记(经典打印版)

2014中医方剂学笔记(经典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 1、《五十二病方》战国记载52病,药物247种意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2、《黄帝内经》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五十二病方》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二、汉代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便廉) 2、《小品方》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 四、唐朝 1、《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孙思邈著共载方7500余首 2、《外台秘要》王焘 五、宋代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2、《小儿药证直诀》钱乙·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六、金元时期 1、《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2、金元四大家-- 观点-- ①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师从刘完素。“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④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倡导“相火论” 《丹溪心法》 主张滋阴降火之法 ………… 七、明代 1、《普济方》朱棣载方61739首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2、《医方考》吴昆如:知柏地黄丸 八、清代 1、《医方集解》汪昂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 2、《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 3、温病学派 ①叶天士(桂)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②吴鞠通(瑭)著有《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 ③薛雪(生白) ④王七雄(孟英) 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 ▍方剂与病证 ▍方剂与治法 一、治法: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二、(与方剂)关系 1、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 2、方剂是体现并验证治法的手段

中药及方剂学笔记1

君臣佐使组方法则 1 君药: 一、方中君药治疗主证(主病)。 二、君药对其他药物起支配作用。 因此,君药的作用,药力一定要大。 药力判定公式:药力=药性+药量+配伍+剂型(用法)。 1.1量小力大者为君 如安宫牛黄丸,功能清热开窍、豁痰解毒,主治邪热内陷心包证。方中用牛黄与黄连、黄芩各一两清心火;麝香二钱五分开心窍。药力分析明显看出,一两的牛黄要比各一两的黄芩、黄连药力强。二钱五分的麝香也比各一两的黄芩、黄连、山栀、郁金药力强。故此方中应以牛黄为君药,麝香为臣药。同理,犀角地黄汤中君药也只能是一两的犀角而非八两的生地黄。 1.2量大者为君 如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方中柴胡与黄芩单味药力基本相等,而柴胡用量为八两,黄芩只用三两,故而应当以柴胡透泄少阳之邪为君,黄芩清泄少阳之热为臣。以此原则作为判定标准,炙甘草汤中的君药应当是一斤的生地黄而非三两的炙甘草。 1.3配伍后药力明显加大者为君 如九味羌活汤中,羌活、防风、苍术各用15 g,单从单味药力上看,三药并无明显差别。但羌活一味在方中与散风寒祛湿的细辛、白芷等药的配伍,使其去上焦与肌表风邪之力明显加强,故此方应以羌活为君药。 2 臣药 2.1 辅助君药治疗主证 一、药物都是靠本身的偏性来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尤其是君药表现得更为明显。但这些偏性又对人 体不利。因此,必须使用一定的药物来纠正君药的偏性,这是从侧面来辅助君药治疗主证。例如,逍遥散中取柴胡舒肝解郁、条达肝气为君,但柴胡的偏性是专于疏泄,而易劫肝血,故方中又配伍白芍药养肝血为臣,来纠正柴胡的偏性。二者相伍针对性地治疗肝郁血虚证。 二、君药在某一方面的功效尚嫌不足,这时就需要臣药来辅助其治疗主证,使君药治疗主证的作用得 以增强,可以理解为“相须为用”。如麻黄汤中三两麻黄开表发汗为君,但其只能开发腠理而不能调和腠理,故而配入二两桂枝透营达卫,这样一来就能切合病机。 2.2 臣药治疗兼证(主要兼证) 如痛泻要方主治痛泻,其主要病机是脾虚,故根据君药的定义,当以白术补气健脾燥湿为君。但同时还应兼顾肝郁病机,故配以敛阴柔肝止痛的白芍药为臣。 小結:君臣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如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二方皆以麻黄为君,但麻黄汤中由于臣药桂枝走表,因此麻黄就走表而发汗驱散风寒;相反麻杏石甘汤中由于臣药杏仁入肺,故君药麻黄入肺而止咳平喘的作用更加明显。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 3 佐药 3.1 协助君药和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 称为佐助药 如桑菊饮中之芦根、连翘针对风热咳嗽之兼证,进一步起到佐药的协助作用。香苏饮中以陈皮为佐,就是协助臣药香附共奏理气和中之效治疗气滞兼证。

(完整版)方剂学笔记_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 I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 ?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I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 先秦时期 1、 〈〈五十二病方》 2、 〈〈黄帝内经》 二、 汉代 〈〈伤寒杂病论》 战国 记载52病,药物247种 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五十二病方》 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 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 意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 1、 〈〈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 便廉) 2、 〈〈小品方》 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 四、 唐朝 1、 〈〈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孙思邈著 共载方7500余首 2、 〈〈外台秘要》王焘 五、 宋代 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 2、 《小儿药证直诀》 六、 金元时期 1、 《伤寒明理论》 2、 金元四大家 ① 刘完素:字守真 788首 钱乙 ?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金?成无己 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 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观点-- 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 “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 张从正:字子和 号戴人,师从刘完素。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④ 朱震亨:字彦修 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 〈〈丹溪心法》 主张滋阴降火之法 “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倡导“相火论” 七、 明代 1、 〈〈普济方》朱棣 2、 〈〈医方考》吴昆 八、 清代 1、 〈〈医方集解》汪昂 2、 〈〈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 3、 温病学派 ① 叶天士(桂) ② 吴鞠通(瑭) ③ 薛雪(生白) ④ 王七雄(孟英) 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 I 方剂与病证 I 方剂与治法 一、 治法: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 载方61739首 如:知柏地黄丸 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 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 著有〈〈温病条辨》 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创“三焦”辨证 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二、 (与方剂)关系1、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 2 、方剂是体现并验证治法的手段 三、 “八法” 一一临床常用的治疗大法(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 ) 1、汗法: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以促进发汗,使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证:表证,麻疹初起,疮疡初起 /痢疾初起有寒热表证者。 ?分类:辛温,辛凉

方剂学笔记-完美打印版

方剂学笔记■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 I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 ?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砺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I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 1、 〈〈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 便 廉) 2、 〈〈小品方》 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 四、 唐朝 1、 〈〈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孙思邈著 共载方7500余首 2、 〈〈外台秘要》 王焘 五、宋代 I 方剂与病证 I 方剂与治法 一、 治法: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二、 (与方剂)关系1、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 2 、方剂是体现并验证治法的手段 三、“八法” 一一临床常用的治疗大法(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 ) 1、 汗法: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以促进发汗,使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证:表证,麻疹初起,疮疡初起 /痢疾初起有寒热表证者。 ?分类:辛温,辛凉 ?注意:适度发汗(通身微汗出)/药常不宜久煎 2、 吐法: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1、 〈〈五十二病方》 战国 记载52病,药物247种 2、 〈〈黄帝内经》 大部分成书战国 略晚于〈〈五十二病方》 二、汉代 《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期 张仲景(机) 载方314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 〈〈金匮要略》讲杂病 意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 788首 2、 《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 ?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六、金元时期 1、 《伤寒明理论》 金?成无己 2、 金元四大家 ① 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 “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 张从正:字子和 号戴人,师从刘完素。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④ 朱震亨:字彦修 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 〈〈丹溪心法》 主张滋阴降火之法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观点 -- 倡导“火热论” “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倡导“相火论” 七、 明代 1、 〈〈普济方》 朱棣 载方61739首 2、 〈〈医方考》 吴昆 女口:知柏地黄丸 八、 清代 1、 〈〈医方集解》汪昂 2、 〈〈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 3、 温病学派 ① 叶天士(桂) 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 ② 吴鞠通(瑭) 著有〈〈温病条辨》 ③ 薛雪(生白) ④ 王七雄(孟英) 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 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 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创“三焦”辨证

方剂学笔记-完美打印版

) 第一章绪论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 ·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 1、《五十二病方》战国记载52病,药物247种意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 2、《黄帝内经》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五十二病方》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二、汉代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便廉) 2、《小品方》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 四、唐朝 ' 1、《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孙思邈著共载方7500余首 2、《外台秘要》王焘 五、宋代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2、《小儿药证直诀》钱乙·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六、金元时期 1、《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2、金元四大家 -- 观点 -- { ①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师从刘完素。“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论》…… ,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④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倡导“相火论” 《丹溪心法》 主张滋阴降火之法 ………… 七、明代 1、《普济方》朱棣载方61739首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2、《医方考》吴昆如:知柏地黄丸 [ 八、清代 1、《医方集解》汪昂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 2、《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 3、温病学派 ①叶天士(桂)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②吴鞠通(瑭)著有《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 ③薛雪(生白) ④王七雄(孟英) % 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 ▍方剂与病证 ▍方剂与治法 一、治法: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方剂学速记歌诀

方剂学速记歌诀 一、解表剂 1、辛温解表 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汤:干妈贵姓。 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汤:“桂枝汤”三勺。 外感风寒湿邪,有蕴热证:九味羌活汤:防止琼藏草地,细洒“九味羌活汤”。 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香散:皮箱。 风寒客表,水饮停证:小青龙汤:心肝将喂“小青龙”,妈要下跪。 风邪犯肺证:止嗽散:前部挽紧草结。 2、辛凉解表 温病初起:银翘散:银河牛巧吃草根梗叶穗。 风温初起:桑菊饮:桑干河人聚结芦桥。 外感风邪,邪热蕴肺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柴解肌汤:柴三更起,指说腔高。 麻疹初起:升麻根汤:升麻哥炒芍药。 3、扶正解表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败毒散:江河两胡两活人兄只服草节。 气虚外感风寒,有痰湿证:参饮:申诉,根目前只办三更令。 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麻黄细辛附子汤 阴虚外感证:加减葳蕤汤:“葳蕤”为何劫持大葱草。 二、泻下剂 1、寒下 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热厥、痉病、发狂等里热实证:大承气汤:笑将军朴实。 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大黄牡丹汤:牡逃将军笑。 水热互结之结胸证:大陷胸汤:谁笑将军。 2、温下 阳虚寒积里实证(无虚):大黄附子汤 阳虚寒积证(脾虚):温脾汤:(缺) 3、润下 脾约(肠胃燥热,脾津不足证):麻子仁丸:麻姓‘小’说迷。 肾阳虚弱,精血不足证:济川煎:从容择马只当牛。 4、逐水 悬饮;实水:十枣汤:“十枣”圆吉岁。 5、攻补兼施 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黄龙汤:当接三‘大’人。 三、和解剂 1、和解少阳 伤寒少阳证;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等少阳病证:小柴胡汤:胡琴下三人。少阳病兼阳明腑实:大柴胡汤:只要早将胡将军擒下。 少阳湿热证:蒿芩清胆汤:蒿芩如‘碧玉’,半夏只服皮。 温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达原饮:郎后母要甘果。 2、调和肝脾 阳(热)郁厥逆,肝脾气郁证:四逆散:“四逆”只烧干柴。 肝郁血虚脾弱证:逍遥散:“逍遥”归江湖,临河要筑槽。 脾虚肝旺之腹痛泄泻(木克土):痛泻要方:药防蛀。 3、调和肠胃 寒热错杂之痞证:半夏泻心汤:三人连琴伴。 四、清热剂 1、清气分热 气分热盛证:白虎汤:“白虎”拾草惊母。 伤寒、温病、暑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竹叶石膏汤:竹杆下十人卖米。

方剂笔记(最全的)

方剂学笔记完美版 一章解表剂 概说 一、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 二、立法依据:解表剂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的原则立法,属八法中的“汗法”。 三、功用:解表剂总的功效是:发汗、解肌透疹、消痈。 四、适应范围:主要用治表证,凡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期,见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 1、小儿麻疹:麻疹以透为顺,本法具有辛散发表作用,可使疹毒由肌表向外透达。 2、痈疮肿毒:初期病位在表,且多见恶寒、发热等表证,使用本法可促进痈肿消散。 3、水肿:初起而见有发热、脉浮等表证者,多为风湿之邪束于肌表,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功能失调,水液留于肌肤而为水肿。本法发汗解表,宣通肺气,使在表之邪随汗而解。表证病性有寒热之别,患者体质有强弱之异,故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六、注意事项: 1、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否则药性耗散,解表作用减弱。 2、解表剂宜温服,服后可饮适量热水,并宜加衣盖被以助取汗,但以遍身微似有汗为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又可耗伤津液,甚至造成亡阳危候。 3、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南方地带或夏季气候炎热,人体腠理疏松,易出汗,故使用解表剂,用量不宜过重,亦不宜用较峻烈的发汗剂;北方或冬季较寒冷,使用本类方剂,用量宜重,并选用发汗力较强的方剂,以免汗出不彻。 4、若表邪未解,而又见里证者,一般原则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者,则应表里双解。若外邪已入里化热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不宜使用本类方剂。 5、本类方剂,一般宜饭后服用,服后禁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第一节辛温解表 麻黄汤《伤寒论》 方歌 麻黄汤中臣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汗解表宣肺气, 伤寒表实无汗宜。 组成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八纲辨证 (太阳伤寒证——六经辨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 麻黄:发散风寒,宣肺平喘,可恢复肺之宣发之功能。—君 桂枝:解肌发表,温经通阳,助麻黄发散肌表之寒。—臣 杏仁:宣肺利气,止咳平喘,与麻黄配伍则肺气可宣可降,喘止咳平。(二药性味,麻黄属升,杏仁属降,一升一降,相得益彰)——佐 炙甘草:调和诸药。 (1)缓解麻黄、桂枝悍烈之性,不致发汗太过。 (2)使气分之麻黄和血分之桂枝协调为用。(3)协调升发之麻黄与肃降之杏仁的作用。(4)炙甘草本身有止咳平喘之功。——使运用 1、辨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2、使用注意:只能用于体质强壮者,且只能暂用不宜久服。表虚自汗、体虚外感、新产妇人禁用。对疮家、淋家(血淋)、衄家、亡血家皆禁用。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中医主治医师方剂学笔记

中医主治医师 方剂学复习笔记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大枣炙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 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草)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有蕴热证 小青龙汤(麻黄桂枝干细辛五味白芍半夏炙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证 止嗽散(紫菀百部桔梗白前荆芥皮草)宣利肺气疏风止咳风邪犯肺证 香散(香附紫叶甘草皮)疏散风寒理气和中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 辛凉解表 银翘散(银花连翘卜荷牛蒡子芥穗淡豆豉芦根竹叶桔梗生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 桑菊饮(桑叶菊花卜荷杏仁桔梗连翘生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表热轻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膏杏仁炙草)辛凉疏表清肺平喘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柴解肌汤解肌清热(根柴胡羌活白芷黄芩石膏桔梗白芍大枣草)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扶正解表 败毒散(羌活独活川芎柴胡桔梗枳壳前胡茯苓人参生卜荷甘草)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暴哑 加减葳蕤汤(生葳蕤生葱白桔梗东白微淡豆豉卜荷炙草红枣)滋阴解表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 泻下剂 寒下 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峻下热结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发狂等 大黄牡丹汤(大黄丹皮芒硝桃仁冬瓜仁)泻热破瘀散结消肿肠痈初起温热瘀滞证温下 温脾汤(附子大黄芒硝干人参当归草)攻下冷积温补脾阳阳虚寒积证 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寒积里实证 泻下 麻子仁丸(麻子仁杏仁芍药大黄枳实厚朴蜂蜜)润肠泄热行气通便胃肠燥热脾约便

秘证 济川煎(肉从蓉当归牛膝枳壳泽泻升麻)温肾益精润肠通便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逐水 十枣汤(甘遂大戟芫花大枣)攻逐水饮悬饮;水肿 攻补兼施 黄龙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人参当归桔梗枣草)攻下通便补气养血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 和解剂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生人参枣炙草)和解少阳伤寒少阳证;热入血室证;黄疸、疟疾及伤杂病而见少阳证 大柴胡汤(柴胡黄芩大黄芍药半夏生大枣)和解少阳泻热结少阳阳明合病 蒿芩清胆汤(青蒿黄芩竹茹枳壳半夏皮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赤茯苓)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少阳湿热证 调和肝脾 四逆散(炙草枳实柴胡芍药)透邪解郁疏肝理脾阳郁厥逆证;肝脾气郁证 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草卜荷烧生)疏肝解郁养血健脾肝郁血虚脾弱证痛泻要方(白术白芍皮防风)补脾柔肝祛湿止泻脾虚肝旺之痛泻 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半夏干黄芩黄连人参大枣炙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寒热错杂之痞证 清热剂 清气分热 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炙草)清热生津气分热盛证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人参麦冬半夏甘草粳米)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清营凉血 清营汤(犀角生地麦冬玄参银花连翘竹叶黄连丹参)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热入营分证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丹皮白芍)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热入血分证 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泻火解毒三焦火毒证 普济消毒饮(黄芩黄连牛蒡子连翘卜荷僵蚕玄参马勃板蓝根生草桔梗玄参皮升麻柴胡)泻热解毒疏风散邪大头瘟

方剂学笔记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 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草)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小青龙汤(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五味白芍半夏炙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证 止嗽散(紫菀百部桔梗白前荆芥陈皮草)宣利肺气疏风止咳风邪犯肺证 香苏散(香附紫苏叶甘草陈皮)疏散风寒理气和中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 辛凉解表 银翘散(银花连翘卜荷牛蒡子芥穗淡豆豉芦根竹叶桔梗生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 桑菊饮(桑叶菊花卜荷杏仁桔梗连翘生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表热轻证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石膏杏仁炙草)辛凉疏表清肺平喘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柴葛解肌汤解肌清热(葛根柴胡羌活白芷黄芩石膏桔梗白芍大枣草)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扶正解表 败毒散(羌活独活川芎柴胡桔梗枳壳前胡茯苓人参生姜卜荷甘草)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暴哑

加减葳蕤汤(生葳蕤生葱白桔梗东白微淡豆豉苏卜荷炙草红枣)滋阴解表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 泻下剂 寒下 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峻下热结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发狂等 大黄牡丹汤(大黄丹皮芒硝桃仁冬瓜仁)泻热破瘀散结消肿肠痈初起温热瘀滞证 温下 温脾汤(附子大黄芒硝干姜人参当归草)攻下冷积温补脾阳阳虚寒积证 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寒积里实证 泻下 麻子仁丸(麻子仁杏仁芍药大黄枳实厚朴蜂蜜)润肠泄热行气通便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 济川煎(肉从蓉当归牛膝枳壳泽泻升麻)温肾益精润肠通便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 逐水 十枣汤(甘遂大戟芫花大枣)攻逐水饮悬饮;水肿 攻补兼施 黄龙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人参当归桔梗姜枣草)攻下通便补气养血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 和解剂

方剂学笔记总结

注:本文根据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方剂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本科教材(方剂学)及本人课堂笔记综合整理而成,有助于中药类(士、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中药类研究生考试等多门学科复习使用。 方剂学笔记总结 第一章解表剂 1、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 2、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 3、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证。 4、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川芎治少阳厥阴头痛,细辛少阴,白芷阳明。分经论治。 5、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荆芥穗、淡豆豉去幸存用。 6、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7、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辛凉疏表,清肺平喘。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石膏倍于麻黄。 8、败毒散: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生痰之源-茯苓,贮痰之器-前胡,气顺痰消-桔梗+枳壳。人参亦属佐药,一助正气鼓邪外出,并寓防邪复入;二则令全方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喻嘉言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逆流挽舟。 9、再造散:助阳益气,散寒解表。阳气虚弱,外感风寒。黄芪、人参为君药。煨生姜温胃,大枣滋脾,合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调和营卫而助汗出,是佐使之品。 10、加减葳蕤汤: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薄荷辛凉,归肝肺经,“为温病宜汗解者之要药”,用以疏散风热,清利咽喉,和葳蕤共为君药。 11、加味香苏散:发汗解表,理气解郁。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证。不仅四时

感冒者可服,妇女经期感冒风寒者亦可服。 12、正柴胡饮:(柴胡、陈皮、防风、白芍、甘草、生姜)解表散寒。外感风寒轻证。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初起及妇女经期、妊娠、产后感冒等外感风寒而气血不虚者。 13、升麻葛根汤:(升麻、赤芍、炙甘草、葛根)解肌透疹。麻疹初起。赤芍清热凉血之中兼能活血,解血络热毒。 14、柴葛解肌汤:解肌清热。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减轻,身热增盛。葛根配白芷、石膏,清透阳明之邪热,柴胡配黄芩,透解少阳之邪热,羌活发散太阳之风寒,如此配合,三阳兼治,以治阳明为主。清温并用,侧重于辛凉清热,表里同治,侧重于疏泄透散。 15、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暴喑。 16、参苏饮:益气解表,理气化痰。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 17、葱白七味饮:养血解表。血虚外感风寒证。劳水滋养脾胃、汗出表解、阴血不伤,用劳水煎煮,是本方特色。劳水味甘体轻以滋养脾胃,养血而不伤正,增强了本方养血的功效。本方补血药与辛温解表药并用,故为治血虚外受风寒证之代表方。“相去行八九里,如觉欲汗,渐渐覆之”意思是不可温覆过早,以免汗出过多。 鉴别:升麻葛根汤升阳解肌而透疹,宜于麻疹欲出不出而身热无汗者;竹叶柳蒡汤透疹解毒,清泻肺胃,专用于麻疹初起不得出,肺胃热甚之证。再造散助阳益气,辛温发汗,适用于阳气虚弱而见表寒证,非汗不解者。 第二章泻下剂 1、大承气汤:峻下热结。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通因通用 ),里热实证兼热厥(寒因寒用)、痉病或发狂。先煎枳实、厚朴,后下大黄,冲服芒硝。 2、大陷胸汤:泻热逐水。水热互结之结胸证。大黄先煮,乃取其“治上者制

方剂学笔记整理

方剂学重点整理 总论部分 1、一些重要的方书: 《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伤寒明理论》: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普济方》: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2、方剂的基本结构 ?君臣佐使药(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的涵义: 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两种意义。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 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 i.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加强以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ii.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iii.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使药: i.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 ii.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3、方剂变化形式: ?方剂变化形式:i.药味加减的变化 ------- 肾气丸=六味地黄丸+桂枝+附子 ii.药量加减的变化 ------ 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 iii.剂型更换的变化 -------理中丸理中汤 4、方剂与治法关系: i.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ii.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5、常用治法:汗法:麻黄汤吐法:瓜蒂散下法:大承气汤和法:逍遥散 温法:理中丸清法:白虎汤消法:保和丸补法:四君子汤 各论部分 1、解表剂(汗法) 分为辛温解表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辛凉解表剂--桑菊饮、银翘散、麻杏甘石汤扶正解表剂—(人参)败毒散 ★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 方歌: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临床: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麻黄辛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用为君药。因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

方剂学笔记_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 1、《五十二病方》战国记载52病,药物247种意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2、《黄帝内经》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五十二病方》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二、汉代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便廉) 2、《小品方》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 四、唐朝 1、《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孙思邈著共载方7500余首 2、《外台秘要》王焘 五、宋代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2、《小儿药证直诀》钱乙·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六、金元时期 1、《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2、金元四大家-- 观点-- ①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师从刘完素。“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④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倡导“相火论” 《丹溪心法》 主张滋阴降火之法 ………… 七、明代 1、《普济方》朱棣载方61739首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2、《医方考》吴昆如:知柏地黄丸 八、清代 1、《医方集解》汪昂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 2、《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 3、温病学派 ①叶天士(桂)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②吴鞠通(瑭)著有《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 ③薛雪(生白) ④王七雄(孟英) 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 ▍方剂与病证 ▍方剂与治法 一、治法: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二、(与方剂)关系 1、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 2、方剂是体现并验证治法的手段 三、“八法”——临床常用的治疗大法(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 1、汗法: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以促进发汗,使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证:表证,麻疹初起,疮疡初起/痢疾初起有寒热表证者。 ·分类:辛温,辛凉 ·注意:适度发汗(通身微汗出) / 药常不宜久煎 2、吐法: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1

中医方剂学笔记完美版

中医方剂学笔记 分享收藏 第一章解表剂 概说 一、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 二、立法依据:解表剂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的原则立法,属八法中的“汗法”。 三、功用:解表剂总的功效是:发汗、解肌透疹、消痈。 四、适应范围:主要用治表证,凡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期,见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 1、小儿麻疹:麻疹以透为顺,本法具有辛散发表作用,可使疹毒由肌表向外透达。 2、痈疮肿毒:初期病位在表,且多见恶寒、发热等表证,使用本法可促进痈肿消散。 3、水肿:初起而见有发热、脉浮等表证者,多为风湿之邪束于肌表,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功能失调,水液留于肌肤而为水肿。本法发汗解表,宣通肺气,使在表之邪随汗而解。 表证病性有寒热之别,患者体质有强弱之异,故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六、注意事项: 1、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否则药性耗散,解表作用减弱。 2、解表剂宜温服,服后可饮适量热水,并宜加衣盖被以助取汗,但以遍身微似有汗为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又可耗伤津液,甚至造成亡阳危候。 3、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南方地带或夏季气候炎热,人体腠理疏松,易出汗,故使用解表剂,用量不宜过重,亦不宜用较峻烈的发汗剂;北方或冬季较寒冷,使用本类方剂,用量宜重,并选用发汗力较强的方剂,以免汗出不彻。 4、若表邪未解,而又见里证者,一般原则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者,则应表里双解。若外邪已入里化热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不宜使用本类方剂。 5、本类方剂,一般宜饭后服用,服后禁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第一节辛温解表 麻黄汤《伤寒论》 方歌 麻黄汤中臣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汗解表宣肺气, 伤寒表实无汗宜。 组成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八纲辨证 (太阳伤寒证——六经辨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遥感上机实验报告

遥 感 实 验 报 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一卫片立体观测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立体镜进行卫片立体观察的方法; 2.亲深体验立体观察卫片; 3.了解立体观察的原理; 4.掌握立体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准备 1.立体镜; 2.立体镜使用说明书; 3.遥感卫星相片。 三、实验理论依据或知识背景 当双眼分别同时观察一对相片时,当双眼分别同时观察一对相片时,存在左右视察的相片会放映到眼睛的视网膜上,睛的视网膜上,构成生理视差,由此便产生了与观察实物时一样的立体视构成生理视差,觉效果。通常这种认为条件下,对立体像对进行观察,觉效果。通常这种认为条件下,对立体像对进行观察,而获取立体感觉为人造立体感觉。 四、实验内容 1、准备立体镜,取出立体镜并正确安装。 取一对卫片像对,找出一对相似性比较高的卫片。 2、分别找出两个卫片的像主点。 3、将像片按左右放置,使影像的重叠部分向内,于眼基线的直线上。移动立体镜,使立 体镜的基线平行于像主点连线:眼基线的直线上,移动立体镜,使立体镜的基线平行于像主点连线。 4、立体镜下移动像片见的距离,在直到观察到相应的像点融合为一体而获得立体感觉, 而且观察时没有不适的感觉:立体感觉,而且观察时没有不适的感觉:当立体像对范围内高差太大时。 5、当立体像对范围内高差太大时,在某一部分不易同时看出山顶及山谷的立体感模型, 需要调整基线长度,才能实现立体感观察:体感模型,需要调整基线长度,才能实现立体感观察。 6、整理好卫片,放好立体镜,清理试验台。 五、实验结果 经过老师的指导,多次调整航片终于观察到了卫片的立体效果。 六、实验总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