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生》教学设计3.doc

《人生》教学设计3.doc

《人生》教学设计3.doc
《人生》教学设计3.doc

《人生》教学设计3 -

我国的女作家冰心把人生比作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比作是一棵小树。丹麦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把人生比作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人生》。

二、课前热身

1、,读准下列加粗字。

瞭望(li o)瞻望(zhān)攫取(ju )

鲑鱼(guī)停滞(zh )馈赠(ku )

2、结合文章解释下列词语。

瞻望:往远处看或往将来看。

赏心悦目: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臆测:主观的推测。

攫取:掠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几个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朗读课文。

2、思考,作者把人生比作什么?你认为哪个比喻最形象,为什么?

人生如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工场。高塔这个比喻最形象。

(明确:人生犹如攀登,人从诞生之日起便开始成长奋斗的

2021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 乐高教育以为: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的身上有着自然的爱好和本能,而发挥其本能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布满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的活动中,主动往探究知识的奥秘。以下是 ___精心的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班乐高活动:灵活的小车 执教者朱翔 活动目标: 1、掌握方向盘、操纵杆的概念,拼搭能灵活转弯的小车,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2、通过设计、改造小车,发展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活动准备: 乐高一盒,搭建好的小车,马路路线图一张,视频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 (放音乐《小汽车》)(幼儿在教师带领下,开小汽车形式入场,开到指定位置)“到站啦!我们找个位置站站好” “刚刚我们玩了开小车的游戏,正好前两天,我们也用乐高玩具也搭建了一辆小汽车呢,看,我们面前有一条宽宽的马路。让我们拿起小车,来玩一玩吧” (放音乐《小汽车》)(事先交代不同方向的小朋友往哪个方向开)(玩的过程中会发生碰撞) “把小车放在这里,请回到你们的位置上去吧”(幼儿在垫子上做好) 刚在我们玩得真开心,不过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们有没有遇到问题啊?---撞车了,太挤了 很多小朋友的车挤在了一起,你们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当我们发现两车要相撞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某某小朋友你来试一试”(请小朋友来试一试,能不能避让开,提出要求,车轮不能离开地面。) “小车只能往前走,不能拐弯”“你们能想办法让我们的小车拐弯吗?” 二、出示小车,引入方向盘和操纵杆的概念 “我这有一辆车,你们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可以转动 “在这个小车里面藏着一个小小的秘密哦,想不想知道?”---想 “我们来看一看”(视频) “看明白没有?你们说说看”----方向盘转动,带动操纵杆车轮转动 “方向盘和车轮之间是什么连接的”---轴“这根轴就是操纵杆。” “这就是小车能够拐弯的秘密,老师的小车就是有了方向盘、操纵杆。当我转动方向盘的时候,车轮就跟着。。。” 三、展示PPT分解图

语文:《人生寓言》教学案例(教案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语文:《人生寓言》教学案例(教 案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语文:《人生寓言》教学案例(教案文本)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教学目标 1、理解寓意,学习概括寓意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2、学习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巧妙的构思。(知识与能力目标) 教学重点 1、理解寓意,学习概括寓意的方法。 2、学习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难点 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巧妙的构思。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小学的时候学过寓言吗?从寓言的学习中,我们一般能得到怎样的收获?(认识一个道理)这正是寓言最大的特点。(幻灯片出示寓言的特点)寓言具有劝谕性,用短小精悍的故事寄寓深刻的哲理。那么,《人生寓言》的作者周国平想借《白兔和月亮》及《落难的王子》两则短小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人生的哲理呢? 二、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朗读完毕将思考所得与周围同学交流。 问题设置如下:(用幻灯片显示) 1、白兔拥有月亮前后赏月时的心理和神态有什么不同? 2、王子落难前后对悲惨故事或经历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由此可见,他的性格起了什么变化? 3、如何概括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明确并板书:

乐高教学设计

教会小朋友认识建筑房子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城南实验小学林水祺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力进行搭建,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2、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使用材料:常规积木、造型积木、ppt。 活动准备:幼儿积累建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联系 1、出示小朋友,以参观他家的位置为由,导入教学活动。 师:我叫小明,今天我带你们去我家那附近看一看,有很多漂亮的建筑在哪,准备好了吗? 2、音乐游戏《钻山洞》,让幼儿一个个通过钻过拱门,出示小明家附近的建筑ppt。 师:我家到了,请大家跟我一起走一走,去看一看吧,看小朋友们认不认识这些新奇有趣的建筑。 1)请幼儿观察图片,你们发现有哪些建筑呢? 提问:大家看看,我家附近有哪些有趣的建筑呢? 2)和幼儿一起分享不同建筑物的外形特征。 提问:谁能说说这些建筑像什么呢?由哪些图形组合在一起构成的? 二、建构 1、让幼儿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乐高积木来搭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起建筑。

2、出示操作材料。 3、老师提出操作要求,让幼儿按操作要求进行活动,孩子自由选择积木搭建,老师观察指导。 三、反思 1、请幼儿介绍自己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跟同伴交流一下,你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 师:有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搭建的建筑?请个别搭建比较特别的幼儿出来示范讲解) 2、你搭的建筑物有什么特别之处,用来干什么的? 四、延续 1、分组合作,给小动物建一个动物园。 提问:我们搭建了这么多的建筑,把他们放在哪里好呢?幼儿回答。现在你们分成两组每组6人,每组搭建一个小区,把你们的建筑物放进小区里。 2、展示作品。 师:好了,现在你们的小区都搭建好了,可以把你们搭好的建筑物搬进去啦。

科学“人生之旅 ” 教案设计

科学“人生之旅”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并且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 2、知道可以将人的一生分为幼年期、青春发育期、成年期和老年期。 3、能够用不同的方法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 4、体会到人在婴幼儿期和老年人期的生活需要特殊照顾,写出调查报告。 知识与技能培养: 1、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 2、知道怎样有依据划分人的一生。 情感交流: 1、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 2、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 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 (2)能够用不同的方法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 2、难点: 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①狮身人面像图片;【百度图片】https://www.doczj.com/doc/7213305040.html,/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 rd=%E7%8B%AE%E8%BA%AB%E4%BA%BA%E9%9D%A2%E5%8 3%8F%E5%9B%BE%E7%89%87&ie=utf-8&in=19701&cl=2&lm=-1&s t=-1&pn=10&rn=1&di=205127955000&ln=1985&fr=&fm=index&fmq= 1363248387062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 =&is=&istype=2#pn10&-1&di205127955000&objURLhttp%3A%2F%2 https://www.doczj.com/doc/7213305040.html,%2F20110714%2F7796402_115745228184_2.jpg&fro 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gtrtv_z%26e3Bv54 AzdH3Ffi5oAzdH3F8AzdH3F0nAzdH3F9b9098lhuk0nnkan_z%26e3Bi p4s&W1024&H683&T8627&S130&TPjpg ②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百度图片】https://www.doczj.com/doc/7213305040.html,/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 rd=%E4%BA%BA%E4%B8%80%E7%94%9F%E4%B8%AD%E5%90 %84%E4%B8%AA%E6%97%B6%E6%9C%9F%E7%9A%84%E5%9B %BE%E7%89%87&ie=utf-8&in=16130&cl=2&lm=-1&st=-1&pn=128& rn=1&di=214348500752&ln=1999&fr=&fm=index&fmq=136******** 78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 e=2#pn128&-1&di214348500752&objURLhttp%3A%2F%2Fwww.phot olibrary.jp%2Fmhd8%2Fimg200%2F450-20110423141617114816.jpg&f 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2jgf7g_z%26e3B562AzdH3F% 3Fq%3D%25E9%25BA%25BA%25En%25b8%25AE%25E9%25Bb%2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优秀推荐] 中华文化的勃兴北戴河第三中学张春 茹 课程标准: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标准解读:1、怎样认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性?相比之下,观念的遗物比物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还要多的多,单从数量上,就不能忽视观念遗产的重要性;此外,三者又不可能是各自孤立的,事实上,他们是统一的,互相渗透,无法分开的。任何古代的文化遗产都不可能没有观念的影响和支配。从理论上说,思想文化与当代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留给现代的最丰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遗产,是今日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觉地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必须的修养。 2、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什么只单列孔子一人之名?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在当今的世界,这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的许多重要内容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而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它的潜在价值将不断地被重新发现、认识和评估。诚然,中国古代有着众多的思想家,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只有孔子,因此,他被公认为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要了解中国思想,必须了解孔子 3、“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指的是什么?“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大概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没有证据表明当时的学派或学术流派有百家之多,所谓“百家争鸣”,表示当时流派的众多和学说的纷争。何谓“主要史实”?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要知道,除了儒家外,主要的还有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最好能知道各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如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商鞅、韩非,墨家的墨翟,阴阳家的邹衍,名家的惠施、公孙龙,兵家的孙武、孙膑,如有可能,最好讲述与其中某些人有关的历史故事,如,孙膑赛马之类,通过生动形象的情节,加深对这些思想家的印象。二是初步了解,所谓“百家争鸣”是“各家争鸣”是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灵活运用随堂小品、知识竞赛、故事会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分组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课前准备:预习教材本课内容,阅读相关课外知识评价方式:观察评价法、调查评价法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是一个称霸争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图强的时代。这一社会现实付诸于意识形态领域,使得这一时期又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个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己见,彼此辩驳,从而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发展的黄金时代!(过渡说明)本课侧重介绍了当时5个主要的思想学派和9位代表人物,我们将这9位代表人物与8个纵向小组分别对应起来。(对应见下)

乐高教学设计

乐高教学设计 ----《程序与程序设计》之旋转木马

马,调试程序,不断优 化。 学生分组活动和电机结构;常用测量工具准备。 Contemplate (引导学生评价和反思实践活动的成果) 思考与分析 通过让学生上台来讲解和演示所设计的机器人旋转木马,让学生自己反思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去寻求解决的方案,使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程序控制结构的理解;通过采取老师和同学提问,小组成员答辩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总结的科学精神,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资源及 环境师:同学们,布置给大家的任务都完成 了没有? 老师展示ppt 师:同学们,接下来请各个小组按照ppt 上面所列的问题,准备5分钟的发言, 待会儿依次上台来,讲解你们所设计的 系统,并演示旋转木马。 在学生讲解完后,老师给予掌声鼓励。 在学生演示完后,针对演示过程中,出 现的一些问题,老师进行提问。 在所有的小组完成了讲解和演示之后, 老师要进行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任务,大家都完成 得非常出色! 生:都完成了! 学生分小组,依次上台 讲解,并演示旋转木马。 在学生讲解完后,其他 小组同学给予掌声鼓 励。 演示小组的同学共同回 答老师的疑问。 其他小组同学提问 演示小组的同学共同答 疑 学生鼓掌 通过设置小组 成员上台讲解 和演示的活动, 让学生进行充 分的反思和总 结。 通过设置老师 提问和学生提 问的环节,让师 生之间、生生之 间进行思维的 碰撞,进一步促 进学生的反思。 老师通过在课 堂上肯定学生 的表现,进一步 激发学生课后 自主开展学习 的热情。 学生通过填写 课堂评价表,完 成对自己,以及 组员的评价,对 整堂课的表现 进行量化评价。 制作好 ppt课 件 演示的 同学和 其他小 组同学 都围在 旋转木 马两 旁,营 造一个 良好的 互动氛 围。 提前设 计好学 生的量 化评价 表。

初中语文_孤独之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梳理出主人公杜小康的心理变化过程,进而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能力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心路历程,把握课文主题。 2、体会小说中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品味小说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 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真心英雄》 一、导语: 课前播放的歌曲什么名字?(学生:《真心英雄》)老师特别喜欢这首歌里的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的确人生旅途不是时时都一帆风顺,往往充满心酸,饱含泪水,如果说,成长必须付出代价的话,那么孤独,就是我们成长旅途中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今天我们随着曹文轩笔下的杜小康,一起踏上一段孤独之旅,开启我们体验孤独的旅程。 二、整体感知:聊一聊小康的故事 1、跳读课文,聊一聊小康的故事。请同学以“过去……后来……最终……” 的句式来聊一聊杜小康。 2、同桌交流小康的故事。 3、一学生面向全班同学分享小康的故事。 4、教师概述杜小康的成长经历。

三、细节揣摩:品一品小康的孤独 1、放鸭的过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学生:孤独。)速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描写杜小康孤独的词句。自我朗读后小组合作完成。 大屏幕出示合作要求: (1)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位同学朗读文中体现“孤独”的词句,其余同学听读思考:你体验到了一种怎样的孤独。 (2)每组推荐一位同学班上朗读交流。 2、学生交流,着重赏析课文第9、IIS 1 3、15、17、28、29、30段 3、教师总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分享,我们总结一下,我们品味到的杜小康的孤独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孤独?那是一种背井离乡的孤独,是别离母亲的孤独, 是没有伙伴的孤独,是没有说话人的孤独,是没有思想交流的孤独,而这种孤独恰恰是杜小康由一个富裕家庭的孩子因为家道中落而失学去放鸭时体验到的,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他的迷茫、他的痛苦、他的挣扎你能否感受到吗? 出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自己也想到我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孤独。你们有没有这种体验。 4、教师谈孤独体验,师范求学过程中,孤独无法排解,独自在大操场上边走边哭。 5、学生谈自己的孤独体验。 四、心路体验:理一理小康的心路历程。 1、再读课文,根据时间的推移梳理,从文中找出关键词语写到横线处。 去往芦苇荡,________________ ; 到达芦苇荡,________________ ; 生活在芦苇荡,________________ : 搏击暴风雨,________________ O 小康的四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分享,教师引导重点赏析第5、21、28、3 3、41、48自然段。 3、教师总结:通过我们刚才的梳理,我们感受到了杜小康山开始离开家乡到芦苇荡的恐惧、茫然、害怕、胆怯,到适应了这份孤独,到最后在暴风雨的洗礼中长大了,变得坚强,可以说孤独之旅就是一个艰苦的成长之旅。

初中历史《1百家争鸣》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8 课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这是《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 的基本理念之一。本课教学贯穿了“走进圣贤,汲取智慧”的设计思想。 1、“一条线索”: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本课是一个非常好的培养学生人生思想认识的教学案例,通过把老师搜集、整理、归纳起来的大量历史资料制作成PowerPoint 课件,用文字、图片、视频、表格等形式展现了古代思想家的风采,凸显了中学历史教学“思想教育”这个永恒不变的主题。 2、“两种能力”: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基本的分析历史观点的技能。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教学形式为教学中心内容服务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灵活运用随堂小品、知识竞赛、故事会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分组活动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代表

小学科学_人生之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人生之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并且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 2、能够用不同的方法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 3、通过观察与父母合影,学习感恩父母,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 4、课下能够探究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生活,写出调查报告。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 2、知道怎样划分人的一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 2、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 难点: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并且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父亲身高、母亲身高、自己身高、体重、脚长 幼年照片、和父母合影(不同年龄),学唱《母亲》歌曲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预测表格、白纸、公式表(三个)、学生姓名、性别、年龄、(输入电子表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教学实录): 一:导入课题(3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就来考一考大家的眼力,认真观察这段视频,说说你的发现。 (播放视频,生观察并回答) 师:视频中展示的是人从出生(简笔画)到长大(简笔画)再到慢慢变老(简笔画)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人的一生,也叫人生之旅(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人生之旅,探究其中的奥秘。 二:认识人的一生的划分方法(8分钟) 1、认识人的一生的三个阶段(4分钟) 师:通过老师的简笔画,同学们你们认为人的一生应该分为几个阶段呢?(板书、课件)关于这种分法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课件录音) 师:聪明的俄狄浦斯把人生之旅的三个阶段形象的说成了四只脚走路、两只脚走路、三只脚走路。 2、认识人的一生的其他划分方法(4分钟) 师:其实,人的一生也可以划分的更加细致一些,请同学们再来看一段视频,重点观察视频中的人在哪里,在干什么,别忘了做好简单的纪录,相信你会有更多的发现。 3、师: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 4、师:那么你们认为人的一生还可以怎样划分呢? (生汇报,课件出示划分方法。)

《人生之旅》教学设计

《人生之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中的第三课。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认识人生命周期的一些基本情况,主要了解人的一生大不同阶段的划分方法,对人的一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巩固学生社会责任感,渗透公德、亲情教育,使学生形成尊老爱幼的意识与良好品德。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本单元前两课时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了解了自己正在成长,知道了自己正处于青春期,但是人的一生对于他们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厚重的话题。 学习目标 1.知道人的一生可以划怎样划分为不同的时期。 2.能够探究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生活,并写出调查报告。 3.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难点 学习人的一生不同时期的划分方法。 评价任务 能够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并能通过对婴儿和老年人生活的探究写出调查报告。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 学生准备:收集婴幼儿和老年人生活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人生不同阶段的划分。 1.故事讲述,激趣导入。 教师讲述《杀父娶母的国王》的故事,引入“斯芬克斯之谜”,听完后猜一猜,这种动物是什么?大屏幕显示谜语。 学生猜出是人。 小结:对,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人是软弱无助的孩子,他用两手两脚爬行;

在生命的当午,他成为壮年,用两只脚走路;到了老年,临到生命的迟暮,他需要扶持。因此拄了拐杖,作为第三只脚。 2.聪明勇敢的俄尔普斯将人生划分哪几个阶段? 人的一生可以简单的划分为:幼年→成年→老年。 3.图片证实其合理性。 展示世纪伟人——爱因斯坦,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人的一生还可以怎样划分。 1.师: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越”,他将人生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如果要你把人的一生做一下划分为若干时期,你准备怎样划分? 2.小组讨论,注意要有依据,依据合理,并填写记录单。 3.汇报交流。 4.拓展延伸,看老师是怎样划分的。 5.出示词语,学生将与词语相对应的人生阶段说出来。(以图片的形式展示) “十月怀胎”、“呀呀学语”、“勤奋求学”、“生长迅速”、“努力工作”、“抚育后代”、“颐养天年”…… 6.播放视频,认识人生的不同阶段。 三、预测自己的身高。 我们现在十一二岁,正处于学龄期到青春期的过度,我们的身体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我们的身高最先出现快速增长,我们预测一下自己的身高好不好? 1.介绍三种预测方法。 (1)根据父母的身高预测: 男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1.08 女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0.928+母亲身高)÷2 (2)根据现在的身高预测: 成人后身高=现在身高×B+A(A、B可以通过查表1得到) (3)根据自己的脚长预测:先测定现在的脚长(从脚趾尖到脚跟的距离为脚长),再按测量时的年龄和脚长查表2。(表1、表2在活动记录中) 2.让学生选择一种,进行预测。并根据表格记录数据。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第1篇:人生寓言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导入: 通过学生谈自己对“什么是寓言”的理解,导入新课。 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目标: 1、整体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内容。 2、学习归纳寓意的方法。 3、联系实际学会正确对待荣辱,正确选择人生。 (二)、检查预习(生字注音解释) 嬉戏(xī)禀告(bng)厄运(è) 慧心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这里泛指智慧。 慷慨不吝啬。 闲适清闲安逸。 审美欣赏、领会事物和艺术品的美。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三)、整体感知,概括寓意 1、朗读 2、复述 3、精缩内容 4、概括寓意 5、请学生当一次老师,按照出示学习方法总结出第二则寓言的寓意。 (四)、研读与赏析 1、《白兔和月亮》在情节上有两次转折,你能找出来吗?

2、白兔得到月亮前后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心态,你能用文中的两个成语概括吗? 3、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4、这则寓言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5、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6、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7、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 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五)、体验与反思 1、有人认为,《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与其拥有,不如没有。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2、学过《落难的王子》后,如果你遭遇了厄运你会怎么做? (六)、拓展与延伸 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描绘一下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慷慨决定时的情景及对话。 (七)、课堂小结 《白兔和月亮》: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八)、布置作业: 写一则寓言,题目自拟 要求:1、符合寓言的文体特点

六年级科学下册 人生之旅1教案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人生之旅1教案苏教版 人生之旅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并且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 2、能够用不同的方法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 3、能够探究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生活,写出调查报告。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 2、知道怎样划分人的一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 2、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 2、难点: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并且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狮身人面像图片;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有提示语的记录单。学生准备:课前问一问自己爸爸妈妈的身高;收集婴幼儿和老年人生活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效果分析 一、猜谜激趣 1、谈话:老师先给大家讲个神话故事,听完后猜一猜,这种动物是什么。你们想听吗?

2、教师讲解“斯芬克司之谜”的故事,同时出现狮身人面像图片。 3、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 4、小结:对,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人是软弱无助的孩子,他用两手两脚爬行;在生命的当午,他成为壮年,用两只脚走路;到了老年,临到生命的迟暮,他需要扶持。因此拄了拐杖,作为第三只脚。 二、讨论人的一生可以划分成几个时期 1、出示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 2、谈话:古希腊神话故事说的是,人的一生要经过幼年、成年、老年三个阶段(板书:幼年、成年、老年)。除此之外,还可以怎样划分人的一生?你能给你划分的各个时期起个名称吗?(适时板书:人生之旅) 3、请把你的划分记录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人生之旅我将人的一生划分为()个阶段分别为: 4、学生自己填写记录单。(1)请你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是怎样来划分的。(2)与大家交流你是怎样划分的?(3)每一个同学汇报 完,问其他同学:是否认可他的划分依据、划分阶段?(4)看一看教材上爱因斯坦的照片,说说都是什么时期的。 三、预测自己的身高

《人生寓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_0

《人生寓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 册) 周国平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寓言含义。 2、学习精美的表达。 三、课前准备 ①查字典、词典,扫除字词障碍。 ②预习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白兔和月亮》: 1、介绍寓言。 2、解读寓意。 3、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一、导入 1、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 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 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 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 子。(出示课题) 2、介绍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 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 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二、整体感知 1、朗读 2、疏通文意,感受语言。 3、感知内容 A、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目的:掌握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B、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设计目的: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第一问,要 求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回答。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

设计目的: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设计目的:理解寓意。 以上问题难度不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可以自己完成。 4、感知语言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 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除让学生分析上述词语的妙用之外,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有关的词句再作分析,并让学生试着仿写。 三、研读欣赏 1、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 把握结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说明了什么? 让学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3、这则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含义?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23 童的发现配套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

23.童年的发现 课题童年的发现课型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胚、祸”等10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3.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 5 ) 分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 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 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 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 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 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小组交流:“我”发现了什么?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我”无意 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 了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板书: 发现) 2. 童年是人生之旅最 十分重要的、十分珍贵的 驿站。激情的导语能唤醒 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 怀着真挚的心走近课题, 深入课文。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教案文本)

初中语文标准教材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教案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教案文 本) 授课日期:年月日总课时: 8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理解寓言的含义。 ②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③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 ①理解寓言含义。 ②学习精美的表达。

第一课时《白兔和月亮》 教学内容 ①介绍寓言。②解读寓意。 ③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读 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出示课题。 介绍寓言 二、诵读感知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感受语言。 2、整体感知,学生谈感受

感知内容: a.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b.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 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以上问题难度不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可以自己完成。 三、语言品味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 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人生之旅》教学设计

《人生之旅》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中的第三课。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认识人生命周期的一些基本情况,主要了解人的一生大不同阶段的划分方法,对人的一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巩固学生社会责任感,渗透公德、亲情教育,使学生形成尊老爱幼的意识与良好品德。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本单元前两课时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了解了自己正在成长,知道了自己正处于青春期,但是人的一生对于他们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厚重的话题。 学习目标 1.知道人的一生可以划怎样划分为不同的时期。 2.能够探究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生活,并写出调查报告。 3.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难点 学习人的一生不同时期的划分方法。 评价任务 能够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并能通过对婴儿和老年人生活的探究写出调查报告。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 学生准备:收集婴幼儿和老年人生活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人生不同阶段的划分。 1.故事讲述,激趣导入。 教师讲述《杀父娶母的国王》的故事,引入“斯芬克斯之谜”,听完后猜一猜,这种动物是什么?大屏幕显示谜语。 学生猜出是人。 小结:对,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人是软弱无助的孩子,他用两手两脚爬行;在生命的当午,他成为壮年,用两只脚走路;到了老年,临到生命的迟暮,他需要扶持。因此拄了拐

杖,作为第三只脚。 2.聪明勇敢的俄尔普斯将人生划分哪几个阶段? 人的一生可以简单的划分为:幼年→成年→老年。 3.图片证实其合理性。 展示世纪伟人——爱因斯坦,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人的一生还可以怎样划分。 1.师: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越”,他将人生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如果要你把人的一生做一下划分为若干时期,你准备怎样划分? 2.小组讨论,注意要有依据,依据合理,并填写记录单。 3.汇报交流。 4.拓展延伸,看老师是怎样划分的。 5.出示词语,学生将与词语相对应的人生阶段说出来。(以图片的形式展示) “十月怀胎”、“呀呀学语”、“勤奋求学”、“生长迅速”、“努力工作”、“抚育后代”、“颐养天年”…… 6.播放视频,认识人生的不同阶段。 三、预测自己的身高。 我们现在十一二岁,正处于学龄期到青春期的过度,我们的身体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我们的身高最先出现快速增长,我们预测一下自己的身高好不好? 1.介绍三种预测方法。 (1)根据父母的身高预测: 男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1.08 女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0.928+母亲身高)÷2 (2)根据现在的身高预测: 成人后身高=现在身高×B+A(A、B可以通过查表1得到) (3)根据自己的脚长预测:先测定现在的脚长(从脚趾尖到脚跟的距离为脚长),再按测量时的年龄和脚长查表2。(表1、表2在活动记录中) 2.让学生选择一种,进行预测。并根据表格记录数据。 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让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测量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生寓言》教案2语文版.docx

人生寓言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学习重点 理解寓言的含义 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第一 课文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体味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探讨研究: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拓展延伸: 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巩固练习 第二 课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思想上令人发省,而且在情节安排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通读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思考品味: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问题探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便偏故事情节有何用意?王子落难你认为是偶 然的还是必然的? 3、“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 了什么?

《童年的发现》名师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本五年级下册)

《童年的发现》名师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本五年级下册) 23.童年的发现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胚、祸”等10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3.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2】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

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小组交流:“我”发现了什么?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我”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板书:发现) 设计意图:童年是人生之旅最十分重要的、十分珍贵的驿站。激情的导语能唤醒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怀着真挚的心走近课题,深入课文。 2.【出示课件3】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1)读一读,说说自己感受到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引导并小结:感受到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在“发现”前板书:“童年”) (3)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童年是幸福无比的,你们的童年一定曾经发生过让你们到现在都难以忘怀的趣事!你们的童年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我发现了后山洞里的一个小秘密;我发现了母鸡吃石子越吃越有味的;我发现在下雨前夕蚂蚁们会团结协力搬家;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我发现下雨过后天空会有彩虹……)(补充板书,完成课题:童年的发现)学生齐读课题 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4】 阿8226;阿8226;费奥多罗夫8226;达维多夫(1828-1903),俄国儿童文学作家,曾是莫斯科国立A.H.柯西金纺织大学实用艺术系教授、苏联美术科学院通讯院士。其编著的资料集《伊8226;伊8226;列维坦:书信、文件与回忆》(回忆录部分出版时名为《回忆列维坦》)是研究俄罗斯最伟大的抒情风景画大师列维坦必备的最基本的资料汇编。 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童年的发现以及发现的过程。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