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复习同步练习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复习同步练习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知识构建】

1.网络对生活的积极作用?P10-11①②③

2.网络对社会的积极作用?P12-13①②③

3.如何理解网络改变世界?P10-13(1+2)

4.网络的消极作用?P15-16①②③

5.如何正确认识网络?P10-16(1+2+4)

6.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P17-19①②③④

7.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P19-20①②

8.怎样合理利用网络?P12-13(6+7)

【同步练习】

1、借助互联网我们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购买物品,求医问药不用舟车劳顿,省去很多麻烦,这说明()

A.互联网可以满足我们一切需要B.可以等同现实生活

C.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丰富D.可以取代现实生活

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互联网大会开幕讲话指出,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朋友不再“老死不相往来。”这表明()

A.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B. 地球村太小

C. 互联网能实现一切梦想

D. 网络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3、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因互联网而社会更加进步。下列不属于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是()

A.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B.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C. 互联网大数据成为新发明、新服务的源泉

D.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4、分析漫画信息,主要告诉我们()

①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为科技创新搭建新的平台

②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推动社会的进步

④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5、对于网友的要求,我们应拒绝的有()

①外地陌生网友邀请你去做客②网友和你交换旅游风景照片

③网友索要你的家庭住址及相关信息④提出网恋的要求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今天,智能手机功能强大,很多人习惯随手拍并传到网络共享。这在给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带来威胁,甚至会出现隐私被侵犯的现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上网使我们没有安全感,拒绝上网

②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泄露个人隐私行为防不胜防

③增强保护隐私的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④侵犯他人隐私会给被侵权人带来困扰和伤害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7、比尔?盖茨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甚至不知道和你交流的对方是人还是一条坐在电脑前面会敲击键盘的狗。这告诉我们()

①网络交往中可以畅所欲言,无拘无束②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

③青少年上网有利无弊④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会抵制不良诱惑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8、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既有利又有弊。因此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应该()

A.浏览全部信息B.邀请家长时刻监督自己,预防网瘾

C.拒绝一切信息D.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做网络的主人

9、两名初中女生因网络购物被骗,她们找“黑客”帮助,意图挽回损失,不料遇到假“黑客”,又被骗了1600元。这两名女生应当吸取的教训有()

①要远离网络,避免网上的交往②慎重对待网络,树立法治观念

③拒绝网络购物,才能避免损失④网络交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材料一合肥八中的VR虚拟课堂和百变机器人在网络上走红。2017年4月5日,记者走进合肥八中看到,围绕太阳系转动的行星系统透过显示屏清晰地展现在师生面前,通过演示笔轻轻摆动,学生们可以裸眼360度看到整个太阳系。目前,合肥八中已经将智慧教育系列产品进行了常态化应用,全校三个年级5600名学生,通过平板、多媒体手机实现了信息化智慧教学的全覆盖。

材料二2017年4月13日,中新网报道,湖北男子王某利用自学技术,通过某软件对浙江某公司融资平台数据进行修改,充值1元后成功提现5万元,事发后王某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最终法院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信息化时代你对网络的认识

(2)你认为材料二中王某的这段经历对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何警示?

答案

1-5CACBB 6-9DBDC

10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