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污染生态影响建设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非污染生态影响建设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非污染生态影响建设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非污染生态影响建设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

保护验收调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技术规范》编写组

二○○五年六月

目次

一、前言 (1)

二、编制目的和紧迫性 (1)

三、编制原则和依据 (2)

1 编制原则 (2)

2 制定方法和技术依据 (3)

四、标准中相关问题说明 (3)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4)

4 总则 (5)

5 实施方案和调查报告设置的内容 (6)

附录A 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格式) (9)

附录B、C、D (9)

附录E (10)

一、前言

为了给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进一步规范验收调查工作,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承担了《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以及相应编制说明的编制任务。

评估中心在2004年3月正式启动编写工作,成立了由技术骨干、资深专家组成的《技术规范》编制组,于2004年4月底如期完成了《技术规范编写提纲》,并于5月份经专家审查讨论通过后开始着手技术规范的编写工作;2004年7月下旬,编制组完成了《技术规范》初稿的编写,并在征求有关领导和竣工验收方面的专家意见后进行了修改;10月下旬在总局召开座谈会,征求专家以及部分公路、铁路、水利等行业代表的意见,会后根据专家和参会人员意见修改形成《技术规范》和《技术规范编制说明(草稿)》;12月底,在总局召开的生态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单位座谈会上,本技术规范分发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铁道科学研究院等10家验收调查单位征求意见,2005年6月,根据验收调查单位的意见再次修改形成《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和《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本《技术规范》由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总则、实施方案的编制、验收调查报告的编制和附录七大部分组成,总则包括验收调查分类管理的要求、验收调查的工程运行工况、调查重点、调查程序等内容,实施方案和调查报告的编制单独分别编写,对调查内容的设置、采用的调查方法、如何进行编写、编写至何种深度,分别予以要求。

本规范在设置结构框架时没有按照生态、水、气、声等环境影响要素编排,而是按照调查实施方案和调查报告分别进行章节编排,主要原因是:从目前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验收调查文件的审查情况来看,什么问题是在实施方案中必须予以明确的、什么问题是需在调查报告中予以回答的,二者界线不是十分明了,审查要求难以把握;另外,从2005年起,验收调查工作的力度要加大,验收调查资质队伍要扩大,更多的初学者将加入这个行业中,对他们而言,将方案和报告的编写要求分开来要求,更容易学习、掌握与操作,以便于尽早为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为更多的建设项目提供技术咨询。

《技术规范》的编制主要参考了我国的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和文件,以及现行的验收调查工作中已经成熟的一些理论、技术和方法。

二、编制目的和紧迫性

1、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1)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落实《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3号令),保证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工作质量,加强和规范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的“三同时”检查工作,为“三同时”跟踪检查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2)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监督落实环境保护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投产或者使用,以及落实其他需配套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2、编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对建设项目的明确要求,对其跟踪检查和竣工验收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环境管理制度,也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建设项目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日常工作内容之一。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为了遏止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我国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逐步增加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尤其是铁路、公路、水利、港口(航道)、油田开发、农业等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生态保护与恢复以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已逐渐成为主要的评价内容。

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开始于勘探、选线、设计阶段,重点发生在施工建设期,其影响不仅是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等传统意义上的“三废”污染影响,更是对诸如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湿地、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以及水土流失影响等系统性的环境影响。对此类项目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就不能完全按照工业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所采用的方法,仅凭污染源监测数据来判断其对环境的影响。

与工业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要求建设单位委托相关单位进行验收监测并编写验收监测报告(表)相似,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也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调查并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从最早做为试点的第一个项目“小湾水电站”竣工验收起,以全面调查工程建设与试运行以来造成的环境影响,并以编制调查报告的形式对包括公路、铁路、管道(管线)、水利、水电、油(气)田开发、矿山开采等建设项目进行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供验收依据已逐渐形成惯例,并在2002年出台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中予以明确。环境影响调查工作也已经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内容和方法,环境影响调查的作用及优点也已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地方环保局及建设单位的一致认同,为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但是,环境影响调查工作毕竟还处于初级阶段,调查工作如何开展,调查内容如何设置,调查指标如何确定,调查报告如何编写,如何更准确、更真实地反映出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及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标准化方面的问题日益显现,调查工作的技术方案急需进一步研究、细化和规范。

因此,在对已进行的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调查报告及资料的归纳与总结、充分征求有关专家以及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和具有环境影响调查经验的从业人员意见的基础上,编制《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技术规范》,形成一套指导进行此类项目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的技术性标准化文件,将有助于推动“三同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综上所述,编制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技术规范,不仅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

三、编制原则和依据

1 编制原则

1.1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以及有关法规为准绳,从技术角度来贯彻实施上述条例和规定的要求。

1.2 满足不同特点的建设项目的要求,使“规范”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2 制定方法和技术依据

2.1 本规范的编制依据为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等行政规章。具体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29);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3号,2001.12.27发布,2002.2.1起实施);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0]38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0.2.22);

《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行公示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26号文,2003年)。

HJ/T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T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T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T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T1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

2.2 在征求评价单位和地方管理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对以往环境影响调查工作进行回顾性调研,了解目前进行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时采用的方法及取得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本规范的编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标准中相关问题说明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条明确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适用范围,即适用于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

对于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的界定,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中规定的生态影响建设项目来分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条明确了编制本规范依据的相关法规。当其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

对目前在用的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大气、水、声、振动、辐射、土壤、固废等方面的环境质量以及污染物控制和排放标准,因涉及面广,无法列全,未一一列出。对已经作废的标准不在引用之列。

3 术语和定义

3.1 生态影响建设项目

参照总局13号令中的第十二条的规定和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对其进行定义。主要指对生态环境产生非污染影响的建设项目,是为了与工业污染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区别而命名的。

3.2 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

根据总局13号令第十三条的规定编写,并对验收调查的工作进行了概括性描述。

3.3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第十六条规定,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登记表等统称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3.4 环境影响审批文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第二十二条编写,在此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及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审核和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意见统称为“环境影响审批文件”。但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调查工作,故此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只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不包括环境影响登记表。3.5 验收调查文件

参照总局13号令十一条的规定,将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和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统称为“验收调查文件”

3.6 环境保护措施

引用总局13号令中第四条的说法,另外根据项目建设实际情况,进一步强调将“建设项目为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提出的‘以新代(带)老’要求而必须采取的治理措施;环境管理措施、制度,包括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及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制度”也列入其中。

3.7 环境敏感目标

说明验收调查要关注的环境敏感目标,除法律法规规定的需特别关注的目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第三条之规定外,还强调了对项目建设所关注的保护目标及其变更情况(包括项目建成后新增的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指具有下列特征的区域:

a) 需特殊保护地区: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的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

b) 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沙尘暴源区、荒漠中的绿洲、严重缺水地区、珍稀动植物栖地或特殊生态系统、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

等。

c) 社会关注区: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的办公地点、疗养地、医院等,以及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等。

d) 敏感点:需特别关注各环境要素的环境保护目标,即对环境变化易于感受且容易引起功能变化、质量变化或社会关注的保护目标。如居民居住区或居民点、各种自然的和人文遗址、珍贵植物(古树名木)等。

4 总则

4.1 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分类管理的要求

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实施分类管理的要求遵循总局13号令第十一条的规定。由于本规范主要是为指导验收调查报告的编写而制订的,为了同时对规范验收调查表进行指导,特将对验收调查表的编制要求和格式进行了统一,并编入附录A。

4.2 验收调查工况

本条具体明确了验收时对建设项目工况的要求,除必须遵守环境保护行政法律法规有关文件规定外,工况还应具有全面性、代表性。具体说明了建设项目在何种工况下具有代表性可以验收,并对达不到工况要求的建设项目、具有特殊性的建设项目,以及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的建设项目的验收调查如何进行验收也予以了规定。

4.3 验收调查的工作程序

根据验收调查工作的具体情况,结合验收调查工作的实际经验,将验收调查工作程序按进展情况分为准备阶段、初步调查阶段、编制实施方案阶段、详细调查阶段、编制调查报告阶段五个阶段,并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以便更直观和简捷。

4.4 验收调查时段和范围

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和工程建设过程,将验收调查工作分为工程前期、施工期、试运营期三个时段进行调查,其中“工程前期”含有项目立项、可研、初设、环境影响评价等阶段,如果一一罗列过于繁琐,且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实施,也有所变动,因此统一用“工程前期”代替。

对验收调查范围的确定,主要依据总局13号令第四条的规定,并对存在工程变更的建设项目的验收调查范围如何确定也进行了明确要求。

4.5 验收调查重点

明确了验收调查的重点,调查重点应根据建设项目本身的环境影响特点和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环境特征来确定。

不同类型建设项目因环境影响特点和方式不同,调查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视项目的具体情况定。如公路、铁路类项目一般侧重于声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调查;油(气)田开发一般侧重于生态环境影响、大气环境影响、水环境影响(特别是地下水环境影响)、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等;水利、水电项目则关注生态环境影响、移民拆迁问题及其环境影响、水环境影响、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及其环境影响;旅游开发项目还需关注景观及自然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带来的环境影响等。

4.6 验收调查标准

4.6.1 验收调查标准确定的原则

本条给出了确定验收调查标准的原则。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影响审批文件,选定适当的验收调查标准。通常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影响审批文件中确定的评价标准为验收调查执行标准;同时也可根据不同调查因子及其行业标准,确定相应的参考指标。

4.6.2 验收调查标准的来源

考虑到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的特征,其环境影响往往因项目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存在很大差异,无法用统一的定量指标(如环境质量标准或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来进行评价。因此,验收调查标准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是主要从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中对生态方面的要求,如绿化率、水土流失防治等均是可选择的评价标准;二是将生态环境背景或本底值作为参照标准,如土壤背景值、植被覆盖率与生物量、水土流失本底值等。

4.6.3 验收调查标准的内容

验收调查标准一般可从三方面确定:生态验收调查指标、污染源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

a) 生态验收调查指标

主要为国家、行业及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和文件中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主要是从工程本身涉及的和工程涉及影响部分两方面的指标考虑。由于生态类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生态环境的项目涉及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河流、湖泊、海洋、农业、城市、土壤、水资源等生态系统,在此无法列全,在实际调查中可针对不同项目的评价对象筛选生态验收调查指标。

b) 污染源排放标准及环境质量标准

对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大气、水、声、振动、电磁、土壤、固废等方面的环境质量以及污染物控制和排放标准,可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影响审批文件、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指标进行评价,对已修订新颁布的环境标准则采用替代后的新标准进行校核。

4.7 验收调查的原则和方法

4.7.1 验收调查一般原则

验收调查单位作为咨询机构,应采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工程前期、施工期、运营期进行全过程调查,因不同的项目规模不同、形式不同,影响也有所不同,所以调查应突出重点,同时也要兼顾一般情况,做到有点有面,重点突出。

4.7.2 验收调查方法

在现阶段,一般都采用资料调研、现场调查与现状监测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验收调查,同时也鼓励针对一些影响较大的特殊项目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方法,如遥感技术等。

5 实施方案和调查报告设置的内容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应进行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依据总局13号令第十六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并结合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的实际特点设置的。

5.1 前言

简要阐述项目的情况、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以及项目的实际工况。

5.2 综述

明确验收调查编制依据、调查范围、验收调查标准及调查重点等内容。编制依据除国家和地方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条例、办法、技术规定外,还应有与项目相关的环保技术文件、设计文件、批复文件等;调查范围、验收标准与调查重点按总则中相关要求确定,原则上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要求相同,但须根据项目实际影响情况进行调整。这是开展验收调查工作的基础,衡量建设项目是否符合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的尺度。

5.3 工程调查

5.3.1 工程建设过程

根据总局13号令第十六条第一款要求设置,通过对建设项目建设过程的论述,来说明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执行情况。建设项目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和审批手续是否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是否齐全是确定建设项目是否符合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条件之一。

5.3.2 工程概况

对应说明的内容进行了规定,本部分应包括工程位置图、主要工程内容、生产工艺和污染源排放、以及工程投资情况,重点说明工程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初步设计对比的变更情况。由于工程量的变化引起的直接后果就是工程影响的变化及环境保护措施的变化,因此,该部分内容是确定环境影响调查重点与分析环境保护措施变化是否合理的基础。

5.4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环境影响审批文件回顾

根据总局13号令第四条第二款要求设置本部分内容,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结论和建议以及环境影响审批文件的主要要求的回顾,了解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具体要求。对其要求措施的落实情况的核查是验收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确定建设项目是否具备验收的条件之一。

5.5 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根据总局13令第十六条第二款设置该部分内容,同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三同时是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确定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分为设计、施工、运营三个阶段分别进行。

该项工作在目前的实施方案编制中没有设置,但由于该项内容是制定影响调查工作重点、确定调查方法的基础,调查单位在经过准备阶段和现场踏勘阶段后一般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已有初步的了解。因此,在本技术规范中要求将初步调查结果在实施方案中予以体现,以便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实施方案设置内容合理性的审查时有更多的针对性。

另外,在目前编制的验收调查报告中,一般是将设计和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调查设置单章进行编写,但通过长期的编写情况来看,设计、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调查与本章节的内容重复较多,因此,在技术规范中将设计、施工期内容纳入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中,避免了验收调查报告内容的重复与累赘。

5.6 项目生态影响调查与分析

根据总局13号令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主要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

位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因此生态影响调查是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的重点内容。

5.6.1 调查内容

为了确定建设项目是否符合总局13号令第十六条第二款、第六款要求而设置本部分内容,需根据项目的特点,充分利用收集的资料、初步现场踏勘情况,全面考虑建设项目产生的生态影响,涵盖工程沿线生态环境状况、工程影响情况、采取的保护措施等内容。

5.6.2 调查方法

对目前生态影响调查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文件资料核实、现场勘察、公众意见调查等方法进行了系统介绍,使用者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有针对性的采用调查方法。

目前生态监测和遥感调查使用较少,但有时为了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进行环境影响验证,须对植被、土壤进行监测或采用遥感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因此对生态监测的布点和因子选择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

对于累积性影响分析,由于人类对资源的一系列开发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变化,单独考虑一个建设项目可能环境影响不突出,一般在后评估中进行评价。5.7项目污染影响调查与分析

生态影响建设项目不可避免的也会产生一些污染影响,项目性质不同带来的污染影响也不尽相同,如油气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突出在水、气方面,而公路、铁路项目声环境影响较为重要。因此,根据总局13号令第十六条第五款、第八款和建设项目的特点设置本部分内容。

本部分对水、气、声、固体废物、电磁、振动等污染影响应进行的调查内容和需进行的监测内容进行了规定,同时对应在方案阶段予以明确的问题也进行了规定。但具体的监测因子的选择、监测频次的确定、监测点位的设置因不同的行业侧重的监测内容不同,因此本规范未予以规定,这部分内容将在其后陆续制订的行业调查规范中详细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降噪效果监测方面目前一般只考虑对采取防噪措施的敏感点进行监测,原想增加对消声设备监测其消声量,按《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HJ/T90)要求执行,但此项工作实际操作起来较为困难,且必要性不大,因此未加入。

5.8 社会环境影响调查

规定了移民环境影响调查和文物保护措施调查的主要内容。

一般水利水电项目移民影响较为突出,移民安置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新的环境问题,如水、气、固废的污染以及传染病的爆发,因此在验收工作中,移民影响调查主要侧重于移民安置区的环境影响和采取的环保措施。

文物保护方面侧重于环评及批复中要求的措施的落实情况。

5.9 清洁生产调查

根据总局13号令第十六条第八款设置本部分内容。

清洁生产是一项较新的内容,根据2002年6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条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

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并参考目前已公布的《清洁生产标准》中的清洁生产指标,对清洁生产调查内容进行了设置。但对于生态影响建设项目来说,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必须进行此项调查,主要针对管道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矿山采选等项目进行。

通过该项内容的进行,了解建设项目工艺的先进性和能源利用情况,有助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10 风险事故防范及应急措施调查

为了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相关内容相对应,本部分需调查的内容参考《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设定。

对于如公路(可能运输危险品)、油气田开发(爆炸)、管道输送(油、气泄漏)等行业的建设项目来说,都有可能发生事故,而事故发生后除对事故发生地甚至更广大地区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直接危害外,还会对周围的水域、大气、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因此,通过对工程在施工期和试运营期风险事故的发生情况、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管理机构、规章制度的设置情况的调查,可以了解建设项目目前存在的环境风险,提出合理化、可操作性的建议,对降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5.11 环境管理状况及监控计划落实情况调查

根据总局13号令第十六条第四款和第七款设置。

5.12 公众意见调查

为了了解项目在施工期和试运营期产生的环境、社会影响及目前可能遗留的环境问题,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而设置本部分内容,这是调查工程实际环境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其调查结果有较大局限性,部分结果还需进一步工作核实,因此在选择调查对象和设置调查内容时要全面,并有代表性和针对性。

5.13 调查结论与建议

调查结论是全部调查工作的结论,需概括和总结全部工作,对环保措施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并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客观、明确地确认建设项目是否符合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要求。

5.14 附件

规定了与项目相关的一些文件,以补充说明实施方案或调查报告中的有关内容。

附录A 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格式)

参考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形式、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表的形式和目前的公路、水库、堤防加固等项目的调查表的编制情况,并结合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特性,制定了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共包括封一、封二和10张表,其内容可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填写。

附录B、C、D

为了验收调查方案和报告的相对统一,对实施方案和调查报告的编写设计了推荐格式,并对其编排结构进行规定。

附录E

提供了验收调查实施方案和验收调查报告封面的推荐格式。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cological Impact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目次 前言------------------------------------------------------------------------------------------------------------II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则---------------------------------------------------------------------------------------------------------2 5 工程分析---------------------------------------------------------------------------------------------------3 6 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4 7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5 8 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补偿及替代方案--------------------------------------------------------5 9 结论与建议------------------------------------------------------------------------------------------------6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生态现状调查方法--------------------------------------------------------------7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生态影响评价图件规范与要求------------------------------------------------8 附录C(资料性附录)推荐的生态影响评价和预测方法------------------------------------------- 10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三篇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三篇 篇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XX社区20XX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环保工作的精神,按照街道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创造整洁、优美的社区环境,切实改善社区的环境质量,保护居民的身心与健康,本社区以绿化社区、美化社区、亮化社区为工作目标,努力营造人居环境,开展了以下一系列的环保工作。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年初,社区成立了以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由副主任分管,环保联络员具体落实,环保义务监督员组成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小组。我们在认真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定期与不定期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会、环保志愿者座谈会、居民代表意见征询会,努力使社区生态环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志愿服务,落实监督,常抓不懈 社区组建了一支20余人的环保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队伍原作用。以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为契机,创造优美居住环境,建立健全环保管理体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今年共出黑板报12期,宣传窗4期,印制生态环境宣传资料1000余份,悬挂横幅6条。组织志愿者对辖区垃圾“死角”、野广告、白色污染进行督促整改9次。环保工作做到常抓不懈并加强对清洁工的考勤,实行每月定期与不定期的考核制度、奖罚

分明,职责到人,保证小区环境的整洁。 三、排摸到位,按时上报,健全台帐 自四月起,我们每季度开展一次环境污染的排摸工作,每排摸到一家新增的就填写1张《XX街道污染源排摸记录表》,在开展再次排摸工作的同时,对已排摸到的对象进行日常监督工作,并现场填写《XX街道环境保护现场监督情况记录表》,根据污染程度,污染较重的每月1次,污染一般的每季度1次,污染较轻的酌情进行监督,并按时上报。在百日环境整治行动中,我们共排摸污染源单位5家,排摸出影响居住环境行业的单位2家,并提出了整改意见,为下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环境教育,开展环保宣传 社区始终将环保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针对快餐店、小美容院等三产小业主,主要采取发放宣传单等现场宣传教育,并督促他们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我们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环保志愿者护绿活动,在社区内设立了明显醒目的环保宣传牌,以营造良好的长效宣传氛围,对扩大环境保护的影响力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借“六.五”世界环境日、“914世界清洁地球日”行动的宣传契机,对小区绿化带、房前屋后、楼道、死角等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共清运垃圾80余车,发放环保宣传单1000余张,使人人关心环保、人人支持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一年来,我们共举办环保培训班四期,参加人次达300余人次;“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环保志愿者活动及劝导住户做好“节能减排”、“绿色家庭”工作,特别是阳光实验喧嚣的学生的参与,培养了孩子从小爱环境的意识,让孩子们用天真浪漫的“环保绘画大赛”环保行动,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 摘要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但是伴随经济发展衍生的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全球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环境问题成为当前全球所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对全球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表现、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立法及管理现状以及国家宏观层次上必须加以指导这几个方面来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我国各个领域在进行经济建设之时必须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同时国家可从宏观政策进行引导。 关键词恶化;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产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也愈演愈烈,大大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人们在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却忽略了生态环境这个给我们人类提供物质基础的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这个地球的生态资源人类不可以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实现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共同进步,避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错误思想。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极力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有效途径,结合我国具体实践,必须从国家宏观层面管理上来进行指导。 1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全球生态环境却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冰川融化等等一系列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这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而造成的生态失衡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严重后果: 1)气候失常。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正常的气候环境是人类适应自然、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而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全球气温普遍升高带来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引起海啸、冰川融化、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了生存灾难,海平面上升、许多港口城市将变为汪洋大海,地震、海啸等灾害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物质财富遭受极大损失。 2)土壤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许多矿产遭受掠夺性开采,在矿五冶炼的同时也造成了大气污染。排出的工业废水中有许多有害物质和过量植物营养元素。这些有害元素进入土壤造成了土壤盐碱化和大量“毒土”。土壤污染会造成农作物中有大量有毒物质残留,进入能量循环后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3)水源污染。工厂的工业废水和农业的农药残留、特别是有害矿物质的侵入严重污染了水源。水源污染包括原油泄漏造成的海水污染、有害物质侵入造成的江河污染和地下水污染。水源遭到污染首先威胁的是人类生命健康,对动植物的危害也非常严重。大量鱼虾出现死亡或者变异,体内的毒素又造成了二次污染,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学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所造成的影响的评价。区域和规划的生态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 这里说明导则的适用范围,是制定导则的前提,也是一部导则必须首先说明的事项。但要注意任何一部导则不可能包括一个建设项目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因此,只能做出一般性的规定,而很多情况下是有特殊性的。因此,在生态影响评价实际工作中,既在遵循导则的一般性要求,也要高度重视特殊性。一般性的东西,大家不难理解、掌握和应用,而特殊性的东西则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现状调查和影响评价,并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而这恰恰是实际工作中不容易掌握的。因此,需要实事求是,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在专家审查时,专家们一般既关注一般性(首先一般性原则不应违背,否则需充分说明理由,甚至需要论证),更关注特殊性。 此外,本导则与原“非污染生态影响”导则相比,在适用范围上不再提出适用于哪几类项目(原导则包括了:水利、水电、矿业、农业、林业、牧业、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海洋及海岸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项目和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影响评价),而是凡是建设项目影响到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就应依据本导则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其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来的工业类项目重污染影响评价,而轻生态影响评价的现象(其实大家知道,工业项目也有生态影响,特别是新建项目)。 考虑到区域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本导则规定的内容只供其参照,并未规定在区域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也必须遵循本导则。

如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如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现在我国处于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但就是与此同时,我们同样要注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就是我国在各方面达到共赢。 首先就是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随着工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发展也极为迅速。城市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对城市造成了污染且破坏了城市周围的生态系统。城市这种密集的人口活动,高物耗高污染的产业发展对城市及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就是极其严重的,城市生态系统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生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大气,水质,噪声等污染严重,同时,生态环境的破坏,还对城市居民的心理,生态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直接危害城市的健康发展。 面对种种问题,宣传教育就是做好城市环保的工作基础与前提,只有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各种手段,抓住一切机会,对政府企业社会公众进行宣传,,避免环保宣传盲区,市环保工作真正做到政府重视,企业配合,人民群众满意,社会效益明显的最优状态。环保无疑就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但只要政府领导认识到,环境保护不仅就是建设与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就是实现自身政绩的基础条件,企业认识到环境保护不仅就是对社会义务的履行更就是自身发展,生存的基本要求,环境保护工作就就是由被动走向主动。 其二,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就是必不可少的。刚刚闭幕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已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安排与部署,明确提出了改革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等改革。再此,我结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建设的实际以及未来发展走向,谈几点认识; 科学健全的体制机制就是确保生态文明制度动态制度的根本保证。这次全会以前所为有的改革,在我国尤为突出。这次全会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从全局性,系统性,科学性出发,首次提出了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监管所有污染排放。独立进行环境监管与行政执法等体制改革新思路。同时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强化机制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提出了健全建立生态补偿,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与污染防治区域的联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等实施机制,以完善监督考察机制等内容。加快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体制。 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密切相关。全会首次将“保护环境”列入政府五大核心职能之中,这位加快生态环保体质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提高事权的匹配性。实现生态环保立法,行政,监督,监管四者的有机统一与合理配置,达到权力间的有效制衡与流畅运作。应严格将名职能部门的权利与责任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其固化与制度化,减少职能交叉的权利与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立法方面,应适当削减部门的立法权,将其逐步上升为人大或新成立的综合性生态环境决策机构。行政方面,应实行大环保管理体制,将目前分散的生态环保职能尽量统一化。国家层面应强大几大区域性监察中心的执法与监察职能,改变目前“只监不查”的局面。省级层面应探索实行执法管理体制的垂直整合,以有效克服地方主义倾向。 延伸体制环保链条,实现环境管理部分职能的社会化。应借鉴日本在环境管理方面驻环境监管员,让生产者切实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 加速构建智力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 环境保护就是国家智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应重点解决三大问题:建设不同行动主体间的协调体制。目标就是弥补制度空隙,化解资源分割,保证各实施行动产生合力。 建设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机制。应保障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并在环境决策与执行中体现公众的真实意愿。应规范公众参与的法律保护程序,确保公众参与制度化。应充分发挥环境组织的作用,建立公众环境咨询机构,广大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与交流;应扩大环境

第八章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第八章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第一节生念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基本含义 一、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一般认识 生态环境影响是指生态系统受到外来作用时所发生的响应与变化。科学的分析和预估这种响应和变化的趋势,称之为影响预测。对这种预测的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人为地判别可否接受的过程,称作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影响常常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显示累积性影响特点,即生态系统在某种外力作用下,其变化起初是不显著的,或者不为人们所觉察与认识,但当这种变化发生到一定程度时,就突然地、显著地和以出乎常人预料的结果显示出来。例如,草原退化是渐进的,缓慢的,但当退化到一定程度时,就以沙漠化甚至沙尘暴的形式表现出来。森林砍伐也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其环境服务功能的削弱是渐进的,直到有一天一场大雨和暴雨降临,山洪突然问汹涌而下,人们才会感受到森林砍伐的生态环境后果。 生态环境影响也常具有区域性或流域性特点,即一地发生的生态恶化会殃及其他广大的地区。沙尘暴是大范围影响的灾害,土壤侵蚀发生的沙尘甚至可飘洋过海,降落在异国他乡。四川西部高山峡谷区的森林砍伐,引发的洪水影响直达长江中下游。河流上一座小水坝,湖泊口一座拦门闸,其影响往往是全流域的,不仅洄游性水生生物受到影响,其他水生生物也因流态规律改变而受到影响。由于影响面大,许多此类影响也具有战略性影响性质。 生态环境影响又是高度相关和综合性的。这与生态因子间的复杂联系密切相关。例如,河流上修水库,不仅水库对外环境有重要影响,而且外环境对水库也有重要影响。上游的污染源会使水库水质恶化,上游流域的水土流失会增加水库的淤积,而水土流失又与植被覆盖紧密联系,所以水库区的森林与水、陆地与河流是高度相关的。此外,生态环境动态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息息相关,所以生态环境影响不仅涉及自然问题,还常常涉及社会和经济问题。 由于有上述特点,环境生态影响也就具有了整体性特点,即不管影响到生态系统的什么因子,其影响效应是系统整体性的。 二、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就是以科学的方法推断生态环境在某种外来作用下所发生的响应过程、发展趋势和最终结果,揭示事物的客观本质和规律。 1.影响预测内容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包括三方面的分析:影响因素(如建设项目)分析,即工程影响因素分析;生态环境受体分析,即受影响对象的确定;生态影响效应的分析,即发生了什么问题。后两个问题往往因生态系统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可概括为整体性影响和敏感性影响两大主要问题,并有自然资源影响乃至区域和流域性影响等问题。 生态整体性影响可从区域或流域、景观生态、生态系统或生物群落等不同的层次作分析。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作分析时,主要回答的问题是:对生态环境起控制作用的自然生态体系(生态系统或群落)稳定性如何、其生物总量增加还是减少、其第一性生产力是增加还是削弱。换句话说,其恢复稳定性(一般以植被生物量度量)是否增加,其阻抗稳定性(如物种多样性、景观多样性、连通性与面积等)是否增加等。 应用传统生态学方法作分析时,需要回答:系统是否毁灭或生态环境是否严重恶化?系统是否可正向演替或自然恢复?生物多样性(主要是生境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是否减少?在作生态系统因子层次的影响分析时,还会涉及到是否影响关键性生态因子,如生态系统建群生物和生态系统限制性因子等。有无替代或可否恢复也是经常分析的问题。 生态环境敏感性问题常是影响预测的重点。这类敏感保护目标(或重点保护对象)有的是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汇报

全国人大代表调研汇报材料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省环保局的帮助指导下,我市各级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切实履行环境保护职责,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大力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加快启动生态市建设,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遏制,全市整体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市先后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环境进步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今年又已通过全国园林绿化城市的专家评审。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 全市各级政府对环保工作高度重视,定期听取环境保护工作的情况汇报,深入调查研究,协调解决环保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坚决贯彻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始终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通过积极引导

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区,矿区生态环境得到较好恢复与重建 市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被列为国家级矿区生态建设示区,市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统筹示区建设各项工作;制定了《市矿区生态示区建设总体规划》,对塌陷区治理实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期实施。截止至目前,全市已治理塌陷区面积13.06万亩,治理率达到54%,创造出具有特色的五类塌陷区复垦模式,烈山区洪庄村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技术被评为全国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一等奖,洪庄村被国家环保总局推荐参加联合国环境署“全球500佳”和“地球卫士奖”评选;濉溪县桥镇被中国国土经济研究会授予“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实验区”称号。 (三)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实施“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工程”。通过创建生态村工作,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市已建成国家级生态示区1个、省百佳生态村4个,市级生态村7个。 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调整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合理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从而预防和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目前,建成了洼湖、和村和寇湾

城市生态环境调查报告优秀范文

城市生态环境调查报告优秀范文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下面有小编整理的城市环境污染的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欢迎阅读! 我们周围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那样,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为了我们能够对我们身边的环境进一步了解,能更加有针对性的对我们周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我特意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我们周边的人进行了民意调查。本次调查是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和问卷是发电子版到受访者的邮箱并提醒她、他进行填写的方式进行的。本次发出问卷是35份,收回33份,最后有效的问卷有32份。调查的范围涉及了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我们现在的学生或者是市民对保护环境的意识还是不够的。调查显示真正知道世界环境日或者有意识去关注环境污染指数的受访者只有50%。主动去关注污染方面的文章也就更少了,只有%。然而在他们身边环境的受污染程度是达到61%的。而这些污染的环境有45% 是来自工业三废的影响的。而剩下的55%是由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主要是白色污染,由于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

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也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使用一次性的塑料袋,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等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做成的包装材料。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在去年奥运年的时候国家就已经实行塑料袋的禁用。但是在我的调查数据中显示35%的人群还没有真正地去执行。不过我们知道这是需要一个过渡期的。对于政府社在环境保护方面做法和成效方面。55%的受访者的态度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处理办法修订稿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处 理办法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南昌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巷三公路LM—9项目经理部 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处理办法 编制: 审核: 批准: 南昌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三月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处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本项目境监督管理,及时依法妥善地处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根据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以及因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或生态遭到破坏,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第三条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根据类型分为水污染事故、海洋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与振动危害事故、固体废物污染事故、农药与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生态破坏事故等。 第四条根据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的程度分为四级: (一)一般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者为一般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伍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含两万元)且对环境造成影响的。 (二)较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两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含五万元)的; 2、人员发生中毒症状; 3、因环境污染引起厂群冲突; 4、对环境造成一定危害。

(三)重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含十万元)的; 2、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 3、人群发生中毒症状; 4、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 5、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6、捕杀、砍伐国家二类、三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四)特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十万元以上; 2、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辐射伤害; 3、人员中毒死亡;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6、捕杀、砍伐国家一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第五条项目环境保护成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对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的报告与处理实施统一领导。针对具体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项目部组成由相应的业务科室牵头的临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调查处理小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处理小组”)负责调查处理的具体工作。 第二章管辖

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口号三篇

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口号三篇 【篇一】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口号 1.节能环保,健康安全 2.绿色节能,创造财富 3.绿色环保,造福于民 4.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5.保护环境,保存希望 6.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 7.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8.维护社会公德,保护生态环境 9.拯救环境,从细节做起 10.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11.保护自然平衡,拯救绿色环境 12.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存 13.环境幽雅,造福大家 14.关心环境就是关心自己 15.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 16.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 17.拯救地球,一起动手 18.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19.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20.与自然重建和谐,与地球重修旧好 21.树立企业形象,协调人与自然 22.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23.人造环境,环境育人 24.贯彻环境教育,宣导环境资讯 25.环境保护从我身边做起 26.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27.健康环保,自由分享 28.绿色生活,环保节能 29.绿色时尚,健康生活 30.绿色环保,引领时尚 31.环保在首,健康长久 32.健康节能,共享财富 33.拥抱健康,享受自由 34.悠然一心,财富自由 35.环保的,就是世界的! 36.君子爱财,取于环保 37.给生活更多绿色 38.环保时尚,绿色健康 39.以美与人,用善待己

40.健康环保,生活美好 41.健康环保,财富一生 42.环保同行,财富共赢 43.树环保意识,创健康财富 44.与环保同行,与财富共进 45.环保一小步,健康一大步 46.健康环保,畅享自由财富 47.节能为环保,财富为健康 48.做健康环保社会的引领者 49.为世界节能,让财富共享 50.环保为健康,财富自由享 【篇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口号 1、种一棵树,种一枝花,世界会更美好。 2、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 3、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4、花草丛中笑,园外赏其貌。 5、红花绿草满园栽,风送花香碟时来。 6、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促动经济持续发展。 7、建设美丽的边疆,爱护我们的家园。 8、保护环境山河美,持续发展事业兴。 9、珍惜资源,永续利用。

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讲话.doc

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讲话 当温室效应不再出现,当海平面不再上升,当狂风暴雨不再出现,当我们携手保卫我们的家园,美丽的地球将更加璀璨。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你我。那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城建环保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建环保范文】一 刚才曾书记作了工作报告,报告对20xx年工作作了具体的总结,20xx年创建工作布置也很具体,**市环保局李局长作了重要讲话,对我市创建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家要认真贯彻,这里我谈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上级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两年内要验收,压力较大,这项工作在**市是书记市长工程,我们丝毫不能怠慢,要引起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利国利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不少同志去过欧洲,大家看欧洲,环境相当美,非常协调,目前我们中国的生态环境与此相比有相当差距,推进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二、突出重点。1、对影响我市容貌的污染源要进行严历地整治、规范。2、对**市下达的20xx—20xx年重点整治项目要花大力气搞好(九个项目),今天我提议从现在开始环保局要拿出方案将这些项目明确到市级领导、责任单位、乡镇,下次提交会议研究。刚才我看了目标责任书,有些内容部门还牵不了头,必

须由市级领导牵头来抓,重点项目由主要领导挂靠。双溪石灰窑、两个钒厂等整治要尽快研究方案,认真搞好。3、要把城市环境及绿化搞好,**是**唯一的县级市,要带好头,整个市里的绿化工程一定要认真搞好(北面绿化轴和行政中心后山绿化,作为城市绿化亮化工程),我们要推进机关单位绿化工作,下达绿化任务,市委已制定五年时间(每年4个乡镇)把乡镇机关绿化美化(市委每年拿5万元出来)。4、要加强"三边"地区自然保护工作(公路边、河边、城边)(曾祥元:林业局已作规划"三边"禁伐,谁开口子追究谁的责任),请林业局要重点考虑**城的"三边"绿化、保护,我们准备4、5月份在舞水河边开个现场会,布置绿化工作,保护好舞水、**和市治**城的生态环境,各个单位今年必须要完成创建任务,努力争取在上半年完成。 三、要舍得投入。创建工作同其它许多事情一样是要花钱的,关键要舍得投入钱,(一些地方)投入后效果就是不同,非常不错,效果很好的,如林业局等。 四、要完善机制,狠抓落实,要建立讲究效果的机制。我讲今年我要看一年(效果),我上次在创建领导小组例会上提出要引入"**问责制",你搞得好的要表彰,你搞得不好,影响生态示范市验收那就要问责了。大家要知道,生态示范市创建工作在**市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市欧阳书记很重视这项工作,每次创建会议都参加并发表重要讲话,肖捷常务副省长来**也一再强调要抓好生态农业建设,上级领导非常重视,大家要高度关注。

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调查报告

诸暨市阮市镇中 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调查报告 口号: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所在班级 705班 成员金刘超 实践时间

调查时间:调查地点:杨梅桥公路、牛尖山、大嘴巴快餐店、雄风超市杨梅桥店、好又多超市杨 梅桥店、杨梅桥0428垃圾站、杨梅桥环卫处及杨梅桥所有大型工厂 调查目的:了解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状况,使群众了解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相关问题. 调查对象:工厂老板、快餐店老板、超市老板、环卫工人、社会群众和司机 调查计划:1、观察家乡现在的生态环境(城区垃圾处理情况、河流流量、河水污染、 土地植被、耕地利用等),特别是厂矿企业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可采集相关照片) 2、走访家乡的老一辈人,了解家乡以前的景象。 调查方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文献调查法 调查人:金刘超 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调查问卷 705班金刘超 尊敬的叔叔阿姨们: 你们好!我是诸暨市阮市镇中805班的学生,我想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的相关问题展开调查。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调查了解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状况,使社会群众了解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相关问题,问卷共有16个问题。请认真阅读和回答每个问题,并选择对应选项(在题前填上选项,如选A填A)或填写相关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回答每一个问题,谢谢你的理解和合作! 1.你家办厂吗() A办 B没办 如果办了,排放过工业废气和废水吗() A排放过 B没排放过 2.你家的生活垃圾倒在哪里() A 指定垃圾站 B随便乱扔 3.你开车吗() A开 B不开 C偶尔开 4.你干过污染环境的事吗() A干过 B没干过 5.你干过保护环境的事吗() A干过 B没干过 6.如果有环保活动你愿意参加吗() A非常愿意 B愿意,但要视情况而定 C不

尚田镇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

尚田镇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和应急突发事件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环境权益为出发点,以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为着眼点,将环境污染危害降低到最低点,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二)编制目的 规范和强化全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公共事故(以下简称“环境突发事故” )的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以环境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善后工作为重点和防范有力、指挥有序、快速高效、保障及时、协调一致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奉化市突发

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尚田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四)事故分级 根据环境污染与破坏程度不同,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大事故。 1、一般事故(IV级)。由于环境突发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不含5万元)的。 2、较大事故(II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1)因中毒等造成人员轻伤3人以下(不含3人)。 (2)突发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不含15万元)。 3、重大事故(I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1)因中毒等造成人员3人以下(不含3人)重伤或3人以上10人以下(不含10人)轻伤。 (2)由于突发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不含50万元)。 (3)因环境事故造成部分村庄、河流、水域污染,引起群访事件的。 4、特大事故(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1)因中毒等造成人员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10人以上。 (2)由于突发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_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

( 整改措施)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4154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_保护生态环Measures to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_ Measures to protect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_保护生态环境的 举措 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生态环境及其现状 生态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环境是一个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破坏了环境,这等于破坏了我们的生存条件。 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水资源。据有关资料报道:排水系统的铺设和清洁剂的使用有增无减,消耗水中的氧,使鱼类死亡,生态系统恶化。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污染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的污水排入河中,污染了5.5亿的淡水。 这是多么让人触目惊心的事实啊,保护环境是人人有责的,为什么要破坏呢? 森林面积减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几乎1分钟就有超过20xx0平方米的森林被毁掉,1950-1985年,短短的30多年时间,全球的森林面积减少了1/2。 多年来,为了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我国建立了严密的森林资源管理监督机

构,组织开展了各类不同程度的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侵占林地专项行动,虽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林政案件的发生仍旧呈上升趋势,违法征占用林地的行为屡禁不止,林地流失状况依然严重,林地保护管理形势严峻。据统计,20xx年上半年, 全国林政案件20.95万起,其中违法运输木材案件占60%;共查处林政案件20.75万起,查处率为99.02%。与20xx年同期增长3.4%,非法收购经营加工木材案件增加21.6%,违法征占用林地案件增加12.3%,违法运输木材案件增加5.5%,盗伐滥伐林木案件基本持平。20xx年上半年,因林政案件造成林木损失21.7万立方米,其中,48.7%因盗伐滥伐林木案件造成。另外,森林火灾对森林造成的破坏尤其严重。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在茫茫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目前尚未发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在这个家园里,人是地球的主人.除了我们人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有生命的物质,如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这些生物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组成了这个大家庭.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命离不开水.人体中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65%,如果人体损失10%以上的水分,就会导致死亡.空气,是人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无时无刻不在呼吸空气.氧气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各类植物是氧气的加工厂.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植物,我们人类和其他生命将不复存在.野生动物依赖于植物,也可以保护植物.以鸟类为例,90%的鸟类以昆虫为食,许多益鸟是庄稼,树木的卫

生态影响专项评价及生态修复方案分析

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1.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性质(矿产开采)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中有关规定,同时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本次生态评价范围为以采矿场区为主体,矿区所在区域及周围500m范围内的生态系统。采矿区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等特殊保护区,区域内无珍稀濒危物种,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小于20km2。根据工程的特点、影响范围及生物影响程度,该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级别按三级评价。 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①概况 采石场位于海拔50~240m的低丘中,地势沿南东方向低、往北西方向顺山坡坡角25~30o逐渐升高,地形切割中等。 本区气候温和潮湿,四季分明,盛长亚热带植物:木本植物以松、杉、毛竹等针叶树和阔叶树为主,草木植物则以经济作物为主,植物的生长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由花岗闪长岩类所形成的低山区盛长茂密的树林;在低丘陵和冲积平原中则适于各种经济作物和草本植物的生长,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小麦、大豆、蕃薯、花生、棉花、黄麻、菸草、甘蔗等。 ②生态系统现状 经实地调查,评价区主要有4种生态系统类型。森林生态系统广泛分布,以松、杉、毛竹为主,乔、灌、草相结合,形成多层次的立体植被体系;灌草丛分布于森林与农田之间的荒坡地;人工生态系统中工矿厂房、村庄建筑、绿地和非农用地有序排列。评价区内生态系统类型及特征见表1。 表1 评价区内生态系统类型及特征

③植被分布现状 梅岭地区植被类型复杂,植物种属繁多,植物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在70%以上,主要植被类型有以下七种: a)亚热带针叶林:以马尾松、杉木为代表。西部低山和中部高丘以松、杉纯林或杉松、杉竹混交林为主。杉木纯林主要是人工林,其余为天然次生林或半天然半人工林。北部和东南部以马尾松林为主,并有大面积疏林。 b)亚热带毛竹林:主要分布在北部,不少毛竹林中混生有杉木、马尾松、油茶等。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分布零散,多在村庄附近。主要优势树种是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及金缕梅科树种。如木荷、樟树、枫香等。 d)亚热带经济林:以油茶为主,分布较广;另有茗茶、油桐及板栗、桃、梨、柑桔、柚等果树,分布零散,多为人工栽培。 e)灌木草丛:灌木树种有20余属50余种,主要有杜鹃花、山楂、小山竹等。草本植物有野古草、桔草等禾本科植物;还有豆科草类,以及蕨类、苔类等低等植物。 f)藤本植物主要有葛藤、猕猴桃、野葡萄、鸡血藤等。 g)山顶沼泽,主要植物有沼柳、萱草、水桠林、挖耳草、望江南和泥炭藓等。 根据现场调查,采矿场植被以灌木草丛为主,面积3.86hm2,主要为人工干扰后的次生群落,郁闭度不大,现场踏勘过程中也未在矿区范围内发现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④动物分布现状 根据湾里区区志,湾里区动物种类主要有鸟类、兽类、爬行类、水生类等。 a)鸟类主要有:苍鹰、金雕、白尾鹳、红隼、猫头鹰、鹌鹑、竹鸡、长耳鹗、白颈长尾雉、山斑鸡、杜鹃、雨燕、啄木鸟、云雀、家燕、白眉、春鹊、乌鸦、八哥、柳莺、红嘴相思鸟等177种。 b)兽类主要有:灵猫、云豹、狐、黄鼬、獾、水獭、野兔、松鼠、竹鼠、豪猪、野猪、黑鹿、穿山甲、羚、蝙蝠等。 c)爬行类以蛇为主,主要有:金环蛇、竹叶青蛇、乌梢蛇等,此外还有食蛇龟、鳖、螃蟹、田螺等。

绿色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6.何为“绿色污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绿色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20分) 绿色污染是指某种入侵生物大量繁殖,损害了土著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导致的物种减少,生态环境毁坏的现象。引起绿色污染的植物都是外来物种,它们通过人类有意或无意的活动进入到污染发生区,经过一段默默无闻的潜伏期后,突然爆发出来,给人类带来巨大麻烦。由于绿色污染带来的损害之大,又难以治理,犹如一场战祸,故我们常常把引起绿色污染的外来植物称作“入侵植物”。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1)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大 爆发,生长难以控制,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比如,凤眼莲又名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洲,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我国,五、六十年代作为猪饲料在推广。特是现在已遍布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的河湖水塘,疯长成灾,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的死亡,阻塞航道。 我国每年因打捞水葫芦的费用就多达5—10亿元,由于水葫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接近100亿元;空心莲子草又名水花生,原产于南美洲。1892年在上海附近岛屿出现,50年代作猪饲料推广栽培,现在几乎遍及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成为草灾,主要表现在:(1)堵塞航道,影响水上交通; (2)排挤其他植物,使群落物种单一化;(3)覆盖水面,影响鱼类生长和捕捞; (4)在农田危害作物,使产量受损; (5)田间沟渠大量繁殖,影响农田排灌; (6)入侵湿地,草坪,破坏景观; (7)滋生蚊蝇,危害人类健康。 2)绿色污染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危极本 地物种的生态,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1980年地处闽东沿海的福建省宁德市从美国引进了草本植物大米草。然而,大米草引进后的迅速蔓延和疯长,不仅蚕食了闽东沿海的滩涂,造成海洋环境污染,而且导致沿海滩涂物种大量减少。大米草种植的结果与原来引进的目的恰恰相反,并未给宁德农民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