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六年级奥数 计数方法之捆绑法、插空法、插板法_PDF压缩

小学六年级奥数 计数方法之捆绑法、插空法、插板法_PDF压缩

小学六年级奥数工程问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工程问题及答案 工程问题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解: 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 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 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 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解:由题意得,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1/20*4/5+1/30*9/10=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 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 1/20*(16-x)+7/100*x=1 x=10 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解: 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 (1/4+1/5)×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表示乙做6-4=2小时的工作量。 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 1÷1/20=20小时表示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答: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4.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解:由题意可知 1/甲+1/乙+1/甲+1/乙+……+1/甲=1 1/乙+1/甲+1/乙+1/甲+……+1/乙+1/甲×0.5=1

五年级奥数数阵问题

学生课程讲义 填“幻方”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数学游戏,由幻方演变出来的数阵问题,也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填数问题。这里,和同学们讨论一些数阵的填法。 解答数阵问题通常用两种方法:一是待定数法,二是试验法。 待定数法就是先用字母(或符号)表示满足条件的数,通过分析、计算来确定这些字母(或符号)应具备的条件,为解答数阵问题提供方向。 试验法就是根据题中所给条件选准突破口,确定填数的可能范围。把分析推理和试验法结合起来,再由填数的可能情况,确定应填的数。 例1: 把5、6、7、8、9五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五个方格里,如图a使横行三个数的和与竖行三个数的和都是21。 先把五格方格中的数用字母A、B、C、D、E来表示,根据题意可知:A+B+C+D+E=35,A+E+B+C+E+D=21×2=42。 把两式相比较可知,E=42-35=7,即中间填7。然后再根据5+9=6+8便可把五个数填进方格,如图b。 练习: 1、把1——10各数填入“六一”的10个空格里,使在同一直线上的各数的和都是12。 2、把1——9各数填入“七一”的9个空格里,使在同一直线上的各数的和都是13。 3、将1——7七个自然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圆圈里,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例2: 将1——10这十个数填入下图小圆中,使每个大圆上六个数的和是30。 分析设中间两个圆中的数为a、b,则两个大圆的总和是1+2+3+……+10+a+b=30×2、即55+a+b=60,a+b=5。在1——10这十个数中1+4=5,2+3=5。 当a和b是1和4时,每个大圆上另外四个数分别是(2、6,8,9)和(3、5,7,10);当a和b是2和3时,每个大圆上另外四个数分别为(1、5,9,10)和(4,6,7,8)。 练习: 1、把1——8八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个大圆上五个○内数的和相等。 2、把1——10这十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个四边形顶点的○内四个数的和都相等,且和最大。 3、将1——8八个数填入下图方格里,使上面四格、下面四格、左四格、右四格、中间四格以及对角线四格内四个数的和都是18。 例3: 将1——6这六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圆中,使每条直线上三个圆内数的和相等、且最大。

六年级小升初奥数竞赛[第2讲]-约分-点拨训练综合测试卷答案(A)

Module 7达标测试卷 第Ⅰ卷听力部分 听力材料: 一、1.I will have an English speech competition tomorrow. 2.My favourite subject is English. 3.Do you learn English by listening to the videos? 4.What does your sister do? 5.Which subject do you like better,maths or English? 二、6.W: Are you Canadian? M: Yes, I am. W: Do you speak English? M: Yes, I also speak French. 7.W: Mary, which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Chinese, maths or English? M: I like English best. 8.W: Do you think you have made any progress in English this year? M: Yes, I do.I've learned a lot of new words, although my pronunciation could be better. 9.W: Wu Dong,you look unhappy.What's wrong? M: My spoken English is poor.Can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W: Sure! I think you can speak it well by practising a lot. 10. W: Let's watch an English movie this afternoon. M: That sounds great. 三、Text 1 W: 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your name? M: I'm Steven. W: What do you do? M: I'm a student, but I also have a part-time job in a restaurant. W: You're very busy then.Well, what foreign language can you speak? M: I can speak French and Russian. W: Do you like travelling around? M: Yes. I've got friends in France, America and Russia. Text 2 W: What is your name? M: Thomas. W: You speak English very well, Thomas.How long have you been studying English? M: For five years. W: Oh, have you been to 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M: Yes, I have. I w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as an exchange student. W: Really? When was that? M: When I was thirteen. W: Why do you want to improve your English? M: Because I want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and I need English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四、Many students want to learn better and faster. Here are some tips on how to learn.

四年级奥数第一讲_图形的计数问题

第一讲图形的计数问题 一、知识点: 几何图形计数问题往往没有显而易见的顺序,而且要数的对象通常是重叠交错的,要准确计数就需要一些智慧了.实际上,图形计数问题,通常采用一种简单原始的计数方法-一枚举法.具体而言,它是指把所要计数的对象一一列举出来,以保证枚举时无一重复、.无一遗漏,然后计算其总和.正确地解答较复杂的图形个数问题,有助于培养同学们思维的有序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典例剖析: 例(1)数出右图中总共有多少个角 分析:在∠AOB内有三条角分线OC1、OC2、OC3,∠AOB被这三条角分线分成4个基本角,那么∠AOB内总共有多少个角呢?首先有这4个基本角,其次是包含有2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3个(即∠AOC2、∠C1OC3、∠C2OB),然后是包含有3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2个(即∠AOC3、∠C1OB),最后是包含有4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1个(即∠AOB),所以∠AOB内总共有角: 4+3+2+1=10(个) 解:4+3+2+1=10(个) 答:图中总共有10个角。 方法2:用公式计算:边数×(边数—1)÷2 5×(5-1)÷2=10 练一练: 数一数右图中总共有多少个角?

例(2 )数一数共有多少条线段?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①要数多少条线段:先看线段AB、AD、AE、AF、AC纵向线段,再看BC、MN、GH 这3条横向线段: (4×3÷2)×5+(5×4÷2)×3=60(条) ②要数有多少个三角形,先看在△ABC中,被GH和MN分成了三层,每一层的 三角形一样多,所以只要算出一层三角形个数就可以了。 (5×4÷2) ×3=30(个) 答:在△ABC中共有线段60条,共有三角形30个。 练一练: 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例(3)数一数图中长方形的个数 分析:长边线段有:6×5÷2=15 宽边线段有: 4×3÷2=6 共有长方形:15×6 = 90(个) 答:共有长方形90个。

五年级奥数专题:图形的计数

A 3 A 1 O A 2 A 4 A 5 A 7 6 A 8 A 9 A 10 A 11 A 12 九 图形的计数(A) 年级 班 得分 一、填空题 1.下图中一共有( )条线段. 2. 如右上图,O 为三角形A 1A 6A 12的边A 1A 12上的一点,分别连结OA 2,OA 3,…OA 11,这样图中共有_____个三角形. 3. 下图中有_____ 4. 右上图中共有 _____个梯形. 5. 数一数 (1)一共有( )个长方形. (2) 6. 在下图中,所有正方形的个数是______.

A C E 7. 在一块画有4?4方格网木板上钉上了25颗铁钉(如下图),如果用线绳围正方形,最多可以围出_____个. 8. 一块相邻的横竖两排距离都相等的钉板,上面有4?4个钉(如右图).以每个钉为顶点,你能用皮筋套出正方形和长方形共_____个. 9. 如下图,方格纸上放了20枚棋子,以棋子为顶点的正方形共有_____个. 10. 数一数,下图是由_____个小立方体堆成的.要注意那些看不见的. 二、解答题 11. 右图中共有7层小三角形,求白色小三角形的个数与黑色小三角形的个数之比. 12. 下图中,AB 、CD 、EF 、MN 互相平行,则图中梯形个数与三角形个数的差是多少?

13.现在都是由边长为1厘米的红色、白色两种正方形分别组成边长为2厘米、4厘米、8厘米、9厘米的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它们的特点都是正方形的四边的小正方形都是涂有红颜色的小正方形,除此以外,都是涂有白色的小正方形,要组成这样4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总共需要红色正方形多少个?白色正方形多少个? 14ABC的每一边4等分,过各分点作边的平行线,在所得下图中有多少个平行四 边形?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奥数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测试题 1、2009+200.9+20.09+2.009+991+99.1+9.91+0.991=( )。 2、2009×2009×2009×2009×2009×2009×2009×2009的积的个位数是 ( )。 3、99999×7+11111×37=( )。 4、观察前三个算式,找出规律,在最后的式子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数。123456789×9=1111111101;123456789×18=2222222202; 123456789×27=3333333303;123456789×( )=8888888808 5、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勇夺金、银、铜牌100枚。其中,金牌数比银牌数的2倍多9枚,铜牌数比银牌数多7枚。请算一算:中国运动健儿获得金牌( )枚,银牌( )枚,铜牌( )枚。 6、列车通过420米长的海底隧道用16秒;通过一座120米长的桥梁用10秒。列车的车身长( )米。 7、4条直线最多能把一个长方形割成( )块。 8、有5位同学参加数学比赛,比赛分数都为整数。5人中最高分数100分,最低分数是60分,且每人所得分数不相同,5人的平均分数是85分。请估算一下,排在第三的那位同学最少得( )分。 9、箱子里有红球30个,白球20个,黄球15个,蓝球25个。那么最少要从箱子里摸出( )个球,才能保证摸出的球有红球,白球,黄球,和蓝球。10、开学前打扫教室,小明30分钟能打扫完毕;小芬却要50分钟才能打扫完毕。现在小明先打扫6分钟,然后小芬也来参加一起打扫,那么,还要( )分钟就可以打扫完毕。

11、科学家进行一项科学实验,每隔2小时做一次记录,做第六次记录时,挂钟时针指向“11”,做第一次记录时,时针指向( )。 1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从a,b两地同时相向开出。出发后2小时,两车相距282千米;出发后5小时,两车相遇。请回答:a,b两地相距( )千米。 13、把19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重叠起来,如右图,拼成 一个立体图形,求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 )平 方厘米。 15、100名学生当上全区儿童运动会的“志愿者”,男同学2人一组,女同学3人一组,刚好41组。男志愿者有( )名,女志愿者有( )名。

(完整word版)小学四年级奥数容斥问题

容斥问题涉及到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也叫容斥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的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容斥原理:对n 个事物,如果采用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按性质a分类与性质b分类(如图), 那么具有性质a或性质b的事物的个数=Na+Nb-Nab。 练习1、1 四(2)班有50名学生,下课后每人都至少做完了一门作业,其中做完语文作业的有35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0人。两种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 练习1、2五(1)班有40名学生,其中25人参加数学小组,23人参加科技小组,有19人两组都参加了。那么,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没有参加? 练习2、1某班有36个同学在一项测试中,答对第一题的有25人,答对第二题的有23人,两题都答对的有15人。问多少个同学两题都答得不对? 练习2、2一个旅行社有员工36人,其中会英语的有24人,会俄语的有18人,两样都不会的有4人。两样都会的有多少人? 练习3、1在1-20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4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练习3、2在1-100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5的倍数也不是7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练习4、科技节那天,学校的科技室里展出了每个年级学生的科技作品,其中有114件不是一年级的,有96件不是二年级的,一、二年级参展的作品共32件。其他年级参展的作品共有多少件?

1、光明小学举办学生书法展览。学校的橱窗里展出了每个年级学生的书法作品,其中有24幅不是五年级的,有22幅不是六年级的,五、六年级参展的书法作品共有10幅,其他年级参展的书法共有多少幅? 2、有40名运动员,其中25人会摔跤,有20人会击剑,有10人击剑摔跤都不会,问既会摔跤又会击剑的运动员有多少人? 3、一个班有学生42人,参加体育代表队的有30人,参加文艺代表队的有25人,并且每人都至少参加了一个队,这个班两队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4、30名学生中,8人学法语,12人学西班牙语,3人既学法语又学西班牙语,问有多少名学生两种语言都不学? 5、五年级有122名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人至少有一门功课取得优秀成绩,其中语文成绩优秀的有65人,数学优秀的有87人。语文、数学都优秀的有多少人? 6、学校文艺组每人至少会演奏一种乐器,已知会拉手风琴的有24人,会弹电子琴的有17人,其中两种乐器都会演奏的有8人。这个文艺组一共有多少人? 7、在1到20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5的倍数又不是8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思考题: 有30名运动员,其中18人会三级跳远,16人会撑杆跳高,10人三级跳远、撑杆跳高都不会。既会三级跳远又会撑杆跳高的运动员有多少名?

五年级奥数计数方法与技巧

计数方法与技巧 知识框架 (1)归纳法:从条件值较小的数开始,找出其中规律,或找出其中的递推数量关系,归纳出一般情况下的数量关系. (2)整体法:解决计数问题时,有时要“化整为零”,使问题变得简单;有时反而要从整体上来考虑,从全局、从整体来研究问题,反而有利于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 (3)对应法:将难以计数的数量与某种可计量的事物联系起来,只要能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这两种事物在数量上是相同的.事实上插入法和插板法都是对应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4)递推法:对于某些难以发现其一般情形的计数问题,可以找出其相邻数之间的递归关系,有了这一递归关系就可以利用前面的数求出后面未知的数,这种方法称为递推法. 例题精讲 【例 1】一条直线分一个平面为两部分.两条直线最多分这个平面为四部分.问5条直线最多分这个平面为多少部分? 【巩固】平面上5条直线最多能把圆的内部分成几部分?平面上100条直线最多能把圆的内部分成几部分? 【例 2】平面上10个两两相交的圆最多能将平面分割成多少个区域?

【巩固】10个三角形最多将平面分成几个部分? 【例 3】一个长方形把平面分成两部分,那么3个长方形最多把平面分成多少部分? 【巩固】在平面上画5个圆和1条直线,最多可把平面分成多少部分? 【例4】一个正方形的内部有1996个点,以正方形的4个顶点和内部的1996个点为顶点,将它剪成一些三角形.问:一共可以剪成多少个三角形?如果沿上述这些点中某两点之间所连的线段剪开算作一刀,那么共需剪多少刀? 【巩固】在三角形ABC内有100个点,以三角形的顶点和这100点为顶点,可把三角形剖分成多少个小三角形? 【例 5】在8×8的黑白相间染色的国际象棋棋盘中,以网格线为边的、恰包含两个白色小方格与一个黑色小方格的长方形共有多少个?

小学六年级奥数测试题及答案-小学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六年级

小学六年级奥数测试题及答案 奥数(一) 一、填空题: 3.一个两位数,其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交换以后,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小27,则满足条件的两位数共有______个. 5.图中空白部分占正方形面积的______分之______. 6.甲、乙两条船,在同一条河上相距210千米.若两船相向而行,则2小时相遇;若同向而行,则14小时甲赶上乙,则甲船的速度为______. 7.将11至17这七个数字,填入图中的○内,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相等. 8.甲、乙、丙三人,平均体重60千克,甲与乙的平均体重比丙的体重多3千克,甲比丙重3千克,则乙的体重为______千克. 9.有一个数,除以3的余数是2,除以4的余数是1,则这个数除以12的余数是______. 10.现有七枚硬币均正面(有面值的面)朝上排成一列,若每次翻动其中的六枚,能否经过若干次的 翻动,使七枚硬币的反面朝上______(填能或不能). 二、解答题: 1.浓度为70%的酒精溶液500克与浓度为50%的酒精溶液300克,混合后所得到的酒精溶液的浓度 是多少? 2.数一数图中共有三角形多少个?

3.一个四位数,它的第一个数字等于这个数中数字0的个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这个数中数字1的个数,第三个数字表示这个数中数字2的个数,第四个数字等于这个数中数字3的个数,求出这个四位数. 奥数(一)答案 一、填空题: 1.(1) 3.(6个) 设原两位数为10a+b,则交换个位与十位以后,新两位数为10b+a,两者之差为(10a+b)-(10b+a)=9(a-b)=27,即a-b=3,a、b为一位自然数,即96,85,74,63,52,41满足条件.4.(99) 5.(二分之一) 把原图中靠左边的半圆换成面积与它相等的右半部的半圆,得右图,图 6.(60千米/时) 两船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两船速度和210÷2=105(千米/时);两船同向行,14小时甲赶上乙,所以甲船速-乙船速=210÷14=15(千米/时),由和差问题可得甲:(105+15)÷2=60(千米/时).乙:60-15=45(千米/时).

四年级奥数第一讲---数的整除问题

四年级奥数第一讲---数的整除问题

第一讲数的整除问题 一、基本概念和知识: 1、整除: 定义:一般地,如果a,b,c为整数,且a÷b=c,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用符号“b| a”表示。 2、因数和倍数: 如果a能被b整除,即a÷b=c 由a÷b=c得:a=b×c,我们就说b(c)是a 的因数(或约数),a是b(c)的倍数. 提醒: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练习: 写出下面每个数的所有的因数: 1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7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2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8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3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9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4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10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5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11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6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12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公因数(公约数):几个自然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公约数)。 如:3和4的公因数是:___________,6和8的公因数是:___________, 3、质数与合数: 在上面的题目中,我们发现,1只有1个因数,有些数只有2个因数,还有些数有很多因数。根据因数的多少,我们可以把大于1的自然数分为两类:质数与合数。 (1)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素数)。 (2)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3)0和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小学 六年级数学六年级奥数 浓度问题讲义

六年级奥数 浓度问题讲义 一、专题引导: 什么是浓度呢?(以糖水为例,将糖溶于水中得到糖水,这里糖叫溶质,水叫溶剂,糖水叫溶液。) 三者之间关系:浓度= ×100%= ×100% 二、典型例题 例1、有浓度为30%的酒精溶液若干,添加了一定数量的水后稀释成浓度为24%的酒精溶液,如果再加入同样的水,那么酒精溶液的浓度变为多少? 思路导航:稀释问题是溶质的重量是不变量。 例2、有浓度为7%的盐水600克,要使盐水的浓度加大到10%,需要加盐多少克? 思路导航:溶剂重理不变。 [练习]海水中盐的含量为5%,在40千克海水中,需加多少千克淡水才使海水中盐的含量为2%? 例3、在浓度为50%的硫酸溶液100千克中,再加入多少千克浓度为5%的硫酸溶液,就可以配制成浓度为25%的硫酸溶液? 思路导航:混合前两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分别等于混合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练习]配制硫酸含量为20%的硫酸溶液1000克,需要用硫酸含量为18%和23%的硫酸溶液各多少克? 溶质溶液溶质溶质+溶剂

例4、从装满100克浓度为80%的盐水杯中倒出40克盐水,再用清水将杯加满;再倒出40克盐水,然后再用清水将杯加满,如此反复三次后,杯中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思路导航:反复三次后,杯中又已装满,即最后杯中盐水的重量仍为100克,由此;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如此反复三次后还剩盐多少克? [练习]①有盐水若干升,加入一定量水后,盐水浓度降到3%,又加入同样多的水后,盐水浓度又降到2%,再加入同样多的水,此时浓度是多少呢?又问未加入水时盐水浓度是多少? ②有含糖6%的糖水900克,要使其含糖量加大到10%,需加糖多少克? 比和比例应用题 例4、乘坐某路汽车成年人票价3元,儿童票价2元,残疾人票价1元,某天乘车的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的人数比是5 0:20:1,共收得票款26740元,这天乘车中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各有多少人? 思路导航:单价比:成年人:儿童:残疾人=3:2:1 人数比:50:20:1 [练习]甲乙两人走同一段路,甲要20分钟,乙要15分钟,现在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相距84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甲、乙各走了多少米? 例5、“希望小学”搞了一次募捐活动,她们用募捐所得的钱购买了甲、乙、丙三种商品,这三种商品的单价分别为30元、15元和10元。已知购得的甲商品与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5:6,乙商品与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4:11,且购买丙商品比

小学五年级奥数周期问题及答案

例1:有249朵花,按5朵红花,9朵黄花,13朵绿花地顺序轮流排列,最后一朵是什么颜色地花?这249朵花中,红花、黄花、绿花各有多少朵? 249÷(5+9+13)=9(组)……6(朵) 这六朵花,前5朵是红花,最后1朵应是黄花。 红花:5×9+5=50(朵)黄花:9×9+1=82(朵) 绿花:13×9=117(朵) 答:最后一朵是黄花。这249朵花中,红花有50朵,黄花有82朵,绿花有117朵。 模拟练习: 1、有红、白、黑三种纸牌共158张,按5张红色,3张白色,4张黑色的顺序排列下去,最后一张是什么颜色?第140张是什么颜色? 158÷(5+3+4)=13(组)......2(张) 140÷(5+3+4)=11(组)......8(张) 答:最后一张是红色。第140张是白色。 2、有47盏彩灯,按二盏红灯、四盏蓝灯、三盏黄灯地顺序排列着。最后一盏灯是什么颜色?三种颜色地灯各占总数地几分之几? 47÷(2+4+3)=5(组)......2(盏) 红灯有2×5+2=12(盏) 蓝灯有4×5=20(盏) 黄灯有3×5=15(盏) 答:最后一盏是红灯。红灯占总数的12/47,蓝灯占总数的20/47;黄灯占总数的15/47。 例2:2002年元旦是星期二,那么,2003年1月1日是星期几? 2002年是平年,365+1=366(天) 366÷7=52(周)......2(天) 答:每个周期的第一天是星期二,所以,2003年1月1日就是星期三。 模拟练习: 1、xx年8月8日是星期五,那么,xx年10月8日星期几? 24+30+8=62(天)62÷7=8(周)......6(天) 答:xx年10月8日星期三。 2、2001年10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2002年1月1日是星期几? 31+30+31+1=93(天) 93÷7=13(周)……2(天) 答:2002年1月1日是星期二。 3、2002年1月1日是星期二,2002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 31+28+31+30+31+1=152(天) 152÷7=21(周)……5(天) 答:2002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六。 4、xx年10月28日是星期六,那么,xx年元旦是星期几? 3+30+31+1=65(天)65÷7=9(周)……2(天) 6+2-7=1(天)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测试题(附答案)

2020年人教版小升初模拟测试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题(共14小题) 1.一个数的亿位和十万位上的数字都是5,百万位上的数字是7,其余各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2.用正负数表示出下面各城市一月某天的平均气温,并把各城市的气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出来.城市成都大连哈尔滨福州 平均气温零上6℃零下2℃零下16℃零上11℃用正负数表示 >>> 3.16:20==20÷=%=(填小数). 4.把:2的后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扩大倍. 5.16盒牛奶共花了y元,平均每盒牛奶元. 6.三角形内角和是;三角形两边之和第三边. 7.李叔叔从一个长方体的一端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后,长方体剩余部分的长是8分米,宽和高与原来相同,表面积减少了36平方分米.剩余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8.一个圆锥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少36cm3,则圆锥的体积是cm3,圆柱的体积是cm3. 9.观察物体时,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形状可能有不同的摆法.. 10.实践与操作. ①从阿芳家到学校要向偏的方向走米. ②小桥在姑姑家偏的方向距离米.

11.看一本书m页,已看了45%,已看页.还有页. 12.把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各8个放到一个袋子里.至少要取个球,才可以保证取到两个颜色 .. 相同 ..的球;至少要取个球,才能保证取到两个颜.色不同的球. 13.一列火车从上午6时到上午10时共行驶了800千米.这列火车每小时行千米.9月1日前一天是月日. 14.一列分数中,是其中的第个. 二.选择题(共5小题) 15.计算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正确的列式是() A.10×15B.12×10C.12×15 16.甲数是a,比乙数的2倍少b,表示乙数的式子是() A.2a﹣b B.a÷2﹣b C.(a﹣b)÷2D.(a+b)÷2 17.一个数的是,这个数的是多少?算式是() A.××B.÷×C.÷÷D.×÷ 18.下面的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A.B. C.D.

四年级奥数30题题目及答案

小学四年奥数大全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速算与巧算 1、9+99+999+9999+99999= 2、199999+19999+1999+199+19= 3、(1+3+5+...+1989)-(2+4+6+ (1988) 4、389+387+383+385+384+386+388 5、(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

1、对任意一个自然数进行变换:如果这个数是奇数,则加上99;如果这个数是偶数,则除以2。现在对300连续作这种变换,能否经过若干次变换出现100?为什么? 2、商店进了一批钢笔,用零售价10元卖出20支与用零售价11元卖出15支的利润相同。那么每支钢笔的进货价是多少元?

1、黑板上有5和7两个数。现在规定操作:将黑板上的任意两个数相加的和写在黑板上。问:经过若干次操作后,黑板上能否出现23?为什么? 2、河堤上有一排树共100棵,从左往右数第78棵起往右都是一班种的,从右往左数第67棵起往左都是三班种的,其余都是二班种的,那么二班种了多少棵?

果园里有梨树、桃树、核桃树共526棵,梨树比桃树的2倍多24棵,核桃树比桃树少18棵.求梨树、桃树及核桃树各有多少棵?

1、在□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乘法竖式成立。 2、在□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除法竖式成立。

1、天天带了一些苹果和梨到敬老院慰问。每次从篮里取出2个梨和4个苹果送给老人,最后当梨正好分完时,还剩下27个苹果。这时他才想起原来苹果是梨的3倍多3个。原有苹果、梨各多少个? 2、40名同学在做3道数学题时,有25人做对第一题,有28人做对第二题,有31人做对第三题。那么至少有多少人做对了三道题?

五年级奥数计数问题之递推法例题讲解【六篇】

五年级奥数计数问题之递推法例题讲解【六篇】 这道题我们可以采用分别求出每个数的立方是多少,再求和的方法来解答。但是,这样计算的工作量比较大,我们可以从简单的情况开始研究。 【第三篇】 例题:2000个学生排成一行,依次从左到右编上1~2000号,然后从左到右按一、二报数,报一的离开队伍,剩下的人继续按一、二报数,报一的离开队伍,…… 按这个规律如此下去,直至当队伍只剩下一人为止。问:这时一共报了多少次?最后留下的这个人原来的号码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 难的不会想简单的,数大的不会想数小的。我们先从这2000名同学中选出20人代替2000人进行分析,试着找出规律,然后再用这个规律来解题。 这20人第一次报数后共留下10人,因为20÷2=10 ,这10人开始时的编号依次是:2、4、6、8、10、12、14、16、18、20,都是2的倍数。 第二次报数后共留下5人,因为10÷2=5 ,这5人开始时的编号依次是:4、8、12、16、20,都是4的倍数,也就是2×2的倍数。 第三次报数后共留下2人,因为5÷2=2 ……1 ,这2人开始时的编号依次是:8、16,都是8的倍数,也就是2×2×2的倍数。

第四次报数后共留下1人,因为2÷2=1 ,这1人开始时的编号是:16,都是8的倍数,也就是2×2×2×2的倍数。 由此可以发现,第n次报数后,留下的人的编号就是n个2的连乘积,这是一个规律。 2000名同学,报几次数后才能只留下一个同学呢? 第一次:2000÷2=1000 第二次:1000÷2=500 第三次:500÷2=250 第四次:250÷2=125 第五次:125÷2=62 ……1 第六次:62÷2=31 第七次:31÷2=15 ......1 第八次:15÷2=7 (1) 第九次:7÷2=3 ......1 第十次:3÷2=1 (1) 所以共需报10次数。 那么,最后留下的同学在一开始时的编号应是: 2×2×2×…×2=1024(号) 【第四篇】 例题:平面上有10个圆,最多能把平面分成几部分? 分析与解答: 直接画出10个圆不是好办法,先考虑一些简单情况。 一个圆最多将平面分为2部分; 二个圆最多将平面分为4部分; 三个圆最多将平面分为8部分; 当第二个圆在第一个圆的基础上加上去时,第二个圆与第一个圆有2个交点,这两个交点将新加的圆弧分为2段,其中每一段圆弧都

六年级数学小测试

测试题 一、填空。(20分) 1、比80米多1/2 是()米;300吨比()吨少1/6 。 2、实际比计划增产1/8,实际是计划的( );今年比去年节约2/7,今年是去年的()。 3、“红花朵数的2/3 等于黄花的朵数”是把()的朵数看作单位“1”,关系式是()。 4、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每段绳子长()米。 5、一根电话线用去5/8 后,还剩6米,这根电话线原来有( )米。 6、20千克奶糖,卖出它的1/5后又卖出1千克。共卖出()千克。 7、五(1)班男生是女生的5/6 ,女生占全班的( ),男生占全班的( )。 8、圆的直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就扩大()倍,它的面积就扩大()倍。 9.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宽相当于圆的()。 10.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周长是30.84米,这个半圆形花坛的面积是( )。 11、两个奇数的和是()数,两个偶数的和是()数 12、两个质数的和是39,这两个质数的积是()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甲比乙多1/8 ”,也可以说是“乙比甲少1/8 ”。( ) 2、1是奇数也是质数。() 3、一堆煤运走了3/4 ,还剩下16 吨,这堆煤共48吨。( ) 4、20千克减少1/10 后再增加1/10 ,结果还是20千克。() 5、一桶油用去它的1/5 后,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6、一个圆的直径,就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 7、半圆的周长是与它等半径圆周长的一半。() 8、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9、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2,最小的质数是1。()10、1米增加它的1/8 就是9/8米,3千克增加它的1/6 ,是1/2 千克() 三、选择题。(把序号填入括号内)(12分) 1、18米的1/3 与( )米的1/5 一样长。 A、6 B、30 C、15 D、20 2、两袋奶糖,第一袋吃了1/6 ,第二袋吃了1/6 千克,两袋奶糖吃掉的( )。 A、一样多 B、第一袋多 C、第二袋多 D、无法比较 3、把10克糖完全溶解在100克水中,糖占水的( )。 A、1/11 B、1/10 C、1/9 D、1/8 4、电视机原价1000元,先提价10%,再降价10%,这时与原价( )。

四年级奥数专题页码问题

四年级奥数专题页码问题 知识导航 页码问题常见的主要有三种题型: 一、一本书有N页,求排版时用了多少个数字;或者反过来,一本书排版时用了N个数字,求这本书有多少页; 二、已知一本N页的书中,求某个数字出现多少次; 三、已知一本N页的书中,求含有某个数字的页码有多少页。 为了清楚起见,我们将n位数的个数、组成所有n位数需要的数字个数。组成所有不大 于n位的数需要的数字个数之间的关系列表如下: 不大于该数位所需数字个数 个数所需数字个数 一位数9 9 9 二位数90 180 189 三位数900 2700 2889 四位数9000 36000 38889 五位数90000 450000 488889 精典例题 例1:一本书共204页,需多少个数字编页码? 思路点拨 1--9页每页上的页码是一位数,共需数字:1×9=9(个);10--99页每页上的页码是两位数,共需数字:2×90=180(个);100--204页每页上的页码是三位数,共需数字(204-100+1)×3=315(个)。 模仿练习 一本《快乐数学》共250页,则需要多少个数字编页码?

例2:印刷厂编印一本辞典的页码,共用了2211个数字。问: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思路点拨 因为189<2211<2889,所以这本书有几百页。由前面的分析知道,这本书在排三位数的页码时用了数字(2211-189)个,所以三位数的页数有(2211-189)÷3=674(页);因为不到三位数的页数有99页,所以这本书共有…… 模仿练习 用了2925个数字编排出一本小说的页码,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例3:一本书共有400页,编上页码:1,2,3,4,…,399,400,数字2在这本书的页码中一共出现了多少次? 思路点拨 分类处理,个位上每十个数字出现一次2,即共有400÷10=40次;十位上每十个数字出现一次2,即共有400÷10=40次;百位上出现了100次。 模仿练习 一本书有500页,数字0在页码中共出现了多少次? 例4:有一本48页的书,中间缺了一张,小明将残书的页码相加,得到1131。孙老师说小明计算错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思路点拨 48页书的所有页码数之和为:1+2+ …+48=1176;按照小明的计算,中间缺的这一张上的页码之和为1176-1131=45……

六年级奥数-重叠问题

六年级奥数-重叠问题 容斥原理就是:在计数时,为了使重叠部分不被重复计算,人们研究出一种新的计数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 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 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 公式法: 运用容斥原理一:C=A+B-AB,这一公式可计算出两个集合圈的有关问题【C表示两个 集合的并集,A.B表示两个集合,AB表示两个集合的交集】。 运用容斥原理二:D=A+B+C-AB-AC-BC+ABC,这一公式可计算出三个集合的有关 问题。【D表示三个集合的并集,A.B.C表示三个不同的集合,AB.AC.BC表示两个不同集合 的交集,ABC表示三个集合的交集】 图象法: 根据题意画图,并借助图形帮助分析,逐个地计算出各个部分,从而解答问题。 例1:某班40位同学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答对第一题的有23人,答对第二题的有27人,两 题都答对的有17人,问有几个同学两题都不对? 例2:某班有学生48人,其中21人参加数学竞赛,13人参加作文竞赛,有7人既参加数学 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那么 【1】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多少人? 【2】参加竞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3】没有参加竞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例3:某校有三个兴趣小组,体育.书法和美术。已知参加这三个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分别是25人.24人和30人。同时参加体育.书法兴趣小组的有5人,同时参加体育.美术兴趣小组 的有2人,同时参加书法.美术兴趣小组的有4人,有1人同时参加了这三个兴趣小组,问:共有多少人参加兴趣小组? 例4:某校对五年级100名同学进行学习兴趣调查,结果有58人喜欢语文,有38人喜欢数

五年级奥数专题图形的计数

6 A C D E M 九图形的计数(A) 年级班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下图中一共有()条线段. 6. ______. 7. 25颗铁钉(如下图),如果用线绳围正方形,最多可以围出_____个. 8. ,上面有4?4个钉(如右图).以每个钉为顶点,你能用皮筋套出正方形和长方形共_____个. 9. 如下图,方格纸上放了20枚棋子,以棋子为顶点的正方形共有_____个.

10. 数一数.要注意那些看不见的. 二、解答题 11. 右图中共有7层小三角形,求白色小三角形的个数与黑色小三角形的个数之比. 12. 下图中,AB 、CD 、EF 、MN 互相平行,则图中梯形个数与三角形个数的差是多少? 13.现在都是由边长为1厘米的红色、白色两种正方形分别组成边长为2厘米、4厘米、8厘米、9厘米的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它们的特点都是正方形的四边的小正方形都是涂有红颜色的小正方形,除此以外,都是涂有白色的小正方形,要组成这样4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总共需要红色正方形多少个?白色正方形多少个? 14.将 ABC 的每一边4等分,过各分点作边的平行线,在所得下图中有多少个平行四边形? 7 6 5 4 3 2 1 N M F E D C B A O

九图形的计数(B) 年级班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 下图中长方形(包括正方形)总个数是_____. 2. 右上图中有正方形_____个,三角形_____个,平行四边形_____个,梯形_____个. 3. 下图中共出现了_____个长方形. 4. 先把正方形平均分成8个三角形.再数一数,它一共有_____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 5. 图形中有_____个三角形. 6.如右上图,一个三角形分成36个小三角形.把每个小三角形涂上红色或蓝色,两个有公共边的小三角形要涂上不同的颜色,已知涂成红色的三角形比涂成蓝色的三角形多,那么多_____个. 7. 下图是由小立方体码放起来的,其中有一些小方体看不见.图中共有_____个小立方体. 8. 右上图中共有_____个正方形. 9. 有九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其中标有数码“1”的有1张;标有数码“2”的有2张;标有数码“3”的有3张,标有数码“4”的也有3张。把这九张圆形纸片如下图所示放置在一起,但标有相同数码的纸片不许靠在一起,问: 如果M位上放置标有数码“3”的纸片,一共有_____种不同的放置方法. 10. 如下图,在2×2方格中,画一条直线最多可穿过3个方格,在3×3方格中,画一条直线最多可穿过5个方格.那么10×10方格中,画一条直线最多可穿过_____个方格. M 二、解答题 11. 把一条长15cm的线段截为三段,使每条线段的长度是整数,用这三条线段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当且仅当两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对应相等时,我们称这两个三角形是相同的.) 12. 有一批长度分别为1,2,3,4,5,6,7,8,9,10和11厘米的细木条,它们的数量都足够多,从中适当选取3根木条作为三条边.可围成一个三角形,如果规定底边是11厘米长,你能围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 13. 下图中的正方形被分成9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它们一共有16个顶点(共同的顶点算一个),以其中不在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为顶点,可以构成三角形.在这些三角形中,与阴影三角形有同样大小面积的有多少个? 14. 有同样大小的立方体27个,把它们竖3个,横3个,高3个,紧密地没有缝隙地搭成一个大的立方体(见图).如果用1根很直的细铁丝扎进这个大立方体的话,最多可以穿透几个小立方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