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中文罗默课后题答案(2020年九月整理).doc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中文罗默课后题答案(2020年九月整理).doc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中文罗默课后题答案(2020年九月整理).doc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中文罗默课后题答案(2020年九月整理).doc

高级宏观经济学_第四版_中文_罗默课后题答案

第2章无限期模型与世代交叠模型

2.1 考虑N 个厂商,每个厂商均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Y =F (K,AL ),()Y F K AL =,,或者采用紧凑形式Y =ALf (k )。假设f ′(·)>0,f ′′(·)<0。假设所有厂商都能以工资wA 雇用劳动,以成本r 租赁资本,并且所有厂商的A 值都相同。

(a )考虑厂商生产Y 单位产出的成本最小化问题。证明使成本最小化的k 值唯一确定并独立于Y ,并由此证明所有厂商都选择相同的k 值。

(b )考虑某单个厂商,若其具有相同生产函数,并且其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是上述N 个厂商的总和,证明其产出也等于述N 个厂商成本最小化的总产出。

证明:(a )题目的要求是厂商选择资本K 和有效劳动AL 以最小化成本wAL +rK ,同时厂商受到生产函数Y =ALf (k )的约束。这是一个典型的最优化问题。

min wAL +rK

s.t.Y =ALf (k )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F (K,AL,λ)=wAL +rK +λ[Y ?ALf (k )]

求一阶导数:

eF eK =r ?λ[ALf ′(K AL ?)(1AL ?)]=0 eF eAL

=w ?λ[f (K AL ?)? ALf ′(K AL ?)(K (AL )2?)]=0 得到:

r =λ[ALf ′(K AL ?)(1AL ?)]=λf ′(k )

w =λ[f (K AL ?)? ALf ′(K AL ?)(K (AL )2?)]=λ[f (k )?kf ′(k )]

r w =f ′(k )f (k )?kf ′(k )

上式潜在地决定了最佳资本k 的选择。很明显,k 的选择独立于Y 。

上式表明,资本和有效劳动的边际产品之比必须等于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

这便是成本最小化条件。

(b )因为每个厂商拥有同样的k 和A ,则N 个成本最小化厂商的总产量为:

∑Y i =N i=1∑AL i f (k )N i=1=Af (k )∑L i N

i=1

=AL

?f (k ) L ?为N 个厂商总的雇佣人数,单一厂商拥有同样的A 并且选择相同数量的k ,

k 的决定独立于Y 的选择。因此,如果单一厂商拥有L

?的劳动人数,则它也会生产Y =AL

?f (k )的产量。这恰好是N 个厂商成本最小化的总产量。 2.2 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不变的效用函数的替代弹性。设想某个人只活两期,其效用函数由方程(2.43)给定。令P 1和P 2分别表示消费品在这两期中的价格,W 表示此人终生收入的价值,因此其预算约束是:P 1C 1+P 2C 2=W

(a )已知P 1和P 2和W ,则此人效用最大化的C 1和C 2是多少?

(b )两期消费之间的替代弹性为

?[(P 1P 2?)(C 1C 2?)?][e(C 1C 2?)e(P 1P 2?)?],或?eln (C 1C 2?)eln (P 1P 2?)?。证明,若效用函数为(2.43)式,是则C 1与C 2之间的替代弹性为1θ?。

答:(a )这是一个效用最大化的优化问题。

max U =C 11?θ1?θ+11+ρC 21?θ1?θ (1)

s.t.P 1C 1+P 2C 2=W (2) 求解约束条件:

C 2=W P 2??C 1P 1P 2?

(3)

将方程(3)代入(1)中,可得:

U =C 11?θ1?θ+11+ρ[W P 2??C 1P 1P 2?]1?θ1?θ (4)

这样便将一个受约束的最优化问题转变为一个无约束问题。在方程(4)两边对C 1求一阶条件可得:

eU eC 1?=C 1?θ+11+ρ

C 2?θ(?P 1P 2?)=0 解得: C 1=(1+ρ)1θ?(P 2P 1?)1θ?C 2

(5) 将方程(5)代入(3),则有:

C 2=W P 2??(1+ρ)1θ?(P 2P 1?)1θ?C 2P 1P 2?

解得:

C 2=W P 2

?1+(1+ρ)?(P 2P 1?)()? (6)

将方程(6)代入(5)中,则有:

C 1=(1+ρ)1θ?(P 2P 1?)1θ?(W P 2?)1+(1+ρ)1θ?(P 2P 1?)(1?θ)θ? (7)

(b )由方程(5)可知第一时期和第二时期的消费之比为:

C 1C 2?=(1+ρ)1θ?(P 2P 1?)1θ?

(8) 对方程(8)两边取对数可得:

ln (C 1C 2?)=(1θ?)ln (1+ρ)+(1θ?)ln (P 2P 1?)

(9)

则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为:

?e(C 1C 2?)e(P 2P 1?)P 2P 1?C 1C 2?=eln (C 1C 2?)eln (P 2P 1?)=1θ

因此,θ越大,表明消费者越愿意进行跨期替代。

2.3 (a )假设事先知道在某一时刻t 0,政府会没收每个家庭当时所拥有财富的一半。那么,消费是否会在时刻t 0发生突然变化?为什么?(如果会的话,请说明时刻t 0前后消费之间的关系。)

(b )假设事先知道,在某一时刻t 0,政府会没收每个家庭当时所拥有的部分财富,其数量等于当时所有家庭财富平均水平的一半。那么,消费是否会在时刻t 0发生突然变化?为什么?(如果会,请说明时刻t 0前后消费之间的关系。)

答:(a )考虑两个时期的消费,比如在一个极短的时期△t 内,从(t 0?ε)到(t 0+ε)。

考虑家庭在(t 0?ε)时期减少每单位有效劳动的消费为△c 。然后他在(t 0+ε)投资并消费这一部分财富。如果家庭在最优化他一生的财富,则他的这一财富变化对一生的效用没有影响。

这一变化有一效用成本u ′(c 前)△c ,在(t 0+ε)会有一收益e [r (t )?n?g ]△t △c ,财富的回报率为r (t ),不过,此刻有一半的财富会被没收。此时的效用收益为(12?)u ′(c 后)e [r (t )?n?g ]△t △c 。总之,对于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路径来说,必须满

足下列条件:

u ′(c 前)△c =

12

u ′(c 后)e [r (t )?n?g ]△t △c 在△c ≠0时,有下式:

u ′(c 前)=12u ′(c 后) 因此,当政府对财富没收一半后,消费会不连续的变化,消费会下降。征收前,消费者会减少储蓄以避免被没收,之后会降低消费。

(b )从家庭的角度讲,他的消费行为将不会发生不连续的变化。家庭事先会预测到自己一半的财富会被政府没收,为了最优化他一生的效用,家庭不会使自己的消费发生不连续的变化,他还是希望平滑自己的消费的。

2.4 设方程(2.1)中的瞬时效用函数u (C )为ln

(C )。考虑家庭在(2.6)的约束下最大化方程(2.1)的问题。请把每一时刻的C 表示为初始财富加上劳动收入现值、r (t )以及效用函数各参数的函数。

答:

U =∫e ?ρt ∞t=0u(C (t ))L(t)H dt 2.1 ∫e ?R (t )∞t=0C (t )L(t)H dt ≤K (0)H +∫e ?R (t )∞

t=0W (t )L(t)H dt 2.6 本题目是在家庭的预算约束下最大化一生的效用。

max U =∫e ?ρt ∞t=0lnC (t )L (t )H dt (1)

s.t.∫e ?R (t )∞t=0C (t )L(t)H dt =K (0)H +∫e ?R (t )∞t=0A (t )w (t )L(t)H dt (2) 令W =K (0)H +∫e ?R (t )∞t=0A (t )w (t )L(t)H dt

建立拉格朗日方程:

L =∫e

?ρt ∞

t=0lnC (t )L (t )H dt +λ[W ?∫e ?R (t )∞t=0

C (t )L(t)H dt] 求一阶条件:

eL ()=e ?ρt C (t )?1L(t)?λe ?R (t )L (t )=0 抵消L (t )H 项得:

e ?ρt C (t )?1=λe ?R (t ) (3) 可以推出:

C (t )=e ?ρt λ?1e R (t )

(4) 将其代入预算约束方程,得:

∫e ?R (t )∞t=0[e ?ρt λ?1e R (t )]L(t)H dt =W (5)

将L (t )=e nt L (0)代入上式,得:

λ?1L(0)H ∫e ?(ρ?n )t ∞t=0dt =W

(6) 只要ρ?n >0,则积分项收敛,为1(ρ?n )?,则:

λ?1=W L(0)H ?(ρ?n ) (7) 将方程(7)代入(4):

C (t )=e R(t)?ρt [W L(0)H ?(ρ?n )] (8) 因此,初始消费为:

C (0)=W L(0)H ?(ρ?n ) (9) 个人的初始财富为W L(0)H ?,方程(9)说明消费是初始财富的一个不变的比例。

(ρ?n )为个人的财富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看出,这个财富边际消费倾向在平衡增长路径上是独立于利率的。对于折现率ρ而言,ρ越大,家庭越厌恶风险,越会选择多消费。

2.5 设想某家庭的效用函数由(2.1)~(2.2)式给定。假设实际利率不变,令W 表示家庭的初始财富加上终生劳动收入的现值[(2.6)的右端]。已知r 、W 和效用函数中的各参数,求C 的效用最大化路径。

U =∫e ?ρt ∞t=0u(C (t ))L(t)H dt 2.1 u(C (t ))=C (t )1?θ1?θ

2.2 答:本题目是在家庭的预算约束下最大化一生的效用,即:

max U =∫e ?ρt ∞t=0u(C (t ))L(t)H dt (1) s.t.∫e ?rt ∞t=0C (t )

L(t)H dt =W

(2)

W代表家庭的初始财富加上家庭一生劳动收入的现值,利率r是常数。建立拉格朗日方程如下:

L=∫e?ρt

t=0C(t)1?θ

1?θ

L(t)

H

dt+λ[W?∫e?rt

t=0

C(t)

L(t)

H

dt]

求一阶条件,可得:

eL ()=e?ρt C(t)?θ

L(t)

?λe?rt

L(t)

=0

抵消L(t)/H,得:

e?ρt C(t)?θ=λe?rt(3)两边对时间t求导,可得:

e?ρt[?θC(t)?θ?1C(t)]?ρe?ρt C(t)?θ+rλe?rt=0

得到下面的方程:

?θC(t)

C(t)

e?ρt C(t)?θ?ρe?ρt C(t)?θ+rλe?rt=0(4)将方程(3)代入(4),可得:

?θC(t)

C(t)

λe?rt?ρλe?rt+rλe?rt=0

抵消λe?rt然后求消费的增长率C(t)

C(t)

,可得:

C(t) C(t)=r?ρ

θ

(5)

由于利率r是常数,所以消费的增长率为常数。如果r>ρ,则市场利率超过贴现率,则消费会增加;反之,如果r<ρ,则市场利率小于贴现率,则消费会减少。如果r>ρ,则θ决定了消费增长的幅度。θ值越低,也就是替代弹性越高,1θ

?越高,即消费增长的越快。

重写方程(5),得:

elnC(t)

et =r?ρ

θ

(6)

对方程(6)积分,积分区间是从时间τ=0到时间τ=t,可得:

lnC(t)?lnC(0)=r?ρ

θτ|τ=0τ=t

上式可以简化为:

ln C(t)C(0)=

?(r?ρ)/θt(7)

对方程(7)两边取指数,可得:C (t )C (0)=?e [(r?ρ)/θ]t ,整理得:

C (t )=C (0)e [(r?ρ)/θ]t (8) 下面求解初始消费,将方程(8)代入(2),可得:

∫e

?rt ∞

t=0C (0)e [(r?ρ)/θ]t L(t)H

dt =W 将L (t )=e nt L (0)代入上式,可得:

C (0)L(0)H ∫e ?[ρ?r+θ(r?n )]t/θ∞t=0dt =W (9)

只要[ρ?r +θ(r ?n )]/θ>0,从而保证积分收敛,则求解方程(9)可得: ∫e ?[ρ?r+θ(r?n )]t/θ∞t=0dt =θρ?r+θ(r?n ) (10) 将方程(10)代入(9)中,求解C (0):

C (0)=W L (0)H ?[(ρ?r )θ+(r ?n )] (11)

将方程(11)代入(8),求解C (t ):

C (t )=e [(r?ρ)/θ]t

W L (0)H ?[(ρ?r )θ+(r ?n )] (12)

上式便是C 的效用最大化路径。

2.6 生产力增长减速与储蓄。设想一个正处于平衡增长路径上的拉姆塞—卡斯—库普曼期模型,假设g 永久性下降。

(a )k =0曲线会如何变化(如果有影响)?

(b )c?=0曲线会如何变化(如果有影响)?

(c )当g 下降时,c 如何变化?

(d )用一个式子表示g 的边际变化对平衡增长路径上储蓄率的影响。能否判断此表达式的正负?

(e )设生产函数是柯布—道格拉斯函数f (k )=k α,请用ρ、n 、g 、θ和α重新表示(d )中的结果。(提示:利用等式f ′(k ?)=ρ+θg 。)

答:(a )关于资本的欧拉方程为:

k (t )=f(k (t ))?c (t )?(n +g )k (t ) (1) 该方程描述了资本的动态方程,在拉姆塞模型中,该方程描述了技术特征,

是该模型的核心,它与消费的动态方程一起构成了该模型的欧拉方程组,从而决定了该模型的最终解。

图2-1 拉姆塞模型

在平衡增长路径上,k=0,由此可以推出:c=f(k)?(n+g)k。在该方程中,当g永久性地下降时,会导致消费c上升以保持方程的均衡。因而在图形上k=0曲线向上移动。同时,保持k不变,g永久性地下降会导致持平投资下降,这样就会有更多的资源用于消费。由于持平投资(n+g)下降的幅度更大,因而在更高的k水平上,k=0向上移动得更大。图2-1是该模型的图示。

(b)每单位有效劳动消费的欧拉方程为:

c?(t) c(t)=f′(k(t))?ρ?θg

θ

(2)

该方程描述了消费的动态方程,在拉姆塞模型中,该方程描述了偏好特征,是该模型的核心,它与资本的动态方程一起构成了该模型的欧拉方程组,从而决定了该模型的最终解。

在平衡增长路径上,要求c?=0,即f′(k)=ρ+θg,在g永久性地下降时,为保持c?=0,f′(k)必须下降。由于f′′(k)<0,因而f′(k)下降必然导致k上升。因此,c?=0必须上升,在图形上表现为c?=0向右移动,如图2-1所示。

(c)在g永久性地下降时,由于每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是由历史上的投资决定的,因而不会发生不连续的变化。它仍然保持在平衡增长路径k?处。

与此相反,每单位有效劳动的消费则会随着g永久性地下降而迅速变化。为使经济从旧的平衡增长路径达到新的平衡增长路径,每单位有效劳动的消费c必将发生变化。

不过,此处无法确定新的平衡增长路径处于旧的均衡点的上边还是下边,因而无法确定每单位有效劳动的消费c是上升还是下降。存在一种特殊情况,即如果新的平衡增长路径恰好位于旧的均衡点的右上方,则每单位有效劳动的消费c 甚至可能保持不变。因此,c和k逐步移动到新的平衡增长路径,此时的值高于原先的平衡增长路径值。

(d)在平衡增长路径上,产出中被储蓄的部分为:

[f(k)??c?]f(k?)

?

因为k保持不变,即k=0,位于一条均衡的增长路径上,则由方程(1)可知:

f(k)??c?=(n+g)k?

由上面两个式子可以推出在平衡增长路径上,产出中被储蓄的份额为:

s=[(n+g)k?]f(k?)

?(3)对方程(3)两边关于g求导数,可得:

es eg =

f(k?)[(n+g)ek?eg

?+k?]?(n+g)k?f′(k?)ek?eg

?

[f(k?)]2

可以再简化为:

es eg =(n+g)[f(k?)?k?f′(k?)](ek?eg

?)+f(k?)k?

[f(k)]

(4)

由于k?由f′(k)=ρ+θg决定,对该式两边关于g求导数,可得:f′′(k?)(k?g?)=θ,从而求出k?g?为:

k?g?=θf′′(k?)

?<0(5)将方程(5)代入(4)中,可得:

es eg =(n+g)[f(k?)?k?f′(k?)]θ+f(k?)k?f′′(k?)

[f(k?)]2f′′(k?)

(6)

在方程(6)中,分母[f(k?)]2f′′(k?)为负,分子中第一项为正,而第二项为负,因而无法确定正与负。因此,无法判断在平衡增长路径上g永久性地下降会使s上升还是下降。

(e)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f(k)=kα,f′(k)=αkα?1和f′′(k)=α(α?1)kα?2代入方程(6)中,可得:

es eg =

(n+g)[k?α?k?αk?α?1]θ+k?αk?α(α?1)k?α?2

k?αk?αα(α?1)k?α?2

简化为:

es eg =

(n+g)k?α(1?α)θ?(1?α)k?ααk?α?1

[?(1?α)k?α(αk?α?1)(αk?α?1)α?]

从上式可以推出:

es eg =?α

(n+g)θ?(ρ+θg)

(ρ+θg)2

最终有下面的结果:

es eg =?α

(nθ?ρ)

(ρ+θg)2

(ρ?nθ)

(ρ+θg)2

2.7 说明下列变化如何影响图2.5中的c?=0线和k=0线,并在此基础上说明其如何影响平衡增长路径上的c值和k值。

(a)θ上升

(b)生产函数向下移动。

(c)折旧率由本章中假设的零变为某一正值。

图2-2 鞍点路径

答:(a)关于c与k的欧拉方程为:

c?(t) c(t)=f′(k(t))?ρ?θg

θ

(1)

k(t)=f(k(t))?c(t)?(n+g)k(t)(2)θ的上升即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1/θ下降,表明家庭不太愿意接受消费的跨期替代,同时表明随着消费的上升,消费的边际产品下降得很快。这种情况使家庭更偏好于即期消费。

由于θ没有出现在资本积累方程(2)中,因而资本积累方程不受θ的上升的

影响。在消费的动态方程中,在平衡增长路径上c?=0,从而f ′(k )=ρ?θg ,由于θ的上升,因而f ′(k )必须上升,又因为f ′′(k )<0,所以为使c?=0,k 必须下降。此时c?=0向左移动,消费移动到新的鞍点路径A 点上,此刻家庭消费得更

多了,经济最终移动到新的稳定点E new ,此时c new ?和k new ?低于原先的值。如图

2-3所示。

图2-3 θ上升的影响

(b )由于生产函数的向下移动,因而f (k )和f ′(k )都变小了,如图2-4所示。

图2-4 生产函数向下移动

根据资本的欧拉方程:k (t )=f(k (t ))?c (t )?(n +g )k (t ),在平衡增长路径上k =0,因而有c =(n +g )k 。由于f (k )变小,因此k =0这条曲线会向下移动,如图2-5所示。

根据消费的欧拉方程:c?(t )c (t )=f ′(k (t ))?ρ?θg θ,在平衡增长路径上c?=0,从而

f ′(k )=ρ+θ

g ,由于f ′(k )变小,为保持c?=0,必须使k 下降,从而使f ′(k )保持不变。因此c?=0向左移动,如图2-5所示。经济最终将收敛到新的均衡点E new

点,此刻c new ?和k new ?低于原先的值。

图2-5 生产函数向下移动的影响

(c)由于折旧率δ由0变为正数,因而资本的欧拉方程变为:

k(t)=f(k(t))?c(t)?(n+g+δ)k(t)(3)由于折旧率δ由0变为正数,因此持平投资变大,持平投资线向左上移动,如图2-6所示。

图2-6 持平投资线向左移动

这便要求增加储蓄或者投资,从而降低消费。由于持平投资变大,因此k=0会向下移动,如图2-7所示。

图2-7 折旧率由0变为正数的影响

资本的回报也下降为:f′(k)?δ,从而消费的欧拉方程变为:

c?(t) c(t)=f′(k(t))?δ?ρ?θg

θ

(4)

在平衡增长路径上,c?=0要求f′(k)=δ+ρ+θg。与折旧率δ由0变为正数之前相比较,f′(k)必须变大,从而k必须变小。由于k必须变小,这便要求c?=0曲线向左移动,如图2-7所示。经济最终将收敛到新的均衡点E new点,此刻c new

?和k new

?低于原先的值。

2.8 请在折旧率为正的情形下推导类似于(2.39)的表达式。

答:教材中方程(2.39)中折旧率为0的情形为:

μ1=1

2

{β?(β2+

4

θ

1?α

α

(ρ+θg)[ρ+θg?α(n+g)])

12?

}

当考虑到折旧率δ>0的情况时,消费和资本的欧拉方程变为:

c?(t) c(t)=f′(k(t))?δ?ρ?θg

θ

(1)

k(t)=f(k(t))?c(t)?(n+g+δ)k(t)(2)对方程(1)和(2)分别在c=c?和k=k?处进行一阶泰勒展开,可得:

c?=ec?

ek [k?k?]+ec?

ec

[c?c?](3)

k=ek

ek [k?k?]+ek

ec

[c?c?](4)

定义c?=c?c?和k?=k?k?,因为c?和k?为常数,所以c?=c?且k=k?,将(3)和(4)重写为:

c?=ec?

ek k?+ec?

ec

c?(5)

k?=ek

ek k?+ek

ec

c?(6)

对方程(1)和(2)计算偏导数:

ec?ek |

bgp

=f′′(k?)c?

θ

(7)

ec?ec |

bgp

=f′(k?)?δ?ρ?θg

θ

(8)

ek ek |

bgp

=f′(k?)?(n+g+δ)(9)

ek ec |

bgp

=?1(10)

将方程(7)和(8)代入(5),将方程(9)和(10)代入(6),可得:

c?=f′′(k?)c?

θ

k?(11)

k?=[f′(k?)?(n+g+δ)]k??c?

=[(δ+ρ+θg)?(n+g+δ)]k??c?

=βk??c?(12)方程(12)的第二步用到了f′(k?)=(δ+ρ+θg),第三步用到了定义β=ρ?n?(1?θ)g。

对方程(11)除以c?以求c?的增长率,对方程(12)除以k?以求k?的增长率:

c?c?=f′′(k?)c?

θ

k?

c?

(13)

k?

k?

=β?c?

k?

(14)

可以发现该结果与教材中不存在折旧率的增长率一样,也就是说折旧率的存在对增长率没有影响。因此,经济在向平衡增长路径移动时的c?和k?的不变增长率μ与教材中的结果应该一致。

令μ=c?

c?

方程(13)可以推出:

c?k?=f′′(k?)c?

θ

1

μ

(15)

由方程(15),令(13)和(14)相等,可得:μ=β?f ′′(k?)c?

θ

1

μ

,求解可得:

μ=β±[β2?4f′′(k?)c?θ?]12?

2

如果μ为正,则经济会偏离稳定点,所以μ必为负:

μ1=

β?[β2?4f′′(k?)c?θ?]12?

现在考虑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f(k)=kα,分别求其一阶导和二阶导:

f′(k?)=αk?α?1=r?+δ(16)

f′′(k?)=αk?α?1=α(α?1)k?α?2(17)将方程(16)两边同时平方:(r?+δ)2=α2k?2α?2,将其代入(17)式:

f ′′(k ?)=

(r ?+δ)2(α?1)

αk ?α=(α?1)α(r ?+δ)2f (k ?) 定义平衡增长路径上的储蓄率为s ?,则平衡增长路径上的消费为:

c ?=(1?s ?)f (k ?) (18) 将方程(17)和(18)代入(15):

μ1=

β?

√β2?4(α?1)α(r +δ)f (k ?)θ(1?s ?)f (k ?)2 化简为:

μ1=β?√β2+4θ(1?α)α(r ?+δ)2(1?s ?)2

(19)

在平衡增长路径上,c?=0意味着r ?=ρ+θg ,即:

r ?+δ=ρ+θg +δ (20) 另外,实际投资等于持平投资:s ?f (k ?)=(n +g +δ)k ?,可以推出: s ?=(n+g+δ)k ?

f (k ?)=α(n+g+δ)

k ?α?1 (21)

上步用到了r ?+δ=αk ?α?1,由(21)可以推出:

1?s ?=r ?+δ?α(n+g+δ)

r +δ (22)

将方程(20)和(22)代入到(19)中,可得:

μ1=β?√β2+4θ(1?α)α(ρ+θg+δ)[ρ+θg+δ?α(n+g+δ)]2

上式与教材中的(2.39)极其相似,它表明了消费与资本的调整速度(将α=13?,ρ=4%,n =2%,g =1%,θ=1,δ=3%代入上式,得到μ1=?8.8%)要快于不存在折旧时的调整速度。

2.9 拉姆塞模型的解析解[来自于史密斯(Smith,2006)。]考虑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拉姆塞模型,y (t )=k(t)α的情形,假设相对风险规避系数θ与资本份额α相等。

(a )平衡增长路径上的k 值(即k ?)为多少?

(b )平衡增长路径上的c 值(即c ?)为多少?

(c )令z(t)表示资本产出比k(t)y(t)?,x(t)表示消费资本比c(t)k(t)?。请

用z 、x 和模型参数表示z?(t )和x (t )x(t)?。

(d )暂且猜测x 在鞍点路径上是常数,根据这一猜想:

(i )给定初始值z(0),求z 的路径。

(ii )给定初始值k(0),求y 的路径。经济沿鞍点路径向平衡增长路径收敛的速度是否是常数?

(e )上述猜测的解是否满足c 与k 的运动方程(2.24)与(2.25)?

答:(a )已知

y (t )=k(t)α

(1) 从正文可知,在c?=0时,存在f ′(k )=ρ+θg 。利用方程(1)计算得到 k ?=(αρ+θg )11?α (2)

(b )与(a)题类似,根据正文可知,在k =0时,存在c ?=f (k )?(n +g )k 。利用方程(1)计算得到:

c ?=(αρ+θg )α1?α?(n +g )(αρ+θg )11?α (3)

(c )设z (t )=k(t)y(t)?和x (t )=c(t)k(t)?。将方程(1)代入z (t )的定义得到:

k =z 1(1?α)? k 1?α=z (4) 将方程(4)代入x (t )的定义,得到:

ck ?α=xz (5) 使用方程(4),考虑z (t )=k(t)y(t)?的时间导数,得到:

z?=(1?α)k ?αk (6)

从正文的方程(2.25)知道,k =k α?c ?(n +g )k ,方程(6)可表示成:

z?=(1?α)k ?α[k α?c ?(n +g )k ] (7) 为简化上式,将方程(4)和方程(5)代入上式,得到:

z?=(1?α)[1?xz ?(n +g )z ] (8) 现在,对数化x (t )=c(t)k(t)?,考虑其时间导数,得到:

x?x =c?c ?k k (9)

根据正文的方程(2.24)和方程(2.25),上式可表示成:

x?x =αkα?1?ρ?θg

θ

+?kα+c+(n+g)k

k

(10)

将方程(4)和方程(5)代入上式,再利用α=θ得到:

x?

x

=x+n?ρα?(11)(d)(i)根据x为常量的假设,方程(8)可表示成

z?=(1?α)[1?(n+g+x?)z](12)为确定z的变化路径,考虑方程(12)方程(12)为线性非齐次常微分方程。该方程的解包括通解z c和z p。简单地设λ=(1?α)(n+g+x?)。

为求通解,考虑相应的齐次方程z?+λz=0,A1是积分常数,求解z?

z

的微分方程得到通解:

z c=A1e?λt(13)为求特解,考虑非齐次方程z?+λz=1?α,A2是积分常数,利用积分因子得到特解:

z p=(1?α)λ?+A2e?λt(14)因此,方程(12)的z c解表示成

z=z c+z p=(1?α)λ?+(A1+A2)e?λt(15)利用初始条件,z(0)替换A1+A2,得到:

z=(1?α)λ?+(z(0)?(1?α)λ?)e?λt(16)为简化(1?α)λ

?,使用方程(2)和(3)消去x?,利用方程(4)得到:

z=z?+e?λt(z(0)?z?)(17)(ii) 可将方程(4)代入方程(1),求解y的路径。由于已经得到z的路径,将z的路径代入方程(17),得到:

y=[z?+e?λt(z(0)?z?)]

α

1?α(18)

使用k表示z的方程(4),上式可表示成:

y=[k?1?α+e?λt(k(0)1?α?k?1?α)]

α

1?α(19)

现在,分析经济趋向平衡增长路径的收敛速度是否不变。方程(19)两端同

减方程(2)确定的平衡增长路径y?=k?α=(α

ρ+θg )

α

1?α,再取对数求导:

ln(y?y?)=ln[z

α

1?α?(

α

ρ+θg

)

α

1?α](20)

考虑上式的时间导数,得到:

eln(y?y?)

et =

α

1?α

z

α

1?α?1z?

z

α

1?α?(α

ρ+θg

)

α

1?α

(21)

上式显然不是常数,收敛速度也不是常数。

(e)需要知道正文的方程(2.24)和方程(2.25),或c?c

?=(αkα?1?ρ?θgθ?)和k=kα?c?(n+g)是否成立。使用方程(2.24)和方程(2.25)求解x/x,x/x 成立的充要条件是方程(2.24)和方程(2.25)成立。已经方程(2.25)成立,

以前使用该方程求解z?。因此x?

x =0的充分必要条件是c?c?=0。假设x?

x

=0,根据

方程(11)可得:

x?=ρα??n(22)根据(a)题和(b)题,在平衡增长路径上,x?等于(ρ+αg)g

??(n+g),方程(22)可表示成:

x?=ρα??n(23)上式等同于方程(11),方程(2.24)和方程(2.25)得以成立。

2.10拉姆塞-卡斯-库普曼斯模型中的资本税。考虑处于平衡增长路径上的拉姆塞-卡斯-库普曼斯经济。假设在某一时刻(我们称作0时),政府采取了一项对投资所得按税率征税的政策,因此家庭面临的实际利率变为r(t)= (1?τ)f′(k(t))。假设政府将税收收入以一次性转移支付的形式返还给家庭。最后,假设税收政策是意料之外的。

(a)该税收政策如何影响c?=0和k=0线?

(b)经济在0时会对该税收政策作出何种反应?0时之后的动态学又是如何?

(c)c和k在新旧两种平衡增长路径上的值有何不同?

(d)[本小题基于巴罗、曼昆和萨拉伊马丁Barro, Mankiv, and Sala-i-Martin,1995]假设存在许多与本题相同的国家,各国工人们的偏好相同,但各国间的投资收入税率可以不同。假设各国都处于其平衡增长路径。

(i)证明平衡增长路径上的储蓄率(y??c?)y?

?关于τ是递减的。

(ii)低τ、高k?、高储蓄率国家的居民是否有动机向低储蓄率国家投资?为什么?

(e)(c)小题中的答案是否说明补贴投资(即让τ<0)并通过一次性税收为补贴筹资的政策可以提高福利?为什么?

(f)如果政府并不返还税收收入,而是将其用于政府购买,(a)小题和(b)小题中的答案会如何变化?

答:(a)由于资本的税后报酬变为:r(t)=(1?τ)f′(k(t)),家庭将改变每单位有效劳动的消费增长率来实现一生效用的最大化,即:

c?(t) c(t)=(1?τ)f′(k(t))?ρ?θg

θ

(1)

在平衡增长路径上,c?=0要求(1?τ)f′(k(t))=ρ+θg,即税后报酬率为ρ+θg。为保持c?=0,f′(k(t))必须上升,又因为f′′(k),所以资本存量必须下降。因此,c?=0这条曲线将会左移,如图2-8所示。

图2-8 对投资增税的影响

家庭的每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的欧拉方程仍为:

k(t)=f(k(t))?c(t)?(n+g)k(t)(2)由于政府将由这种税收征集的收入又通过总量性转移支出返还给家庭,所以家庭投资决策不受影响,因而k=0的轨迹不变。

(b)在0时刻,由于资本的存量由历史上的投资决策所决定,因而资本不会发生非连续的变化。资本仍然保持在原来的平衡增长路径上的k?处。

在0时刻,与每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相反,每单位有效劳动的消费会由于征税而立刻发生变化。由于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化是非预期性的并且是毫无准备的,因此消费的变化是非连续的。

由于政府的这种税收征集,储蓄和资本积累的回报会比以前低,家庭会转而减少储蓄,增加消费,在图2-8上表现为c向上移动到A点,然后沿着新的均衡路径移动。经济沿着新的鞍点均衡路径缓慢移动,最终移动到新的均衡点E new。

(c)由图2-8可知,由于税收扭曲了经济刺激,因此税后处在新的平衡增长路径上的c与k的值将变小。

(d)(i)由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税率τ越高,在平衡增长路径上的k?越小,而且c?=0曲线向左移动得越多,因而有ek?eτ

?<0。

在平衡增长路径上,储蓄率可以表示为:[f(k)??c?f(k?)

?],同时,k=0时,由k(t)=f(k(t))?c(t)?(n+g)k(t)可以推出f(k?)?c?=(n+g)k?,由此可以将储蓄率表示为:

s=[(n+g)k?]f(k?)

?(3)对方程(3)两边求关于税率τ的导数:

es

=(n+g)(ek?eτ

?)f(k?)?(n+g)k?f′(k?)(ek?eτ

?)

(?)2

可以简化为:

es eτ=

(n+g)

f(k?)

ek?

?

(n+g)

f(k?)

k?f′(k?)

f(k?)

ek?

=

(n+g)

f(k?)

ek?

[1?

k?f′(k?)

f(k?)

]

由于资本的收入份额为k ?f′(k?)

f(k?)

=αK(k?),以及ek?

<0,可以改写上式为:

es

=(n+g)

f(k?)

ek?

[1?αK(k?)]<0(4)

以上便证明了平衡增长路径上的储蓄率(y??c?)y?

?关于τ是递减的。

(ii)在低税率、高资本存量和高储蓄的国家的公民没有动力去投资于低储蓄的国家。由(a)可知,在平衡增长路径上c?=0,可以推出(1?τ)f′(k(t))=ρ+θg,即税后的资本回报为ρ+θg,假定在国家之间偏好与技术特征是相同的。因而在低储蓄国家资本的税后回报与高储蓄国家的资本的税后回报相同。因此,在低税率、高资本存量和高储蓄的国家的公民没有动力去投资于低储蓄的国家。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篇1 我很喜欢经济。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对于一个想挣大钱的人来说!没有什么途径能比这挣钱更快的了!所以我一开始还是很喜欢关于经济之类的学科的! 在这个学科中,我起码知道了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的相关术语,比如说:“GDP”,“GNP”,“NI”等术语!明白了在宏观经济中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也知晓了什么叫“节俭悖论”知道了“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等。同时也知晓了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它们有怎么样的作用!虽说知道了这些,但在自己去解释相关的经济学原理时,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所以然!总是觉得自己学得用处不是很大!记得自己大一学习网页制作时,老师告诉我们有用,可是在我们结业时,老师却告诉我们说:“你们学的还是最基础的东西,真的要有使用价值,还是要在大二学习更深的理论才有用处!”当时,真的感到无语!顿时心情低落万丈!明白最后也只是自己的一个学分罢了!并没有让我真的学到实用的!因为都是皮毛!就像我们数据库老师告诉我们的一样,我的教学任务只是让你们知道这门课是怎么回事,带你们入门,至于以后怎么办,那就是你们的

“F1”了!虽说,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应该主动的学习,但真的这样,中国的大学还有什么 用!?我想我们大部分人之所以上课玩手机就是这种心理:不知道自己学得到底可以干什么!对自己有没有用!老师您可能认为您上课给我们强调怎么怎么的有用,但您是站在自己系统的角度来讲的!对于我们学习宏观或者微观,我们却不是那么系统,我们只是知道我们有这门课,而且这门课也不是我们自己选的,而且我们学完之后,如果非这门专业,我们也不会接受过多的系统教育,就会出现我之前出现的那种情况!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失去学习的激情,知道学了也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静下心来,自己多看看八卦呢!所以我们只有一贯的知识,我们才能够真的明晓我们学得意义!当然,这也不是老师您所左右的!这在可以解释为何每年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失业大学生,因为他们的大学真的没有给予他们所需的,供求和需求之间隔着深深的不可逾越的壕沟! 还有的就是我们的现在宏观经济的考试模式,它给我的启发特别大。我先说一下,我这次考的不是太好,不是我学的不好,我是真的有点怀疑,这份题组合时是否真的有人在规定的时间可以在没有草稿纸的情况下做的玩,而且还可以得到满意的成绩,其实我觉得这个试卷出的题有点多!就拿计算题来讲吧!虽说都是您给的类型题,但密密麻麻的试卷上翻一页,做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规律的科学。 3.基础心理学把其他心理学学科的探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它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等心理现象。 5.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人格也称个性,它不是不独立,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感觉(只有某种感觉器官)、知觉(有了各种感觉器官)、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 7.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大脑活动的产品,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8.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我们的生活的经验;临床事实和对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脑解剖、生理的科学研究成果所获得的大量资料都证明这一观点。 9.心理现象具有客观性和能动性。心理反映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 10.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 的行为活动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 11.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主张从意识经验的结构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

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任务就是: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惠特海默、克勒、考夫卡,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5.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杜威。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6.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弗洛伊德,等等等等~~~ 7.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他们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它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8.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把人看做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9.生理心理学主要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脑的机制、心理活动的大脑机能定位和心理活动时大脑的物质代谢。 1.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个案法;④实验法。 3.我们把组成神经元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4.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5.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6.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考研真题,复试经验,考研经验,心得分享,考研流程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715661049.html, 1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指导 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孙老师。 数量经济学专业 一、本专业是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 二、专业概况 数量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学科,它将经济学,统计学,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研究各种经济数量关系及其规律,既包括方法、技术研究,又包括应用研究和数理经济学研究。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进行研究是本学科的主要特点。 我校是全国较早获得数量经济学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单位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以魏权龄教授为学科带头人,赵国庆教授、林勇教授、龙永红教授为学术骨干,韩松副教授、杨斌博士等青年学者组成的学术梯队。魏权龄教授是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最早引入中国的国内学者,他领导的学术团队在DEA 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几十篇(SCI 索引)。赵国庆教授在计量经济学和应用宏观经济学,林勇教授在非线性分形,龙永红教授在数理金融和拍卖机制设计方面均有丰富成果。 2006年1月,学校进行学科调整,将数量经济学专业由数学系调整进入经济学院,使该学科能够更好地发挥优势,促进人大经济学科的发展。在2008年教育部学科评比中,人民大学包括数量经济学在内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获得第一名。 三、主要研究方向 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最优化与经济数学模型;计量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四、研究内容 本专业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学的数理分析方法、微观经济理论、宏观增长模型等内容。计量经济学主要包含计量经济学方法及应用研究。

高级宏观经济学复习练习题-参考答案

高级宏观经济学复习练习题 1.中国支出法GDP由哪些项目构成?什么是最终消费率?试分析中 国最终消费率偏低并不断下降的原因 中国支出法GDP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组成;偏低并持续下降的原因: 1.劳动报酬份额下降 2.人口年龄结构变动 2.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如果决定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那么这些工具应该如何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1.公开市场业务2.存款准备金率3.利率或贴现率4.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 紧缩性货币政策操作:1.正回购2.提高存款准备金率3.提高利率 3.中国收入法GDP的构成 收入法GDP的收入构成:1.劳动者报酬、2.资本折旧3.营业盈余、4.生产税净额4.中国主要价格指数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3.生产者价格指数 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5.GDP平减指数 5.CPI的定义及构成 CPI (consumer price index),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外称为“消费者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家庭即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构成 ?食品 ?烟酒及用品

?衣着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交通和通信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居住 6.基础货币及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手段 1.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银行系统之外的现金,即为基础货币。 投放手段: 1.再贷款的发放与收回 2.外汇占款的增加与减少 3.公开市场买进与卖出 7.自然失业率及潜在GDP增长率 1.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的失业率。 2.潜在GDP增长率:现有资源和生产能力被正常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GDP 增长率。 8.分析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应该注意哪些主要问题? 1.确定正确的参照或基准 2.区分自主的与受干预的增长率 3.区分临时性波动与趋势性变化 4.既要看名义变量,也要看真实变量 5.切忌犯“混淆因果”和“多因之果归于一因”的错误 6.全面考察经济系统的平衡关系 7.既要看宏观基本面,又要看微观基础 8.综合考虑国内外因素和影响 9.既要关注政策(事件)的短期效应,又要关注长期效应10.既要看同比,又要看环比

完整word版,华师版《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华东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作者:江苏师范大学韩中元 **注:不包含第三、十、十三章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分为认识、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方面。 3.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简述和论述 1.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心理过程和个性。 2.简述心理的实质 A: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说有哪些? A: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无(非)条件反射: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反射。 2.条件反射:有机体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 3.**经典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4.**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 5.条件性抑制:是在一定条件下逐渐习得形成的抑制,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6.非条件性抑制:有机体生来具有的先天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二、简述和论述 1. 简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脑的三个机能系统 A: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分为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分为脊髓和脑。 脑的三个机能系统:感觉区、运动区、言语区。 2.比较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反射的异同 A: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同样依赖于强化,都很重视强化的作用; 区别:操作性条件无条件刺激不明确;在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达到目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 3.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和系统性功能 A: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章节题库(名义刚性)【圣才出品】

第6章名义刚性 1.什么是卢卡斯批判?为什么卢卡斯批判对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政策建议有影响? 答:(1)卢卡斯批判的含义 卢卡斯批判,又称卢卡斯批评,是卢卡斯提出的一种认为传统政策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变动对人们预期影响的观点,该名称来自卢卡斯的论文《计量经济学的政策评价:一个批判》。卢卡斯指出,由于人们在对将来的事态做出预期时,不但要考虑过去,还要估计现在的事件对将来的影响,并且根据他们所得到的结果而改变他们的行为。这就是说,他们要估计当前的经济政策对将来事态的影响,并且按照估计的影响采取对策,即改变他们的行为,以便取得最大的利益。行为的改变会使经济模型的参数发生变化,而参数的变化又是难以衡量的。因此,经济学者用经济模型很难评价经济政策的效果。 (2)卢卡斯批判的具体内容 具体来说,卢卡斯批判的内容有: ①任何政策都是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博弈,双方力图猜中对方的最优策略。 假如政府把私人部门当成被动的“机器”来控制,其政策的基本假设已经错误了。政府的每一个策略,假如已经被私人部门准确地预见到,则政策的“货币效应”将消失,政府的货币政策将是“中性”的,不会产生任何物质力量。而政府的财政开支将以其物质力量与私人部门竞争资源,产生所谓的“挤出效应”,即以每一元政府开支从市场里挤出去一元钱的私人开支,结果政府开支仅仅是替私人花钱而已。所以政府的任何政策,不论是货币的还是实物的,都不会产生有益于社会的效果。 ②理论解释为什么在战后确实出现了持续繁荣,是否与凯恩斯政策有关系。

卢卡斯认为,凯恩斯政策假如短期内有效,那就是因为市场中存在大量“接电话”的噪音使私人听不清信号。当大多数私人因为听不清信号而放弃行动时,政府相当于在与一个完全被动的机器博弈,所以很轻易实行“最优控制”以达到预期效果。但是当人们反复听取信号,终于搞清楚了政府意图时,博弈就又回到主动的理性人之间的博弈了。战后繁荣的代价就是,政府为了不断造成“惊奇”效应,必须不断使自己的政策强度升级。于是各国财政赤字以加速度上升,终于难以为继,这是凯恩斯式经济政策的代价。 (3)卢卡斯批判对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影响 在传统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由于没有考虑到预期的作用,短期总供给曲线被视为固定不变,从而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影响总需求而对实际经济产生影响。而卢卡斯却认为人们会利用一切信息对价格的变动作出自己的预期,当政府政策改变时,人们会对预期进行适时调整,短期总供给曲线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会针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作出相应调整。因此,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政策制定者应该了解和重视这种调整,需要考虑政策如何影响预期,从而影响行为。这是卢卡斯批判对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政策建议有影响的原因。 2.假设给定的菲利普斯曲线是πt=πt e+0.08+0.01μ-2u t。 (1)假设成本利润率μ初始为30%,但是随着竞争程度的加剧,μ下降到10%,那么改变前和改变后的自然失业率分别是多少? (2)假设预期通胀率πt e=θπt-1,并且暂时令θ等于0,成本利润率为30%,在第t 年官方决定长期目标失业率为2%,请确定t,t+1,t+2和t+5年的通胀率。 (3)参照上问的假设,现在假设在t+6年年初,人们的预期改变,θ从0增长到1,并且政府保持长期失业率2%目标不变,那么t+6和t+7年的通胀率是多少? (4)用图形解释(2)和(3)的答案。

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历年考博真题解析赚大了绝对真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考博考试内容-育明考博 一、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考博考试内容分析(育明考博辅导中心)专业 招生人数初审复试内容020202 区域经济学年份 公开招考硕博连读校内事业编申请—考核制 1.基本能力测试(笔试)100分 2.专业面试(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外语口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考察)100分 2013年1人 2人0人2014年1人 2人2人2015年2人2人1人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 1、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9:1左右(竞争较激烈) 2、本专业有三个研究方向:01.经济地理与公共政策02.城市经济与城市管理03.区域分析与规划 3、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报考专业两门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和哲学。 4、2016年北京大学实行“申请—考核制”,没有提供雅思、托福等英语成绩等级证明的同学,需要参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 5、复试总成绩计算方法:可以采取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的方式。 6、不转档考生的面试,从各专业(方向组)中选取笔试考试最优者统一组织面试择优录取。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考博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柒柒贰陆,柒捌,伍叁柒) 二、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考博专业课参考书 区域经济学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主要参考书目 Varian.H.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 Analysi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年版 经济学2(宏观经济学)主要参考书目 1.Romer.D.:《高级宏观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保罗·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经济学2(经济地理学)主要目参考书目: 1.李小建等:《经济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无限期界与世代交叠模型)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3版)第2章 无限期界与世代交叠模型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 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2.1 考虑N 个厂商,每个厂商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Y F K AL =,,或者(利用密集形式)()Y ALf k =。设()·0f '>,()()* ** 1c s f k =-。设所有厂商以工资wA 雇用工人,以成本r 租借资本,并且拥有相同的A 值。 (a )考虑一位厂商试图以最小成本生产Y 单位产出的问题。证明k 的成本最小化水平 ()()()**1001t t t f c c k cs f k n g k L n L αδ*+?? "==-=++=+ ??? <唯一地被确定并独立于Y ,所有厂商因此选择相同的k 值。 (b )证明N 个成本最小化厂商的总产出等于具有相同生产函数的一个单个厂商利用N 个厂商所拥有的全部劳动与资本所生产的产出。 证明:(a )题目的要求是厂商选择资本K 和有效劳动AL 以最小化成本rK wAL +,同时厂商受到生产函数()Y ALf k =的约束。这是一个典型的最优化问题。 () .mi . n s t w Y ALf k AL rK = + 本题使用拉格朗日方法求解,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求一阶条件: 用第一个结果除以第二个结果: 上式潜在地决定了最佳资本k 的选择。很明显,k 的选择独立于Y 。 上式表明,资本和有效劳动的边际产品之比必须等于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这便是成本最小化条件。 (b )因为每个厂商拥有同样的k 和A ,下面是N 个成本最小化厂商的总产量关系式: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1)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言语、思维 心理过程情感 心理现象意志 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人生观、价值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1、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即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1)单细胞动物:无心理现象 (2)环节动物:有“感觉”的心理现象,如蚯蚓(触觉)、蚂蚁(嗅觉)、蜘蛛(感受震动)(3)脊椎动物:有了知觉 (4)灵长类动物:思维萌芽阶段 (5)人类:思维,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心理发展史 (1)科学心理学建立:1879年、冯特、德国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艾宾浩斯(德):“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3、心理流派的分类 (1)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奥地利) 人格的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分类一:心理学三大势力(2)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 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 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S---R),是一 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3)人本主义:罗杰斯、马斯洛 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 心理流派分类分类二:内省实验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 及它们如何连接成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的规律 机能主义——杜威(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重心理学实际应用) 格式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做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分类三: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4、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客观性、辩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 5、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心理量表)、个案法、实验法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6、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功能是接受信息,传递信息。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章节题库(内生增长)【圣才出品】

第3章内生增长 1.金融危机、货币宽松与经济增长(请阅读下面关于美国量化宽松的描述并简要回答问题,要求简明指出要点)。 2007年中,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金融市场波动增加,风险增大。美联储(美国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力图阻止经济产生更大波动,稳定增长和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先是把联邦基金利率从2007年7月的5.25%,下降到2008年12月的几乎为零,一年半的时间内下调了超过5个百分点。然后先后在2008年11月、2010年11月、2012年9月推出三轮量化宽松的政策,大量购买美国国债、机构债、资产抵押债券,向市场注入资金。 (1)根据你的货币政策知识,简要描述降低利率和量化宽松的区别。 (2)2011年9月,美联储推出了扭曲操作,出售4000亿美元中短期国债,购入相同数量的中长期国债。美联储进行这样的操作的预期效果是什么? 根据《联邦储备法案》,美联储的政策目标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适中的长期利率”。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失业率快速上升而且居高不下,从2007年5月的4.4%上升到2009年10月的10%,后来缓慢下降,但是迄今一直保持在7.2%以上,远远高于6.5%以下的政策目标,而且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也一直不高。因此,美联储一直没有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3)基于索罗模型,一个经济体的产出由技术和要素投入决定:Y=AF(K,L,H),其中Y是产出,A是生产技术,K是资本,L是劳动力,H是附着在劳动力上面的人力资本。这个模型还可以进一步扩展,比如把自然资源包含进去作为生产函数的另一种要素投入,再

比如进一步考虑生产技术A如何变化。 一个有意思的观察是,在增长模型中并没有货币因素,也没有就业,可是为什么美联储认为货币政策可以促进就业呢?请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考虑。 (4)从2007年危机爆发至今,已有6年多的时间。虽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一直极为宽松,但是美国的经济复苏一直不强劲、不稳定,而且在此期间美国在技术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比如页岩气开采技术等等。如果你是政策制定者,根据索罗模型,你认为美国的经济政策应该如何进一步促进增长? (5)基于你对问题(4)的回答,你认为长时间的货币宽松有助于经济增长吗?简要回答理由。 答:(1)货币当局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方法有两种:①改变货币的价格,即改变利率。 ②直接改变货币供应量。降息属于前者;量化宽松属于后者,量化宽松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量化是指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即减少银行的资金压力。当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被央行收购时,新发行的钱币便被成功地投入到私有银行体系。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当一个经济体陷入凯恩斯陷阱中,即使货币当局降息,也不会释放出多少流动性时,通常会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 (2)从次贷危机爆发开始,美联储先后使用降低利息和量化宽松的手段来稳定经济波动。但是,长时间的量化宽松政策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美国经济增长仍然乏力,导致就业市场疲软,失业率未有明显降低。此时,由于利率已经被调整至较低水平,而通货膨胀水平也不高。因此,为了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美联储再次采取量化宽松政策。这样做的预期效果是: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 通过宏观经济学学习,了解了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就是, 能够用厂商理论和消费这行为理论去判断在微观的市场结构中, 各个主体应该怎样进行经济决策。下面是WTTWTT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篇1 我很喜欢经济。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对于一个想挣大钱的人 来说!没有什么途径能比这挣钱更快的了!所以我一开始还是很喜 欢关于经济之类的学科的! 在这个学科中,我起码知道了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的相关术 语,比如说:“GDP”,“GNP”,“NI”等术语!明白了在宏观经 济中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也知晓了什么叫“节俭悖论”知道了“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等。同时也知晓了什么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以及它们有怎么样的作用!虽说知道了这些,但在自己 去解释相关的经济学原理时,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所以然!总是觉得自己学得用处不是很大!记得自己大一学习网页制作时,老师告诉我们有用,可是在我们结业时,老师却告诉我们说:“你们 学的还是最基础的东西,真的要有使用价值,还是要在大二学习 更深的理论才有用处!”当时,真的感到无语!顿时心情低落万丈!明白最后也只是自己的一个学分罢了!并没有让我真的学到实用的!因为都是皮毛!就像我们数据库老师告诉我们的一样,我的教学任

务只是让你们知道这门课是怎么回事,带你们入门,至于以后怎么办,那就是你们的“F1”了!虽说,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应该主动的学习,但真的这样,中国的大学还有什么 用!?我想我们大部分人之所以上课玩手机就是这种心理:不知道自己学得到底可以干什么!对自己有没有用!老师您可能认为您上课给我们强调怎么怎么的有用,但您是站在自己系统的角度来讲的!对于我们学习宏观或者微观,我们却不是那么系统,我们只是知道我们有这门课,而且这门课也不是我们自己选的,而且我们学完之后,如果非这门专业,我们也不会接受过多的系统教育,就会出现我之前出现的那种情况!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失去学习的激情,知道学了也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静下心来,自己多看看八卦呢!所以我们只有一贯的知识,我们才能够真的明晓我们学得意义!当然,这也不是老师您所左右的!这在可以解释为何每年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失业大学生,因为他们的大学真的没有给予他们所需的,供求和需求之间隔着深深的不可逾越的壕沟! 还有的就是我们的现在宏观经济的考试模式,它给我的启发特别大。我先说一下,我这次考的不是太好,不是我学的不好,我是真的有点怀疑,这份题组合时是否真的有人在规定的时间可以在没有草稿纸的情况下做的玩,而且还可以得到满意的成绩,其实我觉得这个试卷出的题有点多!就拿计算题来讲吧!虽说都是您给的类型题,但密密麻麻的试卷上翻一页,做一下题,我并不觉得真的是给我们考试的!也更不是考察我们知识点的掌握的!我

高级宏观经济学题库考试复习资料

高级宏观经济学 名词解释 1. 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 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2. 消费函数:社会总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总收入水平。 3. 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4. 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于利率之间的关系。可写i=i(r),一般地,投资量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5. IS曲线: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 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6. 货币需求:货币的需求源于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 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7. 货币供给: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 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8. 法定准备率: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各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必须遵守的存款准备 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法定准备率可因银行类型、存款种类、存款期限和数额 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9. 公开市场业务:又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有价 证券和银行承兑票据,来调节货币存量和利率的一项业务活动。公开市场业务是 目前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政策目标中最重要、最常用的工具。 10. 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产量(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组合,它是表明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曲 线上任意一点表示某一确定的价格水平及其对应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 衡时的产量水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11. 自愿失业:指工人所要求得到的实际工资超过了其边际生产率,或在现行的 工作条件能够就业、但不愿接受此工作条件而未被雇佣所造成的失业。 12. 非自愿失业: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按现工资率就业,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 而找不到工作造成的失业。 13. 储蓄率: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有的份额,也就是这个社会的储蓄比例。用 公式表示为s=S/Y。 14. 名义GDP: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

普通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仅供参考)

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种类: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 特点: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不为被观察者所知,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或没有收到“环境的干扰”。因此,应用这种方法有可能了解到现实的真实状况。 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在编制心理测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 实验法: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这是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不同之处。 个案法: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方法。它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的。个案法要求对某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由于个案法限于使用少数案例,研究结果可能只适合于个别情况。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经验主义、联想主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塔式、精神分析学派 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一、大脑的结构:大脑半球的表面布满深浅不同的沟和裂。沟裂间隆起的部分称为脑回, 有三条大的沟裂,即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这些沟裂将半球分成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几个区域。大脑半球的表面由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神经纤维覆盖着,呈灰色,叫灰质,也就是大脑皮层。大脑半球内面是由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叫白质。 二、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 1、初级感觉区: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 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属布鲁德曼的第17区,他接受在光刺激的作用下由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如对光的察觉等。 听觉区:在颞叶的颞横回处,属布鲁德曼的第41,42区,它接受在声音的作用下由耳朵传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如对声音的察觉等。 机体感觉区:位于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属布鲁德曼的1,2,3区,它接受由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传入的感觉信号,产生触压觉、温度绝、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等。 2、初级运动区:即布鲁德曼第4区,称为躯体运动区,简称运动区。 3、言语区:对大多数人来说,语言区主要定位在大脑左半球,它由较广大的闹区组成。 4、联合区:人类的大脑皮层除上述有明显不同机能的区域外,还有范围很广、具有整体或 联合功能的一些脑区,称联合区。联合区不接受任何感觉系统的直接输入,从这个脑区发出的纤维,也很少直接投射到脊髓支配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三、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 从结构上说,人的大脑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的灰质多于右半球;左右半球的颞叶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颞叶的不对称性是和丘脑的不对称性相关的;各种神经递质的分布,左右半球也是不平衡的。 从功能上说,在正常情况下,大脑两半球是协同活动。进入大脑任何一侧的信息会迅速地经过胼胝体传达到另一侧,作出统一的反映。 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 什么叫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神经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普通心理学(重点难点整理_

习题 普通心理学(上)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和如何研究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 2、心理 3、行为 4、观察法 5、实验室实验法 6、自然实验法 7、个案法 8、心理测验法 9、行为主义心理学 10、精神分析 11、人本主义心理学 12、脑成像技术 13、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二、简答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 3、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研究心理学有什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 5、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它们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6、心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三、论述题 1、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时,能不能把对内隐的心理与外显的行为的研究割裂开来?为什么? 2、心理学的研究有那几种主要的类型?每种研究有什么特点? 3、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4、心理学是怎样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在心理学的产生中有什么作用? 5、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哪些? 6、简要说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名词解释 1、神经元 2、神经冲动 3、静息电位 4、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5、神经回路 6、皮层的言语区

7、突触传递 8、反射 9、条件反射 10、大脑半球的单侧化 11、脑功能的模块论 12、均势原理 二、简答题: 1、什么叫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2、神经细胞的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3、简述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4、脑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 5、大脑皮层可分为哪几个叶? 三、论述题 1、神经是怎样进化的?神经系统的进化有哪些一般的趋势?它与心理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2、试述大脑皮层几的主要的语言区及其功能。 3、解释大脑皮层的功能及其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4、什么叫裂脑研究?它对揭示脑的秘密有何重要的作用? 7、什么是机能能系统学说?三个机能系统关系如何? 8、什么叫神经—体液调节?各种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有哪些影响? 第三章感觉 一、名词解释: 1、感觉 2、感觉的编码 3、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4、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差) 5、特征觉察器 6、视觉感受野 7、适宜刺激 8、三色说 9、对立过程理论 10、视敏度 11、感觉的适应 12、闪光融合 13、视觉掩蔽 14、声音的掩蔽 15、联觉 16、频率理论 17、共鸣理论 18、行波理论 19、神经排射理论 20、韦伯定律 21、对数定律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课后习题详解第章索洛增长模型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3版)第1章 索洛增长模型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1 增长率的基本性质。利用一个变量的增长率等于其对数的时间导数的事实证明: (a )两个变量乘积的增长率等于其增长率的和,即若()()()Z t X t Y t =,则 (b )两变量的比率的增长率等于其增长率的差,即若()()()Z t X t Y t =,则 (c )如果()()Z t X t α =,则()()()()//Z t Z t X t X t α= 证明:(a )因为一个变量的增长率等于对该变量取对数后再对时间求导,那么可得下式: 因为两个变量的积的对数等于两个变量各自对数之和,所以有下式: 再简化为下面的结果: 则得到(a )的结果。 (b )因为一个变量的增长率等于对该变量取对数后再对时间求导,那么可得下式: 因为两个变量的比率的对数等于两个变量各自对数之差,所以有下式: 再简化为下面的结果: 则得到(b )的结果。 (c )因为一个变量的增长率等于对该变量取对数后再对时间求导,那么可得下式: 又由于()()ln ln X t X t αα??=??,其中α是常数,有下面的结果: 则得到(c )的结果。 1.2 假设某变量X 的增长率为常数且在10~t 时刻等于0a >,在1t 时刻下降为0,在12~t t 时刻逐渐由0上升到a ,在2t 时刻之后不变且等于a 。 (a )画出作为时间函数的X 的增长率的图形。 (b )画出作为时间函数的ln X 的图形。 答:(a )根据题目的规定,X 的增长率的图形如图1-1所示。 从0时刻到1t 时刻X 的增长率为常数且等于a (0a >),为图形中的第一段。X 的增长率从0上升到a ,对应于图中的第二段。从2t 时刻之后,X 的增长率再次变为a 。 图1-1 时间函数X 的增长率 (b )注意到ln X 关于时间t 的导数(即ln X 的斜率)等于X 的增长率,即: 因此,ln X 关于时间的图形如图1-2所示:从0时刻到1t 时刻,ln X 的斜率为a (0a >),

厦门大学《高级宏观经济学Ι》课程试卷 应用类A

一、(15分)假定在美国,投资占产出的比重永久性地从0.15上升到0.18。假定资本份额是1/3,且有()6%n g δ++=。 (1)相对投资不上升的情形,产出最终大约上升了多少? (2)相对投资不上升的情形,消费大约上升了多少? (3)投资上升对消费的瞬时影响是什么?消费回到投资未上升时的水平,大约需花费多长时间? 二、(15分)考虑一个Ramsey-Cass-Koopman 经济,已知终身效用的表达式为: 101t t t c U B e dt θβθ -∞-==-?,其中,单位有效劳动消费:t t t t C c A L =,1(0)(0)/B A L H θ-=,(1)n g βρθ=---,n 为人口增长率,g 为技术增长率。 请从直觉性方式.....推导单位有效劳动消费........的欧拉方程,并解释经济学含义。从经济学意义上......解释消费变动与家庭跨时期替代消费的意愿1/θ,利率r ,贴现率ρ之间的关系。(注:直觉性方式即从边际效用学的角度推导) 三、(10分)假定()()()()1H Y t K t a H t β α=-????,()()H H t Ba H t =&,以及()()K t sY t =&。假定01,01αβ<<<<,并且,1αβ+>。 (1) H 的增长率是多少。 (2) 该经济是否收敛于一平衡增长路径?如果是,平衡增长路径上的K 和Y 的增长率是 多少。 四、(20分)一个具有可加性技术冲击的简化真实经济周期模型。考虑一个由长生不老个人组成的经济。代表性个人最大化01()(1)t t t u C ρ∞ =+∑的期望值,0ρ>。瞬时效用函数2()t t t u C C C θ=-,0θ>。假设C 总处在使'()u C 为正的区间里。 厦门大学《高级宏观经济学Ι》课程试卷 经济 学院 2010 年级 研究生各专业 主考教师: 试卷类型: A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普通心理学 1. 心理现象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2. 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和揭示这些心理 现象及其规律。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领域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1.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第四节心理科学的发展 1.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流派:(1)行为主义学派(2)精神分析学派(3)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4)认知心理学学派 第五节科学的心理观 1.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是一种反映,而人的心理是物质 世界中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2)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类具有高度 发达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层的神经联系异常丰富,物质基础。心理现 象与脑的结构与机能分不开。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灵活,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 第一节心理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神经元和神经系 统1) 2)3)4)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脑内的神经元数目大约有1011~1012 个,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元数量的10 倍,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与外周神经系统内,起支持,营养,形成髓鞘,绝缘,修复等多种功能,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构筑,信息传递功能的发挥以及内环境的稳定和可塑性有重要影响,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 神经回路:神经元通过化学突触和电学突触相互连接在一起,组成了极端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神经元回路或神经通路。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它们的活动是机体行为的基础。 周围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内脏,包括身体各种腺体的活动,例如心跳,呼吸,消化,排泄,体温调节和性活动等。 脑干:脑干的下界与脊髓相连,上界以视束与间脑毗邻,自下而上有延脑,中脑和桥脑三部分组成。 大脑皮层各叶与不同的心理活动有关,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顶叶为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前额叶皮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则与复杂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