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外军士官教育培训对我军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启示

试论外军士官教育培训对我军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启示

试论外军士官教育培训对我军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启示
试论外军士官教育培训对我军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14388156.html, 试论外军士官教育培训对我军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启示

作者:蒲晓露詹晓琳程宏凯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5年第13期

摘要:2014年底我军士官长制度开始实施,这一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对我军士官队伍建设

发展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培训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外军实行士官制度历史较长,在500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法。分析外军在士官教育培训中的特点和经验,探讨其对我军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启示,从而更好地促进并发展我军士官教育培训工作。

关键词:外军士官教育培训我军士官培训启示

2014年初总参赋予北京军区某旅组织士官长试点工作,2014年11月19日,北京军区第一期士官长预任对象集训在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结束。同年12月9日担负我军士官长制度试点工作的陆军第39集团军某步兵旅召开军人大会,任命36名营连优秀士官为营连士官长,负责部队日常军事训练、管理教育工作。士官长制度的推行不仅是我军士官制度上又一重大突破,也为全军士官制度的改革以及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积累经验。与此同时,如何选拔和培养士官长,怎样保障这支队伍的战斗力,以及如何通过士官长制度来提升士官队伍建设水平和建立良好的职业培训体系等都是我们面临的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探索的课题。而相对于外军已有的500多年发展历程的士官制度而言,我军士官制度不过20多年的时间,到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作为担负士官教育培养的院校,我们理应学习和借鉴外军士官队伍在职业技术培训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外军士官教育培训的特点及经验

(一)士官培训文化起点较高,有较好的兵源质量

外军普遍认为要建立一支职业化、高素质的士官队伍,必须从士官源头把好质量关。为了使士官生源具有可靠的保证,外军对招生条件规定非常细,淘汰的比例也较高。无论是从地方招收还是从部队选取,各种条件都有等级标准和量化要求。如日军院校招收学员有一套严格的制度和程序,在德、智、体等方面都规定有严格的标准。每升一级,都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后方能进入各兵种学校学习相应课程,成绩优秀者才能提升。而美军规定,考生的智力须在65以上,最近一次专业考试在100分以上,已获得相应的技术等级,必须完成在过去6各月内完成其士兵业务手册上全部专业科目中的70%。印军对士兵的文化程度要求则更高。在印军陆军中,入伍者必须是受过10年制普通教育,海军和空军甚至要求达到12年制学校毕业。入伍前必须经过文化考试。由于士兵入伍条件较高,又经过4~5年的士兵生活和采取择优选取士

浅谈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

浅谈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 摘要: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我国人才结构、教育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其表现之一就是对劳动者素质和和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也备受瞩目。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分析转变前途 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前景,对我国教育和社会事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我国人才结构、教育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职业教育发展与前景也备受瞩目。 一、职业教育在我国的现状分析 1.思想观念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阻力。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封建观念和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之下,传统文化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理念已深深镌刻到人们的思想中,逐渐形成了“重普教,轻职教”、“重科学,轻技术”、“重知识,轻能力”的社会氛围,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和支持,也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2.办学模式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限制。在国际上,职业教育是多数应用技术性人才终身学习的重要基地。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既注重于学历教育,也注重非学历的技能培训,正是因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正确的功能定位,以及它和企业的紧密联系,才决定了它在社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地位。但现行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还存在特色不够明显,教学过程中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职业培训不够广泛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不够,也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3.体系缺陷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影响。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而不是层次教育。近十几年,职业教育发展也陷入了困境,其结构体系的不健全,办学方向与定位、专业结构和培养模式及招考制度越来越趋于普通教育,因此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结构体系。而新的结构体系,应该有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院校、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和培养技能“双料”型人才的本科教育院校,专业硕士的培养也应逐步探索。 二、未来职业教育的转变 1.运行机制的转变。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集团化办学是推动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改革的切实有效的途径。通过实行集团化教学,可以调动政府、企业、行业、院校、研究机构和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性,广大职业院校继续探索加以完

心得体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最新)

心得体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最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为职业教育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从无到有,成为对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独特贡献。比较X年和2006年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职业教 育体系升级趋势明显,总体规模稳定,外延发展进入瓶颈期,内涵建设正当其时。主 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从学校数量来看,高职(专科)院数增长18.5%,中等职业教育减少25.9%,职业初中数减少95.2%,应用技术大学诞生,标志着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经济协同升级的趋势更加明显;其二,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总数减少 了24.2%,但在校生总数浮动不大,10年来仅增长2.1%,表明职业教育总体规模比较稳定,在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两个要素的制约下,职业教育外延发展道路开 始进入平台期;其三,教职工总数增长5.2%,专任教师增长16.0%,总生师比从15.9 : 1下降到15.4 : 1,专任教师生师比从20.3 : 1下降到20.5 : 1,表明教师队伍总体规模稳中略升,虽然距离18 : 1甚至更低的生师比,仍然有很大的空间,但是限于 教师编制数量和准入资格等要求,教师队伍数量短期内难以大幅提升。因此,仅从这

10年的数据即可知道,职业教育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外延型发展,已经为转向质量型 发展和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动能转换积累了深厚基础。 纵观当前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全球化浪潮起伏波动,多元文化交流激荡,国际竞争有增无已,价值链升级更加频繁,经济社会发展动能转换,人民内部矛盾发生转变。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密切关注国家发展规划战略的导向,加大深层改革力度,深化内涵建设,提升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释放更加强大的人才供给能力。 首先,加速构建适应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积极创新中央部门联席合作的职业教育治理体制机制,尽快组建相对独立的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局,改革国家教育督导局作为国务院特设机构,形成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局、国家教育督导局、各类教育举办主体和社会组织协同共治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尽快建立国家职业资格框架、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专业认证制度,系统化改革职业教育法、劳动法、税务法等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制度,确保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法理基础和制度依据;改革职业教育的招生考试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加快建设学分和技能积累制度,运用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学分银行系统,搭建各类学习成果能够顺畅互换互认互转、异地通存通兑的机制,保障各类职业教育生源能够自由转换学习类型和学习权利,促进现代职业教

心得体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最新)

心得体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最新) 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方案》既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愿景,也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努力奔跑的线路图。《方案》直面问题,突出问题导向,从问题根源着手,从核心环节发力,以国际视野准确定位,以体制机制为支点,从根基上撬动未来一个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每年的新增劳动力中,职业院校毕业生占到70%。 然而,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职业教育存在的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未真正落实、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人才培

养质量参差不齐等突出问题,也制约了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多年来,虽然国家层面一直在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职业教育“矮人三分,低人一等”的问题始终存在。去年,某省份大幅提高普通高中的录取比例,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还要不要中职”的热议。一些高职院校的招生困境也引来了“还要不要继续发展高职”的质疑。对此,《方案》给出了响亮的回答:“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要进一步深度融合,要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要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乡新增劳动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推动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 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在“标准”的引领下将会更加完善。用“标准”引领发展,是《方案》的一大亮点。《方案》明确指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问题在于,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标准是什么?职业教育如何实现现代化?对此,《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定向定量的举措,如要完善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实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在一定水平的教育基础上所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它的特点是强调职业道德培养,着重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发展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培训,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从当前情况看,要办出受企业欢迎、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职业技术教育,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纵观近代以来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史,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这就是:职业技术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关键环节,是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重要枢纽,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一种长远、积极的就业支持政策,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就业岗位,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调整,促进劳动者再就业,化解社会矛盾,意义十分重大。 二、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 20多年来,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又有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237万人,占整个高校招生总量的53%,高职高专招生总量已经超过了本科。在这种形势下,截止到2005年,全国具备颁发学历资格的普通高职院校达到1078所。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却不容乐观,自1999年以后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拉动了以升学为主的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1998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数为359.6万人,2004年增长到821.5万人,增幅达128.4%;而同期承担技艺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由519.5万人增加到548.1万人,增幅仅有5.5%,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数的比例由占高中阶段的59.1%下降到40.0%。更令人担心的是,在全国农村高

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出特点、办出水平,各地区和许多企业进行了积极探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是薄弱环节,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现在,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我们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是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都对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从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看,技术工人短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我国已是制造业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我国的制造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而且安全生产事故也多,这些都与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匮乏有很大关系。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与重组,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使“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有竞争力。这就必须从源头抓起,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就业问题在我国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目前,全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约2400万左右,还有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促进社会就业,必须发展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把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城市就业的重要措施,特别要加强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城市就业率。解决“三农”问题,

基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的论文

基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学校;学生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是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实用型、适用型人才的教育发展趋势,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近年来,社会上对职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职业教育是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实用型、适用型人才的教育发展趋势,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选择,并展示了良好前景。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强,职业教育理论也有了很大发展,但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问题。 1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素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重要,发展经济需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还需要大量能够掌握先进技术的熟练工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量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从我国当前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迫在眉睫。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一些专业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劳动岗位,就业者能较普遍地受到系统而严格的职业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立足于我国的国情。从经济发展形态来说,我国现在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处在萌芽状态下的知识经济等多种状态并存的状况,不同的行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的组织方式、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都很不相同,对人才层次、类型和规格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产业技术结构呈现出提高的态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技术人才在我国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生产的发展和提高需要相当数量的在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应用型人才。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仅是最终解决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也直接关系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职业教育发展的限制条件 1、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重普通教育和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的情况仍为普遍: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大多数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认为考取本科,上大学是学生的最好的教育方式,对于职业教育有的学生了解不多,学生家长更是认为职业教育多为民办,而且孩子考取学校时也不希望孩子上职业院校,这就造成了在教育观念上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家长不喜欢孩子上职业教育学校,那是由于这样的家长还是在一种上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的梦中,而且,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失业问题还是没有让他们从他们的一厢情愿中醒来,更有甚者,加重自己孩子上大学的负担,一定要上好大学,上好大学、重点大学。但到后来,自己的孩子还是不能够在职场一展风采,原因就是没有一技之长。 2、学生生源质量逐年下降。中职教育近几年的生源很不乐观,在几乎取消分数线的情况下,招生仍然十分困难。对于高职院校,受传统观的影响,学生生源质量也在下降。近几年的职业院校招生显示,各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普遍高考分数比较低,这也加剧了学生生源质量不高的现状。 3、在经费投入方面,普高和中职的投入极不平衡,中职学校的经费主要靠收取学杂费来维持运转,职教经费主要转移到学生身上来负担。以这种经费来源支撑职业教育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处于被动局面,无法实现职业教育的长途发展。 3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利条件 1、国家教育支持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务院先后三次召开或批准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于二00二年和二00五年两次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决策,

XX职业技术学院提升学校治理水平的思考

XX职业技术学院提升学校治理水平的思考 构建大学现代治理体系和提升大学治理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这种类型教育的生力 军和领头羊,更应该在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上下功夫,一开始就起好步、开好头。近年来,XX 职业技术学院在治理能力提升方面做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良好的现代治理基础。但在内部治理和外部环境建设等方面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现根据自己的调研情况谈几点思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对高职院校现代治理的理解现代治理的概念一般是借用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1995 年,全球治理委员会对现代治理的定义为:“是个人或组织、公共部门或私有部门管理其一般事务的多种方式的总和。它是一个使得冲突和多元利益得到妥协并采取合作行为的持续过程”。就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而言,对这个定义可以这样理解:“治理”的主体是“个人或组织、公共部门或私有部门”,即学院;“治理” 的对象是“管理其一般事务”,即学院教育教学等工作;“治理” 的手段是“多种方式”;“治理”是一个“总和”性的概念,因而它是学院内外部各项工作集成,是一项系统工程;“治理”一个“持续过程”,因而它是长期的,伴随学院始终;“治理”的目标是“使得冲突和多元利益得到妥协并采取合作行为”,定义中提到的“多元利益”,也就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XX 职

业技术学院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其利益相关者应为政府、学校、企业、学生、教师、家长、行业、科研机构、参与职业教育或培训的个人等。内部利益相关者主要有学校、学生、教师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指政府、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等。 需要强调的是,必须弄明白“管理”与“治理”的区别。“治理”着眼各利益方之间责权利的划分、制衡以及利益方对事务的参与和协同,治理是自下而上、多元双向的;而“管理”是在特定治理模式下,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行为,管理是自上而下、一元单向的。因此,不能用“管理”代替“治理”,也不能将管理的手段用于治理。 由于职业院校利益相关者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那么,与其相适应的治理能力即可分为内部治理能 力和外部治理能力。职业院校内部治理能力就是职业院校协调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提升工作效率,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事务等的能力和水平,主要包括决策能力、执行能力、监督能力和评价能力。职业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则是调节职业院校内部各利益主体间关系的一系列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总和,主要涉及职业院校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组织行为的规范体系。外部治理治理结构主要是指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等之间的关系,外部治理能力就是学校协调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形成良好的的外部环境,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的能力和水平,关键点在于学校要与外部环境形成良性互动、双向交流

浅谈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作者:陈宇 摘要:教育是生命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的需要,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水平已经是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最重要依据,是国家先进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我们国家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更应该加重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在教育事业这条道路上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不容忽视,关注和重视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当今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偏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文化制约等因素,因此其发展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对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做一个深入的探究,探析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酉阳县职业教育发展 一、引言 我们国家要重视教育的发展,俗话说:教育之根本,只有这样,一个国家才能走向全面发展。近年来国家在教育上取得了不少的进步,特别是经济相对发展的东南地区,但是,要想教育有一个质的转变,只看部分教育情况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大到一个城市,小到一个区县,甚至是乡村,全方面的发展,让中国的教育有一个质的跨越,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不是说说而已,在这条路上会有很多的困难,需要我们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扶持,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一步一步坚实的走下去,我相信有一天我们的教育会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我们要行动起来,本文就对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状况、问题及发展对策做一个深入的研究,笔者来到酉阳县,对当地的教育展开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 二、重庆市酉阳县基本情况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重庆市下辖的一个自治县,亦是重庆最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县之一,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山区,与湖南、湖北、贵州毗邻。酉阳是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地,全县幅员面积5173平方公里,是重庆市面积最大的县,辖39个乡镇,总人口79.43万,其中土家族约48万人,占总人口的60%,苗族19.06万人,占总人口的24%,除此之外还有满、彝、回、黎等1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3.6%,是土家族苗族的主要聚居地,主要以耕田种地为生,以养殖业与畜牧业为主,是一个美丽的小山区。 三、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落后 重庆市酉阳县地处重庆东南边远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工资水平也极其低,按原理说它的普遍消费水平应该低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相反,它是一个收入低消费高的自治县,经济方面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边远地区都面临一样的问题,有待重视。正是由于经济水平的落后,收入低消费高的现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让部分家庭的学生不能上高中,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更是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办学水平。教育经费的不足是我县面临的一个

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思考

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思考 近年来,无锡市以建设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和接轨国际的技师大 市目标为引领,以增大投入和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推动职业教育资 源整合,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内涵质量,积极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全市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统筹协调发展,办学规模持续 扩大,办学体系持续完善,办学质量持续提升,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和 城市转型发展的水平全面增强。 一、无锡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概况 (一)职业院校基本情况。当前,全市共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0所(其中省属4所、市属3所、民办3所),五年制高职校和中等专 业学校20所(其中省属1所、市属8所、县区属10所、民办1所),技工院校14所(其中省属1所、市属3所、县区属2所、企业办3所、民办5所),职业院校在校生(含成人学历教育)达21万人。其中有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所,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所,省示范性高职院校5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5所,省 高水平示范性中职校12所,省重点技师学院1所,21个基地入选省职业教育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立项,一批学校和专业被确定为国 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二)优化中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布局,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通过合并、共建、联办、划转等多种形式,对职业中学、技工学校、 中专学校以及成人学校的资源实行整合重组,市区公办职业学校由37 所整合为17所,校均办学规模达到5000人左右,真正实现了规模办学、集约办学、特色办学,全市省级以上重点职校招生数达到职业教 育招生总量的95%以上。优化职业教育空间布局,高起点规划建设无锡职教园。2005年启动建设以来,已累计投入70多亿元,建成范围达6 平方公里,已入驻中高职院校8所,师生8万余人,每年为无锡市和 长三角地区培养1万多名毕业生和3万名实习生。同时,建成启用了 功能水平先进的无锡市公共实训基地,中国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亚太经合组织技能开发促动中心在实训基地落户。 (三)展开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试点,统筹发展中高等 职业教育。立足于探索中职、高职、应用技术本科的人才系统培养, 积极参加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市教育局组织全市 职业院校研究起草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经市政府 同意后报送省教育厅审批。2012年,申报获批“中高职3+2分段培 养”“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等13个试点项目,招生计划近1500人;2013年,申报获批“五年制高职与本科5+2分段培养”“高职与 本科3+2分段培养”“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等28个试点项目,招生 计划近两千人。 (四)实施职业教育内涵质量提升工程,着力提升职业院校办学 水平。自2007年起,全市已连续组织实施了三轮增强职业教育内涵建 设的专项工程。2007—2009年,每年安排专项经费650万元,实施职 业院校课程、专业、师资“三项建设”。2010年—2012年,每年安排

(完整版)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赵恒伯教授 讲学内容: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二、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现状 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职业教育又称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教育类型地位平行。 职业教育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远古时代,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制造和使用工具等知识,主要以言传身教代代传授。如果把人类的此类活动称为教育的话,那么它就是职业教育,可以称之为职业教育的发端。手工业经济时代,以手工技艺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在劳动现场开展,父子相继、世代“薪火相传”。农业经济时代,有技术的能工巧匠通过设学授徒等方式在工作中传授技艺,是一种学徒教育形式,其职业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高度一致,教具即生产用具,教师即师傅。16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兴起后,出现了形式各异的讲习所和讲座等,通过讲习所和讲座向工人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机器工作原理,它们可以看作是学徒教育转向学校职业教育的过渡形式。18世纪初,俄、德、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办了现代意义的职业学校,在我国,也于19世纪后半叶创建了福建船政学堂,并逐渐发展为农业、工业、商业和商船四大类实业学堂。这标志着学校职业教育的正式形成。 由言传身教、父子相继、师徒相授、讲座传授发展到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呈现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与规模在逐步拓展,由单一教育形式向集体传递形式演变,为适应工厂对大量技术性专门人才的需求,学校职业教育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教学形式,采取夸美纽斯

创新军队基层管理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创新军队基层管理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发表时间:2018-08-13T15:16:27.79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4期作者:田乙君[导读] 针对士官军队基层管理教育能力的培养,院校应着力在军队基层管理课程的内容、方法、评价模式上进行研究,真正为军队基层士官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陆军工程大学训练基地指挥系江苏徐州221000 伴随着我军编制体制调整改革的不断深入,院校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探索、发展和深化。以士官培养层次为主的院校教学任务在近几年的岗位任职培训转型中,得到了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士官岗位任职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军队基层士官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军队基层管理能力的要求,更加迫切、更加现实。因此,针对士官军队基层管理教育能力的培养,院校应着力在军队基层管理课程的内容、方法、评价模式上进行研究,真正为军队基层士官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军队基层管理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更加具有针对性 在传统职业教育中,课程设置上兼顾的方面较多,存在着“大而全、粗且浅”的现象。体现在军队基层管理课程教学上,就是既要注重打牢学员的理论基础,又要针对其第一任职岗位进行相对应的实践锻炼。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课时及教学环境等条件的限制,该门课程大都以理论讲解为主,再通过结合学员的日常管理、毕业实习等活动去锻炼学员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构成了传统职业教育中军队基层管理课程教学主体。然而,岗位任职能力培养与传统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有所区别。其岗位针对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内容,主要应该围绕培训对象现实工作岗位和拟调工作岗位的素质需求为核心来进行设计。就是要求培训对象现在或即将要从事的工作岗位对其有什么样的知识、技能需求,士官院校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开设与之相配套的课程内容,使教与学两个方面都能紧贴岗位实际需求,从而真正达到岗位任职能力培养的目标。 对军队基层管理课程而言,从教学内容与重点上来看,传统职业教育主要突出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性,而在士官岗位任职培训中则更应该突出其重点性。士官岗位任职培训的对象,其岗位更加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对军队基层管理方面也有所侧重。如有的岗位偏重于对人员的管理,有的岗位则偏重于对训练的管理,有的岗位偏重于对后勤方面的管理等等。士官岗位任职培训目标的这种具体性特点,对军队基层管理教学的内容设置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因此,在教学准备上只有更加充分,才能确保在课程设置上紧贴军队基层任职岗位的需求,最终达到教与学都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目的。 二、军队基层管理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加具有灵活性 一是突出因人施教的方法。士官岗位任职培训,由于培训对象基本都是参加全军统考的士兵学员选拔出来的,这样就会造成同一批某个层次、某个工作岗位的培训对象,其起点很可能存在着很大差别。这样就造成军队基层对人才需要与士官初级院校培养的目标不相一致。如此一来,当他们要同时参加某个工作岗位的任职培训时,势必在各教学班次中存在起点不同的客观事实。这就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而进行教学设计,对起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以避免某些学员“吃不饱”而某些学员又“消化不了”的现象,从而做到因人施教。 二是突出理论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有基层管理任职经历的学员,我们可以参照传统职业教育中的课程标准进行,在军队基层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重点打牢其理论基础。这部分学员有一定基层管理经验,但欠缺对宏观管理理论的把握,工作中“经验式”管理体现明显。为此,教学中必须注重提高教员灵活授课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士官岗位任职培训与传统职业教育存在的这种差别,选用更为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没有基层管理任职经历的学员,要把握住两点:一是通过教学加深其对军队基层管理理论的理解;二是增加这部分学员实践锻炼的环节。重点突出其实践应用的能力。由于士官学员普遍对军队基层管理理论缺乏深入地理解,容易导致管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现实,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对军队基层现实管理深入地了解。可以通过广泛开展基层生活观摩、请军队基层优秀士官进行讲座、与军队基层官兵座谈等活动来进行弥补。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讲授为辅、以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为主,注重将理论与基层实际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是突出导学式的方法。在军队基层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主要采取导学式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注重发挥图书馆、校园网等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扬士官岗位任职培训学员主观能动性、对知识与技能需求明确的优势,紧紧围绕具体岗位对学员军队基层管理方面的具体要求。并结合同一批学员起点不同的特点,在教员的指导下,以学员自我认识素质差距、自我选择学习内容、自我控制学习进度为主所开展教学活动。这一方法要求教员必须要针对各班次学员的特点进行充分地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员查找与认识自身所存在的差距,为学员选择学习内容提供意见、建议,解答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与问题等等。 三、军队基层管理课程考核方式上要更加具有多样性 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传统职业教育中的考核往往是在时间、地点上统一组织实施,而士官岗位任职培训中,由于存在着培训时间较短、考核结果对学员约束力较弱等特点,可根据学员的不同情况,以达到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规定的标准为目标,进行分批考核。在具体考核评价的方法上,应与不同岗位的学员实际工作需求灵活采用。如结合其具体专业岗位课程进行考核、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内容分阶段进行考核等。在考核内容上,尽可能以减少理论笔试的权重,在题型选取上尽量以主观题为主、以理论为主的客观题为辅,重点突出考查学员依据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军队基层管理理论的应用能力。在考核的形式上,可结合教学及学员实际,灵活选取笔试、口试、代职评定成绩等,进行综合评价,以更好地促进学员军队基层管理能力的形成与提升。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人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素质,民族的素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 有利于切实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促进就业率提升,对适应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民族要提高,这是任何民族、任何社会制度都必须正视、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无论国家、社会还是民族其重要组成因子无疑是人——是劳动者!人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素质,民族的素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以人为本,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理应成为一个国家的基本国策。 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由解决人民温饱,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转向实现国家新型工业化,大力增强国力,提高全民族自主创新能力。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劳动者的努力和社会活动才能得以实现,而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必将影响其质量水平。二十一世纪各国的竞争,将是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竞争,在其背后,是劳动者素质和人才的竞争。中国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并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从现在开始,从尽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各类人才做起,迎头赶上。这可以说是我们当前急迫的任务。

一、发展职业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 劳动者素质是指一个国家中能够从事社会劳动 的全部人口的整体素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主要包括从业人员、失业人员,也包括处于劳动年龄之内的就学人员、从事家务人员和军队服役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正是通过这些人的劳动来实现的,他们的素质状况,在生产力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高劳动者素质,主要是依靠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它是一种规范化的教育,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是有广大干部和教师负责任地去完成的教育,这种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今世界,以人的素质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对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已成为当务之急,从而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 “十五”期间,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初中毛入学率已达95%,高中毛入学率已达5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1%,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已经超过2300万人,正如教育部周济部长说,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21%的入学率意味着还有一大批高中毕业生未能升入大学。虽然招生数每年都略有

浅谈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14388156.html, 浅谈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作者:许枭刘志华 来源:《中学时代》2013年第09期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不创新就没有出路。因此,职业教育如何创新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培训教育途径方法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有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全力打造培训体系;积极发展行业、企业职业教育,力促行业、企业实质性参与职业教育;灵活、开放、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力促职业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发展;创新职业教育管理,改进主体关系,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等多种方式。 一、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全力打造培训体系 1.突出培训地位,以培训塑造职业教育特色。以职业培训塑造职业教育特色,努力打造培训品牌,把大力发展职业培训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这对职业教育至关重要。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要积极发展一些培训机构开展职业培训工作,把企业的、行业的以及职业学校的培训扩展到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政府也应多向职业培训机构投入一定的经费,以保证职业培训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对弱势群体、失业人员更应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 3.从主体、内容、质量、管理等方面着力打造培训体系。培训体系要注重一些专门的学校以及一些行业协会组织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同时要适当建立一些培训机构,并统一注册培训机构。在进行职业培训中,主要内容要以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为主,培训职业资格证书需要具备的相关知识,使职业培训工作真正能起到促进就业的作用。同时,对于培训机构要加强管理,进行严格的引导和监督,只有具备一定实力、具备一定资质的机构才可以进入职业培训的市场,从而使培训质量得到保证。 二、积极发展行业、企业职业教育,力促行业、企业实质性参与职业教育 1.积极培育行业协会组织,开展行业职业教育。这些年,职业培训工作一直处于弱化趋势,随着一些行业主管部门的减少,职业培训工作更加不受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政府要予以重视并加强,可以发展行业协会组织,鼓励这些行业协会组织建立培训机构,并对行业协会组织投入一定的经费,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职业学校师资力量发展前景探索知识分享

职业学校师资力量发展前景探索 师资队伍建设是技工院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所在。随着社会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重视,我省技工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但仍然不能满足当前学校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如 何破解这一难题?正确看待当前我省技工院校师资队伍现状, 理性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状况 截止2010年底,我省在职教职工数6875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教师4425人,技师、高级技师1471人,文化技术理论 教师3926人,生产实习指导教师1539人,一体化教师1728人,兼职教师738人。我省技工院校从创办以来,特别是经近30 多年的艰苦创业,已形成具鲜明办学特色、具一定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的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技工教育体系,也培养了一批批既能传授理论知识又能传授操作技能的师资队伍,基本满足了当前技工教育的需要。在全社会逐步重视高技能人才培 养的大背景下,对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政策推动更加有力。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相 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国家和省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 划纲要(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等;国务 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及浙江省高技能 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等等。都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有力地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展望

浅谈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 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新阶段,虽然在教育服务方面我国只作了部分承诺,但教育系统同样要加速扩大开放的进程的趋势是必然的。它对职业教育既有直接的促进和冲击,也有通过经济领域产生的间接影响。面对国内外劳动力市场和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今后中国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本国经验的同时,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全面地、深层次地对自身进行改革和不断完善。改革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使自己更强、更新、更活,因为竞争力的基础是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只有具备更强的实力,才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和提供高水平的服务;面对世界各国教育力量的竞争,必须要有新的观念、新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否则,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鉴于市场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我国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改革从计划体制中沿袭下来的旧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学会深入地了解市场、灵活地适应市场、准确而果断地占领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从国家对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以及现代企业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出发,对我国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目前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以后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章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从2000年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部在“2003——2007教育振兴活动计划”的文件中,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定职业教育转变办学模式。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职业教育在解决劳动力就业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方面发挥出日益突出的作用。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中国基本上拥有了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但缺少一支庞大的能够理解现代科技知识并受过专门训练的技术操作人员队伍,这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教育部在2005年下发的教职成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充分认识到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中,出现了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相对于普通高中教育,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是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把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片面理解为就是发展普通高中,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忽视乃至削弱中等职业教育。必须看到,在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条件下,如果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将影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制约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要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能力 鼓励和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创建一批一流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采取联合、连锁、集团化等办学模式,提高和增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推动骨干示范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及其发展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及其发展的意义 发表时间:2012-10-08T09:13:36.043Z 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李臣周超 [导读] 本文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分析了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 李臣周超(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分析了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地位;意义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的,至今已发展了30 多年。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显现,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培养大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的合理分布,配合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搞好高等职业教育,深刻领悟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者至关重要。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 1.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在学历上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相同地位。《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在该法中非常明确地把高等职业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确定了下来。《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大学教育(5 级)分为学术性为主的教育(5A)和技术性为主的教育(5B),同属于高等教育,具有同等地位。标准分类的颁布,使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权威性的确认。 2.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也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高等职业院校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其规模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 3.高等职业教育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二、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 1.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利于实现享受高等教育的公平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到了无数次验证,广大人民群众也深深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享受高等教育成为了人民的现实愿望。以培养精英为目的的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显然不适合以大多数普通群众为培养对象,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类型,是面向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阶层,面向大众的教育形式,它更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公平性,为人民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果。 2.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和扩大就业。我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资源占世界总量的25%,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劳动力规模将继续增大。“十五”期间,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每年80万人以上,我国农村还有1.5 亿以上需要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如果不解决这些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于促进和扩大就业,进而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3.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大部分来自农村、乡镇和偏远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给了这部分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掌握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4.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利于新型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但随着传统经济模式的不断突破,规模化和各类现代社会分工的结构性格局问题在我国逐步显露出来,特别是在2008 年爆发世界性金融危机后,我国原有的优势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行业的变动、职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动态变化超乎人们的想象,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使生产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知识密集型快速转化,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岗位的科技含量以及层次需求越来越高。 人才从生产和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的来分,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具体可分为四种人才类型: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而中级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以往一般是由普通职高和中等职校培养,从而造成缺乏高级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经济的发展却越来越需要大批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且能够在一线从事直接生产活动的人才。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有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中的若干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25(19):13-15. [2]强伟瑾.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及建议[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21(07):87-91. 注:本文系浙江省供销社科研项目《绿色食品加工与检测专业群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方案》(项目编号:10SS13)的研究成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