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作业题、讨论题和思考题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名词解释

1、货币

2、价值尺度

3、流通手段

4、贮藏手段

5、支付手段

6、本位币

7、辅币

8、金本位制

9、无限法偿

10、有限法偿 11、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12、货币制度 13、格雷欣法则

二、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货币的本质? 它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哪些主要功能? 试举例说明。

2、什么是货币制度? 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些?

3、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为什么说科学地划分货币层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试举例说明之。

5、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6、什么是纸币本位制? 其有何特点? 应如何正确理解当前中国的”一国三币”制度?

三、课堂问答( 讨论) 题

1. 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 银行卡是货币吗?

2. 金钱是万能的吗? 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 为什么自古至今, 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

3. 货币种种形态的演进有何内在规律? 流通了几千年的金属货币被钞票和存款货币所取代, 为什么是历史的必然?

4. 就你在生活中的体验, 说明货币的各种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高度地概括, 你认为货币职能最少不能少于几个?

5. 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的联系应该怎样理解? 结合欧洲货币、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理一理你的思路。

6. 货币是不是终归要消亡?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一、名词解释

1.信用

2.商业信用

3.银行信用

4.国家信用

5.信用工具

6.背书

7.承兑

8.商业本票

9.商业汇票 10.支票

二、复习思考题

1.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它们各有哪些特点?

2.试述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

3.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关系如何?

4.说明消费信用的基本类型和经济意义。

5.信用工具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三、课堂问答( 讨论) 题

1.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 与日常生活和道德规范里的”信用”, 有没有关系, 是怎样的关系?

2.为什么说在现代经济生活中, 信用联系几乎无所不在, 以至能够称之为”信用经济”? 能否谈谈你本人的体验?

3.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 二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中国当前为什么大力推广票据的使用?

4.在中国, 利用外资包括哪些形式? 大量地、长久地利用外国资本是否必然会陷入债务奴隶的境地?

5. 1997年以来中国开始大力发展消费信用, 其意义何在? 了解一下中国商业银行当前推出的有关消费信用的贷款有哪些类型。大学生助学贷款算不算一种消费信用?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

一、名词解释

1.利息与利率

2.基准利率

3.市场利率

4.单利与复利

5.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6.流动性陷阱

二、复习思考题

1.简介西方的利率决定理论。

2.简要介绍利率的分类。

3.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课堂问答( 讨论) 题

1. 如何看待中国当前出现的居民储蓄”负利率”现象? 分析其成因及影响。

2、区分”浮动利率”与( 中国的) ”利率浮动”。

3、了解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步骤是什么?

第四章金融体系

一、名词解释

1、储蓄银行

2、信用社

3、养老基金 4金融公司 5、投资银行 6、共同基金 7、公司型基金 8、契约型基金9、封闭型基金 10、开放型基金 11、开发银行 12、投资信托公司 13、财务公司

二、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存款型金融机构? 什么是契约型金融机构? 它们的主要类型和主要区别是什么?

2、为什么说购买共同基金属于间接投资? 共同基金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政策性银行? 它和商业银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试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结构与职能。

5、什么是投资银行? 它与商业银行主要区别有哪些?

6、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宗旨是什么?

7、保险公司主要的保险业务有哪些?

8、简述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业务。

9、简述投资信托公司的主要业务。

10、简述财务公司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三、课堂问答( 讨论) 题

1.你是否了解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产生的背景? 它在处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结合不良债权的成因, 你考虑化解不良债权的主要途径何在?

2.对于存款保险制度, 赞成者认为是保持银行体系稳定的关键性制度, 国家必须给予财力支持, 反对者认为这一制度是道德风险的根源, 不利于银行体系的健康运作与发展。对这样对立的看法, 你的判断是什么?

第五章商业银行

一、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

2、负债业务

3、资产业务

4、中间业务

5、表外业务

6、 MMMF

7、 NOW帐户

8、 CAMEL评级法

9、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10.非现金结算制度 11.简单存款乘数模型 12.存款乘数 13.现金漏损率

二、复习思考题

1、简述商业银行性质。它与其它金融机构的区别何在?

2.说明商业银行组织形式的类型。

3.比较商业银行的分业经营制和全能银行制。

4.阐述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5.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分为哪几类? 现金资产是收益率最低的资产,

那么, 现金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越少越好吗? 为什么?

6.《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哪些基本要求。

7.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 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把握? 为实现经营原则的资产—负债管理, 其理论发展的脉络是怎样的

8.试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

9.阐述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一般原理及其制约因素。

10、假设某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某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单位: 元

( 假定存款客户不提现, 不转存定期存款)

a、此时存款货币扩张倍数是多少? 存款货币总量又是多少?

b、如果中央银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确定为10%, 该银行拥有的超额准备金是多少?

c、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情况下, 如果该银行把10%的存款作为超额准备金, 存款货币和存款乘数会有变化吗?

d、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情况下, 该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 存款货币和存款乘数会怎样变化?

e、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情况下, 该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 中央银行向该银行出售 0元政府债券并长期持有, 请问存款货币和存款乘数会怎样变化?

11、假设银行体系准备金为15000亿元, 公众持有现金为500亿元。中央银行法定活期存款准备金率为10%, 法定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为5%, 流通中通货比率为20%, 定期存款比率为40%, 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为18%。

a、货币乘数是多少?

b、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多少?

三、课堂问答( 讨论) 题

1.试分门别类说明中国当前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并同主要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比较:共同之处有哪些方面;主要差异可归结为几点.

2.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3.为什么说,金融中介机构多样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有庞大的金融机构体系,为什么还广泛存在着"民间借贷"? 4.你是否了解中国在几个国际金融机构中的活动状况?

5.一个金融机构是否是存款货币银行, 其判断的基本标志是什么?

6.存款货币银行经营哪些业务? 什么是表外业务, 这类业务为什么越来越受到重视? 几类业务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互制约关系?

7.一些西方国家的金融业, 近年来经历了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发展过程, 你是如何理解这一体制变迁的? 对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实行的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格局、背景及当前的发展变化趋势, 你又有怎样的看法?

8.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你过去听到过什么议论, 现在对其严重性怎样估价?

9.在中央银行体制形成之前, 存款货币银行能够发行自己的银行

券, 停止银行券发行后则保有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不论是发钞票还是创造存款货币, 银行是否自己就能够任意支用? 这方面你曾存在过什么疑问, 现在还有什么疑问?

10.也可设计一个货币创造的游戏, 找几位同学, 分别扮成参与货币创造的各个角色, 看看是否能使你更深刻地领会货币创造的机制。

11.如果中央银行不规定法定准备金率, 存款货币银行是否就能够无限制地创造货币了?

12.有以下两种可能的行为: ⑴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一笔款项; ⑵该商业银行的客户用支票存入同等金额的款项。试比较这两种行为对基础货币数量的影响: 是相同还是不同?

类似的例子还可举出一些。如某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一笔款项的同时, 在该银行存款的一位客户从其账户上提走了同等金额的现金, 那么基础货币量与该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金额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再如, 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与其从公众购入同等金额的债券, 这两种行为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是否相同? 为什么?

13.现在, 在中国的周边国家, 有相当数量的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这是否是说, 中国有相应数量的铸币税收入? 与之同时, 中国的外汇储备有以千亿计的美元; 中国人分散持有的美元为数也相当可观。这与否是说, 中国也实事上向美国交纳铸币税?

14.银行体系为什么能够为经济生活提供它所需要的任意数量的货币; 这种可能性的经济根据是什么? 要求什么样的政治前提条件?

15.现代信用货币创造机制彻底突破了贵金属供给数量的限制并极大地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这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应如何分析。

第六章中央银行

一、名词解释

1、中央银行

2、最后贷款人

3、货币发行

4、再贷款

5、再贴现

6、货币政策

7、货币政策目标

8、充分就业

9、菲利普斯曲线

9、货币政策工具 10、存款准备金政策 11、再贴现政策12、公开市场业务 13、货币政策时滞 14、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15、单一规则 16、相机抉择 17、自愿失业 18、非自愿失业

二、复习思考题

1.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的客观经济基础是什么?

2.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3.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及分析。

4.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的内容和特点。

5.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的内容和特点。

6.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哪几个? 中央银行在同一时间实行同一种货币政策能否同时达到这些最终目标? 为什么?

7.中央银行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几种? 它们分别是如何调控货币供应量的? 其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8.什么叫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如何选定中介指标?

9.什么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别说明凯思斯学汲和货币学派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的观点。

10.什么是货币政策时滞?它对货币政策运行效果有何影响?

三、课堂问答( 讨论) 题

1.中央银行区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特点是什么? 试经过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说明期特定的职能。

2.既然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 为什么还要强调中央银行相对于政府的独立性?

3.对于判断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强弱, 人们设计了一些度量的标准。你认为中国当前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状况如何?

4.世界各国货币政策或采用”单目标”, 或采用”多目标”, 考虑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近几年的实践, 你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应作怎样的表述?

5.试列表说明可能运用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它们各自作用的特点。当前中国货币当局对政策工具是怎样运用的?

6.资本市场的价格能否成为货币政策传到机制的构成部分? 问题的另一种提法: 资本市场的价格在怎样的意义上能够视为货币政策传到机制的构成部分?

7.货币政策可能起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为什么它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所显示的作用强, 而在治理通货紧缩方面所显示的作用极为有限? 试联系中国近年货币政策的实践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8.为什么在宏观调控中, 必须配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作些分析。

9.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对比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其背景如何? 总体效果又如何? 从中能为我们提供哪些启示?

2. 从1997年以来, 关于中国人民币是应该升值还是贬值的争论持续不断。你持何种看法?

第七章金融市场

一、名词解释

1、金融市场

2、货币市场

3、资本市场

4、直接融资

5、间接融资

6、一级市场

7、二级市场

8、现货市场

9、期货市场 10、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11、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12、债券 13、股票 14、 LIBOR 15、回购协议 16、股票价格指数 17、远期合约 18、期货 19、期权、 20、互换

二、复习思考题

1.现代金融有何突出特点?

2.简述金融市场的分类。

3.简述金融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

4.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各有何特点。

5.什么是货币市场? 它包括哪些子市场? 其主要功能有哪些? 。6.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与普通定期存单有哪些区别?

7.比较证券交易所和场外市场。

8.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和类别。

10.简述述期货交易的特点。

11.简述期权交易的特点。

三、课堂问答( 讨论) 题

1.货币市场为短期融资市场, 资本市场为长期融资市场, 你如何理解这两个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 把中国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同发达国家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加以比较, 有何差别?

2.在资本市场上, 企业是直接在一级市场上筹集资金, 那为什么还必须同时有二级市场的存在和充分发展?

3.金融衍生工具是在怎样的经济背景之下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 衍生金融工具一经出现, 认为它的出现使得金融市场投机之风盛行的议论就极为强烈。但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势头并未因之而减弱。你能给予解释吗?

4.中国曾经有过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吗? 对于改革开放之后在发展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的波折和现状你有什么了解?

5.近几十年来, 投资基金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的投资基金近些年来也有较快的发展, 但主要是各种证券投资基金而罕有货币市场基金, 为什么?

6.各种社会保障基金, 特别是养老基金, 发展迅速。它们对于金融市场可能给予的影响应作如何估价? 对于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发展状况你有何了解?

7种种金融工具的交易, 几乎都不按票面价格进行, 为什么? 你是否知道钞票也有不按票面计价的情况?

1. 对于金融资产——无论是原生工具还是衍生工具——的评估, 都提到”内在价值”这个概念。这个概念的本质内涵是什么?

2. 在金融衍生工具中, ”期权”最具特色。中国的金融市场, 今天尚无期权交易。但期权的概念却屡见报端, 如”经理期权”等等。学过本章之后, 你能不能用通俗的语言来说明期权的特征?

第八章国际收支与外汇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

2、外汇

3、汇率

4、国际储备

5、国际资本流动

二、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外汇汇率? 它有哪几种标价方法?

2. 浮动汇率制度的利弊分析。

3. 简述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过程。

4. 西方主要汇率理论有哪些? 如何正确对其评析?

5.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 简述汇率变动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7. 简述现代外汇市场的特点。

8. 外汇市场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9. 说明升( 贴) 水与利率的关系。

10. 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有哪些?

11. 对于国际资本流动如何加强管理?

三、课堂问答( 讨论) 题

1. 评价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特点

2. 汇率变动对一国国内经济的影响是怎样的?

3. 应如何经过选择计价货币来防范外汇风险。

4. 谈谈你对发展中国家开放资本项目的看法。

5. 谈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内容和崩溃的原因。

6. 外汇期货与远期外汇交易有何区别?

第九章货币供求与均衡

一、名词解释

1、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2、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3、货币的存量

4、货币的流量

5、存款乘数

6、原始存款

7、派生存款

8、存款准备金

9、存款准备金率 10、基础货币 11、通货 12、超额准备金 13、货币乘数 14、通货比率 15、货币需求 16、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17、货币数量说 18、流动性偏好

19、流动性陷阱 20、恒久性收入

二、复习思考题

1、简述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及影响派生规模的因素。

2、什么是基础货币? 它对货币供给量有什么重要

3、什么是货币乘数? 简要分析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

4、简要分析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5、什么是货币需求? 为什么货币需求是有限的?

6、试简要分析收入状况和市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7、试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8、鲍莫尔怎样发展了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其政策意义何在?

9、为什么说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既是对传统货币数量说的继承和发展, 又是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10、货币供求与市场供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同等的货币供给可能有偏大或偏小的市场总需求; 同等的市场总供给又可能有偏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货币供求均衡是否就意味着市场供求均衡?

三、课堂问答( 讨论) 题

1.研究货币供给, 首先必须弄清楚货币所包含的范围, 这是题中之义。然而, 现在区分货币与非货币成为一个难题。为什么? 2.为什么要把货币供给划分为几个统计层次?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3.可翻阅几个国家中央银行的公报, 对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所采用的货币供给口径有何异同点作些分析。

4.在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供给调控机制中, 中央银行能够运用哪些工具来调控货币供给数量?哪些工具能够作用于微观行为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哪些工具能够作用于基础货币?哪些工具能够作用于乘数?

6.你可否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居民行为对中国货币供给的现实影响?

7.应该怎样看待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内生性问题?有关这一问题的理论判断会对政府的决策和公众的政策建议产生怎样的影响? 8.你觉得应如何建立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模型? 应如何考虑利率因素?

9.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对货币的”需求”, 有哪些是应该考虑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之内的, 有哪些是不应该考虑在内的? 用以判别的界线在什么地方?

10.是否需要构筑一个全球货币需求函数?

11.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会使货币需求发生变化的文字颇多, 有的是严肃的学术探讨, 有的则属于一般的联想。你看到过这方面的议论吗? 从中形成了怎样的认识?

12.在现实生活中, 货币供求是否均衡如何判断?市场供求是否均衡如何判断?是否根据物价与利率就能够判断均衡存在与否?试举几个中国经济中的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13.无论中外, 均衡——不论是货币均衡还是市场均衡——总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但在实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有没有可能时时保持均衡的态势?如果不能, 那么人们实际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14.如何看待货币的能动作用?增加货币供给有扩张效应, 效应的界限何在(可结合货币需求一章有关可使资源结合的货币需求思考)?缩减货币供给有紧缩效应, 但紧缩货币供给并不一定能够使市场实现平衡, 为什么?

第十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2、通货紧缩3、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4、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5、结构型通货膨胀6、菲利普斯曲线 7、自然失业率

二、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通货膨胀? 简述通货膨胀的类型。

2、试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 并提出相应对策。

3、简述关于通货膨胀的社会效应。

4、什么是通货紧缩? 试全面、客观地评价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5、、你认为”物价稳中有降”是不是理想的经济状态? 为什么?

三、课堂问答( 讨论) 题

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概念。如何界定这两个概念, 分歧甚多, 但也没有妨碍它们的广泛使用。你在这个方面有什么看法?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反通货膨胀一直是世界各国的重要施政目标, 有时甚至是首要的施政目标。造成这种局面的经济背景是什么?

3.在世界各国反通货膨胀的实践中, 是否可能实现或实际提出零通货膨胀率的目标?

4.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有否可能出现无通货膨胀的经济成长? 你对20世纪末21世纪初美国经济运行的局面有何看法?

5.已有的理论, 大多认定通货紧缩对经济成长极为不利。但1998—的中国实际却是通货紧缩与高经济成长相结合。是怎样的经济条件造成了这种结合?

6.谈谈你对通货膨胀的认识, 你认为当前存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吗?

货币银行学重点难点复习资料

货币银行学重点难点复习资料(2009-04-19 23:03:04)标签:杂谈 货币银行学重点难点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货币在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时所发挥的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即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3、支付手段—当货币不是用作交换的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4、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5、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6、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 7、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是指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即每次支付超过一定的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收受。 8、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9、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10、原始存款—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它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 11、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 12、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13、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14、直接标价法—是指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15、间接标价法—是指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16、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17、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18、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 19、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20、经济货币化——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21、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但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进入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

货币银行学重点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1、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并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3、货币制度: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法律形式确定的有关货币流通的系列规定分为金属货币制度与信用货币制度。 4、复本位制:同时以金、银两种金属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5、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6、平行本位制: 金银两种本位币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国家对这两种货币的交换比例不加限定,而由市场上金和银的实际比价自由确定金币和银币比价的货币制度。 7、格雷欣法则: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小的货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货币给驱逐出去,又称“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8、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双挂钩”汇兑平价体系、固定汇率、多渠道的国际收支调节,并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的体系。 9、牙买加体系: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国际储备多元化、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相互补充的体系。 第二章 1、信用: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的借贷行为。 2、利息:利息是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使用贷款的代价。 利息的作用:①有利于筹集资金,促进经济建设; ②有利于促进企业节约资金; ③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调节货币流通; ⑤有利于银行本身企业化经营与金融事业的发展。 3、市场利率:随供求规律等市场而自由变动的利率就是市场利率。 4、基准利率: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5、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货币,也不愿持有其他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心理。 6、可贷资金理论: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所决定的,而是由借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所决定的。 7、期限结构理论:是指不同期限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债券的收益曲线来表示。第三章 1、存款型金融机构:存款型金融机构是指通过吸收各种存款而获得可利用资金,并将之贷给需要资金的各经济主体及投资于证券等以获取收益的金融机构。 2、契约型金融机构:指与投资者签订契约,并根据契约进行风险和利润分配的金融机构。 3、投资型金融机构:是在直接金融领域内为投资活动提供中介服务或直接参与投资活动的金融机构。 第四章 1、直接融资:是指赤字单位或资金需求者在金融市场向盈余单位或资金供给者出售有价证券,直接向后者进行融资的方式。 2、间接融资:是指赤字单位或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获得英语单位或资金供应者多余资金的融资方式。

货币银行学期末总复习1

货币银行学期末总复习 1.金融市场的种类。 答:按照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对金融市场进行不同的分类,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1)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2)票据市场、证券市场、衍生工具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3)现贷市场和期货市场 (4)地方性、全国性、区域性以及国际性金融市场 2.现贷市场和期货市场分别指什么?有什么区别? 答:现货割的。所以,期货的大户机构往往是现货和期货都做的,既可以套期保值也可以价格投机。普通市场(Spot Markets) 是指对与期货、期权和互换等衍生工具市场相对的市场的一个统称。现货市场交易的货币、债券或股票是衍生工具的标的资产(underlying instruments)。在外汇和债券市场,现货市场指期限为12个月左右的债务工具(如票据、债券、银行承兑汇票)的交易。 期货市场:是进行期货交易的场所,是多种期交易关系的总和。它是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现货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度组织化和高度规范化的市场形式。既是现货市场的延伸,又是市场的又一个高级发展阶段。从组织结构上看,广义上的期货市场包括期货交易所、结算所或结算公司、经纪公司和期货交易员;狭义上的期货市场仅指期货交易所。 区别:期货是相对现货而言的。他们的交割方式不同。现货是现钱现货,期货是合同交易,也就是合同的相互转让。期货的交割是有期限的,在到期以前是合同交易,而到期日却是要兑现合同进行现货交投资人往往不能做到期的交割,只好是纯粹投机,而商品的投机价值往往和现货走势以及商品的期限等因素有关。 3.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答:(1)市场参与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 ①政府。政府部门是一国金融市场上主要的资金需求者。在货币市场上,政府通过发行国库券借入资金,在资本市场上,各国政府主要利用发行国债满足资金需求。 ②中央银行。中央银行要根据货币流通状况,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通过有价证券的买卖,吞吐基础货币,以调节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在参与金融市场运作过程中,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宏观经济运行以及政府的政策需要为已任。 ③商业性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中介机构,充当资金的供给者、需求者和中介人等多重角色。 ④企业。企业是金融市场上最大的资金需求者,同时也为市场提供巨额、连续不断的资金。 ⑤居民个人。居民是金融市场上重要的资金供给者。 (2)金融工具。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就是货币资金,但由于货币资金之间不能直接进行交易,需要借助金融工具来进行交易,因此,金融工具就成为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载体。金融工具一般具有广泛的社会可接受性,随时可以流通转让。不同的金融工具具有不同的特点,能分别满足资金供需双方在数量、期限和条件等方面的不同需要,在不同的市场上为不同的交易者服务。 (3)金融工具的价格。在金融市场上价格发挥着核心作用。 (4)金融交易的组织方式。受市场本身的发育程度、交易技术的发达程度、以及交易双方交易意愿的影响,金融交易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组织方式:一是有固定场所的有组织、有制度、集中进行交易的方式,如交易所方式;二是在各金融机构柜台上买卖双方进行面议的、分散交易的方式,如柜台交易方式;三是电讯交易方式,即没有固定场所,交易双方也不直接接触,主要借助电讯手段来完成交易的方式。这几种组织方式各有特点,分别可以满足不同的交易需求。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上这几种组织方式应该是并存的,彼此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结构。 4.简答:金融市场的功能

货币银行学模拟试题1

C.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服务便利 D.改善信息不对称 陕西师范大学货币银行学模拟试题(1) 共團475人浏览[大][中][小] 一、名词解释 1. 货币流通 2.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格雷欣定律) 3. 信用 4. 直接融资 5. 基准利率 6. 贴现 7. 利率管制 8. 外汇 9. 汇兑心理说 10.金融市场 二、选择题 1.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B.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 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A. 银行活期存款 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现金 3. 商业信用是企业在购销活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融资方式。商业信用的特点有 ( A. 主要用于解决企业的大额融资需求 B. 商业信用融资期限一般较短 C. 商业信用周期较长,在银行信用出现后,企业就较少使用这种融资方式 D. 商业信用融资规模无局限性 4. 利息是()的价格。 A. 货币资本 B.借贷资本 C.外来资本 D.银行资本 A.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B.融通资金 发布日期:2010-07-29 11:05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2.在我国货币层次中,狭义货币量包括( )。 )。 5.可以将金融机构的功能描述为( )。

6. 世界银行集团包括( )。 A.IMF B.国际开发协会 C.国际清算银行 D.国际金融公司 7. 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对其特点可概括为( A.发行的银行 B.国家的银行 C.存款货币银行 D.银行的银行 8. 衍生金融工具有( )。 A.远期合约 B.期货合约 C.互换合约 D.期权 A.不稳定 B.不确定性 C.相对稳定 D.相对不稳定 10. 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由( )环节构成。 D.货币乘数 A.银行活期存款 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 13.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 A.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产物 B.货币是先哲为解决交换困难而创造的 C.货币是为了保存财富而创造的 D.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4. 根据融资活动中所产生的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和法律地位的不同,融资方式可以分为( A.债权融资 B.股权融资 C. 直接融资 D.间接融资 15.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组织机构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机构是( A.社会性公律组织 B.行业协会 C.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当局 D. 分业设立的监管机构 )。 9.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 )的特点。 A.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C.利率 11.信用是( )。 A.买卖行为 B. 赠予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12.在我国货币层次中准货币是指( )。 )。 )。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题型及答案

名词解释: 1.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其含义是: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主要是针对辅币而言的。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货币制度: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其构成是货币制度和货币制度类型。 2.直接融资:是指资金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双方通过金融机构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3.收益资本化: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B=P*R(B:收益P:本金R:利率) 4.消费信用:指由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购买消费品的信用。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其方式:赊销和预付。 国家信用:以国家或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主要工具是国家债券。 5. 远期合约:合约双方约定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的价格和方式买卖约定数量的相关资产。 期货合约: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商品的标准化合约。 期权合约:是指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期间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根据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 6.基础货币:也叫高能货币、强力货币。它通常指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与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通货两者之和。 B=R+C B表示基础货币,C表示流通中的通货,R=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 货币乘数:是指中央银行投放或收回一单位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制,使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即m=△Ms/△B, m表示货币乘数, △Ms表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值,△B表示基础货币的变化值。 7. 法定准备金率: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的存款必须按一定比例上缴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称为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该比例称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业务也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特别是政府短期债券)来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 再贴现: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8.原始存款:一般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现金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

(完整版)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 1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2)双本位制 是指国家用法律规定金银两种本位币的比价,两种货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随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的货币制度。其缺点是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相矛盾,于是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所谓“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为“格雷欣法则”,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固定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2信用、商业信用-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石、银行信用-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消费信用 信用是借贷活动的总称,一般来说,它是以偿还为前提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一种形式 本质特征: ?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而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即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先决条件。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或运动。 信用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一)信用产生的原因 ?首先,信用产生的前提是私有制的出现。 ?其次,信用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换言之,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即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 ?最后,信用产生的现实根源在于商品或货币占有的不均衡。 3、从信用对现代经济的作用来分析 ?☆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自然调节各部门的发展比例; ?☆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 ?☆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信用的作用 ?积极作用: ?1、信用促进利润的平均化 ?2、信用的存在可以节省流通费用,加快资本周转 ?3、信用可以调节居民的消费和社会消费品的供求 ?4、信用可以调节经济,替代国家的行政干预手段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无法按照承诺偿还债权人本息的风险 经济泡沫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大大地偏离其基本价值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1、科学的货币本质观是(C ) A、货币金属说 B、货币名目说 C、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 D、国家的发明创造 2、(A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项目。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平衡项目 D、错误与遗漏 3、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C ) A、马克思的利率论 B、流动偏好论 C、可贷资金论 D、实际利率论 4、在我国,收入变动与货币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是( A )。 A、同方向 B、反方向 C、无任何直接关系 D、A与B都可能

5、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区别之一在于其能接受( C )。 A、原始存款 B、定期存款 C、活期存款 D、储蓄存款 6、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B )。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7、信用是( D )。 A、买卖关系 B、赠予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8.下列变量中( C )是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A、价格 B、利率 C、税率 D、汇率 9、“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 D )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A、经济部门 B、金融部门 C、经济与国家发展 D、金融与经济发展 10、《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清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B )。 A、5% B、8% C、4% D、10% 11、发行价格低于金融工具的票面金额称作(C)。 A、溢价 B、平价 C、折价 D、竞价 12、商品的价格( A )。 A、是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 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 C、

货币银行学重要理论考试重点总结

五、重要理论 1、掌握本一门学科的内在联系。 2、树立信用,流动性和风险意识。 3、为什么说货币的本质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 价值尺度指货币作为尺度用以表现和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货币执 行价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是当货币在商品交 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 是现实的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商品价值 要表现出来,需要一个共同的、一般的价值尺度;商品要实际转化 为与自己价值相等的另一种商品,则需要有一个社会所公认的媒介。 当两个要求由某种商品来满足时,该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所以, 马克思说“价值手段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4、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单位是角 和分,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不与黄金兑换,国家对货 币流通进行管理,国家建立金银和外汇储备制度。 5、为什么要建立货币制度? 目的是: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使之能够正常的发挥各种职 能,为发展商品经济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 6、以消费信用为例,说明应该持有什么样的负债观? 负债消费的前提是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负债消费的方式包括信用卡透 支、贷款消费、借支等 7、列举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商业信用借贷双方都是企业,借贷的客体是商品,借贷行为与商品买卖紧密联系,但它有规模和使用方向的局限性; 而银行信用借方是企业,贷方是银行或金融机构,信用的客体是货币,且规模和使用方向超出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8、什么是收益资本化,举例说明收益资本化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各种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 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习惯地称之为“资本化 以土地为例。土地本身不是劳动产品,无价值,从而本身也无决定

货币银行学选修-3-0001-浙江电大辅导资料

请认真阅读完再下载:预览的题目顺序完全和您自己的试题顺序完全相同再下载! 货币银行学选修-3-0001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3306809 参考资料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1.(2分) 下列属于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是()。 A、基础货币 B、充分就业 C、经济增长 D、物价稳定 参考答案:A 2.(2分) 一般情况下,代表国家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是()。 A、国务院 B、中央银行 C、财政部 D、银监会 参考答案:B 3.(2分) 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正式颁布了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文件(),并一直是国际银行业运行的行为准则。 A、牙买加协议 B、巴塞尔协议 C、格雷欣法则 D、新资本协议 参考答案:B 4.(2分) 金融市场监管最基本的原则是()。 A、依法监管原则 B、"三公"原则 C、自愿原则 D、自我约束原则 参考答案:A 5.(2分) 中央银行如果在公开市场上大量吸收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A、放松 B、收紧 C、不变 D、不一定 参考答案:A 6.(2分) 提高利率的政策属于治理通货膨胀的()。 A、积极政策

B、扩张政策 C、消极政策 D、紧缩政策 参考答案:D 7.(2分)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 A、股票 B、债券 C、商业票据 D、有价证券 参考答案:D 8.(2分) ()不属于国际收支的经常帐户。 A、货物 B、服务 C、证券投资 D、收入 参考答案:C 9.(2分) 目前,西方国家中央银行普遍运用的、最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为()。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窗口指导 参考答案:C 10.(2分) 中性论认为:通货膨胀对产出、对经济成长()。 A、正效应小于负效应 B、正效应大于负效应 C、正效应与负效应基本相当 D、既无正效应也无负效应 参考答案:C 11.(2分) 当代金融创新的()特点大大刺激了创新的供给热情。 A、高收益低成本 B、投机性 C、安全性 D、灵活性 参考答案:A 12.(2分) 物价总水平明显的、直接的上涨,属于()。 A、预期通货膨胀 B、公开型通货膨胀 C、非预期通货膨胀

西农货币银行学复习题

第一章货币 一、填空题 1.私有制和之间的矛盾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 2.最具危机性的货币职能是。 3.在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形式的出现是质的飞跃。 4.一般等价物能并同一切商品相交换。 5.为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出现,一国货币必须具有性。6.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 8.使金属货币可由货币符号代替的货币职能是。 10.在各种金本位制中,本位制是最典型的。 11.“十足的货币”在金属货币条件下是指货币的达到法定标准;在信用货币条件下的含义是。 12.货币价值尺度职能必须通过来完成。 13.必须由“十足”的货币来执行的货币职能是和。15.金属货币只要褪去民族的外衣,就可以自动取得的职能。 16.区别狭义货币量与广义货币量的根本标准是看能否执行职能。17.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不受损失及时转化为的能力。 19.金银复合本位制阶段出现的金贵银贱现象导致本位制向双本位制转化。 20.本位制是最典型的金本位制。 二、判断改错题

1.在价值形式变迁过程中,扩大的价值形式的出现是质的飞跃。 2.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3.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是贵金属的金属铸币制。 4.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两个最基本的货币职能,都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5.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所以不管什么形式的货币都可以自动取得国际货币职能。6.狭义货币量与广义货币量区别的根本标准是能否直接购买。 7.在货币层次控制重点确定原则中,可控性是可测性的前提。 8.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中,币材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9.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的主币和辅币都是无限法偿的货币。 三、单项选择题 1.体现价值形式发展质的飞跃的是()。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的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2.货币促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的作用体现在()。

货币银行学历年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货币银行学》历年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一套2008、12 A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A、马克思的利率论 B、流动偏好论 C、可贷资金论 D、实际利率论 2、银行作为一种企业,与工商企业有共同点,表现为() A、活动领域相同 B、经营的对象相同 C、经营活动的目的相同 D、资金来源相同 3、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4、信用是()。 A、买卖关系 B、赠予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5、下列变量中,()是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A、价格 B、利率 C、税率 D、汇率 6、《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清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A、5% B、8% C、4% D、10% 7、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它成立于()。 A、1765 B、1921 C、1694 D、1473 8、“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规律出现的货币制度是( ) A 、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C 、跛行本位制D、银本位制 9、1984年以前,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是() A、单一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B、复合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C、跨国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D、准中央银行制度 10、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时() A、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上升 B、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下降 C、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上升 D、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 11、以下属于短期信用工具的是() A、政府公债 B、国库券 C、企业中长期债券 D、股票 12、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 A、再贷款业务 B、贷款业务 C、存款业务 D、货币发行 13、下列哪个属于间接融资() A、商业信用 B、发行股票 C、发行债券 D、银行贷款 14、集中存款准备金,体现了中央银行什么职能()

《货币银行学》考试重点

货币银行学资料整理 (感谢各位组长及参与组员的付出!)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名词解释 货币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价值尺度流通/支付/储藏手段)。 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货币制度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法律形式所确定的有关货币流通的系列规定。 复本位制同时以金、银两种金属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平行本位制平行本位制是金银两种本位币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国家对两种货币的交换比率不加规定,而由市场上金和银的实际比价自由确定金币和银币比价的货币制度。 双本位制为了克服平行本位制的缺陷,法律规定了金、银币比价,金、银仍同时作为本位货币,这就是双本位制。 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二、思考题 1.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以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确立黄金和美元并列的储备体系。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双挂钩”兑换评价体系,即美元和黄金挂 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2)实行固定汇率。实际上一种“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 3)实行多渠道的国际收支调节。逆差国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取得贷款来逆步逆差,也可以通过汇率的调整,来纠正国际 收支的不平衡。 4)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货币事项进行磋商,维护汇兑评价体系。 2.什么是货币制度?它包含哪些内容?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法律形式所确定的有关货币流通的系列规定。 它的内容是指: 1)确定本位货币,规定制作本位币和辅币的材料。 2)确定本位货币的名称和货币单位。 3)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4)规定银行券的发行准备。 3.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答:即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两笔排挤出流通。 4.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 1)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2)纸币本位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的。 3)纸币本位制下,非现金结算占据主导地位。 4)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市场利率:随供求规律等市场规律而自由变动的利率就是市场利率。 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主要观点:凯恩斯认为利率是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是一种纯货币现象,利率与实质因素、节欲和生产率无关,利率不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而是由货币市场的货币供求关系来决定,利率的变动是货币的供给和货币的需求变动的结果。 货币供给为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货币需求则是一个内生变量,由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决定。 简述可贷资金理论: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既然利息产生于资金的贷放过程,则考察利率的决定就应该着眼于可用于贷放资金的供给与需求。该理论认为,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并非一定完全来自于投资,还可能来自于窖藏。 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它可以用债券的收益曲线(即利率曲线)来表示。债券的收益曲线是指把期限

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文名称:货币银行学 英文名称:Money and Banking Theory 学时数: 51 学分:3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以货币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济学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是财经学科相关专业学习、了解金融理论与实践的选修课,该课程是在假设学生已经完全掌握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进行讲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融基本知识,熟悉银行、资本市场运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金融活动及其宏观金融调控的理论、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投资理念。 二、教学方式 教学中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求教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系统地讲授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介绍本学科理论的前沿性课题,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训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了获得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基本要求及基本内容 货币银行学主要研究金融活动及金融调控的问题。它试图通过对货币运行的研究,来说明现代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课程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讲概述(1学时) 基本内容: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基本介绍、 教学基本要求:从微观、中观、宏观的三个层次系统介绍货币银行学知识体系 重点: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基本框架、 难点:货币银行学体系构成 第二讲货币与货币制度(5学时) 基本内容:货币的起源及形式、货币职能、货币制度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对于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通过了解货币的五大职能以及货币的定义,掌握货币的层次划分及货币制度的构成和演变阶段 重点:劳动价值论、信用货币形式、货币职能、货币制度演变的历程

货币银行学考试必过重点

货币银行学重点 一、货币形式演进 1、实用货币或商品货币:商品货币是货币演变的最初形态。商品货币从形态上来讲是指用商品充当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存在。 2、金属货币: (1)贵重金属货币的产生:A、价值比较高;B、易于分割;C、易于保存;D、便于携带。 (2)称量货币: (3)铸币: 3、代用货币:是指替代金属货币流通并可以随时兑换为金属货币的货币。 4、信用货币:又称不兑换货币,是指货币本身的价值低于货币价值(面值),并不能与贵金属兑换的货币,是一种债务性货币。一般而言,信用货币主要有辅币、纸币、银行券和支票存款四种形式。 5、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各类电子设备、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产品和预付机制。 二、货币制度的内容 1、货币制度的概念:是指国家做出的关于货币本身及其流通的法律性规定。货币制度是国家权威介入货币流通的结果。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币材的确定;(2)货币单位的确定;(3)货币种类;(4)货币发行与流通;(5)货币支付能力;(6)金准备。 三、货币制度的演变 1、银本位制: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银币是本位币、足值货币,可自由铸造,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银币或等量白银;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2、金银复本位制:从具体运行过程来看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 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在金属货币的流通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实际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实际价值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 3、金本位制:以黄金为币材,黄金是货币体系的基础,金币为本位币;金币自由铸造,参加流通,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代用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金准备全是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4、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货币单位仍规定有含金量,但国内不流通金币,以发行的银行券作为本位币流入流通;规定本国货币同另一金本位国家的货币的兑换比例,并在该国存放黄金或外汇作为平准基金,以便随时用来稳定法定的兑换比例;银行券不能再国内兑换金块,居民可按法定比率用本国银行券兑换实行金本位国家的货币,再向该国兑换黄金。 5、信用本位制:以信用为基础的货币制度。流通的是信用货币;货币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价关系,在国内不能兑换金属,输出国外也不能兑换;货币的发行不受黄金数量限制,其流通基础是人们对政府维持币值相对稳定的信心。 四、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1、构成: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三大基本要素。 2、功能:(1)资金流动的功能;(2)支付结算功能;(3)聚集资源的功能;(4)管理

2013-2014学年二学期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20140324104121答案

黑河学院2013-2014学年二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答案(C卷) 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考试时间:120分钟年级:xxx级 专业:xxx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56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名词解释(8小题,共24分) 1、货币供给 答案:是一动态概念,是指货币供给主体——银行向货币需求主体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 2、货币需求 答案: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3、实际货币需求 答案: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货币需求 4、原始存款 答案:商业银行吸收到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 5、货币流量 答案: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中货币流通的总量,它是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 6、货币购买力指数 答案: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货币实际能买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7、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答案:由于总需求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速度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现象。 8、消费者价格指数 答案:是指一定阶层的居民根据其消费习惯,选定若干生活必需品和服务项目,计算这些商品和服务所需的费用,并考察它们在时间上的变动。 二、填空(11小题,共11分) 1、货币流通容纳量弹性实际上是()的表现形式。 答案:市场供求弹性 2、根据弗里德曼和施瓦茨货币供给模型的分析,货币可划分为()和()两大类。 答案:货币当局的负债(通货)、商业银行的负债(银行存款) 3、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来间接调控()。 答案:货币供应量 4、存款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能力越()。 答案:小 5、弗里德曼认为,人们的财富总额可以用()作为代表性指标。 答案:恒久收入

2021年秋会计专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选修课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准货币:反映整个社会潜在购买能力可以随时转化成货币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 2、汇率:两国货币之间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达价格。 3、征信:对法人或自然人金融及其她信用信息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信用征信重要涉及两 大系统:一是以公司、公司为主题法人组织信用征信;二是与公民个人经济和社会活动有关信用征信。 4、利率:借贷期满所形成利息额与所贷出本金额比率。利率体现着借贷资本或生息资本增 值限度,是衡量利息数量尺度。 5、货币政策:广义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有关各种规 定及采用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各项办法总和。狭义货币政策是限定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即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目的运用各种工具掉接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营各种方针办法。 二、判断对的与错误(对的打√,错误打×。每小题1分,共10分。答对给分,答错扣分, 不答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单项选取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项答案对的,请将对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 1. C 2. D 3. C 4. C 5. B 6. A 7. C 8. B 9. C 10. B 四、多项选搔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数目不等答案对的,请将所有对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ABCD 2.ABCDE 3.ABCDE 4.ABCDE 5.ABE 6.CD 7. ABCE 8.ABCD 9.BCD 10.ABD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1)商品调节。(1.2分) (2)实行金融政策。(1.2分) (3)实行财政政策。(1.2分) (4)运用国际贷款。(1.2分) (5)直接管制。(1.2分) 2.(1)控制货币供应量。(1.5分)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1。5分) (3)增长商品有效供应,调节经济构造。(1.5分) (4)医治通货膨胀其她政策。(1.5分) 3.(1)金融制度创新。(2分) (2)金融业务创新。(2分) (3)金融组织构造创新。(2分) 4.(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分) (2)提现率(或钞票漏损率)。(2分) (3)超额准备率。(2分) 六、计算题(6分) 解:110×8%×2+110=127.6 七、阐述题(15分) 要点: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两个最重要调节手段,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上市场经济中,由于主线利益一致和统一总体经济目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行具备坚实基本,同步这两大政策具备内在统一性,为它们之间协调配合奠定了牢固基本。但由于这两大政策在国内也是各有其特殊作用,调节侧重面也不同,因而,这两大政策又具备相对独立性,两者既不能简朴地等同或混同,又不能各行其是,而应当互相协调,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的。(2--3分) 2.在国内,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需注意如下几种问题:(5--8分) 第一,两大政策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为共同目的。

金融专业课程

必修课 1.西方经济学(本) 本课程5学分,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财经类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需求与供给曲线的决定,弹性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结构,资源投入的应用,资本市场,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互补,国民经济的流转与均衡,国民消费与投资,政府收支与国际收支,国民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财政、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其选择,社会福利的基本原理,商品的外部性。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经济数学等。 2.金融统计分析 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金融统计分析是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融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业务知识,为作好实际金融统计分析工作打下基础。 金融统计分析主要讲述金融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金融统计分析的意义、金融统计分析模型、信贷统计、现金收支和货币流通统计、对外金融统计分析、金融市场统计、保险统计等。 先修课程:货币银行学、统计学原理、经济数学基础等。 后续课程:经济学方法论、金融工程学等。 3.公司财务 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公司财务是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它以企业的投资与筹资以及相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了解、掌握现代公司的生存、发展与金融市场的关系;现代公司财务、资产等管理的主要内容。学好这门课,对分析复杂且处于迅速变动中的中国企业和金融市场来说,将是十分有益的。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公司和金融市场的概念,从公司的组织形式谈公司的金融管理,从金融市场的构成和特点谈公司的资金融通;利率和汇率的基本理论;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公司的融资管理;现金流量估算,各种投资评估方法的异同,风险和资本限额条件下的投资决策;公司的资金管理,包括现金、应收账款、有价证券、存货;公司兼并、收购

货币银行学复习要点

货币银行学复习要点 1.货币的定义。 ①本质定义:货币是一个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②职能定义:货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2.货币的职能及各自的含义。 ①价值尺度:指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③货币贮藏: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储存起来的一种职能; ④支付手段: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 3.货币制度及其构成 ⑴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 ⑵构成:①货币材料的确定;②货币单位的确定;③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④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⑤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⑥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 4.商业信用的含义、作用以及局限性。 ⑴商业信用含义:是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 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具体而论,对于商业信用的卖方提供者 的买方提供者来说,其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够稳定货源、稳定供需关系;对于商业信用的卖方与买方接受者来说,其主要作用均表现为缓解资金短缺的困难; 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受个别企业商品数量和规模的影响。 ②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③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受生产和商品流转周期的限制,一般只能是短期信用。④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一般局限在企业之间。⑤此外,它还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等 5.银行信用的含义。 银行信用是指以银行为中介,以存款等方式筹集货币资金,以贷款方式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提供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6.消费信用的定义。 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货币需求的信用 7.利息率以及利率的种类。 ⑴利息率,是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 ⑵种类:①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②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③市场利率、公定利率、官定利率;④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⑤年率、月率、日率;⑥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 8.单利与复利的含义。 ⑴单利:是一种对利息不再付息的方法 ⑵复利:是一种将上期利息转为本金并一并计息的方法 9.马克思利率决定理论关于利息率的变化范围。 利息率的变化范围是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 10.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 ⑴平均利润率⑵资金供求状态⑶国家经济政策⑷物价水平⑸国际利率水平 11.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⑴交易的对象⑵交易的主体⑶交易的工具⑷交易的价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