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单元构成的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纤维素极难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不利于食物的营养吸收。因此,纤维素水解成为了一种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技术。

纤维素的水解一般采用酸催化法和酶解法两种方式。在酸催化法中,常用的化学水解剂包括氢氟酸、硫酸、盐酸等。酶解法则是采用纤维素酶作为催化剂,将纤维素分解成若干规模相对较小的单糖或低聚糖。

下面是酸催化法和酶解法的化学方程式:

酸催化法:

1、以浓硫酸为例:

[C6H10O5]n + nH2SO4 → nC6H12O6·H2SO4

将纤维素和硫酸混合,在高温和高压作用下,C6H10O5 (纤维素)被分解为n个葡萄糖单元,并与H2SO4发生酸催化作用生成

C6H12O6·H2SO4,即葡萄糖硫酸化合物。

2、以盐酸为例:

[C6H10O5]n + nHCl → nC6H12O6·nCl

将盐酸和纤维素混合,产生酸催化作用,将纤维素分解为单糖或低聚糖。纤维素中的C-C键和C-O-C键被断裂,葡萄糖的羟基被质子化,生成C6H12O6·nCl。

酶解法:

纤维素酶可以有效地降低固体废弃物的生化难度。微生物可以通过纤维素酶的作用,将纤维素分解成较低聚糖或单糖。

一般纤维素酶的作用过程可分为两个步骤:首先酶和纤维素结合成复合物,纤维素链被酶结合后就处于活化状态;其次,酶催化纤维素内部糖链的断裂和瓶颈部位解离。纤维素酶作用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

[C6H10O5]n + nH2O → nC6H12O6

纤维素酶可将纤维素水解成为n个葡萄糖单元,同时分离出n-1个α-D-葡聚糖,产生n个葡萄糖单元和n-1个葡聚糖单元。

综上所述,纤维素水解过程涉及到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常见的

水解方法有酸催化法和酶解法。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如上述所示,这些方程式对于研究纤维素的分解和利用,以及探索纤维素水解技术

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纤维素的水解

纤维素的水解及其产物性质 学号:姓名: 班级:化三 实验小组:第二组 E-mail 一、实验教学目标 掌握演示实验中纤维素[(C 6H 10O 5)n ]水解的操作步骤;初步学会“纤维素水解及其产物性质”的实验教学方法。 二、实验原理 1.(C 6H 10O 5)n 的水解 (C 6H 10O 5)n 12O 6 (纤维素) (葡萄糖) 的检验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故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碱性条件下能将新制得的Cu(OH)2还原为红色的Cu 2O 3)2OH 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C 6H 12O 6+2Cu(OH)22OH(CHOH)4COOH + Cu 2O↓+2H 2O C 6H 12O 6+2Ag(NH 3)2OH CH 2OH(CHOH)4COONH 4+2Ag↓+3NH 3·H 2O 纤维素(cellulose )是由不等长度的分子链组成的高聚物,平均聚合度n=10000,其结构是由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组成的大分子多糖,化学组成中含C %、H %、O %。常温下很稳定,这是因为纤维素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的缘故。在加热和强酸性条件下,纤维素结构中的氧桥断裂,同时水分子加入,纤维素由长链分子变成短链分子,直至氧桥全部断裂,变成葡萄糖。 葡萄糖(C 6H 12O 6)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多羟基醛单糖。纯净的葡萄糖为无色晶体,有甜味,易溶于水。葡萄糖分子含有5个羟基,能与酸发生酯化反应,1个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被氧化成葡萄糖酸,与新制的Cu(OH)2浑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三、实验用品 仪器:烧杯(50mL ,250mL )、温度计、石棉网、三角架、大试管、试管与试管架、试管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烃 1.甲烷:烷烃通式:C n H 2n -2 (1)氧化反应 甲烷的燃烧:CH 4+2O 2 CO 2+2H 2O 甲烷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取代反应 一氯甲烷:CH 4+Cl 2 CH 3Cl+HCl 二氯甲烷:CH 3Cl+Cl 2 CH 2Cl 2+HCl 三氯甲烷:CH 2Cl 2+Cl 2 CHCl 3+HCl (CHCl 3 四氯化碳:CHCl 3+Cl 2 CCl 4+HCl 2.乙烯:烯烃通式:C n H 2n 乙烯的实验室制取:CH 3CH 2OH H 2C=CH 2↑+H 2O (1)氧化反应 乙烯的燃烧:H 2C=CH 2+3O 2 2CO 2+2H 2O 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H 2C=CH 2+Br 2 CH 2Br —CH 2Br 与氢气加成:H 2C=CH 2+H 2 CH 3CH 3 与氯化氢加成: H 2C=CH 2 +HCl CH 3CH 2Cl 与水加成:H 2C=CH 2+H 2O CH 3CH 2OH (3)聚合反应 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n H 2 n 3.乙炔:炔烃通式:C n H 2n-2 乙炔的制取:CaC 2+2H 2O HC ≡CH ↑+Ca(OH)2 (1)氧化反应 乙炔的燃烧:HC ≡CH+5O 2 4CO 2+2H 2O 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HC ≡CH+Br 2 HC=CH Br 点燃 光 光 光 光 浓硫酸 170℃ 点燃 催化剂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2-CH 2 点燃 图2 乙炔的制取 Br 催化剂 △

必修二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必修二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甲烷和Cl2: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甲烷燃烧:CH4+2O2点CO2+2H2O 甲烷分解:CH41000℃C+2H2 乙烯燃烧:C2H4 +3O2点2CO2+2H2O 乙烯与Br2:C2H4+ Br2 C2H4Br2 乙烯与H2:C2H4+H2 催2H6 乙烯与HX:C2H4+HX 催CH3CH2X 乙烯与H2O:C2H4+H2O 催CH3CH2OH 乙烯的加聚:n C2H42-CH2]n 2点12CO2+6H2O 3浓硫酸50-60℃2 +H2O 2SO4(浓) 70-80℃ SO3H +H2O 苯与H2 +3H2Ni△ 乙醇和钠:2C2H5OH+2Na 2CH3COONa+H2 乙醇燃烧:C2H5OH+O2点2CO2+3H2O 乙醇催化氧化:2C2H5OH+O2Cu △2CH3CHO+2H2O

乙醇分子内脱水:C2H5OH 浓H2SO4 170℃CH2=CH2+H2O 乙醇分子间脱水:2C2H5OH浓H2SO4 140℃CH3CH2OC2H5+H2O 乙醇与HX:C2H5OH+HX C2H5OX+H2O 乙酸与钠:2CH3COOH+Na 2 CH3COONa+H2O 乙酸与NaOH: CH3COOH+NaOH CH3COONa+H2O 乙酸Na2CO3:CH3COOH+Na2CO3CH3COONa+H2O+CO2 乙醇与乙酸:CH3COOH+ C2H5OH浓硫酸△CH3COOC2H5+H2O 乙酸乙酯水解:CH3COOC2H5+H2O △CH3COOH+ C2H5OH乙酸乙酯皂化:CH3COOC2H5+NaO H △CH3COONa+ C2H5OH 蔗糖水解:C12H22O11蔗+H2O 稀硫酸C6H10O6葡+ C6H10O6果 麦芽糖水解:C12H22O11麦+H2O 催 2 C6H10O6葡 纤维素水解:(C6H10O5)n纤+H2O 催n C6H10O6葡 淀粉水解:(C6H10O5)n淀+H2O 催nC6H10O6葡 硬脂酸甘油酯:C17H35COOCH2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2 软质酸甘油酯:C15H35COOCH2 C15H35COOCH2 C15H35COOCH2 油酸甘油酯:C17H33COOCH2 C17H33COOCH2 C17H33COOCH2

有机化学基础化学方程式整理

有机反应方程式 (一)烷烃 1.甲烷燃烧: (2·P34)CH 4 +2O 2 CO 2 + 2H 2O 2.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2·P56)CH 4 + 3Cl 2 CHCl 3+ 3HCl CH 4 + 4Cl 2 CCl 4 + 4HCl CH 4 + 2Cl 2 CH 2Cl 2 + 2HCl 3.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2·P56) 2CH 4+O 22CO+4H 2 4.甲烷高温分解(2·P56) CH 4 C + 2H 2 (二)烯烃 1.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2·P60) CH 2=CH 2 + Br 2 CH 2BrCH 2Br 3.乙烯与水反应(2·P60) CH 2=CH 2 + H 2O CH 3CH 2OH 4.乙烯的催化氧化制乙醛(2·P77) 2CH 2=CH 2 + O 2 2CH 3CHO 5.乙烯的催化氧化制乙酸(2·P77) CH 2=CH 2 + O 2 2CH 3COOH 6.乙烯的催化加氢(2·P64) CH 2=CH 2 +H 2CH 3CH 3 8.乙烯的加聚反应(2·P78) n CH 2 = CH 2 9.乙烯与氯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氯乙烯(3·P46) CH 2=CH 2 + Cl 2CH 2=CHCl+HCl 10.乙烯与氯气加成(3·P46) CH 2=CH 2 + Cl 2 CH 2ClCH 2Cl 12. 1—丁烯与氢气催化加成(3·P47) CH 2=CH 2CH 2CH 3 +H 2CH 3CH 2CH 2CH 3 13.环己烯催化加氢(3·P49) H 2 + 14. 1,3环己二烯催化加氢(3·P49) 2H 2 + 16. 1,3-丁二烯与溴在温度较低和较高时的反应(3·P42) CH 2=CH —CH =CH 2+Br 2 CH 2BrCH=CHCH 2Br CH 2=CH —CH =CH 2+Br 2 CH 2BrCHBrCH=CH 2 17. 1,1—二氯乙烯加聚(3·P47)n CCl 2=CH 2 18.丙烯加聚(3·P47)n H 2C =CHCH 3

纤维素的水解

纤维素的水解 一、实验原理 纤维素在一定温度和浓硫酸提供的酸性环境条件下,发生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 (C 6H 10O 5)n +nH 2O nC 6H 12O 6 纤维素 葡萄糖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因此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碱性条件下能将新制得的氢氧化铜还原为红色的Cu 2O 沉淀;能和银氨溶液在水浴加热下发生银镜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C 6H 12O 6+Cu(OH)2 (C 5H 11O 5COO)2Cu+Cu 2O ↓+H 2O C 6H 12O 6+2Ag(NH 3)2OH C 5H 11O 5COONH 4+3NH 3+2Ag↓+H 2O 二、实验操作过程与实验现象 1.按浓硫酸与水7:3(体积比,实际用量为14L 浓H 2SO 4和6mL 水)的比例配制H 2SO 4溶液20mL 于50mL 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 2.取1 4 张圆形滤纸半片撕碎,向小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变成 无色粘稠状的液体,然后将烧杯放入水浴(用250mL 烧杯代替水浴锅,60℃—70℃)中加热约10min ,直到溶液显棕色为止。 3.取出小烧杯,冷却后将棕色溶液倾入另一盛有约20mL 蒸馏水的小烧杯中,用量筒取该溶液1mL 注入一大试管中。用固体NaOH 中和溶液,直至溶液pH 值达到3至5,再加无水Na 2CO 3调节溶液的pH 至9。加入少量去离子水,将溶液稀释为约10mL 。 4.洗干净试管(加入少量碱液加热,而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配置银氨溶液。取3至5mL2% AgNO 3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2% 氨水至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将3中溶液取3mL 滴加到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里,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试管壁上有光亮的银镜生成。将反应后液体倒入废液缸,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稀HNO 3溶解银镜,回收。 5.取一只洁净试管,加入少量5% CuSO 4溶液,而后滴加5% NaOH 溶液,至溶液pH 大于11。将3中溶液取3mL 滴加到试管中,将试管置于酒精灯上加热。可观察到试管中蓝色的沉淀变为绿色,而后又变为砖红色。 三、实验应注意的事项 1.脱脂棉和浓硫酸放在小烧杯中搅拌是因为烧杯比试管散热快,能保 加热 加热 浓硫酸

纤维素的水解

纤维素的水解 杨** 41207**** (2012级化学12**班周二晚实验小组,电话:187********) 一、实验原理 1.纤维素的水解 纤维素在一定温度和酸性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1]: (C 6H 10O 5)n + n H 2O === n C 6H 12O 6 2.葡萄糖的检验 C 6H 12O 6中含有醛基,故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碱性条件下能将新制得的氢氧化铜还原为红色的Cu 2O 沉淀[2];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如下: C 6H 12O 6+2C u(O H )2 CH 2OH(CHOH)4COOH+Cu 2O+2H 2O C 6H 12O 6+2Ag(NH 3)2OH CH 2OH(CHOH)4COONH 4+2Ag↓+3NH 3↑+H 2O 二、实验操作过程与实验现象 (一)纤维素的水解 1.按浓硫酸与水7∶3(体积比)的比例配制H 2SO 4溶液20mL 于50mL 的烧杯中。 2.取圆形滤纸一片的四分之一撕碎,向小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变成无色粘稠状的液体,然后将烧杯放入水浴(用250mL 烧杯代替水浴锅)中加热约10min ,直到溶液显棕色为止。(溶液显棕色是因为纤维素部分炭化的结果) 3.取出小烧杯,冷却后将棕色溶液倾入另一盛有约20mL 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移液管取该溶液1mL 注入一大试管中。用固体NaOH 中和溶液(加固体NaOH 时,要一粒一粒加,待前一粒溶解后再加后一粒),直至溶液变为黄色,再加Na 2CO 3调节溶液的pH 至9。 (二)葡萄糖的检验 1.洗干净试管,配制银氨溶液。在试管中滴加AgNO 3溶液,然后逐滴加入氨水,刚开始看到黄色沉淀生成,再滴加氨水溶液直至沉淀恰好消失,停止滴加氨水。将3中溶液取2~3mL 滴加到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里,水浴加热,管壁附积一层银镜。 2.配制好Cu(OH)2后,使溶液的pH >11,取3中溶液2~3mL 于新制的Cu(OH)2试管中,酒精灯上加热,可见到红色沉淀Cu 2O 生成[2]。 △ △

化学反应方程式归纳

化学反应方程式归纳 1.把钠放入水中的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2222H OH Na O H Na 2.把过氧化钠放入水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22422O NaOH O H O Na 3.过氧化钠2CO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32222222O CO Na CO O Na +=+ 4.32CO Na 溶液与石灰水混合:↓+=+33222)(CaCO NaOH CO Na OH Ca 5.加热小苏打的化学方程式:O H CO CO Na NaHCO 223232+↑+? 6.镁与2C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 MgO CO Mg ++222点燃 7.把镁放入饱和Cl NH 4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 +++↑+?=++222324222Mg H O H NH O H NH Mg 8.实验室制取3)(OH Al 离子反应方程式:+++↓=?+432333)(3NH OH Al O H NH Al 9. 把3AlCl 溶液滴入NaOH 溶液中:O H AlO OH Al 22324+=+--+ 10.把NaOH 溶液滴入3AlCl 溶液中: ↓=+-+33)(3OH Al OH Al O H AlO OH OH Al 2232)(+=+-- 11.32O Al 溶于NaOH 溶液中:O H AlO OH O Al 223222+=+-- 12.把2CO 通入硅酸钠溶液中:324422322CO Na SiO H O H CO SiO Na +↓=++ 13.把2CO 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33222)(2NaHCO OH Al O H CO NaAlO +↓=++ 14.把2CO 通入澄清石灰水:O H CaCO OH Ca CO 2322)(+↓=+ 15.把盐酸滴入偏铝酸钠溶液中至过量: ↓+=+32)(OH Al NaCl HCl NaAlO O H Al H OH Al 23333)(+=+++ 16.盛放碱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3222SiO Na NaOH SiO =++H 2O 17.C 生成水煤气: 22H CO O H C ++高温

苏教版化学选修5学案:专题5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糖 类 Word版含解析(精品文档)

第一单元糖类油脂 第一课时糖类 [课标要求] 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了解糖类的分类。 2.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了解葡萄糖的用途,知道其检验方法。 3.了解淀粉、纤维素的主要用途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来检验醛基的存在。 2.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葡萄糖、果糖是单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蔗糖、麦芽糖是二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纤维素是多糖,淀粉、纤维 素不是同分异构体。 3.蔗糖、淀粉、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单糖——葡萄糖和果糖 1.糖类的组成 (1)组成: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糖类的分子组成可用通式C n(H2O)m来表示(n、m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概念:糖类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2.糖类的分类

(1)单糖:一般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不能进一步水解。 ①按照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多少,单糖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如核糖、脱氧核糖)和己糖(如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等。 ②按照与羰基连接的原子团情况不同,单糖分为醛糖和酮糖,最简单的醛糖是甘油醛。 (2)低聚糖:由不到20个单糖缩合形成的糖类化合物。 (3)多糖:如淀粉和纤维素。 [特别提醒] 符合C n (H 2O)m 通式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如n =m =1,如n =m =2,则为CH 3COOH 或HCOOCH 3,这些均不是糖类。 3.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4.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1)化学性质 ①燃烧生成CO 2和H 2O 。 ②葡萄糖与乙酸完全酯化,1 mol 葡萄糖需5 mol 乙酸。 ③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反应。 ④与氢气反应生成直链己六醇。 (2)用途: 生活上——糖类(营养物质、制酒工业) 工业上——制镜 医药上——迅速补充营养(制药工业) [特别提醒] 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或是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均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1.如何检验糖尿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提示:将病人的尿液与新制Cu(OH)2悬浊液混合后共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2.葡葡糖与果糖是什么关系? 提示:互为同分异构体。

纤维素的水解

《纤维素的水解》实验的设计与探究 张娅琼 重庆市青木关中学校 401334 摘要 关键词 一、相关文献综述 在《葡萄糖检验的最佳方案实验探讨》[2]中对葡萄糖检验实验中存在着没有看到红色的沉淀而是黑色的沉淀的异常现象做出了分析。 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实际实验中出现黑色的CuO的异常现象,是由于没有在碱性条件下进行,Cu(OH)2受热分解成黑色的CuO。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被Cu(OH)2氧化成葡萄糖酸盐,同时得到Cu2O,所以实验操作中,CuSO4与NaOH反应得到Cu(OH)2时,必须NaOH过量。高等学校无机教材中提到次反应可能是“Cu(OH)2与氢氧化跟离子反应生成[Cu(OH)4]2-,[Cu(OH)4]2-把葡萄糖氧化的原因”,但实际实验中也没有出现Cu(OH)2溶解,得到绛蓝色的含[Cu(OH)4]2-的溶液,况且要得到上述的绛蓝色的溶液,OH-的浓度必须在8mol/L以上,Cu(OH)2在碱性但未溶解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氧化葡萄糖,但话费的时间稍微长些。如果CuSO4与NaOH反应的沉淀过滤出,经洗涤后,加入葡萄糖溶液加热,也不会看到红色的沉淀,因此“新制的氢氧化铜”的真正含义是Cu(OH)2与NaOH溶液的混合物,且OH-浓度大些,可能会缩短氧化的时间。笔者也曾做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混合实验时发现,氢氧化铜在常温、碱性环境下也很容易分解成黑色的氧化铜,所以“新制的氢氧化铜”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 对纤维素水解实验比较难做的主要因素有2个:一是水解时间长,二是水解液的碱化终点不好判断。笔者经过反复研究,发现了一种仅用4min就足以完成这一包括水解—中和—检测3个环节的实验方法。并进行了实验分析:(1)缩短水解时间是关键。为此笔者做了3个对比试验: 方法①:直接向棉团注入3mL浓H2SO4,然后水浴加热。 方法②:直接向棉团中注入70% H2SO4 3mL,然后水浴加热。 方法③:先注入2mL浓H2SO4并水浴加热,再伺机注入1mL水继续浴热。 (2)准确判断碱化水解液的碱化终点又是一个关键因素。这可以根据颜色的突变来掌握。整体来看,随着中和过程的不断进行,溶液颜色的变化应该是:亮棕色—浅黄色—棕色。 (3)水解产物的检验,省掉了2个步骤,即“Cu(OH)2悬浊液的配制”和“加热煮沸”。采用直接向水解碱液化液中滴加CuSO4溶液和利用中和热与水化热促成Cu2O砖红色沉淀析出的方法,有效地简化了操作,节省了时间,且由于葡萄糖浓度较大,还原产物Cu2O的颜色十分鲜亮夺目。[3] 此外,在《正交实验—纤维素水解的最佳实验条件探讨》[4]中对该实验的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基本营养物质 讲义及习题

基本营养物质 [知 识 梳 理] 一、基本营养物质 1.种类 2.组成元素 糖类、油脂、蛋白质组成的共同元素为C 、H 、O ,蛋白质除含有上述几种元素外还含有N 、S 、P 等元素。 二、糖类 1.分类及代表物 2.(1)特征反应

②淀粉――→I 2 变蓝。 (2)水解反应 ①蔗糖水解: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 12H 22O 11(蔗糖)+H 2O ――→催化剂△C 6H 12O 6(葡萄糖)+C 6H 12O 6(果糖)。 ②多糖水解:淀粉(或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 6H 10O 5)n (淀粉)+n H 2O ――→催化剂 n C 6H 12O 6(葡萄糖)。 3.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自主思考】 1.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也是同分异构体吗?为什么? 提示 淀粉与纤维素虽然均可表示为(C 6H 10O 5)n ,但由于n 的取值不同,故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 三、油脂和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2.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吗?常见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有哪些? 提示 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不是很大,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天然有机高分子化

合物主要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 四、油脂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1.油脂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皂化反应。 2.蛋白质 (1)水解反应 蛋白质――→酶 氨基酸 (2)特征反应 五、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1.油脂的作用 (1)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2)人体中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种备用能源。 (3)能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 (4)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2.蛋白质的作用 (1)蛋白质存在于一切细胞中,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必需和非必需之分,必需氨基酸共8种,非必需氨基酸共12种。 (2)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3)蛋白质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动物的毛和蚕丝的成分都是蛋白质,它们是重要的纺织原料。 (4)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效 果 自 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糖类就是有甜味的物质,有甜味的物质就是糖( )

高中化学必修2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学业要求核心素养对接 1.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2.了解糖类的分类及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 3.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4.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了解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方法。通过对基本营养物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基本营养物质 如图是人体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哪类化学物质?各自有什么样的性质?请完成下列知识点: 1.种类 2.组成元素

糖类、油脂、蛋白质组成的共同元素为C 、H 、O ,蛋白质除含有上述几种元素外还含有N 、S 、P 等元素。 知识点二 糖类 1.分类及代表物 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式 代表物间的关系 单糖 葡萄糖、果糖 C 6H 12O 6 同分异构体 二糖 蔗糖、麦芽糖 (C 12H 22O 11) 同分异构体 多糖 淀粉、纤维素 (C 6H 10O 5)n 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2.糖类的化学性质 (1)特征反应 ①[实验7-7] ②[实验7-8]淀粉――→I 2 变蓝。 (2)水解反应 ①蔗糖水解: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 12H 22O 11(蔗糖)+H 2O ――→催化剂C 6H 12O 6(葡萄糖)+C 6H 12O 6(果糖)。 ②多糖水解:淀粉(或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 6H 10O 5)n (淀粉)+n H 2O ――→催化剂 n C 6H 12O 6(葡萄糖)。 3.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点三 蛋白质 1.存在和组成 (1)存在: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组成:由C 、H 、O 、N 、S 等元素组成,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教学实验报告——纤维素的水解

教学实验报告——纤维素的水解

②取第一步中已调节至碱性的水解液3mL于新制的Cu(OH)2试管中,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 (2)现象:滴加溶液出现蓝色絮状沉淀;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出现砖红色沉淀。 (3)解释: ①配制Cu(OH)2悬浊液:2NaOH+CuSO4=== Cu(OH)2↓+Na2SO4 ; ②加热后:C6H12O6+2C u(O H)2 △ CH2OH(CHOH)4COOH+Cu2O↓+2H2O (4)注意事项: ①新制Cu(OH)2悬浊液的pH>11,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五、相关文献与重点文献综述 [1]黄敦卓.纤维素水解实验的改进[J].化学教学,1996,(12):25 评价:本篇文章提出了高中课本中纤维素的水解实验的实验方法存在着实验时间长,水解液用碱中和的用量难以估计的弊病,并提出了以下的改进方法:a.直接利用稀释浓硫酸(98%)时放出的热量制得纤维素水解液 b.利用酚酞指示剂,把好中和关 c.直接利用溶液的偏碱性制氢氧化铜,利用中和热促使氧化亚铜生成。改进后的实验的优点有:a.免去做实验时需水浴的复杂装置,缩短了演示时间,使课堂教学更为紧凑(改进后的实验仅用1-2分钟即可完成) b.实验使用了酚酞指示剂,使酸碱中和的现象易于观察,易于把握酸碱中和的程度 c.节约药品,(不必再配制新的氢氧化铜溶液) d.实验效果明显。这对于我们以后的教学很有启发。 [2] 王钏.纤维素水解的实验改进[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5,21,(06):29 评价:本篇文章写到了实验后面部分所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即向亮棕色的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观察不到蓝色Cu(OH)2沉淀,却看到黑褐色悬浊液(棕色和蓝色混合后成为黑褐色),现象不明显,容易让学生产生误会。对该实验进行如下改进:①向亮棕色的溶液中加入过量6mol/L NaOH溶液中和,使溶液的pH=11~12。②用蒸馏水将中和后的溶液稀释至透明的浅棕色。③向溶液中滴加几滴2% CuSO4溶液,看到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煮沸后蓝色Cu(OH)2沉淀变成红色Cu2O沉淀。该实验改进后,实验的每个步骤中现象都很明显,提醒我们要多注意反思,注重细节。 [3]顾炳鸿,靳莹,霍爱新.纤维素水解实验最“佳”条件的比较与实验设计[J].化学教育,2000,(07):6-7 评价:本篇文章试图运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众多文献中纤维素水解的不同操作条件作一横向比较,以达到好中选优。主要对以下3个因素进行探究:

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

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汇总 1.甲烷与氯气的反应: CH4 + Cl2 → CH3Cl + HCl CH3Cl + Cl2 → CH2Cl2 + HCl CH2Cl2 + Cl2 → CCl4 + HCl(分步取代)燃烧: CH4 + 2O2 → CO2 + 2H2O 2.烷烃的燃烧通式: CnH2n+2 + (3n+1)O2 → nCO2 + (2n+2)H2O 3.甲烷的热分解: CH4 高温 C + 2H2 4.烷烃的热分解: C4H10 → C2H4 + C2H6 C4H10 → CH4 + C3H6

5.乙烯实验室制法: XXX H2SO4 → CH2=CH2 ↑(浓硫酸为催化剂和脱水剂)点燃: CH2=CH2 + 3O2 → 2CO2 + 2H2O 6.乙烯的燃烧: CH2=CH2 + 3O2 → 2CO2 + 2H2O 7.乙烯通入溴水中: CH2=CH2 + Br2 → CH2BrCH2Br 8.乙烯和氢气加成: 催化剂: CH3CH=CH2 + H2 → CH3CH2CH3 9.乙烯和HCl的反应: 催化剂: CH2=CH2 + HCl → CH3CH2Cl

10.乙烯水化制乙醇: CH2=CH2 + H2O → CH3CH2OH 11.乙烯催化氧化制备乙醛: 催化剂: 2CH2=CH2 + O2 → 2CH3CHO加热加压: CH2―CH2―n―CH2―CH― 12.乙烯的加聚反应: 催化剂: n CH2=CH2 → (-CH2-CH2-)n 13.制取聚丙烯: 催化剂: n CH3CH=CH2 → (-CH2-CH(CH3)-)n 14.1,3-丁二烯的加成反应: 1,2加成: CH2=CH-CH=CH2 + Cl2 → CH2Cl-CH(Cl)-CH=CH2 Cl + Cl2 → Cl2

高一高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一高二化学方程式总结(无机部分) .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CaSiO3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常温下强碱缓慢 腐蚀玻璃;瓶塞不用玻璃塞) 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1:Na2SiO3 + CO2 + 2H2O = Na2CO3 + H4SiO4↓ 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2:Na2SiO3 + 2CO2 + 3H2O = 2NaHCO3 + H4SiO4↓ 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2FeCl3(Cl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氧化三价Fe ) 氯气与氯化亚铁反应:Cl2 +2FeCl2 =2FeCl3 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CuCl2 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2NaCl 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 点燃或光照2HCl 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氟气与水反应: 2F2 + 2H2O = 4HF + O2 次氯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HClO + NaOH = NaClO + H2O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常温下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反应:3Cl2 + 6NaOH △5NaCl + NaClO3 + 3H2O 碘气与铁反应: Fe + I2 点燃FeI2 碘气与锌反应: Zn + I2 点燃ZnI2 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工业上制备 漂白粉;漂白粉成分:CaCl2和Ca(ClO)2;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 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2HClO 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2HCl + O2↑ 硫与氧气反应:S +O2 点燃SO2 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 催化剂2SO3(可逆反应) 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 二氧化硫与氧化钙反应: SO2 + CaO = CaSO3 次氯酸钙与氧气反应: 2CaSO3 + O2 △2CaSO4 二氧化硫与氧化钠反应: SO2 + Na2O = Na2SO3 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反应: SO2 + 2NaHCO3 = Na2SO3 + 2CO2 + H2O 二氧化硫与高锰酸钾在水中反应: 2KMnO4 + 5SO2 + 2H2O = K2SO4 + 2MnSO4 +2H2SO4 亚硫酸分解:H2SO3 = H2O +SO2↑(可逆反应) 双氧水分解: 2H2O2 MnO2 2H2O + O2↑ 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CO2 ↑+ 2SO2↑+ 2H2O 浓硝酸与木炭反应:C+4HNO3=2H2O+4NO2↑+CO2↑ 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3Cu(NO3)2 + 4H2O + 2NO↑ 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 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CuSO4 + 2H2O + SO2↑ 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NH3↑+ H2O 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烃 1.甲烷:烷烃通式:C n H 2n -2 (1)氧化反应 甲烷的燃烧:CH 4+2O 2 CO 2+2H 2O 甲烷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 与氢气加成:H 2C=CH 2+H 2 CH 3CH 3 与氯化氢加成: H 2C=CH 2+HCl CH 3CH 2Cl 与水加成:H 2C=CH 2+H 2O CH 3CH 2OH (3)聚合反应 点燃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催化剂 CH 2-CH 2 图2 乙炔的制取 催化剂 △

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n H 2C=CH 2 n 3.乙炔:炔烃通式:C n H 2n-2 乙炔的制取:CaC 2+2H 2O HC ≡CH ↑+Ca(OH)2 (1)氧化反应 乙炔的燃烧:HC ≡CH+5O 2 4CO 2+2H 2O 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4.66222 (2)取代反应 ①苯与溴反应 (溴苯) ②硝化反应 点燃 +Br 2 +HBr FeBr 3 —Br

+HO —NO 2 +H 2O (硝基苯) (3)加成反应 (环己烷)。 5.甲苯 (2)催化氧化:2CH 3CH 2OH+O 2 2CH 3CHO+2H 2O (乙醛) (3)取代反应 乙醇与浓氢溴酸反应:CH 3CH 2OH+HBr CH 3CH 2Br+H 2O 分子间脱水:2C 2H 5OH C 2H 5—O —C 2H 5+H 2O (乙醚) 浓H 2SO 4 50~60℃ —NO 2 +3H 2 Ni △ Cu 或Ag △ 浓硫酸 140℃ △

酯化反应:CH 3COOH+C 2H 5O H CH 3COOC 2H 5+H 2O (可逆) (4)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浓硫酸做催化剂、吸水剂,加热到170℃生成乙烯。 CH 3CH 2OH H 2C=CH 2↑+H 2O 8.苯酚:无色晶体,露置在空气中会因氧化显粉红色。苯酚具有特殊的气味,熔点 9.(1)加成反应 乙醛与氢气反应:CH 3—C —H+H 2 CH 3CH 2OH (2)氧化反应 乙醛与氧气反应:2CH 3—C —H+O 2 2CH 3COOH (乙酸) 乙醛的银镜反应: || 催化剂 △ O || 催化剂 △ △ 浓硫酸 170℃ 浓硫酸 Δ

高一化学方程式及现象

高一化学(上) 化学方程式及现象 序号 反应 化学方程式 现象 1 钠与氧气接触 4Na+O 2=2Na 2O 有白色物质生成 2 钠在氧气中燃烧 2Na+O 2Na 2O 2 淡黄色固体生成 3 钠在氯气中燃烧 2Na+Cl 22NaCl 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4 钠与硫研磨 2Na+S Na 2S 研磨后有爆炸现象 5 钠与水的反应 2Na+2H 2O=2NaOH+H 2↑ 浮、游、球、嘶、红 6 钠与盐酸反应 2Na+2HCl===2NaCl+H 2↑ 反应剧烈,有气体放出 7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Na+2H 2O+CuSO 4==Cu(OH)2↓+Na 2SO 4+H 2↑ 反应剧烈,有气体放出并有蓝色沉淀生成 8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Na 2O 2+2H 2O=4NaOH+O 2↑ 反应后有气泡产生 9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10 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2Na 2O 2+4HCl=4NaCl++2H 2O +O 2↑ 11 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Na 2CO 3+ H 2O+CO 2===2NaHCO 3 12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13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NaHCO 3+HCl===NaCl+H 2O+CO 2↑ 14 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NaHCO 3+NaOH= Na 2CO 3+H 2O 15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 2NaHCO 3 Na 2CO 3+ H 2O+CO 2↑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6 氯气与铜反应 Cu+Cl 2CuCl 2 燃烧放热,火星四溅,并有黄棕色的烟产生 17 氯气与铁反应 2Fe+3Cl 22FeCl 3 燃烧放热,火星四溅,并有黄褐色的烟产生 18 氯气与磷反应 2P +3Cl 2 2PCl 3(液体) PCl 3+Cl 2====PCl 5 燃烧放热,并有白色的烟雾产生 19 氯气与氢气反应 H 2+Cl 2 2HCl H 2+Cl 2 ======2HCl 点燃:显苍白色火焰 光照:爆炸 20 氯气与水反应 Cl 2+H 2O=====HCl+HClO 21 次氯酸见光分解 2HClO=====HCl+O 2↑ 光照后有气泡产生 22 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 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23 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制漂白粉)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24 实验室制氯气(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 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反应后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 25 氟气与水反应 2F 2+4H 2O===4HF+O 2 26 溴与水反应 Br 2+H 2O=====HBr +HBrO 光照 光照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化学方程式

必修2化学方程式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1、Li 与O 2反应(点燃): 4Li + O 2 2Li 2 O Na 与O 2反应(点燃):2Na+O 2Na 2O 2 Na 与H 2O 反应: 2Na+2H 2O===2NaOH+H 2↑ K 与H 2O 反应: 2K+2H 2O===2KOH+H 2↑ 2、卤素单质F 2 、Cl 2 、Br 2 、I 2与氢气反应: F 2 + H 2 === 2HF Cl 2 + H 2 2HCl 光照或点燃 Br 2 + H 2 2HBr 加热 I 2 + H 2 2HI 加热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 ①Cl 2+2NaBr===Br 2+2NaCl ②Cl 2+2NaI===I 2+2NaCl (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 2+2NaI===I 2+2NaBr 4、Mg 与H 2O 反应:Mg+2H 2O === Mg(OH)2+H 2↑ Al 与HCl 反应: 2Al+6HCl===2AlCl 3+3H 2↑ Mg 与HCl 反应: Mg+2 HCl === MgCl 2+ H 2↑ 5、Na 与Cl 2反应(点燃): 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7、臭氧生成: 3O 2 8、几种化合物的结构式: (1)NH 3: 甲烷(CH 4) (3)乙烷(C 2H 6 4)乙烯(C 2H 4) (5)乙炔(C 2H 2(6)正丁烷(C 4H 10) (7)异丁烷(C 4H 10 ) (8)乙醇(C 2H 6O ): H (9)二甲醚(C 2H 6O )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