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3胶体(导学案)

2.1.3胶体(导学案)

2.1.3胶体(导学案)

鲁科版《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编制:崔斌 审核:青州三中高一化学导学案

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认真听讲是高效学习的捷径!

1 2.1.3 胶体

学习目标: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并了解胶体重要的性质。 [知识回顾]

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________________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_____________,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__________,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微粒的大小来分类,可把分散系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散质微粒的直径___________的分散系叫做溶液,分散质微粒的直径___________的分散系叫做浊液,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_______________范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在溶液、胶体、浊液这三种分散系中,___________是最稳定的分散系,___________是最不稳定的分散系。

2.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用一束光通过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时,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称作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胶体微粒对可见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_________和__________。

(2)电泳:在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做_________移动,这种现象成为电泳。电泳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带电荷。

(3)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胶体聚沉的条件有: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3.胶体的应用

(1)将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时,液体变为___________色,得到的是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此分散系进行实验:将其装入U 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颜色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10 mL 淀粉胶体和5 mLKI 溶液的混合液体加入到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

入蒸馏水中。2 min 后,用两支试管各取5 mL 烧杯中的液体,并做如下实验:

①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AgNO 3溶液,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碘水,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解析】

例1.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 )

A .淀粉溶液

B .食盐水

C .牛奶

D .碘酒

【当堂检测】

1.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 )

(1)鸡蛋清溶液 (2)水 (3)淀粉溶液 (4)硫酸钠溶液 (5)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 3溶液 A .(2)(4)

B .(3)(4)

C .(2)(4)(5)

D .(4)

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胶体外观不均匀

B .胶体不能通过滤纸

C .胶粒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D .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3.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 nm ~100 nm ,1nm=10ˉ9m)的超细粉末微粒,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A .溶液

B .悬浊液

C .胶体

D .乳浊液 4. 不能用有关胶体的观点解释的现象是

( )

A .在河流人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

B .由豆浆制成豆腐

C .在NaCI 溶液中滴入KNO 3溶液看不到沉淀

D .同一钢笔同时使用不同牌号的墨水可能发生堵塞

5.不慎划破手指出血时,可立即在出血点处滴FeCl 3溶液应急止血,其原因是

( ) A .FeCl 3具有强氧化性,使血液中的蛋白质被氧化凝固止血 B .FeCl 3与血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物质而止血 C .FeCl 3水解生成Fe(OH)3沉淀而沉积于划破处止血 D .FeCl 3是电解质,使血液中的蛋白质很快疑结而止血

胶体的教学设计

教案 课题:胶体知识目标:了解分散系的概念;掌握胶体的概念及本质特征和性质;了解胶体的分类及分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综合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收敛性和发散性,使 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之美、生活之美,感受化学实验之精妙,激励学生学好化学, 将来应用化学知识改造世界美化生活。 板书 设 计篇二:=胶体教案 2.1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各位专家,同行好,今天我说课内容是 2.1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本节内容是高等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的第一节第三个内容《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2,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化学体系的教材重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元素与物质分类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对混合物知识的运用,为进入高等学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因为掌握胶体的性质可以更好地认识它在工业生产上的重要用途,为学生将来参加工业生产和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二,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教材的特点,我认为胶体的概念和应用作为本节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胶体的性质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职高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1)记住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2)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化学性质,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提问、讨论和总结(1)培养学生运用本节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思想目标:结合本节的教学,向学生渗透严谨治学的意识,同时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教育。通过课堂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师生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对本学科更加热爱。 四,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根据胶体知识的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将采用的教法是: 1.目标导学法: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发现。 2.演示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胶体性质。 3.比较法:通过nacl溶液与胶体,nacl溶液与浊液,胶体与浊液的比较,启发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认识胶体,获得新知。 五、学法:如何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这是教学的

菱形的性质(导学案)

菱形导学案 四川省蓬安县城北初级中学 胡钢 【学习目标】 1、理解菱形的概念,掌握菱形的性质; 2、会运用菱形的性质进行有关菱形的计算或证明.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菱形的性质。 【学习难点】运用菱形的性质进行有关菱形的计算或证明. 【使用说明】 1、用10分钟时间阅读教材内容,理解菱形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用30分钟时间完成本导学案,进一步掌握菱形的性质。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巩固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边: ; ②角: ;③对角线: ; ④面积: 。 (二)探究新知 1、菱形的定义: ; ★强调:(1)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一组邻边相等。 思考: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的部分(四边形ABCD )是 菱形吗?为什么? 2、菱形性质的探索: (1)你有哪些剪切菱形的方法?画出剪切的菱形及其对称轴并思考: ①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因为 ②菱形有几条对称轴?( ),分别是 ③菱形的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在你所画的图形中,相等的线段有 ,相等的角有 ,等腰三角形有: ,全等三角形有: 。 由此可得到菱形的性质: <1>菱形的四条边都 ; <2>菱形的对角线 ,并且 。 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证明菱形的性质? (2)观察(图1),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 AC 、BD 把平行四边形分成的四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图(1) 图(2) 如图(2),菱形EFGH 的对角线EG 、FH 把菱形分成的四个三角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除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计算面积的公式(底×高)外,根据图(2)你还能探讨出菱形的面积与对角线的关系吗? 思考:任意一个四边形ABCD ,它的对角线AC⊥BD 于O ,它的面积与对角线也有这种关系吗?于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3、小结菱形的性质: (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2)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对称轴是它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3)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5)菱形的面积还等于两条对角线之积的一半。 二、自学检测 1、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特征是( ) A 、对边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垂直 C 、对角线相等 D 、对角相等 2、菱形的两个邻角之比为1:2,如果较短的对角线的长是3cm ,则它的周长为 。 3、若菱形的面积为96cm 2 ,一条对角线长为12cm ,则另一条对角线长为 。 F H E G A D B C O A B C D

18.2.2 菱形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名校学案--集体备课】

18.2.2 菱形 第2课时菱形的判定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用菱形的定义,我们容易得到,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判定方法?(板书课题) 2.学习目标 (1)能从研究菱形性质的逆命题正确性中得到菱形的判定. (2)能运用菱形的判定方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 3.学习重、难点 重点:菱形的判定的推导与归纳. 难点:菱形的判定的正确运用.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P57例4的内容. (2)自学时间:10分钟. (3)自学方法:自己写出菱形性质的逆命题,验证它们的正确性,并相互交流. (4)自学参考提纲: ①由定义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运用定义证明四边形是菱形,可先证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它是菱形. ③运用“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证明四边形是菱形时,可先证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它是菱形. ④要证明一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只需先证明有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 ⑤判断: 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2.自学: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主学习.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在完成判定定理的证明及完成自学提纲时遇到的偏差和困难之处. ②差异指导:对学生在菱形判定的证明步骤不当或思路不清之处进行点拨、引导.

(2)生助生:学生相互研讨疑难之处. 4.强化 (1)菱形的判定方法: ①按定义判定. ②按对角线判定. (2)证明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步骤.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P57例4以下至P58练习的内容. (2)自学时间:5分钟. (3)自学方法:写出菱形性质“菱形的四条边相等”的逆命题,再作图思考如何证明逆命题的正确性. (4)自学参考提纲: ①“菱形的四条边相等”的逆命题是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为菱形. ②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CD=DA,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a.若按定义证:先证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它是菱形,要证它是平行四边形,需找两对对角相 等.因此可连接对角线.再运用三角形全等得到角相等.请按上述分析填空尝试证明; b.若按对角线来判定,则需先证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对角线垂直,这就只需证它的一组邻边 相等,就可得它是菱形.证一组对边平行就可通过连接一组对角线,运用一组内错角相等证得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然后再证对角线垂直.尝试分析填空写出证明过程. c.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是9,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12和65,则它是菱形吗?为什么?它的面积是多少? 解:画出图形如图所示,根据题意,有AD=9,BD=65,AC=1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知 11 6,35 22 AO AC DO BD ====,则在△AOD中,AO2+DO2=AD2,∴△AOD为直 角三角形,∴AO⊥OD也即AC⊥BD,∴平行四边形ABCD为菱形,其面积为1 126536 5. 2 ??= ③完成P58练习题第1(1)题和第3题. 2.自学:结合自学指导自主学习. 3.助学 (1)师助生:

胶体学案教案.doc

胶体 学案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质 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涵义:分散系 分散剂 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 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 的 ,叫做分散系。 分散质: 的物质称作分散质。 分散剂:起 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 2.分散系的分类 (1)根据分散质与分散剂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分为九种: 分散质 分散剂 气 液 固 (2)液体分散剂的分散系的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分为三种。 【例3】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 .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nm 一100nm 之间 B .能透过半透膜 C .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呈红褐色 二、胶体 1.定义:粒子大小在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2.分类: 气溶胶:云、烟、雾 ①按分散剂(状态)液溶胶:Fe(OH) 3 胶体、淀粉胶体、豆浆 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 正胶:; ②按胶体粒子带电核 负胶:。 3.胶体的制备:常用盐类的水解制胶体 例如Fe(OH) 3 胶体的制备:向烧杯中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向沸水 中加入5—6滴FeCl 3 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色,停止加热, 就得到了色的Fe(OH) 3 胶体。 煮沸 反应: FeCl 3+ 3H 2 O ===== Fe(OH) 3 (胶体) + 3HCl 【例4】就教材中“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⑴实验中必须要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原因是。 ⑵实验操作中,必须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不能用稀氯化铁溶液。原因是。 ⑶往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可稍微加热煮沸,但不宜长时间加热。 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 4.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强光通过胶体时,在与光线方向上观察到一 条,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Fe(OH) 3胶体 CuSO 4 溶液 【图2—5】当光线通过胶体和溶液时的现象 解释:胶体粒子直径小于可见光的波长(400—700nm)使光波发生了散射。溶液中粒子直径小于 1nm,散射极其微弱,无此现象。应 用:。 比较:光束通过几种分散系时的现象 分散系光速照射时的现象丁达尔效应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导学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4.1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学法指导:仔细阅读课本p32- p33的内容,学习例1和例2,进一步复习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在实际计算中灵活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小数的产生。 2、明白小数的意义。 3、知道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4、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学习重难点:小数的意义和计算单位及进率。 一、自主学习 1、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3、出示例1、(1)把1m 平均分成10份。1份是1dm 是10 1 m 就是0.1m, 3份是 3dm 是103m 就是0.3m ,7份是7dm 是10 7 m 就是0.7m 。 (2)把1m 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cm 是100 1 m 就是0.01m, 3份是3cm 是 1003m 就是0.03m ,7份是7cm 是100 7m 就是0.07m 。 (3) 把1m 平均分成1000份。1份是1mm 是1000 1 m 就是0.001m, 3份是3mm 是10003m 就是0.003m ,7份是7mm 是1000 7m 就是0.007m 。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二、 合作探究。 1、出示例2小长颈鹿身高1.8m,成年雄长颈鹿身高5.63m , 写作: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1 . 8 5 . 63 1 2 . 378 2、说出各位数表示什么?是什么位?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菱形的性质导学案(第七课时)

16.3.1 菱形的性质 怀柔四中刘长红 学习目标: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1、2;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计算菱形的面积. 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重点:菱形的性质1、2. 难点:菱形的性质及菱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学习过程 一、研读教材,解读目标: 1、叫做菱形。菱形是的平行四边形。 2、探究菱形的性质,并用模式表述菱形的特殊性质: 3、解析教材115页探究与116页例题2与练习题1、2,120页习题5、11、12 二、知识梳理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与一般平行四边形相比,菱形具有哪些性质? 定理:(菱形的边)(菱形的角) 定理: ______________ (菱形的对角线) 三、定理证明:(小组合作,先交流命题证明方法和步骤,然后自己完成证明再与组长交流) D A O C B

四、典型例题 例3. 如图3个全等的菱形构成的活动衣帽架,顶点A 、E 、F 、C 、G 、H 是上、下两排挂钩,根据需要可以改变挂钩之间的距离(比如AC 两点可以自由上下活动),若菱形的边长为13厘米,要使两排挂钩之间的距离为24厘米,并在点B 、M 处固定,则B 、M 之间的距离是多 少? 五、合作交流 1.证明:菱形的面积是它两条对角线长的乘积的一半. 2.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E 、F 、G 、H 分别是菱形ABCD 各边的中点,求证:OE=OF=OG=OH. A B C D E G H O

菱形的判定导学案

菱形的判定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 1. 经过探究推理得出菱形的几种判定方法。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会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 重点:掌握并会应用菱形的判定方法. 难点:菱形判定方法的应用. 导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明确目标 1.菱形的定义和性质是什么? 2.明确学习目标; 3.想一想:由菱形定义可知判定菱形的一种方法: 。 符号语言∵ ∴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请同学们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反过来,四条边都相等是四边形是菱形吗? 已知:四边形ABCD,AB=BC=CD=DA,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用菱形的定义证明) 符号语言∵ ∴ 判定方法1:四边的四边形 ...是菱形. 探究2. 用一长一短两根细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可以转动的十字,四周围上一根橡皮筋,做成一个四边形.转动木条,这个四边形什么时候变成菱形? 于是抽象出一个数学问题: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吗? 已知:ABCD,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 求证:ABCD是菱形. 符号语言∵ ∴ 判定方法2: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 .....是菱形

三、应用新知、大胆展示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线段BD垂直平分AC,且相交于点O,∠1=∠2.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2、如图,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 5,AC=8,DB=6.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3、如图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E、F. 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四、归纳整理、自我反思 菱形常用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五、当堂检测、目标达成 1、用两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纸片拼成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_ 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4、对角线互相平分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5、先画两条等长的线段AB、AD,然后分别以B、D为圆心, AB为半径画弧,得到两弧的交点C,连接BC、CD,就得到 了一个菱形。理由是. 6、如图,△ABC中,AD平分∠BAC,DE∥AC,与AB相交于点E,DF∥AB,与AC相交于点F,试说明四边形AEDF是菱形。 7、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DEBF都是矩形,AB=BF,AD、BE相交于M,BC、DF交于N,求证:四边形BMDN是菱形.

高中化学 胶体学案

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1.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 体和浊液。 2.胶体中的胶粒(分散质)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 3.胶体的性质: (1)均一、稳定、透明;(2)丁达尔现象; (3)电泳;(4)聚沉。 4.分离、提纯胶体的方法——渗析。 对应学生 用书P27 1.什么是溶液?它是怎样组成的? 提示:(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溶质和溶剂。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2.什么是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提示:(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 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叫做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2)影响因素:温度、溶剂的量、溶质的量。

系 [新知探究] [必记结论] (1)分散系是混合物,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分散系可以是气体(如空气)、液体(如溶液)、固体(如有色玻璃)。 (3)分散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分散剂一般只有一种。 (4)常见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牛奶、豆浆、云、雾、烟、尘埃空气、血液等。 [成功体验] 1.将下列物质与所属类别连线。 ①云、烟、雾、豆浆、牛奶Ⅰ溶液 ②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输液Ⅱ悬浊液 ③石灰乳、水泥沙浆Ⅲ乳浊液 ④敌敌畏水溶液Ⅳ胶体 答案:①—Ⅳ;②—Ⅰ;③—Ⅱ;④—Ⅲ。 胶

探究1定义 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探究2分类 胶体分散剂状态 液溶胶,如Fe(OH)3胶体气溶胶,如云、烟、雾 固溶胶,如烟水晶 探究3性质及应用 探究4分离及提纯 渗析法:利用半透膜将胶体与溶液分离的方法。 [必记结论] (1)液溶胶与溶液都是均一、稳定、透明的分散系,故在外观上无法区别二者。 (2)胶体能稳定存在且发生电泳现象的原因是:胶粒比表面积较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性质导学案(一)

小数的性质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 通过自学,交流,探讨出小数的性质。 2. 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 学习重难点: 1.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2. 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一、【知识链接】 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 ),第三位是( )位。 2、是由3个( )、2个( )、8个( )组成的。 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 3. 填小数或分数。 104米=( ) 米=( ) 1000 76米=( ) 100 27=( ) =( ) =( ) 二、【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第38页(例1、例2)的内容,自学完成下面的问题。(学生观察米尺)

问题: 这里的元和元各表示多少钱呢 元和元,元和8元有什么关系呢 元就表示2元5角0分,元就表示2元5角, 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3、比较和的大小 是3个 ;是30个 ,也就是3个 。 2 、比较、和的大小 问题:1. 通过观察,你发现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监控:因为1dm =10cm = 00mm , 问题: 通过观察,你发现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因为1dm =10cm =100mm ,

所以=。 因为 1分米= ()厘米=()毫米所以米= ()米= ()米 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提问三个小数、、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 规律: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自主探究】 1. 把和化简 (1)应怎么化简依据是什么 (2)应怎么化简依据是什么 说出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是70个(),是7个(),因为70个1/100是7个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强调:今后在一般计算时,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都要化简。 小数性质的应用:学习了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o”的时候,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五、课堂练习

菱形的性质导学案(9)

菱形的性质导学案(9) 一、菱形的认识: 1、定义:有一组边相等的形叫做菱形 2、(1)打开后的四边形是 (2)菱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若是那有几条对称轴? (3)菱形的条边都。 (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并且 每一条对角线。 二、例题讲解: 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m,∠ABC=60°,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的长(精确到0.01)和花坛的面积(精确到0.1) 练习: 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共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2、下列性质中,菱形所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A、对角线互相平分 B、对角线相等 C、邻角互补 D、邻边相等 3、下面性质中菱形有而矩形没有的是() A、邻角互补 B、内角和为360° C、对角线相等 D、对角线互相垂直 4、在菱形ABCD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AC⊥BD C、△ABD是等边三角形 D、∠CAB=∠CAD 5、菱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AOC=60°,OC=2,则点B的坐标为。 6、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O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AB=5cm,AO=4cm,求两条对角线AC和BD的长。

7、如图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cm 和8cm ,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8、如图,已知菱形ABCD 中,AE ⊥BC 于E 且BE=CE ,AB=2. (1)求证:△ABC 是等边三角形 (2)求对角线BD 的长及菱形ABCD 的面积。 9、如右图,在菱形ABCD 中,E ,F 分别是CB ,CD 上的点,且BE=DF.求证:①△ABE ≌△ADF ;②∠AEF=∠AFE. 10、如图,菱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B=∠EAF=60°,∠BAE=20°,求∠CEF 的度数。 D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8.2.2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导学案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上信中学 陈道锋 18.2.2 菱 形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 学习目标:1.经历菱形判定定理的探究过程,掌握菱形的判定定理; 2.会用这些菱形的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重点:经历菱形判定定理的探究过程,掌握菱形的判定定理. 难点:会用这些菱形的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一、知识回顾 1.菱形的定义是什么?性质有哪些? 2.根据菱形的定义,可得菱形的第一个判定方法是什么?用数学语言如何表示? 有一组邻边_____的______________是菱形. 数学语言:∵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AD ,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一、要点探究 探究点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想一想 前面我们用一长一短两根细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可以转动的十字,四周围上一根橡皮筋,做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转动木条,这个平行四边形什么时候变成菱形?对此你有什么猜想? 猜想:对角线互相_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证一证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AC ⊥BD. 求证:□ABCD 是菱形. 课堂探究 自主学习 教学备注 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配套PPT 讲授 1.情景引入 (见幻灯片3-4) 2.探究点1新知讲授 (见幻灯片5-10)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____OC. 又∵AC⊥BD, ∴BD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 ∴BA______BC. ∴四边形ABCD是________. 要点归纳:菱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_______的____________ 是菱形. 几何语言描述:∵在□ABCD中,AC⊥BD, ∴□ABCD是菱形. 典例精析 例1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点E、F, 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针对训练 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互相平分,若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 是菱形,则这个条件可以是 () 教学备注 配套PPT讲授 3.探究点2新知 讲授 (见幻灯片 11-20)

胶体溶液(教学设计)

课题第二章溶液第五节胶体溶液 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胶体、了解胶体溶液的组成; (3).理解胶体溶液的性质以及渗透现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以学案为引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化学与生活、生产间的联系; (2).培养创新精神、爱国情操,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协作互助的学习作风。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胶体溶液的性质理解; 难点:渗透现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法设计实验探究:通过分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学案引领: 通过设计学案,促使学生自学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归纳、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导学案、微课、PPT、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激光笔、小烧杯,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 分配 环节一:情境导入 问:同学们,近年来在秋冬季节有 一种天气一直困扰着我们,甚至影响了 我们的出行和生命财产安全,你们知道 这是什么天气吗? PPT播放大雾版的《北京北京》, 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下,歌声向我 们吐露了人们无奈的心声。 思考,回答:雾 霾天气。 仔细聆听。 通过生活中的热点现象,激发学 生的兴趣,同时教育学生善于观 察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分 钟 环节二:明确学习目标 问:雾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胶体溶 液有怎样的关系呢? 今天老师就来告诉你们,雾是 胶体的一种,胶体分为气溶胶、液 溶胶、固溶胶。而我们今天学习的 主要是液溶胶。那么这节课我们的 主要任务是什么呢?请同学们一起 来读一下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 思考,众说纷纭 齐读学习目标 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 务,做到心中有数,以任务驱动 学生自主学习。 2 分 钟 环节三:自主学习 明确了今天的学习任务后,现 在来看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同学们,答案在书上都找到了吗? 举手,争先恐 后回答。 使学生通过阅读,掌握基础知 识,以表格的形式归纳信息有助 于学生记忆相关知识点。 5 分 钟 环节四:合作探究 下面请各组组长进行抽签,完 成合作探究部分。 组长抽签,决定 完成哪些实验。 大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 积极性,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 了学生的自信心。 35 分 钟 实验探究一:Fe(OH) 3 胶体制备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小数小数的性质一导学案西师大版

小数的性质(一)

二、自学教材,感知目标。 自主学习:课本第53页,理解并记 忆小数的性质. 思考: 在0.3的后面添上1个0、2个0、3个0,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把0.02中间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用图画一画 或举例说明) 三、合作探究、教师精讲 探究一:小数的性质 (1)小组内探究交流: 1.除了书上的证明方法,你们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0.3=0.30=0.300吗? 2. 把0.02中间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用图画一画或举例说明)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结果。(3)在学生回答后 教师精讲 引导阐明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这里要注意一定要是在小数的末尾,若在小数的中间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是要变的 探究二:如何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数的改写.学生自学教材,思考:理 解并记忆小数的性质。 去掉小数中间的0和去掉 小数末尾的0有什么区 别?会改变小数的大小 吗? 自学中发现自己存在的 问题。 合作探究中向同学学习, 解决自己自学中的问题。 养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的好习惯。 自学中发现自己存在的 问题,对难以解决的问 题,小组内交流讨论,相 互帮助解决。 设计思路:学生通过自 己自学,在亲历、体验 的过程中感悟小数的性 质。

(1)小组内探究交流: ①怎样改写?为什么可以这样改 写? ②”10”这个整数怎样改写成两位小数?小数点的位置应该写在哪里?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结果。(3)在学生回答后 教师精讲 改写小数位数的前提是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即可,整数改写成小数,首先在整数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根据需要添上相应个数的”0”. 四、巩固新知〔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1.完成课堂活动第1,2题,小组内点评,再全班订正. 2. 完成练习十四第1、2、3、4题。小组内点评,再全班订正. 五、达标测试 当堂检测 1、填空: ()的()添上()或去掉(),小数的大小(),这叫做小数的性质。2、化简下面各数。 0.40 = 2.900= 12.000= 3、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教师精讲帮助学生把新 知系统化、规范化。 层次练习,使不同层次学 生能掌握知识,对学习有 兴趣。 巩固练习,是学生及时 巩固新知,使只是掌握 更牢。

菱形的性质_导学案

19.2.1菱形的性质?导学案 1. 情景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知道了如果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时,成为什么图形? 矩形,由角变化得到 如果从边的角度,将平行四边形特殊化,又会得到什么特殊的四边形呢? 2. 探究新知 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相等,就得到了一个菱形. 举一些日常生活中所见到过的菱形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⑵菱形性质:按教材110页的方法剪得菱形,观察得到的菱形,回答下列问题。 ①它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②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③图中有哪些相等的角? ④图中有哪些特殊形状的三角形(等腰和直角)?是哪些? 菱形性质:菱形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切性质; 菱形是____________ 图形也是 _______________ 图形. 菱形的四条边都_______________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_____________ ,并且每一条对角线________________ 性质证明: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已知: 求证: 证明: 几何语言: C

性质证明: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已知: 求证:几何语言: 几何语言:: ⑶菱形面积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能否利用平行四边形S菱形=BC?AE 思考:计算菱形的面积除了上式方法外,利用对角线能计算菱形的面积公式吗? ABCD=S^ ABD+SA BCD= (菱形面积二底X高=对角线乘积的 【课后巩固】 1?已知菱形的周长为12cm,则它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__ ; 2?已知菱形ABCD中,/ ABC=60,贝U / BAC= ______________ 3?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F是AB上一点,DF交AC于E. 求证:/ AFD=/ CBE 4.菱形ABCD中,/ D:/ A=3 : 1,菱形的周长为8cm,求菱形的高. / ABC=60,且点A的坐标为(0,2 ),求点B、C D的坐标。

物质的分类、分散系、胶体超级详细教案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第一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类的方法:单一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根据事实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思考与交流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是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不同分类方法的优缺点及化学物质的分类 教学过程: 【导入】老师:同学们都有到超市买东西的经历,大超市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比如说你要买一个作业本,你会到哪里寻找?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能够很快就找到你所需要的书? 学生:因为超市和图书馆里的东西都是按不同的类别摆放好的。 老师:很好,因为人们在将这些物品摆放在货架和书架时对其进行了分类处理,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物以类聚,所以我们能很快的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物品。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化学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对于这么多的化学物质和如此丰富的化学变化,人们是怎样认识和研究的呢?同样的运用了分类的方法。那么物质又是怎么被分类的呢?分类的方法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板书】第二章第一节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推进】分类法就是把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归类分组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讨论】运用分类法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回答】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讲述】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三种,第一种就是单一分类法,单一就是标准唯一。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学过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就是按照单一分类法进行分类的,同学们还记得是哪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吗? 【回答】就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讲述】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这是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化合反应的唯一标准,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就是A+B=A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用一个简单公式表示就是AB=A+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同样用一个简单公式表示

认识小数导学案

《小数的组成》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P30页例3例4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五6—10 题。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的意义。 2、能认真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记数单位和相邻两 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训练思维灵活性,培养热爱数学的品质。 学习重点: 数位顺序表、记数单位及之间关系。 自学导引: 一、 自主探索 自学例3,例4 (1)1个千是几个百?10个10是几个百? (2)0.1是几个0.01?10个0.001是几个0.01? (3)1里面有几个0.1,10个0.1是多少? (4)整理出数位顺序表 A 、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 位,右边第一位是 位。 B 、百位和百分位分别在小数点哪边的第几位? 通过自学两个例题,除了有很大收获外, 还有什么疑惑需明天和

同学讨论的请想好写下来: 二,尝试达标: 1、小数是由()部分和()部分和()组成的,整数部分最低位是()小数部分最高位是()位。 2、1克就是把1千克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用分数表示是()千克,用小数表示是()千克。 3、()0.01是0.1,10个()是0.01,10个0.1是()。 0.35里有()个0.01,有()个0.001。

课后巩固 1、3厘米是一米的(),用小数表示是()。 2、万位在小数点的()边第()位,万分位在小数点的()边第()位。 3、0.825是由8个(),2个(),5个()组成的。 4、判断 (1)小数点的右边第二位是十分位。() (2)0.05表示百分之五。() (3)0.145里有个145个0.1 。()

《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 P34-35页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1---5题。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实践能使自己发现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动手能力。 3、培养善于探索的精神。 自学导引: 自学例5: 1、说出结果。0.3元=0.30元为什么? 2、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3、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自学例6 (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 (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 (3)“10”是整数,怎样在它的的末尾添上“0”使其大小不变? 通过自学两个例题,除了有很大收获外,还有什么疑惑需明天和同学讨论的请想好写下来: 二、尝试达标 1、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下面的圈内涂上黑色) 化简102.020的结果是() 12.212.02102.0200102.02 ○○○○ 2、判断题。(打“√”,错的打“×”) (1)0.080=0.8() (2)4.01=4.100() (3)6角=0.60元() (4)30=30.0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菱形的性质(导学案)

18.2.2 菱形 漂市一中钱少锋 第1课时菱形的性质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让学生猜想打开后的图形名称,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学习目标 (1)能说出菱形的定义和性质. (2)能运用菱形的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与证明. 3.学习重、难点 重点:菱形的性质. 难点:菱形性质的运用.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P55至P56例3以前的内容. (2)自学时间:10分钟. (3)自学方法:动手剪纸观察图案,思考定义的条件限定含义,归纳并进行说理论证. (4)自学参考提纲: 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 ②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若是,它有几条对称轴? ③菱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它由一组邻边相等,可得到边有什么特点?画图看一看! ④由三角形全等的性质,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你能得出菱形的所有性质吗?请写出来,同桌交 流一下. ⑤你能归纳出菱形的所有性质吗?请写出来,同桌交流一下. ⑥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怎样求其面积? 2.自学:结合自学指导自主学习.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关注学生完成自学提纲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②差异指导:指导学生通过已学的知识探讨菱形具有的性质中遇到的困难和不全不严之处. (2)生助生:小组研讨,交流展示,相互帮助. 4.强化 (1)菱形的定义; (2)菱形的性质: ①它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②它具有特殊性质; ③它是轴对称图形; ④菱形面积的求法: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P56例3. (2)自学时间:5分钟. (3)自学要求:根据问题条件,对照菱形的性质,探索解题思路,记录学习疑点. (4)自学参考提纲: ①求两条小路长就是求菱形的对角线长,求菱形的面积可用的方法有底×高或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②△AOB 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 ③∠ABO 与∠ABC 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④AO=12 AB 的理由是什么? ⑤为什么AC=2AO ,BD=2BO ? ⑥为什么4OAB S ABCD S 菱形?还可用ABCD S 菱形=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自学:结合自学指导自主学习.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完成自学提纲时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在哪里. ②差异指导:指导学生确定解题过程中每一步的依据,引导反思解题思路. (2)生助生:学生研讨疑难之处.

菱形的判定导学案

一、温故知新 菱形的对边 。 菱形的四边 。 菱形的性质: 菱形的对角线 。 菱形是 对称图形,又是 对称图形。 菱形的面积= ; 二、新知学习 根据菱形的定义得到:有一组 相等的的 四边形是菱形。 探究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反之,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思考: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吗?如果是,如何进行证明呢?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于O 点 求证: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 证明: 菱形的判定定理: 的 四边形是 。 探究2:思考: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反之,四条边都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吗?如果是,如何进行证明呢?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BC=CD=DA, 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 菱形的定理: 的 是 菱形 。 三、探究3:菱形判定定理的简单应用 例1已知:如右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AB= 5,OA=2,OB=1. 求证: □ABCD 是菱形. A

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点E、F,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3、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且AB=BD,DE∥AC,CE ∥BD. 求证:四边形OCED是菱形. 4、如图,在Rt△ABC中,∠B=90°,E是AC的中点,AC=2AB,∠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 作AF∥BC,连接DE并延长交AF于点F,连接FC. 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 5、如图,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DE∥AC,DF∥AB.求证:四边形AEDF是菱形.

《胶体性质类》导学案

第二单元: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导学案 第一课时: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 2. 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3. 了解胶体的种类、渗析、制备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胶体体系的认知,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与难点】胶体的定义及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大小的比较。 【课前活动】查阅有关胶体的资料,辨认生活中存在胶体的现象.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及实物的展示,激发学生对知识求知的欲望。 ?教材导读: 一、分散系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散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的体系___________ ,称为分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为分散剂。 2. 分散系的类型 (1)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散系通常有三种类型,即: 【演示实验】 往一张滤纸做的漏斗中分别倒入少量NaCI溶液、泥水和Fe(0H)3胶体观察现象。 分组讨论:①NaCI溶液、泥水和Fe(OH)3胶体外观特征及稳定性。 ②为什么溶液和胶体是均一的、透明的、稳定的,而浊液是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的? ③通过实验说明NaCI溶液、泥水和Fe(OH)3胶体的微粒大小的区别? 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_______ 100 nm ;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________ 100 nm而______ 1 nm ; 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_______ 1 nm。 【思考】 (3)不同分散系性质不同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巩固练习】 1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岀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 B. 胶体不能通过滤纸 D.胶体不稳定,静止后容易产生沉淀 工到纳米级(1nm~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 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4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后得到的FeCl3溶液呈__________ 色。用此溶液进行如下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⑴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应属于 _____________ 反应。 ⑵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继续煮沸至溶 液呈_________ 色,即可制得Fe ( OH) 3胶体。 ⑶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20mL蒸馏水后,向烧杯中加入1mL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 与盛有Fe ( OH) 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在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中的液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用来区别 _______________ 。 二、胶体 1 ?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常见的胶体有:Fe(OH)3胶体、Agl胶体、 硅酸胶体、淀粉、蛋白质、豆浆、土壤 2. 胶体的制备 (1)物理分散法 将悬浊液或乳浊液中的分散质分散;如:磨墨常用此方法制备的胶体有:墨汁、碳素墨水、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等 (2)化学结合法 ①水解法Fe(OH)3胶体的制备 是将 ______ FeCl3溶液 ______ mL_逐滴滴入__________ 中,继续煮沸,至溶液____________ 时停止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组讨论:①制备Fe(OH)3胶体应注意的问题。 ②Fe(OH) 3胶体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与一般化学方程式书写有何区别? ②复分解法AgNO 3+KI=AgI (胶体)+KNO 3 (浅黄色、澄清、透明的液体) 此法注意的问题: I浓度控制,浓度过大会生成沉淀(浓度一般为0.01mol/L)。 H逐滴滴加,同时要不断振荡。 A .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外观不均匀 C.胶粒做不停地、无秩序地运动 3、(2000上海)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