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报道如何消除_精神病歧视

新闻报道如何消除_精神病歧视

新闻报道如何消除_精神病歧视
新闻报道如何消除_精神病歧视

平时,我们可以发现,新闻报道对大多数疾病

如癌症的患者,都会表现出同情,并褒扬他们与疾病抗争中所表现的坚强精神。但常常对精神病患者会表现出回避、淡漠,甚至嘲笑。研究显示,社会歧视是影响精神疾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精神病人因病产生耻辱感而“讳疾忌医”,并且在病愈后回归社会时屡受排斥。媒体在精神卫生知识传播中的作用犹如“双刃剑”:一方面,媒体是公众获知精神卫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媒体未能准确报道也是造成公众歧视精神疾病患者的重要原因。正因为如此,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开展大众精神卫生干预活动时,都将媒体视作重要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在开展世界卫生组织资助课题《建立融消除歧视和家庭支持为一体的精神病康复模式》研究时,将“媒体在消除精神病歧视中的作用”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课题组主动邀请媒体一线的记者共同参与研究,对我国主流报纸精神病报道中的歧视现象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文本分析。同时,通过对上海40名卫生记者的调查和培训,试图找到影响报道质量的原因,促使媒体在消除对精神病的歧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卫生专家与媒体联手开展公共卫生干预策略的研究和制定,显然比任何一方的“闭门造车”更有意义。

联合国艾滋病项目执行主席彼得·派特博士曾经说过:“当涉及艾滋病时,记者的影响比医生的影响更大。”这句话对精神病同样适用,尤其在精神卫生日益受到全社会重视的时候。

媒体眼中的“肇事者”和“受害者”

为了评估精神卫生的报道质量,课题组首先对国内主流报纸有关精神卫生方面的报道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新闻检索以中国大陆各省(直辖市)省级或省会城市晚报或都市报及一家中央级报纸的电子版为对象,因有些报刊检索系统不完善,最终有20个省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江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河南、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广东、海南)的晚报或都市报和一家中央级报纸被纳入检索范围。由于民间一般以“精神病”代指各类精神疾病和患者,因此选择“精神病”为检索关键词,检索日期范围从2005年9月1日至2006年8月31日。

统计分析方法上,先由一位研究者对检出文本根据内容进行初步整理和归类,然后再由另外3名研究者确认和进一步分类,对于分类意见不一致者经讨论后决定。检索资料除简单的定量描述外,着重采用主题归类等定性方法进行分析。

经分析总结,我国报纸在报道精神疾病及其患者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报道内容以描述精神病患者肇事和提供医疗服务信息为主,但视角逐渐深入和多元

检索信息显示,这一年共有1939篇与精神病相关的报道。内容涉及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报道314篇(16.2%),医疗服务信息313篇(16.1%),病人状况285篇(14.7%),以精神病人为对象的影评、书评和幽默笑话183篇(9.4%),转载或报道国外相关内容

新闻报道如何消除“精神病歧视”

□曾庆枝田泓俞韦

250篇(12.9%),精神卫生相关政策95篇(4.9%),一般心理问题关注78篇(4.0%),其他或与精神病联系较少的内容421篇(21.7%)。

以上数据表明,对精神病患者的报道以负面题材居多,同情较少,正面描写他们积极战胜疾病的报道更少。此外,虽然有不少精神卫生方面的医疗服务信息,但真正关注精神卫生发展现状,有利于相关服务开展的信息比较少。

值得关注的是,精神病患者的权利正逐渐受到媒体关注。有关精神病人是否该享有平等结婚、就业、教育、出行和娱乐权,以及涉及精神病患者的医疗救助、医疗保险和强制收治的法律程序等问题的文章共有114篇,占5.88%。还有部分新闻媒体开始把视角聚集在患者、家属以及精神卫生工作者受歧视的状况。

二、媒体在报道精神病患者群体时,虽然极少出现语言和立场上的主观歧视,但客观传播效果以负面形象为主

文本分析发现,绝大多数报道对精神病者群体并无主观故意歧视,但是对其行为“具体客观”的描述却形成了该群体的负面形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4个:

1.详细描写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如“惊天血案”、“劈死男友”、“挥舞铁铲”等。

2.医学专业概念模糊不清或错误。如将“神经病”与“精神病”的概念混淆;“从‘心理障碍’逐渐变成了‘精神分裂症’”;“因精神病症导致杀人”。

3.使用社会性歧视语言。如武疯子、傻人、怪异、特殊、神经错乱等词频频出现。

4.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专家、患者及家属的声音较少。报道中很少有对专家的第一手采访,除了少数几篇(10篇)描述患者及家属遭受歧视的经历外,描述如何获得治疗、如何积极控制疾病、如何康复等个人体验方面的信息几乎没有。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评价多数来自第三方,如路人、警察、朋友或同学,很少听到家属或患者的心声。

三、报道中的精神病人主要以“肇事者”和“受害者”的形象出现

分析发现,无论是消息、影评、书评还是转载国外新闻,报道中的精神病人主要以暴力、危害公共安全、言行紊乱、脏等形象出现(701篇,36.2%),内容较多,篇幅较大,描述较详细。精神病患者还经常成为幽默笑话的主角(46篇,2.4%)。

与此同时,精神病人的命运也是报纸关心的话题。精神病患者被杀、被骗、被弃、被强奸、被关锁、自杀/自残、走失等内容的报道有118篇,占6.1%。

专业知识的缺乏影响报道质量

为了进一步寻找影响精神卫生报道质量的原因,课题组编制了媒体工作人员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记者对精神疾患的知晓度、对精神病人的印象、报道态度和方式,以及报道过程中的制约因素等。共有40名上海从事卫生报道的一线记者自愿参加调查。结果显示:

一、记者对精神卫生知识了解较少。大多数被调查者(68.6%)只是在采访过程中接受过相关知识的介绍,有较系统了解的比例仅占11.4%,还有近20.0%的记者似是而非地了解一些相关知识。83.8%的记者认为需要尽早治疗精神疾患,但有10.8%认为只有非常严重的时候才需要到专业机构治疗。

二、记者对精神病患者群体的既有印象不佳。有18人(45%)提及了可怕、失控、疯狂、性格极端、暴力等负面词汇,16人用较中性的词汇进行描述。

三、记者在报道内容方面的关注点不够均衡。对新出现的社会心理问题最感兴趣(87.5%),其次是患者的生存状态、权利和法律问题(57.5%)、精神病的致病机理和治疗进展(50.0%),对社会对精神疾病和患者的态度和评价等主题关注相对较少(35.0%)。

四、记者在报道时援引的语言有所偏颇。有意识引用专业人士的语言,“有时候引用”和“大多数时候引用”的比例为91.7%。精神病患者或家属的语言引用较少,只有41.7%“有时候引用”。大多数记者(63.9%)对患者持同情的态度,希望能通过舆论帮助患者,对精神卫生方面的问题持就事论事、客观

报道态度者占36.1%。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调查中对专家语言的有意识引用,与上述文本分析中鲜见专家语言的结果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表明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接触专业人士的渠道仍有待拓宽。

五、记者在问卷调查中表示出增加精神卫生知识的愿望。希望专家系统全面介绍精神疾病知识的受访记者占87.0%,但由于“专业人士难找,无法获得科学信息”、“社会不重视,知识普及太少”、“专业性太强”等原因阻碍了相关知识的有效获取。此外,记者还提出了一些采访中面临的技术和伦理障碍。如,病人及家属不愿接受采访;媒体从业人员自身对精神病存在错误认知,难以客观报道;处于增加报道影响力和可读性与尊重病人两难等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精神病歧视”是怎样形成的

媒体和公众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和排斥来源于对精神疾病的恐惧,而恐惧又来源于无知。

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媒体和公众对精神病的认识误区主要包括:

1.精神病患者是危险的

除了现实生活中的肇事、肇祸描述外,加上影评、书评和引用国外报道中的“杀人狂”、“神秘可怕”、“暴力”等形象,研究文本中将精神病与犯罪、危险联系在一起的报道接近40%。而事实是,大量医学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病人并不比一般人群更具有暴力或危险倾向。实际上,他们更容易被监禁,更可能成为暴力的受害者。如重性精神病患者被监禁率为6~15%,远高于一般人群的2.8%;监禁的时间也比非精神病患者长。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风险是伤害他人的2000倍。

2.精神病是无法治愈的终身疾病

事实上,如果采取适当的早期治疗措施,和其他许多躯体类病症如糖尿病一样,大多数精神病患者有可能完全康复。尽管有一些人因慢性精神病而残疾,但仍有许多严重的精神病患者经过治疗,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

精神病患者在报道中以受害者的形象出现,如自杀、被弃等,促使人们把精神病与行为无法预测、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差、脆弱无能等特点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强化了对精神病患者的负面印象,加深了歧视和偏见。这两种报道倾向不仅在国内,在其他国家的报道中同样也存在,值得引起重视和干预。

此外,虽然有一部分媒体开始关注精神病患者的权益问题,如就业、教育、娱乐、医疗保险等,但这些问题一直是以争议、讨论的形式出现。国外研究显示,负面描述更容易产生广泛的情感反应,对受众的影响力远大于正确、正面的信息和积极的个人体验。因此,少量的正面报道,特别当报道中还包含大量的、一直受争议的不确定信息时,其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远不及大量的、长期持续存在的负面报道。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系高级导师Nairn发现,那些通过精神病患者自身来传播的报道,更能客观、真实、中立和人性化地描述患者的现实状况,因此他鼓励新闻工作者通过采访患者本人,而非第三方人士获得信息。而这正是国内媒体所欠缺的。

消除媒体“精神病歧视”的对策建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提高精神卫生报道的质量,促进公众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澳大利亚政府组织该国报纸、广播、电视协会和国家精神卫生促进干预工作协会等专业机构,制定了《自杀和精神疾病报道手册》(Suicide and Mental Illness in the Medi-a)。该手册针对精神报道的各个环节,向各相关利益方如媒体、医疗机构等精神疾病患者等提出了详细的建议。美国也有类似的报道指南。结合我国精神卫生报道的现状,本文就提高报道质量提出如下建议:

一、专业医疗机构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媒体的互动,提供准确和通俗的精神卫生知识

1.为媒体提供专业支持

媒体工作人员调查结果显示,对精神卫生知识了解不够,是造成媒体精神病歧视的最大因素。而专业

卫生机构是记者获得相关正确知识最直接和最经常的途径。因此,加强专业卫生机构和卫生记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是消除对精神疾病和患者歧视的重要内容。

专业卫生机构要鼓励专家接受媒体采访,为记者提供相关的知识、技术和观点支持。在突发群体性心理健康事件时,主动借用媒体的传播优势,为公众解疑释惑。比如汶川大地震时,一些心理专家主动向媒体提出有关心理问题的报道意见就是良好的范例。专家还可以通过写专栏、担任相关影视节目嘉宾等方式,直接面对受众。

为了避免因不了解媒体运作方式而误导记者和受众,建议专业卫生机构设立新闻联络人制度。新闻联络人应该具有精神卫生知识,并了解媒体的运作方式,以帮助记者在第一时间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和资源。同时,还可制定针对媒体的报道指南,如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数据、各领域的专家名单等。专业卫生机构还可定期或不定期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介绍精神卫生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

2.善用媒体消除公众歧视

专业卫生机构应利用媒体的传播优势,制定相关的精神健康促进策略,向大众传播正确的知识和观念。比如抓住“精神卫生日”等重要节点加强宣传。

二、媒体报道精神卫生问题时要注意准确、平衡和善意

1.避免使用可能导致对精神病患者歧视的语言

不要使用诸如“歇斯底里”、“疯子”等词语描写精神病患者。

精神疾病有很多症状及不同的程度,不要以“精神病”一以概之。

大多数精神疾病是可以治愈的,避免使用“一辈子完了”等词来形容精神疾病的危害。

避免想当然地将精神病人与暴力、低能联系起来。

注意保护精神病患者的隐私。

2.多一些对精神病患者战胜疾病的正面报道

媒体应该将视角从精神病患者对社会的危害转移到他们的生存处境上,更多地反映精神病患者的心声。正面报道,特别是名人案例,能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比如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关于战胜抑郁症的现身说法,就对公众了解这一疾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报道精神疾病问题时,应尽量向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比如在报道中,提供专业医疗机构的热线电话、相关知识网站等。

三、加强媒体自律和相关新闻伦理的教育

一些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为消除对精神疾患的歧视,通过一些独立观察机构和网站发布媒体报道监测报告,以监督和纠正媒体报道中的不良行为。在我国对媒体的外部监督机制尚不健全的现状下,建议通过加强媒体内部报道规则自律、宣传管理部门阅评监督,及在大学新闻专业伦理教育中增加相关内容等方式实现。■

(本文作者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医师和人民日报上海分社记者。课题组成员包括缪菊明、何燕玲、汪向东、徐勇)

参考文献:

1.Anderson M.‘One flew over the psychiatric unit’:mental illness and the media.Journal of Psychiatric and Mental Health Nursing,2003,10:297╞306.1.

2.McKeown M,Clancy B.Media influence on societal percep-tions of mental illnes s.Mental Health Nursing,1995,15(2):1012.

3.Stuart H.Media Portrayal of Mental Illness and its Treatments What Effect Does it Have on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CNS Drugs,2006,20(2):99-106.

4.Corinne Henderson.“Why people with a mental illness are Over-represented in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Mental health coordinating council.p1-7.available at https://www.doczj.com/doc/706884078.html,. au/R esearch%20papers/CAPA%20Conf%20Pres090806.pdf

5.Mullen,P.A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disor-ders and offending behaviours and on the management of men-tally abnormal offenders in the health and criminal justice ser-vices.Criminology R esearch Council,2001,p.23.

6.Wahl OF.Mass media images of mental illnes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ournal of Community Ps ychology,1992,20:343╞352.

7.Nairn R G,Coverdale JH.People never see us living well:an appraisal of the personal stories about mental illness in a prospective print media sample.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5,39:281╞287.

8.https://www.doczj.com/doc/706884078.html,/newsroom/stigma/index.cfm

9.https://www.doczj.com/doc/706884078.html,.au

自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道德失范研究

自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道德失范研究 自媒体的概念是西方社会的舶来品,源于2003年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发布的自媒体研究报告,由此自媒体研究进入公众视野,并逐渐被重视。在全球化不断加强的时代,自媒体也逐渐走进中国公众视野,并被广泛接受与应用,甚至我国已经成为自媒体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 自媒体的高速发展创新了新闻传播的载体与方式,普通公众也成为了新闻的制作者和传播者,自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也呈现出与传统媒体环境下不同的状况,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违法违规行为,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展开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从自媒体发展和自媒体新闻传播的特点为切入点,总结自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道德失范的现象,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全文共分六部分,绪论部分梳理国内外研究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重难点;第一章中从自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概念;第二章中根据本文研究的重点提出设计方案,调查问卷设计的方案;第三章则根据调研结果分析了自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道德失范成因,第四章是针对原因提出改变自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道德失范现象的应对之策;最后的结语部分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推敲和展望,以求在未来得到更为深刻的研究结论。本文认为自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兼具了自媒体信息传播的自主性、平民化、交互性和多样化等特点,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从业者素质的良莠不齐,法律监管不完善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使自媒体新闻传播道德失范现象泛滥,只有规范媒体新闻传播的道德标准,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导,建立自媒体新闻传播中优质的创利途径,并不断完善法律监督机制,才能构建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网络舆论环境。

浅析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

学号:1341252119 姓名:唐满萍 班级:13新闻1班 浅析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及其对策 摘要:新闻道德主要指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它影响新闻从业人员的理念并规范他们的职业行为。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存在的大量的道德失范现象: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媚俗新闻……这无疑会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尽早规避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对搞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状;对策 关于新闻职业道德,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在其《新闻理论十讲》一书中明确提出:“所谓新闻职业道德,就是新闻传播(大众传播)业的行业道德。新闻从业人员或者大众传媒自身,遵循一般的社会公德(新闻职业道德与一般的社会公德联系较为密切)和本行业的专业标准,对其职业行为进行理性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因此,新闻职业道德可简单地总结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工作者所体现出来的各种道德原则和道德观念等的总和。新闻职业道德是一个涉及人文道德的问题,它通过新闻实践、新闻反思,形成科学、合理的新闻道德观念,新闻实践是新闻职业道德观念产生的最终根据。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变化,和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利益成为冲击人性的最主要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分新闻从业者在职业道德价值取向上迷失了方向,无视宣传纪律,做出一些有违职业道德的事情。他们或以新闻谋私、以广告内容做新闻,搞“有偿宣传”;或贪图钱财,歪曲新闻价值,编造“虚假新闻”;或为了单纯追求卖点,猎奇求异,侵犯他人隐私。这些有违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的现象,时常被媒体和大众揭露,并且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 目前我国新闻职业道德领域存在的失范现象有“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新闻媚俗”、“新闻炒作”和“新闻侵权”等五类。 1、虚假新闻”屡禁不止 所谓虚假新闻,是指新闻信息传播者背离了客观的新闻事实,任凭个人主观意愿或者他人意志来报道新闻,这严重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然而遗憾的是,在我国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失实的新闻报道却屡禁不止,成为新闻传播活动的一个痼疾,严重损害了我国新闻业的信誉和新闻从业者的形象。如2002年《汪国真卖字求生》、2003年《警察鸣枪八次镇住百人群殴》、2005年《中科院资深院士陈家镛两度“逝世”》、2007年北京电视台的《纸箱馅儿包子》都被证实为假新闻,且因对社会稳定、个人名誉产生较严重恶劣影响的假新闻被追究刑事及民事责任。2010年《法制日报》刊出《七成举报者遭打击报复》两日之后,立马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当头一棒“不客观”、“不准确”。再如2010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金庸去世”事件,《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在2010年12月6日发布了“金庸去世”的假新信闻之后,不明真相的微博大V的转发,瞬间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其后证实是虚假新闻,公开道歉认错,其副总编辑、新媒体总编辑引咎辞职。由此可见,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靠造假和欺骗来制造新闻,短时间内,也许可以吸引公众视线,带来一定的收益,但假的终归是假的,“虚假新闻”终究要遭到人民群众的唾弃,这样一来,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生路也就终止了。这无疑给所有的新闻工作者敲响了一记警钟,新闻发布要遵循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媒体的生命,同时也是新闻从业者的生命,虚假新闻是对传媒公信力的最大伤害。 2、“有偿新闻”花样翻新 有偿新闻,具体是指新闻从业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

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通过对网络中各类失范现象的观察

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通过对网络中各类失范现象的观察,笔者认为网络新闻道德失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虚假新闻充斥、不良信息泛滥、侵权问题严重、新闻评论随意化、报道题材失衡。以下就各个方面分别进行叙述。 (一)虚假新闻充斥虚假新闻是新闻史上一个顽疾。在外国,曾经因为黄色报刊的盛行而出现了一段虚假新闻泛滥成灾的时期。在中国,我们也一直与虚假新闻在斗争。老前辈陆定一曾说过“新闻工作搞来搞去还是个真实问题。千头万绪,根本性的还是这个问题,有了这一条,就有信用了,有信用,报纸就有人看了”。[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认为,那些明确因为利益收买或外部压力而造成的新闻失实,数量并不多。大多数失实新闻的例子,只是源于一些微小的原因,如惰性、赶截稿时间、采访不到相关人员,或仅仅为了把报道“糊弄”得好看点。[2]从陈力丹教授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假新闻的产生往往是新闻工作者主观上的原因。而网络因其传播主体的隐蔽性,更是成为虚假新闻产生的温床。网络的传播速度快和无国界等特性,让网络上的虚假新闻可以在瞬间便传遍全球,网络虚假新闻的危害超过传统媒体数倍有余。如2009年9月24日《时代周报》网络版发布的关于谢才萍包养16个年轻男子的报道就是最好的证明。“谢才萍,江湖上人称‘谢姐’,是重庆目前已逮捕的19个黑恶团伙首犯中唯一一位女性,江湖地位甚高。在这次打黑成果展中官方首次披露她与文强是‘亲戚关系’:她是文强的弟媳。让人瞠目的是,谢才萍在个人生活上极度荒淫。重庆市打黑成果展信息称,她长期包养16个年轻男子供自己玩乐”。[3]但是真相确与新闻所述有很大的出入,“重庆警方新闻发言人称,打黑成果展上从未出现过这样的内容,该报道是假的。一位曾观看过同样展览的人士则告知,参观时并未看见所谓‘包养16个男子’的信息,他看到的是,‘谢才萍包养了一个比自己小20多岁的26岁男青年罗某’,但不知民间为何出现16个的传闻。”[4]这条新闻当时被众多网络媒体疯狂转载,并且被传统媒体大量引用。至今,百度百科对谢才萍的介绍里还有“包养16个男子供自己玩乐”等文字。由此可见,网络虚假新闻对新闻真实性造成的危害与影响有多大。 (二)不良信息泛滥不良信息主要是指以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为主的黄色信息和以颠覆政权、破坏和谐为主的反党、反政府信息。这类信息的泛滥对社会风气的营造、青少年人生观的培养有极大的负面影响。而网络因其开放、隐蔽、自由等特点,使得不良信息有了滋生和泛滥的条件,从而对网络及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污染。在这个方面,我们网络新闻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各类传统媒体网站、商业门户网站等都以半裸露的女性图片作为赚取眼球的筹码。网易等大型门户网站时常出现“女大学生私密自拍”、“漂亮女生挑逗写真”等标题;而Tom娱乐频道上形形色色的爆乳女孩图片更是超过了娱乐明星图片的数量;腾讯网图片频道,满眼都是“性感内衣写真”、“风情写真”等字眼;新浪图库的女性频道更是充斥着“真空”、“湿身”、“酥胸诱人”等不良图片。这类图片中的女性均是用有限的物件遮住身体的重点部位,其他身体皮肤全部裸露,这些与完全赤裸相差无几的图片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仅次于黄色网站。但是各类网站利用法律的盲区,打法律的擦边球,大肆的利用写真、人体摄影的名目上传半裸或者全裸图片来吸引网络用户的眼球、赚取点击率。这种大型门户网站主导的迎合部分受众猎奇心理赢得“点击率”的做法,不但影响网络新闻道德,而且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侵权问题严重由于网络环境的自由和宽松、法律的缺位与无力,网络作品的版权保护一直是个难题,网络侵权现象非常普遍。我们随便打开Google或者百度搜索一个新闻标题,会发现整版都是同一篇新闻。其中部分页面的新闻内容完全一样,甚至连错别字出现的地方都是同一个位置,而个别的新闻网站在转载他人的新闻时,则恶意的剪切和篡改他人的新闻作品。这类网络侵犯著作权的现象主要出现在商业性媒体网站上,这类网站由于政策法规限制,只能以传统的新闻媒体和新闻单位建立的网站作为自己的新闻来源。“目前,非新闻单位建立的网站都未经过国家有关行政部门予以采编、发布新闻的资格。因此,非新闻单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之虚假新闻 ————“丈母娘婚宴送宾利”案例分析 2013年10月4日,《金陵晚报》刊发报道《丈母娘婚宴上送400万元宾利轿车》称:一对新人在马鞍山太白大道上一家很气派的大酒店举行婚宴,婚宴价格5888元/桌,婚宴上,丈母娘当场宣布,赠给女婿一辆价值400万元左右的宾利牌轿车。获赠的女婿“居然扑通一声当众跪下,向丈母娘保证一辈子不辜负她女儿,一辈子孝顺双方父母,将丈母娘感动得也在台上流泪,还一个劲说‘好儿子,快起来’。”接着,在10月5日各大网站皆转载了此新闻,其中凤凰网刊登文章《丈母娘送宾利车女婿下跪:绝不辜负你女儿》、新浪网刊登文章《丈母娘婚礼上赠宾利女婿激动下跪》、新华网刊登文章《丈母娘婚宴送400万宾利豪车女婿下跪》,网友们纷纷转载,一时间舆论哗然。 然而,10月8日《新安晚报》刊发报道了《丈母娘送宾利?时间地点人物对不上》一文,文中称:一位网名叫“名字被占用”的网友2号在论坛发了一帖子,说一朋友结婚,丈母娘送了辆宾利欧陆,但朋友不是马鞍山的,后来他怕受到影响,删除该帖。结果4号凌晨,马鞍山本地也出现了这个新闻……《新安晚报》记者还赶到马鞍山市太白大道,这条路上的中高档酒店均否认在10月3日晚接待过5888元/桌的婚宴,也否认酒店内发生过“丈母娘送宾利”的事。后来写该新闻的通讯员承认自己造假的事实,称自己之前听朋友说,马鞍山的青年人结婚时娘家流行送车送房。他后来又恰巧在论坛上看到一条“丈母娘婚宴上送宾利轿车”的帖子,于是主观臆断以为这件事就发生在马鞍山,然后将此线索提供给了金陵晚报的记者;该记者虽然到所谓的婚礼举办地马鞍山太白大道上一酒店进行了采访,但却在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确有此事的的情况下胡乱捏造了“丈母娘婚宴上送400万元宾利轿车”一虚假新闻。 内容真实是新闻信息的基础,客观真实的地报道新闻事件既是社会对大众传播机构和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其进行自我约束的职业道德准则。通讯员和记者不顾客观真相,为了采写到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并从中获得个人私利,强行按照个人猜想将论坛上网友所发帖子反映的事实移植到马鞍山某酒店举行的婚宴上,制造虚假新闻,违背了“新闻真实”这一新闻职业道德信条。同时,各大小网站单纯追求新闻时效性,在没有证实事情是否属实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复制《金陵晚报》的新闻,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传播行为。 报纸和电子媒介这种不负责的传播行为不仅削弱了网民讨论社会问题的热情,也降低了受众对传统媒体和网站的信任度,国家、政府以及大众传播机构应该采取具体措施防止这种违背

媒介道德失范

浅谈媒介道德失范问题 国人道德缺失已成为不可规避的事实,除了社会体制层面问题,以及司法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笔者认为,我国媒介在报道相关事件的上亦有失媒介道德规范,偏重负面报道,扩大恶性事件的影响面,未能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严重影响了国人道德的发展。有失媒介的公信力与社会责任感。 一媒介追求渲染报道,各种噱头充斥版面 之前在选修《两性关系与两性文化》课程时,老师有提及《成长的脚步》一书,此书作为北京一小学的性教育教材备受争议,尤其是媒体对其抨击过多,广大媒体,可谓是使尽浑身解数,断章取义制造噱头,各种耸人听闻的标题,一本简单的教材,俨然被定性为“黄书”内容多指向涉及“性交”一词,中国的性教育发展本来就滞后,社会负面影响较多,传统封建文化又加以阻挠,仅剩的学校教育又被抨击,对比国外的性教育,我国的教材并非尺度过大,与其遮遮掩掩,不如从小给予一个科学的教育。《成长的脚步》并非单单只围绕生命形成的那一章节而讲,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新闻道德,在功利面前,一文不值了,《成长的脚步》非要加以收不突破传统尺度的教材修饰,尺度大小是谁界定的呢,过分强调有对谁有好处呢 再以教师节送礼这类报道看。一些媒体拼命的夸张渲染说教师节里,学生家长给老师送礼的奢侈豪华:有送出境游,有送豪华装修房的,有送汽车的等等。至于说送一般的礼品,媒体似乎提都不想提。

还有媒体甚至到学校做调查,得到百分之几十的学生节日都送礼的数据。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媒体制造的这些噱头,危害其实很大。 第一,中国的在校学生有几亿人,有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学生家长有钱送这样的礼,这也有可能。因为毕竟有些家长有这样的经济实力,但这绝对是极少数,媒体只把关注点放在这极个别的万分之一上面,无限解读,以点带面,容易给社会大众带来误导,人为制造新的“潜规则“,平白的给学生家长带来压力。 第二,这样的报道给很多老师带来负面的影响。教师节里学生给老师送去祝贺,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可媒体渲染的这些夸张的所谓“送礼”,却严重的影响了很多老师的形象。实际上,绝大部分老师不但没有收到这样的礼物,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说过。难怪这样的新闻报道之后,有很多老师在后面留言说,这样的新闻少报道为好,因为这种事情只发生在极少数教师身上。对于那些一个月收入只有几百月的乡村教师,那些长年累月工资被拖欠的贫困地区教师,这些新闻只会让他们啼笑皆非。 二报道内容偏向负面报道,“黄色新闻”泛滥 媒介大肆关注黄赌毒新闻,已成当下的事实,在报道一些“洛阳性奴案”“深圳联防队员强奸案”等恶性事件时,媒体关注的重点并没集中在此类事件带给国人的反思与教训,而是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在案件的还原,大图片,大篇章的报道案件发生的情况,满足受众的

浅析新闻职业道德失范

浅析新闻职业道德失范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姓名:唐满萍 班级:13新闻1班 浅析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及其对策 摘要:新闻道德主要指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它影响新闻从业人员的理念并规范他们的职业行为。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存在的大量的道德失范现象: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媚俗新闻……这无疑会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尽早规避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对搞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状;对策 关于新闻职业道德,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在其《新闻理论十讲》一书中明确提出:“所谓新闻职业道德,就是新闻传播(大众传播)业的行业道德。新闻从业人员或者大众传媒自身,遵循一般的社会公德(新闻职业道德与一般的社会公德联系较为密切)和本行业的专业标准,对其职业行为进行理性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因此,新闻职业道德可简单地总结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工作者所体现出来的各种道德原则和道德观念等的总和。新闻职业道德是一个涉及人文道德的问题,它通过新闻实践、新闻反思,形成科学、合理的新闻道德观念,新闻实践是新闻职业道德观念产生的最终根据。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变化,和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利益成为冲击人性的最主要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分新闻从业者在职业道德价值取向上迷失了方向,无视宣传纪律,做出一些有违职业道德的事情。他们或以新闻谋私、以广告内容做新闻,搞“有偿宣传”;或贪图钱财,歪曲新闻价值,

编造“虚假新闻”;或为了单纯追求卖点,猎奇求异,侵犯他人隐私。这些有违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的现象,时常被媒体和大众揭露,并且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 目前我国新闻职业道德领域存在的失范现象有“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新闻媚俗”、“新闻炒作”和“新闻侵权”等五类。 1、虚假新闻”屡禁不止 所谓虚假新闻,是指新闻信息传播者背离了客观的新闻事实,任凭个人主观意愿或者他人意志来报道新闻,这严重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然而遗憾的是,在我国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失实的新闻报道却屡禁不止,成为新闻传播活动的一个痼疾,严重损害了我国新闻业的信誉和新闻从业者的形象。如2002年《汪国真卖字求生》、2003年《警察鸣枪八次镇住百人群殴》、2005年《中科院资深院士陈家镛两度“逝世”》、 2007年北京电视台的《纸箱馅儿包子》都被证实为假新闻,且因对社会稳定、个人名誉产生较严重恶劣影响的假新闻被追究刑事及民事责任。2010年《法制日报》刊出《七成举报者遭打击报复》两日之后,立马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当头一棒“不客观”、“不准确”。再如2010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金庸去世”事件,《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在2010年12月6日发布了“金庸去世”的假新信闻之后,不明真相的微博大V的转发,瞬间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其后证实是虚假新闻,公开道歉认错,其副总编辑、新媒体总编辑引咎辞职。由此可见,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靠造假和欺骗来制造新闻,短时间内,也许可以吸引公众视线,带来一定的收益,但假的终归是假的,“虚假新闻”终究要遭到人民群众的唾弃,这样一来,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生路也就终止了。这无疑给所有的新闻工作者敲响了一记警钟,新闻发布要遵循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媒体的生命,同时也是新闻从业者的生命,虚假新闻是对传媒公信力的最大伤害。 2、“有偿新闻”花样翻新

浅析我国新闻道德失范现象原因及对策

浅析我国新闻道德失范现象原因及对策 【摘要】新闻道德是新闻从业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必须遵循新闻职业的道德准则。当新闻职业道德的道德价值和规范要求缺少有效性,不能再正常发挥调节作用时,就会引发新闻职业内部道德行为的混乱,这就是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 【关键词】新闻道德新闻报道 一、新闻职业道德失范内涵及表现 (一)新闻职业道德失范涵义 新闻职业道德。新闻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形式,新闻职业道德与一般的职业道德一样,也是调节职业道德关系的一种方式,也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也同样要以善恶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但是由于新闻职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强烈的政治性,所以新闻职业道德又具有很明显的特殊性。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新闻职业道德失范是指新闻职业内部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业内的道德关系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因而导致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不断发生,整个职业处于道德混乱、无序的状态。它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道德的变化,是摧毁新闻旧道德秩序建立新道德秩序的内在力量。当社会稳定,新闻职业道德普遍具有效力时,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就不明显;当社会进入到转型期,经济、政治、文化观念出现重大转变,新的新闻职业道德又不可能很快建立起来的情况下,新闻职业道德失范明显暴露出来。 (二)当前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 新闻职业道德状况离不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最近几年,新闻炒作越来越厉害,新闻敲诈和勒索事件不断增多,隐性采访带来的侵权事件也大量出现。在新闻职业道德失范形式增多的同时,道德失范的程度也开始加剧,主要表现为个人道德失范开始向集体道德失范演变。概括起来讲,新闻道德失范现象主要反映在新闻媒体人员的行为和新闻作品两个方面。新闻媒体人员的行为表现出的道德失范现象指新闻媒体及其新闻工作人员在采编、报道、制作等新闻活动中出现的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道德失范现象,新闻作品反映出的道德失范现象指新闻作品不合乎人们的道德观念,有害于人们精神健康的现象;任何一种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就表现为不同的道德失范形式。因此,研究整个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必须要以联系、综合、归纳的方法看问题,从总体进行把握。但是,要分析具体的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就必须按角度不同进行划分,以突出道德失范不同现象的类属特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