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监察法

行政监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解读

今天我们一起共同学习《行政监察法》。

《行政监察法》作为规范行政监察工作的基本法律,自1997年5月9日公布施行以来,对于加强监察工作,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依法行政进程的加快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行政监察对象、方式、程序以及监察机关的职责等需要充实完善,因此监察部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于2008年4月报请国务院审议。经过国务院法制办广泛征示意见和认真审查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修正案(草案)》。修正草案经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10年6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全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决定》,形成了现在这个《行政监察法》。为了便于区分,我们现称修改前的为原《行政监察法》,修改后的为新《行政监察法》。

原《行政监察法》共7章48条,新《行政监察法》共7章51条。其中主要修改8条,新增3条。此次修改①进一步明确并适当扩大监察对象范围为4类,即: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及其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组织及其从事公务的人员(第2条、第50条);②完善了举报制度,增加了泄

露举报信息行为的法律责任(第6条);③在法律上确立了监察机关对派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体制(第8条第2款);

④明确规定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执法、廉政、效能情况进行监察(第18条第1款);⑤增加了监察机关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组织协调、检查指导政务公开工作和纠风工作两项职责(第18条第2款);⑥不再列举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中可以提请协助的行政部门、机构,改为概括式表述(第22条);

⑦明确了监察机关依法公开监察工作信息的义务(第27条);

⑧增加了监察机关可以提出问责处理、完善廉政勤政制度两项监察建议的情形(第23条第6、7项);⑨完善了处分的执行程序(第36条)。

一、明确并适当扩大监察对象范围

监察对象,是指监察机关所监察的组织和个人。修改后的《行政监察法》第二条中规定:?监察机关依照本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第五十条规定:?监察机关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及其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组织及其从事公务的人员实施监察,适用本法。?

原《行政监察法》规定,行政监察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公务员?所指的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务员法》将?国家公务员?改称?公

务员?,?公务员?的范围除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外,还包括在中国共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民主党派机关工作的人员。新《行政监察法》考虑在现有监察体制不变的情况下,不宜将《公务员法》规定的其他六类机关及其公务员纳入,监察对象范围也无需根据《公务法》确定的公务员范围做相应的扩大,也就是说维持现有的行政监察对象范围。据此,新《行政监察法》将行政监察对象进一步明确规定为?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但考虑到现行《行政监察法》规定的监察对象范围偏窄,为防止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出现漏洞,以适应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将《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规定的监察对象范围整合到《行政监察法》当中。因此,新《行政监察法》在附则中增加一条规定:?监察机关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及其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组织及其从事公务的人员实施监察,适用本法?(第五十条)。新《行政监察法》将原来以身份划分监察对象的标准改为以从事公务活动来划分,不论行为人是工作人员还是工勤人员,是在编还是借调、聘用,只要是从事公务活动的,就属于监察对象。以往在执法监察工作中,特别是在查处土地、环保、事故等责任追究案件时,有的从事公务的人员可能不是监察对象,难以追究其责任。‘新法’能够有效解决这类问题的发生。?如城管协管员、受委托从事公务活动的村民委员会成员等。这样修改后,填补了对行

政权力监督方面的空白,加强了对受委托或被授权从事公务活动人员的约束。这就意味着,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等组织的组成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征兵、救灾、计划生育等行政管理工作,行使行政权力时,就属于监察对象。监察机关可以受理对其违纪违法行为的控告、检举,并进行调查;调查后提出监察建议,由相关组织对其进行处理。

二、完善举报制度

在举报制度中增加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的规定,有利于增加举报人的安全感,使群众更积极地向监察机关举报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的问题。为此,新《行政监察法》,强化了监察机关处理举报的责任,强调了对举报人的保护。规定:?监察机关建立举报制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于任何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反行政纪律行为,有权向监察机关提出控告或者检举。监察机关应当受理举报并依法调查处理;对实名举报的,应当将处理结果等情况予以回复?(第六条第一款)。?监察机关应当对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相关的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第六条第二款)。同时,明确了泄露举报信息行为的法律责任,在第六章?法律责任?中专门增加一条内容,规定:?泄露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相关的信息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确立监察机关派出的监察机构管理体制

自2004年以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监察

机关改革和完善了工作体制,对派出的监察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监察机关派出的监察机构,对监察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具有开展工作的充分权限和独立的地位。新《行政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派出的监察机构或者监察人员,对监察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监察机关对派出的监察机构和监察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对派出的监察人员实行交流制度(第八条第二项)?。就是要将派出的监察机构的工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将派出的监察机构统一管理体制在法律中予以明确。同时,为加强对派出的监察机构和监察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其作用,避免派出的监察人员被人情关系束缚,在新《行政监察法》中增加对派出的监察人员实行交流制度的规定。

四、赋予监察机关新的职责

新《行政监察法》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将组织协调、检查指导政务公开工作和纠风工作职责写入法律。

1、检查指导政务公开。一是明确了监察部门在政务公开上的地位。第17条规定?监察机关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组织协调、检查指导政务公开工作。?国务院于2008年5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监察机关负责对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了使这一规定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有必要在监察法中将其作为监察机关的一项职责来确定,上升到法律高度。二是监察工作信息应当依法公开。第27条规定?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公开监察工作信息。?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

例的实施,依法公开有关信息已经成为监察机关的一项法定义务。对于社会广泛关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专项检查,监察机关有义务通过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布,使人民群众了解监察机关有关工作并且接受监督。

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标志着政务公开逐步走上法治化轨道。推进政务公开,有利于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规范权力运行,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有利于健全民主制度,扩大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有利于正确反映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关于?监察机关负责对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规定,为保证各地政务公开工作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督促监察机关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协助、检查指导,修改后的《行政监察法》明确将监察机关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组织协调、检查指导政务公开工作的职责上升为法律规定。

作为监察机关,在政务公开方面有两项职责,一是监察机关应该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及时公开;二是监督其他部门公开。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湖北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出台后行政诉讼败诉的一个案例。

2008年10月9日,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人民法院宣判,公民徐建国状告黄州区交通局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一案中,原告胜诉。此案是《政府信息公开条

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以来,政府部门因为这一新条例败诉的?第一案?。

徐建国是户籍在黄州的在外工作人士,本想在黄州购买摩托车,因在政府网站未查阅到相关资料,2008年5月1日,他用特快专递去函,向黄州区交通局申请告知该局机关机构设臵、职能、办事程序,摩托车养路费征收的标准和办理程序,违规处罚的程序和处罚标准,罚没资金的收支情况等政府信息。徐建国还在申请书上写明了自己的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可是,黄州区交通局在5月3日就签收了申请书信函,却迟迟不给答复,超过了《条例》规定的30个工作日(含延长答复期限15天)的法定期限。6月2日,徐建国向黄冈市黄州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确认黄州区交通局?行政不作为?,并在一定期限内,重新履行主动公开相关政府信息的法定职责。

9月5日上午,黄州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黄州区交通局的法定代表人余国清局长并未到庭应诉,其委托代理人在行政答辩中提出了?因前段时间抗震救灾及近期防汛抢险耽误了时间?等延迟回复的?理由?,甚至称原告是无理取闹的?恶意诉讼?。但黄州区人民法院依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终确认,被告的辩解?于法无据?,行为违法。

2、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

自1990年12月,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国务院纠正行业

不正之风办公室以来,对纠风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已成为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把纠风工作摆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更加突出的位臵,把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扩展到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2008年,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把纠风工作列为六项主要任务之一。此次修改《行政监察法》,增加了监察机关履行纠风工作的职责,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纠风工作的高度重视。将为监察机关依法开展纠风工作,不断加大纠风专项治理力度,维护政府形象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原《行政监察法》明确规定监察机关的职责为5项,即:(一)检查国家行政机关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二)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三)调查处理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四)受理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主管行政机关给予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监察机关履行的其他职责。

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责,是指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监察机关为实现监察职能所承担的与其性质相适应的分内责

任。

1、检查守法和执法情况

检查守法和执法情况,是指监察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在遵守和执法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进行检查并作出相应处理的监察活动。检查,是为发现和弄清问题而开展的一种考察、查究和询问的活动,它是实施监督、纠正偏差、促进国家机关工作健康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监察机关的检查有其特定的涵义和特点。

第一,在检查对象上,是针对国家行政机关而言。因为,国家行政机关是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必须以行政机关的名义进行,并由行政机关承担行政执法的责任。而公务员不能以个人名义去执法,也不能由个人承担执法责任。

第二,在检查内容上,检查是针对国家行政机关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这里所针对的问题主要有:1、国家行政机关作为遵守法律、法规的主体在遵守法律、法规中的问题;2、国家行政机关作为行政执法主体在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

第三,在检查方式上,有多种类型。从内容上划分,有针对违反廉政法律、法规而出现的各种不廉洁的问题而进行的廉政监察;有针对违反廉政法律、法规而出现的各种不廉洁的问题而进行的廉政监察;有针对违反勤政高效法律、法规的失职渎职、管理混乱、效能低下等问题所进行的效能监察;有针对其他违法行为(即廉政、勤政范围之外的)而进

行的执法检查。从检查涉及的范围划分,有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监察机关的决定,或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专项检查;也有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的综合性的检查。从涉及监察对象范围划分,有针对个别单位的重点检查;有针对某个系统或某些行业、地区的中型检查;有针对全国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全面检查。从检查主体的情况看,有由监察机关单独进行的检查,也有监察机关同其他有关执法部门联合进行的检查;还有由政府统一组织的监察机关参加的有关法律执行情况的检查等。

(二)受理控告、检举

(三)调查处理违纪案件

(四)受理申诉

行政处分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所属的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但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据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限而给予的一种惩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发》规定,公务员行政处分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6种)。1、警告是对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主体提出告诫,使之认识应负的行政责任,以便加以警惕,使其注意并改正错误,不再犯此类错误。这种处分适用于违反行政纪律行为轻微的人员。2、记过是指记载或者登记过错,以示惩处之意。这种处分,适用于违反行政纪律行为比较轻微的人员。3、记大过是指记载或登记较大或较严重的过错,以示严重惩处的意思。这种处分,适用于违反行政纪律行为比较严重,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一定损失的人员。4、

降级是指降低其工资等级。这种处分,适用于违反行政纪律,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一定损失,但任然可以继续担任现任职务的人员。5、撤职是指撤销现任职务。这种处分适用于违反行政纪律行为严重,已不适应担任现任职务的人员。6、开除是指取消其公职。这种处分适用于犯有严重错误,已丧失国家工作人员基本条件的人员。

公务员受行政处分,有处分期限的规定;警告处分半年;记过一年;记大过一年半;降级、撤职处分两年。公务员受处分期间不得晋职、晋级;受警告、以外行政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开除处分的,不得被行政机关重新录用或聘用。公务员受开除

五、明确行政监察三个监察方式

在近年来的行政监察实践中,监察机关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方法,执法监察、廉政监察、效能监察已经成为监察机关开展工作、履行职能的有效方式,对这些经实践检验证明行之有效的行政监察方式,应当在法中予以明确。因此,新《行政监察法》明确了行政监察方式,对监察机关的职责进行了充实,将对监察对象执法、廉政、效能情况进行监察。(第十八条第一款)

1、执法监察

执法监察是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和公务员,以及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各种行政命令的情况进行系统监督、检查的一种职能活动。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必须依法行政,这是建立法治国家的

关键所在,离开法律对行政权力的控制盒制约,行政权力就会走向腐败,国家就无法治可言。执法监督就是通过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对行政执法中的偏差进行纠举和调整,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惩戒,从而保障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的依法行政。

执法监察在整个行政法制监督体系中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其特殊性表现在:第一,它注意对行政执法工作综合性的监督、检查,注重对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在整个执法过程的各个环节依法办事的一贯性和彻底性的监督、检查;第二,它既注重事前对违法违纪现象的防范,又注意执法过程中的跟踪检查、纠偏,更注重事后的检验、考核和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惩处。

执法监察,是监察机关的一项基本职能和经常性的工作。2、廉政监察

廉政监察是监察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的各种腐败行为进行监督、纠举和惩戒的一种职能活动。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肩负着管理各种国家事务的重任,掌握着为做好管理工作由国家授予的各种管理权力,只有正确使用这些权力,国家的各项管理工作才能正常运行。如果以权谋私、贪污、行贿受贿,行政权力成了非法攫取各种私利的手段,这就不仅会直接损害被管理者的权益,而且会给国家利益、国家行政管理秩序、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带来巨大损害。

廉政监察正是针对各种行政管理中的腐败现象的职能活动。

其主要任务是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执行廉政制度的情况、查处各种贪污、贿赂、以权谋私等腐败问题的违法违纪案件,促进廉政建设进行廉政教育,以保证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的为政清廉。廉政监察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监察机关的主要监察职能之一。

3、效能监察

效能监察又称勤政监察,是监察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的各种失职、渎职行为和事件进行监督、纠举和惩戒的一种职能活动。行政管理工作必须注重效率和效力,特别是在当今,为适应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形势,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尤为重要。而各种失职、渎职、违反行政法规、规章、制度,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必然会造成行政工作秩序的紊乱,给国家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效能监察正是针对行政管理中的失职、渎职现象的监察活动。其主要任务是监督、检查政府和公务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力,查处各种失职、渎职案件,从而保证政府各部门、各环节的协调一致,保障正常工作秩序,促进公务员的尽职、尽责和工作的高效率。

六、增加提出监察建议的情形

监察机关根据检查、调查结果,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出监察建议:

1、拒不执行法律、法规或者违反法律、法规以及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应当予以纠正的;

2、本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作出的决定、命令、指示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政策,应当予以纠正或者撤销的;

3、给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需要采取补救措施的;

4、录用、任免、奖惩决定明显不适当,应当予以纠正的;

5、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

6、需要给予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问责处理的;

7、需要完善廉政、勤政制度的;

8、其他需要提出监察建议的。

【条文释义】

本条规定了监察机关提出监察建议的制度。

一、监察建议的含义

监察建议是监察机关发现被监察主体具有违法违纪行为时,对其发出的停止违法违纪行为、采取补救措施、给予相应处罚或者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议。《监察建议书》的内容由负责该项监察业务的部门填写,须经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并加盖公章或?监察建议专用章?。《监察建议书》由监察机关视具体情况发函或当面送达。收到《监察建议书》的单位,在规定时限内要以书面形式向发出《监察建议书》的监察机关报告实施情况;同时,监察机关有权对监察建议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被监察单位或个人如对监察建议有异

议时,可以向监察机关提出,监察机关也要及时给予答复;如答复后仍有异议,监察机关即可根据情况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监察机关裁决。

二、可以提出监察建议的情形

监察机关在下列情形下,可以提出监察建议:

1、拒不执行法律、法规或者违反法律、法规以及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应当予以纠正的

法律、法规以及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是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如果相关主体不执行法律、法规或者违反法律、法规以及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就应当予以纠正。

2、本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作出的决定、命令、指示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政策,应当予以纠正或者撤销的

本项所称?本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作出的决定、命令、指示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政策,应当予以纠正或者撤销的?情形,是指:1、决定、命令、指示的内容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的;2、决定、命令、指示的发布,超越法定职权或者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定的程序的。

3、给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需要采取补救措施的

本项所称?补救措施?,是指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给予赔偿等补救措施。

4、录用、任免、奖惩决定明显不适应,应当予以纠正的

本项所称?录用、任免、奖惩决定明显不适应,应当予以纠正的?情形,是指:1、被录用、任命人员明显不符合所任职务的条件,或者不符合任职回避规定的;2、超越权限或者违反程序作出录用、任免、奖惩决定的;3、奖励明显不适当,或者处分畸轻畸重的。

5、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是以对违法行为人的惩戒为目的,而不是以实现义务为目的。这一点将它与行政强制执行区别开来。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促使义务人履行义务。行政处罚的适用主体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这一点使它与刑罚区别开来。刑罚的适用主体是人民法院。行政处罚的适用对象是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属于外部行政行为。这一点将它与行政处分区别开来。行政处分只能适用于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或其他由行政机关任命或管理的人员。

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6、需要给予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

令辞职、免职等问责处理的

停职检查,是指由党的组织或纪检机关对犯有严重错误,已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或对抗、阻挠、干扰、破坏对其问题的查处,妨碍案件检查工作开展的党员干部,按照一定的程序,临时停止其所担任的职务的一种组织措施。停职检查的组织措施有四个特征:1、强制性,采取组织措施,不需要征得本人同意。2、暂时性,在案件查结后,对被调查人作出纪律处分的同事,停职检查的决定自行终止。3、特定对象,采取组织措施,必须是被立案检查的违纪党员犯有严重错误,已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或对抗、阻挠、干扰、破坏对问题的调查,妨碍案件检查工作的开展。4、特定程序,采取组织措施,必须由党的组织或纪检机关依照有关条规规定的程序进行。

引咎辞职一般指领导人因自身过失给工作造成了一定损失或产生了某种不利影响从而主动辞去领导职务的行为,是领导人自我追究过失责任的一种形式。根据《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的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不宜再担任现职,本人应当引咎辞去现任领导职务。党政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引咎辞职:1、因工作失职,印发严重的群体性事件,或者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臵失当,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负主要领导责任的;2、决策严重失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影响,负主要领导责任的;3、在抗灾救灾、防治疫情等方面严重

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负主要领导责任的;4、在安全工作方面严重失职,连续或者多次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或者发生特大责任事故,负主要领导责任、中央领导责任的;5、在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方面管理、监督严重失职,连续或者多次发生重大事故、重大案件,造成巨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负主要领导责任的;6、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力,造成用人严重失察、失误,影响恶劣,负主要领导责任的;7、疏于管理监督,致使班子成员或者下属连续或多次出现严重违纪违法行为,造成恶劣影响,负主要领导责任的;8、对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严重违纪违法知情不管,造成恶劣影响的;9、有其他应当引咎辞职情形的。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应当经过下列程序:1、干部本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以书面形式向党委(党组)提出辞职申请。辞职申请应当说明辞职原因和思想认识等。2、组织(人事)部门对辞职原因等情况进行了解审核,并提出初步意见。审核中应当听取纪检机关(监察部门)的意见,并与干部本人谈话。3、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党委(党组)集体研究,作出同意辞职、不同意辞职或者暂缓辞职的决定。党委(党组)的决定应当及时通知干部所在单位和干部本人。4、党委(党组)作出同意辞职决定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辞职手续。由人大、政协选举、任命、决定任命的领导干部,依照法律或者政协章程的有关规定办理。党委(党组)应当自接到干部引咎辞职申请3个月内予以答复。任免机关在同意干部引咎辞职后,应将干部引咎辞

职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责令辞职,是指任免机关根据领导成员任职期间的表现,认定其已不再适合担任现职,通过一定程序责令其辞去现任领导职务。责令辞职适用于两种情形:一是领导成员应引咎辞职,本人不提出辞职的;二是根据领导成员任职期间的表现,认定其已不再适合担任现职的。责令辞职实际上是组织上对不再适合担任现职的领导成员的一种组织处理。

免职是指任免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定程序免去公务员担任的某一职务。免职属于中性词,与撤职有着本质的区别。免职既可以是正常调动的免职,也可以是犯错误而免职。

7、需要完善廉政、勤政制度的

廉政、勤政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党员领导干部要廉洁奉公,忠于职守。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有下列行为:1、索取管理、服务对象的钱物;2、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物馈赠和宴请;3、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4、接受下属单位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人赠送的信用卡及其他支付凭证;5、以虚报、谎报等手段获取荣誉、职称及其他利益;6、用公款公物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和借机敛财。

第二、党员领导干部要严防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的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的政务活动。禁止私自从事营利活动。不准有下列行为:1、个人经商、办企业;2、违反规定在经济实

体中兼职或者兼职取酬以及从事有偿中介活动;3、违反规定买卖股票;4、个人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者投资入股。

第三,党员领导干部要遵守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禁止假公济私、化公为私。不准有下列行为:(1)用公款报销或者用本单位的信用卡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2)借用公款逾期不还;(3)公费出国(境)旅游或者变相出国(境)旅游;(4)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活动和获取各种形式的俱乐部会员资格;(5)以个人名义存储公款。

第四,党员领导干部要遵守组织人事纪律,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制度办事。禁止借选拔任用干部之机谋取私利。不准有下列行为:1、采取不正当手段为本人谋取职位;2、泄露酝酿讨论干部任免的情况;3、在工作调动、机构变动时,突击提拔干部,或者在调离后干预原地区、原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4、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真相;5、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封官许愿,打击报复,营私舞弊。

第五,党员领导干部对涉及与配偶、子女、其他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有有利害关系的事项,应当奉公守法。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不准有下列行为:1、要求或者指使提拔配偶、子女、其他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2、用公款支付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友学习、培训的费用;3、为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友出国(境)旅游、探亲、留学向国(境)外个人或者组织索取资助;4、妨碍涉及配偶、子女、其他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案件的调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