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透皮技术总结

中药透皮技术总结

中药透皮技术总结
中药透皮技术总结

第一部分:中药透皮技术得历史沿革

中医没有“透皮”得说法,“透皮”得概念来自1974年美国首先提出得透皮给药系统,经过几十年得不断完善,透皮给药系统得到了迅猛得发展。透皮给药系统相比其她给药方法有其独特得优点,首先透皮给药无肝脏得“首过效应”,不被胃肠道消化液破坏,并且可提供较长得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还能维持稳定而持久得血药浓度,从而提高疗效。

我国虽然无“透皮”之名,但中医外治法中得敷贴疗法与“透皮”疗法异曲同工,且使用历史更为悠久。敷贴疗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与辨证论治为原则,以经络腧穴学说作为指导。可以说中药透皮疗法就是结合了西方最新得技术,且又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得一种疗法。纵观中医敷贴疗法得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1、萌芽阶段:(远古——春秋战国)

早在1300年前得甲骨文中,就有大量关于中医外治体会得文字记载。在《周礼·天官》中就记载了治疗疮疡常用得外敷药物法、药物腐蚀法等,如“疡医掌肿痛,溃疡、拆疡、金疡、祝药刮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其中“祝药”即敷药,在我国现存最早得临床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中,记载有“傅”、“涂”、“封安”等疮口外敷之法,记载了用白芥子泥贴敷于百会穴治疗毒蛇咬伤得方法,并且其中所记载得以酒剂外涂止痛与消毒得资料为酒剂外用得最早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在《黄帝内经》,还有用白酒与桂心涂治风中血脉等记载,被后世誉为膏药之始,开创广现代膏药之先河。1这一时期,贴敷疗法无论就是基础理论还就是具体方法还比较幼稚,虽然可以瞧到很多后期成熟外治方法得雏形,但无完整体系与专著出现。

2、发展阶段(汉代——明代)

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述了烙、熨、外敷、药浴等多种外治方法,而且列举了各种贴敷方药。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首次记载了用生地黄或栝萎根捣烂外敷治伤,用软膏剂贴敷疗金疮,并收录了大量外用膏药,如续断膏、丹参膏、雄黄膏、五毒神膏等,并注明了具体得制用方法,而且对黑膏药制法、条件、用具均有详细记载;宋代《太平惠民与剂局方》已有可用于局部治疗或透皮吸收得膏药,如“治疗腰腿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贴,须臾而止。”;《圣济总录》中指出:“膏取其膏润,以祛邪毒,凡皮肤蕴蓄之气,膏能消之,又能摩之也”,初步探讨了中药贴敷治病得机理;宋代《刘

1朱晓龙、穴位贴敷疗法得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0, 32(2):1-3、

涓子鬼遗方》载有多种薄贴之法;明代李时珍得《本草纲目》述及外贴膏药治疗痈疽、风湿之症,收载了不少穴位贴敷疗法,并为人们所熟知与广泛采用,如吴茱萸贴足心治疗口舌生疮、黄连末调敷脚心治疗小儿赤眼至今仍在临床使用。陈实功得《外科正宗》中载有膏方26张,多以麻油、黄丹、松香、白蜡等为基质,并详细记载了膏药得制法与用途。汪机著得《外科理例》,载有软、硬膏方11张,多以麻油、黄丹、牛皮胶等为基质。

这一时期随着中药外治方法得不断改进与创新,膏药得制备已经非常完善,而且晋、唐之后已出现贴敷疗法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与结合得运用研究。如把敷药法与经络腧穴得特殊功能结合起来,创立了穴位敷药法,大大提高了疗效

3、理论成熟阶段(清代)

清代,可以说就是中药外治方法较为成熟得阶段。其中以《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等中药外治专着得问世为代表,以较为完整得理论体系为贴敷疗法成熟得标志。

《急救广生集》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就是我国清代著名而又难能可见得外治法专书,此书就是程鹏程悉心博览,广辑方书而成,程氏穷力搜讨数十年,集内外治法三千余方,并将其外治方一千五百余首进行分门别类,汇纂成编,为集十卷。其内容总括了清·嘉庆以前历代医家行之有效得外治经验,就是一部极为丰富得外治法得宝贵史料。原为救急而作,所载方药具有简、便、验、廉得特点。书中所用外治疗法包括、涂、针、炙、砭、镰、浸洗、熨搨、蒸提、按摩等多种方法,几乎集外治之大全,其中许多方法延用至今,确有疗效。

继《急救广生集》之后,清代医家吴师机结合自己得临床经验,对敷贴法进行了系统得整理与理论研究,著成《理瀹骈文》一书,此书原名叫《外治医说》,刊于1870年。作者因取“医者理也”,药者沦也”之意,又因正文就是用“骈体文”写成得,故刊成后,改名为《理瀹骈文》。吴氏本人通过长期实践,大力提倡膏药得应用。她在二十年间,“月阅症四、五千人,岁约五、六万人,出膏大小约十万余张。”因此,可以说《理瀹骈文》就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膏药得专著。除膏药外,还有敷、熨、罨、涂、熏、浸、洗、擦、搭、抹、嚏、吹、吸、捏、咂、坐、塞、踏、卧、刷、摊、点、滴、烧、照、缚、扎、刮痧、火罐、按摩、推拿等数十种外治方法,它不仅用于痈疽疔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外科疾患得治疗,还广泛地用于内、妇、儿、外、五官等各种疾患得治疗。因此《理瀹骈文》被后人尊称为“外治之宗”。

吴氏所著《理瀹骈文》总结了我国清末以前千余年得外治方法,把敷贴疗法得治疗范围推广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指出“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以膏统治百病”。为后世树立了楷模,在这部专著中她提出了“外治之理,即内治

之理”,从而奠定了外治法得理论基础。

4、中西医结合阶段(民国——现代)

民国时期,中医学得发展处在一个特殊阶段,西医传入后不断发展与壮大,中医却得不到政府得支持与重视,反受到歧视,并引发了生存危机。在这一时期,包括外治在内得整个中医学在极其困难得条件下缓慢发展。尽管受到政府得种种限制,但在各界人士得共同努力下,民间中医教育大力发展,民间中医学术团体大量涌现。这一时期中医药外治得临床表现为内外合治,治疗手段丰富,外治法广泛渗透到内、外、妇、儿各科,扩大了外治得应用范围。

这一时期对历代本草与方剂著作进行了较为系统得收集汇编与研究,深入探讨药性、药效,并试图采用西药药理解释中药功效或采用化学分析,提取药物有效成分等方法确认中药药效。其中亦不乏对外用中药得研究。西方医学得大量传入,使更多得人有机会从事中西医学得汇通,中药成分及作用机制得研究。

建国以后,中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得发展。由于社会得发展, 科技得进步, 促使膏药从炼制方法到剂型改造都得到了进一步得发展。不仅系统得挖掘、整理了前人应用膏药得经验, 而且对膏药得作用机理也进行了深入得研究, 在膏药得制法与应用上进行了改进。上世纪50 年代出版了《膏药方集》, 60 年代出版了《中国膏药学》, 对传统膏药得机理、制备、组方等进行总结、更新与充实, 使之更好得应用于临床。

期间,传统得中药黑膏药逐渐被橡皮膏取代, 橡胶膏剂就是19 世纪后期在膏药应用得基础上发展起来得, 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近年来在已得到较广泛得应用。但目前大部分中药橡皮膏仍采用橡胶与松香, 因而难以克服对皮肤得过敏性,且其含药量少, 难于控制到最佳水平, 所以至今仍然没有太大得突破。

近些年, 随着高分子材料工业得发展, 上世纪70 年代巴布剂首先在日本出现, 中药巴布剂将中药提取物或药物, 与适宜得亲水性基质与适量比例得辅料混匀后涂于布上制成得外用制剂, 作为新型外用透皮贴剂, 已在国外大量应用。新型巴布剂与橡皮膏相比具有载药量大, 生物利用度高, 敷贴舒服, 剥离方便, 自然透气保湿性好, 对皮肤无过敏、刺激, 挥发型药物在生产过程中损失小等优点, 被认为就是一种具有很好发展前景得外用中药新剂型。2

中医药透皮贴敷疗法,简便易学,作用迅速,容易推广,使用安全,副作用极小,乐为2李园, 李佩文、中药外用透皮吸收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9, (6)、

患者接受。它不仅在外、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科疾病得治疗方面显出特色,而且对内科、妇科疾病也有显着疗效,尤对老幼虚弱之体,攻补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更有内服法所不具有得诸多优点。

中医药透皮疗法得特点与优势

一、途径直接,作用迅速透皮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它部位,作用较为直接,直达病所,直接发挥药效,作用较强。

二、用药安全,适应症广透皮贴敷疗法就是以透皮吸收发挥作用得药物,较其它给药途径用药较为安全,同时也增大了用药得范围,尤其就是外用给药方法历经漫长岁月得临床验证,其方药组成已不计其数,其治疗范围已涉及内、外、妇、儿等多种学科多种疾病,具有较高得医疗与保健价值。

三、使用简便,易于推广贴敷药物得制作可简可繁,家庭多用较简单得药物配伍及制作,易学易用,经简单学习就可掌握要领,不需高、精、尖或特殊得医疗设备,无论就是医生还就是患者或者家属,多可兼学并用、随学随用。

四、药源广泛,价廉效广贴敷疗法得药物取材多较简单,甚至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用品包括葱、姜、蒜等随地取材,无需耗费过多金钱。且贴敷药方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疗效显着,在疾病得初期即自行解决。节省大量人力财力。

五、稳定可靠,副作用少。透皮贴敷疗法就是药物施于体表,而达到治病得目得。便于随时观察、了解病情变化,随时加减更换,很少发生副作用,具有稳定可靠得特点。

中药透皮贴敷技术配方(内容详实)

中药透皮技术的使用方法 透皮贴临床称之为药物载体,临床分干贴和湿贴两种 方法。 干贴:是用药片直接贴于患处或用中药粉末敷于药片上贴于患处,用纱布包扎。 (药针剂)或西药调和后贴于穴位或患处。 中医诊治的理论基础.诊法:望,望精神、面容、形态、舌体、舌苔; 闻:听声音、闻气味;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饮食四问便,五问头身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科应问经带产,小儿当问麻疹斑。切:人体大致有28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是对人体机能的反映,都有所对应的病症范围。 寒热辨证,系八纲辨证(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为中医辨证学的基本纲领)的具体内容之一。八纲辨证

的特点在于把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整体性、确定性与相关性。寒热是用以辨别疾病病因最基本的两个纲领。 寒证是感受寒邪或体内阳气不足时所表现的证候。恶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手脚冰凉,精神萎靡不振,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以冷、淡、稀、润、静为特征。 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气亢盛阴液不足时所表现的证候。发热、恶热喜凉、口渴欲冷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数。以热、赤、稠、燥、动为特征。 一、腹泻 A、寒湿型:面色苍白或萎黄、无精打采、嗜睡、不思饮食、口不渴、口唇白或青紫、恶寒、四肢不温、舌苔白、厚腻、腹胀发凉、腹痛喜按、大便稀溏或不成型、伴有泡沫、绿便伴有食物残渣或奶瓣、无腥臭。

治疗:温中散寒、健脾利湿。用寒泻散3-5g,沙蒿子加溶媒,6542针1支,湿贴于神阙穴,口服益生菌、健脾颗粒(参苓白术颗粒)。 B、湿热型:面红耳赤、精神烦躁、不思饮食、恶心呕吐、 口唇色红、口渴、喜冷饮、舌尖红、舌苔黄腻、脘腹胀痛、大便量多、味腥臭、便色黄、如蛋花样、严重者出现水样便、脓血便、肛门红肿。 治疗:除热燥湿。用热泻散3g,沙蒿子加溶媒,苯乙哌啶 片2-4片,藿香正气水适量,湿贴于神阙穴。口服庆大霉素 颗粒、洛哌丁胺胶囊,有脱水者补水。1次见效,1-3次治愈。 C、消化不良性腹泻、生理性腹泻:不思饮食、脘腹胀满、 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 治疗:健脾利湿、温中散寒。参苓白术散(加减),沙蒿 子加溶媒, 6542针,湿贴神阙穴。口服益生菌和参苓白术颗粒(健脾颗粒)。7天1疗程。 D、小儿秋季腹泻:初期不可直接止泻,如脱水可补液,治疗期间节食,忌口母乳、奶粉、鸡蛋等高蛋白食物,改食面

中药透皮技术

一、中药透皮技术(即消肿止痛贴)的适用方法: 消肿止痛贴临床称之为药物载体,临床分干贴和湿贴两种法方。1、干贴是指用载体直接贴于患处或用中药粉末敷于载体上贴于患处的一种简单方法。2、而湿贴是将消肿止痛合剂融于载体和中药粉末(醋调、蜜调、酒精调)等以西药直接同消肿止痛合剂混合贴于患处及穴位的一种常用法方。 二、中药透皮技术(即内病外治)适应证: 1、儿科部分: ①、发热:在小儿发热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先用安乃近注射液混合消肿止痛贴于大椎穴,疗效甚佳,一般30分钟以内体温下降,贴敷12~24小时,待热退后,再用黄芩、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共研细粉每次3至5克,75%的酒精调和同消肿止痛合剂敷入载体之上贴于大椎穴,24小时更换一次,连用2至3天,其功用为清热解毒,疏风透热,用于小儿外感高热,效果良好。如:高热、心烦口渴、苔黄,用栀子、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各等份研末同上使用。摊于渗透贴湿贴于大椎穴。如鼻塞不通,用黄芩、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加苍耳子2:1份,用法同上。 ②、小儿咳嗽: A:热咳: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共研末用3克至5克同消肿止痛液共敷于载体上贴于膻中,肺俞穴,每24小时更换一次。(其中药粉最好用蜂蜜调和)。 B、寒咳: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各等份共研细末用3至5克用消肿止痛合剂混入贴于背部定喘、肺俞、前胸膻中穴上,24小时更换一次。 ③、小儿哮喘: A喘促较重者,先以平喘为主,用氨茶碱注射液(根据年龄掌握计量)混合消肿止痛液溶入载体贴于膻中,定喘、肺俞穴上,见效迅速。 B一般哮喘(病程较长者):用麻黄1份,自芥子4份,甘遂2份,细辛1份,玄明粉,前胡各3份,桑白皮6份共研细粉用蜂蜜做成饼状,待消肿止痛水溶于载体后,将饼放在载体之上贴于肺腧,涌泉穴之上,每天贴6小时。 ④、小儿腹泻: A、丁香、肉桂各等份研末和匀,取2至3克,将药粉置于脐中,消肿止痛水溶于载体贴于上,24小时更换一次主要功用为温中止泻,适用于小儿脾虚及虚寒性腹泻。 B、樟脑、石榴皮、松香各等份三药研末,取2~3克敷于脐中,药水溶于载体贴于上外敷,其功用为温散止痛,固肠止泻,用于婴幼儿单纯性消化不良型腹泻。 C、肉桂、吴茱萸、车前子、白胡椒各等份研成粉末,取2至3克置于脐中,用消肿止痛液溶于载体后敷于之上。其功用为温中散寒,利湿止泻,用于伤食泻及寒湿泻。 D、用葛根、黄芩、黄连、黄柏各等份,研末置于脐中,用消肿止痛水溶于载体贴于上,其功用为清热腹泻及婴幼儿伤热腹泻及细菌性痢疾。 ⑤、小儿腹痛:元胡、肉桂、白胡椒各等份共研末,将消肿止痛水敷入载体贴于上,将药粉置于肚脐中,外贴24小时更换一次,用于小儿各种腹痛及现代肠系淋巴结炎疗效甚佳。 2、妇科部分: ①痛经: A在痛经发作期,用654~2注射液10毫升混合消肿止痛液溶入载体上,贴敷入关元穴,30分钟缓解痛疼。 B山楂、葛茛、甘草、生白芍、乳香、没药、元胡各等份用醋或黄酒调和做成饼状,消肿止痛液溶入载体后将药饼放入上,贴肚脐(神厥)及关元穴,月经来潮前2天应用,或初感痛时应用,其主要功用是行气活血止痛。屡用效佳,多次痛止。 ②闭经:丹参5份,穿山甲1份,两药研末,以醋、酒各半调和成糊状,摊于载体之上,帖神厥、关元穴24小时换药1次,5次为一疗程,连贴以经通为度。其功用为养血调经。主治:闭经。 ③乳腺炎:(乳痹):乳香、没药、穿山甲、大黄、冰片共研末,用时以鸡蛋清和上药5至10克调匀做成药饼,贴于载体之上,敷于局部患处,24小时更换1次,其功用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④乳腺增生:生地、木香、莪术、穿山甲、乳香、没药各等份研细粉,用时取5克用米醋调匀做成药饼,待消肿止痛溶于载体上,贴敷局部。其功用为疏肝理气,化瘀消肿。主治乳增生,一般10至15次即愈。 ⑤子宫肌瘤:海棠、乳香、没药、穿山甲、蟾蜍共研细份用醋和75%酒精调匀做成饼状,待消肿止痛液溶入载体后放入上,贴敷于关元穴,连贴10至15次,效果良好。其功用是软坚散结,用于子宫肌瘤。 3、颈、肩、腰腿痛部分: ①颈椎病:穿山甲、乳香、没药、葛根、透骨草各等份取3~5克调经糊状,先将消肿止痛液溶入载体后将药物敷入上,贴颈椎部位,一般当天显效,24小时更换一次,效果良好。 ②肩周炎(五十肩):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细辛、乳香、没药研末用75%的酒精调匀做成粉饼,待消肿止痛液溶入载体放入上贴于肩关节局部,24小时更换一次,连用5~7次效果良好,其功用为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③腰痛:肉桂、生川乌、乳香、樟脑、川椒上药研末用时用白酒调和,放在载体之上,贴于肾俞(双)命门穴,每24小时更换1次。其功用温经散寒,活络之痛。屡用效佳。 ④关节炎:生川乌、生草乌(葛根、麻黄、生半夏、白胡椒共研细末,用姜汁调和成药饼,放入载体上,贴局部痛部位24小时更换。 4、老年病部分:

透皮技术

特色医疗验方仅供参考 贴敷疗法在我国中医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它独特的给药方式,.简单的操作方法,安全有效的使药物在体内24小时恒速循环.过渡输液伤害了无数无辜的患者,抗生素功不抵过。 贴敷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所长,所用药方配伍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经过了漫长岁月和历史的验征,疗效显著,且无创伤无痛苦,对惧针者,老幼虚弱之体,补泻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为适宜。穴位贴敷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弊,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不犯上下。即使在临床应用时出现皮肤过敏或水泡,亦可及时中止治疗,给予对症处理,症状很快就可消失,并可继续使用。 中西药穴位贴敷透皮疗法无口服、注射用药之弊端,且有高效、低风险、便捷的明显优势。药物经皮肤渗透,也就是我们目前正在推广的透皮技术,药物能否透过皮肤的屏障限制达至《全身性用药的目的,主要是看穿透皮肤屏障的能力有多强。 透皮技术的使用概念: 千贴:无需添加药液,药贴直接贴敷。 湿贴:药贴上添加药液,然后贴敷。、 使用方法:先将中西药打成粉状混合,注射器抽吸药物溶媒与其他稀释液体,滴至药粉上拌匀,以 不渗、不淌液为原则。 冷敷:药贴贴在相应的部位后,隔层薄膜或直接用冰袋冷敷。 热敖:药贴贴在相应的部位后,隔层薄膜用湿热巾热敷,扩展局部毛细血管,加速药物渗透 l、疼痛贴敷最简单,哪里疼痛哪里沽。胃痛风湿颈肩腰,贴在痛点疼速抛。 2、感冒鼻炎贴大椎,颈后最大骨头堆。咳嗽哮喘贴身柱,大椎直下两寸处, 3、便秘肠炎贴肚脐,肚脐背后是命门。命门可治尿多症,命门还可治肾虚。、 4、前列增生或炎症,尿频尿痛尿又急。肚脐命门贴交替,脐下三寸贴中极。 5、女性痛经可治愈,疼痛之处贴上去。胸闷心痛贴胸口,天凉特别能护寿。

中药透皮贴敷技术配方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中药透皮技术的使用方法 透皮贴临床称之为药物载体,临床分干贴和湿贴两种方法。 干贴:是用药片直接贴于患处或用中药粉末敷于药片上贴于患处,用纱布包扎。 (药针剂)或西药调和后贴于穴位或患处。 中医诊治的理论基础.诊法:望,望精神、面容、形态、舌体、舌苔; 闻:听声音、闻气味;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饮食四问便,五问头身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科应问经带产,小儿当问麻疹斑。

切:人体大致有28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是对人体机能的反映,都有所对应的病症范围。 寒热辨证,系八纲辨证(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为中医辨证学的基本纲领)的具体内容之一。八纲辨证的特点在于把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整体性、确定性与相关性。寒热是用以辨别疾病病因最基本的两个纲领。 寒证是感受寒邪或体内阳气不足时所表现的证候。恶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手脚冰凉,精神萎靡不振,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以冷、淡、稀、润、静为特征。 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气亢盛阴液不足时所表现的证候。发热、恶热喜凉、口渴欲冷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

便干结;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数。以热、赤、稠、燥、动为特征。 一、腹泻 A、寒湿型:面色苍白或萎黄、无精打采、嗜睡、不思饮食、口不渴、口唇白或青紫、恶寒、四肢不温、舌苔白、厚腻、腹胀发凉、腹痛喜按、大便稀溏或不成型、伴有泡沫、绿便伴有食物残渣或奶瓣、无腥臭。 治疗:温中散寒、健脾利湿。用寒泻散3-5g,沙蒿子加溶媒,6542针1支,湿贴于神阙穴,口服益生菌、健脾颗粒(参苓白术颗粒)。 B、湿热型:面红耳赤、精神烦躁、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口唇色红、口渴、喜冷饮、舌尖红、舌苔黄腻、脘腹胀痛、大便量多、味腥臭、便色黄、如蛋花样、严重者出现水样便、脓血便、肛门红肿。

简析透皮技术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

临床新知 简析透皮技术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 作者:李壮飞1 田清和2 孔艳菊1 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裕民村卫生所二室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三道关镇八达村卫生室2 【摘要】【目的】简述透皮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史和临床优势。【方法】用临床实例加以说明。【结果】透皮技术,毒副作用少,不良反应少,老少适宜,痛苦少,用药依从性好。【结论】透皮技术的发展前景广,实用性强。 一、透皮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发展史 2003年7月8日15时9分,笔者接诊一患者,男,33岁,汉族,来诊时周身大汗淋,周身颤抖,语言不清。其妻子介绍,早晨8时,光着身子,上地喷洒农药。笔者告知,农药中毒。立即清洗周身,立即送医院抢救。那么患者为什么中毒.呢?农药喷洒时,全身都接触农药,由于天气热,人的皮肤汗腺开放。皮肤角质细胞间隙变大,有利于农药通过汗腺及细胞间隙进入真皮及皮下脂肪,而引起中毒。这就涉及药理学的给药原理和给药途径。那么药理学有哪些给药原理及给药途径:有血管给药(动脉给药、静脉给药);血管外给药(皮下、肌注、腔道、经皮给药)。我们谈谈什么经皮给药?就是将药物应用于皮肤上,穿过皮肤角质层,进入真皮和皮下脂肪,以达到局部治疗作用,或由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的过程,就是经皮给药系统(TDDS)。广义的经皮给药的制剂包括软膏剂、硬膏剂、贴剂,还可以是涂剂和气雾剂;狭义的经皮给药的制剂一般指贴剂,通常起全身治疗作用,也称经皮给药系统(TDDS)或透皮系统(TTS)。透皮给药技术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历史悠久,在人类初始的社会——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及生活中,逐渐发现并积累了一些可止痛、止血、消肿的最初的外治疗法;中医外治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从殷墟出土的卜辞。现存最早的1973年在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即有大量外治法记载。现存最早外科专著《刘绢子鬼遗方》总结和记载了当时盛行诸种外治法,如刺灸法、薄贴法、生肌法等,后历经唐、宋、元、明、清,中医外治法代有继承、发展和创新,至清末达其顶峰,清代医学家吴师机《理论骈文》的创作可谓是中医外治法发展的标志之一,最早的医术《黄帝内经》也记载了大量中医外治方法。而吴师机《理论骈文》是一部以内科理法方药的理论为依据而又以膏药为主的外治法专著。吴师机指出重中之重重中之重重中之重重中之重重中之重重中之重:“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也。”强调辩证是外治疗法的前提和依据。 我们为什么推崇中药透皮技术呢?因为中药透皮技术有如下优点:一、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对药物的降解,减少胃肠道给药的个体差异。二、可以延长给药时间,减少给药次数。三、可以维持恒定的给药浓度,避免口服给药的峰谷现象,降低了不良反应。四、使用方便,可随时中断给药,适用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的病人。五、有时可以病患部位直接给要哦,疗效且确切。为什么透皮给药有这样优点呢?下面简单谈谈皮肤的解剖结构和生理作用,现代医学研究,按皮肤解剖学把皮肤分为:表皮、基底膜带、真皮、皮下组织及皮肤附属器。表皮由角质细胞和树枝细胞两大类细胞组成,但表皮无血管;皮肤基底膜带位于表皮和真皮之间;真皮内有毛囊、皮脂腺及汗腺等皮肤附属器,并且含有丰富血管、淋巴、神经和肌肉,有利于药物吸收。表皮和真皮都含有大量免疫细胞。皮下组织,又称皮下脂肪;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小汗腺和顶泌汗腺。根据化学上相似相容原理,脂溶性药物,皮下脂肪易吸收。皮肤的生理作用有防护作用、吸收作用、感觉作用、分泌合排泄作用、体温调节作用、代谢作用。同时皮肤是一个巨大的免疫系统。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与外界开放的系统,是药物最大的储蓄系统,也药物吸收系统。通过特指你不TDDS,有利于药物

中药透皮技术总结

第一部分:中药透皮技术得历史沿革 中医没有“透皮”得说法,“透皮”得概念来自1974年美国首先提出得透皮给药系统,经过几十年得不断完善,透皮给药系统得到了迅猛得发展。透皮给药系统相比其她给药方法有其独特得优点,首先透皮给药无肝脏得“首过效应”,不被胃肠道消化液破坏,并且可提供较长得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还能维持稳定而持久得血药浓度,从而提高疗效。 我国虽然无“透皮”之名,但中医外治法中得敷贴疗法与“透皮”疗法异曲同工,且使用历史更为悠久。敷贴疗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与辨证论治为原则,以经络腧穴学说作为指导。可以说中药透皮疗法就是结合了西方最新得技术,且又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得一种疗法。纵观中医敷贴疗法得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1、萌芽阶段:(远古——春秋战国) 早在1300年前得甲骨文中,就有大量关于中医外治体会得文字记载。在《周礼·天官》中就记载了治疗疮疡常用得外敷药物法、药物腐蚀法等,如“疡医掌肿痛,溃疡、拆疡、金疡、祝药刮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其中“祝药”即敷药,在我国现存最早得临床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中,记载有“傅”、“涂”、“封安”等疮口外敷之法,记载了用白芥子泥贴敷于百会穴治疗毒蛇咬伤得方法,并且其中所记载得以酒剂外涂止痛与消毒得资料为酒剂外用得最早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在《黄帝内经》,还有用白酒与桂心涂治风中血脉等记载,被后世誉为膏药之始,开创广现代膏药之先河。1这一时期,贴敷疗法无论就是基础理论还就是具体方法还比较幼稚,虽然可以瞧到很多后期成熟外治方法得雏形,但无完整体系与专著出现。 2、发展阶段(汉代——明代) 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述了烙、熨、外敷、药浴等多种外治方法,而且列举了各种贴敷方药。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首次记载了用生地黄或栝萎根捣烂外敷治伤,用软膏剂贴敷疗金疮,并收录了大量外用膏药,如续断膏、丹参膏、雄黄膏、五毒神膏等,并注明了具体得制用方法,而且对黑膏药制法、条件、用具均有详细记载;宋代《太平惠民与剂局方》已有可用于局部治疗或透皮吸收得膏药,如“治疗腰腿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贴,须臾而止。”;《圣济总录》中指出:“膏取其膏润,以祛邪毒,凡皮肤蕴蓄之气,膏能消之,又能摩之也”,初步探讨了中药贴敷治病得机理;宋代《刘 1朱晓龙、穴位贴敷疗法得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0, 32(2):1-3、

试论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

试论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12-27T14:35:39.21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7期作者:韩春艳 [导读] 中药制剂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现代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方法引入传统中药制剂中,优化传统中药的使用方式,提高中药在临床的利用率,促进中医药的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望于同行之间交流探讨。 (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牡丹江 157013) 摘要:中药制剂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现代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方法引入传统中药制剂中,优化传统中药的使用方式,提高中药在临床的利用率,促进中医药的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望于同行之间交流探讨。 关键词:药物制剂新技术;中药制剂;现代化生产;应用;透皮;固体分散 一、药物制剂新技术应用意义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加之历史悠久,使得中药的制备与使用经验不断累积至今,逐渐成为了一套独立、完整的中医药理论知识体系。自我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以来,业内与坊间对中药制剂的认知与重视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中医药产业也逐渐成为促进我国中药制剂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中华民族利用一些动植物解除人类身体病痛的案例可追溯至远古时代。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医药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不断创新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点。随着现代社会物理学、化学科学、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学也在现代技术和理论的推动下,不断开拓创新,技术方法日趋丰富多样,各种先进机器的引进和使用,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医药剂的制作效率和临床应用效果,可以说,中药制剂的发展与现代化高科技的进步密不可分。新时期,加强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具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物制剂新技术不断涌现,在推动我国中药制剂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药物制剂新技术与传统中药制剂方式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中药治疗的质量与临床药用价值,为中药现代化发展不断开拓空间。 1、固体分散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固体分散技术的原理是把固体药物放在另一种固体物质中进行高度分散,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一般都会选用亲水性和水溶性较高的物质,运用这种技术进行操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难溶药物的快速溶解,增强药物的利用程度。溶剂法、研磨法和熔融法都是比较常用的药物配置方式,在运用时需要考虑药材、固体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配置策略。有学者利用熔融法植被水飞蓟素分散体,研究得出当水飞蓟素和聚乙二醇的含量比例达到1:9时水飞蓟素的融出速率最佳,这种固体分散体能够提升隐丹参酮的溶出度,与之前相比融出度提升了9倍以上。中药滴丸也是利用固体分散体技术来研究现代中药的例子,而且具有肠道刺激小、服用方便和提升溶解度的特点,在生产的时候,滴丸会在极冷的条件下变成固体分散体,以微小晶粒的形式存在,这也是提升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原理所在。 2、微型包囊技术与微囊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微型包囊技术与微囊技术是指借助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囊材高分子材料作为囊壳,放置液体中药或固体中药的技术,包裹成内含囊心物的小胶囊。在药物配置生产过程中,这两种技术的应用优势不断显现,目前我国微囊技术日臻成熟,在中药加工制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利用微型包囊技术与微囊技术,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会被牢牢锁定在囊壳中,药物的不良气味被掩盖,减少人们服用药物的不适感。 3、脂质体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脂质体属于人工膜,近年来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不断增加。搅动之后,脂质体可形成双层球形,其直径在10~1000nm,是一种超细粒子。对脂质体的首次利用在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将其作为药物载体,药物被包裹在水相和膜相之间,通过在脂质体表面添加靶向抗体,控制其靶向作用,可将药物富集于病变部位并释放有效成分。脂质体无毒性、无降解性、无免疫性,在中药制剂中应用脂质体技术,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药物作用效果,还能降低中药药材毒性,降低治疗时出现的不良反应。 4、透皮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透皮技术打破了传统皮肤的用药观念,是指借助皮肤作为药物输入体内循环的门户,促进药物治疗。透皮技术的适用对象一般为酊剂、油剂、洗剂、糊剂、膏药和搽剂等,这些药剂能够通过皮肤释放药剂,并通过皮肤来吸收。通过透皮技术制作的药剂毒副作用较小,使用方便,可以显著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和肠胃因素的干扰。在中药制剂发展中,透皮技术因其优势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等离子电渗技术、膜渗透技术等现代化高科技技术与透皮技术的结合,也极大地提升了中药制剂的治疗效果。 5、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在药物制剂中,使用这项技术往往伴随着较大异味,在药物吸湿过程中或者在配置加工过程中,在药物外部经常要增加糖衣薄膜,从而避免片剂药物出现交换反应导致变质情况出现。薄膜包衣技术可以实现防潮抗热的作用,并且可以掩盖药物异味,具有着较高的稳定性,可以让药物质量得到稳定保存。由于薄膜包衣质量相对较轻,制作原料相对广泛,且不需要过高的成本。生产薄膜包衣的技术相对简单,生产周期也比较短。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合理使用包衣薄膜代替糖衣薄膜,保护药物,延长保质期。 6、包合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在药物制剂中,包合技术是一种将药材分子包裹储存在另一种药材空穴结构中的技术,这项技术是一种复合型技术。使用这项技术进行中药加工可以改善重要物化特质,提高药物稳定性。在提升生物利用程度的同时,可以让药物溶解度不断提高,同时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为了让医疗效用可以持续发挥作用,需要合理改变药物性状。例如:将液态中药转变为粉末药物,这样可以让中药气味被掩盖起来,避免中药挥发,有效地提高了中药纯度以及药效。 7、聚合物纳米粒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聚合物纳米粒是以人工合成或天然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制成的粒径在1—1000nm的载体系统。聚合物由于结构的可修饰

透皮技术配方.

:透皮技术治疗中西药结合验方 一、病要诊断准确。2、配方要正确.3、剂量要达到。4、穴位要选对.5、使用方法要正确、6、贴前要消毒。7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切记! 1:带状疱疹:雄黄5份.冰片3份.蜂房2份共研磨撒在湿贴上贴局部患处治疗10例轻者3次重者5-7次痊愈 2:子宫肌瘤.海藻.乳香.没药.穿山甲.蟾蜍.共研末用止痛药液或75%度酒精做成药饼放于湿贴上贴关元穴连贴10-15次治疗几次效果良好 3:中耳炎病人,来时已在附近诊所吊水四天,但其依然头疼,耳部痛,病耳沉闷听不见话,耳镜检查;黄色脓充斥耳道,我静滴头孢他啶,甲硝唑,双侧涌泉穴贴吴茱萸或黄连粉,醋和。双氧水冲洗耳道,滴点耳油,今下午病人复诊,一切正常效果特好。与大家分享。 4:颌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怎么贴? 太黄,芒硝,青黛,冰片,川芎各3克,痛时加消炎痛6片湿贴 5:腱鞘炎方子:1氯唑沙星2片+布洛芬缓释胶囊2粒+天麻片3片+地米2片+b1片3片+尼美舒利胶囊1粒+湿贴。2--患者男39岁,左手拇指腱鞘炎1年多时间,也打过封闭不好,消炎痛8片,6542片6片,冰片0.2,我就加了个扑尔敏3片,就一贴,贴了后就不见患者来,在见的时候,患者谢谢我.真的,好了.3------这一段我治疗多例腱鞘炎,筋膜炎和肌腱炎的效果特好,向大家分享一下。湿贴+消炎痛10片+炎痛喜康10片+芬布芬胶囊10片+舒筋活血片15片+地塞米松片5片,都是两贴痊愈 6:痈的治疗方法?中心开口引流,大黄+芒硝+黄连+消炎痛+湿贴箍围。各5克或芒硝+大黄+消炎痛+消肿湿贴 7 :小儿速效止咳贴膏组成:盐酸异丙嗪1片,复方甘草片2片,654-2片1片。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用藿香正气水少许调成膏状,放于天突穴,贴12小时取下。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咳嗽,咳痰。 注:本方法已使用上百例患儿!疗效独特!请各位爱友验证! 8:肌肉劳损:针灸+拔罐+消炎痛布洛芬强的松舒筋活血片效果很好。 9:治面瘫-牵正散组成-别名(祛风散、三神散)本方为麻葛牵正散,老师可根据病人情况组方。 白附子(制)12克,全蝎9克,僵蚕(麸炒)9克,(天麻12克,葛根12克,麻黄12克)。功效 疏风镇惊。 主治 中风初起,口眼Z斜,半身麻木,惊痫抽掣。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 每服4克,温开水送下或热酒调下小儿酌减,不拘时候 10:面瘫用马钱子粉3克,白附子粉3克湿贴。可配中药麻葛牵正散。一周治愈---------全虫10g,虫退20g,蜈蚣2条(去头脚),姜虫30g,黄芪50g,钩藤30g,川芎20g,鸡血藤30g,白芍30g,当归20g,附子18g,干姜12g,甘草6g治疗面瘫。 麻葛牵正散是散剂,对重症可以煎服。散剂剂量麻黄12克,葛根12.0白附子6.0全蝎6.0僵蚕6.0蝉蜕6.0黄芪9.0防风9.0荆芥9.0当归9.0川穹6.0桂枝6.0赤芍6.0白芷6.0成粉。每次5.0,一日三次。马钱子和白附子用制的,贴患侧地仓穴。24小时换一次。 全虫、丹参、复合维生素B,剂量老师把握,治疗面瘫。面瘫一周内找到你可以接诊,治癒率90%,半月内找到你,缓解症状。

新业务新技术项目立项中药足浴技术

青曲中心卫生院2014年度新业务新技术项目立项 申请书 项目名称:中药足浴技术 项目负责人:刘方平 申请科室:中医科 学科等级:院级 申请日期:2014.6.10 联系电话: 青曲中心卫生院 中医科2014年度新业务、新技术年度工作计划一、开展项目: 中药足浴技术 二、实施步骤 2014.6.10查阅资料,申请准备 2014.7购买材料 2014.8观摩学习 2014.9-2014.10适用于临床 2014.11总结成果 三、预期效果 中药足浴是中医特色的外治方法之一,是通过水的理化作用及药物的治疗作用,配合足底相应穴位的手法刺激,而达到治疗多种疾病的目的,利用热水促进药物渗透人体,扩张足部的毛细血管,使中药的有

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达到内并外治,上病下治的作用,即可保证药物能通过脚部透达周身经络,又不会出现口服药物过量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该技术使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各科室各年龄组患者,中医科出院患者80人/月,10%病人使用中药足浴,治疗患者8人,平均住院8天,8人*8天,为64人次,全年780人次,门诊患者300人/月,5%病人使用中药足浴,治疗患者15人,全年180人次,共计960人次,每次核定收费20.00元,纯利润19200.00还带动了中药的使用。 制定日期:2014年6月10日 一、项目组成成员一般情况 二、项目内容简介 中药足浴是中医特色的外治方法之一,是通过水的理化作用及药物的治疗作用,配合足底相应穴位的手法刺激,而达到治疗多种疾病的目的,利用热水促进药物渗透人体,扩张足部的毛细血管,使中药的有

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达到内并外治,上病下治的作用,即可保证药物能通过脚部透达周身经络,又不会出现口服药物过量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 中药泡脚适应症广泛,本科开展项目有: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膝关节痛、腰腿痛、背痛、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头痛、面瘫、手脚麻木、中风后遗症、心脑血管病、高血脂、脑血栓、神经衰弱、咽炎、坐骨神经痛、失眠、胃肠疾病、便秘、遗精、阳痿、早泄、产后风、盆腔炎、卵巢囊肿、附件炎、乳腺增生及各种男科、妇科等疾病。本科开展此项技术,病院较广泛,受益面广,是一项值得推广的项目。 三、学术水平 1、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已在各大、中型医院、社会养生机构广泛应用,是较快速、准确的特点方法。 2、填补我院此项技术空白。 四、项目社会、经济及学术效益简介 运用中药足浴技术,快速、方便的特点,检查方便无创性,设备投资小、费用低,患者容易接受,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较有价值的新兴项目、阳光项目。填补我院此项检查技术空白。 五、学科队伍

中药透皮技术

中药透皮技术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中药透皮技术 2014-02-01|| 一、中药透皮技术(即消肿止痛贴)的适用法方: 消肿止痛贴临床称之为药物载体,临床分干贴和湿贴两种法方。1、干贴是指用载体直接贴于患处或用中药粉末敷于载体上贴于患处的一种简单方法。2、而湿贴是将消肿止痛合剂融于载体和中药粉末(醋调、蜜调、酒精调)等以西药直接同消肿止痛合剂混合贴于患处及穴位的一种常用法方。 二、中药透皮技术(即内病外治)适应证: ①儿科部分: 1、发热:在小儿发热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先用安乃近注射液混合消肿止痛贴于大椎穴,疗效甚佳,一般30分钟以内体温下降,贴敷12~24小时,待热退后,再用黄芩、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共研细粉每次3至5克,75%的酒精调和同消肿止痛合剂敷入载体之上贴于大椎穴,24小时更换一次,连用2至3天,其功用为清热解毒,疏风透热,用于小儿外感高热,效果良好。如:高热、心烦口渴、苔黄,用栀子、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各等份研末同上使用。摊于渗透贴湿贴于大椎穴。如鼻塞不通,用黄芩、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加苍耳子2:1份,用法同上。 ②、小儿咳嗽: A:热咳: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共研末用3克至5克同消肿止痛液共敷于载体上贴于膻中,肺俞穴,每24小时更换一次。(其中药粉最好用蜂蜜调和)。 B、寒咳: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各等份共研细末用3至5克用消肿止痛合剂混入贴于背部定喘、肺俞、前胸膻中穴上,24小时更换一次。 ③、小儿哮喘:

透皮吸收

透皮吸收 定义: 外用制剂施于正常的皮肤表面后,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称做透皮吸收。 途径: 透皮吸入可有三个途径:一为透过毛囊、皮脂腺,脂溶性药物分子可通过毛囊壁的上皮细胞进入血管较丰富的真皮和皮下组织;二为通过汗腺脉;三为通过角质细胞和细胞间隙。上述三个途径中,以最后一个途径最重要,一旦药物透过角质层则迅速扩散,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 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皮肤条件 ①应用部位。皮肤的厚薄、毛孔的多少等与药物的穿透、吸收有关。 ②皮肤的病变及受损程度。病变破损的皮肤能加快药物的吸收,药物可自由地进入真皮,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大大增加,但可能引起疼痛、过敏及中毒等副作用。 ③皮肤的温度与湿度。皮肤温度高,皮下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吸收增加。潮湿的皮肤,可增强角质层的水合作用,使其疏松而增加药物的穿透。 ④皮肤的清洁程度。洁净除去毛囊、角质层、皮脂腺上的堵塞物有利于药物穿透。 药物性质 虽然皮肤细胞膜是类脂性的,非极性较强,一般油溶性药物较水溶性药物更易穿透皮肤,但组织液却是极性的,因此,药物必须具有合适的油、水分配系数,即具有一定的油溶性和水溶性的药物穿透作用较理想。药物穿透表皮后,通常相对分子质量愈大,吸收愈慢,宜选用相对分子质量小,药理作用强的药物。 基质的组成与性质 基质的组成和性质直接影响药物的释放、穿透、吸收。软膏中药物的释放在乳剂型基质中最快(与基质具有表面活性有关),动物油脂中次之,植物油中又次之,烃类基质中最差。基质的pH值影响弱酸性与弱碱性药物穿透吸收,当基质pH 值小于弱酸性药物的pKa或大于弱碱性药物的pKa时,这些药物的分子形式显著地增加,脂溶性增大而利于穿透。基质中含有其他附加剂能影响药物的吸收,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油脂性基质中能增加药物的吸收,丙二醇与表面活性剂同用,能促进水溶性药物穿透毛囊。 其他因素 药物浓度、应用面积、应用次数、与皮肤接触的时问等与药物吸收的量成正比。此外,年龄和性别的不同其皮肤的穿透、吸收能力亦不同。老年人因皮肤干燥,其穿透和吸收能力差;女性较男性皮肤薄,屏障机能亦较弱,故其穿透、吸收能力较强;婴儿的表皮比成人薄,故穿透能力比成人要强。 应用: 金天国际集团推出的生态保养产品采取的是透皮吸收技术,以纯绵护理层作为载

中药透皮技术总结

第一部分:中药透皮技术的历史沿革 中医没有“透皮”的说法,“透皮”的概念来自1974年美国首先提出的透皮给药系统,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透皮给药系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透皮给药系统相比其他给药方法有其独特的优点,首先透皮给药无肝脏的“首过效应”,不被胃肠道消化液破坏,并且可提供较长的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还能维持稳定而持久的血药浓度,从而提高疗效。 我国虽然无“透皮”之名,但中医外治法中的敷贴疗法与“透皮”疗法异曲同工,且使用历史更为悠久。敷贴疗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原则,以经络腧穴学说作为指导。可以说中药透皮疗法是结合了西方最新的技术,且又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的一种疗法。纵观中医敷贴疗法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1.萌芽阶段:(远古——春秋战国) 早在1300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大量关于中医外治体会的文字记载。在《周礼·天官》中就记载了治疗疮疡常用的外敷药物法、药物腐蚀法等,如“疡医掌肿痛,溃疡、拆疡、金疡、祝药刮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其中“祝药”即敷药,在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中,记载有“傅”、“涂”、“封安”等疮口外敷之法,记载了用白芥子泥贴敷于百会穴治疗毒蛇咬伤的方法,并且其中所记载的以酒剂外涂止痛和消毒的资料为酒剂外用的最早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在《黄帝内经》,还有用白酒和桂心涂治风中血脉等记载,被后世誉为膏药之始,开创广现代膏药之先河。1这一时期,贴敷疗法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具体方法还比较幼稚,虽然可以看到很多后期成熟外治方法的雏形,但无完整体系和专著出现。 2.发展阶段(汉代——明代) 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述了烙、熨、外敷、药浴等多种外治方法,而且列举了各种贴敷方药。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首次记载了用生地黄或栝萎根捣烂外敷治伤,用软膏剂贴敷疗金疮,并收录了大量外用膏药,如续断膏、丹参膏、雄黄膏、五毒神膏等,并注明了具体的制用方法,而且对黑膏药制法、条件、用具均有详细记载;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已有可用于局部治疗或透皮吸收的膏药,如“治疗腰腿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贴,须臾而止。”;《圣济总录》中指出:“膏取其膏润,以祛邪毒,凡皮肤蕴蓄之气,膏能消之,又能摩之也”,初步探讨了中药贴敷治病的机理;宋代《刘 1朱晓龙. 穴位贴敷疗法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0, 32(2):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