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1届高三9月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1届高三9月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3.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梁启超在《书法指导》中曾提到,学书法,不宜从赵孟顏、董其昌一派入手,不是不好,只是不容易学,易导致笔力软弱,无“丈夫气”。

何为“丈夫气”?即是有大丈夫的气概。孟子有言:“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丈夫气”,即是有使命、有责任、有担当、有毅力、不忸怩、不矫饰。书法的“丈夫气”,则是融书卷气、金石气、士大夫气、雄健气于一体的阳刚博大的精神气质,是书法雄健、雄强之气的一种拟人化表达。这其中,书卷气尤为重要,没有书卷气的“丈夫气”,常是一种狂怪之气、粗鄙之气和莽夫之气,去书法之本质远矣。

倡导书法的“丈夫气”,并不是说书法只能是男儿所为,也不是大男子主义,即使是女性书法,也可以具备此种气质。现代著名女书家游寿、萧娴,碑学功力深湛,浑朴雄健,其书法便深具“丈夫气”。

客观来讲,书法之美并无优劣之分,有阳刚雄强之美,也有阴柔妍媚之美。阳刚雄强,好比黄钟大吕、金鼓雷鸣,是一种壮美;阴柔妍媚,好比江南小调、丝竹管弦,是一种优美。这是艺术之美的两极。然而,阴柔妍媚之美虽是书法的一种气质,当代书法艺术却不能仅停留于此,因为一个伟大时代的书风,绝不能缺少昂扬的精神气度。

磅礴浑朴的摩崖“三颂”,线条奔放的章草简牍,盘曲繁复的瓦当书法,半篆半隶、华美典雅的汉碑额书法以及补茂直率、不事雕琢的工匠之作一-汉石阙书法和汉砖书法,共同铸就了汉代开张烂漫、雄强大气的艺术风格。单就汉代草书而言,其形态丰富多样,仅简牍书上的草书形态,就有几十种之多。居延汉简和敦煌汉简中的书法,往往是篆书、隶书、章草、八分、真书等多种书体的结合与杂糅,率性而为,热烈奔放,从中能够读出书写者自由蒲酒、一泻千里的情感状态。在书写者那里,似乎没有了规矩,没有了束縛。不过,这并非真没了规矩,而是精神气质上抛弃了规矩,艺术表现上逾越了规矩。我们经常会看到汉简书法、石刻书法上的长撇大捺或最末一长竖笔,犹如睛空霹雳,轰然一声,急促直下,划破长空,震撼人心!

汉代之后,从曹魏到西晋到十六国时期,再到北魏、北齐、北周,书法艺术几乎都表现为一种阳刚伟岸之象,可谓“丈夫气”十足。东晋书法则为之一变,开启了一种南朝风雅,其雄豪之气稍逊于汉魏八分。唐人崇尚雄强阳刚,但总体而言,巳逐步走向定型化和.规范化,缺少一点率性、烂漫的艺术气质。

清代碑学促生了金石书风。书法的金石气拓宽了笔墨与宣纸的关系,将视野转向更广阔的书写材质,即两晋以前的书写载体一甲骨、碑石和竹木等硬质书写材料,使书法呈现出阳刚之美,书法审美产生巨大变革。碑学固可以救帖学妍媚之弊,然仍需以帖学之妍雅救碑学粗鄙之弊。

书法审美总是在一种正反合一的历史轨迹中前行,但不论如何发展,书法的“丈夫气”不可或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启超在《书法指导》中提出,不能从赵孟類、董其昌一派入手学习书法,因为写出的字无“丈夫气”。

B.“丈夫气”是雄健、雄强之气,它是一种拟人化表达,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其中书卷气尤为重要。

C.书法中的阳刚雄强如黄钟大吕不是优,阴柔妍媚如江南小调不是劣,而是两种不同的美。

D.从汉简书法长撤大捺上,我们看到精神气质上抛弃规矩、艺术表现.上逾越规矩达到的震撼效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对比和类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了艺术之美有两极,但昂扬的精神气度是当代书法不能少的。

B.文章通过举例论证,介绍了汉代书法开张烂漫、雄强大气的艺术风格和丰富多样的形态。

C.文章通过介绍历代书法特点,论述了书法中以书卷气为重要组成要素的“丈夫气”的重要性。

D.文章开头引用名人言论进入论述,结尾强调“丈夫气”对于书法的重要性,前后照应,层次分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延汉简和敦煌汉简中的书法杂糅多种书体,率性热烈,我们往往能读出自由潇洒、一泻千里的情感状态。

B.摩崖“三颂”、章草简牍、瓦当书法等,共同铸就了汉代开张烂漫、雄强大气的艺术风格。

C.东晋书法的雄豪之气稍逊于汉魏八分,唐人崇尚雄强阳刚,缺少--点率性、烂漫的艺术气质。

D.清代碑学促生金石书风,开始用甲骨、碑石和竹木等硬质书写材料,来补救帖学妍媚之弊。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大家对教育不满,主要体现在哪里?无非是孩子们出了问题,即现在的学生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动辄离家出走,或者轻生;只知道做题,创造力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太自私,团结协作能力不足,等等。这些,归根结底还是做人的问题。

但遗憾的是,家长们对此几乎没有太多的重视,更谈不上正确的教育理念、人才观念。一谈到家教,

就变成了花钱请老师教文化课,而不是家长的身体力行。

中国家长在孩子的救育上很舍得花钱,不惜砸锅卖铁,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付出。更有甚者,一些权贵和富有人群,用金钱换责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花巨资让孩子一个人出国留学,表面上为孩子做出贡献,实则是不负责任。一旦孩子出現问题,我们经常是指责学校、社会,而不是反思自己。

当我们控诉应试教育的时候,我们是否反思自己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是否逼迫孩子报了很多的辅导班?:当我们指责社会无序时,我们是否给孩子做出了表率?

如果不是从事专门研究工作,那么,在学校学的知识大部分都会遗忘。但是,协作、感恩、创造力、想象力、忍耐力、反省能力等等,最终会沉淀下来,而在这些教育方面,家长可以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編自《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原载《人民日报》)材料二:

(摘编自“搜狐网”《做家长的六个层次,你到第几层了》)材料三:

家长教育模式即家长教养模式,也称为家长教养方式体系(即家长教育系统或模式化),是指家长在抚养子女和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倾向性的系统和模式,是家长对子女的抚养模式和教育模式的综合。综合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的一些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家长教养方式的研究,影响家长教荞模式的因素主要有家长素质与修养、家长职业、家长婚姻、家长行为与习惯、家长社会阅历、家长成长经历、家长教养行为、家长教养观念、亲子关系、子女情感与行为互动、家庭结构、家庭交往和国家法律等,而且家长教养模式具有主观性、客观性、社会性、稳定性、综合性等特征。

根据家长素质和个体行为的特点,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把家长教养模式分为专制型、权威型和宽容型三类。权威型为比较成功的家长教育模式,具有家长素质高、灵活变通、通情达理、宽容民主、教育观念先进、教育方法比较理性、.适度满足子女需要、子女适应能力较强等特征。其他两种类型都有很大缺陷,在这些模式下子女都会出现各种社会化缺陷。

根据家长性别,家长教养模式分为父爱型(或父权型)、母爱型(或母权型)、混合型(家长协作型)。

混合型为比较科学的模式,父母适度关爱,促进子女健康发展。其他两种都带有专制型模式和宽容型模式的许多特征。根据子女年龄,家长教养模式分为婴幼儿型,儿童型,成年人型。

根据家长社会化成熟程度,家长教养模式分为家长的社会化成熟型、社会化比较成熟型、社会化不成熟型三大类型。在发达国家,大多数为家长社会化成熟型,少部分为社会化比较成熟型,极少数为社会化不成熟型。在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极少数为社会化成熟型,少部分为社会化比较成熟型,大多数为社会化不成熟性。

(摘编自彭文涛《父母教养方式研究概述》)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依据材料二的图表来看,仅仅付出金钱或仅仅付出时间是非常低的层次,并不可取。

B.中国家长在教育上很舍得花钱,却不身体力行,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家长往往指责学校、社会,而非反思自己。

C.家长教养模式具有主观性、客观性、社会性、稳定性、综合性等特征,这是影响其成熟程度的主要因素。

D.鲍姆林德将教养模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宽容型,其中,权威型教养模式下成长的孩子适应能力强,其家长素质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人父母应该从更高层面上思考教育、思考孩子的人生规划,鼓励孩子敢于面对困难,引导孩子不断学习,成为最好的自己。

B.教育孩子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教育孩子该如何做人的问题,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的家长往往会忽视在孩子教育中应承担的贵任。

C.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的一些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家长教养方式的研究表明,家长素质高,其教养模式就比较科学。

D.家长教养模式根据家长性别可分为父爱型、母爱型和混合型。这种划分的根本目的在于强调家长要采用混合型教养模式。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怎样做一个成功的家长。(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一块竹简

赵鞅老了,一天天地衰老下去。作为晋国大夫,权倾朝野,威凤八面,可风光的背后,却有着深深的忧虑一那几个儿子,谁可以当继承人?赵家,作为晋国韩赵魏三大家族之一,儿子不成器,是赵鞅的一大

心病。他寝食难安,时刻感到背后有一束束冷飕飕的目光盯着他,稍有差池,将有灭门大祸。他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应对着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当务之急,是选择一个儿子,尽心尽力地培养他,当他的继承人。这个继承人,必须有过人的能力,冷静的头脑,犀利的目光,敏锐的政治感觉……

姑布子卿是郑国有名的识才大师,名满天下。有一天,他路过晋国,赵鞅把他请进家来,好酒好肉款待一番然后,叫出几个儿子一请他看看,谁可以当赵氏继承人。

姑布子卿仔细地看了赵鞅的几个儿子,摇摇头,说:“你这几个儿子皆不足以成大事。”

赵鞅失望之极,很不甘心:“请先生再看看,究竞谁可堪当此大任?”

姑布子卿还是摇头。

赵鞅十分沮丧,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难道我们赵家将会灭亡吗?”

姑布子卿无言以对。

赵鞅送姑布子聊出来。在门口,姑布子卿停住了,回头看了看。

那边,有一个几岁的小孩儿,正在自己一个人玩。

“那是谁?”姑布子卿问。

“哦,那是我小儿子,赵无恤。”

姑布子卿看了好一会儿,感叹一声:“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啊?”赵鞅惊讶万分,“此话怎讲?”.

姑布子卿笑而不答。

赵鞅说:“此子之母身份卑贱,乃翟国一个婢女,当年我征战翟国,在俘虏中见其温柔善良,就带了回家。一年后,生下了他一我几乎忘记了还有这样一个儿子呢。

姑布子卿点头感叹:“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也一此子虽贱必贵,可为赵家的继承人。”

赵鞅疑惑不已。于是,赵鞅想起了三年前的一桩事情:

一天,赵鞅把大儿子赵伯鲁和小儿子赵无恤叫到跟前,每人给了一块写有经典名言的竹简,说:“你们拿回去,好好读,好好想。过一段时间,我再抽查,看看谁背诵得好,理解得好。

赵无恤有事无事,总会拿出那块竹简,默诵着上面的那几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那几句有关为人处世的训诫的话,赵无恤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可他还是带在身上,每天朗诵几遍,每次读了之后,都有新的思考、新的收获。

一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天,赵鞅把赵佰鲁和赵无恤叫到跟前,说:“三年前,我给了你们每人一块竹简,上面写有几句话,你们背得怎么样?理解得怎么样了?

赵伯鲁一听,傻了,双腿颤抖,冷汗直流,他早把竹简上的话忘记得一千二净了,连那块狗屁竹简也

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三年了,他以为父亲国事繁忙,哪有时间检查竹简的事。

他傻乎乎地站着,低着头,噤若寒蝉。

“你呢?”赵鞅又问赵无恤。

赵无恤器宇轩昂,走上前去,向父亲深施一礼,然后从衣袖里取出竹筒,拿在手上,也不看,背了起来,背完,又一一解释。

赵鞅问:“牙齿,坚硬如石;舌头,柔软如绵,牙齿易掉而舌头常在,何也?”

赵无恤说:“刚则易折,强极则辱,世人所不知也。以为强大则永恒,刚硬则称雄,谬矣!人如是,国亦如是。”

赵鞅问:“常山有一树,生于悬崖峭壁,根无土,受尽风霜雨雪却能扎根岩石之中,何也?”

赵无恤说:“树竞境,人竞遇,境遇不如人,反磨砺其刚强,成就其意志,世之常理。

就这样,赵鞅和赵无恤,一问一答,尽是治国为人之道。

赵鞅点点头,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刚要诗兴大发,皇上所派钦差到来,请赵鞅上朝商议军国大事,赵无恤的事便渐渐忘在一边。

听到姑布子卿的提酲,赵鞅立即把赵无恤叫到跟前,索要竹简。赵无恤从容的从腰间取出竹简,赵鞅一看,那块竹简油光发亮,温润如玉。赵鞅轻轻地抚摸着竹简,仰起头,眼睛湿润,心里一声感慨:“赵家后继有人矣!”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品取材于古代故事,情节虽然比较简单,人物关系也不复杂,但是传达出的思想内涵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B.作品运用补叙的艺术手法,对主要情节做了合理的补充,使作品思路清晰,避免了平铺直叙,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

C.作品巧妙运用了对比手法:赵无恤的铭记古训与赵伯鲁的不思进取做对比,姑布子卿的目光敏锐与赵鞅的不辨贤愚做对比。

D.作品运用典型的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塑造赵无恤的艺术形象,运用典型的心理描写和典型的语言描写塑造赵鞅的艺术形象。

8.“一块竹简”在作品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9.作品中的故事蕴含着怎样的哲理?请结合作品简要回答。(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大节,字信之,代州五台人。擢天德三年进士第,调东京市令。世宗改元于辽东,或劝赴之,富貴可一朝遂。大节曰:“自有定分,何遽尔?”会左警巡使阙,世宗谓宰臣曰:“联得其人矣。”遂授大节。俄以杖杀豪民为有司所劾,削一阶解职。入为工部员外郎。卢沟水啮安次,承诏护视堤城。擢修内司使,推排东京路户籍,人服其平。进工部郎中。时阜通监铸钱法弊,与吏部员外郎麻理莅其事。积铜皆窳①恶,

郎中,定襄或欲征民先所给直。大节曰:“此有司受纳之过,民何与焉?”以其事闻,卒得免征。就改户部

..

退吏诬县民匿铜,大节廉得其实,抵吏罪,民斫石颂之。授横海军节度使,过阙谒谢东宫,显宗抚慰良久,曰:“万事惟中可也。”因榜其公堂曰“惟中”。郡境有巨盗久不获太节以方略擒之后河决于卫横流而东沧境

赋重宜减,议者或不同,有九河故道大节即相宜缮堤水不为害。章宗即位,擢中都路都转运使,因言河东

..

,不许,徙知太原府。西山有晋叔虞祠,旧以施钱输公使库,大大节以他路田赋质之,遂命减焉。乞致仕

..

节还其庙以给营缮。选授河东路提刑使,未赴,留知大兴府事,治有能名。授震武军节度使。部有银冶,有司以为争盗由此生,付西京提刑司与州同议,皆以官榷为便。大节曰:“山泽之利,当与民共,且贫而无业者,虽严刑能禁其窃取乎?宜明谕民,授地输课,则其游手者有所资,于官亦便。”上从其议。复乞致仕,许之。承安五年卒,年八十。大节素廉勤好学,能励勉后进,自以得学于任倜,待倜子如亲而加厚。世宗尝谓宰臣曰:“张大节赋性刚直,果于从政,惜乎用之太晚。”其见知如此。

①窳:粗劣,有毛病。

(节选自《金史·列传第三十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郡境有巨盜久不获/大节以方略擒之后/河决于卫/横流而东/沧境有九河故道/大节即相宜缮/堤水不为害

B.郡境有巨盜久不获/大节以方略擒之/后河决于卫/横流而东/沧境有九河故道/大节即相宜缮堤/水不为害

C.郡境有巨盗久/不获大节/以方略擒之/后河决于卫/横流而东/沧境有九河故道/大节即相宜缮堤/水不为害

D.郡境有巨盗久不获/大节以方略擒之/后河决于卫/横流而东沧/境有九河故道/大节即相宜缮/堤水不为害

11.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户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与工部掌管营造工程事项不同,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

B.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名称,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本文即指金世宗朝储君,也即金显宗。

C.河东是古代地域名,指今山西省的西南部,因在黄河以东而得名,唐代以后泛指山西。

D.致仕与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所言“使旦夕得正丘首”中的“正丘首”一样是指官员辞职退休回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大节才能杰出、执法严明。作为左警巡使的他曾杖杀违法的豪民,也曾厘清事实,查明定襄退吏诬告百姓的案件,将此人绳之以法。

B.张大节公平公正、深受信任。金世宗亲选他担任左警巡使,也曾赞许他刚强正直。他担任修内司使时清楚明白地核实厘清东京路的户籍人员的赋役情况,人们都佩服他公正。

C.张大节心系百姓、为民谋利。当时阜通监铸钱方法有弊端,看到堆积的铜有毛病,有人想把原先付给百姓的钱收回,大节替百姓争取了权利,免于征回。

D.张大节待人以仁、心怀感恩。他好学勤勉,热心于帮助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他认为自己从任倜那里学到了知识,后来对任倜的孩子比对自己的孩子还要亲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或劝赴之,富贵可一朝遂。大节日:“自有定分,何遽尔?”

(2)宜明谕民,授地输课,则其游手者有所资,于官亦便。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4-15题

鹧鸪天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①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本词为咏桂花词。桂树常生于高山之上,冬夏常青,以同类为林,间无杂树。①可煞:疑问词,犹可是。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小令既描绘了桂花的外在特点,也评价了它的内在神韵,使所咏之物形神兼备。

B.“画阑开处冠中秋”一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画栏桂树悬秋香”之句意,咏赞桂花为香冠中秋,首屈一指的花木。

C.“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两句,作者竟质疑屈原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桂花不在其列,深为抱憾不平,足见作者对桂花的欣赏赞美。

D.这首咏物词与其它咏物词一样均以描写抒情为主,托物抒怀,写出花品,反映出人品,内外兼修的桂花亦是词人自况。

15.请结合诗句,分析概括桂花值得“嫉妒”的原因。(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根据文段内容,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句)

愁,是每个人都会体验到的一种情绪,也是萦绕在诗词文赋里的重要内容。它是南唐后主李煜在《虞关人》里“①”的奔涌不息的亡国之愁;它是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②,③”的独守空船,深夜回首少年的悲凄;它是杜甫在《春望》里“④,⑤”移情于物的深重忱虑;也是《氓》的女主人公境遇无法得到家人理解而被“⑥”时的黯然神伤。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浪费还是节约,这看似是个人的行为选择,却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品质。今天,我们拥有的这份“家底”,是几代人筚路蓝缕、拼搏奋斗才攒下的,绝不能在挥霍浪费中白白断送。“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对于国家来说,提倡勤俭节约之风,也要增强危机意识、②艰苦奋斗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

勤俭节约,是个人涵养优良品德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环顾我们身边,“舌尖上的浪费”现象虽然有所改观,但餐饮浪费仍然存在,③的“消费主义”盛行,一些人陷入“挥霍浪费”、“透支消费”的怪圈,这显然与我们所需要的社会风尚④。当此之时,我们有必要重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深刻意义,让更多人自省自励、引为镜鉴。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兴勤俭节约之风,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克勤克俭”“戒奢以俭”的价值理念真正深入人心、蔚然成风,更需要我们每个人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付诸于行动。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照鉴赓续光怪陆离大相径庭

B.烛耀赓续千奇百怪大相径庭

C.照鉴继续千奇百怪泾渭分明

D.烛耀继续光怪陆离泾渭分明

18.下列各句中引号用法与文中“家底”引号用法相同的是(3分)

A.“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B.一些人陷入“挥霍浪费”、“透支消费”的怪圈。

C.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意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D.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兴勤俭节约之风,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克勤克俭”“戒奢以俭”的价值理念真正深入人心、蔚然成风,更需要我们每个人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付诸行动。

B.大兴勤俭节约之风,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更需要我们每个人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付诸于行动,让“克勤克俭”“戒奢以俭”的价值理念真正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C.大兴勤俭节约之风,需要我们每个人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付诸行动,更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克勤克俭”“戒奢以俭”的价值理念真正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D.大兴勤俭节约之风,需要我们每个人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付诸于行动,更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克勤克俭”“戒奢以俭”的价值理念真正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6分)

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正成为功能强大的就业岗位“孵化器”,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数字经济就业岗位需求多元化,既需要学历较高的技术人员,也有大量对经验和学历要求较为宽松的岗位。因为后者降低了入职和转行门槛,①。其次,②。2018年数字经济就业岗位的平均月薪已高于同期规模以上企业月均工资的23.9%。较高水平的薪资有利于吸引人才,有助于持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还有一个很鲜活的例子:盒马鲜生等新零售代表企业疫情期间订单量大增,但人手短缺,于是从实体餐饮企业“借来”了不少暂时闲置的人员兼职。“共享员工”的做法,启示我们:电商、平台等数字经济行业迅速发展,③,成为中国稳就业的重要力量。制作短视频,成为“博主”,网络直播带货……与数字经济相关的灵活就业形态正在不断涌现。

总体来看,数字经济正在推动中国形成就业新趋势。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5分)

有人问乐元素CEO王海宁聪明和智慧这两个概念到底有什么区别?他说:“我想了很久,可能区别就在于智慧多了一个维度。比如说,我做了一件事,很成功,这当然就需要聪明。而我能预见到这件事在十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是一条上坡路还是一条下坡路?沿途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形?遭遇什么样的阻力?各个阶段我可能付出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是什么?想明白这些的人,那就是有智慧了。

那么,你知道王海宁认为智慧多了一个什么雏度吗?请你回答出这个维度,并简要概括出他认为的聪明和智慧的区别。(不超过60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申纪兰是平顺县西沟村人。2019年国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手将“共和国勋章”颁发给她。申纪兰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努力把西沟村建设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2)黄文秀先后就读于长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广西百色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

记,奋战在扶贫脱贫第一线。她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我驻村满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二万五千公里。我简单地发了一个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2019年6月16日,黄文秀从百色返回百坭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不幸遇难。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分别追授黄文秀同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3)据统计,2012年全国有贫困人口约9899万人;经过八年艰苦努力,2020年初,全国仍有约1000万人未能脱贫。今年是全国脱贫的“收官年”,也是全国脱贫的攻坚年。脱贫的基本标准是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保障,即“两不愁、三保障”。

(4)谚语三则:人勤春早,地能生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择二至三则关联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A(原文意思是从赵孟頫、董其昌入手学习书法,不容易学,易导致笔力软弱,无“丈夫气”。)

2.C(由原文第五至第七段可知,文章介绍的是汉代书法及汉代以后的书法,所以不能说是介绍了历代书法的特点。)

3.D(使用甲骨、碑石和竹木等硬质书写材料并不是从清代开始的。)

4.C(这些只是特征,是表现,不是影响家长教养模式的因素。)

5.A(B.“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的家长,往往会忽视在孩子教育中应承担的责任”表述绝对化;C.“家长素质高,其教养模式就比较科学”以偏概全;D.“根本目的……”的表述是错的,材料只是在陈述一种客观的划分类型。)

6.(1)鼓励孩子勇于尝试,敢于表现,努力做最好的自己。(2)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与付出,在协作、感恩、创造力、想象力、忍耐力、反省能力的教育方面,家长要发挥作用。(3)努力提升自我素质并言传身教。(4)以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面对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孩子的要求及时做出反馈。(5)随时修正自己的教养方式,通过学习以及和孩子的互动,寻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方式。(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7.C(“姑布子卿目光敏锐与赵鞅的不辨贤愚对比”无中生有)

8.(1)“一块竹简”是作品的线索,作品围绕“一块竹简”叙述故事,塑造人物,使情节更紧凑。(2)“一块竹简”是人物形象的透视镜,折射出赵无恤与赵伯鲁的不同人生态度与命运。(3)“一块竹简”承载着一定的儒家精神,折射出作者的创作立场,使主题更鲜明。(一点2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9.(1)人才不以出身贵贱论。赵无恤的母亲虽然身份卑贱,但正是这种身份才使赵无恤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赵伯鲁虽然身份高贵,最终失去了赵家继承人的机会。(2)再好的苗子无人荐赏,也不能脱颖而出。如果没有姑布子卿的鉴赏与推荐,赵无恤的脱颖而出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3)名言古训有助于人才的成长。赵无恤把竹简上的名言古训带在身上背诵如流,每次读都有新收获,终成赵鞅的继承人选。(4)忘记责任者不足以成大事。赵伯鲁把父亲的竹简忘得一干二净,胸无大志,失去了继承人的资格。(答出一点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10.B(本段“后”前后为两件事,应该断开;“缮堤”为修缮围堤不能断开,此两处为突破口。)

11.D(致仕为官员退休,但“正丘首”为借用狐死必首丘的传说典故,指人不忘本,文天祥此句指若死于故国,了无遗憾,表明不忘祖国之志。)

12.A(查明定襄案件时为户部侍郎)

13.(1)有的人劝大节去跟随世宗,富贵荣华可以立即成功拥有。大节说:“自有命运注定,何必着急呢!”(“或”译为“有的人”;“赴”译为“跟随、追随、投奔”等;“遂”译为“成功、成就”;“遽”译为“匆忙、着急”。以上四字各1分,语句通顺大意准确,无其它知识错误1分)

(2)应该明确告诉百姓,给他们地让他们交纳赋税,那么那些游惰无法从事生产的人有了生活的保障,对官府也有好处。

(“谕”译为“告诉”;“输”译为“缴纳、交纳”;“课”译为“赋税”;“游手”译为“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等;“所资”译为“依靠”“保障”等。以上五处各1分,语句通顺大意准确,无其它知识错误满分,有其他知识错误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张大节,字信之,代州五台人。考中天德三年(1151)进士,调任东京市令。世宗在辽东改年号登位,有人劝大节去跟随他,富贵荣华即刻可以成就。大节说:“自有命运注定,何必着急呢!”正好遇上左警巡使空缺,世宗对宰臣说:“我得到任此职的人了。”于是授职给大节。不久他因为杖杀恶霸被有司弹劾,削一级官职。大节入朝后担任工部员外郎。卢沟水侵蚀安次,奉命护视城堤。提拔他为修内司使,核实厘清东京路户籍人员的赋役,人们信服他的公平。升工部郎中。那时阜通监铸造钱币的方法有弊病,大节和吏部员外郎麻珪管理这事,见堆积的铜都粗劣有毛病,有人想收回原先付给百姓的钱。大节说:“这是有司收进时犯的错,老百姓怎么能参与呢?”把这事报告上去,最终免于收回。随即改任户部郎中,定襄的辞职

官吏捏造说县民藏铜,大节查访到事实情况,判吏有罪,百姓刻石歌颂他。他被授予横海军节度使,经过皇宫到东宫拜谢,显宗安抚慰问很久,说“:一切事只要中就行了。”因而把“惟中”写在自己公堂的匾额上。郡内有大盗长久没被捕获,大节用计擒住了他。后来黄河在卫决口,横流向东,沧境内有不少黄河故道,大节立即相应采取修补河堤的措施,使洪水没有造成灾害。章宗即位,大节升为中都路都转运使,就说河东赋税过重应减免,商议的人有的不同意,大节用其他路的田赋标准质问他们,于是章宗命令减少它。大节请求辞官退休,皇帝不允许,任知太原府。西山有晋代叔虞祠,原来祠中施舍来的钱交公使库,大节还给寺里用作供给、建造和修缮的费用。他被选任河东路提刑使,未赴任,留下管理大兴府事,他治理能力很有名。授予震武军节度使。辖区内有银矿可冶炼,有司认为争斗抢劫由此产生,交给西京提刑司和州官一同商议,都认为官府专营有利,大节说:“山川河泽的利益应当和百姓一起分享,况且贫而无业的人,严惩能禁止他们偷取吗?应明确告诉百姓,给他们地让他们交纳赋税,那么那些游惰无法从事生产的人有了生活的保障,对官府也有利。”皇帝听从他的建议。他再次请求退休,被允许了。承安五年(1200),张大节去世,享年八十岁。大节一向廉洁勤奋好学,能鼓励资历和学识尚浅的后辈,自以为从任倜那里得到学问,对待任倜的儿子比亲生的还好。世宗曾对宰臣说:“张大节禀性刚强正直,参与政事果断,可惜用他太晚。”他被世宗了解信任就是这样。

14.D(本词与一般咏物词不同,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本题各选项考查必备知识如:词按照字数的分类,诗词内容的理解,诗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理解分析;本题也旨在提醒学生利用选项与注释以及必备知识等已知信息解决诗句理解疑难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

15.①色彩恰到好处。“暗淡”“轻黄”的色彩似乎不明艳动人,但却柔和动人,见之可亲。

②芳香沁人心脾。桂树高木虽远离喧嚣,似少有人动情,但芳香四溢,不逊百花。

③风骨超凡脱俗。花开胜冠中秋,但却不与百花争艳,自守淡雅柔和,与同类甘处僻远徒留香气,惹梅妒菊羞,风骨不俗。

(评分说明:本题考查概括能力,实为概括桂花形神特点,形又有色彩与味道两方面,共三点各占2分。简练概括1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几点概括时措辞不精导致分点界限不分明酌情扣1-3分)

16.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②夜深忽梦少年事③梦啼妆泪红阑干

④感时花溅泪⑤恨别鸟惊心

⑥咥其笑矣

(说明:每空一句各1分,有错字、少写多写,选句错误均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A.(“照鉴”为明察之义,“烛耀”为照耀,显耀,显扬,不合语境;“赓续”“继续”意义相同,但书面语优先选择“赓续”;“光怪陆离”形容形状奇怪,色彩繁杂,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中性词,“千奇百怪”

亦有事物奇异多样之义,含贬义,此处为客观评价,前者适宜;“大相径庭”指相差很远,“泾渭分明”指界限分明,不合语境)

18.C.(C.“货”与“家底”都是用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与D均为典型的一般引用,B为特殊称谓,专有名词)

19.C.(原句前后递进关系不成立,需要调换顺序;“诸”即为“之于”,原句有重复,需要删去。)

20.①因此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根据上文语境,“因此”“所以”“因而”“就”“从而”等标明上下句逻辑,“更多”“很多”“比较多”等强调重点,“就业机会”紧扣主题的对象,此三点为要点。要点齐全,语句通顺不超字满分。“从而满足更多人就业需求”等亦可)

②数字经济给就业者带来较高薪金(根据下文举证,“数字经济”为陈述主体,“就业岗位”“就业人员”“就业者”为客体,“较高薪金”“较高收入”“较高工资”等为主客作用结果。此三点为要点。要点齐全,语句通顺不超字满分)

③也催生了大量时间灵活的兼职岗位(根据上文举证下文评述,“催生”“产生”“发展”等行为动词讲明作用,“很多”“不少”等明确作用效果,“灵活”及“岗位”“就业机会”等上下文语境关键词,此三点为要点。要点齐全,语句通顺不超字满分)

21.维度:时间的维度。(1分)

王海宁认为“聪明”可能是天分,而智慧是叠加了时间考量的聪明,需要靠长期复杂现实中的体验、思考以及实践才可能具备。(4分)

(评分细则:第一问较为客观。阐明“聪明”“智慧”各自的要义3分,阐述中含有二者变化关系4分)

四、写作(60分)

22.中心立意

(1)乡思,乡愁,乡恋。或与故乡、乡情、乡土文化相关的其他主题。

(2)关注“三农”,服务“三农”,发展“三农”。

(3)学习英雄,致敬英雄,争做英雄。

(4)奋斗的青春是美丽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5)人与自然友好共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6)守望相助,共同富裕;扶贫脱贫,造福人民;劳动光荣,创造伟大。

由材料联想、生发出的其它立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