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英文名称: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课程编号:C08

二、总学时:54学时

三、学分:3学分

四、课程简介:本课程根据MPA培养目标、MPA学员特点和教学要求,比较深入系统地介绍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培养MPA学员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分析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本能力。课程将结合案例讨论形式,重点分析与公共管理实践关系密切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五、教材:林聚任、刘玉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六、教学目的:使学员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提高学员运用科学方法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分析和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能力。

七、教学方法: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与评介;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上级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在注重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对学员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八、考试方式:按照《山东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考试管理办法》的规定,采取闭卷考试,百分制,60分为通过。课程总成绩(满分100分)由试卷卷面考试成绩、出勤与课堂互动参与成绩、作业成绩等三部分组成。其中试卷卷面成绩、出勤与课堂互动参与成绩、作业成绩分别占该课总成绩的70%、20%、10%。其中,试卷按70分(满分)命题,试卷卷面成绩、出勤与课堂互动参与成绩、作业成绩及课程总成绩均由任课教师评定。

九、考试所用时间:120分钟

十、授课计划:

第一讲导论(4学时)

第一节获取知识的科学途径

一、科学之外的其他选择

二、获取社会知识的科学途径

第二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比较

一、对社会的科学探索

二、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差异

第三节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取向

一、基于实证的社会科学研究

二、基于理解的社会科学研究

三、基于批判的社会科学研究

第四节社会科学的两类研究方法

一、量化研究

二、质性研究

第二讲研究设计(8学时,其中案例讨论2学时)

第一节选题与研究类型

一、选题

二、研究课题的具体化

三、研究类型

第二节分析单位与研究内容

一、分析单位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社会理论建构

一、社会理论及其对经验研究的作用

二、社会理论的构成要素

三、社会理论建构的两种基本形式

四、理论建构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错误

第四节操作化与测量

一、操作化

二、变量语言

三、变量的测量

四、量表与指数

五、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第五节研究方案的编制

一、研究方案的作用

二、研究方案的具体内容

案例讨论: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

第三讲问卷调查方法(10学时,其中案例讨论2学时)第一节适合问卷调查的问题

一、对社会行为的调查

二、态度、观点和意见的调查

三、需求、期望的调查

四、知识方面的调查

五、社会特征方面的调查

第二节问卷调查的一般原理

一、问卷调查研究的含义

二、问卷调查研究的突出特征

三、问卷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第三节问卷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必要原则

二、通俗原则

三、针对原则

四、准确原则

五、客观原则

六、简洁原则

七、完整原则

八、亲和原则

九、一致原则

第四节问卷调查中的概率抽样

一、抽样及其相关概念

二、概率抽样的一般原理

三、概率抽样的样本规模

四、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

第五节问卷调查的实施途径

一、邮寄问卷调查

二、面访问卷调查

三、电话问卷调查

四、网络问卷调查

案例讨论:上海市民法律素质抽样调查第四讲实地研究方法(6学时)

第一节适合实地研究的问题

一、意义

二、行为

三、事件

四、互动

五、角色与关系

六、群体、组织与社区

第二节实地研究的一般步骤

一、选择观察对象(非概率抽样方法)

二、取得进入现场的资格

三、进入现场并与当地人建立友好关系

四、资料的搜集

五、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三节实地研究中的访谈法

一、访谈法的含义

二、访谈法与面访问卷调查的区别

三、访谈法的类型

四、访谈的技巧

第四节实地研究中的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含义

二、观察法的类型

三、观察法的一般程序

第五讲文献研究方法(6学时,其中案例讨论2学时)第一节适合文献研究的问题

一、无法获得第一手资料的问题

二、纵贯分析

三、从随意观察的文本中发掘有价值的信息

四、横向比较

第二节内容分析方法

一、内容分析的含义

二、量化内容分析

三、质性内容分析

第三节二次分析方法

一、二次分析的含义

二、二次分析的类型

三、二次分析的关键步骤

案例讨论:打工妹的内部话题

第六讲实验研究方法(6学时)

第一节适合于实验研究的问题

一、解释性的研究

二、微观层面的研究

三、可控制条件下的研究

第二节实验研究的基本原理与程序

一、实验方法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研究的一般步骤

第三节实验设计

一、典型实验设计

二、简化的典型实验设计

三、所罗门实验设计

四、多因素实验设计

第四节实验方法的优缺点

一、实验方法的优点

二、实验方法的缺点

第七讲量化数据的分析(10学时,其中上机操作4学时)

第一节量化数据分析的准备

一、数据的编码与分组

二、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的录入

三、数据的核查与清理

四、数据的整理

第二节描述性统计

一、频数和百分数统计

二、集中趋势分析

三、离散趋势分析

四、相关分析

第三节假设检验

一、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二、T检验

三、方差分析

四、卡方检验

上机操作:SPSS应用初步

第八讲社会科学研究报告的撰写(4学时)

第一节研究报告的写作思路

一、研究报告的写作目的

二、研究报告的写作风格

三、研究报告的写作过程

第二节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

一、学术报告的基本结构

二、决策报告的基本结构

三、报告结构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学术报告的撰写体例

一、科技论文撰写体例

二、国内社科类杂志的撰写体例

十一、复习题:

第一讲:

1.举例说明个人经验可能会对人类获取社会知识造成哪些误导?

2.简述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方法论取向对社会事实的不同理解。

3.简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差异。

4.请谈谈你对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二者关系的理解。

第二讲:

1.社会科学研究选题的来源有哪些?评价社会科学研究选题的标准是什么?

2.什么是分析单位?社会科学研究的分析单位主要有哪些形式?

3.请谈谈你对社会理论建构重要意义的理解?

4.简述社会理论建构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错误?

5.什么是操作化?

6.什么是信度?信度有哪些类型?

7.什么是效度?效度有哪些类型?

8.一项社会科学研究方案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第三讲:

1.适合问卷调查的问题有哪些?

2.简述问卷调查的一般步骤。

3.简述问卷设计的一般原则。

4.什么是抽样调查?简述抽样调查的作用。

5.简述问卷调查中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

6.试比较几种问卷调查实施途径的优缺点。

第四讲:

1.合实地研究的问题有哪些?

2.述实地研究的一般程序。

3.么是访谈法?访谈法与面访问卷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4.用访谈法进行研究主要有哪些技巧?

5.么是观察法?观察法重要有哪些类型?

第五讲:

1.合文献分析的问题有哪些?

2.对量化内容分析和质性内容分析加以比较。

3.例说明量化内容分析的关键步骤。

4.么是二次分析?简述二次分析的关键步骤。

第六讲:

1.适合实验研究的问题有哪些?

2.简述实验研究的一般步骤。

3.请你设计一项实验研究方案。

4.简述实验研究的优缺点。

第七讲:

1.数据资料的初步整理包括哪些环节?

2.计算积差相关系数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3.描述性统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4.简述不同形式假设检验的适用条件。

第八讲:

1.在量化研究报告中如何处理图表和文字表述之间的关系?

2.常用的注释方式有哪些?注释要注意哪些问题?

3.研究报告的标题有何要求?

4.试述归纳学术报告与决策报告的异同点。

十二、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1]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0

[2]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仇立平:《社会研究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4]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唐盛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新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6]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福勒:《调查研究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8]风笑天:《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8

[9]赵国栋、黄家中:《网络调查研究方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戴维、萨顿:《社会研究方法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英文名称: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课程编号:C08 二、总学时:54学时 三、学分:3学分 四、课程简介:本课程根据MPA培养目标、MPA学员特点和教学要求,比较深入系统地介绍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培养MPA学员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分析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本能力。课程将结合案例讨论形式,重点分析与公共管理实践关系密切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五、教材:林聚任、刘玉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六、教学目的:使学员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提高学员运用科学方法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分析和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能力。 七、教学方法: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与评介;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上级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在注重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对学员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八、考试方式:按照《山东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考试管理办法》的规定,采取闭卷考试,百分制,60分为通过。课程总成绩(满分100分)由试卷卷面考试成绩、出勤与课堂互动参与成绩、作业成绩等三部分组成。其中试卷卷面成绩、出勤与课堂互动参与成绩、作业成绩分别占该课总成绩的70%、20%、10%。其中,试卷按70分(满分)命题,试卷卷面成绩、出勤与课堂互动参与成绩、作业成绩及课程总成绩均由任课教师评定。 九、考试所用时间:120分钟 十、授课计划: 第一讲导论(4学时) 第一节获取知识的科学途径 一、科学之外的其他选择 二、获取社会知识的科学途径 第二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比较 一、对社会的科学探索 二、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差异 第三节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取向 一、基于实证的社会科学研究 二、基于理解的社会科学研究 三、基于批判的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一、实证主义:源于孔德,主张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一致性,并寻求普遍规律性的观点。 二、经典实证主义阶段:孔德,涂尔干。 1、社会科学在学科性质上与自然科学诸学科是一致的,社会科学完全可以借用自然科学 的研究程序并纳入科学之列。 2、认为社会学的研究目的跟自然科学一样是寻找和建立规律 3、社会学所研究的社会事实(对象)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 4、主张整体主义的方法论 三、孔德: 1、人类进步法则,三种理论状态:神学的或虚构的;形而上学或抽象的;科学的或实证的。 分别对应:军事社会;宗教社会;工业社会。 2、将“实证”定义为:现实的而非幻想的,有用的而非无用的,可靠地而非可疑的,确切 的而非含糊的,肯定的而非否定的。 3、“科学层次理论”。 4、社会物理学: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的发展的或进步。社会静力学,研究人类社会的关 系和秩序问题。 5、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但在研究方法或程序上是一致的,它们的研究目标也是相同,那 就是发现普遍性的规律。 四、涂尔干: 1、《社会学方法的规则》纲领性著作;《自杀论》里程碑意义,社会学与社会哲学的分离 2、研究对象:社会事实,把社会事实当做事物。 3、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社会学完全独立与哲学;社会学的方法是客观性的;把社 会事实看做社会性事物,社会学所独有的性质。 五、工具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40~6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的哥伦比亚学派(定量研究);芝加哥学派实地调查。着眼于具体的社会现实事物或制度,力求通过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改进,通过研究语言的数学化和形式化,发展实证主义社会学。 1、坚持经典实证主义的基本前提,即认为知识只能靠系统的经验研究获得,社会科学与 自然科学的研究逻辑是一致的;承认社会世界也存在着规律,这种规律是因果规律或统计规律。 2、坚持归纳主义的原则。科学知识的基础是经验归纳。 3、坚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原则。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4、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避免个人思想和偏好的介入。 六、批判实证主义:柯林斯、许茨:现象学创始人,理解的方法。 后实证主义:华莱士、乔纳森.特纳、亚历山大(科学连续统、新功能主义者)科学连续统:,科学可以被看做这样一个学术过程。它产生于两种不同的环境脉络之中:一是经验观察到的世界,另一是非经验的形而上学的世界。实证主义方法论危机:自身发展不足;社会危机(西方福利社会)和学术危机(针对功能主义的新理论) 1、社会科学研究趋于综合化,理论观点取向多元化。 2、对科学概念的认识和对社会科学各学科自身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3、对“客观性”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传统的实证主义知识观强调客观主义,认为知 识是积累性的,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一、非实证主义:现象学与理解方法、批判理论、构建主义 二、现象学:狄尔泰(理解:一是你中发现我;二是凡人创造的东西都是可以理解的,强调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背景 本课程是社会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和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提高学生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科学写作和学术论文撰写能力;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 1.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研究方法的定义和分类 -科学研究的特点和要求 -研究设计和研究计划的编制 2.社会科学数据的收集 -问卷调查的设计和实施

-访谈和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归档和文献研究的重要性 3.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数据的归类和整理 -常用统计方法和软件的应用 -定性数据的分析方法和技巧 4.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写作 -研究报告格式和内容的要求 -学术论文的结构和语言规范 -如何进行学术论文的查重和修改 5.团队合作和学术交流 -学术团队的组建和配合 -学术会议的参与和演讲技巧 -学术期刊的投稿和评审过程 四、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介绍和讲解各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技巧; 2.实践演习: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进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学术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学术报告、学术论文,并在课堂上进行学 术报告,提高学生的学术写作和演讲能力。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 1.主教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技巧》 2.参考书目: -费尔南多·埃尔南德斯,理查德·J·赫尔曼,《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泰勒·达克,《数据整理与分析方法》 -理查德·G·布里吉斯,《社会科学调查研究方法》 六、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包括参与课堂讨论、实践演习和小组项目等; 2.研究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学术研究报告; 3.学术演讲:学生需在课堂上进行学术演讲,展示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 4.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课程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师资保障 本课程由资深社会科学研究者执教,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保 证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八、课程总结

“社会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仰和芝李耀锋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社会研究方法 课程性质: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 主讲教师:仰和芝、李耀锋 教学时数:54课时 学分:3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基本的社会研究方法论知识,并将具备以下能力:撰写符合学术标准的研究选题论证报告;设计规范的社会调查问卷并开展较复杂的随机抽样调查;学会调查问卷数据的输入和统计分析方法;撰写规范的研究论文和调查报告。 三、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专题讨论、学生研究设计等相结合(修习本课程的同学每次分别负责阅读与报告不同议题的文献。所有同学均应依进度研习教材,积极参与讨论,并进行研究设计)。 四、考核方式 考勤(10%)+课堂参与(25%)+研究设计(25%)+调查研究报告(30%)+成果汇报(10%) 考核需要提交资料:课堂汇报PPT、设计的研究方案(包括问卷)、调查报告、期终汇报PPT 五、主要教材 艾尔·巴比著,《社会研究方法》(第 11 版),邱泽奇译,北京:华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 袁方、王汉生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 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第 5 版),郝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 月。 六、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讲社会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学生全面理解社会研究的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教学重点:影响社会研究方法论哲学基础的的主要流派与思潮。 教学难点:当代哲学思潮对社会研究方法的影响。 教学时数:3课时 主要内容:19 世纪对社会学方法论有重要影响的两个主要流派,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哲学新发展中的主要流派。 思考题: 1.主流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2.当代哲学思潮对社会研究方法有哪些影响 阅读书目: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1986,上海译文出版社。 夏佩尔,《理由与求知》,1990,上海译文出版社。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1999, 上海译文出版社。 哈贝马斯著: 《知识与兴趣》,学林出版社,1999。 第二讲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 教学目的:介绍古典和当代社会研究方法的主要流派。 教学重点:古典和当代社会研究方法的主要流派。 教学难点:古典和当代社会研究方法主要流派的关系。 教学时数:6课时 主要内容:实证主义、韦伯主义、马克思的批判主义、后实证主义、新韦伯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思考题:社会研究的流派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第三讲文献研究法 教学目的:通过课堂教学与讨论,使学生对文献研究法在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的地位与功能有较清晰的认识,初步掌握文献研究法的基本训练步骤,能在即将开展的田野调查工作中正确运用文献研究法促进专业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文献研究法在田野调查实践中的运用;文献研究法与田野调查法的有机结合。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模板】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中文名称:社会研究方法 课程英文名称:Social research methods 学分:3 周学时:3 面向对象:MPA学员(学生规模80人左右) 教师:范柏乃(手机和微信********) 预修课程要求:无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以指导MPA学员顺利完成学位论文为目标,全面深入地讲授:结合学员的实际工作和专业知识背景,如何进行学位论文选题?如何查找文献、分析文献与批判文献?如何采集论文所需要的相关数据资料?如何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如何对学位论文进行研究设计与评价?如何提炼研究创新点、分析研究不足和探讨有待深入研究问题?根据写作规范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容顺利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送审和答辩? 二、教学目标 通过系统的课程教学及实战训练,力图达到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指导MPA学员在现实中能够发现一个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研究选题, 并构建合理的论文构架。 2.指导MPA学员能够运用**大学丰富的电子文献数据库,顺利地查找文献、 分析文献和批判文献,并且能够撰写规范化的文献综述。 3.指导MPA学员能够运用访谈法、问卷法和统计资料法等,顺利地采集研究 数据资料,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适当的统计分析处理。 三、授课方式 1.教师主讲。教师系统地讲授每次课的核心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常用 工具,以及提出问题供学员思考。

2.学生演讲。每个单位(半天时间)安排2位同学,围绕某个研究主题,让学 生上讲台每人演讲10分钟,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团队研讨。根据研究兴趣,将班级学员分成15个左右研究团队,围绕某个 共同感兴趣的研究问题,由团长带领团队成员进行现场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采集与分析研究资料,完成一篇规范化的研究报告。 四、课程成绩 课堂考勤(10%)、课堂表现(10%)、研究报告(30%)、期终考试(50%)。 五、教学安排 课程教学与时间安排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号: 课程名称: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 学分:4 开课学期:春季 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 基本目的: 1、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论思想、基 本概念、术语和各种具体方法,为科学地认识社会现象、分析 社会问题提供研究方法论和方法、技术的指导。 2、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社会调查研究的全过程,能够设计 并组织实施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完成具体的社会调查研究课题。 内容提要: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分为三编十六章。 1、第一编“社会调查研究的原理与过程”。分六章介绍:(1)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的 原理、基本概念和方法体系。(2)社会研究的方法论和主要研究范式。(3)科学研究的程 序和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4)社会调查研究的选题、准备工作与调查研究方案的设 计。(5) 对社会现象进行观测的原理、测量的不同尺度以及测量的信度和效度。(6)社会调查的抽 样原理、基本概念和各种抽样方法的特点及运用范围。 2、第二编“社会调查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分六章介绍:(1)问卷调查法。包括 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设计要点,以及问卷调查法的作用及特点。(2)量表与测验法。包 括量表法、测验法、社会计量法和民意测验四种采用定量测量工具的调查手段的内容、程序、特点及应用范围。(3)访问法。结构式访问和无结构式访问的特点与类型,说明访问 法的程序、技巧和应用范围(4)。观察法。包括社会研究中无结构观察(及参与观察)和 结构式观察两种观察法的相关知识,并对观察法的优缺点进行总结。(5)实验法。社会研 究中实验法和准实验法的特点、类型和实验设计与实施的方法。(6)文献研究方法。包括 个人文献、历史文献、官方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分类;定量化的内容分析和统计文献分析; 定性的历史比较分析等。 3、第三编“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分四章介绍:(1)调查资料的审核、汇总和整理。包括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的整理,以及应用计算机整理数据资料的程序和方法。(2) 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具体介绍对不同测量层次的变量进行单变量分析的方法,以及双变 量的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3)逻辑分析和理论分析。包括社会研究中分析变量关系的 “详析模式”,说明详细分析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以及对调查资料进行理论分析的一般方法,如比较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结构—功能分析法。(4)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 的类型和作用,说明普通调查报告和学术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点。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外作业、练习和社会实践。 教材与参考书: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课程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它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 来研究社会现象的一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定量研究方法和 定性研究方法。接下来,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两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一、定量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是指以量化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 用统计学和实验研究等工具来收集和分析数据。定量研究方法的特点 是数据精确、可验证、可重复,因此较为客观。主要适用于研究数量 化的数据和分析数量关系的问题,比如测量社会现象的规模、数量、 变化趋势等。 在定量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技术包括问卷调查、实验设计、观察法等。其中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向受调查者发放调查 问卷来收集数据。实验设计则主要用于收集处理因果关系的数据,通 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来研究因果关系。观察法则是通过 对研究对象的观察来收集数据,以便对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 二、定性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是指以质化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 通过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内部结构和机制来进行研究。定性研究方法 的特点是研究的内容丰富、深入,可发掘出研究对象的潜在特征,因 此较为主观。主要适用于研究具有主观性、非量化性的话语性材料和 文本数据,比如分析社会现象的意义和价值。 在定性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技术包括深度访谈、案例研究、文本分析

等。其中深度访谈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的对话来获取他们的言谈和行为中的内在动机、信念和价值观等。案例研究则通过对个别样本的详细分析来理解和解释问题。文本分析则是对文本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以便对文化、观念、价值体系等进行探讨。 总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同的研究方法各具特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和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才能更好地深入了解和研究社会现象。

社会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学方法论》课程教学大纲 The Methodology of Sociology 总学时数: 48 学分数: 3 其中实验(上机)学时: 0 适用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执笔者: LXL 编写日期:2021.9 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学方法论》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社会学研究方法在现代社会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保证了现代社会研究的客观性,另一方面提高了现代社会研究的效率,其是从事社区、社会工作研究人员所应掌握的基础性知识。 该课程对培养社区工作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社会研究的一整套方法、程序,并能运用所学的技巧进行实地社会调查工作,针对调查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使学生具备社区工作、调研人员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社会研究方法的体系,掌握社会研究的过程、社会研究的设计、测量与抽样方法等;使学生掌握各种资料收集方法的基本概念、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使学生掌握资料分析方法中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撰写研究报告的方法和步骤等内容。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全面掌握资料收集的方法、资料整理的方法以及资料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以及运用社会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具备社区工作人员的实践调研素质、问题分析素质和职业素质。 三、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部分绪论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科学与社会研究的关系、社会科学的性质与特点、社会研究的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社会学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 64 学时 4学分其中实践学时: 28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以学生掌握社会研究的基本程序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应用技术水平为目标。具体而言: 1、通过社会研究基本理论的小组研讨式学习,全面掌握社会研究的基本原理、基本程序; 2、通过小组社会调查实践训练,掌握各种调查方法的适用条件、应用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社会调查各种具体技术,提高社会研究的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调查数据/经验材料的分析训练,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社会调查数据/经验材料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4、通过经典研究或研究报告的研读、小组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调查报告阅读与撰写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 1、研究式学习。要求学生运用课程所介绍的社会研究方法与技术,有意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现象作为模拟研究课题,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进度安排相应的课外研究任务,系统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 2、参与调查实践。按照社会调查研究基本环节的先后次序,要求学生全程参与; 3、阅读经典研究著作和各种真实的社会调查报告。掌握调查工具、调查技巧,注意结合理论分析其优缺点,为自己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实践积累经验。 三、先修课程 社会学理论、社会统计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1、选题与文献回顾的方法

2、研究设计 3、社会研究的基本程序与技术 4、四大社会研究基本方式 5、资料的定量/定性分析 6、研究报告的撰写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课堂教学形式上,主要采用研讨式、小组合作式教学,课堂讲授围绕重点与难点。 2、突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布置相应的课下实践活动,让学生全程参与,在实践中提高选题及其论证、概念的操作化、抽样、问卷设计和调查、实地访谈技术以及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 3、注重案例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提供社会调查研究每一个环节的典型实例,深入浅出地阐明其基本思路,并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好每一环节。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1)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 (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3)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4)社会研究的过程 2.重、难点提示 社会研究的经验性 第二章理论与研究(2学时) 1.教学内容 (1)理论及其层次 (2)理论的构成要素 (3)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4)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2.重、难点提示 (1)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 调查研究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能力。具体任务包括: 1.介绍社会调查研究的定义、目的、特点和分类; 2.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3.学会设计和执行社会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4.掌握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 5.学会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 1.社会调查研究的概述 1.1调查研究的定义和目的 1.2调查研究的特点和分类 1.3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1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 2.2调查研究的流程和步骤 2.3问题设计和问卷编制原则 3.调查研究的实施与数据收集

3.1抽样方法和样本选择 3.2调查方式的选择与操作 3.3调查数据的录入与整理 4.数据分析与解读 4.1数据的概述统计和描述统计 4.2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工具 4.3数据解读和分析结果的报告撰写 5.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 5.1定量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5.2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5.3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的比较和综合应用 6.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 6.1调查报告的结构和要素 6.2调查报告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6.3调查报告的撰写实践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介绍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理论分析和思考。

2.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设计和编制、数据收集、数据分 析以及调查报告撰写等实际操作。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激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并分享实践经验。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社会调查研究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 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网络资源利用: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相关的案例 分析、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活动。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 1.平时成绩: 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参与度等方面综合评价。 2.考试成绩: 中期考试和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掌 握程度,并能够运用于实际问题。 3.大作业: 学生需进行一项小型调查研究,并完成调查报告,内容包括问卷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结果解读和报告撰写等。 五、参考教材 1.武志红、白雪梅,《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学教程》 2.张新建,《社会调查方法与应用》

社会研究方法 教学大纲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课程通过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全面介绍,旨在让学生从方法论、研究方式以及具体方法和技术三大层面,以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大范式出发,了解并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逻辑框架以及科学程序,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转变为可行的研究课题,如何撰写研究设计并具体实施。 二、课程内容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利用课件、书本以及音像材料进行课堂讲授,包括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界定、不同研究方法简介等概念性知识。(2)研讨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讨论某类研究方法的优点及缺点。 (3)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阅读学术文献,以课件形式呈现对论文的阅读情况与自身思考。 (4)实践环节:通过模拟个体访谈以及集体访谈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掌握实地调研的具体方法,锻炼学生运用方法的技巧与能力。 四、参考书目 1、袁方、王汉生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北京:华夏人民出版社, 2009年。 3、劳伦斯·纽曼著、郝大海译:《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第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4、范明林等著:《质性研究方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5、李连江著:《戏说统计:文科生的量化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出版社,2017

年。 五、考核方式及评定方法 平时成绩:20%(PPT呈现、课堂参与、出勤率)期中考试:30%(论文:读书报告) 期末考试:50%(论文:研究设计)

自考02250社会研究方法书本版本

自考02250社会研究方法书本版本自考02250《社会研究方法》是中国自考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入门课程,《社会研究方法》涉及到研究背景、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是理解和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科学思维的重要课程。 在研究背景中,学生将学习到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理论框架,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学习背景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为其进行具体研究奠定基础。 在研究设计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制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方法、确定研究变量等,这些都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通过学习研究设计,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整体框架和逻辑,为其进行具体研究提供指导。 在数据收集中,学生将学习到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和工具,并学会如何正确地收集和整理数据。数据收集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只有获得准确、有效的数据,研究才能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

在数据分析中,学生将学习到如何运用统计学方法和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数据分析是科学研究的关键步骤,只有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才能得出准确和可靠的结论。 《社会研究方法》既有理论性知识的学习,也涉及到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其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于自考学生来说,学习《社会研究方法》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他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科学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社会研究方法》是一门重要且有指导意义的课程,掌握了其中的知识和方法,对于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和提高科学素养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希望自考的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Social Survey & Research Method 【课程编号】BX29302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分数】4【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统计学 【学时数】72 【适用专业】社会学、社会工作本科 一、教学目的、任务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在社会学专业中一直是重要的课程之一,目前教育部社会学专业教学委员会将该课程列为社会学专业的10门主干课程,定量研究是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核心内容。本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 1.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看待问题社会学视角,学会将社会学相关理论在认识社会问题的操作层面加以运用; 2.使学生了解社会调查方法的基本原理、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 3.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当中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的能力。 教学任务包括:了解并掌握社会调查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的理论基础、主要步骤、基本操作程序;培养学生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分析、解释社会现象和问题,把握社会规律,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将书本知识与调查研究的具体实践结合,自觉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认识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和社会问题,并以调查得到的事实和结论来检验理论。 2.具有一定的数学和统计学知识,能够利用计算机完成相关分析工作。 3.能够主动学习,通过课堂讨论、方案设计、实践操作等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尝试一项实践社会调查。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社会调查概述 4学时 主要内容: 1.社会研究的不同方式 2.社会调查的定义和特征 3.社会调查的类型和题材 4.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要素 5.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 教学要求:了解社会调查的由来、发展过程,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论、基本要素和研究程序。 其它教学环节: (二)选择调查研究的课题 6学时 主要内容: 1.选题的意义 2.选题的标准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本科一体化教学阶段的必修课,公共管理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选修课。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系统、全面地介绍社会调查的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运用的能力,具体包括:建立研究假设、进行问卷设计、完成抽样调查、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以及撰写调查报告等。 目前中国社会处于快速变动的转型期,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调查研究已经成为及时把握社会发展脉搏、客观认识事物变化发展规律、准确判断社会发展趋向、果断做出科学决策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本课程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通过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来观察社会变化、分析社会关系、解释社会现象和把握社会规律,提升作为一名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与能力。 二、先修课要求 无特殊要求。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不仅要帮助学生全面、综合、深入地理解理论原理,还注重操作技巧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的介绍本着“广、博、精”的原则,使学生集中了解社会调查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脉络。方法的传授则本着“简单易懂、可操作”的原则,在帮助学生熟悉各种调查方法和分析技巧的同时,结合研究案例,为他们提供操作范例和实践指导。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1)自学。考虑到电大学生主要是成人、具有在职、业余学习的特点。因此,在保证足够听课时间的基础上,提倡和鼓励以教材和参考书为辅助开展自学。 (2)面授辅导是贯彻“少而精,求实效”原则的重要教学方式。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作为社会学专业的基础课,除了普及和巩固基本的调查知识之外,还应特别突出“实用”的原则。面授辅导应以提高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 (3)实践课。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课,必须强调理论方法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主题,开展社会调查的设计与实践是很好的教学形式。实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研究方法/Social Research Method 课程代码:06326455 课程类型:专业拓展/选修 总学时数:48 学分:3 先修课程:管理学、社会学概论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社会研究方法》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拓展课程之一。本课程旨在通过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提要性介绍,使学生从方法论与基础理论、具体研究方法、研究技术三个层次,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并运用对社会研究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估的各种方法、技术,了解熟悉社会科学研究的原理、逻辑策略和科学程序,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两个方面了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论与常规方法;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特别是当前国外最新的研究社会的方法和技术。本课程不仅使学生通观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分析技术,而且了解目前国外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中国化研究中的难点、焦点和重点。 二、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重点与难点 1.社会研究的概念、特征和方法(5学时) 理解社会研究的概念、特征和方法体系,了解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理解社会研究的基本过程,理解理论的概念、构成要素及其与研究的关系,了解理论架构与检验的方法和步骤,了解研究问题及其来源,了解选题的标准和文献回顾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社会研究的概念、特征和方法体系,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社会研究的基本过程,理论的概念、构成要素及其与研究的关系;教学难点是理论架构与检验的方法和步骤,研究问题及其来源,选题的标准和文献回顾的方法。 2.研究设计(4学时) 了解研究的目的、性质和方法,理解分析单位,理解时间维度,了解研究计划书的结构与撰写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研究的目的、性质和方法,分析单位,时间维度;教学难点是研究计划书的结构与撰写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是为我校新闻系学生开设的一门文理基础课程,旨在通过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提要性介绍,使学生从方法论与基础理论、具体研究方法、研究技术三个层次,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并运用对社会研究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估的各种方法、技术,了解熟悉社会科学研究的原理、逻辑策略和科学程序,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为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打下必要的基础。 2.设计思路: 本课程分为以下五个板块: (1)概论及简介。主要介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定量及定性研究的概念、理论,以及抽样的基本方法等内容。 (2)问卷调查法介绍。主要介绍问卷调查法发展的历程,问卷制作的基本原则,问卷题目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问卷数据分析的基本操作等内容。 (3)文献分析法介绍。主要介绍文献分析法发展的历程,文献的基本种类,文献分析的原则及基本操作方法等内容。 - 1 -

(4)观察法介绍。主要介绍观察法发展的历程,基本操作方法,累积物观察、损蚀物观察等方法的适用范围等内容。 (5)社会实验法介绍。主要介绍社会实验法发展的历程,基本操作方法,适用范围以及著名案例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 (1)让学生了解媒体调查工作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让他们对媒体调查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让学生了解媒体调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并重点了解中常用的四种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文献法、访问法、实验法,并要求其至少能够熟练掌握前面两种最常用的方法。 (3)要求学生能以小组为单位独立设计一次问卷调查的过程及一次文献研究的过程,并形成书面报告,完成课堂陈述并讨论。 三、学习要求 (1)要求学生按时上课、认真听讲;课下认真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书,并根据教师课上给出的思考题,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要求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问卷调查及文献分析的实践操作各一次,其中一次作为期中作业,一次作为期末作业,二者结合给出最终成绩。 四、教学进度 - 2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Ⅱ定性分析》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Ⅱ定性分析》教学大纲Social Survey & Research Method ⅡQualitative Research 【课程编号】ZB29302【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分数】2.5 【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统计学 【学时数】45 【适用专业】社会学 一、教学目的、任务 本课程在社会学专业中一直是重要的课程之一,目前教育部社会学专业教学委员会将该课程列为社会学专业的10门主干课程。定性研究也称质性研究方法,是社会学研究方法中重要的一部分,本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 1.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看待问题社会学视角,学会将社会学相关理论在认识社会问题的操作层面加以运用; 2.使学生了解质性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一般程序和具体技巧; 3.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当中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的能力。 教学任务包括:了解并掌握质性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步骤、基本操作程序;培养学生运用质性方法分析、解释社会现象和问题,把握社会规律,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将书本知识与调查研究的具体实践结合,自觉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认识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和社会问题,并以调查得到的事实和结论来检验理论。 2.具备一定的观察、访问能力,掌握收集、分析质性资料的基本技巧。 3.能够主动学习,通过课堂讨论、方案设计、实践操作等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项实践社会调查。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绪论 2学时 主要内容: 一、质性研究的涵义 二、质性研究的特征 三、质性研究的历史 四、质性研究的类型 五、质性研究的伦理问题 六、做好质性研究的标准 七、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的比较 教学要求:了解质性研究方法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掌握质性和量性方法的异同。 其它教学环节: (二)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3学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