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汇总及译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汇总及译文

六年级上册

01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注释: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0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

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忽然间卷地而来的狂风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风雨后的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注释: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遮:遮盖,遮挡。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忽:突然。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0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天空乌云密布,星星闪烁,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鸣蝉:蝉叫声。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见:同“现”,显现,出现。

04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注释:

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庄,田庄。

具:准备,置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邀:邀请。至:到。

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斜(xié):倾斜。另有古音念xiá。

开:打开,开启。轩:窗户。面:面对。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

习俗。

还(huán):返,来。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05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那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注释:

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

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难:艰难险阻。

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乌蒙:山名。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金沙: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有支流。1935年5月,红军曾强渡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渡口。

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暖:被一些学者指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也有学者说意思为直译后的温暖。)

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寒:影射敌人的冷酷与形势的严峻。

岷(mín)山:中国西部大山。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西倾山,南与邛崃山相连。包括甘肃南部的迭山,甘肃、四川边境的摩天岭。

三军:作者自注:“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尽开颜:红军的长征到达目的地了,他们取得了胜利,所以个个都笑逐颜开。

06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0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

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现一些

教材版本读“shuāi”。

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08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弯弯曲曲的黄河河流漫长,夹带着大量的黄沙,黄河波涛汹涌,奔腾澎湃,来自天边。

现在我要迎着风浪直上银河,走到牛郎、织女的家门口。

赏析:

这首诗写于夔州,是民歌体的政治抒怀诗,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首。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曲折折。“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突写得了神入化,与李白的《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后两句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09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

注释:

莺啼:即莺啼燕语。

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10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

茅舍庭院由于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自栽种的。

庭院外一条小河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两座山峰仿佛要推开门,给主人送上满山的青翠。

注释:

书:书写,题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净:一说“静”。

无苔:没有青苔。

成畦(qí):成垄成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排闼(tà):开门。

闼:小门。

送青来:送来绿色。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大全(带译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 古诗大全 【小学一年级】 上册: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 上册: 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GAGGAGAGGAFFFFAFAF

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 草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GAGGAGAGGAFFFFAFAF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 上册: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②挑:捉。③促织:俗称蟋蟀。④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人有重阳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②山东:指华山以东。③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译文:独自个漂泊在外作他乡之客,每逢到佳节时倍加思念亲人。今天在这远远的地方,我料想兄弟们在那些登高之处,一定都插戴着茱萸呢,可是,其中却少了我一个人! GAGGAGAGGAFFFFAFAF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10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10首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鸣蝉:蝉叫声。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见:同“现”,显现,出现。 【简析】 从《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汇总及译文

六年级上册 01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注释: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0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 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忽然间卷地而来的狂风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风雨后的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注释: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遮:遮盖,遮挡。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忽:突然。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0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翻译)日积月累(必背)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日积月累 (必背) 一、古诗 3古诗三首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7古诗三首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二、文言文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注释: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鼓,弹。 志:心志,情志。 太山:泛指大山、高山。 善哉:好啊。 巍巍乎若太山:像大山一样高峻。巍巍,高大的样子。若,像 少选:一会儿,不久。 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翻译: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不一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和文言文及译文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和文言文及译文一、《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翻译: 草原上的野草离离,一年一度枯荣交替。 野火无法烧尽它们,春风一吹又焕发出生机。 远处的芬芳侵袭古老的道路,阳光下的翠绿连接着荒凉的城堡。 又送别了一位王孙,那悲伤和离别的情感满溢着心间。 二、《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翻译: 千里江南,莺啼绿红相映,水边村庄山麓城郭,酒旗招展。 南朝修建了四百八十座寺庙,多少楼台笼罩在烟雾和细雨之中。 三、《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翻译: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节降临,在万物萌发生长时便滋润了大地。 它随着春风悄悄地潜入夜晚,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田野上的小路和云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明亮。 待到天明时再看那被雨水滋润的花朵,锦官城变得花团锦簇了。四、《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翻译: 在明亮的月光下,鹊儿惊飞离开树枝,清风半夜吹来蝉鸣声。 在稻花的香气中谈论丰收的年景,听着一片蛙声。 天外七八个星星挂在天空,山前两三点雨滴落下。 曾经熟悉的茅店位于社林边,路转溪桥时忽然出现了它。 五、《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翻译:老朋友准备了饭菜和鸡肉,邀请我来到他的农家。 绿树环绕着村庄,青山斜立在城郭之外。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注释及译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注释及 译文 明月挂在树枝上,惊起了鹊鸟,清风吹拂中夜半的蝉声嘹亮。稻花散发着香气,预示着丰收的到来,蛙鸣声此起彼伏。 远处七八颗星星闪烁在天空之外,两三滴雨点在山前落下。曾经路过的茅草旅社和土地庙,路转溪桥又再次出现在眼前。 天空中的明月升起,惊扰了栖息在树枝上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似乎传来了远处蝉的叫声。在稻花香气的包围下,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青蛙的叫声,仿佛在预示着丰收的到来。 山前的天空中漂浮着轻盈的___,星星闪烁不定。___淅淅沥沥地落在山前,熟悉的___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转了个弯,曾经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展现在眼前。 过故人庄》是___的一首诗。故人准备了丰盛的饭食,邀 请我到他的田庄。绿树环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倾斜。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聊庄稼情况。等到重阳节到来时,再请我来这里赏菊花。

长征》是___的一首七律诗,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红军不惧怕远征的艰难,___只是小菜一碟。五岭逶迤腾起细浪,乌蒙山峦磅礴走泥丸。金沙江水拍打云崖,暖流温暖人心。大渡桥横跨在铁索上,寒意袭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不仅概括了红军夺取胜利的历程,也展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红军征程中的自信与豁达 红军不畏艰难险阻,无论是绵延不断的五岭、高耸入云的乌蒙山,还是浊浪滔天的金沙江、险桥横架的大渡河,甚至千里积雪的岷山,都被看作是微不足道的障碍。他们的自信和豁达,让这些艰难险阻变得微不足道。 ___的《春日》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风和日丽的泗水 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春风吹地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___的《回乡偶书》写出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慨。他 回到故乡,发现自己的乡音仍然没有改变,但是___却已经开

2019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古文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赏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古诗词古文翻译、日积月累翻译赏析、阅读链接翻译一、第1单元古诗词、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 第3课.《古诗词三首》 (1)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划动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中沙洲旁,日落黄昏时分更增添了游子的愁思。茫茫旷野里低垂的天幕好像比树还低,江水清澈,映照得那轮明月仿佛与人更亲近。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 像泼洒的墨汁般翻滚的乌云尚未遮住山峦,白花花的雨点便似珍珠一样乱纷纷地跳上船。卷地而来的一阵大风忽然把云和雨吹散了,望湖楼下的西湖碧波如镜,水天一色。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的喜鹊。半夜清风习习,有蝉在不时地鸣叫。空气中散发着稻花的香气,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天空中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土地庙附近的树

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转个弯儿,突然出现在眼前。第一单元日积月累 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 (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黄米饭和鸡肉,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打开窗子,面对的是打谷场和菜园;端起酒杯,畅谈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重阳节,我还要再来与你欣赏菊花。 【赏析】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和农家的劳动生活,真切地抒发了朋友间的情谊,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隐逸之情。 《丁香结》阅读链接 (1)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译文】: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也郁结未解,它们同时向着春风各自忧愁。(2)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 【译文】:信使(青鸟)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 (3)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陆龟蒙《丁香》 【译文】:如若谁能够发现并且解开丁香心中的那个结,他必然放纵地释放自己的情怀自己的才能飘香万里。 (4)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冯延巳《醉花间》 【译文】:丁香树上的花朵已经落尽了,只剩下空空的枝条,这丁香结让我愁肠寸断。(“丁香结”是丁香的花蕾。用以喻愁绪之郁结难解。) 二、第2单元古诗词、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 第5课《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

【小学古诗词】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过故人庄(带译文注释)

【小学古诗词】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过 故人庄(带译文注释) (学习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及译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及译文 1、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 乌云上涌,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4、过故人庄 【宋】朱熹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5、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6、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古文翻译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古文翻译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古文翻译、日积月累翻译赏析、阅读链接翻译 第 1 单元古诗词、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 第 3 课 (1 )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 唐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划动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中沙洲旁,日落黄昏时分更增添了游子的愁思。茫茫旷野里低垂的天幕好像比树还低,江水清澈,映照得那轮明月仿佛与人更亲近。 (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 ( 宋)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 像泼洒的墨汁般翻滚的乌云尚未遮住山峦,白花花的雨点便似珍珠一样乱纷纷地跳上船。卷地而来的一阵大风忽然把云和雨吹散了,望湖楼下的西湖碧波如镜,水天一色。 (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 宋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的喜鹊。半夜清风习习,有蝉在不时地鸣叫。空气中散发着稻花的香气,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天空中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土地庙附近的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转个弯儿,突然出现在眼前。 第一单元日积月累 过故人庄作者:孟浩然 ((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黄米饭和鸡肉,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打开窗子,面对的是打谷场和菜园;端起酒杯,畅谈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重阳节,我还要再来与你欣赏菊花。 【赏析】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和农家的劳动生活,真切地抒发了朋友间的情谊,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隐逸之情。 《丁香结》阅读链接 (1 )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大全人教版(带译文打印版)

【小学一年级】 上册:《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 上册:《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草》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 上册:《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②挑:捉。③促织:俗称蟋蟀。④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古文翻译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古文翻译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古文翻译、日积月累翻译赏析、阅读链接翻译 第1单元古诗词、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 第3课 (1 )宿建德江 作者:XXX(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XXX低树,XXX近人。 译文:划动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中沙洲旁,日落黄昏时分更增添了游子的愁思。茫茫旷野里低垂的天幕好像比树还低,江水清澈,映照得那轮明月仿佛与人更亲近。 (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XXX( (宋)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像泼洒的墨汁般翻滚的乌云尚未遮住山峦,白花花的雨点便似珍珠一样乱纷纷地跳上船。卷地而来的一阵大风忽然把云和雨吹散了,望湖楼下的西湖碧波如镜,水天一色。 (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XXX(宋)

XXX惊鹊,清风子夜XXX。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XXX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的喜鹊。半夜清风,有蝉在不时地鸣叫。空气中散发着稻花的香气,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天空中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土地庙附近的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转个弯儿,突然出现在眼前。 第一单元日积月累 过故交庄作者:XXX((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黄米饭和鸡肉,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庄,村庄周围青山横斜。翻开窗子,面对的是打谷场和菜园;端起酒杯,畅谈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重阳节,我还要再来与你欣赏菊花。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至六年级古诗及译文

【四年级上册】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看庐山、从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书写,题写。。各不同:不相同。不识:不能认识,区分。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缘:同“原〞,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赏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为什么不能识别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当山和水不断重复时,我会疑心无路可行的时候,突然看见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富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足:足够,丰富。 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供学习参考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去古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译文】早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沙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青翠欲滴与明朗。请君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只因为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再也碰不到知己的老朋友了。 使:到某地;出使。 浥:〔yì〕:湿润,沾湿。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故人:老朋友,旧友。 更尽:再喝完。 供学习参考

2022年小学语文 1-6年级上册 古诗文及译文(含解析) 新人教版

古诗文及译文 一年级上册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曲项弯着脖子。歌长鸣。 拨划动。 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 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 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惊吃惊,害怕。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 有被惊动。 悯农(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气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