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

第一章美学

美学: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在《美学》(1750)中创立的学科。他首次明确提出建立一门新学科“埃斯特惕卡”(AEsthetica)——研究人的感性的学科,这就有今天的美学。美学是一门运用概念分析和具体体验方式去研究审美沟通的人文学科,简洁地说,美学是研究审美沟通的人文学科。

审美沟通:是人们通过对符号形式的体验而实现的人生意义的生成、传播与通达过程,可以包含审美体验、审美媒介、审美符码、审美文本、审美语境、审美鉴赏和审美文化等要素。

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席勒“审美教育”说胡经之先生被称为“文艺美学教父”。(俄裔美国语言学家雅各布逊提出语言沟通六要素,即发信人、收信人、语境、信息、触媒、代码)美学两义:一是美论美学,主张美学是关于美的学问;二是感觉论美学,认为美学史关于感觉的学问。美论美学倾向于把美作为核心研究对象,莱辛在阐释希腊雕塑《拉奥孔》时指出:“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黑格尔标举“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感觉论美学更突出感觉在美学中的核心地位。感觉论美学(又称感性论美学)主张美学不应局限于研究美,而应研究人的整个感觉或感性。德国美学家韦尔施主张:“美学必须超越艺术问题,涵盖日常生活、感知态度、传媒文化、以及审美和反审美体验的矛盾”。

梁启超的“三界革命”(诗界、小说界、文界)引入西方思想,小说成为改良社会、国民的重要工具(薰浸刺提)提倡趣味教育、情感教育

王国维从日本引进“美学”概念美学,美术《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

蔡元培提倡“美育”

从康德开始,美指向人的自由。

审美判断力是沟通理性与感性的桥梁。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游戏。

黑格尔建立了完整的美学体系。

席勒,游戏说。人类的异化,通过审美实现救赎。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革命性意义

第一,提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命题。

第二,继承了康德、席勒和黑格尔对审美主体的高扬和人的解放的主题。

第三,提出了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第一,从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考察美。“艺术作品的表现愈优美,它的内容和思想也就具有愈深刻的内在真实”。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个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

第二,从历史主义方法出发去考察美的本质。黑格尔所说的艺术发展史,并不是艺术自身的发展,而是指艺术的理念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又是思维逻辑的发展。根据理念和形象的关系,艺术可以分为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种。象征型:理念<形式(金字塔);古典型:理念=形式(古希腊神话);浪漫型:理念>形式(宗教艺术)

第三,从“以”劳动为中介的主体和对象统一出发考察美。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需要以人的精神为中介。而主体的自我意识又是依靠“劳动”或者“实践”来实现的。人首先是自然物的存在,但是人还为自己而存在,人能够观照自己,认识自己并且思考自己。人以两种方式获得对自己的意识。首先是以认识的方式,能够不断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形成对于自己的观念。其次是通过实践的活动来认识自己。人有一种冲动,就是要在自己面的事物中实现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的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现实世界打上人的烙印,通过自己这种自由人的身份,消除外在世界和人的疏远性。

第二章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日常体验的升华,是个体在亲自活动中对理想的生命形象的直觉或顿悟。简言之,审美体验是个体对自身生存状况的一种当下直觉。审美体验是发生在瞬间的直觉;审美体验是对生命理想形象的顿悟;审美体验是个体的亲历感兴。

审美体验的特征与作用:

第一,审美体验具有原构性。原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原始建构的属性。它显现了审美体验的力度。

第二,审美体验就有历构性。历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历史建构的属性。它体现了审美体验的深度。

第三,审美体验具有超构性。超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超越现实、超越个体而进行意义建构的属性。

第四,审美体验就有预构性。预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预先建构未来形象的属性。

从审美体验的四个特征,可以看出其作用:

审美体验具有原构性,能起到升华本能、解放情感、焕发生命的作用。

审美体验还具有原构性,能使人打破现时约束而游心千载,极大地拓展精神空间。

审美体验同时还具有超构性和预构性,能使人超越现实局限而成功地伸展向无限的精神空间,把过去唤醒到现在、又把现在无限地伸展到未来,达成生命的完整体,因而蕴蓄了一种巨大的创造潜能。

审美体验的形态:

惊羡体验:是现代中国人对于新的现代性景观的震惊于羡慕体验。(王韬)

感愤体验:是现代中国人对现实生存状况的感世与愤时交织的体验。(黄遵宪)

回瞥体验:是现代中国人对自身古典传统神韵的怀旧体验。(刘鹗)

断零体验:是现代中国个人对自身孤独与飘零境遇的体验。(苏曼殊)

梁启超的“小说论”、王国维的“悲剧论”、宗白华的“节奏论”、李长之的“审美人格论”、李泽厚的“审美积淀论”。宗白华的《美学散步》,狄尔泰的名著《体验与诗》

第三章审美媒介

媒质:媒质也称介质,是指物体系统在其间存在或物理过程(如力和能量的传递)在其间进行的物质。

媒体:媒体是指当代社会中向受众传播文化信息和娱乐节目的文化生产组织。

媒介:媒介是利用媒质存储和传播信息的物质工具。没有媒介就不存在文学。

审美媒介:媒介(单数medium,复数media),原指一种使两个个体发生关系的中介人或中介物。在现代传播学领域,媒介一词在汉语系统中可以对译出“媒质”、“媒体”、“媒介”三词。媒质是人类社会系统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而存在的物理现实,主要有声音、图像、文字、音乐和影像等。媒体主要指当代社会中向受众传播文化信息和娱乐节目的文化生产组织或实体。媒介是指利用媒质存储和传播信息的物质工具。在当代社会,媒介一般指机械印刷书籍、报刊、杂志、无线电、电视和国际互联网等,它们都是用以向大众传播消息或影响大众意见的大众传播工具,都是传播信息的媒介。审美媒介都是审美沟通中各种审美符码得以储存、传达或表现的物质器具与传播工具。

审美媒介及其演变:

1、工艺媒介。作为审美媒介,工艺物品的特点是物品实用功能与文饰审美功能尚未分离。

2、口语媒介。口语媒介具有如下特点:简便快捷;与身体语言和原始礼仪相伴随;真切生动;

随口而出,不易保存。

3、文字媒介。文字媒介主要先诉诸人的视觉,然后唤起其听觉记忆或思想表象。

4、手工印刷媒介。

5、现代大众传媒。可分为机械印刷媒介和电子播放媒介。

6、网络媒介。指运用电子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传播信息的媒介技术。又称“混合媒介”。审美媒介在人们的审美沟通活动中具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审美媒介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表现在,媒介不只是审美的外在物质传输渠道,而就是审美本身的重要构成维度之一;它不仅具体地实现审美意义和信息的物质传输,而且给予审美效果以微妙而又重要的影响。

1、接触与情境:沟通过程的第一环节

第一、审美媒介具体地实现了审美信息的物质传播,即实现了发信人与收信人之间通过符号而达成的接触与交换。

第二、在当今社会,文艺审美活动往往还要通过媒介文化才能转为产品形态。

第三、更重要的是,审美媒介作为审美沟通活动的要素,往往意味着特定的审美情境,而这种特定的审美情境会对审美沟通活动本身产生影响。(美国传播学家梅罗维茨提出“信息情境”)

2、主导与叠合:审美活动的多重选择

特定时代和社会都有自己的主导媒介。在文字产生前,自然是身体、物品和口语等媒介主导的时代;而在文字出现后的年代里,书籍成了文化的载体,文字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现代媒介的发达带来审美媒介在当代社会的主导、叠合和泛化现象。在当代社会,电子传媒在日益大众化、消费化的时代起着主导作用。审美媒介电子化,进一步促进了电子传媒与传统媒介的叠合。在当代社会,以文字为媒介的传统文学形态仍继续存在,但在流行歌曲和影像叙事那里,传统文学的抒情和叙事功能都被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当代社会审美媒介的发达意味着审美沟通方式的多元化,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的信息方式和传播媒介,这就是审美媒介的泛化。

3、媒介的变化:世界的演化与文明的变迁

媒介变迁意味着沟通活动中的审美内容的扩展或压缩。(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有句名言:媒介即讯息。)媒介甚至在整个社会变革或文明转型的过程中起着革命性的作用。

媒介文化:一般是指在社会总体文化系统中,以大众传播媒介影响人的方式为主要原因而构成的亚文化系统。在这里,内涵侧重于媒介的文化价值,及传播媒介对文化及其变迁的容纳作用和价值功能。

第四章审美符码

审美符码:符码又称代码、信码,与另一术语符号密切相关。符号是表达意义的人工制品或行为,而符码是组织符号和决定符号关系的系统。比如十字路口的红黄绿灯,都是关于交通规则的符号,分别代表不同的意义。而将这些符号组织起来并赋予其不同意义的更基本的系统,就是符码。审美符码正是一种特殊的符码。审美符码是组织审美符号的特殊规则系统,其基本特征在于指称的不确定性、沟通的文化共识性、组合的多维性及传媒依存性。审美符码、生活审美符码(包括自然审美符码、人体审美符码、科技审美符码、时尚审美符码、广告审美符码、城市景观审美符码)。

审美符码的特征与作用(p88-92)

审美符码的特征:

1、审美符码具有指称不确定性。虽然一切符码都有指称性,但审美符码得指称性又完全不同于一般符码的指称性。一般符码指称某一具有确定意义的对象,而审美符码则指称一种意义不确定的对象。

2、审美符码依赖于审美沟通中的文化共识。简单地说,就是审美符码具有文化共识性。(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罗兰。巴特的符号有两个“指称序列”一个是外延序列,一个是内涵和神话序列。)

3、审美符码具有多维组合性。

4、审美符码具有传媒依存性,即审美符码依传播媒介的改变而改变其意义。

审美符码的作用:

第一,审美符码兴发了审美体验。审美符码触动人的内在生命结构从而激发了人的审美体验,这就是审美符码的兴发作用。

第二,审美符码展示了审美文本的意旨。审美符码显然直接相关于审美文本的意义,审美文本的意义有审美符号的意指和所指意义构成。

第三,审美符码是审美沟通的中介。在审美沟通六要素中,审美符码构成了中介媒质,具有一种元语言功能。(美国符号学家斯科尔斯)

当前审美符码新景观:

第一,审美符码的普泛化,是当前审美文化的一个不争的事实。审美符码普泛化,是指审美符码的存在范围超越艺术领域而向生活世界普遍扩散。

第二,与审美符码的普泛化紧密相关的是,审美符码的编码方式的多元化这是指人们在符号实践中同时采用多种符码编织出“和而不同”的审美文本形象。

第三,随着现代媒介文化的迅速崛起,审美符码呈现出过度化趋势。这是指审美符码的传播速度、力度、幅度等方面的急剧强化,呈现出超越现有审美编码界限的趋势。

第五章审美文本

审美文本:文本在语言学中原是指构成某种语言中实际话语的一系列词。审美文本,是审美中的文本的简称。审美文本是审美沟通中可以激发审美体验的符号表意系统,具有符号性、功利与无功利间性、感兴性和语境关联性。

审美文本的特征(p124-127)具有符号性、功利与无功利间性、感兴性和语境关联性。

1、符号性。这是指审美文本具有基本的符号特性,是一种感性的物质化形态。这种特性是审美文本的其他一切特性所得以产生的基础。文学的符号是指语言;音乐的符号是指音符;绘画的符号是线条和色彩;雕塑的符号则是来自物质材料。

2、功利与无功利间性。审美文本的功利与无功利间性,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审美文本与人的实际利益考虑之间相即离的状态。即离,既可以若即若离,也可以是时即时离,还可以是先离后即或先即后离等。(德国当代思想家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

3、感兴性。审美文本的感兴性是指审美文本具有一种通过活的兴象来使人兴发感动的特征。

4、语境关联性。语境关联性是指审美文本总处于一定的语境关联域中,并只在这种语境关联域中才能得到相对确定的理解。这是指审美文本的具体化依赖于特定的审美语境的关联作用。

审美文本的古典价值形态(p133-139)

审美文本的古典价值形态,是指那些在中西方历史中已获得相对固定的经典地位的价值形态,如优美与壮美、悲剧与喜剧、阳刚与阴柔、典雅与自然等。它们作为人类符号实践活动留下的典范,在当今世界释放出悠长的余兴,成为一种可以被不断激活的经典审美资源。审美机制形态的差异源于名族文化模式的差异。中西方文化模式不同,审美价值形态也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1、优美与壮美。优美与壮美,是中西文化中共有的审美价值形态。优美与壮美,可以分离

而存在于不同的审美文本中,也可以同时出现于同一审美文本中。优美与壮美都偏重于和谐的审美价值,其中包括形象结构的和谐,形象与意蕴的和谐,形式与感觉的和谐,以及对象结构与主体目的的和谐。此外,在现实的审美体验中,优美与壮美两种价值形态可以融合在一起。

2、悲剧与喜剧。悲剧与喜剧,是在西方历史中表现突出的审美价值形态。(关于悲剧的性

质,西方古典美学家提出了“命运说”、“冲突说”、“超越悲剧说”)

3、阳刚与阴柔。阳刚与阴柔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体现了中华民族生活方式

和生存体验的独特个体。阳刚是偏重于动态和力感的美,阴柔是偏重于静态和柔感的美。

在中国古典的审美意境中,常常是动中含静,静中寓动,柔中带刚,刚中含柔。

4、典雅与自然。典雅与自然,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典雅意味着超越世俗,而

自然则意味着皈依本色,二者构成了审美价值谱系的极致。

第六章审美语境

审美语境:语境原是指特定语言的上下文或场合。审美语境是指审美沟通中的语境,是发信人与收信人之间据以现实文本沟通的特定情境。

审美语境的特点和作用:

审美语境是作为审美沟通的基本要素之一而存在的,是历史的具体的,但同时,又是人为建构的,确切点说是人们为了阐释方便而建构起来的,因而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由此看来,审美语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历史具体性。这是指审美语境是历史的和具体的。它不能是人们凭空虚构的,必须有历史事实依据,实有其人,实有其事。同时,它还不能过于抽象,而必须具体可感,有时甚至能让人仿佛可以亲手触摸到。

第二,符号构建性。这是审美语境出于人为的话语构建,包含着人们的特定理解。它虽然来自历史事实,但并非历史事实本身,而毕竟是人们出于自身的特定生存需要,根据自己的特定理解,对历史事实加以重新建构的结构。这结果从而就具有显而易见的人为地和符号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渗透着人们的主体意向如理解、情感、想象、幻想等。第三,开放性。这是指审美语境具有未定点,可以被重新理解和组织,从而呈现新的意义。

由于它是人为地和符号建构的,因而有着未定点和空白点,诱使人们重新加以把握。审美语境在审美沟通中的作用:

第一,规定审美文本指向。审美沟通行为总是不能脱离特定的语境而存在的,这种语境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审美语境由于具有历史具体性,因而可以给予发信人和收信人之间的审美沟通以历史规定性,从而制约着审美文本的指向。

第二,使审美文本意义发生变化。审美语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总是处在动态的变迁过程中。审美语境发生变迁,会让审美沟通的参与人发生微妙而又重要的变化,从而导致审美文本的意义发生变化。

第三,赋予审美文本以开放性。审美语境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可变的,这就决定了它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而这种开放性正可以影响到审美文本的开放性。语境实际上就是文本与文本之间的特定关联域,其实质还是如文本一样有着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对于同一历史语境,不同的人可能会有着不同的感知,这正表明了语境的开放性。

第四,导致审美文本呈现衍生意义。由于由个体带入的具体语境可以无所不在地介入他的审美过程,那么审美文本中的感兴必然发生某种转化、演变或变形,也就是出现衍生的感兴。个体的生存境遇、特定的文化语境、社会阶层身份、民族文化传统、世界境遇等都会影响衍兴的走向。北京466https://www.doczj.com/doc/701525343.html,/

浅谈崇高与优美的审美形态及其审美特征

浅谈崇高与优美的审美形态及其审美特征 内容摘要:美的现象的审美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在美学史上,很早就有人注意了崇高与优美的不同。人们对崇高和优美的历史探讨时怎样的呢?崇高和优美又具有哪些审美特征呢?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优美作为美的一般形态,侧重于展示客体与主体在实践中经由矛盾对立达到统一、平衡、和谐的状态。崇高更多地展示着主体和客体在现阶段相冲突和对立的状态;并且在这一对立的冲突中,显示出客体和主体相统一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崇高优美内涵历史探讨审美特征区别 一、概述崇高与优美的内涵 崇高是西方美学的基本形态之一。它的基本内涵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经过巨大的已己力量的压抑、排斥、震撼之后,最终通过人生实践尤其是审美实践活动而得到全面的高扬和完整的体现。也可以说,崇高是一种通过人生实践和审美活动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立冲突中重建起来的具有肯定性价值内涵的审美形态。优美在西方美学中是与崇高既相反又相成的基本的审美形态,同样具有肯定的价值内涵。优美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及自然、自由与自在、主观的合目的性与客观的和规律性的和谐统一。概而言之,优美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呈现和展示。 二、崇高与优美的历史探讨 在西方美学史中,柏拉图在《文艺对话集》中最早明确谈到了“崇高”。一般认为是朗基努斯的《论崇高》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把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并列对举的美加以概述。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把崇高与美严格区别开来的,是英国的经经验主义哲学家--博克。他在《崇高与美》一文中提出,崇高感情的根源是“自我保全的冲动”。康德从博克的提法中引申出崇高与美的最重要的内在区别。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崇高不存于自然界的任何物内,而是内在于我们的心里”他强调人类本身的伟大,但没有把人类本质力量理解为物质生产实践,而将它归结为心灵的理性。在康德之后,席勒和黑格尔等几位西方美学家分别对崇高作了进一步研究。在我国,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的结尾如此概括过崇高的内涵:“崇高的基础不在自然,也不在心灵,而是在社会斗争的伟大实践中。所以,伟大的艺术作品经常以崇高为美学表征,即以体现复杂激烈的社会斗争为基础和为特色的。先进战士、亿万人民的斗争,勇往直前,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英勇牺牲,正是艺术要表现的崇高。自然美的崇高,则是由于人类社会实践将它们征服之后,对观赏来说成为唤起激情的对象。” 在中外美学史上,最初有关美的本质和特性的探讨,大体上指的都是优美。英国美学家博克认为:“优美这个观念和美没有多大区别” ,主要是从对象的物性特征以及对相对于人的圣经刺激的角度入手,来论述优美。康德则从对象给人的快感、内在情感、想象等角度分析优美。在康德之后,席勒认为:“美可以同时期待产生松弛和紧张的作用。松弛的作用可以使感性冲动和行事冲动各自安分守己,紧张的作用可以使两种冲动都保持其力量”。他认为,优美是一种动态美,它是精神在感性自然中最充分地得到表现,并给人以最适合感官要求的审美享受的那种美。它更多表现在女性身上。 三、崇高与优美的审美特征及其比较研究

探析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审美特征

探析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审美特征 摘要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由于其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与民族心理所具有的特殊性,呈现出独特的审美取向。本文分析并论述了中国传统音乐审美是以“中和”为核心,以虚实相生为传统音乐的基本特征,以借景抒情、追求意境为传统音乐的最高境界。本文对于我们在民族音乐风格把握和深化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特征中和虚实相生意境 所谓中国传统音乐就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和手段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审美,在世界音乐美学中成为公认的精致优雅音乐。究其根源,这是与中国文化所形成独特的审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由于其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与民族心理所呈现出的特殊性,与西方审美有着迥然不同的风貌。中国传统音乐中其审美取向与西方音乐的音色厚重、表现力强、追求戏剧性冲突不同。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简练、音色含蓄、淡泊、不渲染为主要特征,在艺术表现中,更多地反映作者的主观感受。在内容上,受道德因素支配,注重借景抒情,追求意境,以平淡天真、幽静深远,空灵传神为艺术目标。 本文就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审美特征来进行探讨,目的在于使表演者和广大听众更好的把握和理解传统音乐作品中的审美特征。热爱中国本土文化艺术,为弘扬和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音乐而努力。 一、“中和”是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的核心思想 “中和”审美也称“和”,是中国传统审美的核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凝聚,中国远古先民把自己与宇宙天地视为一体,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一部分,并在天地的相和中求得生存幸福,滋生了以和为美的思想观。儒家从中推出“中和”之美。它的基本特征就是追求人人相和,天人合一,社会大同。“中和”审美常被作为是中国古典美的理想来描述,贯穿于中国各门类艺术中。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和”概念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国语·郑语》载: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断,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说明在听觉感知上,只有不同的乐音组织相配才能生产美的音乐,相异的音乐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好听的音乐。 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汉代《乐记》从“德音”“中和”来看“乐”之美。“乐者,天地之和也”。要求在情感表现上处于“中和”状态,“乐而不乱”、“乐而不流”、“刚而不怒”、“柔而不慑”。既包含人与自然的“和”,也包含人与人的“和”,也有音乐内部结构的“和”。 唐代白居易对琴乐审美上视恬淡、平和为琴乐的音乐审美情感特征,以“淡”“和”为其审美标准。 在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中,以“和”为美首先表现在音乐作品的题材上,在传统音乐作品中经常出现山、水、月、渔樵等这类以自然为主的音乐主题,如琴曲《流水》、《渔舟唱晚》、《关山月》,琵琶曲《夕阳箫鼓》等众多曲目。这些音乐大都带有文学性标题、标示。如琵琶曲《夕阳箫鼓》曲谱中带有文字性小标题,《夕阳箫鼓》又名《浔阳琵琶》,是一首著名的琵琶文曲,李芳园之《浔阳琵琶》有“夕阳箫鼓、花蕊散迥风、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十个小标题。著名的丝竹合奏《春江花月夜》就是根据此曲改编。 从这些作品的标题、标示中我们就能看出,作品不仅诠释了自然美,也展示了人的精神境界和追求,使天、地、人达到了统一和谐。追求人与人的“和”,体现出一种独白自娱的一种

实用类文本审美体验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恩格斯曾在散文《风景》中生动地记述过一种使他永难忘怀的特殊“体验”:“你攀上船头桅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你再望一望那遥远的绿色海面,那里,波涛汹涌,永不停息,那里,阳光从千千万万舞动着的小明镜中反射到你的眼里,那里,海水的碧绿同天空明镜般的蔚蓝以及阳光的金黄色交融成一片奇妙的色彩——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对俗世的敌人和他们的阴谋诡计的一切回忆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 这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有两层基本含义。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审美体验则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一般经验。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消息性的、可以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也就是说,审美体验是一种既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又不同于一般经验的特殊的东西,它该是那种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而难以言说的瞬间性审美直觉。 审美体验一向是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美学倾向于把它规定为“兴”“感兴”或“妙悟”等,并制订出一系列相应的美学原则:诗人作诗依赖“感兴”“伫兴”,诗的作品中蕴含活生生的“兴象”;读者读诗则是追求“兴味”。由此,审美体验是被视为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东西。同时,中国美学偏爱感悟式的或点到即止式的美学表述方式,追求美学的“诗化”。在西方,虽然审美体验在不同美学家那里获得了不同“命名”:“迷狂”“游戏”“高峰体验”等,但在研究时,西方美学家同样将其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关联起来。 无论是审美体验还是艺术,归根到底,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都应当以此为根基加以阐明。但是,社会实践又总是通过审美体验去显现的。因此,需要追问,社会存在或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是如何通过审美体验这个“中介”而转化为艺术的。这样,审美体验的探究价值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了。 (取材于王一川的《<审美体验论>导言》) 1.下列有关审美体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恩格斯记述的海上奇妙体验,包含着他对自然壮美的欣赏和对自由的感悟。 B.审美体验应该是去除了功利、实用的目的,它强调直觉、想象等审美特征。

中国书法的审美特征

中国书法艺术审美解析 ——中国书法的审美特征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审美经验的集中表现。中国的书法不仅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各种书体、流派和许多独具风格的书家,而且在书法的发展中吸收了姊妹艺术(如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的经验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力。因此,中国的书法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我国现代书法家沈尹默曾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特别是书法与文学的结合,更加深了书法的精神内涵,使书法成为一种表达最深意境和情操的民族艺术。由于书法的这种独特的审美价值,使它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有的学者认为在西方研究艺术风格的发展史往往以建筑作为骨干去贯穿:研究中国艺术风格的发展,书法则可以相当于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 书法是以书写汉字为基础,通过布局、结构、用笔、用墨及点画运动来表现情感、意蕴的艺术。 (一)书为心画。书法是一种心灵的艺术,是人的精神美的表现。古人把书法称作“心画”(汉·杨雄)、“心迹”(元·盛熙明)。书法善于更直接地表现情感,欢快时写出的字象开放的“心花”;恬静时写出的字象流淌的“心泉”;激越时字好似澎湃的“心潮”。韩愈曾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发之。”书法不但可以抒情,也能移情,还能交流情感。书法的鉴赏可以是多层次的,字的外形写得好看虽不失为一种形式美,但作为书法艺术的最高要求仍在于它的精神内涵,即书法所表达的意蕴、情趣。书法的极致和人的精神相通。书法的这一特点体现了诗与书的内在联系、诗是书法的灵魂,诗情不仅是探索书法形式的动力、也是衡量书法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依据。徐悲鸿曾说:“书之美在情在德”。中国书论中所谓“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日如其人而已。” 都是说明人品对书品的深刻影响。书法作为“心画”是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等形式来表现的。这里特别谈一下用笔问题。用笔指行笔的方式、方法,如运笔中的刚柔、缓急、轻重、藏露、提按等。历代书家都重视用笔,因为用笔直接涉及情感、意蕴如何转化为点画形式。初学书法常易飘滑,一带而过,写出的字象薄片贴在纸上,缺少意趣。所以书家主张用笔要“逆入、涩行、紧收”,也就是落笔要藏,运笔要涩,收笔要回。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使点画达到刚柔结合。中国书论中所谓“棉裹铁”、“折钗股”,都是指用笔中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书法中点画的刚柔变化,直接体现情感的节奏,有如情感的“心电图”。在书写中运用涩笔、中锋,可以使点画留得住,象苏东坡所说的用笔如逆水撑船,这样写出的字显得含蓄、圆劲,心中的情感好象流入笔墨,笔墨也好象浸透到纸背。 (二)书肇于自然。书法是自然的节奏化。唐张怀瑾论述书法与自然的关系是:“囊括万殊,裁成一相”。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讲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根源在客观现实。所谓“囊括万殊”就是指对万物的高度概括;二是指书法在反映现实的时候,不是象绘画雕塑那样去直接地表现生活、自然中的个别物象,而

美学原理必读书单

一、重点书目 1、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 2、阿多诺《美学理论》 3、豪塞尔《艺术史的哲学》 4、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 5、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 6、瓦莱里《文艺杂谈》 7、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 8、汉?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 9、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 10、马尔库塞《审美之维》 二、必读书目 A、理论 1、约翰?雷契《敲开智者的脑袋》 2、凯尔纳、贝斯特《后现代理论》 3、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 4、华勒斯坦《开放现代社会》 5、马克?爱德蒙森《文学对抗哲学》 B、思想 1、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 2、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 3、费孝通《乡土中国》 4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5、尼采《看哪这人》 C、方法 1、索洛维约夫《西方哲学的危机》 2、怀特海《观念的冒险》 3、威?詹姆斯《宗教经验之解释》 4、蒂利希《政治期望》 5、弗洛姆《人类的破坏性剖析》

D、知识 1、罗?休斯《新艺术的震撼》 2、贡布里希《理想与偶像》 3、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 4、康拉德?洛伦茨《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 5、卡普拉《物理学之道》 6、卡西尔《人论》 三、参考书目 A、视野 1、尼采《超善恶》 2、格尔兹《文化的解释》 3、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4、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 5、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6、马尔库塞《单面人》 7、卢克斯《个人主义》 8、沃林《存在的政治》 9、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 10、杨适《中西人论的冲突》 B、专业 1、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 2、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 3、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 4、帕克《美学原理》 5、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 6、阿恩海姆《视觉思维》 7、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 8、里德《现代绘画简史》 9、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

_黎侯虎_的审美特征及文化意蕴研究

理论探讨 / THEORETICAL DISCUSSION “黎侯虎”是山西省黎城县的一种民间手工技艺,因黎城县古称黎侯国而得名。1998年被邮电部定为生肖图案而闻名全国,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民间美术标志性形象之一。 一 “黎侯虎”的审美特征 民间美术是民间的审美,是源自于生活的原生形态的艺术。何为“民间的审美”?学者陈思和先生认为:民间的审美即,源于平凡人平凡意识中的群体审美表达[1]。“黎侯虎”作为民间工艺美术之一具有以下几点审美特征。 (1)“黎侯虎”造型简约,质朴率真 从正面看“黎侯虎”外形呈三角形状,四肢略宽于头部。整体造型具有三个典型特征:粗、短、胖,体现出老虎敦厚、健壮的形态;虎蹄略向外撇,呈扎地生根状,虎蹄足端处都饰以像篆体“心”字的形象;头微微昂起,脑门正中一个黑黑的“王”字,虎身两侧的前后分别粘贴两朵黑色旋风状图案纹饰,以表示动物皮毛生成的规律,纹饰有“三、六、九”之分,象征平安、顺当之意。“黎侯虎”的造型夸张,五官突出,虎眼炯炯有神,虎鼻憨态可爱,使兽中之王既有虎虎生威之神韵又透出一股孩童般的可爱稚气的味道。“黎侯虎”无尖角、硬刺,符合立体塑形类民间玩具共有的造型法则,以团块感的结构出现,不繁复,不修饰,圆浑稳实,显现出一种简约、质朴的美[2]。“黎侯虎”这种简单质朴的手法,憨态可掬的造型与民间艺术流露出的天真率性的本质是完全一致的,也反映出中原百姓爽朗憨厚的性格。 (2)“黎侯虎”用色浓烈,对比鲜明 在色彩上,“黎侯虎”以民间传统五色:黑赤青白黄为主,这不仅反映着农民意识和民间文化情态,还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虎头、虎背、四肢用黄色布作为基本色调,腹颔配以红色布,红、黄色搭配,也是北方民间百姓用来传递吉祥喜庆惯用的色彩。“黎侯虎”用色最为丰富的当属虎的五官,其中,虎目由红、白、黑三种颜色剪裁第次迭加而成,眼睛呈桃形,眼珠以金属泡盖钉镶嵌,明亮有神,以长平针和盘针法装饰睫毛,眼上配以群青绸缎饰绿色边眉毛,彰显出老虎的威严。鼻子选用绿色绸子包填再以丝线长平针法刺绣而成,黄色的双耳呈喇叭形绣红色丝线,立体造型使老虎显得生动活泼。在传统的观念中,黑赤青白黄五色,包含了统辖天地万物的“五行”宇宙结构模式,与自然、社会和人生等各方面的观念形态相关联[3],这些观念意识传到民间被理解为“吉祥”、“好彩头”,也正是这种色彩意识,造就了“黎侯虎”黄中有蓝,红上叠绿的明快、响亮、浓重、炫丽的色彩特征。 (3)“黎侯虎”用料粗朴,绿色环保 黎城县民间以虎为原型的工艺品很多,造型各异,制作材料多样,但大多取自天然,健康环保,有玉石、草编、剪纸、木雕、刺绣等材料,但是最具有代表性、最富传统文化特征的要数用布为材料的玩具布老虎。黎城坊间常见的以虎为题材的布艺有布老虎、虎头枕、虎头帽、虎头鞋、虎肚兜等,制作布老虎的材料也多种多样,但经统一规范后的“黎侯虎”都是用棉布、绸缎为面,木屑填充,最后再贴绣上预设的图案纹饰。“黎侯虎”是以黎城百姓生活为源,就地取材,即兴而作,相继而生的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在黎城日常生活中的生育、婚嫁、寿诞、丧葬等,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布质材料,经过简单的加工制作、修饰点缀,突出材质原有的色彩、肌理、质感,简约粗朴的审美形态中也体现出民间材料的质朴本色。 二 “黎侯虎”的文化内涵 黎侯布虎是黎城百姓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表意创造,倾注着劳动群众个人的感情信仰,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日常起居、岁时风俗、人生礼仪等,它不仅丰富了百姓的生活,更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 1)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人类初期对自然的模糊、愚昧的观念中产生的,是人类最初的一种宗教形式。商周时期,“虎”是黎城境域的图腾,虎形器在当时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祭祀、军事活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当时社会风俗与精神信仰的重要特征。据考证,在2009年黎城西周墓塔坡墓地的10号墓葬发掘的玉虎是“黎侯虎”最早的原型,这只玉虎身长11.6厘米,高5.8厘米,玉虎外形呈瘦长形,虎身以花纹装饰,做工精美,惟妙惟肖。玉虎的出土,说明在黎城远古的历史上,虎一直是当地居民的图腾。因此,从黎城出土的西周古墓可以证实,制作布老虎源自于最初人们对虎的图腾崇拜。2)生殖崇拜。“黎侯虎”讲究雌雄配对,其区别在于虎脊纹饰,背上的花纹是方头的话,是公虎,如果是圆头的,就是母虎,虎脊纹饰由整块布料剪成一阴一阳、阴阳相合的波纹状,分别帖于雌雄两虎背上,从而区分其性别。为什么选择在脊骨来区别雌雄?因为脊骨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脊椎动物生命之要害,在要害部上巧妙渲染,借虎喻人,表达了“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生殖繁育观念,也体现出民间艺术含蓄、象征的更具有求弦外之音的观赏性。3)吉祥观念。传统吉祥观念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民族习俗、政治、经济、宗教乃至审美的历史渊源与漫长的演变过程。虎集历史传说、原始崇拜、图案纹饰与审美观念为一体,被黎城祖先视为神兽,是勇猛、坚强的象征,又因“虎”与“福”谐音,故“黎侯虎”被赋予宜子延寿、纳福招财、镇宅避邪、避祸去病等民俗功效,表现了民间艺术特有的民俗性,是黎城人们生存意识和生活方式的特定形态的表达。如当地有给小孩“望满月”的习俗,在孩子满月那天,由他的姥姥拿上“虎”,放到孩子怀里,希望虎能护佑孩子一生,健康成长……这种习俗世代留传下来,深深植根于黎城人的生活中,寄寓着百姓祈福避邪的美好愿望。三 结语 “黎侯虎”作为民间手工艺品,不仅造型生动,用色浓烈,材料粗朴,而且体现出中华民族长达六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因此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其艺术形态本身,具有极高的美学、民俗学、艺术学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教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 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黎侯虎”的审美特征及文化意蕴研究 刘岩妍 太原工业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8 摘 要:本文通过对“黎侯虎”审美特征的阐释,进而探究虎在民间审美活动、审美认识以及审美创造中所承载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黎侯虎;民间美术;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吉祥观念 理论/156

2021年探析古典艺术的审美特征论文

探析古典艺术的审美特征论文 贯穿整个古代史的美学思潮是和谐思想,所谓和谐,就是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内容与形式在实践的基础上和谐自由的关系。古典主义艺术就是以这种关系为基础的和谐美的艺术。在和谐美的艺术中,主观与客观、再现于表现、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智、典型与意境、内容与形式、以及形式构成的诸要素,既相互区别对立,又相互 ___,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均衡、稳定、有序的统一整体。它平稳、舒缓、宁静,给人的感觉是轻松愉快、毫不费力的,像 ___所说,就像坐在自己的家里那样自由自在。作为一种艺术的类型和美学的表现形态,古典主义艺术的审美特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古希腊诗人摩西尼德斯把绘画称为“无声的诗”,把诗称为“有声的画”。直到文艺复兴的达芬奇还说:“画是嘴巴哑的诗,诗是眼睛瞎的画”,本来诗与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诗在语言艺术中是属于表现、抒情的,画则是典型的再现,但是在这里诗和画这两个概念又超出它狭隘的题材范围,扩大和上升为深刻的美学范畴。诗相当于表现,画相当于再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就是表现中有再现,再现中有表现。抒情的诗和模拟的画在古典和谐美的时代,有一个共同的审美本质,这就是苏东坡说的“诗画本一律”,也就是再现与表现在古典美的时代所特有的一种素朴的辩证的和谐结合。

它一方面满足于现实的理想,不追求现实之外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认为具体存在的现实美是不充分的,需要把现实中分散的美挑选出来,集中概括起来,来创造一个兼具众美的范本式的形象。这样创造的古典和谐美,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它是现实的,因为它的组成元素都是现实中可以找到的,不迷恋于现实之外的幻想;它是理想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具体的现实事物的'美可以符合它,可以达到它。对个体的现实美来说,它是一个理想的范本。 客体的再现与理智、思维直接相关,主体表现更多的诉诸情感想象。古典和谐美艺术,再现与表现,主体与客体的和谐,也制约着情感与理智、想象与思维的和谐统一。苏格拉底即要求“塑造优美的形象”又要求“描绘人的心境”,“表现心理活动和精神方面的特质”,亚里士多德也是既强调模仿和认识,又重视悲剧的情感净化作用。艺术的再现与表现,与时间和空间紧密相联。一般的说偏于再现的艺术,侧重在空间展开,时间凝练在空间上,时间空间化了;偏于表现的艺术侧重于在时间中运动,空间随时间流转,空间时间化了,偏于再现的艺术重客观的物理时空,偏于表现的艺术重主观的心里时空。古典主义美学由于要求再现与表现的的和谐统一,既重视时间的空间化,又重视空间的时间化,既重视客观的物理时空,又重视主观的心理时空,总之,强调时间与空间的均衡和谐。西方古典艺术偏于再现与空间,它以再现、感性、空间为基础

审美是一种情感体验

审美是一种情感体验 审美是一种情感体验,必须破除私欲杂念,才能使审美主体进入真正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也是审美修养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审美活动只从单纯的功利主义出发,那也是要破坏审美情绪的,实际上也很难实现审美的目的。比如,人们去看一场电影,如果事先就抱着狭隘的受教育的目的进电影院,在观赏过程中到处寻找受教育的内容情节,结果就谈不上审美欣赏,也很难受得到真正的教育。 审美活动,当然也有教育的功能,但那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在一种愉快的境界,不知不觉中实现的。美的力量是非常伟大的,它会令人有一种神圣感。古代西方有个例子讲到,为了保护海伦这个美人,两个民族不惜打了多年仗,大家都心甘情愿。一般人有时也会有这样一种体会,当人们面对一个美的形象,自己的情感就会出现更高的要求。审美活动实际上是情感对情感的双向交流,唯有用高尚的情感去对待美的事物,才能领会到审美对象所包含的丰富的美的情感。 审美修养最重要的是实践磨练,这就要求把日常的审美活动当作一种情感的操练。情感的操练,当然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异,才会有正确的导向。有些人欣赏文艺作品,专喜欢看那些低级不健康的东西,寻找感官刺激,这就是缺乏正确的思想指导,发展下去是很危险的。艺术为了表现各种人的性格与生活,有时是要作各种各样描绘的,这就要求作家、艺术家既要从生活的实际出发,但又不能自然主义,要考虑到文艺的社会效果。同时,对欣赏者来说,也要学会用美的眼光去分析,而不能全被自己的感官牵着鼻子走。达芬奇在其主要美学著作《笔记》中说过:“谁不能控制邪欲,谁就把自己摆在畜牲的行列,人有七情六欲,这是客观存在的,而人之可贵,也正在于能用理智来统率自己的情感,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体会美的价值。因此,审美活动必须有心灵的参与,才能真正达到美時境界。所谓心灵参与,也就

自考《美学》模拟真题及答案(10)

2016年自考《美学》模拟真题及答案(10)2016年自考《美学》模拟练习题及答案(10) 2016年自考《美学》模拟真题及答案汇总 简答题 4.1.简述审美经验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4.2.审美经验的两种直观性是什么? 4.3.为什么审美经验具有非功利性? 4.4.谈谈对于审美经验的超越性的基本看法。 4.5.请简述审美感知相对于一般感知的特点。 4.6.审美理解具有什么特点? 4.7.审美主体的功能调节和结构调节分别指的是什么? 4.8.想象的先验层面和经验层面是怎样两个不同的层面? 4.9.请简述审美体验的起始终结都是感觉。 参考答案 4.1.简述审美经验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答:(1)艺术活动本身就是艺术家审美的人生实践。(2)这种艺术活动的实践性导致了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3)艺术作品在被接受过程中,必然要和广大接受者的人生实践发生紧密的联系。 4.2.审美经验的两种直观性是什么?答:第一个方面是“感性直

观性”,主体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与对象打交道,对象也以自己的感性外观呈现给主体,从而在主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另外一个方面是“本质直观性”,因为排除了概念对于理性认识的干扰,所以审美经验能够有效地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把握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 4.3.为什么审美经验具有非功利性?答:首先,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看,审美经验只涉及事物的外观和形式,与实际事物的存在毫无关系,是直接将事物的形式与自身的感受相联系;其次,从主体的角度来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要求排除功利因素的干扰。 4.4.谈谈对于审美经验的超越性的基本看法。答: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中的超越概念包含了“横向超越”与“纵向超越”两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2)审美经验还能实现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3)审美经验还能实现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 4.5.请简述审美感知相对于一般感知的特点。答:审美感知相对于一般感知,具有以下特点:(1)它总是与情感活动紧紧交织。(2)它具有积极的选择能力。(2)它总是以完形的方式把握对象,具有整体性特点 4.6.审美理解具有什么特点?答:审美经验需要理性的参与,

艺术、设计与美学重要参考文献

艺术、设计与美学 重要参考文献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德]T.W.阿多诺:《克尔凯郭尔:审美对象的建构》,人民出版社,2008。 [英]奥斯本:《鉴赏的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法]安娜·埃诺:《符号学简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法]乔治–埃利亚、萨尔法蒂:《话语分析基础知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法]罗兰·巴特:《S/Z》,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法]罗兰·巴特:《文之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商务印书馆,1995。 [德]瓦尔特·比梅尔:《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商务印书馆,1999。 [德]汉斯·贝尔廷等:《艺术史终结了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美]H·G·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德]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美]特里·巴雷特:《影像艺术批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商务印书馆,2005。 [加]朗·伯内特:《视觉文化——图像、媒介与想象力》,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美]史蒂文·布拉萨:《景观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美] 杜威:《艺术即经验》,商务印书馆,2005。 [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上、下),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法]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三联书店,2001。 [法]雅克·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 [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法]雅克·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美]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民间文化的审美特征-论文

民间文化的审美特征研究和越南民间绘画的介绍 1研究的问题 1.1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一个国家而言,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它事关立国之本、治国之道、兴国之路。越南共产党一向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重要强调文化是发展方向的思想的基本。 1.2研究的目的 了解审美文化的具体含义,把握审美文化的变动规律和特点;掌握审美文化的划分及其标准,认识民间文化的审美文化功能及美育实施途径。用民间文化的审美理论了解越南绘画,同时想介绍越南传统绘画。 1.3研究的价值 从具体而多样的审美文化形态出发去思考美育的社会发展使命;以具体、生动的典型实例为中介,把握审美文化形态的特点及其美育功能;如有条件,以实地考察的方式理解高雅文化、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审美功能。

2研究的内容 2.1什么是民间文化? 在什么是“民间文化”的问题中,首先会遭遇什么是“民间”的争论。民间文化可以用两个英文词语表示,一是folk culture,一是civil culture。我们采用的是后者。civil culture的意思应该是“市民文化”;而folk culture的意思则是“民间文化”。另外,folk,主要涉及的是农民群体,这也符合当民间文化主要分布在农村这一现实情况。当然,“民间”一词的含义还要复杂得多,至少在精英知识分子的想象之中,“民间”是一个自足的社会实体;如果和高雅文化、大众文化相对照,民间文化的受众群体更多的就是这样一个保存了较多传统色彩、具有自身生活意义的理解方式的人们。在他们身上,“文化的自觉意识是相对最少的。 2.1.1从社会分层上看,民间文化是一种来自社会内部底层、由平 民自发创造的文化。 钟敬文先生在《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一书中指出:“我向来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三个干流:首先是上层社会文化,从阶级上说,即封建地主阶级所创造和享有的文化;其次,是中层社会文化,城市人民的文化,主要是商业市民所有的文化;最后,是底层社会的文化,即广大农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 按照这个理解,所谓民间文化指的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造、自己享用的一种文化形式。劳动人民所处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地位,决定着他们所创造的文化的特点,都是与他们的生活密切关联着。诸如劳动的号子、生活中的情歌、张贴在自家墙上的字画、在茶馆里面传唱的大鼓和京戏、

描述一次审美体验【品精嚼华,深度审美】

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典范篇目,其教学设计可谓不可胜数。当人教社的“普通高中教程改革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又一次把它选人“阅读鉴赏”第一单元(中外小说)并位居鉴赏第一后,其文学地位、阅读鉴赏价值以及深入审美的教学地位也就更进一步地凸显出来。 为了把《林黛玉进贾府》这一鉴赏、美育篇目教得令自己满意些,使之更贴近新课标所蕴含的阅读鉴赏以及美育的作用,使自己所教的学子能够尽量多地把握此课文的精华要义,得到审美的历练,笔者认真重读这一篇目,重新设计教学过程、内容,甚至修改了教学重难点,基本否定之前教学此篇目的十余次教学设计,并用三课时与所教的两个班的共85名学予一起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阅读鉴赏以及美育的历练活动。 具体过程是学生深度阅读文本,用心捕捉文本中现成的文学因素――对联的意蕴用笔者创作的六幅对联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鉴赏兴趣。陪伴学生深入阅读、咀嚼文本乃至插图。获取阅读鉴赏、审美的愉悦,收获美感,深化学生的鉴赏思维以及审美的活动,并历练其根据课文内容创作对联表达美感。 在又一次仔细通读了《林黛玉进贾府》文本,并反复咀嚼了若干处片段之后,笔者陡生情趣,创作出一幅对联林黛玉孤身进贾府。众星捧月,荣华富贵伊知晓;曹雪芹残梦系红楼,群芳展妍。挚爱真情尔留存。 收获此联之后,笔者理出新一轮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宏篇美文的“阅读鉴赏”过程要求学生注意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语句尤其是对偶句之类,并争取创作出一幅五至七字的对联,概括抒写自己的阅读收获,以求美的熏陶。 这一设计。激发学子去认真阅读文本。采撷文中描写的精彩语句,还激发学生在深度阅读之后,及时用文学形式来固化阅读成果,得到美育的历练。 结果如愿以偿,学子们十分乐意做,认真地阅读了文本。而且纷纷以对联来概括抒写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习作示例 哀伤一女进贾府,小心翼翼;热情众人迎远客,喜气洋洋。――牛思亚 借黛玉眼洞察豪门景,凭红楼梦纵观人间情。――张荩 黛玉孤身入贾府,小心谨慎;群芳簇拥迎贵客,盛情洋溢。――于伊婷 这些“对联”还是稚嫩的,但它们充满了生命力,是一种深度的阅读所获,美育效果不言而喻。 第二幅对联大堂迎孤女,史太君老泪横洒群芳拥丽人,林黛玉新愁纵添。 用第一幅对联“激趣”的教学设计获得成功后,笔者又用自己创作出的第二幅对联的阅读感悟和思路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的前三小节,并要求其仔细观察课文旁的第一幅插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戴敦邦绘),展开联想、想像,创作出一幅对联来概括表达自己的阅读、

《美学》第四章审美经验论试题答案

审美经验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艺术即经验》的作者是() A.维特根斯坦 B.杜威 C.弗洛伊德 D.费希纳 10.审美情感与日常生活情感的区别 ..在于更具有() A.个人性与情绪性 B.非理性与偶然性 C.社会性与理性 D.历史性与时代性 11.审美经验的生成是() A.有明确目的的 B.毫无目的的 C.有时有目的,有时无目的 D.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辨证统一 16.下列不.属于经验主义的美学家是() A.夏夫兹博里B.荷加兹 C.哈奇生D.席勒 17.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 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B.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 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D.从经验世界向先验世界超越 8.“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忒性存,无痕有味”一语,强调艺术作品的() A.感性特征 B.理性特征 C.情感特征 D.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特征 17.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艺术想象上体现为() A.接近联想 B.对比联想 C.类似联想 D.自由联想 1.在西方美学史上,“迷狂说”的创始人是() A.毕达哥拉斯B.德谟克利特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2.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运用的是() A.接近联想B.类似联想 C.对比联想D.关系联想 3.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 A.康德B.席勒 C.布洛D.叔本华 4.格式塔心理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A.维特根斯坦 B.杜威 C.里普斯 D.阿恩海姆 17.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艺术想象上体现为()

A.接近联想 B.对比联想 C.类似联想 D.自由联想 1.从联想的类型来看,中国传统的比、兴手法都属于() A.类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类比联想 15.审美经验把握和表现超验世界所通过的方式是() A.象征 B.直觉 C.联想 D.感知 10.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哪三个基本阶段?() A.好奇、探索、理解 B.感知、联想、想象 C.呈现、构成、评价 D.想象、体验、回味 5.西谚云:“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审美理解具有()A.直观性 B.无目的性 C.普遍性 D.多义性 6.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 A.休谟 B.洛克 C.荷加兹 D.夏夫兹博里 10.在审美感知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是() A.视觉与听觉 B.嗅觉与味觉 C.触觉与知觉 D.平衡觉与重力觉 11.在发生认识论看来,用原有的心理图式去进行审美活动是() A.同化过程 B.调节过程 C.想象过程 D.感悟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4.把审美经验视为游戏活动的美学家有() A.康德B.席勒 C.斯宾塞D.伽达默尔 E.尧斯 21.现代西方美学流派纷呈,其中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有() A.自然主义美学 B.语义学美学 C.分析美学 D.直观主义美学

世纪文库书目

一、世纪文库 中国部分 2005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吕澂著 马氏文通读本吕叔湘王海棻编中国制度史吕思勉著 汉语诗律学王力著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顾颉刚撰 中国文字学唐兰撰 中国哲学十九讲牟宗三撰 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撰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朱东润撰诗论朱光潜撰 文献学讲义王欣夫撰 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撰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编著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陈垣撰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著 人心与人生梁漱溟著 印度哲学概论梁漱溟著 中国封建社会瞿同祖著 定县社会概况调查李景汉著 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李安宅著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研究李安宅著2006 文心雕龙札记黄侃撰 词学通论吴梅著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撰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刘师培撰 唐诗杂论闻一多撰

经典常谈朱自清撰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撰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梁启超撰 中国史纲张荫麟撰 中国近代史蒋廷黼撰 当代中国史学顾颉刚撰 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钱存训著中国文学精神徐复观著 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徐复观著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著 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著 神话与诗闻一多著 中国史学史蒙文通著 经学抉原蒙文通著 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朱谦之著

中国音乐文学史朱谦之著 元代社会阶级制度蒙思明著 国故论衡章太炎撰 周易古史观胡朴安撰 印度哲学史略汤用彤撰 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 明末清初的学风谢国桢著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谢国桢著 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詹承绪王承权李近春刘龙初著 一、世纪文库外国部分 2005年 资本主义文明的衰亡/作者:(英)维伯,(英)维伯著,秋水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哲学研究/作者:(英)维特根斯坦著,陈嘉映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哲学通信/作者:(法)伏尔泰著,高达观等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论绘画艺术审美特征

论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 作者:马龙潜文章来源:山东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一 绘画以色彩、线条、形状作为艺术传达的媒介,在二维的平面上,感性具体地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图影。绘画艺术一方面偏重客观,偏重对于对象的客观再现;一方面又突出了艺术家的主体表现,这两者使绘画更为个性化了。色彩、线条、形状往往既是展现个性化的客观对象的形式,又是个性化的艺术家主体表现的形式,它们都是线与面在二维空间中的展开,这与偏于客观的认识在空间中展开的本质有某种内在联系(正如声音在时间中流转与情感在时间中运动有着内在的联系一样)。相对地说来,色彩长于认识,线条长于表情,这使绘画艺术既能个性化地、具体地透视客观对象的本质与必然,又能细致复杂地展示主体的主观意象与精神情感。 绘画的艺术形象展现在二维的平面之中,这使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类别或形态,具有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和相异于其它艺术类型的审美特征。绘画之在二维平面中建构的艺术传达手段,一方面决定了它以艺术家自身存在的主体性为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也为充分运用艺术材料(媒介)如色彩、线条、形状等等提供了更广阔的场所,因而在客观地反映对象方面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单就色彩而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不同,深浅浓淡的极细微的差别,便可把主体方面的情绪——情感、精神——心理状态,与外界各种各样的事物接触时心中引起的特别兴趣,情感都渲染出来。同时,绘画可以反映社会生

活的极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它可以容纳自然的天地造化,人工的精巧创造,也可容纳面目各异的人物,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但能够描绘各色人物的容貌神态,而且能够表现人物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内在心灵冲突和情感色彩。绘画大大扩展了客观的主体性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力和范围,其题材的广阔性造成了其样式的多样性,除了人物肖像画外,风景画、静物画、人物情节画等也占有不小的比重。其艺术传达手段的特殊性与多样性,也造成了其体裁的多样性,如绘画之分为油画、水彩、素描、中国画等等。浮雕、木刻可以说是从雕塑到绘画的过渡,是联系两种艺术形态的中介和桥梁。 绘画艺术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人类生活中的某些细节,但此种展现并不在于单纯地摹拟人物和客观事物的外貌,它主要是通过人物的神情与活动等可视的因素,来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刻划、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同时也实现主体内在情感的传达与表现。绘画中艺术形象的建构与每一根线条、每一点色块的具体运用相联系,这使它最适于描绘生活的细节,使艺术家能够借用刻划生活中某一可视的瞬间,来概括事物发展过程中与之密切联系的前后阶段,从而使定型化了艺术形象在观赏者头脑中引导对事物发展过程的联想,激发对动态过程前因后果的丰富奇丽的想象。如莱辛所说“作品不仅仅让人看一下,还要让人考虑,让人长期地反复观赏……;让想象自由活动才是最有意义和效果的,我们愈看下去,就愈能在里面想出更多的东西来。”(L 《拉奥孔》第三章)绘画在二维平面上去再现与反映生活,不但追求视觉上的逼真性、精确性,还力图借助视觉形象的描绘,表现人类主

探析古典艺术的审美特征

探析古典艺术的审美特征 摘要:贯穿整个古代史的美学思潮是和谐思想,古典主义艺术就是以这种和谐思想为基础的和谐美的艺术。在和谐美的艺术中,主观与客观、再现于表现、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智、典型与意境、内容与形式、以及形式构成的诸要素,既相互区别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均衡、稳定、有序的统一整体。 关键词:古典艺术审美特征 贯穿整个古代史的美学思潮是和谐思想,所谓和谐,就是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内容与形式在实践的基础上和谐自由的关系。古典主义艺术就是以这种关系为基础的和谐美的艺术。在和谐美的艺术中,主观与客观、再现于表现、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智、典型与意境、内容与形式、以及形式构成的诸要素,既相互区别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均衡、稳定、有序的统一整体。它平稳、舒缓、宁静,给人的感觉是轻松愉快、毫不费力的,像黑格尔所说,就像坐在自己的家里那样自由自在。作为一种艺术的类型和美学的表现形态,古典主义艺术的审美特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素朴的和谐统一,要求在表现艺术中有丰富的再现、模拟、写实的因素,在再现艺术中有浓厚的表现、抒情、写意的成分,再现与表现水乳般的融合在一起。古希腊诗人摩西尼德斯把绘画称为“无声的诗”,把诗称为“有声的画”。直到文艺复兴的达•芬奇还说:“画是嘴巴哑的诗,诗是眼睛瞎的画”,本来

诗与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诗在语言艺术中是属于表现、抒情的,画则是典型的再现,但是在这里诗和画这两个概念又超出它狭隘的题材范围,扩大和上升为深刻的美学范畴。诗相当于表现,画相当于再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就是表现中有再现,再现中有表现。抒情的诗和模拟的画在古典和谐美的时代,有一个共同的审美本质,这就是苏东坡说的“诗画本一律”,也就是再现与表现在古典美的时代所特有的一种素朴的辩证的和谐结合。 二.理想与现实的单一的、素朴的统一。它一方面满足于现实的理想,不追求现实之外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认为具体存在的现实美是不充分的,需要把现实中分散的美挑选出来,集中概括起来,来创造一个兼具众美的范本式的形象。这样创造的古典和谐美,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它是现实的,因为它的组成元素都是现实中可以找到的,不迷恋于现实之外的幻想;它是理想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具体的现实事物的美可以符合它,可以达到它。对个体的现实美来说,它是一个理想的范本。 三.情感和理智、想象和思维的和谐统一。客体的再现与理智、思维直接相关,主体表现更多的诉诸情感想象。古典和谐美艺术,再现与表现,主体与客体的和谐,也制约着情感与理智、想象与思维的和谐统一。苏格拉底即要求“塑造优美的形象”又要求“描绘人的心境”,“表现心理活动和精神方面的特质”,亚里士多德也是既强调模仿和认识,又重视悲剧的情感净化作用。艺术的再现与表现,与时间和空间紧密相联。一般的说偏于再现的艺术,侧重在空间展开,时间凝练在空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