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文科数学)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文科数学)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文科数学)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五校联考(文科数学)

第一学期期末高三五校联考

数学科(文科)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设I 是全集,I={0,1,2,3,4},集合A={0,l ,2,3},集合B={4},则=B C A C I I

( )

A .{0}

B .{0,1}

C .{0,1,2,3,4}

D .{0,1,4} 2.

2

)

3(31i i +-= ( )

A .

i 4341+ B .i 4341-- C .i 2321+ D .i 2

321-- 3. 已知函数??

?≤>=)

0(3)

0(log )(2x x x x f x

,则1[()]4

f f 的值是 ( )

A .9

B .91

C .-9

D .-9

1 4.设,)c o s 2

1

,31(),43,(sin x b x a ==→-→-且→-→-b a //,则锐角x

为 ( ) A .

6π B .4π C .3

π

D .

π12

5

5.如图,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 ) A .1 B .2 C .4 D .16 6.不等式组??

?≤≤-≥+--+2

10

)1)(1(x y x y x 所表示的平面

区域是 ( ) A .一个三角形 B .一个梯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7.设下表是某班学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数学成绩的分布表

那么分数在[)100,110中的频率和分数不满110分的累积频率约分别是 ( ) A .0.18, 0.47 B .0.47, 0.18 C .0.18, 1 D .0.38, 1

8.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为8,n S 是其前n 项的和,某同学经计算得1S =8,2S =20,3S =36,4S =65,后来该同学发现其中一个数算错了,则该数为 ( ) A .1S B .2S C .3S D .4S

9.已知 则实数 时均有 当

且a x f x a x x f a a x

,2

1

)()1,1(,)(,102<-∈-=≠>的取值范围是 ( )

A .[)∞+??? ??

,,221 0 B .(]4,11,41 ?????? C .(]2 11,21,

??

???? D .[)∞+??? ??, 441,0 10.定义两种运算:,22b a b a -=⊕a ?b=2

)(b a -,则函数f(x)=2

)2(2-?⊕x x 为(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奇函数且为偶函数

D .非奇函数且非偶函数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其中14小题为选做题,考生从给出的两题中选择其中一道作答,

若两题全答的只计算前一题得分。)

11.函数5

||4

)(--=

x x x f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

12.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俯视 图为一个圆,如右图,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13.对2×2数表定义平方运算如下:

???

?

??++++=???? ??????? ??=???? ??222

d bc cd ac bd ab bc a d c b a d c b a d c b a ,则2

1021????

??-=__________.

14.▲选做题:在下面两道题中选做一题,两道题都选的只计算前一题的得分。

(1)过点)3,2( A 的直线的参数方程为参数) t t y t

x (232?

?

?+=+=,若此直线与直线03=+-y x 相交于点B ,则|AB |=

(2)如右图,已知⊙O 的割线PAB 交⊙O 于A,B 两点,割线

PCD 经过

圆心,若PA=3,AB=4,PO=5,则⊙O 的半径为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题满分12分)某射手进行射击训练,假设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为3

4

,且各次射击的结果互不影响.

(1)求射手在3次射击中,3次都击中目标的概率(用数字作答); (2)求射手在3次射击中,恰有两次连续击中目标的概率(用数字作答); (3)求射手第3次击中目标时,恰好射击了4次的概率(用数字作答). 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且10

10

3cos ,21tan =

=

B A (1)求tan

C 的值; (2)若⊿ABC 最长的边为1,求b 。

17.(本小题满分14分)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M 为BB 1的中点,求证: (1)D 1O//平面A 1BC 1; (2)D 1O ⊥平面MAC.

18.(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2{1n n a ?-的前n 项和96n S n =-.

(1)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设2

(3log )3n n a b n =?-,求数列{1

n

b }的前n 项和.

19.(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椭圆1422

2=+y x 两焦点分别为F 1、F 2,P 是椭圆在第一象限弧上一点,并满

足121=?PF PF ,过P 作倾斜角互补的两条直线PA 、PB 分别交椭圆于A 、B 两点. (1)求P 点坐标; (2)求证直线AB 的斜率为定值; (3)求△PAB 面积的最大值。

20.(本小题满分14分)设M 是由满足下列条件的函数)(x f 构成的集合:“①方程0)(=-x x f 有实数根;②函数)(x f 的导数)(x f '满足1)(0<'

sin 2)(x

x x f +

=

是否是集合M 中的元素,并说明理由; (2)集合M 中的元素)(x f 具有下面的性质:若)(x f 的定义域为D ,则对于任意[]D n m ?,,都存在

[]n m x ,0∈,使得等式)()()()(0x f m n m f n f '-=-成立”,试用这一性质证明:方程0)(=-x x f 只有一个实数根;

(3)设1x 是方程0)(=-x x f 的实数根,求证:对于)(x f 定义域中任意的32,x x ,当112<-x x ,且

113<-x x 时,2)()(23<-x f x f .

第一学期期末高三五校联考

数学科(文科)答案

一、CBBBD DACCA

二、11、由4050x x -≥??-≠?

解得45x ≥≠且x ,所以函数5||4

)(--=x x x f 的定义域为{x|45x ≥≠且x }

12.三视图知这个几何体为圆锥,它的体积为

ππ3

3

12)1(3131222=-???==sh V

13.???

?

??1001 14.(1)由???---=--??

?+=+=03012x ,012232=+=解方程组得y x y y x t y t x 得点 52)37()24(|| ),7,4(22=-+-=AB B

(2)提示:设圆的半径为R,由PD PC PB PA ?=?得3(34)(5)(5)R R ?+=-+解得R=2

三、15.解: (1)记事件“射手在3次射击中,3次都击中目标”为事件A , 3

327

()()4

64

P A ==

;………………………………………4分 (2)记事件“射手在3次射击中,恰有两次连续击中目标”为事件B , 2

319()2()4

432

P B =??

=;………………………………………8分 (3)记事件“射手第3次击中目标时,恰好射击了4次”为事件C ,

31381()3()44256

P C =??=………………………………………12分

16.解:(1

)cos 0,B =

> ∴B 为锐角,

且sin B ==

,sin 1tan cos 3B B B ∴=

=,………………3分 []11tan tan 23tan tan ()tan()1111tan tan 123

A B

C A B A B A B π+

+∴=-+=-+=-=-=--?-? (6)

(2)由(1)知C 为钝角,所以C 是最大角,所以最大边为c=1, ………………8分

tan 1,135,sin C C C =-∴=?∴=

, ………………10分 由正弦定理:

sin sin b c

B C =

得1sin sin 5c B b C

===。 ………………12分

17.证明:证明: (1)连结11,BD B D 分别交11,AC AC 于1,O O ………………1分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对角面11BB D D 为矩形

1,O O 分别是11,BD B D 的中点

11//BO DO ∴………………3分

∴四边形11BO D O 为平行四边形

11//BO D O ∴………………5分

1D O ? 平面11A BC ,1BO ?平面11A BC 1//D O ∴平面11A BC ………………7分 (2)连结MO ,设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的棱长为a ,

在正方体1111

ABCD A BC D -中,对角

11BB D D

为矩形

1,BB a BD == ………………8分

,O M 分别是1,BD BB 的中点

,22a BM BO OD a ∴=

==

12

BM BO OD DD ∴==

………………10分 1ODD Rt MBO Rt ??? 1

BOM DDO ∴∠=∠ 在1ODD Rt ?中,1190DDO DOD ∠+∠=

1

90BOM DOD ∴∠+∠=

,即1DO MO ⊥ 说明:(也可以计算11,,DO MO D M 三边长度,验证2

2

2

11+=DO MO D M ,从而得1DO MO ⊥)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

1DD ⊥ 平面ABCD 1DD AC ∴⊥

又AC BD ⊥ ,1DD BD D =

AC ∴⊥平面11BB D D ………………12分 1D O ? 平面11BB D D

1

AC DO ∴⊥ 又AC MO O =

1D O ∴⊥平面MAC ………………14分 另证:过O 作ON//BC 交AB 于N ………………8分

……………11分

.

11111MAC O D A AC AM AM O D B A O D N A 平面内的射影在平面为⊥∴=?⊥∴

………………14分

18.解:(1)1n =时,011123,3a S a ?==∴=; ………………2分

当1

12

3

2,2

6,2n n n n n n n a S S a ----≥?=-=-∴=

时. ………………4分 2

3(1)3

(2)

2n n n a n -=??

∴=?-≥??通项公式 ………………6分

(2) 设{

1

n

b }的前n 项和为n T ,当1n =时, 121111

3log 13,3

b T b =-=∴==;………………8分

B

A ON

B A B

C BC ON AM

N A ABM AN A AB N BD O AC O D AC BD AC O D DO 111111,//901321平面平面中点为中点为又内的射影且在平面为⊥∴⊥⊥∴?=∠+∠∴∠=∠∴???∴∴⊥∴⊥

2n ≥时,2

2

3(3log )(1)32n n b n n n -=?-=?+?,∴1

n b 1(1)

n n =+ ………………10分 ∴n T =

12111111

32334

n b b b +++=++++

?? 1(1)n n +=5161n -+ 51

61

n T n ∴=

-+ ………………14分

19.解:(1)由题可得)2,0(1F ,)20(2-F ,设)0,0(),(00000>>y x y x P 则)2,(001y x PF --=,)2,(001y x PF ---=,……………………2分

∴1)2(20

20

21=--=?y x PF PF ,∵点),(00y x P 在曲线上,则1422020=+y x ,∴2

42

02

0y x -=

,从而1)2(2

42

02

0=---y y ,得20=y .则点P 的坐标为)2,1(. ……………………5分 (2)由题意知,两直线PA 、PB 的斜率必存在,设PB 的斜率为)0(>k k ,………6分

则BP 的直线方程为:)1(2--x k y .由???

??=+

-=-14

2)1(222y x x k y 得x k k x k )2(2)2(22-++ 04)2(2=--+k ,

设),(B B y x B ,则2

22222

2212)2(2,2)2(21k k k k k k x k k k x B B +--=-+-=+-=+,

同理可得222)222k k k x A +-+=,则2224k k x x B A +=-,2

28)1()1(k

k

x k x k y y B A B A +=----=-. ………………9分

所以:AB 的斜率2=--=B

A B

A A

B x x y y k 为定值. ………………10分

(3)设AB 的直线方程:m x y +=2.

由???

??=+

+=14

2222y x m x y ,得0422422=-++m mx x ,

由0)4(16)22(22>--=?m m ,得2222<<-m

P 到AB 的距离为3

|

|m d =,………………12分

则3||3)21

4(21||212m m d AB S PAB ??-=?=?

2)2

8(81)8(812222

2=+-≤+-=m m m m 。

当且仅当()

22,222-∈±=m 取等号

∴三角形PAB 面积的最大值为2。………………14分 20.解:(1)因为x x f cos 4121)(+=',所以??

????∈'43

,41)(x f 满足条件1)(0<'

又因为当0=x 时,0)0(=f ,所以方程0)(=-x x f 有实数根0.

所以函数4

sin 2)(x

x x f +

=是集合M 中的元素. ………………………………………………5分

(2)假设方程0)(=-x x f 存在两个实数根βαβα≠(,),则0)(,0)(=-=-ββααf f ,不妨设βα<,根据题意存在数),(βα∈c ,

使得等式)()()()(c f f f '-=-αβαβ成立, ……………………………………………7分 因为αα=)(f ,ββ=)(f ,且βα≠,所以1)(='c f ,

与已知1)(0<''x f 所以)(x f 为增函数,所以)()(32x f x f <, 又因为01)(<-'x f ,所以函数x x f -)(为减函数, 所以3322)()(x x f x x f ->-,

所以2323)()(0x x x f x f -<-<,即2323)()(x x x f x f -<-,………………………12分 所以2323)()(x x x f x f -<-

2)(12131213<-+-≤---=x x x x x x x x .…………………………………………14分

高三数学一模质量分析

高三数学一模质量分析 淄博十七中高三数学组 一、试卷分析 1、试卷质量高 这次一模试卷质量很高,试题设计相对平稳,没有十分难的试题,整卷区分度较好。选择题有新颖、填空题有创新,解答题入口宽,方法多,在解题流程中设置关卡,试卷保持了和2008年山东高考数学试题的相对一致。 2、试题知识点分布 试卷涵盖高中数学五本书的所有章节的主干知识,符合山东卷的特点,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二、得分分析 我校实际参加考试人数理科107人,文科420,其中最高分105分,平均分33.8分,及格人数为7人。 高三数学一卷(满分60)均分25.8 , 得分率0.43 二卷填空题(满分16) 均分4分,得分率0.25, 解答题17是三角题(满分12分), 18题是概率题(满分12分),19题(满分12分)是立体几何题均分4分, 得分率只有0.11,后面20、21、22题得分很低,得分率约0.02。 三、存在问题 1、备课组层面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虽然有了很好的推广,但艺术学生(十七中大部分是艺术生)大部分都专注于艺术课,用于数学学习的时间太少,致使他们没有及时完成课后练习及课前预习;学生的情绪不稳定,很多人的心思还在艺术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高三复习时间紧张,教学内容较多,相对化在课本上的时间较少,本来他们的基础就比较薄弱,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教材,针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和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落实上。 2、教师层面 教学中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中下游学生,对中下游学生的关注度不够;对艺术生的关注和了解还不够;课堂教学中应落实双基,以基础为主;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不到位;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评课还有代于进一步提高。在高三数学复习中,对概念、公式、定理等基础知识落实不够,对推理、运算、画图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实不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归纳、形成“模块”不够,考生在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不少是与基本训练不足与解题后的反思不够有关。在高三数学复习中,大部分复习工作是由教师完成的,复习中,在学生的解题思路还末真正形成的情况下,教师匆匆讲解,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动手、动脑的空间太少.数学高考中,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解题速度跟不上,与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不够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自已动脑、动手的时间太少有较大的关系。 3、学生方面 1、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公式、定理、概念、方法的记忆、理解模糊。 2、计算能力薄弱,知识的迁移能力差,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差。 3、审题不清,答题不全面、不完整、不规范。

第一学期期末高三数学理科

福建省莆田一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三数学(理科) 注意事项: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P(A∪B)= P(A)+ P(B)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P(AB)= P(A)· P(B) ()() 2222 121 123 6 n n n n ++ ++++=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0,,},{(,)|0,,} A x y x y x y R B x y x y x y R =+=∈=-=∈,则集合A B的 元素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 2.已知向量OA和向量OC对应的复数分别为34i +和2i-,则向量AC对应的复数为A.53i +B.15i +C.15i --D.53i -- 3.函数()sin cos() f x x x x R =-∈的最小正周期是 A. 2 π B. π C. 2π D. 3π 4.如果一个椭圆的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那么这个椭圆的离心率为 A. 4 B. 2 C. 2 D. 1 2 5.如图1所示的算法流程图中,第3个输出的数是 A. 1 B. 3 2 C. 2 D. 5 2 6.如果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2所示(单位长度:cm), 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 2 (80cm + B. 2 96cm C. 2 (96cm +主视图左视图

D. 2112cm 8.某班委会由4名男生与3名女生组成,现从中选出2人担任正、副班长,其中至少有1名女生当选的概率是 A .72 B .73 C .74 D .7 5 9.若函数3()3f x x x a =-+有3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2,2- B. []2,2- C. (),1-∞- D. ()1,+∞ 10.如图3所示,面积为S 的平面凸四边形的第i 条边的边长记为(1,2,3,4),i a i =此四边形 内任一点P 到第i 条边的距离记为(1,2,3,4)i h i =,若4 31241 2,()1234i i a a a a S k ih k ======∑则. 类比以上性质,体积为V 三棱锥的第i 个面的面积记为(1,2,3,4)i S i =, 此三棱锥内任一点Q 到第i 个面的距离记为(1,2,3,4)i H i =, 若4 3124 1 ,()1234i i S S S S K iH == ====∑则 A. 4V K B. 3V K C. 2V K D. V K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命题“若20,0m x x m >+-=则方程有实数根”的逆命题是 12.已知数列1,,n n n a n n -?=??为奇数 为偶数 则1100a a += , 123499100a a a a a a ++++ ++= 图2

高三联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求的。 1、在复平面内zi 1 第一象限 B 2、设 0.3 a e 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i ,则复数 、第二象限 In 2 , c A 、 C 、 3、若 f(x) In x ,则 A 、 C 、 充分不必要条件 充分必要条件 4、函数 y Asin( x 所示则函数表示式为( A 、 y 2sin(—x 4 c 、 y 2si n(—x 4 5、在 OA B 中,OA 若OA OB A 、2 3 z 对应的点位于( )?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0,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b 是 f (a) > f (b)的(). 4) 4) 0,| | (2cos ,2sin OAB 、必要不充分条件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i , x R ) 的部分图像如图 6、阅读如图所示的算法框图,输出的结果 1 A 、1 8、若 f (x) 、1 C 、2 2 2 x y_ 2 1 (b 4 b B 、2 C 、 ax 2 (a 0), g(x) 7、已知双曲线 A 、2 B )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2si n(—x ) 4 4 2sin(4x 4) OB (cos S 的值为( 2 ,sin y 、 \ 开始 ) n=1,s=0 是 n>2014 否 /输出S / S=S+ sin n=n+1 0)的离心率为2,则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是( x 1,对于任意 X 1 [1,1],存在 X 。 [ 1,1],使 g(xj f(x °),

高三数学模拟质量分析

一、理科数学试卷分析: (1)从试卷的内容分布来看:理科试卷主要考查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导数,数列,三角这5部分内容,这些都是我们复习过的内容,但这只是我们复习过内容的三分之二,近期复习的内容没有考。(2)从试卷的难度方面来看,理科试卷总体难度适中,但有四道题难度较大,其中有两道题难度很大。其中这四道题均为陈题,陈题中的数字,字母,符号,文字一点都没有改。这四道题的出错率很高,. (3)从试卷分值情况来看,分值分布比较合理, 均分分,分值偏底,高分不多,没有满分,最高分为155 分。没有满分,是一个缺憾。主要原因是上面列出来的第8题和第19 题太困难。这两道题让我们教师做,也不容易做出来。难倒了我们许多数学高手。而这样的题目就出现在38 套试卷中的第一份试卷中。(4)总体来说,试卷考查着主干知识,各块知识在试卷中分布合理。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只是个别题目偏怪,影响了平均分。试卷有很好的区分度,各个不同类别的班级的均分存在着合理的差距。因为我们的学生没有做过陈题,这样的试卷对我们的学生还具有考查能力的目的。二、一轮复习以来的教学情况回顾:(1)做得好的地方:我们早已制定了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计划,计划详实,具体,周密。计划内分工明确合理操作性强,大家现在就是按照计划在一步一步地做着我们的事情。备课组成员能团结协作,能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大家工作积极性都比较高,工作都比较认真,分配的工作大家都能按时或提前完成。具体地说:每个成员能按照我们计划中分工的任务能及早地把教案备出来,在集体备课时我们能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研究教案和讨论与教学相关的事情,绝不是流于形式,编写的教案、各种周练、各种练习都经过多人审核修改,可以说质量较高,出错率很低。备课组正常开展听课活动,我在每次听课活动时,都点名,缺席人员都被记载下来。课堂教学方面:重视学生先做教师后讲,教师要讲学生不会的东西而不是会的东西,教师上复习课的模式是从问题出发,引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而不是要花很长时间先去梳理知识。我们重视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每周二的周练,周四的双课中的一节单课练,周六的一份综合性的滚动练习。在“五严”的背景下与“数学学科的重要性”的前提下,我们要求老师对学生要求采取“适度从严”和对学生作业“适度从多”原则。我们能及时发现教学中薄弱环节,能做到及时的弥补,如数列,导数内容在一轮复习时不到位,附加题在高二教得不到位,这些内容在我们平时的滚动练习中就经常出现,以强化这些重要内容。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有的学生讲义,练习都是自编的。都是在研习考试说明的前提下编制的。本学期以来,我们自认为我们的一切工作已是比较实在,特别是近期工作。 高三四月数学调研考试质量分析(武汉卷)一、试题评价调考数学试卷,总的说来,试卷遵循“两纲”,立足教材,强调基础,注重思维,突出能力,特色鲜明,在传承中折射创新,在平和中不乏亮点,有坡度,有难度,有较好的区分度,具有很好的选拔功能,充分表现出武汉市当好湖北省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和高考备考的领头羊的特点。 1 .深化能力立意思想、展现创新意识空间试卷在讲究整体谋篇布局的同时,立意创新和推陈出新,尤其是选择题、填空题,标高与高考题相当。试题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思维品质,在传统内容上创

江苏省常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数学试题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参考公式: 锥体的体积公式V =1 3Sh ,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为锥体的高. 样本数据x 1,x 2,…,x n 的方差s 2 = 1n (x i -x -)2,其中x -= 1n x i .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第3题) 1. 已知集合A ={-1,0,1},B ={x|x 2 >0},则A ∩B =________. 2. 若复数z 满足z ·i =1-i(i 是虚数单位),则z 的实部为________. 3. 如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S 的值是________. 4. 函数y =2x -1的定义域是________. 5. 已知一组数据17,18,19,20,21,则该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 6. 某校开设5门不同的选修课程,其中3门理科类和2门文科类,某同学从中任选2门课程学习,则该同学“选到文科类选修课程”的概率为________. 7. 已知函数f(x)=? ????1 x -1 ,x ≤0,-x 2 3,x >0, 则f(f(8))=________. 8. 函数y =3sin(2x +π 3),x ∈[0,π]取得最大值时自变量x 的值为________. 9. 在等比数列{a n }中,若a 1=1,4a 2,2a 3,a 4成等差数列,则a 1a 7=________. 10. 已知cos (π 2 -α) cos α =2,则tan 2α=________. 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双曲线C :x 2 a 2-y 2 b 2=1(a >0,b >0)的右顶点为A ,过A 作x 轴的垂线与C 的一条渐近线交于点B.若OB =2a ,则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

山东省2020届高三数学10月联考试题

山东省2020届高三数学10月联考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平面向量,数列。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3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 ∪N=+8<0},则{x|x1<2-x≤1},N=-6x1.若集合M={x|-4) 2 M ,3) C.[1,4) D.(1A.(2,3] B.(2,2)BC?(1,0)AB?(1,,?AB若,则 2.A.(2,2) B.(2,0) C.(0,2) D.(0,-2) ???x?lfn3?3xx=的定义域为3.函数 A.[-1,+∞) B.[-1,0)∪(0,+∞) C.(-∞,-1] D.(-1,0)∪(0,+∞) a8>9”是“a>3”的1的等比数列,则“ 4.若{a}是首项为2n a6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已知两个单位向量e,e的夹角为60°,向量m=5e-2e,则|m|=2211251921 D.7 C.A. B.6.在△ABC中,AC=3,AB=4,BC=6,则△ABC的最大内角的余弦值为111437??? B.A. D. C.24412482(cos72°+ cos18°)的近似值为cos27°≈0.891,则7.已知 A.1.77 B.1.78 C.1.79 D.1.81 8.函数f(x)=在[-π,π]上的图象大致为 - 1 -

文科数学-全国名校2020年高三5月大联考(新课标Ⅰ卷)(考试详解版)

文科数学试卷 第1页(共6页) 文科数学试卷 第2页(共6页) ………………………○……○……○……○……○………………装………………○………………订………………○………………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全国名校2020年高三5月大联考(新课标Ⅰ卷) 文科数学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0,2}A =,集合2{|2,}B x x x x =<∈N ,则A B =U A .{0,1,2} B .{0,2} C .[0,2] D .(0,2) 2.已知复数12i 34i z +=+,i 为虚数单位,则||z = A .15 B .55 C . 12 D . 22 3.已知 3.2 12 ln 3.14,log 5,2 a b c -===,则 A .b a c << B .c a b << C .b c a << D .a b c << 4.已知正项递增等比数列{}n a 中,2343,,4a a a 成等差数列,则2457 a a a a +=+ A .18或278 B .1 8 C .14或9 4 D .14 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为直角梯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 2 3 B . 43 C .2 D .83 6.函数ln || ()x f x x = 的图象大致为 7.在ABC △中,E 、F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BF 与CE 相交于点G ,11,23 BM BG GN NC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若 MN u u u u r =xAB y AC +u u u r u u u r ,则x y += A .112 - B . 518 C .0 D .16 - 8.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2019届高三数学一模考试质量分析

2019届高三数学一模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总体评价:注重基础、突出能力、难度稍大 本试题紧扣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在注重基础的同时更加突出了对考生(运算、迁移、应变等)能力的考查,符合当前高考命题基本原则与发展趋势。试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通过一轮复习后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充分体现了既注重基础又突出能力的特点。试题在全面覆盖了高中数学绝大多数高考考点的同时,对高中数学主干知识进行了重点考查,但由于我校一轮复习没有结束,而本试题有37分的试题学生没有复习到,对他们来说难度就大,且大部分题目来源于各省高考试题,难度较大。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基础不牢,能力不强, 缺乏策略 1、学生基础知识不牢,解题能力较差:如试卷的第1题、第5题、第6题、第8题、第13题、第17题都是一些常规题,解题思路存在一定问题。 2、运算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试卷第15、20题的运算,尤其是解题思路和方法对的学生由于计算复杂而没有结果,很让人遗憾。 3、审题不清:如试卷第1题、第12题均存在审题不清的问题。 4、推理归纳能力和数形结合解决问题能力差:如试卷第11、12、13、16、19、22题等题尤为明显。 5、解答策略缺乏,抓分意识不强:根据学生考卷,考后教师与部分学生交谈,了解到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差,情绪不够稳定,考试

过程中有些心慌意乱,碰到某些棘手题乱了阵脚,在一些选择题,填空题上花费了较长时间,致使后面某些有能力做出的解答题因无时间而白白丢掉。 三、下阶段的教学措施 1、要认真回顾和反思“一轮”复习中各个环节的得失,认真分析和总结“一模”测试中学生存在的不足,科学规划和严密组织后阶段的各项备考工作。 ⑴高三第一轮复习将于3月底结束,这轮复习主要是:梳理知识、构建网络、训练技能和兼顾能力。根据学生实际与教学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引领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构建和技能训练,并把课前、课堂和课后进行有机整合,使学生对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能经历恢复记忆、加深理解到巩固熟练的过程。通过“一模”测试,我们要研究以前的各项工作和措施哪些是有效的,哪些还存在着不足,还应采取何种策略加以改进和弥补等等,都要有思考、有措施、有策略,努力使我们的复习教学工作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实效性。 ⑵高三第二轮复习于4月份开始,这轮复习是:强化基础、完善网络、熟练技能和培养能力。我们采取的措施是以知识块为载体,组织专题复习,要求做到:使学生能理清块内的知识、方法和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熟悉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了解相关知识与其它数学知识的区别与联系等。即根据高考要求,把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和重要内容予以重点关注,并穿插数学思想方法。从“一模”测试情况看,

2017-2018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数学理科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数学试卷(理工类) 2018.1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共40分)和非选择题(共110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 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已知集合{}|(2)0A x x x = -<,{}|ln 0B x x =>,则A B I 是 A. {}|12x x << B.{}|02x x << C. {}|0x x > D.{}|2x x > 2. 已知i 为虚数单位,设复数z 满足i 3z +=,则z = A.3 B. 4 D.10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下各点位于不等式(21)(3)0x y 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 的是 A.(00), B.(20)-, C.(01)-, D. (02), 4. “sin 2 α= ”是“cos2=0α”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 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该四棱锥的体积为 A. 4 B. 4 3 D. 6. 已知圆2 2 (2)9x y -+=的圆心为C .直线l 过点(2,0)M -且与x 轴不重合,l 交圆C 于 ,A B 两点,点A 在点M ,B 之间.过M 作直线AC 的平行线交直线BC 于点P ,则点P 的 轨迹是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A. 椭圆的一部分 B. 双曲线的一部分 C. 抛物线的一部分 D. 圆的一部分 7. 已知函数()f x x x a =?-的图象与直线1y =-的公共点不少于两个,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2a <- B.2a ≤- C.20a -≤< D.2a >- 8. 如图1,矩形ABCD 中 ,AD =点E 在AB 边上, CE DE ⊥且1AE =. 如图2,ADE △沿直线DE 向上折起成1A DE △.记 二面角1A DE A --的平面角为θ,当θ() 00180∈o ,时, ① 存在某个位置,使1CE DA ⊥; ② 存在某个位置,使1DE AC ⊥; ③ 任意两个位置,直线DE 和直线1A C 所成的角都不相等. 以上三个结论中正确的序号是 A . ①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 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9. 已知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的双曲线C ,则双曲线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10.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S 的值为 . 11. Y ABCD 中,,E F 分别为边,BC CD 中点,若 AF x AB y AE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x y ∈R ),则+=x y _________. 12. 已知数列{}n a 满足11n n n a a a +-=-(2n ≥),1a p =,2a q =(,p q ∈R ).设1 n n i i S a ==∑, 则10a = ;2018S = .(用含,p q 的式子表示) 13. 伟大的数学家高斯说过:几何学唯美的直观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大自然界的基本问题.一位 A

2020届浙江十校高三10月联考数学卷

2020届浙江十校高三10月联考数学卷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20届浙江十校10月联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 1. 若集合{} 12A x x =-<<,{}2,0,1,2B =-,则A B =( ) A .? B .{}0,1 C .{}0,1,2 D .{}2,0,1,2- 2. 已知双曲线()22 2102x y b b -=>的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则b =( ) A .1 B C D .2 3. 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满足()()220f x x x x =-≥,则函数()f x 的零点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4. 若实数, x y 满足约束条件220100x y x y y --≤?? -+≥??≥? ,则z x y =+的取值范围是( ) A .[]7,2- B .[]1,2- C .[)1,-+∞ D .[)2,+∞ 5. 由两个 1 4 圆柱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 3π B . 2 π C .π D .2π 俯视图 侧视图 正视图 6. 设x R ∈,则“2x ≤”是“212x 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1x y a -=,()()log 10,1a y x a a =->≠且的图象可能是( )

D C B A 8.用数字0,1,2,3,4,5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奇数的个数是() A.72 B.144 C.150 D.180 9.在ABC △中,若2 AB BC BC CA CA AB ?=?=?,则 AB BC =() A. 1 B. 2 C D 10.在正方体ABCD A B C D '''' -中,点E,F分别是棱CD,BC上的动点,且2 BF CE =.当三棱锥 C C EF ' -的体积取得最大值时,记二面角C EF C' --,C EF A '' --,A EF A '--的平面角分别为α,β,γ,则() A.αβγ >>B.αγβ >>C.βαγ >>D.βγα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6分 11.复数 2 1i z= + (i是虚数单位),则z=,其共轭复数z=. 12.(5 1- 的展开式的各个二项式系数的和为,含的项的系数是. 13.已知圆22 :4 C x y +=与圆22 :4240 D x y x y +-++=相交于A,B两点,则两圆连心线CD的方程为.两圆公共弦AB的长为. 14.在ABC △中, 3 cos 5 C=-,1 BC=,5 AC=,则AB=.若D是AB的中点,则CD=. 15.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的 和.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可简记为“1+1”.1966年,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1+2”,获得了该研究的世界最优成果,若在不超过30的所有质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则两数之和不超过30的概率是.

(完整版)高三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高三1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直接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 1. 已知集合{1,1},{|124},x A B x R =-=∈≤<则A B =I ( ) A .[0,2) B .{ 1 } C .{1,1}- D .{0,1} 2. 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 A .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 B .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 C .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1=?βα,那么直线⊥l 平面γ D .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 3. 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其公差为2-,且7a 是3a 与9a 的等比中项,n S 为}{n a 的前n 项和, *N n ∈,则10S 的值为 ( ) A .110- B .90- C .90 D .110 4. 若实数a ,b 满足0,0a b ≥≥,且0ab =,则称a 与b 互补, 记(,)a b a b ?=-, 那么(,)0a b ?=是a 与b 互补的 (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5. 若,a b R ∈,且0ab >,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 A .222a b ab +> B .a b +≥ C .11a b +> D .2b a a b +≥ 6. 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上的区域D 由不等式组02x y x ?≤≤?≤??≤?给定。若(,)M x y 为D

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題共14小败,每小題5分,共70分.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1.已知集合U={1,2,3,4,5,6,7},M={x|x2﹣6x+5≤0,x∈Z},则? U M= . 2.若复数z满足z+i=,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z|= . 3.函数f(x)=的定义域为. 4.如图是给出的一种算法,则该算法输出的结果是 5.某高级中学共有900名学生,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学生中抽取1个容量为45的样本,其中高一年级抽20人,高三年级抽10人,则该校高二年级学生人数为. 6.已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是2,侧棱长是,则该正四棱锥的体积为.7.从集合{1,2,3,4}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则这两个数的和为3的倍数的槪率为.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2=8x的焦点恰好是双曲线﹣=l 的右焦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9.设等比数列{a n }的前n项和为S n ,若S 3 ,S 9 ,S 6 成等差数列.且a 2 +a 5 =4,则 a 8 的值为.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M(1,0)的直线l与圆x2+y2=5交于A,B 两点,其中A点在第一象限,且=2,则直线l的方程为. 11.在△ABC中,已知AB=1,AC=2,∠A=60°,若点P满足=+,且?=1,则实数λ的值为. 12.已知sinα=3sin(α+),则tan(α+)= .

13.若函数f(x)=,则函数y=|f(x)|﹣的零点个数为. 14.若正数x,y满足15x﹣y=22,则x3+y3﹣x2﹣y2的最小值为.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 15.在△ABC中,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若acosB=3,bcosA=l,且 A﹣B= (1)求边c的长; (2)求角B的大小. 16.如图,在斜三梭柱ABC﹣A 1B 1 C 1 中,侧面AA 1 C 1 C是菱形,AC 1 与A 1 C交于点O, E是棱AB上一点,且OE∥平面BCC 1B 1 (1)求证:E是AB中点; (2)若AC 1⊥A 1 B,求证:AC 1 ⊥BC. 17.某单位将举办庆典活动,要在广场上竖立一形状为等腰梯形的彩门BADC (如图),设计要求彩门的面积为S (单位:m2)?高为h(单位:m)(S,h为常数),彩门的下底BC固定在广场地面上,上底和两腰由不锈钢支架构成,设腰和下底的夹角为α,不锈钢支架的长度和记为l. (1)请将l表示成关于α的函数l=f(α); (2)问当α为何值时l最小?并求最小值.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试题(附答案)

康杰中学河东校区 2006-2007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512,,1,1M x x x R P x x Z x ?? =-≤∈=≥∈??+?? ,则M P 等于( ) A.{}03,x x x Z <≤∈ B.{}03,x x x Z ≤≤∈ C. {}10,x x x Z -≤≤∈ D.{}10,x x x Z -≤<∈ 2.某地区第一天下雨的概率是0.7,第二天下雨的概率是0.3,那么这两天该地区可能下雨的概率是( ) A.1 B.79.0 C.58.0 D.21.0 3. 若曲线4y x =的一条切线与直线480x y +-=垂直,则此切线方程为( ) A. 430x y --= B.450x y +-= C.430x y -+= D. 430x y ++= 4.将函数sin (0)y x ωω=>的图象按向量(,0)6 a π =-平移,平移后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平移后的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 ) A.sin()6 y x π=+ B.sin()6 y x π =- C.sin(2)3 y x π=+ D.sin(2)3 y x π =- 5. 若互不相等的实数,,a b c 成等差数列, b a c ,,成等比数列,且310,a b c a ++==则( ) A .4 B.2 C.-2 D.-4

6.已知函数()为常数)m m x x x f (16223-++=在[-2,2]上有最大值2,则此函数在 [-2,2]上最小值为 ( ) A .-38 B.-30 C.-6 D.-12 7. 若双曲线x 2-y 2=1的右支上一点P(m,n)到直线y=x 的距离为2, 则m+n 的值为( ) A –1/2 B 1/2 C ±1/2 D ±2 8.函数)0(>+=a x a x y 在区间[1,2]上存在反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 A .10≤<时,方程()0f x = 只有一个实根 ③()y f x = 的图象关于(0,)c 对称 ④方程()0f x =至多两个实根.

2021届湖北省百所重点中学高三10月联考数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添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已知集合A ={} 51x x x ><或,B ={} 04x x <<,则( R A)B = A .{}15x x ≤< B .{}05x x << C .{}14x x ≤< D .{} 14x x << 2.已知命题p :?x >0,x 2>2x ,则?p 是 A .?x >0,x 2>2x B .?x >0,x 2≤2x C .?x >0,x 2>2x D .?x ≤0,x 2≤2x 3.已知0.9 1.2 x =, 1.2 0.9y =, 1.2log 0.9z =,则 A .x >z >y B .y >x >z C .y >z >x D .x >y >z 4.若sin1000°=a ,则cos10°= A .﹣a B . C .a D 5.函数22()(e e )ln x x f x x -=+的部分图象大致为 6.“2k απ=(k ∈Z)”是“sin2α=2sin α”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若将函数()cos()3 f x x π ω=+ (0<ω<50)的图象向左平移 6 π 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满足条件的ω的所有值的和M =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科数学试题

贵州省五校联盟2012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联考试题 数 学(文科)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上。 3.第Ⅰ卷共2页,答题时,考生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第Ⅱ卷一律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严禁在试题卷或草纸上答题。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 1.若事件A B 、互斥,则()()()P A B P A P B +=+. 2.若事件A B 、相互独立,则()()()P A B P A P B ?=?. 球的表面积公式24R S π=,球的体积公式3 3 4R V π=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全集{1,2,3,4}U =且{2}U C A =,则集合A 的真子集共有 ( ) A.3个 B.5个 C .7个 D.8个 2. 在等差数列}{n a 中,836a a a +=, 5a = ( ) A.1- B.0 C .1 D .以上都不对 3.函数y =2 - x +1(x >0)的反函数是 ( ) A. y =log 21x -(),x ∈(1,2) B. y =1og 2 1 1 x -,x ∈(1,2) C .y =log 21x -() ,x ∈(1,2] D .y =1og 2 11 x -,x ∈(1,2] 4. “2a =”是“6 ()x a -的展开式的第三项是604x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 若向量a →,b →都为单位向量,则a →与b →一定满足 ( ) A .a →∥b → B. a →⊥b → C . 夹角为0 D .(a →+b →)⊥(a →-b →) 6.函数()log ||1a f x x =+ (01)a << 的图象大致为 ( ) A. B. C. D.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科数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最新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2,1,0,1,2--=A ,()(){}021|<+-=x x x B ,则=B A ( ) A .{}0,1- B .{}1,0 C .{}1,0,1- D .{}2,1,0 2.若a 为实数,且()()i i a ai 422-=-+,则=a ( ) A .1-B .0C .1D .2 3.已知命题p :对任意R x ∈,总有02>x ;q :“1>x ”是“2>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q p ∧ B .q p ?∧? C .q p ∧? D .q p ?∧ 4.等比数列{}n a 满足31=a ,21531=++a a a ,则=++753a a a ( ) A .21 B .42 C .63 D .84 5.设函数()()???≥<-+=-1 ,21,2log 112x x x x f x ,则()()= +-12log 22f f ( ) A .3 B .6 C .9 D .12 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若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372cm B .390cm C .3108cm D .3138cm 7.若圆1C :122=+y x 与圆2C :08622=+--+m y x y x 外切,则=m ( ) A .21 B .19 C .9 D .11- 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3=n ,则输出的=S ( )

A .76 B . 73C .98 D .9 4 9.已知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2的正四棱柱的各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体积为( )A . 332πB .π4C .π2D .3 4π 1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0≥=x x x f a ,()x x g a log =的图像可能是( ) 11.已知A ,B 为双曲线E 的左,右顶点,点M 在E 上,ABM ?为等腰三角形,且顶角为 120,则E 的离心率为( )A .5B .2 C .3D .2 12.设函数()x f '是奇函数()x f ()R x ∈的导函数,()01=-f ,当0>x 时,()()0<-'x f x f x ,则使得()0>x f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 ()()1,01, -∞-B .()()+∞-,10,1 C .()()0,11,--∞- D .()()+∞,11,0 第II 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设向量a ,b 不平行,向量b a +λ与b a 2+平行,则实数=λ. 14.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 ? ??≤-+≤-≥+-022020 1y x y x y x ,则y x z +=的最大值为.

2020届高三10月联考 数学(理)试题

2019年秋“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 高三10月联考 理科数学试题 命题学校:荆州中学 命题人: 审题人: 本试卷共4页,23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设集合{} R x y y A x ∈==,3,{} R x x y x B ∈-==,21,则=B A I ( ) .A ? ?????21 .B )1,0( .C )21,0( .D ]2 1,0( 2.函数? ? ?≤+>-=0,6log 0 ,23)(3x x x x f x 的零点之和为( ) .A 1- .B 1 .C 2- .D 2 3.若2ln =a , 21 5 - =b , dx x c ?=20 cos 21π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 ) .A a b c << .B b a c << .C c b a << .D b c a << 4.下列四个结论:①若点)0)(2,(≠a a a P 为角α终边上一点,则55 2 sin = α; ②命题“存在0,02 00>-∈x x R x ”的否定是“对于任意的R x ∈,02≤-x x ; ③若函数)(x f 在)2020,2019(上有零点,则0)2020()2019(b a (0>a 且1≠a )”是“1,1>>b a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