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战略:从思维到行动

战略:从思维到行动

战略:从思维到行动
战略:从思维到行动

战略:从思维到行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目录

第1章战略与战略管理

第1节战略与战略思维

第2节战略管理的过程

第3节战略管理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第4节战略决策者的素质

参考文献

第2章战略思维:理性分析与商业直觉的平衡

第1节战略思维的基本过程模型

第2节问题的识别与感知水平

第3节确定问题边界与构建分析模型

第4节构建分析模型、战略推断及检验

第5节一个结构化的决策分析实例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期望与目标:战略的驱动与归宿

第1节愿景与战略目标

第2节使命与责任

第3节愿景、使命、战略目标制定应注意的问题

第4节为什么需要愿景、使命、战略目标?

第5节古巴导弹危机与三鹿奶粉事件:企业社会责任的再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外部环境:公司战略选择的依据

第1节宏观环境分析

第2节产业环境分析

第3节竞争对手分析

第4节业务吸引力

第5节竞争对手分析和行为推断:一个案例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资源与能力:公司战略的支撑

第1节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第2节能力与核心能力

第3节企业资源/能力的识别与价值评估

第4节资源、能力的开发与投资

第5节进入新业务领域的决策与资源、能力

本章小结

第6章公司层战略:环境与资源能力的动态平衡

第1节战略的基本分类与适应的条件

第2节迈克尔·波特的一般性战略

第3节并购及跨国并购:陷阱还是馅饼?

第4节公司层战略选择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战略决策:过程的组织与优化

第1节决策与有限理性

第2节问题识别与陈述

第3节结构化问题与程序化决策

第4节非结构化问题的决策方法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战略实施:使结构与战略协同

第1节使权力分配、业绩评估与激励政策相平衡

第2节战略实施:在信任与控制之间寻求平衡

第3节多元化战略与组织设计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战略变革:动因与过程管理

第10章战略逻辑、战略思维与战略平衡

后记

第3章期望与目标:战略的驱动与归宿

第1节愿景与战略目标

一、愿景确定:边界宽些还是窄些?

愿景通常应该描述出如下内容:

●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或经营业务的范围边界。

●公司力求达到的产业地位目标。地位目标常常与经营的地域范围定位相联系经,如在地区市场中

的地位、国内市场中的地位,或者全球市场中的地位等。

●公司将要满足哪些客户的需求,满足这些客户的需求将要开发或具备的能力等。

知名公司愿景范例:

●麦当劳:提供全球最优的快速餐饮服务

●华为:成为世界级的、领先的电讯设备提供商。

●西安杨森:我们志在一如既往地保持在中国制药行业的领先地位。

●微软早期愿景:让每一张办公桌、每一个家庭中的电脑,通过使用一流的软件而成为一个强有力

● 联想: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

键升的愿景:我们立志——成为全球商标印刷行业最前沿的引领者和客户的最佳选择。(专一的方向,与麦当劳相似)

业务边界

图3-1 愿景陈述中的业务边界与地域边界组合矩阵

案例:联想与麦当劳战略与实际的比较。 二、战略目标:定量还是定性?

战略目标是愿景的分解。公司的愿景刻画一个公司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要达到的图景。这个可以预见的未来,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久。而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在愿景和使命指导下确定的关于企业在较长时期(一般为3-5年)内要达到的水平的界定与描述。

战略目标一般要回答以下三个基本问题:企业现在在哪里?企业要到哪里?怎样才能从这里到那里。

第2节 使命与责任

使命陈述的核心,是要说明企业存在的理由,包括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责任。

一、制定使命陈述的过程

使命发挥作用的根源,源于人们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成就需要;而成就需要满足的前提在于对组织使命的承诺。

1.会议动员,统一高管的思想。为什么要做使命?

2.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或者选择一些其他企业的使命陈述范例,交给所有管理人员作为背景材料阅读;之后要求每个人或者每个小组独立为企业准备一份使命陈述。一个专门机构或由高层管理者组成的委员会,将这些使命陈述进行分类整理,组合成若干篇使命陈述草案,将其分发给所有管理者,要求大家进行增删或修改,并开会正式修改文件。

可以项目团队讨论的形式,也可请咨询公司协助。 二、使命陈述的关键要素

● 用户:公司的用户是谁?公司将怎样对待他们?

● 对员工的态度:公司将怎样对待员工?尊重和奖励何种行为、何种态度的员工? ● 对股东以及对生存、增长和盈利的态度:公司是否努力实现业务的增长,并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公司将如何使用利润?

● 社会责任与公众形象:公司如何对社会、社区和环境等承担责任? ● 经营哲学:公司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志向和道德倾向是什么? ●

自我认识:公司最独特的能力或最主要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另外,愿景陈述中可能涉及以下内容,也常常需要在使命陈述中进一步明确,以便成为指导企业运行的基本准则:

● 产品或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或服务项目是什么? ● 市场:公司在哪些地域或何种细分市场上进行竞争? ●

技术:公司是否谋求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使命陈述范例:

西安杨森的使命:我们将通过提供创新的、具有国际水准的药品,并与国内医药卫生各界人士真诚合地域边界

●声誉/最受欣赏和信赖的公司;

●最佳雇主;

●销售、市场份额、新产品导入领先;

●最佳伙伴。

香港廉政公署的使命(1974年确定):廉政公署致力于维护香港公平正义,安定繁荣,务必与全体市民齐心协力,坚定不移,以执法、教育、预防三管齐下,肃贪倡廉。我们的目标如下:

●以有效方式调查和检控贪污;

●积极推行防贪措施以杜绝贪污机会;

●教育市民认识贪污的祸害及争取他们对肃贪倡廉工作的支持。

联想使命陈述:

●为客户:联想将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服务,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简便、高效、丰富多彩;

●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提升员工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为股东:回报股东长远利益;

●为社会:服务社会文明进步。

联想集团一贯秉承“让用户用得更好”的理念,始终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最新最好的科技产品,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面向未来,作为IT技术与服务的提供者,联想将以全面客户导向为原则,满足家庭、个人、中小企业、大行业、大企业四类客户的需求,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产品和服务。

TCL集团的使命陈述:

●为顾客创造价值;

●为股东创造利润;

●为员工创造机会;

●为社会创造财富。

夏威夷银行的愿景和使命陈述:夏威夷银行的愿景是在夏威夷州和我们所服务的太平洋地区提供最完善、最高效的金融服务。

●作为由围绕在一家优秀地区性银行周围的各公司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我们将提供范围广泛的服

务。我们将以有竞争力的、与我们的盈利目标相一致的价格满足用户的需求。

●我们的基本经营战略是认清、了解和满足个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金融服务需求。我们将关注影

响我们业务的变化因素并主动利用新的机会。

●我们从事业务的区域只扩大到这样的范围,即在那里我们独特的背景、经验和能力将给予我们以

竞争优势和适当的、能获得足够财务收益的机会。我们只增设那些我们能够做好的金融服务项目。

●我们的两个主要目标是:通过提高业务效率和自动化水平而显著降低非利息支出,通过扩大收费

服务而增加非利息收入。

●我们要在很大程度上自主决定我们从事业务的条件。我们将永远保持强有力的财务状况。我们的

目标是在财务业绩方面始终位于业绩最高的10%的银行以内。这将确保我们股东的投资得到增值。

●我们将保持一种激发人们向上的工作环境,保持一种在企业各个层次上承认、鼓励并奖赏卓有成

效的员工的环境。

●我们将永远以诚实和正直作为行为准则。我们每个人要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和负责的公司

成员。

惠普公司的使命陈述:

●顾客:向惠普公司的顾客提供价值尽可能大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得并保持他们对惠普公司的欣赏

和忠诚。惠普公司的成功和发达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得到保证:向顾客提供他们确定需要而又有持久价值的优良产品,并在售前和售后提供各种有价值的服务。

●利润:为支付公司发展所需资金并提供达成其他目标所需的各种资源,公司必须获得足够的利润。

惠普公司的长期政策是将利润中的绝大部分重新投资,并依靠这种重新投资,再加上从雇员购买

公司价值或者股票价值的提升上,而不是利润的分红上)。由于经济波动及客户需求的变化,公司每年的利润各不相同;公司所需的资本也在变化。当利润或其他现金来源不能满足资本需要时,就依靠短期的银行贷款来弥补。

● 新的业务领域:当且仅当惠普公司有新的创意,而技术、制造和销售能力又能保证在该领域中做出为顾客所需而又有利可图的贡献时,才进入新的领域。

● 成长:要使公司的成长只是受到利润和开发及制造真能满足顾客需要的技术产品的能力的限制。 ●

员工:帮助惠普公司的员工分享公司的成功。正是他们才使公司的成功得以实现;公司将以他们的工作成绩为依据,为他们提供职业保障;承认他们的个人成就;保证他们因完成工作而获得个人满足感。

● 管理:使个人在实现明确规定的目标时有充分的行动自由,从而鼓励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公民地位:公司重视对社会所承担的义务。公司要成为它经营活动所在的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社区的一种经济、智力和社会财富。

第3节 愿景、使命、战略目标制定应注意的问题

一、愿景陈述应在具体和抽象、边界的宽和窄之间达成平衡

愿景和使命陈述,一方面是公司评价未来机会或做出选择的基准,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另一方面还要有足够的适应能力,有助于形成和考虑多种可行的目标、战略,避免不适当地抑制管理部门的创造力。如何平衡:边界要窄到足以排除某些风险、宽到足以使企业能够适应变化,把握创造性增长的机会。

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首先是选定的业务领域和地域边界是否具有足够的成长空间、是否足以支撑愿景的实现?其实是公司的核心资源和能力适应的业务范围到底有多宽?

二、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对等平衡,双向互动

案例:联想使命与惠普使命的对比

惠普:有表述企业对待员工的前提:以他们的工作成绩为依据。 夏威夷:承认、鼓励并奖赏卓有成效的员工。

在处理公司和员工关系时,公司使命不仅要表达公司对员工的承诺,同时也要陈述公司尊重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行为。现在很多公司重视薪酬机制设计和改革,这是必要的。但薪酬设计只决定奖励什么、奖励多少,真正决定企业文化的不是奖励什么,而是奖励的内容、奖励的原因:什么人因为什么行为、什么贡献而得到奖励,奖励对象确定的标准和程序是否公正,这些恰恰是使命应该清楚界定的内容。

企业应该如何对待员工:既不要将员工当主人一样对待,也不要将员工当奴隶一样对待。 三、利益相关者地位或优先序的决定:权力与利益关系的平衡

企业确定利益相关者优先序安排,需要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做出清晰的判断: ● 利益相关者的权力有多大?他们对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力有多强? ● 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期望是什么?其利益与公司利益的关联度有多高?

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或行为是稳定的、可预测的,还是高度动态、不可预测的?

可预测性

图3-3 利益相关者定位:权力/动力矩阵

高 低

权力

利益水平

图3-4 利益相关者定位:权力/利益矩阵

图3-4表达的基本含义是:利益相关者影响公司战略与运行的动机与其利益相关,而其影响公司的能力则取决于其权力的大小。

四、谋求国际化的企业使命应具有全球化视野或国际意义上的合理性

使命可接受性检验要注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利益相关者确定的范围必须与愿景相一致;如果企业致力于国际化,就必须从国际范围来考察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可接受性。比如,联想的愿景陈述中强调的是“国际化的联想”,而使命陈述却特别强调“始终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最新最好的科技产品,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并通过媒体强调“产业报国”的责任,二者显然不匹配,将来就不可避免地面临冲突。

五、使命陈述应体现对用户的正确预期 企业经营需要首先识别和确认用户的需求,并提供产品或服务以满足这一需求,而不是首先生产产品,然后再为它寻找市场。理想的使命陈述还应认定本企业产品对用户的效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使命陈述突出了通信服务而不是电话;环球影视公司则强调了娱乐而不是电影,其道理都在于此。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美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铁路业竞争优势最为显著的阶段,因为铁路业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在于规模经济。但恰恰在这个阶段,美国铁路业开始走向萧条。原因,铁路事业的经营者将铁路事业当成铁路业经营,意味着管理的重点放在铁路和相关设施上;如果将其作为服务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将放在服务上、放在客户关系管理上。

六、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必须得到高管人员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认同。

确定愿景和使命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引导企业方向,激发员工忠诚,规范员工行为。员工不是通过听高管人员说什么来识别这个企业真正信奉的是什么,而是通过观察高管人员的行为来识别企业信奉的是什么。

第4节 为什么需要愿景、使命、战略目标?

有一句日本谚语:有目标但没有行动,是白日梦;有行动但没有目标,是噩梦。 一、愿景、使命、战略目标,是企业信仰系统的核心 二、战略目标是企业评价新机会是否值得利用的关键标准

企业家一旦事业成功,高度自信,常常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诱惑大大增加、可供支配的潜在资源大大增加,同时又常常觉得“对岸的景色更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的指导,会怎样呢?讲就是将在熟悉领域赚到的利润投入新的不熟悉的领域,也没有深入分析和理解,最后常咽下苦果。

三、战略目标是企业资源配置的依据和指导原则

从长期来讲,资源不是按业绩来配的,而是根据战略来配的。 四、愿景、使命、战略目标是协调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基本准则

低 高

权力

古巴导弹事件因为苏联和美国均意识到核战争对人类的可怕后果,相互妥协退让,避免事件发生。而在三鹿奶粉事件中,决策者以伤害数以万计的婴幼儿健康和生命为代价,谋求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且在危害发生之后,不是主动招回产品,控制损害范围,而是千方百计地隐瞒和欺骗,逃避责任,结果可想而知

一、过程与结果

二、共性与不同

对于决策者而言,古巴导弹危机属于“后击后发”。在按下核按钮之前,双方都有选择权。而三鹿奶粉属于“先击后发”。企业的非道德或非法行为一旦迈出第一步,就相当于扣动了板机……

第4章外部环境:公司战略选择的依据

图4-1 商业环境的不同层次

环境分析可可采用两种顺序:从里向外或从外向里。通常人们采用的顺序是从外向里,即从宏观环境分析,到产业环境分析,再到竞争对手分析。

第1节宏观环境分析

业带来机遇或威胁,而常量的影响则比较小。第三步,要在推断这些因素未来趋势的基础上,识别这些环境变量影响产业/企业的机制或途径。

一般情况下,环境影响产业/企业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要么影响需求,要么影响供给。但对供给方的影响要复杂得多。

第2节产业环境分析

一、产业边界或分析范围的界定

波特的五力竞争强度模型

产业内现有对手的抗衡度越高,利润空间越低。

三、影响产业竞争强度/利润空间的具体因素

(一)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取决于产业进入壁垒的高低。进入壁垒通常包括:

●规模经济:如电子元件制造业、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

●转手成本:如移动电话,客户更换服务商就需要更换号码,给客户造成不便。

●进入分销渠道:近年中国从事OEM或ODM的服装企业被不断提高的成本、不断下降的利润所

困扰。有些企业开始谋求创立自己的品牌,但进入分销渠道或构建分销网络所遇到的困难超出了它们的预期,有些企业因为对此准备不足而失败。

●经验/学习曲线:先进入市场的某些企业可以使自己的产品标准成为行业标准。

●预期的报复:市场上已经存在的企业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阻止其他企业进入。

●政府政策:如铁路、电气、电力、煤气等由政府部门垄断改为放松管制或私有化面临压力。

●差异化:

(二)替代品的威胁:提供新的产品选择空间、提供新的功能、更低的价格等。

●产品之间相互替代

●需求替代

●同类替代

(三)购买方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在以下情况下,购买方的议价能力相对强些:

●买方相对集中。

●供应方产品无差异,买方选择空间大。

●更换供应商的成本很低或没有风险。

●买方存在后向一体化的威胁。如买方收购一家供应商。

在以下情况下,供应商的力量很可能相对大些:

●供应商比较集中,而买方相对分散。

●更换供应商的成本很高。

●供应商有强大的品牌优势

●如果不能获得满意的价格和利润率,供应商就有可能采取后向一体化措施。

(四)现有企业的抗衡

影响竞争对手之间抗衡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竞争对手的数量与实力均衡程度。如果竞争对手数量众多,彼此的规模差别不大,竞争就可能很

● 市场增长的速度也会影响竞争关系。 ● 高固定成本。

● 产品差异化程度很低。 ●

产业退出壁垒很高。

四、使用五力竞争强度模型应注意的问题

图4-6 企业持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第3节 竞争对手分析

一、竞争对手行为推断模型

分析竞争对手,最关键的是识别竞争对手影响本企业的途径或机制。在完全竞争市场,竞争对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在相对垄断的市场中,竞争对手对本企业影响的直接途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竞争对手可能采取某些主动的行动,这些行动对本公司的战略和目标的实现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二是当本公司制定并实施某些战略和行动后,竞争对手可能会做出某些反应,这些反应会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

图4-7 竞争对手分析模型。

二、战略推断的演绎与归纳

图4-10

三、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对手分析架构

第五讲 事物的永恒发展和创新思维

第五讲事物的永恒发展和创新思维 事物的普遍联系、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运动时物质的存在方式,发展是事物前进的变化或上升的运动,意味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自然界的进化,人类社会的变迁,乃至人的思维变化,总体上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一、食物是永恒发展的 在唯物辩证法中,“发展”与“运动”、“变化”密切相关。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孔子感慨“逝者如斯夫”,说的是运动;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说的也是运动。唯物辩证法肯定事物的联系,就必然肯定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因为相互联系包含着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自然界的各种物体“处于某种联系之中,这就包含了这样的意思: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而它们的相互作用就是运动”。 运动具有多种形式、不同方向,总体上看无非三种方向:一是单一水平运动,即同一等级运动形式间的转化;二是下降的运动,即从高级形式向低级形式变化;三是上升的运动,即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变化。 发展指的是事物上升的运动,是事物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变化,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不仅是现实世界中随处可见的普遍现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变化的整体方向和主导趋势。19世纪50年代,达尔文就用生物进化的事实证明了生命现象总体上升运动的发展趋势。20世纪70年代,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等非平衡态的自组织理论,进一步从理论上说明了自然界的上升运动。自组织理论认为,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纯粹的孤立系统在现实世界中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任何系统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开放系统。当开放系统具备某些内外部条件时,如远离平衡状态、存在非线性作用和随机张落时,就会自发地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由于这一过程的指令来自系统内部而非外部,因此这种现象被称为“自组织”。从宇宙的演化到人类历史的演变表明,现实世界以进化、上升为主线,在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方向性,即前进、上升的变化趋势。 发展的这种方向性又是通过发展的过程性体现出来的。所谓过程,就是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一个事物向另一个事物的转化,或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事物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因此,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是否承认运动变化中存在着前进、上升和发展的趋势,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之一。辩证法认为,不仅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着,而且这种运动变化的主导趋势和必然结果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它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因素,继承了其中的合理因素,增加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因素,并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以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因而必然产生;旧事物的结构和功能由于不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因而必然灭亡。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不可避免、不可抗拒的。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们正确理解和认识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坚持唯物辩证的发展观,就要坚持发展的观点,把事物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不断克服困难、开拓前进的。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依然不能自我陶醉、固步自封,而要保持居安思危、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我们事业发展。

如何培养企业管理者的战略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企业管理者的战略思维能力 摘要:战略思维,作为一种着眼于全局和长远来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是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对战略思维的概念和主要特征进行分析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培养和提高企业管理者战略思维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企业管理者面临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这就要求管理者只有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战略性的思考和谋划,才能科学地把握时代的脉搏,预见其发展趋势,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不断取得事业的辉煌。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建立和运用科学的战略思维方式,努力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战略思维能力,以有力地推动所经营事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实现股东、客户、员工和其它利益相关者的福祉。 1.战略思维的内涵 一般说来,战略是指在整个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生活中,那些事关全局、具有根本意义或长远意义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或方略[l]。就其广义而言,则是指研究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认识规律的思维方式,是人们分析和解决宏观性、前瞻性、政策性等重大战略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古人云:“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万世之谋,全局之谋,就是战略之谋。战略思维是指对关系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重大问题的分析、综合、判断、预见的理性思维过程,是对社会经济变化发展的运动规律的思考与把握,是管理者思维能力、思维水平、思维成果的高度体现。战略思维的成熟与否,不仅直接制约着管理者观察、分析、判断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立场、观点,而且直接制约着管理者的管理方法、管理艺术、管理绩效。因此,战略思维是企业各个层级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 战略思维的核心就是能够把握住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趋势,做到“运筹于帷握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就需要管理者能够深谋远虑,具有战略眼光和洞察能力。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尽管是曲折多变的,但其内部总包含着一定的规律性,认识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了事物发展的趋势,才能做到运筹帷握,

一辈子都用得上的10种“成年人思维”

一辈子都用得上的10种“成年人思维” 文/宝木笑导言:只说平凡人,只讲平凡事,也许你在我的文字里看不到很“炫”的色彩,但我却能保证对你 的善意和真心。“成年人思维”对应的是“成年人的世界”,“成 年人的世界”也许不是很精彩,但绝对现实,也许不是很明媚,但绝对深沉,我们可以选择永不长大,但我们无法选择是否生存。本文字数比较多,大家阅读辛苦了,先道个歉,咱们走起。NO.1 领导不是我们亲爹最近两年认识一些比我小好几岁的小兄弟,经常听到他们喝多了之后向我抱怨:“大哥,你是没见我们部门的那个变态,真特么刻薄啊”,“我们头儿特么就是个杂碎,让我干活儿的时候说的像朵花儿似的,妈的真要是求他办点儿事儿就特么怂了”,“整天就知道 变着法儿叫我加班儿,没事儿也变着花样儿压榨我们”…… 这种事儿,没法劝,劝就显得情分浅了,只能陪着喝……可是这种思维还是要不得的,不然这辈子都不会过得轻松写意。我们早就习惯了抱怨各种各样的事情,特别是对领导,反正工作十多年,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其实,如果我们冷静下来,用长一些的时间品一品周围的人和事,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大家都在抱怨领导,但是却模糊了领导的职业属性。领导不是我们亲爹,是收取我们剩余价值的“班头”,是榨取我们血汗的“资本家”,虽然这是个半开玩笑的比方,

但我们总是不愿意承认这个本质性的东西,即领导的职业属性,所以才会总是抱怨领导对我们“不够好”。为啥这条思维要上榜?因为我们步入社会后,大部分时间是在工作场所度过的,如果仅仅是在工作上抱怨也无妨,谁也不是圣人,没人可以永远任劳任怨,但人的心情是个综合体,具有很大的惯性,我们在工作上心情特不好,一定会间接伤害到我们的家庭,所以要提起高度的重视。PS:更要注意,不但领导不是我们亲爹,周围的朋友、同事、同学等等也不是天生就欠我们的,人家帮咱们是人情,不帮咱们是本分,千万别多想,想多了,一辈子过不好。NO.2 永远不要轻视人民群众的智慧这个话可能有点儿太老土了,像是几十年前的语言,但是朴实无华的东西往往蕴含着最实际的道理。现在的网络,是标准的“网红”时代,现在的社会,也越来越复杂和浮躁,人们仿佛都在做着一件事,那就是变着花样表示自己的“与众不同”,都在争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人作为生命体,找寻自我,标示自我,是天性,值得最大善意的肯定,但如果因此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对平凡朴实嗤之以鼻,对大多数人的选择和做法不屑一顾,那就很不明智了。那些默默无闻的大多数,真的就那么愚昧,那么不堪么?我这人笨,就只能说说身边的事儿,比如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那个时候大部分人的想法就是反正将来都要结婚的,结婚就得买房啊,所以我身边的不少哥们儿就张罗着开始买房了。

怎样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怎样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连载1(摘自《柔性头脑修炼》) 在思考问题时有一个概念常常被人们提及,它就是——逻辑。 那么,什么是逻辑呢? “逻辑”,或称为“理则”。源自古典希腊语λ?γο? (logos),最初的意思有词语、思想、概念、论点、推理之意。1902年严复译《穆勒名学》,将其意译为“名学”,音译为“逻辑”;日语则译为“论理学”。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逻辑的涵义是思维的规律或客观的规律性,逻辑学被定义为研究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学。 从本质来看,逻辑更像是由“道理”构成的系统结构。所谓合乎逻辑就是指没有破坏“道理”的系统结构,不合乎逻辑就是破坏了“道理”的系统结构。为了更全面准确的把握“逻辑”的本质,下面我们来探讨几个重要的概念。 客观逻辑与主观逻辑 如果我们把逻辑视为“道理”的系统结构,那么它就可以衍生出两大逻辑领域:一是客观自然所遵循的“道理”(客观逻辑);二是主观思维所遵循的“道理”(主观逻辑)。由于主观思维是建立在人的大脑物质基础之上的,而人既是自然环境中的一员,同时又是自然的进化产物,所以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是相交的两个圆,它们的“道理”有重叠部分,也有各自不同之处。 假如婴儿诞生后有两个脑袋,在我们看来是不合逻辑的事情,因为按照正常的基因信息系统“制造”的人只有一个大脑,婴儿有两个大脑是不正常的,这破坏了造物主对人体系统结构的“道理”界定。

假如思维活动中有人告诉你“白马非马”,你会感觉这是不合逻辑的结论,因为按照正常的主观感知白马也是马的一种,说白马非马破坏了人们主观思维中对概念系统结构的“道理”界定。 通过上述两个假设我们可以看出,逻辑实质上就是一种“道理”法则的体现,人们认为有理或合理的事情、行为、过程、结论等就视为是逻辑的,否则就视为是非逻辑的。 那么,“道理”法则又是由谁来规定的呢? 过去人们把神、造物主、天之道来作为“道理”法则的制定者,现代的人们则不认为宇宙中存在着一个“道理”法则的制定者,而将“道理”法则视为自然规律、客观存在的体现。今天,人们习惯于将客观世界中所体现出来的规律性视为客观逻辑法则,将主观思维中所体现出来的规律性视为主观逻辑法则。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对“道理”法则的认识是一个渐进发展过程,即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或人类思维层次的提升将有更高级的客观逻辑或主观逻辑被发现或被创造出来。 比如,当科学基因技术制造出狮身人面、人头马身的怪物时,人类就需要创造更高级的逻辑法则去证明它存在的合理性,因为按照旧的客观逻辑规则来讲,在自然进化的道路上这些是不可能出现的物种,是不合逻辑的生命。在人类的初级阶段,主观逻辑需要遵循客观逻辑,而当人类成为可以“随心所欲”的造物主,像传说中的神一样为万物制定“道理”法则时,主观逻辑就开始有能力为大自然“制订”新的客观逻辑法则。

策略思维重点

策略思维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时机18 所谓时机,应当是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点。时机,是两种状态之间的联系 2、策略P38(也可是单选和填空) 策略就是应对当前环境和格局的紧迫变化,以目标为指引,充分发挥资源效力的操作方法。 3、企业资源 我们将一个企业能够用于生存和发展的全部所有,统称为企业资源。 4、机动性地配置资源(也可作填空) 机动性的配置资源就是平衡各个方面的资源配置要求,既要集中资源,形成相对的优势,确保关键环节与关键点,又要注意资源的平衡协调,关注全局的变化和长远利益的获得。5、企业能力 企业能力,是一种运用资源的素养和技能。企业能力包括个人能力和组织能力。企业能力上的互补,既要使企业中的个人能力互补,又要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组织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其他使用者之间互补。 6、策略思维的临时性 策略思维的临时性,要求能够在尽快的时间里应对环境的压力,解除威胁;要求能够在尽快的时间里针对问题,提出明确的解决途径;要求在实现问题解决和压力消除的同时,照顾到组织长远的利益和发展。 7、策略思维的主题原则 策略思维的主题原则,是指策略思考过程中应当有一个相对明确的主题,是个主题贯穿在思考过程中,既是思考的起点,又是思考的主线,还是解决方案的评价标准。 8、性能利益,消费者获得的产品基本性能的满足感,就是产品和服务的性能利益。 9、财务利益,消费者支付成本获得的价值感,就是产品和服务所体现的财务利益。 10、心理利益,指消费者在产品和服务的购买、使用、收藏、处置和丢弃等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理上的快感 11、企业的共有价值观是企业领导人和企业的员工共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2、情境资源是由于对环境的认定和判断带来的资源。 13、变迁资源,是指因为环境和事物的变化带来的增加资源。

底线思维能力

底线思维能力 底线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 底线思维是什么底线思维(bottom-line thinking)是一种思维技巧,拥有这种技巧的思想者会认真计算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并且接受这种情况。底线思维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态度,能够提供继续前进时所必须的那份坦然。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轻易地做决定或担风险。有时可能苦苦思索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但仍然无法得出结论,采取行动。这种情况的出现,常常是由于我们害怕跨入未知领域所带来的后果而引起的。生活在当前这个即使不算是混乱,但至少可以说是变幻无常的时代,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对我们的工作、家庭、生活方式作出调整。 底线思维的基本特点底线管理所基于的底线思维是一种典型的后顾性思维取向,是公共管理行为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与战略计划、绩效管理、效益最大化、激励与反馈等注重前瞻性的思维取向不同的是,底线思维注重的是对危机、风险、底线的重视和防范,管理目标上侧重于防范负面因素、堵塞管理漏洞、防止社会动荡。 底线管理是公共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社会发展就如跑步,要想跑得快,首先方向要明确,这是战略计划的范畴;第二是不能走弯路,不能跌倒,这是底线管理的范围;第三才是动作技术问题

(绩效管理的范畴)、体质体力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精神状态的问题(激励与反馈的范畴)等。在这其中,底线起着“最起码保证”的作用。同样道理,在公共管理中,底线思维起着与“最理想境界”、“效益最大化”相对应的“最低防线”、“危机最小化”的作用。基于这种底线思维所进行的底线管理,是公共管理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底线管理与危机管理既明确区分又相辅相成底线管理乍一看有点像危机管理,都是注重负面因素和各种变故。但是,底线管理比危机管理更加积极,更加具全局观念,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底线思维的价值取向更加注重人为因素,更加注重避免因政策、措施、管理的疏忽等人为因素带来的破坏,更加注重人力可以做到的防范措施和系统建设,更加注重从减少负面影响来促进发展。 对于我国所处的社会时代而言,加强底线管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思维取向。我国刚刚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发展阶段不久,经验证明这是一个矛盾多样、冲突多发、薄弱环节较多的阶段,底线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杨春贵)

如何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杨春贵 战略思维是领导干部必备的一种素质和能力 所谓战略思维,就是关于实践活动的全局性思维,其根本特征是正确处理实践活动中各方面、各阶段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全局的最佳效果。毛泽东说:“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如果丢了这个去忙一些次要的问题,那就难免要吃亏了。”这里讲的是战争,实际上适合于任何领导工作。实践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和过程性,决定一切实践主体都应具有总揽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实践活动同其他人比较起来,总是涉及的领域更广,方面更多,内外关系更为复杂,影响也更为深远,因而更加需要有全局眼光,更加需要从整体和长远的战略高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只有具备较高的战略思维能力,才能正确处理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保障、战略转变等一系列事关全局的战略问题,才能有正确的战略规划和战略行动,才能驾驭全局取得事业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有的同志可能会说,总揽全局的战略思维是中央领导同志的事,是大领导的事,他们应当成为战略家;而我们在地方、基层或部门工作,处于局部地位,做的是具体的事,何以有必要提高总揽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呢?我们的回答是必要的。因为:第一,全局和局部的区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毛泽东说:“世界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国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个独立的游击区、一个大的独立的作战方面,也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即是说,相对于全局而言,你是局部的,相对于你所管辖的部分而言,你又是全局的,也有一个总揽全局的问题。因此,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当具有战略思维能力。第二,即使从你所处的局部地位来说,你也需要了解全局,具有全局意识。毛泽东说:“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的东西的。”只有增强全局意识,了解战略大局,才能自觉服从和服务大局。自觉在大局下行动,为全局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而不是妨碍大局、甚至危害大局。邓小平在谈到地方财政工作时说,地方财政工作要有全局观念,“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党历来

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它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有没有智慧,主要就看他的思维能力强不强。要使自己聪明起来,智慧起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主要目的是改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能实际训练中把握住思维品质,进行有的放矢的努力,就能顺利地卓有成效地坚持下去。思维并非神秘之物,尽管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但它却是实实在在,有特点、有品质的普遍心理现象。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我们教育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就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加强学习的独立性,保持应有的好奇心,培养强烈的求知欲。 “好奇是研究之父,成功之母。”好奇是求知的萌芽,创造的起点。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许多问题都想打破沙锅问到底,于是我就常常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故意设下悬念,鼓励他们去探索,而只有在探索过程中,才会不断地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学习思维处于主动状态,所以学生学习兴致高,乐于思考,培养了思维能力。 二、注重思维的发散,在解题练习中进行多解、多变。 小学生缺乏变通能力,思维较单一,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多花费精力,精选习题,还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在解法上不拘一格。并注意从多种解法中对比分析,尽可能采用灵活的、简单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还可以围绕同一问题,让学生不断变换角度去思维,拓宽思路,并让学生对比分析,选择最优方法,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创设情境,开启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依赖性较强,较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巧妙地抓住时机,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情绪引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并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迫切愿望,让他们主动思考、主动表达、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习的思维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认识基础,思维发展规律,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的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思维。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启动学生主动思维。 四、及时评价、适时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曾陷入了一个误区,往往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灌输者、课堂管理者的角色,使学生处于被动、被控、单向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总是习惯等答案、靠答案,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怎么办?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于是我逐渐转变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对学生在

21种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_如何提高思维能力

21种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_如何提高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读几本书就能得到的。从总体上说,需要在思维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思维的实践活动,才能逐步锻炼培养。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的21种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资料,欢迎阅读。 21种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 大脑就是一台三磅重的超级计算机。它是身体运行的命令和控制中心。它几乎涉及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你的大脑决定你如何思考,如何感觉,如何行动,以及如何与他人相处。你的大脑甚至决定你是哪一类的人。它决定了你有多善解人意;你有多友善或是有多粗鲁。它决定了你思维有多敏捷,这还涉及到你工作完成的如何以及你的家庭。你的大脑还影响你的情感活动,以及你如何对待异性。 大脑比我们可以想象到的任何计算机都要复杂。你的大脑里一千亿个神经细胞,每一个细胞都与其他许多细胞有联系,你知道吗?事实上,大脑内部的联系比宇宙中的星星还要多!无论是在工作,休息还是恋爱中,要做到最好的自己的本质上就是要优化你的大脑。 显然,你做的所有事,你所有的感觉和思想,你与人相处的每一处细微差别,其中心就是你的大脑。它既是一个带动你复杂生命的超级计算机,也是一个为你的灵魂提供住所的温柔器官。而当你跑步、举重或者做瑜伽以保持良好身体状态时,你忽略了你的大脑以及相信它给它做它的工作的机会。 无论你的什么年纪,精神锻炼都带给大脑普遍积极的影响。所以,这儿有21条方法提升你的脑力。 1.驱动你的大脑细胞 研究表明得到足够运动的人,其大脑也更好。加州拉由拉市的萨克生物研究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与整天坐那儿在网络聊天室里讨论指环王的老鼠相比,只要觉得想要跑步就在转轮上跑动的成年老鼠的海马得到的新细胞是他们的两倍,海马是大脑控制学习和记忆的部分。研究者们也不能确定为什么更活跃的啮齿动物的大脑会有这种反应,但可以知道的是这种自愿的运动可以减压,因此而更有益。这意味着找到了享受运动,而不是强迫自己去运动的方法,会让你更聪明,也更有幸福感。 所以,做点运动,选择一个训练项目比如马拉松,三项全能或者“趣味赛跑”,或者找个伴儿一起让运动变得有趣。

坚持底线思维,努力提升领导干部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能力

坚持底线思维 着力提升领导干部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能力 【课程目的】 1、深刻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居安思危,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性。 2、分清什么是底线思维,掌握底线思维五步法,帮助领导干部切实守好道德底线、法律底线。 3、强化政治责任,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切实提升领导干部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时长】6课时(1天) 【课程方式】课程讲授、案例解析、故事分享 课堂游戏、视频教学、经验分享 【课程大纲】 一、正确认识和研判当前国内外形势(重大风险在哪里?)(一)防范重大风险的现实意义 1、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2、是实现全面小康和民族复兴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3、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 4、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是是提升治理能力的需要 (二)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国际环境: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周边环境复杂敏感,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难以把控。 2、国内环境:国内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挑战与困难频发,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 3、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冲突(社会意识、主流价值、社会舆论、西方势力渗透) (三)总书记从七个方面阐述面临的重大风险 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二、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需要坚持底线思维 (一)什么是底线和底线思维(观看视频) 1、底线思维及其特点 2、底线思维的基本要求 (二)领导干部要守好哪些底线 1、道德底线 2、党纪底线 3、法律底线 4、安全底线 5、心理底线 6、社会底线 (三)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掌握底线思维五步方法 掌握底线思维五步法:一问有没有底线?二问底线在哪里,具体有哪些底线?三问能否突破这些底线,突破的后果会怎样?四问突破这些底线都会触及哪些客体与对象,而防范这些底线的主体是谁?五问守住这些底线的路径与举措是什么?

《如何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专题讲座学习体会:增强大局意识,培养战略思维

增强大局意识,培养战略思维 ——《如何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学习体会 在认真学习中央党校杨春贵教授所作的《如何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专题讲座后,使我感触很深,明白了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要想有所作为,更应该有全局意识,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战略思维能力,在大局中辩证的思考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推动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收获有: 一是提高自身战略思维能力要注重理论武装。战略思维能力说到底是一种理论思维能力。只有打牢理论功底,善于辩证思考问题,准确把握事物规律,才能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和创造性。要通过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学习和领会,掌握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形势任务。特别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努力掌握唯物辩证法。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唯物辩证法,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有主心骨,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千头万绪中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不纠缠于一时一地之得失,从容应对重大问题,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此外,还应该学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种知识。就经营工作而言,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设计咨询、信息化市场,必须要深刻领会和熟知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吃透国家有关

轨道交通、智慧城市等的各项政策精神,做到精通熟知业务知识,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能力。只有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才能促进战略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是提高自身战略思维能力要注重政治修养。战略思维涉及的问题往往事关企业大局,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具备较高的党性修养、坚定的政治立场、明晰的政治观念、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只有讲政治、讲党性,才能把实现党的最高理想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把这种目标同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结合起来,产生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排除各种诱惑和干扰,坚持原则,作出正确的决策。经营问题事关我院的生存与发展,事关全体职工的切身利益,必须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确定我院的市场定位,战略布局,从传统的设计咨询向以设计咨询为依托, 住房问题是民生问题,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事关发展和稳定大局,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解决普通老百姓、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要高度重视住房问题,突出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将加快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从理清思路、构建体系入手,不断创新机制,着力完善政策,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有效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与居住环境,把破解“住房难”作为全面改善民生的

五个训练法提高你的思维能力

五个训练法提高你的思维能力 1)推陈出新训练法 当看到、听到或者接触到一件事情、一种事物时,应当尽可能赋予它们的新的本质,摆脱旧有方法束缚,运用新观点、新方法、新结论,反映出独创性,按照这个思路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训练,往往能收到推陈出新的结果。 (2)聚合抽象训练法 把所有感知到的对象依据一定的标准聚合起来,显示出它们的共性和本质,这能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个训练方法首先要对感知材料形成总体轮廓认识,从感觉上发现十分突出的特点;其次要从感觉到共同问题中肢解分析,形成若干分析群,进而抽象出本质特征;再次,要对抽象出来的事物本质进行概括性描述,最后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理性成果。 (3)循序渐进训练法 这个训练法对学生的思维很有裨益,能增强领导者的分析思维能力和预见能力,能够保证领导者事先对某个设想进行严密的思考,在思维上借助于逻辑推理的形式,把结果推导出来。 (4)生疑提问训练法 此训练法是对事物或过去一直被人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或某种固定的思考模式敢于并且善于或提出新观点和新建议,并能运用各种证据,证明新结论的正确性。这也标志着一个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训练方法是:首先,每当观察到一件事物或现象时,无论是初次还是多次接触,都要问为什么,并且养成习惯;其次,每当遇到工作中的问题时,尽可能地寻求自身运动的规律,或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变换观察同一问题,以免被知觉假象所迷惑。 (5)集思广益训练法 此训练法是一个组织起来的团体中,借助思维大家彼此交流,集中众多人的集体智慧,广泛吸收有益意见,从而达到思维能力的提高。此法有利于研究成果的形成,还具有潜在的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的作用。因为,当一些富个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由于各人的起点、观察问题角度不同,研究方式、分析问题的水平的不同,产生种种不同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比较、对照、切磋,这之间就会有意无意地学习到对方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改进。 [五个训练法提高你的思维能力]文章均来自网络,

以斗争精神坚持底线思维(最新)

以斗争精神坚持底线思维(最新) 以斗争精神坚持底线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底线思维的核心效用在于防范化解风险,而风险在本质上是问题和矛盾的表征,特别是在重大风险背后,往往隐藏着重大矛盾。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就离不开伟大斗争,也就必须充分发扬斗争精神。 从人的需要看底线的逻辑生成。以“需要”为出发点来洞见历史的发展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方法视角。每当我们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就会产生新的需要,进而会根据对规律的把握、形势的研判和当前的实践条件、实践能力来拟定进一步的实践目标。在多维复合的实践目标中,那些涉及核心利益的、具有根本性的、其他发展目标都赖以基础的,因此无论如何都必须达成的目标,便以底线的形态呈现出来。这些底线目标有的是根据新情况生成的,如“三大攻坚战”便是根据新形势提出的“底线任务”;有的则是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都必须坚守的,如捍卫国家主权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即这些目标一旦无法实现,就会对我们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带来灾难。 从对立统一看稳守底线的需要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供给之间的矛盾。底线目标之所以被视作为底线,强调的是它的重要性和根本性,而绝非说,这些目标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它们时常会受到这样那样的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来自时代对实践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可能源自实践条件的新特点,

也可能来自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必须要稳守的底线目标也会存在达不到的可能,这就产生了矛盾。由此,许多目标层面的底线实际上也就成了行动层面的高线。尤其是重大风险,具有现实性强、紧迫性高、危害性大等典型特征,极可能会给我们坚守底线带来重大挑战,甚至威胁党之根基、国之根本。 从人的主观能动性看以斗争化解风险。历史发展规律通过社会矛盾运动得以揭示,防范化解风险的过程也表现为矛盾斗争、矛盾平衡,再斗争、再平衡的辩证运动过程。当我们的能力和机制尚无法有效地或很好地应对面临的风险挑战之时,斗争性便凸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升风险研判水平、不断完善风险抵御机制、不断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也就是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斗争来化解风险与底线之间的矛盾,而当矛盾达到平衡之后,又会被新的风险打破,也就需要新的斗争来达到新的平衡。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历史规律显然是内嵌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要防范化解风险,特别是重大风险,就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自觉推动矛盾运动。斗争精神便是实践主体在直面问题、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精神品质的凝练升华和集中表达。无疑,面对重大风险,我们需要如习总书记强调的,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唯此,才能更加能动地推动矛盾运动,化风险为机遇、变被动为主动,促使矛盾向有利于我们的态势转化。 以斗争精神坚持底线思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关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办法

关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办法 如何才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呢,相信很多的朋友们对此都很感兴趣,这次WTT为大家带来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办法,下面是本站WTT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关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办法 1.驱动你的大脑细胞 研究表明得到足够运动的人,其大脑也更好。加州拉由拉市的萨克生物研究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与整天坐那儿在网络聊天室里讨论指环王的老鼠相比,只要觉得想要跑步就在转轮上跑动的成老鼠的海马得到的新细胞是他们的两倍,海马是大脑控制学习和记忆的部分。研究者们也不能确定为什么更活跃的啮齿动物的大脑会有这种反应,但可以知道的是这种自愿的运动可以减压,因此而更有益。这意味着找到了享受运动,而不是强迫自己去运动的方法,会让你更聪明,也更有幸福感。 所以,做点运动,选择一个训练项目比如马拉松,三项全能或者“趣味赛跑”,或者找个伴儿一起让运动变得有趣。 2.锻炼你的思维 让你的大脑细胞活跃起来并不只是物理运动。就像那些出租车司机和玩儿钢琴的人,你可以通过使用大脑里各种各样的区域来建立它们。杜克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罗伦斯·C·凯兹,也是《让你大脑New一下》(Keep Your Brain Alive)的合著者,找到

使用大脑退化部分的简单途径不仅有助于维护神经细胞,也有助于细胞上的树突和轴突接收传递信息。凯兹说就像一次新的举重练习帮助建立未充分使用的肌肉,用新奇的方式思考和观察世界有助于改善大脑不活跃部分的功能。 体验新的味觉和嗅觉;用你平时不用的那只手做事;找些新的路开车上班;到新的地方去旅行;进行艺术创作;读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为泰德·肯尼迪和拉什·林宝写一篇兄弟喜剧基本上,做一切可以让你的大脑跳出常轨的事。 3.多问为什么 我们的大脑与好奇心联系在一起。随着我们长大变“成熟”,许多人开始抑制或否认自己天生的好奇心。让你充满好奇心吧!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问问知道的人们。锻炼好奇心最好的方式就是问“为什么?”让一天至少问十个“为什么”成为你的习惯吧。你的大脑会变的愉快,你也会惊讶地发现你的生活工作中有那么多的机遇和解决方案。 4.笑 科学家告诉我们笑有益健康;它可以促进体内释放内啡肽及其它有积极力量的化学物质。事实上我并不需要科学家来告诉我们笑会带来良好感觉。笑可以帮助我们减压,还可以打破旧有模式。因此笑可以看做是对大脑的快速充电。多多大笑吧! 5.当一个鱼头

战略思维与行为的逻辑

战略:思维与行为的逻辑 2014年03月10日10:12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徐根兴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39 1 战略通常由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阶段、战略对策等组成。这些静态的环节必须有很好的技能使其变成思维与行为的逻辑。 对战略的认知 有人把想法、思路当成战略,这有如让战略深陷雾霾中,只有目标没有方向。战略的成功涉及前提和边界条件、成功要素、挑战、问题与风险、解决路径,等等。有学者认为战略是经过严密论证的非分之想,只有逻辑严密的、有理有据的非分之想才是战略。战略应该是组织实现目标的逻辑,其推进过程,就是组织寻求内部认同和外部开拓的过程。现实中,一些组织在制定战略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缺乏预见性、前瞻性,热衷投机,决策随意性大,藐视规律,缺乏足够的要素准备,乱喊打造一流组织、一流品牌,等等。 一个好的战略要看到未来、能凝聚人心、应杜绝不断地试错。制定战略的难点是选择,如果不会选择、不坚持选择、不断地选择,那么会使组织处于摇摆甚至动荡之中。因此,战略要符合如下几个要点:第一,价值。明确组织存在的价值,其存在才有意义。第二,需求。发现、识别新的需求。第三,定位。让组织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使有限的资源能集聚,研究建立和保持优势需要的时间,重视竞争对手的连锁反应对自身的影响。第四,共识。让所有成员发自内心地认同组织的战略,形成共同愿景和使命。一般来说,在战略形成阶段,依据战术决定战略;在推进阶段,依据战略决定战术。组织的发展方向决定组织未来,管理模式决定成败。因此,战略实施中应该思考如何把方向变成方法,把方法变成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成功的路径。 战略的挑战 战略的挑战主要来自如下方面:第一,资源。任何战略没有资源保障,只是梦想。因此,整合资源非常重要,能够整合内部资源是一个优秀的组织领袖,整合业界资源是优秀的行业领袖。第二,时间。能够穿越时间的战略,才能达到终点。很多战略在时间面前拐了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环境变化快,组织会常面临战略执行的两难境地:执行下去有可能使组织受损,如不执行,那么前面的各种投入就浪费。所以,好的战略都应该设立战略调整机制。第三,放弃。当新战略所采取的方法与组织过去成功的经验不一致时,愿意放弃既有的利益,往往是领导者勇敢精神的体现。第四,认知与共识。对战略的概念、要素、结构、关系不能形成共识的组织,很难有真正的战略设计与执行。必须要把战略诸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顺序关系、关联关系等理顺。战略要克服组织内部的矛盾,才能形成强有力的战略行动,能形成共识,才能让利益相关方认可组织的战略。在下属中形成共识,就会赢得下属的全身心的投入;对外界形成共识,就会得到外界的信任;能与上级形成共识,就会赢得上级的支持。 战略、机遇、策略、执行的相互关系 战略和机遇。安永会计事务所调查,67%的创业者选择在今天的环境下抓住机遇,而只有19%的成熟商人说要抓住机会。可见,发展的阶段不同,对机遇重要性的认识是不同的。作为一个超越了创业或起步阶段的组织,如果外部有太多的机遇,形成对机遇的过度依赖,从而把追逐机遇变成了投机。投机会放大投机,最后把投机变成习惯、变成目标、变成战略。一个组织如果没有战略,把机遇作为发展的突破口,发展必然偏离方向。停留在机会主义的成功阶段往往是在外部环境好的时候各方都好,当外部环境恶化的时候都不行。实际上机遇思维是被动思维,战略思维是主动思维,机遇属于外力,战略属于内力。战略框架下的机遇,要以战略为坐标,不能冲击战略,而战略的实施需要机遇作为突破口,有利推进。对机会的把

如何提高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用数学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数学本身是有着严谨的思考逻辑和步骤的,属于多步思维模式,可以在思考中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分析能力、逻辑能力、总结(表达)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思维的灵敏度和速度。 如何用数学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我将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引用部分家庭的培养方法总结和大家分享以下七点。 一、做出来不如讲出来,听得懂不如说得通。 做10道题,不如讲一道题。孩子做完家庭作业后,家长不妨鼓励孩子开口讲解一下数学作业中的难题,我也在群里会经常发一些比较好的训练题,您也可以鼓励去想一想说一说,如果讲得好,家长还可进行小奖励,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原因:做10道数学题,不如让孩子“说”明白一道题。学前数学,重在思维的训练,思维训练活了,升到小初高,数学都不会差到哪去。家长要加强孩子“说”题的训练,让孩子把智慧说出来。孩子能开口说解题思路,是最好的思维训练模式。很多家长以为数学就是要多做题,可是有的孩子考试做错了题,但遇到同类或相似题型时,仍然一错再错。不妨让孩子把错题更正后,“说”清楚错误环节,这样孩子的思路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要培养质疑的习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经常引导孩子主动提问,学会质疑、反省,并逐步养成习惯。 在孩子放学回家后,让孩子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老师如何讲解的,同学是如何回答的?当孩子回答出来之后,接着追问:“为什么?”“你是怎样想

的?”启发孩子讲出思维的过程并尽量让他自己作出评价。有时,可以故意制造一些错误让孩子去发现、评价、思考。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会在思维上逐步形成独立见解,养成一种质疑的习惯。 二、举一反三,学会变通。 举一反三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之前也常常听到家长反映,平时练习也不少,还常预习,花了很长的时间和经历来学,可有时还是感觉孩子反应慢、思路窄,只能就题论题,做不到举一反三,对于一些灵活性强的题目往往就束手无策。其实,那是因为我们教给孩子的只是知识,知识本身是不会变通的,孩子只是顺着家长、老师的思路学会了一个知识点的模仿办法,而并不理解遇到这个问题应该先思考什么,为什么要先想这一步,举一反三,需要我们先了解问题的本质道理,就是“溯源”,然后是尝试不同的办法,在操作中通过比较、对应,找到最简单的办法,这才深刻的理解、解决了这个问题,学通了。这样,才会变通。 三、建立错题本,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一般来说,错题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特别简单的错误;第二种就是拿到题目时一点思路都没有,不知道解题该从何下手,但是一看到答案却恍然大悟;第三种就是题目难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对,但是却做错了。尤其第二种、第三种,必须放到错题本上。建立错题本的好处就是掌握了自己所犯错的类型,为防范一类错误成为习惯性的思维。学前孩子,爸爸妈妈可以周期性的和孩子复习一下以前的易错点。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杨春贵

杨春贵:如何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2010年11月05日15:54 来源:2010年11月(上)总第307期作者:● 杨春贵浏览:12 战略思维是领导干部必备的一种素质和能力 所谓战略思维,就是关于实践活动的全局性思维,其根本特征是正确处理实践活动中各方面、各阶段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全局的最佳效果。毛泽东说:“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如果丢了这个去忙一些次要的问题,那就难免要吃亏了。”这里讲的是战争,实际上适合于任何领导工作。实践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和过程性,决定一切实践主体都应具有总揽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实践活动同其他人比较起来,总是涉及的领域更广,方面更多,内外关系更为复杂,影响也更为深远,因而更加需要有全局眼光,更加需要从整体和长远的战略高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只有具备较高的战略思维能力,才能正确处理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保障、战略转变等一系列事关全局的战略问题,才能有正确的战略规划和战略行动,才能驾驭全局取得事业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有的同志可能会说,总揽全局的战略思维是中央领导同志的事,是大领导的事,他们应当成为战略家;而我们在地方、基层或部门工作,处于局部地位,做的是具体的事,何以有必要提高总揽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呢?我们的回答是必要的。因为:第一,全局和局部的区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毛泽东说:“世界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国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个独立的游击区、一个大的独立的作战方面,也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即是说,相对于全局而言,你是局部的,相对于你所管辖的部分而言,你又是全局的,也有一个总揽全局的问题。因此,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当具有战略思维能力。第二,即使从你所处的局部地位来说,你也需要了解全局,具有全局意识。毛泽东说:“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的东西的。”只有增强全局意识,了解战略大局,才能自觉服从和服务大局。自觉在大局下行动,为全局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而不是妨碍大局、甚至危害大局。邓小平在谈到地方财政工作时说,地方财政工作要有全局观念,“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党历来是重视战略的,部队的战士、伙夫都关心战略,只要把战略形势讲清楚,问题就好办了。”在谈到妇女工作时,邓小平说:“妇女工作一定要管本行、议大事,管事要管本行,议事要议大事,要把眼界搞开阔些。”这些话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一切工作都有全局和局部关系问题,都必须懂得全局高于局部、局部服从全局的大道理。这就需要有战略意识和战略思维能力。 战略思维的基本要求是一切着眼全局 战略思维的基本要求是一切着眼全局,即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