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40
浙江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二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试行版)第一章总则浙江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积极推进全省超声行业的建设与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对我省二级医院的超声检查室与介入室的基本设置要求、人员专业素质、设备条件,操作规范与科学管理建立规章制度及行业标准。
为此,制订浙江省《二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总则如下:一、本《二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适用于全省二级医院,二级以下医院可参考此指南执行,包括:公立医院与民办医院;综合性医院与专科医院。
范围涉及各医院的超声科及配有超声设备从事超声诊疗活动的各相关科室。
二、使用超声设备的单位必须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未经批准成立的医疗机构不得进行超声业务。
三、从业人员需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经过具有国家级或省级规培资质医院超声影像专科正规培训并获得规培证书。
四、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超声报告必须由具有本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医师签发。
五、超声科工作人员必须遵纪守法,根据下列经国家、卫生部门颁布的有关文件执行:1、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1998年6月26日全国人大第九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1994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令)。
严禁采用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鉴定,但医学上确有需要者除外。
(参考省卫计委的产前诊断技术条例执行(浙卫发【2005】86号)。
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年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1号)。
4、原卫生部关于医技人员出具相关检查诊断报告问题的批复(2004年原卫生部163号文件)。
5、原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的通知。
6、原卫生部关于印发《2009年以“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的通知。
7、浙江省医师多点执业实施办法(浙卫发【2014】152号)。
二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2011年6月前言自2007年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成立以来,本分会认真贯彻总会的宗旨:“监督、管理、自律、维权、服务、协调”,并积极推进超声规范化检查工作.于2008年组织编写了《血管超声检查指南》,2010年组织编写了《乳腺超声检查指南》、《甲状腺超声检查指南》和《肌骨超声检查指南》,并于2011年出版了《血管和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指南》。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二级医院超声专业的质量,受中国医师协会委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参照全国各省市质控经验和已有资料,结合目前实际情况,起草了我国《二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
目的在于规范超声诊疗程序,提高本专业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推进我国超声医学事业健康发展.本草案较系统地阐述了二级医院超声科人员基本要求,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科室配置基本要求,设备调节;超声检查及治疗前准备以及规范化报告等质控工作的主要内容,可以作为全国超声专业从业人员行为及超声专业的质控参考标准。
《二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主要参考了徐智章教授编写的《上海市超声质控手册》,康春松教授提供的《山西省超声诊断质提控制指南(讨论稿)》,也借鉴了《湖南省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拟行草案)》、《湖南省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拟行草案)》及《新疆超声检查规范与质量控制》,在编写过程中,广大超声工作者积极推荐并提供已有的质控方面的资料,超声界专家及同仁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常委和委员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第一章总则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积极的推进全国超声行业的建设与发展,对二级医院的超声检查室与介入超声室的基本设置要求、人员的专业素质、设备条件,规范的操作与科学的管理建立切实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及行业标准。
为此,制订《二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总则如下:一、本《二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适用于全国二级医院。
医院二级评审超声科准备资料二目录超声科工作制度超声科行为道德守则科主任职责主治医师职责超声科医师职责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报告流程超声质量控制超声科医疗质量考评奖罚制度超声科医疗事故处理预案超声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超声科工作制度一、实行院长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管理,加强医德教育,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二、工作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和肃静,严禁在诊室内吸烟谈笑会客,各级人员爱护仪器,工作时应穿整齐的工作服,并佩戴工作牌。
三、各项超声检查必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包括病史体征及有关检查资料,并说明检查目的、要求及部位,并预约登记缴费后方可检查。
四、急诊病例,临床医师在申请单上注明“急”字后随到检查,重急患者应有临床医师陪同,离休干部及70岁以上患者应尽量照应,提前检查。
、五、超声检查时,必须严肃认真,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检查前详细了解病情、检查部位、目的要求,遇有疑难病例或者可疑病变,应向上级医师请示,必要时请临床医师共同研究或者短期随访观察。
六、诊断报告应及时发出,书写报告要求超声术语规范,字迹清晰,超声所见描述详细,阳性者应附照片,并提出超声诊断意见供临床参考。
七、对超声检查的病例进行必要的随访登记,对漏诊、误诊超声科行为道德守则一、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一视同仁,满腔热忱,耐心细致,周到认真,尊重患者隐私。
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等候报告时间。
二、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以医谋私。
三、严谨求实,一丝不苟。
在工作中严禁弄虚作假、编造数据与结果;严禁发假报告。
四、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认真执行质量控制方案;对可疑结果应认真复查,并与经治医师取得联系;不隐瞒工作中的问题和差错,以便及时纠正。
五、严格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不擅离工作岗位;上班时间不聊天,不干私活。
六、努力学习,不断掌握新理论、新技术,并主动和临床相关科室联系,介绍新开展的项目。
前言我国超声诊断经历了48年,而实时声像图(B超)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在1980年以后:彩色血流成像(彩色多普勒-彩超)开始于1983年。
超声医学在医学成像中是一个后起的专业,现已发展成超声诊断与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两大方面。
近10余年由于仪器工程迅速发展,临床应用研究不断开拓与深入,超声不仅已成为实时连续观察(包括实时三维)脏器形态及血流动力学信息的工具,且推出了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等新技术。
2000年本市成立了上海市超声质控中心,质控中心成立后除开展了超声专业质控督查和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等工作外,还陆续组织下发了《保证超声诊断设备性能合格的基本要求(试行)》、《超声常规切面及手法(试行)、《超声科室资料管理及随访工作规范化要求(试行)》、《超声检查规范化申请单及报告单》等试行的专项质控标准。
为进一步提高本市医院超声专业的质量,上海市超声质控中心组织有关专业专家,在总结前几年质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上海市超声质控手册》。
《质控手册》系统地阐述了超声专业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超声诊疗的环节质量控制、设备调节、规范化报告等质控工作的主要内容。
《质控手册》是本市医院超声专业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也是本市超声专业的质控标准。
《质控手册》在编写过程中,多次广泛听取本市各级医院专业人员的意见,得到了上海市超声质控中心全体专家委员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上海市卫生局医政处二○○六年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医院质控组织管理 2 第三章规章制度 2一、读图制度 2二、复核、报告签发制度 3三、科室学习制度 4四、病例随访制度 5五、影像资料管理制度 5六、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6七、消毒 6八、病人隐私保护及介入性超声术前告知制度10九、留观记抢救11十、事故登记制度13 十一、人员考核制度13 十二、质量控制专人负责与自查制度14 第四章岗位职责15一、行政管理组15二、医师、技师与护士职责17 第五章超声检查、治疗前准备及仪器调节22一、超声检查前准备22二、介入性超声术前准备28三、超声治疗前准备34四、超声仪器调节35 第六章规范化报告,记录与信息储存42一、规范化报告42二、记录与信息储存45 第七章专业质控要点52一、学习52二、上岗证件52三、规范化操作手法及各脏器标准切面53四、超声诊断仪的性能、保养及上报制度53五、资料管理及随访55 附录一相关法律法规56 附录二超声专业覆盖范围、合理科室组成及人员配备59 附录三超声检查室与介入超声室基本设置要求63 附录四超声检查报告单71 附录五随访72 附录六超声随访表75 附录七超声诊断设备性能情况上报表76 附录八上海市超声质量控制中心超声诊断设备性能临床评估77 附录九介入性超声手术志愿书83 附录十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后注意事项84上海市超声质控手册第一章总则超声诊断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中发展迅速。
医院二级评审超声科准备资料三背景超声技术是医学影像科学中一种基础性、常用性很强的影像技术,其成像具有无创性、无放射性、无痛苦、易操作等优势,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健康管理等方面。
然而,超声技术在医疗服务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医院二级评审作为一种对医疗服务的评估体系,旨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因此,医院超声科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主体I. 首先,医院超声科需要具备以下方面的准备:1.仪器设备和消毒管理:医院超声科必须采购符合标准的超声仪器和相关设备,并定期进行消毒管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
2.人员培训和管理:医院超声科需要拥有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超声技术、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和职业操守的超声医师和技师,并对其进行管理和考核。
3.病历管理和质控:医院超声科要建立健全的患者病历管理系统和质控体系,记录患者超声检查过程和结果,确保检查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同时,要定期对超声技术和服务进行内部和外部质量评估和改进。
II. 其次,医院超声科还需准备以下材料:1.设备清单:包括超声仪器、探头、维护保养等设备清单。
2.人员表格:包括医师和技师的基本信息、资格证书、工作经历、技术培训证明等。
3.操作规程:包括超声检查前准备、检查方法、检查操作规范、数据处理、结果报告等方面的规程。
4.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评估、质量控制、标准化操作、不良事件汇报和处置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III. 最后,医院超声科还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医院消毒管理,确保超声检查环境卫生和安全。
2.加强对患者的信息沟通和宣传,告诉患者超声检查的意义、过程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顾虑和恐惧。
3.提高超声医师和技师的服务意识和技术水平,提供优质、高效、人性化的超声服务,满足患者需求。
结论医院超声科是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因此,在医院二级评审中,医院超声科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提高超声技术的水平和服务的质量,为临床医疗服务做出更大贡献。
医院超声科室质量控制与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超声科室属于医院的一个特殊科室,随着近些年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超声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在我国几乎各级医院都成立了独立的超声科室,随之而来也带来了超声科室的质量监控和管理的诸多问题,比如说,超声科室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限、职责划分不明确;检查专业术语不统一;重复检查、过度检查、多余检查;超声科室工作量缺乏标准等。
因此,必须及时加强对现代医院超声科室的质量监控和管理,可以从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加强超声科室从业人员与全院其他科室从业人员的沟通交流、规范超声检查流程等方面入手,从多方面提高超声科室整体管理水平,真正为现代医学诊断检查服务。
标签:超声科室;质量控制和管理;医学诊断超声科室是医院的诊疗科室之一,主要利用现代的超声技术或介入性超声技术,主要包括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介入超声、三维超声和造影等,对患者心脏、胎儿心脏、腹部、妇产、小器官、血管等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随着近些年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超声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在我国几乎各级医院都成立了独立的超声科室,已经成为各类医院不可或缺的诊疗科室之一,在医院各类疾病诊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随着超声技术和超声科室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超声科室质量监控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超声科室的发展,甚至阻碍着临床诊断,造成误诊、错判等严重后果。
该文基于对全市12家各级别医院超声科室基本情况调查和10余年超声科室工作经验,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总结现代医院超声科室质量监控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合理化建议,为超声技术应用的完善和超声科室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依据,以供参考。
1 全市医院超声科室基本情况调查对全市12家医院超声科室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包括三级甲等医院4家,三级乙等医院3家,三级丙等医院1家,二级甲等医院3家和二级乙等医院1家。
2017 年 xx 市超声医学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评价要点适用医疗机构1.超声部门设置、布局、设备设施符合相关管理规定,服务项目满足临床诊疗需要。
★ 1.1 超声科通过医疗机构执业诊疗科目许可登记,提供诊疗服务满足临床需要。
★1.2 根据医院规模和任务配备医疗技术人员。
【C】1.超声科通过医疗机构执业诊疗科目许可登记。
2.所有超声设备应行仪器注册。
【B】符合“C”,并1.有明确的服务项目、项目价格2.有合格的超声工作站,图像清晰,方便医生工作站调阅。
【A】符合“B”,并超声工作站至少具备 3 年在线查询, 3 年以上离线存储功能。
【C】各级各类人员具有相应资质和执业资格。
超声医师需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后按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临床)、执业范围(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从事超声诊疗工作,不得跨范围执业;超声医学专业人员(包括体检中心与相关科室的超声人员)应有省卫计委颁发的相关水平证书( A、B 证)。
【B】符合“C”,并医师、技术人员和护士配备需满足工作需要。
【A】符合“B”,并每台仪器配 1~2 名医师。
一、二级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
一、二级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
1.3科室有必要【C】的紧急意外抢救科室有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有必要的紧急意外抢救用用的药品器材,相的药品器材。
一、二级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关人员具备紧急【B】符合“C”,并健院。
抢救能力,有与临 1.科室人员熟悉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流程,相关人员经床科室紧急呼救过培训,具备紧急抢救的能力。
与支援的机制与 2.有与临床科室紧急呼救与支援的机制与流程。
流程。
【A】符合“B”,并1.科室指定专人负责应急管理,有演练,急救药品器材具有可及性和质量保证,标志清楚,随取可得。
2.患者发生紧急意外事件时能够迅速开展紧急抢救,并对抢救过程有记录和讨论。
2.建立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执行技术操作规范,提供规范服务,保护患者隐私,实行质量控制,定期进行图像质量评价。
医院二级评审超声科准备资料三目录超声科质量管理制度超声科质量控制检查记录表超声图像质量评价制度超声科图像质量评价表超声科阳性率统计表超声科随访记录表超声科设备清单彩色超声维护使用记录表关于“医院影像管理与持续该进”实施细则超声科质量管理制度一、建立健全科内质量控制管理项目,科主任作为质量控制负责人做好本科质控方面的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包括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操作常规的执行、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手法、超声报告、病例随访、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二、科主任在每月固定时间对本科医疗质量(如操作常规、手法、报告、制度执行等)进行检查,并不定期抽查。
重点对报告进行检查,并对其不规范术语进行纠正,使术语科学化、标准化。
三、操作者须持有执业医师证。
具有超声物理基础、解剖学基础,熟悉仪器设备性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经过培训。
四、操作医师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接待就诊者,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要热情和蔼。
五、检查前,详细阅读检查申请单,核对患者相关信息,必要时可亲自询问病史。
六、按照规范要求认真、细致、全面进行检查.,检查有顺序,不得有漏项。
对诊断有关的阳性图像应打印图片、保留有关资料,并记录存档。
七、本科超声检查报告均由计算机打印方式生成,填写内容不得有误。
手写时应注意字迹工整、清晰,易于识认,不应潦革、涂改,避免错别字。
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假报告。
报告单必须由获得执业医师证亲自签名,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假报告。
技术员或进修医师检查后的报告,必须由上述规定的上级医师加签。
认真核对超声检查报告单内容,确认无误后签字,在规定时间内发出诊断报告单。
八、对危、急、重症患者要及时进行检查,记录接诊时间,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遇有突发紧急事件时,应及时和相关临床医生联系。
超声科质量控制检查记录表1.科室定期举办超声图像质量评价,讨论影响超声图像质量的因素,总结做出高质量超声图像的经验。
2.科室不定期开展超声图像质量评价活动,当有检查医师遇疑难或可疑病例后,请科室质控员或上级医师会诊,指导、分析超声检查所显示的动态、实时图像的质量及真伪。
资源县人民医院物理诊断科医疗质量评论系统与查核标准(月份 )检查日期:评论指标评论重点评论方法一、科室管理(100 分)1、严格履行医疗1、不过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断活动。
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断活动的,当卫生管理法律、法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规和规章。
2、全部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有一名执业的医师未注册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发现一同执业医师超范围执业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4、无虚假、违纪医疗广告。
公布虚假、违纪医疗广告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率切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不切合人事科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6、在全部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凡出现此类状况者,当月质控考评为零。
2、成立健全各项1、科室拟订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种职工岗科室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不完美,酌情扣规章制度和岗位位职责。
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中心制度,分。
中心制度缺失的不得分,少一条扣1职责。
内容包含: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分。
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议论制度,死亡病例议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急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议论制度,处方制度,核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察制度,临床药事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等。
年月日分值评分100一票否认或倒扣分(做到打√,做不到打×)20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有关规章每个月随机抽查医护人员一至两名,不熟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有关制度者,酌情扣分。
华人民共和国传得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办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惹祸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化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出门会诊管理方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方法》等。
3、医务人员严格1、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断活动中能依据与其发现医护人员在诊断过程中未能依据医疗卫恪守医疗卫生管执业活动有关的主要法律、法例、规章、规范生管理法律、法例、规章、诊断护理规范和理法律、法例、规和惯例。
超声检查规范与质量控制(试行)***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中心前言在自治区卫生厅的领导下,由新疆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中心组织乌鲁木齐地区的10余位超声医学专家参照中华医学会编写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有关文献,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新疆超声检查规范与质量控制(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与控制》),内容涉及心脏、腹部、泌尿、妇产、浅表器官、外周血管的超声检查规范;超声引导下介入诊断与治疗;科室质控管理制度及人员,设备的要求等。
《规范与控制》的制订旨在把超声检查技术纳入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使全疆超声诊断工作者在医疗实践中有章可循,努力提高诊断水平及服务质量,满足各族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
同时也将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检查医疗质量提供依据和标准。
由于自治区各级医院超声诊断设备的技术性能及使用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规范与控制》的制订难以完全顾及每家医院的不同基础现状,要真正做到全疆统一要求,尚需时日。
因此希望全疆超声诊断工作者在试行过程中,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使之逐步完善。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中心2006年2月目录超声检查规范与质量控制 (1)心脏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7)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13)泌尿、男性生殖系与肾上腺超声检查规范 (22)妇产科超声检查规范 (27)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技术规范 (30)四肢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36)介入性超声技术临床操作规范 (39)超声介入性检查/治疗知情同意书 (44)超声声学造影一般注意事项 (46)超声检查规范与质量控制一、质量控制的范围1.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仪器设备性能及调节水平。
3.操作手法及观察分析。
4.记录与报告。
5.随访。
6.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二、质量控制的起点与提高1.在立足于中等医院(二级医院)的基础上,带动基层(一级)医院。
2.参照国内外新技术的开拓、进展和应用情况,不断提高质量控制要求,修订内容,逐步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3.本次制定的质量控制标准是现阶段行业内的基本质量标准,而绝非最高标准。
医院二级评审超声科准备资料(正文部分)一、概述超声科是医院中重要的医技科室之一,承担着超声检查、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等任务。
为了顺利通过医院二级评审,超声科需要准备以下资料。
二、技术流程图为了清晰地展示超声科的工作流程,我们准备了以下技术流程图作为资料的一部分。
(插入技术流程图)三、科室简介超声科是医院的核心科室之一,我们拥有一支由资深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强大团队。
科室主要依赖集团公司提供的最新超声设备,具备高水平的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为患者提供准确、及时的诊断服务。
四、设备与技术情况1. 设备情况超声科使用的超声设备包括品牌、型号等详细信息。
我们拥有先进的超声仪器,确保提供高质量的超声检查。
2. 技术力量超声科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其中包括具备多年超声经验的医生、高级技师和技术人员。
他们严格按照医院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工作,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五、工作流程为了展示超声科的工作流程,我们准备了以下步骤:1. 患者接待和登记;2. 安排检查时间;3. 检查前准备;4. 实施超声检查;5. 录入检查结果;6. 报告书写;7. 传达报告给临床科室。
超声科的工作流程清晰且高效,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六、质量管理1. 质控措施超声科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质量控制,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同时,科室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来确保检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质量指标超声科设定了一系列质量指标,包括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等。
我们将监测和评估这些指标,以确保提供最好的超声检查结果。
七、研究与学术活动超声科积极参与医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定期开展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提升医生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此外,科室还定期参加省级和国家级学术会议,与其他科室进行学术交流。
八、展望超声科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诊断水平和服务质量。
我们致力于成为医院的重要支撑科室,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结束语)通过准备充分的资料,我们相信超声科一定能成功通过医院的二级评审,并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基层医院超声诊断中质量控制分析林毅【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quality control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in primary hospital. Methods Treatment of 100 patients, from December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for the experiment of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metho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of 50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is used and no quality control analysis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ultrasound diagnosis analysis on the quality control, and th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fficiency as well as the hospital treatment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atisfaction of hospital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The quality of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primary hospital control analysis,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misdiagnosis, and more accurate treatment of patients,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efficiency of hospital treatment,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of medical circles widely used.%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超声波诊断中质量控制。
超声检查规范与质量控制《规范与控制》的制订旨在把超声检查技术纳入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使我院超声诊断工作在医疗实践中有章可循,努力提高诊断水平及服务质量,满足广大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
一).超声检查规范与质量控制(一)质量控制的范围1.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仪器设备性能及调节水平。
3.操作手法及观察分析。
4.记录与报告。
5.随访。
6.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二)质量控制的起点与提高1.在立足于中等医院(二级医院)的基础上,带动基层(一级)医院。
2.参照国内外新技术的开拓、进展和应用情况,不断提高质量控制要求,修订内容,逐步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3.本次制定的质量控制标准是现阶段行业内的基本质量标准,而绝非最高标准。
(三)质量控制原则1.质量控制的内容必须对多数医院具可操作性;而且必须考虑到超声检查的病人数量与占用时间。
应删繁就简,又不遗漏要点。
2.质量控制应经权威部门授权组织检查,普查与抽查互相结合。
普查由各医院超声诊断部门自查填单,获得面上数据;抽查则可获得多种实际情况,并核实上报内容及数据的真实性。
抽查不应事前通知。
3.超声质量检查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操作手法、记录报告与随访制度等方面。
4.在检查过程中,应同时核查该单位对《自治区超声检查规范与质量控制》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记录;并对其不规范术语进行纠正,使术语科学化、标准化。
(四)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1.人员专业素质(1)接受医学教育情况、临床专业工作期限。
(2)具有超声物理基础、超声解剖基础,熟悉超声设备并经过正规培训;操作者须持有执业医师证及超声诊断上岗证。
(3)对超声诊断专业的继续教育积分记录或考试分数。
2.仪器设备性能及应用中具体调节(1)主机要掌握调节深度增益补偿(DGC)放大器动态范围、前处理、后处理、总增益、帧平均、或机内已设置的不同脏器专用软件,使图像的细微分辨力、对比分辨力与图像均匀度达到最佳状态。
在启用超声彩色血流成像之前,应预选彩标量程、彩色灵敏度、滤波等参数。
产前超声质量控制的原则及方法一、质量控制的原则产科超声是为妇产科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数据的检查方法,其质量控制原则遵循:准确及时、诚信服务、规范管理、持续改进。
1.准确及时为服务对象提供批准开展的检查项目并出具临床检查报告。
在规定的检查周期、报告发放等服务承诺范围内,提供产前I级超声检查、产前II级超声检查、产前III级超声检查、早孕期超声检查、胎儿心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并提供相应的咨询和解释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2.诚信服务完成高质量的检查,确保产前超声检查工作不受内、外不良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确保检查工作的公正性、合法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常规检查工作中遵循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原则,杜绝伪造、篡改检查数据,出具虚假报告,保证服务质量。
3.规范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指南”标准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全体人员认真学习、理解、熟悉并严格遵守相关“指南”以及质控体系文件内容,严格按照质控体系文件从事产科超声工作以确保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确保全体医务人员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相关文件的规定,规范超声检查工作行为,确保产前超声工作的医疗质量和安全。
4.持续改进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文件进行工作检查,努力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并严格执行纠正措施,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确保产前超声工作质量持续提高,得到服务对象的认可。
二、质量控制方法1.健全产前超声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严格履行职责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应建立一个全员参与由区级产前超声质控中心、医院及职能科室、科室、科室质控员组成的四级医疗质控网络,制定质控目标,明确各个质控网络的工作职能及责任分工,各级组织定期开展监督检查,有效地进行自控和互控,实施环节和终末医疗质量全面监控,促进质控中心、院领导、职能部门和业务科室之间管理上的互动,形成全员参与、全区齐抓共管产前超声医疗质量的良好格局。
第一级质控网络的自控和互控要使科室每个医务人员切实做到质量从身边做起,自我约束,互相监督。
二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2011年6月前言自2007年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成立以来,本分会认真贯彻总会的宗旨:“监督、管理、自律、维权、服务、协调”,并积极推进超声规范化检查工作。
于2008年组织编写了《血管超声检查指南》,2010年组织编写了《乳腺超声检查指南》、《甲状腺超声检查指南》和《肌骨超声检查指南》,并于2011年出版了《血管和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指南》。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二级医院超声专业的质量,受中国医师协会委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参照全国各省市质控经验和已有资料,结合目前实际情况,起草了我国《二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
目的在于规范超声诊疗程序,提高本专业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推进我国超声医学事业健康发展。
本草案较系统地阐述了二级医院超声科人员基本要求,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科室配置基本要求,设备调节;超声检查及治疗前准备以及规范化报告等质控工作的主要内容,可以作为全国超声专业从业人员行为及超声专业的质控参考标准。
《二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主要参考了徐智章教授编写的《上海市超声质控手册》,康春松教授提供的《山西省超声诊断质提控制指南(讨论稿)》,也借鉴了《湖南省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拟行草案)》、《湖南省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拟行草案)》及《新疆超声检查规范与质量控制》,在编写过程中,广大超声工作者积极推荐并提供已有的质控方面的资料,超声界专家及同仁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常委和委员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第一章总则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积极的推进全国超声行业的建设与发展,对二级医院的超声检查室与介入超声室的基本设置要求、人员的专业素质、设备条件,规范的操作与科学的管理建立切实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及行业标准。
为此,制订《二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总则如下:一、本《二级医院超声质量控制指南》适用于全国二级医院。
二、使用超声诊断设备的单位必须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未经批准成立的医疗机构不得进行超声诊断业务。
三、从业人员需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具有超声物理基础和超声解剖基础,熟悉超声设备并经过二甲以上医院正规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获得超声医学继续教育规定学分;操作彩超或其他高档超声设备人员尚需经国家卫生部、中国医师协会或同级学术组织正式培训班学习,考试成绩合格并取得相关专用设备上岗证。
四、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规定,超声诊断报告必须由具有本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医师签发。
第二章质量控制(简称:质控)规章制度一、质控管理制度(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卫生行政部门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弘扬“爱岗、敬业、廉洁、守信、创新、求实”精神,团结协作,尽职尽责,为超声质量控制管理事业努力工作。
(二)遵守职业道德,维护声誉,秉公办事。
(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制定和修订超声质量标准、操作规范,并持续不断改进。
(四)实行中心/科主任负责制。
(五)制定年度超声质控工作计划,确定工作重点。
(六)对全国超声质量进行检查、指导和专项调研,每年1~2次。
(七)及时汇总及反馈质量督查情况,提出合理建议和意见。
(八)定期召开专家委员会会议及超声质量管理会议,讨论及解决超声质量问题,商讨超声质量持续改进方法。
(九)开展质量管理交流活动,收集国内外超声质量信息,推广超声质量管理新理念、新方法。
(十)与各级医院密切联系,加强相互沟通、协调和配合。
组织质量管理学术交流及培训活动,指导全国各级医院的超声质量管理工作。
二、超声专业质控覆盖范围、科室组成及人员资质管理制度(一)质控覆盖范围全国二级医疗机构中具有超声诊断仪器的各个科室与介入性超声诊疗部门。
(二)科室组成1.超声检查最小团组需配备操作者、录入员,即1机2人组合,操作者负责超声仪器操作及患者超声检查,录入员根据医生的检查详情,为患者出具准确无误的超声检查报告单。
多台超声仪同时开放检查时,设必要的辅助人员(维持秩序,如:导诊、登记、联络等)。
部分开展介入性超声的医院,设介入性超声最小团组需配备操作者1名、助手1名,仪器调节及记录者1名,护士1名,即1机4人组合。
低于上述组合人数者,可影响诊疗水平和服务态度,且不能应付常规检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
2.每台超声诊断仪检查病种及数量每台超声设备半天(4小时)平均检查脏器数的上限建议:腹腔脏器不超过30~35人次(或120~140个脏器),浅表器官25~30人次,单纯心脏、脑血管或周围血管为10~15人次,胎儿心脏7~10人次,妇科30~35人次,产科(中、晚孕)10~15人次。
超声造影和介入性超声每台超声设备半天(4小时)检查或治疗的脏器数应根据不同疾病、不同部位、不同要求以及实际操作的难易程度而定,一般不超过3~5人次。
3.超声科组织结构(1)设1名科主任;(2)本科以上学历占科室专业人员组成总数的≥70%;(3)根据腹部、浅表、血管、心脏、妇产及介入性超声等不同专业特色,可以分专业小组,并设立1名专业组长。
(三)人员资质1.超声科医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基础、超声诊断基础与操作技能。
超声诊断医师应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应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以根据医疗诊治的情况和需要,独立从事一般的超声诊疗执业活动。
(1)独立从事临床超声诊断的医师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②完成卫生部制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并获得合格证书;③通过卫生部委托中国医师协会组织的全国医师定期考核;④从事一般性超声检查,须经过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超声继续教育专业学习班正规培训,经考试、考核,获得合格证书;⑤从事专科特性很强的超声检查,如血管超声、超声造影、产前筛查等,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专业规范化操作指南,通过考核,并获得卫生职能部门或授权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颁发的合格证书。
(2)从事介入性超声工作的医师除具备超声科医师规定的所有条件之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①具有主治或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②有3年以上临床诊疗工作经验;③经过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介入性超声专业正规培训,并获得卫生职能部门或授权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颁发的合格证书;2.超声科技师(士)应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熟悉超声诊断与熟练掌握操作手法。
技师(士)无医师执业证书,可上机检查、操作,可描述形态、特征及测定数据,出具描述性检查报告;正式诊断报告必须经具备从事临床超声诊断条件的医师同意并签字后,方可发出。
技师应负责设备维护工作。
3.超声科护士应由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经过专业培养合格、并取得“护士资格证书” 者任职。
护士从事超声诊断的辅助工作,亦参加宣传、维护秩序、安排病员侯诊、清洁消毒、与医院其他部门联系等工作。
三、检查场所设施要求(一)工作室选位、内装修及附加配备1.选位远离多尘、多烟区;附近无高压电线;远离放射科、理疗室;远离电话总机房、广播室;远离手术室(高频电刀影响)。
特别强调不能将检查设备放置在通风不良、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内,此种环境常可致机内电路间打火、短路甚或烧毁原器件,或使主机、配件、材料等发生霉变,影响机器使用寿命,而且图像质量不能达标的要求。
2.实用面积(以1室1机计算)一般诊断用:原则上应≥15m2(至少有一个30 m2的检查室以保证急症及危重病人推床入室方便);超声造影、介入超声室:原则上应≥30m2;高度:不低于2.5m。
上述面积不包括更衣室、储藏室、病员侯诊区及介入术后患者留察的恢复室。
3.房顶、地面、墙壁房顶:坚固、光洁、不脱落建材细屑,涂料以无毒、白色或奶黄色为妥。
介入超声室建议用石膏顶或其他光滑、不沾尘、抗燃烧的塑料板顶。
地面:诊断室及造影室选用木质或PVC地板,选环保、无毒。
地面材料应保持清洁、卫生,亦应考虑探头不慎跌落时尽可能减少破碎的机率。
介入超声室:地面建议选用质地光滑的地板,便于清洁、消毒;并应装置地漏。
墙壁:选环保、无毒油漆,色淡为宜。
介入超声室墙壁贴瓷砖,便于清洗、消毒。
4.通风这一条件最为重要,但最容易被忽视。
通风是维持空气新鲜,预防呼吸道疾病交叉传播的要点之一,要强调满足通风条件。
除设计合理保证自然通风外,还可加装空气滤器、空气净化机或排气风扇(三者中至少有其一;不宜选用噪声过大的排气风扇,以免“噪声污染”)。
进入医院必须禁烟,而超声室内应绝对禁烟。
5.室温保持23~27℃,可使病人在此环境中充分暴露受检(或介入治疗)部位;并可使周围血管疾病(脉管炎、雷诺氏征等)患者的血管舒缩程度与血流保持常态,减低超声检查中的测值变异。
恒温条件通过中央空调、立式空调或其他设备获得。
除中央空调外,其他恒温设备均需专用电源供电,与超声诊断仪及工作站等电源分离。
6.遮光红黑双重窗帘或其他材料、其他形式的窗帘均可用。
应达到观看一般电视屏幕或液晶式屏幕的要求,不需达到“暗室”条件。
透入检查室的少量光线应分布均匀,否则必然影响超声图像细节的识别。
7.照明(1)超声诊断室中的光源要求为:①检查室或打印报告人员配备台灯1盏,使用15W白炽灯泡或其他;②登记叫号人员配备台灯1盏,使用15~25W白炽灯泡或其他;③应急充电手电筒1个;(2)介入超声及超声造影室中的光源要求为:①手术室用插灯,白炽灯泡>100W,2个(1个备用);②其他照明设备(如:无影灯等)。
8.防尘超声仪器由多组高级精密的微电子器件组成,对清洁要求极高。
飞入小尘埃在线路中吸水后容易打火,甚至烧毁精密元件。
小则降低性能,大则烧毁设备,防尘有利于仪器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因此必须重视防尘工作。
灰尘来源主要从两个方面:大气污染与伴随人员走动。
超声检查室选址时应避免设在底楼!可在入门前先换鞋或用一次性鞋套、铺地毯等防尘措施。
9.供水每一超声检查室(和介入超声室)应设置供水系统,包括进水管、洗手池、出水管。
水龙头可配感应式开关,至少选脚踏式开关(使用时手部不与龙头直接接触)。
开关质量必须确实可靠,以防松脱后“水满机房”而报废价格昂贵的仪器(洗手池附近最好装地漏)。
在介入超声室,应具两套供水系统:一套供洗手、洗清洁物用;另一套供清洗墙、地及其他办公设备等使用。
目前不具备此要求的,应在本手册下发后1年内完善。
10.供氧设施11.室内必备物件(1)检查床高度50~90cm,宽60~80cm。
最好选择配置手动或电动的可升降、以及上下部可分别上抬调节的铁床。
如床脚具滚轮者应有锁定装置。
一侧床边与超声设备间距3~5cm,可用泡沫塑料等隔开。
(2)写字桌或电脑桌1张。
(3)坐椅至少3张。
固定式或高度可调式均可,应选靠背及具把手者,底座最好不用滚轮;另配置2把椅子备用(患者检查前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