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ArcObjects的GIS系统的二次开发_以济源市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为例

基于ArcObjects的GIS系统的二次开发_以济源市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为例

基于ArcObjects的GIS系统的二次开发_以济源市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为例
基于ArcObjects的GIS系统的二次开发_以济源市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为例

基于ArcObjects 的GIS 系统的二次开发

———以济源市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为例

陈南祥1,董贵明1,邱 林1,苏万益2,常直福3

(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450008;

2.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济源454650;

3.济源市水利局,河南济源454623)

摘要:COM 技术是新一代组件式GIS 发展的主流,文章阐述了COM ,COM GIS 的基本原理,介绍了ArcObjects 的组成结构、开发的关键技术、开发方式,以及Arc GIS Engine 的功能,对使用两种组件式GIS 进行二次开发进行了比较。最后给出了使用ArcObjects 开发的一个实例———济源市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描述了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的结构设计和系统的功能,并简要说明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所使用的关键接口。

关 键 词:COM GIS ;ArcObjects ;Arc GIS Engine ;水土保持;模型库;济源市

中图分类号:TP79;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Ο2363(2006)03Ο0125Ο04

收稿日期:2005-12-05;修回日期:2006-03-10

基金项目:2002年河南省创新人才基金资助项目

(HNCX2002)

作者简介:陈南祥(1958-),男,江苏张家港市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研究,(E -mail )chennanxiang @

https://www.doczj.com/doc/6f8199956.html, 。

1 前言

地理信息系统(GIS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逐渐建立起其完整的技术系统和理论体系,并且在相当多的领域里得到应用。GIS 系统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效果关键取决于GIS 与该领域的专业模型的结合情况。现有的GIS 软件如Map GIS ,Map Info ,Arc GIS 等等,只是一些通用的GIS 工具软件,内部具有的专业模型相当少,为了实现GIS 工具和专业模型的结合,在现有

GIS 基础上的二次开发是必需的。文章主要探讨应用

基于COM 技术的ArcObjects 进行GIS 系统的二次开发,并简要介绍Arc GIS Engine ,最后给出一个济源市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实例。

2 ArcObjects 开发技术

2.1 组件对象模型(COM )

组件对象模型COM (component object model ),是微软公司提出的一种开发和支持程序对象组件的框架,它不仅定义了组件程序之间进行交互的标准,而且也提供了组件程序运行所需要的环境,即COM 本身要实现一个称为COM 库(COM library )的API ,它由一些对象和对象的接口组成。COM 组件、对象接口、关系

见图

1[1]。

图1 COM 组件、COM 对象、COM 接口关系图

Fig.1 The relationship of COM components ,COM objects and COM interface

2.2 ArcObjects 的结构关系及开发方式

2.2.1 ArcObjects 的结构关系。ArcObjects 是Arc GIS

的桌面软件的开发平台,且是完全COM 化的组件式

GIS ,由1000多个组件、几百个具有良好文档说明的接

口、几千个方法所组成[2]。ArcObjects 组件库的所有类可以分成3种[3]:抽象类(abstractClass )、普通类(class )和组件类(coclass ),在这些类之间的关系有继承、生成、组成、关联4种。继承关系是指普通类或者组件类继承抽象类中的接口(继承了接口,也就继承了接口中的方法、属性)。这样,在普通类或者组件类中就可以使用这些接口,继承关系是一种重要的关系,在开发中经常使用;生成关系指一个类可以生成另外的一个类;组成关系是指由一个类或几个类组成;关联关系只是指两个类之间有某些联系,但是这种联系不是一种确定的具体关系,不同的类之间的这种关联关系解释也不太一样。

2.2.2 Arc GIS Engine 。Arc GIS 9除了把空间处理和3D 可视化方面在原有版本上进行了扩展之外,同时推

出了Arc GIS 家族中两个最新的基于ArcObjects 的产

第25卷 第3期2006年 6月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RCH AND DEV ELOPMEN T Vol.25 No.3J un.2006

品:Arc GIS Engine和Arc GIS Server,他们将支持包括UNIX和Linux在内的跨平台的解决方案[4]。

Arc GIS Engine基于ArcObjects构建,由一组核心ArcObjects包和一些GIS可视化组件组成[5],是对Ar2 c GIS8.3中ArcObjects的重新封装和集成,使用Ar2 c GIS Engine开发,其核心还是在使用ArcObjects组件库。Arc GIS Engine很好的综合了两种组件式GIS的优点,在掌握了ArcObjects组件库之后,使用Arc GIS Engine开发GIS系统相当便捷、快速。

2.2.3 ArcObjects的开发方式。ArcObjects的开发方式主要有3种:①利用Arc GIS桌面应用程序内置的VBA宏进行客户化;②在ArcObjects组件库基础上进一步封装自己的COM组件[6];③开发独立的EXE应用程序。随着ArcGIS9中ArcGIS Engine的出现,第三种开发方式的使用会有明显的增加,将是以后ArcOb2 jects开发的主流。这种开发方式的优点:开发人员可以从某个组件库中取出所需的某个组件并快速组装到一起,以构造所需的应用程序,从而加快应用程序的开发。

3 开发实例

济源市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是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运用到水土保持的规划管理中,提高水土保持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济源市是水利部的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市,它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区内地形复杂,切割强烈,褶皱、断裂相伴而生,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现有水土流失面积905.6km2,坡耕地11093.33hm2,需要治理和改造。已经初步治理的面积大部分标准还不高,控制水土流失的效能还较低,仍需进一步巩固提高。

系统主要采用Visual Basic6.0+ArcObjects实现,空间数据采用ArcObjects中的G eodatabase进行存储。其他的属性数据采用SQL Server进行存储。在设计时,采用第二种和第三种开发方式相结合,充分利用了Ar2 cObjects的强大的数据显示、分析功能以及ArcObjects的完全的COM化所带来的模块的独立性和重用性。

3.1 系统设计原则

(1)科学性。在系统设计时,严格控制图形数据、表格数据、文字资料的准确性;图形数据要求坐标系统科学合理选择,对地形,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的现状、分布做到准确描述。

(2)实用性。系统界面友好,使用方便;系统的建立立足于解决水土保持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包括图形和属性信息的显示、查询、编辑、统计等基本功能,系统具有水土保持模型分析的功能。

(3)开放性。系统可以处理多种图形数据格式,数据的输入、输出标准化,多样化,以便和其它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系统的大部分模块采用dll的形式,最大限度的实现系统的灵活性和模块的重用性;系统支持对网络数据库的操作。

3.2 系统结构设计

在结构上,系统由人机交互系统、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型库管理系统6部分组成。人机交互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与用户进行交互的主要渠道,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系统使用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其中模型库是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通过模型库管理系统管理模型库,模型库管理系统实现了模型的查询、添加、删除和修改等功能,主要提供土壤侵蚀模型、土地资源评价模型、人口预测模型、土地需求模型、层次分析模型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等。数据库和知识库为模型库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数据库和知识库,数据库中主要存储的是社会经济数据、土壤侵蚀数据、土地资源评价数据、土壤侵蚀风险性评价数据、规划投入数据、规划措施数据、经济效益数据,知识库中主要存储专业文献、水土保持设计规程、标准与规范、政策法规、水土保持示范流域资料、实践经验等进行流域水土保持决策所需的文档资料[7],系统结构见图2

图2 济源市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结构图

Fig.2The constrction of w ater

conservancy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of Jiyu an City

在实现上,充分考虑了系统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开放性。在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指导下,系统的整个设计过程都以开放性为出发点,利用ArcOb jects的完全COM化将系统功能做成多个dll文件,即动态链接库文件,在VB中做dll工程的时候,主要继承了ArcObjects中的ICommand,ITool,IhookHelper,Iscene2 HookHelper4个接口,这4个接口起到了主程序和dll 文件之间桥梁的作用,在某个dll的功能的实现上还要使用arcObjects中的多个其他接口。

将系统功能分解在多个dll文件中,使系统有很好的灵活性,实现了系统的模块化,使系统结构清晰;同

?

6

2

1

?地域研究与开发第25卷

时不仅提高了模块的重用性,而且方便了管理系统对相应模块的管理,避免了大量代码在一个程序中进行调试的困难,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更为重要的是使不熟悉ArcObjects但具有专业知识的程序开发者,参加到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中,并为他们提供了自由的空间,最终提高决策支持系统辅助决策的能力。

3.3 系统主要功能

(1)基本GIS功能。实现了地理数据的放大、缩小、漫游等浏览功能;提供图层查询、属性查询、空间关系查询方法对图形数据和水土保持属性数据进行查询并显示;地理要素的添加、删除、移动,线和面要素的编辑;利用图层属性表中的某一个或多个字段的值对地图的显示方式进行控制,如标注,生成饼图、条形图、点密度图等;地图输出;距离、面积的计算等。这一功能的实现中用到的关键接口主要有:IfeatureLayer,Iac2 tiveView,IQueryFilter,IworkspaceEdit,IdisplayFeed2 back,Ifeature,IpointCollection等。

(2)数据转换功能。实现了Personal G eodatabase, Enterprise G eodatabase(网络数据库),dBase File,Shape2 file,Info File,ArcInfo Coverage,Map Info TAB,DWG, DXF等矢量数据之间的转换;同时实现了栅格数据TIF向Shapefile矢量数据的转换。这一功能,使得原有的工作成果得以纳入到决策支持系统中,提高了系统与其他软件之间的联系。数据转换用到的关键的接口主要有:IpropertySet,IfeatureDataConverter,Itable, IgeometryDef,IinterpolationOp,IRasterAnalysis Environ2 ment等。

(3)知识库浏览、编辑。这一功能主要是使用ADO,实现对知识库中的文档、表格、图形进行显示和简单的编辑操作,为决策者决策提供帮助。

(4)空间分析功能。利用缓冲区分析,可以指定以某一点、线、面要素为中心的某个范围,进而对该范围内的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图层的叠加包括图层的交、并、差。在叠加的两个图层中,至少要有一个面图层,叠加得到的新的面图层中的面要素,具有了两个图层的所有的属性,增加了新的信息,在系统建立之前,使用ArcInfo建立了原始图层,其中包括:水土流失现状图层、乡镇界限图层、土地利用现状图层,可以在这些面图层之间或者在他们和其它的点、线图层之间进行叠加操作,来得到更多的空间信息,图3①所示是乡镇界限图层与水土流失现状图层进行合并操作,可以获得每一个乡镇的水土流失信息。空间分析用到的关键的接口主要有:ItopologicalOperator,Ibasic G eopro2 cessor,IfeatureCursor等。

(5)三维分析功能。利用地形等高线图层生成TIN,实现了基本的三维图形的浏览、在三维图形上的查询、动画演示;地形可视性分析,水土流失的体积、投影面积、曲面面积计算,可以生成地形坡度、坡向专题图,通过光源设置和山体阴影计算增加了表面的可视性效果;系统还实现了TIN与栅格数据TIF的叠加和TIN与等高线层的相互转化。三维分析功能用到的关键的接口主要有:Iscene,Iscene Graph,IsceneViewer,I2 camera,IGraphicsContainer3D,Isurface,ItinAdvanced,I2 rasterLayer,IVector3D等。

(6)专业模型分析功能。主要提供土壤侵蚀模型、土地资源评价模型、人口预测模型、土地需求模型、层次分析模型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等,这些模型主要用来进行水土保持规划的决策设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评价水土保持效益状况,预测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等。模型由模型库管理系统管理,每个模型都以dll形式存在,便于系统的更新和升级。

4 结语

软件的组件化是面向对象技术与分布式计算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必然结果。采用组件式结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降低开发难度,提高开发效率,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文章主要探讨基于COM技术的ArcObjects组件库的二次开发,并且介绍了新近刚刚推出的全新的ArcObjects-Arc GIS Engine,由于使用Ar2 cObjects开发的独立的系统功能强大,灵活性和重用性好,开发速度相对较快,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基于Ar2 cObjects的GIS系统的二次开发将成为GIS系统开发的主流。

参考文献:

[1] Wayne S Freeze.Visual Basic开发指南COM和COM+

篇[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1-3.

[2] Exploring ArcObjects[M].California:ESRI,2002.204-

225.

[3] ArcObjects Object Model Diagrams[M].California:ES2

RI,2002.2-13.

[4] 李勇,谭建军,乐立航.基于GIS的广州市三防综合数

据库及其应用[J].中国通讯———Arc GIS9新一代空间

服务解决方案巡展专刊,2003(15):24-27.

[5] 朱政.Arc GIS Engine的开发与部署[M].北京:ESRI

中国(北京)有限公司,2004.18-31.

[6] 赵万锋,刘南,刘仁义,等.基于ArcObjects的系统开发

?

7

2

1

?

第3期陈南祥等:基于ArcObjects的GIS系统的二次开发

①图3见封三。

技术剖析[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3):130-132.[7] 李昌志,王兆印,刘兴年,等.基于SuperMap 的玉丰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 ].水土保持学

报,2003,17(3):96-100.

Secondary Development B ased on GIS System of ArcObjects

———W ater Conservancy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of Jiyuan City as An Example

CHEN Nan 2xiang 1,DON G Gui 2ming 1,

Q IU Lin 1,SU Wan 2yi 2,CHAN G Zhi 2fu 3

(1.N orth Chi na Instit ute of W 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 ric

Power ,Zhengz hou 450008,Chi na ;2.Jiyuan 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yuan 454650,Chi na ;3.Jiyuan City W ater Resoures B ureau ,Jiyuan 454623,Chi na )

Abstract :COM technique is the main development trend of new era components GIS.This paper intro 2duces the fundamental tenets of COM and COM GIS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ArcObjects ,the key tech 2nique ,development style ,and functions of Arc GIS Engine ,and also compares the secondary development with two components GIS.Finally ,using ArcObjects shows an example that is about water conservancy decision sup 2port system of Jiyuan city ,of which the design principle ,construction and function are determined and the key interface of the main functions is introduced simply.

K ey w ords :COM GIS ;ArcObjects ;Arc GIS Engine ;water conservancy ;model library ;Jiyuan City

(上接第55页)

R esearch on the R elationship bet w een

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Economic G row th in China PAN G Li 1,WAN G Zheng 1,2,L IU Qing 2chun 1

(1.Key L aboratory of Geography Inf orm ation Science ,

M i nist ry of S tate Education of Chi na ,East Chi na N orm al U niversity ,S hanghai

200062,Chi na ;2.Instit ute of Policies and M anagement Science ,CA S ,Beiji ng 100083,Chi na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More 2over ,we use the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o inspect 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find that a one -way causal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 exists in east region of China.We find that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m has a critical effect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east region of China.But there ’s no distinct causal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 in whole country level ,especially in middle and west region.Similarly ,the growth of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 a Granger cause of third industry growth in east region.But there ’s no distinct causal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third industry growth in whole country level ,especially in middle and west region.In province level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 a Granger cause of G DP growth in several regions ,such as Beijing ,Guangdong ,Shanghai ,Tianjin ,Fujian ,Jiangsu ,Zhejiang and Hainan in east region ,Heilongjiang ,Hunan in middle region ,Yunnan ,Shanxi and Guangxi in west region.In these provinces ,the in 2ternational tourism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In summary ,we conclude that interna 2tional tourism does not develop adequately in China ,especially in G ansu and Qinghai.

K ey w ords :regional international tourism ;economic growth ;Granger causality test

?

821?地域研究与开发第25卷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摘要:水利在过去二十多年信息化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当今机、通信、等高新技术的为实现中国的“数字水利”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鉴此,论文提出了一整套水利信息化进程中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水利决策支持系统 1 水利信息化现状 水利行业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同时也是信息十分密集的行业,其信息化工作开始于“七五”期间,至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 (1)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相对滞后。水利工作的三大任务是防治洪涝灾害,解决干旱缺水和治理改善保护水环境。随着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需要开发的水利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但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加上系统的维护管理经费渠道始终未得到很好地解决,致使我国在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服务方面,与国际的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未能信息技术及时为政府和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及信息化的质量还不能适应水利现代化的需要。 (2)对信息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水利系统的干部和职工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有一部分员工对信息化工作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机制,水利信息化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甚至部分单位还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 (3)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 1)从事水利信息化规划的相关人员对IT技术发展把握不够深,造成了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刚刚完成的信息化应用建设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的要求,成了落后的产品。此外,整体性规划的不完善或实施不利而导致各个系统的兼容性差,信息流不畅,致使信息化的大量投入所建设的仅是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孤岛”。2)从事水利信息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相关机构对行业应用理解不够深,造成了水利信息化产品的易用性、实用性差,甚至无法推广或交付使用。3)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条件不足。水利信息化工作面广、量大,信息化技术发展快,而现

GIS二次开发实验报告

GIS二次开发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班级: 专业: 指导老师: 二零一五年11月15日

目录 1 实验一:软件安装与AOI书签开发 (2) 1.1 实验目的 (2) 1.2 实验内容 (2) 1.3 实验结果 (2) 2 实验二:地图数据组织与访问 (5) 2.1 实验目的 (5) 2.2 实验内容 (5) 2.3 实验结果 (5) 3 实验三:地图渲染与制图输出 (9) 3.1 实验目的 (9) 3.2 实验内容 (9) 3.3 实验结果 (9) 4 实验四:空间数据处理 (14) 4.1 实验目的 (14) 4.2 实验内容 (14) 4.3 实验结果 (14) 5 实验五:GIS分析 (20) 5.1 实验目的 (20) 5.2 实验内容 (20) 5.3 实验结果 (20) 6实验六:栅格数据处理 (25) 4.1 实验目的 (25) 4.2 实验内容 (25) 4.3 实验结果 (25) 7实验总结 (31)

1实验一:软件安装与AOI书签开发 1.1实验目的 ?掌握AOI书签程序开发 1.2实验内容 ?实现AOI书签的创建 ?实现AOI书签的调用 1.3实验步骤与结果 安装程序后,新建地图显示项目。在程序的主窗体上端添加添加菜单项,文本属性为创建书签,控件名为miCreateBookmark,在旁边添加组合框,控件名为cbBookmarkList。 1.右击引用选择AddArcGIS Reference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添加引用在主窗体(即MainForm.cs)中添加代码; (1)首先添加引用代码:using ESRI.ArcGIS.Display; using ESRI.ArcGIS.esriSystem; using ESRI.ArcGIS.Carto; using ESRI.ArcGIS.Controls; using ESRI.ArcGIS.ADF; using ESRI.ArcGIS.SystemUI; using ESRI.ArcGIS.Geometry; using ESRI.ArcGIS.Geodatabase; using ESRI.ArcGIS.DataSourcesFile; using ESRI.ArcGIS.DataSourcesRaster; (此引用代码都需添加引用后才可以使用,上述引用代码为本类中所需要的所有引用,在之后的编程中,可以不用重复引用) (2)添加“创建书签”函数 在MainForm类中添加成员函数CreateBookMark,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CreateBookmark(string sBookmarkName)//参数为书签名 { //通过IAOIBookmark接口创建一个变量,其类型为AOIBookmark,用于保存当前地图的范围 IAOIBookmark aoiBookmark = new AOIBookmarkClass(); if (aoiBookmark != null) { aoiBookmark.Location = axMapControl1.ActiveView.Extent;

基于ArcEngine 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ArcEngine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世良 (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宁德 352100) 摘要:针对校园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和可视化,本文在分析现有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校园系统数据模型的设计方法,并以宁德学院为例,建立了基于ArcEngine 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详细阐述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为数字校园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GIS;ArcEngine;数字校园;C#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ampu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ArcEngine Shiliang Zhang (Ningde Institute of teachers ningde fujan 352100) Abstract :For the informationization,scientific and visualization in campus management , the paper studies the design method of data model of campu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campus information. As an example of Ningde college, campu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ArcEngine , and the method of design and development is proposed in detail so as to provide a useful explor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gital campus. Key words :GIS;ArcEngine;Digital Campus;C#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日趋广泛,不但在资源和环境管理与规划中成功应用,而且成为设施管理和工程建设的重要工具,同时还进入物流配送、商业选址以及大型的企业管理领域中,地理信息也正逐渐应用于校园信息日常管理当中。因此为加快校园信息化步伐,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信息管理,有必要建立校园地理信息系统(CGIS)。本文利用组件式开发模式开发了校园地理信息系统,以实现对学校地理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的管理与查询,并实现可视化的功能[1 ]。从而服务于校园的建设、规划与管理。 1、开发工具与开发平台 现有的校园管理信息系统是各部门根据管理目的建立的,并与组织管理的模式相适应的一种人机系统,大多数各自独立、条块分割、往往只注重功能的实现,统一的规范,难 以进行集成,无法适应现代信息系统网络化的要求。为了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本 校园地理信息系统集图形、图像数字信息于一身来表示校园各种空间和属性要素,为用户提供了各种校园信息的查询、检索和必要的空间分析、统计操作以及相应的专题要素输出,为校园的发展预测、规划决策以及科学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现有的校园管理信息系统中缺乏本文以宁德学院为例, 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为系统开发平台,采用C#语言和ArcGISEngine开发组件,探讨了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宁德学院校园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2 ]。 2、系统数据库设计 对于一个良好的GIS管理系统,必须有一个数据库的支持,目前大多数GIS系统通常采用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并存来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系统采用GeoDatabase来统一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GeoDatabase是Arc/Info8 引入的一种全新的空间数据模型, 实际上

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趋势

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趋势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近年来在治水实践中逐步得出的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所谓水利信息化, 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 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的效能及效益。对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 1 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是运用先进的水利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形成水利信息综合采集系统, 建成水利信息骨干广域网络和水利数据中心。目前已建成了连接全国流域机构和各省( 市、区) 的实时水情信息传输计算机广域网, 建设了400 多个水利卫星通信站, 为水利数据的实时快速传输创造了条件。在水利信息资源开发方面, 初步建成各流域、各省( 市、区) 的水文数据库和国家级水利政策法规数据库, 能够对外提供初步的查询服务。同时还有一批数据库, 如水利空间数据库、全国水土保持数据库、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数据库、全国防洪工程库和全国蓄滞洪区社会经济信息库等正在启动建设中。 1.2 保障环境建设 保障环境是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水利信息化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支撑。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包括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体系、政策法规、组织管理和信息化人才等。国家水利部门在保障环境的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于2003 年相继正式出版、出台和印发了《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 一) 》《水利部信息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 水利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一大批掌握国际国内先进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技术、信息及系统安全技术、精通项目建设管理的多层次、高水平信息化人才, 这是水利信息化工作得以有序、高效、协调进行的关键。2005年首届“中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以“信息技术全球化与中国人才培养”为主题深入探讨了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人才的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方向, 说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已受到越来越高度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 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任务书 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 项目建设办公室 二○○六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二期工程项目背景 总体背景描述 2001年12月,水利部和国家气象局以水规计[2001]626号文向国家计委上报了《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稿)(以下简称《修改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国家计委委托于2002年7月对《修改稿》进行评估,核减了部分项目,并对整个项目提出了分期建设的建议。共核减投资万元,将《修改稿》中提出的总投资万元调整为万元,并提出按照尽量维持系统的完整性和优先保证特别重点的原则,将特别重点的防洪地区和重要防洪城市的系统建设放在第一期,将其它防洪地区以及现有防汛系统还能基本正常运行的省市系统建设放在第二期。一期工程投资为亿元,其中中央投资亿元,地方投资亿元。 2002年11月,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重新编制了《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简要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2003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一期工程的建设。 2005年5月,经水利部水规总院的审查,水利部正式批复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与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一起完成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并经国家发改委核准一期工程概算为:亿。 2005年11月水利部组织召开“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开始全面部署并组织实施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已经实施的建设项目取得了预期成果,并已发挥积极的作用。 有关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的《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内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一期工程的建设内容、遗留在二期工程中应建设的内容,参见总体可研建设任务、一期工程和遗留工程表。 总体可研建设任务、一期工程和遗留工程表

gis二次开发能实现那些功能

第一题:GIS二次开发能实现那些功能? 符号化显示全要素地图 对图层的的管理和操作 支持地图放大,缩小漫游等各种操作 可以对地图进行标注 可以实现几何参数查询,空间定位查询等功能 空间分析功能 空间数据库访问功能 地图打印功能 GPS导航功能 第二题,MO做专题地图有哪几种? 标注渲染,按值渲染,点密度渲染,分类渲染,图表渲染,z值渲染,组渲染 建立缓冲区查找缓冲区的城市代码: Dim dc As New MapObjects2.DataConnection '定义一个数据连接对象 Dim lyr As New MapObjects2.MapLayer '定义一个数据图层对象 Dim fname As String Dim fnames() As String '定义了一个字符数组 Dim rectline As MapObjects2.Recordset '定义一个数据集对象 Dim resutstate As MapObjects2.Recordset Dim resultshape As MapObjects2.Polygon Dim flag As Integer Dim fname2 As String Dim max As Integer Dim flagitem As Integer Dim intersetj As MapObjects2.Polygon Dim k As MapObjects2.Polygon Dim setflash(100) As MapObjects2.Polygon '足条件的记录,用于后面的闪烁Dim freset(100) As String '记录满足条件的记录州名Dim jilu As Integer '统计满足条件的记录个数 Private Sub Combo1_Click() fname2 = Combo1.Text '在组合框的单机事件中完成的任务为: For i = 0 To max '用户选中组合框中的图层名,通过循环使其与fnames(i)保存的 If fnames(i) = fname2 Then '图层名进行对比查找,如果找到就将图层索引保存到flagitem中 flagitem = max - i '通过变量flagitem将地图索引传给函数https://www.doczj.com/doc/6f8199956.html,yers(flagitem).SearchByDistance(p, Map1.ToMapDistance(100), "") Exit For '目的是在用户选择的图层中找到用户选中的图形 End If

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理

1.水土保持监测定义 水土保持监测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保持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地面监测、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多种信息获取和处理手段,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治理工作的基础。 2.水土保持监测目的 (1)为建设单位提供方案实施信息,以便加强管理。 (2)验证防治措施布设的合理性,进一步完善防治措施体系,促进防治措施到位,提高防治效果。 (3)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执法、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提供依据。 (4)为同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和布设防治措施体系提供借鉴资料。 (5)为研究不同类型项目的水土流失规律、防治技术提供基础。 (6)及时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害隐患,以便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 3 监测内容 3.1 监测内容 水土保持监测应在建设前、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完好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查、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项目建设区监测应包括项目区土壤侵蚀背景值的监测、项目区水土流失因子监测、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变化调查、项目区水土流失动态状况监测(包括危害性监测)、水土保持防治实施效果监测以及水土流失6项防治目标监测等几个方面。监测到的成果能够充分反映本建设项目在生产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 3.1.1 项目区水土流失因子监测及水土保持生态调查 (1) 针对影响项目区土壤侵蚀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以及气候因子等自然因素在建设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关键地貌部位的坡度坡长地形的变化情况;土壤的侵蚀特性(如表层土厚度、质地与机械组成、

GIS地理信息与二次开发专业面试宝典(130912)

GIS地理信息系统与二次开发专业面试宝典 一、简述题 1、什么是GIS: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即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输入、存储、编辑、分析、显示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的地理资料系统。在地GIS信息数据分两大类:第一类是地图数据,即图形数据。第二类是属性信息,即属性数据(也可称为文字数据,非图形数据)。通过GIS 系统这两类信息的特有管理方式,在它们之间建立双向对应关系,实现图形和数据的互查互用。 2、GIS与CAD系统的区别: 首先,GIS 是图形和属性的结合体,而CAD 是单纯的图形,很难和大数据量的属性信息关联;其次,GIS 中的图形有拓扑信息,可以进行各种复杂的空间分析,而CAD 图形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没有空间的概念;再次,GIS 可以做多种基于图形或属性的查询统计,也能制作各种表现形式的专题图,而CAD 一般不能;最后,GIS 能理大数据量,甚至是高达数十G 的海量数据,也能读写存储于数据库中的空间图形,而CAD 不能。 二、名词解释 3.地理参考系统(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地理信息包含有明确的地理参照系统,例如经度和纬度坐标,或者是国家网格坐标。 4.地图投影:地图投影就是指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点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的数学方法。地图投影是解决地球椭球面上地物绘制到平面图纸上的问题。 5. 空间分析:是基于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常见的有拓扑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网格分析和地形分析等。

6.1954 年北京坐标系Beijing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l9541954 年我国决定采用的国家大地坐标系,实质上是由原苏联普尔科沃为原点1942 年坐标系的延伸。 7.1956 年黄海高程系统Huang hai Vertical Datum l956以青岛验潮站根据1950 年一1956 年的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据以计算地面点高程的系统。 8.1985 国家高程基准National Vertical Datum 1985:1987 年颁布命名的,以青岛验潮站1952 年一1979 年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的高程基准。 9.WGS-84 坐标系WGS-84 Coordinate System: 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称为1984 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统。 10.城市地理信息Urban Geographic lnformation: 城市地理信息是城市中一切与地理分布有关的各种地理要素图形信息、属性信息及其相互间空间关系信息的总称。 11.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Urban FundamentaI Geographic lnformation: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是指城市最基本的地理信息,包括各种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界址点、建筑物、道路、水系、境界、地形、植被、地名及某些属性信息等,用于表示城市基本面貌并作为各种专题信息空间定位的载体。它具有统一性、精确性和基础性的特点。 12.等高线contour: 地图上地面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成的曲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杭州市城区防汛应急指挥系统

吴江市水利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江苏省吴江市水利局 上海网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一〇年九月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1水利信息化现状及问题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水利信息化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数据和应用平台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网络基础设施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存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整体规划滞后,资源共享困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基础设施欠佳,系统功能薄弱.........................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资金投入不足,人才配备不齐......................... 错误!未定义书签。2指导思想和规划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规划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3指导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统一管理,先适先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资源共享,安全开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规范标准,科学合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4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总体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阶段性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GIS二次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GIS二次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小组成员吴波,黄聪,蔡劼,米锐,房海峰,黄罡起讫日期2010.01.04—2010.01.17

目录 1 系统实现目标 .................................... 2 系统需求分析 .................................... 3 系统设计 ........................................ 3.1 总体设计 .......................................................................... 3.2 数据库设计 ...................................................................... 3.3 平台选择 .......................................................................... 3.4 详细设计 .......................................................................... 4 功能实现 ........................................ 4.1 地图载入 ............................................................................ 4.2 添加图形要素 ..................................................................... 4.3 通过图形查属性……………………………………………… 4.4 通过属性查询图形…………………………………………… 4.5 通过位置查询图形…………………………………………… 4.6 缓冲区分析…………………………………………………… 附件 ..............................................

2-基于MapGIS的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定稿)

基于MapGIS的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 陈绪黄友昕刘家奎 摘要: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是防灾减灾的重要非工程措施,是实现防汛指挥决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文以MapGIS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为例,重点介绍了几个关键环节和主要的功能应用,借此展现GIS技术应用于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提高决策水平,实现防汛指挥调度可视化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GIS;防汛抗旱;指挥决策;MapGIS 1 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需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水旱灾害又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防治水旱灾害是我国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经济与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加强防汛抗旱指挥的科学性,提高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防汛调度决策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主要目的的非工程措施日益成为重要的减灾手段。 水利信息是防汛抗旱决策的基础,是正确分析和判断防汛抗旱形势、科学制定防汛抗旱调度方案的依据。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结合3S技术和最新的信息化技术,通过提高雨情、水情、工情、旱情和灾情信息采集传输的时效性,提高预测和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制定防洪抗旱调度方案、提高决策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为科学辅助防汛抗旱指挥调度决策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最终达到充分发挥已建水利工程设施效能的作用。 2 系统概述 依据《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暨“金水工程”规划)、《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要求》,该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以MapGIS IGSS共享服务平台为依托,参照全国各省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的经验,遵循国家水利行业政策法规,充分利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及3S技术等来开展实时水情、雨情、台风、工情、旱情、洪涝灾情的采集、传输、处理及应用工作,并建立水利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开发面向防汛抗旱数据采集传输、工情信息管理、防汛抗旱指挥管理、汛情监视、遥感洪涝监测等业务的专业软件产品,为水利行业的防汛抗旱指挥应用系统的建设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 3 总体架构 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根据防汛抗旱工作的需求,依据国家安全体系与标准规范体系,结合防汛防风抗旱指挥调度决策工作的实际业务需求,采用面向服务架构(SOA)思想,在软硬件基础设施和水利数据中心的基础上,依托GIS支撑平台,建设水利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构建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工情信息管理系统、防汛抗旱指挥管理系统、汛情监视系统、遥感洪涝监测系统、台风灾害监测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 该系统先进实用,能为各级防汛抗旱部门及时地提供各类防汛抗旱信息,较准确地做出降雨、洪水和旱情的预测预报,为防洪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系统由基础设施、水利数据中心、GIS支撑平台、水利共享服务平台和业务应用系统构成(图1)。

3s地理信息系统

一、3s的概念: rs(遥感):从航空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Gps(全球定位系统):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导航定位的系统。 Gis(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存储、管理、和显示空间要素位置和属性的计算机系统。 二、大地水准面的定义: 假想水面静止,延伸则被淹没的面,就是大地水准面。 椭球体: 与地球形状比较接近的,是一个以椭圆短轴旋转而成的椭球,也称为椭球体。 矢量数据结构: 通过记录空间对象的坐标及空间关系表达空间对象的几何位置。 栅格数据结构: 是指栅格数据的存储方法或格式。 元数据: 提供空间数据信息的数据。 三、高斯投影定义:.高斯投影的概念 高斯是德国杰出的数学家、测量学家。他提出的横椭圆柱投影是一种正形投影。它是将一个横椭圆柱套在地球椭球体上,如下图所示: 椭球体中心O在椭圆柱中心轴上,椭球体南北极与椭圆柱相切,并使某一子午线与椭圆柱相切。此子午线称中央子午线。然后将椭球体面上的点、线按正形投影条件投影到椭圆柱上,再沿椭圆柱N、S点母线割开,并展成平面,即成为高斯投影平面。在此平面上: ①中央子午线是直线,其长度不变形,离开中央子午线的其他子午线是弧形,凹向中央子午线。离开中央子午线越远,变形越大。 ②投影后赤道是一条直线,赤道与中央子午线保持正交。 ③离开赤道的纬线是弧线,凸向赤道。 (2)分带投影n 6°带投影是从英国格林尼治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隔6°投影一次。这样将椭球分成

60个带,编号为1~60带,如下图所示: 各带中央子午线经度(L)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n为6°带的带号。 已知某点大地经度L,可按下式计算该点所属的带号: 有余数时,为n的整数商+1。 3°带是在6°带基础上划分的,其中央子午线在奇数带时与6°带中央子午线重合,每隔3°为一带,共120带,各带中央子午线经度(L)为: 式中n′为3°带的带号。 我国幅员辽阔,含有11个6°带,即从13~23带(中央子午线从75°~135°),21个3°带,从25~45带。北京位于6°带的第20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7°。 高斯克吕格平面坐标系的解算。 根据高斯投影的特点,以赤道和中央子午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方向为x轴,北方向为正。赤道投影线为y轴,东方向为正。象限按顺时针Ⅰ、Ⅱ、Ⅲ、Ⅳ排列,如下图所示:

河道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综合说明

河道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综合说明 1.1项目及项目概况 ****段整治工程位于双清区内白马大道与大兴路交汇处至高家坝河口止,全长8.166km,工程地理位置详见附图一。项目总占地面积为36.7hm2,计划共投资6148.64万元,由邵阳市宝庆科技工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根据工程设计,其主体工程规模如下: 1、新修防洪堤2条,其中红旗河左岸堤长8.166 km,右岸堤长8.166km,总堤长16.332km。 2、新建涵闸5处,其中红旗河左岸2处,红旗河右岸3处。 3、配置必要的管理设施及绿化设施。既配制防洪治涝指挥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建立防汛、抢险、治涝、救灾组织,建设防洪工程体系的生物措施及维护设施。 工程建设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是护堤修建前期的土方挖掘、堤岸两边保护圈的建设、弃土弃渣、取料场的开挖。 工程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348081.3m3,土方填筑638900.6m3,浆砌石17266.72m3,砼及预制块34174.49m3,钢筋20.36t。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可研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完工后的第一年,即2011年。

水土流失监测主要分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两个阶段。建设期选择强降雨天雨后监测,共3次;运行期内,每年汛前、汛后及雨季各监测一次。 该河段贯穿双清区主城区,沿河部分地段地势低且宽阔,洪水风险大,洪水风险范围内,工业基地众多,财产集中,人口密度集度大。而目前该河段未设防,处于天然状态,无防洪排涝设施,城市抗洪能力不到10年一遇的标准,与邵阳市双清区主城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极不相适应,随着双清区新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与财富的不断增加,因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愈来愈大,给城镇居民的财产、生命、人居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作用。 通过对该河段的整治建设,修建完善的防洪设施,形成完整的防洪保护圈,抵挡外洪内侵。将大大提高主城区防洪标准,增强主城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为城区的生态环境、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 1.2 项目区水土保持“三区”划分 工程建设区域属典型的湘中红壤丘陵地貌,工程地质分区属邵阳软质基岩区,由上覆土层及下伏基岩所组成的低矮小山包多呈珠状展布,山丘形态多为园丘状,一般海拔高程在202-267 m间,相对切深30-50 m 。

基于GIS的防汛抗旱指挥平台研究

基于GIS的防汛抗旱指挥平台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是灾情决策的基础,是分析和判断灾情形势,科学地制定灾情调度方案的依据。当发生灾情时,则可迅速地采集和传输各种灾情信息,并及时显示在地理地图上,对其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和预报,经分析制定出灾情调度方案,努力缩小各种灾害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关键词】监测与调度防汛抗旱地理信息系统Oracle 数据库GIS MapInfo 1 引言 为防治水旱灾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各种灾情整治,但完全依赖工程措施提高防洪抗旱能力,难以实现快速指挥决策。应该在已有软硬件资源的基础上,利用自动监测、远程遥测技术、通信及计算机网络技术、GIS技术、Oracle数据库和现代水资源联合调度等专业技术,对水情、旱情进行实时监测、实时评价、实时调度和实时管理。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2.1 地理信息系统的简介 GIS是一种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理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

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2 MapInfo的简介 MapInfo是个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的桌面地图信息系统,它具有图形的输入与编辑、图形的查询与显示、数据库操作、空间分析和图形的输出等基本操作。本系统是在在.NET环境下通过C#语言对MapInfo里的MapX控件进行二次开发来实现的。 3 基于GIS的防汛抗旱指挥平台 3.1 概述 自从2005年水利部组织召开会议后,开始全面部署并组织实施国家防汛抗旱指挥工程建设。该防汛抗旱指挥平台以MapInfo共享服务平台为依托,遵循国家水利行业政策法规,充分利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开展实时水情、雨情、旱情、洪涝灾情的采集、传输、处理及应用工作,并建立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3.2 系统技术方案与实现 3.2.1 系统技术方案 该平台采用跨平台的Client/Server体系结构,其基本框架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人机交互层、应用分析层和系统支撑层。 其中,应用分析层是该平台的核心,分为基于GIS的灾

GIS二次开发经典代码

1、保存栅格数据(注意:保存的时候不要忘记要将栅格数据保存到栅格数据集工作空间中,同时还有栅格的扩展名一定要加上。)内容来自GIS公园 Public Sub SaveRaster() Dim pMxDoc As IMxDocument Dim pMap As IMap Set pMxDoc = Application.Document Set pMap = pMxDoc.FocusMap pMap.DeleteLayer https://www.doczj.com/doc/6f8199956.html,yer(0) Dim pRasterDataset As IRasterDataset Dim pWks As IRasterWorkspace Dim pWksFact As IWorkspaceFactory Set pWksFact = New RasterWorkspaceFactory Set pWks = pWksFact.OpenFromFile("D:\Projects\ZLS\temp", 0) Dim pRBC As IRasterBandCollection Set pRasterDataset = pWks.OpenRasterDataset("test") 'Dim pRBC As IRasterBandCollection Dim pRLayer As IRasterLayer Set pRLayer = New RasterLayer pRLayer.CreateFromDataset pRasterDataset Dim pRaster As IRaster Set pRaster = pRLayer.Raster Set pRBC = pRaster Dim pDs As IDataset Set pDs = pRBC.SaveAs("test", pWks, "TIFF") copyright https://www.doczj.com/doc/6f8199956.html, pMap.AddLayer pRLayer End Sub 2、根据已有数据字段,创建shape文件,并将数据插入到shape文件中(delphi代码)GIS公园https://www.doczj.com/doc/6f8199956.html, function CreateNewShape(pCursor: IFeatureCursor; pFCls: IFeatureClass; pPath: WideString; pNewFClsName:WideString): IFeatureClass; var pShapeFieldName, ConfigKeyword: WideString; pNewFCls: IFeatureClass; pFeature: IFeature; pNewFCursor: IFeatureCursor;

arcgis 二次开发

gis的开发方法有三种,即独立开发,宿主型二次开发,基于gis组件的二次开发,其中独立开发为底层开发,不依赖于任何gis工具软件,开发难度太大,后两者是基于一种软件的二次开发,这样的二次开发则相对较简单,他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宿主型二次开发是指基于GIS平台软件上进行应用系统开发。大多数GIS 平台软件都提供了可供用户进行二次开发的脚本语言,如ESRI的ArcView提供 了Avenue语言,Maplnfo公司的MapInfo Professional提供了MapBasic语言 等等。用户可以利用这些脚本语言,以原GIS软件为开发平台,开发出自己的 针对不同应用对象的应用程序。这种方式省时省心,但进行二次开发的脚本语言, 作为编程语言,功能极弱,用它们来开发应用程序仍然不尽如人意,并且所开发 的系统不能脱离GIS平台软件,是解释执行的,效率不高。相比基于组件的二次开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扩展系统的功能,并且可以脱离原gis平台软件,综合看来,单纯二次开发受gis基础平台提供的编程语言的限制,而基于组件式的二次开发不仅能提高开发效率,同时可靠性好,易于移植,便于维护。所以,结合gis基础平台软件与当今可视化开发语言的组件式二次开发成为gis开发的主流。但是二次开发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只要我们使其中的瑕疵减少,误差也就会减少。 ArcGIS Engine开发工具包是一个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产品,用于建立和部署自定义GIS和制图应用程序。ArcGIS Engine开发工具包不是一个终端用户产品,而是一个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的工具包。可以用ArcGIS Engine开发工具包建立基本的地图浏览器或综合、动态的GIS编辑工具。使用ArcGIS Engine开发工具包,开发人员在建立定制的地图接口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开发人员可以使用几个API中的任何一个来建立独一无二的应用程序,或者将ArcGIS Engine组件与其他软件组件组合起来实现地图与用户管理信息之间的协同关系。 (可选资料) 从第一个GIS系统一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到目前用户可以自己定制 的GIS系统,GIS二次开发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主要出现了两 种GIS二次方式,即宿主型二次开发和基于GIS组件的二次开发131。 GIS开发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构架(c/s和B/S) 基于c/s结构的GIS是 由客户机完成GIS分析、输出工作。GIS数据和分析工具最初放在服务器上,运 行时下载到客户机,操作灵活。但是c/s应用软件模式大都是基于“胖客户机” 结构下的两层结构应用软件。客户端软件一般由应用程序及相应的数据库连接程 序组成,服务器端软件一般是某种数据库系统。客户机端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处理 与用户的交互、按照某种应用逻辑实现与数据库系统的交互;服务器端软件的主 要功能是数据库系统根据客户端软件的请求进行数据库操作,然后将结果传送到 客户端软件。客户端软件与服务器端软件之问的通信主要是通过SQL语句。两层 C/S结构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主要集中在客户端,客户端端软件不但要完成用户

《GIS二次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GIS二次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1 设计目标 (1) 2 需求分析 (1) 2.1 业务构成... .. (1) 2.2 数据内容... .. (1) 3 系统设计 (1) 3.1 总体设计 (1) 3.2 数据库设计 (2) 3.3 平台选择 (2) 3.4 详细设计 (2) 4 功能实现 (3) 4.1 基本功能 (3) 4.2 符号化 (3) 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设计目标 通过本系统的实施,建立全国各省人口分布和人均GDP排名系统,通过各种地图符号和色彩信息,将地图数据符号化,借此来制作全国各省人口比重、贫富差距大小等专题图。 2 需求分析 2.1 业务构成 中国人口在世界各国中位居首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根据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2014年中国经济数据,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达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男性人口比女性多3376万人。中国是人口大国,因此中国的人口分布情况和人口管理显得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状况日益增强。但是整体而言贫富差距还是很大,所以将地图数据符号化来更好地分析各地区的人均GDP对国家掌控各地经济情况是十分有用的。 2.2 数据内容 数据主要包括全国各省的人口数量、总的GDP和人均GDP。通过这些数据来处理地图,将地图做成不同属性的专题图。 3 系统设计 3.1 总体设计 此次设计的初衷即是开发一个可以制作专题地图的系统。以全国

人口数量和全国各省人均GDP为例进行制作和开发。 第一步就是找全国省区底图;接着找所需数据(全国各省人口数量和全国各省人均GDP。)最后,通过VS设计系统,实现专题图制作功能。 3.2 数据库设计 刚开始是想将找到的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导入arccatalog中,希望经过处理可以直接使用,但是做到最后发现并不能将表格直接导入底图。解决办法是在arcmap中编辑底图的属性表将找到的数据输入,保存。 还有就是在用VS系统开发时的登录界面时,用到sqlserver。 在sqlserver中创建数据库,在已创建的数据库中创建表格,表格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相关信息。 3.3 平台选择 系统开发平台:VS2010和arcengine。 3.4 详细设计 1、首先设计登录界面:登录界面加入所需控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