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

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

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
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

学科:九年级化学应做数:实做数:完成率:

序号实验名称使用器材完成情况

(是或否)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烧杯、玻璃片、石灰水

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集气瓶、烧杯、吸管、石灰水

3 给物质加热酒精灯、试管夹、水、试管架

4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铁架台、试管、集气瓶、酒精灯

5 分子运动现象大烧杯、小烧杯、氨水、酚酞

6 过滤铁架台、漏斗、滤纸、玻璃棒、小烧杯

7 质量守恒定律天平、小烧杯、小试管、硫酸铜、氢氧

化钠

8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烧杯、试管、集气瓶、橡胶管、锥形瓶、长颈漏斗、橡皮塞(双孔和单孔)、弯导管、酒精灯、铁架台、玻璃片、镊子、火柴、木条、稀盐酸、石灰石(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

澄清的石灰水

9 燃烧的条件棉花、酒精、水、蜡烛、滤纸、玻璃棒、小木条、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

坩锅钳、薄铁片

10 金属活动性顺序试管、试管架、硫酸铜溶液、硝酸银、

铁丝、铜丝

学科:九年级化学应做数:实做数:完成率:

序号实验名称使用器材完成情况

(是或否)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烧杯、玻璃片、石灰水

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集气瓶、烧杯、吸管、石灰水

3 给物质加热酒精灯、试管夹、水、试管架

4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铁架台、试管、集气瓶、酒精灯

5 分子运动现象大烧杯、小烧杯、氨水、酚酞

6 过滤铁架台、漏斗、滤纸、玻璃棒、小烧杯

7

质量守恒定律天平、小烧杯、小试管、硫酸铜、氢氧

化钠

8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烧杯、试管、集气瓶、橡胶管、锥形瓶、长颈漏斗、橡皮塞(双孔和单孔)、弯导管、酒精灯、铁架台、玻璃片、镊子、火柴、木条、稀盐酸、石灰石(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

澄清的石灰水

9 燃烧的条件棉花、酒精、水、蜡烛、滤纸、玻璃棒、小木条、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

坩锅钳、薄铁片

10 金属活动性顺序试管、试管架、硫酸铜溶液、硝酸银、

铁丝、铜丝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07845

实用标准文案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 化学 学生实验一(学生实验活动) 化学实验简单的基本操作 PP12 10——实验目的: 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2、在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 3、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细口瓶、广口瓶、镊子、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大理石、氯化钠、水 实验步骤和方法: 1药品的取用 a.取用粉末状固体 b.取用粒状固体 c.倾倒液体

d.滴取液体 e.滴加液体 f.量取液体 2、酒精灯的使用 3、玻璃仪器的洗涤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学生实验二(学生实验活动) 氧气的化学性质P——P173 171实验目的: 1、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2、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用品: 集气瓶(3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木炭、红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火柴。 实验步骤和方法: 1、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火焰上烧至发红,伸入氧气瓶内。燃烧停止后,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2、取几根洁净铁丝拧成螺旋状缠绕在火柴上。在酒精灯上点燃,待火柴燃尽时缓缓伸入有少量水的氧气瓶内观察现象。

3、将蜡烛放在燃烧匙内,在酒精灯上点燃,伸入氧气瓶内。燃烧停止后,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学生实验三(学生实验与活动)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PP77 ——76实验目的: 1、初步学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2、通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用品: 试管、单孔胶塞、导气管、铁架台、铁夹、棉花、酒精灯、火柴、水槽、集气瓶、高锰酸钾 实验步骤和方法: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向试管内装入7g的高锰酸钾,管口放一团棉花; 3、固定试管 4、点燃酒精灯,预热后用外焰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5、收集气体

科学实验学生分组名单3~6(2014第一学期)

三年级(1)班科学实验学生分组名单 (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 组别学生姓名 1 朱彤刘秉儒赵欣彤王新怡李锐 2 王永贵郑颖王建新高枫杨万里 3 张晶苟婧张玉凤杨玉嫣彭泓淼 4 卢家豪丁启钊徐剑华张雅蓉王润琪 5 邹静怡王世闯修子阳汪永洋王栋 6 杨瀚马玉强汪永祥毛嘉宁李梦园 7 王婷薇吕蓉石晓倩李世路尹晓婷 8 高丹阳毛哲王继萍潘文婷杨丽娜 注:每组第一人为本组组长。

三年级(2)班科学实验学生分组名单 (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 组别学生姓名 1 曹文倩曹川露吴自涛马由奴四王健叶俊 2 王成志陈源刘雪梅刘亚敏李阳黄家明 3 余丹丹马文静黄之朝陈钰铭唐怡菲朱玉银 4 周国疆杨依帆朱阳贺奕龙刘雅慈刘雪融 5 黄娜魏其田王瑞祝文娟叶升杨得乐 6 孙诗琪黄月涵田润颖薛福全王兆航孔健鹏 7 王晓雪王建琦王梦颖黄之蓉杨雅雯曹家乐 8 高昱冬韩昌岩马丽娜王琪田瑞 注:每组第一人为本组组长。

三年级(3)班科学实验学生分组名单 (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 组别学生姓名 1 薛哲高珅国茹一楠牛文琦周梓萌马伟军 2 王元杰彭彩霞刘学圣王海婧高雅娴扁旭 3 王瑞青黄继烨王红艳刘文杰高翔钱雅蓉 4 张钰李佳睿陈海涛黄家兴张悦屈晓云 5 郭彪李义张玉玲柴万翰曹萌萌王旭 6 任子怡王立兴闫明阳周欣冉罗瑞敏 7 许文丽周永彪周洪远陈婧婕马金卓 8 马钰陈壮玉司晓甜左文娜陈文轩 注:每组第一人为本组组长。

四年级(1)班科学实验学生分组名单 (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 组别学生姓名 1 肖鸿王鸿宇曹梦琪张艾琳贺锋年 2 贾雅茹王丹奇马玉霞张洋陶练庆 3 任莉舒锦波梁爱萍刘德兴田梦瑶 4 马凯刘璇德马晓君融婷茹睿云 5 张同盛李姿含刘文静范婧雯 6 李靚玉王玉玲李旭东高晶明 7 闫向楠徐晓红王思蓉钱旺王莹 8 何佳莉穆阳瑞许致阳高春梅 注:每组第一人为本组组长。

学生课堂分组实验记录表

班级第组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规律 实验目的: 1、体会静摩擦力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2、静摩擦力有没有最大值 实验注意事项: 1、弹簧秤要保持和接触面平行 2、拉动接触面的过程要缓慢进行 结论:在拉动接触面的过程中,保持接触面与物块相对静止 1、在增大拉力的时候,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 2、静摩擦力可以变化,有拉力就有 3、 学生课堂分组实验记录表 班级第组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规律 实验目的: 1、体会静摩擦力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2、静摩擦力有没有最大值 实验注意事项: 1、弹簧秤要保持和接触面平行 2、拉动接触面的过程要缓慢进行 结论:在拉动接触面的过程中,保持接触面与物块相对静止 1、当压力增大的一定值的时候,物块会与接触面间 2、静摩擦力有最大值,当达到 3、

班级第组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规律 实验目的: 1、体会静摩擦力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2、静摩擦力有没有最大值 实验注意事项: 1、弹簧秤要保持和接触面平行 2、拉动接触面的过程要缓慢进行 结论:在拉动接触面的过程中,保持接触面与物块相对静止 1、在增大拉力的时候,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 2、静摩擦力可以变化,有拉力就有 3、 学生课堂分组实验记录表 班级第组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规律 实验目的: 1、体会静摩擦力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2、静摩擦力有没有最大值 实验注意事项: 1、弹簧秤要保持和接触面平行 2、拉动接触面的过程要缓慢进行 结论:在拉动接触面的过程中,保持接触面与物块相对静止 1、在增大拉力的时候,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 2、物块和接触面一起缓慢运动,说明运动的物体 3、

科学实验学生分组名单3~6(2015第一学期)

四年级(1)班科学实验学生分组名单 (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 组别学生姓名 1 朱彤刘秉儒赵欣彤王新怡李锐 2 王永贵郑颖王建新高枫杨万里 3 张晶苟婧张玉凤杨玉嫣彭泓淼 4 卢家豪丁启钊徐剑华张雅蓉王润琪 5 邹静怡王世闯修子阳汪永洋王栋 6 杨瀚马玉强汪永祥毛嘉宁李梦园 7 王婷薇吕蓉石晓倩李世路尹晓婷 8 高丹阳毛哲王继萍潘文婷杨丽娜 注:每组第一人为本组组长。

四年级(2)班科学实验学生分组名单 (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 组别学生姓名 1 曹文倩曹川露吴自涛马由奴四王健叶俊 2 王成志陈源刘雪梅刘亚敏李阳黄家明 3 余丹丹马文静黄之朝陈钰铭唐怡菲朱玉银 4 周国疆杨依帆朱阳贺奕龙刘雅慈刘雪融 5 黄娜魏其田王瑞祝文娟叶升杨得乐 6 孙诗琪黄月涵田润颖薛福全王兆航孔健鹏 7 王晓雪王建琦王梦颖黄之蓉杨雅雯曹家乐 8 高昱冬韩昌岩马丽娜王琪田瑞 注:每组第一人为本组组长。

四年级(3)班科学实验学生分组名单 (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 组别学生姓名 1 薛哲高珅国茹一楠牛文琦周梓萌马伟军 2 王元杰彭彩霞刘学圣王海婧高雅娴扁旭 3 王瑞青黄继烨王红艳刘文杰高翔钱雅蓉 4 张钰李佳睿陈海涛黄家兴张悦屈晓云 5 郭彪李义张玉玲柴万翰曹萌萌王旭 6 任子怡王立兴闫明阳周欣冉罗瑞敏 7 许文丽周永彪周洪远陈婧婕马金卓 8 马钰陈壮玉司晓甜左文娜陈文轩 注:每组第一人为本组组长。

五年级(1)班科学实验学生分组名单 (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 组别学生姓名 1 肖鸿王鸿宇曹梦琪张艾琳贺锋年 2 贾雅茹王丹奇马玉霞张洋陶练庆 3 任莉舒锦波梁爱萍刘德兴田梦瑶 4 马凯刘璇德马晓君融婷茹睿云 5 张同盛李姿含刘文静范婧雯 6 李靚玉王玉玲李旭东高晶明 7 闫向楠徐晓红王思蓉钱旺王莹 8 何佳莉穆阳瑞许致阳高春梅 注:每组第一人为本组组长。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 化学 学生实验一(学生实验活动) 化学实验简单的基本操作P10——P12 实验目的: 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2、在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 3、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细口瓶、广口瓶、镊子、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大理石、氯化钠、水 实验步骤和方法: 1药品的取用 a.取用粉末状固体 b.取用粒状固体 c.倾倒液体 d.滴取液体 e.滴加液体 f.量取液体 2、酒精灯的使用 3、玻璃仪器的洗涤

学生实验二(学生实验活动) 氧气的化学性质P171——P173 实验目的: 1、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 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2、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用品: 集气瓶(3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木炭、红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火柴。 实验步骤和方法: 1、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火焰上烧至发红,伸入氧气 瓶内。燃烧停止后,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2、取几根洁净铁丝拧成螺旋状缠绕在火柴上。在酒精灯上点 燃,待火柴燃尽时缓缓伸入有少量水的氧气瓶内观察现象。 3、将蜡烛放在燃烧匙内,在酒精灯上点燃,伸入氧气瓶内。 燃烧停止后,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学生实验三(学生实验与活动)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P76——P77 实验目的: 1、初步学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

2、通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用品: 试管、单孔胶塞、导气管、铁架台、铁夹、棉花、酒精灯、火柴、水槽、集气瓶、高锰酸钾 实验步骤和方法: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向试管内装入7g的高锰酸钾,管口放一团棉花; 3、固定试管 4、点燃酒精灯,预热后用外焰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5、收集气体 6、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然后停止加热。 学生实验四(学生实验与活动) 物质燃烧的条件P80——P81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以及灭火的方法。 2、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实验用品:

高一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

高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 化学1 (必修) 学生实验一(观察·思考) 观察金属钠及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P 9实验目的: 1.认识金属钠的状态、颜色、硬度以及密度的相对大小和熔点的相对高低。 2.认识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用品: 镊子、滤纸、玻璃片、小刀、培养皿。 金属钠、酚酞溶液、蒸馏水。 学生实验二 (活动·探究) 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P11实验目的: 1.探究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2.认识条件控制在实验研究中的意义。 实验用品: 铁架台、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火柴、镊子、小刀、玻璃片、

滤纸。 金属钠。 ) 活动·探究(学生实验三. 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并表示其组成P 24实验目的: 1.学习配置一定体积、一定浓度溶液的方法及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2.体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及自主获取科学知识的乐趣。实验用品: 容量瓶(100mL)、天平、砝码、药匙、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称量纸、量筒。 氯化钠、蒸馏水。 学生实验四(活动·探究)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间的关系P34实验目的: 1.探究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相互反应的关系。 2.体验自己设计实验探究物质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 实验用品: 试管、烧杯、胶头滴管、镊子、导管、单孔橡胶塞、坩埚钳、燃烧匙、酒精灯、火柴、集气瓶、药匙、试管夹、砂纸。金属铁、木炭、氧化钙、氧化铜、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

NaOH溶液、Ca(OH)溶液、NaCl溶液、NaSO溶液、AgNO3 CuSO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氧气。 4 224溶液、 学生实验五(活动·探究) 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P 54实验目的: 1.探究金属铁及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3+2+的实验方法。Fe和2.从实验中学习检验Fe 3.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未知物质的性质提出假设或预测,进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和预测的认知过程。 实验用品: 试管、烧杯、胶头滴管、镊子、药匙。 铁粉、稀硫酸、FeCl溶液、FeCl溶液、氯水、稀硝酸、KSCN NaOH溶液、锌片、铜片。 23溶液、 学生实验六(活动·探究)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P64实验目的: 1.运用化学实验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区别。 2.感受和体验依据已知物质的性质推测类似物质的性质,并运用化学实验予以验证的认知过程。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胶头滴管、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火柴、导管、单孔橡胶塞、药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

化学实验教案九年级:李容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实验现象: 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 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步骤: 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 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实验现象: 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

学科:九年级化学应做数:实做数:完成率: 序号实验名称使用器材完成情况 (是或否)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烧杯、玻璃片、石灰水 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集气瓶、烧杯、吸管、石灰水 3 给物质加热酒精灯、试管夹、水、试管架 4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铁架台、试管、集气瓶、酒精灯 5 分子运动现象大烧杯、小烧杯、氨水、酚酞 6 过滤铁架台、漏斗、滤纸、玻璃棒、小烧杯 7 质量守恒定律天平、小烧杯、小试管、硫酸铜、氢氧 化钠 8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烧杯、试管、集气瓶、橡胶管、锥形瓶、长颈漏斗、橡皮塞(双孔和单孔)、弯导管、酒精灯、铁架台、玻璃片、镊子、火柴、木条、稀盐酸、石灰石(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 澄清的石灰水 9 燃烧的条件棉花、酒精、水、蜡烛、滤纸、玻璃棒、小木条、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 坩锅钳、薄铁片 10 金属活动性顺序试管、试管架、硫酸铜溶液、硝酸银、 铁丝、铜丝

学科:九年级化学应做数:实做数:完成率: 序号实验名称使用器材完成情况 (是或否)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烧杯、玻璃片、石灰水 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集气瓶、烧杯、吸管、石灰水 3 给物质加热酒精灯、试管夹、水、试管架 4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铁架台、试管、集气瓶、酒精灯 5 分子运动现象大烧杯、小烧杯、氨水、酚酞 6 过滤铁架台、漏斗、滤纸、玻璃棒、小烧杯 7 质量守恒定律天平、小烧杯、小试管、硫酸铜、氢氧 化钠 8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烧杯、试管、集气瓶、橡胶管、锥形瓶、长颈漏斗、橡皮塞(双孔和单孔)、弯导管、酒精灯、铁架台、玻璃片、镊子、火柴、木条、稀盐酸、石灰石(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 澄清的石灰水 9 燃烧的条件棉花、酒精、水、蜡烛、滤纸、玻璃棒、小木条、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 坩锅钳、薄铁片 10 金属活动性顺序试管、试管架、硫酸铜溶液、硝酸银、 铁丝、铜丝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 化学 学生实验一(学生实验活动) 化学实验简单的基本操作P10——P12 实验目的: 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2、在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 3、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细口瓶、广口瓶、镊子、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大理石、氯化钠、水 实验步骤和方法: 1药品的取用 a.取用粉末状固体 b.取用粒状固体 c.倾倒液体 d.滴取液体 e.滴加液体 f.量取液体 2、酒精灯的使用 3、玻璃仪器的洗涤

学生实验二(学生实验活动) 氧气的化学性质P171——P173 实验目的: 1、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2、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用品: 集气瓶(3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木炭、红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火柴。 实验步骤和方法: 1、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火焰上烧至发红,伸入氧气 瓶内。燃烧停止后,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2、取几根洁净铁丝拧成螺旋状缠绕在火柴上。在酒精灯上点 燃,待火柴燃尽时缓缓伸入有少量水的氧气瓶内观察现象。 3、将蜡烛放在燃烧匙内,在酒精灯上点燃,伸入氧气瓶内。 燃烧停止后,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P76——P77 实验目的: 1、初步学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 2、通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用品: 试管、单孔胶塞、导气管、铁架台、铁夹、棉花、酒精灯、火柴、水槽、集气瓶、高锰酸钾 实验步骤和方法: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向试管内装入7g的高锰酸钾,管口放一团棉花; 3、固定试管 4、点燃酒精灯,预热后用外焰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5、收集气体 6、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然后停止加热。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实验目录及数量统计讲解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六年级实验类型及数量统计表 注:以下为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实验目录,含课题、实验名称、实验器材、药品、实验要求等等,来源于网络。

_____小学(盖章)科学实验活动开出登记统计表(三年级上册) 说明: 1、此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备课以及统计汇总用。超过四个班的年级请按此规律自行设计表格统计汇总。 2、表中“要求”栏是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及教学实际确定。要求按教学进度“开全、开齐、开足、开好”。 3、表中“实际开出数”栏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其中种植、饲养根据条件可以学校、班级、科技小组进行。 4、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演示或分组实验,补充的实践活动应后续填写在登记表的空白表格中。 5、本表一式两份,盖上学校公章后,一份留底,一份于学期末上交教科研中心。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践活动开出登记表 (本原始表格每个教师一份,要及时登记填写,于期末统一交教导处存档)___学年执教教师____

_____小学(盖章)科学实验活动开出登记统计表(三年级下册) 说明: 1、此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备课以及统计汇总用。超过四个班的年级请按此规律自行设计表格统计汇总。 2、表中“要求”栏是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及教学实际确定。要求按教学进度“开全、开齐、开足、开好”。 3、表中“实际开出数”栏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其中种植、饲养根据条件可以学校、班级、科技小组进行。 4、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演示或分组实验,补充的实践活动应后续填写在登记表的空白表格中。 5、本表一式两份,盖上学校公章后,一份留底,一份于学期末上交教科研中心。

分组实验一览表

年级科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 序号实验名称实验所需器材计划时间 序 号 实验名称实验所需器材计划时间 1 绿豆适于生存在什么 环境里 两盆生长情况相同的苗9.15-9.25 2 观察洋葱的细胞显微镜、洋葱切片若干10、20 3 电磁铁铁钉、一节电池的电池盒、大头 针等 10、27 4 磁力大小与什么 有关? 铁钉、大头针、电池盒(两 节)、导线 10、30 5 杠杆的平衡铁架台、钩码若干11、10 6 定滑轮是否省 力? 铁架台、定滑轮、钩码、 弹簧秤等 11、17 7 轮轴的作用铁架台、钩码、弹簧秤、轮轴11、24 8 斜面的作用圆木、铁丝、木块、光滑 板、弹簧秤 11、27 9 卵石的形成镊子、酒精灯、石块、烧杯、水 等 12、4 10 地层的形成 小石子、粗沙、粘土、玻 璃棒、玻璃瓶 12、8 11 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毛巾(颜色不同4条)、木棍若 干 12、25

四年级科学学科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 序号实验名称实验所需器材计划时间序号实验名称实验所需器材计划时间 1 植物是怎样运输 水分? 锥形瓶、植物茎、刀片、红墨水9、7 2 研究鱼 鲫鱼一条、水槽、红墨水、 筷子 9、18 3 声音是怎样产生 的? 水槽、玻璃杯、饮料瓶、水10、12 4 声音能在哪些物 体中传播 闹钟、水槽、塑料袋、细绳 等 10、16 5 控制声音布、闹钟、收音机10、23 6 悄悄逃跑的水水槽、玻璃瓶、彩色记号笔 等 11、16 7 小水珠的由来烧杯、培养皿、冷水、温水、 热水 11、20 8 我们来造冰玻璃杯、温度计、冰块等11、23

三年级科学学科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 序号实验名称实验所需器材 计划时 间 序 号 实验名称实验所需器材计划时间 1 分离土壤土壤、玻璃棒等9、21 2 水的形状圆底烧瓶、锥形烧瓶等10、10 3 盐是怎样藏在水里的玻璃杯、水、沙子等10、1 4 4 改变物体的浮沉水槽、水、塑料瓶等10、19 5 找空气石块、粉笔、海绵等11、9 6 吹气球塑料瓶、气球、转子等11、9 7 挤压空气注射器、橡皮、打气筒11、16 8 衣料的研究毛料、丝绸、棉布等11、25 9 纸的特点铁架台、铁丝等11、30 10 各种岩石的软硬都 一样吗? 小铁锤、放大镜、铁钉等12、14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实验目的] 1、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伏安法)测灯泡的功率。 2、了解灯泡的功率与两端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 被测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池组、导线 [实验原理] [实验电路图] [实验前的注意事项] 1、连接实物电路时,开关应___;在闭合开关前,要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___的位置。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3、电流表的接法:必须__联在被测电路中,电流从__接线柱流进,从__接线柱流出;电压表的接法:必须__联在被测电路中,电压表的__接线柱接在跟电源正极相连的那端。[实验步骤]……见课本P183 [实验数据]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1、用伏安法测小灯泡(额定电压2.5V)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 (1)画出电路图。 (2)连接实物电路时,开关应,滑动变阻器应。 (3)要测额定功率,闭合开关,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V,则图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向移动。 (4)如果估计灯泡电阻大约为10欧,则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 (5)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读数如上图示,则P额= _____。 2、在实验中,某同学在连接滑动变阻器时,由于接线错误使得滑动变阻器P移动时不能改变小灯泡的亮暗程度。现就下面两种情况,请判断该同学是如何连接的? (1)小灯泡较亮时,他是把两导线的端点分别与滑动变阻器的___连接;(2)小灯泡较暗时,他是把两导线的端点分别与滑动变阻器的___连接;

(3)后来,该同学把电路连接正确,却发现:闭合开 关,灯泡发光,但在实验时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示数都达不到灯泡的额定电压,其原因可能是 ( ) A.变阻器总电阻太大 B.电压表量程太大 C.电源电压太低 D.灯泡灯丝断开 3、如图1所示为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电路图。 (1)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电阻约为12Ω,则电源至少要用___节干电池串联,电压表应选_____V 量程,电流表应选____A 量程。 (2)按图1所示的电路图,结合选择的干电池个数和电流表量程,在图2中用笔画线代表导线,正确连接实物图(连线不要交叉)。 4、现要测定一直额定电压为3.8V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提供的器材有:电压恒定为6V 的电池组一个,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和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差不多)一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和导线若干根,电流表的量程满足实验要求,而电压表的量程只有0~3V , ⑴用以上器材设计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电路图; ⑵写出计算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电路,当S 1闭合,S 2断开时,电流表为读数0.4A ,当S 1,S 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2A ,灯L 1消耗的功率为2.4W 。求: (1)讨论开关的通断对灯泡亮度影响。 (2)灯L 2的阻值。 图2 图1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计划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计划 篇一:小学科学分组实验计划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宣传贯彻新的义务教育法,坚持“三个面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教学为核心,遵循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努力营造和谐课堂环境,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充分开发利用资源,注重培养学生亲自实践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 二、工作目标 1、遵照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切实按新课程标准去执行,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际条件,尽力组织开展好各班学生的分组实验活动。 2、教学的重点是“练在课堂,练在全体,练在过程”增强实验教学的力度,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调查、制作等活动中去,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在小学阶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技能,为终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实验室工作由校长直接管理,实验室设专门管理员,

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 (1)实验员必须拟定科学教学计划,各年级科学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 (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实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自然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5)开学及时收取科学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演示实验记录表》、《分组实验记录 (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科学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科学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科学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 3、材料归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