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 吸光光度分析法

第十二章 吸光光度分析法

第十二章 吸光光度分析法
第十二章 吸光光度分析法

第十二章 吸光光度分析法

一、本章要点

1.掌握吸收曲线的绘制方法、吸收光谱、最大吸收波长的概念。

2. 掌握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摩尔吸光系数、透光率的基本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3.熟悉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

4. 掌握显色反应及其条件的选择、吸光光度分析方法及熟悉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主要部件

及具体操作。

二、示例解析

1. 已知含Cd 2+浓度为140μg ·L -1

的溶液,用双硫腙显色后,用厚度为2cm 的比色皿测得 A

=0.22,计算此溶液的摩尔吸光系数。

解: 查表知Cd 的摩尔质量为112.41g ·mol —1

c (C

d 2+)=140×10-6/112.41=1.25×10—6(mol ·L —1) 46108810

2512220?=??==ε-...bc A (L ·mol -1·cm —1) 需要指出的是,上例中的ε 值是把被测组分看成是完全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的。但在实际测

定中,因有色物质组成不确定或有副反应存在,实际计算出的是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2. 已知吸光度A = 0.474,计算T 及T %

解: A = -lg T = 2 - lg T %

lg T = -A = -0.474 , T = 0.336; lg T % = 2-A = 2-0.474 =1.53, T % = 33.6

3. 准确移取含磷30μg 的标准溶液于25mL 容量瓶中,加入5%钼酸铵及其它相关试剂,

稀释至刻度。在690nm 处测定吸光度为0.410。称10.0g 含磷试样,在与标准溶液相同的条件

下测得吸光度为0.320。计算试样中磷的质量分数。

解: ω(P )=100?m

A V c A S X S X =3100.1025410.02530320.0????? =0.23 4. 某一分光光度计的透光率读数误差为0.005,当测量的百分透光率为9.5%时,测得的

浓度相对误差为多少?

解:?T = 0.005,T = 0.095,代入式(8-6):

095

.0lg 095.0005.0434.0??=?c c = -0.022 = -2.2% 5. 测定某样品中Fe 的含量,称样0.2g 测得T =1.0%,若仪器透光率读数误差为0.50%

试计算:

⑴ 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为多少?

⑵ 欲使测得的A 值为0.434,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则应减少称样量或稀释样品多少倍?

⑶ 若不进行上面的操作,为提高测量准确度应选用几厘米的比色皿?

解: ⑴ ?T =0.50%,T = 1.0%,代入(8-6)式

01

.0lg 01.0005.0434.0??=?C C = 0.1085 = 10.85% ⑵ 原试液T =1.0%,A = 2.00,要使A = 0.434,降低相对误差,则需稀释样品。因为

减少称样量会增大称量误差。所以稀释倍数=C 原/C =2.00/0.434 =4.6,即稀释4.6倍。

⑶若不稀释样品,为了提高准确度,则要降低吸光度,因为C 较大,所以应选择厚度小

的比色皿,即选用0.5cm 比色皿。

6. 如何选择适宜的参比溶液?

答: 溶剂空白:在测定波长下溶剂有吸收。 试剂空白:在测定波长下试剂有吸收。

试样空白:在测定波长下试样基体有吸收。 蒸馏水空白:在测定波长下均无吸收。

7. 某合金中含有Mn 和Cr ,称取1.000g 试样,溶解后稀释至50.00mL ,将其中的Cr 氧化至

Cr 2O 72-,Mn 氧化至MnO 4-,然后在440nm 和545nm 用1.0cm 比色皿测得吸光度分别为0.204和

0.860。已知在440nm 时Mn 和Cr 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Mn )=95.0 L ·cm —1·mol —1,ε(Cr )

=369.0 L ·cm —1·mol —1。在545nm 时Mn 和Cr 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Mn )=2.35?103 L ·cm

—1·mol —1,ε(Cr )=11.0 L ·cm —1·mol —1。求试样中Mn ,Cr 的质量分数。(M (Mn )=54.94 g ·mol

—1,M (Cr )=52.00 g ·mol —1)

解:根据(8-8)、(8-9)式

Cr Cr 440M n M

n 440Cr 440M n 440440bC bC A A A ε+ε=+=

Cr Mn Mn Cr Mn bC A A A 545

545545545545εε+=+= 0.204 = 95.0?C Mn + 369.0?C Cr

0.860 = 2350?C Mn + 11.0?C Cr

解得 C Mn = 3.64?10—4mol ·L —1 C Cr = 4.59?10—4mol ·L -1

ω(Mn )=000

.194.5410501064.334????-- = 0.0010 ω(Cr )=000

.100.525021059.44????- = 0.0024 8. 某酸碱指示剂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HIn (黄色) H + + In -(蓝色),在650nm 处仅

In -有吸收。今配制两份同浓度而不同pH 值的指示剂溶液,于650nm 处在同样测量条件下测量

吸光度,得到pH 1 = 4.50时,A 1 =0.180;pH 2 = 5.10时,A 2 =0.360。求该指示剂的理论变色

点。

解:根据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其理论变色点的pH 即指示剂的p K a θ。

设酸碱指示剂的总浓度为c ,当指示剂全部以In -存在,即C In = C 时,吸光度为A ,则

pH 1 = p K a θ + lg

11In In C C c - pH 2 = p K a θ + lg 22In In C C C - c (In -)1 = A 1/εb , c (In )2 = A 2/εb , c = A /εb 代入上式

pH 1 = p K a θ + lg =-1

1A A A p K A θ + lg =-180.0180.0A 4.50 pH 2 = p K a θ + lg 2

A A A -= p K a θ + lg =-360.0360.0A = 5.10 解得: A = 0.540 p K a θ = 4.80

三、自我检测

(一)判断题

1.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400-760nm 之间。 ( ) 2.

吸光度A 与透光度T 成反比。 ( ) 3.

朗伯-比尔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 ( ) 4.

同一物质与不同显色剂反应,生成不同的有色化合物时具有相同的ε 值。 ( ) 5.

可见光源用钨丝白炽灯,紫外光源用氘灯。 ( ) 6.

若显色剂用量多,则显色反应完成程度高,故显色剂用量越多越好。 ( ) 7.

一般来说,加入有机溶剂,可以提高显色反应的灵敏度。 ( )

8. 浓度相对误差仅与仪器读数误差相关。 ( )

9. 浓度较高时测量相对误差大,浓度较低时,测量相对误差小。 ( )

10. 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某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 向长波方向移动。( )

11. 有色溶液的吸光度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所以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 )

12. 在光度分析中,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越大,测量结果越准确。 ( )

(二)填空题

1. 朗伯-比尔定律数学表达式:A =kbc ,式中A 代表 ,b 代表 ,c 代表 ,k

代表 。当c 的单位用mol ·L -1表示时,k 以符号 表示,称为 。

2. 下列物质水溶液选择吸收光的颜色为:CuSO 4 ;K 2Cr 2O 7 ; KMnO 4 。

3. 光度计的种类和型号繁多,但都主要由 、 、 、 、 五

大部件组成。

4. 分光光度计的表头上,均匀的标尺是 ,不均匀的标尺是 。

5. 为了降低测量误差,吸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度范围是 ,吸光度为 时,测量误差最小。

6. 在以参比溶液调节仪器的零点时,因无法调至透光度为100%,而只好调节至95%处,此

处测得一有色溶液的透光度读数为35.2%,该有色溶液的真正透光度为 。

7. 二苯硫腙的CCl 4溶液吸收580 ~ 620nm 范围内的光,它显 色。

8. 测量某有色配合物在一定波长下 用2cm 比色皿测定时其T =0.60,若在相同条件下改用

1.0cm 比色皿测定,吸光度A 为 ,用3.0cm 比色皿测定,T 为 。

9. 苯酚在水溶液中摩尔吸光系数为6.17?103 L ·cm —1·mol —1,若要求使用1.0cm 比色皿,

透光度在0.15 ~ 0.65之间,则苯酚的浓度应控制在 。

10. 吸光光度分析的方法有 、 、 等。

(三)选择题

1. 在吸光光度法中,透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 ( )

A . 吸光度 B. 透光度 C. 消光度 D. 光密度

2. 有色溶液的摩尔吸光系数ε 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 )

A .入射光波长 B.液层厚度 C.有色物质浓度 D.有色物质稳定性

3. 透光度与吸光度的关系是 ( )

A. 1/T = A

B. lg1/T = A

C. lg T = A

D. T = lg1/A

4. 若测得某溶液在λmax 时A >0.8,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

A.增大光源亮度

B.改变入射光波长

C.稀释溶液

D.换用小的比色皿。

5. 邻菲罗林测Fe ,合适的参比溶液 ( )

A .样品空白 B.试剂空白 C.蒸馏水空白

6. 分光光度法测定钴盐中微量Mn ,加入无色氧化剂将Mn 2+氧化为MnO 4-,测定中应选( )

A.试剂空白

B.不加氧化剂的样品空白

C. 蒸馏水空白

7. 一有色溶液,测得 A = 0.701,其T %为 ( )

A . 10.7 B.19.9 C.15.8 D.25.2

8. KMnO 4溶液吸收白光中的 ( )

A .黄光 B.红光 C.蓝光 D.绿光

9. 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其浓度增大后 ( )

A. λmax 不变 B .T 增大 C. A 减小 D.ε 增大

10. 有A 、B 两份完全相同的有色物质溶液,A 溶液用1.0cm 比色皿,B 溶液用2.0cm 比色皿,

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 )

A. C A = 1/2C B

B. B A c c =

C. C A = 2C B

D. 2B A c c =

(四)计算题

1. 有一KMnO4溶液,盛于1cm比色皿中,在560nm波长的单色光下测得透光度为60%,如将其浓度增大1倍,其它条件不变,吸光度为多少?

2. Fe2+用邻二氮菲显色,当Fe2+的浓度ρ=0.76μg·mL—1,于510nm波长处、用2.0cm的比色皿测得透光度为50.2%,求该显色反应的摩尔吸光系数。

3. 当用纯溶剂作参比时,浓度为c的溶液的吸光度为0.4343,假定光度读数误差为0.20%,其浓度c的相对误差应为多少?

4. 某有色物M为125g·mol—1在λ=480nm时ε=2500L·cm—1·mol—1。某样品含该物质约1.5%,试样溶解后稀释至100.0mL,用1.0cm比色皿测量吸光度A。为使测量引起的相对浓度误差最小,应称取样品多少克?

5. 已知KMnO4 的ε545=2.23?103 L·cm—1·mol—1。某KMn04溶液100mL含KMn04 8.0?10—3g,用1cm比色皿测定,其吸光度和透光度各为多少?

6. 用双硫腙光度法测定Pb2+时,Pb2+的浓度为0.08mg/50mL,用2cm比色皿于520nm下测得T = 53%,求其摩尔吸光系数。

7. 有一溶液,每毫升含铁0.056mg,吸取此试液2.0mL于50mL容量瓶中显色,用1.0cm比色皿于508nm处测得A =0.400,计算吸光系数a,摩尔吸光系数ε(M Fe =55.85g·mol—1)。

8. 若分光光度计透光度读数的绝对误差?T =0.005,计算下列溶液浓度的相对误差。⑴T = 0.016;⑵A = 0.412。

9. 称取0.500g钢样,溶于酸后,使其中的Mn氧化成MnO4-,将溶液稀释至100.0 mL。稀释后的溶液用2.0cm的比色皿在波长520nm处测得A= 0.620,MnO4-在此波长处的ε=2235 L·mol —1·cm—1,计算钢样中Mn的质量分数。

10. 某钢样含镍为0.12%,用丁二铜圬显色,ε =1.3?104 L·cm—1·mol—1。若钢样溶解显色后,其溶液体积为100mL,在波长470nm处用1.0cm比色皿测定,希望测量误差最小,应称取试样多少克?

11. 称取钢样0.500g溶解后定量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从中移取10.0mL 试液置于50mL容量瓶中,将其中Mn2+氧化为MnO4-,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520nm处用2.0cm 比色皿测量吸光度A = 0.50,计算钢样中Mn的质量分数。(ε520 =2.3?103L·mol—1·cm—1;M Mn =54.94g·mol—1)

12. 普通光度法测得4.0?10—4mol·L—1KMnO4溶液的吸光度A =0.880,用该标准液作参比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得未知浓度的KMnO4溶液的吸光度A = 0.301,计算未知液中KMnO4的浓度。

13. 浓度为2.0?10—4mol·L—1的甲基橙溶液,在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中,于520nm波长下用1.0cm比色皿测得下列数据:

pH 0.88 1.17 2.99 3.41 3.95 4.89 5.50

A 0.890 0.890 0.692 0.552 0.385 0.260 0.260

计算甲基橙的p K aθ。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答案与解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选择题(其中1~14题为单选,15~24题为多选) 1.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吸收带、K吸收带和R吸收带的是() A. CH2CHCH O B. CH C CH O C. O CH3 D. CH CH2 2.在下列化合物中,π→π*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 A. 1,3-丁二烯 B. 1,4-戊二烯 C. 1,3-环已二烯 D. 2,3-二甲基-1,3-丁二烯 3.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A. 向短波方向移动 B. 向长波方向移动 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 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 4.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 B. 单色器的个数 C. 吸收池的个数 D. 检测器的个数 5.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 A. 增加、增加、增加 B. 减小、不变、减小 C. 减小、增加、减小 D. 增加、不变、减小 6.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 A.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 B.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比 C.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 D.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比 7.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 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 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 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8.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 A. 蒸馏水 B. H2SO4溶液 C. K2Cr2O7的水溶液 D. K2Cr2O7的硫酸溶液 9.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 A. 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 B.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 C. 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 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 10.某分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95.0%,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2%,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 A. 40.2% B. 37.1% C. 35.1% D. 30.2% 1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测定时参比溶液应选择() A. 蒸馏水 B. 试剂空白 C. 含KMnO4的试样溶液 D. 不含KMnO4的试样溶液 12.常用作光度计中获得单色光的组件是() A. 光栅(或棱镜)+反射镜 B. 光栅(或棱镜)+狭缝 C. 光栅(或棱镜)+稳压器 D. 光栅(或棱镜)+准直镜 13.某物质的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 溶液浓度 B. 测定波长 C. 仪器型号 D. 吸收池厚度 14.假定ΔT=±0.50%A=0.699 则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 A. ±1.55% B. ±1.36% C. ±1.44% D. ±1.63% 15.今有A和B两种药物的复方制剂溶液,其吸收曲线相互不重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不经分离,在A吸收最大的波长和B吸收最大的波长处分别测定A和B B. 可用同一波长的光分别测定A和B

第八章 分光光度法

第六章 吸光光度法 一、问答题 1. 摩尔吸收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其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在分析化学中κ有何意义? 2. 朗伯-比尔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是透光度?什么是吸光度?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 为社么物质对光发生选择性吸收? 4. 分光光度计有哪些主要部件?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5 当研究一种新的显色剂时,必须做哪些实验条件的研究?为什么? 6 什么是吸收光谱曲线?什么是标准曲线?它们有何实际意义?利用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时可否使用透光度T 和浓度c 为坐标? 7 测定金属钴中微量锰时在酸性液中用KIO 3将锰氧化为高锰酸根离子后进行吸光度的测定。若用高锰酸钾配制标准系列,在测定标准系列及试液的吸光度时应选什么作参比溶液? 8 吸光度的测量条件如何选择?为什么?普通光度法与示差法有何异同? 9 光度分析法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如何减免这些误差?试根据误差分类分别加以讨论。 10 常见的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 11 在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和结构判断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提供信息具有什么特点? 二、计算题 1.以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Fe (Ⅱ),称取试样0.500g ,经处理后,加入显色剂,最后定容为50.0mL ,用1.0 cm 吸收池在510 nm 波长下测得吸光度A =0.430,计算试样中的w (Fe)(以 百分数表示);当溶液稀释一倍后透射比是多少?(ε510=1.1×104 ) 2.%0.61%10010 =?=-A T 已知KMnO 4的ε 545 =2.2×103 ,计算此波长下浓度为0.002% (m/v )KMnO 4溶液在3.0cm 吸收池中的透射比。若溶液稀释一倍后透射比是多少? 3. 以丁二酮肟光度法测定镍,若络合物NiDx 2的浓度为1.7×10-5mol ·L -1 ,用2.0cm 吸收 池在470nm 波长下测得的透射比为30.0%。计算络合物在该波长的摩尔吸光系数。 4. 根据下列数据绘制磺基水杨酸光度法测定Fe (Ⅲ)的工作曲线。标准溶液是由0.432g 铁铵矾[NH 4Fe(SO 4)2·12H 2O]溶于水定容到500.0mL 配制成的。取下列不同量标准溶液于50.0mL 容量瓶中,加显色剂后定容,测量其吸光度。 V (Fe(Ⅲ))(mL )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A 0.097 0.200 0.304 0.408 0.510 0.618 测定某试液含铁量时,吸取试液5.00mL ,稀释至250.0mL ,再取此稀释溶液2.00mL 置于50.0mL 容量瓶中,与上述工作曲线相同条件下显色后定容,测得的吸光度为0.450,计算试液中Fe(Ⅲ)含量(以g/L 表示)。 5. 以PAR 光度法测定Nb ,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50nm ,ε=3.6×104 ;以PAR 光度法测定 Pb ,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 ,ε=4.0×104 。计算并比较两者的桑德尔灵敏度。 6. 有两份不同浓度的某一有色络合物溶液,当液层厚度均为1.0cm 时,对某一波长的透射

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

第七章吸光光度法 一、选择题 1.所谓可见光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B ) (A)200~400nm (B)400~750nm (C)750~1000nm (D)100~200nm 2.一束( B )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A)平行可见光(B)平行单色光(C)白光(D)紫外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朗伯-比尔定律,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B)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稀溶液,与是否单色光无关 (C)最大吸收波长λmax是指物质能对光产生吸收所对应的最大波长 (D)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处吸光系数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同4.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的吸收峰的波长位置(C ) (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D)无任何变化 5.标准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可能的原因是( D ) (A)显色反应得酸度控制不当(B)显色剂得浓度过高 (C)吸收波长选择不当(D)参比溶液选择不当 6.某物质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 A ) (A)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能力很强 (B)该物质浓度很大 (C)测定该物质的精密度很高 (D)测量该物质产生的吸光度很大

7.吸光性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 D )因素有关 (A)比色皿厚度(B)该物质浓度 (C)吸收池材料(D)入射光波长 8.已知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8.04,κ545nm=2.2×103,今在545nm处用浓度为0.0020%KMnO4溶液,3.00cm比色皿测得透射比为( A ) (A)15% (B)83% (C)25% (D)53% 9.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A溶液用1.0cm吸收池,B溶液用3.0cm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D ) (A)A是B的1/3 (B)A等于B (C)B是A的3倍(D)B是A的1/3 10.某有色溶液,当用1cm吸收池时,其透射比为T,若改用2cm吸收池,则透射比应为( D ) (A)2T (B)2lgT (C)T 1/2 (D)T2 11.用常规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溶液的透射率为20%,试液的透射率为10%,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液,以标准溶液为参比,则试液的透过率为( C ) (A)20% (B)40% (C)50% (D)80% 12.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有色化合物,浓度相对标准偏差最小时的吸光度为( D ) (A)0.368 (B)0.334 (C)0.443 (D)0.434 13.在分光光度测定中,如试样溶液有色,显色剂本身无色,溶液中除被测离子外,其它共存离子与显色剂不生色,此时应选(B )为参比。 (A)溶剂空白(B)试液空白(C)试剂空白(D)褪色参比 14.用邻菲罗啉法测定锅炉水中的铁,pH需控制在4~6之间,通常选择( D )缓冲溶液较合适。 (A)邻苯二甲酸氢钾(B)NH3—NH4Cl (C)NaHCO3—Na2CO3 (D)HAc—NaAc 15.下述操作中正确的是( C )

第八章 分光光度法

第八章分光光度法 一、选择题 1.人眼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 a.200-400nm b.400-750nm c.10-200nm d.750-2500nm 2.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的光所致。KMnO4 显紫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白光中的。 a.紫红色光 b.绿色光 c.黄色光 d.蓝色光 3.吸收曲线是。 a.吸光物质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b.吸光物质浓度与透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c.入射光波长与吸光物质溶液厚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d.入射光波长与吸光物质的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4.符合光吸收定律的某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的吸收波长λmax的位置将。 a.向长波长方向移动 b.向短波长方向移动 c.不移动,但高峰值增大 d.不移动,但高峰值降低 5.吸光光度法中光吸收定律可表示为。 a.I=10abc b.A=1gT c.I=I0×10-εbc d.I0=I×10-εbc 6.下因素中,影响摩尔吸光系数(ε)大小的是。 a.有色配合物的浓度 b.入射光强度 c.比色皿厚度 d.入射光波长 7、有一浓度为C的溶液,吸收入射光的40%(即透光率为60%),在同样条件下,溶液浓度为0.5C的同一溶液的透光度为( ) A、30% B、20% C、77% D、36% 8.某试液用2cm 比色皿测量时,T=20%,若改用1cm比色皿测量,则A和T 分别为( ) A、0.35和40% B、0.22和36% C、0.35和45% D、0.35和100% 9.现有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A、B,在同一波长下测定,若A用1cm比色皿,B用2cm比色皿,而测得的吸光度相同,则它们浓度关系为。 a.C A=C B b.C A=2C B c.C B=2C A d. 10.某试液用1cm 比色皿测量时,T=60%,若改用2cm比色皿测量,则A和T分别为。 a.0.44和36% b.0.22和36% c.0.44和30% d.0.44和120% 二、填空题 1、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包括,,,,。 2、光度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三类。 三、简答题 1.什么是Lambert-Beer定律?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2.摩尔吸光系数(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和哪些因素有关?

吸光光度法分析化学

第10章吸光光度法 基本内容 1概述 1.1吸光光度法的特点 吸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包括比色法,可见紫外吸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等。 1.1.1.光的基本性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同一波长的光称为单色光,由不同波长组成的光称为复合光。波长在200nm~400nm范围的光称为紫外光,人的眼睛能感到波长在400nm~750nm范围的光叫可见光。白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单色光按一定强度比例混合而成的。实验证明:将适当的两种单色光按一定强度比例混合,也可得到白光,这两种单色光互称为互补色光。 1.1. 2.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溶液呈不同的颜色是由于溶液中的吸光质点选择性吸收了某种颜色的光所引起的。当白光通过某一均匀的溶液时,若该溶液对可见光波段的光都不吸收,则溶液无色透明;若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全部吸收,则溶液呈黑色;若溶液对各种波长的光呈选择性吸收,则溶液呈现的是与吸收光成互补色光的颜色。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是因为溶液吸收了白光中的黄色光,高锰酸钾溶液因吸收了白光中的绿光而呈紫色等。 1.1.3.光吸收曲线:任何一种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不同,若将各种波长的单色光依次通过某一浓度的溶液,测量每一波长下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画,所得曲线叫光吸收曲线。由光吸收曲线可知:溶液对各种波长的单色光的吸收程度是不同的,在某一波长处有一最大吸收,这一波长称为最λ表示;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的溶液,光吸收曲线的形状相似,最大吸收波长,用 max 大吸收波长不变,只是相应的吸光度大小不同。 1.2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含有吸光物质的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b成正比,即A=Kbc

荧光分光光度分析法

第一章荧光分光光度分析法 1.1概述 1.1.1 基本原理 由高压汞灯或氙灯发出的紫外光和蓝紫光经滤光片照射到样品池中,激发样品中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荧光经过滤过和反射后,被光电倍增管所接受,然后以图或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物质荧光的产生是由在通常状况下处于基态的物质分子吸收激发光后变为激发态,这些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是不稳定的,在返回基态的过程中将一部分的能量又以光的形式放出,从而产生荧光。 不同物质由于分子结构的不同,其激发态能级的分布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反映在荧光上表现为各种物质都有其特征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因此可以用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的不同来定性地进行物质的鉴定。 在溶液中,当荧光物质的浓度较低时,其荧光强度与该物质的浓度通常有良好的正比关系,即IF=KC,利用这种关系可以进行荧光物质的定量分析,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类似,荧光分析通常也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 1.1.2 基本结构 图1 荧光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示意图 (1)光源:为高压汞蒸气灯或氙弧灯,后者能发射出强度较大的连续光谱,且在300nm~400nm 范围内强度几乎相等,故较常用。 (2)激发单色器:置于光源和样品室之间的为激发单色器或第一单色器,筛选出特定的激发光谱。 (3)发射单色器:置于样品室和检测器之间的为发射单色器或第二单色器,常采用光栅为单色器。筛选出特定的发射光谱。

(4)样品室:通常由石英池(液体样品用)或固体样品架(粉末或片状样品)组成。测量液体时,光源与检测器成直角安排;测量固体时,光源与检测器成锐角安排。(5)检测器:一般用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作检测器。可将光信号放大并转为电信号。 1.1.3 仪器操作规程 1.1.3.1 开机 a. 确认所测试样液体或固体,选择相应的附件。 b. 先开启仪器主机电源,预热半小时后启动电脑程序RF-5301PC,仪器自检通过后,即可正常使用。 1.1.3.2 测样 (1)spectrum模式 a. 在“Acquire Mode”中选择“Spectrum”模式。 ?对于做荧光光谱的样品,“Configure”中“Parameters”的参数设置如下:“Spectrum Type”中选择Emission;给定EX波长;给定EM的扫描范围(最大范围220nm—900nm);设定扫描速度;扫描间隔;狭缝宽度,点击“OK”完成参数的设定。 ?对于做激发光谱的样品,“Configure”中“Parameters”的参数设置如下:“Spectrum Type”中选择Excitation;给定EM波长;给定EX的扫描范围(最大范围220nm—900nm);设定扫描速度;扫描间隔;狭缝宽度,点击“OK”,完成参数的设定。 b. 在样品池中放入待测的溶液,点击“Start”,即可开始扫描。 c. 扫描结束后,系统提示保存文件。可在“Presentation”中选择“Graf” “Radar” “Both Axes Ctrl+R”来调整显示结果范围;在“Manipulate” 中选择“Peak Pick”来标出峰位,最后在“Channel”中进行通道设定。 d. 述操作步骤对固体样品同样适用。 (2)Quantitative模式 a. 在“Acquire Mode”中选择“Quantitative”模式。 b. “Configure”中“Parameters”的参数设置如下: Method 选择“Multi Point Working Curve” ;“Order of Curve” 中选择“1st和

第十二章 分光光度分析法

第十二章分光光度分析法 (一)判断题 1.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400-760nm之间。() 2. 吸光度A与透光度T成反比。() 3. 朗伯-比尔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 4. 同一物质与不同显色剂反应,生成不同的有色化合物时具有相同的ε值。() 5. 可见光源用钨丝白炽灯,紫外光源用氘灯。() 6. 若显色剂用量多,则显色反应完成程度高,故显色剂用量越多越好。() 7. 一般来说,加入有机溶剂,可以提高显色反应的灵敏度。() 8. 浓度相对误差仅与仪器读数误差相关。() 9. 浓度较高时测量相对误差大,浓度较低时,测量相对误差小。() 10. 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某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向长波方向移动。() 11. 有色溶液的吸光度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所以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12. 在光度分析中,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越大,测量结果越准确。()(二)填空题 1. 朗伯-比尔定律数学表达式:A=kbc,式中A代表,b代表,c代表,k代表。当c的单位用mol·L-1表示时,k以符号表示,称为。 2. 下列物质水溶液选择吸收光的颜色为:CuSO4;K2Cr2O7; KMnO4。 3. 光度计的种类和型号繁多,但都主要由、、、、五大部件组成。 4. 分光光度计的表头上,均匀的标尺是,不均匀的标尺是。 5. 为了降低测量误差,吸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度范围是,吸光度为时,测量误差最小。 6. 在以参比溶液调节仪器的零点时,因无法调至透光度为100%,而只好调节至95%处,此处测得一有色溶液的透光度读数为35.2%,该有色溶液的真正透光度为。 7. 二苯硫腙的CCl4溶液吸收580 ~ 620nm范围内的光,它显色。 8. 测量某有色配合物在一定波长下用2cm比色皿测定时其T =0.60,若在相同条件下改用1.0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A为,用3.0cm比色皿测定,T为。 9. 苯酚在水溶液中摩尔吸光系数为6.17?103 L·cm—1·mol—1,若要求使用1.0cm比色皿,透光度在0.15 ~ 0.65之间,则苯酚的浓度应控制在。 10. 吸光光度分析的方法有、、等。 (三)选择题 1. 在吸光光度法中,透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 A.吸光度 B. 透光度 C. 消光度 D. 光密度 2. 有色溶液的摩尔吸光系数ε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A.入射光波长 B.液层厚度 C.有色物质浓度 D.有色物质稳定性 3. 透光度与吸光度的关系是() A. 1/T = A B. lg1/T = A C. lg T = A D. T = lg1/A 4. 若测得某溶液在λmax时A>0.8,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增大光源亮度 B.改变入射光波长 C.稀释溶液 D.换用小的比色皿。 5. 邻菲罗林测Fe,合适的参比溶液() A.样品空白 B.试剂空白 C.蒸馏水空白 6. 分光光度法测定钴盐中微量Mn,加入无色氧化剂将Mn2+氧化为MnO4-,测定中应选()

分析化学第八章吸光光度法

第八章吸光光度法 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分析方法称为吸光光度法。包括比色法、可见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本章主要讨论可见光区的吸光光度法。利用可见光进行吸光光度法分析时,通常将被测组分通过化学反应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然后进行吸光度的测量。例如:测量钢样中Mn的 含量,在酸性溶液中将Mn氧化为MnO 4-,然后进行吸光 度的测量。 与化学分析法比较它具有如下特点:

(一)灵敏度高 吸光光度法常用于测定试样中1-0.001%的微量组分。对固体试样一般可测至10-4 %。 (二)分析微量组分的准确度高 例如:含铁量为0.001%的试样,如果用滴定法测定,称量1g试样,仅含铁0.01mg,无法用滴定分析法测定。如果用显色剂1,10-邻二氮菲与亚铁离子生成橙红色的1,10-邻 二氮菲亚铁配合物,就可用吸光光度法来测定。 Fe2++ 3(1,10-phen) → [ Fe(1,10-phen)3] 2+(三)操作简便,测定快速 (四)应用广泛 几乎所有的无机离子和许多有机化合物都可直接或间接地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可用来研究化学反应的机理、溶液中配合物的组成、测定一些酸碱的离解常数等。

§8-1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一、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 当光束照射到物质上时,光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产生了反射、散射、吸收或透射(p238, 图9-1)。若被照射的是 均匀的溶液,则光在溶液中的散射损失可以忽略。 当一束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的白光通过某一有色溶液时,一些波长的光被溶液吸收,另一些波长的光则透过。当透射光波长在400-700nm 范围时,人眼可觉察到颜色的存在,这部分光被称为可见光。透射光和吸收光呈互补色,即物质呈现的颜色是与其吸收光呈互补色的透射光的颜色。 溶液由于吸收了580-600 nm的黄色光,呈例如:CuSO 4 现的是与黄色呈互补色的蓝色。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颜色,见P238,表9-1。

第十二章 吸光光度分析法

第十二章 吸光光度分析法 一、本章要点 1.掌握吸收曲线的绘制方法、吸收光谱、最大吸收波长的概念。 2. 掌握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摩尔吸光系数、透光率的基本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3.熟悉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 4. 掌握显色反应及其条件的选择、吸光光度分析方法及熟悉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主要部件 及具体操作。 二、示例解析 1. 已知含Cd 2+浓度为140μg ·L -1 的溶液,用双硫腙显色后,用厚度为2cm 的比色皿测得 A =0.22,计算此溶液的摩尔吸光系数。 解: 查表知Cd 的摩尔质量为112.41g ·mol —1 c (C d 2+)=140×10-6/112.41=1.25×10—6(mol ·L —1) 46108810 2512220?=??==ε-...bc A (L ·mol -1·cm —1) 需要指出的是,上例中的ε 值是把被测组分看成是完全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的。但在实际测 定中,因有色物质组成不确定或有副反应存在,实际计算出的是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2. 已知吸光度A = 0.474,计算T 及T % 解: A = -lg T = 2 - lg T % lg T = -A = -0.474 , T = 0.336; lg T % = 2-A = 2-0.474 =1.53, T % = 33.6 3. 准确移取含磷30μg 的标准溶液于25mL 容量瓶中,加入5%钼酸铵及其它相关试剂, 稀释至刻度。在690nm 处测定吸光度为0.410。称10.0g 含磷试样,在与标准溶液相同的条件 下测得吸光度为0.320。计算试样中磷的质量分数。 解: ω(P )=100?m A V c A S X S X =3100.1025410.02530320.0????? =0.23 4. 某一分光光度计的透光率读数误差为0.005,当测量的百分透光率为9.5%时,测得的 浓度相对误差为多少? 解:?T = 0.005,T = 0.095,代入式(8-6): 095 .0lg 095.0005.0434.0??=?c c = -0.022 = -2.2% 5. 测定某样品中Fe 的含量,称样0.2g 测得T =1.0%,若仪器透光率读数误差为0.50% 试计算: ⑴ 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为多少? ⑵ 欲使测得的A 值为0.434,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则应减少称样量或稀释样品多少倍? ⑶ 若不进行上面的操作,为提高测量准确度应选用几厘米的比色皿? 解: ⑴ ?T =0.50%,T = 1.0%,代入(8-6)式 01 .0lg 01.0005.0434.0??=?C C = 0.1085 = 10.85% ⑵ 原试液T =1.0%,A = 2.00,要使A = 0.434,降低相对误差,则需稀释样品。因为 减少称样量会增大称量误差。所以稀释倍数=C 原/C =2.00/0.434 =4.6,即稀释4.6倍。 ⑶若不稀释样品,为了提高准确度,则要降低吸光度,因为C 较大,所以应选择厚度小 的比色皿,即选用0.5cm 比色皿。 6. 如何选择适宜的参比溶液?

第八章 分光光度法教学提纲

第八章分光光度法

第六章 吸光光度法 一、问答题 1. 摩尔吸收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其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在分析化学中κ有何意义? 2. 朗伯-比尔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是透光度?什么是吸光度?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 为社么物质对光发生选择性吸收? 4. 分光光度计有哪些主要部件?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5 当研究一种新的显色剂时,必须做哪些实验条件的研究?为什么? 6 什么是吸收光谱曲线?什么是标准曲线?它们有何实际意义?利用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时可否使用透光度T 和浓度c 为坐标? 7 测定金属钴中微量锰时在酸性液中用KIO 3将锰氧化为高锰酸根离子后进行吸光度的测定。若用高锰酸钾配制标准系列,在测定标准系列及试液的吸光度时应选什么作参比溶液? 8 吸光度的测量条件如何选择?为什么?普通光度法与示差法有何异同? 9 光度分析法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如何减免这些误差?试根据误差分类分别加以讨论。 10 常见的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 11 在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和结构判断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提供信息具有什么特点? 二、计算题 1.以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Fe (Ⅱ),称取试样0.500g ,经处理后,加入显色剂,最后定容 为50.0mL ,用1.0 cm 吸收池在510 nm 波长下测得吸光度A =0.430,计算试样中的w (Fe)(以百分数表示);当溶液稀释一倍后透射比是多少?(ε510=1.1×104) 2.%0.61%10010=?=-A T 已知KMnO 4的ε545=2.2×103,计算此波长下浓度为0.002% (m/v )KMnO 4溶液在3.0cm 吸收池中的透射比。若溶液稀释一倍后透射比是多少? 3. 以丁二酮肟光度法测定镍,若络合物NiDx 2的浓度为1.7×10-5mol ·L -1,用2.0cm 吸收池 在470nm 波长下测得的透射比为30.0%。计算络合物在该波长的摩尔吸光系数。 4. 根据下列数据绘制磺基水杨酸光度法测定Fe (Ⅲ)的工作曲线。标准溶液是由0.432g 铁铵矾[NH 4Fe(SO 4)2·12H 2O]溶于水定容到500.0mL 配制成的。取下列不同量标准溶液于50.0mL 容量瓶中,加显色剂后定容,测量其吸光度。 V (Fe(Ⅲ))(mL )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A 0.097 0.200 0.304 0.408 0.510 0.618 测定某试液含铁量时,吸取试液5.00mL ,稀释至250.0mL ,再取此稀释溶液2.00mL 置于50.0mL 容量瓶中,与上述工作曲线相同条件下显色后定容,测得的吸光度为0.450,计算试液中Fe(Ⅲ)含量(以g/L 表示)。 5. 以PAR 光度法测定Nb ,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50nm ,ε=3.6×104;以PAR 光度法测定 Pb ,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 ,ε=4.0×104。计算并比较两者的桑德尔灵敏度。 6. 有两份不同浓度的某一有色络合物溶液,当液层厚度均为 1.0cm 时,对某一波长的透

吸光光度法

第九章 吸光光度法 1.与化学分析法相比,吸光光度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①灵敏度高 ②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 ③ 准确度较高 ④ 应用广泛 2.何谓复合光、单色光、可见光和互补色光?白光与复合光有何区别? 答:⑴复合光指由不同单色光组成的光; 单色光指其处于某一波长的光; 可见光指人的眼睛所能感觉到的波长范围为400-750 nm 的电磁波; 将两种适当颜色的光按照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若可形成白光,它们称为互补色光; ⑵ 白光是是一种特殊的复合光,它是将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而成有复合光。 3.简述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及物理意义,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答:确定前提为:①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②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③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④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过程,无荧光和光化学现象发生。 其物理意义如下:当一束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 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 及吸收层厚度 b 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 Kbc T I I A t ===1 lg lg 0 4.摩尔吸收系数κ在光度分析中有什么意义?如何求出κ值?κ值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答:⑴摩尔吸光系数κ在光度分析中的意义:当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mol/L 和吸收层厚度为 1cm 时,吸光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度。 (2)在吸光物质的浓度适宜低时,测其吸光度A ,然后根据bc A = κ计算而求得。 (3) κ值受入射光的波长,吸光物质的性质、溶剂、温度、溶液的组成、仪器灵敏度等因素的影响。 5.何谓吸光度和透射比,两者的关系如何? 答:吸光度A 是指入射光强度I 0与透射光强度I t 的比值的对数值。 透射比T 是指透射光强度I t 与入射光强度I 0的比值。 两者的关系如下:T I I A t 1lg lg 0== 6.在光度法测定中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因素有那些?如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 答:⑴物理因素:①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 ②非平行入射光引起的偏离 ③ 介质不均匀引起的偏离。 ⑵化学因素:①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的偏离 ② 化学反应引起的偏离。 消除这些影响的方法:采用性能较好的单色器 采用平行光束进行入射,改造吸光物质使之为均匀非散射体系,在稀溶液进行,控制解离度不变,加入过量的显色剂并保持溶液中游离显色剂的浓度恒定。 7.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哪些?各部件的作用是什么? 答: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系统、信号显示系统。 光源能提供具有足够发射强度、稳定且波长连续变化的复合光。 单色器的作用是从光源发出的复合光中分出所需要的单色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参数分析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参数解读——————————————光学系统———————————————— 一)检测器部分光学系统: 通常就是指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目前,国际国内光度计行业常采用的机构为自准式与CT式两种结构,通常有单光束与双光束两种; 二)光源系统: 1、仪器波长范围指光度计所能进行测试的波长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2、仪器波长准确度仪器显示波长与真实波长的接近程度,即仪器设定波长与实际波长的差值。每台光度计都要在很多个波长点检查波长准确度; 3、仪器波长重复性波长重复性就是仪器返回原波长的能力。它体现了波长驱动机械与整个仪器的稳定性; 4、仪器光谱带宽(灵敏度,分辨力)指一个尖峰光谱带通过单色器出狭缝时,在检测器上所检测到的能量半宽度,用波长单位nm表示,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一概念会更通俗易懂:首先,单色器出狭缝不仅仅代表着狭缝的物理尺寸或几何尺寸,她还代表着光学意义,这就就是光谱带宽,我们知道,来自单色器的光线不全就是单一波长的光,而就是一个狭窄的按波长大小顺序排列的光谱带,这一光谱带包含波长的多少,用光谱带宽来表示。光谱带宽直接反应的就是从单色器出来的光的单色性的好坏程度。该指标与仪器的分辨力与灵敏度很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她们从不同的侧面反应光度计性能的好坏。分辨力就是指仪器分辨两相邻波长大小的能力,假如,在相邻两波长处给仪器的输入端两个脉冲输入,在仪器的检测器上检测到的模拟信号,若信号的最小值低于最大值的80%,根据罗雷(Rayleigh)判据,就认为这两个波长就是可分辨的。实际测量时通常就是用苯蒸气来测量(258、9nm与259、3nm间峰谷)。 灵敏度就是指在做低浓度测量时,当浓度改变一个单位时在检测器上所引起信号的变化量,它受校正曲线(标准曲线浓度为横轴,吸光度为纵轴)与仪器本身精密度的限制。两种测量方法精密度相同时,校正曲线斜率越大越灵敏,而斜率相等时,精密度越高灵敏度越好。需要指出的就是,为了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仪器的光谱带宽(Spectral Bandwith简称SBW)与分析样品的自然带宽(Natural Bandwidth 简称NBW)之比应小于0、1 , 这样可以得到99、5% 以上的测量准确度。 5、仪器杂散光杂散光就是非选择波长的光照射到检测器上产生的信号。它就是光度计分析误差的一个重要来源,杂散光大会限制高浓度溶液分析的准确性。杂散光用T%表示; 6、仪器光度范围指光度计在满足各项技术指标下的测试范围,用A或T表示; 仪器光学系统相关参数: 1光学系统: 双光束测量 2、波长范围: 150~1800nm 3、波长准确度:±0、5nm 4、波长重复性:≤0、1nm 5、光谱带宽:1nm 6、杂散光: ≤0、05%T 7、仪器光度准确度:±0、002A 8、仪器光度重复性:≤0、001A) 9、光度噪声: ±0、0005Abs/h(500nm,P-P) 问题: 1) 紫外的光学系统有哪些?各自的特点就是什么?各自的优势? 2) 紫外最大波长与最小波长分别就是多少?波长范围越大越好还就是越小越好?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基本要求掌握本章要求掌握分光光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 一、基本要求 掌握:本章要求掌握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基本原理、测定方法及计算方法;分子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类型,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与吸收光谱曲线,摩尔吸收系数与吸收系数,吸光度与透光度,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掌握显色反应条件及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各部件的作用及仪器原理,主要类型及特点;掌握差示分光光度法的原理、特点。 理解:物质分子结构与紫外吸收光谱的关系,吸收波长位移与分子结构变化的关系;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定量分析影响结果准确度的各种因素。 了解: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灵敏度和选择性的途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等其它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的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方面的作用及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二、基本概念与重点内容 A概述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灵敏度与准确度较高;选择性较好;设备简单、操作简便。 2.分光光度法的发展过程 目视比色法光电比色法分光光度法 3.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基于物质分子吸收紫外辐射或可见光,其外层电子跃迁而成,又称分子的电子跃迁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质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而建立的一种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4.光的基本性质 5.物质对光的吸收及吸收光谱 6.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类型 7.生色团与助色团

B 光的吸收定律 1.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朗伯-比尔定律) 2.吸光度与透光率、百分透光率之间的关系 3.工作曲线的绘制与应用 4.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和桑德尔灵敏度 5.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 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2.在紫外和可见光区进行测量时,分别选择何种光源3.单色器的主要元件光栅;棱镜 4.分光光度计中的检测器类型 早期:光电池;光电管;光电倍增管。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及特点 D显色测定试样的制备和光度测定条件的选择 、 1.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2.测定读数误差和测定条件的选择 5.入射波长的选择 E 分光光度定量测定方法与其他应用 1.单组分的测定 通常采用A-C 标准曲线法定量测定。 2.多组分的同时测定 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中的作用

第七章吸光光度法

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 1.与化学分析法相比,吸光光度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①灵敏度高 ②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 ③ 准确度较高 ④ 应用广泛 2.何谓复合光、单色光、可见光和互补色光?白光与复合光有何区别? 答:⑴复合光指由不同单色光组成的光; 单色光指其处于某一波长的光; 可见光指人的眼睛所能感觉到的波长范围为400-750 nm 的电磁波; 将两种适当颜色的光按照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若可形成白光,它们称为互补色光; ⑵ 白光是是一种特殊的复合光,它是将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而成有复合光。 3.简述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及物理意义,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答:确定前提为:①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②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③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④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过程,无荧光和光化学现象发生。 其物理意义如下:当一束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 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 及吸收层厚度 b 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 Kbc T I I A t ===1lg lg 0 4.摩尔吸收系数κ在光度分析中有什么意义?如何求出κ值?κ值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答:⑴摩尔吸光系数κ在光度分析中的意义:当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mol/L 和吸收层厚度为 1cm 时,吸光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度。 (2)在吸光物质的浓度适宜低时,测其吸光度A ,然后根据bc A =κ计算而求得。 (3) κ值受入射光的波长,吸光物质的性质、溶剂、温度、溶液的组成、仪器灵敏度等因素的影响。 5.何谓吸光度和透射比,两者的关系如何? 答:吸光度A 是指入射光强度I 0与透射光强度I t 的比值的对数值。 透射比T 是指透射光强度I t 与入射光强度I 0的比值。 两者的关系如下:T I I A t 1lg lg 0== 6.在光度法测定中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因素有那些?如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 答:⑴物理因素:①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 ②非平行入射光引起的偏离 ③ 介质不均匀引起的偏离。 ⑵化学因素:①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的偏离 ② 化学反应引起的偏离。 消除这些影响的方法:采用性能较好的单色器 采用平行光束进行入射,改造吸光物质使之为均匀非散射体系,在稀溶液进行,控制解离度不变,加入过量的显色剂并保持溶液中游离显色剂的浓度恒定。 7.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哪些?各部件的作用是什么? 答: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系统、信号显示系统。 光源能提供具有足够发射强度、稳定且波长连续变化的复合光。 单色器的作用是从光源发出的复合光中分出所需要的单色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