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徽商兴衰启示探讨

徽商兴衰启示探讨

徽商兴衰启示探讨
徽商兴衰启示探讨

徽商兴衰启示探讨

分别从敬业精神、进取精神、文化精神、诚信精神、外部环境和自身分析了徽商兴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现代企业的借鉴作用。

标签:徽商;精神;资本转换;产业升级

徽商,俗称“徽帮”,曾经是中国最成功的商帮,承载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商业文化。然而,这股曾创造辉煌的商业势力却在清朝中后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的命运。那么,徽商的成功和没落给我们现代企业带来哪些启示呢?徽商能够迅速崛起

必然有其成功之处,其中独特的徽商精神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1)敬业精神和地区传承的商业传统。“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徽州这个地方可耕土地非常少,除了产茶并没有什么资源。所以自唐朝以来商业活动就开始兴盛,到了明清时期从事商业的人口超过全地区的一大半。而由这种商业文明所孕育出的敬业精神也贯穿于徽商发展的始终。敬业精神是从业者对所从事职业具有的一种执着的信念和深深投入的意识,古徽商是如此,作为现代

企业的经营者更应以此作为一切商业活动的基础。

(2)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被人们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吃苦耐劳和勤恳努力,有着敬业、执著、拼搏、坚韧、进取等优秀品质。人格化的骆驼,更是给人以一种不畏道路艰险、忍辱负重、长途跋涉、富有进取开拓精神的深刻印象。无怪

胡适先生曾把具有骆驼般意志和品质的徽帮商人形象地比作“徽骆驼”。

古徽州人民,具有山里人的执著和坚韧,为追求美好生活而拼搏,为了家乡的富有而攀岭越谷,走出大山,不畏艰难,而且他们勤劳朴实,这才创造了徽商数百年

之辉煌。

从事企业经营必然有风险,而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如果没有坚韧的毅力,如果没有随时迎接失败的准备,又怎么能在商战中百战不殆,修成正果呢?“忍辱负重,坚忍不拔”就是徽骆驼们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也是现代企业走向百年老店的必

然选择。

(3)贾而好儒的文化精神。“贾而好儒”是徽商的显著特点,徽商是很爱读书的,他们有的白天经商,晚上读书。爱读书给徽商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提高了徽商的文化素养、文化品位,较高的文化素质成为与士大夫们交往的“粘合剂”,同

浅谈徽商衰落的原因

浅谈徽商衰落的原因 09人文教育练月群 0911306115 摘要: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孕育了徽州商人,作为一个商业集团,明清时期在中国商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本文就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解释徽商的衰落的原因。 关键词:徽商,衰落,历史地理 徽商,是古徽州一府六县自宋以来先后走出大山,在本土和海内甚至海上所到之地经商做生意的所有"徽州朝奉"的统称。历史的徽商,时间涵盖宋以来直至民国; 地域包括一府六县以及周边民众之为商者,也还包括在徽州本土之外的徽人经商者。“徽商”是一个百业齐备、组成庞大而复杂、主要以血缘、地缘、人缘为纽带维系的地域商帮,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相对于晋商、粤商、龙游商等等而言的一个特定人物群体。 清道光以降,主宰商界三百余年的徽商无可挽回地衰落下去,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徽商衰落,不少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研。徽商之所以衰落,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清政府盐业政策的调整,由纲法改为票法,徽商主体盐商一败涂地。咸丰年间的战乱又给了徽商沉重的打击,徽商多年积累起来的资本被掠夺一空,甚至身家性命也受到伤害,使得徽商的元气大伤。从主观原因来看,徽商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生产方式和经营念落后,没有完成角色转换,没有实现从封建商人向资本家的嬗变。原因有: 一、徽州的历史自然地理环境为徽商的初步兴起,提供了进行商

品生产的可能性,而从事大规模流通交换的预演,也为后来徽商在长江三角洲取得经商的成功了历史条件"徽商的“兴”与“盛”,是两个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历史地理学人地系理论认为, 即便是同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地关系呈现的现象会有相同性,也会有差异性"徽商的起源时间,尽管有东晋说!唐宋说!明代中叶说等多家论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研究者都肯定徽州的历史然地理环境为徽州商人从事基于乡土资源的初期商品的加工!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徽州人从商成俗的养成,有赖于自然环境与其自身生存需要的互动"基于这样的因素考虑,当我们看到徽州府志中如明朝嘉靖《徽州府志》“以故中家而下,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其势然也”及康熙《徽州府志》“天下之民寄命于农, 民寄之商”等反映徽州人忙于从商类历史记载时,有了对一个历史时期地理环与地域人群活动的认识,这样才能正确解读明清时期徽州府!县方志中关于山地产!交换!徽人从贾比例高的记载。 二, 徽州辖属六县,虽然同属一府,但各县地理特征又有差异。如屯溪山谷盆地与绩溪!祁门即有明显差别。地势地形相异, 出产的产品也各有不同。山壤阻隔形成的小区域特产的差异性,使手工业产品加工的互相补充和产品的交换成必然之势。徽州境内水系发达, 主要的水系新安江及其支流, 与辖属六邑可舟揖相通, 这为徽州本土的手工业品交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不仅仅是徽州本土商品交换交通条件优越,由委水与都阳湖相通, 由秋浦河!青弋江与长江相接

徽商兴起和衰败原因探析

徽商兴起和衰败原因探析 摘要: 徽商,又称徽州商帮,即古徽州所辖歙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黟县六县商人的总称。徽商经营范围普遍,“其货无所不居”,且经营方式多样。纵观历史徽商的兴衰轨迹与明清时社会经济发展脉络有着同一性,具体说来,徽商的发展经历了兴起、暂时性衰落、中兴及衰落解体四个阶段,其兴起于衰败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深思,并应该从中吸取该有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徽商兴起衰败原因探析 一、徽商兴起与兴盛的原因分析 徽人从商的历史由来已久,然而作为一个整体,徽商萌芽于东晋,生长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具体说来,先有徽人从贾之风兴起于明代的成化、弘治年间,又因徽州商人经营有道,资本得以迅速积累,并在当时各种条件的推动下结成徽帮,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十大商帮之一。(一)徽人从贾之风兴起的原因 徽州,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皖南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多山多水,耕地面积较少,且土壤多呈酸性,决定其地质不适应粮食作物的生长,反而适于茶叶、竹木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并且距离全国大市场较近的地理优势也为徽人从事商业贸易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此外,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迅速增长的人口使得徽人不得不以经商以谋求生计。 从主观上来说,徽人从商之风的兴起,还有着深刻的人文和社会缘由。徽民向来勤劳,不辞劳苦,经商容易致富。自宋朝之后,有着“东南邹鲁”、“理学之邦”之称的徽州倍受人们关注;朱子理学和阳明心学勃发,这也导致了徽人对仕途的渴望。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徽人唯有从事经商这一厚利之“末”业才能支撑其“本”业,为了“业儒”需要,徽民也往往选择经商之路。此外,徽州耕地有限,地价极贵,单靠兼并土地这一手段很难满足豪门大族的奢侈生活之需,经营商业便成为他们扩大财源的一个重要途径。 除了有经商的动机,当时的政策也为其事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例如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地租大多由实物转为货币,这就大大促进了商品流通及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全国长途贩运业的发展。此外,徽人乡土宗族观念较重,不仅要依靠经商投资族人教育,

徽商的勃兴与衰落

徽商的勃兴与衰落 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而起源于东晋的徽商在此期间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转变。明中叶至清乾隆末年的三百年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徽商活跃于大江南北和黄河两岸,甚至活跃于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有着非常雄厚的商业资本。其经商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延续时间之长在全国商人群体中都是佼佼者。其勃兴、其衰落对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明成化、弘治年间,徽商以经营盐业为中心,雄飞中国商界。究其勃兴之因,多山少地的生存环境、俭朴的生活、商业中的诚信、儒家思想的影响都是重要因素,但作为徽商群体来说,显然远不止这些。 充分利用地理优势,稳占以长江三角洲为主的市场。 影响商业繁荣的第一要素是市场。我们来观察一下徽商活动的主要区域,康熙《徽州府志》称:“徽之富民,尽家于仪、扬、苏、松、淮安、芜湖、杭、湖诸郡,以及江西之南昌、湖广之汉口,远如北京亦复挈其家属而去。”归结徽商的活动范围,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要得益于徽州所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从徽州出发的交通路线非常方便,沿新安江而下,经富春江、钱塘江,即可到达杭州,进入浙江最富庶的杭嘉湖地区。通过内河航道,还可连接江苏的苏松、常、太各府州。另一条路线,经青弋江等水路进入长江,顺流而下就可至南京、镇江、扬州,经京杭大运河沟通各地。由于都是顺流而下,便于将徽州的土产如竹、木、石料、药材、纸、茶叶等外运,回程则可运输丝绸、百货等相对价高质轻的商品。由于这个市场人口

众多, 生活富裕,木料、石料等建筑材料有稳定的需求。在一个文化发达、读书成风区域,以竹、木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纸、墨,以石材加工的砚,都有很大的需要量。茶叶和药材更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了这样一个稳定的大市场, 徽商的生存和发展就不再受到徽州本地的制约。葛剑雄教授对此也从市场角度指出:“对徽商来说,最幸运的是,在离徽州不远处就是全国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人口最稠密的一个大市场——长江三角洲。” 抓住契机,垄断两淮盐业市场。 明朝洪武时期为了防卫瓦剌和鞑靼对中原的袭扰,设立九边进行防御。为了解决九边后勤补给问题,由山西商人向几大边关要塞输送粮食,官府给予“盐引”(垄断运销盐的凭证)补偿,运多少粮食给多少盐引,然后拿这个盐引到盐场去领盐、去销售,商人赚的是差价(输粮换引),这个叫开中制。山西商人获得了合法贩卖“官盐”的资格。开中制实施以来,丰厚的售盐利润,导致各种特权盐引数量惊人,引发了明中叶的“盐壅”现象,即商人手中有盐引却长时间领不到盐,开中制已经无法维持下去,明政府陷入财政危机。于是弘治五年(1492 年)八月,明政府实行“折色制”来克服财政危机,只需交纳白银即可领盐引,故许多资金雄厚的商人蜂拥而至,尤以徽商为盛。徽商凭借靠近两淮盐场集散地——扬州,垄断两淮盐业经营,积累了巨额财富。至清乾隆时期,徽商的事业达到极盛,“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 钱与权结合,利用政治势力发展商业。

我国古代徽商、晋商的概况比较与启示

中国商帮期末论文 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姓名: 班级: 指导老师:徐德云

我国古代徽商、晋商的概况比较与启示 一、徽商与晋商 1.徽商 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又称“新安商人”,俗称“徽帮”。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衰于清末。徽商,指的是明清时期,江南省和江南省分治后安徽省江南地区徽州府辖地经商的商人和商人集团,而非所有安徽籍商人,徽州府之外的松散的安徽各地区商人个体,一般称之为“皖商”,与徽商对应。 2.晋商 晋商,指的就是山西商人,从明朝初发迹至民国初年没落,历经五百年;在没有飞机、电话、计算机网络的年代,晋商的马车与骆驼队伍开辟出中国的盐路、茶路。他们以山西、河北为枢纽,南起武夷山,北越长城,贯穿蒙古戈壁,经西伯利亚通往圣彼得堡、欧洲的茶叶商路。这也是继古代丝路没落后,新兴起的另一条国际商路。 二、徽商精神与晋商精神 1.徽商精神 1.1 卫国安民的爱国精神。 从早期徽商不辞劳苦,运粮输边,到明中后期徽商积极参与抵抗倭寇侵略的斗争,乃至近代徽商为了抵御外国入侵,踊跃捐资捐物,处处时时体现了他们的爱国精神。 1.2 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穷困的生存环境迫使徽商走出家门,他们一般以小本起家,闯荡商海。许多徽州大商人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最后终于成功走上致富的道路。 1.3度势趋时的竞争精神。 市场风云变幻莫测,活跃于市场的徽商必须时时细心预测市场,观察市场动向,分析市场行情,审时度势,根据市场商品种类的盈虚和供求情况,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去选择所经销的商品,并且能够使经营时间、地点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灵活机变。 1.4 以众帮众的和协精神。 徽商的和协精神不仅表现在家族中,也表现在一个个的商业团体中。即便在整个徽州商帮内部,也能做到同舟共济、以众帮众。 1.5 惠而不费的勤俭精神。

晋商常家的家训及其启示

晋商常家的家训及其启示 一、晋商常家的家训产生的背景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娶妻生子、人丁兴旺、天伦有乐,是中国每个家庭的最基本要求与期望,并代代相传,成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观念。但家大人多,人多即杂,杂则易乱,乱则易无序,无序则易悖天伦、乱纲常、招灾惹祸,贻害家族。于是,家规、家法、家教、家训等等便应运而生。这些家规、家法、家教、家训对于调整家族成员的操行、品性及其相互关系,维系家族秩序、家族利益、家族的稳定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国法和社会道德的重要补充。故而又有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中国人代代相承的理念。和大多数中国人家一样,晋商常家在家族人丁、事业兴旺之后,家训便应运而生了。 晋商常家居于山西省榆次区(县)东阳镇车辋村。其始祖常仲林约于明弘治初年(约1488年)只身迁入车辋村,受雇于刘姓大户放羊。因其忠厚勤勉而受主人喜欢,遂将家中女佣许配其成婚,始繁衍子孙,并立户车辋村(约1500年)。常家从八世常威(约生于康熙二十年,卒于约乾隆初年)二十岁独闯“东口”(即张家口)开始经商并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后,几代人在对海内外的商贸关系中逐渐意识到了文化素质对商人的重要性,进而要求子弟在经商之前,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基础,逐渐形成了贾而好儒、以学保商之家风。可见,常家虽然重视对子弟的教育,但这种重视的最终目的,不在功名,而在商贸,在“学而优则贾”。但崇儒尚学之风一开,各家便为培养子弟不惜重金聘师办私塾,结果培养出了一个个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技艺超群的大家,如常立教、常第春、常麟书、常赞春、常旭春、常麟图、常燕生等。后经家族中唯一的进士、十四世常麟书(1869-1927年)的倡导、说服、主持而实行了家族教育革新,1903年在车辋村成立了山西省第一所私立学堂---常氏笃初小学堂,1904年又兴办

徽商研究综述

徽商研究综述 ——关于对徽商起源、特点和经营历程的分析概述

摘要 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衰于清末。而徽商,指的是明清时期,江南省和江南省分治后安徽省江南地区徽州府辖地经商的商人和商人集团。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其辉煌达三四百年。 明清时期,徽商称雄商界数百年。其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资本之大、延续时间之长,可谓首屈一指,对社会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而近60多年来,徽商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世人对徽商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本文通过对徽商的定义、徽州人外出经商的原因、徽商的特点、徽商经营成败的原因以及徽商的历史影响进行的简介和分析,并浅谈了自己对徽商这个特殊的历史现象的看法。 关键词:徽商徽商的起源徽商特点徽商的兴衰

目录 一徽商概述 (3) (一)徽商的含义 (3) (二)徽商的起源 (3) (三)徽商的资本积累 (4) (四)徽商的特点 (4) 二徽商兴衰概述 (6) (一)徽商兴盛 (6) 1.兴盛的表现 (6) 2.兴盛的原因 (6) (二)徽商衰亡 (7) 1.衰亡的表现 (7) 2.衰亡的原因 (7) 三徽商的历史影响 (8) (一)徽商对重农抑商观念的冲击 (8) (二)徽商对古文化的影响 (8) (三)徽商对古代经济的影响 (9) (四)徽商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9) 四结语 (9)

徽商研究综述 一徽商概述 (一)徽商的含义 1.徽商,即徽州商人,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现今徽商概念多泛化指所有安徽籍商人)。徽商又称“新安商人”,俗称“徽帮”。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鼎盛时期徽商曾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4/7,亦儒亦商,辛勤力耕,赢得了“徽骆驼”的美称。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及城乡,东抵淮南,西达滇、黔、关、陇,北至幽燕、辽东、南到闽、粤。徽商的足迹还远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清朝后期,随着封建经济的瓦解,徽商逐渐衰亡。 2. 殷明明在《“徽商”含义之探索》一文中所说的,徽商的概念不仅仅包括古徽州经商的人,同时还应该包括徽籍商人所经营的商业,也就是说“徽商”(含新安商、歙州商)是指古徽州从商的人以及由他们创造的、以商业为主导的徽州地域特色经济和商人文化。 (二)徽商的起源 在我国古代,等级制度是十分明显的,。封建社会将人分成士农工商四等,商人地位十分低下,不为人们认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徽州人走上经商这条道路,是需要强大的推动力的。 1.自然环境因素 据《复初集》卷二十二记载:“徽处众山中,民人稠产寡且瘠,视他郡曾不能以万一”人地矛盾尖锐,居民生活难以维持;同时,群山环绕又为徽州人提供了丰富的林木、茶叶等资源,这些都是未开发的商品;徽州虽处在万山丛中,但是境内水路发达,为商品的外运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完整版)浙商的发展历程

浙商简介 浙商一般指浙江籍的商人,实业家的集合,是一个较为新近的称法(1999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经济生活报》(《今日早报》前身)开出了一个名为“浙商名流系列访谈”的专栏,这是具有当代内涵的“浙商”概念的首次提出) 从古至今,浙江商人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今在私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浙江模式”,“浙江经验”,“浙江现象”已经被写入多地教科书,越来越多的媒体对浙江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给予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对浙江的发展给予关注。 浙商特点:“舍得”、“和气”、“共赢”、“低调”、“敢闯”。 浙商简史 浙江的商业文明历史源远流长,工商业活动自古就有深厚的民间基础。在农业经济占据绝对优势,商人居“四民”末位的传统社会,较之于大多数兄弟省市,浙江的商业和商人的作用和社会地位依旧突出。浙江工商业活动的历史传承和脉络完整清晰。隋朝京杭大运河的贯通使得杭州成为江南物资的集散中心。唐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江浙一带成为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商品经济较为发达,也产生了中国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五代吴越国王钱镠的励精图治使得浙江在两宋后富甲东南。宋元时期,浙江凭借发达的桑蚕丝织业和优良的海港资源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出发点和腹地。清朝末年及民国初年,浙江商人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中坚之一,为中国工商业的近代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大陆改革开放之后,浙江商人活跃于国内外商界,目前为中国国内除台商之外最活跃的商帮,为各地的发展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注入了活力。 浙商思想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影响 早在六七千年前,浙江先民就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河姆渡文化”。至春秋时期,浙江又孕育了古越文化,被封为“中华商圣”的范蠡就出现在这一时期,他从国富民强的角度强调了农商并重的主张。 到了南宋时期,中原文化大规模南迁,浙江一度成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到了明清时期,浙江更是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辈出,且这些人多为当时引领全国学术的翘楚。浙江特殊的环境孕育了其重商的文化,浙东学派主张“工商皆本”、“义利兼容”、“国家不可病商以滋弱”,这些通商惠工、经世致用以及士农工商平等的思想观念,在农业经济占绝对优势的社会环境下,促进了浙东地区民间自主工商业活动的孕育和成长,成为浙商文化的源头活水。 浙江较为著名的区域性商人团体 宁波商帮 宁波商帮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商帮,它以上海为活动基地,在京、津、汉有很大影响力,且波及全国及世界各地。宁波商帮活跃于工商界,尤其在航运、金融领域颇有影响。 宁波商帮对清末大上海的崛起和二战后香港的繁荣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也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推动了中国工商业的近代化,如第一家近代意义的中资银行,第一家中资轮船航运公司,第一家中资机器厂等等,都是宁波商人所创办。 宁波商帮不仅历史悠久、经济实力雄厚,而且是唯一一个实现了集团性或整体性近现代化转型的传统商帮。 龙游商帮 龙游商帮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主要指历史上今浙江境内金华、丽水、衢州地区商人的集合,因其中以龙游商人人数最多,且经营手段最为高明,活动范围最广,资本最为雄厚,故得名“龙游商帮”,其商人主要经营珠宝业、造纸业、屯垦业、印书业、贩书业,在全国各地和海外均有开展商业活动。明万历年间,龙游商帮与晋商、徽商及江右商人在商场上角逐,称雄一时,故有“遍地龙游”之谚。 龙游商帮崛起于南宋时期,鼎盛于明朝中叶至鸦片战争前后,衰弱于清光绪以后。 南浔商帮 南浔商帮是继徽商、晋商之后,在近代中国涌现的,具有强烈地域特征的商人群体。与潮州帮、宁波帮在同时涌现,对近代中国的政治与经济影响深远。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

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后篇巩固提升 合格考专练 1.下面的资料卡片是对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这一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故选D项。 2.明清时期,部分商人在河南开封设店,专门贩卖绍酒、火腿、茶叶等江南特产。这表明当时( ) A.中原人很早就懂得经商 B.城镇商业出现繁荣景象 C.长途贩运丰富了社会生活 D.坊市商品交易限制被取消 ,部分商人在河南开封设店,专门贩卖绍酒、火腿、茶叶等江南特产”可知 明清时期长途贩运贸易发达,中原人可以买到江南特产,这表明当时长途贩运丰富了社会生活,故C 项正确;中原人很早就懂得经商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城镇商业出现繁荣景象符合史实,但不符 合题意,故B项错误;坊市商品交易限制被取消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3.一位中国古代农民穿着棉袄,吃着玉米棒子,用曲辕犁耕地,他生活的朝代最早可能是(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明朝引进了玉米,元代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故C项正确。

4.清代徐扬所绘《盛世滋生图》,全卷长达1 225厘米,它完整地描绘了18世纪古城苏州的市井风情。画中仅客货船只就有400余只,各种可以辨认的商号招牌200余块。这体现了( ) 《盛世滋生图》局部 A.苏州商品经济繁荣 B.农村集市贸易兴起 C.出现地域性的“商帮” D.政府加强控制商业 400余只,各种可以辨认的商号招牌200余块”得出苏州商品经济繁荣,故A项正确;图片“描绘了18世纪古城苏州的市井风情”而不是农村集市贸易,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不能得出出现地域性的“商帮”,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政府的商业政策,不能得出政府加强控制商业,故D项错误。 5.明朝的一位商人从事纺织业生产和销售,由于生意兴隆,遂雇用了5位技术工人。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 B.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工商业得到政府支持 ,遂雇用了5位技术工人”反映的本质问题是资本主义萌芽,没有涉及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故A项错误,C项正确;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是本质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工商业得到政府支持,故D项错误。 6.史学家张岱年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 A.内心世界 B.自然规律 C.社会规律 D.天的意志

《乔家大院》:晋商文化及当代启示

《乔家大院》:“晋商文化”及当代启示 毕秀娟* (襄樊学院文学院,湖北襄樊441053) 摘要:历史小说《乔家大院》通过讲述乔致庸几十年商海拼搏,开辟商路、追寻“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故事,深刻展示了一代晋商以商富国、以商救民思想的发展变化,弘扬了晋商精神,传播了晋商文化,为当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语境中建立更加健全的市场经济秩序,以及建构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乔家大院》;晋商精神;晋商文化;和谐文化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自2007年以来,中国GDP始终保持10%以上的增速,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之一,令世人瞩目。在这一连串的“惊人”的发展中,人们在不停地思索着。在人们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原因的深度思考中,随着历史小说《乔家大院》的热销和同名电视剧的热播,“晋商”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晋商精神”“晋商文化”也逐渐从那厚重的中国商业史中走出来,就像一轮辉煌灿烂的红日,拨开了云层,照亮了迷雾笼罩的路途。《乔家大院》所展示的,不仅有晋商文化的辉煌,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 一、晋商、晋商精神与晋商文化 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现象,晋商有着特定的涵义、发展历程。真正意义上的晋商是地处汾河中游,侧屏太行、吕梁两山的晋中一带的商人。这刚好印了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所看到的那种现象,即从“太原到平阳(今临汾)这一带的商人遍及全国各地”。元朝时晋商的雏形已经在山西晋中一带出现了,但真正晋商的出现,则是在明朝。及至到了清朝,晋商活动的范围已是相当广阔了。晋商从事商贸活动,不仅地域广、力度大,他们把商贸活动和金融活动结合起来,简直是执全国内外贸之牛耳,驭清廷经济之命脉。 晋商在其发展过程中,为中国的商业经济和金融经济的勃兴起了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使明代中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更使商品经济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二者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一次创新性的演试,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的社会性生产与经营的快速发展。 晋商的形成与发展是晋中这块宝地的特殊赐赋;而晋商精神的形成则是一种宝贵的经验总结和精神铸炼,是民族传统、时代韵律、人文精神与地域特色的凝结与升华。它是极宝贵的,因为它和谐、有效地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晋中民众的优秀品质结合在了一起,从而构成晋商精神的基本核质和特殊魅力。概而言之,晋商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人和人本精神、崇尚敬业精神、诚信重义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勤俭自律精神。 晋商文化是晋商在特定的发展过程及经营过程中凝结起来的独特文化。它具有自己的特性,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晋商秉承了传统的儒家文化,有融合、有发展地与塞外文化的碰撞,以融合山西黄土文化的方式,消化融 *作者简介:毕秀娟(—),女,人,襄樊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6级本科生。

徽商的特点

徽商的特点 徽商,作为中国明清时期最有影响的商派,从中国众多的商帮中脱颖而出,风流数百年,发扬了中国历史上的儒家文化,推动了中国商业的繁荣昌盛,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品质,打造了具有生命力的商务理念,积淀了一道永不磨灭的亮丽风景,是现代商业运作的典范与楷模。徽商文化是中国商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国商业文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弥足珍贵,从商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和最佳教材。 徽商最基本的特性是诚实守信和儒雅风范。据史籍记载:徽商经营之域,“诡而海岛,罕而沙漠,足迹几半禹内”,其地无所不至。徽州六县宋元明清历代致富商人至少有近千人,其中,拥资百万的巨贾富商有二百三十人之多。尤其是在明清时期的江浙一带,商品经济颇为发达,徽商云集,势力强盛,故有“盖扬之盛,实徽商开之”的说法。在湖北汉口,徽商不但建有豪华的同乡会馆,而且,还在江滨建设有“新安码头”,专供徽商停泊船只之用。在沿江其他城市,徽商也是聚集成帮,雄居广大市场。那么,源自深山僻壤、“流寓四方”的徽商为何能在天南地北落地生根、站稳商埠、立于不败之地呢?研究徽商这一重要的历史现象时,人们就会发现其核心就在于“诚信为本”的商业经营理念。 1、遍布全国。与晋商齐名,到处有徽商足迹。 2、经营品种广泛。盐、棉(布)、粮食、典当、文具笔墨(文房四宝)。 3、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小本经营、由小到大。 4、资本雄厚。如休宁人汪福光在江淮从事贩盐,拥有船只千艘,所销之盐占淮盐的1/2以上。 清乾隆末年,关税盈余每年85万两银子,而出口商品中徽商的茶叶为第一位。扬州从事盐业的徽商拥有资本四千万两银子,而当时清朝的国库存银仅7000万两。 5、经营之道。信守的经营理念是“讲道义、重诚信”“诚信为本、以义取利”,在市场上取得良好信誉。 徽商经营行业以盐、典当、茶木为最著,其次为米、谷、棉布、丝绸、纸、墨、瓷器等。其中婺源人多茶、木商,歙县人多盐商,绩溪人多菜馆业,休宁人多典当商,祁门、黟县人以经营布匹、杂货为多。 徽商除了从事多种商业和贩运行业外,还直接办产业。休宁商人朱云沾在福建开采铁矿,歙县商人阮弼在芜湖开设染纸厂,他们边生产边贩卖,合工商于一身。徽商经营多取批发和长途贩运。休宁人汪福光在江淮之间从事贩盐,拥有船只千艘。一些富商巨贾,还委有代理人和副手。徽商还使用奴仆营商,休宁人程廷灏曾驱僮奴数十人,行贾四方。徽商在经营中注重人才,做到知人善任,注重市场行情,实行灵活经营。有一业为主兼营它业的;有根据不同行情、季节变换经营项目的。 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在外经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别,习以故常。徽商商而兼士,贾而好儒,与封建官僚混为一体,或相互接托。他们除以“急公议叙”、“捐纳”和“读书登第”作为攫取官位的途径外,还以重资结纳,求得部曹守令乃至太监、天子的庇护,享有官爵的特权。一些徽商本人不能跻身官僚行业,就督促子弟应试为

晋商精神

一、晋商文化与晋商精神 (一)晋商的发展历史 山西商人,尤其是首创中国历史上票号的山西票号商人,商路遥远,汇通天下,曾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直至如今还传颂着“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佳话。(二)晋商文化与晋商精神 我们知道,每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种特殊的精神作为其灵魂,这种内在的灵魂是实践活动中最活跃的能动力量,而从事这一活动的人就是这一特殊精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明清山西商人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扬了一种特殊精神,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这种无尚的晋商精神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1.是山西商人重商立业的人生观。山西自宋元以来。遥渐在民间形成了一种重商观念,即“以商致财,用财守本”的立业思想。 2.是山西商人诚信义利的价值观。山西在“义”和“利”面前主张君子爱钱取之有道。晋商供奉关云长,均在于“信”“义”二字。每一个商号都规定了“重信义,除虚伪”,“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薄族恨”,反对以财务卑下的手段骗取钱财。晋商史料中就有过很多亏本钱也要保证商业信誉的记载,以至各地百姓购买晋商商品,只认商标,不还价格。3.是山西商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比较差。在这种环境中出身的山西商人,多能不畏艰险,万里行贾,勤俭经商。特别是经商于新疆、蒙古、俄国、日本的山西商人,更要通过语言和生活习惯之障碍,没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难以称雄于商界的。4.是山西商人同舟共济的协调思想。山西商人笃信和气生 财,重视与社会各方的和谐,尤其在同业往来中既保持平等竞 争,又保持相互支持和关照。在晋商中,相互友好的同行行为“相 与”,凡是“相与”,必须善始善终,同舟共济。重商的人生观,诚、 信、礼、义的价值观,同舟共济的合作思想,成为晋商精神中不可 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5.晋商的成功是建立在商业诚信基础上的。诚信也给他们带 来了丰硕的回报因为诚信而成功,因为成功而更加诚信,两者相 得益彰。把他们悉心建立起来的诚信、商誉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因此,纵观晋商文化发展史并结合人类社会发展史,我们得 出,成功的、正确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是晋商发展和壮大的核心武__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竞争激烈,物质充裕令人欢欣鼓葛舞,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人际社会关系大大的复杂化,从而使重得不少人在物质财富中失去方向。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曼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是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其服务质鹭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高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市场经济越发展,对会计行业的诚信要求就越高。然而暴露出一系列的会计舞弊欺诈案件以及与之相连的审计失败案件,不仅使得会计人员的社会公众形象蒙受阴影,会计的公信力也受到怀疑,同时也动摇了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数会计人员能够做到爱岗敬业、勤奋好学、坚持原则、参与管理。但也有一部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出现严重的滑坡,主要表现在:职业态度不端正,缺乏敬业精神;职业纪律松弛。在会计职业界违背准则、弄虚作假现象严重。 三、晋商精神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

浅谈徽商发展古今

安徽财经大学 中 国 商 帮 期 末 论 文 金融学院 投资2班 贺敏 20130973

浅谈徽商发展古今 徽商,即徽州商人,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而非所有籍商人。徽商又称“新安商人”,俗称“徽帮”。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徽州,今省市、绩溪县及婺源县。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鼎盛时期徽商曾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4/7,亦儒亦商,辛勤力耕,赢得了“徽骆驼”的美称。徽商的活动围遍及城乡,东抵,西达滇、黔、关、陇,北至幽燕、辽东、南到闽、粤。徽商的足迹还远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清朝后期,随着封建经济的瓦解,徽商逐渐衰亡。 上文是摘自百度百科,人们对于微商的一般认识大致如上所说,但我仍对其感到迷惑和怀疑,徽商从何而来,又将归于何处,在清朝之后,它就真的逐渐衰微,泯然于市了吗?我翻开历史的书简,探寻那辉煌的奇迹,又不得不寻访这片美好的故土,领略重生的新徽帮。 一,从何而来 徽商萌发于东晋,但徽州从商的历史就要追溯到更久以前了。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这里没有成片的耕地,即使有,“也非善耕作之地也”,粮食产量普遍较底,因此,这里素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人们的生存条件非常差。又因地处在崇山峻岭之中,每当战乱,难民纷纷逃来此地,以避战祸,人口急剧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粮食供应的矛盾,生存条件更加恶劣。地少人多的矛盾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粮食严重不足,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史料称:徽州一年所产的粮食,只能养活全境10%的人口,百姓为粮食所迫,外出谋生的人竟有十之八九。徽州虽“粮不足”,可物产丰富。万山丛中盛产竹木,所产杉木,质地坚硬,可为栋梁之才;竹子满山遍野皆是;茶可称一绝,尤其是祁门茶和松萝茶;陶土也是徽州的一大财富,瓷都的制陶原料白土,就产于徽州;手工业更具特色,文房四宝闻明全国。纸:“自首至尾,

微商的发展历程 (1)

微商发展史 2012年,微信发布的.0版本中更新了朋友圈功能。估计微信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简单的朋友圈功能竟然会成为无数草根创业致富的沃土,成就了无数草根品牌的崛起,并承载了下一个淘宝的厚望。目前,从业界各路的言论看来,2015年势必会成为微商元年。我们就来简单的回顾一下微商的发展史。 野蛮发展的初期 微商主要是囤货在朋友圈发布广告进行售卖。微商初期存在着许多的弊端,暴力刷屏,牛皮癣广告图,污染粉丝的视觉。牛皮吹破天,晒单晒截图,晒完豪宅豪车,再晒游艇派对。其实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那些图片多数都是造假的,这样反而会更适得其反。不仅如此,微商模式的产品大多数都是爆款,哪个火卖哪个,哪里人多就往哪挤,在产品上也毫无竞争力。初具雏形的微商 由于微商版本大量进行囤货,导致了层层压货,被库存压得苦不堪言。因此,微商逐渐演变成了版本。在微商版本中,卖家不需要囤货,直接与厂商进行合作,厂商发货,自己赚个中介钱。这种模式我们称之为直销,在时代,微商的产品得到了大量的扩充,不再是微商1.版本单一的爆款产品,又不用积压库存的模式让很多卖家不再担心库存的问题,更加着重于广告营销。但是,微商依然是没有能够跳出朋友圈的范围,面对的买家寥寥无几,再好的营销得到的也只是效果甚微。 分销模式登场 如果说微商时代是直销时代的话,那么微商就是分销的时代。微商在的基础之上,为了解决受众面、局限性小的问题,微商时代开启了分销的玩法。只要是在卖家的店铺中购买了一定金额的产品即可成为下级代理商,而下级代理商销售出产品即可获得一定的佣金,累计一定的佣金便可在卖家处进行提现。这样看来,似乎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但是问题依然

从历史地理看徽商的兴衰

?徽学研究? 从历史地理看徽商的兴衰 葛剑雄 (复旦大学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摘 要:多山少地的生存环境、俭朴的生活、商业中的诚信、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徽商的形成和发展或许都起过作用,但对徽商这样一个商业群体来说,决定性的因素还是商品和市场。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看,即根据当时的地理环境加以考察,徽商充分利用地理优势,稳定占有以长江三角洲为主的市场,经营的商品也摆脱了原籍的局限。与政治权力的结合使徽商获得食盐营销的特权,并以此迅速致富。徽商的最终衰落也在于市场的丧失和商品落后。 关键词:历史地理;徽商;市场;商品 中图分类号:K248;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04)04-0084-03 The thrive and decline of the H uizhou merch ants view ed from historical geography GE Jian2xiong (Center for Historical G eographic S tudies,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 Abstract:M ountainous area and the shortage of farmland,plain living standard,honesty and sincerity in business,the in flu2 ence of the C on fucius doctrines perhaps played roles in the forming and developing of the Huizhou merchants1The decisive factors for this merchandise group are nothing but market and comm odities1From the historical geographic view point,surveying the geo2 graphical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the Huizhou merchants fully utilized fav orable geographical situation,g ot rid or the limitation of the comm odities from their hometowns and finally stabilized its market with the Y angtze River Delta as its main part1The collabora2 tion with administrative power made the Huizhou merchants obtain the privilege for salt sale and become utterly rich rapidly1They declined s oon as their market lost and the comm odities became out of date1 K ey w ords:historical geography;Huizhou merchants;market;comm odity 近年来,徽商的历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有关论著不断问世,对徽商的研究不断深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并没有得到必要的清理,因循旧说、不求甚解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对徽商兴衰的根本原因往往缺乏合理的解释,当然也就谈不上总结出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对于徽商产生和形成的原因,我记得徽州的方志都解释为由于当地山多田少,仅仅靠农业生产养不活当地的人口,更无法致富,所以只能从商,到外地去找出路。这话当然有道理,却不是徽商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要说山多田少,中国南方很多地方都是如此。要说人多地少,或者地薄人穷,其他地方也有的是。在本地已经没有足够耕地的情况下,当地居民谋生的手段千差万别,可以迁移他乡,可以终老故里,也可以到外地谋生。就是到外地谋生,也可以有各种手段———徽州人和山西人选择经商,浙江南部一些人选择求学,更多地方的人只能外出打工帮佣,或者沦为奴仆,也有的人啸聚山林,安徽凤阳一带的人往往四出乞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大批飘洋过海,但也有些地方的人宁愿节衣缩食,以至受冻挨饿,只愿终老故里,而不愿外出求生。 对于徽商成功的原因,一些人归结为节俭。不错,徽州商人一般都比较节俭,以至民间流传不少徽商节俭、甚至过于吝啬的故事。但如果稍加考察,事实也并非如此。徽商固然有相当节俭的一面,但在另外一些方面,他们并非舍不得花钱,例如现在留下的那些徽商大宅,往往大大超过他们居住和生活的实际需要,在当时已经很奢侈了,更不用说在扬州等地徽商精心建造的私家园林。大徽商在附庸风雅、结交官府方面更会花钱,谈不上节俭。显然节俭并不是徽商成功的主要

晋商文化对现代营销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f5320274.html, 晋商文化对现代营销的启示 作者:乔昕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4期 摘要:晋商在长期的经营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且较为成熟完善的商业文化。因此,立足当今变幻莫测、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通过探索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晋商文化,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来开阔我们的视野,活跃我们的思路,为现代企业更加有效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晋商文化;现代营销;启示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4-0157-02 晋商是明清时期我国商帮的重要代表,有着500年的商业辉煌史。曾有人说:“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经营范围十分广泛,“上至绸缎,下至葱蒜”。在长期的经营实践过程中,晋商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且较为成熟完善的商业文化,诸如重商立业的人生观、诚信义利的价值观、开拓进取的创业观和同舟共济的团队观等等。明清晋商的经营谋略和经营作风,对于现代营销活动,仍然具有普遍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并能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顾客至上的营销观念 顾客至上,是企业成功的基石。晋商在营销活动中能够根据顾客的要求,积极组织货源,严把质量关,以优质热忱的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和支持,充分体现了“顾客至上”的营销观念。蒙古地区是晋商经营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晋商大盛魁商号针对牧民喜欢用结实耐穿的斜纹布制衣,于是便大量组织此类货源;蒙民不善算数,他们就把衣料和绸缎裁成不同尺寸的蒙古袍料,任蒙人选购等。当时蒙古地区普遍缺医少药,不少旅蒙晋商都初懂医术,边做生意边治疗小病,通过义务医病,与顾客建立起充分的信任,致使有的顾客数十年不变。 在今天进行营销活动,“顾客至上”的观念同样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顾客是企业生存之本,财富之源。只有将“顾客至上”的理念贯穿于营销中去,企业才能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并获得顾客的忠诚,进而在顾客的支持下从优秀走向卓越。 二、诚信为本的营销道德 晋商始终把“讲求诚信、先义后利”的理念贯穿其经营与管理之中,诚信义利已经成为明清晋商的金字招牌,并内化为其经商的精神之魂。如祁县乔家在包头开设有复盛公商号,因其经营时不图非分之利,不缺斤短两,在当地信誉卓著,人们都愿意购买“复”字号货物。曾有一次,复盛油坊一位伙计在销售的食用油中掺假,被掌柜发现后,立即停止销售,以维护商号信

安徽简介

1.安徽简称“皖”:源于春秋时期古皖国,安徽省安庆市,天柱山, 又称皖山。 2.徽商:徽商文化是安徽的骄傲,也是中国和世界的骄傲,300年 前,古老的徽州大地上,曾经上演过一幕徽商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历史剧,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集团之总称(并不是指所有安徽商人)。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代有发展,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作为古代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所以能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 3.A.徽商流长的原因: 1、与日俱增的人口和山多地少的客观环境压力,这正如明嘉靖年间微州一村妇所说的:“吾郡在山谷,即富者无可耕之田,不贾何待。” 2、丰富的物产、便捷的水路交通刺激徽人经商; 3、徽人思变精神的内部动力加上当时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外部契机。而其三者,最主要的也是最本质的是徽人的思变精神。正是因为他们敢于打破“重农抑商”,冲破世俗偏见,才使许多徽民变为徽商,与正是这种转变才产生了徽商的鼎盛。

B. 徽商产生条件 1、古徽州处“吴头楚尾”,属边缘地带,山高林密,地形多变,开发较晚。汉代前人口不多,而晋末、宋末、唐末及中国历史上三次移民潮,给皖南徽州送来了大量人口,人口众多,山多地少,怎么办?出外经商是一条出路。 2、丰富资源促进了商业发展。徽商最早经营的是山货和外地粮食。如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用于建筑、做墨、油漆、桐油、造纸,这些是外运的大宗商品,茶叶有祁门红、婺源绿名品。外出经商主要是经营盐、棉(布)、粮食等。 3、徽文化塑造了徽商的品格—儒商,以儒家文化来指导经商。 4、明清是我国商品经济较发展的时期,明清已有资本主义萌芽,这是徽商鼎盛之时。 4.徽文化: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 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包括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 5.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主要流传在安庆市一带,与京剧、 评剧、越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一个剧种。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吸收了京剧、汉剧、昆剧、

徽商的兴起的和衰败

徽商的兴起的和衰败 徽人经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年代,但徽商的历史应该是从明代中叶开始的,徽州商人自形成至解体的400余年中,其经营形态没有明显变化,但就其势力的兴衰消长而论,则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 阶段一:从成化、弘治之际到万历(1573~1620)中叶的100余年间是徽州商帮的的发展阶段。我们可以从它发展的主要表现来究其原因。 (1)表现一:徽人从商风习之盛。这与徽州的自然环境有关,徽州山多田少、耕地贫瘠、粮食不足、人民生活困难,加之赋役繁重、社会动乱、荒灾迭起,无不加深了徽人的灾难,而明中叶以来徽州邻近地区,如苏浙等处商品经济的发展,又恰恰为徽人开辟了一条经商谋生之路,所以徽人之所以汲汲于求富,说到底就是因为他们太穷了,他们是借经商以求富。(2)表现二:经营行业多、活动范围广。徽商经营的范围极广,“其货无所不居”。如“盐、茶、木、棉、布、丝绸、瓷器等等”,以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事货币经营的人也随之增多。在上述行业里面,尤其是盐、典当、茶、木四大行业之盛更是为其他商帮所望尘莫及。同时由于商运路线的增辟和延长,市场网络的进一步,徽商活动范围也随之增大,为了从事商品贩运活动,其“足迹几遍天下”,从侧面反映出徽商兴起的另一个原因——经营内容、方式的灵活性。 (3)表现三:财力雄厚。在商业活动中最基础的就是商业资本。徽商中出自地主缙绅之门者只是少数人,而出自贫下之家者则占绝大多数,他们虽然资本不少,但却能以小本成家,并在商业活动中逐渐发财致富,使得资本越积越多,形成了最初的徽商资本。 (4)从这第三点中我们还可以引申出一个原因,徽商中大多数人出自寒微,他们之所以发展兴起与他们艰苦创业的精神和经营策略有着很大的关系。 阶段二:万历后期到康熙初年的近百年是其遭受挫折的阶段,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封建政权的横征暴敛。万历时,矿监税使四处搜刮,徽商成为其主要勒索对象。天启时,魏忠贤又发起“黄山旧案,在这场狱案中徽商财力消耗是难以估量的。 (2)明末农民起义军对徽商的打击。如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实行的是“平买平卖”,保护商人的政策,但徽商处处与农民军做对的态度,是农民军对徽商仇视,使他们以徽商作为追赃对象。 (3)明清战争的破坏。苏州、湖广遭受战祸最为严重,而这些地点有恰恰是徽商最为集中的地区。所以战争对徽商的破坏可想而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