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的衰减系数测量

物质的衰减系数测量

物质的衰减系数测量
物质的衰减系数测量

物质的衰减系数测量实验报告

物理081班任希08180123 摘要:在本实验中,我们了解了影响物质射线衰减系数大小的因素,利用CT教学实验仪,最终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测量γ射线能量为0.662MeV时钢的衰减系数,由原理可知曲线的斜率就是衰减系数。

关键字:γ射线、衰减系数、最小二乘法拟合

引言:

γ射线是原子衰变裂解时放出的射线之一。此种电磁波波长极短,穿透力很强,又携带高能量。1900年由法国科学家P.V.维拉德(Paul Ulrich Villard)发现,将含镭的氯化钡通过阴极射线,从照片记录上看到辐射穿过0.2毫米的铅箔,拉塞福称这一贯穿力非常强的辐射为γ射线,是继α、β射线后发现的第三种原子核射线。1913年,γ射线被证实为是电磁波,由原子核内部自受激态至基态时所放出来的,γ跃迁可定义为一个核由激发态到较低的激发态、而原子序数Z和质数A均保持不变的退激发过程。范围波长为0.1 埃,和X射线极为相似,但具有比X射线还要强的穿透能力。γ射线通过物质并与原子相互作用时会产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正负电子对效应。γ射线是光子,光子会与被束缚在原子中的电子、自由电子、库伦场、核子等带电体发生相互作用。

不同能量的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效果不同,为了有效地屏蔽γ辐射,需要根据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规律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及厚度,反之,利用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规律可以进行探伤及测厚等。因此研究不同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规律的现实意义非常巨大,如在核技术的应用与辐射防护设计和材料科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医学:γ射线成像是一种实用技术,能帮助医生诊断疾患,如癌症等。工业:γ射线料位计和探伤仪生物学:γ射线人工诱导植物及微生物基因突变,筛选对人类有价值的新品种。军事:在尽可能小地破坏建筑的情况下,造成生命体无法愈合的损害甚至杀死生命体。

γ光子在每一次相互作用中都会损失一部分或全部能量,因此,当γ射线通过物质时,原射线强度会逐渐减弱。本次实验中我们将要测量物质的衰减系数。

正文:

1.1钢的γ射线衰减系数测量

根据γ射线通过物质时的衰减规律(朗伯比尔定律):

d o

e I I ?-?=μ

对上式取对数:

)ln(I

I d I o ?=μ 如果通过实验测得γ射线穿过不同厚度钢的计数值,通过最小二乘法可以求得钢的衰减系数。

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可以有许多种方式。当γ射线的能量不太高时,在所有相互作用方式中,最主要的三种方式包括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因此,在γ射线的能量不太高时,衰减截面是光电效应截面、康普顿效应截面和电子对效应截面之和,即:p c ph σσσσγ++=。式中ph σ表示光电效应截面,c σ表示康普顿效应截面,p σ表示电子对效应截面。

γ射线与物质作用的衰减系数为:

N ?=γσμ 由于A N A N ?=ρ

,式中A 为原子质量数,A 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即:ρσμγ

??=A N A 令A m N A ?=γ

σμ,m μ称为质量衰减系数,

则γ射线穿过物质的距离d 时的强度衰减为: d o m e I I ρμ-?=

从上式可以看出,γ射线的衰减与物质的密度有关,物质的密度越大,射线衰减越快。

1.2最小二乘法拟合

由以上公式,得:

d I

I o μ=)ln(

从上式可以看出,物质的厚度d 与)ln(I

I o 成线性关系,其系数为该物质的衰减系数。如果通过实验测得射线穿过不同厚度的物质之后的强度变化数据,根据∑∑==?=502500ln

i i

i i

i d

I I d k ,可按最小二乘法做直线拟合,直线的斜率即为该物质的衰减系数。

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的原理是:若能找到最佳的拟合曲线,那么该拟合曲线与各测量值之偏差的平方和,在所有拟合曲线中应最小。

1.3实际实验步骤

1.打开CD-50BGA+型CT 教学实验仪电源,使实验仪预热半小时,同时打开计算机。

2.预热完成后,将钢质台阶型测试试件侧方摆放在实验仪的平台上。打开软件,检验试验仪的机械运动性能。操作向右、向右运动以及旋转,确保实验仪平台处在正常平顺的工作状态。

3.调整平台高度,使实验仪的激光束打在钢质台阶型测试试件中间高度左右处。

4.确保肢体部位没有对准放射源口,顺时针旋转钥匙,打开放射源。

5.设置扫描参量,启动扫描。

6.重复扫描3次,扫描完成后立即关闭放射源。

7.处理数据,检查误差

8.关闭所有实验仪器,并做整理。

1.4数据处理

根据已有的数据可以在excel 里绘图得到如下的曲线图,基本符合实验预期。

根据三次扫描数据,取出平均值,根据最小二乘法,即公式

0020ln

k i i k i

i I d I

d μ==?=∑∑ 求得γ射线的衰减系数为0.054115 I I o ln 0

0.210205 0.431966 0.652701 0.878945 1.09404 d(mm) 0

4 8 12 16 20 最终比值 0 0.052551 0.05399

5 0.0543917 0.0549340 0.054702

以上的表格体现了衰减系数与厚度的关系。

1.5实验结论

通过最小二乘法的计算之后,可以得到衰减系数为0.054115。

从实验图像曲线和原始数据来看,曲线两端峰位最高,而是因为射线经过空气,未穿过台阶形的测量物,所以几乎不衰减,曲线整体走势由最高到最低的趋势一台阶一台阶地逐步升高,而走势的方向是与台阶形测量物的放置位置有关的,事实上曲线可以完全颠倒。

接着根据实验原理中的公式d I

I o μ=)ln(,得到了一条含d 的衰减系数的表达式,在接下去的实验数据处理中,在excel 里列明I I o ln

和d 的比值,可以发现衰减系数和厚度的关系并不明显。不过,实验数据体现物件的厚度越大,射线衰减的也越厉害。

那么从实验中可以知道物质的衰减系数的大小和厚度并无直接关系,而是与物质的本身性质有关,从原理的内容可知衰减系数是与物质的密度有关。那么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可以另取其它物件进行实验通过对比可以得到这一结论。

(完整版)声波的衰减函数关系

声波的衰减函数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被吸收而减弱,气体吸收最强而衰减最大,液体其次,固体吸收最小而衰减最小,因此对于一给定强度的声波,在气体中传播的距离会明显比在液体和固体传播的距离短。 一个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将越来越微弱,这就是声波的衰减。造成声波衰减的原因有以下三个: 1.扩散衰减 物体振动发出的声波向四周传播,声波能量逐渐扩散开来。能量的扩散使得单位面积上所存在的能量减小,听到的声音就变得微弱。单位面积上的声波能量随着声源距离的平方而递减。 2.吸收衰减 声波在固体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的粘滞性而造成质点之间的内摩擦,从而使一部分声能转变为热能;同时,由于介质的热传导,介质的稠密和稀疏部分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导致声能的损耗,这就是介质的吸收现象。介质的这种衰减称为吸收衰减。通常认为,吸收衰减与声波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频率越高超声波越容易被吸收,随着传播距离增加超声波被吸收的越多,由于距离增加会使超声波吸收太多反射回来成像的强度减低。 3.散射衰减 当介质中存在颗粒状结构(液体中的悬浮粒子、气泡,固体中的颗粒状结构、缺陷、搀杂物等)而导致声波的衰减称散射衰减。通常认为当颗粒的尺寸远小于波长时,散射衰减与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当颗粒尺寸与波长相近时,散射衰减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扩散衰减只与距声源的距离有关,与介质本身的性质无关。吸收衰减与散射衰减大小则取决于声波的频率和介质本身的性质。 表示声波在某种介质中传播时衰减的大小用衰减系数α。衰减系数α按下式计算: α=1 x 20lg A A0 式中x——距声源的距离;A0——声源处的声压;A——所测量处的声压。 从式可看到,所谓衰减系数就是声波在传播路径上单位长度上的衰减量。简单点说,介质致密的物体衰减小,象钢管,漏水声可以沿钢管传播很远,所以,在钢、铁类管道上很容易收索到漏水目标。松散的物体,声衰减很大,传播距离很短。对于同一类物体,声波频率越低,传播距离则越远。如以一较高频率对结构松散、密度差的介质作声波探测时,由于该介质中存在着折射、绕射以及可能出现的多次反射和散射等现象,至使高频率声波无法按原有射线方向传播,声速衰减快,探测无法进行。如降低探测声波的频率,使波长加大,其声波便可穿透较大距离。管道泄漏形成的声波一般频率较低,这是测漏仪能实用于各种地面漏水探测的理论依据。

环境评价学汇总

第一章环境质量评价 1.环境质量: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环境质量是环境素质好坏的表征 实质:对具有不同环境状态的品质进行定量的描述与比较 2.环境质量评价:是对环境要素优劣进行定量的描述,即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建立评价要素的等级序列,提供环境要素的质量分级)和评价方法对一定范围的环境质量进行定量的判定与预测。 3.环境评价的意义: 1.可以判断环境质量的优劣; 2.认识环境质量价值的高低 3.确定环境质量与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关系 4.保证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同时提出环保措施,并评价环保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为工程的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4.按时间分类有三种类型: ⑴回顾性评价:根据历史资料进行 ⑵现状评价:一般近2~3年环境检测资料进行 ⑶预断评价/影响评价:区域今后开发活动对环境质量变化影响 5.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改善环境质量,有效地控制污染源排放,以获取最佳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由政府制定的强制性的环境保护技术法规,它是环境保护立法的一部分,是环境评价工作的基础。 环境质量标准:为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保障社会物质财产的基础上,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或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国家(地方,行业)为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污染源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的浓度和数量所作的限量的固定。有大气 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排放标准、恶臭排放标准等 6.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可由三类二级标准组成: 三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与方法标准 二级:国家标准、地方标准 7.地面水环境质量分为五类: 一类标准:源头水和国家自然保护区; 二类标准:集中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产卵场; 三类标准:集中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的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产卵场、游泳区; 四类标准:一般工业用水区、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五类标准:农业用水区和一般景观用水区域。 第二章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1.污染源:指向环境排放或释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地场所、设备和装置 2.按生产行业分: 工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 交通运输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3.污染源调查的方法:一般采用社会调查的方法;一般分为普查和详查两个阶段 4.污染源调查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主要有:物料衡算法、排污系数法、实地监测法

超声波衰减系数的测量

超声波衰减系数的测量 一、实验任务: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声波衰减与介质的特性和状态有关系,试用超声声速测定仪研究超声波在空气和液体(水)中的衰减系数,并研究超声波的频率与激励电信号波型对超声波在空气和水中的衰减系数的影响。要求衰减系数测量误差不大于5%。 二、实验要求: 1、参阅相关资料,了解超声波换能器种类,特别是压电式超声换能器工作原理。了解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2、熟悉超声声速测定仪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3、采用两种频率的正弦波分别测试超声波空气和液体(水)中的衰减系数,并确认数据结果的误差符合设计要求。 4、采用方波或脉冲波再分别测试超声波空气和液体(水)中的衰减系数,并确认数据结果的误差符合设计要求。 三、实验仪器: 空气中衰减实验装置示意图

水中衰减实验装置图 四、实验内容: 1.物理模型的比较与选择: (1)驻波法 图1.超声波波束在空气中的传播和反射 (1) 超声波在损耗介质中的准驻波效应超声波 发生器 超声波 接收器 反射面 入射波 反射波 O X 0 X

()01x A A R e α-=+ 其中,R 为反射系数, α是介质的衰减系数。 因为超声波发生器和接收器是由同一材料制成,所以有: 00A U A U = 其中0U 是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数值,U 是示波器显示电压数值。 (2)脉冲法 衰减系数的脉冲法测量原理 超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的衰减系数和声速一样,是一个最基本的声学量。利用超声波声压、声程乘积的自然对数与声程成线性关系,来测量钢铸件超声波衰减系数。 (3)测量固态材料超声波衰减系数的方法 包括下述步骤:选取需要测量的固态材料作为样品;选用超声波检测仪器,利用需要测量固态材料对超声波检测仪器进行调校;使用调整好的超声波仪器,采用常规超声波检测方法对需要测量的固态材料进行超声波检测,至少记录4次超声波回波的声压幅值及声程值;按记录的超声波回波的声压幅值、声程值,用常规方法建立声压、声程乘积对数函数与声程曲线图;使用所建立的曲线图进行线性拟合,拟合出线性函数关系式,线性函数式斜率即为现场被测量固态材料的超声波衰减系数。 (4)物理模型的分析与比较 比较分析可知,在实验室中,测量超声波在空气和水中的衰减系数最好利用驻波法,物理模型2、3不适用于测量。驻波法利用示波器测量得到电压,通过平面波的衰减公式拟合得到了声强衰减系数。测量

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供参考)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 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1. 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 答:从心理学出发,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是声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主要来源于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特点:局部性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污染;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 噪声源停止运行后,污染即消失。声能再利用价值不大,回收尚未被重视 噪声对人的健康危害有:引起耳聋、诱发疾病、影响生活、影响工作。 2. 真空中能否传播声波?为什么? 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真空中不存在能够产生振动的弹性介质。 3.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试求出500 Hz 、5000 Hz 、10000 Hz 的声波波长。 解: 4. 声压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声压级提高多少分贝? 解: 5.一声源放在刚性面上,若该声源向空间均匀辐射半球面波,计算该声源的指向性指数 和指向性因数。 解: 6.在一台机器半球辐射面上的5个测点,测得声压级如下表所示。计算第5测点的指向 0.18.58.78.68.48.91110lg(10)10lg (1010101010)86.6()51 0.110 220.10.10.1(8986.6)01010 1.7420.110 20 10lg 10lg1.74 2.4 L n pi L dB p n i L p L L I p p p p I L p p p DI Q θθθ==++++=∑=--=========. 7.已知某声源均匀辐射球面波,在距声源4m 处测得有效声压为2Pa ,空气密度1.23/kg m 。。使计算测点处的声强、质点振动速度有效值和声功率。

超声波衰减系数的测量实验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 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超声波衰减系数的测量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首次实验时间年月日 超声波衰减系数的测量实验方案 一、实验任务: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声波衰减与介质的特性和状态有关系,试用超声声速测定仪研究超声波在空气和液体(水)中的衰减系数,并研究超声波的频率与激励电信号波型对超声波在空气和水中的衰减系数的影响。要求衰减系数测量误差不大于5%。 二、实验要求: 1、参阅相关资料,了解超声波换能器种类,特别是压电式超声换能器工作原理。了解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2、熟悉超声声速测定仪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3、采用两种频率的正弦波分别测试超声波空气和液体(水)中的衰减系数,并确认数据结果的误差符合设计要求。 4、采用方波或脉冲波再分别测试超声波空气和液体(水)中的衰减系数,并确认数据结果的误差符合设计要求。

三、实验方案: 1、物理模型的确立: 超声波在损耗介质中的准驻波效应 图1.超声波波束在空气中的传播和反射 设产生超声波的波源处于坐标系原点O ,入射超声波波束沿坐标系x 轴方向传播,其波动方程为: ()0=A exp y i t x ωγ-???? 入 (1) 反射波的波动方程为: ()() { }00=exp 2y RA i t x x ωγ+-反 (2) 其中,R 为反射系数,k i γα=-为波的传播系数,α是介质的衰减系数,2k π λ = 是波矢。 入射波和反射波在0~0x 区间叠加,其合成波的波动方程为: ()(){} ()()()(){} 0000022000000exp exp 2cos cos 2sin sin 2x x x x i t x x y A i t x RA i t x x e A e kx RA e k x x i A e kx RA e k x x ααωααωγωγ----=-++-???????? ????=+----???? O X 0 X

环评(含答案)

选择题 1.《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对严重影响大气的落后设备如何处理?(B ) A限制B淘汰C治理D革新 2.依据《环保法》,下述关于建设项目污染防治措施表达正确的(B ) A 可以擅自拆除或闲置 B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环保法第四章第41条) C经当地环保部门同意后即可投入使用 D确有必要拆除的,由审批环评报告的环保部门同意后拆除 环评审批部门:建设项目管理部门 项目验收:管理科(or项目建管处)同环境监测中心联合验收。 3.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属于一类区域的是(A ) A风景名胜区B居住区C工业区D文化区 4.污水中只含有两类污染物,预测其浓度所需的水质参数数额≥10个,该类污染物的水质复杂程度是什么?(A ) A复杂B中等C简单D一般 5.某区域植物样本调查,某一植物个体样数占样地面积的比例可以说明该植物的(D )(P172)A数量B优势度C频度D密度 6.以下废水适用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是(D ) A造纸厂废水B印染厂废水C磷肥厂废水D炼油厂废水 7.分析污染型工艺过程中水污染产生量的时候,要绘制物料平衡图、水平衡图以及(B ) A项目总平图B生产工艺流程图 C 地理位置图D废水处理工艺图 8.以下废水处理工艺中属于生物处理的是(A、B ) A稳定塘B湿地处理C格栅D浮选E混凝 9.下列污染源中不适用《大气综合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哪些?(C、D ) A建筑施工场地(扬尘)B硫酸生产(酸雾)C炼焦炉D恶臭 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 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应执行三级排放标准。(P98) 11.新建的燃煤燃油锅炉,锅炉房烟囱周围半径200m内烟囱应高出建筑物 5 m。(3m以上) 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把地表水划分为五类(P97) 13.燃煤锅炉烟气采用水膜除尘处理,燃煤量为2000kg/h,含硫量为1.5%,进入灰渣中的硫量

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全)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 第一章略 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1. 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 答:从心理学出发,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是声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主要来源于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特点:局部性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污染;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 10lg 10lg1.74 2.4 DI Q ===7.已知某声源均匀辐射球面波,在距声源4m 处测得有效声压为2Pa ,空气密度1.23/kg m 。。使计算测点处的声强、质点振动速度有效值和声功率。

解:2222,,,000 ,0p p D V e e I Dc D W IS W S p u S p cu S e e e c c S t p u e u u e e c ρρρ=======?== 8.在半自由声场空间中离点声源2m 处测得声压的平均值为88dB ,(1)求其声功率级和声功率; (2)求距声源5m 处的声压级。 解: (1) 按球面波考虑 、解 倍频程F=0.3 治理前响度指数分别为 N 1=18(sone ),N 2=50(sone ),N 3=55(sone ),N 4=50(sone ),N 5=30(sone ) 治理后 N 1=10(sone ),N 2=23(sone ),N 3=29(sone ),N 4=23(sone ),N 5=22(sone ) 治理前总响度max max =()i N N F N N +-∑前=55+0.3?(18+50+55+50+30-55)=99.4(sone) 治理后总响度max max =()i N N F N N +-∑后=29+0.3?(10+23+29+23+22-29)=52.4(sone)

环境质量评价AG讲课教案

环境质量评价A G

?男老师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水 南京水域指数计算完全混合/一维模型/ST模型 第三章土壤 污染物在土壤中预测每公顷/2000吨每公顷总/两千吨污??/年 第四章噪声 环评报告书 简答:土壤评价因子的选择 计算题 水环境评价三级标准: 根据拟建项目的废水量、废水组分复杂程度、废水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和衰减变化特点以及受纳水体规模和类别将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为三级。 地表水水质量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到、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稀释分散公式: q Q C Q C C ++=q 210 C 0:废水与河水完全混合浓度mg/l C 1:排污口上游河流中污染物浓度mg/l Q :河水流量m 3/s C 2: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mg/l q :排入河流废水流量mg/l 零维水质模型: 在稳态条件下0d d t c = t k 1Q v k 11010 +=+=C C C )( C 0:污染物入流浓度mg/l C :废水与河水完全混合浓度mg/l K 1:污染物衰减系数 Q v :理论停留时间 一维水质模型: 对于非持久性或可降解性污染物,给定x=0时,C=C 0 ])411(2u [exp 21 0x u E k E C C +-=q Q C Q C C ++=q 210 E :扩散系数 忽略扩散项 ut t x =)( [])( u C C /x k -exp ))t (x (10= Q :河流流量m 3/s

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全)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 第一章略 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1. 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 答:从心理学出发,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是声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主要来源于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特点:局部性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污染;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 & 噪声源停止运行后,污染即消失。声能再利用价值不大,回收尚未被重视 噪声对人的健康危害有:引起耳聋、诱发疾病、影响生活、影响工作。 2. 真空中能否传播声波为什么 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真空中不存在能够产生振动的弹性介质。 3.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试求出500 Hz 、5000 Hz 、10000 Hz 的声波波长。 解: , c=340m/s, 3400.6815003400.06825000 3400.0034310000 c f m m m λλλλ======= 4. 声压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声压级提高多少分贝 ] 解: 2'20lg , 20lg 20lg 20lg 200 0'20lg 26()p p p e e e L L p p p p p L L L dB p p p ===+?=-== 5.一声源放在刚性面上,若该声源向空间均匀辐射半球面波,计算该声源的指向性指数 和指向性因数。 解: 22S 4==2 DI=10lg 10lg 2 3.01W S 2S W S I r Q Q I r θππ=====半全,半全

6.在一台机器半球辐射面上的5个测点,测得声压级如下表所示。计算第5测点的指向 0.18.58.78.68.48.91110lg(10)10lg (1010101010)86.6() 5 1 0.110 220.10.10.1(8986.6)01010 1.7420.11020 10lg 10lg1.74 2.4 L n pi L dB p n i L p L L I p p p p I L p p p DI Q θθθ==++++=∑=--=========. 7.已知某声源均匀辐射球面波,在距声源4m 处测得有效声压为2Pa ,空气密度3/kg m 。。使计算测点处的声强、质点振动速度有效值和声功率。 解: 22 22,,, 000,0 p p D V e e I Dc D W IS W S p u S p cu S e e e c c S t p u e u u e e c ρρρ=======?== 2 33223229.810(/)1.23400 2 4.910/1.234009.81044 1.97() p e I W m c p u p e u m s e c W IS W ρρπ---===??====-=-=-??==???= 8.在半自由声场空间中离点声源2 m 处测得声压的平均值为88 dB ,(1)求其声功率级和声功率;(2)求距声源5m 处的声压级。 < 解: (1) 按球面波考虑

实验2γ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μ的测定实验报告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γ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测定 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光信081班 姓名陈亮 学号08620114 时间2011年04月27日

γ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μ的测定 班级:光信081 姓名:陈亮学号:08620114 摘要: 学会NaI(Tl)单晶Υ闪烁体整套装置的操作、调整和使用;在此基础上测量137Cs和60Co 的Υ能谱,求出能量变化率、峰康比、线性等各项指标,并分析谱形;了解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在NaI(Tl)单晶Υ谱测量中的数据采集及其基本功能,在数据处理中包括对谱形进行光滑、寻峰,曲线拟合等。通过测量137Cs和60Co的Υ射线的吸收曲线,研究Υ射线与物质(被束缚在原子中的电子、自有电子、库仑场、核子)相互作用的特性,了解窄束Υ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规律及测量其在不同物质中的吸收系数。 关键字: Υ射线能谱物质吸收系数μ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 引言: 原子核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射线,它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其能量由原子核跃迁前后的能级差来表示即:射线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则产生次级电子或能量较低的射线,将射线的次级电子按不同能量分别进行强度测量,从而得到辐射强度按能量的分布,即为“能谱”。测量能谱的装置称为“能谱仪”。 闪烁探测器是利用带电粒子或非带电粒子与某些物质的相互作用下转化成为带电粒子对物质原子的激发,从而会产生发光效应的特性来测量射线的仪器。它的主要优点是即能测量各种类型的带电粒子,又能探测中性粒子;即能测量粒子强度,又能测量粒子能量;并且探测效率高。 γ射线,又称γ粒子流,是原子核能级跃迁蜕变时释放出的射线,是波长短于0.2埃的电磁波。首先由法国科学家P.V.维拉德发现,是继α、β射线后发现的第三种原子核射线。原子核衰变和核反应均可产生γ射线。 γ射线的波长比X射线要短,所以γ射线具有比X射线还要强的穿透能力。当γ射线通过物质并与原子相互作用时会产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正负电子对三种效应。原子核释放出的γ光子与核外电子相碰时,会把全部能量交给电子,使电子电离成为光电子,此即光电效应。由于核外电子壳层出现空位,将产生内层电子的跃迁并发射X射线标识谱。高能γ光子(>2兆电子伏特)的光电效应较弱。γ光子的能量较高时,除上述光电效应外,还可能与核外电子发生弹性碰撞,γ光子的能量和运动方向均有改变,从而产生康普顿效应。当γ光子的能量大于电子静质量的两倍时,由于受原子核的作用而转变成正负电子对,此效应随γ光子能量的增高而增强。γ光子不带电,故不能用磁偏转法测出其能量,通常利用γ光子造成的上述次级效应间接求出,例如通过测量光电子或正负电子对的能量推算出来。此外还可用γ谱仪(利用晶体对γ射线的衍射)直接测量γ光子的能量。由荧光晶体、光电倍增管和电子仪器组成的闪烁计数器是探测γ射线强度的常用仪器。

超声波衰减系数的测量-讲义及数据

超声设计性实验: 超声波衰减系数的测量 一 、 实 验 目 的 : 测 量 超 声 波 在 空气和水中的衰减系数 二、实验原理:超声波在损耗介质中的准驻波效应 图1.超声波波束在空气中的传播和反射 设产生超声波的波源处于坐标系原点O ,入射超声波波束沿坐标系x 轴方向传播,其波动方程为: ()0=A exp y i t x ωγ-???? 入 (1) 反射波的波动方程为: ()() { }00=exp 2y RA i t x x ωγ+-反 (2) 其中,R 为反射系数,k i γα=-为波的传播系数,α是介质的衰减系数,2k π λ = 是波矢。 入射波和反射波在0~0x 区间叠加,其合成波的波动方程为: ()(){} ()()()(){} 0000022000000exp exp 2cos cos 2sin sin 2x x x x i t x x y A i t x RA i t x x e A e kx RA e k x x i A e kx RA e k x x ααωααωγωγ----=-++-???????? ????=+----???? (3) O X 0 X

合成波各点均作简谐振动,其振幅分布为: () ()1 2 00 2222002Re cos 2x x x x A A e R e k x x ααα---??=++-?? (4) 如果利用超声波接收器作反射面,则超声波接收器收到的合成波振幅为: ()01x A A R e α-=+ (5) 因为超声波发生器和接收器是由同一材料制成,所以有: 00 A U A U =(6) 其中0U 是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数值,U 是示波器显示电压数值。 设超声波接收器在任意波峰位置处i x 时,示波器显示电压数值为i U ,则 ()()0ln ln 1A A R x α=+-(7) 令 ()()00ln ln i U A A U y ==(8) ()ln 1b R =+(9) 则(7)式可以写成: y b x α=-(10) 利用直线拟合方法,可以测量超声波在介质中的衰减系数。 三、实验过程:

物质的衰减系数测定

物质的衰减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物理072 陈焕 07180217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钢的γ射线衰减系数测定的实验原理,最小二乘法原理以及测定的实验过程,最后是对得到的数据的分析和实验总结。 关键词:钢的γ射线衰减系数 最小二乘法原理 实验过程 数据的分析 实验总结 引言: 核物理学又称原子核物理学,是20世纪新建立的一个物理学分支。它研究原子核的结构和变化规律;射线束的产生、探测和分析技术;以及同核能、核技术应用有关的物理问题。它是一门既有深刻理论意义,又有重大实践意义的学科。 γ射线由法国科学家P.V .维拉德发现,是继α、β射线后发现的第三种原子核射线。g 射线是因核能级间的跃迁而产生,原子核衰变和核反应均可产生γ射线 。γ射线具有比X 射线还要强的穿透能力。当γ射线通过物质并与原子相互作用时会产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正负电子对三种效应。 一、实验仪器和材料: CD-5OBGA+型CT 教学实验仪 钢质台阶形测试件 二、实验原理 根据g 射线通过物质时的衰减规律(朗伯—比尔定律): 0d I I e m -= 对上式取对数: 01ln()I d I m = 如果通过实验测得g 射线穿过不同厚度钢的计数值,通过最小二乘法可以求得钢的衰减系数。 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可以有许多种方式。当γ射线的能量不太高时,在所有相互作用方式中,最主要的三种方式包括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因此,在γ射线的能量不太高时,衰减截面是光电效应截面、康普顿效应截面和电子对效应截面之和。即: ph c p g s s s s =++ 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衰减系数: N g m s = 由于A N A N r =×,式中A 为原子质量数,A 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A A N g s m r \= ×

γ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的测定

材料物理08-1 XX 同组者:XXX 指导老师:XXX 实验日期:2010年04月11号 实验9-3 γ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的测定 测量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规律,不仅有助于了解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理,而且,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例如,为了有效地屏蔽γ辐射,需要根据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规律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及厚度,反之,利用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规律可以进行探伤及测厚等。 【实验目的】 1、进一步认识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 2、测量不同能量的窄束γ射线在不同物质中的吸收系数。 【实验原理】 γ射线与物质发生作用时,主要有三种效应: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对于低能γ射线,与物质的作用以光电效应为主,如果γ射线能量接近1MeV ,康普顿效应将占主导地位,而当γ射线能量超过1.02MeV 时,就有可能产生电子对效应。 准直成平行束的γ射线,通常称为窄束γ射线。单能的窄束γ射线在穿过物质时,由于上述三种效应,其强度会减弱,这种现象称为γ射线的吸收。γ射线强度的衰减服从指数规律,即 x x N e I e I I r μσ--==00 (9-3-1) 其中I 0和I 分别是穿过吸收物质前、后的γ射线强度,x 是γ射线穿过吸收物质的厚度(单位为㎝),σr 是光电、康普顿、电子对三种效应截面之和,N 是吸收物质单位体积中原子数,μ是吸收物质的线性吸收系数(N r σμ=,单位为㎝-1)。显然μ的大小反映了吸收物质吸收γ射线能力的大小。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γ射线与吸收物质相互作用的三种效应的截面都是随入射γ射线的能量γE 和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Z 而变化,所以线性吸收系数μ是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Z 和γ射线能量γE 的函数。 考虑到σr 是光电、康普顿、电子对三种效应截面之和,那么线性吸收系数μ就可以表示为 p c ph μμμμ++= (9-3-2) 式中ph μ、c μ、p μ分别为光电、康普顿、电了对效应的线性吸收系数,且

64污染物入河量计算

6.4污染物入河量计算 6.4.1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梅州市除了面源污染外,其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因此未来工业、城市布局和发展对水环境的质量影响致关重要。 依据梅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广东省梅州市江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书和相关文件,结合梅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需水预测和城市人口增长预测成果,结合各分区的排污系数,得到各分区COD Cr、氨氮排放量预测,梅州市2020年和2030年COD Cr排放总量预测结果分别为148163.28t/a、190252.47t/a,氨氮排放总量预测结果分别为12072.05t/a、15443.40t/a,详见表6-4-1。 表6-4-1 梅州市各分区COD Cr、氨氮排放量预测结果表单位:t/a 行政区 COD Cr氨氮 2020年2030年2020年2030年 合计148163.28 190252.47 12072.05 15443.40 梅江区26836.41 28158.39 2209.33 2307.77 兴宁市25331.55 34161.24 1997.41 2689.76 梅县27475.92 35266.98 2308.57 2952.73 平远县11113.53 15471.18 924.26 1289.95 蕉岭县14919.33 18497.88 1271.80 1572.13 大埔县11309.31 14730.51 899.71 1166.83 丰顺县14127.48 20140.20 1144.23 1632.56 五华县17049.75 23826.09 1316.73 1831.67 6.4.2污染物入河量估算 由于本次地表水水质保护是以所划定的水功能区作为基本单元,而保护的最终目的是要将水功能区的污染物削减量分解到相应的陆域污染源。因此,根据梅州市现状水功能区排污口的情况,假定规划期各水功能区的主要排污口位置与现状一致,将规划预测的陆域范围内污染物排放量分解到相应的水功能区。 水功能区对应的陆域范围内的污染源所排放的污染物只有一部分能最终流入江河水域,进入河流的污染物量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例即为污染物入河系数。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功能区水域的数量有众多影响因素,情况十分复杂,区域

采用一维水质模型计算河流纳污能力中设计条件和参数的影响分析

采用一维水质模型计算河流纳污能力中 设计条件和参数的影响分析 张文志 (广东省水文局惠州分局,广东 惠州 516001) 摘 要:分析采用一维水质模型计算河流纳污能力过程中,污染源概化、设计流量和流速、上游本底浓度、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等设计条件和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讨论如何确定设计条件和参数,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纳污能力;一维水质模型;设计条件;参数;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T V14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29235(2008)0120019202收稿日期:2007202205 作者简介:张文志,男,湖北大悟人,主要从事水环境监测、水资源分析及评价工作。 纳污能力,是指水体在一定的规划设计条件下的最大允许纳污量。纳污能力随规划设计目标的变化而变化,反映了特定水体水质保护目标与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动态输入响应关系。其大小与水体特征、水质目标及污染物特性等有关,在实际计算中受污染源概化、设计流量和流速、上游本底浓度、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等设计条件和参数的影响。 东江干流岭下至虾村河段位于东江干流惠州市境内,全长36k m,水质目标为Ⅱ类。本文以该段河段氨氮纳污能力计算为例,分析采用一维水质模型计算纳污能力过程中设计条件和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讨论如何确定设计条件和参数,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1 一维水质模型概述 对于宽深比不大的河流,污染物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上能在断面内均匀混合,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横向变化不大,可用一维水质模型模拟污染物沿河流纵向的迁移问题来计算纳污能力。 在稳态或准稳态的情况下,一维水质数学模型为: C (x )=C 0exp -k x u (1) 式中 C 0———基准断面污染物的本底浓度,mg/L ;k ———污染 物综合衰减系数,d -1 (计算时换算为s -1 );u ———断面 设计流速,m /s ;x ———计算断面至基准断面的距离,m ; C (x )———计算断面污染物的浓度,mg/L 。 2 污染源概化影响分析 通常情况下,考虑到计算的复杂性和一般规划本身的要求,需要将河段内排污口的分布加以概化。目前污染源概化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概化为均匀分布或概化为一个集中点。 2.1 均匀分布概化河段水环境容量计算公式 概化为均匀分布即认为污染物排放在同一河段内沿河 长均匀分布,并认为污染源源强在同一功能区内沿河长均匀 分布,概化示意见图1。此种概化实际上体现了污染物分布的一种平均状况,对某一河段也许存在一定偏差,但从统计、规划的特点来看,却综合反映了若干河段污染物排放的一种平均状态。 图1 均匀排放河段污染源概化示意图可以推导出均匀排放河段纳污能力的计算公式为: m =kQ L u C s -C 0exp -k L u 1-exp -k L u (2) 式中 m ———纳污能力,g/s (结果表示时换算为kg/d ); C S ———下游控制断面污染物的目标浓度,mg/L ; L ——— 计算河段的全长,m ;Q ———河段设计流量,m 3 /s ; 其它参数意义与公式1相同。 2.2 集中点概化河段水环境容量计算公式 概化为一个集中点即认为污染物排放在同一功能区内集中在一个点,所有污染物由这个点源排入,概化示意见图 2。此种概化实际上体现了污染物分布的一种集中状况。 图2 集中排放河段污染源概化示意图可以推导出集中排放河段纳污能力的计算公式为: 9 12008年第1期?PE ARL R I V ER 人民珠江

超声波特性

2.1 超声波的定义 波是由某一点开始的扰动所引起的,并按预定的方式传播或传输到其他点上。声波是一种弹性机械波。人们所感觉到的声音是机械波传到人耳引起耳膜振动的反应,能引起人们听觉的机械波频率在20Hz~20KHz ,超声波是频率大于20KHz 的机械波。 在超声波测距系统中,用脉冲激励超声波探头的压电晶片,使其产生机械振动,这种振动在与其接触的介质中传播,便形成了超声波。 2.2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当声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在两介质的分界面上,一部分能量反射回原介质,称为反射波;另一部分能量透射过分界面,在另一个介质内部继续传播,称为折射波,如图2.1所示,图中L 为入射波,S ?为反射横波,L ?为反射纵波,L ?为折射纵波,S ?为折射横波。 L 图2.1超声波的反射、折射及其波形转换 这些物理现象均遵守反射定律、折射定律。除了有纵波的反射波折射波以外,还有横波的反射和折射。 因为声波是借助于传播介质中的质点运动而传播的,其传播方向与其振动方向一致,所以空气中的声波属于纵向振动的弹性机械波。在理想介质中,超声波的波动方程描述方法与电磁波是类似的。描述简谐声波向X 正方向传播的质点位移运动可表示为: ()cos()A A x t kx ω=+ (2.1) 0()ax A x A e -= (2.2) 式中,()A x 为振幅即质点的位移,0A 为常数,ω为角频率,t 为时间,x 为传播距离,2/k πλ=为波数,λ为波长,α为衰减系数。衰减系数与声波所在介质和频率关系: 2af α= (2.3)

式(2.3)中,a 为介质常数,f 为振动频率。 2.2.1超声波的衰减 从理论上讲,超声波衰减主要有三个方面: (1) 由声速扩展引起的衰减 在声波的传播过程中,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非平面声波的声速不断扩展增大,因此单位面积上的声压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弱,这种衰减称为扩散衰减。 (2) 由散射引起的衰减 由于实际材料不可能是绝对均匀的,例如材料中外来杂质金属中的第二相析出、晶粒的任意取向等均会导致整个材料声特性阻抗不均,从而引起声的散射。被散射的超声波在介质中沿着复杂的路径传播下去,最终变成热能,这种衰减称为散射衰减。 (3) 由介质的吸收引起的衰减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内于介质的粘滞性而造成质点之间的内摩擦,从而使一部分声能转变成热能。同时,由于介质的热传导,介质的稠密和稀疏部分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导致声能的损耗,以及由于分子驰豫造成的吸收,这些都是介质的吸收现象,这种衰减称为吸收衰减。 扩散衰减仅取决于波的几何形状而与传播介质的性质无关。对于大多数金属和固体介质来说,通常所说的超声波的衰减,即p(衰减系数)表征的衰减仅包括散射衰减和吸收衰减而不包括扩散衰减。因此,空气介质的衰减系数也由两部分组成,可由下式表示: 22222238211()3v P f f K C C C C πηπβρρ=++ (2.4) 式中:K :热传导系数 f :超声波频率 η:动力粘滞系数 C :超声波传播速度 v C :定容比热 p C :定压比热 ρ:传播介质密度 式(2.4)中第一项是由内摩擦引起的衰减系数,第二项是由热传导引起的衰减系数,由于后者比前者小得多,故在忽略热传导引起的超声波衰减的情况下,衰减系数可以由下式表示: 223 83f C πηβρ= (2.5) 把C = 2.5)可得: 3223 322283()M f R T β πηργ=?? (2.6) 由式(2.6)可知:温度一定时,η、 ρ、T 均一定,衰减系数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频率越高,衰减的系数就越大,传播的距离也就越短。在实际应用

声波衰减系数的测量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2) 实验名称:声波衰减系数的测量 学院: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实验地点:座位号: 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的: 测出声波在空气中声强衰减系数。 二、实验仪器: 声速测定仪、数字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信号连接线等。 三、实验原理: 1、声强与声压之间的关系 声波在介质传播过程中,其能量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的现象称为声波的衰减。声功率是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总声能量,常用W表示,单位为瓦。声功率是表示声源特性的一个物理量,声功率越大,表示声源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声能量越大,引起的噪声越强。声强是指在声场中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声能,常以I表示,单位为瓦/平方米。声波在媒介中传播时,声强衰减如下式所示: I d=I0?e ad 式中I0表示入射初始声强,I d为深入媒质d距离处的声强,a为衰减系数。 目前,在声学测量中,声强和声功率通常不易直接测量,往往要根据测出的声压通过换算来求得,故常用声压来衡量声音的强弱。声波在大气中传播时,引起空气质点的振动,从而使空气密度发生变化。在声波所达到的各点上,气压时而比无声时的压强高,时而比无声时的压强低,某一瞬间介质中的压强相对于无声波时压强的改变量称为声压,记为p,单位是帕斯卡。在自由声场中,声波传播方向上某点声强I与声压p、媒介特性阻抗Z存在如下关系: I=p 2 2Z 2、声压与电压关系 超声换能器的核心部件是压电陶瓷片。压电陶瓷片是用多晶体结构的压电材料(如钛酸钡),在一定的温度下经极化处理制成的。它具有压电效应。在简单情况下,压电材料受到与极化方向一致的应力F时,在极化方向上产生一定的电场强度E。它们之间有一简单的线性关系E=g?F。反之,当在压电材料的极化方向上加电场E时,材料的伸缩形变S与电场E也有线性关系S=k?E,比例系数g、k称为压电常数,它与材料性质有关。 由于E和F、S和E之间具有简单的线性关系,因此,能将正弦交流信号变成压电材料纵向长度的伸缩,使压电陶瓷成为声波的波源。反过来,也可以使声压变化转变为电压的变化,即用压电陶瓷片作为声频信号的接收器。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产生的超声波频率比较单纯,方向性强,基本上是一个平面波,这对于提高测量的精密度是有利的。 3、衰减系数的确定 声压与电压关系 P=k?U 得

水环境评价复习题

1.从机制方面可将水体自净分为()、()、() 三类,它们是同时发生而又相互影响的。 2.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级标准。 3.超标水域是指() 4.项目污水BOD排放浓度为400mg/L,排放量为0.2m3/s。河流BOD浓度为 8mg/L,河流流速为 3.0mg/L。衰减系数为0.19/d。假设污水进入河水后立即与河水均匀混合,在排污口下游10km的某断面处,河水中的BOD浓度是多少? 5.地表水评价等级的划分依据? 6.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与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 7.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分为(),当断面上任 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认为达到均匀分布。 8.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阶段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且 按()和()情况两种情况进行预测。 9.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断依据是拟建项目的 ()、()、()及()。 10.污水量不包括()()及其其他含污染 物极少的清洁水的排放量,但包括()的排放量。11.据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衰减特点,污染物可分为四类即 ()、()、()和()。 1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常采用()评价法,该方 法可清晰判断出评价水体的主要污染因子、(主要污染时段及主要污染区域)。

13()能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水的水质特征。 A常规水质因子B 特殊水质因子C底质因子D其他方面因子 14. 气温为230C,某河段溶解氧浓度为4.5mg/l,已知该河段属于II类水体,如果采用单项指数评价法,其指数为()。(DO标准为>6mg/l) 15. 气温为230C,某河段溶解氧浓度为6.5mg/l,已知该河段属于III类水体,如果采用单项指数评价法,其指数为()。(DO标准为>5mg/l) 16. 某水样pH为13,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 17. 某水样pH为6.5,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 18. 下列属于非持久性污染物的是() A.COD;B. BOD; C. pH ; D. DO E. Pb 19. 以下属于常规性水质因子的有()(提示:建议大家去看水质标准来确定本题的答案) A. pH BOD COD ; B. DO NH3-N SS ; C. 砷汞铬(六价); D. 酚氰化物;E 总磷水温 20. 以下对水污染物迁移与转化的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A.化学过程是主要指污染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析出; B. 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包括物理过程、化学转化和生物降解过程;C: 混合稀释作用只能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不能减少其总量;D:影响生物自净作用的关键是:溶解氧的含量、有机污染物的性质、浓度以及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21. 一河段的上段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19440m3/d,COD=100mg/L. 河流的水环境参数为Q=6.0m3/S, COD=12mg/L, u=0.1m/s, Kc=0.5/d。假设进入河流后立即与河流混合均匀,在距排污口下游10km的某断面处,河水中COD浓度是多少? 22. 水质现状取样(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是什么? 23.某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300m3/h,CODcr:200mg/L, 石油类:20mg/L, 氰化物:10mg/L,六价铬:6mg/L.污水排入附近一条小河,河水流量为5000m3/h, 对应污染物的监测浓度分别为CODcr:20mg/L, 石油类:0.4mg/L,氰化物:0.1mg/L, 六价铬:0.03mg/L,计算水质参数排序。(河流执行IV类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