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中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中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中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中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中国养猪业经过九十年代两次明显的涨落,让更多人的更为理性、更为成熟,更加明白盲目和冲动,使企业受到的打击更大。

在市场逐渐趋于好转时,更多人又开始犹豫了,是投资、技改,还是再观望一下。

吃一堑,长一智,人之本能,为避免养猪业再出现大的波折,维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必要与同行进行有关养猪业发展的探讨和交流。

一、中国养猪业的现状1.存栏数下降。

经过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风暴的洗礼,一部分管理不善的猪场倒闭,农村散养户因养猪不赚钱而宰杀了一批母猪,使目前母猪群体减少,商品猪存栏减少。

同期比较,较1998年下降10%左右。

全国规模猪场的存栏量占整个存栏量不到 1 %。

2.原料价格同样主导着养猪业。

高价格的原料限制了一部分人养猪。

猪粮比价是说明盈亏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成本控制得越好,技术水平越高,抗风险能力就会越强。

近期国家对进口原料的宏观调控,将有助于大家渡过难关。

3.投资心理更趋成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事前均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可行性报告,在选择是生产种猪还是商品猪,是供内需还是出口,是深加工还是卖活体均比较慎重。

在投入技术改造、开发和完善销售体系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4.生产安全、健康、无污染食品成了大家的共识。

通过这种办法有利于提高出口竞争优势,激活国内市场,改变供需平衡关系,使养猪生产者和猪肉消费者均获利。

前者是经济效益,后者是社会效益(放心肉)。

国家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是强制执行,可见这是大势所趋,相信在不长时间内会有收益。

5.产、供、销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将使卖猪难的问题得到缓解。

很多省市都有经营较好的肉联加工厂、火腿肠加工厂(公司)与农户联合,这样一方面农户销售收入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面,技术方面也有大公司的支持,相对来说,抗风险能力增强了。

6.西部大开发将拉动西部各省市的消费。

养殖业发达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这次契机在资金、种猪、技术、管理等方面支持西部。西部经济的发展将改善人们的消费习惯和饮食结构,以猪肉为主的消费形式还要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其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所以养猪业是大有可为的。

7.行业协会的规范将有利于养猪业的发展。

在一些省市成立了养猪协会和种猪测定中心,对维护良好的种猪市场秩序起到指导作用,人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同时行业协会和种猪测定中心还担起了技术推广、种猪推广、经验交流等任务。

二、中国养猪业面临的危机1.政府倡导养猪(生态)小区,但是很多地方政府搞形象工程、贴金工程,而且各养猪(生态)小区由于技术水平、饲料质量、防疫情况、种猪质量不一致,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养猪业中的疾病控制和环境控制难度愈来愈大,生态破坏愈来愈严重。

2.大规模猪场抗风险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内地规模猪场,由于对市场开拓不够,产品质量不高,其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同时规模猪场面临着农村养猪户和国外现代化养猪场的双重夹击,日后竞争将趋炽热化。单凭拿到出口指标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只有在财务上,在管理、技术、生产、市场上面增加抗风险的能力,才会有出路。

3.疫病的威胁日趋加大(见动物免疫营养与健康养殖高峰论坛)。国内本身的旧病重现,新病未去,国外新病的“引进(引进种猪也将病引进来了);混合感染,代谢病,新的遗传病,非典型、亚临床病症增多;传染病的危害越来越大,无科学、系统、严密规范的防疫体系,也使猪场(群)间感染(传染)的机会加大,控制环境愈来愈无力;对传染病更是无法从气候、区域等大的方面来控制,所需安全半径与实际星罗棋布的养猪格局形成对峙局面。

这几年国内养猪业和养禽业受到灾难性打击是最好的例证。

4.养猪技术落后。

全国除发达地区和后来兴建的一些猪场设施较好以外,很多规模猪场的设备老化,结构不合理,无法提供现代猪所需的良好环境,更无法发挥其生长潜能。

对养猪实用技术的应用还比较欠缺,对先进技术的应用也只能算是某些猪场的专利,不重视选种选育,不推广人工授精的比比皆是。

农村养猪者对技术欠缺和渴求更是深有感受。

科技推广还任重道远。

三、中国养猪业的发展趋势1.国家经济持续健康良好的发展,将促进养猪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的回升,中国养猪业在最近两年将处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阶段。 2.大规模猪场(万头以上)和农村散养户(小规模50-500 头)将同时并存,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大规模猪场做好出口市场就有无限发展机会,农村散养户面向的主要是国内市场。国内市场空间和潜力很大。

农村市场将随经济的发展发生质的飞跃。

3.将出现一定程度的社会化分工。

小而全的猪场将逐渐减少,规模化猪场和农村养猪户将根据自身情况、市场和地区优势选择是培育种猪还是商品猪,是饲养母猪卖仔猪还是买仔猪卖肥猪。

4.饲料加工、饲养、肉食品加工配套体系将得到完善(见《2017中国饲料市场年度报

告》)。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饲养技术、资金等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卖猪(肉)难的问题得到解决。

5?增加技术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配额。

只有将产品档次提升到一定层面,才能赢得国际市场,相应地给国内市场让出空间,从而对养猪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6?上规模、上档次的猪场要注意品牌和包装,要学习如pic等跨国公司的先进管理、技

术和经营模式。

7?养猪业将与饲料业结合得更紧密。

以前存在着各奔一头,各忙各的现象。

现在随着饲料工业的迅猛发展,饲料业将给养猪业注入新鲜血液,而养猪业也给饲料业提供了场地和生存环境,既分工又相互补充,互利互惠。

8?要饲养适合市场的品种。

调整日前的品种结构已是大势所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食品的消费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应该饲养瘦肉率高、风味好、有地方特色的品种,这将更有利于消费市场的完善。

9?经营管理不善的猪场,倒闭(破产)的将加剧,在一定程度范围内猪场间的合作和兼并时有发生。

中国养猪业面临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但目前的发展势头还比较乐观,我们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迎势而上。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结合实际情况,寻求各种有效的促进养猪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使中国成为真正的养猪大国、养猪强国,这也是大家所期盼的。

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

国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以来,全球猪肉产量与消费水平一直在稳步提高。市场对猪肉的需求为美国以及其它的猪肉生产者开展国际业务创造了机会。各个对猪肉的需求取决于市场规模、其它肉类的供应与价格、人均收入,以及货币与经济波动情况。在那些以出口为主,并且经济情况变化很大的里,猪肉生产的利润会更低,并且不稳定。目前由于美元贬值,再加上巴西因口蹄疫的缘故无法向亚洲的主要市场出口猪肉,美国的猪肉出口水平得到了提高。美国养猪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动物福利、粮食提炼乙醇对饲料价格的影响、人工短缺、环境/政治问题以及食品安全/可追溯程序。尽管各个,既包括传统的也包括新兴的猪肉生产国,- 对出口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但随着全球经济成长,猪肉需求提高,亚洲各国表现尤为突出。这些都会给美国的猪肉生产与出口带来更多的机会。 1997至2005年间,世界猪肉消费量提高了27%,2005年的猪肉消费量超过9300万吨。在世界围,猪肉是首选肉类,猪肉消费的提高为美国以及其它的猪肉生产者带来了拓展国际业务的机会。美国2005年的猪肉出口额是22.8亿美元,在美国平均每屠宰一头猪,就创造22.01美元的出口额。 猪肉产量最高的 中国的猪肉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排在第一位,之后是欧盟25国、美国、巴西和加拿大(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2000至2005年间,世界猪肉产量提高了15.1%。在上述产量前12名的当中,这五年里猪肉产量增长百分率最大的依次为巴西(39.3%)、越南(27.8%)、中国(23.2%)、俄罗斯(17.0%)和加拿大(16.8%)。在这五年期间,美国猪肉产量增加了9.3%,欧盟25国的猪肉产量仅增加了2.3%(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 因为世界围贸易自由化的带动,猪肉国际贸易量显著增加。各国养猪业的国际竞争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显著提高出口国养猪生产的利润(Young, 2005)。要想在出口市场拥有竞争力,必须做到:生产成本低(但仅靠这一点并不能保证拥有竞争优势)生产效率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可靠的供应世界生猪贸易 2004年生猪出口量最大的是加拿大,850万头,而美国2004年的进口量最大,头数差不多相当于加拿大出口的头数。猪肉和生猪算在一起,加拿大的养猪业70%的产品都是出口到美国。 猪肉和生猪的这种国际贸易模式反应了北美养猪业不同的竞争优势(Young,2005)。加拿大的猪群繁殖效率比美国高,而美国在生长猪肥育方面则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再加上美元相对坚挺,购买生猪的价格更加合算。 荷兰和丹麦的生猪出口规模都比较大,许多生猪出口到德国或东欧进行肥育、屠宰。中国则是香港活猪市场的主要供应国。 猪肉进口量最大的 环太平洋、俄罗斯和墨西哥是主要的猪肉进口国。其中,日本是最大的猪肉进口国。2005年,日本进口猪肉133.9万吨,突破历史记录。其中超过120万吨为普通猪肉(冰鲜与深冻),9万吨为熟制或深加工猪肉。从美国、智利、加拿大、墨西哥、爱尔兰和澳大利亚的进口量增加,从丹麦的进口量减少。之所以这样,部分原因是由于2004年牛肉的供应紧缺(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 日本的进口标准以及对标签的要求最为严格。日本新的食品进口标准可能要求美国进行更多

我国养猪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专题(精)教学教材

我国养猪业现状及及今后发展趋势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7~8千年之久的养猪历史,猪为“六畜之首”,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自80年以来,我国养猪业取得了迅猛发展,猪的年存栏数和年出栏头数及年产肉量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多年来生猪出栏量保持在6亿头以上,市场规模在5000亿元以上,猪肉产量占世界一半。虽然,我国是公认的生猪大国,但不是生猪强国,和美国等先进技术的养猪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疫病、药残、环境污染等因素制约着我国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但随着文化、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中国养猪业必然向着集中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工厂化的现代养猪生产体系发展。国外养猪业发展特点: 一、养猪业趋向工业化:养猪场数量逐年减少,养猪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如美国从80年到86年间猪场总数从67.04万个减少到34.7万个(减少48%,每场平均猪数从96头增加到147头。在追求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养猪的现代化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而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的养猪生产。 二、猪品种和类型的转变:脂肪型猪种趋向消亡,而肉用型和瘦肉型猪种在不断增加扩大,这也是国外养猪生产水平高的表现。 三、饲料工业发达:为适应和促进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发展,各国都在研制开发能符合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标准和全价配合饲料,并从原粮的选择、加工配合、营养的需求、饲料的运输等各方面入手,来调制和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提高饲料的质量和转化效率。 四、高效益的饲养管理新技术:种猪的繁育体系、杂交优势的利用、猪的人工授精、肥猪的全进全出饲养、仔猪的早期隔离断乳和理想蛋白质理论等新的技术理论都被迅速推广运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发展,我国养猪业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国外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诸多问题困扰着中国的养猪业。

养猪设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养猪设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养猪设备的工艺水平目前已经从中级阶段向高端发展。目前,从中国养猪业的总体来看,大多数养猪场对设备的理解还是停留在猪场设备等同于猪栏,而忽略了自动喂料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粪污处理系统设备的重要性。但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养猪业者交往的频繁,一些观念超前的企业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工厂化养猪生产设备并应用到养猪生产中,养猪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因为受国外的影响而大大加速了。 从传统养殖到结合科技,再到脱离传统养殖彻底走向科技化,机械化,可以说,养猪设备的发展是促进畜牧机械积极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一、养猪设备的发展现状 (一)传统养殖设备和现代化设备比较 1、猪舍建筑及规划与设备选型密切相关 传统规划的600头母猪场与现代600头母猪场的建筑与规划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猪场猪舍栋数多,猪场占地多,建筑面积大,土建与设备投资大,劳动强度大。现代猪场猪舍栋数少,节约土地,建筑面积小,土建与设备投资少,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在传统规划设计的情况下,设备达到一般水平,每头母猪建场需要投资2万元,而采用现代规划设计的情况下,设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每头母猪投资1.5万元。与传统设计规划比较节约投资25%。猪舍结构方面,我国传统猪舍多采用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猪舍建筑,除分娩母猪舍和仔猪培育舍外,猪舍内部环境调控措施较少,基本依靠自然通风方式。猪舍保温隔热性能差。所以传统养猪场规划和房屋结构决定了很少使用现代化的设备,不利于猪的生长,浪费劳动力,造成生产效率下降。 而现代化猪舍全面科学的考虑了通风和保温要求,及减少劳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现代化的猪舍与配套的先进的气候调控,自动喂料及高效猪栏一起构成了符合猪生长繁殖的现代化工艺设施。 猪栏是工厂化养猪场的必备设备,用它饲养不同类型、不同日龄的猪群,形成猪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猪的饲养密度、饲养环境、饲养管理条件,都与猪栏的形式、结构、材料、排列组合方式有密切关系。伴随着集约化养猪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对猪生物学特点的进一步了解,猪栏也在工艺方面不断提高。 (1)分娩栏 分娩区是猪场的核心区域,整个猪场的运行效益很大程度取决于分娩区的生产状况。良好的分娩栏工艺设计,对提高分娩阶段的饲养效果极为重要,是养猪生产成功的关键。 传统分娩母猪采用高床饲养。母猪和仔猪都生活在漏缝地板上,与低温潮湿的地面脱离。粪便通过漏缝地板很快落入粪沟,使仔猪减少了与粪尿接触的机会,保持了床面的清洁、卫

中国养猪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中国养猪业现状与发展研究Profile of China pig industry and development 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会长 President, China National Swine Industry Association 正大集团农牧企业中国区副董事长 Vice Chairman of Chia Tai Group Agro-industry Business China Area 姚民仆 Yao Minpu

目录Content 一、中国养猪业现状 Profile of current China pig industry 二、中国养猪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Mai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facing China pig industry 三、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Prospect of China pig industry

p 中国养猪业现状------基本情况 Profile of Current China Pig Industry ?In 2008,pig inventory is 463million heads,slaughtered 609million heads,5.17%and 7.88%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previous year. 2000-2008全国生猪出栏与存栏情况单位:百万头610565612604 573 557541533519416 420 418 414 421 433 419 440 463 100 2003004005006007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出栏存栏

中国养猪业现状与展望

中国养猪业现状与发展 摘要: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产业,对保障肉食品安全供应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中国养猪业的发展的基本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养猪业;现状;战略与政策 猪为六畜之首,粮猪安天下。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养猪业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生猪产业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乡居民畜产品需求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生产中占居重要位置。 我国是传统的猪肉消费大国,猪肉是我国人民主要的肉食来源,占日常肉类消费的60%以上。但是产业的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市场价格波动,成本持续上涨,疾病与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养猪业的发展。 一、生猪产业发展基本现状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7~8千年之久的养猪历史,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但长期以来都是传统饲喂方式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从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发展,我国养猪业才真正走出家庭副业,向商品经济转化,促使养猪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正向着质量型和效益型的方向发展。 目前,就全国而言,我国生猪存栏和出栏基本保持平稳发展,存栏和出栏呈现同步发展的趋势,但是饲养规模区域存在显著差异:河南、辽宁等平原农业区年出栏49头猪的分散养殖农户数量快速下降,出栏大于50头的小规模养殖农户快速增,而福建和四川受土地规模限制,50头以下的生猪饲养户仍然占有很大比重。当前我国生猪生产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黄淮流域玉米、小麦主产区、东北玉米主产区和长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等四大地区。在政府的支持鼓励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我国猪养殖业正逐步实现规模化与产业化同步发展的势头,越是规模化饲养的地区其产业化发展速度也越快,农民

重庆养猪业产业化现状趋势及发展对策

重庆市养猪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左应鸿1邹胜华1黄贵川2刘宗惠1 (1 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院重庆荣昌 402460) (2 重庆市农业局重庆 400015) 摘要:养猪业是重庆市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分析了重庆养猪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养猪业产业化发展是重庆市养猪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研究了重庆养猪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关键词:养猪业产业化现状对策 Solution on the Actu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ig Prod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Zuo Yinghong Zou Shenghua Abstract The pig production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of Chongqing.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actuality and the existent problems of the pig prod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It puts forwar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ig prod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important strategy and study the train of thought and measures of the pig prod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Key Pig prod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Actually, Solution 1. 前言 重庆是一个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典型二元结构直辖市,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粮猪型经济结构突出,尽管畜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稳定发展生猪,大力发展牛羊草食动物,积极发展小家畜家禽”方针,但在当前以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生猪生产仍然是全市畜牧业中的最大支柱,仍然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据较大比重,仍然是我市农村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重庆市养猪业发展面临市场相对饱和、外销不畅、效益下降等诸多矛盾和问题,潜伏着我国加入WTO而带来的挑战等诸多危机和隐忧。综合国内国际形势和因素来看,养猪业走产业化道路是重庆市养猪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2. 产业化现状调查 重庆市生猪产业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是在产加销、贸科农一体化经营基础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完善而逐步发展起来。从横纵向分析来看,有发展,但发展不快,有力度,但发展不均,有探索,但效果不佳。 2.1 专业经营发展迅速,但规模不够。 2000年,全市养猪专业大户发展到2814户,与1990年同比,增长56 %。但专业户规模较小,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见表1 表1 1998年重庆与全国生猪规模饲养情况对比表 地点年出栏50-99头年出栏100-499头年出栏500-2999头年出栏3000-9999头年出栏1万-5万头年出栏5万头以上

养猪设备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养猪设备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养猪设备的工艺水平目前已经从中级阶段向高端发展。目前,从中国养猪业的总体来看,大多数养猪场对设备的理解还是停留在猪场设备等同于猪栏,而忽略了自动喂料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粪污处理系统设备的重要性。但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养猪业者交往的频繁,一些观念超前的企业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工厂化养猪生产设备并应用到养猪生产中,养猪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因为受国外的影响而大大加速了。 从传统养殖到结合科技,再到脱离传统养殖彻底走向科技化,机械化,可以说,养猪设备的发展是促进畜牧机械积极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一、养猪设备的发展现状 (一)传统养殖设备和现代化设备比较 1、猪舍建筑及规划与设备选型密切相关 传统规划的600头母猪场与现代600头母猪场的建筑与规划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猪场猪舍栋数多,猪场占地多,建筑面积大,土建与设备投资大,劳动强度大。现代猪场猪舍栋数少,节约土地,建筑面积小,土建与设备投资少,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在传统规划设计的情况下,设备达到一般水平,每头母猪建场需要投资2万元,而采用现代规划设计的情况下,设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每头母猪投资1.5万元。与传统设计规划比较节约投资25%。猪舍结构方面,我国传统猪舍多采用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猪舍建筑,除分娩母猪舍和仔猪培育舍外,猪舍内部环境调控措施较少,基本依靠自然通风方式。猪舍保温隔热性能差。所以传

统养猪场规划和房屋结构决定了很少使用现代化的设备,不利于猪的生长,浪费劳动力,造成生产效率下降。 而现代化猪舍全面科学的考虑了通风和保温要求,及减少劳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现代化的猪舍与配套的先进的气候调控,自动喂料及高效猪栏一起构成了符合猪生长繁殖的现代化工艺设施。 猪栏是工厂化养猪场的必备设备,用它饲养不同类型、不同日龄的猪群,形成猪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猪的饲养密度、饲养环境、饲养管理条件,都与猪栏的形式、结构、材料、排列组合方式有密切关系。伴随着集约化养猪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对猪生物学特点的进一步了解,猪栏也在工艺方面不断提高。 (1)分娩栏 分娩区是猪场的核心区域,整个猪场的运行效益很大程度取决于分娩区的生产状况。良好的分娩栏工艺设计,对提高分娩阶段的饲养效果极为重要,是养猪生产成功的关键。 传统分娩母猪采用高床饲养。母猪和仔猪都生活在漏缝地板上,与低温潮湿的地面脱离。粪便通过漏缝地板很快落入粪沟,使仔猪减少了与粪尿接触的机会,保持了床面的清洁、卫生和干燥。但母猪上床比较困难。钢管隔栏不能做到仔猪隔离,增加了仔猪相互感染的机会。保温箱为封闭的装置,大多设置在限位架一角,远离母猪躺卧位置,尤其距母猪乳房部位较远,不利于仔猪出生后寻找保温箱和从保温箱出来后迅速到乳房跟前。

中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中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中国养猪业经过九十年代两次明显的涨落,让更多人的更为理性、更为成熟,更加明白盲 目和冲动,使企业受到的打击更大。 在市场逐渐趋于好转时,更多人又开始犹豫了,是投资、技改,还是再观望一下。吃一堑,长一智,人之本能,为避免养猪业再出现大的波折,维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必要与同行进行有关养猪业发展的探讨和交流。 一、中国养猪业的现状 1.存栏数下降。经过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风暴的洗礼,一部分管理不善的猪场倒闭,农村散养户因养猪不赚钱而宰杀了一批母猪,使目前母猪群体减少,商品猪存栏减少。同期比较,较1998年下降10%左右。全国规模猪场的存栏量占整个存栏量不到1%。 2.原料价格同样主导着养猪业。高价格的原料限制了一部分人养猪。猪粮比价是说明盈 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成本控制得越好,技术水平越高,抗风险能力就会越强。近期国家对进口原料的宏观调控,将有助于大家渡过难关。 3.投资心理更趋成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事前均进行了大量 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可行性报告,在选择是生产种猪还是商品猪,是供内需还是 出口,是深加工还是卖活体均比较慎重。在投入技术改造、开发和完善销售体系方面也做 了大量的工作。 4.生产安全、健康、无污染食品成了大家的共识。通过这种办法有利于提高出口竞争优势,激活国内市场,改变供需平衡关系,使养猪生产者和猪肉消费者均获利。前者是经济效益,后者是社会效益(放心肉)。国家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是强制执行, 可见这是大势所趋,相信在不长时间内会有收益。 5.产、供、销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将使卖猪难的问题得到缓解。很多省市都有经营较好的 肉联加工厂、火腿肠加工厂(公司)与农户联合,这样一方面农户销售收入得到了保障,另 一方面,技术方面也有大公司的支持,相对来说,抗风险能力增强了。 6.西部大开发将拉动西部各省市的消费。养殖业发达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这次契机在资金、种猪、技术、管理等方面支持西部。西部经济的发展将改善人们的消费习惯和饮食结构,以猪肉为主的消费形式还要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其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所以养猪业是 大有可为的。 7.行业协会的规范将有利于养猪业的发展。在一些省市成立了养猪协会和种猪测定中心,对维护良好的种猪市场秩序起到指导作用,人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同时行业协会和种猪测定中心还担起了技术推广、种猪推广、经验交流等任务。

中国养猪业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养猪业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的养猪业历史悠久,具有许多地方特色的猪种资源。同时,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9年我国生猪存栏4.291亿头,屠宰5.094亿头,猪肉产量3985万吨,分别占全世界的47.01%、44.74%和45.07%,均居世界各国之首。中国养殖业的发展,在世界养猪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养猪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猪种的资源开发利用、猪的遗传育种与繁殖、猪的营养与饲料、养猪生产工艺、猪生长的环境控制、猪病的防治、猪场的经营管理、猪肉制品的加工等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 中国养猪业经过九十年代两次明显的涨落,让更多人的更为理性、更为成熟, 更加明白盲目和冲动使企业受到的打击更大。 在市场逐渐趋于好转时,更多人又开始犹豫了,是投资、技改,还是再观望一 下。吃一堑,长一智,人之本能,为避免养猪业再出现大的波折,维持良好的发展 势头,有必要与同行进行有关养猪业发展的探讨和交流。 一、中国养猪业的现状 1.存栏数下降。经过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风暴的洗礼,一部分管理不善的 猪场倒闭,农村散养户因养猪不赚钱而宰杀了一批母猪,使目前母猪群体减少,商 品猪存栏减少。同期比较,较1998年下降10%左右。全国规模猪场的存栏量占整个 存栏量不到1%。 2.原料价格同样主导着养猪业。高价格的原料限制了一部分人养猪。猪粮比 价是说明盈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成本控制得越好,技术水平越高,抗风险能力就 会越强。近期国家对进口原料的宏观调控,将有助于大家渡过难关。 3.投资心理更趋成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事前均 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可行性报告,在选择是生产种猪还是商品 猪,是供内需还是出口,是深加工还是卖活体均比较慎重。在投入技术改造、开发 和完善销售体系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4.生产安全、健康、无污染食品成了大家的共识。通过这种办法有利于提高 出口竞争优势,激活国内市场,改变供需平衡关系,使养猪生产者和猪肉消费者均 获利。前者是经济效益,后者是社会效益(放心肉)。国家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 工作,有的是强制执行,可见这是大势所趋,相信在不长时间内会有收益。 5.产、供、销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将使卖猪难的问题得到缓解。很多省市都有 经营较好的肉联加工厂、火腿肠加工厂(公司)与农户联合,这样一方面农户销售收 入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面,技术方面也有大公司的支持,相对来说,抗风险能力增 强了。 6.西部大开发将拉动西部各省市的消费。养殖业发达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这 次契机在资金、种猪、技术、管理等方面支持西部。西部经济的发展将改善人们的 消费习惯和饮食结构,以猪肉为主的消费形式还要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其市场潜力 是巨大的,所以养猪业是大有可为的。 7.行业协会的规范将有利于养猪业的发展。在一些省市成立了养猪协会和种 猪测定中心,对维护良好的种猪市场秩序起到指导作用,人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技 术交流和合作,同时行业协会和种猪测定中心还担起了技术推广、种猪推广、经验 交流等任务。

中国养猪业现状及前景发展趋势

中国养猪业现状及前景发展趋势 我国是养猪大国,我国的养猪业也经历了众多改革,中国养猪业经过九十年代两次明显的涨落,让更多人的更为理性、更为成熟,更加明白盲目和冲动使企业受到的打击更大。在市场逐渐趋于好转时,更多人又开始犹豫了,是投资、技改,还是再观望一下。吃一堑,长一智,人之本能,为避免养猪业再出现大的波折,维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必要与同行进行有关养猪业发展的探讨和交流。 一、中国养猪业的现状 1、存栏数下降。经过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风暴的洗礼,一部分管理不善的猪场倒闭,农村散养户因养猪不赚钱而宰杀了一批母猪,使目前母猪群体减少,商品猪存栏减少。同期比较,较1998年下降10%左右。全国规模猪场的存栏量占整个存栏量不到1%。 2、原料价格同样主导着养猪业。高价格的原料限制了一部分人养猪。猪粮比价是说明盈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成本控制得越好,技术水平越高,抗风险能力就会越强。近期国家对进口原料的宏观调控,将有助于大家渡过难关。 3、投资心理更趋成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为了**限度地减少风险,事前均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可行性报告,在选择是生产种猪还是商品猪,是供内需还是出口,是深加工还是卖活体均比较慎重。在投入技术改造、开发和完善销售体系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4、生产安全、健康、无污染食品成了大家的共识。通过这种办法有利于提高出口竞争优势,激活国内市场,改变供需平衡关系,使养猪生产者和猪肉消费者均获利。前者是经济效益,后者是社会效益(放心肉)。国家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是强制执行,可见这是大势所趋,相信在不长时间内会有收益。 5、产、供、销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将使卖猪难的问题得到缓解。很多省市都有经营较好的肉联加工厂、火腿肠加工厂(公司)与农户联合,这样一方面农户销售收入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面,技术方面也有大公司的支持,相对来说,抗风险能力增强了。 6、西部大开发将拉动西部各省市的消费。养殖业发达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这次契机在资金、种猪、技术、管理等方面支持西部。西部经济的发展将改善人们的消费习惯和饮食结构,以猪肉为主的消费形式还要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其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所以养猪业是大有可为的。 7、行业协会的规范将有利于养猪业的发展。在一些省市成立了养猪协会和种猪测定中心,对维护良好的种猪市场秩序起到指导作用,人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同时行业协会和种猪测定中心还担起了技术推广、种猪推广、经验交流等任务。 二、中国养猪业面临的危机 1、政府倡导养猪(生态)小区,但是很多地方政府搞形象工程、贴金工程,而且各养猪(生态)小区由于技术水平、饲料质量、防疫情况、种猪质量不一致,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养猪业中的疾病控制和环境控制难度愈来愈大,生态破坏愈来愈严重。 2、大规模猪场抗风险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内地规模猪场,由于对市场开拓不够,产品质量不高,其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同时规模猪场面临

中国养猪业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养猪业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养猪业的现状与展望我国的养猪业历史悠久,具有许多地方特色的猪种资源。同时,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9年我国生猪存栏4.291亿头,屠宰5.094亿头,猪肉产量3985万吨,分别占全世界的47.01,、44.74,和45.07,,均居世界各国之首。中国养殖业的发展,在世界养猪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养猪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猪种的资源开发利用、猪的遗传育种与繁殖、猪的营养与饲料、养猪生产工艺、猪生长的环境控制、猪病的防治、猪场的经营管理、猪肉制品的加工等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 中国养猪业经过九十年代两次明显的涨落,让更多人的更为理性、更为成熟,更加明白盲目和冲动使企业受到的打击更大。 在市场逐渐趋于好转时,更多人又开始犹豫了,是投资、技改,还是再观望一下。吃一堑,长一智,人之本能,为避免养猪业再出现大的波折,维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必要与同行进行有关养猪业发展的探讨和交流。 一、中国养猪业的现状 1(存栏数下降。经过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风暴的洗礼,一部分管理不善的猪场倒闭,农村散养户因养猪不赚钱而宰杀了一批母猪,使目前母猪群体减少,商品猪存栏减少。同期比较,较1998年下降10,左右。全国规模猪场的存栏量占整个存栏量不到1,。 2(原料价格同样主导着养猪业。高价格的原料限制了一部分人养猪。猪粮比 价是说明盈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成本控制得越好,技术水平越高,抗风险能力就会越强。近期国家对进口原料的宏观调控,将有助于大家渡过难关。 3(投资心理更趋成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事前均

国内外养猪现状

1 国外养猪业现状 养猪业是畜牧业中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世界猪存栏数,1975年为6.84亿头,1995年达9亿头;2004年为9.50亿多头,其中中国4.80亿多头,占世界猪存栏数的一半。2006年世界猪肉总产量1.05亿吨,比1980年增长一倍。美国的养猪业高度发达,是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目前,美国已是全世界猪肉生产大国之一,生猪存栏量和猪肉产量仅次于我国居世界第二位,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猪肉出口国。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美国养猪业逐年提高,2001年为例,生猪存栏为5980万头,生猪屠宰总量达到9950万头,猪肉年产869万吨,这些数字都占世界产量的10%左右。美国生猪的年销售额达到10亿多美元,整个养猪行业为美国提高80万个左右的就业机会。2010年,生猪存栏为6393万头,猪肉年产882万吨。预计2012年达到964万吨。 综合分析,国外养猪业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发展特点: 1.1种猪资源优势明显 长白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都属于世界著名的猪种,全球分布广泛。控制出口种猪是世界养猪强国的典型特征。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种猪出口国,有核心群母猪700-2000头。丹麦2006年-2007年共出口种猪7万头,而2010年-2011年增加到20万头。加拿大现有种猪场630个(原种猪场250个),登记的纯种猪有10万头,长白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分别占37%、15%、44%。 1.2规模化养殖 1970年美国共有养猪场87.1万个,平均出栏商品肉猪100头;1975年有64.7万个养猪场,平均养殖规模为87头;1994年养猪场减少为20.8万个,平均出栏商品肉猪为458头;2005年减少到6.94万个养猪场,平均养殖规模增加到871头。据统计,1992年养猪规模在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占全美国的84.2%,其出栏的商品猪头数占全美国的22%,1000-2000头的养殖场占8.9%,出栏商品猪头数占全美国的20%,2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占6.9%,出栏的商品猪占全美国的58%。

养殖业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养殖业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养殖业行业现状分析 1.畜禽疾病频发,养殖风险高 长期以来,我国畜禽养殖广泛分布在农村范围,主要以散养为主;养殖群体主要为农民阶层,其文化层次参差不齐,信息闭塞并缺乏专业指导,对于养殖技术和规范化科学化养殖的认识掌握不足,养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且对于疾病的信息得知、预防和抑制都没有合理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养殖环境较差,养殖密度过高,环境净化处理不当,导致大量的细菌、病毒、有害气体滋生,给合理化安全养殖造成了极大的隐患,严重阻碍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是当前畜禽养殖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 2.畜禽疾病频发导致用药过多,产品品质不高 为了降低养殖风险,减少或杜绝发病率与死亡率,现在国内普遍的做法是对畜禽注射疫苗或者喂食药物,从而达到预防和抑制畜禽疾病的目的。然而,喂药不但增加生产成本,过多的抗生素在畜禽体内通过积累反过来危害畜禽的健康生长,如可导致鸡的侏儒症,过多地使用化学药物还会损害蛋鸡的吸钙机能,蛋鸡的吸钙机能受损即使增加含钙饲料也收效甚微,软壳蛋不可避免地还要产出。以食品卫生方面来看,携带生长素和抗生素的畜禽产品给人类身体造成危害的报道也经常见诸报端,让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消费者留下忧心和疑虑,影响畜禽产品的市场销售。养殖生产过程中不给畜禽喂抗生素等药物难以避免瘟疫疾病带来的损失,喂了抗生素等药物又影响了产品质量,使养殖者处于两难境地。常规的技术已暴露出明显的高药物残留的弊端,如何解决无风险生产与食品安全同时兼顾的问题?只有通过解决养殖环境和饮用水的净化、杀菌,以抑制和清除病菌的源头,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而在全世界范围对于臭氧和负离子技术在畜禽养殖的应用实属空白。 3.绿色无公害产品成为发展趋势,畜禽养殖业的科技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是一个养殖大国,其中禽类存栏数量40亿只,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畜牧产品出口贸易非常萧条。2006年数据显示我国活鸡,鸡肉蛋类出口额仅占世界出口总额60306亿美元的0.28%,即便如此,2007年欧盟26个成员国及日、韩等国还因为我国动物性产品抗生素残留超标,决定暂停进口我国的动物源性产

国内外养猪现状知识讲解

国内外养猪现状

1 国外养猪业现状 养猪业是畜牧业中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世界猪存栏数,1975年为6.84亿头,1995年达9亿头;2004年为9.50亿多头,其中中国4.80亿多头,占世界猪存栏数的一半。2006年世界猪肉总产量1.05亿吨,比1980年增长一倍。美国的养猪业高度发达,是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目前,美国已是全世界猪肉生产大国之一,生猪存栏量和猪肉产量仅次于我国居世界第二位,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猪肉出口国。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美国养猪业逐年提高,2001年为例,生猪存栏为5980万头,生猪屠宰总量达到9950万头,猪肉年产869万吨,这些数字都占世界产量的10%左右。美国生猪的年销售额达到10亿多美元,整个养猪行业为美国提高80万个左右的就业机会。2010年,生猪存栏为6393万头,猪肉年产882万吨。预计2012年达到964万吨。 综合分析,国外养猪业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发展特点: 1.1种猪资源优势明显 长白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都属于世界著名的猪种,全球分布广泛。 控制出口种猪是世界养猪强国的典型特征。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种猪出口国,有核心群母猪700-2000头。丹麦2006年-2007年共出口种猪7万头,而2010年-2011年增加到20万头。加拿大现有种猪场630个(原种猪场250个),登记的纯种猪有10万头,长白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分别占37%、15%、44%。 1.2规模化养殖 1970年美国共有养猪场87.1万个,平均出栏商品肉猪100头;1975年有64.7万个养猪场,平均养殖规模为87头;1994年养猪场减少为20.8万个,平均出栏商品肉猪为458头;2005年减少到6.94万个养猪场,平均养殖规模增加到871头。据统计,1992年养猪规模在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占全美国的

中国鳗鲡养殖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鳗鲡养殖业的现状与进展对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鳗鲡生产国。全国共有鳗鲡养殖场3000多家,养殖面积约1万公顷,年实际产量约12万吨~13万吨,占世界的2/3左右,烤鳗加工企业50多家,年加工能力10万吨,鳗鲡饲料加工企业约50家,生产能力约30万吨,从事鳗苗捕捞、养殖、饲料、加工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20多万人,年产值超过150亿元,年出口创汇7亿美元~9亿美元,是单项出口创汇额最高的农产品之一。但由于鳗业是典型的出口依靠型的外向型产业,受国际市场的冲击较大。在貌似兴盛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一、现状 1.养殖品种全世界现有鳗鲡品种19种。但进行人工养殖的仅有日本鳗鲡、欧洲鳗鲡、美洲鳗鲡和澳洲鳗鲡和太平洋双色鳗鲡5种。1991年,中国开始引进欧洲鳗鲡进行试养,通过3年的摸索,解决了养殖中

导致严峻死亡的重大病害,欧洲鳗鲡养殖迅速进展。同时,中国还进行了少量美洲鳗鲡的试养。另外,中国自产苗种太平洋双色鳗鲡,从2002开始,进行粗放式养殖,现有少量产品上市。2005年,部分养殖场进行了其他鳗鲡品种的引进试养试验。 2.养殖模式与技术中国早期鳗鲡养殖,以单一水泥池精养模式养殖鳗鲡,在调整进展期进展了土池养殖,但要紧用于日本鳗鲡的养殖。在鳗鲡养殖快速进展期,各种养殖模式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试验。通过实践检验,除精养池外,现进展良好的模式为土池欧洲鳗鲡的养殖,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正向江西、安徽等省市延伸。 3.病害防控技术中国鳗鲡疾病研究与养殖进展同步进行,至今,几乎完全了解了日本鳗鲡、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养殖过程发生的要紧病害和引起的病原或病因,研究出了有效的防治技术。从2001年开始,对养殖鳗鲡进行病害测报和预报,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