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科8种临床路径流程及表单样本

内科8种临床路径流程及表单样本

内科8种临床路径流程及表单样本

本文档介绍了内科领域中常见的8种临床路径流程及表单样本。以下是每种临床路径的简要概述和相应的表单样本。

1. 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路径

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路径是针对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如肺炎、哮

喘等)制定的一套治疗流程。下面是相关的表单样本:

- 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路径表单

- 诊断记录表

- 治疗计划表

2. 心血管疾病临床路径

心血管疾病临床路径适用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

梗死等)的治疗管理。以下是相关表单样本:

- 心血管疾病临床路径表单

- 心电图记录表

- 药物管理记录表

3. 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路径

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路径涵盖了胃肠道疾病的治疗过程。下面是相关表单样本:

- 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路径表单

- 消化系统检查记录表

- 胃肠道手术记录表

4. 肾脏疾病临床路径

肾脏疾病临床路径适用于各种肾脏疾病的治疗与管理。以下是相关表单样本:

- 肾脏疾病临床路径表单

- 肾功能监测记录表

- 透析治疗记录表

5. 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路径

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路径适用于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管理。以下是相关表单样本:

- 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路径表单

- 激素治疗记录表

- 血糖监测记录表

6. 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路径

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路径适用于各种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白血病等)的治疗与管理。以下是相关表单样本:

- 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路径表单

- 血常规检查记录表

- 输血记录表

7.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路径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路径涵盖了各种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如中风、癫痫等)的治疗与管理。以下是相关表单样本:

-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路径表单

- 神经影像学检查记录表

- 康复治疗记录表

8. 感染性疾病临床路径

感染性疾病临床路径适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尿路感

染等)的治疗与管理。以下是相关表单样本:

- 感染性疾病临床路径表单

- 抗生素使用记录表

- 感染监测记录表

以上是内科领域中常见的8种临床路径流程及表单样本的简要

介绍。这些临床路径和表单样本有助于规范化治疗过程,提高内科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注意:文档中描述的临床路径和表单样本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内科8种临床路径流程及表单样本

内科8种临床路径流程及表单样本 本文档介绍了内科领域中常见的8种临床路径流程及表单样本。以下是每种临床路径的简要概述和相应的表单样本。 1. 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路径 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路径是针对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如肺炎、哮 喘等)制定的一套治疗流程。下面是相关的表单样本: - 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路径表单 - 诊断记录表 - 治疗计划表 2. 心血管疾病临床路径 心血管疾病临床路径适用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 梗死等)的治疗管理。以下是相关表单样本: - 心血管疾病临床路径表单

- 心电图记录表 - 药物管理记录表 3. 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路径 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路径涵盖了胃肠道疾病的治疗过程。下面是相关表单样本: - 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路径表单 - 消化系统检查记录表 - 胃肠道手术记录表 4. 肾脏疾病临床路径 肾脏疾病临床路径适用于各种肾脏疾病的治疗与管理。以下是相关表单样本: - 肾脏疾病临床路径表单 - 肾功能监测记录表 - 透析治疗记录表

5. 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路径 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路径适用于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管理。以下是相关表单样本: - 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路径表单 - 激素治疗记录表 - 血糖监测记录表 6. 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路径 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路径适用于各种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白血病等)的治疗与管理。以下是相关表单样本: - 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路径表单 - 血常规检查记录表 - 输血记录表 7.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路径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路径涵盖了各种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如中风、癫痫等)的治疗与管理。以下是相关表单样本: -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路径表单 - 神经影像学检查记录表 - 康复治疗记录表 8. 感染性疾病临床路径 感染性疾病临床路径适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尿路感 染等)的治疗与管理。以下是相关表单样本: - 感染性疾病临床路径表单 - 抗生素使用记录表 - 感染监测记录表 以上是内科领域中常见的8种临床路径流程及表单样本的简要 介绍。这些临床路径和表单样本有助于规范化治疗过程,提高内科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卫生部临床路径(附表单)

目录 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1.1 社区获得性肺炎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3 支气管扩张 1.4 支气管哮喘 1.5 自发性气胸 1.6 肺血栓栓塞症 二、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2.1胆总管结石 2.2胃十二指肠溃疡 2.3反流性食管炎用 2.4大肠息肉 2.5轻症急性胰腺炎 2.6肝硬化腹水 2.7无胆管炎或胆囊炎的胆管结石 2.8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 2.9肝脓肿 2.10胃恶性肿瘤 2.11慢性胆囊炎 2.12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 2.13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 2.14脾破裂 2.15上消化道出血 2.16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2.17胃溃疡合并出血 三、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3.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2脑出血 3.3吉兰巴雷综合症 3.4多发性硬化 3.5癫痫 3.6重症肌无力 3.7脑挫裂伤 3.8脑梗死 3.9病毒性脑炎 3.10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4.1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4.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4.3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 4.4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4.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4.6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4.7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4.8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 五、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5.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5.2.1初治APL 5.2.2 完全缓解的APL 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6.1终末期肾脏病 6.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 6.3急性肾损伤 6.4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 七、内分泌疾病临床路径 7.1 1型糖尿病 7.2 2型糖尿病 7.3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7.4库欣综合征 7.5 Graves病 八、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路径 8.1急性乳腺炎 8.2直肠息肉 8.3门静脉高压症 8.4腹股沟疝 8.5下肢静脉曲张 8.6血栓性外痔 8.7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8.8结节性甲状腺肿 8.9乳腺癌 九、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 9.1颅前窝底脑膜瘤 9.2颅后窝脑膜瘤 9.3垂体腺瘤 9.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9.5三叉神经痛

(整理)呼吸内科专业8个病种临床路径

肺脓肿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肺脓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肺脓肿(ICD-10:J85.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多有吸入史及口腔疾病。 2.畏寒发热,咳嗽和咳大量脓性痰或脓臭痰。 3.血白细胞升高或正常(慢性患者)。 4.胸部影像学肺脓肿改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积极控制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 2.痰液引流:体位引流,辅助以祛痰药、雾化吸入和支气管镜吸引。 3.支持治疗:加强营养,纠正贫血。 (四)标准住院日为3–8周。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85.2肺脓肿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血气分析; (3)痰病原学检查及药敏; (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血培养、其他方法的病原学检查、胸部CT、有创性检查(支气管镜)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八)出院标准。 1.症状缓解,体温正常超过72小时。 2.病情稳定。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

消化内科临床路径表单 Microsoft Word 文档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消化性溃疡A1期、A2期的患者。 一、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化性滞疡(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编码为:R25.901、K26.901、K27.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年)。 2、疾病分期 (1) A1期:胃镜下见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厚白苔,可伴有渗出或血痂,周围潮红,充血水肿明显。 (2)A2期:胃镜下见溃疡覆盖黄色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充血水肿减轻。 (3)H1期:胃镜下见溃疡处于愈合中期,周围充血,水肿消失,溃疡苔变满、消退,伴有新生毛细血管。 (4)H2期:胃镜下见溃疡继续变浅、变小,周围黏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5)S1期:胃镜下见溃疡白苔消失,呈现红色新生黏黏膜,称红色瘢痕期。 (6)S2期:胃镜下见溃疡的新生黏黏膜由红色转为白色,有时不易与周围黏膜区别,称白色瘢痕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肠(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 胃疡(消化性溃疡)临床常见证候: 肝胃不和证 脾胃不和证 脾胃气虚证 脾胃虚寒证 肝胃郁热证 胃阴不足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肠(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和“中华中医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年)”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疡(消化性溃疡)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疡和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编码:K25.901、K26.901、K27901)的患者。 2、疾病分期为A1期、A2期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特殊原因的消化性溃疡,如胃泌素瘤等;有溃疡并发症者,如出血、穿孔、癌变、幽门便阻等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及相关记录表格

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实施细则》特制定本方案。 一、定义 临床路径是医护专家针对疾病临床诊治标准和方法制定的,是以病人及其疾病(或手术)为中心,以时间作为横轴,以入院、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教育、出院等技术与服务的提供作为纵轴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有时限要求的整体医疗计划和服务程序,是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 ,深化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 三、组织管理 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组织,分三级即: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实施小组。 (一)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院长任主任委员,业务副院长为任副主任委员,医教部、护理部、医务办、质控办、院感办、财务科、信息科、药械科、住院部、门急诊部、大外科等部门负责人构成(详细名单见附件2)。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教部。 (二)评价小组:由业务副院长任组长,医教部部长任副组长,医务办、质控办、院感办、大外科、护理部、药械科及各临床科室主任构成(见附件2)。 (三)实施小组:由各科室诊疗小组人员构成,科室主任为第一负责人,带领全科人员负责临床路径的具体实施。 临床路径管理各小组及相关部门职责详见附件1-2。 四、实施科室及病种 按照积极稳妥、逐步推进的原则,医院9个临床科室,18个专业,51个病种,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表单并结合诊疗指南及医院实际对表单进行完善,逐步开展。在临床路径上线过程中先试行简单常见病种,在积累经验基础上逐步推开,通过系统进行监测和质控。具体详见附件。 五、实施规划 试点工作为1年,逐步推进,在2013年51个病种基础上,每个临床科室选择1-2病种推行临床路径系统,以后逐步推开,2015年争取病种达50个,卫生部办公厅要求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不低于7个。 六、具体实施

(完整)肾内科临床路径

(肾内科)卫生部下发的112个病种临床路径 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6。1终末期肾脏病 6.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 6.3急性肾损伤 6。4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 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 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7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iPTH; (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4)双上肢动脉、深静脉彩超(血液透析).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浅静脉DSA、MRA或CTA。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8天(视病情决定)。

神经科8种临床路径流程及表单样本

神经科8种临床路径流程及表单样本 1. 脑卒中临床路径 - 流程: - 急诊接诊和初步评估 - 快速通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团队 - 神经影像学评估 - 快速实施溶栓治疗或手术干预 - 防治脑水肿和并发症 - 康复护理和追踪随访 - 表单样本: 脑卒中患者信息登记表、脑卒中患者护理记录表 2. 癫痫临床路径 - 流程: - 癫痫发作紧急处理 - 快速通知神经科团队 - 癫痫病因及发作类型评估 - 个体化抗癫痫药物治疗 - 定期抽血监测和调整治疗 - 康复护理和长期随访

- 表单样本: 癫痫患者发作记录表、抗癫痫药物治疗记录表 3. 失眠临床路径 - 流程: - 初步评估睡眠问题 - 综合性评估睡眠障碍原因 - 行为治疗和睡眠卫生指导 - 睡眠药物治疗选择和调整 - 定期复查和调整治疗计划 - 康复护理和长期随访 - 表单样本: 失眠患者初始评估表、失眠患者治疗计划记录表 4. 头痛临床路径 - 流程: - 初步评估头痛类型及伴随症状 - 针对性头痛问诊和体格检查 - 头痛疼痛程度评估和病因筛查 - 个体化非药物治疗指导 - 头痛药物治疗选择和调整 - 康复护理和长期随访

- 表单样本: 头痛患者初步评估表、头痛患者治疗记录表 5. 帕金森病临床路径 - 流程: - 早期帕金森病诊断和评估 - 帕金森病临床分期和发展预测 - 药物治疗和副作用监测 - 个体化康复计划和康复护理 - 深部脑刺激治疗选择和术后管理 - 长期随访和复查 - 表单样本: 帕金森病患者初步诊断记录表、帕金森病患者康复计划表 6. 睡眠呼吸暂停临床路径 - 流程: - 睡眠呼吸监测和评估 -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 持续气道正压治疗选择和调整 - 提供连续呼吸暂停设备和康复用品 - 康复护理和长期随访

神经内科专业8个病种临床路径

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病毒性脑炎(ICD-10:A86/G0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1–3周有/无病毒感染史。 2.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癫痫发作、精神改变、意识障碍和/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脑实质受损征象。 3.脑电图(EEG)显示局灶性或弥散性异常。 4.头颅CT/MRI检查可显示脑水肿、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 5.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升高,白细胞和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无细菌、结核菌和真菌感染依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抗病毒治疗;

2.糖皮质激素治疗; 3.抗生素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 重症或并发症严重者6–8周,轻症3–4周。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86/G05.1病毒性脑炎疾病编码。 2.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 3.就诊时或治疗过程中出现昏迷者进入重症病毒性脑炎路径,否则进入轻症病毒性脑炎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和X线胸片,并根据病情复查; (4)脑电图; (5)头颅CT/MRI; (6)脑脊液病原学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心内科临床路径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ICD-1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欧洲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疗指南 1.临床表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2.体征:肺部干湿性罗音; 3.辅助检查:胸片呈肺淤血或肺水肿表现,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扩大、心功能严重低下,心电图可出现严重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欧洲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疗指南 1.一般治疗:取坐位,吸氧,心电、血压和指端氧饱和度监测; 2.急救措施:根据病情使用吗啡; 3.消除肺淤血的治疗措施: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4.稳定血流动力学的措施:若血压降低收缩压≤90mmHg,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5.洋地黄制剂的应用:无禁忌证、必要时可使用; 6.其他药物:解痉平喘、糖皮质激素; 7.原发病的治疗:治疗原发病和诱因; 8.非药物治疗措施:必要时可给予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液超滤等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疾病编码; 2.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进入路径; 六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心力衰竭的生化标志物如BNP或NT-Pro BNP、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如TNT或TNI、CK-MB、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气分析; 3.心电图、心电监测、床旁胸片及超声心动图; 七出院标准; 1.症状缓解,可平卧;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表单(13)

脑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8-14天 时间住院第1天(急诊室到病房或直接到 卒中单元) 住院第2天住院第3天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包括NIHSS 评分、GCS评分及Bathel评分) □完善病历 □医患沟通,交待病情 □监测并管理血压(必要时降压) □气道管理:防治误吸,必要时经鼻 插管及机械通气 □控制体温,可考虑低温治疗、冰帽、 冰毯 □防治感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 □合理使用脱水药物 □早期脑疝积极考虑手术治疗 □记录会诊意见 □主治医师查房,书写上级医师 查房记录 □评价神经功能状态 □评估辅助检查结果 □继续防治并发症 □必要时多科会诊 □开始康复治疗 □需手术者转神经外科 □记录会诊意见 □主任医师查房,书写上 级医师查房记录 □评价神经功能状态 □继续防治并发症 □必要时会诊 □康复治疗 □需手术者转神经外科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 □安静卧床 □监测生命体征 □依据病情下达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气分析、 感染性疾病筛查 □头颅CT 、胸片、心电图 □根据病情选择:头颅MRI,CTA、 MRA或DSA,骨髓穿刺、血型(如 手术) □根据病情下达病危通知 □神经外科会诊 长期医嘱: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 □安静卧床 □监测生命体征 □基础疾病用药 □依据病情下达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化验 □复查头CT(必要时) □依据病情需要 长期医嘱: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 □安静卧床 □监测生命体征 □基础疾病用药 □依据病情下达 临时医嘱: □异常化验复查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主要护理工作□入院宣教及护理评估 □正确执行医嘱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正确执行医嘱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正确执行医嘱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14个]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目录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2 2脑出血临床路径7 3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12 4多发性硬化临床路径18 5癫痫临床路径23 6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28 7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33 8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路径43 9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路径51 10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临床路径58 11颈动脉狭窄临床路径66 12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71 13视神经脊髓炎临床路径78 14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临床路径8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 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 5.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纤维蛋白原水平、蛋

肾内科临床路径(10个)

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 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7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iPTH; (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4)双上肢动脉、深静脉彩超(血液透析)。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浅静脉DSA、MRA或CTA。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8天(视病情决定)。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常规局部麻醉用药,肝素,生理盐水。 3.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 (九)术后住院恢复2-6天。

肿瘤内科临床路径

结肠癌化疗临床路径 (2012年版) 一、结肠癌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伴Z51。1,Z51。1伴Z85。006),符合以下情形: 1.II期-III期需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 2。结肠癌肝转移和/或肺转移,可切除及潜在可切除的患者可行围手术期化疗. 3。晚期/转移性结肠癌需行化疗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和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等. 1。症状:便血,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贫血,腹部肿块等。 2.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评价:体力状态评分、是否有贫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2)腹部检查:是否看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触及肿块、叩及鼓音、听到高调肠鸣音或金属音; 3。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及粪便潜血;血清肿瘤标记物CEA和CA19-9,必要时可查CA242、CA72—4、AFP和CA125。 (三)选择化疗方案.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5-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8伴Z51.1,Z51.1伴Z85.006结肠癌疾病编码。 2.符合化疗适应症、无化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路径。 (六)化疗前准备需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及粪便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糖、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必须检测CEA、CA19-9;建议检测CA242、CA72-4;有肝转移患者建议检测AFP;有卵巢转移患者建议检测CA125)。 (3)心电图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结肠镜检查和/或钡剂灌肠造影。 (2)B超检查。 (3)提示转移时,可进行相关部位CT/MRI。 (4)合并其他疾病相关检查:心肺功能检查等。 3.签署化疗及其他相关同意书。 (七)化疗方案。

心血管内科临床路径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0/20.1/20.9)行冠状动脉内支架臵入术(ICD-9-CM-3:36.06/36.0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 1.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2.心电图表现: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0.1mV ,或T波倒臵≥0.2mV,胸痛缓解后ST-T变化可恢复。 3.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 4.临床类型: (1)初发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分级在III级以上。 (2)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既往有心绞痛史,近1个月

内心绞痛恶化加重,发作次数频繁,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即加拿大劳力型心绞痛分级[CCS I-IV]至少增加1级,或至少达到III级)。 (3)静息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或安静状态,发作持续时间通常在20分钟以上。 (4)梗死后心绞痛: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小时后至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 (5)变异型心绞痛: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一过性抬高,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仅有少数可演变为心肌梗死。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 1.危险度分层:根据TIMI风险评分或患者心绞痛发作类型及严重程度、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记物测定结果,分为低、中、高危三个组别。 2.药物治疗:抗心肌缺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调脂药物。 3.冠脉血运重建治疗: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中高危患者可优先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