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理论考试题目答案

民族理论考试题目答案

民族理论考试题目答案
民族理论考试题目答案

一、名词解释

民族识别:指对一个民族成分和名称的辨别和确认。

民族同化: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而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风俗习惯:个人或集体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传统风尚、礼节和习性。

民族观: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人的社会意识,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面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是社会现实生活在人头脑中幻想的歪曲的反映。

民族问题:关于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语阶级之间的问题,民族与国家之间的问题。

民族心理认同:一个民族的人们拥有相同的心理特质,对民族整体和民族成员之间的心理认同。

民族区域自治: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融合: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消失。

三、简答

1. 什么是民族?民族有哪些共同特征?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①共同的历史渊源②共同的生产方式③共同的语言④共同的文化⑤共同的风俗习惯⑥共同的心理认同

2、什么是民族问题?有什么特征?

关于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语阶级之间的问题,民族与国家之间的问题。①普遍性②长期性③复杂性④国际性⑤重要性

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以民族平等为基石、民族团结为主线、民族互助为

条件、民族和谐为本质。

4、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党和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宪法规

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已语言文

字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区域的工作人员,要能够使用两种以上的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采用双语双文字教学,鼓励出版民族语言文字的书籍、影视作品。

5、最初民族是什么时候形成?怎样形成?是

在原始社会末期进入阶级社会时形成的。

6、什么是民族文化?有哪两种基本类型?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

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

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

7、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特点?

①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②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③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④ 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

8、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

①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地区改革和建设中有重要而特殊的作用。②培养和使用少数民

族干部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③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坚持民族平等和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条件④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

9、少数民族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与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为研究对象。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综合性

的研究,解释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并在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解决和

处理民族问题。

10、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民族差异是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因。(自然原因)民族在交往联系中,由于各个民族

的基本特点特征存在差别,在一定条件下产生民族问题;(社会原因)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

的阶级性及与之相联系的民族政策。生产资料私有制也是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之一。

1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哪三种类型?

①由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

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自治地方

③由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内,还包括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

的其他民族的自治地方。

12、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内容是什么?

新时期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民族工作的主题,其精神实质就

是进一步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着力加快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根本目标就是促进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论述(选一个做)

1、马克思关于民族平等的含义?

所谓民族平等是指一切民族的平等,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平等,各民族在事实上的

平等。指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任何民族不能享有特权。系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之一。「

2、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三个原因:

1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根源;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日益巩固,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各民族普遍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及相互结成的牢不可破的血肉联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3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资源条件的差异性、互补性,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在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特点,带有根本性、全局

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来解决民族问题,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

题。我们党把民族区域自治确立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体现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是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

,能够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上世纪八十年末,针对苏联和东

欧出现的动荡,邓小平对一些来访的外国领导人说:"我们中国是团结的,我J 们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是好的,毛主席是英明的,没有搞什么民族自治共和国"。"

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责任。

3、为什么说民族的消亡比经济、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P74

4、如何加快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P250

5、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发展差距,长期存在和表现的原因是?P85

6、试论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汇编

文学理论 1、把握文艺学概念以及构成部门: 文艺学是主要研究文学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属于人文科学范畴。“文艺学”一词来源于苏联,如果将俄语词直接翻译的话,应该是“文学学”,但是为了符合汉语习惯就叫作“文艺学”。 一般都把文艺学内部划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文学史:将文学看作是一种具体的历史发展,不断追溯这种历史发展的具体脉络与详细状况 文学批评:具体研究某部文学艺术作品或者某类文学艺术作品 文学理论:对于文学的性质、范畴以及判断标准的研究 2、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世界、作品、艺术家、读者 第一,文学是一种整体的活动,无论单单是作者还是读者或者是作品都不能构成文学,文学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构成的,并且这些活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本来是一个小便池,但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小便池也成为一件艺术作品。这也就是“文学活动发展论”。 第二,与社会生活中的其他各种活动相比,文学活动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否则文学活动就与其他活动没有差别了。这种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就构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第三,四要素中的“世界“这一要素就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但是社会生活与文学艺术之间是,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这种高于生活的过程就是作家的艺术创造活动,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成为“文学创作论”。 第四,文学作品本身就非常复杂,尽管通常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是这种语言艺术包含着题材、形象、语言、结构、类型、风格等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第五,作家创作出作品之后如果不能与读者见面,而是被束之高阁,那这部作品还不能称其为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的基本审美价值并没有被体现出来。相反,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才能成为审美对象,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作品,而研究读者的接受过程和规律,就成为了“文学接受论”。 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作家的艺术加工改造,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 3、简要回答理论的内涵,谈谈你对理论的看法 理论是跨学科的——是一种具有超出某一原始学科的作用的话语。 理论是分析和话语——它试图找出我们称为性,或者语言,或文字,或意义,或主体中包含了些什么。 .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是对被认定为自然的观念的批评。 理论具有反射性,是关于思维的思维,我们用它向文学和其他话语实践中创造意义的范畴提出质疑。 4、思考对文学艺术双重性质的理解: 如何说明艺术中“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即作为生产的艺术与作为意识形态的艺

民族学 期末复习

2014年民族学期末复习 一、1.结合1913年斯大林[2005年我国]提出的民族定义谈一谈你的理解?(第二章)(P10) 答: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1、构成民族的六要素:①共同历史渊源。它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族体渊源等。②共同生产方式。它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经济活动方面的社会联系、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消费过程中的组织形式、联系形式的总和。③共同语言、它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所使用的语言,它是稳定的,表露于外的最明显的特征。④共同文化。它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形式和特点的文化。⑤共同风俗习惯。它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惯例。⑥共同心理认同。它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特质,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同一民族的自觉的归属感。 2、民族六要素理论的特点:①针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形成的资本主义民族或现代民族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的四特征理论相比,视野更加宽阔,更侧重于人类社会发展中从部落发展而来的民族,可涵盖现今的绝大多数民族。②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血统、宗教等要素的民族定义相比,更加注重民族的地缘条件、生产方式、文化等诸要素。③与国外民族理论中强调文化、心理等要素的民族定义相比,更加注重历史渊源,生产方式,更加合理地确认诸要素的整体性和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3、构成民族六要素的理论,具有内容宽泛丰富、涵盖面广、适用性大,表述通俗、易于理解、便于运用,归纳科学、符合实际、简明扼要的特点。 3、民族与宗教的联系:①有些民族基本上是全民族信仰宗教。②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③宗教对一个民族的特征有这重要影响。 二、民族形成的基本途径有哪些?(第三章P23) 答:三种途径即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希腊人、罗马人、德意志人式的途径。 1、雅典的民族和国家的形成是在内部的经济发展和外地人这个因素的作用下自然发展起来的,它没有受到任何外来的或内部的暴力干涉。 2、在罗马,人数众多的、站在罗马氏族社会之外的、没有权利只有义务的平民的胜利,炸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旧的氏族制度,代之而起的是一个真正的国家制度;氏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融化而形成一个新的人们共同体---罗马民族。 3、德意志人是通过武力征服罗马帝国地区并与被征服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民族的。 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从部落发展成的民族和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共同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和普遍形式,也是一个逐渐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部落内部的血缘联系逐步削弱,地域、财产因素逐渐加强,血缘融合、语言交融、地域联片扩大、经济交换加强、心理融通过程加速进行,从而最终导致了以地域关系为基础,具有语言、地域、经济、心理等方面共同特征的民族产生。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是从部落发展而来的。部落具有的两重性,即人们共同体形式和原始社会社会组织形式,决定了从部落发展中产生了两个平行的新事物;即一个是以地域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民族,一个是以地域和财产的基础的地域组织——国家。民族和国家是同一历史时期产生的,国家的产生有其迫切性,民族也相随而来,而且国家在民族产生过程中起了型铸民族的作用。这些是指人类社会最初形成民族(原生形态民族)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题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 1、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2.文学批评:文艺学三分支之一,指分析评价具体的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是批评主题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活动,表达着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 3.文学史:文艺学三分支之一,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理清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4.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2、任务: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5.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6、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第三章 1.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2.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 3.游戏发生说的代表人物:康德、席勒、谷鲁斯 4.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答: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③、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④、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5.试辨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多原因。 答:1、经济因素决定着文学的发展。2、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着文学的发展。3、诸多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影响着文学发展。 第四章 1.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2.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具体的说,文学的双眸意识形态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力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利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力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缠绕在一起。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这实际上告诉我们,文学的属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地缠绕在一起,由此看,文学具备审美与社会的双重属性;即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 4.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一年级民族团结期末考试试卷

一年级民族团结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 年级: 1.选择题40分 (1)我是()年级()班的学生。是( )族。(2)我们的国家是(),有()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3)美丽的()是我们的家。 (4)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回族,满足通用()语。(5)()我们国家的国旗。 (6)每年()月是民族团结教育月。 2.选择题40分 (1)我们国家有()个民族,其中有()个少数民族。 A:54,55 B;56,55 c:55,55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付是()。 A:乌鲁木齐B;库尔勒c:喀什 (3)下面不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是(). A:古尔邦节B;春节c:怒肉孜节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年。 A:1954 B;1955 c:1956 (5)新疆有()个自治州。 A:4 B;5 c:6

A:1954 B;1955 c:1956 (6)民族团结教育月是()年开始的。 A:1981 B;1982 c:1983 (7)以下那个不是人民币上的文字()。 A:蒙文B;回文c:维文 (8)一下那个不是汉族的传统节日()。 A:春节B;马奶节c:中秋节 (9)维吾尔族信仰()。 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 (10)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 A:10月1日B;7月1日c: 12月4日 3.判断题 (1)塔吉克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族。()(2)维吾尔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3)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是新疆。()(4)汉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5)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多民族的国家。()(6)我们国家的国旗是五星红旗。()(7)我们国家有56个少数民族。()(8)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9)汉代,新疆开始被称为西域。()(10)每年3月5日是学习雷锋日。()

传承历史民俗文化促进民族团结

传承历史民俗文化促进民族团结 四排赫哲族乡是全国仅有的三个赫哲族乡之一,境内聚居着赫哲、汉、蒙、回、满、土家等六个民族的群众。近年来,双鸭山边防支队始终坚持把引领民族文化繁荣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对民族文化、历史民俗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促进了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与和谐发展。更多资料:百姓通谱 大力保护赫哲文化遗产 支队主动融入地方政府“打民族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组织边防派出所民警随团参加饶河县民族文化传承学习班,积极配合四排乡政府开展赫哲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通过对原始档案整理、网络资源搜集和走访赫哲族老人等渠道,搜集多部记录赫哲族说唱艺术“伊玛堪”、“嫁令阔”的声像资料,对赫哲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还召集四排乡各族文艺精英组建“嫁令阔民间艺术团”,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付占祥担任艺术指导,聘请文化馆舞蹈教师定期授课,组织排练“嫁令阔”、“伊玛堪”、“萨满舞”等赫哲族传统民间艺术,加深了各族群众对赫哲文化的理解认同。在去年全国第九届乌日贡大会上,四排乡“嫁令阔民间艺术团”表演的萨满舞《降妖除魔》、《开江谣》和嫁令阔《呼那吉林格》分获特别奖、三等奖和最佳作曲奖。另外,支队还投入专项资金启动了乌日贡广场LED屏幕、汉赫双语路牌、渔船民俗彩绘等建设项目,招商引资成立了赫哲民俗工艺品制作公司,以公司化、规模化运行方式对赫哲族鱼皮画、桦树皮制作等民间传统技艺加以保护和传承。 展示赫哲民族文化魅力 支队主动聘请技术人员帮助四排乡政府建设了四排赫哲族乡旅游文化网站,将搜集整理的赫哲族艺术声像资料分类录入网站,通过直观方式向观众展示赫哲民族文化。同时,支队还联合乡政府组建了专题片摄制组,制作拍摄了赫哲佳肴美食、民间风采、赫哲人家等不同类型专题片30余部,充实旅游文化网站内容,让更多人走近赫哲族、了解赫哲族。与此同时,支队民警跟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桦树皮制作技艺传承人付占祥学习“桦树皮制作技艺”,和赫哲族群众一起跳“萨满舞”、进行“杈草球”比赛,在日常走访中深入挖掘、反复提炼民族文化内涵,并进行推广传承。支队与四排乡拓展赫哲族渔猎文化、萨满文化、拓荒文化的深层内涵,依托四排乡旅游文化网站、全国网络媒体龙江行、中外旅行社联谊会等渠道,大力宣传赫哲神韵、乌苏里情怀等民族风情。经多方宣传协调,四排乡政府受邀参加了第九届中外旅行社联谊会,签署了《北戴河-东极旅游行业交流合作框架协议》,将四排乡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纳入“中俄旅游大通道”,有效扩大了赫哲文化品牌知名度。 引领边疆民族团结进步 支队坚持将民族文化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先后联合举办赫哲族乌日贡大会、河灯文化节、文化交流文艺专场演出等文化娱乐活动30余场次,组织群众学跳赫哲族舞蹈、学习烹饪民族美食,促进不同民族间的沟通交流,增进了各民族群众之间的感情。同时,支队将文化育民工程送到辖区群众身边,开展“红色电影走基层”活动,利用数字电影放映机为少数民族群众播放《乌鲁木齐的天空》、《红河谷》等民族团结影片,引导群众抵制不良思潮,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还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积极为群众致富出谋划策,扶持20户村民发展“农家乐”,推出集吃、住、玩“一条龙”服务的“赫哲家庭一日游项目”,依托“北戴河——东极”旅游合作路线和每年一届的赫哲族开江节、河灯节等活动,吸引力大量游客到四排乡体验民族文化风情游,旅游旺季平均每日接待游客超过300人。另外,举办实用技能培训班、民族文化传承学习班,6名自主创业人员在县内开办特色渔村、

往届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文学理论》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 一、概念题(共 30 分每题 5 分) 1、文学决不是单个人的精神过程,而是一种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们中间的复杂的社会活动。(1分)它包含着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所谓四要素——作品、世界、作者和读者,因而应当有一种通盘的和全面的思索,不能仅仅看到一个而忽略其它。(3分)不妨说,文学是一种以作品为中心的包含世界、作者和读者等多重环节的社会活动。(1分) 2、在读者阅读时,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发挥作用。我们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接触媒介的状况,称作媒介优先。(5分) 3、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2分)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2分)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1分) 4、二分法是指中国古代和希腊分别出现的一种以有无韵律为标准的文类划分方法。(5分) 5、意象,在人文学科中通常有四类:(1分)一是心理意象,即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感性形象;二是内心意象,即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构想的意向性设计图像;三是泛化意象,是文艺作品中一切艺术形象的泛称,可简称“形象”;四是观念意象,即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4分) 6、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基础上,在创作动机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完整的意象系列的思维过程。(4分)它是文学创造过程最实际、最紧张、也最重要的阶段。(1分) 二、简答题(共 40 分每题10分) 1.文学概念的三种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1分)广义的文学是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学作为文化的基本含义是:(1)理解文学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开阔的文化视野;(2)文学发展是人类文化积淀的历史结果;(3)文学现象归根到底是某一文化形态的体现。(3分)狭义的文学是作为审美的对象;文学作为审美的基本含义是:(1)文辞华美,“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2)对激情的体验和调动;(3)文学作为一种诗意的表达。(3分)折中义的文学是作为惯例的规范;惯例的三方面要求是:首先,呈现形象的世界;其次,传达完整的意义;再次,蕴含特殊的意味。(3分) 2.意境是指抒情形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5分)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意境的产生同庄禅精神的影响以及色空观念的催化有很大关系。(5分)3.共鸣是指人们在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所产生的同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4分)其要点有二:一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感应与交流,二是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时的共识;(2分)产生共鸣的原因有:读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优秀作品表现了人类的共同美,读者人生体验与作品情境的一致,基本人性的相通以及主体心理的同构。(4分)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一、填充题 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 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二、单项选择题 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C)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 C.民族群体之间 D.民族个体之间 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D)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 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 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 3.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B)决定的。 A.结构 B.性质 C.社会基础 D.发展规律 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D)。 A.平等 B.团结 C.互助 D.和谐 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D)。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互助与互利 D.和平与发展 三、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ABCE)。 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 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 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 D.习俗交流交融关系 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ABCE)。 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B.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C.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 D.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 3.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BCE)。 A.民族团结的实现 B.民族利益的照顾 C.民族权利的保障 D.民族经济的进步 E.民族发展的促进 4.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ABC)。 A.自然因素 B.民族自身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 E.政治因素 5.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ABCD)。 A.民族居住混杂状况 B.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 C.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 D.民族间通婚情况 E.民族间经济交流情况 四、辨析题 1.我们不能把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一概纳入民族关系之中。(对) 2.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不同民族的单个人之间的关系。(错,民族群体间的关系) 3.不应把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所涉及的所有问题都作为民族关系。(对) 4.社会主义社会已不存在民族间的不平等现象。(错,民族平等有不完全性)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只会给民族关系的发展带来促进因素。(错,也会给民族关系带来一些消极因素的作用) 五、论述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现阶段民族关系呈现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里,我国各民族平等和谐、团结奋斗、繁荣发展,是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1)各民族间的交流增多,杂散居现象更为普遍,民族关系更加密切。 (2)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增多,差别性越来越小,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 (3)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兴旺发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卷 班级 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总分________________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我国的政体是 民民主专政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主集中制 政治协商制度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形象地说明( ) 理想就是现实 现实不能成为理想 理想是可以自发实现的 理想的实现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全民族抗日战争,这些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 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道德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多种功能。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是道德的( ) 调节功能 认识功能 激励功能 沟通功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名言警句,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 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内容 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内容 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内容 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内容 外出旅游时,游客主动把瓜子壳、水果皮等收拾干净,放到垃圾箱里。这种行为是( ) 多此一举,因为有专人打扫 保护环境,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现 勤奋劳作,自觉遵守家庭美德的表现 服务群众,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的表现 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这是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中( ) 办事公道的要求 爱岗敬业的要求 诚实守信的要求 奉献社会的要求 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有着基本的道德要求。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 ) 坦诚交流,真诚相待 朝三暮四,见异思迁 互相尊重,人格平等 文明相爱,健康交往 “亲愿亲好,邻愿邻安。”亲属邻里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这是家庭美德中( )

(完整word版)文学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理论期末考复习 1、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意义 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人的创造是依靠自己头脑的思考,在创造过程开始之前就已考虑到了自己创造的结果。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人的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 ①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对象”指客体,“诗意情感”是指诗化客体。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对象化是指外化,呈现,形式化。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这样才能生发出诗化的关系,而不像动物的生命活动完全从属于自然。在生活活动的过程中,人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条件自由地选取感觉事物的角度,人感觉事物的角度又是多样化的,人的生活活动除了经济技术和革命实践意义之外,就是审美创造意义。 ②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自觉”在哲学意义上自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能动”指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合目的性”是指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根据一定的需要而设计的,“合规律性”是指人的生活活动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合乎或遵循一定规律的。文学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形态,它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自觉能动的创造,在这种创造中,可以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也就是达到全面地表现人的本质特性。 ③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人的生活活动是对人“本质力量的确认”。人的生活活动作为对人的本质

力量的确认,实际上是审美产生的基础。在审美活动中,人在直观的层次上是审“对象”,而在深蕴的层次上,却是通过对象来审“自己”。只有在先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审己”。同时,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认。通过创造和欣赏文学,人的本质力量可以尽情展现出来,使人更深切地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2、模仿论和表现论有什么区别。 ①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 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英国浪漫诗人华兹 华斯曾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我流露。” ②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虽不否认这一 点,但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因而看重考据 式的批评。 ③表现论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 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 3、劳动在文学发生中的意义。 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 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 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 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 的,而这一目的又是源于某种需要而设定的。如,史前人类在集 体进行的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与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③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时代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

民族理论考试题解

民族理论题目 吴松海 1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三股势力:就是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 3四个认同:一.强化祖国的认同,二.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 三.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四.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 4我国处理民族宗教的四个维护原则:必须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5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色: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和谐。 6我国民族关系的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7我国少数民族干部的特点和优点: 8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是哪些?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成立)和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成立),还有30个自治州、116个自治县、3个自治旗。 9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级别?我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目前中国共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括号内为设立时间及行政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呼和浩特) (第一个建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乌鲁木齐)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15日,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银川) 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拉萨)(最后一个) 还有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此外,还建立了1100多个民族乡。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拥有广泛的自治权 10我国民族自治区是哪些?我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11我国最最早成立和最密集最大的自治区? 12我国民族乡及其性质?民族乡是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在相当于乡一级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的基层行政区域。民族乡是我国基层政权的一种形式,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重要补充。它是我国在不具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条件的少数民族较小的聚居地方建立由少数民族自主管理内部事务的乡级基层政权 13民族自治机关及其性质?各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是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的基础和前提。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成和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 14民族自主权?

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

主题:民族团结 题目: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课程:中国民族宗教理论与形势政策 姓名:刘骏青 学号:12015240064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 班级:汉教(2)班

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 摘要: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我国民族团结统一的意识形成与发展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民族融合的趋势不仅体现在政治上,更体现在文化上。在胡风影响下,服饰、饮食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开始,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各民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反帝反封建的过程。各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由此可以看出,各民族的团结都是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固有的优良传统,是任何人都不可动摇的。 关键词: 民族团结融合胡风服饰饮食近代史共同抗日 正文: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文化是五十六个民族多元文化的的融合和淬炼,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五十六个民族齐心协力,融汇进取,相互交融,相互联系,在长期以来的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共同构成的。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中华各民族互相团结,相互融合,进行着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交流和借鉴,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又共同拥有着一脉相承的共性,薪火相传,长久不息。 中华民族的整体性不容亵渎,不容置疑。 到春秋战国,我国各少数民族早已有了开始交流的动向。各时期的统治者,也都顺应各民族融合和交流的趋势,颁布了一系列适应国家发展的民族政策,以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协作,促进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伟大的先哲孔子早就提出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民族问题,这对民族问题的发展有很大的裨益。“孔子提出一种以文化心理素质为脊柱、部分族类、一视同仁、兼容并包、共同发展的民族观,正确总结了华夏族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也反映了春秋时代民族关系进程的主流。”[1] 这足以看出,我国民族团结统一的意识形成与发展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 自春秋战国以来,我国逐渐开始由分裂走向统一,团结和平共处的意识也愈发强烈。在这一时期,我国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发生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的其他少数民族匈奴、东胡、戎、越等通过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这一融合兼并过程,为后来秦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的形成,我国在各方面,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逐渐开始了统一之路。 在长久的朝代更迭中,虽然有动荡分裂,但是仍然还是不断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统一。一直以来,无论朝代如何更迭,各个朝代的皇帝却都一贯尊崇儒家思想,自然,大统一的思想也就得到了不断的继承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我国民族融合史上的第二次大融合:蜀国与西南少数民族民族联系加强,吴国境内的山越和汉族共同开发了江南,西晋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 特别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这次大融合高潮的顶点在南北朝时期。在此之后,各少数民族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 “隋唐时期的民族观,视夷狄与华夏为一家,爱之如一。 文成公主入藏,彝族和白族在中华统一政权的一部分上的文化认同感、亲和力以及政治上对统一的维护,在壮族、回族中传播,在蒙古族和满族中传播 宋辽时期,相对正确的宗教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消弭民族矛盾,有利于自己政权的生存和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库整理

1、什么是文艺学? 2、什么是文学理论?(学科归属、研究对象、品格) 3、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4、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的“镜”与“灯”各指什么? 5、文学活动的构成?例:什么是模仿论/表现论等?(四要素即四种理论视角) 6、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例:巫术发生说等概念?哪一种最合理?为什么?文学活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的原因? 7、文学的含义?(三种含义) 8、什么是审美?审美指什么? 9、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 10、怎么理解文学是一般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 11、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 1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13、文学语言的主要特征? 14、什么是话语蕴藉? 15、什么是精神/物质生产?关系? 16、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活动的区别? 17、文学创造的客体与主体? 名词解释 1.话语:文学是一种话语。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 即一定的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2.陌生化(P142):以不常见的称谓来描写事物,而以作者或任务似乎从未见过此事物。 而不得不以陌生化的眼光把事物原原本本的具体的描写出来。从而使艺术描写不落俗套,产生一种奇特的新鲜感。 3.有意味的形式(P176):由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 意味的形式”。“意味”是指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情感是意味的唯一来源。艺术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形式,即“有意味的形式”。 4.艺术真实(P153):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 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这是一种特殊真实,是主体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儿创造出来的审美化真实。) 5.熟悉的陌生人:别林斯基认为,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因 为它来自生活,使读者能从这一典型形象联想到某些类似的人物。“陌生”是因为有这样个性特征的人似乎从来没有过,是寄托作家审美理想的新生命,指文学典型具有独特的个性,文学典型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是古今唯一的独创,是一个读者熟悉的陌生人。 6.艺术发现(P127):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 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7.期待视野P324:在文学阅读之先河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 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即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示,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民族理论论述题

论述题例题 标准答案 1、试述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 第一,?? 是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第二,是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第三,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第四,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我国现阶段提出的民族的基本特征和斯大林所述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答案:斯大林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共同体。斯大林对民族的这一论断,无疑对我国民族识别工作有极大的启示。虽然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是针对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形成的民族,即现代民族提出的,然而民族是个历史范畴,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我国的民族理论在四个特征的基础上还特别强调共同历史渊源、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和共同心理认同。 3、如何区别和理解民族同化、民族分化、组合、民族融合、民族消亡

民族融合是在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发生的无强制手段的过程,无论是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或者若干民族聚合为一个新的民族,都是无意识无目的的。民族同化则是某些民族(主要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民族)通过采取带有强制性的政策措施,改变被统治民族的属性来达到使其他民族 的成员合于本民族的目的,这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和 行为。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发展程度接近的形式,是民族过程的局部现象。民族分化、组合民族分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某些部分从这一民族的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如历史上出现的“同源异流”的情况就属于这一类型。民族组合是指某些民族或某些民族的部分特征在一定的条件下新 组合成一个新的民族的现象。如历史上“异源同流”的现象就属于这种情况。民族的融合与同化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即民族的融合和同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民族组合过程中,经济文化和人口的优势是决定民族组合趋势的基本条件。民族融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消失。而民族消亡只有在阶级消亡、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是民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历史过程的必然结果。.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现阶段民族关系呈现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3分×5=15分) 1、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2、供给:是指在某一时间内,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商品数量。 3、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某国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4、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组合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 5、公司:是指依法集资联合组成,有独立的注册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 二、填空题(1分×15=15分) 1、垄断竞争、寡头垄断 2、使用价值 3、支出法、收入法 4、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5、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6、固定、可变成本 1、(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3分) (2)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2分) (3)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第二,价值规律自发的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价值规律引起和促进优胜劣汰。(3分) 2、(1)联系:第一、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没有商品流通就不需要货币流通; 第二、货币流通对商品流通又有反作用,货币流通不畅会影响商品流通的发展; 第三、二者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价值运动的形式,都是连接生产与消费,为生产与消费服务的。 (2)区别:第一、表现形态不同,商品流通以实物和劳务表现出来,货币流通以货币形态表现出来;第二、作用不同,商品流通为生产和消费服务,货币流通为商品交换服务; 第三、流通方向不同,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反方向变化。 3、(1)分配方式有:劳动收入、资本收入、经营收入 (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的原则;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4、(1)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2)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 (3)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 (4)实施西部大开发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地区经济协作发展的客观要求。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促进民族团结》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促进民族团结》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2)知道我国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制度。 能力目标 理解促进地区共同繁荣和民族地区进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少数民族大发展的事实说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义务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理解我国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制度为保障。难点: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促进民族团结是国家、社会共同的责任。教学方法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附《中华民族歌》)中华民族兄弟多,五十六族齐欢歌。汉壮蒙古维吾尔,藏回朝鲜哈萨克;苗彝布依鄂伦春,满侗哈尼塔吉克;瑶白傑傣达斡尔,黎傣土家鄂温克。东乡他佬珞巴土,布朗纳西高山畲;拉祜彳乞佬水阿昌,撒拉毛南彳瓦锡伯;普米德昂羌保安,门巴裕固怒景颇;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京基诺;独龙赫哲俄罗斯,团结奋斗建祖国。 2.设问:你能从《中华民族歌》中找到哪些民族?从《爱我中华》中感受到中华各民族之间是什么关系? 3.学生交流。 4.教师引言: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人民要富强, 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知识点一民族大家庭 1.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以—汉族_ 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2.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_ 平等_、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

2017中央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2017中央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一、填充题 1.随着( 资本主义上升 )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 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2.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 )渊源和(族体 )渊源等。 3.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 次生形态 )民族的形成中 起了重要作用。 4.民族的分类,以( 民族属性 )和( 民族特征 )为基本依据。 5.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 民族特征 )和主观上的( 民族 意愿 )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B)。 A.夷狄 B.族类 C.夷族 D.蛮夷 2.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C)时期。 A.春秋战国 B.秦汉 C.南朝 D.隋唐 3.孙中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 D )。 A.血统 B.语言 C.风俗习惯 D.自然力 4.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 D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5.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 D )。 A.1954年 B.1965年 C.1978年 D.1987年 三、多项选择题 1.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 AC )等基本属性。

A.自然属性 B.人文属性 C.社会属性 D.文化属性 E.生物 属性 2.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力,其中包括(ABCDE)。 A.血统 B.生活 C.语言 D.宗教 E.风俗习惯 3.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ABCDE )。 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文化 D.共同经济生活 E. 共同心理素质 4.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ABCD )。 A.奴隶制民族 B.封建主义民族 C.资本主义民族 D.社会主义民族 E.共产主义民族。 5.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 AD )。 A.民族特征 B.历史依据 C.现实依据 D.民族意愿 E.就近 认同 四、辨析题 1.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 (错,还有自然属性、生物属性等多维属性) 2.民族是在生产方式、语言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 (错,还有历史渊源、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方面具有共同特征) 3.我国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是完全按照斯大林的民族特征理 论进行民族考察的。 (错,辩证的科学的运用) 五、论述题 我国现阶段提出的民族的基本特征和斯大林所述有哪些相 同与不同?13 相同点: 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不同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