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协调农村发展建设与河道生态保护的关系,同时尽量维护河道原有的自然地貌和水文特征,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和谐,根据农村河道自身特点,农村河道的生态修复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污染物源头控制、河道内水质的生态修复、河道护坡的生态修复。

3.1 污染物源头控制

如果使河道水质得到改善,必须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与城市河道治理中大量采用管网收集和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污染源的截留相比,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分散、农业面源广泛、垃圾秸秆普遍,畜禽粪便常见的现状下,进行分散型污水处理,或者在污染发生前加以抑制是主要手段。这种情况下技术固然非常重要,但更为有效的措施可能是环境管理。在农村实施环境管理和城市有所不同,仅仅依靠环境立法和执法是很难奏效的,应该通过将环境保护融入农村的生活和生产中。农村河道的生态修复,除进行污染源的控制,更应从现阶段农村社会特点出发,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角度,来完善环境管理体系,抑制污染源的产生。

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角度,在我看来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在农民中倡导正确的施肥方法,即在农作物对肥料需求旺盛时期集中施肥,其他时期少施肥,绝不过度施肥,以减少流入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物质。由于农村地区大多进行着畜禽类的养殖,从而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对此我认为国家应该鼓励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畜禽粪便、废水的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避免其进入水体从而造成污染。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从养殖工艺上进行改进,从养殖场条件加以改进。少污水排放的畜禽圈舍,就是一种很好的从源头减少养殖污水排放的方式。如美国已使用的少污水排放猪舍,通过在舍内地面铺设有机厚垫料吸收污水,将液体废弃物转化为固体,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少排放甚至零排放。这种方式具有投资和运行成本低、通风和温湿度控制系统能耗低等优点,且铺设的垫料一般为秸秆、干草、稻草等农村易得的物料,垫草废弃物堆肥后,施于农田又有效的避免了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农村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家庭垃圾被直接堆放到河道两旁,没有进行一定的处理,过多的堆放必然会对河道产生影响,恶化水质,破话生态。对此,我个人建议可以在农村分建家庭垃圾回收移动屋,定期将回收屋中的垃圾输送运至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

3.2河道内水质的生态修复

总结国内外众多河道的生态修复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技术。借鉴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技术,农村河道的修复应采用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运行成本低廉,还可以结合景观改善河道及其周边休闲娱乐场所的建设的修复措施、技术。农村河道污染与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在应用城市河道修复技术对农村河道进行修复时,在其适用性上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下面着重介绍几种城市河道生态修

复措施在农村河道的应用。

3.2.1引水换水—“以河养河”

在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中,一些河道利用引水换水对河道中水质进行改善。通过从其他水库进行适量的调水,对河道内被污染水体进行稀释同时替换河道内被污染水体,从而恢复河道内的水生态环境,提倡多目标的水库生态调度。该方法对于农村河道的生态修复并不完全适用,因为农村地区据水库较远,进行调水费用会较高,但并不是完全不适合,由于农村地区河流水资源丰富,可以从其他近距离河流中进行调度,降低成本,从而形成以河养河的局面。农村河道水系交错连通,具有改善水生态环境状况、提高水资源统筹调配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形成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引排自如、多元互补、生态健康的水系连通的网络体系。倡导“以河养河”的创新长效管护制度,降低河道管理成本。由于农村地区大多家庭会进行禽类的养殖,但如果是不加控制的养殖就会对河道的水质产生影响、破坏河道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这一问题上,个人认为,可以在河道开展合理养殖,将禽类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这一工程中应注意控制饵料的投放,以减少污染。

3.2.2农村河道的清淤疏浚

农村河道淤泥的主要来源是堤岸水土的冲刷流失、进入水体的固液相污染物的逐步沉积、水华产生的大量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累积等。由于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营养盐等污染物成分,河道的底泥会再度释放污染物形成内源污染,因此需要后续的清淤疏浚工程措施以减少能源污染负荷。在城市河道的清淤疏浚的过程中,清淤的淤泥没能够加以利用,直接进行处理,与城市不同的是,农村地区面积广阔,且种植了大量的农作物,同时农村河道的底泥中含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有机物质,因此我们可以将河道清淤淤泥作为土壤基质来种植经济作物。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水质的改善,同时还可以收获农作物,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补偿了一部分污染治理的投资成本。清淤工作本就是脏累的工作,但如果淤泥可以作为土壤基质,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这对于农民来说会有一个较好的调动性,进一步促进了清淤工作的顺利进行,更好地达到河道修复的目的。

3.2.3 生态浮床的改进应用

生态浮床技术是运用无土栽培的原理,是通过植物吸收、吸附、微生物降解等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该技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等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广泛应用于富营养化的河道、水塘、湖泊等水体。在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中,生态浮床技术除注重净化效率外,更多考虑景观需求,投入成本无法得到补偿。因此,在对农村河道进行修复时,我们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将农作物作为浮床植物,进而实现对于农村河道的修复。

在江苏无锡直湖港支流王店桥浜,采用水稻作为浮床植物,进行了水体修复。王店桥浜全长约800m,生态浮床设置于中间河段,长约280m,水面积约4200m2,浮床总面积1000m2。

下图为河道周边土地利用情况及水质监测断面设置图。

图1 河道周边土地利用情况及水质监测断面设置图

进行修复前河道水体氨氮平均2.71mg/L,总磷平均0.27mg/L,全河道透明度均在0.20~0.30之间,水质为劣Ⅴ类,受直湖港闸控影响,水流速较小。修复一段时间后,对河道内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如下图所示。结果表明:浮床区域(3)水体氨氮较区外(1)降低平均19.1%,达到四类水质标准,通过测量245区域发现,,越接近浮床设置的中心区域,氨氮去除效果越明显;对磷的去除效果,浮床区(3)较区外平均降低22.3%,最低达到0.15mg/L,生态浮床水稻对总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图2 河段各监测点氨氮及总磷浓度及降低比例

从上例可以看出,利用农作物作为浮床植物对水体进行修复,不仅可以实现对水质的改善,同时还可以收获水稻,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补偿了一部分污染治理的投资成本。因此,在对农村面源污染及农业生产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当地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植物构建生态浮床,改善水体水质、修复水体生态,达到因地制宜、节省投资的目的。

3.2.4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在农村河道应用

在我国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热衷于采用种植植物进行净化的生态净化技术来解决水质问题,即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利用河道内的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等进行水质的净化。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而植物本身具有吸收氮、磷的作用。农村河道与城市河道水体污染来源不同,因此,水生植物恢复技术应用于农村水环境生态修复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水体主要污染物来源,进行分段或分区实施,并依据当地物种因地制宜进行植物的区间配置。在河道水质的恢复过程中,要注意补种或收割,以维持一定的配置比例和适度的生物量,避免存在植物季节性的腐烂,还原有机物,使氮磷重返河道,从而实现长效净化水质、逐步完善生态系统结构的目的。

3.3河道护坡的生态修复

在河道中,护坡是河流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护坡的生态修复也尤为重要。农村河道护坡应考虑洪水冲刷安全、生态景观、经济合理实用等方面的要求。生态护岸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以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能够承受洪水、侵蚀、波浪、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景观设计方面,要考虑河流风景的整体性,综合考虑护岸的设计。使景观显得自然生动。更接近于天然河流,以达到河川景观的宜人效果。生态河道岸坡还要实用、适用,必须考虑沿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尽量利用当地植物、树种和石料,就地取材,综合利用。

农村河道护坡与城市河道的生态护坡有所不同,城市由于道路建设,水泥堆砌等原因,多为硬质堤岸,且所处地形基本一致,而农村河道分布广泛,所处地形复杂,因此不能直接引用城市护坡技术。根据地域地形地貌的特点,我国农村河道可划分成平原区河道、丘陵区河道以及山丘区河道三大类,不同结构的河道,其护坡材料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农村河道生态修复过程中,应结合农村河道所处地形及水流状况适当的借鉴城市河道护坡修复技术,对农村河道护坡进行修复。例如在我国城市河道护坡中新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引用较为广泛。生态混凝土护坡,是采用多边形预制混凝土板块,规则堆砌在河坡上,预制混凝土板块中间设有孔,在孔中种草、栽植植植物,形成绿色生态护岸。该护岸形式具有一定的抗水流冲刷能力;而且,孔洞部分适合植物生长、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形成和谐的水中、岸坡、水上交流共生系统,较好地实现护岸的生态化。但是对于农村水量较小,水流较为缓慢,污染相对严重的的小型河道就会有点大材小用,对于这类农村河道我们可以采用自然(种植)草木护坡,采用根系发达的原生草木来保护河堤稳定及生态。根系发达的固土植物在水土保持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利用植物发达的根系进行护岸固土,既可以达到固土保沙,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还可进行景观造景。这种类型护坡简单易行,造价低廉,非常适宜农村小型河道。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护坡类型如下表所示:

表1 常用护坡的材料及特点

河道护坡作为农村河道的掩体和保护层护坡材料及其技术的应用直接关乎农村河道自然风貌的留存于生命体征的延续。因此,生态护坡合理应用是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环节之一。

4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建议

⑴尽可能维持农村河道原有形状和堤岸土质,保护河道生态系统,促进原有生态系统快速恢复。

⑵河道岸坡尽可能使用木桩或原有黏性土壤基质,避免硬质坡岸的过度使用,以保障河道物质和能量物相之间的交换,保存河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⑶实行河道资源利益共享机制,充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农村河道管护的积极性。

⑷发挥资源整合机制的能动性,整合农村河道治理的各项资源,以解决农村河道治理的长效管护经费问题。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下,农村该如何以生态修复发言稿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下,农村该如何以生态修复 2017年10月26日 为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破解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治理难题,重现“绿色青浦,上善之城”的生机活力,2017年,**村在区、镇各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于3月底前完成了村内5.5万平方米违法建筑的拆除工作,关闭和整改环保问题企业17家,并于5月完成了青浦区“无违村居”验收工作。据此,**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五违四必”工作的整治阶段告暂一段落,目前正逐步迈入下一阶段,工作重心由环境整治转向生态修复,力求以生态修复为引导,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长效发展。 一、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恢复农耕产业面貌。 一是推进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粮田、标准化果园硬件配置水平、推进小型农田水利治理工程、恢复和提高防洪排涝标准,新建和完善输水管道、排水明沟、完成低洼为区改造,以提高农用地综合利用率,保障农业生产。二是加快198减量土地复垦。“198”地块企业减量是防止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及时修复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自2014年以来,**村积极主动配合党委政府实施“198”地块企业减量,通过拆除复垦等土地整治,在修复平整和种植农作物的原则上进行

生态修复,将建设用地恢复为农地,恢复土地农用价值。下一步,**村将充分利用198地块减量“让”出的土地引进高新农产业,以生态农业为亮点,恢复农耕产业面貌。三是加紧整合农、林资源。**村拥有三块农产业项目,500亩稻米标准化生产基地、400枇杷标准化生产基地和800亩名贵树木园。目前管理得当,水田由稻米专业合作社进行种植管理、枇杷园计划收回、名贵树木园已与上海园林公司进行沟通,同意进一步开发,**村正加紧整合农、林资源,通过统一开发管理,配套相关设施设备、技术人员,夯实现代农业基础,生产出更优质的农产品。四是适量投放鱼苗净化水资源。**村区域范围内水资源丰富,拥有16条中小河道,全长8.2公里。生态整治后,**村提出“河道长”工作体系,并在试点河道五家埭河道投放适量鱼苗,由河道长进行管理,实现“以鱼治水,以鱼养水”的目标,保持河道长治久清的同时,促进和保护河道的生态平衡。 二、加强资源保护力度,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一方面,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加大农业方面污染防治力度,提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在保证产量的同时,确保产地环境安全,产品安全。实施种植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区域示范工程,全村共有3个湿垃圾处理利用点,将秸秆、杂草、落叶综合利用,转化为有机肥后全量还田。

河道生态修复基础

河道生态修复基础知识 一、概况 河道生态修复是指在生态学原理基础上,使用综合方法,改善水文条件和河道地貌学特征,修复受损伤的水生态系统的生物群体及结构,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和强化水体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并能使生态系统实现整体协调,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是根据自然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要求,恢复河道自然属性,改变因城市化和传统水利工程所造成的河道的非自然面貌,消除因此带来的生态胁迫,为河道内及滨河的生物重新构建栖息场所,使得生态系统恢复到接近自然的状态,从而恢复城市河道各种功能,保持河道健康。 二、世界河流生态修复进展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河道重返自然的生态修复。从上世纪70 年代起开始,发达国家针对人类活动干扰对河道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开发了河道生态修复的理论和技术。并在河道整治工程和堤防工程设计、施工规范中增加了河道生态建设的内容,或颁布了专门的河道生态工程设计导则。 目前,国外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包括以下:根据“给河道以空间”的洪水管理理念,建设分洪道、降低河漫滩高程;恢复河道连续性和蜿蜒性;河道岸坡生态防护;重建深槽和浅滩序列;恢复洪泛区湿地;创建河道内生物栖息地结构;建设亲水设施;应用多孔和透水护岸材料和结构等。同时,利用生态学理论,采用生态技术修复受污染河水,恢复水体自净能力,如: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河道直接净化技术、氧化塘处理系统、植物——土壤处理系统、水生植物处理系统、生物操纵技术等 1)德国的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 德国的Selferr 首先提出近自然河溪治理的概念。它是指能够在完成传统河道治理任务的基础上,接近自然、经济并保持景观美的一种治理方案1。20 世纪50 年代,德国创立了“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提出河道的整治要符合植物化和生命化的原理。70 年代中期,德国进行了称之为“重新自然化”关于自然的保护与创造的尝试,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拆除了被砼渠道化了的河道,将河道恢复到接近自然的

河水水体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方案

河水生态修复及景观工程 设 计 方 案 宁波市清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四月

目录 一、项目概述 (1) 1.基本情况 (1) 2. 水体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2) 3.甲方要求 (2) 二、设计原则 (3) 三.设计概要 (3) 四.设计目标 (4) 1、总体目标 (4) 2、水生植被修复目标 (5) 3、水面景观目标 (6) 五、施工流程和单元说明 (7) 1、施工流程图 (7) 2、单元技术说明 (8) 3、生态修复景观平面布置图 (12) 六、工程概算 (13) 1、水生植物清单 (13) 2、浮岛(含水生植物、器材)费用列表 (13) 3、微生物、载体、药剂费用列表 (13) 4、投资预算表 (14) 七、承诺 (14) 工程效果参考图(附) (15)

水体生态修复及景观工程设计方案 一、项目概述 1.基本情况: 现企业厂区内有环厂房内河河水富营养化,造成水体污染,环厂内河治理段总长约2500米,水面宽度10-15米,治理段总面积约达30000多平方米。水体透明度差,高温季节水面经常爆发蓝藻水华,且水质易发绿发臭。经我公司现场取水样检测,水质数据如下:COD:100mg/L; BOD:15mg/L; PH:7.3 氨氮:5mg/L; 总磷:17mg/L; 2.水体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2.1、内源污染影响:工程水域长期受雨、污水及死亡藻类沉积影响,故有较多的有机污染物和化学物在河床底部淤积,通过与上覆水体的反复交换,不断向上释放高浓度污染,成为对水域污染贡献率较大的内源性污染源。而且平时河道水体基本不流动、交换量小,自净能力丧失。 2.2、面污染源进入:河道的雨水汇集区域面积较大,而河道护坡设计单纯考虑了水利防洪的需要,忽略了水陆交界的生态性,造成了沿河地面污染随雨水地表径流未经湿地、生态驳岸的阻拦和缓冲直泻入河。

农村河道整治规划

农村河道整治规划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1治理标准的确定原则 (1)与前置性规划文件相协调的原则。对于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而言,区域的总体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的防洪规划等规划均属于前置性规划文件,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的标准制定应以前置性规划为指导,一般不应超出上位规划的要求。而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行业规划,在满足规划目标的前提下,规划的标准应从有利于国土资源优化利用、改善农村环境角度出发,与相关规划进行协调,使制定的规划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更具有可实施性。 (2)与相关标准规范相协调的原则。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涉及防洪、治涝、灌溉、供水、环境改善等多个部门与学科,为了适应规划和专业技术的需要,国家和各行业已颁布了一系列的标准、规程、规范等,以便于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在开展相应规划和工程时能够有统一的标准和依据,对规划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依据相关标准规范来制定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的规划标准,不仅能够保证规划的先进性,使拟定的方案更合理科学,而且能够更好的与法律法规、区域及相关规划衔接。 2农村河道整治类型划分 (1)防洪排涝治理为主。一个区域的防洪排涝安全是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农业生产活动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规划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到水系的防洪排涝功能。通过对项目区现状情况的分析,对于河道水质相对较好,但堤防护岸存在破损、河道淤积造成行洪排涝能力下降的情况应把规划的重点放在防洪排涝治理上。防洪排涝治理关注的重点应以保证河流的行洪过流能力,保障堤防护岸的稳定安全,要求堤防护岸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能够抵挡洪水的威胁。通常来说,流域中上游区域,人口密度较小,经济活动不频繁,相应的河流水质会较好,例如浙江省遂昌县位于钱塘江流域和瓯江流域的中上游,全县主要6条河流水质处于Ⅰ~Ⅲ类水之间,均符合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县,因此遂昌县从治理工程类型上就可以定位为以防洪排涝治理为主的类型。 (2)生态环境治理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地区都很重视河道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兴修了大量的堤防、水闸、泵站等工程,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基本达标。但由于的发展之后不重视污染的防治,或者是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大量施用,生活垃圾的任意丢弃等等原因,造成了部分农村地区的河流水质变差,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对于这样的区域在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整治时,应把规划的重点放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生态环境治理关注的重点应以控制减少入河污染物的数量,提高河流水体的连通性与流动性,增加水体的纳污容量和自净能力,改善河流水质与生态环境[2]。通常来讲,位于流域中下游的平原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工农业生产活动频繁,人口比较密集,河流水质相对较差。如浙江省嘉兴市的桐乡市是国家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市)之一,是浙江省经济十强县(市)和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境内水网交织,田地交错,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

河道生态修复专题报告

河道生态修复专题报告 1、砂坑治理 沙坑的成因分析 导致沙坑形成的原因有人为和自然两种因素,人为的挖沙取石是沙坑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合理的开采利用,破坏地表植被,直接导致沙坑形成。同时风蚀、水蚀也加剧了沙坑的形成。 沙坑的特点分析:一般分布较广、且多数比较零散。 沙坑的危害 (1)破坏土地、影响地表景观。 砂石的开采是以剥离挖损土地为主,显着改变了地表景观,一般沙坑开采前是有植被覆盖的河滩地,甚至是农田。开采后地貌和植被遭到破坏,由于沙石的挖去,地面形成巨大的沙坑,且周围堆置着大量的废石与垃圾,严重破坏地表自然景观,形成一个与周围环境完全不同甚至极不协调的外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度,景观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引起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应。 (2)形成大量沙尘源,容易就地起砂。 沙坑多分布在生态环境原本就很脆弱的河道两侧及荒滩地。由挖沙取石,破坏了植被和表层土壤,形成大面积的荒沙地。到了冬春季节,风起沙扬。 (3)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人工采石挖沙,形成沙坑,造成周边地段地下水下降,加上人工对地面的扰动,使土壤的抗侵蚀性降低,到了雨季,加剧水土流失,并容易引起塌方等自然地质灾害。 总之,由于砂石的开采,沙坑的形成,破坏了生态环境,污染了大气环境,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名的生活水平。 沙坑治理的具体措施 (1)大沙坑治理采取小坡平整的措施 1)平整最小边坡1:5。根据植被生长需要及稳固沙土要求,植被自然生长所需坡度不宜陡于1:5。 2)尽量保证堤脚护堤滩地宽度不小于30m。 3)基本保证每一个横断面内,挖填土方内部平衡,且就近平衡。 (2)有常流水的河道,采取引种水草、封河育草的措施,恢复河道的湿地景观。 (3)干旱河道采取撒播草籽的措施,提高河道内的植被盖度,减少水土流失,避免扬沙。 2、土壤改良 针对不同土壤质地类型,提出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模式: (1)河道基质为砾石类占主体的地段:首先将河道局部小地形地貌平整处理,然后覆盖一层3-5cm层厚的生土,并碾压2-3次,压实,形成一个隔水层。其次将河道内的沙土按照1:1的体积比例与客土进行混合配置。主要客土材料配比为:黄壤土60%,有机质(泥炭和农家肥总计15-20%)+植物纤维(粉碎的农作物秸秆20%-25%)。增加适当的土壤改良剂及保水剂,配好的客土覆盖20cm厚度。 (2)沙质土类为主体的地段:河道平整处理,然后覆盖一层3-5cm层厚的生土,并碾压2-3次,压实,形成一个隔水层。将河道内的沙土按照4:3的体积比例与客土进行混合配置。主要客土材料配比为:黄壤土60%,有机质(泥炭和

六大生态修复技术汇总2018.8.30

六大生态修复技术汇总 水环境生态修复六大技术汇总 1人工增氧技术 1)概念:通过一定的增氧设备来增加水体溶解氧,加速河道水体和底泥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一般采用固定式充氧设备(如水车增氧机、提升增氧机、微孔曝气等)和移动式充氧设备(如增氧曝气船),可以充空气,也可以进行纯氧曝气。 2)优缺点:为好氧微生物及以藻类为食的一些原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有助于好氧生物区系的出现并不断发展,增加了河道生物多样性。但需要提供动力,对相对封闭的水体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2复合生态滤床技术 1)概念:复合生态滤床是一种特殊人工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污水生态治理技术。复合生态滤床是由集水管、布水管、动力设备、生物填料、水生植物及复合微生物等 共同组成。 2)优缺点:建设和运行费用低,能耗少,维护方便,具有一定的景观作用。容易造成堵塞,后期需要人力长期管护。 3生物膜净化技术 1)概念:生物膜净化技术是利用一种全新的织物型生物膜载体,使用经培养驯化的高效微生物和微型生物,附着在填料或载体上繁殖。 2)优缺点:抗污水和

化学物的侵蚀,保证微生物的繁殖力并提高其代谢率。吸附、分解氧化有机污染物、藻类、氮磷等营养物,使河道水体得到净化。投资较高、单位处理效率较低。 4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1)概念: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利用其对污染物的吸收、降解作用,达到水质净化的效果。水生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以及水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富集作用去除水中的营养盐。 2)优缺点:建设和运行费用低,可结合景观设计打造优美的植物景观。周期较长、需要配合其他工程技术使用。 5底泥生物氧化技术 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水体或流动、或受潮汐影响、或间歇性换水,而底泥是河道多年污染的积累,是河道黑臭和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治污、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治污减排、改善环境、防范风险”为主线,依托治理工程,实施综合整治,强化环境监管,打造完善的“治、用、保”生态保护体系,促进流域生态指标明显改善,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任务目标 按照流域性、综合性、系统性治污原则,以提升小清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为目标,深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最终将小清河(段)建设成为集生态、航运、防洪、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沿河两岸建设成为全省生态经济先行区和蓝黄经济增长极,打造“治、用、保”生态保护体系样板区。 三、时间范围 小清河流域综合治理,紧紧围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流域污染治理、构建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和生态修复保护等四个方面,总体分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012.4-2013.12)。重点抓好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及管网配套工程。2013年6月底前,彻底解决我市小清河流域污水直排环境问题。2013年底前,在重点排污口、河流入湖口、支流入干流处,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净化工程,切实发挥湿地系统在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事故蔓延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构建好我市小清河流域“治、用、保”科学治污体系基本框架。 (二)第二阶段(2014.1-2015.12)。2015年底前,我市小清河流域形成完整的流域“治、用、保”科学治污体系,小清河干流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标准,主要支流张僧河、阳河消除劣Ⅴ类水体,基本解决小清河流域污染问题。 四、主要任务 本次治理共实施污染防治、再生水循环利用、生态修复与保护、生态旅游、饮用水安全与环境安全防控工程等6大类22小类98项,计划总投资74.07亿元。 (一)污染防治工程。1、工业污染治理工程。按照新修订的排放标准要求,以造纸、化工和畜禽养殖等行业为重点,开展新一轮限期治理工作,投资5.18亿元,实施14项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工程。从2013年起,我市小清河流域区域内企业直排废水COD、氨氮排放浓度限值分别不得超过60mg/L、10mg/L。对不能按期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实施限产治理,限产治理仍然达不到要求的,依法采取限产限排或者停产整治措施。2、城镇污水和污泥处理工程。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管网铺设、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管网覆盖范围和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所有新(扩、改)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3、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提高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投资4.8亿元,实施2项城乡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及处理场建设工程。到2015年,建成一批符合农村实际的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小清河流域内镇全部建成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基本解决城镇垃圾污染问题。4、农业污染防治工程。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投资6900万元,实施15个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到2015年,确保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率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同时,投资5.8亿元,实施11项清洁种植和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示范面积达到723公顷。投资1.2亿元,实施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节肥等23个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到2015年,基本解决化肥、农药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二)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在张僧河新建橡胶坝16座,提水泵站21座,利用巨淀湖调蓄下泄再生水。加大电力、化工、造纸等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再生水循环利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 措施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协调农村发展建设与河道生态保护的关系,同时尽量维护河道原有的自然地貌和水文特征,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和谐,根据农村河道自身特点,农村河道的生态修复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污染物源头控制、河道内水质的生态修复、河道护坡的生态修复。 污染物源头控制 如果使河道水质得到改善,必须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与城市河道治理中大量采用管网收集和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污染源的截留相比,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分散、农业面源广泛、垃圾秸秆普遍,畜禽粪便常见的现状下,进行分散型污水处理,或者在污染发生前加以抑制是主要手段。这种情况下技术固然非常重要,但更为有效的措施可能是环境管理。在农村实施环境管理和城市有所不同,仅仅依靠环境立法和执法是很难奏效的,应该通过将环境保护融入农村的生活和生产中。农村河道的生态修复,除进行污染源的控制,更应从现阶段农村社会特点出发,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角度,来完善环境管理体系,抑制污染源的产生。 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角度,在我看来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在农民中倡导正确的施肥方法,即在农作物对肥料需求旺盛时期集中施肥,其他时期少施肥,绝不过度施肥,以减少流入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物质。由于农村地区大多进行着畜禽类的养殖,从而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对此我认为国家应该鼓励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畜禽粪便、废水的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避免其进入水体从而造成污染。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从养殖工艺上进行改进,从养殖场条件加以改进。少污水排放的畜禽圈舍,就是一种很好的从源头减少养殖污水排放的方式。如美国已使用的少污水排放猪舍,通过在

河道整治及生态修复监理细则

淮安市白马河上游九条河道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 监 理 细 则 监理单位: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洪泽县白马湖生态保护项目监理部 日期:2016年11月22日

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说明: 1.本细则依据工程承建合同文件、设计文件以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14、《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6版》等有关工程规范编制。 2.编制单位: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洪泽县白马湖生态保护项目监理部 批准人: 编制人: 洪泽县白马湖生态保护项目监理部 日期:2016年11月22日

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1、总则 1.1本细则依据工程承建合同文件及有关工程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编制。 1.2 本细则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理。 2、承包人的责任 2.1承包人应向监理提交建筑材料的采购合同、出厂质量证明、出厂合格证和出厂试验报告。 2.2承包人必须按合同的有关规定建立检测试验室或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施工中采用的建筑材料进行自检取样试验,并按规定将试验报告报送监理审查和核备。 2.3监理可按监理合同规定或项目法人要求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检试验,承包人应为监理的抽检试验提供方便。 2.4承包人计划使用代用材料时,应报送监理审批。 2.5承包人应对提供使用的所有材料负全部责任。一旦发现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应按监理指示予以更换并将不合格的材料运离工地,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和合同责任。 2.6承包人未按规定进行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而造成施工进度延误的,由承包人承担合同责任。 3、申报签证程序

3.1建筑材料进场前,承包人应按合同有关条款规定,将拟选择的有生产许可证的厂家,采购或使用计划,一并报监理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3.2在建筑材料进场前,承包人应按规定,进行检测试验,并向监理报送《进场材料报验单》。 3.3上述报送文件连同签审意见单均一式四份,经承包人项目经理签署并加盖公章后报送监理部,监理部在检查合格后予以签证确认,承包人方可使建筑材料进场。 3.4 如果承包人未能按期向监理部报送上述文件时,由此造成施工工期延误和其他损失,均由承包人承担合同责任。 4. 质量检验程序 4.1钢筋与型材 4.1.1钢筋与型材,生产厂家应有生产资质和生产许可证,每批应有出厂日期、生产合格证及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4.1.2钢筋使用前,按同品种、同等级、同炉号、同厂家生产每60t一批(不足60t的按一批)验收,每批至少取样一组,做抗拉及冷弯试验。 4.1.3钢号不明的钢材,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但不能在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上使用。对钢号不明的钢材进行试验,其抽样组数不得少于6组。 4.1.4钢筋的焊接方法应符合有关规程规范,对使用的不同品种、钢号、直径的钢筋之间焊接均需至少进行一组焊接强度试验。

水库河道整治工程 库区生态保护工程以及水环境修复工程方案

目录 1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项目背景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指导思想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基本原则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编制依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实施范围及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2水环境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项目区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口水库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3问题诊断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目标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存在问题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现状评价 ........................................................................ 错误!未指定书签。4绩效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生态环境效益目标与指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投融资效率目标与指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管理效力目标与指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社会效应目标与指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5技术路线与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河道整治工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库区生态保护工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水环境修复工程 ............................................................ 错误!未指定书签。6效益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社会效益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2经济效益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3生态环境效益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河道生态修复设计浅析

河道生态修复设计浅析 发表时间:2019-07-29T12:37:02.3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徐俊[导读] 摘要:河道治理是如今保护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如今,人们对河道治理的理念在不断的加深,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最初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来对河道进行治理,而如今已经转换为河道环境的保护以及水资源的保护为目的,这样就能够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让河道的开发、水资源的保护以及生态的修复,这三者之间达成一个平衡的状态,这样就能够保证河道不会被过度的 开发,影响到生态问题。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农业农村局陕西西咸新区 712000摘要:河道治理是如今保护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如今,人们对河道治理的理念在不断的加深,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最初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来对河道进行治理,而如今已经转换为河道环境的保护以及水资源的保护为目的,这样就能够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让河道的开发、水资源的保护以及生态的修复,这三者之间达成一个平衡的状态,这样就能够保证河道不会被过度的开发,影响到生态问题。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修复;环境保护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度的不断推进,我国河道的过水面积不断减少,同时河道中的水质污染情况也变得非常严重。对于河道来说,不仅要具有基本的排涝等活动,同时还要具有各类生态功能。但就当前我国各个河道的基本情况来看,河道的生态功能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与体现,很多生态服务都出现了退化。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与探讨我国河道生态环境的实际现状,以及生态治理和环境修复的具体策略与途径。下面也从这些方面,深入全面的进行探讨。 2 河道生态系统的内涵 河道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开放、动态的非线性系统。河道生态系统的结构分为由河道水体和河岸带构成的横向结构、由河道水体在空间位置上构成的竖向结构,由河道内地表水至地下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垂直结构及时间尺度上的变化。河道聚集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同时又是连接海陆河流的承载者,是河流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横向结构。河道水体包括生物以及非生物组成成分,生物成分主要是河道中的水生生物以及生活在河道生态系统的其他物种;非生物成分主要是河道生物生存所必须的水体。河岸带是由依靠河道生存的岸边植物以及迁徙的鸟群等构成的生态小环境。河道水体和河岸带两者构成了河道生态系统,两者决定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物质交换情况、能量储存情况以及生物物种类型等功能。 3 河道现在的状况 3.1 挖掘 进行治理的过程中,河道的形态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发生变化,在进行治理的时候,如果对河流进行截断挖掘等形态的变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河流的面积发生变化,硬化范围缩小,河床的不透水体积也会增加,那么城市的供水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就会出现供水不足的现象,城市中自来水的供应如果补不足,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用户就会受到严重的限制,自然河道的形状大多数都是崎岖盘旋的,那么就可以储蓄调洪,减少洪水冲击的力度,而如今人为挖取的河道受到了人为的改造,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严重的影响到了水流的流动性,水体就不能够自由的交换,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就会加大很多,河道的泄洪能力也就严重地降低,这些对城市的防洪防涝系统影响都是很大的。 3.2 自净能力低 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不高,并且出现了较为显著的水质污染问题。在当前河道体系中,地表径流会携带污染物直接流入河道中,同时一些没有达到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也会流入到河道中,使得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显著下滑,并带来显著的河道水体污染情况。 3.3 河道坍塌和侵占现象严重 由于洪水期洪水的长期冲刷,河水水面抬高,水流流速加大,河水的冲蚀作用以及挖沙、取土等人类活动容易造成土质疏松,侧蚀强烈,致使河道坍塌,影响河岸稳定,威胁堤防。政府对河道的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沿线居民为追求私利,乱搭乱建,盲目地侵占河道,与水争地,造成河道断面变窄、水域面积减少,整体水面率下降,水体流动性较差,致使农村的行洪能力减弱。 4 河道生态修复方法 4.1 控源治污 控源治污是河道生态化建设的前提,直接关系到河道生态化建设的效果。第一,点源污染控制,实施雨污分流建设,进行污水排放口合并,加强排放口监控与管理,对于已完成生态化建设的河道周围的排污口应进行封堵,杜绝生活污水私自排入河道;第二,面源污染控制,在沿河两岸的河道蓝线范围内拆除沿岸菜地及清理沿河堆砌的建筑生活垃圾,严禁农药、化肥以及其他污染物进入水体;第三,内源污染清除,每三到五年一个周期,对河道进行疏浚清淤,针对特殊河道,可以采取生态清淤的方式,避免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4.2 构建人工湿地 想要充分发挥河道的生态功能,就应该立足于河道来构建水文生态系统,并充分构建人工湿地体系。人工湿地的建立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河道的水资源调节能力和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以改善区域气候,提高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当前我国各个城市地区的现代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湿地面积也显著降低,因此更有必要构建人工湿地项目。在具体建设中,地方部门可以通过人工河道治理的整体方式,并通过水陆过渡带等途径来隔离污染水,并修建各个湿地项目。 4.3 生物修复 水生态修复的关键环节是恢复生物多样性,使水体周边环境重新恢复自然状态下的活力,生物修复也因此广受重视,较为多见的如水生动物修复。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繁忙,各类活动产生的有机物质会进入河流、湖泊中,导致水体富氧化,水生植物大量生长。为应对该问题,可投入以植物为食的鱼类,尤其是草鱼和鲫鱼等杂食性、好活动,且对生存环境要求较低的常见淡水鱼,可有效改善水体状态,避免水生植物无限制生长导致的水下氧气不足、动物死亡等问题。生物修复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地工作中,植物修复和动物修复均得到了重视。 4.4 灵活使用人工增氧

谈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谈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26T15:00:00.2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作者:肖孟富 [导读] 摘要:人均水资源的逐渐减少,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破坏了水生态的平衡,导致水体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 广州市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10600 摘要:人均水资源的逐渐减少,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破坏了水生态的平衡,导致水体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本文从水生态修复概念入手,介绍了水生物基础修复技术,然后分析了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要点,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水生态修复技术;河道治理;应用;研究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但是对河道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导致水体出现恶臭及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蓝藻水华泛滥等现象。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能够较好地处理这些问题,而且不需要耗费能源,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低,因此该项技术已经成为河道整治的新措施。 1.水生态修复概念 完整的水生态系统需要具备水生植物群落以及水生动物,同时,还要有数目巨大的微生物以及原生动物等。而水生态修复技术这是运用栽培植物和培养微生物的方法来进行转化水中的污染物,或者进行转移降解等方法,来改善水生物的生存环境,以此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这种技术在目前也是国际上常用的用于治理水体污染的其中一个方法,水生态修复技术不仅具有治污效果好造价低,而且运行成本也低的优点。根据大量实践和研究表明,对河道水体的治理,就一定要从污染源开始进行控制,与此同时,将水生态修复技术与之相结合,从而达到根本上进行治理,恢复水体生态。 2.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内容 水生态修复系统是在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的当今,生态治水新理念的提倡而应运而生。水生态修复技术注重对自然生态和自然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是目前治理河道水生态的关键技术。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称为生态系统,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包括水生植物群落和鱼、虾、螺、贝类、大型浮游动物等水生动物,以及种类和数量众多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等。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具体内容是指利用培育的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和降解,净化水质,改善、修复水生物生存环境。作为目前来讲国际上常用的水体污染治理办法之一,水生态修复技术具有治污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实践生活表明,对河流水环境的治理,必须采取污染源控制和水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方法,实施“截污治污、恢复生态”。 3.水生态修复主要技术类型 3.1生物处理技术 水生态修复技术中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有厌氧处理、好氧处理以及厌氧-好痒组合处理三种。其运用人工培养的适用于分解污染物的一些微生物。运用控制这些微生物的品种、数量以及生长环境等,并结合人工曝气等措施,来加快并稳定诸如COD、氨氮以及有机氮等污染物的处理。生物处理技术依照河道水体的流域面积、水流以及污染程度等因素予以具体制定,现在主要为原位生物修复技术,运用于污染较为严重河道的水质净化。 3.2修建生态岸坡 水生态修复技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对受到污染的水体生物环境进行合理的修复,重新建立完整的水生态系统生物平衡体系,使其可以按照自然发展规律完成生态食物链的重建。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自身的环保理念也随之改变。人们的环境保护理念已经逐步的由传统的防洪、排涝向安全、生态的水环境观念转变。生态型岸坡的修建,不仅改变了传统河坡直立的结构形式,同时随着岸边植物种植数量的不断增加,利用植物发达的根系实现土壤固结的目的,不仅有助于岸坡稳定性的全面提升,降低了岸坡被雨水冲刷现象发生的几率,而且岸边种植的大量的植物,也发挥出其在水生物保护方面的作用,为水生物营造了良好的栖息城所,加快了水体生态系统恢复的速率。 3.3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指运用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转化、分解、吸收水中污染物,从而达到水生态修复、水环境优化的效果。生态修复技术不仅能是单一动植物与微生物的修复,还可为不同动植物与微生物一同构成的水生态系统来开展水生态修复。在河道生态修复中动植物与微生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其都在水体净化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4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重要作用,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三重作用实现水体净化工作。人工湿地的修建可以维持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调节地表径流,通过重建较为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对污染水体进行净化。人工湿地不仅能够美化当地环境、构造景观,更能调节气温及空气湿度,对局部气候有效进行调节。 4.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要点 4.1合理配置植物种类 将植物的种类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选择适合该河道的植物种类对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植物对土质的适应性和选择性不同,这就要求在选择植物护岸时,就必须按照河道不同的水位来进行,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开展。 4.2建设多样性河流 通过恢复河流横、纵向连通来实现建设河流的多样性,河流形态多样可以有效减少岸坡和河床材料硬质化。进行河流横向的连通,是为了恢复和维持河流蜿蜒、曲折、多变的形态;进行纵向的连续性,即将河流建设成有护坡地基主河槽的复合断面状态。如果是在用护岸的地段,就需要采用透水岸坡防护结构,与此同时,科学的运用植物护坡和天然材料,像木桩、水葱、芦荟、柳树和乱石等,以此避免河流护岸硬质化。 4.3布置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比较常见的人造景观,有些湿地是在现有河道形态基础上进行开凿和布置人工湿地;也有部分人工湿地经由人工开凿,完全由人工来重现湿地景观。人工湿地作为水生态净化系统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恢复河道的水生动植物系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此,通

河道生态治理方案

河道生态治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1) 一、项目概况 (1) 二、项目任务 (1) 三、项目规模 (1) 四、设计依据 (1) 五、设计原则 (2) 第二章技术分析 (2) 一、物理法 (2) 二、化学法 (4) 三、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4) 四、最终技术方案 (8) 第三章方案设计 (8) 一、设计水量 (8) 二、设计水质特征 (9) 三、治理目标 (9) 四、实施阶段 (9) 五、实施路线 (9) 六、方案设计 (10) 第四章投资运营费用估算及维护 (16) 一、投资估算 (16) 二、运营费用 (17) 三、系统维护 (18)

第一章综合说明 一、项目概况 城市河流是城市景观中一个流动的、与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紧密联系,且相对开放的复杂生态系统。河流对外源污染具有一定的自我净化恢复能力,然而城市河流由于沿岸居民数量众多,居民的生产生活对城市河流造成巨大影响,致使城市河流生态功能在不断退化和丧失,出现黑臭、蚊虫滋生,不仅丧失了作为城市景观的功能,反而成为城市负担:干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影响城市声誉。 根据“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的治理思路,在恢复河道原有自然功能的同时满足居民活动需求队河道进行治理规划和设计。 二、项目任务 本项目涉及35000m3河道水体的治理和维护,主要任务对受污染水体进行污染物消减和生态自净功能恢复。去除水体中的氨氮、BOD等污染物,提高水体含氧量和透明度。建立河道稳定生态系统,恢复水体生态链,实现水体自净,维护水体水质。 三、项目规模 本项目设计规模35000立方,河道长约700m,河宽25m,平均水深约1.95m。根据现有水体的污染现状,对水体进行水质治理和生态维护。 四、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 3、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十一五”专项规划;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

河道生态恢复的工程建设施工方案

河道生态恢复的工程建设施工方案 城镇中小河道生态治理建设,并不是考虑单纯将河道作为“水流经过的水路”,而是通过取得生态平衡而持续性的发挥原本河道就具备的水质净化、营养盐类的搬运、水滨和水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以及河滨的风景所产生的愉悦心情等作用,并享受自然系统整体带来的恩惠。 5.1河道生态恢复的意义 5.1.1河道的功能 地球上的生物是通过覆盖在表面上的植物而得以生存,河道是负责生存所必不可少的循环功能的通道,通过收集生物不可缺少的水并在大范围内进行配送,从而在人类的生存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河道的意义除了水循环之外,还起到了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的作用。位于水陆交界处的水滨被称为是“生命的摇篮”,从包含了动植物多样性的方面来说,水滨在生态学上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人类同样可以通过水滨和湿地的风景来舒缓情绪。在身边设置瀑布、水路和水池等,可以对人类精神健康做出贡献。 5.1.2生物栖息环境的多样化 城镇中小河道的建设目的尽管是提高生物的多样性,但该建设的前提是在不打扰河道治水的范围内进行改变。为此,首先要掌握对象河道的安全机能,将目标设定在其条件范围内进行生态多样型建设。 野生动物采食、休憩、繁殖或是避难等利用的领域称为生境。河滨环境是由从水中到陆地的不同植被连续组成的,包含了许多野生动物的生境。在此,要从以这些栖息环境为主的河道形态方面进行验证,尽可能形成多种多样的生境。 河道空间是由“自然作用”造成的砂土侵蚀、搬运、堆积等与“人为作用”造成的河道形态改变等组合在一起,形成基本形态的。植物适应其布局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生境。如果从生物发育环境的多样化方面来看河道空间的话,“河道形态的多样化”就是基本要点。在此,将河道空间的部位分为:1)不断有水流过的“水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河道修复工程 河道是包括土地、动植物、水体的复杂生态系统。具有调节径流、调蓄水量、去除水中有毒有害物质,提供水生、陆生动物栖息地的功能,植被特征明显不同于两侧土地,有较高水平的物种多样性,种群密度和物生产率。 我国目前河道修复工程多考虑河道的水利条件,常见的河道整治工程如下:1、加高河堤;2、采用钢筋混凝土和块石结构;3、河道人工化、渠道化;4、清淤。采用以上方法将极大的影响河道生态功能,造成河道生境单一,水生植物缺乏,周边生态食物链断裂,生物多样性减少,河道净化能力较差等后果。 河道生态修复以生态手段,使河道生态系统恢复到被破坏前的近似状态,且能够自我维持动态平衡的复杂过程。生态修复需要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包括水质净化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特征有充分的认识。工程设计主要包括河流生态修复设计,河床生态修复设计,河岸生态修复设计和河岸带生态修复设计。 一、河流生态修复设计技术 河流生态修复主要任务是将人工河道形态修复成近自然的河道形态。自然河流有如下四中类型:1、顺直微弯型:总体顺直并略有弯曲,深槽、浅滩交错分布其中;2、弯曲型:具有外形曲折、蜿蜒蠕动的动态特性,分布范围广,任意两相邻浅滩的间距约为河宽的5~7倍;3、分汊型:又称江心洲型河道,具有一个或几个江心洲,河身呈莲藕状,具有两股以上的汊道,汊道交替消长;4、游荡型:河身顺直宽浅,沙滩众多,汊道交织,河床变形迅速,主槽摆动不定,水流散乱。河流生态修复中,主要应针对河流形态,将沟渠化的河流形态改造成近自然的河流形态。 1.河流断面设计 河道断面应设计有深潭和浅滩,断面上植物设计应注意层次,设计时应注意乔木、灌木和水生植物布置的位置和宽度,理想的河道断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河道剖面理想断面设计 对于硬质化现象严重的河道断面,应以河道修复理想剖面为基础,加以改造。硬质化河道生态修复剖面如图2所示。 图2 硬质化河道生态修复剖面 2.浅滩和深潭河流结构设计 深潭和浅滩是自然河道中常见的较复杂的生境,为浮游生物,鱼类等提供复杂的生活环境,躲避天敌,有利于河道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对于河流生态修复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人工河道,应在沿河流方向剖面,塑造地形,形成近自然的深潭和浅滩,深浅变化明显。沿河流方向生态修复剖面如图3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