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肢动脉栓塞

下肢动脉栓塞

下肢动脉栓塞
下肢动脉栓塞

下肢动脉栓塞

什么是下肢动脉栓塞的栓子?栓子是指进入血液

循环系统管腔的自体或外来的异物,就相当于水管中的杂质。栓子常分为心源性(来自心脏)、非心源性(来自血管腔或肿瘤)和来源不明性三种,常见的栓子包括:血栓、斑块、空气、肿瘤栓子等。为什么会发生下肢动脉栓塞?下肢动脉栓塞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突发的急症,可以导致下肢肢体坏死。

动脉血液从心脏流出后,需要到达人身体各处为机体供血,心脏或血管的栓子脱落后,会随血液流动,当流动到下肢动脉某个部位时,突然出现卡塞,就会导致下肢动脉急性缺血,就好像是管道被突然卡住,血液不能流通。动脉栓子脱落后经常卡在哪些部位?栓子脱落后,随血液流动,经常卡在腹部的腹主动脉分叉处,下肢的股动脉(大腿处的血管)、腘动脉(小腿处的血管)等部位。这些部位由于管腔径突然变小,容易出现卡塞。哪些人可能出现下肢动脉栓塞?患有房颤、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瘤、动脉硬化及动脉炎等的病人,以及行过心脏瓣膜手术、血管置换手术的病人发生下肢动脉栓塞的几率比较高。

房颤等心脏疾患可以出现心脏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导致栓塞;动脉硬化及动脉炎的病人常常由于血管壁上的斑块或血

栓脱落导致栓塞。下肢动脉栓塞发生后会有哪些症状?一旦发生下肢动脉栓塞,病人常会感觉下肢疼痛、麻木、发凉,并出现下肢肢体苍白,特别是脚趾,时间长了还会出现脚趾青紫,触摸下肢还会出现感觉麻痹,并感觉皮肤温度降低。一旦出现下肢疼痛麻木就是发生了下肢动脉栓塞吗?不一定。并不是所有的下肢疼痛、麻木都是下肢动脉栓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也会有下肢疼痛、麻木的表现。下肢动脉栓塞有什么危害?下肢动脉栓塞是临床急症,发病比较急,危害性大,常可因下肢动脉缺血导致下肢肢体坏死,出现截肢的可能。为什么有些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需要截肢?

下肢动脉缺血时间长,会出现下肢肌肉的坏死,如果出现肢体坏死明显,则应及时截肢治疗。行截肢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挽救生命,因为长时间缺血,肌肉坏死后,会出现全身重症感染,坏死物质吸收会出现肾功能衰竭。下肢动脉栓塞截肢的几率高吗?下肢动脉栓塞一旦发生,截肢几率较高,据统计,发病6 小时治疗者,肢体存活的几率可达95%;12 小时治疗者,肢体存活几率约80%;24 小时治疗者,肢体存活率约60%。

如果下肢动脉栓塞发病早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迅速解除阻塞,肢体存活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下肢动脉栓塞会导致死亡吗?下肢动脉栓塞疾病本身不会导致患

者死亡,但由于该疾病常常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脑梗塞、脑出血、肝肾功、循环、呼吸系统衰竭,以及前述肢体坏死物质的吸收可能对身体发生危害,可以导致死亡。一旦怀疑出现了下肢动脉栓塞应该怎么办?

一旦下肢突然出现疼痛、麻木、发凉等不适,一定要及时拨打120 或自行到当地医院急诊科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下肢动脉栓塞如何诊断?有经验的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史,有无心脏房颤、风心病等疾病,以及查体发现肢体皮温、脉搏有无搏动,结合患者的下肢动脉彩超来鉴别、诊断。下肢动脉栓塞会被误诊吗?有可能,因为该疾病的症状可能与多种疾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等疾病相似,所以会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下肢动脉栓塞需要紧急处理吗?一旦发生下肢动脉栓塞,会出现肢体坏死,所以应及时到医院紧急处理,及时恢复下肢动脉血供。常见的下肢动脉栓塞的检查方法有哪些?一旦怀疑下

肢动脉栓塞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下肢动脉彩超,下肢动脉CTA、或磁共振MRA(血管磁共振)检查。有创的检查主要是DSA 血管造影,需要在专业血管外科医师或介入科医师的操作下完成,一般手术中才行造影。下肢动脉栓塞首选的检查是什么?目前下肢动脉栓塞首选的检查

是下肢动脉彩超,可以发现缺血的部位,无创、简便、快捷。但术前常常需要下肢CTA 或DSA 造影进一步明确病变的

部位及程度。如果夜间无法行 B 超检查,常需要行CTA 明确诊断。下肢动脉CTA 怎么做?下肢动脉CTA 检查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应用CT 机行下肢动脉成像。可以进一步明确缺血的部位、程度、以及侧支循环的情况。血管造影检查是怎么做的?动脉血管造影须由介入科

医师或专业血管外科医师完成,一般于股动脉或肱动脉穿刺,置入导管,通过导管注射造影剂,从而使动脉血管显像。下肢动脉栓塞怎么治疗?下肢动脉栓塞诊断明确后应

积极完善相关检查,评估能否手术取栓,入院后应积极抗凝治疗,防止血栓进展,在积极抗凝治疗的基础上应早期行手术治疗。下肢动脉栓塞的治疗常用哪些药物?(1)抗凝是指应用药物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但是对已经形成的血栓没有溶解的作用。抗凝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华法林等;

(2)溶栓是指应用药物溶解血栓。溶栓药物包括:尿激酶、链激酶等。溶栓治疗有哪些禁忌症?一般而言,对于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近期有消化道出血病史、脑出血病史,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的病人,溶栓属于禁忌。

所有的下肢动脉栓塞都需要手术治疗吗?手术治疗是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主要治疗办法,早期的手术治疗可以挽救肢体,避免肢体坏死的发生或进展。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哪些?主要的手术治疗方式是切开取栓手术,对于

不能耐受取栓手术的可以行介入溶栓治疗;一旦患肢缺血严重、坏死明显,可以行截肢手术。哪些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不能行取栓手术?取栓手术的禁忌症主要包括: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肢体已经出现不可逆的坏死,坏死严重者;病人处于濒临死亡状态者。下肢动脉栓塞的取栓手术怎么做?取栓手术可以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暴露下肢动脉后在下肢动脉处切开,通过Fogarty 取栓导管伸入阻塞的动脉,然后缓慢牵拉,将血管的血栓拉出来。取栓手术有危险吗?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取栓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大出血、血管破裂、再发血栓形成等,血管切开部位后期可能出现假性动脉瘤,切开部位可能出现血肿、切口感染等。血栓取出后病人就安全了吗?一般而言,血栓取出后,患者下肢动脉血供恢复,病人会逐渐康复。但有些病人因为缺血时间长,闭塞严重,仍会出现截肢可能性,另外有一部分病人会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肾衰、高钾血症等。哪些病人要行介入溶栓手术?对于不能耐受开刀手术的病人,栓塞时间短的病人,可以行介入溶栓手术。介入溶栓手术有什么风险?介入溶栓手术的主要风险是穿刺部位血肿、出血,以及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出血并发症。取栓术后的病人还能运动吗?取栓术后,如果肢体血供完全回复,没有并发症,病人可以像之前一样行走、运动。

下肢动脉栓塞还会复发吗?存在复发的可能性,在积极治疗下肢动脉栓塞的同时,还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即引起栓塞的主要疾病,如果引起栓塞的主要疾病如房颤、心脏瓣膜病等治疗不佳,肢体动脉栓塞仍有可能发生。下肢动脉栓塞应该如何预防?首先应该积极控制原发疾病,避免心脏再发血栓,避免血管壁的斑块或血栓脱落,建议详细咨询心科医师,并合理用药控制原发病,如果一旦怀疑发生下肢动脉栓塞,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责任编辑: 黄丽佳

下肢动脉栓塞的护理常规

下肢动脉栓塞的护理常规 1 手术前教育 1.1 心理护理 由于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及患肢剧烈疼痛,病人表现为极度焦虑、恐惧,护理人员应耐心安慰、解释、鼓励病人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详细说明与疾病有关的问题,如手术越早越好,要争取时间;手术可能取不到栓子或取栓效果不佳,血管不能再通;取栓后有可能再次栓塞;如果取栓后血管不能再通,患肢缺血坏死,就有截肢的可能,让病人及家属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接受每一个可能发生的事实。 1.2 生活护理 告知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应低于心脏平面15°左右,利于动脉血流入肢体,防止血栓逆流入心脏。禁止热敷、冷敷及按摩。热敷会促进组织代谢,增加耗氧量,加重患肢缺血。又因患肢缺血坏死,皮温降低并伴有感觉障碍,对热敷的敏感性降低,易发生皮肤烫伤。而冷敷虽降低了组织代谢,但会引起血管收缩,不利于痉挛的解除和侧支循环的建立。 1.3 告知病人术前进行常规心电图 心脏及血管超声检查的目的是全面了解病情,明确栓塞的部位及程度,以利于手术。同时,明确诊断后,可给予止痛药,以解除疼痛。 2 术后教育 2.1 体位与饮食 术后去枕平卧6 h后改自由体位,患肢自然伸展,禁止蜷曲,避免活动幅度过大及过度用力引起切口出血。指导病人做肌肉收缩和舒张的交替运动,以借助肌肉的收缩挤压,促进血流,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宜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忌烟酒。 2.2 告知术后应用抗凝溶栓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为疏通微循环及预防再栓塞,术后常规应用抗凝溶栓治疗,告知病人及家属不要随意调节液体输注速度,如有鼻出血、牙龈出血及消化道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

2.3 讲明需向医护人员报告的情况 主要为下肢循环状况,如感觉、运动、颜色、温度等,以防并发症发生。 2.4 康复护理 让病人了解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有计划指导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在整个锻炼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先被动后主动,先床上再床下,以使其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3 出院教育 告知病人出院后继续按时按量服用抗凝药物,定期复查凝血功能,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绝对戒烟。定期门诊复查。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正确处理_陈忠

6 术后处理和疗效评价 S I A手术后应给予3~6个月祛聚和抗凝治疗,导致S I A手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血栓形成而非进展性的内膜增生和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在内膜下夹层通道内并没有真正的内膜和内皮细胞。手术后可应用双功彩超进行随访以检查S I A的通畅情况。S I A术后闭塞者,可考虑行开放性血管重建手术,S I A操作技术的本身,并不影响后继开放性血管重建手术的治疗效果。 综合文献资料,S I A术后近期效果令人满意,其评判的标准是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踝肱指数提高0.1以上,双功彩超随访内膜下通道的狭窄率<50%。T r e i m a n等[3]报告了25例严重缺血的股-腘动脉闭塞者,行S I A术后,随访1年的通畅率为92%。但也有一些报道,术后1年的通畅率仅为59%。手术效果相差较大的原因可能与病人的选择、手术操作技术和术后处理等因素有关。S c o t t等[4]报告,2002年12月至2003年12月,对104例105条肢体行S I A,3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技术成功率达86.7%,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通畅率分别为71%、63%和51%。其中部分病例在随访期间再次S I A干预,并取得满意的疗效。S I A术后长期效果的评判目前尚缺乏多中心长期的临床研究资料。 S I A与常规的腔内血管手术相比,理论上具有以下优点:(1)S I A可治疗长段的动脉闭塞;(2)S I A术后不会发生进展性的内膜增生;(3)S I A手术一般不导致粥样斑块破裂,很少引起远端动脉栓塞;(4)S I A操作失败并不能导致病人临床症状或血流动力学紊乱加重,也不会导致原先通畅的远端动脉闭塞。 笔者认为,S I A是一种应用腔内血管外科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新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微创且经济,近期效果令人满意。但作为一种新的手术方式,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黄英,陆信武,李维敏,等.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 硬化闭塞症的初步报道[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5,10(1): 23-26. [2] 陆信武,李维敏,黄英,等.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 硬化闭塞病人的临床评价[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3): 3047-3050. [3] T r e i m a nG S,Wh i t i n gJ H,T r e i m a nR L,e t a l.T r e a t m e n t o f l i m b- t h r e a t e n i n gi s c h e m i aw i t hp e r c u t a n e o u si n t e n t i o n a l e x t r a l u m i n a l r e c a n a l i z a t i o n:a p r e l i m i n a r ye v a l u a t i o n[J].J V a s cS u r g,2003, 38(1):29-35. [4] S c o t t E C,B i u c k i a n s A,L i g h t R E,e t a l.S u b i n t i m a l a n g i o p l a s t y f o r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c l a d i c a t i o na n dc r i t i c a l l i m bi s c h e m i a:3-y e a r r e- s u l t s[J].J V a s cS u r g,2007,46(5):959-964. (2008-07-02收稿)文章编号:1005-2208(2008)10-0839-04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正确处理 陈 忠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北京100029 E-m a i l:c h e n z h o n g8658@v i p.s i n a.c o m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志码:A 【关键词】 下肢;动脉栓塞 K e y w o r d s l o w e r e x t r e m e t i e s;a r t e r i a l e m b o l i s m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往往被一些血管外科医师认为是最容易处理的一种血管外科疾病。但由于其处理不当常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截肢甚至死亡,因此,有必要强调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正确处理方法。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引起腿部急性缺血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他病因还包括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急性动脉创伤及急性动脉夹层等,统称为急性下肢缺血性疾病。此类血管急症常常与截肢和死亡等重大威胁密切相关。如果病人年龄偏大,在某种程度上急性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急症。 动脉栓塞的栓子以心源性栓子最为常见,约占80%~90%。房颤和近期(不足4周)发生的伴有壁内血栓的心肌梗死是栓子的两个主要来源。10年前,国内下肢动脉栓塞的常见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而欧美地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主要病因。目前,随着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发病率下降、抗凝剂的使用以及冠心病病人的增多,二者发病率在逐年接近。由于冠心病病人常伴有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因此给手术治疗、肢体存活及良好预后均造成更大困难。同时,动脉栓塞所占急性缺血病例的比例也在逐渐下降,有报道仅占15%。 在治疗对策方面,早先多根据病因学选择处理方法,并形成了有效的策略,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这种治疗对策可概括为:对于急性动脉栓塞的病例,强调急诊行栓子切除术。大量病例显示,栓塞部位高,发病至治疗的间隔时间长,是影响肢体存活的主要因素。而对于急性血栓形成者则建议限期手术,通过溶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或血管重建来解决。治疗方法不同的原因在于栓塞经常阻塞相对健康的血管床,而血栓多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处。另外,血栓形成的治疗不仅要解决急性血栓,同时也要去掉血栓形成的病因。当然栓子也同样可停留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动脉内,并造成取栓术中更多的困难。

介入溶栓治疗下肢动脉血栓临床观察

介入溶栓治疗下肢动脉血栓临床观察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13-01-09 11:21:00 ]阅读:3作者:隋成旭李巍张雪松编辑:studa1211 【摘要】目的介入溶栓治疗下肢动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探讨。方法采用2007年4月-2010年8月,19例患者均行双下肢动脉CTA检查证实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其中左下肢10例,右下肢9例)。对19例患者均行下肢动脉血栓溶栓治疗。术中采用Seldinger 穿刺健侧股动脉后留置动脉导管,在明确血栓的部位及血管狭窄情况后行用尿激酶30万单位于30分钟缓慢灌注,造影观察血栓开通情况,若血栓未开通或开通不全则留置导管回病房,每天用尿激酶30万单位经导管分6小时缓慢泵入,持续2- 6天。根据皮肤颜色及温度改变再次行造影,评价血栓溶解情况。结果治疗后造影复查,19例患者中,24 小时内即获完全开通11例,72 小时内完全开通5例,部分溶通3例,19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疼痛明显缓解。结论:介入溶栓治疗下肢动脉血栓简便、安全、有效。 【关键词】下肢动脉血栓介入尿激酶 Clinical observations of catheterization thrombolysis in treating lower limb arterial thrombus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catheterization thromboly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lower limb arterial thrombus. Methods nineteen cases of lower limb arterial thrombu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from April 2007 to August 2010,whose diagnosis were confirmed by CTA (left,n=10;right,n=9). The diagnosed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thrombosis were used as researched objects , by Seldinger method to puncture contralateral femoral arterial vascular and the catheter was placed in specific parts of the blood clot and narrow in line with the urine dared enzymes 300,000 u in 30 minutes slow, then observe full and open. If the thrombus does not open ,the catheter should be taken back to the ward every day with urokinase 300,000 u / h slow infusion catheter 2 - 6 days. Based on skin color and temperature changes to decide angiography, evaluation of thrombolytic situation. Results: The DSA was repeated after therapy, 11 cases were completely recanalized within 24 hours, 5 cases were completely recanalized within 72 hours, 3 cases were partly recanalized, but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all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ain relief was relief or disappearance .Conclusio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s immediate and effective in treating lower limb arterial thrombus. 【Key word】lower limb vein thrombus;inventional therapy;clincial curative effect 下肢动脉血栓的形成是由于血管痉挛及血管的异常刺激造成原已形成的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堵塞而形成的血栓。下肢动脉急性血栓形成后常造成肢体缺血坏死,严重者可导致截肢致残。介入溶栓治疗下肢动脉血栓,取得了好的疗效,对患者来说创伤小[1]。介入动脉置管灌注尿激酶来激活血栓是治疗外周血管血栓栓塞优先选择的方法。2007年4月-2010年8月年我科运用此方法治疗19例下肢动脉血栓患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9例患者,男13例,女6例,年龄37~68岁。其中外伤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8例,动脉粥样硬化5例。发病部位:右下肢动脉9例,左下肢动脉10例,阻塞部位: 股动脉起始部6例,中部7例,动脉6例。19 例均有下肢疼痛,10例出现下肢剧烈疼痛,9例为阵发性疼痛。7例小腿皮肤青紫、皮温下降。17例足背及腘动脉均消失,2例足背动脉及腘动脉较对侧减弱,其中有11例足拇趾皮色已呈暗紫色。 1.2 手术方法 穿刺健侧股动脉, 选用Seldinger穿刺法后,造影明确患肢血栓的部位及血管狭窄的程度。导

急性动脉栓塞护理常规

急性动脉栓塞护理常规 (一)定义 动脉栓塞是指栓子自心脏或近侧动脉壁脱落或自外界进入动脉,被血流推向远侧,阻塞动脉血流而导致肢体或内脏器官缺血以至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二)临床表现 动脉栓塞的肢体常具有特征性的所谓“5P”征:疼痛、麻木、无脉、苍白和运动障碍。 1、疼痛:大多数病人的主要症状是剧烈疼痛,部分病人可仅感酸痛,个别病人可无疼痛感觉。 2、麻木、运动障碍:患肢远端呈袜套型感觉丧失区,由周围神经缺血所引起。其近端有感觉减退区,感觉减退平面低于栓塞部位。 3、苍白、厥冷:由于组织缺血,皮肤乳头层下静脉丛血流排空,皮肤呈蜡样苍白。若血管内尚积聚少量血液,在苍白皮肤间可出现散在青紫斑块。肢体周径缩小,浅表静脉萎瘪。皮下出现细蓝色线条,皮肤厥冷,肢体远端尤为明显,皮温可降低3~5℃。 4、动脉搏消失或减弱:栓塞部位的动脉有压痛,栓塞以下后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焦虑与担心突发疼痛、急诊手术或患肢坏死,肢体丧失有关 2、疼痛与肢体缺血有关 3、组织灌注异常与取栓不彻底、术后再栓塞、继发血栓形成或动脉缺血再灌 注综合症有关 4、活动无耐力与右下肢动脉供血不足有关 5、潜在并发症心功能不全与器质性心脏病或取栓后大量代谢产物有关(四)观察要点 1、术前 (1)密切观察患者的焦虑程度是否减轻。 (2)密切观察肢体各组织对急性缺血的耐受性。 (3)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症状及是否有效控制和缓解。

2、术后 (1)监测心脏、肺、肾功能,主要为生命体征及尿量。 (2)严密观察患肢血供情况、重点是皮肤温度、颜色、肢体的疼痛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3)密切观察肢体的血流灌注能否保证肢体的正常活动。 (4)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和处理及得以有效控制。 (5)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和凝血功能。 (五)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肢体动脉栓塞患者,由于起病急骤、病情发展快及患肢剧烈疼痛,均表现为极度焦虑、恐惧,让患者了解只有尽快手术重建血流才能挽救、保存肢体,并帮助患者认识手术的重要性和拖延的风险性,并向其介绍成功病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务人员,接受必要的治疗。 (2)疼痛护理:告知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应低于心脏平面15°左右,利于动脉血流入肢体,血流的灌注增加可以减轻患肢缺血引起的疼痛;注意肢体保暖,禁止热敷、冷敷及按摩,热敷会促进组织代谢,增加耗氧量,加重患肢缺血,又因患肢缺血坏死,皮温降低并伴有感觉障碍,对热敷的敏感性降低,易发生皮肤烫伤。而冷敷虽降低了组织代谢,但会引起血管收缩,减少血供,不利于痉挛的解除和侧支循环的建立;症状不明显的患者,遵医嘱给予扩容、以便增加组织的灌注量,疼痛剧烈者,可用镇痛药缓解症状。 (3)术前准备: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包括急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检查及手术野皮肤的清洁准备,并对患肢足背动脉搏动位置进行标记,以便术中、术后观察触摸等。 2、术后护理 (1)再灌注综合症的护理:栓塞时间过长,组织变性坏死,坏死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循环,临床出现:酸、中毒、高钾血症、低血压、休克、肾衰,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神态、呼吸、尿量(>30ml/h),监测病人的钾离子和尿常规,遵医嘱给予20%的甘露醇125-250ml、5%的碳酸氢钠50~100m1、地塞米松针10mg,对抗氧自由基,纠止酸中毒,碱化尿液以防肾小管坏死,如病人出现烦躁、呼吸、

下肢动脉血栓如何治疗

下肢动脉血栓如何治疗 生活中有部分老年人会得下肢动脉栓塞的,这个还是比较严重的,因为严重影响血液的流动的,最常见的就是下肢麻木以及疼痛的,需要及时治疗的,主要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的,下面就给大家讲解有关下肢动脉栓塞的健康知识的。 一、下肢动脉血栓如何治疗 1、动脉硬化闭塞症体育疗法 体育疗法的可改善患病肢体的缺血状态,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强患肢的代偿功能,从而减轻患肢的缺血性疼痛发作与跛行,达到延缓病情发展的目的。 2、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体疗方法 A、患肢抬高练习:患者取仰卧位,尽量抬高患肢,并保持分钟,再回复原位,为1次。要求每回做20次,每天做1—3遍。 B、步行:坚持每日步行,可减少跛行发作。方法是:步行前首先测定引起跛行的步行距离和速度。开始时用较短距离和慢速步行,以后逐步增加距离和加快速度。若无禁忌,要求间歇性跛行病人每次应步行至引起跛行时为止。每日2—3次。 C、按摩:患肢按摩可以“行气活血,疏通经脉”,使局部患肢获得充足的血液供应,有利于病肢恢复。按摩还有缓解疼痛的效果。 二、动脉栓塞的护理工作 1、膳食总热量不要过高,以维持理想体重为度。超重的动脉栓塞患者,应控制每日进食的总热量,食用低脂、低胆固醇膳食,并限制蔗糖和含糖食物的摄入。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以豆油、菜油、麻油、玉米油、茶油及米糠油等为食用油。平卧位,患肢平置,禁止抬高以免加重缺血。 2、心理护理,解除动脉栓塞病人紧张、悲观心理,关心病人,使其了解治疗的必要性配合治疗和护理。动脉栓塞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以及对抗疾病的信念,相信这样一定能将疾病赶走。 上面就是关于下肢动脉栓塞的健康知识的,治疗就是采用体育疗法以及药物治疗的,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的,而且在饮食上需要注意的,不要吃的太甜的,多吃一些粗粮的尤其是蔬菜和水果的,保持良好的心态的,尤其是不要过于担心紧张的。

下肢动脉急性栓塞取栓的手术配合

下肢动脉急性栓塞取栓的手术配合 ? 52?临床护理杂志2009年12月第8卷第6期 下肢动脉急性栓塞取栓的手术配合 潘竞红柏红张晓俊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外科学;栓塞/外科学;下肢动脉/外科学;手术中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3.5;R473.6 Keywordsarterialocclusivediseases/surgery;embolism/surgery;lowerextremityarteries/ surgery;intraoperativecare 急性动脉栓塞是严重威胁机体健康的疾病,如 不及时诊治,常可造成截肢,甚至危及生命[1].我 院2004年9月~2008年3月共收治急性肢体动 脉缺血患者18例,采用Forgarty导管取栓,疗效 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8例中,16例为单下肢栓塞,2例双下肢 栓塞,共20条肢体,男性15例16条肢体,女性3 例4条肢体.年龄40~91岁,平均65.1岁.发病 距手术取栓时问:8h内1例,12~72h13例,4~6O 天4例.首发症状均为休息或运动状态下突发性 下肢疼痛,麻木,继之出现运动障碍和皮肤苍白或 紫绀,皮温下降,肢体厥冷.术前经Doppler血管 超声检查或DSA检查确诊,17例合并心房纤颤,3 例合并糖尿病. 1.2方法 2O条肢体均在入院当天行急诊手术,均在局

麻下进行,手术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作股动脉 切开取栓13条肢体,其中2条肢体同时行胭动脉 切开取栓,1例第2天再次行单纯胭动脉切开取 栓;单纯胭动脉切开取栓7条肢体.取栓后,术中 向远侧动脉内注入尿激酶2O~40万U.术后抗 凝,溶栓治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U,每12h 1次,尿激酶静滴,每天5O万U,持续5~7天;以 后服华法林2.5mg,每天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每 天100mg,维持3~6个月.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 常规应用10~14天. 2结果 18例患者中1例合并糖尿病足,术后右足血 运无法改善,最后截肢.其他患者19条肢体血运 均明显改善,保肢成功.经随访3个月~3年,未 作者单位:223800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宿迁潘竞红,女,1973年出生,本科,主管护师 出现下肢血运障碍. 3护理 1术前准备 3.1.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首发症状为休息或运 动状态下突发性下肢疼痛,麻木,继之出现运动障 碍和皮肤苍白或紫绀,皮温下降,肢体厥冷,不仅给 患者带来了躯体上的痛苦和损害,也给患者心理上 投下了巨大的阴影(能否保住患肢,能否重返原岗 位工作以及治疗所需的费用,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等).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等心 理.此时,应耐心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 心理状况,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心 理护理,树立对手术成功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

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分析

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动脉切开取栓手术应用于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5年3月采用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手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106例(112条肢体),分析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平均踝肱指数从手术前的(0.38±0.19)升高到术后(0.88±0.21)(t=13.215,P<0.05),手术后的保肢率为91.1%(102/112),截肢率为9.8%(11/112);患者中病程48 h 完成切开取栓术的18例患者中有5例截肢,上述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30 d死亡率为3.8%(4/106)。结论动脉切开取栓术应用于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疗效确切,在疾病早期开展动脉切开取栓术能够有效提高保肢率和存活率,值得临床借鉴。 标签:下肢;急性动脉栓塞;取栓术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临床常见多发的血管外科病种之一,临床中发现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应当第一时间处理,该病起病急骤、进展极快、病情多变,治疗不当极易出现肢体坏死,甚至导致死亡[1]。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通过及时救治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截肢率及死亡率[2-3]。本研究选取我院采用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手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106例,旨在分析动脉切开取栓手术应用于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取得较为满意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5年3月采用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手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106例(112条肢体),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50例,年龄范围(6 2.2±31.1)岁,其中合并高血压28例,糖尿病22例,脑梗死后遗症7例,心房颤动66例,风心病32例。其中18例患者病程时间48 h。 1.2方法所有患者均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结合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出现的疼痛、皮肤苍白、局部麻木、活动障碍及足背动脉波动消失等特征进行诊断。手术前采用节段测定仪评估患侧肢体的踝肱指数,完善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明确病情,对于彩超不能诊断的患者应当进行CT、MRI或动脉造影进行确诊。患者确诊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应当立即予以低分子肝素或依诺肝素抗凝,结合患者病情适当给予碳酸氢钠,尽早完成术前的相关准备。对患侧肢体局部麻醉,阻断动脉前应当推入肝素(1.0 mg/kg)保持全身肝素化状态。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选择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进行切开取栓,选择粗细合适的导管进行,完成取栓术后应当应用肝素持续微泵保持PT值在正常值的2倍,口服华法林维持INR在2~3,对于既往有心房颤动、风心病的患者应当术后长期口服华法林。术后注意复查血清肌红蛋白,避免出现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

下肢动脉栓塞临床路径(最全版)

下肢动脉栓塞临床路径(最全版) 一、下肢动脉栓塞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诊断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并危机肢体安全的患者,影像学检查发现栓塞导致下肢动脉 闭塞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彩超、CTA/DSA (三)进入路径标准。 1 符合手术适应症 2 无手术禁忌症 (四)标准住院日。 7-14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生化、凝血、D-dimer、感染指标、血型、肌酶谱、肌红蛋白 (2)心电图、胸片 (3)下肢动脉超声 (4)下肢动脉CTA或DSA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超声心动 (2)主动脉CTA (3)心肌酶谱 (4)血气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Rutherford急性下肢缺血分级进行治疗方案选择

Rutherford I级:择期血管重建 Rutherford IIa级:急诊动脉切开取栓或导管溶栓/血栓清除Rutherford IIb级:急诊动脉切开取栓 Rutherford III级:截肢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没有明显合并感染证据,可以不需要预防性抗菌 (八)手术日。 手术取栓:1天 溶栓或血栓清除:3-7天 (九)术后恢复。 1-7天 (十)出院标准。 肢体血运改善或恢复;截肢者伤口稳定。

各种伴随疾病、复杂情况可能会影响术后恢复和出院时间。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全身性动脉硬化、伴随疾病、肢体血运情况、伤口并发症、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肌肾综合征、心梗、脑梗、心脏内或主动脉附壁血栓等 二、下肢动脉栓塞临床路径表单(以动脉切开取栓为例)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__下肢急性动脉栓塞____(ICD-10:);行__股动脉切开取栓术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天 注: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多伴有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伴随疾病,治疗中需要根据病情选择相应伴随疾病的检查和治疗,同时各种伴随疾病会影像路径的实施,情况比较复杂。

下肢动脉栓塞

下肢动脉栓塞 什么是下肢动脉栓塞的栓子?栓子是指进入血液 循环系统管腔的自体或外来的异物,就相当于水管中的杂质。栓子常分为心源性(来自心脏)、非心源性(来自血管腔或肿瘤)和来源不明性三种,常见的栓子包括:血栓、斑块、空气、肿瘤栓子等。为什么会发生下肢动脉栓塞?下肢动脉栓塞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突发的急症,可以导致下肢肢体坏死。 动脉血液从心脏流出后,需要到达人身体各处为机体供血,心脏或血管的栓子脱落后,会随血液流动,当流动到下肢动脉某个部位时,突然出现卡塞,就会导致下肢动脉急性缺血,就好像是管道被突然卡住,血液不能流通。动脉栓子脱落后经常卡在哪些部位?栓子脱落后,随血液流动,经常卡在腹部的腹主动脉分叉处,下肢的股动脉(大腿处的血管)、腘动脉(小腿处的血管)等部位。这些部位由于管腔径突然变小,容易出现卡塞。哪些人可能出现下肢动脉栓塞?患有房颤、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瘤、动脉硬化及动脉炎等的病人,以及行过心脏瓣膜手术、血管置换手术的病人发生下肢动脉栓塞的几率比较高。 房颤等心脏疾患可以出现心脏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导致栓塞;动脉硬化及动脉炎的病人常常由于血管壁上的斑块或血

栓脱落导致栓塞。下肢动脉栓塞发生后会有哪些症状?一旦发生下肢动脉栓塞,病人常会感觉下肢疼痛、麻木、发凉,并出现下肢肢体苍白,特别是脚趾,时间长了还会出现脚趾青紫,触摸下肢还会出现感觉麻痹,并感觉皮肤温度降低。一旦出现下肢疼痛麻木就是发生了下肢动脉栓塞吗?不一定。并不是所有的下肢疼痛、麻木都是下肢动脉栓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也会有下肢疼痛、麻木的表现。下肢动脉栓塞有什么危害?下肢动脉栓塞是临床急症,发病比较急,危害性大,常可因下肢动脉缺血导致下肢肢体坏死,出现截肢的可能。为什么有些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需要截肢? 下肢动脉缺血时间长,会出现下肢肌肉的坏死,如果出现肢体坏死明显,则应及时截肢治疗。行截肢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挽救生命,因为长时间缺血,肌肉坏死后,会出现全身重症感染,坏死物质吸收会出现肾功能衰竭。下肢动脉栓塞截肢的几率高吗?下肢动脉栓塞一旦发生,截肢几率较高,据统计,发病6 小时治疗者,肢体存活的几率可达95%;12 小时治疗者,肢体存活几率约80%;24 小时治疗者,肢体存活率约60%。 如果下肢动脉栓塞发病早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迅速解除阻塞,肢体存活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下肢动脉栓塞会导致死亡吗?下肢动脉栓塞疾病本身不会导致患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治疗决策探讨(修)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治疗决策探讨 一、引言: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Acute Limb Ischemia,ALI)主要包括动脉栓塞(Arterial Embolism,AE)和动脉血栓形成(Arterial Thrombosis,ATE)。两种病理过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临床表现为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的远端组织缺血。栓塞栓子通常来源于心脏和主动脉附壁血栓的脱落,动脉栓塞后会导致栓塞远端血栓形成。所以,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必须从栓子脱落和血栓形成的两方面入手,缺一不可。 二、历史: 1628年,Harvey作了有关动脉阻塞的文献报道;1854年Virchow命名为Embolus;1895年Sabanyer实施了动脉栓子切除术;1911年Lahey报道动脉栓子切除术获得成功;1916年肝素出现;1936年肝素应用于临床;1963年Fogarty医师首次应用球囊导管取栓,此球囊导管命名为Fogarty取栓导管,使得动脉栓塞手术得以推广;2000年后出现了腔内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报道,包括血管腔内超声溶栓、腔内吸栓及微导管溶栓法等(1)。 三、现况: 1、心血管源性的栓子仍是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主要来源,但医源性栓塞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 复习文献,心血管源性的下肢动脉栓塞率为86%-91%, 其中随着动脉硬化患者发病率的增高,由冠心病导致的动脉栓塞比例在上升,由其并发症所导致的栓子脱落已升至首位,约60-70%。据Panetta T报道:20%的急性下肢缺血患者是急性心肌梗塞引起,且在3-28天(平均14天)前有心脏症状出现;另有报道动脉栓塞患者中64%有心电图的改变(2)。 随着心脏血管手术和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医源性栓塞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Sharma报道:4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的栓子是由医源性引起的。在一组7621例行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中,有0.5%的患者出现肉眼可见

下肢动脉急性栓塞取栓手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下肢动脉急性栓塞取栓手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通过对下肢动脉急性栓塞取栓手术的探讨,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手术的 方法和效果,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术中配合、术后随访等,总结配合经验,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从而达到提高手术护理质量,保证手术顺利完成以及提高手术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 标签:下肢动脉栓塞;取栓手术;护理配合;体会 肢体动脉血栓栓塞绝大多数发生在心脏疾病的基础上,尤其是风湿性心脏病最为常见,80%的患者伴有心房纤颤[1]。这一类患者的病情非常危急,若是不及时进行取栓手术救治,很可能造成患者肢体缺血坏死,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周密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非常重要的保障。笔者所在医院自2006年12月-2011年12月,采用Fogarty导管为25例下肢肢体动脉血栓栓塞的患者进行急诊取栓手术,收到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55~86岁;手术时间距发病时间为2 h~6 d。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了彩色B超检查,明确了其栓塞的部位,其中股动脉5例,髂外动脉10例,髂总动脉10例。临床表现为“6P”征,包括疼痛、麻木、苍白、无脉、运动障碍和皮肤温度变化。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了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或者局部麻醉下急诊行Fogarty导管取栓手术。经股动脉采用不同型号Fogarty导管先取尽近端和远端动脉血栓,再将Fogarty导管插入股动脉远端,注入尿激酶20万U,然后将Fogarty导管拔出,此时应特别注意观察患者肢体颜色的变化和远端动脉的搏动。缝合股动脉切口,然后逐层缝合。术后常规进行全身抗凝治疗。 2 手术前准备 2.1 患者准备 手术前要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其心理动态。鼓励患者增强信心,简单介绍手术环境、麻醉方式、手术方式以及注意事项;介绍以往成功的经验,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其顾虑及紧张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及勇气,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术前各种准备,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下肢动脉栓塞

下肢动脉栓塞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下肢动脉栓塞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诊断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并危机肢体安全的患者,影像学检查发现栓塞导致下肢动脉闭塞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彩超、CTA/DSA (三)进入路径标准。 1 符合手术适应症 2 无手术禁忌症 (四)标准住院日。 7-14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生化、凝血、D-dimer、感染指标、血型、肌酶谱、肌红蛋白 (2)心电图、胸片 (3)下肢动脉超声 (4)下肢动脉CTA或DSA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超声心动

(2)主动脉CTA (3)心肌酶谱 (4)血气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Rutherford急性下肢缺血分级进行治疗方案选择Rutherford I级:择期血管重建 Rutherford IIa级:急诊动脉切开取栓或导管溶栓/血栓清除 Rutherford IIb级:急诊动脉切开取栓 Rutherford III级:截肢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没有明显合并感染证据,可以不需要预防性抗菌 (八)手术日。 手术取栓:1天 溶栓或血栓清除:3-7天 (九)术后恢复。 1-7天 (十)出院标准。 肢体血运改善或恢复;截肢者伤口稳定。 各种伴随疾病、复杂情况可能会影响术后恢复和出院时间。(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全身性动脉硬化、伴随疾病、肢体血运情况、伤口并发症、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肌肾综合征、心梗、脑梗、心脏内或主动脉附壁血栓等 二、下肢动脉栓塞临床路径表单(以动脉切开取栓为例)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__下肢急性动脉栓塞____(ICD-10:);行__股动脉切开取栓术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天 注: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多伴有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伴随疾病,治疗中需要根据病情选择相应

下肢动脉血栓的治疗有哪些

下肢动脉血栓的治疗有哪些 现在人们的生活好起来了,每天人们都过的有滋有味的,经常性的会吃一些好吃的。最后因为太过放松,而让许多人都忘记了运动,有的人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患者得了下肢动脉血栓。下面就由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下肢动脉血栓的治疗有哪些? 下肢动脉血栓的治疗有哪些 1、动脉硬化闭塞症体育疗法的作用 体育疗法的可改善患病肢体的缺血状态,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强患肢的代偿功能,从而减轻患肢的缺血性疼痛发作与跛行,达到延缓病情发展的目的。 2、体疗方法步行:坚持每日步行,可减少跛行发作。方法是:步行前首先测定引起跛行的步行距离和速度.开始时用较短距离和慢速步行,以后逐步增加距离和加快速度。若无禁忌,要求间歇性跛行病人每次应步行至引起跛行时为止。每日2—3次。 动脉栓可以吃什么水果 1、苹果:苹果中的多酚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每天吃3~5个苹果或经常饮用浓度较高的苹果汁,可以提高前列腺的抗菌、杀菌能力,有助于预防、治疗前列腺炎。在保证果皮中农药残留安全的前提下,建议吃苹果时连皮一起吃,因为其抗氧化、抑癌功效远远高于果肉。 2、番茄:番茄具有止血、降压、利尿、健胃消食、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凉血平肝的功效。由于番茄中维生素A、维生素C的比例合适,所以常吃可增强小血管功能,预防血管老化。番茄中的类黄酮,既有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防止其破裂的作用,还有预防血管硬化的特殊功效。 3、桃:桃子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抗衰老水果。桃子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和维生素C,儿童多吃桃子可使身体健康成长,因为桃子含有的多种维生索可以直接强化他们的身体和智力。下肢动脉血栓的治疗有哪些?下肢动脉血栓的治疗是有许多方法的,在治疗期间,患者也是可以通过吃一些水果来化解这个病,如果不知道的患者朋友们可以看看上面小编的建议,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建议下肢动脉血栓的患者朋友们一定要注意饮食上面的问题要以清淡为主,最主要的就是要经常的运动。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健康教育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健康教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年7月4卷13期 作者:赵立华,李小雷,马芳,王玉清作者单位:071000 河北保定,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 【摘要】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近年来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护理人员对32例该病患者进行了全程健康教育。实践证实,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围术期护理特别是健康教育对手术治疗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下肢动脉栓塞,急性;健康教育;手术治疗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栓子自心脏或大动脉硬化斑块脱落,沿血流移向远侧动脉,阻塞血流而导致肢体缺血以至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发病危急,可引起严重后果。临床表现常有典型“6P”征[1],即疼痛(pain)、苍白(pallor)、脉搏消失(pulseless-ness)、麻木(paresthesia)、运动障碍(paralysis)和皮温变化(polikilothermia)。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以手术取栓为主,术后辅助抗凝治疗。 1 临床资料 自2002年以来我科收治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9岁。入院后即对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病情和疾病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达到预期康复目标。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康复顺利。 2 健康教育 2.1 术前健康教育患者突发疾病,对疾病不了解,护士要主动接近患者,多与患者交流,向患者耐心讲解手术方法及效果,介绍成功的病例,使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并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术前禁食水,并告知其禁食水的意义。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左右,并在搬动过程中尽量放低患肢,以减轻肢体缺血和疼痛。 2.2 术后健康教育 2.2.1 体位指导采取头高足低位,抬高床头15~20 cm,使患肢低于心脏平面,增进局部动脉血流。禁止抬高患肢,因抬高患肢会增加血流通过狭窄血管的困难,加重肢体缺血的程度。告诫患者严禁患肢冷、热敷。向患者讲解冷敷会引起血管收缩,不利于痉挛的解除和侧支循环的建立,热敷会促进组织代谢,增加耗氧量,加重缺血。 2.2.2 用药指导本病患者术后均需抗凝治疗,耐心细致地给患者讲解应用此类药物可使凝血时间延长,进行注射、输液治疗拔针后应按压10 min,禁止按摩、揉搓针眼,防止出血。向患者解释监测凝血功能的必要性,消除患者对反复采血的抵触情绪。 2.2.3 功能锻炼术后1周内指导患者在床上做患肢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做足背、足趾的伸曲运动,借腓肠肌群的收缩、挤压的“肌泵”作用,促进小腿深静脉血也回流,防止深静脉形成。同时避免剧烈活动。1周后可下床行走,逐渐增加行走距离。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与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与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明确下肢动脉栓塞与急性下肢血栓的形成原理,并对其差异性做了简要分析,旨在更好的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某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4年期 间接诊的73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进行研究,确认了这些患者具体症状属于急性动脉栓塞还 是急性动脉血栓,并且对两种症状的异同性做了阐述。结果:73例患者当中,有52例患者 属于急性动脉栓塞,占患者总数的71.2%,21例患者被确诊为急性动脉血栓,占总人数的28.8%。由此可见,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比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更为常见,是患者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一种,其临床症状也相对明显。结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与急性下肢动脉血栓之间有着显 著的差异,其临床诊疗因素也相对明显,只有我们在具体临床诊疗中更好、更准确的判断出 下肢缺血的具体症状,才能更有效的开展诊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临床诊疗;下肢缺血 急性下肢缺血是当今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疾病,通常都表现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和急性下肢 动脉血栓两种。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下肢缺血,都会导致血管内腔发生闭塞,引起血脉循环障碍,造成患者出现身体病变,甚至是导致病情迅速发展,如果处理不当还会造成下肢生理功 能出现障碍,引起截肢乃至危及生命安全。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得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 临床诊断准确率可以达到70%以上,而动脉血栓病症的诊断正确率仅仅为47%,连一半都不到,甚至还有15%左右的患者在手术之前都无法正确的断定出患者的症状,从而延误了患者 诊疗。面对这种现象,在当今工作中做好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与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十分必要,是提高临床诊疗效果的关键所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某医院接诊的73例患者,经过DSA检查之后确诊为急性下肢动 脉栓塞和急性动脉血栓。就这些患者进行了归类和总结发现,这些患者当中患有急性下肢动 脉栓塞的患者为52例,占患者总数的71.2%,21例患者被确诊为急性动脉血栓,占总人数 的28.8%。在这73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为40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年龄普遍在40岁 至78岁,平均年龄为56岁左右,发病率在1小时至20天左右,所有的病例都在不同程度 上表现出下肢绞痛、外观苍白、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 基于上述基本临床资料,按照Rutherford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了分级,针对患者的缺血程度 将患者划分为三类,分别为I级患者2例;II级患者65例,(其中II级患者又分为IIa组和 IIb组两种。其中IIa组患者为32例,IIb组患者为33例。);III级患者为6例。 1.2、分组方法 在本次临床诊疗工作中,通过典型造影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动脉栓塞组和动脉血栓组两组,其 中动脉栓塞组的患者为52例,动脉血栓组的患者为21例。在具体的临床观察中,采用典型 造影技术攒查得出,动脉栓塞组的患者普遍表现出血管内腔有着锋利、杯口状的影像。而动 脉血栓组的患者造影则表现为动脉血管的管壁比较粗燥、不光滑现象突出以及不规则狭窄等 特征。在本次分析中由两名资深医师对所有的急性下肢缺血的患者进行读片,两位医师的意 见统一,并没有任何分歧。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诊疗中采用了SPSS115统计软件作为基础统计平台,计算资料的时候普遍采用了频 率数和百分比表示方法,资料统计均用±标准来表示。 2、结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