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上好中小学阅读指导课

浅谈如何上好中小学阅读指导课

浅谈如何上好中小学阅读指导课?

学校:沧州市第十一中学

姓名:金国辉

电话:

邮编:061000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学生在学校主要是通过老师引导学习书本知识。阅读方法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获取知识的质与量。同时,阅读也是一种较复杂的智力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能够运用合理的方法,随着阅读去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则对于他们的智力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合理的阅读方法,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在阅读实践中,经过不断地积累和总结逐步形成的。在这个形成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指导者,必须对学生阅读过程的一般特点有足够的了解,并能够根据这些特点,结合学生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以便使学生尽快地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对此,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要指导学生选择阅读的内容。

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上一个好朋友;反之,读书不加选择,去读一些不适合学生读的书,往往事与愿违,学生的阅读不仅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带来不良影响,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坏。”为此,我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指导学生选择读

物:一种是“拓展读”,即从课内向课外的衔接,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等角度指导学生读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如在学完一些节选自名著的课文后,可让学生去读一读相关的名著,以便更好的理解课文;另一种是“迁移读”,即在学习某课后,运用学习该课所掌握的方法去读类似的文章或作品,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某单元后,用在该单元所学到的阅读方法,去阅读与该册教材相配套的课外自读课本中相对应的单元课文,就必然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这两种方法也适合指导学生去阅读报刊杂志上的时文美文。

第二、激发阅读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兴趣是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先有兴趣,后才有热情。学生参与的热情、动力皆源于兴趣。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多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先、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激励学生去读书。平时,无论是在上课时,还是在与学生的活动中都有意无意的向他们“炫耀”自己的文学功底:通过朗读精彩片段、背诵优美的古诗词、讲述作者创作故事、通过设疑惑造悬念、简介主要内容……,吸引或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看到知识这一海洋的广袤无垠和缤纷色彩。当然这些内容是结合语文教学、紧扣时代脉搏的。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我的这些行为使学生从深层的内心产生了震撼,使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动力。其次,让班级中一些爱看课外书籍的学生带动全班。这样学生就发自内心地要求读课外书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