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品牌农业建设

加强品牌农业建设

加强品牌农业建设
加强品牌农业建设

加强品牌农业建设

市场竞争,质量为主,品牌优先。实践表明,品牌农业的发展对现代农业的促进带动作用日益突出,农业品牌建设已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农产品获得县场信任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镇积极扶持品牌农业建设,通过建立“合作社+订单+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渐做大做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涌现了一批广受欢迎的特色农产品,有效提升了农业效益,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截至目前我镇涉农产品注册商标30件,培育形成了多个具有镇块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品牌农业之路已越走越宽。但我镇的农业品牌尚未形成集聚效应,需进一步提升。

(一)以质量创品牌,夯实农业品牌发展基础。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坚持量质并举、以质塑牌,按照“政府推动、县场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实施”的要求,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为主体,加大农业标准的示范、推广和培训力度,引导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按标准生产、加工和销售。健全品牌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大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力度,培育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引导品牌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建立健全自律性质量安全监测站点。

(二)以科技塑品牌,注重品牌农产品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是品牌实力的集中体现。拥有知名品牌的农业龙头

企业十分重视产品的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产学研联合,通过引进新品种、运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增强农产品品牌的生机和活力。

(三)以整合强品牌,培育农产品镇域公共品牌。根据镇域定位、历史文化及品牌现状,选择具有较好品牌基础、较强产业实力的产品进行整合,提升品牌实力。对传统品牌,进一步保护、挖掘和提高,通过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集体证明商标等与国际接轨的手段整合资源,提高品牌效应。对新兴品牌,充分利用质量、科技、形象等优势,借助现代营销等手段,增强县场竞争力。深入开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出口自主品牌和名牌产品认证认定,依托具有地域特色、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的农产品培育镇域公共品牌,按照“政府主导、协会运作、企业参与”的原则,引导生产主体联合打造农产品镇域公共品牌,扩大品牌农产品规模,提升县场美誉度。

(四)以营销促品牌,提高农业品牌知名度。积极组织品牌农产品生产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国内展示展销活动,利用新闻舆论、广告宣传、节庆活动等手段,发布公益性广告,倡导放心消费,为农产品品牌发展搭建广阔平台。同时,健全农产品品牌监管体系。加强现场检查、常规抽查、例行监测,不断加大品牌农产品监督管理力度,构建品牌监管的长效机制。明确品牌农产品生产企业、认证认定机构以及农业部门的责任,打击冒用品牌的行为,维护县场秩序。健全农业县场主体诚信体系。督促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品牌建设论文

农业品牌建设论文 一条短信几天间迅速传遍全国,于是全中国的柑橘滞销了,这被人们称之为“广元橘子事件”。广元橘子事件引发蝴蝶效应,远在几千里外的江西南丰县著名的南丰蜜橘也受到严重影响,据统计广元橘子事件对整个柑橘产业造成的损失将不下百亿元。不仅是橘子,因一篇文章谈到的香蕉普通病变,逐渐以讹传讹地演变成“人吃了会致癌”,海南香蕉由于受到各种谣言影响价格持续低迷,最低价仅1毛3分钱一斤,村民只好将香蕉当猪饲料或喂养家禽。广元橘子事件,海南香蕉的“谣言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此庞大的农产品产业,却是这样的弱不禁风,毁于一条短信或者以讹传讹的文章,这不禁让人陷入沉思。 笔者认为各种“谣言”根源在于消费者对农产品没有建立的任何信任。农民是弱势的群体,农产品的危机处理需要靠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起来,但是我们的政府除了要抓“造谣”者,辟谣外,显得束手无策,再不过是当地的行政长官亲自吃橘子做做秀或者下到销售现场卖橘子走走过场,当然是于事无济。政府不能树立消费者的信心,也不能及时处理危机事件,农民当然更不具有这种能力。不久前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引发我国乳制品行业剧烈震荡,但是北京的“三元”却可以避过风头,是因为当“蒙牛”、“伊利”等行业领袖都检出含有三聚氰胺时,“三元”却没有上质检局的“黑名单”,由此北京的幼儿园可以兴奋地告诉家长,我们给孩子喝的是“三元”,“三元”也得以逆市收购“三鹿”,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品牌能消除不利事件的影响,也可以消除消费者的不信任。 消费者对农产品没有信任感,关键还不是因为农产品安全问题的不断爆发,根本原因是我国农产品相应质量保障体系的缺失,这个体系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这需要长期的过程,当然我们的农民兄弟不能静静地等待。本人一直关注农业的知识产权问题,本人认为可以用品牌建设来树立消费者的信任,以弥补我国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的缺失,“三元”就是很好的例证。品牌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商标,用来区别农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消费者信任品牌,因为品牌本身就是一个承诺,代表一个产品的品质以及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良心,是对消费者责任和承诺,消费者认可品牌,是对品牌所有者的信赖。消费者可以受到广元橘子事件的影响,不放心其他橘子的品质,但是如果是品牌橘子,消费者

农业品牌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农业品牌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我县是农业大县,为了建成农业强县,就必须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把我县建成农副产加工基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品牌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密不可分,它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 "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能够给创建者和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和财富的商标或标识。它既是有形财富,也是无形资产。创建品牌就是以高质量的商品或服务为根基,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通过一系列运作,提高某种商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度。, 一、我县农业品牌建设现状 我县农业资源丰富,商品量较高。农林牧渔产品产量在全市、全省不仅占有靠前的位次,且总量较大。加之我县工业污染少,农产品品质有保证。借此天然优势,我县农业品牌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今年初,全县已注册41 个农业品牌商标。有"、"鑫禾""桂山"3 个精制大米品牌;""、"2 个食用油品牌;"芙蓉"、"董河"、"绿阳春"3 个茶叶品牌;""草鱼、""草鱼、鳙鱼、"大闸蟹"3 个水产品品牌;"天宝"、"绿杨桥"、"状元郎"等6个酒类品牌;"、"" 、""3 个鱼面品牌;还有"金绿环"葡萄、""藕粉、""豆油等其他品牌。其中"和"天宝"、"状元郎"是省精品品牌,是著名商标;"食用油、"董河"茶叶、""草鱼、""草鱼、鳙鱼等6 个品牌中,有29 个品种是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 这些品牌产品,部分已进入中百等大型超市或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品牌所发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大。我县尽管创出了一些农业品牌,但与先进地区、与跨越发展的要求存在"五个不足"。 一是商标品牌意识不到位,重申报注册轻保护。截止去年底,我县已注册的41 件农业品牌中,被闲置的农产品商标达11 件,占%。失效达8 件,占%,注销1 件,占%,转让1 件,占%。超过一半品牌商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品牌企业无规模,"作坊"多,市场占有量小。规模相对较大的"大米去年才生产万多吨,不仅在全省的市场所占份额很有限,与蕲春县的"珍米"也有一定的差距。而其他的一些品牌规模更小,甚至是小作坊。 如"芙蓉"茶年产不过5 吨,鱼面是我县较有特色有知名度的商品,但在当地却有

农业品牌建设访谈

农业品牌建设访谈 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真正含义~是要解决农业发展理念问题——实现农业生产数量导向向质量导向转变、政府行政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 湖南日报:中央历来重视“三农”工作~至今年已经连续14年颁布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词”~无疑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如一号文件开宗明义的~这是基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那么~我国当前农业发展处于什么样的新阶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陈文胜:我国农业已进入亟待加快转型实现历史跨越的窗口期。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多地少。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保障农产品数量、特别是粮食数量摆在第一位。因此~我们所有的思路、所有的发展理念都是保数量~能够有饭吃就不错了~没有什么品质的要求。但自2004年开始粮食“十二连增”~中国缺粮现象得到改变。但过来过度注重粮食产 量忽视质量~使农产品核心竞争力逐步丧失~使今天的农产品供过于求与供给不足并存~呈现出阶段性、结构性供需不对称的过剩特征~造成了粮食高产量、高进口和高库存的“三高”现状。比如现在湖南的大米、东北的玉米大多放在仓库里面~尽管卖不出去~但因为有最低保护价~卖不出去农民还是继续生产~生产出来继续都放到仓库里去。 为什么会这样,根本原因就是农业生产没有跟消费对接。原来我们每餐吃四两米都还吃不饱~现在一天能吃多少米,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农业生产结构没有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粮食生产~只低头生产~不抬头看销路~生产与消费严重脱节。农业生产不与市场对接~不以市场为导向~就必然没有竞争力。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真正含义~是要解决农业发展理念的问题。随着我们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使数量的保障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应将农产品供给的数量保障上升到品种和质量保障的大转型~农业生产的数量导向要向质量导向转变~政府的行政导向要向市场导向转变。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真正意义~就是在中国农业发展进入战略跨越的关键阶段~提出实现农 业发展思路的战略转型。 为了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国家对农产品以及农资价格进行政府直接干预和补贴~有力地调动了农业生产积极性~实现了中国加入世贸之后保护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但过多的保护~扭曲了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影响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不仅推动了国内产量增加导致农产品库存积压~也形成了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刺激粮食进口量大增。毋庸臵疑~当前政府直接干预农产品价格的调控体系已难以持续~必然要求发挥市场供求对价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更好地发挥市场在配臵资源要素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不二之选。 加快转型实现历史跨越~中国的农业发展战略绝不能仅仅定位于确保自己吃饭的单纯粮食安全。在当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阶段~农业被赋予了生态保护、环境调节、生物能源、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国际竞争等多重功能。特别是作为全球人口大国~农业具有强国民生存之根、固国家经济之本、增国际竞争之力的多重战略作用~必然要求中国农业发展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促进国民经济转 型、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等多重战略目标。中央一号文件指明了实现路径:壮

农业区域品牌建设

农业区域品牌建设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农产品品牌分类按面向市场不同,可分为出口型传统优势农产品品牌、国家战略安全型农产品品牌和内销型农产品品牌。;按照品牌知名等级不同,可以分为地方级农产品品牌、地区级农产品品牌、国家级农产品品牌、国际级农产品品牌和世界级农产品品牌。 按照品牌拥有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企业农产品品牌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农产品品牌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为了区分本企业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而设计的名称、标记、符号及其组合;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简称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指在一个具有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的区域内,由相关机构、企业、农户等共有的,在生产地域范围、品种品质管理、品牌许可使用、品牌行销与传播等方面具有共同诉求与行动,以联合提高区域内外消费者评价、使区域产品与区域形象共同发展的农产品品牌。 发展特点:从地区来看,我国农产品品牌的分布基本呈现东部地区最多、“三品一标”发展最快,而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其次,西部农产品品牌数量相对较少,发展最慢的状态;从农产品品牌的种类来看,我国现有品牌农产品大部分是鲜活农产品(瓜果蔬、畜牧产品、水产品等)和初加工农产品,缺乏精深加工、二次增值的产品,不利于农产品品牌的进一步发展;从农产品品牌的主体结构看,我国农业企业的发展主体中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等非营利机构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达到10%-20%,而在其他产业中,该比例还不到2%。 我国农产品品牌培育与经营 (一)品牌定位、形象塑造与传播 品牌定位可从产品特征、文化理念和竞争导向三个方面进行 (二)质量提升与优势创新 (三)品牌整合与规模扩张

湖州市农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2018年_2020年]

湖州市农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2017年农业品牌推进年工作的通知》(农市发〔2017〕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7〕3号)、《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发挥质量标准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湖政办发〔2017〕38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农业品牌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湖州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率先发展,以市委“四新”主题实践为载体,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切实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深入挖掘湖州农业的核心价值和文化内涵,推动湖州农业品牌建设向更高品质、更高水平迈进。 二、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品牌发展政策体系,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市场监管,创造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品牌的社会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化、信息化和消费升级的要求,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品牌定位、

形象塑造和传播推介。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商标注册、质量管理、品牌培育、文化挖掘和科技创新等手段,创建自主品牌,努力打造以品牌价值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充分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凝聚社会共识,加强宣传引导,讲好湖州农业品牌故事,培养消费者品牌情感,树立消费信心,发挥好行业协会桥梁作用,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力建设,为农业品牌建设提供专业有效的服务。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构建起以提升湖州农业整体形象为目标,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合作联创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为主体,以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的品牌培育、发展、宣传、保护体系,形成优势农产品品牌集群效应,创建农业品牌强市。 1.农业品牌培育取得显著成效。发展做大一批传统农业品牌,整合做强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形成一批以品牌农产品生产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品牌农业产值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到2020年,培育1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达到3个,其中“安吉白茶”品牌价值突破40亿元;新增40个省级以上农业品牌,新增农产品注册商标200件;组织参加各类农业展示展销活动60个。 2.品牌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为抓手,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不断完善农产品生产、

农业品牌建设完整版

农业品牌建设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农业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本质应该渗透到生产、研发、营销等各个环节中,甚至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因此,要有效推动农业品牌建设,必须合理品牌定位、树立品牌形象、调整品牌结构、弘扬品牌文化,具体应该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品牌意识。要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切实转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增强商标意识,进一步完善农业品牌战略,大力开展树品牌、创名牌活动,不断培育出有名气的名牌农产品。对现有的品牌农产品,要搭好宣传平台,通过举办外宣活动、参加各级农博会等措施,不断扩大影响面。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广告投入力度,扩大辐射范围,千方百计提高知名度,并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农产品科技含量的竞争,是农产品质量的竞争,尤其是品牌的竞争。所以,推出农产品品牌,培育农产品名牌,实施农业名牌战略,对农业和农产品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积极培植载体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要加强营销平台建设,组织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培育壮大各种农产品营销合作经济组织。因地制宜创立自己的品牌,要树立创立农产品品牌就是为自身合作组织发展的需要,品牌战略要成为农业经营者的自主行为。

(三)实施有序管理。实施品牌战略,并非是指品牌越多越好,农产品品种很多,但没有必要每个农产品都注册商标,更不要一个产品注册数个商标,对农业品牌建设及名牌战略工作实施有序管理,以突出优势产业,优化农产品结构,实现名牌战略构想。 (四)加强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推广。品牌的出路在标准。按标准进行农业生产,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农产品品质使之成长为名牌的技术基础。因此,要把实施农业标准化与示范基地建设、产业化经营、发展名、优、特、新产品结合起来。把农业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作为示范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将农业标准化工作由点及面开展起来,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批无公害种养殖基地,加快发展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用安全水平。要充分调动农业企业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积极性,形成县、乡(镇)、村、龙头企业及农户等各级组织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新格局。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使生产过程规范化、系统化,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市场标准。同时,选择一批重点产品,引导一批相关企业,积极申报“三品”认证,培育名牌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名牌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农业品牌建设情况座谈会交流材料

农业品牌建设情况座谈会交流材料 尊敬的XX市长,各兄弟区同仁、各位商界精英: XX区是株洲市的发祥地,是一个以食品、服饰等产业为支柱的商贸老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加上多年城市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我区农业的优势主导产业,企业已颇具规模,农产品企业总数达到28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已达到10家,平均50%以上的产品销往市外地区,带动农户13万户,联接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达120万亩以上。 一、XX区品牌农产品现状 目前,XX区优质农产品国家、省级品牌总数保持全市前列: (一)名牌产品。全区共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分别为:唐人神集团的骆驼牌猪饲料、骆驼牌水产饲料和唐人神牌的低温肉制品。共有湖南名牌产品3个,分别为:好棒美公司的好棒美牌熟食品,唐人神集团的湘大牌鱼饲料和加乐牌禽饲料。 (二)著名、驰名商标。全区共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分别为:唐人神集团的唐人神牌香肠、腌腊肉与骆驼牌饲料,雪松公司的雪松牌苎麻产品等,好棒美公司的好棒美牌熟食品。共有湖南著名商标6个,分别为:唐人神集团的加乐牌动物饲料和大乐牌动物饲料,好棒美公司的好

棒美牌熟食品,神农米业的炎帝牌谷制品、米等,林之鹰公司的林之鹰牌胶贴合板,振辉木业公司的血宝牌胶板、木材。 (三)名牌农产品。全区共有名牌农产品2个,分别为湘圆合作社的鑫湘京牌丝瓜和鑫湘京牌冬瓜 (四)“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全区共有无公害农产品3个,分别为东方冲豆角、栗塘葡萄和五里墩新庄辣椒。 绿色食品。全区共有中国绿色食品2个,分别为湘圆合作社的鑫湘京牌丝瓜和鑫湘京牌冬瓜,均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 农产品产地认证。无公害产地认证3 个,分别为新庄、东方冲、栗塘。大京残梅蔬菜生产基地被评为省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尚无有机农产品。 (五)科技成果、星火计划。好棒美公司的鲜活制品开发项目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好棒美公司的肉制品165℃反射红外线烘烤加工技术被省科技厅鉴定为国内领先技术。 二、主要问题 (一)农产品品牌建设和保护意识不强。虽然近年来我区政府出台了品牌建设意见以及一揽子政策,但一些企业和基层部门对品牌建设意义认识不足,投入力度不够。媒体、企业、政府、社团、协会、农民等各方力量在品牌建设上参与度还不够,没有达成一定的共识。近期出现了一系列农产

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优势农业.

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优势农业 ○易斌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农产品市场竞争日 趋激烈,农业的优势正在由传统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加强品牌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如何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优势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已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我县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武宁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均有较大进步和长足发展,既有数量的增长又有质量的提升。我县有省级名牌产品1个,即武宁县绿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健人”牌橡子粉条;无公害基地19个,面积为5万余亩,主要包括玉米、茶油、吊瓜、甘蔗、西瓜、板笋、黄花梨、杨梅、柿子、蜜桔、椪柑、生姜、黑木耳、白菜、辣椒、雷竹笋等16个品种;绿色有机食品基地2个,面积35万亩,其中全国首家通过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原料(水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涉及水域面积34万亩;绿色有机茶基地一个,面积3500亩。目前,我县还没有驰名或著名品牌农产品,处于一种有名品、少名牌的现状。 二、存在问题 1.品牌创建意识不强。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观念的影响,当前许多

农业生产者满足于传统的营销模式和已有的销售渠道,对打造品牌缺乏应有的认识,创建品牌的积极性不高,品牌建设力度不大,产品打入大市场的不多。不少农民、企业生产者存在依赖政府的心理,创建品牌的主动性、自觉性不高,缺乏品牌意识。 2.品牌影响力不大。虽然有自己的品牌,但品牌的档次较低,品牌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品牌产品对农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不明显。真正在市场上叫得响的不多,没有“驰名品牌”。 3.品牌产品规模偏小。品牌产品加工能力低下,生产分散,规模较小,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关系松散,对产业的带动性较弱。企业与产业之间比例失衡,出现有产业,无龙头;大产业,小龙头等现象。 4.农产品加工包装滞后。农产品大多集中于原材料、初加工、传统产业,初级产品比重大,加工企业规模小,加工精度和开发深度不够,产品大众化,产品不“特”,科技含量不高,制约了品牌建设。 三、对策思考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生产、研发、营销等多个环节,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必须合理品牌定位、树立品牌形象、调整品牌结构、弘扬品牌文化。 一要强化领导,转变观念,增强品牌创建意识。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地方的发展。我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品牌建设相对滞后,直接影响了我县农产品的市场和竞争力,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品牌建设,创建名牌农产品,一是要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观念。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切实转变干部群众的思想

打造十大农业品牌实施方案

打造十大农业品牌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农业品牌在保障有效供给和拉动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放大品牌效应,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目标,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的,以特色农业资源和产业为依托,以传统优势品牌为基础,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为核心,以强化品牌引领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企业主体作用、政府推动作用和社会参与作用,通过优化政策法规环境、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实施品牌基础建设工程、供给侧结构升级工程、需求结构升级工程,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到2020年,实现沈阳十大农业品牌价值达200亿元。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品牌规划设计。 1.做好品牌顶层设计。根据沈阳地理、历史、文化、农村经济产业发展的优势,确定我市先期打造沈阳盛京大米、寒富苹果、沈阳乳制品、小梁山西瓜、辽育白牛、沈阳杂粮、沈阳西芹、沈阳食用菌、华美畜禽、福来豆制品等十大农业品牌(以下简称十大品牌)。聘请专业策划机构,设计制作质量保障方案、整体宣传推介方案、营销对接方案,制定各品牌的子方案。整合沈阳盛京大米、沈阳杂粮、沈阳食用菌、沈阳西芹的品牌资源,以行业协会为主体申请注册统一商标。设计十大品牌整体形象标识,以LOGO图标、海报、画册、网站、宣传用语、简介说明等形式进行宣传推介。(责任单位:市农经委、林业局、工商局) 2.建立农业品牌数据库。由十大品牌责任单位梳理各品牌的产品质量、环境评估、技术运用、地理优势、认证情况、产量产值、市场营销、宣传推介、品牌申报、企业运行等基础信息,形成全市农业品牌数据库。根据各品牌的质量控制中的技术运用、产量产值、市场营销、宣传推介、品牌申报、企业运行、认证情况等进行前景分析测算,规划品牌建设发展方向,指导品牌农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农经委、林业局) (二)强化产品质量标准引领。 3.制定农业品牌和品牌企业评价标准。农业品牌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质量安全、市场认可、规模效益、发展前景等评价指标。十大品牌要逐一对照评价标准,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品牌企业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品质质量、企业形象、市民认知程度、市场占有情况等评价指标。支持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申报国家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及辽宁名牌农产品、沈阳名牌产品。鼓励利用农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推动品牌建设,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责任单位:市农经委、质监局、林业局) 4.扎实开展标准化生产。在全市粮食主产区、蔬菜生产保护区、特色作物生产区开展农业品牌打造工作,推进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在不断完善提升企业标准的基础上,执行QS产品认证标准,建立运行良好的“公司(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生产模式,核心生产企业须达到相应的管理等级,实施技术培训指导、农业生产资料配送、农产品销售、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操作规程等统一管理,严格把控原料来源,运用先进技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种植养殖企业要积极开展绿色、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控制、综合绿色防控和健康养殖等技术标准。积极开展生产记录、档案管理、投入品使用、检验检测、技术应用等检查指导,加大农业标准实施和监督力度。(责任单位:市农经委、林业局) 5.强化品牌农产品检测和质量追溯。制定十大品牌产品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监测计划,加大对品牌农产品监测力度,市、区县(市)、乡(镇)三级检测机构负责落实监测计划,实现

农业品牌建设

农业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本质应该渗透到生产、研发、营销等各个环节中,甚至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因此,要有效推动农业品牌建设,必须合理品牌定位、树立品牌形象、调整品牌结构、弘扬品牌文化,具体应该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品牌意识。要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切实转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增强商标意识,进一步完善农业品牌战略,大力开展树品牌、创名牌活动,不断培育出有名气的名牌农产品。对现有的品牌农产品,要搭好宣传平台,通过举办外宣活动、参加各级农博会等措施,不断扩大影响面。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广告投入力度,扩大辐射范围,千方百计提高知名度,并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农产品科技含量的竞争,是农产品质量的竞争,尤其是品牌的竞争。所以,推出农产品品牌,培育农产品名牌,实施农业名牌战略,对农业和农产品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积极培植载体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要加强营销平台建设,组织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培育壮大各种农产品营销合作经济组织。因地制宜创立自己的品牌,要树立创立农产品品牌就是为自身

合作组织发展的需要,品牌战略要成为农业经营者的自主行为。 (三)实施有序管理。实施品牌战略,并非是指品牌越多越好,农产品品种很多,但没有必要每个农产品都注册商标,更不要一个产品注册数个商标,对农业品牌建设及名牌战略工作实施有序管理,以突出优势产业,优化农产品结构,实现名牌战略构想。 (四)加强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推广。品牌的出路在标准。按标准进行农业生产,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农产品品质使之成长为名牌的技术基础。因此,要把实施农业标准化与示范基地建设、产业化经营、发展名、优、特、新产品结合起来。把农业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作为示范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将农业标准化工作由点及面开展起来,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批无公害种养殖基地,加快发展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用安全水平。要充分调动农业企业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积极性,形成县、乡(镇)、村、龙头企业及农户等各级组织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新格局。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使生产过程规范化、系统化,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市场标准。

关于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了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现就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十六项重点工程,把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十六项重点工程之一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市委、市政府面对当前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新情况,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适应品牌发展和品牌消费的新趋势,作出的科学决策。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可以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可以促进资源整合,引导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品牌农产品优化配置,实现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载体;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可以实现品牌销售,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展农产品市场,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目前我市农产品品牌数量较少、特别是名牌少,品牌知名度低,品牌效应不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都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各地各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品牌就是信誉、就是竞争力、就是无形资产、就是效益的理念,把培育农产品品牌、发展品牌农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点任务,着力推动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全面实施,切实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步伐,加大名牌农产品培育力度,不断提升我市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强品牌农业建设

加强品牌农业建设 市场竞争,质量为主,品牌优先。实践表明,品牌农业的发展对现代农业的促进带动作用日益突出,农业品牌建设已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农产品获得县场信任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镇积极扶持品牌农业建设,通过建立“合作社+订单+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渐做大做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涌现了一批广受欢迎的特色农产品,有效提升了农业效益,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截至目前我镇涉农产品注册商标30件,培育形成了多个具有镇块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品牌农业之路已越走越宽。但我镇的农业品牌尚未形成集聚效应,需进一步提升。 (一)以质量创品牌,夯实农业品牌发展基础。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坚持量质并举、以质塑牌,按照“政府推动、县场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实施”的要求,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为主体,加大农业标准的示范、推广和培训力度,引导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按标准生产、加工和销售。健全品牌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大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力度,培育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引导品牌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建立健全自律性质量安全监测站点。 (二)以科技塑品牌,注重品牌农产品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是品牌实力的集中体现。拥有知名品牌的农业龙头

企业十分重视产品的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产学研联合,通过引进新品种、运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增强农产品品牌的生机和活力。 (三)以整合强品牌,培育农产品镇域公共品牌。根据镇域定位、历史文化及品牌现状,选择具有较好品牌基础、较强产业实力的产品进行整合,提升品牌实力。对传统品牌,进一步保护、挖掘和提高,通过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集体证明商标等与国际接轨的手段整合资源,提高品牌效应。对新兴品牌,充分利用质量、科技、形象等优势,借助现代营销等手段,增强县场竞争力。深入开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出口自主品牌和名牌产品认证认定,依托具有地域特色、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的农产品培育镇域公共品牌,按照“政府主导、协会运作、企业参与”的原则,引导生产主体联合打造农产品镇域公共品牌,扩大品牌农产品规模,提升县场美誉度。 (四)以营销促品牌,提高农业品牌知名度。积极组织品牌农产品生产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国内展示展销活动,利用新闻舆论、广告宣传、节庆活动等手段,发布公益性广告,倡导放心消费,为农产品品牌发展搭建广阔平台。同时,健全农产品品牌监管体系。加强现场检查、常规抽查、例行监测,不断加大品牌农产品监督管理力度,构建品牌监管的长效机制。明确品牌农产品生产企业、认证认定机构以及农业部门的责任,打击冒用品牌的行为,维护县场秩序。健全农业县场主体诚信体系。督促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品牌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doc

农业品牌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某县农业品牌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推进法库县农业品牌建设,提高法库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按照沈阳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的统一安排,法库县农业农村局开展品牌创建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法库县农业品牌建设基本情况 2017至2018年,法库县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兴县”战略,不断提升法库农业的外向度和知名度。一是积极创建国家、省市农业品牌。目前,法库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品牌4个,包括国家级出口红树莓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出口果蔬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省级品牌10个,主要有辽宁省出口果蔬示范区、辽宁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辽宁省农业投入品监管示范县等。二是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步伐,不断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全县认证“三品一标”260个,“三品一标”主要包括地理标识保护产品4个、有机食品48个、绿色食品18个、无公害食品190个。三是积极申报注册商标。目前,农事企业(农民经济组织)注册各类商标38个。四是积极创建国家级、省市品牌产品。共创建13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3个、市级8个。被评为省级著名商标3个,分别是沈阳爱新觉罗祖家坊酒业有限公司(爱新觉罗)、沈阳宏君葡萄科技有限公司(五龙山)、法库县淑云蛋鸡专业合作社(鑫丰)。市级著名商标6个,沈阳名牌2个。

2017年至2018“三品一标”补助款发放104.2万元。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1、狠抓标准化生产,着力提升农产品品质 围绕出口树莓、辣椒、寒富苹果、西红柿等重点行业,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标准化示范园23个,面积55万亩。制定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配套的技术操作规程、农产品生产标准17项,集成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操作图或明白纸,逐村逐户发放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程度。 2、强化政策扶持,全方位开展品牌建设服务 以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稳妥培育地理标识保护产品为战略思想,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并举原则,围绕县优势农产品,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和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定出台一系列“三品一标”发展政策,在技术支持、资金补助、申报创建等多个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有力推动了农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截止目前,“三品一标”产品生产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7%,认证总量达到260个。 3、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为农业品牌保驾护航。

农业局品牌建设工作方案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农业局品牌建设工作方案

农业局品牌建设工作方案 各县农牧和科技局、海螺沟管理局农综办: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州农产品品牌战略,大力开拓全州优质农产品市场,全面提升我州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围绕“农业跨越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总体目标,以“品牌促产业、产业促发展、发展促增收”为导向,加快推进XX年“三品一标”品牌建设工作。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打造“川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部门参与的原则,强化政府引导扶持,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川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全面提升我州现代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推进农业跨越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目标任务 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打造“川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紧紧抓住培育川藏高原特色农产品的机遇,力争完成道孚、炉霍、、色达、理塘、稻城、巴塘、得荣8个县的整体认定,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4个、有机食品2个、登记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万亩。初步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农产品品牌的发展格局,走出一条品牌强农、品牌富农的发展路子。 第 2 页共 7 页

三、工作重点 (一)搞好农业区域品牌发展规划。各县农业部门要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打造“川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工作方案的要求,依据当地实际,做好“十二五”期间农业区域品牌建设规划,分年度、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发展农业区域品牌,提高区域品牌产品的市场增强竞争力,促进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健康发展。 (二)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牢固树立“质量为本、以质取胜”的理念,把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与农产品品牌培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推行品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做到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有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实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以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力争全州每个县建设1个万亩现代农业产业标准示范区,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30万亩。 (三)积极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完善我州“三品一标”品牌推荐申报、评(认)定机制和管理办法,形成政府统一领导、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农产品区域品牌认定和评估机制,各县农业部门要积极做好推荐申报工作。扎实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并将其作为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的基础性工作,依靠品质打造品牌。围绕川藏高原特色农产品规划布局,以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着力建设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特色水果、生态食用菌、道地中药材五大产业基地,集中培育一批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力争完 第 3 页共 7 页

农业品牌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我县是农业大县,为了建成农业强县,就必须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把我县建成农副产加工基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品牌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密不可分,它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 ”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能够给创建者和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和财富的商标或标识。它既是有形财富,也是无形资产。创建品牌就是以高质量的商品或服务为根基,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通过一系列运作,提高某种商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度。, 一、我县农业品牌建设现状 我县农业资源丰富,商品量较高。农林牧渔产品产量在全市、全省不仅占有靠前的位次,且总量较大。加之我县工业污染少,农产品品质有保证。借此天然优势,我县农业品牌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今年初,全县已注册41个农业品牌商标。有”、”鑫禾”“桂山”3个精制大米品牌;”“、”2个食用油品牌;”芙蓉”、”董河”、”绿阳春”3个茶叶品牌;”“草鱼、”“草鱼、鳙鱼、”大闸蟹”3个水产品品牌;”天宝”、”绿杨桥”、”状元郎”等6个酒类品牌;”、”“、”“3个鱼面品牌;还有”金绿环”葡萄、”“藕粉、”“豆油等其他品牌。其中”和”天宝”、”状元郎”是省精品品牌,是著名商标;”食用油、”董河”茶叶、”“草鱼、”“草鱼、鳙鱼等6个品牌中,有29个品种是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这些品牌产品,部分已进入中百等大型超市或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品牌所发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大。我县尽管创出了一些农业品牌,但与先进地区、与跨越发展的要求存在”五个不足”。 一是商标品牌意识不到位,重申报注册轻保护。截止去年底,我县已注册的41件农业品牌中,被闲置的农产品商标达11件,占%。失效达8件,占%,注销1件,占%,转让1件,占%。超过一半品牌商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品牌企业无规模,”作坊”多,市场占有量小。规模相对较大的”大米去年才生产万多吨,不仅在全省的市场所占份额很有限,与蕲春县的”珍米”也有一定的差距。而其他的一些品牌规模更小,甚至是小作坊。如”芙蓉”茶年产不过5吨,鱼面是我县较有特色有知名度的商品,但在当地却有几家作坊企业在生产,产量不过几吨。洗马豆油也是这样状况。 三是质量保证难,生产缺标准。目前全县仅有”大米等6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品牌,是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生产,其他农业品牌的产品一是产品源头客观存在农业生产标准难控制,二是质量标准没有检验通过,这都增加了市场认可难度。优质水稻生产开发标准化还处于起步阶段。 四是绝大部分品牌知名度不高。我县农民的农产品,销路以自产自销为主,优质难优价。如农民种植水稻大多追求产量,不是根据市场需求种植。中汇米业等龙头企业订单的优质水稻如”中5号”、”Ⅱ优航1号”收购价尽管高出30%,优良水稻如”金优928”高出15%,但订单比重太少。所以产业化程度低既扩大不了品牌的知名度,自产自销就又很难实现优质优价。 五是品牌有”空白区”。我县有一批有优势有规模有潜力的产品,如蔬菜、”三元猪”、鸡蛋等,但至今没有注册一个商标,更没有形成品牌。 二、我县农业品牌建设的优势 为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我县农业品牌建设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大”活”小”。抓”大”的,就是把品牌建设重点放在有规模、有潜力、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产品上,如大米、蔬菜、”三元猪”、鸡蛋、水产品。对同一类产品,重中之重放在1到2个品牌上。活”小”的,就是突出地方特色,求”独”求”特”求”精”,市场开发求”宜”,能大则大,宜小则小。 我县发展农业品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规模基础。以去年为例,全县水稻产量38万吨,优质比例60%以上,商品率高达

农业品牌建设

农业品牌建设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农业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本质应该渗透到生产、研发、营销等各个环节中,甚至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因此,要有效推动农业品牌建设,必须合理品牌定位、树立品牌形象、调整品牌结构、弘扬品牌文化,具体应该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品牌意识。要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切实转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增强商标意识,进一步完善农业品牌战略,大力开展树品牌、创名牌活动,不断培育出有名气的名牌农产品。对现有的品牌农产品,要搭好宣传平台,通过举办外宣活动、参加各级农博会等措施,不断扩大影响面。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广告投入力度,扩大辐射范围,千方百计提高知名度,并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农产品科技含量的竞争,是农产品质量的竞争,尤其是品牌的竞争。所以,推出农产品品牌,培育农产品名牌,实施农业名牌战略,对农业和农产品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积极培植载体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要加强营销平台建设,组织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培育壮大各种农产品营销合作经济组织。因地制宜创立自己的品牌,要树立创立农产品品牌就是为自身合作组织发展的需要,品牌战略要成为农业经营者的自主行为。 (三)实施有序管理。实施品牌战略,并非是指品牌越多越好,农产品品种很多,但没有必要每个农产品都注册商标,更不要一个产品注册数个商标,对农业品牌建设及名牌战略工作实施有序管理,以突出优势产业,优化农产品结构,实现名牌战略构想。 (四)加强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推广。品牌的出路在标准。按标准进行农业生产,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农产品品质使之成长为名牌的技术基础。因此,要把实施农业标准化与示范基地建设、产业化经营、发展名、优、特、新产品结合起

中国农业品牌战略

中国农业品牌战略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农产品的品牌化日益重要。一方面,消费者的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市场进入也愈加困难;另一方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量国外品牌的农产品纷纷进入我国市场,从而导致我国农产品足不出户就必须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能否在同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还要看农产品的牌子有多硬。某种意义上说,今后的市场竞争可以说是品牌与品牌间的竞争。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农产品仍处于“有名品、无名牌”的窘境中,缺乏品牌意识是我国农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软肋。因此,对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农产品品牌,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整合当地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要素给自己产品确定的具有个性特色和竞争优势,并能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名称和标志的组合。品牌具有独占性,是品牌拥有者的无形资产,是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由于农产品本身的特点,其品牌创建过程中有相当的难度。一是品牌建设主体的分散性。从世界农产品品牌的成功经验看,多为先有规模,后有品牌,规模支撑品牌。但我国农产品品牌开发却以规模小、杂、弱,经营分散的农户为主要依托。农业企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特点,使农产品品牌不论在地域上还是在产业链环节上,都存在一定的分散性和分割性。难以形成组团出击、集中打响品牌的合力。二是品牌建设过程的艰巨性。从生产条件看,农产品对自然环境的依附性较强,许多品牌产品依赖于独具的地域特征,离开了这些自然条件,农产品品牌就无从依托,失去根本。因此许多农产品的品质质量较难稳定。从农产品科技创新来看,现有农产品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精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更少,农产品品牌科技含量低。三是品牌建设中的制约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是品牌价值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这一切都离不开各种形式的宣传。由于农产品属性,单位价值较低,需求价格弹性较低,品牌效益短期内难以显现,品牌认知和识别困难,品牌建设费用投入大,见效慢,这也是制约农产品品牌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产品品牌战略未进入农业企业和企业家的核心理念,同时他们也缺乏成熟的品牌运作方式,忽视对优质品牌产品的策划和宣传。 那么,在现阶段,如何推进我国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呢,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当前的发展阶段,我认为,可以考虑采取如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是通过“龙头”组织带动模式,推动农产品品牌发展。 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必须解决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这需要建立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依靠其拥有品牌农产品的优势,通过基地、订单、股份合作等途径,以利益为纽带,以品牌为载体,将分散的千家万户联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形成品牌农产品群体,作为农产品品牌战略的组织依托。“龙头”组织带动模式是以实力较强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等产业化经营组织为龙头,通过创新农业科技,提高加工的深度和精度,把分散的资源通过市场买卖、契约、紧密组织等形式有效整合起来,围绕一项产业或产品,以龙头组织对品牌塑造和开发为核心,积极推行标准化“统一”管理,辐射带动基地和周边农户,带动农产品品牌发展。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控制,实现品牌标准化管理。 质量是农产品的生命线,是农产品创品牌的根本。在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过程中,按标准组织生产管理,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农产品安全最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是打造品牌的基石。所以必须大力推行农产品的标准化工作,突出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三大体系建设,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把质量管理和标志管理贯穿始终,严格按照生产操作规程,认真做好农业环境质量监测、产品质量监测,规范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生产技术标准,制订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稳定农产品的内在品质。 三是推进科技创新,奠定品牌质量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