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科教学论考试题

学科教学论考试题

学科教学论考试题
学科教学论考试题

2、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是什么?一方面是信息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即主动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各类信息资源,有效地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另一方面是技术教育,主要包括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分析、发布过程中运用到的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其中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中心,而计算机常识教育又在信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4、中小学信息技术的目标是什么?(1)努力让中小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2)努力让中小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实践的过程(3)努力培养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6、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意义(1)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师信念的影响(2)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7、多元智能理论与信息技术教育?多元智能的发展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作为条件,需要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为基础。用情感诱导,营造轻松和谐的心理情境,是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良好开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一种好的学习模式。

8、建构主义理论定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文化下通过别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10、学习动机的分类(1)根据学习动机的内容指向可分为直接学习动机和间接学习动机(2)根据学习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3)根据学习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11、中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心理状态及教学策略?

1、学生起点参差不齐,教学难度大。

2、热衷网络游戏,轻视学习功用。

3、计算机基础知识匮乏,学习积极性不高。

4、学习方式陈旧,实践能力不强。

12、信息素养的定义?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13、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意义

1、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迫切要求

2、信息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生产与发展的基础

3、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14、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方式?(1)便学生更新观念,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教育内涵(2)立足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素养

(3)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广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15.我国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发展是怎样的?答: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的发展是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过程而演变过来的,从内容体系的形式看,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经过教学大纲、指导纲要、课程标准的发展。

16、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特点(简答)

答:1、发展性2、基础性3、实践性4、应用性5、整合性6、趣味性7、大众性、灵活性、地域性。17、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原则(简答)(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原则(4)发展性和巩固性相结合原则(5)高难度与量力性相结合原则(6)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18、现代教学理论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原则(1)学生主体原则(2)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和学习相整合原则

19、教学设计概念: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理论和方法。

20{填空}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和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主要研究“怎么做”的问题,另一个是教学设计理论,重点研究“为什么”的问题。

21、一般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

22、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模式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的阐明,学习评价,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教学系统设计成果的评价。

23、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包括:前期分析,教学目标的阐明,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教学设计的评价与修改。

24、教学设计方案是实施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设计工作的总结。教学设计方案的表现形式可以不同,如文本形式,文本和流程图相结合形式,文本和表格相结合的形式等。

25、教学模式定义: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它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能只会用一种教学模式而从初衷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6、信息化教学模式可描述为: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多种教学媒体和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习者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得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27、信息技术课的常用教学模式种类:关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教学模式,关于程序设计知识的教学模式,关于应用软件模块的教学模式

28、教学方法的含义: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双方共同进行并相互作用的具体的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称。

问答题:5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联系和区别: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都是师生为了某种教育教学目的,所采用的各种手段,方法的总和,都是教学论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二者都反映了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目的,是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的,对教学活动过程的描述。其次,教学模式是对多种教学方法的提炼和组合,它描述了一种稳定的,系统的教学结构,是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参考的标准样式。而教学方法常常表现为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侧面的一系列操作活动。再次,教学模式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还包括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形式。教学方法只是教学模式的组成部分,但教学方法操作性和具体程度与教学模式相比更高。6{填空}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图解法,提问法,演示法,文化熏陶法迁移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教练法等。

29、教学媒体的分类?(1)媒体和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定义是指在传播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过程中,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2)视觉媒体(3)音频信息(4)视听媒体

30、如何选择教学媒体(1)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a依据数学目标b依据教学对象c依据教学条件d依据媒体的教学功能(2)教学媒体的选择方法

31、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1)文字(2)实物教具和模型(3)图形和图像(4)声音(5)视听觉媒体

32、教学手段概念:教学手段是直接影响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的,可变的因素,也是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物质性和技术性的层面。

33、{填空}教学中和常见的教学媒体形式有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等,在教学中选择媒体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条件及教学媒体的功能。

常见的教学手段有传统的教材,板书,也有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及多媒体网络教室等。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现代化,而忽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随着科技在教育中的应用而不断发展。一般认为,教学手段的发展要经历两个阶段:以文字教科书,粉笔,黑板,挂图,标本,模型等为主的传统教学手段阶段,以及在此基础上增加的基于各种电教设备的录音,幻灯等电教教材和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手段阶段。

34、教案的概念:又称为课时教学计划。教案是教师备课的书面成果,是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教案一般分为详细教案和略案。

教案内容:a制定教学目标b确定教学重点c确定教学难点d选择教学方法e设计教学环节f设计板书,制作教学软件

35、课堂教学各阶段的组织:a课前b导入主题c课中组织d结课的组织

36、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教学组织形式有多种: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

班级教学:课堂讲演,课堂回答,课堂自习。

小组教学:以学习任务为定向的学习小组,教导式学习小组,个别指导式学习小组,苏格拉底式学习小组,合作式学习小组,脑力激荡式学习小组,漫谈式学习小组。

个别化教学:学习的步调,教学目标,学习活动或材料,评价教学的手段,个别辅导。

37、教案主要包括:科目,课题,授课班级,教授者,课型,教课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时数分配,教学内容,板书等。

38、结课的组织方式有哪些:梳理内容式,左右沟通式,提炼升华式,延伸开展式,练习巩固式。

学科教学论美术专题十作业

作业要求 1、外部环境好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一定会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我认为外部环境好了,一般情况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会跟着好起来。因为教师专业发展有两个推动力:一是来自系统的推动力,包括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即外部动因;二是个体自身的推动力,受到教师生涯发展阶段和生活经验的影响,即内部动因。“发展”就意味着个体不满足于既有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不满足于自身目前的综合素质,在个体主动性的的促使下寻求专业的扩充和创新,专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内源性动力”,但同时也受到其它诸多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可是不存在绝对性,因为也要看教师的内在因素,比如教师的专业认可,学习能力,反思能力,科研能力,还有个人的惰性习惯。 2、请以“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与目标的关系”为题,结合自身实际发表你的观点,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小论文。 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与目标的关系 教育通常被认为是一项变化不大、惰性较强的工作,即使一个教学新手在教过三轮学生以后,通常也可较轻松地应对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往很多教师经过几年的自我摸索,熟悉了所任教的科目,获得了一些课堂应急机智,教学方法基本定型后,其专业发展就基本结束,未来漫长的教学生涯就靠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储蓄的些许经验提供技术和理性支持,进入了年复一年的机械式的重复性劳动之中,不愿意再寻求变化和新的发展。 新课程要求新型的教师应是在其专业领域内不断成长进步的人,即专业不断发展的教师,其核心就是“发展”。现代汉语词典对“发展”一词的解释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变化就是发展的开始,没有变化则永无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变化”则取决于教师为发展所确定的“基点”与“目标”,其中目标的高低往往决定着专业发展的成败。有的人是为了生活而被动做教师,有的人则是因为热爱、为事业而做教师,两者的发展目标不同,其发展的动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其发展的结果也必然是差之千里,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只有依照“目标”的引导,教师才会积极主动地在每一个前进的基点上调整把握好状态与方向,才会在每一个基点上“闪现专业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由此我想到了中学时的一位老师,每到上课时这位老师既不带课本、教参,也不带教案,但讲起课来却是侃侃而谈,就连哪个知识点、哪一个练习题在课本的哪一页都讲得十分准确,从没出过差错。这让当时的我感到有点不可思议,对这位老师的记忆力印象十分深刻。我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我向这位老师请教上课有何诀窍,不成想老师的回答让我初为人师后第一次陷入了“老师的工作就是如此数十年如一日的机械式的重复”的迷茫与疑问当中。这位老师告诉我说:“这没有什么诀窍,我已工作三十多年了,教材就这一本,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内容早已滚瓜烂熟了,你说我还用得着带那些东西(教材、教案)去上课吗?”听起来似乎没什么,教材还是那本教材,可学生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些学生了。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成长的环境、接触到的事物、学习的方法、对待生活、学习的态度等等,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由此看来,这位老师确实是把教书当作是自己的职业了,其发展的目标也即是“为了生活”。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正是以对“教育事业”本质作用的深刻而明确的认识为发端的。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试题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名:黄智光 单位:青原区思源实验学校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政治)考试科目:思想教育教学论 考试分数: 2013年 12 月 25 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试题 一、简答题(10×5) 1.为什么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在教学中与学 生是什么关系? 答:(1)、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也可以说是通过教育而培养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的受传人,也是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对象。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学习的效果、教学的最终结果,都体现在学生身上。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学生的先天素质、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身心素质等,都对教学过程发生影响。 (2)、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相互结成团结、协作的关系。教学是一种传递和接受双向活动,学生是认识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收器。所以,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而且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为什么德育课要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 答:知行统一不但是学习德育课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在知行关系当中,“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不

“知”而“行”,会使“行”失去方向,走上违法乱纪、走上不道德的人生道路;但只“知”不“行”,“知”也就会失去意义。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指出的:“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呢?就是要求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思想道德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用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所学理论知识相一致,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3.学习力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它们与提高教学成绩有什么关 系? 答:学习力包括①、正确的学习理想和动机②、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③、持久的学习执着和意志力④、良好的学习实践能力⑤、科学的学习方法等五方面内容。 学习力是学生具有的和后天培养的,但主要是通过后天培育的。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改变学生自身精神状态和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核心力量对学习效果器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语文教学论试卷

2011年春语文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A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正在兴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是以 ___________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2.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________ ,书面为文。 3.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能力的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________,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_______________,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作文能力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 7.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______,______三个维度。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不属于语文学科教学目的的依据是() A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 B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

C社会需要。 D教育领导者的个人偏好。 2.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引入,介入和()阶段. A准备B思考C展开D结束 3.下列哪一项不是考试的主要功能是() A促进学习B选择C排名次D反馈 4.《义务大纲》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 A 2500个 B 3500个 C 4500 D 5500 5.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 A典型讲评B综合讲评C专题讲评D重点讲评 6.下列哪一项不是语文课外活动的特点是() A容易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B容易组织和管理 C容易与学校各项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互相配合 D学生参与的自由度大,少受时间、空间与群体活动的限制。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一、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p107 1、方向性原则; 2、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 3、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4、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 5、师生民主合作原则; 6、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7、创新性原则;8、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二、说课与上课的区别 1、要求不同。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说课则不仅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2、对象不同。上课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教学活动;说课是课堂外教师同行间的教研活动。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研究水平的领导和同行。由于对象不同,因此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同时,说课不受教材、年级的限制,也不受人员的限制,大可到学校,小可到教研组。 3、评价标准不同。上课的评价标准虽也看重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但更看重课堂教学的效果,看重学生实际接受新知识、发展智能的情况;说课重在评价教师掌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应用教学理论以及展示教学基本功等方面。 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4、内容不同。说课一般是说明你要说课的理论依据,要告诉别人你怎样教和你这样教课的依据,而上课则主要是把这节课我们所要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5、目的不同。上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增加他们的知识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技能,而说课则是帮助教师对教学有一个比较高、比较深的层次进行了解,从提高教师的素质。 三、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和基本方法p105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方向和追求的目标。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中指出:“改革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关键是坚决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 1、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这是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的重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现成的答案,唯一的办法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是锻炼学生、提高教学时效的重要方针。 2、联系学生实际 联系学生的实际,主要是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只有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思想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联系国际政治实际 冷战结束之后,目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用“和平演变”的方式同社会主义国家较

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1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表现为三个基本特点: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中国古代的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总结先秦的教育经验。 3.1902年8月15日,清政府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这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4.语文单独设科始于1904年,它的第一个正式名称是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他主张“教育即生活”。 — 6. 语文的教学目标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7.语文课程的性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统一。 年张志公发表__________一文,发展了“工具说”理论,更深刻的阐述了语文学科的根本性质。 以“六步”教学法著名。 10.说课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新大纲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倡导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学习 方式。 12.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总目标要求学生认识___________个左右常用汉字。 ¥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语文教学以_____经学典籍为主体。 A.墨家 B.法家 C. 儒家 D.道家 2.语文课程现象的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中不包括_____。 A.物质性 B.活动性 C.关系性 D.环境性 3.《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的____的形成与发展。 A.语文素养 B.语文能力 C.语文素质 D.语文知识和能力 是我国当代语文教学“情感派”的代表。 ^ A.于漪 B.钱梦龙 C.洪镇涛 D.魏书生 5.夸美纽斯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的教育学著作是______。 A.《教学论》 B.《大教学论》 C.《中学教学论》 D.《教学论稿》 6.语文新课程把“听”和“说”两个教学系列和在一起,改称为_____。 A.口头语言 B.口语表达 C.口语训练 D.口语交际 7.语文新课程把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写作叫做____。 A.习作 B.写话 C.写作 D.创作 ? 8.美国教育学家提出____的教学法。 A.自学法 B.教授法 C.做中学 D.讨论法 9.精读和略读是____提出来的。

物理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物理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0×3) 1.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特点包括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关注兴趣、因果认识兴趣、概括认识兴趣、应用兴趣。P80 2.整体教材分析可以分为编写意图、内容选取和程度要求、体系安排、风格特点。P133 3.教学方法的选择包括依据教学目的、依据教材内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教师的特点、依据学校的特点。P106 4.根据教育学的理论,在课堂上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要经历以下五个环节:激发兴趣、感知知识、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P66 5.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有:运用实验引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从复习旧知识引入、利用物理学史资料引入、利用类比法引入。P225 6.常用的物理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有建立模型法、等效变换法、微元处理法、近似处理法、案例法、隔离分析法、叠加法、对称处理法、极端分析法。P283 7.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学生活动、教学效果、教师基本素质。P435 8.物理教师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包括:职业道德、物理学知识、教育与心理学知识、文化素养、教学能力、教学工作、教学效果。P383 9.物理复习教学的常用方法:对比复习法、提纲复习法、复现复习法、组题复习法、实验复习法、归类复习法、知识结构复习法。P308 10.个案研究法的优点:细致深入、全面系统、及时灵活。P463 二、简单题(6×5) 1.中学生物理学习中的记忆特点。P75 答: 1)中学生的有意记忆逐渐占重要地位,但无意记忆还较明显; 2)中学生的机械记忆逐渐为意义记忆所代替; 3)中学生的抽象记忆虽有发展,但还是不如形象记忆好; 2.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特点和趋势。P41 答: 1)内容的选取突出基础性和时代性; 2)突出“探究活动”,强调“做科学”; 3)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个性的培养; 4)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5)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多样; 6)提供物理学习情境和学习资料,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 7)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培养都独立思考能力; 8)将实验和理论融为一体,突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基础地位; 9)体现物理和人文的融合,多学科渗透; 10)重视物理学史料的教育功能,关注知识产生于发展过程; 11)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血红色呢个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2)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小学语文教学论 作业及答案

1、 语文主要是通过()来影响人生的。 (2 分) A.写作 B.表达 C.阅读 D.听说 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2、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母体,语文教育的价值大量地显示为()的价值。(2 分) A.科学实用 B.人文教育 C.文学 D.艺术 我的答案:B 得分:2分 3、 识字是语文教育的入门口,()则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天地。 (2 分) A.理解 B.阅读 C.写作 D.独白 我的答案:B 得分:2分 4、 ()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章。

A.作文 B.日记 C.叙事 D.讲故事 我的答案:A 得分:2分 5、 在语文本体论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一个营造()作文的世界。 (2 分) A.宽松 B.和谐 C.自主 D.指导 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6、 哪一个不是“口语交际”的特点 (2 分) A.即时性 B.情景性 C.复合性 D.自主性 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7、 口语交际的(),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交际话题的情境性设置,恰当地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真实地进入角色。 (2 分)

B.情景性 C.自主性 D.复杂性 我的答案:B 得分:2分 8、 下列哪项不属于语文课程的性质。 (2 分) A.基础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单一性 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9、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丐尊二人提出了( )的概念。 (2 分) A.国文 B.国语 C.语文 D.文学 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10、 关于语言的成就水平,我们主要关注四种知识技能,即:推理、交流、组织和()。(2 分)

B.语法 C.标点 D.运用规则 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11、 终身学习的内涵有:()、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2 分) A.学会学习 B.学会思考 C.学会求知 D.学会独立 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12、 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等形式,属于()。 (2 分) A.游戏识字法 B.象形会意识字法 C.情景识字法 D.词串识字法 我的答案:A 得分:2分 13、 识记“山、石、田、土、井、日、月”此类字,我们可以采取()。(2 分) A.分散识字 B.形声识字法

中学物理教试题学概论习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XX级物理学中学物理教学概论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______________。 2、物理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 3中学物理教学资源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中学物理教育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 5、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研究模式和合作学习模式。 6、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法和谈话法等。 7备课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备学生。 8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是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其发展历程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9演示实验根据在教学中的目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和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产物。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性是指( ) A讲授的物理内容必须是正确无误。 B讲授任何一个物理问题都必须讲深、讲透、讲全。 C对任何一个物理问题或原理的表述都必须是十分严格。 D所有的物理实验都必须是高度精确的。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应该是() 中心地位D 主宰地位C 主导地位B 主体地位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下列属于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着重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 A发展性原则B双边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4.新课程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室课程资源,以下()不属于实验室课程资源。A教学设计及教案B实验器材余试验资料C光学投影媒体与影视录像D 实验模型与挂图 5.以下原则中不属于中学物理教学原则的是( ) A科学性原则B生动直观性原则C形象性原则D启发积极思维原则 6.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讲授法、实验法、()基于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作业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作 业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关于中学化学探究情景的论述 145965 代梦云 课程改革的任务就是要彻底实现现代课程观和现代教学观,真正地以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让学生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五官并用,全身心独立地开展体验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实现三维教学目标,逐步成长为创新型、开拓型的各级各类英才。这就需要构建崭新的课堂教学结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以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课堂教学为宗旨。从诱思教学和谐论来看,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太阳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的主动探究式。为了实施好探究学习方式,必须发挥情意子过程的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包括学习兴趣、动机、求知欲、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对本学科学习的热爱等。为此师生要善于共同创设好探究情景。 化学作为实验与理论密切结合的科学,化学教学的素材与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无论是从科学性、趣味性还是实用性等方面来说,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着重从中学化学探究情景的内涵、类型、案例等方面加以阐述。 一探究情景的内涵

探究情景为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展开提供的背景或场景,为打开探究式学习局面提供导引作用,在情景中隐藏着可能被学生发现的问题,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创造机会。 探究情景富有真实性、针对性、情感性。探究情景从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和事物入手,或以自然界、社会及与其它学科相关的问题为切入点,呈现化学知识存在的实际背景,使学生尽可能在真实的情景中建构意义;探究情景必须指向一定的课程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主体交互中获得全面发展。 二探究情景的类型 按照情景的呈现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问题情境 按教学活动中问题情境出现的阶段分为教学活动开始、过程中和结束时的问题情境。 开始时的问题情境 这一阶段的问题情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主要起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兴趣作用的问题情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导课”阶段的问题情景,另一种问题情景虽然出现在教学的起始阶段,但它蕴涵的问题实际上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线索,也是教学目标的指向所在。 例如,在进行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时,开始这样描述:格林太太是位漂亮得妇女。当她开怀大笑时,人们会发现她一口洁白的牙齿中镶有两颗假牙,其中一颗是黄金的-这是她富有的象征;另一颗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考试时间2020年1月4号 题型:填空题2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30分简述题15分教学设计 15分(高中哲学生活) 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 第六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思想政治课属于德育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第八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①完成基本理论教育 ②完成思想品德教育 ③完成各种能力教育 ④完成心里健康教育 第九节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 ①教师与学生——中心范畴 ②教育与教学——中介范畴 ③传授与接受——手段范畴 ④内化与外化——成果范畴 ⑤理论与实践——性质范畴 第二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第一节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师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 二、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从强调教材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 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三、新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①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②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④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⑤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⑥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体系 教育目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阶段教学目标——年度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兴趣、意志、价值、情感) 能力目标(分析、评价、辨析、选择) 品德目标(政治、思想、品德) (课本P76图2-2)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分类 ①情意目标 ②知识目标 ③能力目标 ④品德目标 三、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 培养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第三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 第一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 ①教学过程是教师教授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统一 ②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③教学过程四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要素 ①教师 ②学生 ③教学内容 ④教学手段 ⑤教学环境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 教学三体论:教育者、受教育者、环境 主导主体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师生双主体论: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师生复合主体论: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主客体否定或“交互主体”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之间是一种互主体性关系。 结论: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应成为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第二节学生的学习力 ①智力因素(注意力、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

学科教学论(数学)必做作业

?名称(必做)数学学习理论简介 ?所属章节 ?专题3 数学学习理论简介 作业要求 作业:专题中提到了“行动研究”这一概念,查阅有关文献,了解何谓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优势以及怎样开展行动研究。 要求:提交有关行动研究的阅读体会以及对自己的启示。 学号:姓名: 1.何谓行动研究 2. 行动研究的优势 3. 行动研究怎么做:行动研究的步骤 4.行动研究对自己的启示 1.何谓行动研究 含义: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一种以实践工作者为主体进行的研究,它以研究自己实践中的问题,改进实践为其本质。 (一)教育行动研究的涵义 教育行动研究的涵义 教育行动研究的概念来自于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1)教育行动研究特别指在教育情景中,由教育专业工作者(通常指教师)进行,用以改善教育专业实践,并达成教育理想或目标的行动研究。(陈惠邦,1998)(2)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景的研究,是以改善社会情景中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艾略特J.Elliot,1991)(3)由社会情景(教育情景)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Husen:《国际教育百科全书》,1985) 2.行动研究的优势 该研究法是克服以往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弊端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要求教育实践者担任主角,在实践过程中,选择实践中的某一问题开展研究,研究的成果也就是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 行动研究法应用范围比较灵活,可以是针对个别学生、特定事件的研究,可以是班级集体内或整个学校内某个突出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是一个学区、一个城镇(市、乡)、一个县、一个省范围内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的研究。 3. 行动研究怎么做:行动研究的步骤 勒温(K.Lewin)的螺旋循环模式;凯米斯行动研究模型(1985) 计划 “计划”是指以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制订“总体计划”和每一步具体行动计划。 包含三方面:(1)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它要求研究者从现状调研、问题诊断入手(2)计划包括总体设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3)计划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开放性。 行动 “行动”就是指计划的实施,它是行动者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的行动过程。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一起行动。重视实际情况的变化,会不断调整行动。 观察 观察”是指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的特点的考察。行动研究鼓励使用各种有效研究技术。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论知识点完整版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 论知识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一章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考察 1、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课程的演进概况。(P28阅读视野) (P3随堂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不断进行着调整,这种调整体现出思想政治课怎样的特点- ----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密切配合政治运动设置的,强调课程的政治功能。) 2、政治课改革的进程 1)标志思想政治课进入改革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 2)第一阶段:改革实验:1985-1992 第二阶段:调整完善:1992-1994 第三阶段:总结发展:1994-1999 第四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1999至今)P4第四阶段概况) ①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②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 ③随后,教育部又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 ④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2003年和2004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并组织编写了相应的教材,逐步在全国推广使用。 3、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的新变化(P4-5六点新变化) 1)改变课程名称。 2)转变课程功能。首先,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其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3)调整课程结构。首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加强选修课程。其次,关注国家课程的同时,为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4)更新课程内容。 5)变革教学方式:教师教的方式: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教师主导“目标—策略—评价”与学生经历“活动—体验—表现”相结合。学生学的方式: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6)重建评价体系。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思考: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的新变化新教材的新变化(两者区分)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性质 1、思想政治课程性质认识的发展 ①智育说②德育说 ③德智兼容说④思想政治教育说 ⑤公民教育说(社会主义现代公民素质教育课)

语文教学论试题与答案

语文教学论试题与答案 语文学科教学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的形成与发展。 A(语文素质 B(语文素养 C(语文能力 D(语文知识和能力 2(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是从( )年开始的。 A(1904 B(1919 C(1949 D(1978 4(教学活动中,备课常有要“吃透两头”之说,这两头指的是( )。 A(教材和大纲 B(课程标准和教材 C(教材和学生 D(课程标准和学生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说明培养学生学习( )的重要性。 A(习惯 B(意志 C(兴趣 D(态度 6(提出“读读,讲讲,议议,练练”教学模式的是( ) A(于漪 B(钱梦龙 C(宁鸿彬 D(上海育才中学 7(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 A思想性和文学性的统一B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C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D 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8(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积极倡导( )的学习方式。 A(自主、独立、探究 B(自主、合作、探究 C(独立思考、勇于探究 D(自立、提问、研究 9(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是( )年开始的 A(1999 B(2000 C(2001 D(2002 10(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是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的,在课程总目标下,把九年分为( ),分别提出阶段目标。

A(小学、初中两个阶段 B(初小、高小、初中三个阶段 C(义务教育一个阶段 D(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 1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个。 A(2500 B(3500 C(2800 D(3000 1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 )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A(综合性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性学习 D(自主学习 13(语文新课程把一二年级的写作叫( ) A(写作 B(习作 C(写话 D(创作 14(语文新课程把“听”和“说”两个教学系列合在一起,改为( )。 A(口头语言 B(口语训练 C(口语表达 D(口语交际 15(教学目标分类法是美国教育家( )提出来的。 A(布鲁诺 B(布鲁纳 C(布卢姆 D(杜威 16(默读与朗读相比,适应范围更广,速度更快,而且( )。 A更适应与低年级B更有助于培养口头表达能力C(更有助于理解D(更有利于提高对文章的感受能力 17(绝大多数的汉字的字形结构限于( )种。 A(6 B(7 C(8 D(9 18“三、百、千”是我国古代和近代最成功的蒙学教材,它们分别指的是()。A(《唐诗三百首》《千字文》 B(《唐诗三百首》《千家诗》 C(《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D(《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19(由( )和叶圣陶主编的《语文百八课》是我国现代中学语文教材中,尝试语文教学科学化的不朽之作。 A(夏丏尊 B(吕叔湘 C(王力 D(张志公 20(书信是应用文教学的重点,书信一般包括称呼、正文、结尾、( )和日期5个组成部分。

《物理教学论》考试试卷

《物理教学论》期终考试试卷(K)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分,每空格占1分) 1.中学物理教学论是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依据,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系统地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现象与问题,揭示中学物理教学规律,指导中学物理教学的一门理论兼应用的学科。 2.关于课程实施,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有意识地突出研究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因素和无关因素的干扰,借助于逻辑思维和想象力,对实际的研究对象加以合理的推论和抽象,在头脑中构思成理想化的研究客体,以便代替实际的研究对象来进行研究的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为方法。 4.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为→建立猜想(假说)→实验检验→归纳分析→解决问题(或得出结论)。 5.物理学习兴趣可划分为直觉兴趣、兴趣、因果认识兴趣、概括认识兴趣等四种类型。 6.从建构主义学习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学习不是一个只强调外因条件,而忽略学习者这个内因的被动的刺激——反应过程(S→R),而是一个能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顺应和平衡,学习者把外界的刺激(S)最后同化(A)于自己的认知结构(T)之中,从而对外界的刺激(S)作出反应(R),用公式表示为S→(AT)→R。 7.科学的评价考试质量,主要反映在四项指标(即四个度)上。这四个度分别是信度、效度、难度和。 8.学习目标编写的“ABCD”模式中的A指教学的对象;B指外显的行为;C指产生的条件;D指评价的。 9.物理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该物理概念所反映的的对象,即通常说的概念的适用范围。 10.教师运用口头语言表达的形式,以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针对所教

学科教学论

《学科教学论》 一、填空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本体属性。 (注:“本体属性”可换成“本质属性、”“性质”、“基本特点”) 2、语文素养大致可以分为四层:操作层、实施层、动力层和基础层。 3、实现课程总目标的五个发展方面: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4、从语文教学评价领域和评价内容,可以把评价指标定为三个维度,五个领域和两种类型。(1)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既是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也是评价语文教学的三个基本标准,即,三维目标。 (2)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目标的五个板块/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包括汉语拼音)、阅读、写作(包括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3)①高中语文课程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②高中阶段的两种课程类型:必修课和选修课。 A、必修课程是按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条线索进行描述。 B、选修课程分别根据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着研读五个系列的拟定目标。 5、钱梦龙教学提倡“三主四式”的教学方法,“三主”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四式“即导读式:自读—导读—教读—复读。 6、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的指的是: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7、阅读教学过程的基本框架,即教学中的三教段是:感知——理解——实践。 (注:书中是初读—精读—复读) 8、作文的发展趋势,也是作文教学的训练方式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供料作文—话题作文。 9、作文讲评常用的方式:专题讲评、典型讲评、对比讲评、综合讲评。 10、作文批改常用的符号:增补、删除、保留、换位、紧接、换行、褒许、考虑、错别、后移。 11、理想型的语文学习档案袋的三部分构成: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系列作品(包括作文、读书报告、研究报告、朗读课文的录音带等)以及学生的反思记录等。 12、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综合性、主体性、参与性、生成性特征。 13、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十环节:选择课题—确定目的—策划方案—角色分工—准备材料—明 确时间—优化步骤—组织实施—成果展示—评价反思。 14、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15、说课内容的四大板块: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补充:说板书设计、具体时间分配和说作业布置) 16、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师专业素养、教学效果五大方面。 17、评课的三方面内容:评教师的教、评学生的学、评教学内容。 18、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过程:课前准备、导入情境、模拟交际、可外延伸。 19、教学过程的优化模式:自主学习-创设情境-总结感悟-练习巩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与综合素质评价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与综合素质评价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实现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强调评价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教学与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也应该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目的,以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来操作。关于评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这样认为,评价学生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智能,评估有责任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使学生认识自己智能的优劣,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弥补自己的劣势,发展自己的优势。。下面我将针对本学科的特点,从评价思想、评价原则、评价要求、评价方法及试卷分析等方面做简要阐述。 一、思想政治学科综合素质动态评价思想 在国家教育部2002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阐述了新课程的评价思想: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选拔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在评价目的上,由以往的重视结果转向结果与过程并重;在评价主体上,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在评价内容上,由只关注知识的评价,转向更关注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并将评价贯穿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之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 二、思想政治学科综合素质动态评价原则 1、全面性。 ①、评价主体要全面:既包括教师、又要包括学生及家

长。我们要重视这些主体在评价中的不同作用,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样不但不同主体的价值观在评价过程中得到体现,而且评价主体之间也形成了平等合作的关系。对教学也形成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②.评价角度要全面性。我们不但要对学生课堂知识的学习进行评价,而且,还要对课外知识尤其是社会时政要闻的了解掌握程度做出评价。同时,还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出评价。另外,思想政治学习的方法与习惯、合作交流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评价同样不可忽略。对学生而言,以上这几方面要有机结合起来,不可有失偏颇。 ③评价方法要全面: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不同个体,不同个体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评价时,要再大的评价方针指导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及时调整评价的方法使之呈现多元化。 2、客观性 我们不管是对评价的主体,还是对评价的方式,都应摒弃个人的主观意念,本着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来对待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使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客观、公正、真实可信的评价结果,以帮助他找到今后发展方向。

《语文教学论》专科练习题及答案.docx

《语文教学论》专科练习题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语文教学论》试题及答 案专科 一、填空题 答案1、国文、国语2、① xx年代初④ 1978 3、教师、教材、课堂45、蒙学6、昭明文选、昭明、萧统7、北京语音、北方话、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8、普通话、文化和经济9、编码输入、直接手写输入10、规范文字、注意推广普通话、繁体字和简化字、各行各业、语文 11、中华民族每个成员、现代化建设12、家庭语文教育、社 会语文教育13、普遍性可行性。14、领会、评价15、 辩证法16、语文学科教育的整体目标;局部目标 高中、职业高中18、中文;英文19、课程的现代化以前将“语文”叫做、等。17、普通 xx 年, 219 世纪末到初叶;②“”新文化运动以后到xx 年代;③xx 年代初期;④年改革开放以后。 3 为中心,以为中心,以为中心。4 国文字产生于_____________之前。我们目前看到的最早的 汉字是距今 __________多年前商代甲骨文。5

《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一种_______________读物。 6___________》,南朝梁 _________太子__________组织文人编订。7、普通话是以 _____________为标准音、以 _____________为基础方言、以___________为语法规范。这是_____________的通用语。 8、从 _____________是否普及可以测知现代语文教育是否发达;从现代语文教育是否发达,可以测知 _____________ 是落后还是先进。 9、在计算机普遍使用的今天,汉字不仅可以 ___________计算机,而且可以_____________计算机。 10 、要想广泛采用现代化手段就必须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处理 ____________ 的关系。对 ______________ 进行这方面的 __________教育。 11、搞好语文教育对于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化素质,推动 _____________具有重大的作用。 12 、语文教育 系统的三个子系统是:、、学校语文教育。 13、语文学科教育目标的重要特征包括:学科规定性、 范围、阶段预期性、实施。14 、布卢姆编著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目标层次分为:知识、、运用、分析、综合、六个层次。15 、古希腊“智者派”创立的三艺——文法、修辞学、,实际是宽泛意义上的语文课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