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听者有心”的认知语用推理机制

“听者有心”的认知语用推理机制

“听者有心”的认知语用推理机制
“听者有心”的认知语用推理机制

社会认知 练习题参考答案

社会认知练习题 一.说出下列现象属于社会认知中的什么原理/现象? 1.一个人因为牙齿长得不好看,她笑的时候会习惯于抿着嘴巴 印象整饰 2.一个智慧的教授如果还给人以热情、幽默的印象,那么人们就会提高对他的整体印象。 印象形成的平均加权模式 3.人们在出席某个重要的晚会时,经常会穿戴高贵、典雅或性感的服饰。 -印象整饰合社会角色行为 4.从事公安、警务工作的人会不自觉地对他人有一种习惯性的警觉。 投射效应 5.疑心重重的人,往往也会认为别人不怀好意,而对他人缺乏信任。 投射效应 6.“他我”意识浓重的日本人会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特别谨慎。为了不破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印象,所以行为相当谨慎,为的是避免功亏一篑。 为克服认知者容易出现的印象的平均模式,以及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等而进行的综合性印象整饰 7.西方人认为,中国人吃得多还不胖。 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8.日本是个典型的男尊女卑的社会。 刻板效应、类化原则 9.中国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爱卫生。 刻板效应、类化原则 10.同样是老师的评分,在教学效果基本相同时,我经常会给教授级别的老师打分比讲师级别的高。 归因中的折扣原则 11.某个名人演讲,即使你心理实在不敢恭维,你也不敢在众人面前评价他的不是。或者,你会尽量思考他的演讲内容包含什么深刻含意。 仁慈效应 12.不管他有多大的缺点,只要他别的方面强,我就愿意嫁给他。 -印象形成的累加模式(仁慈效应?No.)

13.河南出骗子,我们公司不招河南人。 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14.俗话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湖北人太精明,我不喜欢跟湖北人打交道。 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15.香港人喜欢穿牛仔裤,T恤衫,不爱穿西装。 固化效应、类化原则 16.漂亮的女孩各方面都占优势。 晕轮效应 17.相貌影响人们对他/她的其它方面的判断。 印象的一致性规则,晕轮效应 18.所谓爱屋及乌,我喜欢她也喜欢她的朋友。 印象形成的晕轮效应 19.上一次他给我留下很坏的印象,以后我不想理他了。 近因效应 20.商人精明;女性温柔体贴。 固化效应、刻板印象 21.娶日本老婆,吃中国菜,住英国的房子,到美国赚钱。 固化效应、刻板印象 22.情人眼里出西施。 --晕轮效应、评价的一致性 23.北京记者对搭顺风车实地采访发现:如果司机是女性,则无论男女,都同意搭顺风车。如果司机是男士而邀女士塔车,则屡屡遭拒;如有人同行,则女同志愿意搭车。同行人中途下车,搭车女士马上拿出手机,用方言给家人打电话。告知现在何处,所乘陌生车的车牌号。 固化效应、性别刻板印象 24.一般人自己失败时或碰到不愉快时,容易从外部找原因;一个人成功时,容易将功劳归于自己。 归因中的自利偏差 25.一个自称教授的人和一个自称农民的人同时献血,人们对他们献血的原因会有不同的猜测。 归因中的折扣原则 低地位使内在归因的判断打折扣,高地位使外在归因的判断打折扣,内在归因的判断加分 26.同样的行为,人们对不同地位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语用学

比喻metaphor 表达类expressives 表述句constatives 不可分离性non-detachability 不可取消性non-cancellability 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 承诺类commissives 代码模式code model 等级含意scalar implicatures 地点指示space deixis 调节性规则regulative rules 动态语用学dynamic pragmatics 断言类assertives 对方修正other-repair 二元关系dyadic relation 发展语用学developmental pragmatics 反讽/反语irony 方式准则manner maxim 非规约性non-conventionality 讽刺sarcasm 符号sign 符号关系学syntactics 符号学semiotics 负面礼貌策略negative politeness strategy 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 负向转移negative transfer 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 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 共知common knowledge 构成性规则constitutive rules 关联/关联性relevance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 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 规定语法prescriptive grammar 规约含意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规约性conventionality 规则rule 含混ambivalence 含意implicature 合适条件felicity condition 后指用法cataphoric use 互补性complementarity 互动语用学interactive pragmatics 互明mutual manifestness 互知mutual knowledge 互指co-referential 话轮turn-taking 话语utterance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 话语指示discourse deixis 缓叙meiosis 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 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会话结构conversational structure 会话修正conversational repair 会话原则conversational principle 或然性probability 记号symbol 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 交际目的communicative goal/purpose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 交际用意communicative force 交际原则communicative principle 近指proximal terms 经济原则principle of economy 旧信息old information 句法学syntax 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 可接收性acceptability 可取消性cancellability 可推导性calculability 可行性feasibility 客观环境physical situation 夸张hyperbole 跨文化语用学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离格deviance 礼貌politeness 礼貌策略politeness strategy 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连贯coherence 两可性ambiguity 量准则quantity maxim 临床语用学clinical pragmatics 笼统性generality 论言有所为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逻辑语义学logical semantics 蒙塔古语法Montague grammar 面子face 1

浅析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的原因及对策解读

浅析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所谓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这种原理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同样适用。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出现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非理性信念 每个人都生活在与他人共同组成的社会之中,人的社会行为既是朝向他人的,也是对他人行为做出的反应,所以我们将个人对他人、对他人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感知和认知称为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人的社会行为的基础,人的社会行为受其内在的认知过程的支配,因此,要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就必须深入到这种内在的认知体系中去。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人们的认识会经历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认知对象展现在人们眼前时只是他们的外在形式,而本质属性和特征往往被其外在的形式掩盖,因而使得人们对他的认识需要有一个由表及里的曲折过程。在认知活动上也要经历一个从感官的认识开始逐步深化的大脑的思维分析和判断。在此期间,认知者和被认知者处于一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而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的过程中,由于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的作用,社会认知就会产生偏差,即社会认知偏差。 社会认知偏差,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认知者和被认知者总是处在

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因此,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的过程中,由于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的作用,社会认知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偏差无非是由于某些特殊的社会心理规律的作用,而产生的对人这种社会刺激物的特殊反映。 社会认知偏差这条暗流,同样侵蚀着一座座美丽的象牙塔。纵观我国的高等教育,一览我们的莘莘学子,刘海洋伤熊事件,马加爵的连害四位舍友,西北大学学生群情激愤怒砸日本料理事件,自残跳楼自杀更是不乏其人,为什么这些事情会发生在接收了先进知识,先进理念的大学生身上呢?这些行为背后是什么呢?据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不良的社会行为是由偏差的社会认知导致的。那么这些行为背后潜藏的就是大学生们严重偏差的社会认知。为此,本文就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的原因及提高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主要对策进行论述以其达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的目的。 1 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1.1主观原因 1.1.1 错误归因 情境归因。在大学生中常有一种现象,把自己的错误、失败更多的归之于情境;同时也把别人的荣誉、成功归之于情境因素。这次考试不成功那么是题太难;这次活动搞的不成功,是他人没有策划好、组织好;同学拿了奖学金,是他“瞎猫碰上死耗子”;毕业后找到了好工作,是他命真好,这种错误归因看不到他人能力或品格上的优势,

认知语用学笔记

魏在江. 《认知语用学概论》评介. 外语教学2001,22(4):89-90. 作者认为,认知语用学的研究领域是符号在交际意图、语境、推理等因素的干预下所作出的种种解释。 第七章讨论相关理论(即关联理论)的基本论点。相关理论里提出的百科知识提取,相关的自然性、遗传性及其生存价值,省力原则在交际中的运用,共有认知环境,语境变项、显义和隐义等概念,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地去探讨语言形式和内容实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八章论述认知语境。作者指出认知语境包括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工作记忆)和背景知识(知识结构)三个语用范畴,也包含社会团体所具有的集体意识,即社会文化团体“办事、思维或信仰的方法”,集体意识以“社会表征”的方式,存储在个人的知识结构里,是个人的语言行为社和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 黄睿. “体验哲学”作为认知语用学哲学基础的意义. 衡水学院学报2005, 7(4):52-54. 体验哲学的精髓: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特点是以传统的英美分析哲学(形式主义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和先验哲学为哲学基础,接受了其中许多主要观点,认为范畴、特征、关系等是客观存在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与人的身体经验、神经系统、主观因素无关。第二代认知科学把经验作为联系主客观的桥梁,认为概念、范畴、心智来自于身体经验,具有体验性;人具有无意识性;思维具有隐喻性。 意义基于感知,感知基于生理构造,认知结构和感知极致密切相连。人类因自身的生理构造用特殊的方法来感知世间万物,理解其间的各种关系,因此概念和意义是以一种基于身体经验的心理现象,是人类通过体验而固定下来,思维和推理也基于体验。 廖巧云. 关联理论对合作原则的发展.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9(6):82-86. 关联理论(Sperber &Wilson,1986,2001)不仅试图回答有关交际的哲学问题,而且还要对听话人的理解过程的心理问题进行解释。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涉及到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语言交际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在关联原则支配下按一定推理规律进行的。关联是一个依赖语境的概念,Sperber &Wilson把语境看作是听话者大脑中一系列的假设,推理是在新信息和语境假设之间进行的。话语的相关是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听话者在处理话语所传递的新信息时能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那么话语具有最佳关联性。 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是一个明示过程,即把信息意图明白地表现出来,而从听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推理就是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或指说话人的意图。

第五章 社会认知

第五章社会认知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知觉的概念最初是由布鲁纳1947年在“价值与需要是知觉中有组织的事实”一文中采用的,用以指出知觉不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决定于知觉者的目的、需要、态度与价值观,即指明知觉者的社会决定性。 随着社会心理学对人际知觉领域研究热潮的兴起,社会知觉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 perception),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其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社会知觉被社会认知一词所取代。 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选择性 互动性 防御性 认知的完形特性 三、认知启发 认知启发就是人们经常用以快速、简便的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决策法则。 1.表征性启发 2.获得性启发 3.调整性启发 四、社会认知的图式 (一)图式的涵义和分类 涵义:图式是有关某一概念或刺激的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它包括对某一概念或刺激的认知、相关的各种认知的关系及具体的例子,其内容可以是特定的人、社会角色、自我、对特定客体的态度、对群体的刻板印象或对共同事件的知觉。 图式的分类: 人的图式——是一种心理上的认识类型,它描述了

典型的或者特别的个体。 自我图式——是指个体把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的方 式。 角色图式——是一种描述范围较宽的社会群体和角 色的心理类型。 事件图式——是指社会事件的心理分类。 (二)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1.帮助人们提取信息 2. 加快信息的加工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 可以填补社会认知者所需要的信息 五、内隐社会认知 (一)内隐社会认知的含义 一般而言,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基于过去经验和已有认知结果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结构的驱使,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在意识层面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又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 (二)研究内容 1、内隐自尊: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自我 态度效应,然而这种态度效应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 2、内隐态度,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 体对社会客体的认识、情感倾向和行为反应。Greenwald等人将内隐自尊和内隐态度归列为内隐社会认知最重要的情感结构。 3、内隐刻板印象: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大多围绕内隐种族和性别刻板印象来进 行。 (三)研究方法 反应时范式 基本程序是给被试事先规定好一定的刺激,要求被试在刺激呈现之后既快又准确的做出反应,同时记录从刺激呈现到被试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期间的时间延迟即为反应时。 1.内隐联想测验(IAT) 提出者:Greenwoald 它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 2.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指先前经验对当前刺激项目进行某种加工时所产生的易化现象,其实质是反应了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现象,在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中,启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东北方言称呼语的认知语用研究

东北方言称呼语的认知语用研究 【摘要】称呼语是日常交际中最常用的词语之一,而东北方言称呼语作为其中的一种,自身又有不同的特点,如亲属称呼换位现象、大量使用特称等。这些语言现象可以在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中得到解释,如概念隐喻、面子理论等。东北方言称呼语还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烙印。 【关键词】东北方言称呼语认知语用特点历史文化标记 一、引言 汉语称呼语可谓源远流长,已经成为一个系统的言语范畴,而方言称呼语因其地方性和通俗性,很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东北方言称呼语和普通话的称呼语有着明显区别,又有相似的特点。随着东北剧《乡村爱情》近年来的热播,东北话热度大增,剧中大量的称呼语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以电视剧《乡村爱情1》作为语料库,分析研究东北方言称呼语。 文章以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为理论框架对《乡村爱情1》中的东北方言称呼语进行了分类,即族内称呼语和族外称呼语,每种称呼语又进行了细分,像东北方言的称呼泛化、称呼换位等等。此外,东北地域特有的历史、气候、经济条件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称呼语的演变。

二、东北方言称呼语的特点分析 在日常言语使用中,称呼语通常是最先使用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类别。在东北方言域中,亲属相关的称呼语占有重要席位,因此可以把称呼语分为两类:一类是族内称呼语,一类是族外称呼语。 (一)族内称呼语 族内称呼语是最为常见的称呼语之一,即对血亲或姻亲的称呼,如姐姐、叔叔、舅舅。在东北方言中,亲属称呼语泛化现象十分普遍,称呼语不仅用于亲戚之间,还用于熟悉的乡里乡亲之间,甚至用在不认识的陌生人之间。 例:王大拿对首次见面的谢大脚说:“大妹子,你这是专业开店的还是咋的。”(《乡村爱情1》第18集,以下省略剧名) 1.族内直接称呼语 此类指用称呼语对对方进行直接称呼,比如爹、哥哥、大妹子。 例:王小蒙对把自己拉向一边的父亲王老七说:“啥事儿啊,爹?”(第1集) 2.名字+族内称呼语 此类指名字与亲属称呼语结合,比如广坤叔、大脚婶。 例1:王小蒙对在一边议论自己的谢广坤说:“广坤叔,你说这话啥意思啊?”(第1集)

程序性编码和语用推理

程序性编码和语用推理 言语交际为明示-推理交际,因而语言形式对阐释的影响不仅仅在于传达其语言形式编码的信息,语用程式可用作解释各种非被编码的语言标示的认知机制。近来有关启发在语用和认知中的作用的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用程式和程序性标示语在关联理论理解启发中的作用,这也说明,将程序标示语与非被编码的语言标示之现象进行对比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程序性编码特性,而这应该作为将程序性编码与概念性编码进行对比这一更常见的做法之补充。 标签:编码推理语用程式认知程序性标示 一、引言 自然语言不仅编码概念信息而且也编码程序性信息: (一)言语交际涉及促成推理过程的符码化过程; (二)言语交际中所涉及的推理过程足以应对被编码者和被显性和隐性传达者之间的“鸿沟”。 根据以上两个特性,自然语言可具有微调理解之推理方面的方式,语言形式可能仅仅编码通向语用意义的推理路径标示。程序性信息编码的现象已得到广泛研究,其重点一直是将程序性编码与概念性编码区分开来。Blakemore认为,将程序性信息编码的短语可将不是有关对其进行推理性估测的概念表征成分的信息进行编码(Blakemore,2002:82)。笔者认为,言语交际的明示推理性可预测符码-推理关系的另一个层面,交际者用语言形式所表达的蕴涵可能不同于被编码于这些短语或标示语中的意义。换言之,交际者用语言表达的意义可能未被编码,如果此观点正确,那么程序性编码不仅应该与概念性编码相比较而与之相区分,而且应与语言上未被编码的语言标示这一现象区分开来。 二、语言交际与编码 交际的推理理论大致如下:交际者提供一刺激,用此刺激为受众提供理解交际者信息性意图的部分证据,此刺激(言语)并未提供交际者信息性意图的所有证据,话语的语言意义只提供了部分证据,受众得利用现有语境信息推断出语用意义,话语所提供的证据不仅来自语言特性,而且还可能来自其任何特性。Gutt (2000)在交际线索名下详尽讨论了交际者想要受众将其用作其信息性意图的证据之一部分的刺激的那些特性。 毫无疑问,正是语义特性对所有交际线索产生的影响最大。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交际者要求其受众做出努力对其使用语言形式之语言编码的意义解码,而又不希望使此语言意义成为显示其信息性意图的证据的一部分,除非特殊的语言或情景性语境是突显的,那么就会浪费受众的努力。因此,语义特性通常为交际者

行为金融(第二章)认知偏差

第二章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 主要内容: 第一节人性的弱点 第二节认知中生理能力的限制 第三节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 由于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 MARKOWITZ )、威廉·夏普(WILLIAM F. SHARPE )、默顿·米勒(MERTON M. MILLER )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开创性的工作,分享了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理性人假设认为,人是理性的且具有理性预期,对未来的认知是没有任何偏差的。 然而,影响认知的因素很多:本能、生理、环境和心理等因素等可能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人类对事物的认知通常是有偏差的。 第一节人性的弱点 市场总是被高估或低估,因为人们总是贪婪或恐惧。 ——葛洛斯(William Hunt Gross)

一切科学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有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 ——戴维·休谟(David Hume)《人性论》 一、什么是人性 人性就是人的本性,是人既定的——先天固有的以及后天习得的较为成型的本能和性质。 二、关于人性的历史观点 1、我国古人观点: ——性相近,习相远(孔子) ——人之初,性本善(孟子) ——性本恶(荀子) 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同时,将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 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jié之所同也。” ;“伪”则是人的社会属性。 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 2、西方的观点 ★陆栖两脚动物——亚历士多德

扭曲您对现实的32种心理及社会认知偏差

扭曲您对现实的32种心理及社会认知偏差 我们每个人都有权享有自己的个人世界观。不幸的是,当涉及到解释信息和使客观感觉成为现实时,人的大脑很难做出各种精神上的错误,这些错误都会影响我们做出理性判断的能力。 有缺陷的人类推理,绕开这些基本的人类直觉没有简单的方法,但是我们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了解我们犯下的具体错误以及原因。 1.衰落主义: 您记得过去比过去更好,并希望未来比可能更糟。这是一个有趣的时期,因为从统计上讲,这是历史上最和平,最繁荣的时期之一,但是24小时的新闻周期很少反映出这一点。 2.正义世界假说: 您对正义世界的偏爱使您假设它存在。当然,认为世界不公平是不舒服的,但是通过了解这一点,您将对人和情况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3.信念偏见 如果结论支持您现有的信念,则您将合理化所有支持该观点的东西。换句话说,我们不愿意查看新信息,而是准备捍卫我们自己的想法,而无需实际质疑它们。 4.框架效应: 上下文和交付方式对故事的解释方式有很大影响。我们必须谦虚地认识到我们可以被操纵,并努力限制构架对我们批判性思维的影响。 5.熟悉性偏向: 投资者将钱投入“她所知道的”中,而不是寻求投资组合多元化带来的明显

好处。仅仅因为某种行业或安全性是熟悉的,并不能使其成为逻辑选择。 6.自我归因偏见: 企业家将公司的成功归因于自己,而不是其他因素(团队,运气,行业趋势)。当情况恶化时,他指责这些外部因素破坏了他的进步。 7.固定偏见: 薪资谈判中的员工过于依赖谈判中提到的第一个数字,而不是理性地研究各种选择。 8.生存偏见: 创业看起来很容易,因为那里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但是,这是一种认知偏见:成功的企业家仍然存在,而数百万失败的企业家则去做其他事情。 9.损失厌恶心理 相比得到产生的喜悦感,我们更厌恶失去产生的悲伤。换句话说,损失100元产生的价值与得到100元的产生的价值之和,在我们的心理上看来是负数。10.避免痛苦否认 我们倾向通过不承认或不正视事实的方式来逃避痛苦。为了不让自己痛苦,我们不愿意谈论引发痛苦的事情,即便通过反思那件事可以获得有益的教训。 11.反馈一致倾向 倾向根据他人的行为做出一致反应,即以怨报怨,以德报德。可以分为三类:无意识自发的、有明显亏欠感的、妥协—退让原理。这种倾向虽然有一定程度的益处,但也容易被人利用。 12.乐观主义倾向 高估自己做成某件事的可能性,同时低估自己遭遇某种不幸的可能性(侥幸心理)。

归因理论的一些认识

归因理论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归因、归因理论、海德、凯利、相应推断、三维理论、韦纳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与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所谓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外表现推测行为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心理学家根据各种研究所提供的有关归因问题的不同概念与观点,则统称为归因理论(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主要有四种:(1)恒常原则说。这是美国心理学家F?海德最早提出来的。海德把行为的原因大体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并提出共变原则,以说明人们的归因过程。他指出,人们通常认为一定的行为可能决定于各种原因,但人们倾向于寻找一定的结果和一定的原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联系。如果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原因总是同一个结果相联系,而没有这个原因时就不发生这个结果,那么就可以把这个结果归于这个原因。(2)二维归因理论。这是B?韦纳提出来的。他也把行为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但他认为内因—外因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增加另一个方面,即暂时—稳定方面。(3)三维归因理论。由H?H?凯利于1967年提出。包括四种要素(实体、他人、时间、情境),三个维度(特异性、共意性、一贯性)及其协变原则(指处于三个维度上的四个要素在归因过程中同时起作用)。(4)对应推断理论。这是E?琼斯和N?K?戴维斯提出来的。他们在考察归因问题时,先判断行为者的意图,后推测行为者的属性和品质。他们认为,他人作出某种行为时,行为观察者就要判断这一行为是否有意图以及行为后果中哪个是原有意图的后果。这一理论着重探讨的是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从所观察到的行为推断与之对应的内在属性,因此被称之为“对应推断理论”。 三、凯利的三维理论 我们在知觉人的行为时,总是试图进行推断和解释。所谓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本身经验归纳出来的行为原因与其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1958年最早提出了归因问题,但直到60年代中期才引起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1965年,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相应推断理论,人选为者的具体行为推断其行为意图。 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H.H.Kelley)发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提出三维归因理论,是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他也成为最有影响的归因理论研究者之一。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凯利认为,人们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进行归因,三个维度分别是: (1)客观刺激物;(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 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 1.区别性:指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例如,一名今天迟到的员工是否经常表现得自由散漫、违反规章纪律。如果行为的区分性低,则观察者可能会对行为内部归因;如果行为的区分性高,则活动原因可能会被归于外。 2.一贯性: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持久。例如,如果一名员工并不总是上班迟到,她有7个月从未迟到过,则表明这是一个特例,行为的一贯性较低;而如果她每周都迟到两三次,则说明行为的一贯性高。行为的一贯性越高,观察者越倾向于对其作内部归因。 3.一致性:指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表现出一致性。比如,所有走相同路线上班的员工都迟到了,则迟到行为的一致性就高。从归因的观点看,如果一致高,我们对迟到行为进行外部归因。如果走相同路线的其他员工都准时到达了,则应认为该员工的迟到行为的原因来自于内部凯利认为这三个方面信息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根据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与协变,可以将人的行为归因于行动者、客观刺激物或情境。如果一名员工

与认知动词搭配的形式名词の和こと的对比研究——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

2012年第10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0,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10期) Total No .310 收稿日期:2012—08—01 作者简介:张翔娜(1980—),女,广东南澳人。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化(语用学)。 与认知动词搭配的形式名词“の”和“こと”的对比研究 ———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 张翔娜 (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本文通过小说文本中与认知动词一起使用的“の”、“こと”例句的分析,说明“の”、“こと”的区别与小说的作者(或者叫讲述者)的心理认知有着紧密的联系,即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通过语境的分析,突破传统研究对“の”、“こと”的区别进行新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の”;“こと”;认知参与;语境;叙述焦点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0—0128—02 “の”、“こと”经常与“気付く”、“知る”、“思い出す”、“わかる”等认识动词,或“恐れる” 、“驚く”、“喜ぶ”等表达情绪的动词搭配使用,我们把此类动词统称为认知动词。 一、与认识动词搭配使用时 首先我们来看两个“気付く”相关的例子,通过前后文来比较一下它们的语境差异。 (1)「皆様にお願い申し上げます。車内で持ち主不明の手荷物にお気づきでしたら、車掌にお知らせを願います。……」 ……げんに車掌の警告のあと、乗客の何人かの眼がトランクに一瞥を送ったのに、木谷は気付いた。(『告訴せず』:10)(2)木谷は、あのモーテルの出火が、その策略の遂行に欠かせない「事故」だったことに気付いた?なぜなら?二つの改印届をするのには、木谷 自身を隔離する必要があったからである。(『告訴せず』:419) 例(1)中的“の”通过现场人物“木谷”的眼睛, 作者原封不动的讲述语境现场的事态,而例(2)则涉及到人物的认识行为,折射了人物的心理活动。甚至,这些活动不仅仅是小说人物的,也可能是作者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即本应客观的中立地讲述故事 的作者介入了小说的语境现场,作为一个带着某种 心理态度的人讲述着事态的进展,即例(1)、(2)中的“の”和“こと”的区别就在于出场人物(作者)对 认知对象是否有心理反应,这一心理反应无法通过出场人物的角度进行充分地讲述,而是通过“こと”这一概念化的过程,从作者的角度进行讲述。当然,例(1)、(2)中的“の”和“こと”也可以互 换。当例(1)把“の”换成“こと”时,“乗客の何人かの眼がトランクに一瞥を送った”则暗示了出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意识。而当例(2)改用“の”时, 人物认知行为的心理活动便不能很好的得到传达。 再看看“知る”的例子。(3)木谷がホテルに、遁げるようにして帰ったのは十一時ごろだった。……木谷は係りの様子から、自分のいない間に誰も訪ねてこなかったのを知った。(『告訴せず』:160)(4)「……そうそう、平仙にいる小柳という外務員なア、ヘラヘラと笑って調子のええ店員がおるが、ああいうのは気をつけんといけんよ。あの男もだいぶ客を殺してきたからな」 木谷は内心ぎくりとなった。老人が善意で忠告しているのか、小柳と取引していることを知ったうえでそう言っているのか、しばらく判断がつ 8 21

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五)

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五) 3.3归纳推理是否存在大脑半球偏侧化? 推理过程是否存在偏侧化现象一直备受关注。Gazzaniga(1989)通过裂脑人研究发现并提出大脑存在一种“解 释器”,来解释环境信息的意义,并形成因果假设。这一“解释器”存在于大部分人的左半球,尤其是额叶可能存在 一个“解释器”。尽管左半球表现出强大的解释能力,近期研究发现右半球对其负责的领域具有更强的解释能 力,Corballis(2003)提出了“右半球视觉解释器”概念,来表示视觉环境的更高表征。 大部分病理研究支持归纳推理的左侧化,即使Langdon和Warrington(1997)发现大脑两半球损伤均导致不能识别 数字规则,作者也认为左半球负责规则推断。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分别表现左右半球的偏侧化现象(Osherson et al.,1998;Parsons&Osherson,2001),归纳推理的左半球优势在其他脑成像研究中也得以证明。首先,与语义加工密 切相关的语句型归纳推理表现出明显的左半球优势(Goel&Dolan,2004;Goel et al.,1997;Osherson et al.,1998;Parsons&Osherson,2001)。 其次,如前所述的图形型和数字型归纳推理研究也支持左偏侧化的观点(Christoff et al.,2001;Jiaet al.,2011;Kroger et al.,2002)。然后,其他数学归纳推理研究也同样发现,推理过程中识别规则、保持信息以及信 息的内隐整合都显示了左半球的优势(Lu et al.,2010;钟宁等,2009)。 部分研究显示右半球同样参与归纳推理。图形型归纳推理研究发现右侧额叶的激活与视觉空间信息的操作有关 (Prabhakaran et al.,1997)。此外,Prabhakaran等人(2001)认为当数字型推理问题涉及空间工作记忆时,右侧额叶 被激活。这一观点在涉及几何操作的Brixton任务中得到验证(Crescentini et al.,2011)。MCI病人的研究说明双

新认知语用学

新认知语用学 提要:认知语言学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语言本质属性以及运作机制的认识。不仅如此,从认知视角开展的语言学研究可以为重在描写和解释语言(表达与理解)选择的语用学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理论工具。有别于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认知语用研究,新认知语用学可以建立在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作为尝试,本文探讨该视角对话语理解的解释力。研究表明,交际者会策略地通过对言语事件的视角选择,迎合或引导交际对象的兴趣或注意倾向;认知视角理论可以充实关联理论对于相关语用现象的解释。 关键词:新认知语用学;关联理论;认知语言学;认知视角 1 新认知语用学的研究目标和对象利用当代CL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语言交际开展认知研究,可以称为“新认知语用学”(Neo-Cognitive Pragma—tics)。具体说来,新认知语用学旨在运用依据人类基本认知方式(王寅2007:封底)解释语言现象的cL基本原理解释言语产生和理解、语用推理和会话含意。显然,这一研究思路远远比基于宏观、笼统、普遍关联假设的认知语用学更具体。我们不妨将其称为微观认知语用学,而将基于关联理论的认知语用研究称做宏观认知语用学。如此看来,“认知语用学”作为一个包容范围最广的术语,指称的则是包括上述两种思路的认知语用研究。这是熊学亮在其1999年的专著中所采取的做法。他指出,“普通语用学通常结合心理和物理的语境因素来解释话语,而认知语用学则主要通过认知(社会心理因素)来寻找人脑里规律性的东西,因此可以把认知语用学看成是当代普通语用学的一个分支”(熊学亮1999:2)。在他看来,认知语用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对典型语用过程或场合的知识,这种知识从语用经验中抽象出来后,通过某种升华,已经存人人的长期记忆知识结构”,诸如以言行事,会话含意,认知语境(包括知识草案、心理图式、社会心理表征等),语用推理,语用规约化,认知语法等都在认知语用学的研究范围中。笔者认为,这是对认知语用学所作的一种广义解读,而在国内一般文献中提及的“认知语用学”往往是对认知语用学的狭义理解,即以关联理论为基本运作模式的语用学研究(何自然冉永平1998)。就实质而言,新认知语用学是关于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其基本特点是在当代CL理论的指导下考察人们的认知能力、认知经验、认知方式等如何影响话语的产出,探讨话语理解的认知特点、推理过程、制约因素等。从一定意义上讲,新认知语用学甚至可以看作是CL的一个分支。王寅教授指出,认知语用学须要借鉴认知科学的理论框架研究语用与认知、人类交际和思维活动的关系,两个学科可以相互促进(何自然2006:35)。 2 新认知语用学的观点、理论框架和方法从上世纪80年代起认知科学一直处于为世人瞩目的学科前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它进入语言学领域便产生了CL,而在CL的研究中,语言功能的认知研究,特别是语言在交际中的认知研究是当前CL的重要内容(何自然冉永平2002:209)。笔者进一步认为,语用学研究,特别是认知语用学研究,须要从cL中吸取理论养分,以便更加充分地解释语用现象。Panther &]'homburg(1998),Hemandez&Mendnza(2002)等都作了积极的尝试。笔者认为,新认知语用学的基本观点至少应该包括:(1)语言反映了其使用者的基本认知方式,从共时看,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与语言表达方式息息相关;从历时角度看,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会固化在语言体系中,从而为语言交际提供表达的框架和资源,使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和选择成为可能。(2)在共时交际中,

话语标记语 W ha teve r的认知语用解读

第20卷第2期 2007年3月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 OF N I N G BO UN I V ERSI TY (L I B ERAL ARTS E D I TI O N ) Vol .20No .2 Mar . 2007 话语标记语W hatever 的认知语用解读 侯 阗 (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临海317000) 摘要:以言语交际中作为话语标记语的W hatever 为研究对象,以认知语用为视角,借助元语用意识理论 和关联理论,探讨了不同语境条件下它的三个话语标记功能:(1)标示消极情感功能;(2)强调或突出命 题功能;(3)连贯或终结话语功能。类似的微观研究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解释话语的生成和理解,更进 一步了解人们对语言的认知心理轨迹。 关键词:话语标记语;W hatever;认知语用;元语用意识;关联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24(2007)02-0104-05  收稿日期:2006-12-19  作者简介:侯 阗(1971-),女,浙江临海人,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一、话语标记语概述 话语标记语就是指诸如but 、well 、s o 、therefore 等单个语词和you know 、I mean 、after all 、in con 2clusi on 等短语或小句。它们是口语或会话交流中十分常见的话语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从句法—语用、语义—语用以及认知—语用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话语标记语进行了包括个案及概述等的大量的研究。然而,迄今为止,话语标记语的概念仍缺乏统一界定,对其范围及数量也看法不一致。不管话语标记语如何定义,研究人员们都趋于认同:在言语交际中,它们不直接构成话语的命题内容,所起的作用不是句法的也不是语义的,而是通过多种方式调控话语和言语交际 的互动性,具有动态的语用特征。 [1]二、话语标记语wha teve r 的研究现状 “W hatever 作为话语标记语,近年在美国英语中具有显著的地位。”[2] 笔者就职学院的美国教授Ted Clark 博士也曾说起美国年轻一代语言退化,日常口语所用的词汇十分有限,“他们用what 2ever 。”但是,在各国学者话语标记语的相关研究中,业已成为日常言语交际“口头禅”式的话语标记语whatever 却几乎未被提及。而且,现有的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大多是以关联理论为指导,只是从话语理解即听话人的视角对话语标记语进行诠释。言语交际是一个交际双方互动的过程,仅仅关注话语标记语在听话人理解过程中的认知制约或引导,却忽视其在说话人话语生成过程中的认知调控和指导无疑是片面的。那么,W hatever 用作话语标记语究竟标示了说话人在建构话语时怎样的元语用意识?它又是如何在听话人的话语理解过程中起到制约或引导作用的?本文将从whatever 作为话语标记语的形成及其认知理据导入,从元语用意识和话语关联的角度对话语标记语whatev 2er 作一动态考察,具体分析它在不同语境条件下对说话人言语建构和听话人话语理解两个层面的认知语用标记功能,旨在揭示这一话语标记语的生成和理解规律,从而帮助人们深入了解语言认知心理轨迹,进一步探索和掌握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三、w ha te ve r 作为话语标记语的认知语用理据 Sperber 和W ils on [3] 从认知效果和认知努力的角度把语言的编码意义二分为概念意义和程序意义。概念意义即构成话语的命题意义,与传统的真值条件有关;程序意义不直接构成话语的命题意义,与传统的真值条件无关。从信息编码的角度来说,话语标记语所负载的是一种程序意义,主

语用学级期末复习思考题教学教材

语用学级期末复习思 考题

I. Put the following English terms into Chinese. (1'×10=10') 所指对象referent 所指论Referential theory 专有名词 proper name 普通名词 common nouns 固定的指称记号 rigid designators 指称词语deixical items 确定性描述语definite descriptions 编码时间 coding-time 变异性variability 表示反复的词语 iterative 表述句 constative 补救策略redressive strategies 不可分离性 non-detachability 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 不使用补救策略,赤裸裸地公开施行面子威胁行bald on record without redressive actions 阐述类言语行为 representatives 承诺类言语行为 commissives 指令类言语行为directives 表达类言语行为expressives, 宣告类言语行为declarations 诚意条件 sincerity condition 次要言外行为 secondary illocutionary act 等级含义 scalar implicature 等级划分法 rating scales 副语言特征 paralinguistic features 非公开施行面子威胁行为 off record 非规约性non-conventionality 非规约性意义 non-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非论证性的 non-demonstrative 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 (meaning-nn) 否定测试法negation test 符号学 semiotics 构成性规则 constitutive rules 古典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 Classical Gricean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关联论Relevance Theory 关联原则Principle of Relevance 归属性用法 attributive use 规约性含义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人际修辞 interpersonal rhetoric 篇章修辞textual rhetoric 含蓄动词 implicative verbs 合适条件 felicity condition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