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9-11-06T17:12:08.19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7期作者:雷丰梅

[导读] 研究阿司匹林和拉贝洛尔联合疗法在妊娠期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

嘉禾县中医医院妇产科湖南省郴州市 424500

【摘要】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和拉贝洛尔联合疗法在妊娠期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5月-2019年4月本院妇产科接诊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86例为对象,采用数字抽签法划分成2组(n=43)。试验组联用阿司匹林和拉贝洛尔,对照组单用拉贝洛尔。分析2组的治疗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7%,比对照组的82.72%高,P<0.05。结论:于妊娠期高血压中联用阿司匹林和拉贝洛尔,可显著提高疗效,促进病情康复。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阿司匹林;血压;拉贝洛尔

在产科并发症中,妊娠期高血压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全球妊娠期高血压的患病率为6-20%,而我国的妊娠期高血压患病率则在9.4-10.0%的范围之内[1]。因妊娠期高血压的危害性非常大,且其同时也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一个重要病因,所以,临床医师有必要加强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进行早期对症治疗的力度。本文旨在分析阿司匹林和拉贝洛尔联合疗法在妊娠期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5月-2019年4月本院妇产科接诊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86例,利用数字抽签的方式划分成试验和对照组(n=43)。当中,试验组的年龄为23-36岁,平均(27.91±1.83)岁;孕周为26-35w,平均(32.09±1.03)w。对照组的年龄为22-36岁,平均(7.54±1.92)岁;孕周为26-35w,平均(32.14±1.01)w。孕妇病历信息完整,无药物过敏史,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组孕周和年龄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2]

(1)精神类疾病者。(2)肾动脉狭窄者。(3)原发性高血压者。(4)心脏疾病者。(5)神经类疾病者。(6)肾上腺肿瘤者。(7)肝肾功能不全者。(8)慢性高血压者。

1.3 方法

2组都应用拉贝洛尔,详细如下:盐酸拉贝洛尔注射液,50mg,利用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250ml)进行稀释,并对孕妇施以静脉滴注治疗,需控制滴速为2mg/min,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孕妇呼吸、血压与心率等体征,若血压水平为140/90mmHg以下,调整为盐酸拉贝洛尔片,100mg,经口服用,每日3次,本药品由“江苏迪赛诺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171214。试验组加用阿司匹林,详细如下:阿司匹林肠溶片,50mg/次,口服用药,每日1次,本药品由“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提供,批号:171019。2组都维持治疗至妊娠前1d。

1.4 评价指标[3]

参照下述标准对2组的疗效作出判定:(1)治愈,实验室检查提示正常,相关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2)好转,实验室检查提示基本恢复正常,相关症状与体征明显缓解。(3)无效,实验室检查提示无变化,相关症状与体征未缓解。对临床总有效的计算以(治愈+好转)/例数*100.0%为准。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SPSS 20.0软件分析,t检验计量资料(),且χ2检验计数资料[n(%)],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7%,比对照组的82.72%高,P<0.05。如表1。

3 讨论

目前,妊娠期高血压在我国临床上十分常见,能够对孕妇以及新生儿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而药物控制则是本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其常见药物主要有硝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洛尔类已经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等,但有报道称,单一用药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进行治疗,并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且孕妇血压控制的效果也不佳。为此,临床医师在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进行干预时,可优先考虑采用药物联用方案。

拉贝洛尔为β肾上腺素抑制剂,可对血管进行有效的扩张,以减轻血管外周阻力,促进血压水平降低。相关资料中提及,拉贝洛尔基本不会对孕妇的肾脏和胎盘血流量造成影响,且利于胎儿肺的成熟,在用药后,不会引起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4]。另外,拉贝洛尔也能有效解除小动脉血管痉挛症状,并具有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以及改善冠状动脉循环等作用。拉贝洛尔的作用时间比较常见,即便是在停药之后,也不会出现反弹的情况,十分安全、可靠。

阿司匹林为环加氧酶抑制剂,在我国临床现阶段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具备改善微循环、解热、抗凝以及镇痛等作用,有助于促进局部血供改善。有报道称,利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几率,于胎盘形成的初期,正确指导孕妇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能够有效避免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且不会提高产妇、胎儿以及新生儿的出血几率[5]。此研究中,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联用拉贝洛尔和阿司匹林,可显著提高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临床疗效,促进相关症状缓解,改善血压水平。为此,临床医师在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进行治疗时,可优先考虑采用拉贝洛尔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方案。

综上,通过合理联用拉贝洛尔和阿司匹林,有助于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的整体疗效,确保孕妇生命健康,建议推广。参考文献:

妊娠期高血压病诊治指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评估和治疗SOGC指南 摘要 目的:指南总结了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质量研究数据,并提出了合理的诊断、评估和治疗方法。 证据:所有建议的评估都采用了加拿大预防保健特别工作组的标准。 第一章:诊断和分类 建议:血压的测量 1、测量血压时患者应当取坐位,并保持上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2、选择型号合适的袖带(袖带的长度应该是上臂围的1.5倍)。 3、Korotkoff氏第V音即提示舒张压。 4、如果一侧手臂测出的血压始终较高,应当固定这侧手臂测量血压。 5、子痫前期患者可以使用水银血压计、有标准刻度的无水银血压计、或校正过的自动血压计测量血压。 6、子痫前期时用自动血压计测量的血压值可能偏低,最好同时对照水银血压计或无水银血压计的测定值。 7、动态血压检测(24小时家庭测量)可以检测单发性诊所(白大衣)高血压。 8、如果患者打算在家监测血压,应当告知其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 [Point=100] 建议:高血压的诊断: 1、高血压的诊断应根据办公室或在医院血压的测量值。 2、妊娠期高血压的定义是,相同手臂至少测量二次的平均舒张压≥90mmHg。 3、收缩压≥140mmHg的孕妇,应密切随访其舒张压有无增高趋势。 4、重度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10mmHg。 5、对于非重度高血压,诊断前应有持续血压测量值的记录。 6、对于重度高血压,应该间隔15分钟重复测量方可确认诊断。 7、单发性诊所高血压定义为:在医疗场所测定的舒张压≥90mmHg,而家中自测血压<135/85mmHg。 建议:蛋白尿的测定: 1、所有怀孕妇女都应检测尿蛋白。 2、在子痫前期低风险人群中,可用尿试纸筛查蛋白尿。 3、如果疑诊子痫前期,无论高血压孕妇出现血压进行性上升还是血压正常,都应该进行更多明确蛋白尿的诊断性检查:如尿蛋白:肌酐比值或24小时尿蛋白测定。 建议:显著蛋白尿的临床诊断: 1、当尿试纸滴定蛋白尿≥2+时应强烈怀疑蛋白尿。 2、蛋白尿定义为24小时尿定量≥0.3g/日或在一次随机抽样的尿液样本中尿肌酐≥30mg/mmol。 3、有关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用以诊断尿蛋白的准确性尚无足够的研究信息。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处理

1.轻度子痫前期(1)适当减轻工作,保证睡眠,取左侧卧位,休息,必要时住院治疗。(2)饮食:食盐不必限制,长期低盐饮食易发生产后血循环衰竭,若全身水肿应限制食盐。(3)药物:苯巴比妥0.03~0.06g或地西泮 2.5mg,每日3次口服,保证睡眠。 2.重度子痫前期需住院治疗。治疗原则为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及利尿,适时终止妊娠。(1)解痉药物:硫酸镁有预防和控制子痫发作的作用,适用于子痫前期和子痫患者。对宫缩和胎儿无不良影响。硫酸镁用药方法:结合肌肉注射。①静脉给药;首次负荷剂量25%硫酸镁20ml溶于5%~10%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推,10~20分钟推完;继之25%硫酸镁60ml 溶于25%葡萄糖液500~1000ml中静滴,滴速以1~2g/h为宜。②酌情加用25%硫酸镁1Oml 加2%普鲁卡因2ml,深部臀肌注射,每日1~2次;每日总量为25~30g. 毒性反应:硫酸镁中毒首先为膝反射消失,随后出现全身肌张力减退及呼吸抑制,严重者心跳突然停止。注意事项:用药前及用药中定时查膝反射必须存在;呼吸每分钟不少于16次;尿量每24小时不少于600ml,每小时不少于25ml;出现镁中毒立即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ml. (2)镇静药物地西泮:口服2.5mg,每日3次或10mg肌注。重症10mg静推。冬眠药物:冬眠药物现已少用。硫酸镁治疗效果不佳仍可应用。常用冬眠1号合剂(哌替啶100mg、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加于10%葡萄糖液500ml内静滴。紧急情况1/3量溶于25%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推,余量溶于10%葡萄糖液250ml静滴。(3)降压药:仅用于血压过高的患者。对于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110mmHg或平均动脉压≥140mmHg时应用降压药。常用的药物有:肼屈嗪、卡托普利(可降低胎盘灌注量,应慎用)、硝苯地平(24时总量不超过60mg,)、甲基多巴、硝普钠(缓慢静滴,用药不宜超过72小时,用药期间应监测血压及心率)等。(4)扩容治疗:扩容治疗的指征是血液浓缩(红细胞比容≥0.35,全血粘度比值≥ 3.6,血浆粘度比值≥1.6及尿比重>1.020)。常用扩容剂有白蛋白、血浆、全血、右旋糖酐及平衡液等。应在解痉基础上扩容,扩容治疗时严密观察脉搏、呼吸、血压及尿量,防止肺水肿和心衰发生。(5)利尿药:利尿药的应用仅限于全身性水肿、心衰、肺水肿、脑水肿及血容量过高伴潜在肺水肿者。常用药物有:呋塞米20~40mg缓慢静注;甘露醇:用于肾功能不全,出现少尿、无尿或需降颅压时效佳。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15~20分钟内滴完。(6)适时终止妊娠:经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重要措施。1)终止妊娠指征: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无明显好转者;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龄已超过36周,胎儿已成熟;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龄虽不足36周,但胎盘功能减退者;子痫控制后6~12小时的孕妇。2)终止妊娠的方式引产:适用于宫颈条件成熟,宫颈柔软、宫颈管已消失,行人工破膜后加用缩宫素静滴,或单用缩宫素静滴引产。剖宫产:适用于有产科指征;宫颈条件不成熟,短期不能经阴道分娩;引产失败;胎盘功能明显减退,已有胎儿窘迫征象等。 3.子痫的处理除上述治疗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1)控制抽搐:首选硫酸镁,必要时加用强镇静药,血压过高加用降压药静滴。降低颅压用20%甘露醇快速静滴,出现肺水肿用呋塞米20~40mg静注。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护理:应安置于单人暗室,避免声光刺激,绝对安静。治疗与护理操作轻柔,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尿量(留置导尿管),记录出入量,防止受伤;专人护理,加用床挡,防止从床上跌落。应取出假牙,于上下臼齿间放置缠纱布的压舌板,防止咬伤唇舌。(3)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与处理脑出血、肺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妊娠期高血压是准妈妈在怀孕期间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很多准妈妈应该也都知道妊娠期高血压有一定的危险,很多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也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其治疗原则是什么呢?又应该怎么分情况治疗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目的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母胎围生期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母婴预后.治疗基本原则是休息、镇静、解痉,有指征地降压、利尿,密切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应根据病情轻重分类,进行个体化治疗. (1)妊娠期高血压休息、镇静、监测母胎情况,酌情降压治疗; (2)子痫前期镇静、解痉,有指征地降压、利尿,密切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3)子痫控制抽搐,病情稳定后终止妊娠; (4)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以降压治疗为主,注意子痫前期的发生. (5)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同时兼顾慢性高血压和子痫前期的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的饮食注意事项 1、注意食物钙的补充。食物钙摄入在妊高症的防治中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因为钙摄入不足可致低血钙,引起钙离子的渗透性增加,促进钙离子跨膜内流,引起微小动脉血管收缩,使得血压增高,从而加重妊高症病情。 2、增加膳食蛋白质的摄入。怀孕期间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应在60~80克,可通过瘦肉、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食物获得足够膳食蛋白质。 3、多吃鱼、谷类和新鲜蔬菜。鲫鱼、鳝鱼、青花鱼等淡水鱼对改善机体代谢,改善微血管循环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所帮助;谷类及新鲜蔬菜不仅可增加食物纤维素的摄入,对防止便秘,降低血脂有益,还可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妊高症的防治。 4、少吃盐,控制饮食总热量。钠摄入过多可引起水钠潴留而致血压升高,需要限制食盐的摄入,每日摄盐量应控制在8~10克。热量供应过多可使孕期体重过大,增加妊高症的发病率。因此,孕妇要注意体重增长的控制,整个孕期以不超过12公斤为宜。 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相对比较危险的孕期疾病,有出现这样情况的准妈妈们在孕期的饮食上可以出现一定的调整,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的情况,避免恶化。妊娠期有许多需要准妈妈应对的情况,准妈妈在这一时期可能也会有情绪上的变化,要好好照顾自己哦。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 制定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 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 (10):721-728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组织有关专家根据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参考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学术组织的最新相关指南[1-4],并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实践经验,在2012年发表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2版)[5]”的基础上,经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形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修订版。本指南遵循循证医学理念,对有关治疗方案给出证据评价(证据等级以罗马数字显示,推荐等级以英文字母表示)[6],以进一步规范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的临床诊治。 本指南循证证据等级及推荐等级评价: (1)证据等级: Ⅰ:证据来自至少1个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Ⅱ-1: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 Ⅱ-2: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或者病例对照研究; Ⅱ-3:证据来自比较不同时间或地点干预措施效果差异的研究; Ⅲ:基于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者专家委员会报告等的专家意见。 (2)推荐等级: A:证据适合推荐应用于临床预防; B:证据较适合推荐应用于临床预防; C:现有的证据间不一致; D:有一定证据不推荐用于临床预防; E:有相当证据建议不推荐用于临床预防; F:没有足够的证据。

一、分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多因素发病,可存在各种母体基础病理状况,也受妊娠期环境因素的影响。妊娠期间病情缓急不同,可呈现进展性变化并可迅速恶化。 (一)妊娠期高血压(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妊娠20 周后首次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mmHg,于产后12 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检测阴性。收缩压≥160 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 (二)子痫前期-子痫(preeclampsia-eclampsia) 1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妊娠20 周后出现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且伴有下列任一项:尿蛋白≥0.3 g/24 h,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3,或随机尿蛋白≥(+)(无法进行尿蛋白定量时的检查方法);无蛋白尿但伴有以下任何一种器官或系统受累: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或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异常改变,胎盘-胎儿受到累及等。血压和(或)尿蛋白水平持续升高,发生母体器官功能受损或胎盘-胎儿并发症是子痫前期病情向重度发展的表现。 子痫前期孕妇出现下述任一表现可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 (1)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160 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 (2)持续性头痛、视觉障碍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3)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及肝包膜下血肿或肝破裂表现; (4)肝酶异常:血丙氨酸转氨酶(ALT)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升高; (5)肾功能受损:尿蛋白>2.0 g/24 h;少尿(24 h尿量<400 ml、或每小时尿量<17 ml)、或血肌酐>106μmol/L; (6)低蛋白血症伴腹水、胸水或心包积液;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第一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一)选择题 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水肿(++)是指 A.踝部及小腿有凹陷性水肿,经休息后消退 B.踝部及小腿有凹陷性水肿,经休息后不消退 C.水肿延及大腿,经休息后不消退 D.水肿达外阴部及腹部 E.全身水肿 2.关于子痫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于分娩期发生者占绝大多数 B.与是否定期作产前检查关系不大 C.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严重阶段 D.先为全身肌肉强烈抽动,随后全身肌肉强直 E.每次抽搐约持续5分钟 3.子痫发作时孕妇的直接死因是 A.心脏病 B.Ⅲ度胎盘早剥 C.脑出血 D.急性重型肝炎 E.急性肾衰竭 4.治疗重度子痛前期孕妇,首选药物应是 A.降压药 B.镇静药 C.解痉药 D.利尿药 E.扩容剂 5.用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时,最早出现的中毒反应是 A.血压降低 B.尿量减少 C.呼吸次数减少 D.心率减慢 E.膝反射减弱或消失 6.妊娠39周患重度子痈前期的初孕妇,恰当处理应是 A.积极治疗,等待产程发动 B.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 C.行人工破膜引产 D.积极治疗24~48小时症状改善后终止妊娠 E.积极治疗至预产期终止妊娠 7.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于孕晚期出现腹痛伴阴道流血,最可能的疾病是 A.边缘性前置胎盘 B.胎盘早剥 C.子宫破裂 D.宫颈癌 E.脐带帆状附着血管前置破裂 8.不属于重度子痫前期并发症的是 A.急性肾衰竭 B.脑出血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HELLP综合征 E.肺炎 A2型题(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 9.27岁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估计其病情及决定处理方案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方法是 A.全血黏度比值及血浆黏度比值 B.测定血细胞比容 C.测定血丙氨酸转氨酶值D.眼底检查 E.测定尿雌激素/肌酐值 10.25岁初孕妇,妊娠37周。既往血压正常。未作产前检查。7 日前突觉头痛,逐渐加重。血压166/112mmHg,尿蛋白(3g/24h),水肿(++),血细胞比容 0.40。此时正确处置应是 A.立即行剖宫产术 B.作头部CT检查 C.呋塞米40mg静注 D.肼屈嗪40mg静脉滴注 E.25%硫酸镁16ml缓慢静注后改静滴硫酸镁 11.26岁初孕妇,妊娠34周,血压150/90mmHg,尿蛋白0.4g/24h,下肢明显水肿,有头痛等自觉症状。既往

2020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

2020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 摘要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全世界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在2015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并颁发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临床诊治指南2020版。在2020版指南中,明确强调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发病的背景复杂,尤其子痫前期‐子痫存在多因素‐多机制‐多通路致病的综合征发病性质。不仅孕妇高血压的临床表现程度和表现形式复杂,子痫前期的首发症状也存在多样性。于此基础上,本指南在强调各种风险因素识别同时,提出应重视妊娠期的临床预警信息,强化产前检查,提高早期识别和早期诊断能力,并在降压和预防抽搐等对症处理的基础上,注意各种诱发病因的诊治。本指南旨在为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并扩展临床多方面诊治思路。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1]的基础上,更新发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版本。本指南根据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新的认识,参考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WHO等最新的相关指南[2‐10],并结合我国国情、临床研究及实践经验,遵循循证医学理念,对

有关的治疗方案给出了证据评价[11]。本指南更加强调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预警和早期识别能力,强调早预警、早发现和早干预,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处理。 本指南的循证证据等级及推荐建议: (1)证据等级:①Ⅰ:证据来自至少1个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②Ⅱ‐1: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③Ⅱ‐2: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或者病例对照研究; ④Ⅱ‐3:证据来自不同时间或地点干预措施效果的差异研究;⑤Ⅲ:基于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者专家委员会报告等的专家意见。 (2)推荐建议:①A:证据适合推荐应用于临床预防;②B:证据较适合推荐应用于临床预防;③C:现有的证据间不一致;④D:有一定的证据不推荐用于临床预防;⑤E:有相当证据不推荐用于临床预防;⑥L:没有足够的证据(数量或质量)可以提出建议,但是,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决策。 一、概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威胁母儿健康和安全,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子痫前期‐子痫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将妊

妊娠期高血压病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病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定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瘸、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其中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痈以往统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妊娠中毒征、妊娠尿毒症等。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报道7%~12%。本病以妊娠20周后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征,并伴有全身多脏器的损害;严重患者可出现抽搐、昏迷、脑出血、心力衰竭、胎盘早剥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国内外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子痫前期子痫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病起源于胎盘病理生理改变,进一步导致全身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者引起子痫前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免疫适应不良、胎盘缺血和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三、临床表现 典型临床表现为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视病变程度不同,轻者可元症状或有轻度头晕,血压轻度升高,伴水肿或轻微

蛋白尿;重者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持续性右上腹疼痛等,血压明显升高,蛋白尿增多,水肿明显;甚至昏迷、抽搐。 四、诊断及诊断思考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即可作出诊断,同时应注意有无并发症及凝血机制障碍。 诊断思考 1.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首次出现孕妇血压≥140/90mmHg,但尿蛋白(—),在整个孕期未发展为子痫前期,并且在产后12周内血压恢复正常,才能确诊。因此,妊娠期高血压是暂时的,可能发展为子痫前期,也可能在产后12周血压仍未恢复而诊断为慢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也可以出现与子痫前期相关的症状,如头痛、上腹部疼痛或血小板减少。在妊娠20周后,如果血压持续升高,虽然未出现蛋白尿,但母儿的危险性增加,约有10%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在出现蛋白尿之前就发生子痫。 2.子痫前期 蛋白尿是子痫前期的重要依据,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全身的小血管收缩导致肾脏血流量减少的结果,标志着孕妇的肾脏功能受到损害。临床上蛋白尿往往出现在血压升高以后,但许多研究表明肾脏病理生理变化可能在血压升高等临床症状出现以前3~4个月就已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2版)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2版) (一)妊 娠期高血压:妊娠期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于产后12周恢复 正常。尿蛋白(一),产后方可确诊。少数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 (二)子痫前期: 轻度: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mmHg 和(或) 舒张压》90mmHg 伴蛋白尿》0.3g/24h。 重度:血压和尿蛋白持续升高,发生母体脏器功能不全 或胎儿并发症。 子痫前期患者出现下述任一不良情况可诊断为重度子 痫前期:①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160mmHg 和(或)舒张压》110mmHg ;②蛋白尿》2.0g/24h 或随机蛋白尿》 (++ );③持续性头痛或视觉障碍或其它脑神经症状;④持 续性上腹部疼痛,肝包膜下血肿或肝破裂症状;⑤肝脏功能 异常:肝酶ALT或AST水平升高;⑥肾脏功能异常:少尿 (24h尿量<400ml或每小时尿量<17ml )或血肌酐>106卩mol/L :⑦低蛋白血症伴胸水或腹水;⑧血液系统异常:血 小板呈持续性下降并低于100 X109/L ;血管内溶血、贫血、黄疸或血LDH升高;⑨心力衰竭、肺水肿;⑩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

少;(11)孕34周以前发病(II-2B)。 (三)子痫: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的抽搐。 (四)妊娠合并慢性高血 压:妊娠20周前收缩压》 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20 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 周以后。 (五)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孕妇妊娠 前无蛋白尿,妊娠后出现蛋白尿》0.3g/24h ;或妊娠前有蛋白尿,妊娠后尿蛋白明显增加或血压进一步升高或出现血小板减少<100 X109/L。 二诊断 (一)病史:注意询问妊娠前有无高血压、肾病、糖尿 病、抗磷脂综合征等病史,了解此次妊娠后高血压、蛋白尿等征象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有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家族史。 (二)高血压的诊断血压的测量:测前被测者至少安静休 息5 分钟。取坐位 或卧位,注意肢体放松,袖带大小合适。通常测右上肢血压, 袖带应与心脏处同一水平(II-2A)。 妊娠期高血压定义:同一手臂至少2次测量的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血压较基础血压升高 30/15mmHg ,但低于140/90mmHg 时,不作为诊断依据,但须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一)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一)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9.4%,国外报道7%~12%。本病命名强调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与妊娠之间的因果关系。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在分娩后即随之消失。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收集我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0例,孕妇年龄21~38岁,平均29.5岁;孕周27~43周,平均35周;其中初产妇7例,经产妇3例。 1.2病史着重注意以下几点:①此次妊娠过:包括主要征象出现的时间及自觉症状。②既往病史:注意有无高血压、肾炎、肾盂炎或过敏病史。经产妇注意曾否并发过本病,有无足月小样儿,胎儿宫内死亡等。 ③妊娠合并症及高龄初产:此次妊娠是否并发贫血、肥胖、糖尿病、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是否高龄初产等。④有无明显诱因:如精神影响,物理刺激等。 1.3主要征象有①高血压:多次测量后才能下结论,特别要注意孕前低血压者,只要血压较孕前或妊娠早期增加4/2kPa者,即使未达到18.6/12kPa高血压诊断标准,也应诊断。另外,应重视舒张压的升高一次测得血压升高者,宜静卧休息10分钟~15分钟以后再测定。②水肿:

出现较早、程度不等,可由足踝至全身水肿,临床常用(+)(-)表示。(-)表示无水肿,(+)表示足踝及小腿明显凹陷水肿,经休息后也不消失。(++)表示水肿延至大腿,皮肤表现呈橘皮。(+++)表示水肿瘤及腹部及外阴,皮肤发亮。(++++)表示全身水肿,伴有腹水,对仅有脸肿,或仅感觉于足发胀,衣着及鞋发紧,体重增加者均应引起重视。③蛋白尿:可出现尿蛋白、镜检可见少量红、白细胞及管型,一般正常孕妇24小时尿蛋白应0.3g,如24小时尿蛋白>0.5g则为不正常,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4小时尿蛋白,一般不超过5g。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4小时尿蛋白超过5g以上。要特别防止尿外分泌物如白带以及尿本身异常如尿道感染的混淆,故以中段尿或必要时导尿镜检为宜。以上三主征中,如同时有二者或二者以上并存,则一次测定也有诊断意义,凡此等征象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病史又明确,则可诊断为子痫前期。 ④自觉症状:如具备上述病史2~3征象并逐渐加重,突感前所未有的头痛,上腹痛,视力障碍或其他较重之不适,可确诊为先兆子痫。⑤抽搐与昏迷:有先兆子痫的短暂经过,迅即发生前述之典型抽搐、发作次数不等,陷于昏迷、子痫的诊断可以建立。 1.4方法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原则,是按照轻重选用镇静、解痉、降压、利尿等药物:(1)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在门诊治疗,水肿在++以上者可取氨苯喋啶,双氢克尿塞,以利尿;血压高者可给鲁米那,利眠宁,利血平等药物以镇静、降压、定期复诊观察,必要时住院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2)

妊高症的护理 妊高症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可伴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或功能衰竭;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安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其中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时妊娠期特有疾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至今未完全阐明。初产妇、孕妇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40岁、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营养不良、经济状况差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变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凝血系统的激活及止血机制异常,前列环素与血栓素比值的改变,心钠素及钙水平的变化。可引起胎儿生长迟缓、死胎、早产、围生期窒息,孕妇也容易并发胎盘早剥、抽搐、颅内出血、肺水肿及肾、肺功能衰竭。【临床表现】 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三大临床表现。视病变程度不同,轻者可无症状或有轻度头晕,血压轻度升高,伴水肿或轻微蛋白尿;重者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等,血压明显升高,水肿明显,蛋白尿增多,甚至抽搐、昏迷。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分为五类: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病。

1、妊娠期高血压血压≥140/90mmHg,妊娠期出现,并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患者可伴有上腹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方可确诊。 2、子痫前期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140/90mmHg,且尿蛋白≥300mg/24h或(+)。可伴有上腹不适、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 3、子痫子痫前期孕产妇抽搐,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4、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高血压妇女于妊娠20以前无蛋白尿,若孕20周后出现尿蛋白≥300mg/24h;或妊娠20周前突然出现尿蛋白增加,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数减少。 5、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检查发现血压升高,但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及利尿,适时终止妊娠。 1、解痉药:硫酸镁首选。有预防和控制子痫发作的作用,适用于 先兆子痫和子痫患者。 2、降压药:如肼屈嗪,适用于血压过高。 3、镇静药:如冬眠合剂和地西泮(安定),适用于对硫酸镁有禁 忌或疗效不明显时,但分娩时慎用。 4、扩容药:清蛋白、平衡液、低分子右旋糖酐,应在解痉的基础 上进行。 5、利尿药:呋塞米(速尿)、甘露醇,仅适用于全身性水肿、急

妊娠高血压教案

附属医院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ELLP综合征; 授课时间2013-4-1 备注 授课专业妇产科年级法医、预防医学 教材名称妇产科学出版社/版次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谢幸章节第十章第一节; 课程形式理论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熟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念、了解高危因素及病因,掌握基本病理 生理变化。 2、掌握分类及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熟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措施。 4、熟悉对母儿的主要影响,熟悉HELLP综合征的概念,掌握临床表现、 诊断鉴别及治疗。 5、熟悉HELLP综合征。 双语授课安排: 关键字词英文标注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 HELLP综合症(hemolysis, elevated liver enzymes, and low platelets syndrome) 教学手段、方法(因讲课形式不同而异): 1、理论课讲授为主,配合病历式、问题式、讨论式 2、利用多媒体、挂图、幻灯等手段进行讲解 3、一般了解的内容同学自学 多媒体教学内容安排: 2学时多媒体课件 参考资料: 1、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Willianms obstetrics(第21版) 3、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附属医院教案(续一) 主要教学内容(讲课提纲)时间安排备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ELLP综合征 1、概述及病因、病理生理变化及对母儿的影响。 2、分类。 3、临床表现、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及预防措施。 6、子痫的处理。 7、小结。 8、HELLP综合征10分钟10分钟20分钟10分钟20分钟10分钟5分钟15分钟

妊娠期高血压病的降压药物治疗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f11047194.html, 妊娠期高血压病的降压药物治疗 作者:杨晓玲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02期 【摘要】妊娠期高血压病是妊娠期的常见并发症,主要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以及肾 功能衰竭为主要症状,对母婴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该病临床治疗以降压为主,并给予利尿、解痉等措施。文章主要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病的降压药物治疗展开综述。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降压药物;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1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43-01 妊娠期高血压病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等,常出现在妊娠20周后,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水肿、蛋白尿等,严重者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结局[1]。该病是仅出现在妊娠期的一种疾病,在妇产科的发 生率为8~12%,其与出血、感染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三大并发症。目前主要是采取降压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其他对症干预措施。 1 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机制 妊娠期高血压病是妇产科的常见并发症,其造成的孕产妇死亡在妊娠相关死亡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0~16%,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病主要是为了预防重度子痫前期以及子痫的出现,从而降低母婴死亡率。该病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清楚该病的发生机制,但是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出现与母体、胎盘以及胎儿等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滋养细胞侵袭、免疫机制异常、内皮细胞损伤、遗传基因和营养因素有关。①滋养细胞侵袭:滋养细胞侵入螺旋小动脉,而小动脉未出现重铸,狭窄小动脉会使得胎盘灌注量减少,引起胎盘缺血缺氧,并导致子痫前期的出现;②免疫机制异常:母体对胎盘以及胎儿抗原的免疫耐受失调,也是引起子痫前期的重要因素;③血管内皮损伤:氧化应激反应、抗血管生成因子以及代谢因素,同时其他炎症介质的出现增加了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血管缩小,引起血管阻力提升[2];④遗传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临床调查显示,子痫前 期家族史孕妇出现子痫前期的风险高于常人,但未明确该病的遗传模式;⑤营养因素:维生素C的缺乏可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 2 妊娠期高血压病的降压药物治疗 2.1 降压药物的应用原则 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出现可引起早产、胎儿发育迟缓、胎盘破裂、死胎等不良结局,但是该病存在自愈性,很多患者在分娩之后疾病自行消失,因此通常来说中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病无需治疗,但是当患者舒张压>110mmHg时,对于身体器官和胎儿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

医学培训资料—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膳食预防和营养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膳食预防和营养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临床营养科 丁冰杰副主任医师

01 04 02 03 目 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概述 膳食、营养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膳食预防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营养评估和治疗

0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概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水肿、蛋白尿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 1、妊娠期高血压3、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2、子痫前期-子痫4、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一)妊娠期高血压(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妊娠20 周后首次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于产后12 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检测阴性。 收缩压≥160 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10):721-728.

(二)子痫前期-子痫(preeclampsia-eclampsia)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 妊娠20 周后出现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且伴有下列任一项:尿蛋白≥0.3g/24 h,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3,或随机尿蛋白≥(+)(无法进行尿蛋白定量时的检查方法); 无蛋白尿但伴有以下任何一种器官或系统受累: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或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异常改变,胎盘-胎儿受到累及等。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10):721-728.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降压治疗

188中国卫生产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降压治疗 杨自月 保山市人民医院产科,云南保山 678000 [摘 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孕妇发生高血压疾病的降压治疗方法。方法通过临床妊娠期孕妇高血压疾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对高血压孕妇的主要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对于患有高血压妊娠期孕妇不仅可以通过临床的药物治疗来进行有效降压,还能够在饮食、生活习惯方面进行有效控制,整体效果明显。结论 当前在医学学术上对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还存在不确定和争议较大的研究过程中,因此在中国医学会上只将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和子痫等疾病统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在临床研究上应得到关注和技术的改善。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降压;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3)03(b)-0188-01 妊娠期高血压是当今产科医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类高发性疾病之一,是造成孕妇妊娠期间导致死亡或者胎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孕妇的体质较弱,而且很特殊,所以对妊娠期孕妇进行高血压降压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时机要严格谨慎,既要考虑如何进行有效地控制孕妇的高血压,又要时刻考虑和保证孕妇和胎儿的身体安全。 1 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类型 1.1 妊娠期高血压 孕妇在妊娠期的日常血压高于140/90 mmHg,而且出现高血压症状在妊娠期首次发现,该病在孕妇产后3个月左右血压逐渐恢复正常并伴有腹部上方疼痛不适和血小板数量减少,而且尿蛋白含量几乎没有。 1.2 子痫前期高血压 该时期的高血压分为轻度和重度两部分。轻度表现为:孕妇在怀孕20周左右第一次出现大于140/90 mmHg的血压,并且尿蛋白含量大于0.3g/d;重度表现为:孕妇怀孕期间平均血压都高于160/110 mmHg,而且蛋白尿大于5.0g/ d,血肌酐和血小板的含量比正常水平来得低,乳酸脱氢酶和肝酶比正常水平高,经常性发生头痛和其他因脑神经导致的视觉障碍。 1.3 子痫高血压 在子痫前期,孕妇出现不能用其他原因来解释的抽搐和昏迷。1.4 慢性高血压 患有慢性高血压的孕妇最初身体的尿蛋白含量极少,但在怀孕20周后尿蛋白含量的突然增加,高达300 mg/d,并且血压不断地出现升高和血小板含量急剧下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1.5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此类高血压孕妇的平均血压大于140/ 90 mmHg,并且在怀孕前或者怀孕20周内已经确诊为高血压和产后12周后高血压病症仍然发生存在。 2 治疗手段 2.1 饮食、预防性治疗 对于血压的SBP在140~150 m m Hg左右,或者DBP在90~99 mmHg左右的高血压孕妇来说,因此该血压严重性较小,所以应该首先通过饮食、生活规律和临床预防进行非药物治疗。 2.2 药物治疗 2.2.1 药物降压 采用药物进行降压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孕妇和胎儿发生例如心脑血管意外和胎盘早剥等并发性疾病,尽管通过药物进行降压治疗并不能完全限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但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血压不断升高的风险,孕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加重时往往会导致孕妇发生子痫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对于高血压比较严重的孕妇应该及时接受住院治疗。2.2.2 降压药物的疗效指标 孕妇的平均收缩压高于160 mmHg,或者平均舒张压高于110 mmHg时,属于重度高血压症,应及时进行降压治疗。药物降压的主要目的在于力求血压平稳下降,不能出现较大波动和血压过低现象,从而用来保证既不影响子宫胎盘血流灌注,又能够有效地保护好孕妇的器官功能来延长孕妇的怀孕周期和保证胎儿成熟待产。 2.2.3 药物的选择 目前临床上可供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进行降压治疗的药物种类主要有: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等6大类,临床上用于孕妇降压的常用口服药物主要有尼卡地平、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甲基多巴和尼莫地平等;主要用于静脉注射的降压药物有尼卡地平、拉贝洛尔、酚妥拉明和硝酸甘油等,这几种常用的药物虽然比较效果明显,但是剂量的使用不当会引起很多副作用,所以,对于妊娠期孕妇的降压治疗应谨慎、科学地使用,并且使用何种降压药物应根据患者血压的高低、患者的具体身体素质、药物的安全性和医生的临床经验等因素作准确的决定.由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都属于FDA妊娠药物,所以,怀孕早期的高血压孕妇在服用此药之后常会心血管疾病和中枢神经畸形等疾病,而在妊娠中后期,孕妇使用此药之后往往会发生胎儿肾脏发育受阻和肾衰竭引发新生儿死亡[2]。对于子痫和子痫前期高血压孕妇进行紧急救治时,应该先对孕妇进行镇静、预防抽搐和停止抽搐的有效控制,然后进行积极降压处理,必要时要停止孕妇的妊娠,最后给予高效、平稳的药物降压治疗,临床上常用拉贝洛尔、尼卡地平和乌拉地尔等静脉注射药对该期间孕妇进行紧急救治,因为这些药物不但不会影响子宫胎盘的血流量,而且对孕妇不会产生其他并发症,高效且安全。 3 讨论 对于患有高血压的妊娠期孕妇来说,药物治疗无疑是效果最好的方法,但选择降压药物要根据医生的临床经验和对降压药物的熟悉程度才能给予安全准确的有效治疗,否则将对胎儿和孕妇造成较大影响。对于再次妊娠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医生应该在诊断、治疗时应采取更高度的重视,尽可能降低妊娠期孕妇和胎儿的安全隐患[1]。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王文,姚崇华,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J].中华 高血压杂志,2010,18(1):11-30. [2] 陈鲁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降压治疗[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8 (5):305-306. [3] 李青,林其德,狄文.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降压治疗新进展[J]. 国际 妇产科学杂志,2012,39(3):276-280. (收稿日期:2012-11-26)

第九版妇产科学:-妊娠期高血压.doc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2018 李风光 *为妊娠与高血压并存的一组疾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 *子病前期子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 *子病前期、子痫的主要特点为病因的异质性、严重程度的延续性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子病前期子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妊娠期出现的高血压,严重时可导致终末器官损伤,甚至发生抽搐。 *子痫前期、子痫的治疗原则主要为降压、解痉、镇静等,密切监测母儿,适时终止妊娠是最有效的处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发生率5%-12%。该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病前期、子痫,以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和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子痫前期-子痫 子痫前期-子痫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在妊娠20周之后发生。本病是一种动态性疾病,病情可呈持续性进展,这就是子痫前期子痫严重程度的延续性。“轻度”子痫前期只代表诊断时的状态,任何程度的子痫前期都可能导致严重不良预后,因此不再诊断“轻度“子病前期,而诊断为子痫前期,以免造成对病情的忽视,将伴有严重表现的子痫前期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以引起重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分类临床表现 好娠期高血压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产后方可 确诊。 子痫前期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伴有尿蛋白≥0.3g/24h,或随机尿蛋白(+) 或虽无蛋白尿,但合并下列任何一项者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100×10°/L) ·肝功能损害(血清转氨酶水平为正常值2倍以上 ·功能损害(血肌酐水平大于1.1mg/dl或为正常值2倍以 上) ·肺水肿 ·新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或视觉障碍 子痫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

妊娠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方法,针对出血的手术清除血肿、止血治疗是必不可少的选择,而血行重建手术不能阻止再次出血且有血流量大,增加再出血概率。Houkin 等通过手术后DSA 证实对成年人烟雾病直接手术是有效的,相比保守治疗,手术可能减低出血的危险性,但手术不能阻止再次出血。Ikezaki 等分析了自1995年来282例出血性烟雾病的治疗情况,结果表明积极的治疗措施并不能有效降低出血性烟雾病的再出血率。但是,患者的选择、治疗的形式及手术时机可能在控制再出血方面起重要作用,患者最终结局可能与患者初次发病的严重程度有关。Kawaguchi 等比较直接、间接血管吻合术及保守治疗对再次发作(包括出血或缺血)的预防作用,发现直接搭桥能明显降低再出血概率。间接血管吻合术改善血供的部位较为局限,虽可显著减少脑室周围的烟雾血管,但对再次出血似乎并无预防作用。因此,间接血管重建术多用于儿童患者和血管条件不宜行直接搭桥的成人。直接血管重建对局部脑血流灌注的有效改善,对成人缺血性烟雾病具有不容置疑的效果。6 展望 手术治疗存在诸多争论,现代医学在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性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越来越多,但大多数都仅限于动物实验研究。对于烟雾病,人们希望能早期通过基因治疗防止颈内动脉再狭窄、促进缺血性脑组织的血管生成等,为外科治疗找到良好的辅助和补充手段。国内外相关基因研究表明,烟雾病与多种基因表达有关,其和正常基因差异2倍以上的基因32个 [11] 。Tkeda 等[12]研究还发现基因免疫24.2-p26家族与人 类烟雾病家族史有密切关系。Tsuboniwa 等[13] 研究还发现日本 凝血病毒2人工病毒包膜脂质体,利用日本凝血病毒2人工病毒包膜脂质体在猴脑脊液中可以达到较大量的基因传染,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刺激肌肉中血管生成已经成功。高分辨率的HLA -DRB1和DQB1基因进行基因分型的发现表明,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与其疾病的基因密切相关,基因研究为临床治疗烟雾病展现出新的希望。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 ].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5:847-848. 2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 ].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325. 3张正善.家族性烟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8,13(1):43-44. 4刘伟明,王硕,赵元立,等.成人烟雾病缺血表现[J ].医学研究杂志,2007,36(5):93-95. 5高山.烟雾病的血管造影改变和分期[J ].中国卒中杂志,2008,3(7):505-508. 6 Shoukat S ,Itrat A ,Taqui AM.Moyamoya disease :a clinical spec-true ,literature review and case series from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in Pa-kistan [J ].BMC Neurology ,2009,9:15.7 徐斌,宋冬雷,毛颖,等.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结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烟雾病[J ].中国脑血管杂志,2007,4(10):445-448.8蒋聚洪,曹上飞,缪剑丹,等.烟雾病的手术治疗[J ].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35(4):336-337. 9 Byval'tsev VA ,Suzuki Y.Combined treatment for Moyamoyadisease ,by using direct anastomosis and revascularization :experience of 225op-erations [J ].Zh Vopr Neirokhir Im N N Burdenko ,2007(3):11-16.10段炼,孙伟建,王芙昱,等.国人烟雾病临床特征探讨[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5,10(4):269-271. 11陈赞,菅凤增,王伊鹏,等.烟雾病免疫相关基因研究[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2(5):198-201. 12 Tkeda H ,Sasaki t ,Yoshimoto T ,et al.Mapping of a familial Moy-amoya Disease gene to chromosome3p24.2-p26[J ].Am J Hum Genet ,1999,64(2):533-537.13 Tsuboniwa N ,Morishita R ,Hirano T ,et al.Safety evaluation of he-magglutinating virus of Japan -artificial viral envelope liposomes in non-human primates [J ] .Hum Gene Ther ,2001,12(5):469-487.(收稿日期:2012-06-20) ·信息速递· 妊娠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目的是保证母子安全和妊娠顺利进行,降低其死亡,治疗不必过于积极。其中,限盐、富含钾的饮食、适当运动和情绪放松是药物治疗的基础。丁教授参考2012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中华高血压杂志》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轻度妊娠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2)对于慢性高血压(妊娠前即有高血压)患者,在妊娠最初20周,患者全身血管张力降低,血压可降低,因此在非药物治疗基础上可以停药。(3)对于存在靶器官损害或同时用多重降压药物者,需根据血压水平调整到尽可能少的种类和剂量。(4)对于血压轻度升高的先兆子痫患者,由于子痫发生率仅0.5%,因此不建议用硫酸镁。(5)对于重度先兆子痫患者可应用硫酸镁,同时应确定终止妊娠时间。 · 3571·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年11月第20卷第11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