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结构防雷与接地

钢结构防雷与接地

钢结构防雷与接地
钢结构防雷与接地

共同关注钢结构防雷与接地问题

时间:2010-09-03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电工之家

简介: 我想问一个关于钢结构建筑物防雷的问题:利用型钢作为防雷引下线,型钢裸露,这样如果建筑物落雷的时候,雷电流会不会对周围的设备或人反击,造成伤害。如何避免?

关键字:钢结构 引下线 电位差 人身安全

我想问一个关于钢结构建筑物防雷的问题:利用型钢作为防雷引下线,型钢裸露,这样如果建筑物落雷的时候,雷电流会不会对周围的设备或人反击,造成伤害。如何避免?

答:利用型钢作为防雷引下线,当雷电流通过引下线时周边产生的运动变化磁场,必然污染附近的电子设备,在周边导电体上感应出不同的电位,如果室内人员同时触摸具备很高电位差的导电体时,就造成人身安全事故了。解决方法:

1) 人身安全:在人能够触摸到的一切与大地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金属导电体直接实施以消灭电位差为目的的等电位电气连接,最大限度的保护人身安全。

2) 依据GB50057、GB50343等等国家标准对设备及微电子设备实施SPD 保护。 反击的概念:所谓雷电反击现象是雷电袭击接闪器[包括各种型钢],引下线将雷电高电压改变成电流的形式泄放到大地,到大地后是以电荷的形式出现建筑物主接地系统上,[大地是可以平衡出50万库伦负电荷的零电位体----现代物理学的基本奠基标定值]地下的电荷此时打破了一个大地电位系统平衡点,但是土壤具备电阻、电容等诸多参数,不可能马上出现相反等量电荷与其中和[需要一定时间],此时雷电流产生的电荷大部分以电压的形式表现在建筑物附近的地面上,此时建筑物附近地下有:暖气管、煤气管、自来水管、设备接地线、中型点接地等等与建筑物内部有联系的导电体,这些导电体之间在地下有一定的距离,由于地表具备较高的电位[最高电位点为主接地极附近],距离差产生电位差,这个电位差便反击到建筑物内,造成事故----这就是雷电高压反击现象。假设1:反击时如果某人左手触摸自来水管道,右手触摸电子设备外壳,则电位差超过一定安全限度,就出现人身安全事故。假设2:如果电子设备外壳独立接地,电子设备中线接地与外壳接地之间[在地下存在接地距离]这个反击电位差将与火线220/380产生电位差,如果电位差较大将烧毁设备。

再问全大师:钢结构建筑,利用裸露的型钢作为引下线,就算做了全面的等电位,但是落雷的时候,强大的雷电流,难道不会把周围的空气击穿?对引下线附近或接触引下线的人造成伤害?这个问题我一直非常担心。

答:落雷的时候,强大的雷电流可以沿着引下线向大地传送电位,但是一定要知道引下线是有电感的,这个电感的大小在一定的时候可以阻拦雷电流的正常下泄,从而寄存电位,这个电位在一定大时将与某个小电位之间产生足够击穿一定距离空气或其它介质而发生放电现象。有标准称也发生侧闪现象。

这一点一定要

计算一下引下线电感。另外一种现象,引下线上快速运动雷电流必然产生运动磁场,这个运动磁场提供了可以切割磁力线产生过电压的基本条件,切割磁力线产生的过电压同样可以击穿空气、击穿电器介质[包括半导体介质]、击穿一切可以提供电位差的直接、间接导电体[半导体],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据悉天津某某工厂[在汉沽地区]发生某女工上班时开启电源空气开关,造成电源线上产生的过电压击穿塑料开关外壳进入手掌再通过身体与大地短路死亡事故。湖南某村庄某居民在室内发生灯泡电源线上具备了雷电电磁脉冲感应过电压击穿空气与人头顶形成通路[回路]死亡现象。你们可以问湖南气象局防雷中心徐主任[中央电视台转播过]证实一下。引下线附近或接触引下线的人造成伤害原因是人体的某两个部分是否产生电位差,这个电位差是他致命的要素。比如我们一只手触模引下线,另外一只手触模暖气管,暖气管接地点假设远离建筑物主地网,那么距离差产生电位差,当这个电位差达到一定数值时就可以造成人员伤亡。不要老是考虑人身安全电压还要考虑人身安全电流。不知道我的建议是否对你有帮助。

问:再谢全老师,由全老师的解答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空旷地区的大面积厂房(50米X80米),屋面是铁皮,用裸型钢作柱子兼防雷引下线是相当危险的?

答;非常危险,你考虑跨步电压啊!整体考虑吧,要因地制宜的学习和利用标准,不要太单一考虑费用,人命关天啊!

问:还想请教一个问题,既然落雷时距离引下线越近的地方感应磁场越大,那么通信设备,消防主机,配电箱是否都应尽量避开引下线?

答:如果你有条件,一定远离!如果1个10/350--100KA[好象是200KA记不清了]的83米半径的裸露条件下,可以达到2.4GS的干扰电磁脉冲强度,2.4GS可以使无保护的微电子设备达到永久性损坏.

问:金老师:我有一个钢结构的防雷问题需要请教您,前面相关的帖我也已经仔细阅读过了。我手头正在进行一个钢结构厂房的施工,因为设计单位没有考虑防雷,我需要重新考虑补救措施。此钢结构厂房高35米,长宽为9*17米,全钢结构,屋面及墙壁采用0.5mm的双层彩钢瓦覆盖(内夹不可燃的保温棉),三类防雷结构。我准备采取的措施是:

1.因为所有钢柱基础已被混凝土覆盖,无法检查其钢筋捆扎与焊接质量,所以我用40*4mm的镀锌扁钢将所有钢柱的最下端(靠近基础部位)连接,并与全厂接地网相连;

2.考虑到屋面彩钢瓦作接闪器的操作难度与可靠性,我将在屋顶使用10mm的圆钢安装一条环屋顶四周的避雷带,圆钢与钢柱焊接;

3.利用钢柱作引下线。

请问我还该怎样完善其防雷措施?

我是防雷的初学者,急盼详细赐教!不甚感激!!

答;

1. 补救是可以但是要多点接地焊接啊1如果有条件可以在上端也进行电气连接这样安全!在裸露地方测地阻,原则上处处相等就可以,但是这只是一种补救啊!

2. 屋面彩钢瓦应该多点与钢珠进行电气连接,多块金属瓦之间也要电气连接避免电弧产生.

3. 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所有钢梁\钢拄接地电阻处处相等主接地系统要参照GB50057要求!

建筑物的防雷与接地装置

建筑物的防雷与接地装置 建筑物的防雷与接地系统,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设备和人中的安全都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 通过防雷、接地系统,将雷电(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放电,强大的雷电流接收输入接地体,施放地中。 防雷装置是用来接受雷电放电的金属导体称为接闪器。接闪器的组成的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等。所有的接闪器都有要经过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相连,可靠的接地。其接地电阻要求不超过10欧。(11)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建(构)筑物的防雷徒弟有分类,应符合以下要求: 1)一级防雷的建筑物 ①具有等别重要用途的建筑物:如国家级的会堂,办公,科研,教学建筑,大学建筑案馆,大型博展馆,特大型和大型的铁路旅客站,国妹性航空港,通讯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电视塔等。 ②国家级生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③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 ④凡建筑物中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屋。 2)二级防雷的建筑物 ①生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大型建筑物,如部省级办公楼,省级会堂,博展、交通、通讯、广播等建筑物①②③④㈤,以及大型商店、影剧院等。 ②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③十九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的其他民用建筑物。 ④省级及以上大型计算中心和装有重要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⑤存入与生产制造易燃、易爆物质的房屋。 3)三级防雷建筑物 ①当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时,或通过调查确认需要防雷的建筑物。 ②在建筑群中最高或位于建筑群过缘高度超过 ③高度15m及以上的构筑物,在雷电活动较弱地区(年平均暴日不超过15d)其高度可为20m 及以上。 ④历史上雷害事故严重地区或雷害事故较多地区的较重要建筑物。 4)在确定建筑物防雷分级时,除按上述规定外,在雷电子频繁地区或强雷区可适当提高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一类建筑物的防雷保护应符合以下要求: 1)防止直击雷的保护措施 ①一般应采用独立避雷针或避雷线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100m。 ②避雷线距离屋顶和各种突出屋面物体的距离不得小于3m同时还应满足下式的规定: 距离s≥0.08R+0.05(h+l) 式中R—避雷线的冲击接地电阻(欧); h——避雷线立杆的高度(m); l——避雷线水平长度(m); ③避雷针地上部分距建筑物和各种金属物(管道、电缆、构架、等)的距离不得小于3m。避雷针接地装置距地下金属管道、电缆以及与其有联系的其他金属物体的距离均不得小于3m。 2)当建筑物太高或由于建筑艺术造型的要求,很难装置与建筑物隔开的独立避雷

防雷接地计算规则及解释说明word版本

一、本章定额适用于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接地,变配电系统接地,设备接地以及避雷针的接地装置。 二、户外接地母线敷设定额系按自然地坪和一般土质综合考虑的,包括地沟的挖填土和夯实工作,执行本定额时不再计算土方量。如遇有石方、矿渣、积水、障碍物等情况时另行计算。 三、本章定额不适于采用爆破法施工敷设接地线、安装接地极,也不包括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采用换土或化学处理的接地装置及接地电阻的测定工作。 四、本章定额中,避雷针的安装已考虑了高空作业的因素。 五、独立避雷针的加工制作执行本册“一般铁构件”制作定额。 六、防雷均压环安装定额是按利用建筑物圈梁内主筋作为防雷接地连接线考虑的。如果采用单独扁钢或圆钢明敷设作均压环时,可执行“户内接地母线敷设”定额。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接地极制作安装以“根”为计量单位,其长度按设计长度计算,设计无规定时,每根长度按2.5m计算。若设计有管帽时,管帽另按加工件计算。 二、接地母线敷设,按设计长度以“m”为计量单位计算工程量。接地母线、避雷线敷设均按延长米计算,其长度按施工图设计水平和垂直规定长度另加3.9%的附加长度(包括转弯、上下波动、避绕障碍物、搭接头所占长度)计算。计算主材量时应另增加规定的损耗率。 三、接地跨接线以“处”为计量单位,按规程规定凡需做接地跨

接线的工程内容,每跨接一次按一处计算,户外配电装置构架均需接地,每副构架按“一处”计算。 四、避雷针的加工制作、安装,以“根”为计量单位,独立避雷针安装以“基”为计量单位。长度、高度、数量均按设计规定。独立避雷针的加工制作应执行“一般铁件”制作定额或按成品计算。 五、利用建筑物内主筋做接地引下线安装以“10m”为计量单位,每一柱子内按焊接两根主筋考虑,如果焊接主筋数超过两根,可按比例调整。 六、断接卡子制作安装以“套”为计量单位,按设计规定装设的断接卡子数量计算,接地检查井内的断接卡子安装按每井一套计算。 七、高层建筑物屋顶的防雷接地装置应执行“避雷网安装”定额,电缆支架的接地线安装应执行“户内接地母线敷设”定额。 八、均压环敷设以“m”为单位计算,主要考虑利用圈梁内主筋做均压环接地连线,焊接按两根主筋考虑,超过两根时,可按比例调整。长度按设计需要作均压接地的圈梁中心线长度,以延长米计算。 九、钢、铝窗接地以“处”为计量单位(高层建筑六层以上的金属窗设计一般要求接地),按设计规定接地的金属窗数进行计算。 十、柱子主筋与圈梁连接以“处”为计量单位,每处按两根主筋与两根圈梁钢筋分别焊接连接考虑。如果焊接主筋和圈梁钢筋超过两根时,可按比例调整,需要连接的柱子主筋和圈梁钢筋“处”数按设计规定计算。 十一、室内等电位以扁钢或其他导线作为接地体,可执行室内接

钢结构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设计

编号:AQ-JS-05849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钢结构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设计Desig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for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s

钢结构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设计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引言 钢结构是由钢板,热轧型钢和冷加工成型的薄壁型钢制造而成。 具有:材料强度高,钢材质量轻;韧性,塑性好;材质均匀;制造 简单,施工周期短;密封性好等特点。而且造型美观大方,建设周 期短,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于机场、展览馆、体育馆、各类工业厂 房、大型超市等,由于钢结构独特的建筑体系,使得此类建筑和普 通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设计有较大的差异。下面 就本人通过对钢结构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设计和竣工验收的实际经验 总结,对钢结构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综合防雷设计的要素,建筑物的综合防 雷装置设计总的来讲可分为两部分: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外部防 雷措施包括:接闪器(针、网、带和线)、引下线、屏蔽和共用接 地系统,内部防雷措施包括:共用接地系统、屏蔽(隔离)、等电

位连接、合理布线和安装浪涌保护器(SPD)。钢结构建筑物作为现代建筑物的一种新型建筑,它的防雷装置设计也离不开这个范围,同时又有着其特殊的地方,下面就钢结构建筑物防雷的不同点加以探讨。 2、钢结构建筑物的外部防雷 2.1接闪器 首先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并认真调查该位置的地理、地质、气象环境和雷电活动规律来确定该建筑物为第几类防雷建筑物,再选择用何种接闪器。由于钢结构建筑物的金属屋面更容易引起雷击,所以在设计时,应根据防雷类别考虑在屋面上安装何种接闪器。传统建筑物的避雷方式是采用富兰克林常规避雷导体或避雷地结合避雷网,但是金属屋面的金属板较薄,无法安装高大沉重的传统避雷针,其次从闪电理论来讲,云地闪电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它是雷雨云中荷电中心对大地的脉冲放电过程,该过程除存在光导、回击主要脉冲放电过程外,还存在一系列其他脉冲放电过程,回击的特点是峰值电流高,放电时间短,

防雷防静电知识点汇总

一、相关定义 1.雷电定义: 雷电是发生于大气中的一种瞬态的、大电流、高电压、高功率、长距离的放电现象

2.防雷装置: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装置和部防雷装置组成。

z 3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4.部防雷装置:由防雷等电位连接和与外部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组成。

5静电: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 6工业静电:是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质、装置、人体、器材和构筑物上产生和积累起来的静电。 7依据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规定,我公司生产厂房(易燃易爆)、仓库(易燃易爆)、配电等防雷建筑物为二类防雷建筑物! 二、我公司防雷防静电设施维护要求——摘自《防雷防静电设施管理规定》 1.使用部门应建立健全的防雷防静电设施台账,需注明设备名称、接地材料规格、接地编号、测量阻值等。 2 对防雷防静电设施的接地装置,特别是接地体(线)焊接和接地体引出线部分处进行除锈、防腐处理(镀锌、喷漆、刷沥青)。

3 对防雷防静电设施进行全线排查,看有无断裂处,确保导电性能良好。 4 紧固接地极、接地极母线、接地极支线连接处的螺栓,确保接地装置接触良好 5 紧固设备、贮罐、机组、管道的静电接地线和跨接线,确保其进出装置处、分支处、弯管、阀门法兰处的接地良好。 6 罐、容器(直径大于或等于2.5米,容积大于或等于50立方米)接地部分不得少于2 处,接地点应对称布置,接地线的位置应远离物料的进出口处。 7 有静电接地要求的管道,各段间应导电良好。每对法兰或螺纹接头间电阻值大于0.03Ω时,应设导线跨接,一般螺栓五孔以下的都要跨接。 8 管道系统的对地电阻值超过100Ω时,应采取措施或设两处接地引线,接地引线宜采用焊接形式。 9 定期进行防雷、防静电设施的电阻的测量, 10 明装接地装置需横平竖直,无明显凹凸处。

防雷接地设计说明(20200723202658)

雷接地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筑概况。 2、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及法规。 3、系统设计根据整个建筑物面积及高度(按最不利建筑物),及广东省佛山市的年平均雷暴日,计算的预计雷击次数为(见防雷计算参数表)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本工程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设防。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焊接成笼,构成等电位法拉第笼,在屋面装设由接闪网(带)和接闪杆混合组成的接闪器;利用建筑物外廓剪力墙内相邻两条或立柱对角两条主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接地装置采用基础地梁及桩的钢筋焊接成闭合的接地网格,形成均衡电位的自然接地装置。强弱电系统及防雷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 欧姆。强弱电分开接地干线。本工程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D 级。 4、防雷计算参数。 二、防直击雷措施:1、 在天面女儿墙(檐口、屋角、屋脊等)内敷设接闪带,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 或12m*8m 的网格;并在高出天面建筑物的阳角处装接闪杆,所有接闪杆与接闪带相互焊接连通。(1 )、接 闪带:采用直径10mm热镀锌圆钢明装,与所有引下线焊接连通,接闪带转角要圆滑,焊接不得用对焊,虚焊,要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的6D,焊接要饱满。采用双面焊。如施工有难度采用单面焊,应不少于12D。明装接闪带规格:采 用直径10mm热镀锌圆钢。接闪带支持卡采用25*4mm的热镀锌扁钢,支高,支架间距,转

角处,接闪带支撑必须牢固可靠不得破坏建筑物防潮层。当建筑物高度超过45m 时,首先应沿屋顶周边敷设接闪带,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 线上或其外 2)、接闪杆:采用直径12mm 热镀锌圆钢(接闪端做成半球状,其弯曲半径为 10mm),高出建筑物400mm。 2、突出屋面的金属设备、管道及建筑金属构件(如钢爬梯、放散管、风管、透气管 等)用直径12mm热镀锌圆钢,就近与接闪带焊接连通。 3、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非金属物体装设接闪器,并和屋面接闪带焊接连 通。4、为防雷 电流反击,在低压电源引入的配电箱(柜)处装设过电压保护器;在变压器高、低压侧各相上装避雷器。5、当利用阳台 金属栏杆做接闪器时,栏杆的截面及壁厚均符合。 三、防侧雷击的措施:建筑物从第15层起每一层,将作为引下线的周边立柱对角两条主筋或剪力墙主筋与周边梁的两条主筋焊接,而且两条钢筋应焊接成环形电气通路,作为水平接闪带。每层外墙上的栏杆,厅阳台落地窗及厨房阳台平推门、幕墙骨架等金属构件的搭接板,均应与作为水平接闪带的周边梁筋引出预埋件(预埋件间距不大于18米),用直径10mm热镀锌圆钢或25*4热镀锌扁钢焊接不少于两点(若为合金门窗或合金骨架,可用经接头搪锡的25*4热镀锌扁钢用螺栓紧固,每一窗框焊接不小于两点)。本建筑物高于45m 的建筑物,各表面上的尖物、墙角、边缘、设备以及突出的物业,按屋顶上的保护措施处理。 四、放闪电电涌侵入措施: 1 、进出建筑物的各类电缆铠装层,在入口处与接地装置做等电位连接,做法见标准图集《《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2、直接埋地的各类金属管道在进出本建筑物处就近接地装置做等电位连接,做发见标准图集

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

柏合镇新农村农民集中居住区体育中心 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 1、钢结构的防雷及接地 1.1 接闪器 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接闪器位于防雷装置的顶部,其作用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承接直击雷放电。除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可作为接闪器。本工程游泳池上方为900彩钢压型板屋面,厚度为0.426mm。采用彩钢屋面作为接闪器。 1.2 引下线 从钢结构建筑体系可以看出,只要主钢架、次构件、围护系统在施工中已经作了可靠的连接,形成了持久的电气通路,就可以按跨度将钢柱作为引下线。《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对各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间距做了要求,在土建施工时,只要所有的钢柱和接闪器、接地装置做了可靠连接,那么它们都是引下线,实际效果超过了规范的标准。 1.3 接地装置 在本设计中,将基础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用 40 mm×4mm的镀锌扁钢将其连通,并施行总等电位联结。这样进行处理,接地电阻很小,一般容易达到设计要求。当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时,可以连接人工接地体和测试接地电阻值。钢结构在基础施工时需预埋地脚螺栓,加垫片后才能和钢柱相连。须知:预埋的接地螺栓本身和基础钢筋是没有电气连接的!所以,土建施工时用不小于 10圆钢将基础钢筋和接地螺栓可靠焊接,具体做法参见国家标准图集《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3) 这样,从接闪器到引下线,再到接地装置,雷电流才具备完整的泄放通道。并用短钢筋和基础钢筋可靠焊接,并引出基础外,供联结接地环网,有利于降低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和实施有效的等电位联结。采取用 4 0×4的镀锌扁钢做等电位环网,镀锌扁钢过钢柱时和柱底脚板下侧可靠焊接,镀锌扁钢充当了接地极和接地线的双重角色。 2总结

加油站防雷和防静电规范要求(精)

加油站防雷和防静电规范要求 2009-07-01 18:05:29 · 1、油罐进行防雷接地,且接地点不少于两处。 2、当加油站的防雷、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共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3、当加油站的防雷、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各自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油罐的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和保护钢管两端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地上油品管道始、末端和分支处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4、埋地油罐与露出地面的工艺管道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 5、当加油站内的站房和罩棚等建筑物需要防直击雷时,采用避雷带(网)保护。 6、加油站的信息系统采用铠装电缆或导线穿钢管配线。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保护钢管两端均接地。 7、加油站信息系统的配电线路首、末端与电子器件连接时,装设与电子器件耐压水平相适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8、供电系统的电缆金属外皮或电缆金属保护管两端均接地,在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端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9、地上或管沟敷设的油品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10、加油站的汽油罐车卸车场地,设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11、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油品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等连接处采用金属线跨接。当法兰的连接螺栓不

少于5根时,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12、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0Ω。 13、防雷防静电装置经检测合格,并处于检测合格有效期内。

防雷接地规范标准

防 雷 接 地 规 范 标 准 目录 第二章防雷分类 (3) 第三章措施 (4) 第一节一般规定 (4) 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4) 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8) 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13) 第五节其它防雷措施 (15)

第四章装置 (16) 第一节接闪器 (16) 第二节引下线 (17) 第三节接地装置 (18) 第五章接闪器 (19) 第一节接闪器选择 (19) 第二节接闪器布置 (20) 参考资料 (20) 第一章总则 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1.0.3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1.0.4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防雷分类 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

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文化场馆工程 规划展览馆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 1、钢结构的防雷及接地 1.1 接闪器 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接闪器位于防雷装置的顶部,其作用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承接直击雷放电。除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可作为接闪器。规划馆屋面上方为钢结构屋面。采用钢结构屋面作为接闪器。 1.2 引下线 从钢结构施工中可以看出,只要主钢架、次钢梁、构件等在施工中已经作了可靠的连接,形成了持久的电气通路,就可以在与引下线搭接后相互导通。规划馆屋面的钢结构利用土建主体施工时预留的Φ10圆钢作为引下线。 1.3 接地装置 本工程中,以基础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用不小于Φ8的圆钢将其连通,并施行总等电位联结。这样进行处理,接地电阻很小,一般容易达到设计要求。当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时,可以连接人工接地体和测试接地电阻值。钢结构在基础施工时需预埋地脚螺栓,加垫片后才能和钢柱相连。因为预埋的接地螺栓本身和基础钢筋是没有电气连接的,所以,我方施工时用25mm×5mm的镀锌扁钢与预留的Φ10圆钢和接地螺

栓在屋面进行不少于两处的可靠焊接,具体做法参见国家标准图集《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3) 这样,从接闪器到引下线,再到接地装置,雷电流才具备完整的泄放通道。并用短钢筋和基础钢筋可靠焊接,并引出基础外,供联结接地环网,有利于降低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和实施有效的等电位联结。 2总结 2.1 钢结构防雷措施的总结 钢结构屋面为钢架可以作为接闪器,利用预留钢筋做引下线,利用基础钢筋做自然接地体并通过镀锌扁钢连接成可靠的等电位接地环网。本工程采用联合接地方式,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弱电设备工作接地等共用统一的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若实测不满足要求时,可在室外地面下1 m处引出一根40mm×4mm 热镀锌扁钢,扁钢伸出室外,距外墙皮的距离不小于1.5m。 2.2 接头处扁钢等镀锌层剥落处,应做好防腐处理。

防雷防静电接地电阻的标准

接地电阻的要求(常用标准的规定) 建筑物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GB 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2.1条: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3.4条: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小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装置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共用接地装置。第3.3.9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本规范第.2.0.3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引人、引出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对架空金属管道尚应在距建筑物约25m处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4.2条: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第3.4.9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电源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4章接地与安全:第14.7.5.3条要求,当机房接地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时,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因此对于监控机房和通讯机房接地均应与建筑物防雷地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依据GB50089-98《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第12章:电气;第12.6.4条: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第12.7.2条:输送危险物质的各种室外架空管,应每隔20~25米接地一次,每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12.7.3条:危险区域应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凡生产、加工或储存危险品的过程中,有可能积聚静电电荷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和导电物体,均应直接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第12

建筑电气系统的接地与防雷实用版

YF-ED-J9050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建筑电气系统的接地与防 雷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建筑电气系统的接地与防雷实用 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 步,出现了大量的智能建筑,这对建筑的电气 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接地系统的设计 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建筑的弱电系统 经常出现故障造成严重的后果,根据有关部门 的调查显示,其中超过25%的事故是由于雷电以 及其它的电磁干扰引起的,保护电气设备的安 全,不要受到雷电以及浪涌电压的影响成为电 气接地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电力系统的 使用安全关系到建筑的正常使用,以及使用的

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建筑内的设备和人员安全也是一个保证,为了更好的设计接地系统,就要清楚建筑中接地系统的分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才可以确保接地系统安全可靠。 1 建筑接地系统的种类和作用 对于建筑电气的接地系统从所起作用我们一般分为三种,分别是防雷接地、工作接地及保护接地,下面分别阐述。 1.1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对于建筑是较为重要的接地系统。当建筑遭到雷击时可以有效的把电流导入大地,保护了建筑物以及其内部物件和人员的安全。在雷击的瞬间雷电流是极为大的,可以达到几十到几百千安培,以致瞬时的感应电压可以达到几十到几百千伏,建筑物内的电子设

防雷接地重点知识点总结

1、避雷带的计算:按照计算规则,(水平+垂直)*(1+%) 2、避雷带分为女儿墙敷设,混凝土块敷设,混凝土块单独计算,起始位置为50cm,间隔 为1m。 3、楼顶有栏杆的,可以用来代替避雷带,但是必须达到一定的壁厚,不然会被击穿。 4、引下线:第一种,利用柱子里边的钢筋做为引下线,定额默认为2根主筋,如果图纸给 出多根,需要按照比例调整。第二种,单独敷设金属构件作为引下线,计算工程量的时候,定额默认是一根,看清说明需要几根,进行调整。 5、测试电阻:第一种,断接卡子,适用于单独敷设的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上来做,用来测 试接地电阻。第二种:测试板,适用于利用钢筋作为引下线,这种情况在钢筋的下方链接一块测试板,方便测试电阻。两种情况外侧是否需要箱子,可以来定是否有测试箱。 注意:不是每条引下线,都需要做测试。 6、接地母线:可以理解为雷电流的通道,负责电流的传输,把电流引到各个接地极。接地 极:就是电流流向大地的通道。接地母线和接地极共同形成了一套接地装置,但是现在这种做法不多了。工程量的计算:接地母线计算长度,施工图工程量*(1+%)。接地极是按照根计算。 7、利用基础钢筋作为接地极:这是现在比较常用的做法,利用本身基础的钢筋作为自然接 地装置,不需要再单独敷设其他的东西了。工程量的计算:有相应定额的地区,是按照基础的面积计算。没有相应的定额的地方,可以按照焊接点来计算,参照“柱主筋与地圈梁的焊接”的定额。 8、均压环:作用是均压,将高压均匀的分布在物体的周围,保证环形各部位之间没有电位 差,从而达到均压的效果。做法一,利用圈梁的钢筋作为均压环。定额中有相应的定额可以选择。做法二,利用扁钢或者圆钢单独敷设均压环。定额中没有相应的定额,计算规则规定可以按照“户内接地母线”套取。计算时,按照圈梁中心线长度计算。设置:一类防雷建筑从30米以上每间隔6米一道,二类防雷建筑从45米开始每隔三层一道,三类防雷建筑从60米开始每隔三层一道。 9、柱主筋与圈梁焊接,是指作为引下线的柱子的主筋与圈梁进行焊接,发生的地方为引下 线与均压环的焊接。有的人认为,均压环的焊接已经包含了这个部分,所以不需要另做。 但是实际上,均压环的焊接是水平方向的,而这个柱主筋与圈梁的焊接,是垂直方向上的,两者并不冲突,按照道理应该是发生的。计算时,定额中是默认两根柱主筋与两根圈梁钢筋进行焊接为一处,如果钢筋根数增加,需要做相应比例调整。 10、接地跨接线:是指接地母线在遇到障碍物的时候需要进行跨接,一般像伸缩缝之类的都 需要做接地跨接线,计算时,每跨过一次为一处。 11、钢铝窗接地:按照计算规则,6层以上的钢铝窗需要进行接地的处理。 12、等电位联接:是指将建筑物、以及附近的所有金属物体,像钢筋、金属的水管等用电线 联接起来,达到一个没有电位差的环境,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第一种,总等电位联接,一般情况一栋楼或者是一个单元只存在一个,在地下室或者是配电间内。是将进线的配电柜还有进户的水管,电梯等都联接起来。第二种,局部等电位联接,是在卫生间内对金属的构件进行联接,因为大部分为毛坯房,现在的做法,基本上都是做在卫生洁具所在的钢筋处。做法,利用电线穿管来做联接。计算时,总等电位和局部等电位需要计算箱子,管,线的工程量。 13、接地网调试,按照系统计算。

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

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文化场馆工程 规划展览馆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 1、钢结构的防雷及接地 接闪器 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接闪器位于防雷装置的顶部,其作用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承接直击雷放电。除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可作为接闪器。规划馆屋面上方为钢结构屋面。采用钢结构屋面作为接闪器。 引下线 从钢结构施工中可以看出,只要主钢架、次钢梁、构件等在施工中已经作了可靠的连接,形成了持久的电气通路,就可以在与引下线搭接后相互导通。规划馆屋面的钢结构利用土建主体施工时预留的Φ10圆钢作为引下线。 接地装置 本工程中,以基础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用不小于Φ8的圆钢将其连通,并施行总等电位联结。这样进行处理,接地电阻很小,一般容易达到设计要求。当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时,可以连接人工接地体和测试接地电阻值。钢结构在基础施工时需预埋地脚螺栓,加垫片后才能和钢柱相连。因为预埋的接地螺栓本身和基础钢筋是没有电气连接的,所以,我方施工时用25mm×5mm的镀锌扁钢与预留的Φ10圆钢和接地螺栓在屋面进行不少于两处的可靠焊接,具体做法参见国家标准图集《利用

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3) 这样,从接闪器到引下线,再到接地装置,雷电流才具备完整的泄放通道。并用短钢筋和基础钢筋可靠焊接,并引出基础外,供联结接地环网,有利于降低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和实施有效的等电位联结。 2总结 钢结构防雷措施的总结 钢结构屋面为钢架可以作为接闪器,利用预留钢筋做引下线,利用基础钢筋做自然接地体并通过镀锌扁钢连接成可靠的等电位接地环网。本工程采用联合接地方式,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弱电设备工作接地等共用统一的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 1欧姆,若实测不满足要求时,可在室外地面下1 m处引出一根40mm×4mm 热镀锌扁钢,扁钢伸出室外,距外墙皮的距离不小于。 接头处扁钢等镀锌层剥落处,应做好防腐处理。

关于防雷接地-跨接线

3.1接地线跨接线安装:定额套用 ,可分为接地跨接线、构架接 地和钢铝窗接地 3.2说明:接地跨接线:防雷接地应该形成一个闭和回路后接地, 在断线处应采用接地跨接线,凡用螺栓或铆钉连接的接地网中的地方, 都应焊接接地跨接线,跨接线一般采用扁钢和圆钢。 3.3接地跨接按40*4扁钢考虑,采用开孔连接,管件跨接利用法兰 盘连接螺栓,钢轨利用鱼尾板固定螺栓,平行管道采用焊接进行综合考虑。 3.4构架接地是按户外钢结构或砼结构接地来考虑的,每处接地跨 接包括了4米以内的水平接地。 3.5钢铝窗接地采用8号圆钢一端和窗连接,一端和圈梁主筋连接。 3.6利用基础钢筋做接地,套用2-751均压环敷设子目(但均压环敷 设子目内并没有圆钢等主材,只考虑了钢筋与钢筋之间的搭接焊,所以 个人认为利用基础钢筋做接地网除了按均压环算,还应该计算基础钢筋 的跨接数量) 3.7等电位箱和局部等电位箱的箱内连接套接地跨接*0.5系数,箱 体再单独套定额,局部等电位箱 应套接线盒安装子目,总等电位箱套 接线箱安装子目。 接地跨接线是指接地母线遇有障碍(如建筑物伸缩 缝,沉降缝等)需跨越时相连接的连接线,或利用金属构件,金属管道作为 接地线时需要焊接的连接线;常见的接地跨线有伸缩(沉降)缝、管道法兰、吊车钢轨接地跨接线等,计算工程量按“处”为单位。1、标准的楼 房接地一般采用综合接地(防雷接地与设备接地共用接地装置),要求 接地电阻值小于1欧姆。其做法是利用土建结构地梁钢筋(没有时采 用-40*4热镀锌扁钢间距10*10网格人工敷设)及桩筋作接地体,并采用 φ10以上圆钢跨接焊通后成整体后与防雷引下线(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的 柱主筋,土建柱主筋d≥16时2根、d<16时4根)跨接焊通,且防雷引下 线与均压环(利用土建外圈梁钢筋2根)跨接焊通后与屋面避雷带跨接 焊通,形成一个闭合的防雷整体,所有跨接线均采用φ10圆钢,三面施焊,搭接倍数按规范规定。如果是高层建筑的话,30米以上的金属门窗 及金属物体都需与防雷综合体相连接。至于卫生间等电位可与就近柱相 连接就行。现在的楼房都应该做,因为开发商在报建时同时要报防雷办 批准方案,一般地方防雷办的要求比建筑规范要求高多了。接地体不全 是-40*4接地板。接地体分人工辅助接地和利用土建结构钢筋作为接地体,具体材质有角钢、钢板、铜板、圆钢、扁钢等。接地阻值的大小主 要与土壤的电阻率有关,根据当地的土质及是否为雷击区,根据设计规 范确定,即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

钢结构防雷接地

浅谈钢结构防雷 社会飞速发展,轻型钢结构(以下简称“轻钢结构”)由于空间利用率高,建设周期短,工程造价低,建筑物造型美观大方,色彩多样,耐大气腐蚀,隔热隔声阻燃,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各类体育馆、超市、工业厂房、仓库、展览馆、飞机库、机场等。由于轻钢结构独特的建筑特点,使得此类建筑和普通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建筑物的防雷工程设计和施工有较大的差异。作者通过工程设计、现场验收的实际经验总结,对轻钢结构建筑物防雷设计的相关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轻钢结构建筑物的防雷及接地 1 接闪装置 根据轻钢结构建筑物的特点,轻钢结构建筑物的屋顶显然不适合安装高大沉重的避雷针在此类建筑物上,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 50057—94)第4.1.4条给出了金属屋面作为建筑物(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除外)防雷接闪器的四个要求。 轻钢结构建筑物的围护系统为非燃体,当利用金属板做接闪器时,厚度不应小于0.5mm即可。规范针对金属板下面有无易燃品的不同情况,对金属板的厚度做了不同的要求,明确规定“金属板下面无易燃品时,其厚度不应小于0.5mm”。让我们看看四种保温芯材的物理特性。硬质聚氨脂属B1级建筑材料,导热系数为0.016~0.025,为难燃体;聚苯乙烯属阻燃型材料,氧指数不小于30,导热系数为0.029,为阻燃自熄型;岩棉属于不燃烧材料,导热系数为0.044;玻璃丝棉属A级建筑材料,导热系数为0.038~0.042,为非燃烧体。另外,保温芯材所用粘胶剂也是阻燃型。 规范中四个要求的第三条不再考虑。 电气设计人员引用标准做法时应注意。避雷带网格大小应该按规范的要求和各类建筑物的防雷类别严格对应,施工图纸应当按规范划分的标准难确标注。从结构专业角度出发,屋面板的厚度选择一般考虑三个因素:第一是风荷载;第二是雪荷载;第三是擦距。所以,不同地域可能所选的屋面板厚度就不一样,电气设计人员需要和结构专业及时沟通,厚度满足规范要求时,再考核其他条件。比如在新疆。檩距在1.5m左右时,屋面面板厚度一般为0.6mm,底板厚度一般为0.5mm,是满足规范的厚度要求的。若厚度不满足要求怎么办?则应该参考国家标难图集《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01J925-1)做避雷带,其中压型钢板屋面避雷带的细部做法参见48页,夹芯板屋面避雷带的细部做法参见66页。此图集是建筑专业图集,电气设计人员较少接触,而国家标准图集《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01-2)和《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3)都没有轻钢结构屋面避雷带的细部做法。 轻钢结构建筑物的围护系统连接方式一般为咬合或者搭接。无论是压型钢板还是夹芯板,其外观都是瓦楞形的。在施工中,采用搭接时的搭接长度至少要达到一个波峰或波谷,超过100mm则完全满足规范的要求。 另外,规范注释提到“薄的油漆保护层”不算是绝缘被覆层。因此,可以认为彩色涂层钢板无绝缘被覆层,而镀锌钢板则更是电的良好导体。所以,作者以为《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 50057-94)第4.1.4条的第四个要求也是满足的。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厚度达到0.5mm的轻钢结构建筑物的屋面夹芯板(或压型钢板)可以作为接闪器。

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维护管理规定

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维 护管理规定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维护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大庆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维护管理,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构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以及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规程、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相关部门及二级单位。 第三条本规定是公司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管理的基本要求,各单位在防雷防静电接地的设计、安装、验收、使用、修理、改造、测试等全过程管理中,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定。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公司电气管理处负责对各二级单位的防雷防静电接地的设计、安装、验收、使用、修理、改造、测试等全过程的管理考核工作。组织编制和审核防雷防静电接地的年度修理和检测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或参与由于雷电、静电引起的相关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第五条二级单位应根据本单位防雷防静电接地的特点,依据本规定,编制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防雷防静电接地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电气管理处是防雷防静电接地的技术管理归口部门。质量安全环保处配合相关的培训和安全防护用具、作业工具的管理工作。技术部门负责提供防静电设施所涉及的工艺、介质情况。

第七条各二级单位建立防雷防静电接地的组织机构,落实责任,负责本单位防雷防静电接地的管理工作。 第八条防雷防静电设施除独立避雷针和变配电间由供电车间负责管理,仪表专用接地由仪表车间负责管理外,由产权所属基层单位直接管理,各单位指定专人负责防雷防静电工作。供电车间负责防雷防静电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九条变电所、配电间内配电设备、电气线路、照明设施、电源设施由供电(电气)车间负责维护保养;现场设备(电机及操作柱、接地设施等附件)由生产车间承包人负责定期检查和外部维护保养,供电(电气)承包人负责设备定期检查和内部维护保养。 属车间装置管辖的现场设备、泵房、管廊、罐区等的接地设施由生产装置落实到具体包机人,原则上由接地设施的主体承包人承包;属供电车间管辖的变、配电间、电缆桥架、独立避雷针、架空线等由供电(电气)车间落实到具体包机人,原则上由接地设施的主体承包人承包;仪表专用接地由仪表车间负责管理,二级单位办公楼接地设施由供电车间负责。 第十条各基层单位建立健全所属范围内防雷防静电设施档案,档案包括检查记录、竣工图纸和测试报告、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平面布置图等。防雷防静电接地平面图和防雷防静电设施台帐交供电车间汇总,形成二级单位防雷防静电设施总图和二级单位防雷防静电台帐。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发生变化时及时修改台帐及防雷防静电平面图,保证档案资料与现场一致。

燃气站防雷、防静电制度

燃气站防雷、防静电制度 为加强燃气站场防雷、防静电的安全管理,防止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与架空电力线路连接的配电变压器和开关设备等应采取防雷措施。 第二条防静电的接地装置可与防感应雷、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共同设置,其接地电阻值,应符合防感应雷和电气设备接地的规定,只作防静电的接地装置,每一处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 第三条在易燃易爆场所、有产生静电导致电击危险的场所应采取静电防护措施,对各种静电装置应定期(每个季度)维修保养和检测。 第四条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加气机、高压胶管及储气场地的静电连接线,保持完好有效。定期检测放散管内有无可燃气体,若有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第五条电气设备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或接零。通用电器设备的保护接地线必须采用多股裸铜线,并符合截面和机械强度要求。利用串接的金属构件、管道作为接地线时,应在其串接部位另焊金属跨接线。

第六条站场员工在工作场所应穿戴劳保防护用品。严禁在生产现场脱换工作服、鞋和帽。静电危险场所不应存在电容大于3pF的孤立导体。 第七条防静电用品及器材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导静电胶板,其对地电阻值应为1.0×104~1.0×108Ω; (2)人体静电测试仪检测范围0~∞Ω,测量值误差不大于±10%; (3)工作服的摩擦带电量应小于0.5uC/件,服装布料的摩擦电位应低于500V,鞋对地等效电阻值应为 1.0×104~1.0×108Ω; (4)生产工器具使用的棉织品或防静电织品,织品的电荷面密度应小于1uC/m2,摩擦起电电位应小于500V。 第八条站内防雷设施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每年雨季前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对接地电阻进行检测,其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防静电装置每年检测不得少于2次。 第九条计算机房与电子仪表室的静电接地: 计算机房与电子仪表室的静电接地应符合国标《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以及《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 3097的规定。

关于高层建筑物安全防雷接地措施(最新版)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高层建筑物安全防雷接地措 施(最新版)

关于高层建筑物安全防雷接地措施(最新版)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1.雷电的破坏形式 雷电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以负极性下行先导放雷为主。一般来说雷电的破坏形式有三类:直击雷,即雷直接击在建筑物和设备上而发生的机械效应和热效应,一般建筑物易受直击雷的部位多为屋檐、屋脊、屋角、檐角、女儿墙,还有雷电侧击高层建筑的问题;感应雷,即雷电流产生的电磁效应和静电效应;雷电波侵入,雷电流沿电气线路和管道引入建筑物内部,危及设备安全。 在防雷保护设计中,一般采用三级保护措施: (1)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直接引入地下基础接地装置泄散; (2)阻塞沿电源线或数据、信号线引入的过电压; (3)限制被保护设备浪涌过电压幅值。 2.高层建筑物的防雷 建筑物防雷系统是由避雷针、避雷网(带)或混合组成的接闪器,主体结构的柱、梁、板钢筋或外接引下线组成的引下装置,及利用基

住宅小区防雷及接地设计说明

住宅小区防雷及接地设计题目:住宅小区防雷及接地设计

目录 摘要 (2) 一、防雷及接地系统的设计 (4) 1、概述 (4) 2、防雷的措施 (4) 3、防雷接地的设计 (5) 4、接地及安全措施 (5) 5、其他 (6) 辞 (7) 参考文献 (8)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物的趋势也逐步向多样化、高层化、集群(小区)化发展,人们也开始关注对建筑物的质量安全,环保节能,因此建筑电气已然不再是简单的照明设计,它已开始涉及多个方面并加强了对质量安全、节约能源等方面的要求。需要强调的是,现代的建筑电气设计,更加人性化,规化,智能化,安全化。 设计是一个对建筑物最基础的构思表达,它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对实践最规的整理,经过反复推敲、不断深入发展和进行评价的基本上最终实现成果。传统建筑电气设计只包括供电和照明,而今天一般将其设计的容形容为强电和弱电。这种分类以电压的高低为依据,容易理解,所以很快被人们所接受。设计过程从由简入深,各阶段思维的广度、深度都不同,表达方式、工具也可能是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和工具要适应思维的速度,推动思维发展成熟。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某市兰郡小区高层住宅楼的各系统电气设计的设计依据、原则和方法及设计选择的结论。主要涉及强电,其中强电包括:住宅用电负荷计算;照明配电平面图设计(包括照明及插座的设计);配电系统图设计;防雷与重复接地布置图设计;电气设计说明。

防雷及接地系统的设计 1、概述 雷电的破坏作用主要是雷电流引起的:一是雷直击在建筑物上生成的热效应作用和电动力作用,二是雷电流产生的静电感应作用和电磁感应作用。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 50057-94的划分,本设计属于三类防雷建筑物,建筑的防雷装置满足防直击雷及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部防雷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地下室或地面层处,下列物体应与防雷装置做防雷等电位连接: 1)建筑物金属体; 2)金属装置; 3)建筑物系统; 4)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线。 2.外部防雷装置与建筑物金属体、金属装置、建筑物系统之间,上应满足间隔距离要求。 2、防雷的措施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的规定: (1) 建筑物防雷应与建筑的形式和艺术造型相协调,避免对建筑物外观形象的破坏,影响建筑物美观。 (2) 建筑物防雷设计,应认真根据地质、地貌、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因地制宜采取防雷措施,对所采用的防雷装置应做技术经济比较,使其符号建筑形式和其部存放设备和物质的性质,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以及施工维护方便。 (3) 建筑物防雷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将外部防雷措施和部防雷措施作为整体综合考虑。 (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根据所在地区雷暴等级,设备设置在不同的雷电防护区,以及系统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抗扰度,采取不同防护标准。 (5) 建筑物防雷设计时宜明确建筑物防雷分类和保护措施及相应的防雷做法,如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屏蔽、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安全距离隔离措施等。 (6) 在防雷设计时,应优先利用建筑本身的结构钢筋或钢结构等自然金属,作为防雷装置的一部分。 本设计属于三类防雷建筑物,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 50057-94的规定,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1)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16m的网格。平屋面的建筑物,当其宽度不大于20m时,可仅沿网边敷设一圈避雷带。 (2) 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但对有特殊规定的建筑物则不宜大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