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研究方法知识要点2015

管理学研究方法知识要点2015

管理学研究方法知识要点2015
管理学研究方法知识要点2015

第一部分科研研究的目的和过程

第1章科学过程与研究设计

1.1 前言与基本概念

1、科学的目的是追求真理,解释并预测自然或社会现象;

2、求知的四种方法:

宗教

权威

逻辑

科学

3、看待现实的3种观点:

前现代观点:个人的经验无关紧要,也不能改变现实;

现代观点:有一个客观的现实,但是人们对它有不同的经验,因此客观现实和主观经验能够并存;

后现代观点:没有客观事实,只有对现实的印象或者主观经验,这些现象和经验都被认为是现实或者真理。

1.2科学研究过程

是对自然或者社会现象做系统性的、受控制的、实证的和批判的调查,他可以始于理论,也可以终于理论。

1、科学研究过程的4个步骤:

第一步,提出研究问题;

第二步,进行文献回顾;

第三步,找到理论并且形成假设;

第四步,设计并执行实证研究。

2、研究设计的两个目标

--控制差异

--确保效度

三大类差异:最大化系统变异,控制外生变异,最小化误差变异

系统变异:因变量的差异,它受到研究假设中的自变量的影响;

外生变异:外生的或者研究目的不希望得到的其他因素的差异;

误差变异:由于随机波动而导致的指标差异;

效度:指研究成果的可行程度。

四种效度:

构念效度:测量的准确性

内部效度:结果是否真的由所假设的原因导致

统计结论效度:以统计检验对假设的关系进行解释的可行程度

外部效度:假设的因果关系能否应用到对因果变量的其他测试方法,推广到不同类型的人、环境和时间当中。

第2章研究的起点:提问

2.1 什么是好的研究问题?

问题的重要性和新颖性;

问题与理论和实践的相关性;

2.2 用什么方法发现好的研究问题

由现象驱动的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

由方法驱动的问题:多层次、纵向、跨文化

由灵感驱动的问题:深度思考、与他人交流

由文献驱动的问题:广泛阅读

2.3 如何将一般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

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

化问题为研究变量和假设

化问题为研究设计

2.3.1研究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

用定性方法研究全新的课题和变量

用实验法研究具有因果关系的假设

用问卷研究的方法/调查法来检验相关性假设

2.3.1.1问卷研究法分(主要考虑是否含有时间维度影响因果)

横向研究法:同一时间段内,对研究的所有变量搜集大样本的数据,这些样本通常跨越部门、企业甚至国家。

纵向研究法:对确定的样本的变量,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去搜集数据。

第3章管理研究中的理论建构

3.1理论和理论建构

理论:Merton定义为“在逻辑上相互联系并能获得实证性验证的若干命题”Bacharach定义为“一个概念和变量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概念之间通过命题联系在一起,而变量之间则通过假设联系在一起”

中层理论:相对宏大理论和细微理论而言,概念是中层理论的基本要素

3.3.3做出理论贡献的方法:

判断标准:实证的和理论的

四种发展理论的方法:

深化:研究者在已有的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成分,使得原来的理论更全面、更具体、更精确和更严谨,从而增加了理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繁衍:研究者从其他领域的理论中借鉴某个或者某些思想、将其应用到新领域的现象上。竞争:针对某个已经完全建立起来的理论,提出新的理论,却做出与原来理论争锋相对的解释。

整合: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已经建立起来的理论的基础上创造一个新的理论模型。

3.3.4归纳和演绎

归纳:通过对于具体事件的总结,从中发现一般性的规律或者原则。

演绎:将笼统的、一般性的原则推演到具体的事例。

3.4实证研究中的理论描述

讲述一个故事

列出参考文献和引用别人的成果

引用实证研究发现

在概念之间构建联系

为研究建设进行的推理

运用框图说明理论

结束并继续故事

第4章构建中国管理学理论的机会与挑战

4.2科学哲学:

实证主义

逻辑哲学论

逻辑实证论

进化认识论

4.2.1问题产生于三种不同的情境:

1、理论与观察或者实验的结果不一致

2、理论系统内部发生互相矛盾的现象

3、两个不同理论之间的相互冲突。

第二部分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5章实证研究的设计与评价

实证研究注重客观现实与抽象理论之间的双向依赖关系。

5.1.3实证研究中的数据搜集

数据的三种来源:

1、外界直接可以观察到的事件作为数据来源,在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的情况下,将外界信息转化为数字;

2、研究者无法直面直接观察对象,需要借助测量工具,实现数字化的描述;

3、将测量工具用于他人可以观察的行为。

5.2.1 研究设计的目的和过程

研究设计的目的有三:

1、有效的回答研究问题;

2、满足实证研究效度的要求;

3、控制研究中设计的各种变异量。

5.2.2 研究方法的选择

1、实验法

自变量由研究者控制或操纵;

当研究者主要关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剔除各种替代解释对研究结论的影响时,实验法是最好的选择。

2、准实验设计

没有对被试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而是在自然场合下进行观察。

相对于实验法,缺点在于不能用随机分配消除混淆变量和替代解释,内部效度略低,但是准实验设计对研究条件要求较低,可以做到灵活多变,而且所得到的结论使用范围较广。

3、问卷调查

特点是快速、有效、廉价。

需要大规模的样本才能保证自变量有足够的变异量。

4、二手数据

来源不受研究者控制,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配。

客观性和可重复性较高,适用于研究对象较大、需要较大规模样本、时间跨度长。

5、质性研究

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接触。

样本量普遍较小,经常通过方便抽样方式获得。

由于来源不受控制,很难将研究结论进行重复验证。

对研究过程控制程度较低,质性研究对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推论不容易严谨。

它可以作为数据来源方式、其他研究手段补充、成为孕育新概念、新理论的摇篮。

研究问题的性质和对研究结果的预期。

选择研究方法主要考虑的点见书130页。

5.2.3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的匹配

5.2.4 数据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5.3 实证研究的效度评价

1、构念效度:测量的准确性

如何提高构念效度,有两种方法:

从分析抽象构念的角度,需要精确定义理论构念并明确它的内部结构。

从变量自测的角度,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式。以控制测量误差。

2、统计结论效度:以统计检验对假设的关系进行解释的可行程度

统计决策的四种可能性:

接受正确的零假设

拒绝错误的零假设

拒绝正确的零假设“存伪”

接受错误的零假设“去真”

3、内部效度:结果是否真的由所假设的原因导致

3.1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出自变量之外的各种混淆变量。

3.2常见混淆变量:

过去事件的影响;

成熟效应;

测验效应;

统计回归;

自我选择效应;

流失效应;

测量工具效应。

3.3如何预防:

一方面,从强化变量间的理论联系出发,在概念层面充分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果关系,同时通过文献搜寻可能影响的混淆变量,予以测量,在统计检验时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从选择研究方法上进行考虑。

4、外部效度:假设的因果关系能否应用到对因果变量的其他测试方法,推广到不同类型的人、环境和时间当中。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研究样本的选择;

研究环境本身可能具有特殊性,造成我们得到的结果无法推论到整个目标群体;

样本对于总体的代表性。

5.4 实证研究中的变异量控制

5.4.2 最大化系统变量

5.2.3 控制外生变异

常用的控制方式:142页

1、排除法

2、随机分配法

3、配对法

4、统计控制的方式

5.4.4 最小化误差变异

第6章实验研究方法

6.1 研究的类型

理论和数据的关系:

有数据支持但无理论指导

有理论但无数据支持

既有理论又有数据

6.2理论和假设

理论就是解释和预测某些现象的一系列假设,通常用来解释已经发生的事件和预测未来的事件。

假设是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陈述。

自变量:就是在你的假设中引起某个详细的变量,也是实验中被实验者操纵的变量。因变量:就是在你的假设中被预测的变量,或者实验者认为会随着自变量的变而变化的变量。

单一自变量假设和多自变量假设

6.3 什么是好的假设

一个好的假设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必须是能否证伪的;

必须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性;

需要具备实际意义上的重要性;

简洁;

具有繁衍性;

有趣的;

--三种反映154页

6.4 实验室研究

检验假设的三种方法

1、观察性研究(搜索自然发生的数据)

优点,帮助证实实验室里获得的结果在自然环境下也会发生;

缺点,受到与假设无关因素的影响;只能说明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2、现场试验(在自然环境下进行有控制的实验)

缺点,受到与假设无关因素的影响。

3、实验室实验

对其他因素加以严格的控制,只改变我们希望改变的自变量,检测因变量的变化。

准实验:这种实验者不能直接操纵自变量,不能对被试在各个实验组之间随机分配的实验。

6.4.4.现场实验与实验室实验的比较

6.5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6.5.1随机化:指实验材料在各个实验组之间的分配,被试的实验顺序等是随机产生的。完全随机化

随机分配:被试被随机分配到各个实验组的过程

随机分配的原因:

统计分析的需要

可以减少甚至去除某些额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没有得到控制的干扰因素的影响。6.5.2复制

在相同的处理下,独立重复实验以得到类似的实验结果。

复制的原因:

复制可以让实验者对实验误差有一个预估;

由统计分析性质可知,相较于一次测试,多次的复制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估计样本均值。

统计分析需要一定的数据量才可以达到一定的置信度,复制可以提供一定的数据量。

6.6 实验的效度问题

内部效度威胁因素:

通常称为混淆变量,指的是没有得到控制的无关变量,这些变量使测试结果产生了系统性的偏差,导致我们不能确定因变量的变化是否是由自变量的变化产生的。

常见威胁因素:

1、被试选择偏差

2、实验者偏差

3、成熟程度

4、偶然减员

5、测试关联

6、统计回归

7、多重因素作用

外部效度威胁因素:

1、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2、霍桑效应;

3、需求特性;

4、安慰剂效应。

6.7 如何把假设转化成实验?

6.8 实验设计

6.8.1 组间设计

假设只有一个自变量。

参与不同实验组的人是不同的。

6.8.2 组内设计

要求被试要参与某个自变量的所有可能情况。

6.8.3 组间设计和组内设计的选择

组内设计的缺点:

需求特性影响较大

可能产生传递效应

*抵消平衡法:随机把被试分配到不同的实验顺序中。

组内设计的优点:

由于不存在被试的组间差异,组内设计更容易做出显著的效果。

6.8.4 因子设计

在一个实验中,同时操纵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实验设计。

主要效应:分析一个自变量时忽略另一个自变量的影响。

交互效应:同时考虑两个自变量,看组合对自变量的影响。

组间因子设计

组内因子设计

混合因子设计

第7章准实验研究

准实验:没有随机分配实验对象到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实验。

7.1 组织公民行为与服务质量的准实验研究

7.1.3 准实验研究中的效度问题

传统实验方法的使用;控制组

测量方式;时序测量

“显著性”测试。

第8章实地研究中的问卷调查法

问卷法的优点:

1、最快速有效的搜集数据;

2、适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高,数据样本量大;

3、对被调查者干扰较小,得到被调查者的支持,可操作性强。

4、成本低廉

问卷法假设条件如下:

1、大多数的参与者会认真地阅读和回答问卷中的所有问题;

2、大多数的参与者有足够的能力理解问卷中的问题;

3、大多数的参与者会提供真实而坦诚的答案。

8.1 问卷的设计

8.1.1 沿用现有的量表

益处:

1、在文献中占有显著地位的量表一般有较高的信度(稳定性和准确性)和效度(概念和变量);

2、在文献中被反复使用的量表认可度高;

局限性:

1、文化上的局限性

2、时间上的局限性

3、语言上的局限性

注意事项:

1、确认量表的适用性:

概念上的适用性;文化上的适用性;样本上的适用性。

2、确认量表的可行性

3、尽量沿用其量表中所有的问题,不要任意删改。

4、确保翻译的质量。

8.1.2 自行设计量表

情况:

1、现有的量表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

2、研究的目的在于测试某一源自西方的概念的跨文化应用性;

注意事项:

1、问卷设计的决策:

问卷中将要调查哪些变量?

问卷中的变量之间是什么关系?

问卷中所含的变量使什么样的结构?

2、量表的尺度

尺度可以分为4大类:列名的、顺序的、间隔的、比例的。

列名法的尺度:帮助研究人员将研究样本归组分类;

顺序法的尺度:不仅将变量归类,且将其排序;

间隔法的尺度:不仅将数据归类、排序,还能导向一系列的数理统计。

比例法的尺度:尺度有一个绝对的零起点,不带有间隔法的尺度在起点方面的任意性。

3、问题的设计

开放型或者封闭型

正向和反向

4、在设计问题中需避免的现象:

避免使用具有双重意义的问题;

避免使用诱导性的问题;

避免使用答卷者须依赖记忆才能回答的问题;

避免启动答卷者为满足社会期望值而答题的动机。

8.2 增强问卷法的有效性

共同方法变异:指由于测量方法的单一性(而非测量变量所代表的关系)所造成的变异。

8.2.1 途径:

1、多卷多时点问卷法

2、多群体问卷法

3、多来源数据综合法

8.2.2.多来源数据综合法

将研究建立于对自我报告的数据和非自我报告的数据的综合性的搜集和分析之上。

1、锚点法:用客观数据形成锚点,以此为基准来研究主观的心理现象;

2、共测法:运用自我报告和非自我报告的数据来测量同一变量,为研究结果提供外部

效度的依据。

3、延伸法:帮助研究者跨越自己的研究领域、延伸研究的范畴。

第9章二手数据在管理研究中的使用

9.1 界定二手数据

1、一手数据的特征:

数据按照研究者的问题设计直接向被调研对象搜集而成;

直接用于研究者自己的研究项目;

在数据搜集过程中研究者通常与被研究对象发生直接接触;

数据一般为研究者所拥有。

2、二手数据的特征:

原始数据是他人搜集的;

原始数据的搜集是为了其他目的,而不是专门为本研究设计而为;

使用二手数据时,通常不和被研究对象直接接触;

通常可以通过公共及公开的渠道获得。

3、使用形式:

作为基本的数据来源和形式;

作为辅助性的数据源泉,旨在增加对实证北京的理解和把握,或者用于对所选取样本数据的可靠性确认;

作为问卷数据的补充信息。

9.2二手数据的传统和贡献

9.3文本形式的质性数据

9.4 矩阵结构化的量化数据

9.5 二手数据的优越性

9.5.1基于二手数据的样本量通常很大,样本甚至可以具有时间跨度,从而获得面板数据;

9.5.2 二手数据通常具有较高程度的客观性;

9.5.3 二手数据具有高度的可复制性,使实证研究更具有“他律性”

9.6 使用二手数据的“眼、法、工”

需要有理论透镜去捕捉、识别和选取适用的二手数据;

确认数据的可靠性和信息识别、提取以及编码的准确性;

要有耐心,肯花时间,不怕费事。

9.7 使用二手数据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1、不可一味的贪图利用“现成”的二手数据的便利,把严肃的学术研究变成数字游戏和论文“制作”;

2、不可无原则的妥协于二手数据的局限,结果理论和实证不同,研究发现和解读似是而非;

3、不可盲目的陷入二手数据的挖掘中,忽视对管理实践的关注,不接受现实世界的“地气”,是研究索然无味。

二手数据的缺点:

变量指标的契合问题;

变量指标的准确性问题。

二手数据的4种误差:

9.8 二手数据在中国的使用

第10章实地研究中的案例研究

10.1 案例研究的意义

10.1.1.什么不是案例研究

10.1.2 什么是案例研究?

是一种研究设计的逻辑,必须要考虑情境和研究问题的契合性。三大类:

探索性案例研究

描述性案例研究

因果性案例研究

10.2 案例研究的质量

10.2.1构念效度

10.2.2 内部效度

10.2.3 外部效度

10.2.4 信度

10.3案例研究的执行

10.3.1准备阶段

10.3.2执行阶段

10.3.3对话阶段

10.4 案例研究可能遭遇的问题和解决

第11章质化研究及其数据分析

11.1 扎根理论建构的基本原则

11.1.1 为什么要做质化研究

本质和特征

11.1.2扎根、理论和建构的概念如何构造了质化方法

11.2 数据分析:编码与编码过程

11.2.1 苏筠的研究:开放式编码

11.2.2 郑英建的研究:轴心编码和选择性编码

第12章管理与组织的情境化研究

12.3 情境的含义和影响

12.3.1 情境的含义

情境不只是外部环境,还存在于个体内部,例如个体理解周围世界的总体倾向、判断和决策的逻辑、思维过程和个人特点等。

情境的三个层次:

个体层次:认知方法、交流方式、信仰系统

中观层次(离散的):行业、职业、公司环境、群组构成、领导风格、工作特征、物理

环境、人口特征

宏观层次(统括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技术、气候、地理、历史、宗教

12.3.2 情境的影响

四种:

现象程度的大小或高低的不同;

现象意义及其表现形式的不同;

两个现象之间关系的形式和大小的不同;

两个现象之间关系的解释逻辑的不同。

12.3.3 情境化的定义

情境化指在对现象进行实证研究时,识别并考察他们所在情境中相关的和有意义的元素。可以加强现有理论、提高其精度并且提升其预测能力;深度情境化尤其能发展有效理论以解释新情境中的独特现象。

12.4 四种情境化的方法

12.4.1 方法一:研究情境无关型现象时的情境化

12.4.2 方法二:研究情境嵌入型现象时的情境化

12.4.3 方法三:单情境中研究情境敏感型现象时的情境化

12.4.4 方法四:研究方法的情境化

第三部分管理学研究中的测量统计方法

第13章理论构念的测量

13.1 测量与管理学研究

一项研究计划通常包括:

确定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的样本类型;

操纵或测量用于解释的变量—自变量;

观察结果的变化—因变量的变化;

控制可能影响结果单不属于主要研究兴趣的—外生变量;

通过适当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得到结论。

测量的定义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规则,用数量的方式描述研究对象所具备的某种特征或行为。

13.2 测量质量的评价

13.2.1 理论构念与测量指标

反映型指标:测量指标是理论构念外在的表现形式;

构成型指标:指测量指标说明了理论构念的不同方面,构念的意义存在于对这些指标的整合基础之上。

反映型测量模型更加接近于实证主义的认识论传统;

而构成型指标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1、概念的模糊性;

2、信度系数很难评估;

3、统计上不准确;

4、构念效度难以推断;

5、因果关系模糊

13.2.2 构念效度

指理论构念与其测量量表之间的一致程度。

影响因素:

研究者的操作性定义出现了偏差、测量内容没有充分的反映目标概念、量表缺乏信度。量表的污染

量表开发的三条原则:

详细定义目标构念,使量表内容最大限度地包括构念的各个成分;

发展出清楚的测量指标,最大限度地降低其他相关概念的影响;

努力控制各种随机因素对测量过程的影响,如测量当时的物理环境、受试者的心情等。

13.3 量表开发的一般步骤

13.3.1 构念说明

好的定义还应该着重说明目标构念的5个特征:

1、清晰定义目标构念的性质;

2、明确解释目标构念与其他相近构念的差异在哪里;

3、清楚地确认理论构念的层次;

4、在构念说明时,我们需要确认它所应包含的内部成分;

5、在明确构念内部结构的基础上,说明与目标构念密切相关的前因变量与后果变量。

13.3.2 产生测量题目

演绎法—由上而下—通过整合已有文献,对构念进行清晰定义,确认测量指标应该涵盖的范围;

归纳法—由下而上—通过定性的方法去了解构念的内容与结果,结合现有的文献,产生测量指标。

13.3.3 内容效度的评价

定性评价时着重:

检查每一测量指标是否具有代表性,即这些指标是否恰当地代表了构念定义中的某一方面的内容;

所有的测量指标是够完全涵盖了研究对象的理论边界,测量指标是否与构念定义之间实现一一对应;

测验指标的分配比例是否反映了构念中各个成分的重要性。

定量评价时方法:

直接评价测量题目与构念定义的匹配程度;

通过评价测量题目区分度的方法实现对内容效度的定量评估。

13.3.4 内部结构的检验

探索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

13.3.5 内部一致性与稳定性评价

13.3.6 聚和效度和区分效度

13.3.7 逻辑关系网络的建立

13.4 中国管理学研究中的量表开发取向

直接翻译取向

修改取向

去情境化取向

情境化取向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知识归纳 1管理: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活动,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完成工作。(书上) 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有效果的同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课件)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强化企业的核心利润源,谋取企业长期的、稳定的、增长的利润; 管理是一种过程: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组织机构内的人员以及其它资源以实现组织机构所要达到的目的 和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要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活动;管理目标 衡量指标: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做事的方式)——做正确的事 效果: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做事的结果)——正确的做事 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在被管理人员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即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 2)与管理的政务和事务的难易程度和规范程度有关。管理的事务越难、越不规范,则要求管理幅度要小些 3)与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有关。管理者水平高,管理手段先进,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4)与被管理对象有关。被管理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能独立胜任工作且忠于组织,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5)不同管理层次和工作性质。管理幅度也应有差别。 6)与组织法规健全与否有关。对于一个法规、程序健全的组织,幅度就可大些。 3霍桑试验 由哈佛大学的工业心理学教授梅奥组织进行。梅奥的结论是: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小组对个人的行为有重大的 影响;小组的标准是由单个工人的产出确定的,金钱在决定小组的产出标准上小组的情绪和工作保障来说是相对次要的因素。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管理方面对人的行为因素的新的强调。 霍桑试验结果:1)管理者不但需要做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工作,还要不断建立一个人际的社会机构。 2)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方法使人们容易与其他群体结合。 3)管理人员的风格的重要性。 4)首创“社会人”的概念。 4组织文化: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习俗和做事的方式,他影响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 七个维度:关注细节:期望员工表现出精确性、分析和关注细节的程度 成果导向:管理者关注结果或成果,而不是如何取得这些成果的程度 员工向导:管理决策中考虑结果对组织成员影响的程度 团队向导:围绕团体而不是个人来组织工作的程度 进取性:雇员富有进取性和竞争性而不是合作性的程度 稳定性:组织决策和行动强调维持现状的程度 创新与风险承受力:鼓励雇员创新并承担风险的程度 强文化:强烈支持并广泛共享基本价值观的文化。 特点:价值观广泛共享;关于“什么事重要的”,价值观传递的信息是一致的;大多数员工能讲述关于公司历史或 影响的故事;员工强烈认同价值观;共有价值观与行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优点:雇员对组织的承诺更多一些;提高绩效(快速反应并解决问题) 缺点:妨碍员工进行新的尝试,特别是在处于快速变革时期时。 5目标管理 一个组织成员共同确定组织目标并依据这些目标的达成与否来评估员工绩效的过程 在这种管理体系下,雇员与他的管理者共同确定具体的绩效目标,然后定期评审实现目标方面的进展情况。奖励是基于在实现目标方面的发展。目标管理方法不仅仅将目标作为一种控制方法,而是同时把它作为激励雇员的方法。 目标管理有助于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的生产率。但是此方法要求相对稳定的环境,在动态的环境下,可能会失去作用。

管理学知识整理

管理学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 二、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主要内容: (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 (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便推广。 (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意义: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科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也是加强企业基础性管理的科学方法。 第二节近代管理理论 一、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学说 梅奥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主要观点: (1)工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 (2)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提倡领导方式的变革。 二、行为科学理论 1、关于人的需求、动机和激励问题 马斯洛与需求层次论 人类是有需求的动物,只有未被满足的需求,才是行为的动机或动力。 人类的需求是有高低层次之分的,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之后又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他假设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求: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较低级的需要:生理、安全、社会;较高级的需要:尊重、自我实现)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保健因素:有些工作条件、工作环境不具备时,会引起雇员的极大的不满;然而当具备这些条件和环境时,却不会引起很大的激励。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公司的薪水、安全、工作条件、监督、人际关系等。保健因素与工作的外部环境有关,属于保证工作完成的基本条件。(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 (2)激励因素:这类因素具备时,可以起到明显的激励的作用;当这类因素不具备时,也不会造成职工的极大不满。激励因素是与人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如工作上的成就感、未来发展期望、职务责任感与工作带来的愉快。 第三章管理道德 第二节管理的道德选择 二、影响管理道德选择的因素:

统计学基础知识要点 很重要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按计量尺度分时:分数数据中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之间的顺序是可以任意改变的;顺序数据的类别之间是可以比较顺序的;数值型数据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按收集方法分时:观测数据是在没 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 条件下等到的;实验数据的 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 收集到的数据。按被描述的 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时:截面 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在某 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 列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随 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 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 概念。 总体是包含研究的全部个 体的集合。比如要检验一批 灯泡的使用寿命,这一批灯 泡构成的集合就是总体。样 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 分元素的集合。比如从一批 灯泡中随机抽取100个,这 100个灯泡就构成了一个样 本。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 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比如 要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 的平均年龄,“平均年龄” 即为一个参数。统计量是用 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 数字度量。比如要抽样调查 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 年龄,样本中的“平均年龄” 即为一个统计量。变量是说 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 如商品的销售额是不确定 的,这销售额就是变量。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 1、调查方案包括哪几个方 面的内容? 调查目的,是调查所要达到 的具体目标。调查对象和调 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确 定的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 查范围。调查项目和调查 表,要解决的是调查的内 容。 2、数据的间接来源(二手 数据)主要是公开出版或公 开报道的数据;数据的直接 来源一是调查或观察,二是 实验。 3、统计调查方式:抽样调

管理学研究方法整理

1、研究方法之哲学信仰 进化知识论(重要知识点) 以波普尔(Karl R. Popper, 1902-1994)提出的进化认识论为代表。他主张科学方法应当是以理性批判为基础的演绎推理。科学家先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假说和猜想,再依据事实对假设进行检验,并在检验过程中不断修正原有的假设和猜想。其进化认识论如下图(波普尔的四段图示)所示: ?科学哲学的转向 在科学理论的场合,问题的产生通常是出自于下列三种不同情景:(1)理论与观察或实验的结果不一致;(2)理论系统内不发生相互矛盾的现象;(3)两个不同理论之间的相互冲突。 ?进化论与逻辑实证论的区别 知识论方面,进化认识论不像逻辑实证论那样,采用“逻辑图像论”只以精确地描绘世界图像为满足,而主张要建构理论来解释人们所观察到的事实或现象。 本体论方面,进化认识论认为:科学家为了解释事实或现象,在建构理论时必须提出各种形而上的概念,这种形而上的假设建构,不是一种虚构,而是一种“实在”。 方法论方面,正因为科学理论是科学家建构出来的,而不是“描绘世界的图像”,因此进化认识论在方法论方面主张“证伪论”,认为科学家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在于“证实”命题,而是在于“证伪”理论中的命题,他们认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具有“可证伪性”。 ?科学哲学——总结 ? 1. 实证主义:极端经验论(实证) ? 2. 逻辑实证论:极端经验论(实证)、逻辑图像论(反对形而上) ? 3. 后实证主义(进化认识论):理论建构(形而上)、实证(非极端经验论)、可证伪性

? A Simplifie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cess and Types of Research ? ? Elements of the Scientific Process ? ?二、科学研究过程 ?检验假设的研究(演绎法)遵循图1右半部分的流程。?建立理论的研究(归纳法)遵循图1左半部分的流程。

管理学知识点整理版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 管理者为什么很重要? 1.在这个复杂、混乱和不确定的时代,组织比以往更需要他们的管理技能和能力 2.管理技能和能力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 3.员工-管理者关系的质量是员工生产率和忠诚度的最重要变量。 谁是管理者? 管理者是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工作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员。 管理者的划分 基层管理者:最底层的管理人员,他们管理着非管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 (主管、区域经理、部门经理、办公室主任) 中层管理者:对基层管理者进行管理的人员。(地区经理、项目主管、工厂厂长、 事业部主任) 高层管理者:负责为整个组织制定决策、计划和目标并进而影响整个组织的管理人员。(执行副总裁、总裁、执行董事、首席运营官、首席执行官) 管理者在哪里工作? 组织的共同特征:①有一个明确的目的(目标)②是由人员组成的③有一种精心 设计的结构 管理者做什么? 管理指的是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其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 效率和效果 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通常指“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 效果是指所从事的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通常指“做正确的事”。

li 实现这些目标的战略,并且制定计划以整合和协调各种活 安排各项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寵做野站 同他人合作并通过他人去实现目标。 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监控、比较和纠正 管理角色 管理角色指的是管理者按照人们的预期在实践中展示的具体行为或表现。 明茨伯格的10种管理角色可以被组合成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 1. 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2?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3.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配置者,谈判者 管理者需要的技能 1. 技术技能:某个特定领域的知识和专业技术。 2. 人际技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密切配合的能力 3. 概念技能:对组织面N 临的抽象、复杂情况进行思考和概念化的能力 作为管理者,这三种能力都应当具备,但是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可能会有所侧重,层 次越高,从事的具体业务就越少,因此技术技能的要求就会低一些,但是概念技能的要 求会增加,而人际技能 的要]求就各个层级的管理者大致相同 管理职能 计划:设定目标,确定 动。 组织 领导 控制

《管理学基础》试卷(A)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A) 一、单选题 1.对大多数企业主管来说,最令他们困扰的不是如何与竞争对手抢夺市场,而是如何找到、训练和留住优秀的员工,对高技术企业尤其如此。请你为这些主管在下几项中找出最佳的一种方法。(C) A.提供诱人的薪水和福利 B.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C.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D.提供自由工作的便利 2.实施事业部制组织形式可能带来的主要问题是(C): A.有临时观念,且双重领导 B.最高领导者一旦退休,后继无人 C.可能发生内耗,难以协调 D.多头领导,削弱统一指挥 3.某企业管理部门在制定劳动定额时,出现了以下四种分歧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比较正确(D): A.劳动定额主要是为了考核用的,所以应选择最先进的标准。 B.为使绝大多数员工都能超额完成任务,应该选择最低的定额标准。 C.考虑到员工操作水平的差异性,定额标准宜取最先进与最低标准的平均值。 D.定额标准的确定应该结合企业实际,并考虑有助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 4.决策是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进行的活动,但人们对起含义的理解不尽相同,你认为以下哪种理解较为完整?(C) A.出主意 B.拿主意 C.即出主意又拿主意 D.评价各种主意 5.不少人分不清管理和领导这两个概念的差别。其实,领导是[C] A.对下属进行授权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B.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控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C.通过沟通,影响组织成员,使他们追随其所指引的方向,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D.通过行政性职权的运用,指挥组织成员按既定行动方案去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6.80年代,面对日本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一时间引起了世界各国企业的关注和借鉴。但最近几年,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出现之后,一方面显示了美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日本经济脆弱的一面。此时,许多人又下结论,你赞同以下哪种说法?(D) A.对管理模式的评价必须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 B.日本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经济时代的需要。 C.美国的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都比日本的更优秀。 D.每种管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环境适应性与局限性。 7.某高科技公司一段时间来人员流失日益严重,一年中包括公司若干名技术骨干在内的近三分之一的员工相继跳槽。总经理开会讨论对策,与会管理人员提出以下方案,你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C) A.实行员工内部持股,形成公司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 B.提高工资水平,改善员工待遇。 C.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针对员工主导需求采取措施。 D.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对违反合同者依法追究其责任。 8.下列几项活动中,哪一项不属于管理活动?(C) A.部队中的班长与战士谈心。 B.企业的主审计师对财务部门进行检查。

经济管理类论文写作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经济管理类论文写作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

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94715

管理学大纲知识点总结最新版 管理与管理者 了解: 1.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 合理地配置和利用资源,形成社会生产力;B.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C.合理组织协调人员、政府、资源之间关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D.把局部目标引向组织目标,形成方向一致的合力;E.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改变人类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 管理学的内容体系(见教材) 管理学的重要性 对组织而言,管理具有普遍性。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组织(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无论组织规模的大小,无论组织的各层次(高层、中层和基层),还是组织的各个领域,没有管理是难以想象的。通过学习,学会管理各种组织。 对个人而言,当你开始职业生涯后,不是管理者,就是被管理者。 对管理者而言,理解管理过程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可以使自己获得成为有效地管理者的系统知识。通过学习,使管理者以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对被管理者而言,学习管理可以更好的理解上司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适应组织的需要。 管理职能 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孔茨和奥唐内尔: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 本书: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组织管理层次 高层、中层和基层 理解: 管理的特性 1.动态性 2.科学性:反映管理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管理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有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3.艺术性:即实践性、创造性。是指在实践中创造性的运用管理理论知识的技巧,必须将管理理论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4.创造性 5.经济性:机会成本、管理方式选择、资源有效整合 管理性质的二重性 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 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性质。(体现所有者意志) 管理职能及之间的相互关系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 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掌握和运用: 各管理层次的工作任务、职能承担的侧重和技能要求的侧重 工作任务: 对于上层来讲,其主要任务是从整体利益出发,对整个组织实行统一指挥和综合管理,并制定组织目标及实现目标的一些大政方针。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基础 知识点总结 组织是指为达到诸多目标或未来预期产出而在一起工作、相互之间协调行动的若干人。 管理(management)就是要既有效率又有效益地对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人力资源或其他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组织绩效(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是管理者在利用资源满足顾客需求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中,在效率和效益上所表现出来的水准。组织绩效同效率和效益成正比。 效率(efficiency)指的是在实现一定目标的过程中,资源利用的程度或资源产出水平的高低。效益(effectiveness,也有译作“效果”或“有效性”)是衡量管理者为组织设定并努力要达到的目标的恰当程度,也指组织实现预定目标的程度。管理者所选择的目标是恰当的,并实现了这些目标,组织就是有效益的。效益效率2*2图表见P4 管理的四种智能: 1,、计划是管理者用以识别并选择适当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管理者计划工作的优略劣决定着组织的效率和效果,也决定了组织的绩效水平。(计划详述见P120计划的重要性…)计划的步骤(1)确定组织的使命和目标(2)制定战略SWOT(3)实施战略和变革

组织 2、组织(organizing)是管理者用以建立工作关系结构,从而使组织成员相互影响和协作,由此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过程的结果是产生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即一个正式的任务系统和汇报关系系统,借助这样的系统可以协调和激励组织成员共同去实现组织目标。 3、领导领导要达成的效果是使组织成员具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对组织高度忠诚 4、控制在控制(controlling)过程中,管理者要评价组织实现目标的情况,以及为保持和提高绩效水平所采取的行动。控制过程的结果是要提高准确衡量和监控组织效率与效益的能力。 管理类型 基层管理者:处于管理层基底层的是基层管理者,通常称为主管。他们的职责是对从事具体的的产品生产或服务活动的非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中层管理着:监督基层管理者,负责寻求运用人力及其他资源已实现组织目标的最佳办法。 (改善评估)中层管理者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开发和改进有助于提高组织 效率和效益的技能和诀窍。 高层管理者:负责确立组织目标。对组织的成败富有根本的责任。 信息技术与管理角色和技能 明茨伯格界定的管理角色:决策型角色信息型角色人际关系的决策 管理技能: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1、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s)是指分析和诊断情况、辨别原因和结果的能力。由于高层 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计划和组织,他们应拥有最佳的概念技能。 2、人际技能(human skills),或“人际交往技能”,包括理解、改变、领导、控制其他个 人和群体行为的能力。 3、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s)是指在组织中发挥某一角色作用的、与特定工作岗位有关的 专业知识和技术。 决策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 第一章 1.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具有哪些基本特质? 答: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目的。 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社会性、管理性。 2.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答: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包括七个要点:①即时的专业管理。②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③强调产出控制。④转向部门分权。⑤转向竞争机制。⑥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⑦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新公共管理的特征:①采取理性途径的方式处理问题。②重新设计组织结构。 ③改变组织结构。④依据经济、效率、效能等标准来衡量组织成就。⑤改变现行的政策。⑥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⑦试图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以及学习的公共组织。⑧以契约关系来取代传统的信托关系。 3.公共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管理技能? 答:①技术性技能。②人际关系技能。③概念化技能。④诊断技能。⑤沟通技能。 4.有效公共管理者应具有哪些基本的特质? 答:①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②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③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④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⑤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

的工作经验。⑥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⑦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擅长于分析与思考。 第二章 1.什么是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具有哪些基本的特点? 答:所谓公共组织,从广义上而言,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服务社会大众,以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都可以成为公共组织。从狭义上来看,乃是指行使行政权,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 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①公共组织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②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并具有法律的权威。③公共组织权威的割裂。④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⑤公共组织间的相互依存性。⑥公共组织的政治因素的考虑。⑦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⑧公共组织的独占性。⑨公共组织行为具有强制性。 2.什么是公共组织的层级化?层级化的优点是什么? 答:公共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即纵向结构。它是指公共组织内部,按上下层级关系有序构成形式。公共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点:权力直线分布,权力链清楚,利于政令统一和指挥统一;权力集中,层层节制、上下隶属关系清楚,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监督;在层级化下,组织目标明确,分工明确,工作程序明确,有利于调动下属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层级化是公共管理效率化的有力保证。 第三章 1.什么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有哪些基本的特征? 答:战略管理可视为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之行为。也可以被界定为: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或科学。 战略公理的基本特征:①战略管理是未来导向的。②战略管理着重于较长远的、总体的谋略。③战略管理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识别威胁的过程。

《管理学》知识点梳理-最新版

1..管理的定义及内涵(特征、要素)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一)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二)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三)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四)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管理者的角色(三大类、十种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4.管理者的技能及含义 (一)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二)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三)概念技能:把观念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内容、评价、应用) 内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评价:(1)贡献 ?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 ?讲求效率和调查研究 ?计划和执行相分离 (2)局限性 ?把工人看作“经济人” ?仅重视技术,不重视人 ?内容窄,局限于车间管理 6.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六大职能、十四条原则、管理要素(职能)) 经营的六项职能 ?技术活动:生产,制造 ?商业活动:购买,销售 ?财务活动:筹资,投资 ?会计活动:记帐,盘点 ?安全活动:保护财产和人员 ?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十四条原则: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员工个人要服从集体、人员的报酬要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 集体精神 管理要素(职能) ?计划:预测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 ?组织:建立企业的物质与人的双重结构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 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用权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五项;管理层次为:上中下三层。 * 管理学的内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

的,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 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来系统研究管 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 管理及其性质 1、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它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伙为一个活 动过程,期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 3)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管理实践则无所谓管理艺术。 *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学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为: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 系 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30-50年代;梅奥霍桑试验 3)管理理论丛林:管理过程学派;社会合作学派(巴纳德);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马斯洛);群体行为学派(梅奥,克里斯);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塔维斯托克研究所);决策理论学派(西蒙);沟通中心学派(纽曼);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卢桑斯) 4)学习型组织理论:卓越绩效模式理论;六西格玛理论;标杆超越法理论 * 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的十四原则: 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作用期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 霍桑试验内容包括: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与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 霍桑试验的结论: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存在着霍桑效应。 *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是:1)管理是一个过程;

管理学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1.管理的定义 (1)世界著名管理学家对管理下的定义: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对管理下的定义:确切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对管理学下的定义:管理即制定决策。“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5项要素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 现代管理大师哈罗德·孔茨对管理下的定义: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他认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5个职能,管理的目标就是创造盈余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管理就是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加有效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4个职能。 综合以上各种管理的定义,可给出如下定义: 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和整合组织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来协调组织中的群体行为,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2.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的,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能协调一致,有序进行,以提高生产的效率的客观要求。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它要代表一定社会制度中的一定阶级的意志,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因此从管理学的社会属性来看,社会主义的管理和资本主义的管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 3.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人们通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已经抽象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映管理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人们一方面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身的管理实践,解决新的管理问题,另一方面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丰富和发展。因此,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 管理不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而且还是一门正在发展的科学。管理科学没有,也不可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他只是探索管理的一般规律,指导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管理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又是一门艺术,即利用系统化的知识——科学,并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创造性的艺术。 二、管理的要素、职能、任务和作用 1.管理的要素: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汇总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管理概述 管理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协调各类资源,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载体是组织;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本质是协调;对象是人,财,物,信息等各类资源;目的是实现共同目标。 管理的核心:决策管理的基本职能(四个):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者的技能:①技术性技能②人际关系技能③概念性技能(构想技能) 管理的性质:①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②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3普遍性 管理者分类:按层次分:高层中层基层(中层管理者比基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按内容分:战略战术执行 按综合程度分:综合专业 管理者素质:①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②知识能力素质③身体素质 亨利.明茨伯格[加]—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代表人(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谈判者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 科学管理理论:泰勒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 泰罗(勒)[美],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原理内容:1工作定额原理2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标准化原理4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6职能工长制7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8例外原则 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组织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切斯特.巴纳德 亨利.法约尔[法],1916年《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之父【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一、区别经营和管理:六大活动:商业,安全,技术,财务,会计,管理 二、管理的职能: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三、管理的十四项原则:14条基本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等级制度与跳板,适当的集权与分权,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四、管理教育的重要性。管理是一种独立的适用于所有类型事业的活动;随着管理层级的不断上升,管理能力越重要;管理是能够传授的。 五、管理的普遍性。 马克思.韦伯[德],《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行政管理理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特点如下: 权威来源:①合理合法式权威②传统式权威③个人崇拜式权威 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20年代) 梅奥[美]—霍桑实验 1车间照明实验 2继电器装配试验(福利试验)-工作环境和物质条件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大规模访谈计划-社会归属和人际关系 4接线板绕线组的工作室试验-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霍桑实验结论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正式组织以效率逻辑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感情逻辑为主要标准 行为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个体行为研究#动机与激励理论#群体行为研究#组织行为

管理学知识点整理版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 ●管理者为什么很重要? 1.在这个复杂、混乱和不确定的时代,组织比以往更需要他们的管理技能和能力。 2.管理技能和能力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 3.员工-管理者关系的质量是员工生产率和忠诚度的最重要变量。 ●谁是管理者? 管理者是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工作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员。 ●管理者的划分 基层管理者:最底层的管理人员,他们管理着非管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主管、区域经理、部门经理、办公室主任) 中层管理者:对基层管理者进行管理的人员。(地区经理、项目主管、工厂厂长、事业部主任) 高层管理者:负责为整个组织制定决策、计划和目标并进而影响整个组织的管理人员。(执行副总裁、总裁、执行董事、首席运营官、首席执行官)

●管理者在哪里工作? 组织: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安排,以实现某个特定目的。(这个目的是个体无法单独实现的。) 组织的共同特征:①有一个明确的目的(目标)②是由人员组成的③有一种精心设计的结构 ●管理者做什么? 管理指的是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其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 ●效率和效果 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通常指“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 效果是指所从事的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通常指“做正确的事”。

●管理职能 计划:设定目标,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战略,并且制定计划以整合和协调各种活动。 组织:安排各项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 领导:同他人合作并通过他人去实现目标。 控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监控、比较和纠正。 ●管理角色 管理角色指的是管理者按照人们的预期在实践中展示的具体行为或表现。 明茨伯格的10种管理角色可以被组合成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 1.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2.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3.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配置者,谈判者

管理学知识整理 1

管理学知识整理 1,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级环节来协调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的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领导职能,激励职能,协调职能★★★A,计划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在收集大量基础资料的前提下,对组织的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和组织拥有的资源建立组织目标,然后制定出各种实施目标的方案,措施和具体步骤,为组织目标的实现作出完整的谋划。计划在管理的几个职能中具有首位性,它是组织进行管理的前提。 B,组织职能有两层含义:一是进行组织结构的设计和调整,如成立某些机构或是对现有机构进行调整,二是为达成计划目标所进行的必要的组织过程,如进行人员,设备,技术,物资等的调配,并组织实施等。 C,控制职能所起的作用是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并进行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控制职能与计划职能具有密切的关系,计划是控制的标准和前提,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计划的实现,有时控制也会导致计划或组织的调整。 D,领导职能是批组织的各级管理利用各自的职位权力和个人影响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职位权力是指由于管理者所处的位置而由上级和组织赋予的权力,个人影响力是指由管理者本身素质和威信所产生的影响力。 E,激励职能就是创造职工所需要的各种满意的条件,激发职工的工作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 F,协调职能对组织来讲是必不可缺少的,包括对内协调和对外协调两个方面。对内协调主要是沟通,以形成良好的内部人际关系,对外主要是公关。2,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管理是由人们的相互协作劳动,社会化生产而产生的,为了保证这种社会生产持续,稳定地进行,需要按照要求合理地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以有效地得用有限资源,提高组织效益,这样便在管理学中形成一部分发球生产力范畴的内容,这些管理理论,技术理论和方法是人类长期从事生产实践的产物,可以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不同国家中使用。社会属性:管理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巍然会体现管理者的管理意志,这样在管理学中便形成了另一部分属于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范畴的内容,这些涉及到对人的管理的内容,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具有较大的差异。 3,计划的性质:首位性,普遍性,目的性,实践性,明确性,效率性。计划的重要意义:计划是管理活动的依据,计划是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手段,计划是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计划是管理制定控制的依据。计划的分类:按时间长短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按功能性质分为

管理学基础知识要点

第3章计划 1.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计划工作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首先就是确立目标,然后使今后的行动集中于目标, 朝着目标的方向迈进。 (2)主导性: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都是为了支持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计划职能在管理职能中居首要地位。具有主导性特征。 (3)普遍性: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 (4)效率性:计划的效率是指从组织目标所作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在制定计划时,要时时考虑计划的效率,不但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 2.计划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企业部门管理职能之不同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生产计划、财务成本计划、供应计划、劳资计划、安全计划、人员培训计划、研究与开发计划、销售计划等等。 按计划内容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第4章目标管理 1.企业目标的特征是什么? 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其主要特征为: (1)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 (2)目标具有多重性。 (3)目标具有层次性。 (4)目标具有变动性。 2.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1)现实性原则。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其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 (2)关键性原则。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要以合理的成本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实现这一宗旨的企业发展目标很多,企业必须保证其将有关大局的、决定经营成果的关键内容作为企业目标主体。 (3)定量化原则。组织目标要实现由上到下的逐级量化,使其具有可测度性。 (4)协调性原则。各层次目标之间,同一层次目标之间要协调,保证分目标实现的同时,企业总体目标必然实现。 (5)权变原则。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宗旨。 3.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目标管理具有这样的特点: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最新版

管理学大纲知识点总结最新版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 了解: 1.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 A.合理地配置和利用资源,形成社会生产力; B.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C.合理组织协调人员、政府、资源之间关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D.把局部目标引向组织目标,形成方向一致的合力; E.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改变人类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 3.管理学的内容体系(见教材) 4.管理学的重要性 对组织而言,管理具有普遍性。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组织(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无论组织规模的大小,无论组织的各层次(高层、中层和基层),还是组织的各个领域,没有管理是难以想象的。通过学习,学会管理各种组织。 对个人而言,当你开始职业生涯后,不是管理者,就是被管理者。 对管理者而言,理解管理过程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可以使自己获得成为有效地管理者的系统知识。通过学习,使管理者以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对被管理者而言,学习管理可以更好的理解上司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适应组织的需要。 5.管理职能 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孔茨和奥唐内尔: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 本书: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6.组织管理层次 高层、中层和基层 理解: 7.管理的特性 1.动态性 2.科学性:反映管理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管理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有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3.艺术性:即实践性、创造性。是指在实践中创造性的运用管理理论知识的技巧,必须将管理理论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4.创造性 5.经济性:机会成本、管理方式选择、资源有效整合 8.管理性质的二重性 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 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性质。(体现所有者意志) 9.管理职能及之间的相互关系 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 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3.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掌握和运用: 10.各管理层次的工作任务、职能承担的侧重和技能要求的侧重 工作任务: 1.对于上层来讲,其主要任务是从整体利益出发,对整个组织实行统一指挥和综合管理,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