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如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如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如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如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一、科学定位教育科研,让科研从“天堂”走向“田野”走进教室,走进教师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又热衷于听课、思考而烦于做研究,因为在教师们看来,听课对教师的影响更直接,研究是游离于教师本职工作之外的负担。提起科研,做课题研究,不少的老师都认为是很难的,应该是专家们做的事。于是,我们常常听见老师们有这样一些想法:课题研究怎么个搞法?我们该从哪儿做起?到底怎样做才是科研呢?工作太多了,我们那有时间搞课题研究哦!的确,作为一线老师日常有那么多的教育教学任务,容易对科研产生畏难的情绪。其实,学校里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科学家、专家所作的复杂、高深的科学实验,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一种研究,他是以“行动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为基本方式的。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些方式的立足点,我们就明白了教师做课题研究其实不是游离于教学以外的负担。教师做课题的立足点是:作为教的主体,要从自己开始,从自己的课堂开始,运用教育理论,以科研的思路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思考解决的办法,而不是要去创立一种教育理论,或者证明一种理念。这是课题研究的起点,所以:课题研究不是游离于课堂的负担!但是,课题研究又不等同于传统的教研活动,它是对教学经验、总结的一种提升,表现在它的过程是规范的,它重视理论的指导参照作用,它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分享。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改进改善教育教学行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困惑。

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对于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是天堂,可望而不可即;是神仙,敬畏而不可亲。为了打破农村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畏惧感,改变教育科研在农村学校成为盲区的现实,需要对农村教育科研进行科学定位。为了找准农村教育科研的位置,教育科研必须降低门槛,产生“两个变化”,达到“三个等同”。

两个变化,即“变常规性工作为反思性工作,变经验性工作为研究性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注入反思,实现工作的螺旋上升;关于“经验”这里要澄清两个问题,一是工龄长不等于有经验;二是经验会随着时间的延伸、环境的变化而废弃,只有不断研究、提炼,经验才会长久不衰。

三个等同,即“问题即课题,教研即科研,效果即成果”。

此三个等同是为了降低科研的门槛,让广大农村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中来,让中小学科研从“天堂”回归“田野”。“问题即课题”说明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为出发点和归宿,而非寻找教育教学规律,对成果加以学术化。“教研即科研”教研与科研本来有层次的区别,但新的科研观要求提升教研层次,让教研更趋于科学;同时降低科研的门槛,打消教师对科研的神秘感和畏惧感,让两者趋于等同。“效果及成果”,从科研术语的严格意义上说,效果不等于成果,效果是现象,成果是规律,但为了实现中小学科研向“田野”的回归,将两者等同起来,降低了成果的标准。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准确定位应该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它不一定发现规律但必须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学生和谐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内涵提升的过程。

二、帮助教师选题,让技术成为教师科研敲门砖

1.帮助教师认识选题的重要性

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爱因斯坦、贝尔纳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问题固然表示我们对世界的无知,但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是关于不知的知识。选题既决定着现在和今后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目标和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研活动应采用的方法和应选择的途径。是关系到研究的结果,是其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性问题。套用一句罗丹名言:生活中不是缺乏问题,而是缺乏发现问题的眼睛。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符合“想好了做”这个教育科研的重要特征的。如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答案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不是的。如果你以科研的意识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五花八门的:有学习态度的原因,预习不充分;有学习能力的原因,自己学不会;有心理因素的原因,胆子小……这时,你再反思:青少年时期是求知最强烈的时期,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但为什么他在课堂上宁愿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调动学生课堂的主体参与的策略研究”这样,一个课题就形成了。学生的困难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学生的不足、缺点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2.帮助教师掌握选题的操作技术

(1)选题要把握一个“真”字,提出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

①确定问题的轻重缓急。找出最令你头痛的问题(重),找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急)。

②分析问题的真伪首次。问题中有真问题,有假问题;有问题本质,有问题现象(课堂纪律差——问题现象,课堂教学枯燥——问题本质);有重要问题,有次要问题;有关键问题,有一般问题。

案例: 关于关键问题和一般问题

一科研机构曾在农村教师培训中,对教师的科研困惑进行过调查,教师们有以下反应:不知研究什么?(研究范围)

不知如何研究?(研究方法)

不知研究来有何用?(研究目的)

同科教师少不知与谁研究?(研究途径)

都是包班,没有时间研究。(研究认识)

头绪太多,不知从何研究?(研究方法)

地势边远、信息闭塞,没有人指导研究。(研究条件)

通过分析,他们发现其中对科研的认识问题是关键问题,这个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选题要突出一个“微”字,切入点越小越好(但着眼面要大,要看到问题影响和问题本质)。微:细小。微型课题主要是从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周期上界定的。课题研究的着眼点应关注于教学细节,研究的周期控制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

操作时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把一个大的问题按照内在逻辑体系分解成相互联系的许多问题,从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和相关的网络。也就是说,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展开成一定层次结构的问题网络,从而在问题具体化基础上选题。

如:课堂纪律差的问题,通过归因分析来分解问题,可分解为课堂教学枯燥、教学内容过深或过浅、教师一言堂、学生行为习惯差等问题。其中“课堂教学枯燥”又可分解为教学策略单一、教师语言不生动、课程资源不丰富等问题。其中“课程资源不丰富”又可分解为素材性课程资源不丰富,条件性课程资源不丰富。而“素材性课程资源”又可分解为语文素材性课程资源、数学素材性课程资源、英语素材性课程资源、科学素材性课程资源等。

通过分解将问题尽量细化,然后再在问题网络的末端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如上,可立一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课堂纪律差的问题。

(3)拟题要注重一个“明”字,问题清晰,研究点要明确。这不仅仅是拟题的问题,而牵涉到研究方向是否明确的问题。

①列举教师微型课题拟题,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正误分辨。通过拟题的正误分辨,概括出拟题要注意的两点:一是形式上以“研究、初探、探究”等字眼为特征;二是内容上要包含研究范围、研究途径、研究结果、研究状态等,或其中部分内容。

下面列举教师微型课题拟题,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正误分辨。

从形式上分辨以下课题标题那些正确。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

《利用儿歌创设情景探究》(√ )

《论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我的课堂我作主》()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初探》(√ )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手高高举起》()

《农村学校家校联系策略研究》(√ )

《提高学生午休效率研究》(√ )

从内容上看你认为以下课题标题那些好

小学作文“日记”天天练研究()

(评:是作文还是日记?研究范围不明确;若两者都天天练,不现实。)

(改:《小学生日记天天练研究》)

培养二年级学生数学作业习惯研究()

(评:习惯有好习惯和差习惯,究竟培养什么?研究方向不明确。)

(改:《二年级小学生按时完成数学作业习惯培养研究》)

小学高段数学预习方法指导研究(√ )

阅读的延伸研究()

(评:范围过大。)

(改:《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的课外延伸研究》)

有趣班队会的组织研究(√ )

农村学校有效提高班级优生率策略研究(√ )

提高农村孩子计算正确率方法研究(√ )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研究()

(评:“活”是感性的不确定用语,科研讲究严谨。)

(改:《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策略研究》)

②归纳出课题标题的基本结构:

研究范围+研究途径+研究结果(或状态)+研究

如:小学生课外阅读摘抄习惯的培养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其变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学生午休效率提高研究(其变式“提高学生午休效率研究”)

③教给教师微化课题的方法。分析语法结构,给中心语加上限制语。

其语法结构是:短语+研究

短语中心语的限制越多,课题越小。

如:小学提问研究

小学数学提问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题有效性提问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行程性应用题有效性提问研究

三、共同探索研究方法,让研究成为教师的工作需要

1.行动研究法——帮助教师形成学习、研究和反思的习惯,实现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操作建构。

在学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二是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成果。

在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提炼;二是学会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学会结合自己的实际将别人的成果进行改造、应用、发展。

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得到成长:一是把握反思的时机。做到随时反思、及时反思、适时反思;二是注意反思的内容。审视研究方向,检验改革措施,进行效果归因。三是找准反思的表现形态。教案后写反思、叙事中记反思、合作研讨时收集反思。(反思体现研究的推进,前进的步伐)

2.叙事研究法——帮助教师养成记录教育故事的习惯,实现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生命建构。

教育故事跳动着师生生命的脉搏,是最鲜活的案例,也是农村教师最愿意接受、最便于操作、最容易运用的研究方法,只要稍加点播,100%的教师都会操作。日积月累,成册成集,就能反映出师生生命成长的轨迹,研究的成效。

叙事研究法的操作要点:

①选择自己最心动的故事

②有重点地记录故事的经过

③简要写出自己的所得和所思

3、统计分析法——帮助教师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严谨态度,实现教师在教育科研上的跨越。

根据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定位,本方法只从适用角度和简单操作层面指导,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教给农村教师教育心理统计学的高深理论和繁杂的计算。

(1)明确收集和分析数据的作用

收集和分析数据是调查研究法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对研究效果进行检测的一种手段。其主要作用有两点:一是揭露教育发展中现实存在的问题,暴露矛盾,通过不断解决教育内外部的各种矛盾而促进教育的发展;二是帮助教师发现和总结先进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2)掌握分析和收集数据的方法

◆关于评价

制定评价方案和评估细则

对照细则实施评估

统计评估数据

分析评估数据

(案例《农村小学语文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关于调查

全面调查。是对所有被研究对象全面进行调查,由此可以获得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期总体的某些特征的数据资料。

非全面调查。是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由于非全面调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简便易行,因此得到较多的应用。其中包括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

①抽样调查。是按随机的原则从总体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②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从中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调查对象,以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特点、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的一种调查形式。

统计数据,形成统计表。将大量分散的数据归集拢来,便于发现其规律性。

读统计表,分析现象,发现规律(问题)。

总之,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⑴观察法;⑵调查法;⑶测验法;⑷行动研究法;⑸文献法;⑹经验总结法;

⑺个案研究法;⑻案例研究法;⑼实验法;等等。

四、渐进指导成果提炼,让收获激发教师可持续发展

为了降低科研门槛,让广大农村教师都参与到教育科研中来,像成果提炼这样具有一定难度的操作没有作硬性要求,而是采取以下方法。

1.明确成果提炼的意义

①成果提炼使科研更科学更规范;

②成果提炼促进课题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③成果提炼有利于优秀成果的推广应用;

④成果提炼有利于扩大课题研究的影响,给教师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

2.分层对待,分类指导

按课题研究的质量分层按教师的能力和年龄分层

从研究效果和教师素质来看,不同层面的课题,不同素质的教师,要求不一,指导和培训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总之微型课题研究程序: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归因——措施与行动——评估与反思的提出就来源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课题实施的过程就是我们有计划、有步骤、不断反思调整的教育教学行动,而课题的成果就是解决问题,达到师生双赢。因此,要想真正搞好课题,我们就必须一丝不苟的教学和科研,把以前仅是停留在嘴边、头脑里的“困惑”,用一个个的实践活动去研究它、最终解决它。

微型课题研究方法

微型课题研究的方法 方法是解决思维、表达、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是“过河的桥”、“通往远方的路”,认识事物借助的工具。微型课题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如: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等,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 将问题发展成研究课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基本特点是: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进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行动者进 行研究,边行动边调整,广泛的兼容性。 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以研究的结果提高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行动研究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实践问题为首要目标。行动研究强调教学行为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强调行动过程与研究相结合。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自然、真实、动态的工作情境,就是活生生的课堂。所以行动研究法可以通 俗的解释为:每个课堂都是一个实验室,每个教师都是一个研究者。 2、总结经验法 实践是理论的故乡,教育科学不仅仅存在于专家的著作中,更存 在于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例如, 有位老师根据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创新总结出启发学生回答问题 的十种方法: ⑴积极等待法,因学生心急而慌乱,教师应当安定他的情绪,耐 心等待; ⑵旁敲侧击法,学生在思考主要问题时,再提一两个有关的问题,加速学生的思考;

⑶回忆法,让学生回忆有关的旧知识,以便解决问题; ⑷铺垫法,提一两个较浅显的问题,让学生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 ⑸点拨法,在关键点上指点一下学生; ⑹激将法,做出要让别人回答的样子,激励学生加快思考; ⑺分辨选择法,让其他学生回答,或教师提出多种答案,让学生 自己思考分辨,选择正确答案; ⑻回述法,先由教师或让别的学生正确解答之后,让这个学生回述; ⑼暂停法,让学生课下再想,然后找老师回答; ⑽加深扩展法,当学生答对了,再提一两个更难、更宽的问题。 这种总结的方法就是要把过程分条析缕地讲清楚,并突出它的特点。特别是要把其他人不容易找到的地方讲详细、讲得透。 3、案例研究法 案例法是通过对教育教学中典型的有价值现象,进行描述总结, 从而来探索发现教育规律的过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 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案例研究=故事+点评。 4、叙事研究法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 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叙事研究=事物描述(故事)+评价分析(反思)。 5、实验研究法 什么是实验研究?根据一定的理论或假设,选择一定的研究对 象,实行某种教育措施并观察效果,再进行分析比较,对理论或假设

微型课题常用的研究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 微型课题常用的研究方法: 校本培训微型课题培训材料何开文一、农村教育科研存在的现状: 不知研究什么?(研究范围)不知如何研究?(研究方法)不知研究来有何用?(研究目的)同科教师少不知与谁研究?(研究途径)都是包班,没有时间研究。 (研究认识)头绪太多,不知从何研究?(研究方法)地势边远、信息闭塞,没有人指导研究。 (研究条件)二、微型课题的特征: 微型课题研究具有小、短、实、快、活的特点: 小,指研究的问题小。 短,即周期短。 不需要固守三、五年的研究周期,什么时候想研究了就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眼明了、心亮了,就可以什么时候结题。 实,即平实。 微型课题研究立足于当前教学实际,针对教师教学中遇到的盲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开展实实在在的行动研究。 微型课题研究抓住一个实字就能出成果: 课题源于教学实际,放在教学活动中去实践,研究活动要真实,研究过程要踏实,研究结果要务实。 快,即收效快。 1 / 19

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转入到下一个问题的研究;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得到一点收获。 它不需要触及该问题的方方面面,更不需要形成系统的经验总结,也不一定要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发表,关键是要让自己体味到眼前一亮、心头一喜的愉悦。 活,即灵活。 微型课题是一种非正式的教育研究活动,在选题及管理上,它不需要局限于科研机构所提供的选题指南,也不需要申报、审批、立项,发现问题就可以确立选题,有了选题就可以研究;它存活于教师日复一日的工作生活中,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人人都可以研究,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 三、微型课题的基本理念: 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关注于教育教学细节,研究内容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 微型课题研究以小切口、短周期、重过程、有实效为基本特征,以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收获即成果为基本理念。 问题即课题。 倡导每一位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这也是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前提。 要求按照切口要小、选题要准、研究要实的指导思想,从自身的需求出发,从一个个实际的教学实例出发,认真解析自己的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阅读、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2.调查问卷法。我根据J公司员工是否愿意宣传自己的公司、员工是否自愿留在公司为公司效力和员工等方面设计问卷,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做到理论与数据相结合,科学分析。 3.访谈法。我在J公司三个部门中各选取了1~2名员工,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根据他们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收集文献等相关资料,丰富更多的理论知识,吸取宝贵经验,开拓研究分析思路。 2.调查分析。通过收集h公司管理人员针对工作压力的调查问卷,运用SPSS分析法分析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相结合,做出科学的研究结果。 3.总结归纳。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得出最终的结论,提出相对的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文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和招聘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目标、任务、胜任力模型理论、结构化面试理论和人才测评,用以上理论作为基础,结合哲博百众(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管理和人才甄选的现状,对其招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优化的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 文献阅读:阅读期刊、著作、论文等文献,研究相关知识理论,学习理论基础,并思考论文的内容核心和写作方式,寻找书籍间内容的相互联系,总结出共通点,加入自己的思考,打开思路。结合实际:收集与研究相关的实际案例,跟阅读总结的文献理论相结合,同时积极做出个人思考,根据实例分析理论。总结归纳:得出最终的结论,从不同方面进行优化和总结,加以个人的观点和意见。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大量阅读、仔细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2.问卷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理论所需相关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做到理论与数据相结合,科学支撑。 3.总结归纳。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得出最终的结论,提出个人看法与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大量阅读、仔细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2.问卷调查。进行问卷的设计和发放,以及后期的数据处理,从得到的数据中得出结论分析问题。 3.总结分析。除了分析已知数据外还要对其提出建议和参考,为其发展提供信息参考。

个人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 《关于儿童发散性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 泗阳县新袁镇中心小学晏浪一、研究思路: 从“课程材料”、“学习时间”、“学习小组”、“课堂环节”、“练 习题训练”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1)优组课程材料。结合教材,随机索取信息材料,训练数学知识的驾 驭能力。 (2)优组学习时间。激活课堂流程,多角度讨论,从思维的不同扩散方向,获得多种可能的结果。 (3)优组课堂环节。课堂形式多样,环节经济实效,讨论点拨恰倒好处。尽可能让学生的思维流畅、变通、独特。 (4)优组训练练习题。题少而精,能真正起到知识迁移、提高思维能力 的作用。 二、研究目标: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淡化课堂教学传统的角色地位,变“主宰”为“主导”,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大脑潜力,提高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2)发扬创新学习精神,于探究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在 愉悦氛围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渗透、人品塑造。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 探究、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研究方法: (1)类比法:通过类比训练,学生对解题思路做出概括,形成解题模式,并通过经常变换题目情节,提高学生模式辨认的能力。 (2)归纳法:学生要善于归纳知识、规律,教师只起强化作用。 (3)假设法:假设思维方法的训练,开始由老师作假设,让学生思考回答,在各种假设的情况下,如何解决问题,使学生领会要点,直至学生能独 立假设解题为止。

(4)乐学法:根据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的“乐学法”原则,充分利用 多种媒体,结合多种形式,营造愉悦氛围,产生乐学效果。 四、研究步骤: 根据实际,我设计了“计划——行动——检测——反思”四步循环的思路,分为四个时间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用时1个月): 主要是确立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文献研究和学习、调查现状、拟定研究计划。 1.确定内容:通过数学教学,渗透发散性思维培养;运用多种训练手段,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2.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我畅游与学校的图书室,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互联网,学习先行者的宝贵经验。我阅读了《发散性思维训练丛书》、《思维影响认识》、《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系列)》[东尼·博赞]等图书,学习了吴正宪等专家关于中小学数学教育的论著、教学方法,学习了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3.调查现状:通过问卷和座谈,了解学生对数学教学的需求,掌握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动态。虽然调查的结果让我有些失望,但这却更坚定了我进行研究的决心。 4.拟定计划: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有经验的同事的帮助下,我完成了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用时5个月): 主要是进行实验、观察、比较,完善教学模式,反思、修正计划。 1.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合理安排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注意训练过程中学生表现的情况记录,以便修整训练方法和方案。 2.邀请学校教师参与听课并提出建议,通过教师的评课,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3.加强课题研究材料、分析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管理; 4.定期与学生交流,促进研究深入。 5.针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修正研究计划。

(完整版)课题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研究的准备 1.确定选题 研究选题的确定包括研究内容与研究样式这两个方面。研究内容的切入点一定要小,不能太过宽泛,如果切入点很大,文章会变得泛泛而谈,就不能行之有效地解决相应的问题,研究内容的确定可以从教学大纲、教材、学习策略、课堂话语、教学方法等小的切入点入手,以小见大,从一个小的点来展开,这样研究会更有针对性、有效性。 好选题的基本标志为有价值、有创新。有价值体现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同时也具有实践意义。研究内容的确定可以从教学大纲、教材、学习策略、课堂话语、教学方法等小的切入点入手,以小见大,从一个小的点来展开,这样研究会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在教师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阅读能力如何提高?怎样有效运用多媒体?怎样增加英语课堂中的语言互动?此外还包括一些热点现实话题,例如:新课程标准、评价制度改革、任务型教学、教材评价、自主性学习、课程教学与素质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 有创新体现在理论新、视角新、对象新和方法新,“理论新”可以从二语习得理论(语言学途径、认知学途径、社会学途径)、社会语言学分支理论、交际语言教学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等入手;“视角新”可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和学习者

的角度这两个方面入手,教师(教学)行为如:教师提问(或反馈)方式、教师情感教学策略、教师课堂交际能力、教学活动的选择、课堂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师角色等。学习者的角度可以选择像情感因素包括焦虑、性格,认知因素包括智力、学习风格、学习策略这些方面入手。 其次是研究样式的确定,研究样式的选择要符合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这三个原则。研究样式分为“写文章”与“做研究”两种,“写文章”是一种重理论轻实际的哲学思辨或者综述评论,它更多的是基于一些已有的理论基础进行评论或者提出改进的意见。“做研究”则是以实际的数据为支撑,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思考,得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可供参考的有效对策。“做研究”包括描写研究和实验研究两种,描写研究是对研究对象就某一研究项目在过去和现在反应出的不同状态的对比研究,比如“浅析阳光体育的实施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意义”这一选题,研究对象为中学生,对比的内容为阳光体育项目实施前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与现阶段实施后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的对比,研究是基于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的一系列探究与思考。实验研究是就某一个理论基础,提出两种不同的理论假设,然后选取实验对象进行实验,从而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的一系列探究与思考。 选题的方向来源于研究者长期关注、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献阅读中受到启发的问题、从教育部课题中派生出的子课题以及已经完成课题基础上产生的后续性课题。此外,选题的确定一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3篇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3篇 Model of micro project research project 编订:JinTai College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3篇 小泰温馨提示: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 2、篇章2: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 3、篇章3: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 为使微型课题研究工作在学校扎实有效地深入开展,真正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学校会制定微型课题研究方案,现在就和小泰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篇章1: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 分层教育的研究由来已久。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教学“各因其材”,便产生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落实这一思想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采用“班级授课制”以后,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变得更为迫切。国

内外关于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实践和层次教学实验,都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1987年7月至今,xxx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黎世法黎世法在发展异步教学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异步教育学。 异步教育学认为:过去,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这是班级授课制下很普遍的“同步教学”。而建立在学生的“六步学习”基础上的教师“五步指导”的异步教学方式,改变了教与学同步的状况,做到了学生自主地学、教师科学地教,因而具有相当的科学性,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就是国内外已经取得巨大成果的层次教学。所谓的层次教学,比较集中地强调了几点: ①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 ③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关注,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使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微型课题研究实施和管理办法试行

微型课题研究实施和管理办法试行 微型课题是指教师将源于课堂、源于学生、源于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所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将课堂作为研究基地,将追求教育、教学的实效作为主要研究成果的一种课题。 微型课题研究源于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以及对教育实践困惑的追问,是贴近教育教学实际、适合教师开展的一种课题研究方式,对于改进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得到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 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是当前我市推进课程改革,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育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是我市教育科学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大力推进微型课题在我市有序、有效地开展,根据苏州市关于开展微型课题的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常熟市微型课题研究实施和管理办法(试行)”。 一、申报人员 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中的一线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人员。 二、申报办法 微型课题采取逐层申报,分级立项,分级管理的办法。 基层学校:各学校负责校内微型课题的申报工作,通过申报工作的开展积极引导教师认识微型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明确一线教师是微型课题研究的主要承担者,教师要把微型课题研究作为日常教育教

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校本研修有机整合,正常开展研究活动,逐步形成基于微型课题的专业对话。 学校的教育科研主管部门要统一组织本校的骨干教师对普通教师的申报方案进行指导,帮助教师选择课题,填写申报书,确立校级课题,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择优推荐到市级立项。 市教科室:市教科室作为微型课题研究的指导者,要定期深入学校调研、指导微型课题的研究。通过举行微型课题研究现场研讨会,建设微型课题研究管理网络,开展优秀微型课题研究成果评比,编印微型课题研究成果专辑等方式,加强市级微型课题研究的管理指导。 市级立项的微型课题需填写《常熟市教育局教科室微型课题申报表》,具体形式参见附件一。 市教科室将负责择优推荐优秀课题到苏州市级立项。 三、申报选题 积极倡导教师从自身工作实践中自主发现问题,自主确立课题,选题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选题要有自己的特色,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的,有经验、有积累的,长期关注的,兴趣浓厚的,或自己在某些方面曾有一些思考但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进行研究。 2.选题要基于自己的实践,微型课题研究的内容来源于教师的教育实践困惑与问题,切入口要小,内容要相对单一,适合教师开展实践性的研究。

浅谈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启发人们的思维。?导致新的发现。 3、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4、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5、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6、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7、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8、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 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9、个案研究法

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和基本要求

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和基本要求 2009-05-28 10:17:04 新闻来源: (一)选题 1.课题来自哪里? 2.选题的一般原则 科学性:要有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预期结果要合理;研究方法要正确严谨。 可行性: 创新性: 3.选题的一般过程 (1)明确方向——发现问题 (2)浓缩范围——经验分析 (3)提示焦点——形成课题 4.选题的注意事项 (1)选题宜小不宜大 (2)选题应结合实际。选题要有新意。 (3)选题要考虑研究者的优势,与自身工作相结合,与研究者的能力相适应。 (二)申报课题 申报课题,也就是设计研究方案,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工作框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保证研究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使研究具体化的中心环节;是研究成果质量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检查和自我检查;有利于协作研究。一般上级部门开展的课题研究都附有课题申报表。 1.课题申报表(课题研究方案)组成: (1)课题的表述与界定:课题的名称或题目必须明确表述所要研究的问题,要体现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如“八年级历史自学辅导教学的实验研究”。 (2)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研究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研究。 研究目的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

题,包括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外在目标(目的)、内在目标目的——学生发展)。 研究综述: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问题新、方法新、角度新、效果新。 (3)研究范围: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的界定;对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对关键概念的界定。 (4)研究内容:很重要的部分,如果提不出具体的研究内容,就无法研究。 (5)研究方法: ①注意事项:注意多种方法的使用;方法要写详细些;不能滥用方法 ②主要方法: 行动研究: 实验研究: 个案研究: 调查研究: 文献研究: (6)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7)研究程序(步骤):研究的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收集资料、开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8)预期成果的形式:①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等;②学生变化 (9)研究成员(及负责人、分工) (10)经费预算及其他所需条件 2.填课题申报表(立项论证) 3.填写课题申报表的注意事项 (1)认识填写申报表的重要性。是成功的一半,不能应付。 (2)一式几份,要自己留一份,最好在电脑中保留一份。 (3)核心是目的意义、研究步骤、研究内容方法。

怎样做微型课题研究

怎样做微型课题研究 勉县教研室何向东 2014年9月11日 研究流程:选题→立项→研究→结题。 (一)选题 1、选题要把握“真”与“实”,提出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 2、选题要突出一个“微”字,切入点越小越好。 选题时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把一个大的问题按照内在逻辑关系分解成相互联系的许多问题,从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 3、拟题要注重一个“明”字,问题要清晰,研究点要明确。 课题名称是课题最高度的概括,要做到准确、规范、简洁。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 比如“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高中学生,而不是初中学生或者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不宜用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不要用正标题再加副标题。 简洁: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拟题要注意的三点: 一是形式上以“研究、探究”等字眼为特征。 二是内容上要包含研究范围、研究主题、研究结果或状态、研究方法等部分内容。 三是用词上要要讲究科学严谨。不用感性的不确定词语。 课题标题的基本结构: 研究范围+研究主题+研究结果(或状态)+研究/探究 如: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二)立项 1、逐层申报,分级立项 学校微型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应由各学校教研处负责。教研处统一组织本校的骨干教师对普通教师的申报方案进行指导,帮助教师选择课题,填写申报表,确立课题,择优推荐。 2、制定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或实施方案 微型课题的开题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阐述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或者某方面的困惑;即课题的来源 讲述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学科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或困惑时,一定要具体,不能泛泛而谈,讲些大框框。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1 一、研究思路: 从“课程材料”、“学习时间”、“学习小组”、“课堂环节”、“练习题训练”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1)优组课程材料。结合教材,随机索取信息材料,训练数学知识的驾驭能力。 (2)优组学习时间。激活课堂流程,多角度讨论,从思维的不同扩散方向,获得多种可能的结果。 (3)优组课堂环节。课堂形式多样,环节经济实效,讨论点拨恰倒好处。尽可能让学生的思维流畅、变通、独特。 (4)优组训练练习题。题少而精,能真正起到知识迁移、提高思维能力的作用。 二、研究目标: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淡化课堂教学传统的角色地位,变“主宰”为“主导”,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充分发挥

大脑潜力,提高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2)发扬创新学习精神,于探究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在愉悦氛围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渗透、人品塑造。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探究、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研究方法: (1)类比法:通过类比训练,学生对解题思路做出概括,形成解题模式,并通过经常变换题目情节,提高学生模式辨认的能力。 (2)归纳法:学生要善于归纳知识、规律,教师只起强化作用。 (3)假设法:假设思维方法的训练,开始由老师作假设,让学生思考回答,在各种假设的情况下,如何解决问题,使学生领会要点,直至学生能独立假设解题为止。 (4)乐学法:根据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的“乐学法”原则,充分利用多种媒体,结合多种形式,营造愉悦氛围,产生乐学效果。 四、研究步骤: 根据实际,我设计了“计划——行动——检测——反思”四步循环的思路,分为四个时间段来实施。

课题研究方法大全

课题研究方法大全 一、观察法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3)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4)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 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

微型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微型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微型课题研究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研究准备、研究实施、研究结题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主要围绕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并确定研究的课题,制订研究计划或研究方案,在实践中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办法,梳理、积累研究的心得体会,呈现、展示研究成果,与同伴分享、应用研究成果等工作进行的。当然,三个阶段以及每一项研究工作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往往是互相穿插或同时进行的。 在微型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学会在学习、总结、反思的基础上选定研究的课题;二是学会检索、研读、应用文献资料;三是学会制订研究计划或研究方案。 一、学会选择研究课题 1.微型课题研究选题的意义。 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研究什么和为什么研究,往往是互为体现的。选择、确定课题的过程就是确立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过程。选题是一切科学研究的起点。许多科学家对选题的重要性都有过精辟的论述。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一书中写道:“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重,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美国贝尔研究所科学家莫顿说:“选题不能草率,如果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选题就等于零。”杨振宁教授则认为:“一个好的选题,等于实验成功了一半。”就微型课题研究而言,选题也非常重要,因为,能否从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发现并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能否确立正确的研究方向,不仅综合反映了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育科学素养,以及教师对教育理论本身、理论与实践之间、社会发展要求与教育教学现状之间、师生关系等教育内外部矛盾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决定了研究工作能不能顺利进行、能不能取得成效的基础和提前。 2.微型课题研究选题的要求 首先,选题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教育科研方向。要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思想和理念,要有利于全面、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

课题研究的要求方法和步骤

课题研究的要求、方法和步骤 (一)选题选题是课题研究的起始,也就是确定自己要研究什么课 题。 1.课题来自哪里? (1)学校或学校以上相关部门提供的参考课题或供申报的课题 (2)教师自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感到困惑或感兴趣的问题上升为课题 2.选题的一般原则科学性:要有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预期结果要合理;研究方法要正确严谨,要有可行性和创新性。 3.选题的一般过程 (1)明确方向——发现问题 (2)浓缩范围——经验分析 (3)提示焦点——形成课题 4.选题的注意事项 (1)选题宜小不宜大 (2)选题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来源于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选题要有新意。课题的表述应简明、具体。 (3)选题要考虑研究者的优势,与自身工作相结合,与研究者的能力相适应。 (二)申报课题 申报课题,也就是设计研究方案,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 想,是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工作框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保证研究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使研究具体化的中心环节;是研究成果质量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检查和自我检查;有利于协作研究。一般上级部门开展的课题研究都附有课题申报表。 1.课题申报表(课题研究方案)组成:(1)课题的表述与界定:课题的名称或题目必须明确表述所要研究的问题,要体现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如“强化预习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2)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研究。 研究目的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包括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外在目标(目的)、内在目标目的——学生发展)。 研究综述: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问题 新、方法新、角度新、效果新。 (3)研究范围: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的界定;对研究对象的 模糊概念进行界定;对关键概念的界定。 (4)研究内容:很重要的部分,如果提不出具体的研究内容,就无法

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课题就是我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小课题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课题,由教师个人或几个人合作,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果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研究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小课题研究一般有以下四个步骤。 一、选定课题 选定题目是课题研究的关键。题目决定了研究的深度、广度、意义、内容和过程。选题不可盲目草率。一般的思路是发现问题——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确定课题。选题存在一定误区:越时髦越好;越热门越好;越大越好。其实,时髦的、热门的、大的不一定是对的、好的。小课题研究的特点是热中求冷,同中求异,小题大做。选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 (1)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天天臵身于教育现场,这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比如: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怎样提高学生作业的效率;如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如何对待学生间的差异等。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长期积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来建立自己的“问题库”。

面对诸多的实际问题时,教师究竟该选哪一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 这要从值得研究的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 方面考虑。当问题成为困难时,教师需要分析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是什么。继而查阅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教师关注、追踪、分析某个教学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成为课题。如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主要表现在没有掌握所学内容,解决的办法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由此,可以形成一个课题:促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策略研究。 (2)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 教师之间的切磋与交流是小课题的来源之一。交流可以开阔视野,让教师更多地了解教育教学情况,这样,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可能会被激发出来,逐步形成小课题。 (3)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出课题 在阅读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解读和分析,使有价值的问题或经验在联系、解读中逐渐清晰起来。 (4)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 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与学生交流,更好地发现学生现实的需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挖掘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

课题研究常用方法综述

课题研究常用方法综述 【至教师研究者】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苏霍姆林斯基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误区 1. 注重理论依据,但限于对宏大理论的简单套用 举凡注重理论探讨,但不能致力于提炼高度概括力的学科范畴。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能由之归结出新的理论问题和结论,不能将之自觉融入先前积累的理论知识之中,进行理论创新。 2. 热衷教育实验,但疏于对实验现象的理性思考 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实验验证假说作为方法论核心。究其原因就是想通过采用因果定律来构建教育世界,这即使是在该领域特有的研究方法——“开发研究”中也是如此。如开发某种教育方法、教育工具、学习课件时,人们势必会产生验证其效果的这一需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通常就用实验对比的方式来验证教育工具和学习课件所产生的客观效果。但是从后现代的观点来看,这只不过是为了对其有用性赋予表现力,或对其客观的效果进行的一种修饰,希望得到他人认可而做出的努力罢了。为什么呢?因为格根早在1998年就曾指出,“所有的假说,在适当的条件下都是可以进行实证的。” 3. 熟练某种研究方法,但盲于对个别方法偏好 每一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特点和适用范围,不能为了方法而使用方法。而且,不同研究方法之间存在互相融合和补充。在课题研究方案中常常提到可能使用的几种方法,但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往往只是形式单一的方法。 4. 熟悉一般研究方法,但蹩于对专业方法把握 子课题组基本掌握了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两种方法,但是,对于内容分析法、应答分析法、开发研究法等专业研究法可能没有完全掌握甚至闻所未闻。 二、课题研究的常用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1. 意义 文献研究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大量的文献信息,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 2. 操作过程 注:文献阅读应关注研究方向、研究专业和研究领域三个方面。 文献综述说清楚三个问题:一是自己的“核心观点”及其选题的由来;二是国内外与这个课题有关的研究进展;三是自己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微型课题研究的步骤

微型课题研究的步骤 上传: 吴连发更新时间:2013-12-30 16:48:47 微型课题研究的要素包括:具体的研究对象、现实的触动描述、鲜明的意旨表达、可行的方法设计、清晰的程序勾勒、大致的成果预期。现将步骤综述如下: 第一步:确定研究问题。 这是研究的开端,也是研究的方向。微型课题研究关注微观层面的具有研究意义的教育现象和教学事件,更强调在研究中体察教育中的特殊行为或思想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细心的品质和敏锐的眼光关注我们鲜活的教育过程:一个转瞬即逝的细节,一句有意无意的话语,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一幕淡而有味的情景重视……并从中提炼教学中有价值的小问题。而这些问题,必定是一直困惑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而且是普遍现象或典型问题。我们可以以某一件(个)教育事实或细节为“导索”,而后由“点”带出“面”,或由“个”带出“类”……微型课题研究的价值之一就在于,让研究者从一“个”进而一“类”具体事实中触摸或探寻到一些教育的规律。 第二步:筛选研究对象。 在选择研究对象时应考虑:课题研究的对象是谁,如何选择研究对象,是随机取样还是非随机取样,样本的大小与规模如何,样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总体。微型课题研究的对象一般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因此选择对象不仅与问题典型与否有关,更与师生良好的沟通、足够的热忱密切相关。 第三步,设计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是研究的蓝图、路线图,愈详细愈便于实施。方案形成的过程是教师理清研究思路的过程,是督促研究者在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和调节研究行为的主要依据和主要手段。对解决什么问题(课题);期望获得什么结果(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步骤要明确分几个阶段进行研究,每个阶段做什么、谁去做、怎么做、什么时候做、要达到什么效果、如何考评等都要很清楚);假设采取了设想的步骤和方法可能会带来哪些结果(假设);自己要向别人提供什么样的经验和成果(成果)等都要阐述清楚。使“微型课题”研究有内容、有目的、有方法、有步骤、有措施、有效果,切实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第四步:进入研究情境。 对情境进行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自身进行教学活动、了解研究对象的过程。这是教师获得真实资料的第一来源。对于微型课题中的个人研究,自己就是教学情境的组成部分,自然可以得到原汁原味的资料;小组研究,可以通过设计教学方案、备课、听课、评课等教研获得资料。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与探究的过程,总结、反思是教师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的起点,对问题的求证是教师进行研究的本质。因此,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以反思、批判的襟怀走进课堂,以探究、改革的姿态开展教育教学。 微型课题是以“行动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为基本方式的,在目的方面属“应用性” 研究,在内容方面属“实践性” 研究,因而,研究方法以实证的方法为主,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分析法等。 第五步:分析研究资料。 微型课题研究离不开对具体教学问题的分析、研究。这个过程既是教师进行反思的过程,又是教师与这些教学现象、事件进行对话的过程。教师每一次分析、研究资料的过程,都是与文本进行新一次的对话,都会产生新的认识和感悟,进而形成合理的意义解释和问题解决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将搜集到的资料编排成有序的现象、事件,要让材料说话,让结论在动态教学与分析研究中生成。研究资料包括基础性资料、过程性资料、结果性资料,具体有:课题申报表;课题研究计划或方案;主题阅读资料、文献查阅资料、读书笔记;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故事、教学日记、听课笔记、评课稿、课堂教学实录、访谈记录;学生日记、经验体会、集体公约、活动照片;调查问卷及报告;家长活动及评价资料;研究小报告;交流及发表的文章、教师沙龙评价;其他如图表、录音、录像、实物等一切可反映过程的资料。

课题研究的常用方法

课题研究的常用方法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法 1.观察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研究对象进 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掌握材料,正确理解研究对象。 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3)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 (4)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6)规定统一性标准 为了增加观察的客观性,为了便于衡量和评价各种现象,为了易于用数量来表达观察的现象,为了使观察结果可以核对、比较、统计和综合,必须事先考虑自己的观察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并对每一因素规定出统一的标准。每次观察或观察同一现象的不同观察者,要坚持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 (7)逐段提出观察提纲 在观察计划的基础上,应对每次或每段(几次同一性质上一内容的观察组成一段)观察提出具体提纲,以便使观察者对每一次观察的目的、任务和要获得什么材料非常明确。观察提纲可以包括本次观察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且应当在前一次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来。亦可采用表格的方式,以便于分类统计。 观察实际过程,加以分析研究,得出某种结论。也许可以形成某个研究课题。 二、调查法: 同样是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必要时候可以结合历史研究法和实验法配合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