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湖北高考复读生新政策方案及录取政策规定.doc

年湖北高考复读生新政策方案及录取政策规定.doc

年湖北高考复读生新政策方案及录取政策规定.doc
年湖北高考复读生新政策方案及录取政策规定.doc

2020年湖北高考复读生新政策方案及录取

政策规定

2020年湖北高考复读生新政策方案及录取政策规定

更新:2019-07-29 14:27:56

湖北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和家长纷纷开始研究志愿填报,也有部分考生对成绩不满意,考虑“复读”,明年再考。那么2020年湖北高考复读政策是如何规定的呢,湖北高考复读招生录取政策有没有变化?本文为你整理了关于湖北高考复读政策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0年湖北高考复读政策,官方暂未公布详细条例,但是应该与2019年复读生政策没有太大变化,考生可以参考2019年湖北高考复读政策。

1.复读生在高考录取分数线上的要求

各省市的教育考试部门明确规定,高考复读生在参加高考和录取的过程中不得出现高考减分录取的情况,对待高考复读生的录取政策要和普通的应届毕业生一样,在对待少数民族高考复读生的政策上,同样存在加分政策,不得以任何形式歧视高考复读考生。

2.部分院校会对高考复读生的录取有所限制

虽然高考复读生和普通的高考生没有过分的区别对待,但是在某校高校的录取政策上,也会有明确规定不招收高考复读生的

院校,这一点需要高考复读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院校时留心注意。比如一些军事类的院校、国防生和部分高校的保送生在录取时有明确规定不招收高考复读生。

3.高考复读生同样可以报考香港的大学院校

复读生高考政策和普通的应届高考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在选择报考的大学院校时,只要复读考生的分数达到了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要求,高考复读考生也同样可以报考香港的高校。

2019年湖北高考复读政策

1、2018年湖北省实行高考改革政策后,考生仍然可以选择复读。

2、首先高考改革没有限制复读生参加高考的政策。其次如果是2018年开始从高中一年级新生实行高考改革,就要在2021年高考才会按照新的高考改革方案高考。也就是说,在2019年和2020年仍然是要按照原来的模式高考的,这两年复读考生参加高考都没有任何变化。

湖北高考改革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制度

1.普通高考录取成绩构成。2021年起,普通高考录取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基本依据。

2.高校招生录取的科目要求。高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分学科类(专业)自主确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招生学校或学科类(专业),考生在报考该校或该学科类(专业)时无科目限制。高校提前公布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录取参考办法,使用情况必须规范、公开。

八省联盟2021届高三湖北省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卷(一)语文 学生版

八省联盟·湖北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卷(一) 高三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 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自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提出"维护网络主权",到第二届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世界互联网大会已成为超越全球东西方、南北方等级结构,团结世界各地的国际组织、国家政府、企业与社会力量,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重要舞台。今年,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表达了利用技术促进发展的基本判断,旗帜鲜明地倡导"共同发展"价值,为反思历史、检视当下、走向未来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回望历史,全球互联网兴盛于后冷战时期的全球化时代,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建构互联网格局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得益于技术与商业上的单极优势,跨国市场力量在互联网领域中与多元势力接触勾连、融合嬗变,壮大了发达国家与跨国资本之间政商合一的基础性霸权能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强调个体权利的"互联网自由"和超越国家疆城的"全球网络公域"的霸权话语,成为指导全球互联网治理的默认理念。 全球互联网极大激发了社会传播能力,但是这个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格局充满着悖论。一方面,互联网的跨界发展嵌入在传统、现代、后现代相混杂的整体政治经济格局中,延续着不均衡、不对等、不具代表性的全球秩序。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主导的霸权话语却推崇同一性的发展与治理模式,漠视全球各地差异化的历史文化与发展诉求,其结果是该话语体系与现实层面的断裂,既无法反映也无法解决全球范围内日益尖锐的危机和抗争。尤其是在经历 2008年爆发的数字化衰退、2013年的斯诺登事件以及西方右翼势力抬头等一系列危机之后,美国自八十年代起向全球推广的方案已遭受全面冲击。 当然,即便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高峰时刻,以经济技术全球主义为论调的宏大叙事,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广大发展中国家与社会的主体性。以中国为例∶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以务实姿态采取"博弈式融合"方式参与由跨国机构、国际产业链、基础设施、网络公众共同组成的全球互联网,但又辩证地在物质、体制、观念层面保留关键性的自决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大国也非常重视互联网蕴含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并试图修改"中心一边睡"的传统传播秩序。但是,在以硅谷企业为主导的网络空间全球版图中,中国所培育的具有国民精神的互联网领域可谓在全球独树一帜。 检视当下,全球互联网格局处于充满可能的转折点。截至 2019 年,全球已有超过半数人口上网∶亚洲地区拥有全球最大的网民数量,北美与北欧在接入率上仍然领先,非洲大陆正体验着全球

湖北省高考改革方案正式颁布(全文).doc

湖北省高考改革方案正式颁布(全文) 湖北省高考改革方案正式颁布(全文) 近日,湖北省教育厅正式出台《湖北省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湖北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开始启用,在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正式实施。 考试怎么考 不分文理,语数外全国卷,自选3科目本地卷 2021年起,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不分文理科,取消文理综合科目考试。 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和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总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以等级分计分,录取时各科折算为100分。 语数外考试采用全国卷,计入总成绩的3个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将由湖北省统一组织考试。 外语可以考两次,高分计入总分

根据方案,2021年起,考生可以参加两次外语考试,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高考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力测试。每年举行两次,一次为六月全国统一高考的外语考试,一次根据教育部规定时间进行。考生最多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须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口语考试,其成绩作为录取参考。 高考与招生分开,两条路进高职 湖北省将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过去普通高中毕业生主要通过全国统一高考、中职毕业生主要通过高职统考进入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办法,今后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可以选择两条路径读高职:普通高中毕业生可以通过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适应性测试,中职毕业生主要通过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测试进入高职院校,通过分类考试进入高职院校的招生方式将成为主渠道。 新政怎么推 今年起部分市州先试点再推广 春季学期,在部分市州高一学生中开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从秋季学期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将开始全面实施;2017年在部分市、州高一入学新生中开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点,两项试点均不与当年录取挂钩。 2018年在高一入学新生整体实施,全面实行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 2021年,实现“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即依据全国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

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新高考三诊数学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新高考三诊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正项等比数列{}n a 中,153759216a a a a a a ++=,且5a 与9a 的等差中项为4,则{}n a 的公比是 ( ) A .1 B .2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 ,q 0>,运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和通项公式,以及等差数列的中项性质,解方程可得公比q . 【详解】 由题意,正项等比数列{}n a 中,153759a a 2a a a a 16++=, 可得222 337737a 2a a a (a a )16++=+=,即37a a 4+=, 5a 与9a 的等差中项为4,即59a a 8+=, 设公比为q ,则()2 237q a a 4q 8+==, 则q = 负的舍去), 故选D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中项性质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合理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方程思想和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2.已知命题p :“关于x 的方程240x x a -+=有实根”,若p ?为真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为31a m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 )1,+∞ B .()1,+? C .(),1-∞ D .(],1-∞ 【答案】B 【解析】 命题p :4a ≤,p ?为4a >,又p ?为真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为31a m >+,故3141m m +>?> 3.已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是

(完整版)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 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总体部署,自2009年秋季开始,湖北省普通 高中起始年级全面实施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 通知》(鄂政办发[2009]63号)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结合湖北省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本方案将于2012年开始试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考试方针,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加强对高校招生考试、录取和学生综合评价的统筹,逐步形成分 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要努力把握湖北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遵循教育规律办好高考,适应湖北省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发展的需要,适应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热切期待,并充分考虑社会的认可度与承受力。 二、改革主要内容 (一)进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在稳定国家统一考试科目设置的基础上,重点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以高等学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素质和能力考核为核心,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考试内容坚持科学性、导向性、规范性和基础性的 统一。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增加应用型、能力型和开放型的试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 维习惯,引导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二)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按照统一规则、统一标准、客观公正的原则建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与学业成就、体育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 性与创新六个维度综合评价学生。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采用写实性评价的方式,全面、真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确保可信可用,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从2009年入学的高中生开始,基础教育部门向普通高等学校提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 价报告单,作为高校选拔新生参考依据。(政策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 化高校招生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 (三)进一步推进高校选拔录取方式改革

2021年八省联考湖北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

2021年湖北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化学 1. 科学佩戴口罩对防控病毒疫情有重要作用,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的主要原料为聚丙烯树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聚丙烯结构简式为 B. 由丙烯合成聚丙烯的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 C. 聚丙烯为热塑性合成树脂 D. 聚丙烯在自然环境中不容易降解【答案】B 【解析】A.聚丙烯由丙烯(CH2=CHCH3)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结构简式为,A正确; B.聚丙烯由丙烯(CH2=CHCH3)通过加聚反应制得,B错误; C.由聚丙烯的结构可知聚丙烯为线型结构,具有热塑性,C正确; D.聚丙烯结构中化学键为单键,不易被氧化、不能水解,因此聚丙烯在自然环境中不容易降解,D正确; 答案选B。 2. 14 6C衰变反应为14140 6z-1 C X+e ,其半衰期(反应物的量被消耗到其初始量的一半需要 的时间)为5730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4 6C与14 z X互为同位素 B. 14 6C与14 z X的中子数相同 C. 12 6C和14 6 C的价层轨道电子数相差2 D. 某考古样品中14 6C的量应为其11460年前的 1 4 【答案】D

由141406z -1C X+e →,可知z=7,X 为N ,因此14140 67-1C N+e →。 【解析】A .z=7,146C 与14 z X 质子数不相同,不互为同位素,A 错误; B .146C 与14 z X 的中子数分别为14-6=8、14-7=7,中子数不同,B 错误; C .126C 和14 6C 的核外电子数均为6,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价层轨道电子数相同,C 错误; D .根据半衰期的定义,某考古样品中14 6C 的量应为其5730年前的 1 2 ,为5730×2=11460年前的 1 4 ,D 正确; 答案选D 。 3. 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1molH S 分子中,S 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为A 4N B. 标准状况下,2.24L 环己烷的 分子数为A 0.1N C. -1 1L0.01mol L 溶液中, 和 的离子数目之和为 A 0.01N D. 电极反应-+ 41-x 4LiFePO -xe =xLi +Li FePO ,每转移1mol 电子释放A 2N 个+Li 【答案】A 【解析】A .H 2S 中S 的价层电子对数=2+6-21 2 ?=4,因此21molH S 分子中,S 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为A 4N ,A 正确; B .标准状况下,环己烷不是气体,因此无法计算,B 错误; C .-1 1L0.01mol L 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 、 的总物质的量为0.01mol ,因此和 的离子数目

年内蒙古高考改革最新计划解读.doc

2018年内蒙古高考改革最新方案解读 面对高考改革新政策,考生和家长应该怎么做? 【内蒙古高考改革时间及方案解析】 各省执行时间改革亮点 内蒙古2021年1、2018年高考综合改革启动 2、2021年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实施。 浙江:分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三个录取分数线。 2、取消本科内部所有录取批次的省份 上海:只设本科一个分数线; 山东、海南:文理科各一个分数线。 3、本科内部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的省份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黑龙江、辽宁、江苏、福建、河南、江西、安徽、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共21个省市自治区。 4、本科内部三个批次未合并 吉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共计6个省市自治区。 【新高考有哪些变化】

从各地公布的方案来看,总体改革方向大体一致,绝大多数省份明确要改革高考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而多地也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出台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办法。 1、文理不分科 在高考新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趋势,高考科目“33”也成众多省份未来高考的新模式。 2、多地实行“33”模式 “33”模式是指,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值得注意的是, 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在分值设置上,绝大多数省份明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学生自选3门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合计750分。不过,上海、西藏有所不同,明确3门选考科目每门70分,高考成绩总分满分660分,此外,江苏高考科目分值尚未最终确定,但明确比现行的480分要高。海南要求以每个科目原始分转换后的标准分呈现考生成绩,这是目前仅有采用标准分这一计分方法的省份。

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新高考数学最后模拟卷含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新高考数学最后模拟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3,4}A =,集合{},2B m m =+,若{2}A B =I ,则m =( ) A .0 B .1 C .2 D .4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2m =或22m +=,验证交集后求得m 的值. 【详解】 因为{2}A B =I ,所以2m =或22m +=.当2m =时,{2,4}A B =I ,不符合题意,当22m +=时,0m =.故选A.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集合的交集概念及运算,属于基础题. 2.函数()2sin()f x x ω?=+(0,0)ω?π><<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若5AB =,点A 的坐标为(1,2)-,若将函数()f x 向右平移(0)m m >个单位后函数图像关于y 轴对称,则m 的最小值为( ) A .12 B .1 C .3π D .2 π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象以及题中所给的条件,求出,A ω和?,即可求得()f x 的解析式,再通过平移变换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求得m 的最小值. 【详解】 由于5AB =,函数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4, 所以函数()f x 的半个周期32T =,所以263 T ππωω==?=,

又()1,2A -,0?π<<,则有2sin 123π?? ?-?+= ???,可得56π?=, 所以()()52sin 2sin 2cos 1363 323f x x x x ππππππ????=+=++=+ ? ?????, 将函数()f x 向右平移m 个单位后函数图像关于y 轴对称,即平移后为偶函数, 所以m 的最小值为1, 故选:B. 【点睛】 该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根据图象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要求熟练掌握函数图象之间的变换关系,属于简单题目. 3.已知椭圆22y a +2 2x b =1(a>b>0)与直线1y a x b -=交于A ,B 两点,焦点F(0,-c),其中c 为半焦距,若△ABF 是直角三角形,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2 C .14 D .14 【答案】A 【解析】 【分析】 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求出交点A ,B 两点,利用平面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得到关于,,a b c 的关系式,解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联立方程22 22 11y x a b y x a b ?+=????-=??,解方程可得0x y a =??=?或0x b y =-??=?, 不妨设A(0,a),B(-b ,0),由题意可知,BA u u u r ·BF u u u r =0, 因为(),BA b a =u u u r ,(),BF b c =-u u u r , 由平面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可得,0b b ac ?-=, 因为222b a c =-,所以a 2-c 2=ac , 两边同时除以2a 可得,210e e +-=, 解得 e=2 或12e -=,

各地高考改革方案

各地高考改革方案 篇一:XX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 XX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 XX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已出台!高考又迎来新的改革方案,那么到底带来了哪些变更以及最新消息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正式出台的XX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赶紧收藏吧。 高考改革新方案XX最新消息:23省份公布高考改革 考试 ——“6选3”模式成主流 5月17日,《重庆市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公布。根据此方案,重庆从2018年入学的高中新生开始,高考总成绩由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考试不分文理科。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普通高校专业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中自主选择确定。 自XX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各地先后出台本地区改革实施方案。截至

目前,全国已有天津、北京、青海、上海、江苏、浙江、海南、西藏、宁夏、广西、广东、甘肃、黑龙江、辽宁、贵州、河北、山东、湖南、贵州、江西、吉林、山西、重庆等23个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出炉。 从考试变化分析,上述23个省份均在改革方案中明确将推行“3+3”模式,除语数外之外,3门选考科目中,“6选3”模式成主流,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西藏的统一高考科目较为特殊。从2021年起,西藏的统一高考科目分两类:执行A类课程计划的考生,统一高考科目为汉语文、藏语文、数学、外语4门,汉语文和藏语文各按50%计入总分,以语文科目成绩呈现;执行B类课程计划的考生,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 考题 ——外语“一年两考”被普遍推行 本轮高考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力求破除“一考定终身”,有些科目考试也从一次考试变成多次考试。

2020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2020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A项“因此圣人作乐时要将自己的意见与天道相融合”说法错误,材料一第5段;B 项“他继承了殷商的礼乐形式”错误,原文说:“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D项,材料三第一段,文中原句是“现在,人们已认识到世界发展……便是最好的例证”可知“大力发掘、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在,人们已认识到世界的发展……才能出现一个和谐的世界”的例证。) 2.C(“古代的人们”错,原文是“孔子等儒家”) 3.A(材料二的主旨内容应该是礼乐文明的源远流长及其功能作用。B项“只要……方可”表述错误;C项在陈述论据中,“形成”非孔子所为,孔子只是在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方面作出了贡献;D项不符合材料二主旨内容。) 4.①对比论证:现在,文化的内容已愈扩展广义狭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均包含,人们也认识到世界的发展,允许文化的多元化存在;而古代侧重是精神层面,尤其着眼在“化”字上。 ②引用论证:文中引用文献《周易?贲卦》的彖辞、晋代人干宝的注解。 ③举例论证:如旅游文化、饮食丈化、服饰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文化”本来就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文化和自然物、自然存在相对而言,举凡人类劳动所创造的一切成果,无不可称之为“文化”。如“原始文化”、“旧石器文化”。(答对论证方法1分,有对应的分析1分;3点答出其中两点给4分) 5.同意第二种看法。(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最后一段) 理由①传统文化有正负两面:有精华、积极向上的内容;也有糟粕、落后腐朽的东西; ②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由此,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同时扬弃其中的糟粕,克服其消极的影响,这样才有利于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切合现代生活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表明正确立场得1分,指出传统文化的两面性2分,答出态度与认识得3分,共6分。) 6.C(理解一句诗,要观照全诗。从全诗来看,“密合的蚌壳”之所以“密合”,是因为“珠”的主动选择,它“紧敛住自己的/光,不在不适当的时候闪露”,只有等到带着“真挚和热望”的“觅珠人”,它才会“揭起”“隐蔽的纱网”,“投进一个全新的世界”。据此判定C项不正确。) 7.D(“孤独忧伤”解析错误,这首诗清新、明朗、热情,在这里,没有迷惘困惑和忧伤孤独。尽管诗中的两个意象只有形态上的象征造型,并无内涵的确切指定,但至少可以读出诗人拥抱生活、献身新事业的热情和憧憬。) 8.①“急促”,是在“寻觅”的过程中急躁、耐不住性子的表现; ②“踌躇”,是在“寻觅”的过程中犹豫彷徨的表现; ③这两种人都不是珠要等待的人,都不是能发现珠的真正价值的人,这也与带着“真挚和热望”的“觅珠人”作对比的。 解析:对这两行诗的理解,需要有整体意识,要先找到与它们对应的诗句。“它倾听四方的脚步/有的急促,有的踌躇”,“珠”的态度是“紧敛住自己的/光,不在不适当的时候闪露”;而到了最后,“珠”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它知道觅珠人正从哪一方向/带着怎样的真挚和热望/向它走来”,可见这才是“珠”所等待的真正的“觅珠人”。这就与前面“它倾听四方的脚步/有的急促,有的踌躇”形成了对应,是我们理解的依据。)(能准确地理解“急促”和“踌躇”的涵义各2分) 9.答:珠的心理流程——①前三句是对幸福的真谛的彻悟②“许多天的阳光……所有”是经

2018学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 2018-11-15国家关于测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测试招生制度改革。 12月16日,教育部又发布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实施意见》、《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此后还将陆续发布自主招生及高考加分的相关意见。 各省市区高考方案有何新变化?今后各省高考怎么考?制度网特地为您搜集整理了XX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北京:2017年高考政策暂不调整XX年高考改革方案尚未确定此前北京市教委对媒体表示,将按照教育部的总体部署,结合北京实际,适时出台改革实施方案。 另外,由于高考改革的首批试点地区不包括北京,因此,北京高考政策暂不调整。 今年的新高一学生在2017年高三毕业时仍按现在的高考方式进行。 另外,北京市教委针对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XX高考方案进行了回应,辟谣新方案还未确定。 此前媒体报道北京市高考将出现四个重大变化,其中包括考后填志愿、志愿填报"大平行"、调整四项加分政策,以及将自主招生挪至高考后进行等内容。

目前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正在广泛调研和初步起草过程中。 上海:3+3模式不分文理外语可考两次①不分文理②外语有两次测试机会③除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中选考3门,选考5月测试④语数外每门150分;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每门最高70分,最低40分,总分660分⑤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⑥XX级高一开始实施。 浙江:3+3模式外语和选考均可考两次①不分文理②除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门中选3门③外语和选考有两次测试机会,成绩两年有效④语数外每门150分,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每门最高100分,总分750分⑤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⑥XX级高一开始实施。 广东:广东高考模式未来三年沿用"3+综合"模式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近日通过微博"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网友互动时明确表示,明年广东高考不会改革。 目前在读的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仍继续执行原来的高考方案,即3+综合”方案,而且未来三年都将沿用现有的"3+综合"测试模式。 江苏:江苏高考改革新方案明年8月将报批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表示,早在XX年,江苏已经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对高考制度改革的探索:减少测试科目、全面衡量高中阶段学业水平、逐步增加高校在录取过程中的自主权,"对照现在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的原则和内容,江苏现行高考方案是总体符合的。

广西高考改革新方案.doc

2018年广西高考改革新方案 面对高考改革新政策,考生和家长应该怎么做? 【广西高考改革时间及方案解析】 各省执行时间改革亮点 广西2022年1.广西统一高考科目将不再分文理科。 2.实行“3+3”模式; 3.外语一年两考。 【各省份录取批次改革类型】 1、取消所有录取批次的省份 浙江:分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三个录取分数线。 2、取消本科内部所有录取批次的省份 上海:只设本科一个分数线; 山东、海南:文理科各一个分数线。 3、本科内部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的省份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黑龙江、辽宁、江苏、福建、河南、江西、安徽、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共21个省市自治区。 4、本科内部三个批次未合并

吉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共计6个省市自治区。 【新高考有哪些变化】 从各地公布的方案来看,总体改革方向大体一致,绝大多数省份明确要改革高考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而多地也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出台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办法。 1、文理不分科 在高考新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趋势,高考科目“3 3”也成众多省份未来高考的新模式。 2、多地实行“3 3”模式 “3 3”模式是指,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在分值设置上,绝大多数省份明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学生自选3门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合计750分。不过,上海、西藏有所不同,明确3门选考科目每门70分,高考成绩总分满分660分,此外,江苏高考科目分值

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新高考数学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新高考数学第一次调研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双曲线22 1x y a b +=的一条渐近线为2y x =-,且一个焦点与抛物线24x y =的焦点相同,则此双曲 线的方程为( ) A . 2 25514 x y -= B .2 2 5514 y x - = C . 2 25514 y x -= D .2 2 5514 x y -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求得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可得双曲线方程22 1y x b a -=-的渐近线方程为y =,由题意可得4b a =-,又21c =,即1b a -=,解得a ,b ,即可得到所求双曲线的方程. 【详解】 解:抛物线2 4x y =的焦点为() 0,1 可得双曲线()22 10,0x y b a a b +=>< 即为22 1y x b a -=-的渐近线方程为y = 2=,即4b a =- 又21c =,即1b a -= 解得15a =- ,45 b =. 即双曲线的方程为2 25514 y x -=.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求双曲线的方程,属于中档题. 2.已知复数z 满足()11z i i +=-(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虚部为( ) A .i - B .i C .1 D .1- 【答案】D 【解析】

根据复数z 满足()11z i i +=-,利用复数的除法求得z ,再根据复数的概念求解. 【详解】 因为复数z 满足()11z i i +=-, 所以()()() 2 11111i i z i i i i --== =-++-, 所以z 的虚部为1-.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概念及运算,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3.函数y = A ,集合(){} 2log 11B x x =+>,则A B =I ( ) A .{} 12x x <≤ B .{} 22x x -≤≤ C .{} 23x x -<< D .{} 13x x <<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定义域得集合A ,解对数不等式得到集合B ,然后直接利用交集运算求解. 【详解】 解:由函数y = 得2 40x -≥,解得22x -≤≤,即{}22A x x =-≤≤; 又()22log 11og 2l x +>=,解得1x >,即{} 1B x x =>, 则{} 12A B x x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交集及其运算,考查了函数定义域的求法,是基础题. 4.已知 || 23 z z i =-(i 为虚数单位,z 为z 的共轭复数),则复数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i,(,)z a b a b R =+∈,由||23z z i =-,得2i=(2)i=3 z a b --+,利用复数相等建立方程组 即可.

2021届八省联盟高三湖北省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卷(一)数学试题教师解析版

八省联盟·湖北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卷(一)高三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312ai i b i +-=-(,a b ∈R ,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a bi +=() B.4 D.5 2.已知集合{} 2 54|0A x x x =-+≤,{}|21,B x x k k ==+∈Z ,则A B =() A.{}2,4 B.{}1,3 C.{}2,3 D.{}1,2,3,4 3.现把5名扶贫干部分到3个村庄,每个村庄至少分一人,其中甲、乙二人必需分在一起,则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 A.24种 B.30种 C.36种 D.48种 4.已知平面上三个不同的点M ,F ,P ,若2 MF MP MP ?=,则() A.PM PF ⊥ B.PM MF ⊥ C.0PM PF ?< D.0PM PF ?> 5.如果3个正整数按照自身顺序或者经过调整顺序可以组成一个等比数列,则称这3个数为一组“等比数”(如:()1,2,4与()4,2,1视为一组“等比数”).从1,2,3,4,5,6,7,8,9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则这3个数构成一组“等比数”的概率为() A. 1 42 B. 128 C. 121 D. 584 6.直线:10l mx y m +--=被圆2 2 :4240C x y x y +-+-=所截得的弦的长度的最小值为() A.4 B.5 C.6 D.3 7.将函数()sin 0,02y x πω?ω??? =+><< ?? ? 的图象向左平移 6 π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2 2cos y x =,若()sin y x ω?=+图象与y a =图象在[)0,x π∈上有两个不同交点()1,x a ,()2,x a ,则12x x +的值为() A. 3 π 或π B. 43 π 或π C. 3 π或43π或π D. 3 π或43π

2020-2021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上)收心物理试卷(9月份) (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上)收心物理试卷(9月 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 1.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牛顿等许许多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选 项中符合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的是() A. 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B. 两匹马拉车比一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则速度就越大 C. 把手中皮球由静止释放后,球将加速下落,说明力改变了皮球的惯性 D.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 时的“自然状态” 2.下列位移?时间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3.如图所示,轻质弹性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小球静止时 弹性绳竖直。现对小球施加一个水平力,使其缓慢移动至弹性绳与竖直 方向成60°,若弹性绳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绳原长为x0,则此过程 中小球上升的高度为() x0 A. 1 4 x0 B. 1 2 x0 C. 1 3 D. x0

4.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制成的,用其指针张角的大小来定性显示其金属球与外壳之间的电 势差大小.如图所示,A、B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金属板,D为静电计,开始时开关S闭合,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为了使指针张开的角度减小些,下列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 A. 断开开关S后,将A、B两极板分开些 B. 断开开关S后,增大A、B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C. 保持开关S闭合,将A、B两极板靠近些 D. 保持开关S闭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 5.两小球A、B分别从倾角为α1=37°、α2=53°的斜面顶端,以相同的初速度v0水平抛出,最后 都落到斜面上,空中飞行时间分别为t1、t2,不计空气阻力,则有() A. t1:t2=3:4 B. t1:t2=4:3 C. t1:t2=9:16 D. t1:t2=16:9 6.如图所示,小明和同学在橡胶轮胎上从倾斜平滑雪道上静止开始沿直线下滑。 若橡胶轮胎和雪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小明和橡胶轮 胎在下滑过程中() A. 加速度变大 B. 相等时间内速度增量相同 C. 相等时间内下滑位移相同 D. 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差变大 7.如图,在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等量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有正方形 的四个顶点A、B、C、D,O为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已知A、C两点 电势相等,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点电荷在A、B、C、D 四个点所在的平面内,则() A. O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B. 两个点电荷一定在对角线BD上

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新高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新高考数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椭圆C :()22 2210x y a b 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点()11,P x y ,()11,Q x y --在椭 圆C 上,其中1>0x ,10y >,若22PQ OF = , 113 QF PF ≥,则椭圆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A .10,2?? ????? B .( 2?? C .12?? ? ?? D .( 1??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22PQ OF =可得四边形12PFQF 为矩形, 设1PF n =,2PF m =,根据椭圆的定义以及勾股定理可得 ()22242c m n n m a c =+-,再分析=+m n t n m 的取值范围,进而求得( )222422c a c <≤-再求离心率的范围 即可. 【详解】 设1PF n =,2PF m =,由1>0x ,10y >,知m n <, 因为()11,P x y ,()11,Q x y --在椭圆C 上,222PQ OP OF ==, 所以四边形12PFQF 为矩形,12=QF PF ; 由 11QF PF ≥, 1m n ≤<, 由椭圆的定义可得2m n a +=,2224m n c +=①, 平方相减可得( )22 2mn a c =-②, 由①②得() 22222 42c m n m n mn n m a c +==+-; 令=+m n t n m , 令m v n ?= ∈???? ,

八省联盟2021届湖北省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卷(一)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八省联盟2021届湖北省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卷 (一) 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新冠疫情初步控制后,我国许多城市发展了极具特色的"地摊经济"。数据显示,全国"地摊经济"占比较大的城市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据此完成1~3 题。 1.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后,地摊经济能迅速涌现的主要原因在于①网购物流中断 ②创业门槛低③失败风险低④国家政策支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 当前背景下,我国发展地摊经济,有助于 A. 创建城市文化,增加居民幸福感 B. 提供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C.分散市中心人口,改善人居环境 D.吸引人口迁入,扩大城市规模 3.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地摊经济"占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 执法宽松,市场环境好 B. 临近港澳,产品市场大 C. 流动人口多,消费量大 D. 经济发达,人均消费高 油菜籽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主产于长江流域。江西省南昌市莲塘镇是我国建设较早的油菜籽油加工基地,所产油菜籽油主要供应周边大城市,部分采用铁

最新宁夏高考改革方案解读.doc

2018年最新宁夏高考改革方案解读 面对高考改革新政策,考生和家长应该怎么做? 【宁夏高考改革时间及方案解析】 各省执行时间改革亮点宁夏2022年1.2017年建立普通高中考试招生综合素质档案,在自主招生中使用。 2.2019年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 3.选考科目调整为“6选3”。 4.外语考试一年两考。 【各省份录取批次改革类型】 1、取消所有录取批次的省份 浙江:分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三个录取分数线。 2、取消本科内部所有录取批次的省份 上海:只设本科一个分数线; 山东、海南:文理科各一个分数线。 3、本科内部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的省份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黑龙江、辽宁、江苏、福建、河南、江西、安徽、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共21

个省市自治区。 4、本科内部三个批次未合并 吉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共计6个省市自治区。 【新高考有哪些变化】 从各地公布的方案来看,总体改革方向大体一致,绝大多数省份明确要改革高考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而多地也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出台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办法。 1、文理不分科 在高考新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趋势,高考科目“3 3”也成众多省份未来高考的新模式。 2、多地实行“3 3”模式 “3 3”模式是指,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在分值设置上,绝大多数省份明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学生自选3门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合计750分。不过,上海、西藏有所不同,明确3门选考科目每门70分,高考成绩总分满分660分,此

湖北新高考选考办法已公布:科目选定后不可更改

湖北新高考选考办法已公布:科目选定后不可更 改 湖北新高考选考办法已公布:科目选定后不可更改 2021年起,湖北省将全面实施“新高考”。“新高考”将如何 落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怎么考?什么时候考?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 绩的3个科目如何选择?这些话题成为考生和家长的关注焦点。 昨日,省教育厅发布《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详细介绍了湖北省“新高考”的选考办法,宜昌市夷陵中学校长高 圣奉对此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一考什么?13个科目全考 从2018年入校的高一新生开始,所有高中生都必须参加学业水 平考试。《实施办法》指出,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课程的13个科目,全部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待条件具备时开考)、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个科目,由全省统一组织命题和 考试,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考试,实行网上阅卷。考试安排在标 准化考点进行,实行电子监控。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音乐和美术)、体育与健康4个科目为考查科目,由省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统一制定考试要求,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信息技术、外语等科目待条件具备时 实行全省统一机考。 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实验操作及外语科目听力和口语的考试也纳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具体考试方式和组织形式另行制定和 公布。[解读]何为学业水平考试?高圣奉说,通俗的理解,学业水平 考试就是高中阶段的毕业考试,跟全国统一高考没有关系。目前, 很多学校都会组织学业水平考试,证明学生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业。 关键词二啥时考?每年6月和12月

省教育考试院介绍,全省统考科目每年组织两次考试,分别安排在6月和12月。我省最早在2019年组织首次全省统一的学业水平 考试。2018年,会在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生中选择一定范围开 展学业水平考试试点,积累经验,试点考试成绩不作为高校招生录 取依据。 据悉,学生在高二上学期期末,可首次参加全省统考科目的考试。考试不合格的科目,允许学生参加一次补考。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科 目成绩报告均以“合格、不合格”呈现,不合格人数比例控制在2% 以内。 [解读]是不是考试过了就不用继续学了?高圣奉表示:是的。比 如说,你选的几门课都考过了,那么高二下学期和高三,就不用再 进行这几门课的学习,可以专心备战高考科目。 学业水平考试要考几次?高圣奉称,每位学生只需参加一次学业 水平考试,没有通过的进行一次补考。而且学业水平考试难度并不 会很大,主要以基本知识为主,只要认真学,一般都能考过。 关键词三如何选?选定后不可更改 自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高中不分文理科,考生高 考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 自主选择的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以下简称“选考科目”)成绩组成。 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选考科目,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志向、特长及高校各专业招生基本要求自主选择。 我省要求,学生应在首次参加全省统考科目报名时,就确定好3 门选考科目,选定后不得更改。等以后条件具备时,我省或将允许 考生从6个科目中选择4门参加考试,但必须在参加高校招生录取 填报志愿前,从已考的4门科目中确定3门选考科目,确定后不得 更改。 据悉,高中课程内容由公共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部分内容组成。选考科目的考试内容与其它必考的6科有区别吗?省教育考试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