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肝脏化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常用肝脏化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常用肝脏化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常用肝脏化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及评价共识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肝脏生化试验俗称肝功能试验,是判断有无肝损害、评估肝病严重程度、追踪肝病进展以及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临床检验指标。常用肝脏生化试验主要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胆红素(Bil)、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项目。为帮助临床医生合理应用和正确解释常规肝脏生化试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消化病学分会组织有关临床及检验专家,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认真讨论,形成了《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及评价共识》。

一、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影响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结果的因素诸多。在留取标本的过程中,受血液采集、贮藏方法及是否溶血的影响;在检测过程中,存在不同批次试剂和不同实验室之间的差异;在不同个体存在性别、年龄及人体质量指数等因素的差异;在同一个体存在检测时间及是否进行剧烈运动等生理或病理学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无明显临床症状而仅有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结果轻度异常者,通常不能仅凭1次检测结果就作出诊断或急于进一步作各种检查。临床医师应全面采集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并与实验室技师充分沟通,以作出恰当的评价。

为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对检验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应制定各种管理性、技术性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建立完善的肝脏生物化学试验质量检验保证体系,确保实验室和相关临床科室之间、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无缝衔接,从而控制可能出现的各种误差甚至差错。

临床科室应认真填写检验申请单,嘱咐患者按要求做好准备,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采集、运送和储存标本。检验科应定期进行系统校正(包括仪器、试剂及分析方法等)、质量控制,建立合适的参考区间,对检测结果进行仔细审核后及时发送报告。

在实际工作中,建议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肝脏生物化学试验检测标本宜在早晨空腹时采集,待测时间一般≤3 d。

2.应加强检测质量控制,以保证实验检测的总分析误差不超过正常值上限(ULN)的10%~20%。

3.宜分别设立成年男性和女性的肝脏生物化学试验正常值范围。对儿童及60岁以上人群的肝脏生物化学试验正常值范围也最好有所区别。

4.所有异常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结果均必须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解释。

5.对于偶然发现的或在剧烈活动后出现的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结果异常,应适时重复检测。

6.当仅有单项肝脏生物化学试验指标轻度异常或高度怀疑实验室检查有误时,应及时重复检测。

7.当有2项以上肝脏生物化学试验检测指标出现异常,或某项指标反复或持续异常时,患肝病可能性很大。

二、临床意义及其评价要点

(一)血清转氨酶:血清转氨酶主要包括ALT和AST。ALT广泛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其次为心肌、脑和肾组织。组织中ALT位于细胞质,其肝内浓度是血清中浓度的3000倍,血清半衰期为(47±10)h,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AST主要分布于心肌,其次为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存在于细胞质和线粒体,其中线粒体型AST 活性占肝脏AST总活性的80%左右。正常成人血清AST/ALT比值约为0.8。心肌梗死和

慢性酒精性肝病等情况下AST活性升高以线粒体型为主,血清中AST/ALT比值升高;在病毒性肝炎或其他严重肝病(如肝硬化),若肝细胞损伤加重和(或)累及线粒体,则AST/ALT 值也可明显升高。应注意,服用联苯双酯及其结构类似物的患者也可出现AST/ALT比值升高。

正常情况下,血清ALT和AST浓度低于30~40U/L。在不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按照国际惯例将ALT ULN定为男性40 U/L、女性35U/L。但有调查结果发现,5%~10%的慢性乙型肝炎、15%的慢性丙型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血清转氨酶水平也在此“正常范围”内,因此认为目前的血清转氨酶ULN可能包含了肝脏不正常的人群。此外,由于检测方法不同及定义正常值时参考人群的潜在差异,不同实验室之间使用的转氨酶ULN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转氨酶水平升高”应该是指高于某具体实验室推荐的ULN 水平。

转氨酶水平高低与肝损害的严重程度通常并不完全一致,但划分转氨酶升高程度有利于缩小病因鉴别诊断的范围。转氨酶轻度(<5×ULN)至中度(≤15×ULN)升高可见于多种疾病,见表l。应当结合其他生物化学指标、病原学指标和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分析,见图1。而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15×ULN)仅见于少数疾病,其最常见的病因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缺血性肝炎、急性药物或毒物性肝损害。有时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也可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的活动加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叠丁型肝炎病毒等其他病毒感染、急性布-加综合征(尤其是伴有门静脉血栓者)、肝小静脉闭塞病、HELLP综合征(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肝梗死等疾病。

急性病毒性肝炎及药物或毒物诱导的肝损害患者,其转氨酶水平需数周至数月恢复正常。而在缺血性肝损害(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出血)的患者,只要缺血缺氧状态得到纠正或缓解,其转氨酶水平在达到高峰之后的24h之内可下降50%或以上,7d后可降至正常。转氨酶暂时性升高亦可见于结石引起的一过性胆总管阻塞,在胆管阻塞解除后24-48 h内显著下降。

对于转氨酶升高<2×ULN的患者,如患者无症状,Alb、PT和Bil水平正常,可暂时随访观察。如重复检查证实血清转氨酶仍然升高,则按相应程序进行必要的鉴别诊断和处理,见图1。

推荐意见:

1.血清转氨酶活性升高是反映肝损害的敏感指标。一般情况下,ALT反映肝损害的灵敏度高于AST,但它们的水平高低与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平行,且应注意骨骼肌、

心脏、肾脏等其他组织器官病变也可导致血清ALT和(或)AST活性升高。

2.“转氨酶升高”的含义是高于送检实验室推荐的正常值上限水平。是否修订ALT和AST的ULN,目前尚难统一意见。

3.在以肝细胞损害为主的急性肝损害中,划分转氨酶升高程度,有利于缩小鉴别病因诊断范围。

4.对血清转氨酶水平进行动态监测有助于急性肝损害病程观察和(或)病因鉴别。

5.AST/ALT比值升高有助于诊断酒精性肝病、判断肝损害严重程度及肝病进展情况。

6.依据完整的病史、体格检查和选择性实验室和(或)影像学检查,可以诊断出大多数肝胆疾病或肝外疾病,见图1。

(二)血清ALP和GGT:血清ALP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也可来源于胎盘、肠道或肾脏。妊娠3个月后,胎盘型ALP进入血液循环,可达到正常的2-3倍,并在分娩后持续升高数周。14岁以前的儿童及婴幼儿血清ALP水平高于成年人,青春期男性的血清ALP水平甚至可达成人的3倍。高脂饮食后可使血清ALP水平短暂升高。排除上述生理因素及骨骼疾病,血清ALP明显升高提示肝胆疾病。

血清ALP升高程度与肝胆疾病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大约75%长期胆汁淤积患者的血清ALP显著升高(≥4×ULN)。血清ALP轻度升高(≤3×ULN)对于判断胆汁淤积缺乏特异性,可见于各种类型的肝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动态观察血清ALP活性有助于黄疸病情判断。如果血清中ALP持续低值,则阻塞性黄疸的可能性很小;若血清Bil逐渐升高,而ALP 不断下降提示病情恶化。

导致单项ALP升高或以ALP升高为主的肝生物化学指标异常的病因很多,可见于:①结石或肿瘤所致的胆管部分梗阻;②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早期;③肝脏浸润性疾病,如淀粉样变性、结节病、肝脓肿、肝结核及转移性肝癌;④肝外疾病,如

骨髓纤维化、腹膜炎、糖尿病、亚急性甲状腺炎、胃溃疡;⑤肝外肿瘤,包括骨肉瘤、肺、胃、头颈部和肾细胞癌、卵巢癌、子宫癌和霍奇金淋巴瘤;⑥药物,如苯妥英钠。

GGT分布在多种组织包括肾、胰、肝、脾、心、脑及生精管等多种组织的细胞膜上。血清GGT升高主要见于肝胆胰疾病。GGT的临床价值在于它有助于判断ALP升高的组织来源,因为GGT活性在骨病时并不升高。血清GGT水平升高也见于服用巴比妥类药物或苯妥英钠的患者,以及酗酒或酒精性肝病,亦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后等疾病状态。

推荐意见:

1.排除正常妊娠和生长期等生理因素以及骨骼疾病,血清ALP明显升高提示肝胆疾病。

2.GGT和ALP同时显著升高,强烈提示ALP升高来源于肝胆疾病。

3.血清ALP明显升高提示胆汁淤积相关疾病,血清ALP活性轻度升高则亦可见于其他肝脏疾病。

4.单项ALP升高或以ALP升高为主的肝生物化学指标异常可见于多种情况,需要结合转氨酶、血清Bil、GGT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见图2。

(三)血清Bil:Bil代谢功能的常规检测主要包括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又称结合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1Bil,又称非结合胆红素)。其中,血清IBil水平的增高源于生成过多、摄取或结合过程障碍;而DBil水平增高则可能由于分泌减少或逆行渗漏所致。肝细胞生成Bil的限速步骤是DBil分泌人毛细胆管,因而肝细胞功能严重低下会导致以DBil 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

在肝胆管疾病的恢复后期,几乎所有的DBil都以与Alb结合的大分子形式存在,形成δ胆红素,使原有DBil的半衰期(4 h)延长至接近Alb的半衰期(12~24 d),导致血清Bil水平缓慢下降,并且出现血清DBil升高而尿Bil阴性征象。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因,见表2。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血清Bil和体内TBil含量的关系。水杨酸、磺胺类药物及游离脂肪

酸等物质可以加重黄疸;而血清Alb浓度升高(如血液浓缩),则能使Bil暂时从组织向血液循环转移,减轻黄疸。血清标本经日光照射1 h后,TBil测定值增高30%,光照对IBil的影响大于DBil,室温下避光保存其稳定性可达3 d。

由于肝脏清除Bil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储备,故TBil不是评价肝功能异常的敏感指标。即使在中度至重度的肝实质损害,部分或短暂的胆总管梗阻,其血清Bil浓度亦可正常。TBil 升高的程度对黄疸病因诊断的价值不大,但其大致规律为:①一般程度的溶血很少能使血清Bil值超过5×ULN(85.5 mmol/L);②肝实质疾病或胆管结石所致的不完全性肝外胆道梗阻,较胆总管的恶性梗阻所致血清Bil浓度低;③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血清Bil浓度越高,经组织学证实的肝细胞损害越重、病程越长;④在酒精性肝炎患者,血清Bil浓度超过5 ×ULN是预后不良的表现;⑤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Bil水平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⑥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Bil常较高,且呈进行性升高,每天上升≥1 ×ULN,达到或超过10×ULN;也可出现Bil升高与ALT和AST降低的所谓“胆酶分离”现象。

将TBil升高分为DBil升高和IBil升高,有利于鉴别诊断。当TBil升高≥1.5×ULN,DBil/TBil<20%时,称为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其常见病因诊断,见表2。对于单纯性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如能除外溶血性贫血,Gilbert综合征是最常见疾病。在多数情况下,血清DBil升高提示肝胆疾病,但难以准确区分肝细胞性和胆汁淤积性(包括梗阻性)黄疸,需要结合血清转氨酶、ALP等其他肝脏生物化学试验指标综合分析,见图3。

对于单纯性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应考虑Dubin-Johnson综合征、Rotor综合征。

推荐意见:

1.血清Bil测定标本应避免光线照射,室温下避光保存可以保证标本的稳定性。

2.TBil不是评价肝功能异常的敏感指标,其升高程度对判断黄疸病因诊断的价值不大。

3.肝细胞功能严重低下会导致以DBil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血清Bil水平进行性升高提示病情加重或预后不良。

4.高胆红素血症的鉴别诊断需要结合其他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见图2。

5.对单纯性高胆红素血症者,应考虑先天性Bil代谢异常如Gilbert综合征、Crigler-Najjor 综合征(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及Dubin-Johnson综合征、Rotor综合征(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

(四)血清Alb和血浆PT:Alb是血浆含量最多的蛋白质,肝脏是其惟一的合成部位。血浆Alb半衰期较长,约为20 d,每天约4%被降解。任一时间点的血清Alb水平反映了此时其合成与降解的速度及其分布容量。低Alb血症通常反映肝损害严重、Alb合成减少,常见于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患者,肝硬化腹水时血清Alb浓度降低尚与此时分布容积增大有关。低Alb血症并无肝病特异性,尚可见于蛋白质丢失(肾病综合征、烧伤、蛋白质丢失性肠病)、Alb转化增加(分解代谢状态、糖皮质激素)和蛋白质摄入减少(营养不良、极低蛋白饮食)以及慢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等。

血浆PT是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的时间,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较为灵敏和最常用的筛选试验,可反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PT检查结果以秒(s)表示,通常将PT超过正常对照4 s作为截断值,用于评价急性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根据血清Bil、Alb和PT等制定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可正确判断慢性肝病的预后,并有助于手术风险的估测。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表示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力大概是正常的百分之几,也是PT测定的实验室报告方式之一。这种检测计算方法简便易懂,目前作为我国肝功能衰竭判断指标之一。

组织凝血活酶试剂的敏感性是影响PT测定结果的重要因素,可用国际敏感性指数(ISI)来表示。ISI值越小,表示该试剂对相关凝血因子的减少越敏感。结合市售凝血活酶试剂标明的ISI值,可计算出PT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后者常用于指导华法林等抗凝治疗时的临床用药剂量调整。目前,INR表达方式已用于诊断急性肝功能衰竭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计算公式中,对于评价肝功能衰竭状态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世界卫生组织标定不同组织凝血活酶的ISI时用的是正常人或口服抗凝治疗患者的血浆,而非肝病患者的血浆。因此有研究认为,INR系统可能不适用于所有肝病患者PT的标准化报告方式。

PT延长并非肝病特异性表现,尚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纤溶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服用抗凝药和异常抗凝血物质。胆汁淤积性肝病的PT延长可能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如果皮下注射10 mg维生素K,在24 h内PT纠正或至少改善30%,意味着肝脏合成功能完好。

推荐意见:

1.血清Alb浓度和PT是反映肝病患者肝脏合成功能的主要指标,但对肝病并无特异性,需要结合临床状况和其他生物化学指标综合判断其临床意义。

2.注射维生素K不能纠正的PT明显延长,是判定急性肝损害严重程度或慢性肝病失代偿程度的常用指标。

3.INR已用于监测口服抗凝治疗的患者,目前INR也用于评价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病情,但是否适合于所有肝病患者仍有争议。

三、常见肝脏疾病的肝功能监测方案

尽管肝脏生物化学检测指标异常与肝脏疾病严重程度并非完全一致,但对于已经确诊的肝脏疾病,肝生物化学检测指标的变化可以大致反映疾病进展和(或)患者对治疗的应答效果。因此,临床上应结合相关肝脏疾病的最新指南,制定合理的肝功能监测方案。

(一)急性病毒性肝炎

1.对于所有急性病毒性肝炎,通常每3-7 d监测1次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并应结合PT 等凝血功能指标及临床表现的变化判断病情发展情况。少数患者可出现“胆酶分离”及PT 延长等,提示有重症化倾向,应更密切地进行监测。

2.对急性乙型肝炎,还应注意监测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等病毒指标,以判断病毒复制情况及是否发展为慢性。

3.对于急性丙型肝炎,监测血清ALT的升高类型有助于判断慢性化。单相型(一过型):提示病毒血症多呈一过性,感染多呈自限性。双相型(间歇型或波动型):提示病毒血症呈间歇性。平台型(持续型):提示病毒血症呈持续性。双相型和平台型ALT升高预示慢性化率较高,临床表现相对较重。在血清ALT恢复正常且HCVRNA转阴后,仍需每3~6个月监测1次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及HCV RNA,持续1~2年,以确证病情康复。

(二)慢性病毒性肝炎及其相关疾病

1.慢性乙型肝炎

(1)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的监测要点见图4,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的监测要点见图5。对患者均应每3-6个月进行甲胎蛋白(AFP)和超声显像筛查以监测肝细胞癌。

(2)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初期3个月内,或在治疗过程中发现ALT明显升高时,应每2周左右监测1次血清ALT、AST和Bil等生物化学指标。若ALT≥10×ULN或出现

明显黄疸,应考虑停用干扰素;若ALT水平趋于平稳,可每月监测1次。在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12个月内,应每3个月左右对生物化学应答(ALT复常)、病毒学应答(HBVDNA 的降低程度)和血清学应答(HBeAg和HBsAg转阴等)进行全面评估。此外,还应注意定期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精神状态变化等。

(3)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患者,一般每3个月评估1次生物化学应答和病毒学应答,每3-6个月评估1次血清学应答。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尚应每3个月监测1次肾功能。替比夫定治疗的患者.尚应注意每3个月左右监测1次肌酸激酶水平。

2.慢性丙型肝炎

(1)一般每3个月监测1次血清ALT等生物化学指标,每3-6个月检查HCV RNA、AFP 和超声显像等。

(2)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除每3个月左右监测HCVRNA外,ALT及其他相关指标的监测参照慢性乙型肝炎的干扰素治疗。

3.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

(1)对于病情剧烈活动、血清TBii≥171umol/L或每日TBil上升≥17.1umol/L的重型肝炎患者,通常每3-7 d监测1次多项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对病情渐趋稳定、血清TBil<171 umol/L(10×ULN)的患者,可每5-7d监测1次肝脏生物化学指标。

(2)MELD有助于预测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短期及中期病死率,是肝移植术前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现多采用Kamath改良MELD法:R=3.8×1n(Bil mg/d1)+11.2×ln(1NR)+9.6×1n(肌酐mg/d1)+6.4×病因分值(胆汁性或酒精性0,其他1)。R值越高,肝移植的风险越大,生存率越低。

4.肝炎肝硬化

(1)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常采用Child-Pugh分级对肝功能进行评估(表3),也可应用MELD对病情的严重性和肝移植风险进行评估。

(2)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 A级)患者,若无明显炎症活动,通常每3个月复查ALT等生物化学指标,每3-6个月复查HBVDNA或HCV RNA等病毒复制指标和进行肝细胞癌筛查。若有炎症活动,通常每2-4周复查1次ALT等生物化学指标,每3个月复查病毒复制指标,每3~6个月进行AFP及超声显像等检查。

(3)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 B和C级)患者,其血清ALT和AST升高多不十分显著,但AST/ALT>1提示肝细胞损害严重。通常每1~2周(住院者)或4~8周(门诊患者)复查1次肝脏生物化学指标,每3个月复查病毒复制指标,每3~6个月进行AFP及超声显像等检查。

(三)药物性肝损伤

1.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以下任何1项者,应考虑药物性肝损伤并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①ALT或AST>8×ULN;②ALT或AST>5×ULN,持续2周以上;③ALT或AST>3×ULN,并且TBil>2×ULN或INR>1.5;④ALT或AST>3×ULN,并有进行性加重的乏力、恶心、呕吐、右上腹痛征象,或发热、皮疹、嗜酸细胞增多。

2.对于血清转氨酶升高达到2-5倍ULN的无症状者,建议48~72 h复查ALT、AST、

ALP、TBil,以观察变化趋势;初始每周复查2~3次,如果异常肝脏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稳定或下降,则可改为1~2周1次,直至恢复正常。

(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1.如果能排除病毒性肝炎和其他慢性肝病,NAFLD是肝血清酶学(ALT、AST和GGT)轻度升高最常见的原因。

2.NAFLD患者血清转氨酶通常处于正常范围内或仅轻度升高,AST/ALT比值小于1。有效控制体重可使转氨酶水平降低,但随肝纤维化进展,血清转氨酶亦可逐渐下降,并且AST/ALT比值可大于1.3。因此,不能简单地把ALT水平下降作为NAFLD好转的有效标志。

3.建议每6个月监测ALT、GGT、ALP、血脂以及空腹和餐后血糖等指标,每年复查肝脏超声。病程长的老年NAFLD患者尚需定期监测肝癌和动脉硬化相关指标。

(五)酒精性肝病

1.ALT、AST升高但通常小于10倍ULN,AST/ALT>2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此外,血清GGT升高是识别酒精性肝损伤的良好指标。

2.禁酒后血清ALT和AST明显下降,4周内可基本降至2倍ULN以下。禁酒后GGT 活性亦可明显下降,但恢复较慢。

3.戒酒是防治酒精性肝病的根本措施。酒精性脂肪肝戒酒4~8周后其肝组织学改变可明显恢复,但酒精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恢复较慢。可根据病情每1~3个月进行肝脏生物化学试验。

(六)自身免疫性肝炎

1.典型肝生物化学异常为ALT、AST明显升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清Bil升高,ALP 和GGT正常或轻度升高。若ALP大于正常2倍或GGT大于5倍ULN,需考虑是否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

2.血清转氨酶水平高于10×ULN者,或血清转氨酶水平高于5×ULN同时血清γ球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至少2倍,是免疫抑制治疗的适应证。

3.治疗目标是以单用泼尼松或联合硫唑嘌呤治疗达到血清生物化学缓解(ALT正常),然后尝试逐渐停药;但治疗应答不完全或停药后有复发者,需以最低剂量的泼尼松或硫唑嘌呤维持生物化学缓解。

4.通常以治疗后血清转氨酶变化判断病变活动,以PT和血清Alb判断肝脏合成功能,以血清γ球蛋白或IgG水平判定免疫抑制效果。

5.一般治疗初期(1-2个月)每2-4周监测1次;病情稳定者,每1~3个月监测1次。若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至3×ULN应考虑复发。采用激素治疗者需同时监测血糖、血脂等,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则需监测血常规。

6.停药后应每1~3个月定期监测血清转氨酶、Bil、Alb、PT和γ球蛋白水平,以及时发现复发。

(七)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1.多有血清ALP升高2×ULN或GGT升高5×ULN以上,血清抗线粒体抗体-M2阳性。

2.血清ALT和AST水平多为正常或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5×ULN。如果患者的血清ALT和AST水平明显升高,则需进一步检查以除外是否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或其他原因所致肝病。

3.血清Bil(主要是DBil)升高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较晚期的表现,与低Alb血症和PT延长一样,均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4.建议每3个月监测ALT、Bil、ALP、GGT等,每6个月复查腹部超声和AFP。

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首次确诊时即应筛查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骨质疏松(骨密度测定)。如已有静脉曲张和骨密度异常,建议每年复查1次;如首次确诊时不存在则之

后每隔2年复查1次。

(八)肝癌

对于肝癌患者的肝脏生物化学监测尚无明确的循证医学资料,而且随着不同治疗阶段,肝脏生物化学不断变化,监测间隔也需不断调整。一般根据临床经验采取如下的监测方案。

1.对于能够手术切除的肝癌,术前主要检测Bil、Alb、凝血功能等,评估肝功能是否能耐受手术(参见Child-Pugh分级),术后每2-3 d监测转氨酶、Bil、Alb l次,出院后监测方案参照原有基础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2.如果行局部治疗如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等,应在术后3 d、1周监测转氨酶、Bil、A1b情况,其后参照原有基础疾病监测方案。

对于接受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的患者,应在术后每2-3 d监测转氨酶、Bil、Alb情况。1周后如肝脏生物化学处于恢复中,可延长至每周监测1次。化疗药物和缺血对肝功能的影响可持续4~6周,4~6周后参照原有基础疾病监测方案。

(执笔:许建明,陈成伟,宋育林,于乐成) 参加编写人员(按姓氏笔划排序):于乐成,马红,王吉耀,毛远丽,丛玉隆,刘玉兰,刘杰,许建明,孙贵珍,朱峰,迟宝荣,李长政,宋育林,陈成伟,邱德凯,陆伦根,范建高,周华邦,胡和平;赵辉,贾继东,钱家鸣,程留芳,樊代明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 一:红细胞记数RBC: 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正常参考值:男(4.0-5.5)T/L 女(3.5-5.0)T/L 二:血红蛋白HGB 临床意义:同上 正常参考值:110-160g/L 三:红细胞比积HCT 临床意义:同上 正常参考值:0.37-0.49 四: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 正常参考值:82-92fl 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正常参考值:27-31pg 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正常参考值:320-360g/L 七: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临床意义:RDW增加可见于营养缺乏性贫血 正常参考值:11.6-14.8 八:白细胞记数WBC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白血病;降低见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进等 正常参考值:4-10G/L 九:白细胞分类DC 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感染、白血病;降低见于某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脾亢等 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皮肤病及传染病的早期;降低见于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正常参考值:分叶核粒细胞GRAN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OS50-300G/L(G=106)淋巴细胞LYM 20-40% 单核细胞MID 3-8% 十:血小板记数PLT 临床意义:检测凝血系统的功能 正常参考值:100-300G/L 十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临床意义: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正常参考值:6.8-13.5fl 十二:血小板压积PCT 临床意义:同PLT 正常参考值:0.1-0.3% 十三: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临床意义:PDW增加见于血小板降低 正常参考值:15.5-18.0% 十四:网织红细胞记数RC 临床意义:判断骨髓增生情况,评价疗效 正常参考值:0.5-1.5%

血液常规检验临床意义

血液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血液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一、血液一般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1012-5.3×10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12-5.0×10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12-5.3×1012个/L(400万-530万个/mm3)。[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常见微生物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细菌培养与其它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卫生部规定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卫办医政发〔2011〕56号)。特介绍微生物检验项目,方便统计与分析点评。细菌检验为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目标性治疗:提高微生物的送检率与检出率,有利于诊断与使用抗菌药。 经验治疗:根据本地区病原菌类型时间、区域、耐药谱等使用抗菌药。 调整治疗方案针对性用药:获得准确病原菌和细菌药敏结果。 细菌培养的临床意义 细菌培养与其它检验项目不同,由于其样本采集易受杂菌的干扰和培养条件的限制,因而造成检测结果有时与临床不完全一致,故在分析细菌培养报告时应明白:细菌培养阴性不代表无细菌感染、细菌培养阳性不代表该菌一定是病原菌,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1、血液和骨髓培养 目前血液培养仍然是菌血症和败血症的细菌学检验的基本方法,并且广泛地应用于伤寒、副伤寒及其它细菌引起的败血症的诊断。菌血症系病原菌一时性或间断地由局部进入血流,但并不在血中繁殖,无明显血液感染临床征象。常可发生在病灶感染或牙齿感染,尤以拔牙、扁桃体切除及脊髓炎手术后等多见。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身体的严重损害,引起显著的全身症状(如不规则高热与全身中毒等症状),它多继发于组织器官感染,尤其是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及烧伤等。 单次的血培养结果,对临床无鉴别指导意义,应多次多部位采集血液进行培养,才可判定检出菌究竟是病原菌还是污染菌。 抽血时应特别注意皮肤消毒和培养瓶口的灭菌。 2、脑脊液培养 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菌的,故在脑脊液中检出细菌(排除操作中的污染)应视为病原菌。引起脑膜炎的细菌种类不同,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多为脑膜炎奈瑟菌,除此之外尚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3、尿液培养 尿液细菌培养对于膀胱和肾脏感染的及早发现和病原学诊断很有价值,对于尿道、前列腺以及内外生殖器的炎症也有一定价值。尿液中出现细菌通常称为菌尿症,如果尿液本身澄清但培养出细菌,一般为标本采集时未彻底消毒尿道口引起。如果细菌培养阳性同时伴有脓尿出现,则提示有尿路感染的可能(需指出轻度感染时可无脓尿出现)。泌尿系感染常见菌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等,除结核分枝支杆菌外,这些细菌又是尿道口常驻菌,极易引起标本留样污染,应注意鉴别。某些真菌疾病,如曲菌病在播散时也可造成肾脏感染,且尿中也能检查到。

尿常规检验参考值 临床意义

尿常规临床检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尿液常规检查包括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和显微镜检查三个方面。 一、一般性状检查 一般性状检查包括尿量、尿色、尿的气味及尿的比重、酸碱度的检查。 (一)尿量 正常人每日的尿量约为1000-2000亳升。 尿量异常的几种情况—— 1、多尿 每日的尿量在2500毫升以上称为多尿。多见于下列疾病 (1)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2)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管功能衰竭等。 (3)精神性多尿:多因精神因素引起,如紧张、工作压力太大等。 2、少尿或无尿 每日尿量在400毫升以下称为少尿,而每日尿量在100毫升以下称为无尿。常见于以下疾病: (1)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2)各种原因所引起的休克、严重脱水或电解质紊乱,或各种原因所引起的的尿路梗阻。 (二)颜色 正常新鲜的尿液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见微量絮状沉淀。尿色的深浅常与食物、药物及尿量多少有关。 常见的颜色异常的尿液有以下几种—— 1、红色 尿液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时尿液呈红色,医学上称为血尿。常见于肾结核、肾肿瘤、肾或泌尿道结石、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也可见于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注意:当服用色素、药物等也会造成红色的尿液,需认真鉴别。 2、酱油或浓茶色 常见于蚕豆病、黑尿热、急性肝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及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等。 3、乳白色 常见于丝虫病、结核、肿瘤、胸腹部创伤或某些原因引起肾周围淋巴循环受阻。 此外,当患者患有泌尿系统感染疾病时,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尿液放置后可见白色云絮状沉淀。注意:正常尿中,如含多量磷酸盐时,尿液也可呈乳白色,尤其是在冬季气温低时最为多见。 4、黄色 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这是因为尿内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而造成的。 也可见于在服用某些药物后,如核黄素、黄连素、灭滴灵等。 5、蓝绿色 多见于使用美蓝、消炎痛、氨苯喋啶等药物后。 (三)比重 正常人尿比重多在1.015-1.025之间。尿比重的高低多与尿量的多少有关,一般情况下,尿量越多,尿比重就越低。 1、尿比重增高:多见于急性肾炎、糖尿病、休克或脱水患者。 2、尿比重减低:多见于慢性肾炎、尿崩症患者。 (四)酸碱度 正常尿液一般为弱酸性,其PH范围为5.4-8.4。其改变可受疾病、用药及饮食的影响。尿液久置后,因细菌分解尿素,可使酸性尿变为碱性尿。 1、强酸性的新鲜尿 常见于糖尿病、痛风、白血病或服用某些药物(如氯化铵)等。 2、强碱性新鲜尿 常见于膀胱炎、碱中毒或服用某些药物(如碳酸氢钠)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 ?注:以下各项所述临床意义,仅是表明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并不表示一定患有某病。请勿随便对号入座!如有疑问请至医院由专业医生结合体格检查等后确诊!!! ?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 ?英文缩写??? AL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 英文缩写??? AST 正常参考值? 0-40I/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检验项目???转肽酶 英文缩写??? GG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 英文缩写??? ALP

正常参考值? 30-115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检验项目???乳酸脱氢酶 英文缩写??? LDH 正常参考值? 90-245U/L 临床意义???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增高 检验项目??总胆红素 英文缩写?? TBIL 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 英文缩写??? DBIL 正常参考值? 0.00-6.00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 ??游离胆红素 英文缩写??? IBIL 正常参考值? 0.00-17.39umol/L

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教学提纲

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 性能指标

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灵敏性,误差,噪音,最小检测量,精确度,可靠性,重复性,分辨率,测量范围和示值范围,线性范围,响应时间,频率响应范围。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供人们提取物质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由两组会聚透镜组成光学折射成像系统。把焦距较短、靠近观察物、成实像的透镜组成为物镜;焦距较长,靠近眼睛、成虚像的透镜组称为目镜。被观察物体位于物镜的前方,被物镜作第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实像,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作第二级放大,得到最大放大效果的倒立的虚像,位于人眼的明视距离处。相对于物镜的成像条件及最后二次成像于观察者的明视距离等条件的满足,是通过仪器的机械调焦系统来实现的。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包括光学系统(物镜、目镜、聚光镜及反光镜)和机械系统(聚光镜升降、调焦系统、载物台和物镜转换器等运动夹持部件以及底座、镜臂、镜筒等支持部件) 光学显微镜照明设置部件:光源、滤光器、聚光镜、玻片。 光的吸收定律:即郎伯-比尔定律,是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表达了物质对单色光吸收程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之间的函数关系。A=-lg I/I0=lg I0/I=lg 1/T=kbc 电阻抗型血细胞分析仪的计数原理:血细胞与等渗的电解质溶液相比为不良导体,其电解质比稀溶液大。当血细胞通过检测器微孔的孔径感受区时,其内外电极之间的恒流电路上的电阻值瞬间增大,产生电压脉冲信号。脉冲信号数

等于通过的细胞数,脉冲信号幅度大小与细胞体积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在恒电流电路上,电压变化与电阻变化成正比,电阻值又同细胞体积成正比,血细胞体积越大,电压越高,产生信号的脉冲幅度就越大。各种大小不同的细胞产生的脉冲信号分别被送入仪器的检测通道,经计算机处理后,以体积直方图显示出特定细胞群中的细胞体积和细胞分布情况。最后得出WBC、RBC、PLT。(该原理称库尔特血细胞检测原理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Hb的原理:除干式离心分层型、无创型外,各种BCA 对Hb测定都采用光电比色原理。血细胞悬液中加入溶血剂后,RBC溶解释放出Hb,后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形成Hb衍生物,进入Hb测试系统。在特定波长(多为530~550nm)下进行光电比色,吸光度值与所含Hb含量成正比。与不同型号BCA配套的溶血剂不同,形成Hb衍生物也不同,吸收光谱也有差异,但最大吸收峰都接近540nm,因为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氰化高铁(HiCN)法的最大吸收峰在540nm,仪器Hb的校正必须以HiCN 值为标准。 尿液分析:是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尿液的物理学检查和化学检查,可观察尿液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在尿沉渣检查中能够看到的有形成分为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巨噬细胞、肿瘤细胞、细菌、精子以及由尿液中沉析出来的各种结晶(包括药物结晶)等。这些检查资料对肾和尿路疾患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都有极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的应用,各种尿液分析仪、特别是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的相继问世,为尿液化学成分检查和尿沉渣的自动化检查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尿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把试剂带浸入尿液中后,除了空白块外,其余的试剂块都因和尿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产生了颜色的变化。试剂块的颜色深浅与光

检验科常规检查项目及主要临床意义解读

检验科常规检查项目及主要临床意义 血常规了解机体有无炎症、感染、各类贫血、血小板减少或增高及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 尿常规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 粪常规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溃疡、出血、寄生虫感染等情况 前列腺液常规用于前列腺炎、结石、肿瘤和前列腺肥大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精液常规评价男性生育功能及辅助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 白带常规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肿瘤的诊断及雌激素水平的判断 血沉对某些疾病的疗效观察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如结核病、风湿热、组织严重破坏、恶性肿瘤等 尿TT 用于早孕诊断 肝功能了解肝脏功能情况,是否有肝功能损害、胆道梗阻等 肾功能提示肾脏的代谢、排泄功能情况是否正常 血糖了解血糖情况,诊断糖尿病 血脂观测血脂代谢是否紊乱,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性预测和营养学评价 电解质五项诊断机体水、电解质平衡是否紊乱 心肌酶谱对心脏疾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多发性肌炎等诊断 肌钙蛋白确诊心肌梗塞,监测血栓溶剂疗效,是缺血性心脏病最有价值的诊断指标 淀粉酶作为胰腺炎及腮腺炎的初步诊断 血凝四、五项凝血因子筛选检查,了解血液凝固异常性疾病的诊断,作为术前准备、预防术中出血过多 AFP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疗效预后监测,畸胎瘤及胎儿畸形的诊断 CEA 肿瘤初筛检查,结肠癌、大肠癌、胰腺癌、肺癌、胃癌、肝硬化及慢性肝炎的诊断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肿瘤标志物,筛选前列腺癌 Β-HCG 用于宫外孕、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诊断 风湿三项辅助诊断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链球菌感染 乙肝五项了解是否有过乙肝病毒感染、评价目前状况 免疫三项了解是否有艾滋病病毒、丙肝病毒和梅毒螺旋体感染 望江县中医医院检验科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最新资料推荐------------------------------------------------------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一、谷丙转氨酶(ALT): 最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之一,参考值为小于 40 单位,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临床意义: 在急性乙肝及慢性乙肝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 但 ALT 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 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 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 60 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 80 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 另外需要注意, ALT 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 ALT 并不升高。 因此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二、谷草转氨酶(AST): 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 0~37 /L,当 ALT 明显升高,谷草(AST) /谷丙(ALT) 比值1 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临床意义: 1 / 6

谷草转氨酶(AST)在肝细胞内与心肌细胞内均存在,心肌细胞中含量高于肝细胞,但肝脏损害时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三、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参与值为 30-90u/L。 临床意义: ALP 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 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 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 ALP 明显升高。 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 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 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 ALP 亦可升高,应加以鉴别。 四、谷氨酰转移酶(GGT): 健康人血清中 GGT 水平甚低(小于 40 单位)临床意义: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 GGT 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谷丙转氨酶(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等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乙肝时, GGT 呈中等度升高;慢性乙肝、肝硬化的非活

检验项目临床意义(1)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肝脏是人体含酶最丰富的器官,当肝细胞损伤时,可因肝细胞坏死、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有些酶释放出来,使血清酶活性增高。有些酶在肝脏病变时合成减少或病理性生成亢进或排泄障碍,致血清中活性降低或升高。因此,测定血清酶的变化可诊断肝脏病变、观察病情和判断预后。 谷丙转氨酶(ALT):轻微的肝细胞受损,活性可增高一倍,是肝损害最灵敏的试验之一。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活动及酒精、药物和化学毒物等各种因素致肝损害均可升高;ALT虽非病毒性肝炎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但也是不可缺少的诊断指标之一;原发性肝癌若ALT持续增高可能并有肝坏死存在;胆道疾病如胆石症、胆道梗阻,ALT可有轻中度升高。 谷草转氨酶(AST):与ALT基本相同,ALT在肝细胞轻微损伤即可逸出,而AST须在肝细胞严重损伤破坏时逸出。在肝炎损伤时ALT灵敏度及特异性均大于AST,当AST明显增高(AST>ALT)提示重症肝炎、严重肝损伤。另外,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丰富,故当心肌梗死时AST活性增高。 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蛋白/球蛋白(A/G)

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40%以上。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肝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减退,血浆中的蛋白质就会发生质和量的改变。临床意义:1、肝病时总蛋白通常无显著变化,虽然白蛋白合成减少,但球蛋白合成增加,因此总蛋白量不变,不能单纯根据TP判断肝损害程度。2、白蛋白在急性肝病时一般不具有预后的作用。 3、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A/G )大于1.5以上为正常,<1为倒置,提示肝脏损害严重,持续时间长,则预后较差。 4、总蛋白低于60g/L 称为低蛋白血症,病因基本同白蛋白。白蛋白降低常见于①肝细胞病变;②蛋白质丢失过多如烧伤、肾病综合征;③蛋白质摄入不足,慢性营养障碍、吸收不良;④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 5、球蛋白增高见于①慢性肝脏疾病;②胶原性疾病;③慢性感染性疾病;④恶性疾病。 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 当红细胞破坏增加或肝细胞损害或胆道梗阻胆汁排泄障碍,临床出现黄疸。胆红素代谢试验可以帮助诊断和鉴别各类黄疸以及了解肝脏损害程度。 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称为总胆红素。总胆红素能准确反映血清中黄疸的程度。各种原因造成的黄疸,如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均可使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升高的值反映黄疸程度。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注:以下各项所述临床意义,仅是表明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并不表示一定患有某病。请勿随便对号入座!如有疑问请至医院由专业医生结合体格检查等后确诊!!! 肝功能 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 英文缩写 AL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 英文缩写 AST 正常参考值 0-40I/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检验项目转肽酶 英文缩写 GG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 英文缩写 ALP 正常参考值 30-115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检验项目总胆红素 英文缩写 TBIL 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 英文缩写 DBIL 正常参考值 0.00-6.00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游离胆红素 英文缩写 IBIL 正常参考值 0.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检验项目总蛋白 英文缩写 TP 正常参考值 55.00-85.00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检验项目白蛋白 英文缩写 ALB 正常参考值 35.00-55.00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如白蛋白30g/L,则预后较差。 检验项目球蛋白 英文缩写 GLO 正常参考值 15-35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感染,如化脓性感染、梅毒、麻风、结缔组织病。 检验项目白/球比值 英文缩写 A/G

骨科常用化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骨科常用化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一、血常规化验(正常标准) 1、血细胞成人每立方毫米5000~10000;1~5岁儿童约为8000~11000 2、红细胞成人男性每立方毫米400~500万;成人女性350~450万;新生儿600~700万;两岁后逐渐下降 3、血红蛋白成人男性13、5~15克%;女性12~1 4、5克%。 4.血沉:A、长管法,每小时儿童12毫米以下;成人男性15毫米以下;成人女性20毫米以下。B、短管法,每小时儿童2~10毫米,成人男性0~8毫米,成人女性0~10毫米。 5.血小板:每立方毫米10~30万。 6.出血时间:1~5分钟。 7.凝血时间:A、试管法4~12分钟;B、毛细血管2~4分钟;玻片法2~8分钟。 8.蛋白质:总量6~7、5克%;白蛋白3、5~4、8克%;球蛋白2~3克%;白蛋白/球蛋白3、8~4、8克%。 9.葡萄糖:成人80~120毫克%;儿童80~100毫克%。 10.总胆固醇:成人100~230毫克%;6岁以上儿童130~200毫克%。 11.甘油三酯:比色法<5、45毫当量/升或40~150毫克%。 12.谷丙转氨酶:定量法2~40卡门氏单位。 13.肝功能:黄疸指数2~6单位;总胆红素0、1~1毫克%;麝香草酚浊度0~6 单位;硫酸锌浊度2~12单位。 二、血常规检查(常见表现及原因) 1、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正常情况: (00、05-00、3)*109/L 增高: 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湿疹,寄生虫病,何杰金氏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阿狄森病病,西蒙病,席汉病、降低: 使用糖皮质激素,柯兴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 2、网织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情况: (00、5-1、5)% 增高: 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3、红细胞正常情况: 男性: (4-5) *1012/L; 女性: (3、5- 4、5) *1012/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得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 贫血,出血。 4、血红蛋白正常情况: 男性: (120-150) g/L; 女性: (105-135) g/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得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 贫血,出血。 5、白细胞正常情况: (4-10)*109/L 升高: 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降低: 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中性粒细胞正常情况: (50-70)% 增高: 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性感染 6、嗜酸性粒细胞正常情况: (00、5-3)% 增高: 过敏性变态反应,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寄生虫感染; 降低: 伤寒, 副伤寒、糖皮质激素长期或大量用药后。

尿常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WBC镜检(白细胞镜检) RBC镜检(红细胞镜检) 鳞状上皮(鳞状上皮细胞【镜检】) SG(尿比重) PH(尿酸碱度) LEU(白细胞【生化】) NIT(亚硝酸盐) PRO(尿蛋白) GLU(尿糖) KET(尿酮体) UBG(尿胆原) BIL(胆红素) ERY(尿红细胞【生化】)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近年来有不少人强调,负责医生应自己动手做患者尿常规检查,是有利于医生发现肾脏疾病的一般诊断方法。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色: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2)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 (3)酸碱度: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4)细胞:在临床上尿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①红细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②白细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③小圆形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若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上皮细胞增多。若肾小管有病变时,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 (5)管型:正常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现1个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个肾单位的情况,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6)蛋白质:一般认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妊娠中毒症、狼疮性肾炎、放射性肾炎及肾内其它炎症病变、中毒、肿瘤等。

常见生化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常见生化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 ----检验科 丙氨酸转移酶(ALT) 增高见于肝胆疾病、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肝淤血、脑出血等)、骨骼肌组织受损、药物性肝损害等。 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 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硬变活动期、心肌炎、皮肌炎、肾炎、胆道疾病、急性胰腺炎、胆道阻塞、肝癌等。 AST/ALT 对于急、慢性肝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判断转归有一定的价值。急性肝炎时,比值<1;肝硬化时比值≥2;肝癌时比值≥3。(两者都明显升高时该比值才有意义) 特别注意: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的肝细胞坏死,血中ALT逐渐下降,而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出现所谓的“酶胆分离”现象,常是肝坏死的前兆。碱性磷酸酶(ALP) 增高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r-谷氨酰转移酶(GGT)又称为r-谷氨酰转肽酶(r-GT) 增高见于胰腺癌和泛特氏壶腹癌、胆道梗阻、恶性肿瘤有无肝转移、嗜酒或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避孕药等。 乳酸脱氢酶(LDH) 增高见于心肌梗塞、肝胆疾病,肺梗塞、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乳腺癌、结肠癌、胃癌及肺癌等。 胆碱脂酶(CHE) 是判断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是协助有机磷中毒诊断及预后估计的重要手段。增高见于甲亢、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脂肪肝等。减低见于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杀虫剂中毒;各种慢性肝脏疾病,营养不良时亦可减低。 总胆红素(TBIL) 增高见于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 直接胆红素(DBIL) 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间接胆红素(IBI)L症 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为了方便朋友们查询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特此整理如下:(如有与下列正常值有差异者,请以所在医院的正常值为准) 谷丙转氨酶(ALT) 正常值 3.00-40.00 u/l 临床意义: (1)ALT活性在下列疾病可见升高 a.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管炎和胆囊炎等 b.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脑出血等 c.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2)一些药物和毒物可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值3.00-40.00 u/l 临床意义: (1)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AST活性增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显著增高,在48小时达到高峰,约在3-5天恢复正常 (2)疟疾、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活性轻度增高 (3)肝炎时,AST和ALT均可明显增高,可高与正常值上限10-30倍,这在其它疾病时少见.在黄疸期间,AST和ALT即可见增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由于肝中AST含量增高,往往AST>ALT,但由于ALT清除率较慢,所以不久以后即ALT>AST.恢复期一般ALT恢复较慢,持续ALT、AST 增高,往往说明有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如<1,则有可能是慢性迁延性肝炎.如酶活性增高,且AST/ALT比值>1,则很有可能是慢活肝.。 r_谷氨酰转移酶(r_GT) 正常值 11.00-61.00 u/l 临床意义: 人体各器官中r_GT的含量按下列顺序排列:肾、前列腺、胰、肝、盲肠和脑.肾脏中含量较高,但肾脏疾病时,血液中的该酶活性增高不明显.肾单位病变时,r_GT经尿排出,检验尿中酶活性可能有助于诊断肾脏疾病,r_GT主要诊断肝胆疾病.显著增高常见于:原发行肝癌、胰腺癌、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外胆管癌等.轻度或中度增高见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胰腺炎、胆石症等 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值 53.00-140.00 u/l 临床意义: (1)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可见于下列疾病: a.生理性增高:妊娠期、儿童生长发育期、射入性血糖增多及紫外线照射后 b.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肝脓肿

常规凝血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常规凝血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正常范围:阴性。 检查介绍: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又称3P试验,是检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一个较为古老的试验。 临床意义: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或中期、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期、 血液高凝状态等。应排除假阳性。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阴性见于正常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晚期和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 二、血块收缩试验(CRT) 正常范围:a)血浆法:大于40 %; b)定量法:48 %?64%; c)定性法:30?60min开始收缩,24h完全收缩。 检查介绍:血液凝固后,血凝块发生收缩,这主要与血小板的数量、功能有关。 临床意义:结果降低:小于40 %,表明血块收缩不佳或完全不收缩,可见于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减少 症、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严重凝血因子缺乏、低(无)纤维蛋白血症、纤维蛋白原增多症、异常球蛋白血症等。 特别说明:D IC及纤维蛋白溶解而致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时亦可不形成血块。 、凝血酶原时间(PT) 正常范围:11?13秒。 检查介绍:凝血酶原时间也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 否正常 临床意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 a)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因子H)、因子V、因子叩、因子X及纤维蛋白原缺乏。 b)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肝病等; c)使用肝素,血循环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V、因子VII、因子X及纤维蛋白原的抗体,可以造成凝血酶原 时间延长。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见于:妇女口服避孕药、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状态等。

12、常见POCT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常见POCT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gotropin、HCG) HCG是由胎盘滋养层细胞所分泌的一类糖蛋白激素,hCG有α、β两个亚基,α亚基的分子量为约为13000(92个氨基酸),α亚基的生物特性与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及TSH的α亚基相同。β亚基的分子量为15000(145个氨基酸),为特异性链,可被单克隆抗体检测,是一个较好的标志物(β-hCG)。β-hCG在乳腺癌、睾丸癌、卵巢癌时升高;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非肿瘤疾病时,β-hCG也会升高。 在妊娠的前几周内,hCG对维持黄体的功能很重要,在怀孕后hCG持续稳定升高,至第10周达到峰值,然后在怀孕的进程中缓慢回落,分娩后几周即降至正常人水平。某些生殖细胞肿瘤也会产生hCG,胚胎滋养层疾病时hCG也会升高。 【临床意义】 用于确定和监测怀孕,HCG在受孕后9-13天即有明显升高,妊娠8-10周时达高峰,然后下降,维持较高水平,直至足月娩,如果怀孕的最初3-6周,HCG不能持续以每两天66%的速度递增,应考虑异位妊娠或先兆流产的可能性或用于胚胎滋养层疾病及精原细胞癌。 帮助诊断滋养层疾病和生殖细胞癌,可阶段性检测用于监测以上疾病的治疗效果及肿瘤复发。在绒毛膜上皮癌以及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等中,HCG可见升高,经治疗后降低,因此,HCG也可作为疾病预后的监测指标。在胰腺癌、胃癌、小肠癌、结肠癌、肝癌、乳腺癌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当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非肿瘤状态时,HCG含量也会升高。 帮助诊断宫外孕,帮助诊断和监测习惯性流产孕妇、监测流产后的孕妇看是否有残留;在怀孕早期,血中hCG每2-3天浓度会升高一倍,宫外孕时则升高较慢。妊娠失败时hCG浓度加倍时间会延长,并很快呈现迅速降低趋势。若流产后hCG不能降至极低水平,可能表明有hCG生成性性组织残留需要清除。还可用于性早熟诊断,绝经期判断,不孕症的诊断。 1. 若所测结果与临床观察不符,应该用其他方法核实,如尿hCG定性实验,尿中无hCG,则表明血清检测结果为假阳性。另外一种鉴别办法是将标本作系列稀释测定,含有干扰物质的样本测定结果会呈现与稀释度不成比例的变化。

医学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医学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结果是诊断疾病的重要客观依据之一,而不是唯一依据,尤其是对于非特异性的常规检验结果。即是某些特异性的检验结果,也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的干扰,如病人使用过某些药物导致结果增高或某些疾病的干扰。甚至检验试剂也有一定的假阳性率。因此,作为临床医生一定要结合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的表现,客观地评价其检验结果。 一.白细胞 过敏现象:过敏性休克及注射异性蛋白后,常首先出现白细胞减少。某些其它原因:肝硬变及扩散性红斑性狼疮。门脉性肝硬变患者常有白细胞减少和及单核细胞绝对性增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时亦可发生白细胞减少。生理性减低;骨髓造血系统白细胞增生正常,只是外周血液中白细胞减低,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如头晕、乏力、抵抗力减低等)。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1)增多: a.变态反应疾患: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过敏性肺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b.皮肤病:牛皮癣、湿疹、疱疹样皮炎霉菌性皮肤病等。 c.寄生虫病:钩虫病、肺吸虫病、包囊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绦虫病等。 d.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细菌感染:如猩红热(早期,增至0.05—0.08,甚至高达0.17可与白喉鉴别)、溃疡性结肠炎。 f.Loeffler(吕佛勒)氏综合征: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性肺炎(常在寄生虫病程中发生)。 g.其它:X射线照射后(可达0.07-0.23)、脾切除后、传染病恢复期等。(2)减少: a.多见于伤寒、付伤寒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绝对值可降低50%) b.某些病毒性感染所导致的疾病.:如.病理性减低常见于病毒性感染(常伴有淋巴细胞分类升高)。 c.某些药物:如氯霉素、磺胺类等、化学毒物如甲醛及苯物质、射线等因素导致的骨髓白细胞生成、释放障碍引起的。 3、嗜硷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网细胞瘤、脾切除术后及罕见的嗜硷性粒细胞白血病。此外,癌转移和铅、铋中毒亦可增多。 4、贫血吃什么好淋巴细胞增多和减少(1)淋巴细胞增多(≥0.4):常见于嗜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的相对增多。绝对增多见于: a.急性感染:如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等。 b.发疹性疾患初期、流行性腮腺炎及风疹等。波状热患者偶亦出现淋巴细胞绝对数增高。 c.慢性感染:结核、二期或先天性梅毒及传染性肝炎等。 d.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e.甲状腺机能亢进:因为粒细胞的减少导致淋巴细胞相对性或绝对性增高。 f.正常婴儿及幼儿的血液多有淋巴细胞增加尤以发生佝偻病及营养不良为最。 g.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恶性贫血 Gaucher氏病(肝脾大,一种葡糖脑苷酯代谢的遗传病) h.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淋巴细胞相对性增多。 i.干热暴晒时间较长,引起淋巴细胞增高可维持数周。(3)淋巴细胞减少(< 0.25): a.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等。 b.各种嗜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时相对减少。某些病毒性感染所导致的疾病.:如.病理性减低常见于病毒性感染(常伴有淋巴细胞分类升高)、以及某些药物(氯霉素、磺胺类等等)、甲醛、苯的化学物质、射线等因素导致的骨髓白细胞生成、释放障碍引起的。 5、单核细胞增多(1)某些细菌感染:结核、伤寒、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布氏干菌病等。(2)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等。 许多药物可以引起白细胞总数增加.比如: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头孢赛曲等;

三大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带目录)

血常规检查 正常值 (1) 红细胞计数(RBC) (单位:10^12/L) 男4.0-5.50×10^12/L,女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2) 红细胞压积(HCT) (单位:%) 男:40-50%,女:36-45%,新生儿:36-50%。 (3)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单位:fL) 男:80-100FL,女:80-100 FL,新生儿:97-109 FL。 (4) 红细胞分布宽度(单位:%) 男:10-16%,女:10-16% 新生儿:10-18%。 (5) 血红蛋白浓度(HGB) (单位:g/L) : 男:120-160 g/L,女110-150 g/L,新生儿170-200 g/L。 (6)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单位:pg) 男:26-38 pg,女26-38 pg,新生儿26-38pg。 (7)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单位:g/L) 男:300-360 g/L,女300-360 g/L,新生儿300-360 g/L。 (8) 白细胞计数(WBC) (单位:10^9/L) 男:4-10×10^9/L,女:4-10×10^9/L,新生儿1.5-2.0×10^9/L。 (9) 单核细胞计数(MONO) (单位:10^9/L) 男:0.3-0.8×10^9/L,女:0.3-0.8×10^9/L,新生儿0.3-0.8×10^9/L。 (10) 单核细胞比例(MONO%) (单位:%) 男:3-10%,女:3-10%,新生儿3-10%。 (11) 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 (单位:10^9/L) 男:2.0-7.5×10^9/L,女:2.0-7.5×10^9/L,新生儿2.0-7.5×10^9/L。 (12) 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 (单位:%) 男:50-70%,女:50-70%,新生儿50-70%。 (13) 淋巴细胞计数(L Y) (单位:10^9/L) 男:0.8-4.0×10^9/L,女:0.8-4.0×10^9/L,新生儿0.8-4.0×10^9/L。 (14) 淋巴细胞比值(L Y%)(单位:%) 男:17-50%,女:17-50%,新生儿17-50%。 (15) 血小板计数(PLT) (单位:10^9/L) 男:100-300×10^9/L,女:100-300×10^9/L,新生儿100-300×10^9/L。 (16)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单位:%) 男:10-18%,女:10-18%,新生儿10-18%。 (17)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单位:fL) 男:7-13 fL,女:7-13 fL,新生儿7-13 fL。 (18) 大型血小板比例(P-LCR) (单位:%) 男:10-50%,女:10-50%,新生儿10-50%。 (19) 血小板压积(PC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